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2022-07-08

第一篇: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一、名词解释:

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因后来被列入儒 家的“六经”而称为《诗经》。它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颂多为贵族的作品,国

风多为民间的作品。它广泛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具有 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2、三家诗: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 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 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

3、毛诗:毛诗晚出,出于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在西汉被立为官学,并在民间广泛传播, 最终压倒三家诗,盛行于世,属于古文经学,多采用先秦古文篆书书写,独传至今,即今本 《诗经》。

4、风、雅、颂:①、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②、雅:即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③、颂:即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5、赋、比、兴:①、赋: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直述其事,直抒其情。②、比:托物言志,打比方。③、兴:托物起兴,是诗歌的开头引起下文,托物兴辞。

6、《尚书》:《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文献汇编。包括《虞书》、《夏 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 。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诰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

7、《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 简称,又称《左氏春秋》等。《左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今人多以为并非成于一人之 手。《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五年 的历史。《左传》是先秦时期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再现了春秋 时期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比较详细、真实、 生动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广阔的画面与历史的进程。

8、《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今多认为非成于 一人之手。《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吳、 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共二十一卷。因以“国”为目,以记言为主,所以称之为《国语》。其 主要内容是通过人物的言论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国语又称为《春秋》外 传或《左氏外传》。

9、《战国策》:《战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又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战国时期东周、 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部分历史。由西汉末刘向整理 编订,正式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刘向整理编订前曾有《国策》、《国事》、《事 语》、《短长》、《修书》等名。主要是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 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10、《论语》:《论语》的成书约在战国之初,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书中主要 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学术思想、教 育思想等等,是研究孔子思想学说的最集中、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南宋以 后列为“四书”之一,是士子的必读书。《论语》的传本,在战国至汉初,主要有鲁论、齐 论、古论,今本为鲁《论语》,共二十篇。

11、《孟子》:《孟子》一书是孟轲及其弟子共同写定的,是记载孟子思想、孟子与其弟子们 活动和言论的散文著作。全书共有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 、《告子》、《尽心》。每篇又各分上、下,共261章,据赵岐《孟子题辞》统计,有三万四千 六百八十五字。

12、《庄子》:《庄子》为庄周及其后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52篇,今存33篇,为 西晋郭象整理编定。全书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 庄周本人所作,外、杂篇为后学所作。全书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

13、楚辞:首先是一种诗体名称。是指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其次是一部诗集的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把战国时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汉代人模仿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辑录成 书,定名为《楚辞》,于是《楚辞》又作为诗歌总集的名称流传于世。

14、《离骚》:《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 义抒情诗。全诗共373句,2477字。它以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艺术成就,成为矗立在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 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

15、《九歌》:《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神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组抒情诗,共十一篇。在内 容上受到楚国民间宗教巫术文化的影响,均是借神灵以抒情,内容多有恋情的描写。在艺术 上尤其善于把景物的描写、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与人物的思想情感的抒发完美地融为一 体,创造出十分优美的艺术境界。

16、《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组织手下门客共同编著的,其书杂采百家, 保存了先秦各家的一些学说,但也有自己的思想倾向性和选择性。此书可以说是先秦学术思 想的一次总结。《吕氏春秋》体制宏大,包罗广博,但组织严密,体例新颖,全书分为“十 二纪”、“八览”、“六论”,多由短篇组成。《吕氏春秋》内容庞杂,作者不一,但总体而言文 章历史经验意识和现实针对性较强,风格平实,语言明畅;文章构思精巧,结构紧凑,条理 清晰,短小精悍,题旨明确;文章经常运用譬喻、寓言、历史史实或故事来说明道理,具有 较强的文学意味。

17、《淮南子》:《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组织宾客编写的,它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兼取儒、 法等思想,综汇而成的一部巨著。《淮南子》共二十一篇,每篇都有一个中心论题,组织严 密,论述系统。其论述常引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文章奇伟宏富, 善于铺张排比,体现了汉初文章的风格和辞赋的影响,也有战国文章的余风。

18、汉赋: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是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赋在形式上既吸收了诗歌句式整齐和押韵的特点,又兼有散文句型自 由的特点,同时也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赋源于古诗,奠基于 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它包括骚体赋、汉大赋和小赋(抒 情小赋),但最典型的汉赋是大赋。

19、骚体赋:骚赋指的是模仿屈原《离骚》等楚辞作品而写成的一种赋。这种赋在内容上侧 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 有“兮”字的语句。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 《悲士不遇赋》等。 20、汉大赋(新体赋):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 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 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 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 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最典型的作品。

21、小赋:小赋在形式上篇幅短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有的通篇用四言,有的

四、六言 兼用。小赋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 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 的清丽自然,有的感情激切。汉末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张衡的《归田赋》、赵壹 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

22、司见法:又称旁见侧出法,即在一个人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 特征则放在其他人的传记显示,这样既突出了传主形象的典型性、统一性,又保持了人物性 格的丰富性、完整性。

23、汉乐府:乐府的原义是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汉人称合过乐的 歌辞为歌诗,至六朝时期人们就把由乐府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可以合乐而歌的汉 代诗歌统称为汉乐府,乐府便由音乐机关的名称转为一种新诗体的名称。

24、《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昭明文选》,是萧统收集、选编的一组无 名氏的五言诗,其产生年代大致在东汉顺帝以后到献帝建安以前,作者多是中下层文人,非 一人一时之作,内容上大多是抒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和文人士子的彷徨失意、伤时感怀, 艺术上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现委婉曲折,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二、简答题:

1、神话的主要内容。

a、创世神话b、始祖神话c、洪水神话d、战争神话e、发明创造神话 f、悲剧神话

2、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1)、神话的创作具有集体性和口头性的特征,是集体意识的反映。2)、神的形象多是人兽合体,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结果,往往也渗透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意识观念。3)、艺术形象的创造往往采用幻想化、夸张化、理想化和集中化的艺术手法,具有不自觉的浪漫主义特征。4)、中国上古神话的情结一般都很简单,完整的故事不多,多是零散的片段式叙述和描写。5)、神话的思维方式具有神秘的互渗性、象征性、隐喻性、具体性和形象性。

3、《诗经》的内容、语言艺术和艺术成就。1)、内容:a、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b、农事诗c、燕飨诗d、怨刺诗e、战争徭役诗f、婚姻爱情诗2)、语言艺术:a、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诗经》是诗歌语言的宝库,《诗经》语言的巨大成就首先表现在语言丰富多彩且大多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诗经》词汇丰富,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人、事、物的各种特征,都能给予准确而形象的表现。同时,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b、重言叠字和双声叠韵的运用。《诗经》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诗人根据汉语言自身的特点,运用了重言、叠字和双声、叠韵等词语,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情感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增强诗歌的音乐美与节奏感,以收到和谐悦耳的音响效果。c、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诗经》的语言风格大体说来,国风朴素自然,雅、颂典雅庄重。3)、艺术成就:a、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b、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c、语言艺术。

4、《尚书》的文学价值。1)、《尚书》以“记言”为主,主要是记载帝王或大臣的讲话、告诫、誓辞等。其记言多是具有政治性的言论,主要是说理论事,因而说理论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奠定了后世论说散文的基础。其次,《尚书》也有少量的以叙事为主的作品,如 《尧典》、《禹贡》、《顾命》、《金滕》。另外在“记言”作品中也杂有叙事。在叙事方面已初步具备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对后来的叙事散文的成熟有一定的影响。 2)、《尚书》的说理、叙事,总体上说比较简单质实,重在意旨的表达,不尚藻饰。其论说 主要采用的是以史实论证的手法。其叙事主要采用直叙的手法,简单扼要,很少形容性的描 述。3)、《尚书》都是独立成篇的,而且结构都比较完整,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组织意识。4)、《尚书》语言技巧较之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有了很大的进步,古奥艰涩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形象性、生动性。

5、《左传》的基本思想。《左传》的基本思想是趋向于儒家的。1)、《左传》具有更加鲜明突出的民本思想。《左传》表现了民重于天、民为神之主、民重君轻、民为邦本的观点,比较重视民心的向背及民众舆论和民意,即重视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力量。2)、《左传》也把握着儒家的“礼”、“仁”思想及伦理道德观念,并常作为解释历史事件成败的原因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种尺度。3)、《左传》还热情歌颂了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爱国思想的人物,露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荒淫。4)、《左传》也有许多宣扬天道鬼神、吉凶灾祥的内容。

6、《左传》的文学成就。1)、写人艺术:《左传》以事件为中心,人物描写是为事件服务的,所以大多人物的描写是片断式的。《左传》的人物描写主要有两种情况:累积式和闪现式。 a、闪现式人物:是在历史上活动时间不长,在历史的流程中瞬现瞬逝的人物,表现的是其 一生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的某一侧面。作者常常能以精炼的语言、典型化的人物行 为和性格化的人物语言,突出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好比是绘画的速写b、累积型人物: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活动面极其广泛的人物,作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分散记述他们不同的事迹言行,但总合起来,往往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物形象。c、表现人物最基本的手法是对人物的言行事迹作白描,通过人物在复杂的历史斗争中的具体行为和言语行动等外在表现,来传达出其内在性格特质和内在心理活动,而很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2)、战争特色。a、《左传》写战争善于把握繁富的事件、线索及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矛盾。能从宏观的角度,以精炼的笔墨,在不长的篇幅内条理井然地交代出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能写出其进程中的种种曲折变化,能有声有色的再现出各式各样的战斗场景, 甚至能在其中点缀、穿插以许多生动有趣的琐细情节。 c 、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2 )

、艺术成就。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由诗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杰出的浪漫 主义的抒情作品,

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政治。 它汲取了北方文化与文学, 尤其是 《诗 经》

的现实主义精神,

又在南方巫术宗教的文化精神的孕育下, 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a 、

《离骚》以诗人自我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b 、

《离骚》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c 、

《离骚》创造了波澜壮阔、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 d 、

《离骚》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也有创新和开拓。它汲取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营养,打破 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整齐,而又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语言形式。 《离

骚》的语言精炼华美,极富表现力,并多用方言、虚词、双声、叠韵等。 18 、汉代文学的分期。 1 )

、西汉初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包括汉初至景帝时期的文学。 2 )

、西汉中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全盛期,包括武帝至宣帝时期的文学。 3 ) 、

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文学, 是汉代文学的中兴期,

包括西汉元帝至东汉和帝时期的文学。 4 )

、东汉后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衰落和转变期,包括安帝至灵帝时期的文学。 19 、贾谊的散文特点。

贾谊的散文疏直激切,感情充沛,气势夺人。 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铺排扬厉、夸张渲染的 手法。文章纵横驰骋,颇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 《过秦论》 、

《论积贮疏》 、

《陈政事疏》是其 散文的代表作品。 20 、晁错文章的特点。

晁错的文章多为奏疏性的政论散文,

而且多是针对社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发论, 具有很强

的现实针对性,切于实际,不尚虚谈。晁错的文章观点鲜明,见识深刻,论说着实,有较强 的逻辑论辩力量。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平实通畅, 风格朴素无华,

可以见到法家文章风格的 影响。

《论贵粟疏》是晁错这类文章的代表作品。 21 、

《过秦论》的写作特点。 1 )

、文章的主题十分鲜明,就是论述秦“过”,而一切选材与论证都是围绕这一中心。 2 ) 、

文章的在论证方法上,

主要采用了陈述史实与议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史实的分析中 揭示其论点与结论。 3 )

、文章采用了比喻、对偶、排比、铺陈等文学表现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也造成了一种雄健奔放的气势。 4 ) 、

文章的结构是按历史进程的顺序而展开的, 清晰而谨严。 句式灵活而多变, 奔放而流畅。

语言酣畅淋漓,纵横驰骋,雄辩滔滔,颇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 22 、

《七发》的艺术成就。 1 ) 、

《七发》融会了前代文学的各种因素。

《七发》体制宏大,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环环相 接来结构全篇。

它在体制与描写手法上都受到过楚辞的影响, 还有纵横家说辞等诸多因素的

影响。在此基础上《七发》完成了汉大赋的奠基任务。 2 ) 、 《七发》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描写形容,写景状物,声色情态毕现,描摹精致细 腻,形象生动;善于铺陈排比,夸张渲染,气势恢宏,辞藻华丽。而且, 《七发》的人物及 其对话都是虚构的, 叙事和描写也是想象的,

在这方面来说它更具有文学创作的意味。 在内

容上也由骚体赋的以抒情为主,转变为以叙事写物为主。 3 ) 、

《七发》的语言形式,一方面它吸收了楚辞的句式和“兮”字,一方面大量地使用散文 的句式,同时也有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与楚辞相比诗的成分减少,散文的成分增加。是 韵文与散文的结合,是诗歌的散文化与散文的诗歌化。 《七发》在体制和艺术手法上,都为 后来汉大赋创作树立了典范。 23 、司马相如赋的艺术特色。 1 )

、司马相如的赋在艺术构思上,采用了虚构的手法和主客问答的形式。 2 )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铺排夸张、描摩渲染的手段来叙事写物。其赋以“体物”为 主,集中笔力来描绘物类、物象、物态,并追求辞藻的博富和绚丽。 3) 、在语言形式上,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形成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字型的排列上, 也注意形式美。同时句式长短相间,灵活自如。 总之,

其赋对辞藻美和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都达到了极至的地步。 作品描写形象和运用辞采

的能力,的确超越了前人。但也有堆砌辞藻、好用奇词僻字之嫌,一味追求“写物图貌”而 缺少动人的意境和内在神韵。 24 、

《史记》的艺术成就(叙事艺术、写人艺术、语言艺术) 。 1 )

、叙事艺术。 a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史记》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 沟连天人,

贯通古今,同时也使它的叙事

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图。 b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史记》在编排人物传记时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独特的叙事脉络。 c 、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史记》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以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d 、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善于驾驭并描述复杂事件、宏大场面。 2 )

、写人艺术。 a 、

《史记》

能以鲜明生动的笔墨,写出形形色色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如信陵君的礼贤

下士、李斯的贪恋爵禄等。还能围绕人物的性格核心,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从不同侧面、 不同层次写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组合,如刘邦、项羽等形象。 b 、司马迁有意识地把历史过程的叙述情节化,在被故事化了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在戏剧性的情节中刻画人物形象。 c 、司马迁喜好选择历史人物特异性的事迹和传奇性的故事来塑造形象,这与作者为“倜傥 非常之人”树碑立传的写作目的是相通的。 d 、司马迁善于捕捉那些最足以表现人物性格内在本质的典型化细节,透视出传主细微的心 理活动和复杂的情感世界,传达出传主的精神风貌与性格特点。 e 、司马迁还广泛运用了对比、映衬、烘托等多种多样的手法,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3 )

、语言艺术。 a 、

《史记》 的人物语言:

其最大特色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态度和 性格特点。 b 、 《史记》的叙述语言:丰富生动、简洁精炼、明白晓畅,有很强的表现力,有口语化、通 俗化的倾向。 c 、

《史记》

能在语句的组合中充分发挥语词的功能与潜力,创造出某种整体的气势、氛围和 意境。 d 、

《史记》在客观史事的叙述中融汇贯注了浓厚的抒情因素。 25 、汉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1 )

、汉乐府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它是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也是思想情感的真实书写。 汉乐府的题材相当广泛,

几乎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尤其

是对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可以说是汉代社会生活的实录。 2 )

、汉乐府有抒情诗,也有叙事诗,但数量多、成就大的还是叙事诗。因此汉代乐府诗歌最 突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就是它的叙事性增强。 3 ) 、

汉乐府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 也显示了娴熟的艺术技巧, 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

象。汉乐府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通过对人物行为、 语言的描写,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其优秀 的诗篇已具有行为的典型性和语言的个性化。 同时,

也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运用

环境、场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4 )

、汉乐府的语言浑朴自然、言近旨远,保留了口语的特点,颇富表现力和生活气息。汉乐 府形式自由多样,句式富于变化,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而以杂言居多。其中东汉乐 府出现了不少完整的五言诗,对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6 、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1 ) 、

《古诗十九首》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长于抒情,它善于将深婉真挚的情感极其自然和谐 地熔铸到生活场景的叙写和景物的描写之中;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以表现人物的情感

与心理,因而形成了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和含蓄曲折,低回婉转的艺术风格。 2 ) 、

《古诗十九首》继承了诗骚的比兴传统,常以比兴、象征的手法,曲婉地传达出深沉的 寄托,它往往借助于外在的景象、物象来传达内在的情感与意蕴。 3 ) 、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质朴自然,浅近洗练,平易淡远,生动妥贴,不刻意雕琢求工, 而意蕴深厚,

实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它还善于化用典故以浓缩的字句传达出丰富的内涵, 有

的还汲取了民歌的叠字、双关等手法。

第二篇:《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由卡尔•马克思著作,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始人,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晚年,他继续撰写《资本论》。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病逝。《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为了它,马克思倾注了毕生心血。

《资本论》共四卷。马克思把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把第四卷称为历史批判部分。因为第四卷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故通常所说的《资本论》指前三卷。第一卷从简单的商品入手,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揭示了作为阶级关系的资本的本质,重点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卷共分三篇,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揭示资本的本质及其内在的深刻矛盾。第三卷探讨剩余价值如何在资产阶级内部分配的问题。《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全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人类思想体系。《资本论》这部“稿费甚至不够支付写作它时所吸的雪茄烟钱”的伟大著作,不仅深刻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诸多方面,而且使人类世界的一半发生了深刻变化。 由于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有限,所以我只读了《资本论》的第一卷。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商品和货币

① 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不能成为商品。

② 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其中,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

③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①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从而创造某种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的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③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增值额,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用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3)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

① 通过延长工作日总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与此相反,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②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协作阶段、工厂手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

(4)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发生关系,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的劳动组织发生巨大变化。 ② 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公式一: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 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 = 剩余

劳动∕必要劳动

公式二:剩余劳动∕工作 = 剩余价值∕产品价值 = 剩余产品∕总产品 公式三: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无酬劳动

∕有酬劳动

(5) 工资

① 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提法虽然荒谬,但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作为劳动的价值,工资的确在形式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② 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的工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6) 资本积累过程

① 资本积累的两个两个假定条件:条件一,假定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并把由商品转化而来的绝大部分货币再转化为资本;条件二,假定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所有者。

②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从被剥削者那里掠夺来的货币去购买被剥削者的商品。不管怎样,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的追加资本。这就是所谓的“资本生资本”。

第三篇: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有感

物信学院

13物本非

学号1305110135

姓名 李银城

摘要:

1、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2、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3、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而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关键字:群众路线

团结

自由

民主 正文: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让我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局势及社会各阶级有了更刻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毛主席的每一部的著作都透露出了敏捷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以及高深的政治远见,深刻体现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服务宗旨,更是直接表明共产党在建党之出就是为了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统治,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我只是从人的角度,被他“活到老学到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深深感染,这些浓缩了古今中外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和认识论是那么的亲切、自然和在理,几乎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新旧更替、认识混乱之际,都要回到这些准则上去重演历史。

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关心关爱群众,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善于抓住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细节,做一个新四有青年。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更是用红军的扩大、长冈乡的工作、国民党的“堡垒政策”等论证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完成革命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在目前的现实工作中是很有意义的。现实工作中,我们要明白关心群众生活的意义,指明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方式方法,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企业的发展与关心关爱群众生活的关系。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尽可能的发挥正能量,但也不能疏忽或者看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目标是发展的方向,方式是我们的制度、计划、流程,正确的“方向”匹配科学的“方法”,才能争取自己的最大收获,才能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

当读到“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时候,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对当时格局认识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没有贫民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先锋。

他在1927年3月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文。文中的题注写到, 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一篇报告。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他们的错误,主要是被国民党的反动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一九二七年春夏国民党之所以敢于叛变,发动“清党运动”和反人民的战争,主要就是乘了共产党的这个弱点。他仔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十四件大事,一件件剖析的十分到位也非常精彩,让人赞叹不已 。在此文和其他的许多文章中,我也看到了毛泽东所突出来的“全民统一,一致对外”的这一观点。毫无疑问的是,此时革命唯一的出路就是“全民统一战线”。当然,“团结”不是盲目的,毛泽东在强调统一战线重要性的同时,没有忘记点出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虽然,后期这一道路碰到了挫折,但是其中的宗旨和思想仍发挥了指引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处于的历史阶段、政权性质,分析透彻、逻辑紧密、见解独特、思维宽广,正确指出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方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说明了在当时的形势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总体阐明了团结与进步之间的密切联系,团结在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才是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才是一切发展和进步的力量源泉。同时,历史也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中,我们要减少矛盾的来源,团结同学、同事、邻里,发挥“团结”的力量,凝聚众人智慧,营造和谐、民主、科学的发展氛围。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主观臆断,执行“一言堂”的错误或不合理决策,造成工作的被动和发展的方向错误,然而,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凝聚的智慧、科学民主智慧的决策将能促进健康的发展。读完《毛选》,《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实践论》中,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实践要注意方法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实践论》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毛泽东的《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是一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指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每一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中矛盾带有特殊性,同一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上矛盾带有特殊性,同一发展阶段上矛盾双方各有特殊性。 通过对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述,毛泽东系统阐明了关于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

哲学是帮助你怎样去认识客观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帮助你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发展事业——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学问。每个人都有他的哲学。毛泽东号召哲学走出课堂,让每个人都受益无穷。

读了毛选后也让我掌握了一个原则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去读他本人的原著,万不可断章取义,更不能道听途说。

每一个创业者,他经常面临的问题是他几乎永远是少数的那一派,而毛选将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和智慧源泉。

参考文献: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四篇: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第一章 二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第一卷 第一章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I]

正如德国的玄想家们所宣告的,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解体过程53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在普遍的混乱中,一些强大的王国产生了,又匆匆消逝了,瞬息之间出现了许多英雄,但是马上又因为出现了更勇敢更强悍的对手而销声匿迹。这是一次革命,法国革命同它相比只不过是儿戏;这是一次世界斗争,狄亚多希54的斗争在它面前简直微不足道。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闻的。在1842—1845年这三年中间,在德国进行的清洗比过去三个世纪都要彻底得多。

据说这一切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 P62 然而,不管怎么样,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当它的生命的最后一个火星熄灭时,这个caput mortuum【原意是‚骷髅‛;化学中蒸馏过程结束后的残留物。这里的意思是无用的残渣。——编者 1 注】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分解了,它们重新化合,构成新的物质。那些以哲学为业,一直以经营绝对精神为生的人们,现在都扑向这种新的化合物。每个人都不辞劳苦地兜售他所得到的那一份。竞争在所不免。起初这种竞争还相当体面,具有市民的循规蹈矩的性质。后来,当商品充斥德国市场,而在世界市场上尽管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到销路的时候,按照通常的德国方式,生意都因搞批量的和虚假的生产,因质量降低、原料掺假、伪造商标、买空卖空、空头支票以及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信用制度而搞糟了。竞争变成了激烈的斗争,而这个斗争现在却被吹嘘和构想成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革,一种产生了十分重大的结果和成就的因素。

为了正确地评价这种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就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手稿中删去以下一段话:‚因此,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编者注】

P63

一 费尔巴哈

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2 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义。对黑格尔的这种依赖关系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在这些新出现的批判家中甚至没有一个人试图对黑格尔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尽管他们每一个人都断言自己已经超出了黑格尔哲学。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方面,用它来反对整个体系,也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起初他们还是抓住纯粹的、未加伪造的黑格尔的范畴,如‚实体‛和‚自我意识‛【大〃弗〃施特劳斯和布〃鲍威尔使用的基本范畴。——编者注】,但是后来却用一些比较世俗的名称如‚类‛、‚唯一者‛、‚人‛【路〃费尔巴哈和麦〃施蒂纳使用的基本范畴。——编者注】等等,使这些范畴世俗化。

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手稿中删去以下这段话:‚这种批判自以为是使世界消除一切灾难的绝对救世主。宗教总是被看作和解释成这些哲学家们所厌恶的一切关系的终极原因,他们的主要敌人‛。——编者注】。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意识,什么是宗教观念,他们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其进

P64 步在于:所谓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观念、政治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其他观念也被归入宗教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被宣布为宗教意识或神学意识,而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

3 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都被宣布为宗教的关系,继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到处涉及的都只是教义和对教义的信仰。世界在越来越大的规模内被圣化了,直到最后可尊敬的圣麦克斯【指麦克斯〃施蒂纳(约翰〃卡斯帕尔〃施米特的笔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用其他绰号称呼他,例如,称他为‚圣桑乔‛、‚圣者‛、‚圣师‛等等。——编者注】完全把它宣布为圣物,从而一劳永逸地把它葬送为止。

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则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另一派则认为这种统治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

既然这些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年黑格尔派把它们看作是人类社会的真正镣铐一样,那么不言而喻,青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既然根据青年黑格尔派的设想,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那么青年黑格尔派完全合乎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要求,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

P65 己的意识【指路〃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编者注】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这种改变意识的要求,

4 就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于另外的解释来承认它。青年黑格尔派玄想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55,却是最大的保守派。如果说,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宣称只为反对‚词句‛而斗争,那就确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活动。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至于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修饰他们的要求:想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

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A.【手稿中删去以下一段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编者注】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 P66 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

5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手稿中删去以下这句话:‚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编者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手稿中删去以下这句话:‚但是,这些条件不仅决定着人们最初的、自然形成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决定着肉体组织的整个进一步发展或不发展‛。——编者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

P67 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6 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

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

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它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当时人们靠狩猎、捕鱼、牧畜,或者最多靠耕作为

68

7 生。在后一种情况下,它是以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分工还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形成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因此,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父权制的部落首领,他们管辖的部落成员,最后是奴隶。潜在于家庭中的奴隶制,是随着人口和需求的增长,随着战争和交易这种外部交往的扩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在这种所有制下仍然保存着奴隶制。除公社所有制以外,动产私有制以及后来的不动产私有制已经发展起来,但它们是作为一种反常的、从属于公社所有制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公民仅仅共同享有支配自己那些做工的奴隶的权力,因此受公社所有制形式的约束。这是积极公民的一种共同私有制,他们面对着奴隶不得不保存这种自然形成的联合方式。因此,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民权力,随着私有制,特别是不动产私有制的发展而逐渐趋向衰落。分工已经比较发达。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后来,一些代表城市利益的国家同另一些代表乡村利益的国家之间的对立出现了。在城市内部存在着工业和海外贸易之间的对立。公民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已经充分发展。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这里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我们在考察现代私有制时还会遇见,不过规模更为巨大而已。一方面是私有财产的集中,这种集中在罗马很早就开始了(李奇尼乌斯土地法

8 58就是证明),从内战发生以来,尤其是在王政时期,发展得非常迅速;另一方面是由此而来的平民小农向无产阶级的转化,然而,后者由于处于有产者公民和奴隶之间的中间地位,并未获得独立的发展。

69 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古代的起点是城市及其狭小的领域,中世纪的起点则是乡村。地旷人稀,居住分散,而征服者也没有使人口大量增加,——这种情况决定了起点有这样的变化。因此,与希腊和罗马相反,封建制度的发展是在一个宽广得多的、由罗马的征服以及起初就同征服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的普及所准备好了的地域中开始的。趋于衰落的罗马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和蛮族对它的征服本身,使得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农业衰落了,工业由于缺乏销路而一蹶不振,商业停滞或被迫中断,城乡居民减少了。这些情况以及受其制约的进行征服的组织方式,在日耳曼人的军事制度59的影响下,发展了封建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像部落所有制和公社所有制一样,也是以一种共同体[Gemeinwesen]为基础的。但是作为直接进行生产的阶级而与这种共同体对立的,已经不是与古典古代的共同体相对立的奴隶,而是小农奴。随着封建制度的充分发展,也产生了与城市对立的现象。土地占有的等级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武装扈从制度使贵族掌握了支配农奴的权力。这种封建结构同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一样,是一种联合,其目的在于对付被统治的生产者阶级;只是联合的形式和对于直接生产者的关系有所不同,因为出现了不同的生产条件。

9 在城市中与这种土地占有的封建结构相适应的是同业公会所有制,即手工业的封建组织。在这里财产主要在于个人的劳动。联合起来反对成群搭伙的掠夺成性的贵族的必要性,在实业家同时又是商人的时期对公共商场的需要,流入当时繁华城市的逃亡农奴的竞争的加剧,全国的封建结构,——所有这一切产生了行会;个别手工业者逐渐积蓄起少量资本,而且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他们的人数没有什么变动,这就使得帮工制度和学徒制度发展起来,而这种制度在城市里产生了一种和农村等级制相似的等

70 级制。

这样,封建时代的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缚于土地所有制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这两种所有制的结构都是由狭隘的生产关系——小规模的粗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决定的。在封建制度的繁荣时代,分工是很少的。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城乡之间的对立;等级结构固然表现得非常鲜明,但是除了在乡村里有王公、贵族、僧侣和农民的划分,在城市里有师傅、帮工、学徒以及后来的平民短工的划分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大的分工了。在农业中,分工因土地的小块耕作而受到阻碍,与这种耕作方式同时产生的还有农民自己的家庭工业;在工业中,各业手工业内部根本没有实行分工,而各业手工业之间的分工也是非常少的。在比较老的城市中,工业和商业早就分工了;而在比较新的城市中,只是在后来当这些城市彼此发生了关系的时

10 候,这样的分工才发展起来。

比较广大的地区联合为封建王国,无论对于土地贵族或城市来说,都是一种需要。因此,统治阶级的组织即贵族的组织到处都在君主的领导之下。

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手稿的最初方案:‚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的一定的个人‛。——编者注】,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

71 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手稿中删去以下这段话:‚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自身的状况的观念。显然,在这几种情况下,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而不管这种表现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相反的假设,只有在除了现实的、受物质制约的个人的精神以外还假定有某种特殊的精神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如果这些个人的现实关系的有意识的表现是虚幻的,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观念中把自己的现实颠倒过来,那么这又是由他们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造成的‛。——编者注】。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11 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手稿中删去以下这句话:‚而且人们是受他们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他们的物质交往和这种交往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中的进一步发展所制约的‛。——编者注】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意识[das Bewu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72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

12 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

73 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不管是有关过去时代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困难才开始出现。这些困难的排除受到种种前提的制约,这些前提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提供出来的,而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

13 生。这里我们只举出几个我们用来与意识形态相对照的抽象,并用历史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II]

当然,我们不想花费精力【马克思加了边注:‚费尔巴哈‛。——编者注】去启发我们的聪明的哲学家,使他们懂得:如果他们把哲学、神学、实体和一切废物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而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奴役——解放出来,那么‚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马克思加了边注:‚哲学的和真正的解放。—— 一般人。唯一者。个人。——地质、水文等等条件。人体。需要和劳动‛。——编者注】;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

74 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手稿残缺。——编者注】其次,还要根据它们的不同发展阶段,清除实体、主体、自我意识和纯批判等无稽之谈,正如同清除宗教的和神学的无稽之谈一样,而且在它们有了更充分的发展以后再次清除这些无稽之谈。【马克思加了边注:‚词句和现实的运动‛。——编者注】当然,在像德国这样一个具有微不足道的历史发展的国家里,这些思想发展,这些被捧上了天的、毫无作用的卑微琐事弥补了历史发展的不足,它们已经根深蒂固,必

14 须同它们进行斗争【马克思加了边注:‚词句对德国的意义‛。——编者注】。但这是具有地域性意义的斗争。

[……]【这里缺五页手稿。——编者注】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加了边注:‚费尔巴哈‛。——编者注】如果在费尔巴哈那里有时也遇见类似的观点,那么它们始终不过是一些零星的猜测,而且对费尔巴哈的总的观点的影响微乎其微,以致只能把它们看作是具有发展能力的萌芽。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60。‚一般人‛实际上是‚德国人‛。在前一种情况下,在对感性世界的直观中,他不可避免地碰到与他的意识和他的感觉相矛盾的东西,这些东西扰乱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为了排除这些东西,他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二重性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

75 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恩格斯加了边注:‚注意:费尔巴哈的错误不在于他使眼前的东西即感性外观从属于通过对感性事实作比较精确的研究而确认的感性现实,而在于他要是不用哲学家的‘眼睛’,就是说,要是不戴哲学家的‘眼镜’来观察感性,最终会对感性束手无策‛。——编者注】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

15 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马克思加了边注:‚费尔巴哈‛。——编者注】

此外,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后面将对这一点作更清楚的说明——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或者如布鲁诺所说的(第110页)【布〃鲍威尔《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编者注】,‚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好像这是两种互不相干的‚事物‛,好像人们面前始终不会有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产生了关于‚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一切‚高深莫测的创造物‛【歌德《浮士德。天上序幕》。——编者注】的问题。然而,如果懂得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

76 不断改变,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促进其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一样,那么上述问题也就自行消失了。工业和商业、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交换,一方面制约着分配,不同社会阶级的划分,同时它们在

16 自己的运动形式上又受着后者的制约。这样一来,打个比方说,费尔巴哈在曼彻斯特只看见一些工厂和机器,而一百年以前在那里只能看见脚踏纺车和织布机;或者,他在罗马的坎帕尼亚只发现一些牧场和沼泽,而在奥古斯都时代在那里只能发现罗马资本家的葡萄园和别墅。【马克思加了边注:‚费尔巴哈‛。——编者注】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整个这一点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但是,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此外,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诚然,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

77 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

17 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马克思加了边注:‚费[尔巴哈]‛。——编者注】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爱的关系。可见,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因而比方说,当他看到的是大批患瘰疬病的、积劳成疾的和患肺痨的穷苦人而不是健康人的时候,他便不得不求助于‚最高的直观‛和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这就是说,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加了边注:‚费尔巴哈‛。——编者注】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这一点从上面所说的看来已经非常明显了手稿中删去以下这段话:‚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比较详细地谈论历史,只是因为德国人习惯于用‘历史’和‘历史的’这些字眼随心所欲地想象,但就是不涉及现实。‘说教有术的’圣布鲁诺就是一个出色的例子‛。——编者注。

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加了边注:‚历史‛。——编者注】,

78

18 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马克思加了边注:‚黑格尔。地质、水文等等的条件。人体。需要,劳动‛。——编者注】。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即使感性在圣布鲁诺那里被归结为像一根棍子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指布〃鲍威尔在《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文中的观点。——编者注】,它仍然必须以生产这根棍子的活动为前提。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大家知道,德国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所以他们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基础,因而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历史学家。法国人和英国人尽管对这一事实同所谓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别是因为他们受政治思想的束缚——,但毕竟作了一些为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

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从这里立即可以明白,德国人的伟大历史智慧是谁的精神产物。德国人认为,凡是在他们缺乏实证材料的地方,凡是在神学、政治和文学的谬论不能立足的地方,就没有任何历史,那里只有‚史前时期‛;至于如何从这个荒谬的‚史前历史‛过渡到真正的历史,他们却没有对我们作任何解释。

19 79 不过另一方面,他们的历史思辨所以特别热衷于这个‚史前历史‛,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他们不会受到‚粗暴事实‛的干预,而且还可

以让他们的思辨欲望得到充分的自由,创立和推翻成千上万的假说。

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德国除外)。这时就应该根据现有的经验材料来考察和阐明家庭,而不应该像通常在德国所做的那样,根据‚家庭的概念‛来考察和阐明家庭。此外,不应该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该看作是三个方面,或者,为了使德国人能够了解,把它们看作是三个‚因素‛。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

20 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但是,这样的历史在德国是写不出来的,这也是很明显的,因为对于德国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不仅缺乏理解能力和材料,而且还缺乏‚感性确定性‛;而在莱茵河彼岸之所以不可能有关于这类事

80 情的任何经验,是因为那里再没有什么历史。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它不需要有专门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

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马克思加了边注:‚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们的意识也是这样受制约的‛。——编者注】。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手稿中删去以下这句话:‚我对我的环境的关系是我的意识‛。——编者注】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

21 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当然,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

81 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马克思加了边注:‚这里立即可以看出,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这种特定关系,是由社会形式决定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这正是因为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编者注】;但是,另一方面,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个人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这个开始,同这一阶段的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带有动物的性质;这是纯粹的畜群意识,这里,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

22 【马克思加了边注:‚与此相适应的是玄想家的、僧侣的最初形式‛。——编者注】。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但是,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不过,在一定民族的各种关系的范围内,这也可能不是因为现在该民族范围内出现了矛盾,而是因为在该民族意识和其他民族的实践之间,亦即在某一民族的民族 82 意识和普遍意识之间【马克思加了边注:‚宗教。具有真正的意识形态的德国人‛。——编者注】出现了矛盾(就像目前德国的情形那样)——既然这个矛盾似乎只表现为民族意识范围内的矛盾,那么在这个民族看来,斗争也就限于这种民族废物,因为这个民族就是废物本身。但是,意识本身究竟采取什么形式,这是完全无关紧要的。我们从这一大堆赘述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手稿中删去以下这句话:‚活动和思维,即没有思想的活动和没有活动的思想‛。——编者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此外,不言而喻,‚怪影‛、‚枷锁‛、‚最高存在物‛、‚概念‛、‚疑虑‛显然只是孤立的个人的一种唯心的、思辨的、精神的表现,

23 只是他的观念,即关于真正经验的束缚和界限的观念;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交往形式就在这些束缚和界限的范围内运动着。【手稿中删去以下这句话:‚这种关于现存的经济界限的唯心主义表现,不是纯粹理论上的,而且在实际的意识中也存在着,就是说,使自己自由存在的并且同现存的生产方式相矛盾的意识,不是仅仅构成宗教和哲学,而且也构成国家‛。——编者注】

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

83 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但就是这种所有制也完全符合现代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集团或部落集团中现

24 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益的联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阶级是通过每一个这样的人群分离开来的,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德国的理论家们对此一窍不通,尽管在《德法年鉴》61和《神圣家族》【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3—268页。——编者注】中已经十分明确地向他们指出过这一点)。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

84 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

正因为各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来说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是‚异己的‛和‚不依赖‛于他们的,即仍旧是一种特殊的独特的‚普遍‛利益,或者说,他们本身必须在这种不一致的状况下活动,就像在民主制中一样。另一方面,这些始终真正地同共同利益和虚幻的共同利益相对抗的特殊利益所进行的实际斗争,使得通过国家这种虚幻的‚普遍‛利益来进行实际的干涉和约束成为必要。

25 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

85 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

26 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

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62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27 86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此外,许许多多人仅仅依靠自己劳动为生——大量的劳力与资本隔绝或甚至连有限地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可能性都被剥夺,——从而由于竞争,他们不再是暂时失去作为有保障的生活来源的工作,他们陷于绝境,这种状况是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

否则,例如财产一般怎么能够具有某种历史,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地产怎么能够像今天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那样,根据现有的不同前提而发展呢?——在法国,从小块经营发展到集中于少数人之手,在英国,则是从集中于少数人之手发展到小块经营。或者贸易——它终究不过是不同个人和不同国家的产品交换,——怎么能够通过供求关系而统治全世界呢?用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话来说,这种关系就像古典古代的命运之神一样,遨游于寰球之上,用看不见的手把幸福和灾难分配给人们,把一些王国创造出来,又把它们毁掉,使一些民族产生,又使它们衰亡;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们将使交换、生产

28 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 87 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从前面已经可以得知,这个社会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制度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关于市民社会的比较详尽的定义已经包括在前面的叙述中了。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历史事件63的历史观何等荒谬。

到现在为止,我们主要只是考察了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马克思加了边注:‚交往和生产力‛。——编者注】

国家的起源和国家同市民社会的关系。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然而,事情被思辨地扭曲成这样:好像后期历史是前期历史的目的,例如,好像美洲的发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使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于是历史便具有了自己特殊的目的并成为某个与‚其他人物‛(像‚自我意识‛、‚批判‛、‚唯一者‛等等)‚并列的人物‛。其实,前期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

29 表示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从后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

88 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是这样来表明自己在19世纪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拿破仑的大陆体系64所引起的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由此可见,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

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宇宙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但是,另一种情况也具有同样的经验根据,这就是: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共产主

30 义革命所推翻(下面还要谈到这一点)以及与这一革命具有同等意义的私有制的消灭,这种对德国理论家们来说是如此神秘的力量也将被消灭;同时,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加了边注:‚关于意识的生产‛。——编者注】。至于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根据上面的叙述,这已经很清楚了。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由于这种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

89 觉的驾驭,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这种观点仍然可以被思辨地、唯心地、即幻想地解释为‚类的自我产生‛(‚作为主体的社会‛),从而把所有前后相继、彼此相联的个人想象为从事自我产生这种神秘活动的唯一的个人。这里很明显,尽管人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互相创造着,但是他们既不像圣布鲁诺胡说的那样,也不像‚唯一者‛、‚被创造的‛人那样创造自己本身。

最后,我们从上面所阐述的历史观中还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

31 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不得不同其他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当然也可以在其他阶级中形成,只要它们认识到这个阶级的状况;(2)那些使一定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利用的条件,是社会的一定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这个阶级的由其财产状况产生的社会权力,每一次都在相应的国家形式中获得实践的观念的【原文是praktischidealistisch。——编者注】表现,因此一切革命斗争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马克思加了边注:‚这些人所关心的是维持现在的生产状况‛。——编者注】;(3)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

90 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①,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因为完成这个革命的是这样一个阶级,它在社会上已经不算是一个阶级,它已经不被承认是一个阶级,它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切阶级、民族等等的解体的表现;(4)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

32 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②。

【①

手稿中删去以下这句话:‚消灭在……统治下活动的形式‛。——编者注 ②手稿中删去以下这段话:‚至于谈到革命的这种必要性,所有的共产主义者,不论是法国的、英国的或德国的,早就一致同意了,而圣布鲁诺却继续心安理得地幻想,认为‘实在的人道主义’即共产主义所以取代‘唯灵论的地位’(唯灵论根本没有什么地位)只是为了赢得崇敬。他继续幻想:那时候‘灵魂将得救,人间将成为天国,天国将成为人间。’(神学家总是念念不忘天国)‘那时候欢乐和幸福将要永世高奏天国的和谐曲’(第140页)65。当末日审判——这一切都要在这一天发生,燃烧着的城市火光在天空的映照将是这一天的朝霞——突然来临的时候,当耳边响起由这种‘天国的和谐曲’传出的有炮声为之伴奏、有断头台为之击节的《马赛曲》和《卡马尼奥拉曲》旋律的时候;当卑贱的‘群众’高唱着ca ira, ca ira并把‘自我意识’吊在路灯柱上66的时候,我们这位神圣的教父将会大吃一惊。圣布鲁诺毫无根据地为自己描绘了一幅‘永世欢乐和幸福’的感奋人心的图画。‘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的追随者’在谈到与‘天国的和谐曲’截然不同的革命时,好像关于这种欢乐和幸福有其独特的想法。我们没有兴致来事先构想圣布鲁诺在末日审判这一天的行为。至于应当把进行革命的无产者了解为反抗自我意识的‘实体’或想要推翻批判的‘群众’,还是了解为还没有足够的浓度来消化鲍威尔思想的一种精神‚流射体‛,这个问题也确实难以解决‛。——编者注】

91 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加了边注:‚费尔巴哈‛。——编者注】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麦〃施

33 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中的用语。——编者注】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布〃鲍威尔《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文中的用语。——编者注】中而告终的,而是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

92 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分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各代所遇到的这些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的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的革命动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

34 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因此,这种历史观只能在历史上看到政治历史事件63,看到宗教的和一般理论的斗争,而且在每次描述某一历史时代的时候,它都不得不赞同这一时代的幻想。例如,某一时代想象自己是由纯粹‚政治的‛或‚宗教的‛动因所决定的——尽管‚宗教‛和‚政治‛只是时代的现实动因的形式——,那么它的历史编纂学家就会接受这个意见。这些特定的人关于自己的真正实践的‚想象‛、‚观念‛变成一种支配和决定这些人的实践的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和积极的力量。印度人和埃及人借以实现分工的粗陋形

93 式在这些民族的国家和宗教中产生了等级制度,所以历史学家便认为似乎等级制度是产生这种粗陋的社会形式的力量。法国人和英国人至少抱着一种毕竟是同现实最接近的政治幻想,而德国人却在‚纯

35 粹精神‛的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整个这种德国历史编纂学的最终的、达到自己‚最纯粹的表现‛的成果。对于德国历史编纂学来说,问题完全不在于现实的利益,甚至不在于政治的利益,而在于纯粹的思想。这种历史哲学后来在圣布鲁诺看来也一定是一连串的‚思想‛,其中一个吞噬一个,最终消失于‚自我意识‛中。圣麦克斯〃施蒂纳更加彻底,他对全部现实的历史一窍不通,他认为历史进程必定只是‚骑士‛、强盗和怪影的历史,他当然只有借助于‚不信神‛才能摆脱这种历史的幻觉而得救。【马克思加了边注:‚所谓客观的历史编纂学正是脱离活动来考察历史关系。反动的性质‛。——编者注】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宗教的观点:它把宗教的人假设为全部历史起点的原人,它在自己的想象中用宗教的幻想生产代替生活资料和生活本身的现实生产。整个这样的历史观及其解体和由此产生的怀疑和顾虑,仅仅是德国人本民族的事情,而且对德国来说也只有地域性的意义。例如,近来不断讨论着如何能够‚从神的王国进入人的王国‛【费尔巴哈《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编者注】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似乎这个‚神的王国‛除了存在于想象之中,还在其他什么地方存在过,而学识渊博的先生们不是一直生活在——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他们目前想要找到去路的那个‚人的王国‛之中,似乎旨在说明这个理论上的空中楼阁的奇妙性的科学娱乐——因为这不过是一种

94 娱乐——恰恰不在于证明这种空中楼阁是从现实的尘世关系中

36 产生的。通常这些德国人总是只关心把既有的一切无意义的论调变为某种别的胡说八道,就是说,他们假定,所有这些无意义的论调都具有某种需要揭示的特殊意义,其实全部问题只在于从现存的现实关系出发来说明这些理论词句。如前所说,要真正地、实际地消灭这些词句,从人们意识中消除这些观念,就要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对于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来说,这些理论观念并不存在,因而也不用去消灭它们。如果这些群众曾经有过某些理论观念,如宗教,那么现在这些观念也早已被环境消灭了。

上述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所具有的纯粹民族的性质还表现在:这些理论家们郑重其事地认为,像‚神人‛、‚人‛等这类幻象,支配着各个历史时代;圣布鲁诺甚至断言:只有‚批判和批判者创造了历史‛【布〃鲍威尔《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文中的用语。——编者注】。而当这些理论家亲自虚构历史时,他们会急匆匆地越过先前的一切,一下子从‚蒙古人时代‛【麦〃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中的用语。——编者注】转到真正‚内容丰富的‛历史,即《哈雷年鉴》和《德国年鉴》67的历史,转到黑格尔学派退化为普遍争执不休的历史。所有其他民族和所有现实事件都被遗忘了,世界舞台局限于莱比锡的书市,局限于‚批判‛、‚人‛和‚唯一者‛【即布〃鲍威尔、路〃费尔巴哈和麦〃施蒂纳。——编者注】的相互争吵。如果这些理论家们一旦着手探讨真正的历史主题,例如18世纪,那么他们也只是提供观念的历史,这种历史是和构成这些观念的基础的事实和实际发展过程脱离的,而他们阐述这种历史的目

37 的也只是把所考察的时代描绘成一个真正历史时代即1840—1844年德国哲学斗争时代的不完善的预备阶段、尚有局限

95 性的前奏时期。他们抱的目的是为了使某个非历史性人物及其幻想流芳百世而编写前期的历史,与这一目的相适应的是:他们根本不提一切真正历史的事件,甚至不提政治对历史进程的真正历史干预,为此他们的叙述不是以研究而是以虚构和文学闲篇为根据,如像圣布鲁诺在他那本已被人遗忘的十八世纪历史一书【布〃鲍威尔《十八世纪政治、文化和启蒙的历史》1843—1845年夏洛滕贝格版第1—2卷。——编者注】中所做的那样。这些唱高调、爱吹嘘的思想贩子以为他们无限地超越于任何民族偏见之上,其实他们比梦想德国统一的啤酒店庸人带有更多的民族偏见。他们根本不承认其他民族的业绩是历史的;他们生活在德国,依靠德国和为着德国而生活;他们把莱茵河颂歌68变为圣歌并征服阿尔萨斯和洛林,其办法不是剽窃法兰西国家,而是剽窃法兰西哲学,不是把法兰西省份德国化,而是把法兰西思想德国化。费奈迭先生,同打着理论的世界统治这面旗臶而宣布德国的世界统治的圣布鲁诺和圣麦克斯相比较,是一个世界主义者。

从这些分析中还可以看出,费尔巴哈是多么错误,他(《维干德季刊》1845年第2卷【该刊发表了费尔巴哈《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一文。——编者注】)竟借助于‚共同人‛这一规定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把这一规定变成‚一般‛人的谓语,以为这样一来又可以把表达现存世界中特定革命政党的拥护者的‚共产主义者‛一词变

38 成一个纯范畴。69费尔巴哈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全部推论无非是要证明:人们是互相需要的,而且过去一直是互相需要的。他希望确立对这一事实的理解,也就是说,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

96 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不过,我们完全承认,费尔巴哈在力图理解这一事实的时候,达到了理论家一般所能达到的地步,他还是一位理论家和哲学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圣布鲁诺和圣麦克斯立即用费尔巴哈关于共产主义者的观念来代替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这样做的目的多少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像同‚产生于精神的精神‛、同哲学范畴、同势均力敌的对手作斗争那样来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就圣布鲁诺来说,这样做也还是为了实际的利益。我们举出《未来哲学》中的一个地方作为例子说明既承认存在的东西同时又不了解存在的东西——这也还是费尔巴哈和我们的对手的共同之点。费尔巴哈在那里阐述道:某物或某人的存在同时也就是某物或某人的本质;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一定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活动,就是使这个动物或这个人的‚本质‛感到满意的东西。70任何例外在这里都被肯定地看作是不幸的偶然事件,是不能改变的反常现象。这样说来,如果千百万无产者根本不满意他们的生活条件,如果他们的‚存在‛同他们的‚本质‛完全不符合,那么,根据上述论点,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幸,应当平心静气地忍受这种不幸。可是,这千百万无产者或共产主义者所想的完全不一样,而且这一点他们将在适当时候,在实践中,

39 即通过革命使自己的‚存在‛同自己的‚本质‛协调一致的时候予以证明。因此,在这样的场合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臵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但是,每当有了一项新的发明,每当工业前进一步,就有一块新的地盘从这个领域划出去,而能用来说明费尔巴哈这类论点的事例借以产生的基地,也就越来越小了。现在我们只来谈谈一个论点:鱼的‚本质‛是它的‚存在‛,即水。河鱼的‚本质‛是河水。但是,一旦这条河归工业支配,一旦它被染料和其他废料污染,河里有轮船行驶,一旦河水被引入只要

97 简单地把水排出去就能使鱼失去生存环境的水渠,这条河的水就不再是鱼的‚本质‛了,对鱼来说它将不再是适合生存的环境了。把所有这类矛盾宣布为不可避免的反常现象,实质上,同圣麦克斯〃施蒂纳对不满者的安抚之词没有区别,施蒂纳说,这种矛盾是他们自己的矛盾,这种恶劣环境是他们自己的恶劣环境,而且他们可以或者安于这种环境,或者忍住自己的不满,或者以幻想的方式去反抗这种环境。同样,这同圣布鲁诺的责难也没有区别,布鲁诺说,这些不幸情况的发生是由于那些当事人陷入‚实体‛这堆粪便之中,他们没有达到‚绝对自我意识‛,也没有认清这些恶劣关系产生于自己精神的精神。【布〃鲍威尔《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编者注】

[III]

40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此外,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人也都具有意识,因而他们也会思维;既然他们作为一个阶级进行统治,并且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整个

98 面貌,那么不言而喻,他们在这个历史时代的一切领域中也会这样做,就是说,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例如,在某一国家的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为夺取统治而争斗,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会是关于分权的学说,于是分权就被宣布为‚永恒的规律‛。

我们在上面(第[82—86]页)已经说明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

41 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玄想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主要的谋生之道,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并且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这个阶级的积极成员,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在这一阶级内部,这种分裂甚至可以发展成为这两部分人之间的某种程度的对立和敌视,但是一旦发生任何实际冲突,即当阶级本身受到威胁的时候,当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好像不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且好像拥有与这一阶级的权力不同的权力这种假象也趋于消失的时候,这种对立和敌视便会自行消失。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关于这个革命阶级的前提所必须讲的,在前面(第[84—88,90—91]页)已经讲过了。

然而,在考察历史进程时,如果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如果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而硬说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些或那些思想,也就是说,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

99 那就可以这样说:例如,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总之,统治阶级自己为自己编造出诸如此类的幻想。所有历史编纂学家,主要是18世纪以来的历史编纂学家所共有的这种历史观,必然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

42 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马克思加了边注:‚(普遍性符合于:(1)与等级相对的阶级;(2)竞争、世界交往等等;(3)统治阶级的人数众多;(4)共同利益的幻想。起初这种幻想是真实的;(5)玄想家的欺骗和分工)‛。——编者注】。它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不能够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因此,这一阶级的胜利对于其他未能争得统治地位的阶级中的许多个人来说也是有利的,但这只是就这种胜利使这些个人现在有可能升入统治阶级而言。当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贵族的统治之后,它使许多无产者有可能升到无产阶级之上,但是只有当他们变成资产者的时候才达到这一点。由此可见,每一个新阶级赖以实现自己统治的基础,总比它以前的统治阶级所依赖的基础要宽广一些;可是后来,非统治阶级和正在进行统治的阶级之间的对立也发展得更尖锐和更深刻。

100 这两种情况使得非统治阶级反对新统治阶级的斗争在否定旧社会制度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争得统治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

只要阶级的统治完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不

43 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

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分割开来,主要是同生产方式的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分割开来,并由此作出结论说,历史上始终是思想占统治地位,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从这些不同的思想中抽象出‚一般思想‛、观念等等,并把它们当作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东西,从而把所有这些个别的思想和概念说成是历史上发展着的一般概念的‚自我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从人的概念、想象中的人、人的本质、一般人中能引伸出人们的一切关系,也就很自然了。思辨哲学就是这样做的。黑格尔本人在《历史哲学》的结尾承认,他‚所考察的仅仅是一般概念的前进运动‛,他在历史方面描述了‚真正的神正论‛(第446页)。

【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见《黑格尔全集》1837年柏林版第9卷。——编者注】现在又可以重新回复到‚概念‛的生产者,回复到理论家、玄想家和哲学家,并作出结论说:哲学家、思维着的人本身自古以来就是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这个结论,如我们所看到的,早就由黑格尔表述过了。这样,证明精神在历史上的最高统治(施蒂纳的教阶制)的全部戏法,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手段:

第一,必须把进行统治的个人——而且是由于种种经验的原 101 因、在经验的条件下和作为物质的个人进行统治的个人——的思想同这些进行统治的个人本身分割开来,从而承认思想或幻想在历史

44 上的统治。

第二,必须使这种思想统治具有某种秩序,必须证明,在一个承继着另一个而出现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把这些思想看作是‚概念的自我规定‛(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这些思想凭借自己的经验的基础,彼此确实是联系在一起的,还因为它们被仅仅当作思想来看待,因而就变成自我差别,变成由思维产生的差别)。

第三,为了消除这种‚自我规定着的概念‛的神秘外观,便把它变成某种人物——‚自我意识‛;或者,为了表明自己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又把它变成在历史上代表着‚概念‛的许多人物——‚思维着的人‛、‚哲学家‛、玄想家,而这些人又被看作是历史的制造者、‚监护人会议‛、统治者【马克思加了边注:‚一般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编者注】。这样一来,就把一切唯物主义的因素从历史上消除了,就可以任凭自己的思辨之马自由奔驰了。

要说明这种曾经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方法,以及说明它为什么主要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原因,就必须从它与一切玄想家的幻想,例如,与法学家、政治家(包括实际的国务活动家)的幻想的联系出发,必须从这些家伙的独断的玄想和曲解出发。而从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他们的职业和分工出发,是很容易说明这些幻想、玄想和曲解的。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小店主都能精明地判别某人的假貌和真相,然而我们的历史编纂学却还没有获得这种平凡的认识,不论每一时代关于自己说了些什么和想象了些什么,它都一概相信。

45 102

[IV]

[……]【这里缺四页手稿。——编者注】从前者产生了发达分工和广泛贸易的前提,从后者产生了地域局限性。在前一种情况下,各个人必须聚集在一起,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本身已作为生产工具而与现有的生产工具并列在一起。因此,这里出现了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耕地(水,等等)可以看作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在前一种情况下,即在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各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受劳动产品的支配。因此在前一种情况下,财产(地产)也表现为直接的、自然形成的统治,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则表现为劳动的统治,特别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即资本的统治。前一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通过某种联系——家庭、部落或者甚至是土地本身,等等——结合在一起;后一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在前一种情况下,交换主要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即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换。在前一种情况下,只要具备普通常识就够了,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彼此还完全没有分开;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实际上应该已经实行分工。在前一种情况下,所有者对非所有者的统治可以依靠个人关系,依靠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共同体[Gemeinwesen];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种统治必须采取物的形式,通过某种第三者,即通过货币。在前一种情况下,存在着小工业,但

46 103 这种工业决定于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因此这里没有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分工;在后一种情况下,工业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和依靠分工才能存在。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这里已经表明了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采掘工业[industrie extractive]中私有制和劳动还是完全一致的;在小工业以及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农业中,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71)。——随着城市的出现,必然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必然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Gemeindewesen],从而也就必然要有一般政治。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

47 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在这里,劳动仍然是最主要的,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只要这种力量还存在,私有制也就必然会存在下去。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

104 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这些条件还须详加探讨)。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还可以看作是资本和地产的分离,看作是资本不依赖于地产而存在和发展的开始,也就是仅仅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的开始。

在中世纪,有一些城市不是从前期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在这些城市里,每个人的唯一财产,除开他随身带着的几乎全是最必需的手工劳动工具构成的那一点点资本之外,就只有他的特殊的劳动。不断流入城市的逃亡农奴的竞争;乡村反对城市的连绵不断的战争,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城市武装力量的必要性;共同占有某种手艺而形成的联系;在手工业者同时又是商人的时期,必须有在公共场所出卖自己的商品以及与此相联的禁止外人进入这些场所的规定;各业手工业间利益的对立;保护辛苦学来的手艺的必要性;全国性的封建组织;——所有这些都是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联合为行会的原因。这里我们不打算详细地谈论以后历史发展所引起的行会制度的多种变化。在整个中世纪,农奴不断地逃入城市。这些在乡村遭到自己主人迫害的农奴是只身流入城市的,他们

48 在这里遇见了有组织的团体,对于这种团体他们是没有力量反对的,在它的范围内,他们只好屈从于由他们那些有组织的城市竞争者对他们劳动的需要以及由这些竞争者的利益所决定的处境。这些只身流入城市的劳动者根本不可能成为一种力量,因为,如果他们的劳动带有行会的性质并需要培训,那么行会师傅就会使他们从属于自己,并按照自己的利益来组织他们;或者,如果这种劳动不需要培训,因而不带有行会的性质,而是日工,那么劳动者就根本组织不起来,始终是无组织的平民。城市对日工的需要造成了平民。

105 这些城市是真正的‚联盟‛72,这些‚联盟‛的产生是由于直接的需要,由于对保护财产、增加各成员的生产资料和防卫手段的关心。这些城市的平民是毫无力量的,因为他们都是只身流入城市的彼此素不相识的个人,他们无组织地同有组织、有武装配备并用忌妒的眼光监视着他们的力量相抗衡。每一行业中的帮工和学徒都以最适合于师傅的利益组织起来;他们和师傅之间的宗法关系使师傅具有双重力量:第一,师傅对帮工的全部生活有直接的影响;第二,帮工在同一师傅手下做工,对这些帮工来说这是一根真正的纽带,它使这些帮工联合起来反对其他师傅手下的帮工,并使他们与后者分隔开来;最后,帮工由于关心自己也要成为师傅而与现存制度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平民至少还举行暴动来反对整个城市制度,不过由于他们软弱无力而没有任何结果,而帮工们只在个别行会内搞一些与行会制度本身的存在有关的小冲突。中世纪所有的大规模起义都是从乡村爆发起来的,

49 但是由于农民的分散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不成熟,这些起义也毫无结果73。

这些城市中的资本是自然形成的资本;它是由住房、手工劳动工具和自然形成的世代相袭的主顾组成的,并且由于交往不发达和流通不充分而没有实现的可能,只好父传子,子传孙。这种资本和现代资本不同,它不是以货币计算的资本——用货币计算,资本体现为哪一种物品都一样——,而是直接同占有者的特定的劳动联系在一起、同它完全不可分割的资本,因此就这一点来说,它是等级资本。

在城市中各行会之间的分工还是非常少的,而在行会内部,各劳动者之间则根本没有什么分工。每个劳动者都必须熟悉全部工序,凡是用他的工具能够做的一切,他必须都会做;各城市之间的

106 有限交往和少量联系、居民稀少和需求有限,都妨碍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每一个想当师傅的人都必须全盘掌握本行手艺。正因为如此,中世纪的手工业者对于本行专业劳动和熟练技巧还是有兴趣的,这种兴趣可以达到某种有限的艺术感。然而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中世纪的每一个手工业者对自己的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安于奴隶般的关系,因而他们对工作的屈从程度远远超过对本身工作漠不关心的现代工人。

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这种分离在随历史保存下来的城市(其中有住有犹太人的城市)里被继承下来,并很快就在新兴的城市中出现了。这样就产生了同邻

50

第五篇:理想国第一卷读书笔记

牛辰郁 16791319

《理想国第一卷》读书笔记

这本书主要对“什么是正义”进行了讨论。这本书主要以苏格拉底为第一人称用对话体做成。

首先是关于第一种正义的理解:首先是苏格拉底和凯帕洛聊天。凯帕洛与苏格拉底分享老年时后的理解和心得。他认为:如果人是正直守矩的,随和知足的,即使老年也只是略有不便;如果不是正直守矩的,不管是老年还是青年,对于这样的人都是难堪的。(329d)一个和易明达的人将不能一贫如洗而履老境如夷平地;对于一个不能明达的人,虽然富有,也终未必能与他自身和悦相处。(330a)因此他认为为:对于一个心智明达的人来说,财富拥有着最大效用。(331b)。从而引出了对“正义”的讨论。凯帕洛认为:正义就是偿还从一个人拿来的任何一样东西。苏格拉底对此表示了他的反驳:一个人,如果从另一个人清醒的时候取了一把武器的话,在他疯掉的时候就不应该把这件武器归还给他自己本人,也不应该把一切真情告诉此人,否则就不能算是正义,正确的。(331c)此时波策玛尔科为他的父亲解围,他认同西蒙尼代(一位智者)的说法,即:凡是所该负于人的,还之于人,是所谓的正义。(331e)

然后就是关于“正义”的第二种理解:正义是在于有利于朋友加害于敌人。首先苏格拉底先确认了:“该负于人“的定义:所。因此”正义此时的定义也就推敲成了:凡是所适合和配称每一个人的,还之于人,是所谓的正义。(332c)苏格拉底有又对此进行了反驳,举了几个例子:1.人们所称之医学的技艺是一种把药品、食物和饮料还之

1/ 6

牛辰郁 16791319

于躯体的一种技艺。2.烹调是一种把佐料归之于菜肴的一种技艺。由于在前面波策玛尔科认为:正义是有利于朋友而有害于敌人。苏格拉底随后进行了追问:医生在朋友生病时是能够有利于他们的人,同时敌人如果病着的时候,医生也是最有能力为害于他们的人;相应的,漂洋出海的时候,舵手也是最有能力的人。(332e)那么在何事何作用上,正义的人是最有能力能够施惠于朋友而加害于敌人的呢?波策玛尔科回答说:是在进行战争和共同战斗中。(332e)苏格拉底接下来说,那也就是说医生在人们不生病就是没用的;如果不航海的话,舵手也是没用的,也就是说正义的人在和平中是没用的。波策玛尔科表示绝不是这样,接着他又承认了农业和皮匠业在获取谷物和制造鞋子上在和平的时候也是有用的,并认为正义在和平时期在契约和事务往来上,也就是同伴合伙关系上是有用的。(333a)苏格拉底继续举例推论:在下棋的时候,一个下棋好手是一个有用的,好的同伴,而不是正义的人;同理,泥瓦匠也是这样。苏又进行推问:那在什么时候一个正义的人是比会弹琴的人更好的同伴呢?波策玛尔科回答是在涉及金钱的一些伙伴关系上。苏接着举例:在金钱上买进或卖出一匹马时,识马的人才是有用的;买卖一艘船的时候,造船师或舵手是更好的同伴。(333从c)波策玛尔科表示同意:在我们徐娅存放和报关金银的时候,一个正义的人是比其他一切人有用的人。苏进行总结:也就是当我们对金钱不做任何使用的时候,正义也就因此有用了。(333d)那么这也就是说凡是我们使用它,正义就是无用的,一旦不使用,正义就是有用的。接着苏格拉底换了一个角度进行了下一步的

2/ 6

牛辰郁 16791319

推论举例:拳击手在交手时能予人一击也就意味着他也是最能保护自己的;最能善于防范一种疾病的人,也就是最能够暗中传播它的人;善于保护自己阵地的军队同时也是善于偷窃敌人秘密、破坏敌人其他行动的人;也就是意味着一个有能力守护一件东西的人,也就是关于这件东西最有能力的贼。(334a)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正义的人善于守护金钱,同时也善于偷窃金钱。因为由此来看正义没有什么用,而且正义的人可以看正义或者不正义的事情。这明显是错误的。因此波策玛尔科没有能力反驳这个悖论了,因此坚持认为:正义就是利于我们的朋友,加害我们的朋友。(334c)苏继续追问:那什么是朋友呐?是看起来是正直的,还是实际是正直的实际却不是的呢?波策玛尔科的想法是我们认为是正直的就是朋友。那这样岂不是会有很多失误吗!正样的话正直和不正直就没有明确的界限了,正义也就有可能是帮助和有利于那些邪恶的人,伤害那些善良的人。波策玛尔科表示不赞同,他认为伤害不正义的人的做法是正义的,对于正义的人要给予帮助。(334d)他认为要在之前所说的‘正义是对朋友行善,对敌人行恶’要在加上一层含义‘正义是对朋友,就踏实真正的善良的好人来说行善;对敌人,就他是真正的邪恶的坏人来说行恶。’苏反驳:正义的人是否应该伤害敌人呢?波策玛尔科同意了。苏格拉底举例:如果马受到了伤害,就马的品德来说,马变坏了;如果狗受到了伤害,就狗的品德来说,狗也变坏了。此时应该理解为,如果马的腿受伤了,那么马就再也不能用于代步工具了,他在日常的生活中的用途也就没有了;如果狗的嗅觉失去了,那么它作为狗而回捕猎的作用也就没了,

3/ 6

牛辰郁 16791319

因此我们称为他们的品德也就没有了。那人也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人受到了伤害,那人的品德也就没有了,同时正义又是人的一种品格,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人的正义也就不在了。也就是一个正义的人在受到伤害以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不正义的人。同时,音乐家不能用他的音乐技术使人不懂音乐,骑师不能用骑术造成不会骑马的人,那这样也就意味着一个正义的人不能用美德使他人的美德变坏。因此这意味着正义的人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这与之前的“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这个观点是相悖的。(335e)因此这个关于“正义”的说法也被推翻了。

第三个关于“正义”的理解就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在此之前,对于什么是正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首先柏拉图在他的文章里大多使用的是辩论法。“柏拉图的辩论法大体上是指凭借谈话,通过分析和综合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并进而上升导研究理念。”(《从自然正义到城邦正义-----古希腊正义理论研究》万韩)因此这篇著作也采用的是这个方法。“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假设法,即在论证某种东西是否实在或正确时,先提出若干假设,特别是互相对立或彼此排斥的假设;接着,就各种假设本身,以及各种假设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推理,看看他们各自或彼此之间是否矛盾,如果是矛盾的就放弃他们,否则酒作为一种正确的结论接受下来。”(《从自然正义到城邦正义-----古希腊正义理论研究》万韩)这个例子在本章中及其常见,如:在苏格拉底否定波策玛尔科的“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时,最后得到的“正义的人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

4/ 6

牛辰郁 16791319

与之前最开始的结论是互相矛盾的,也就因此推翻了这个假设。

下面讨论一下关于第一种关于什么是正义的看法。凯帕洛在他的早期是做盾牌生意的,那也就是说他富有的原因可以说是一种不义之财---是靠别人的生命换来的钱财,他的财富因此多多少少也是不道义的,他的发家史并不是太光彩。也许这也正是她有这番感悟的原因,他早期经营一些不光彩的生意,年老的时候他也就希望通过祭祀来减少他的这种罪恶感,因此可以说自己“正直”。我认为,柏拉图安排这个角色也是用一定意图的。而有趣的一个细节是,他并不认为从他的父辈继承大量的遗产是不光荣的,他认为“很高兴,如果我将留给这些孩子以不少于,而是稍稍地略多那么一点于我所继承来的”,因此他也认为自己是和易明达的,是正直守矩的。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他的这种看法:他很淡视自己获得的财产,心平气和,没有过分的骄傲,因此在他晚年的时候也可以是很“正直”的,追求内心的安宁。我认为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能接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是波策玛尔科的“正义是有利于朋友而有害于敌人”。我认为,在他们的讨论中,波策玛尔科更注重的是集体的利益,因为他提到了同伴合伙关系,因此可以认为他主张的是集体的利益。而她的父亲凯帕洛主要主张的是“欠债还钱”,可以理解为是个人的利益。应该是一个思想上的一个不同。苏格拉底在此辩论中,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就是类比法,即把一个抽象的,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然后否定后者,从而否定整个结论。这种方法在此辩论中十分常见。比如:他把正义的

5/ 6

牛辰郁 16791319

人类比为音乐家和骑师。音乐家不能用他的音乐技术使人不懂音乐,骑师不能用骑术造成不会骑马的人,那这样也就意味着一个正义的人不能用美德使他人的美德变坏。因此这意味着正义的人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从而推翻了前面所说的“帮助朋友,去伤害敌人”的这种说法。

到现在为止,苏格拉底并没有给出他自己对正义的理解,只是反驳了别人心中的我们都普遍承认的“正义”。希望在后文应该会有他自己对正义的定义和理解。 牛辰郁

16791319

6/ 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活英文介绍下一篇:大型活动总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