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论文范文

2023-09-16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毕业生;涉农领域; 就业; 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改变,从原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配制度到供需双方自主选择制度,加之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三农”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农业的稳定和发展,是关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2010 年6 月6 日,在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就明确指出人才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符合现代国情的“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及“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因此,广泛倡导和鼓励农林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引导其回归基层发挥专业之所长,对我国的农业建设及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对象、方法及规模

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半年后的2013届高职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也能够评估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方式,力求获取到全面真实客观的就业信息。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总人数1288人,调查共回收问卷1177份,答题率为91.4%(答题率=回收问卷数/毕业生总数),其中有效问卷1076份,有效答题率83.5%,(有效答题率=有效问卷数/毕业生总数)。共覆盖了22个高职专业。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农林院校毕业生涉农领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现状满意度

1、整体就业现状满意度与就职涉农企业就业现状满意度比较

2013届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满意度评价,是毕业生的主观判断指标,代表着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满意度达(83%),其中“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属于“满意”的范围,其余为不满意范围(下同)。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涉农企业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6%),略低于整体就业现状满意度。

2、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分析

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原因主要集中在收入低(46%)和发展空间不够(35%),工作氛围不好(4%),工作能力不够造成压力大(6%),加班太多(4%),工作环境条件不好(5%)。受雇于涉农企业的毕业生不满意就业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工资低,达53%,高于整体不满意收入水平(46%),发展空间不够(29%)低于整体水平(35%),工作环境条件不好(12%)高于整体水平(5%)。

(二)毕业半年后的就业去向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大部分受雇于非涉农企业,比例达75.7%,受雇于涉农企业比例为18.1%,无工作继续寻找比例为2.6%,无工作其他原因比例为1.0%。

(三)薪资分析

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

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是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

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区间分布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2501-3000元区间段。有32.4%的毕业生集中在此期间的段,涉农企业毕业生中有31.9%集中此区间段。受雇于涉农企业的毕业生收入水平相对偏低。

(四)专业相关度分析

1、专业相关度

2013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偏低,“完全相关”和“比较相关”称为“相关”(下同)占43.3%,不到毕业生总数的50%。2013届毕业中涉及10个涉农专业,总计481人,涉农专业回收有效问卷数437份,专业与工作“完全相关”或“比较相关”仅占27.2%。

2.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41.4%),其后依次是“专业工作岗位招聘少”(24.1%),“达不到专业工作要求”(17.6%)等。

三、农林高校毕业生涉农领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人口比重的8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居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近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耕地被商业占用,耕地面积逐年缩小。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发展现代金融业、现代航运、现代都市工业为主,农村耕地面积少之又少。虽然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11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有关,但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够。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毕业生到涉农领域就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偿”、“面向基层就业定向招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等,但这些政策大部分还停留在建议性层面,并为真正落地实处。此外,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大部分毕业生希望留在城市工作,特别是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虽然学了涉农专业,毕业后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一些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形成不了吸引力。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优惠政策力度小,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并不能对毕业生形成吸引力,激发不了毕业生到涉农领域服务的热情。

3、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应随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变。社会对专业需求具有周期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不同。在农林领域,随着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展变化。因为招生与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就业形势往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所以,部分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就业的前瞻性,对农业行业领域就业形势预测性判断偏差也是导致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

4、就业流向不均衡。 广大基层农村、中西部地区是吸收农林类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但大部分毕业生更愿意留在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相对来说工作环境好的地方工作。广大农村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工资待遇较城市偏低,如果没有特别优惠的政策,无法对毕业生产生吸引力。据统计,某农林学院2013届毕业生受雇于涉农企业仅占18.1%,受雇于非涉农企业占75.7%。2013届毕业中涉及10个涉农专业,专业与工作“完全相关”或“比较相关”仅占27.2%,专业与工作不相关的占到72.8%。数据表明很多毕业生没有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企业,而是选择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工资待遇相对较高的非涉农企业。

5、自身能力不足。农林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大学里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理论知识,但与生产第一线所需理论知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之后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所学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广大农村是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大部分毕业生对农业生产并不了解,缺乏实际生产经验。虽然在校期间通过实习实训加强生产技能训练,但所掌握的技能与实际生产仍存在较大差距。工作后往往需要先进行培训或跟带教老师学习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工作角色。

四、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涉农领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毕业生到涉农领域就业。增强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偏远地区涉农领域就业的积极性,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毕业生涉农领域就业经济补贴。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认真组织好“三支一服”、“大学生志愿服务系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项目,对于服务期满的毕业生,如果工作岗位有空缺,应优先考虑聘用服务期满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加强用人单位对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吸纳力度,对吸纳农林高校毕业生数量较多的用人单位,国家可以给予税收减免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应加强农林类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机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广大的农村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还不够健全,许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存在一定顾虑,建立起农村基层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林类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调动农林类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

2、完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农林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应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专业,既要立足“为农服务”的宗旨开始传统农林类专业,也要兼顾到与传统农林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以社会需求促进专业设置和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设置,更新陈旧过时的课程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应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动态传授给学生,不因循守旧,不照本宣科,做到课程设置合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讲求知识点针对性和时效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到生产一线用不上、动手操作能力差等不足。只有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3、加强专业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学农不爱农,甚至学农弃思想普遍存在,因此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和学农爱农为农意识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职业理想,应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抓起。比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安排的专业素质教育内容,邀请各系权威专家介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就业方向,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校外实训基地等。此外,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也尤为必要。可以每年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农村入户调查、送科技下乡活动、义务参加农村支教活动等。

4、掌握最新惠农政策和农业行业发展动向,做好就业引导。要使毕业生愿意投身农业领域工作,就要让他们对农业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对选择到农业领域工作有所憧憬和期盼。很多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认为农业领域的工作环境就是条件艰苦、待遇低、发展空间小,要让学生转变这种观念,就需要教师对最新惠农政策和农业行业发展动向进行宣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在能吃饱的层面上,而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比如人们对有机蔬菜、水果,无添加农产品的需求,就是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契机。再比如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农业信息技术正在全面改造和装备现代农业,并且国家重视农业政策已经逐步实施,这将会大大提高农学相关行业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后从事涉农领域工作,无论是职业发展空间还是个人的实际利益,都可能有较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张竞乾.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1).

[2]邵华.高等农业院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

作者简介:赵媛(1984.2—),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陈谊(1972.11—),副教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张哲(1977.6—),讲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开展双语教学是在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农林类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问题与对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再次兴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被赋予更深、更广的含义和使命。毫无例外,我国高等教育越发深入地卷入这一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把国际化作为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把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大学作为追求方向和奋斗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林类高等院校开展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掌握专业知识和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1],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层次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其在推动和促进我国在农林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起到了积极而有效地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等政策,鼓励推动高等院校使用英语等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将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反映出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中运用外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高度重视[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林高等教育在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近年来农林院校不断向多学科、非农方向发展,但这些高校的农林学科和专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双语教育为我国农业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育也显得非尤为重要。

一、农林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备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该学科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国际贸易等。在这些主干课程中,有多门课程是经济类基础课程,在世界各国经济管理类专业均开设此类课程,也出版了各语种的相关教材。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的英文版教材众多,而我国的中文版教材其中也有不少是参考英文教材编写出来的,而这正为开展双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让学生直接接触英文原著,方便其对诸如管理学和经济学这些本身就是从西方引进而来的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易于理解。教师可以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中经典理论和方法,参照英文原著直接运用第二语言讲授出来,让学生运用两种语言学习并理解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达到强化理解的效果。

以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为例,课程本身就是从国外学习并引进而来的,其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进行调整和修订而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著作《Marketing Management》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该书成为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之作,许多海外学者把该书誉为市场营销学的“圣经”。我国现行出版的很多《市场营销学》教材就是参考其英文原著编写出版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双语教学就有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和教学优势,对于教学双方都不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从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来看无太大难度,只需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进行精心策划,结合我国现行农业发展动态变化注入新的内容,就可以达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双语教学是对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更高形式的巩固和提升

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专业英语教学更侧重本专业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运用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理念,通过对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理解,达到对专业英语的灵活应用;而双语教学是把专业知识通过两种语言进行传递,做到融会贯通,超越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和运用,它是一个消化和转化的过程,难度更大。开展双语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外语教学拓展到外语课堂以外的专业课课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英文专业文献和学术著作的能力,对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掌握学科国际前沿都有很大的帮助,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测评考试。而开展双语教学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和延续,尤其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许多双语课程的有关专业内容还会经常出现在英语考试的题型当中,所以双语教学对提升四、六级通过率甚至是考研英语成绩有一定的正向作用。随着双语教学在不同年级的相继展开,能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英语思维领域,使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融为一体,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同时拓展学科专业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专业研究和交流。

(三)双语教学对师资配备、教材选择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外语水平无疑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般都是在农林类高等院校中设置的一个专业。城镇生源大多数会选择报考综合类大学,农林院校的生源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外语水平相对偏低[2]。因此,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对公共英语的加强,对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师的遴选也十分重要,对教材的难易度、实用性的选择十分关键。双语教师应具有教学互动和互助能力,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方法和模式应因地制宜、教学相长。

第一,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良好的课堂教学要有一流的师资作为保障。双语课程的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能够运用标准流利的英文传授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提出双重要求,因此高学历的留学归国人员往往成为优秀双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重点[3]。而具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留学归国人才数量有限,因此专门招聘外语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即便如此,双语教学工作的备课难度、强度和工作量都大大超出一般的专业课程,才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中西合璧、启发引导,讲透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学科前沿知识。

第二,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难度很大,虽然农林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英文教材较多,但仍然面临很大挑战。首先,如果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成本很高,或存在影印的版权问题,同时往往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对于第二语言的初学者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在概念和内容上也存在不能与本国实际完全接轨的情况。其次,如果选用国内教师的自编教材又寥寥无几,同类教材的相似度很高,参考价值不大。最后,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对照译本,费用高昂,无法被学生广泛接受,同时此类中英文对照的教材在市场上也非常匮乏,并不是每门课程都能够找到。因此,如何根据国内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学生的接受水平,选取合适的教材,使原版教材本土化,或编写有实用价值且内容合理丰富的自编教材,是当前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重要因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应另辟蹊径,循序渐进。现在国内普遍讨论和接受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沉浸型、维持型和过渡型[4]。沉浸型指教师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学生沉浸在第二语言环境之中学习;维持型指学生运用母语维持理解和交流,运用外语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两种语言结合交替进行;过渡型是针对学生外语能力较弱,缺乏外语环境的问题,以母语为主,以外语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在教学课件、教学语言、课后作业和考试的比例选择问题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和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考量,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要注意加以区别考虑和对待。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不断探索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双语教学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外文学术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了解学科前沿动态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教学难度过大过深,也会阻碍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因此,双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专业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至深,母语和外语的比例分配要由少至多,逐步推进。比如,在农林经济的双语课程中,可以先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森林的总价值等比较简单的章节入手,开展双语教学,而后再逐步深入地进行相关经济类或模型类的知识的讲解。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可以从过渡型、维持型向最终的沉浸型过渡。同时,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难度,把双语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开设。现在大多数农林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在大三开设双语课程,即学生完成大学英语的学习后再开设。而如果可以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考虑把一至两门双语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其余放置在大学三年级,也就是每个学期都安排一两门双语课程,这样既可以辅助大学英语的学习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可以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不断线,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适应双语教学。同时,这样也能够与大学本科生的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

课堂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程设计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成效。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因此双语课堂应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利用双语的优势,了解国际学科前沿知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用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考虑以农业和林业的基础知识入手,运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案例教学等手段,增设师生、学生之间的英文演讲、研讨和评议环节,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课件应图文并茂,英文为主、中文为辅,专业英语词汇应提前或在课程初始发放给学生,对提升课堂效率事半功倍。并可以通过对重点难点辅以播放专业知识的英文短小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开展教学,应用多种手段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双语教学中也极为重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相应的准备工作,可以减轻学生课上研讨的口语交流的压力,会使学生更加从容地表达和互动,增强其自信心和表达的勇气。

(三)支持鼓励双语教师进行教材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教师不断优化和改进双语课程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双语教材的选用问题,在诸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国内外教材内容相似度高,教材数量较为丰富的课程中,建议可以引进原版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地组织编排即可。而对于农业经济学和林业经济学,外文教材内容根据各国国情有一定差异的课程,就要进行节选和再设计,或由教师编写双语教材。英文原版教材的语言表述更加标准地道,且一般具备知识更新快、内容与国际接轨良好等优点,但缺点是有些内容和案例与中国国情不符。而自编教材实用性强,价格合理,但需要编者具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和扎实地语言基础,才能保证教材的质量。但从长远来看,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亟需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双语自编教材,此类教材的出版将会对该专业的双语教学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因此,各高校可以通过如科研经费投入、双语教师培训、工作量计算等多种途径,激励授课教师不断优化双语课程,鼓励双语教师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持续地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

总之,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必然趋势[5]。双语教学是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任重而道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应认为可以通过一两门双语课程就能把学生的专业外语或专业素质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和层次,在大学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多门双语教学,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6]。各农林类高等院校须从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开展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以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春梅.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反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16-17.

[2]曹仁稳.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1):78-80.

[3]曹丽华,孟颢光,郑红军.简论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32-33.

[4]王林萍,施丽涵.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5):96-101.

[5]杜战涛.双语教学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及现实困境[J].学理论,2015,(27):149-150.

[6]王旭东.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203-204.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与一般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工作为视角,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群体的特点为出发点,剖析了当前学生管理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自身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全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互动模式。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生管理工作 问题 改善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第二条指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收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非独立设置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其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因此具有不同于一般大学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本文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群体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以期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 学生群体的特点

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优越感较强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是国内普通院校的近三倍,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学生完成学业、走出国门的有力支撑。相对来讲,大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因此学生自身的优越感相对来说普遍较强,学生的这种优越感表现为学生普遍自我评价较高,自信心很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优越感较强的原因在于学生家长大多有稳定的收入和较好的社会地位,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较好,且无经济压力。同时,家长努力培养学生出国求学的目的十分明确,与其他在校生相比,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小。但学生的这些自信是建立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努力奋斗与自立自强的基础之上的。

2.生源质量较差

生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命脉,没有生源,中外合作办学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项目的录取分数线均在二批本科以下,因此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学习态度、能力、习惯、方法及目标等方面也与重点高中学生的差距较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的入学成绩一般低于普通高校同等情况下的学生成绩,也有研究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生源质量整体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对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有关负责人访谈时,其指出他们近年来所招收的学生入学成绩大概在400分以下。学生的英语成绩也较差,这给以后的重英语并且由外教上课的课程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入学动机多样化且多为外在动机

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学习态度、能力、习惯、方法及目标等方面与重点高中学生的差距较大,这也导致了他们在上大学时的入学动机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入学动机有所不同。对学生来说,学习文化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但有研究认为相当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出于以下动机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一是为了出国,来这里是为学好外语;二是对国际化教学模式感兴趣;三是受其他人影响报考或担心没有学校录取;四是由家长做主填报志愿。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所报考的学校不够了解,对于自己的专业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外部原因的刺激,而不是出于自己对所学专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思想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它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一是“双校园”模式的冲击。“双校园”办学模式是指学生的全部学业需要在国内和国外校园分段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先在国内接受教育,然后再到国外接受西方模式的教育,较短的学习年限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便利。二是教育模式和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在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下,很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学生在课堂上和课间、课后增加了很多和外教交流的机会,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渠道更为广泛。但是,这对于社会经验较少、道德判断能力不强、可塑性较大、对国外生活充满憧憬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很难自觉判断并抵制其中一些有害的和不健康的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思潮、价值观的影响。

2.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突出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行的是国内、国外分段式培养,即“双校园”模式。由于中外高校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双校园”模式办学中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重于普通学生;另外,较重的学业压力、语言障碍、对环境的不适应,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耿雅津、林敏曾以66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为测试对象,采用自评量表和抑郁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均良好,但是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积极的关注和有效的帮助。

3.学生管理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管理模式落后,学生的自我管理缺失。徐雷方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项目为例的研究认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采取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从宏观上负责全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计划、规章制度的制订,督促院(系)具体落实好相关工作,院(系)是具体执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单位,作为一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它难以激发学生管理队伍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2)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管理制度缺乏有效执行。张雪雷在博士论文中也指出,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收益与学生的数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学籍管理的刚性要求迫于各方压力弱化为一般的软性规定,于是在这样的利益博弈中,该开除的学生不开除,该留级的学生不留级。

三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质量的策略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其实效性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以课堂知识和技能传授为载体,利用中西方优秀的教育思想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教学活动开展德育工作是实施德育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二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生活之中。重视发挥辅导员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利用其长期与学生接触所积累的人际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三是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知、情、意、行的统一。由自己的特色做起,做出特色,更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防御体系,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群体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实效性。一是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总体情况有基本的把握,并且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形式;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针对学习压力、环境适应、家庭变故等易发问题和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男女恋爱等多发问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我调解疏导能力;三是要做好中外双方机构的衔接,把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是做好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3.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方面,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还应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引导。一是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纽带作用。建立“小班主任”制度,让高年级学生负责低年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二是发挥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优势,开展不同年级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请高年级学生深入低年级班级进行引进课程内容介绍、外教授课特色介绍、课程考核方式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总结交流等活动,使低年级学生对引进课程产生学习兴趣,萌发参与课程学习的愿望,并掌握引进课程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互动模式,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再加上家长对学生的高投入,因此他们对学生的期望也较高,因此单纯依靠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调节还不能解决以上存在的所有问题,在学生管理中还要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家长委员会,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使学生接受社会的考验是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合力,学生管理工作才能由传统的“管学生”转变到“服务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谭花蓉.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8~140

[2]马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丁青.刍议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8):262

[4]牛光辉.中外合作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88~89

[5]耿雅津、林敏.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出国适应与心理健康情况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13(6)

[6]徐雷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体系探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项目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68~69

[7]张雪雷.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管理探析[D].吉林大学,2009

[8]徐海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200~201

〔责任编辑:庞远燕〕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3)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管理。由于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农业经济管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根据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深入,为农业带来长足发展的机会,农产品呈现出供求平衡、供应种类齐全、既能保质又能保量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农业经营得当亦保障了农民的收入,经营目标也越来越丰富,扩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农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对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高要求。只有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来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群众构建新农村的积极性[1]。

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一)不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得出因为受到管理水平与环境的影响,农村的经济管理还存在着许多较为明显的问题,管理的规范性不强,同时由于农村的资源相对较少,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与现代化城市经济管理制度存在脱轨的情况,并且由于农村在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对管理质量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在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因为制度本身不够健全,造成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只是将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记录,并没有通过严格的核查。降低了经济管理的效果[2]。

(二)经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因为受到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其农业经济管理操作方式大部分还是用手工的形式进行,其大部分还是使用传统纸笔记录时代,虽然信息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经济管理方式得到创新,但是在农村的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广,难以满足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虽然部分农村已经购置了财务信息化设备,但是使用较少,还是使用以前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对财务数据的整合、处理等方面效率较低,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由一定的影响[3]。

(三)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

对于有效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是需要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的参与,但是因为农村经济和其他因素的限制,专业的财务人员比较缺乏,同时由于农村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不够熟悉,造成财务信息化技术难以应用于管理之中,导致经济管理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二、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农业的经济发展还是较为缓慢,其重视的发展力度远比不上工业发展,就造成了目前仍然未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导致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的不适应,由于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4]。

(二)尚未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相关部门和领导都对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且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还是有一些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未能清楚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了解,其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旧时代,没有跟着时代的前进而进步,这样就造成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纰漏,对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5]。

(三)管理人員的工作素质有待提高

在农村的经济管理人员中,部分的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对于我国出台的新政策了解不全面,难以在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缺乏主动研究新型管理模式的积极性以及缺乏工作责任心,有的管理人员不仅执行力不够且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水平偏低,造成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建设的需求,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做好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

目前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的环境下,为了有效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完善和优化经济管理制度,构建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宜的管理体制,保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经济经济管理的思想,提升农业发展观,优化新型农业经济结构,创新农业经济增加的方式;同时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将农村进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的发展。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建设,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培训活动,提升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作用以及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工作责任心;培养他们新时代经济管理意识,加强管理水平,逐渐让他们转变为新时代经济的管理人才。

(三)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发展

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力度,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且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此外招收更多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并且引进更多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合作社,加强对农产品的加工,做好特色产业园的建设,满足国家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加大扶持龙头产业力度,将农民、市场与企业三者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当地政府部门可以为经销商提供政策优惠,促使企业和农民更好的合作发展,快速提升農业经济的发展。

(四)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政府应当严密制定可行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根据不同区域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方针策略,加快农村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脚步。另外,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培现代信息化人员的教育,培养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和现代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才外,不仅要鼓励技术人员勇于创新,从而有效的研发出满足农业经济管理需要的技术,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并,传授一些最基本的农业信息化知识给农民,确保他们具有最基本的信息化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的重点就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极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管理者要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深化农民群众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提升建设队伍的综合实力并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所以要正确认识到这个过程中的利和弊,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也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高效性与实效性,顺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何蒲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11,03:53-55.

[2]刘丽梅,侯彦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途径[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6:114-115.

[3]曹大宇,陈昭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1:193-194.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通过连续3年试验监测,对江汉平原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幼林农林间作不仅能促进杨树生长,还可以获得明显经济效益。不同间作模式收益及影响杨树生长有差异,综合效益较好的模式有:杨树+西瓜+小麦、杨树+棉花+小麦和杨树+玉米+小麦。

关键词: 杨树;农林复合经营;效益分析

随着森林经营方式由过去单纯追求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向注重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多种效益的转变,农林复合经营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可持续经营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引起世界各地的普遍重视[1]。杨树作为我国人工林主要用材树种和防护林种之一,其吸收根(40~100 cm) 与农作物的吸收根(20~40 cm) 分布于土壤的不同层,比较适合进行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潜力巨大[2]。特别是第21届国际杨树会议以来,杨树农林复合经营已成为杨树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3]。江汉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杨树工业原料林培育基地,鉴于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林农争地、林下土地资源闲置等矛盾日益突出,开展杨-农复合经营对于地区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结合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通过对江汉平原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连续3年试验观测,统计并分析了各经营模式对林木生长影响及其综合经济效益,旨在为全省杨-农复合经营模式配置及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西起宜昌市枝江市,东迄武汉,北至钟祥,南接洞庭湖平原,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27 m左右,年均日照时数约2 000 h,年均降水量1 100~1 300 mm,无霜期约240~260 d。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湖北省杨树最适宜栽培地区之一,拥有湖北省最大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本研究试验区位于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地处长江南岸,为平原湖区地貌,是中央财政推广项目“杨树造纸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广与示范”重要试验示范地区之一,该区杨-农复合经营面积及规模较大,经营模式种类繁多,属于江汉平原杨-农复合经营代表性地区。

2 材料与方法

2.1 典型模式配置

试验区杨树人工林为2011年春季造林,株行距3 m×6 m,同年开始间作。受当地农业种植习惯及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试验区农林复合经营类型比较丰富,可以与杨树进行间作的农作物有: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芝麻Sesamum indicum、棉花、油菜、西瓜Citrullus lanatus、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牧草、药材、菇菌类等多达十数种,复合模式也较多样。通过2011~2013年连续3年对试验区实地调查及收集相关间作资料,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互补、效益优先及市场需求相结合原则[5],共选取杨树+大豆、杨树+玉米、杨树+玉米+小麦、杨树+西瓜+小麦、杨树+棉花+小麦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各模式配置及种植措施情况见表1。

2.2 调查方法

2011~2013年3年间,对选取出的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样地设置和调查。于每年冬季杨树停止生长后,设置杨树人工林调查样地,样地面积为20 m×20 m,对杨树进行每木检尺,记录各样地内各林木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等测树因子;利用收获法及净现值法,以杨树在当地年均生长量及当地市场价格、农作物在当地盛产期产量和当地市场价格为标准,以相似立地条件下,相同年龄、相同造林密度未间作杨树林分为对照,调查统计并换算各样地林木及农作物的投入、产出等综合经济效益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模式杨树生长情况分析

表2为2011~2013年3年间杨树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化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从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水平方向看,3年间杨树生长情况良好,无论是从胸径生长量还是树高生长量均表现出逐年递增趋势,从各间作模式杨树林分与未间作杨树林分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及蓄积生长量看,间作杨树林分比未间作杨树林分生长优势明显,且连续3年年均增量均高于于未间作林分;间作3年后,间作地杨树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分别高于未间作林3.3%~9.5%、3.6%~8.9%和10.6%~27.8%。由此可见,开展杨-农复合经营,通过对农作物进行除草、施肥、浇水等管理,可以促进林木生长。

对不同间作模式杨树3年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树高(F =11.29,df=5,12, P<0.01) 、胸径(F=37.66,df=5,12, P<0.01)和林分蓄积(F=98.72,df=5,12, P<0.01)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对不同间作模式林分蓄积生长进行多重比较可以看出(见表2),除杨树+大豆和杨树+玉米2种模式之间不存在差异之外,其它模式之间以及与对照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对杨树生长影响各不相同,明显促进杨树生长模式依次为:杨树+西瓜+小麦、杨树+玉米+小麦、杨树+玉米和杨树+大豆、杨树+棉花+小麦。

3.2 不同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2011~2013年3年间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未间作模式总计投入、产出、收益、产出投入比统计结果。由表3可以看出:3年间各模式中农作物和杨树林木总计产出均高于投入,产投比均高于1,同时,各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与未间作模式相比,各指标值较高,综合经济效益优势明显。从农作物产投比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杨树+玉米+小麦、杨树+大豆、杨树+西瓜+小麦,杨树+玉米、杨树+棉花+小麦,产投比在1.80~3.25之间;从林木产投比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杨树+西瓜+小麦、杨树+玉米+小麦、杨树+玉米、杨树+大豆、杨树+棉花+小麦、杨树,产投比在1.25~2.27之间;从总产投比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杨树+玉米+小麦、杨树+西瓜+小麦,杨树+大豆、杨树+玉米、杨树+棉花+小麦、杨树,产投比在1.25~3.04之间。从总收益看,三年间各模式均收益明显,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杨树+玉米+小麦、杨树+西瓜+小麦,杨树+棉花+小麦、杨树+玉米、杨树+大豆、杨树,总收益在123~3 794元/666.7 m2之间。以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产投比最小的杨树+棉花+小麦1.82为基数,换算同等产投比下各经营模式总收益,得出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综合经济效益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杨树+西瓜+小麦(3 109元/666.7 m2)、杨树+棉花+小麦(2 647元/666.7 m2)、杨树+玉米+小麦(2 271元/666.7 m2)、杨树+玉米(1 657元/666.7 m2)、杨树+大豆(1 504元/666.7 m2)。

4 小结与讨论

(1)杨-农复合经营能不同程度促进杨树生长。无论从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还是蓄积生长量看,5种典型杨-农经营模式杨树林分生长情况均优于未间作林分;同时,各间作模式促进杨树林木生长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杨树+西瓜+小麦、杨树+玉米+小麦、杨树+玉米和杨树+大豆、杨树+棉花+小麦。

(2)杨-农复合经营能不同程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无论从总投入、总产出、产投比还是总收益看,5种典型杨-农经营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均优于未间作林分;同时,各间作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存在一定差异,综合经济效益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杨树+西瓜+小麦、杨树+棉花+小麦、杨树+玉米+小麦、杨树+玉米、杨树+大豆。

(3)杨-农间作会有效改善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高产、稳定[6-7]。但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种植的杨树品系多具有优质速生性,树冠宽大,郁闭速度快,常常也会由于遮光影响林地光照强度,对树行两侧农作物造成“光胁地”副作用,进而缩短农林间作年限[8-10]。连续三年的试验监测发现,随着试验示范区杨树开始郁闭,“光胁地”日益突出,为避免或较少“胁地效应”的影响,在开展杨-农复合经营时,除要遵循林农复合经营基本原则外,更需参照林-农复合经营复合性、系统性、集约性、灵活性、地域性、产业性、本质性、最优性等特点[11-14],科学规划设计杨-农复合经营结构配置及时空序列层次问题[15]。应优先选择种植窄冠型优质杨树树种[16],同时,要灵活、合理选择及配置适宜的农作物。林带胁地主要表现在对一些要求较高光照的农作物上[17]。因此,在林分未郁闭前适宜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阳性植物,在林分郁闭后,可考虑种植耐阴性牧草或其它合适作物种类[18]。

参 考 文 献

[1]程鹏,曹福亮,汪贵斌.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3):151-156.

[2]富丰珍,徐程扬,李广德.我国杨树林农复合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2):221-224.

[3]富丰珍,徐程扬.我国杨树人工林经营技术最新进展[C].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501-203.

[4]王蒙.林农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石首市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13.

[5]李孝良.安徽省沿淮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19-220,274.

[6]贾玉彬,袁玉欣,裴保华.杨农间作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J].林业科学,1999,35(专刊1):55-65.

[7]王颖,袁玉欣,魏红侠 等.杨粮间作系统小气候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3):40-42.

[8]姚永康等.长江中下游外滩人工林胁地效应及其对间作油菜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增刊,27-32.

[9]王颖,崔建州,袁玉欣 等.农林间作系统林木遮荫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107-110.

[10]孙国吉等.徐淮平原杨树林带的胁地规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4):67-71.

[11]蒋玉超.论农林复合经营[J].林业勘查设计,2004,13(2):3-7.

[12]梁玉斯,蒋菊生,曹建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67-569.

[13]Livesley S J ,Gregory P J ,Buresh R J .Competition in tree row agroforestry system: Distribution, dynamics and uptake of soil in-organic N[J]. Plant and soil , 2002,247:177-187 .

[14]Fang S Z, Xu X Z, Yu X, e t a 1 .Polarin wetland agroforestry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benefits , site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J].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5,13: 93- 104.

[15] 陈卫平, 朱清科,薛智德 等.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127-131.

[16]庞金宣,刘国兴,张友朋.窄冠型杨树新品种林粮间作技术与效益[J].林业实用技术,2002,(10):13.

[17]张锦春,赵明,唐进年 等.民勤绿洲枣树、杨树林带胁地规律对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14(4):81-85.

[18]吴明作,崔晶,王谦 等.豫东平原农杨复合生态系统胁地现象及其克服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12):115-121.

(责任编辑:郑京津)

农林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笔者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环保问题,从树立师生的绿色理念,探索绿色实验教学模式和改革实验室管理制度3个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绿色化的探索和实践,从而达到实现绿色实验教学的目标,以期為高校实验教学绿色化改革提供研究范例。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 绿色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Key words:Biotechnology major; Gre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Exploration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1-2]。尤其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学而言,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实验教学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高校实验室是教师进行科研和学生进行大量实验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天都有大批学生在操作各种各样的实验,所使用的化学药品种类繁复,消耗也大。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及实验废弃物不仅含有大量强腐蚀性的酸碱和重金属,而且还有一些毒性强、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以及有害性气体。实验室每天都有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中[3]。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与教学内容的增加,实验室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如果这些污染物处理不当,将会严重污染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最终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建设高校绿色实验室是当前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重大项目。建设绿色化实验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深远意义。

该课题以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情况为基础,探讨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环保问题,深入探索绿色实验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下,该研究依据高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师生绿色实验理念的树立、绿色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改革3个方面,分析构成绿色实验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进行实验绿色化教学研究,尝试为高校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改革提供一个研究范例。

1: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概况

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类中的传统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泰山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是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现有实验室面积1 600 m2, 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约700万元,仪器设备720余台(件)。另配有细胞培养室、基因工程实验平台、下游技术实验平台、分离纯化技术平台、植物组织培养室、微生物实验技术平台和生物分子分析技术平台7个模块化实验教学平台,建成了本专业特有的教学实验室。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开设的实验课程或实验教学环节的课程达29门之多,随着实验教学和开放性实验活动规模的扩大,实验室污染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2: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生物实验是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科研带来许多惊人的科技成果,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问题。例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它成为生物学各个领域研究中最常用到的技术和方法。然而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往往具有毒性、致癌性等,如溴化乙锭(EB)这样的致癌物排入环境,极易在环境中形成二次污染[4]。因此微量的污染物就有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损害[5]。有时在实验室中发现实验结束后有些学生将含致病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直接外排而未进行灭菌处理,有些强碱、强酸性、有机溶剂、重金属废弃物在实验中直接排入环境,这都极易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这种现象在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大量存在。当前许多高校只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忽视了实验室每天所排放的废物处理问题。由于环保意识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实验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很多高校实验室的废弃物都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

尽管实验室每天排放污染物的量不大,但实验所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污染成分复杂,日积月累,实验室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进行绿色化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生物技术专业绿色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转变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观念,树立绿色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也最为直接。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6]。首先,结合大学生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针对性地探讨生物学实验中涉及的绿色化的理念、原则及策略,渗透绿色化理念,使学生学会用绿色化的原则和方法预防和处理实验污染,逐步形成实验绿色化观念。其次,通过问卷调查,选取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本科生、研究生为对象,发放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师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绿色实验的认识、实验绿色化实施情况、对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实验绿色化的态度3个方面。学生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绿色实验的认识、生活中的绿色意识、实验的态度和实验习惯3个方面。针对问卷的调查结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绿色教育,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积累绿色实验知识,并树立相应的实验理念。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绿色化教育的跟踪行动研究调查发现,通过进行绿色教育的前后对比,师生在生物学实验中养成了互相监督的好习惯,大大减少了废弃物乱倒的现象。

3.2:绿色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将实验绿色化融入实验课程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使实验绿色化成为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当前绿色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6]。

3.2.1:加快实验室绿色化建设进程。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与相应的实验室配套设施,改善实验环境与条件,减少实验过程中废物的产生。虽然高校实验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对先进仪器、设备以及污染物处理设备的购买能力[7],但“以人为本”,推近绿色化建设进程,为科研人员、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健康保障系统;提高实验室对“三废”的处理能力,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对实验室通风橱、下水道安装气体处理装置或废液收集系统,从而减少高校实验室内产生的废气、废液对环境的影响。

3.2.2:精选实验课程。

精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实验项目,删除或替代有毒或者剧毒物质或相关实验。对本科生各门学科进行统计和分析,删除重复进行的实验内容,保留经典的低毒或者无毒的实验教学内容[8],或将相关实验用的试剂用品用无毒相似物替代。

3.2.3:实验绿色化设计。

利用先进设备仪器,将实验设计为微量实验,减少有毒试剂甚至常规试剂的使用量[9]。例如以前学生测定光的最大吸收峰,用分光光度计需要2 mL的体系,现在由酶标仪代替,仅需要200 μL的体系。科学利用各种产物的性质和特征,设计处理回收等实验方案,从而减少直接排放废液量,并回收部分物质进行利用。调整实验流程和过程,串联不同学科实验,使实验产物能继续用于下一次绿色科研实验[10]。例如将生物制药工艺学和酶工程合并为一门实验课程,改为生物工程下游实验技术。

3.2.4:结合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展现实验中含有的难以控制的有毒物质,利用实验辅助教育(CAI)来进行专业学习[11-12]。让学生从CAI课件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从而避免在实验中产生有毒物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简单的知型网络系统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网络化实验向着仿真型实验发展[13]。2014年全国共有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对学生来说,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操作环境和实验对象虽然是虚拟的,但都很逼真,在开放、自主、交互的虚拟环境中可以开展更高效、安全且经济的实验,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以及需要高成本、高消耗的大型或综合性实验项目。将实验教学网络化,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未来教学实践的努力方向[14]。

3.2.5: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绿色实验流程,并通过实验方案绿色化程度的水平和效果进行评估考核。通过这样的一些方法,使学院的学生逐步培养绿色实验的理念,增加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通过对常规实验课程使用的试剂、产生的废物种类进行统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并实施可以利用和处理其他废物资源的生物学或化学相关实验;并在实验结束后检验污染物處理水平。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污水可顺利排放,不符合的则通过另外的处理途径进行处理或回收。通过这样针对性的学习和操作过程,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同时处理了科研实验产生的废物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15]。

3.3: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改革:

由于高校教育投资基金的限制,独立实验室购买大型先进仪器的能力有限。同时,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及科学研究工作者工作实验室内的整体建设投资水平较低。

首先通过对目前实验室开展的实验项目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实验资源,将类似的实验内容放到一个时间段开设,使实验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最大化地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浪费。挖掘其中绿色实验项目相结合的课程资源,对其中实验涉及的污染物进行统计和归类,总结已开展的实验在绿色化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最后,结合实验绿色化、大学生实验教学等相关文献资料,探讨高校实验教学中实验绿色化的原则和策略。

其次,打破不同院系、科室实验室之间的各自管理的制度,建立了实验室的纽带连接关系。减轻不同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管理方面的冗余[10]。

第三,建立药品、仪器登记制度。将不常用仪器设备、药品统一登记,变为共用用品。减少各种原始化学品的冗余积累,从而避免浪费试剂。

第四,加强实验室之间“三废”的绿色化处理联系,通过共用和维护仪器设备,减少污染物处理成本,从而提高各个实验室绿色化实验设计的可能性。

第五,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的管理,健全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等相关规定;加强污染物的分类与管理。

4:总结

研究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绿色化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实验教学模式与理念,既构建了绿色实验教学内容,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又防止了环境污染,且节约了大量实验资源和资金,为进一步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绿色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传统生物学实验教学向绿色生物学实验教学转变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和学生践行绿色实验理论的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构建绿色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物技术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家瑞,周勤,陈步云,等.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4.

[2] 钱波.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工科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36-138.

[3] 孙长霞,骆瑞清,陈建军.我国农林院校“绿色实验室”建设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35):13648,13651.

[4] 王农基,王建刚,安小鹏,等.生物化学实验室环境保护规范化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09,35(3):69-71.

[5] 沈琦,吴有盛,路凡,等.高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环境保护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8):809-810.

[6] 王春.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探讨[J]. 化学教学,2009(7):7.

[7] 赵丽娜,陆国志.高校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79-181.

[8] 曾昭琼,曾和平.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王松,李三喜,张爱玲,等.绿色化学理念在大学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1(23):167.

[10] 陈宜菲.创新实验教学,实现化学实验室绿色化[J].广东化工,2013,40(15):225-226.

[11] 郝玉兰,张荣明,王俊,等.绿色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5(5):9-10,13.

[12] 刘元盛.高校网络化实验创新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245-247.

[13] 谭方勇,张燕,李金祥.基于虚拟仿真软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J].计算机时代,2011(11):51-53.

[14] 徐远卫,周昕,赵亚玲.建设多媒体实验室与提升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03-105.

[15] 周先波,王永红,毛红雷,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思考与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3,16(2):194-196.

责任编辑:陈红红:责任校对:况玲玲

上一篇:生物教师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世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