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专业论文范文

2023-09-17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林经济;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农林企业经营过程中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为企业投资和筹资提供依据。财务管理是一门创造财富的决策科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的保值和增值。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现代企业的财务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农林企业以其法人财产主动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将财务管理的理念渗透到企业当中,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农林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上也会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的预防、分析和控制。

1 农林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林企业的财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林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管理。但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1.1 管理理念的问题

农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大多数都重视经营,轻视管理,这种思想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当中应有的地位。企业对经济管理的不重视表现为关注资金的筹集,轻视结构安排;重视物品的管理,轻视价值的管理;重视企业的收益,轻视企业风险控制。这些现象都会让农林企业资产的投入存在风险,影响到企业的营运和经济效益。

1.2 财务控制问题

一些农林企业不重视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的控制环节非常薄弱,让财务的管理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会出现企业的现金短缺、应收账款收不回、税务查账、虚报利润等问题。如果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还会出现会计处理不慎重考虑,处理问题比较随意的现象,这样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使农林企业内部缺乏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经营者经常越权行事,让财务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农林企业的财务管理。

1.3 财务管理手段落后

农林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也主要是负责收款、付款、存货等营运资金方面的管理,财务管理仅仅在这些方面进行管理,无法从企业的大局进行把握。很多农林企业没有配套的办公硬件和匹配的管理软件,多数的办公用品是从研发生产部门淘汰下来的办公用品。财务软件也得不到及时更新和维护,缺少比较专业的财务管理手段。

2 针对农林企业财务问题完善财务管理方法

2.1 合理的财务管理定位

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理财活动的结果,也是企业理财活动是否符合标准的衡量依据。农林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进行重视,把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这样才能让农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优化农林企业管理方法。完善财务管理方法离不开合理的财务管理科学的定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也是有限度的,企业所担负的风险和很多方面都有依赖关系,所以农林企业管理的目标应该明确,让多方面的依赖关系获得利益,这样才能让企业价值最大化。

2.2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现代农林企业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企业正确的财务观念,企业的运营通常面临着很高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应该重视财务管理。这也对农林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财务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学习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知识,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才能让让财务处理跟上时代的步伐,让企业的财务人员有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3 农林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每个农林企业都要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以及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制定适合企业本身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企业运营方面财务的重要保障。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让农林企业的资源合理的配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加入企业资产增减项目,替代固定的基金科目,这样可以全面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资金价值,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增加财务报表类型

财务报表直接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比如资金的规模、消耗资金、资金流动等。财务能够直接反映出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所以增加财务报表类型对于农林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让报表的类型全面覆盖农林企业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能够保障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有序的进行。

3.3 推行责权发生制

农林企业推行责权发生制有利于会计核算制度的不断完善。责权发生制在交易出现时直接核算,不会受到现金支付因素的影响,该制度在企业财务核算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等特点。在核算工作时,不受先进支付时间的影响,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便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4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

农林企业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有工作中常用到的操作技能和会计理论知识,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技能水平,减少在工作当中的操作失误等问题。同时还应该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改变会计人员重资金轻资产的观念,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4 结束语

农林经济财务管理是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林经济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的分析,发现农林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企业财务管理措施。针对企业的现状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让企业在遇到财务状况时,提早诊断和化解危机,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天森,俞书傲,冯骥,柴一飞.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01)

[2] 沈宇丹,刘宇虹. 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4)

[3] 刘纯龙,张世凤,吕晨钟.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网络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经济师. 2014(04)

[4] 李学婷,李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理论重构及运行机制[J]. 高等农业教育. 2013(01)

[5] 郑璇. 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1)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开展双语教学是在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农林类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问题与对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再次兴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被赋予更深、更广的含义和使命。毫无例外,我国高等教育越发深入地卷入这一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把国际化作为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把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大学作为追求方向和奋斗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林类高等院校开展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掌握专业知识和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1],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层次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其在推动和促进我国在农林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起到了积极而有效地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等政策,鼓励推动高等院校使用英语等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将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反映出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中运用外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高度重视[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林高等教育在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近年来农林院校不断向多学科、非农方向发展,但这些高校的农林学科和专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双语教育为我国农业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育也显得非尤为重要。

一、农林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备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该学科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国际贸易等。在这些主干课程中,有多门课程是经济类基础课程,在世界各国经济管理类专业均开设此类课程,也出版了各语种的相关教材。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的英文版教材众多,而我国的中文版教材其中也有不少是参考英文教材编写出来的,而这正为开展双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让学生直接接触英文原著,方便其对诸如管理学和经济学这些本身就是从西方引进而来的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易于理解。教师可以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中经典理论和方法,参照英文原著直接运用第二语言讲授出来,让学生运用两种语言学习并理解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达到强化理解的效果。

以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为例,课程本身就是从国外学习并引进而来的,其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进行调整和修订而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著作《Marketing Management》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该书成为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之作,许多海外学者把该书誉为市场营销学的“圣经”。我国现行出版的很多《市场营销学》教材就是参考其英文原著编写出版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双语教学就有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和教学优势,对于教学双方都不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从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来看无太大难度,只需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进行精心策划,结合我国现行农业发展动态变化注入新的内容,就可以达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双语教学是对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更高形式的巩固和提升

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专业英语教学更侧重本专业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运用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理念,通过对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理解,达到对专业英语的灵活应用;而双语教学是把专业知识通过两种语言进行传递,做到融会贯通,超越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和运用,它是一个消化和转化的过程,难度更大。开展双语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外语教学拓展到外语课堂以外的专业课课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英文专业文献和学术著作的能力,对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掌握学科国际前沿都有很大的帮助,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测评考试。而开展双语教学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和延续,尤其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许多双语课程的有关专业内容还会经常出现在英语考试的题型当中,所以双语教学对提升四、六级通过率甚至是考研英语成绩有一定的正向作用。随着双语教学在不同年级的相继展开,能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英语思维领域,使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融为一体,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同时拓展学科专业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专业研究和交流。

(三)双语教学对师资配备、教材选择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外语水平无疑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般都是在农林类高等院校中设置的一个专业。城镇生源大多数会选择报考综合类大学,农林院校的生源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外语水平相对偏低[2]。因此,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对公共英语的加强,对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师的遴选也十分重要,对教材的难易度、实用性的选择十分关键。双语教师应具有教学互动和互助能力,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方法和模式应因地制宜、教学相长。

第一,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良好的课堂教学要有一流的师资作为保障。双语课程的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能够运用标准流利的英文传授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提出双重要求,因此高学历的留学归国人员往往成为优秀双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重点[3]。而具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留学归国人才数量有限,因此专门招聘外语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即便如此,双语教学工作的备课难度、强度和工作量都大大超出一般的专业课程,才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中西合璧、启发引导,讲透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学科前沿知识。

第二,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难度很大,虽然农林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英文教材较多,但仍然面临很大挑战。首先,如果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成本很高,或存在影印的版权问题,同时往往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对于第二语言的初学者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在概念和内容上也存在不能与本国实际完全接轨的情况。其次,如果选用国内教师的自编教材又寥寥无几,同类教材的相似度很高,参考价值不大。最后,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对照译本,费用高昂,无法被学生广泛接受,同时此类中英文对照的教材在市场上也非常匮乏,并不是每门课程都能够找到。因此,如何根据国内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学生的接受水平,选取合适的教材,使原版教材本土化,或编写有实用价值且内容合理丰富的自编教材,是当前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重要因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应另辟蹊径,循序渐进。现在国内普遍讨论和接受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沉浸型、维持型和过渡型[4]。沉浸型指教师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学生沉浸在第二语言环境之中学习;维持型指学生运用母语维持理解和交流,运用外语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两种语言结合交替进行;过渡型是针对学生外语能力较弱,缺乏外语环境的问题,以母语为主,以外语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在教学课件、教学语言、课后作业和考试的比例选择问题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和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考量,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要注意加以区别考虑和对待。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不断探索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双语教学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外文学术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了解学科前沿动态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教学难度过大过深,也会阻碍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因此,双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专业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至深,母语和外语的比例分配要由少至多,逐步推进。比如,在农林经济的双语课程中,可以先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森林的总价值等比较简单的章节入手,开展双语教学,而后再逐步深入地进行相关经济类或模型类的知识的讲解。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可以从过渡型、维持型向最终的沉浸型过渡。同时,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难度,把双语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开设。现在大多数农林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在大三开设双语课程,即学生完成大学英语的学习后再开设。而如果可以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考虑把一至两门双语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其余放置在大学三年级,也就是每个学期都安排一两门双语课程,这样既可以辅助大学英语的学习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可以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不断线,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适应双语教学。同时,这样也能够与大学本科生的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

课堂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程设计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成效。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因此双语课堂应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利用双语的优势,了解国际学科前沿知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用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考虑以农业和林业的基础知识入手,运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案例教学等手段,增设师生、学生之间的英文演讲、研讨和评议环节,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课件应图文并茂,英文为主、中文为辅,专业英语词汇应提前或在课程初始发放给学生,对提升课堂效率事半功倍。并可以通过对重点难点辅以播放专业知识的英文短小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开展教学,应用多种手段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双语教学中也极为重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相应的准备工作,可以减轻学生课上研讨的口语交流的压力,会使学生更加从容地表达和互动,增强其自信心和表达的勇气。

(三)支持鼓励双语教师进行教材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教师不断优化和改进双语课程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双语教材的选用问题,在诸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国内外教材内容相似度高,教材数量较为丰富的课程中,建议可以引进原版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地组织编排即可。而对于农业经济学和林业经济学,外文教材内容根据各国国情有一定差异的课程,就要进行节选和再设计,或由教师编写双语教材。英文原版教材的语言表述更加标准地道,且一般具备知识更新快、内容与国际接轨良好等优点,但缺点是有些内容和案例与中国国情不符。而自编教材实用性强,价格合理,但需要编者具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和扎实地语言基础,才能保证教材的质量。但从长远来看,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亟需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双语自编教材,此类教材的出版将会对该专业的双语教学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因此,各高校可以通过如科研经费投入、双语教师培训、工作量计算等多种途径,激励授课教师不断优化双语课程,鼓励双语教师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持续地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

总之,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必然趋势[5]。双语教学是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任重而道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应认为可以通过一两门双语课程就能把学生的专业外语或专业素质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和层次,在大学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多门双语教学,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6]。各农林类高等院校须从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开展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以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春梅.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反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16-17.

[2]曹仁稳.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1):78-80.

[3]曹丽华,孟颢光,郑红军.简论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32-33.

[4]王林萍,施丽涵.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5):96-101.

[5]杜战涛.双语教学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及现实困境[J].学理论,2015,(27):149-150.

[6]王旭东.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203-204.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与一般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工作为视角,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群体的特点为出发点,剖析了当前学生管理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自身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全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互动模式。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生管理工作 问题 改善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第二条指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收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非独立设置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其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因此具有不同于一般大学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本文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群体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以期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 学生群体的特点

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优越感较强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是国内普通院校的近三倍,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学生完成学业、走出国门的有力支撑。相对来讲,大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因此学生自身的优越感相对来说普遍较强,学生的这种优越感表现为学生普遍自我评价较高,自信心很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优越感较强的原因在于学生家长大多有稳定的收入和较好的社会地位,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较好,且无经济压力。同时,家长努力培养学生出国求学的目的十分明确,与其他在校生相比,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小。但学生的这些自信是建立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努力奋斗与自立自强的基础之上的。

2.生源质量较差

生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命脉,没有生源,中外合作办学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项目的录取分数线均在二批本科以下,因此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学习态度、能力、习惯、方法及目标等方面也与重点高中学生的差距较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的入学成绩一般低于普通高校同等情况下的学生成绩,也有研究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生源质量整体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对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有关负责人访谈时,其指出他们近年来所招收的学生入学成绩大概在400分以下。学生的英语成绩也较差,这给以后的重英语并且由外教上课的课程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入学动机多样化且多为外在动机

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学习态度、能力、习惯、方法及目标等方面与重点高中学生的差距较大,这也导致了他们在上大学时的入学动机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入学动机有所不同。对学生来说,学习文化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但有研究认为相当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出于以下动机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一是为了出国,来这里是为学好外语;二是对国际化教学模式感兴趣;三是受其他人影响报考或担心没有学校录取;四是由家长做主填报志愿。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所报考的学校不够了解,对于自己的专业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外部原因的刺激,而不是出于自己对所学专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思想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它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一是“双校园”模式的冲击。“双校园”办学模式是指学生的全部学业需要在国内和国外校园分段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先在国内接受教育,然后再到国外接受西方模式的教育,较短的学习年限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便利。二是教育模式和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在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下,很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学生在课堂上和课间、课后增加了很多和外教交流的机会,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渠道更为广泛。但是,这对于社会经验较少、道德判断能力不强、可塑性较大、对国外生活充满憧憬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很难自觉判断并抵制其中一些有害的和不健康的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思潮、价值观的影响。

2.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突出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行的是国内、国外分段式培养,即“双校园”模式。由于中外高校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双校园”模式办学中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重于普通学生;另外,较重的学业压力、语言障碍、对环境的不适应,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耿雅津、林敏曾以66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为测试对象,采用自评量表和抑郁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均良好,但是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积极的关注和有效的帮助。

3.学生管理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管理模式落后,学生的自我管理缺失。徐雷方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项目为例的研究认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采取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从宏观上负责全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计划、规章制度的制订,督促院(系)具体落实好相关工作,院(系)是具体执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单位,作为一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它难以激发学生管理队伍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2)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管理制度缺乏有效执行。张雪雷在博士论文中也指出,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收益与学生的数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学籍管理的刚性要求迫于各方压力弱化为一般的软性规定,于是在这样的利益博弈中,该开除的学生不开除,该留级的学生不留级。

三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质量的策略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其实效性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以课堂知识和技能传授为载体,利用中西方优秀的教育思想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教学活动开展德育工作是实施德育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二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生活之中。重视发挥辅导员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利用其长期与学生接触所积累的人际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三是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知、情、意、行的统一。由自己的特色做起,做出特色,更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防御体系,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群体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实效性。一是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总体情况有基本的把握,并且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形式;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针对学习压力、环境适应、家庭变故等易发问题和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男女恋爱等多发问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我调解疏导能力;三是要做好中外双方机构的衔接,把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是做好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3.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方面,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还应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引导。一是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纽带作用。建立“小班主任”制度,让高年级学生负责低年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二是发挥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优势,开展不同年级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请高年级学生深入低年级班级进行引进课程内容介绍、外教授课特色介绍、课程考核方式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总结交流等活动,使低年级学生对引进课程产生学习兴趣,萌发参与课程学习的愿望,并掌握引进课程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互动模式,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再加上家长对学生的高投入,因此他们对学生的期望也较高,因此单纯依靠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调节还不能解决以上存在的所有问题,在学生管理中还要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家长委员会,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使学生接受社会的考验是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合力,学生管理工作才能由传统的“管学生”转变到“服务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谭花蓉.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8~140

[2]马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丁青.刍议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8):262

[4]牛光辉.中外合作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88~89

[5]耿雅津、林敏.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出国适应与心理健康情况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13(6)

[6]徐雷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体系探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项目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68~69

[7]张雪雷.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管理探析[D].吉林大学,2009

[8]徐海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200~201

〔责任编辑:庞远燕〕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环境科学专业中文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您的信任就是我的动力!

我叫xxx,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普通的院校,普通的我却拥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我,自信,乐观,敢于迎接一切挑战。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本科毕业生,但是,年轻是我的本钱,拼搏是我的天性,努力是我的责任,我坚信,成功定会成为必然。

经过大学四年锤炼,在面对未来事业的选择时,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在大学中锻练了较好的学习能力,加上“努力做到最好”的天性使然,四年中,我在班级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在班级40名的学生中,我一直保持了前五名的好成绩,在学年230人中,我也总是能排在学年前30名,与学校三等奖学金有着不解之缘。在大学四年中,我也练就了较好的我实验操做技能,能够独立操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与质谱联机等仪器。但我并没有满足,因为我知道,在大学是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为了更好适应日后的工作,还不断地充实自己,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顺利通过。在大四时由于专业课成绩较好,被列入班级保送研究生的名单,可惜的是,在班级只有四个保研名额的情况下,我仅以一分之差与之失之交臂。

但是,我知道,一切的辉煌与失败早已成为过去,我将要面对的是更具挑战的未来。听闻贵校招聘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师,我冒昧地投出自己的求职简历,四年的寒窗苦读给了我扎实的理论知识、实验操做技能及表达能力,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本科毕业生,但大学四年教会了我什么叫“学无止境”,我相信,在我不断努力刻苦的学习中,我一定能够胜任这份高尚的职业,通过我的言传身教,定会为祖国培养环保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直坚信“天道酬勤”,我的人生信条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

一个人惟有把所擅长的投入到社会中才能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别人不愿做的,我会义不容辞的做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我愿与贵单位同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求职简历,诚祝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环境科学专业中文求职信

您好!

很冒昧占用您宝贵的时间,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自荐信。我是一名来自XX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XX届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将要结束大学生活,掀开人生新的一页之时,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接受您的挑选与考验。

在大学三年里,时刻按照“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标准去锻炼及发展自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已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富于协作精神的时代青年。

我相信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功的学习者在充分的认识到书的价值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书的无价值。因而我在学习之外,积极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如“计算机协会”、“数学建模”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我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20xx年下半学期在XXXX中学教育实习一个多月,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得到较好的锻炼,掌握了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具备了独立从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受到当地教师、领导的认可,被学校评为“优秀实习生”。

乘风破浪、展鸿鹄之志;谨言慎行、做立业之人。虽没有名牌大学的光环,但我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回首大学生活,充实的学习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不断的思索和学习使我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您一个满意的回报。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拓展: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简介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资源环境科学(特别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技能与知识,能够进行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掌握提高土壤、水、养分、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及退化防治等宏观管理与决策;培养能够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技术推广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利用管理、农业生态、农业环境保护、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肥力、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肥料加工、生态效益分析、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本领域工作的能力。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其实学环境的挺不好找工作的,如果能考上公务员那是最后,去环境的设计院也很不错,再有就是去污水处理厂,去环保公司。有的工厂也有环保要求得也需要学环境的,如化工厂,制药公司等。其实第一份工作干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积累经验。要当一个体面的白领那当然是去设计院了,最好是大点的,不要去那些小公司拿人当驴用。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要屈就一下,毕竟做设计要的是经验。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例,指出目前福建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适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人才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关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契合度之间的矛盾。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进行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层面应转变管理方式,分类指导,统筹高职专业集群,对接产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层面应精准办学定位,建立专业动态调控和自律机制,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从而实现高职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布局结构 专业建设 人力资源供给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供给主体,肩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其技能技术型人才供给的规模、结构、区域配比等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侧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与其专业建设的布点、专业规模的控制、专业结构的布局等因素内在相关。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查找影响高职院校社会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原因,并提出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这对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分析

(一)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适应度之间的矛盾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经过产业调整,逐步形成了“二三一”比重顺序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二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居三大产业之首,2014年以前其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2015年以后有明显回落。相应地,第二产业在2013年以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2014年以后其从业人数首次被第三产业所赶超。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提高,重要性逐渐凸显。相较之下,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从业人员也不断减少(见23页表1)。这种变化表明,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有力促进了福建省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升级迈进。

从福建省高职院校目前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2015年福建省范围内高职专业布点数为1815个,比2014年增加了7.70%,涵盖《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18个专业大类,涉及69个二级类别的338种专业,专业平均人数 163 人。目前,专业建设的发展结构与产业结构格局大致相当,也是以服务第二产业为主的专业布点为最多,形成“二三一”的比重发展格局,但在比例分配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培养规模上也存在部分错位(见表2)。

随着福建省在“十二五”期间对第一产业的改造提升,特别是向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调整转型,与第一产业相联系的专业设置比重锐减,其专业布点数仅有42个,占比2.31%;培养规模3359人,占比1.47%。其比例较第一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平均占比8.68%)与社会就业构成比例情况(平均占比25.40%)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类专业的布点数和招生规模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数有895个,占比49.31%;培养规模96974人,占比42.35%。其比例与第二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平均占比51.48%)以及社会劳动力构成比例情况(平均占比38.10%)大致相当,但也存在部分专业在整体专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偏小的问题。例如,与第二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生物与化工类、新能源发电工程类、非金属材料类的专业培养规模共计83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0.36% 。而该产业领域在2015年增加地區生产总值方面有突出表现,增加值为2618.8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1%。由此可见,服务该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模明显不足。与第二产业的海洋经济产业领域相关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海洋化工技术类专业的培养规模共计39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0.17%。而该产业领域2015年的经济增加值为68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5%,人才培养规模显然不能满足该产业领域的发展需求。

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在“十二五”期间大量增加,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有878个,占比48.37%;培养规模128642人,占比56.18%。其比例远远超过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平均占比39.84%)以及社会从业人员构成比例情况(平均占比36.50%),特别是培养规模超过了地方所能容纳的就业需求量的20%。例如,服务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职学生规模(含财经商贸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行文船舶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共计 11692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1.07%,而该产业领域在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仅为25.50%,培养规模明显过剩。可见,专业调整的速度和规模与产业转型中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矛盾,其适应度还有待提升。

(二)专业人才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关联度之间的矛盾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供给的效率,可以用以下三个指标来体现:一是在校生数反映高职人才培养的短期储备存量。截至2015年,福建省共有高职院校53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数228975人,占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40%。二是毕业生人数反映高职人才当下的供给规模。福建省2015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数为 67949人。比较2015年福建省人才市场对高职类型的岗位人才需求量(332318人)与供给量(335126人)可知,目前从培养规模总量上看,基本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三是就业情况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据统计,福建省2015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6.91%。从就业技术支持和服务绩效来看,2015届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为99.00%,比全国高19%,获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82.21%,比全国高15.84%。从就业相关度来看,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专业就业相关度为69.31%,比2014年高2.6%,比2013年高4.91%。

但是,从专业人才供给的结构上看,又存在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结构的失衡问题。部分行业的人才缺口较大,不仅现有的人才供给量不足,而且专业布点少,招生规模小,人才储备也非常短缺,直接影响了专业人才的供给效率。将福建省高职高专分专业在校生数与福建分行业对高等技职人才需求量比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2015年福建省高职院校分专业大类培养规模中,人数最多的前5类分别是财经大类、土建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以及电子信息,属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居多,其中财经大类的培养规模尤为突出。人数最少的5类分别是法律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水利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另外,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人才缺口最严重,也最悬殊,建筑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人才缺口也名列前茅。人才缺口最少的前5类职业分别是国际组织、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采掘业。比较两组数据,除人才规模较大的土建大类专业与社会行业人才缺口较大的建筑业、人才规模较小的水利大类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量较小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匹配度外,其他专业类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行业缺口的匹配度都较低。

据社会劳动部门统计,2015年社会需求大于求职的前10类职业为裁剪缝纫、电子器件装配、推销展销、机械制造加工、纺织针织印染、鞋帽制作、生产搬运、餐厅服务、电子器件制造、饭店服务,全年平均求人倍率分别为1.80、1.78、1.65、1.61、1.57、1.53、1.4、1.36、1.35、1.35。社会需求小于求职的前10类职业(职业小类)为计算机技术、秘书、行政办公、仓管、机动车驾驶、物业管理、财会、治安保卫、收银、商品销售,全年平均求人倍率依次为0.38、0.48、0.49、0.49、0.50、0.52、0.53、0.54、0.54、0.61。据教育部门统计,高职专业布点数前10位的专业为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商务英语、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最后三个专业为并列第10位)。高职人才培养规模前10位的专业为会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护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审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规模后10位的专业为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印刷设备应用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餐饮管理、家具艺术设计、音乐剧表演、舞蹈教育、民族传统体育。

比较上述数据可知,高职人才的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存在矛盾。第一,社会紧缺急需专业在校生人数偏少,社会岗位紧缺人才与高职相关专业学生培养规模存在较大错位。高职人才培养只有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与市场缺口较大的推销展销、生产搬运等岗位相关,其余皆存在供给规模不足的问题。其中,社会岗位缺口较大的餐厅服务、饭店服务,只能找到与之相关的餐饮管理专业,而该专业又名列高职人才培养规模最少的专业之一,人才供给缺口较为严重。第二,社会人才富余的岗位又拥有大量的高职专业布点以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存量。社会供大于求的岗位中有财会、收银、计算机技术等岗位,与高职专业分类中的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这些专业拥有大量的布点,并且会计、审计以及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人才又有较多的人才存量,这些人才势必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不占优势。

(三)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契合度之间的矛盾

从专业区域布点结构上看,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等地,分别为18所、10所、12所,占比超过全省高职总数的75.47 %。比较省内各设区市人才需求情况与高职院校布点情况(见表3)可以发现,漳州市、南平市、宁德市的求人倍率较高,而高职院校布点数与之不能成正比。虽然“一个地级市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国家政策设计早已实现,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面向仍较为宽泛,在办学数量和办学定位上未能聚焦本地,不能很好地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据统计,2015 年福建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本地市就业比例仅为 48%,由此可以看出,该省高职院校没有很好地实现服务地方发展的设计初衷。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南平市、宁德市的综合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比例较低,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技术技能型人才待遇不高、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等因素有关。

另外,高职专业分布与区域产业集群分布存在一定的错位。根据福建省产业集群布局,东南沿海有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带的需要,而泉州市、莆田市等地的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布点和规模不够集中;沿海地区有发展海洋经济产业的需要,而宁德市、莆田市、漳州市等地的高职院校对高端临海产业、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的专业布点未形成集群优势;闽西北地区有发展畜禽产品加工等绿色农业的需要,而三明市、龙岩市等地的高职院校发展第一产业的专业布局并不突出;湄洲湾、古雷一带有建设石化基地的产业群发展需要,而莆田市、漳州市等地的高职院校石油化工相关专业布点和规模的优势并不明显;江阴一带有化工新材料专区的产业建设需要,而该地区新材料、新能源的专业布点相对稀少。

二、影响高职院校社会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原因

(一) 以院校为本位的专业设置观影响专业布点的科学性

以院校为本位的专业设置观体现在:第一,设置专业以吸引生源为目的,热衷于设置热门专业、新兴专业或更名现有专业来迎合招生工作的需要;第二,设置专业以办学效益为出发点,开设办学投入成本相对较低、通用性较强、毕业生就业面向较为宽泛的专业。以院校利益和发展为专业建设的考量依据本无可厚非,但仅以院校为本位,注重专业建设的短期效益,脱离高职院校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势必造成专业布点的片面性,影响科学性,最终产生以下后果:第一,热门专业扎堆开设,不同院校间专业设置趋同,同质化办学现象严重,不利于高职院校突显自身办学特色,不利于高职院校长远、健康发展,不利于区域内高职院校间的良性竞争,不利于有限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培养规模的合理供给。第二,追逐热门专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导致部分院校忽视专业内涵的提升,造成专业名不副实,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第三,人才培养的规格、结构、规模等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脫节,社会紧缺专业人才存量不足,而热门专业人才又显得过剩。这就需要当地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宏观、合理、长远的统筹规划。

(二)专业建设机制的复杂性影响专业调整的灵活性

高职院校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模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优化,因此需要适时调整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但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机制的复杂性对其调整、变动的灵活性造成影响,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高职学科专业结构有其自身独立的发展演变规律。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学科建设具有稳定性的特点,高职学科专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并不是同步的,前者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二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退出机制尚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高职院校目前尚未形成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专业管理机制。三是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衔接机制,二者信息交流具有不对称性,加之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具有迟滞性,导致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不能根据产业结构升级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四是自上而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机制受到复杂的行政流程规约,其本身就存在对人才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足的弊端。此外,随着社会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的加速,职业领域的变迁速度加快,有的职业名称没有变化,内涵已大有不同,高职院校有限的资源配置难以在短期内进行相应的专业办学能力支撑。上述专业建设机制的种种复杂性,影响了专业调整灵活性的发挥。

(三)结构性失衡影响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匹配性

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匹配性不足,导致社会紧缺行业存在大量人才缺口,而部分高职专业又出现人才培养过剩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专业建设与产业经济间的结构性失衡所致。造成结构性失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职人才供应的相对数量尚可而绝对数量不足,使得社会对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满足。例如,2015年社会岗位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劳动力的求人倍率为1.91,同比上升0.18%,环比上升0.04%,人才需求始终处于高位。虽然目前高职人才总体培养规模基本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当,但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高职人才培养规模在不断缩水。2015 年福建省全日制高职招生计划数为 113205人,比 2013 年减少7.7%,比 2014年减少0.74%。主要原因是目前适龄生源逐渐减少,部分本科院校扩张,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学籍管理的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吸引力比较有限等。其次,虽然社会经济进入提速增效时期,但人才供给质量还处于中低端,整个人力资源供给市场学历相对较低,特别是高职教育于专科层次后出现了学历的断档,高职人才缺少进入更高教育层次进修学业的桥梁。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缺少具有技术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剩余劳动力,而对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得不到满足。最后,高职院校办学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专业与社会相关行业并不完全匹配,导致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面向的差异,市场新兴行业或相对艰苦行业的职业岗位并不能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有所体现。

(四)办学实力及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影响人才面向的区域服务性

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结构的差异不但是生源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且对毕业人才的服务区域流向有一定影响。就办学性质而言,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中,公办院校有31所,民办院校有22所。从公办高职院校的举办者看,14所为省直有关厅局举办,17所为设区市举办。高职院校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民办院校举办者中获取的条件和资源是不平衡的,各校生均拨款水平有较大差异,从而造成不同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存在较大差距。民办高职院校往往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而由省直有关厅局举办的院校,办学实力较强,且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市区,毕业生扎堆就业的倾向较为明显,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就由此而导致不同。

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也对高职人才的区域服务面向产生影响。东南沿海地区较中部、北部、西部山区更具经济发展实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以收入水平高、人居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就业机会更多、职业发展环境良好等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而在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高职院校为扩大招生,其专业设置的社会面向更为宽泛化,因并非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特色而进行专业设置,往往导致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概率较低,人力资本区域间存量的差异由此而形成。

三、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一)强化政府职能,统筹高职专业集群,对接产业发展规划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整体专业结构体系离不开政府部门宏观层面上的统筹规划。一方面,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尽可能地在同一个区域内发展同类或相近产业,以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促成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效应,并以产业链的配套完善带动人力资源的集聚。例如,闽北地区发展果蔬加工产业集群,闽东南地区发展沿海水产品加工产业带,闽西北地区发展畜禽产品加工集群。通过不断拉长产业链的方式,延伸和拓展现有产业项目的上下游相关附属产业及配套产业,跟进研发、管理、品牌、营销等产销环节,使产业链的层次和水平得以提升,达到优化区域产业规划的目的。另一方面,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结构特征,协调和优化高职教育整体性的规模、比例、结构,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双向对接。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均衡过程,可以通过建设专业集群的方式,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群对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所谓专业集群,是指以一个或多个核心专业或优势专业为基础,衍生、发展或开发多个基础相关或相近专业的集合,以共享优势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专业间的关联度,进而实现专业群的整体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既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效益乃至整体办学实力,又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在短时间内灵活调整专业,在兼顾专业针对性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增強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供应能力。

(二)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分类指导,统筹规划高职专业建设

科学规划高职专业建设,需要政府转变管理方式,发挥政府在教育公共服务中的政策引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根据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要求与适龄人口变动情况,以加强不同学历类型的年度招生计划调控为手段,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学籍管理等政策制度,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稳定现有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第二,改革和完善政府财政拨款政策,建立健全省、市政府高职教育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制定分类财政支持政策,统筹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策略。第三,加强对不同类型举办者的高职院校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对于公办类型的高职院校,引导省属重点高职院校深化产学融合,推进协同创新,满足区域行业与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市属高职院校优先办好行业特色专业;地方高职院校突出地域性特点,办好特设专业。对民办类型的高职院校,采取购买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缩小校际办学差距。第四,协调高职院校整体区域空间的均衡分布,统筹区域内不同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院校间的良性竞争,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五,协同社会劳动与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提前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为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高职专业设置的短视,避免培养规模的盲目扩张。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不断涌现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情况下,应引导高职专业灵活、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甚至可以适当开设超前性专业,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匹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发展。

(三)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控和自律机制,增强人才供给能力

由于区域内行业企业对人才数量与质量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要适时满足产业分工、技术升级的人才需要,提高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实效性,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重要途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将专业分类、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分类、职业标准互相联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中对不同职业的科学定位与能力结构,并结合区域产业人才规格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密切衔接。高职院校应以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为契机,结合专业内涵建设,以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跟进一系列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改革,提升专业质量,树立专业品牌。

建立专业设置的自律机制,是有效提高高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和适应度的有效途径。组织招生前新设专业办学情况专项抽查,加强质量监控,在其招生一年后,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在其首届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时,应再次组织实施专业评估。在院校自评以及同行专家权威性评价的基础上,还可采取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的方式,或引入麦可思等国内权威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专业建设质量评价,将评估结果作为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控制的重要依据,切实保证专业办学基本条件达到规定要求。例如,参考2016年麦可思研究成果,福建省高职院校可进一步增设铁道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视觉传达等专业布点,扩大相关急需紧缺人才的招生规模。

深化和创新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是增强人才供给能力的关键。通过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或职业教育联盟的形式,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区域化职教平台,充分参与并融入区域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例如,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实习就业基地等。同时,应重视与本地中小微企业的合作,以技术研究项目等载体与本地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切实帮助其解决发展过程中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等难题,实现协同创新。

(四)高职院校精准办学定位,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

精准办学定位是高职院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提升其人才供给能力具有先导意义。高职院校应以适应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为目标,以行业、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为依据,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精准办学定位,以达到有效聚焦社会服务面向的目的。专业设置应考虑将区域特色与行业统筹相结合,院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集中资源着力建设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或具有行业优势的专业。

目前,福建省基本形成了以先进制造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体系,还应根据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柱产业以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相应地从重点培育、稳定发展、优化调整三个层面对不同类型的专业群进行区分,重点培育面向“十三五”时期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例如,对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等专业类重点支持,稳定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与主导产业相关工科的专业,并根据新技术、新业态的形势,着力推动主导产业专业群的集聚化;优化调整服务地方特色產业的特设专业,实施服务区域产业特设专业群建设工程,并重视调控专业空间布局结构,使专业布点、专业数量、专业规模对接产业集群布局,形成地区性“亲产业”专业群。

总之,从长远供给目标来看,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从而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高职人才供给不仅要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要满足未来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提升高职教育人才供给能力,不仅要求专业的分布、结构、规模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更要求高职人力资源培养质量的匹配,从根本上实现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侧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

[2]庄西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时代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3]周鸣阳.产业调整视域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4]任君庆.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破解之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格局下,“谁掌握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导”。钱学森之问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难解之题。农林高校应应立足实情,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着力建设独立性实验学院以期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实际,就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了进一步推进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基本共识。

关键词:农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改革;教学创新

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如何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时期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农业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林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也是我们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应有职责。

一、顺应教育改革形势,肩负高等农林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使命

1. 集中优质生源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农林教育的理性选择

高等农林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行业的产业化低、学科专业实践性强、科研转化率低以及社会分层的差别性使得农林高校长期以来始终难以突破生源质量问题,创新人才培养职能更是难以彰显。因此,如何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既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社会发展,又能为该校提供优质研究生生源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摆在该校面前的一道急需破解的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创新实验学院,将招生制度改革、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改革有效统筹起来,无疑对高等农林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突破。

2. 准确定位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破点

学院的功能和着力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区。通过有效的招生方式,吸纳优质生源,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集中力量探索培养模式改革,为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办学质量积累经验;二是教师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能有效推进教学改革,为教师创造一个更加适宜和宽松的教学与教改平台,激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力争产出一批新成果,并把经验和成果及时推广到本科教育实践中;三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新天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潜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院成为优秀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新天地。创新实验学院和其他学院并不是一种并列、独立关系,而是一种衔接、协同关系。

创新实验学院通过教学改革,按照新模式实施对优质生源“强基础,重素质,强能力”培养,两年后学生再回归各相关学院、学科和专业学习,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和效益的最大化。

二、明确目标,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创新实验学院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试验和探索,在起步阶段就面临着极为复杂、尖锐的问题:它既涉及学校宏观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管理问题,也涉及学院层面的办学体制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问题;既涉及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也涉及广大教师的认同和参与问题,同时还涉及到教学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学生及教学管理的转换等问题。因此,要推动创新实验学院的稳步发展,就必须在充分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该校实际,以学院体制创新为载体,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

1.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找准亮点,突破难点

(1)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结合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际,创新实验学院各大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生源,为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并具有持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为此,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体现因材施教,按照英才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其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2+X”模式:一二年级,按学科大类实施学科通识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学科素质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第二学年末,实行专业分流,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和学科专业,分类优化培养。分流按照以下两个通道进行。

一是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对进入此通道的学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着重进行学科基础教育,强化学科交叉知识学习,加强科研训练,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成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学生在第三学年末经过学业考核,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分别按照“本——硕——博”连读或“本——博”模式继续学习。

二是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通道。进入此通道的学生,由相关专业学院配备导师,制订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主干专业+选修模块或辅修专业模块等方式,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成为行(产)业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对外语基础好的学生,学校则广开与国外名校合作培养的途径,优化培养方案,为学生出国(境)深造或联合培养提供政策、条件支持。

(2)学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制定了创新实验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相沟通、相衔接的“两段——三阶——多类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2+X”模式要求,分列学科通识教育阶段和专业与个性发展阶段,创新实验学院重点负责学科通识教育阶段。

学科通识教育阶段课程由通识平台课程和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通识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数理基础课程模块”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模块”四大模块。

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和“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模块”则是学院课程体系中的“亮点”。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又按照“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四个模块设置课程,以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科视野,使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关系和价值。

学科大类平台根据现有的植物科学类、动物科学类、生命科学类以及工商管理类等设置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学生选修要求。专业与个性发展教育阶段完全由导师与学生研究自定,进而确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3)强化素质与创新能力训练。为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制订了相对完善的能力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拓展教育”和“能力拓展训练”特色培养计划,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入到实践中,搭建富有特色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培养体系,系统开展基础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从一年级末即可接受自主实践和科研训练,从第三年开始全面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进入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自主实践锻炼,增强科研实践能力。

2. 试行教学任务约定制度,推进教学模式创新

现有的大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立足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缺失,课堂上师生间缺乏交流,特别是受教师评价制度和教学管理的行政化色彩干预,形成目前普遍存在的“玻璃窗效应”,割断了教和学的关系,严重背离教学基本规律。为此,西北农林科大创新实验学院提出了“小班教学、团队授课、教学自主、师生互动”十六字教学组织原则,坚持在常规教学工作中找抓手,抓重点,探索出一套“教学任务约定制”的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职责、目标的约定化和可操作化,把教学模式的创新落到了实处。

教学任务约定制,就是创新实验学生按照各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对核心骨干课程、特色课程的教学,提出教学任务特殊要求,逐个课程与授课教师约定,填写《教学任务约定书》,约定书经过教务处、开课学院审定后,以合约的方式生效,教师按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约定书》的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

教学任务约定制有如下优点:一是增加教学密度,加强课外自学要求,督促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二是改革作业和考试方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加大学生设计性实验和科研实践在课程中的比例,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科研实践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创新学院管理机制,为改革提供体制保障

新的培养模式需要新的体制做保障。创新实验学院要实现既定的办学目标,也要有新的管理机制。

(1)建立学校层面的管理委员会,协调处理运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学院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组织和实施,指导学院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学院对接工作的开展,协调处理突发性重大问题和事件。管理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或常务副校长担任,副主任由教务处和创新实验学院负责人担任副主任,人事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学生处及相关专业对接学院负责人为成员。创新实验学院常务副院长担任委员会秘书长,负责协调处理学院日常运行与管理。

(2)增强学院教学资源的统筹能力。由于创新学院自身不具有办学资源,要保证学院教学的正常进行,需要调动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广泛参与。因此,对教师管理、实习实验资源的利用,就需要赋予其一定的职责,实施一种职能化的管理,在教学方面相对自主,包括自主设计培养方案,配套建设教学管理制度;自主设置课程,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制定教学过程管理指导文件,规范教学运行;设计教学考核办法与奖酬等等。

(3)必要的经费保障。学校每年设立创新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教学模式研究、学生实践创新等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实验、试点和探索。

三、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创新实验的认识水平

学院的建立和探索才刚刚起步,但收效确实十分显著。一是极大地激发了一部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使他们乐意并大胆地在创新实验学院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两年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生物学以及“两课”教师均踊跃提出在学院进行教改试点,17门课程开展了开放式教学,在校内产生强烈反响。分布在全校不同学院的27位教师为该学院开设了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建成了学院5门特色课程。二是学生已经鲜明地表现出了一个优异群体特有的精神风貌。两年来,学生各科成绩平均高出同类专业班级11个百分点,第一学期末,CET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4%,全国英语竞赛、数学建模均获佳绩,21人通过赛尔其大学面试录取。在文体活动方面,320名学生先后有56人次获得校院两级奖励。通过分析总结,以下认识应该成为进一步推进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共识。

(1)创新性人才培养要依据学校的功能定位和学科专业结构,因校制宜。准确定位,选准生源层次和创新人才的服务面向是模式改革的前提。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教育思想观念、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管理体制以及评价制度的多个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变革为导向,以课程体系重建为突破口,以教学模式创新为载体,配套进行教学管理机制和体制创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建立教学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3)教学模式改革重在教与学的激励制度创新,应该建立一套促进教师积极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制度体系,促进师生互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切实把因材施教贯彻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下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只有把教师教学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学工作才会出效益。

(4)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按照学科导向构建知识、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打破狭义的专业教育思想,及早把科研训练纳入培养方案,建立全面的能力训练系统。

(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开发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必须相应进行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对相对独立运行的学院来讲,在营造自身文化氛围的同时,要与专业学院密切合作,把学生学科专业归属感及早地树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李翀.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上一篇:会计软件论文范文下一篇:机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