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式创新范文

2023-09-20

颠覆式创新范文第1篇

一、中职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任务的教育体制, 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科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 学习兴趣锐减等, 特别是财经商贸专业, 由于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使得学生学起来摸不着头脑, 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效果不佳等, 面对这一专业在中职院校中的发展现状, 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这一专业教学体制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二、培养精英, 树立良好专业形象

任何一类专业都有擅长之人所在, 财经商贸专业也不例外, 一些学生或者因为天生的思维敏捷, 或者因为自身的认知能力与兴趣爱好等等, 符合这门专业学习的特点, 使得他们在学习这门专业时能够得心应手, 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并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 进而激发了他们继续深入探究的决心和兴趣。

中职院校财经商贸专业的教学者要珍视学生的这些宝贵天赋、可以从每个班级里选出1-6名专业成绩优良, 并在学习方面体现出良好天赋而且极其刻苦用功的学生, 将他们组成一个财商社团, 定期组织这部分学生进行专业研究与探讨, 集体深入探究专业范围内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 并利用相关课题以及实际工作需求等来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交流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通过组织他们深入实际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打造一支财经商贸专业精英队伍, 再依靠这些精英学子的力量来影响和带动整个专业的学习气氛, 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产生自觉学习、求知的欲望, 形成一种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 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专业形象。

三、强调细节, 挖掘根源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专业知识学习也是一样, 因为财经商贸专业的特点就是需要一颗仔细、认真的心去灌溉, 学生的会计技能与账目处理能力就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财经商贸专业的学生只有认真细心计算与理清账目, 才能确保不出错, 把工作做得合情合理。因此, 必须本着细节性教育的思想, 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细节部分, 注重对学生实际账目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细节教学, 来培养他们细致、认真、专心的能力, 提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数码字练习本, 要求学生每天抽出时间自行练习数码书写与数字运算能力, 全面提高他们的会计技能, 是他们能够抓住平时小的学习细节, 从小事入手, 养成细心、谨慎的习惯, 逐渐培养出学生的专业素质, 在他们身上产生一种专业灵魂, 使他们带着这种精神和灵魂走向工作岗位, 以便更加适应客观形势发展需要。

四、挖掘学生潜能, 科学引导

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才,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 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 帮助学生开发潜能, 变劣势为优势, 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引导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财经商贸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各不相同, 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特点以及学习程度不同会决定他们从事不同的相关职业类别, 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些特征和特点, 为他们在未来职业规划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例如:一些学生生性开朗活泼、善于交际, 通常面对批评也能滔滔不绝, 争辩不休, 对于这种学生的性格特征, 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做缺点, 而是将他们的这些特点正确开发和利用, 使他们朝着销售人才的方向发展, 这样就能够确保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和利用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服务所从事的职业。

五、深入实践, 就业学习同步

多数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教师要善于将课程教学与实践就业结合起来, 学校可以事先同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每学期为学生设定专门的岗位实习, 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实践工作的环境氛围, 这样学生才能明确他们所学专业的重点内容, 需要具备与掌握的实践技能等等, 才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同时, 学校教师在校企合作之间也能更加及时、清楚地感受到这一专业的市场需求特征, 进而做出科学的专业课程调整, 专业内容教学的调整, 解决更多的学生的就业问题。

六、总结

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就要加快对财经商贸专业的教学改革, 从当前这一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出发, 积极解决问题, 全面改革课程设置, 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促进学生能力与水平的全面提高, 使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真正派上用场, 体现财经商贸专业学科的意义。

摘要:财经商贸专业作为一门热门专业, 受到学生的广泛推崇, 然而, 伴随着中职教育的普及, 各领域专业人才力量的增多, 以及现代化市场经济对于财经商贸人才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得学习这门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挑战,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 大部分这一专业的学生都无法达到就业的标准, 其专业水平与技能素质都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必须加强对财经商贸专业的改革, 实现这一专业的创新式发展。

关键词:财经商贸专业,创新发展模式,探究

参考文献

[1] 郑安.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J].中国市场, 2010 (39)

颠覆式创新范文第2篇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素质、学习的差异,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组教学目标, 实践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从而达到“培优, 促中, 转差”的教学目的, 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那么在初中英语中, 如何实施分层式教学呢?

2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 并适应新课程的标准要求, 结合本土现有的教学条件, 在初中英语中, 以目标、提问、作业、评价等四种模式来分层。

2.1 以人为本, 目标分层

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观, 根据每位学生的智力状况, 接受知识和学习能力, 学习效果的差异, 将它们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为优生, 他们的基础一般非常扎实, 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能力,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应注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适当提高难度, 如加强这类学生的听力、阅读、完形填空、写作方面的训练。

B层为中等生, 他们的基础就稍微比优生差了一些, 那么教师可根据此类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进行更为细致、系统的教学, 如抓紧学习方法指导, 加强回答问题和首字母填空, 以此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

C层为基础差, 学习困难的学生。这类的学生他们对学习基本不喜欢, 有的甚至丧失了信心, 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适当降低教学难度, 精选练习, 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 面批作业, 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坚持他们的单词默写、语言点和知识点的输理与强化训练、简单故事性文章阅读等。

2.2 提问分层, 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

初中英语教学给予优、中、低层次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实施不同的提问方式, 让教师能关注到每一层次乃至每一位学生, 有利于师生实现最大程度的教学互动。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们要注意提问的策略, 并重视提问的层次性, 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要求。

例如:在导入新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或以话题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明确即将学习的内容, 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提供与新授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信息。如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Module12 Unit1课文, 玲玲、托尼、贝蒂的三人对话中, 可设计以下问题来引入话题。

(1) Where have you been this summer? (低层次组的学生回答)

(2) Who did you spend this summer with, what did you enjoy? (中层次组的学生回答)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which happen to you this summer? (优等生组的学生回答)

假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教师应利用这一心理特点鼓励不同层次组的学生踊跃发言, 然后通过课文, 将学生们分成三小组, 让三小组分别扮演玲玲, 托尼, 贝蒂的角色, 以课本原文进行对话锻炼, 通过这样的锻炼, 可以让低层次组的同学, 顿时消除心中对英语紧张与恐慌的情绪, 然后再让这三小组, 不要模仿课文, 重新以自己暑期的例子, 再重新对话一次。中层次组问, 低层次组答, 若是低层次组回答不上来, 优等生组可以在一旁协助低层次组的同学完成任务。

这样既科学又自然, 学生容易接受, 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三个层次组的学生互动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

另外,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 也会遇见一些较难的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不能直接找到答案, 往往需要学生综合所获取的信息, 经过加工整理后, 才能总结出全面而合理的答案。如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Module9 Unit2课文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可设计以下三个问题:

(1) Why did Goldilocks choose the smallest bowl and the smallest chair?

(2) Is it right or wrong for Goldilocks to do so?

(3) What does 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 tell us?今

学生必须对课文提供的多个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总结后, 才能找出合理的答案。这类问题应针对水平较高的同学提出, 以培养他们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在提问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让低层次组的学生找出新的单词, 并理解它的意思;对于中层次组的学生, 教师可以分配他们收集自己的意见转交给优等生组, 最后由优等生组的学生总结, 归纳找出答案再给老师。

2.3 作业分层, 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要通过作业来练习和检验。对作业进行分层, 改变了作业简单划一的僵硬模式, 有利于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 激励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客观上, 还可以明显减少作业欠做、不做或抄袭现象。实际教学中, 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作业分层策略优等生组的作业策略为:重视学法指导, 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业的综合性、应用性、难度及灵活性相对较大。

中等生组的作业策略为:抓紧学习指导, 加强英语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业稍有灵活性、直观性强。

低层次组的作业策略:注意举一反三的训练。作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 是最基础、最实用、常用的知识。

实施作业分层时, 应尽量采取面批作业方式, 反馈作业情况。对于学生进步或有独到见解的地方, 给以肯定和表扬:对于不足或错的地方, 引导学生自己查找, 鼓励独立思考。当学生不能当场作答时, 可给以思考、讨论的时间。

2.4 评价分层, 树立每位学生学习的信心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也应进行分层, 应根据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教学要求, 建立适应不同类别和层次学生的评价标准,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

分层评价实施要点:各层次组的评价重点应体现出层次的差异, 如:对基础差的学生, 稍微有些进步, 要侧重表扬, 帮助树立起更高的信心;中等生侧重鼓励, 对优等生学生侧重促其发展。不仅如此,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方式还要具有激励性, 对于各层次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和鼓励;对于考砸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注意方式方法, 不要简单化对待或当众批评, 而是帮助学生寻找问题, 分析其原因, 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地改进并提高。

3 结语

上述实践, 我们不难发现, 分层教学给基础较差的学生争取了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了体现, 它不仅是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而且是由“传统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项整体创新改革。实践证明, 实施分层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学生体验英语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 真正让初中英语课堂变得有声有色。

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学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主阵地, 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发展的发动机, 我们只有实现了教学的创新, 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的目的。本文以初中英语分层式教学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分层式方案, 继而提出一些创新思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式教学,创新思考

参考文献

颠覆式创新范文第3篇

一、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一)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概念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是将这两种概念深层次结合后的衍生产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面对全部学生, 将能力和素养作为协同培养目标。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针对各个高校以往应用的组合教学模式, 在教育理念方面进行优化。旨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和全面的创业教学辅助。当前, 在国内各个院校中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 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发展局面。但部分高校仍未取得预期内的创业人才培养成效, 创业者的成功几率正在逐步下滑。因此,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应用, 实际上正是为高校提供了全新的创业教育改良目标。

(二)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特征

1. 面向全体学生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在于“广”, 即教育体系要面对全部大学生。无论学生当下是否萌生创业想法, 或是否对创业行为存在抵触心理, 高校都应一视同仁, 面向每位学生开展通识教育。之所以将“广”作为核心特征, 根本原因在于,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相对成熟, 但明显缺少真实可用的社会经验。即使部分学生已经具有社会交往经验, 这类经验也仅限于固定范围内。换言之, 学生视角未能打开, 建立在已知经验下的就业判断, 必然无法代表学生的真正想法。因此, 高校需要帮助学生拓宽眼界, 辅助学生看到更多的就业可能性, 学生才能在广域视角下, 真正判断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 该特征以学生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可将学生利益作为优先考虑条件。

2. 具有分层特征

高校教学环境内, 往往包含多个专业。多数高校内部专业方向各异, 各个高校为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业思想, 选择面对不同专业, 设定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这种建立在分层基础上的创业教育体系,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发酵后, 将成长为成熟的教育体系, 能够面向不同专业学生, 提供清晰准确的教学服务。

3. 具有差异特征

高校环境中具有创新创业思想的学生, 往往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部分学生的创业思想尚未成熟, 需要专业教师进行辅助, 帮助学生定位创业方向。而部分学生的创业计划已经设置完毕, 需要校方的资源和场地辅助。因此, 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创业思路, 校方必须为学生提供差异性服务。这种尊重差异, 全面服务的教学模式, 就是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第三点特征。

二、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存问题

(一) 仅培养能力, 忽视培养创业素养

部分高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 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即使国家要求各个院校改良创业教育体系, 教师仍然将创业能力排在首位, 改良和创新期间, 也仍然针对能力问题进行研究。实际上, 一个成熟和成功的创业人员, 在拥有完善的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之余, 必然拥有相对完善的个人素养。人未能拥有专业素养时, 就无法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产业内存在个人素养不完全的创业者, 反而会对产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 各个高校应尽快审视内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尽量将偏重教育行为调整至平衡状态, 以免影响学生参与创业培养活动的质量。

(二) 专业知识未能与创业知识体系融合

部分教师开展创业教学, 未能遵守创业教学中的分层特征。对待每个专业的学生, 均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该条件下,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 将仅停留在表面范围内。即学生只能接触到浅层次内容, 无法在大一或大二阶段养成创业素养。同时, 当学生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创业行为有效结合, 学生在设定创业主题的过程中, 也将无法产生创业思路。换言之, 未分层创业教学模式, 将限制学生的发展性思路, 令学生无法正常开展创业行为。开展创业活动的最终质量, 往往也无法达到预期内效果。

(三) 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相对片面

部分高校提供给学生的创业指导服务, 也存在相对片面的状态。即教师在初期阶段, 会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和企业管理技能等。当学生设计完善的创业活动后, 教师会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指导。或仅在学生提出疑问时, 回答学生的创业问题。教师所提供的创业辅助服务, 将在时间的推移下不断减少。但实际上, 学生创业行为越是进入到后期发展阶段, 也需要教师和校方的辅助。因此, 当校方提供给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存在相对片面的问题时, 高校仍然无法保障创新创业的最终质量, 而仅能提升校内参与创业的人数。本质上, 高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基本不具备高质量培养价值。

三、双创背景下广谱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一) 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保障参与人数

首先, 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中, 校方可开通创业通识课, 以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认知印象为根本目标。教师在此阶段内, 应尽量减少讲解理论类知识。可将创业行为与现实社会中的各个企业结合, 利用阿里巴巴或腾讯等成功的创业企业, 为学生生动形象的讲述创业活动。其次, 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班级内学生的个性思维, 一些具有创业潜能的学生, 在日常学习阶段, 他们的闪光点也会不断显现。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较强, 语言操控能力较好, 在未来阶段中, 即使这些学生无法独当一面, 也能够成为创业企业内的管理型人才。因此, 在同时课程教育阶段内, 即使教师无法迅速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 也要利用课堂交流等方式, 对学生的整体信息和能力优势“了然于胸”。

(二) 开通分层教育课程, 各专业提供不同教学服务

在大二下半学期内, 创业教育人员可开通分层课程。面向不同专业, 设计不同的教学规划。对于一些工程类专业, 创业教师可先观察学生实践课程主题, 深入了解学生专业内的操作模式。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和专业教师的交流, 在专业课程和创业行为中, 找寻可用的切入点。找出切入点后, 教师可同步开通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创业能力, 可将专业实践作为依托,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及将创新思维付诸于实际的创造能力。在此阶段内, 教师应不断为学生传递工作协调技能, 以及调节心情的技能。从而保证学生可在模拟情境下, 不断锻炼和夯实自身的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 延长教学服务时长, 全力辅助学生完成创业

教师应将服务时间延长, 在辅助学生完成创业计划后, 尽可能多的帮助学生完善计划。当确认该计划具有实施价值时, 教师应持续帮助学生完成一系列准备活动。帮助学生并不代表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 事实上,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应起到纠错的作用。即在学生开展行动的过程中, 判定学生行为是否正确, 是否具有执行价值。一旦发现行为出错, 应尽快制止学生。此举的关键在于, 教师必须通过观察和辅助, 减少学生创业行为中, 不必要输出的成本用量。学生创业活动成型后, 教师也应主动定期观察, 不定时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 直至学生的创业企业可稳定运行。学生创业成功后, 应定期进入校内, 为学弟学妹进行经验指导, 再次减少学弟学妹们在创业路途中的阻力。

四、结语

综上, 文章以双创为背景, 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结构, 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希望文中所述内容, 能够为各个创新创业教育者, 提供一些创业教育优化方面的参考思路。

摘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是近期内国内高校正普遍应用的培养模式。本文以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为主, 首先分析广谱式创新创业的概念与特征, 梳理教育体系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 文章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现存问题, 为后期研究指出研究方向。最后, 文章以双创为背景, 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望文中内容, 可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者, 提供一些广谱式教育方面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创新创业背景,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伟东, 李景宜.地方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 9 (05) :68-72.

[2] 符繁荣.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8 (07) :67-70.

颠覆式创新范文第4篇

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美国经验

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的模式可归纳为三类:创业素质培养模式、创业知识聚焦模式和创业技能培养模式。

(1) 创业素质培养模式。又分为磁石模式、辐射模式、混合模式。这种模式面向所有学生, 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为学院的基本使命, 将创业教育纳入所有教学活动中。

(2) 创业知识聚焦模式。这种模式只针对商学院或者是管理学院的学生。属于传统的集中模式课程, 内容呈现一定的系统化和专业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创业知识, 并能在创业实践中利用这些知识。

(3) 创业技能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对创业知识技能有需求的学生或者是已经有学位需要进修创业知识的学生和企业人员提供各种创业项目证书教育, 培养创业技能, 为技术创业打下基础[1]。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我国现状

(1) 创业实训基地模式。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 以创业基地为依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以真实的创业项目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专业技能[2]。

(2) 项目团队模式。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代表。即以科研项目为载体, 在导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团队形式开展创业学习与实践活动。其中, 导师是指对学生创业团体活动进行指导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项目是指学生团队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项目;团队是指由一定数量在校学生组成的项目化团队[3]。

(3) “三化并进”模式。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构建“创业教育——职业教育”二元协同创新系统。完善和强化创业教育要素, 构建由三化并进的路径体系。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和三级联动的实践体系, 组成了333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

“三化并进”是指普及化创业教育、融合化创业教育和专业化创业教育, 它是基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所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展示了“分层施教、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特色[4]。

(4) “三区一平台”模式。以成都创业学院为代表。“三区一平台”即在校园区内分设“创业教育区”“创业孵化区”“成长型企业区”和“综合服务平台”。创业教育区:以“分层次、菜单式”的模式开展工作。创业孵化区:为通过评审的成职院优秀的创业团队、其他大学生创业团队及社会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平台。成长型企业区:引入成熟型企业, 建设成长型企业区。综合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团队和企业提供整体服务[5]。

对比各学院的模式, 优势和问题如下:

三、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结合国内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经验,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提出融合式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策略。

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一个因素是办学目标。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其一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其二是培养的学生要求知识够用, 重在操作。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岗位多为一线技术岗。因此, 在进行创新创业模式设计的时候, 应该要考虑这两者的需求。对全体学生而言,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素质。即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对一部分同学而言,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结合所学专业, 开拓性的寻找新的市场空缺和需求;对个别同学而言,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对有志于和有潜质创业的学生给予政策、技术、资金、资源和信息的支持, 协助他们走向创业之路。

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另一个因素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比如, 提到百森商学院, 人们感觉他的学生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在我国有鲜明定位的高职院校当属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它基于义乌小商品城的优势, 就如何在淘宝网上开店实现就业和创业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创新培养模式批量生产创业人才”的理念和思路。所以针对于不同的院校, 由于学院定位的不同, 那么创业教育也会形成各自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理念和目标, 进而产生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一种教育活动, 仅仅依靠校园里的教育是不能实现教育目的。所以机构的融合、教师的融合、课程的融合、学生的融合才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途径。

(一) 机构融合

1.政、校、企融合

政府在政策制定, 资金扶持、协调各方关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可以从顶层设计方面引导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企业有实践场所、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经验、资金、设施、资源、人脉等, 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创业导师;高校拥有前沿的专业、良好的教学体系和方法, 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 政、校、企的融合是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2.校、校融合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资源, 在全国各高职院校都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中的今天, 必然会形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创业活动的一个原则就是要组建团队, 发挥每个队员的长处, 最终形成具有战斗力的集体, 所以, 各高职院校也应该打破边界, 资源共享, 各取所长, 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又能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3.校内机构融合

调查发现, 各个高职院校承担创业教育任务的机构各不相同, 有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的, 有教务处承担的, 有就业处承担的, 有学生处承担的, 还有团委承担的。这就表明这些个部门都对创新创业活动有所作用。如果单纯由一个部门承担, 就会出现很多需要协调和羁绊的事情。所以在高职院校内部成立一个有重要领导牵头儿综合的管理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二) 教师的融合

创业教育是一个需要思维训练, 能力训练, 实战训练的教育和教练过程。老师既要有专业知识, 还要有实践经验。既要懂专业, 又要懂教学, 还要懂教练技术。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教师没有过创业经历。要想在每个学校都寻找足够多的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全能的教师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学校界限,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师可分为三类, 一是教师。二是讲师。三是导师。

教师, 是指高职院校内部的老师, 其主要功能就是做好双创的基础教育, 他们的作用就是针对全体学生, 完成创新创业的基础教育, 即思维的训练, 意识的培养, 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实现埋下一颗种子, 培植一方热土, 待有机会时能够实现岗位创新或个人创业。

讲师, 即职业教师。指的是有过创业的实战经验, 又有专项的知识研究, 对创业所需技能的某个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既有实践又有理论, 还擅长教学。这类人属于比较少数的精英, 不是每个学校都完全具备的精英。所以, 应该打破学校的界限, 用聘用的方式完成教育教学。他们的作用就是帮助一部分有创业欲望的同学为创业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如可以提供法律知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技巧、各种软件工具的使用等。

导师, 指的是事业有成, 或者是创业成功之后退下来的人士。他们可以对正走在创业路上的个别学生提供方法的指导、人脉的资源和有价值的信息。他们的作用是帮助创业的学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扶持创业学生走的更远、更高。

(三) 课程的融合

当下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按照专业来划分的。而支持学生走向创业之路, 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是不够的。课程的融合, 其实就是把创业与专业所需要的各门功课融合成一个模块。比如学习舞蹈的学生, 有意将来创办自己的舞蹈学校, 那么我们可以为它设置模块课程。在这个模块里增加财务知识, 市场营销, 文案策划, 消费者心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不同于相同专业的设置。他们更多的是站在够用, 实用的角度来把所需要的精华内容弄明白就可以。比如财务知识, 不需要他自己会进行财务的记录和核算, 只需要他看懂财务报表等, 能够判断自己的资金链是否出现危险, 能够看明白自己的收益并进行适度的投资。而在诸如机电等工科专业里边, 可以开设音乐, 美术这样富有想象力的课程。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此外, 还可以将企业实际的需求融合到课堂教学上来, 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与学校的专业教育紧密结合, 为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 学生的融合

1.校内学生的融合

在校内针对于有创业愿望的同学, 我们可以打破学科和学院的界限, 将他们组合在一起进行创业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让这些来自不同专业, 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在一起, 能够起到技能互补的作用, 还能够迸发出新的灵感。

2.校校学生的融合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学风, 不同的学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 又会形成新的创意。现在国际上很多大学都有交换生, 其目的就是让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学生交流融合, 以利于思想的进步和文化的创新。

3.校外学生融合

校外学生融合是指的校外一些企业的培训, 如果能跟校内学生一起授课和训练, 将会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业精神的传递。特别是已经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回学校上学会倍感珍惜。同时, 他们带着自己的经历、经验, 与在校学生一起交流, 会为在校生打开更宽广的眼界, 学到一些不一样的知识和技能。

融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在满足为地方经济服务, 提升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教育探索。它既能让大学生得到素质, 思维能力的提高。又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

摘要:教育模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教育活动, 仅仅依靠校园里的教育是不能实现教育目的。所以机构的融合、教师的融合、课程的融合、学生的融合才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陆娟.创业教育互动合作模式构建研究——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例文[J].世界教育信息, 2015 (21) :100.

[2] 居上游.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以宁被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电子商务, 2012 (9) :70-80.

[3] 曾剑, 陈小影, 吕类姿, 王爆娅.“导师+项目+团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行一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类专业创业教育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1 (3) :24-25.

[4] 王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三化并进”创业教育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 (7) :79-80.

颠覆式创新范文第5篇

一、高职院校思想宣传教育的现状

一方面, 消极思想严重侵蚀着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周边环境也逐渐发生变化, 多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相互融合, 这也使得社会思想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 同时也是国内外多种文化相互沟通和交流的集散地, 这里充斥着思想意识形态的争夺, 在此种条件下, 学生思想意识一方面更加活泼, 另一方面也更加敏感, 面对多元化的思想意识, 学生思想和观念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 传统思想宣传教育方式落后。当前, 高职院校学生强化了其主体意识, 传统宣传教育方式依然是以说教式为主, 学生复杂的心理接受机制考虑较少, 同时也忽视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因此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尽管高职院校思想宣传教育中加入了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 但在传播内容上始终未能准确地契合学生兴趣点, 这也使思想宣传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二、“动漫式”宣传高职院校思想的优势

在高职院校思想宣传教育中, 动漫化形式的应用具有直观生动性、讽刺警示性以及潜移默化性。第一, 直观生动性。由于动漫具有唯美、简单的画面, 可以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直接诉诸于观者视觉, 相比于文字表达更具直观性, 此种表达方式使对于逻辑思维相对简单的学生来说更易于接受, 并让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在外界偶像的模仿中使其个人人格得到完善, 如将典型英雄角色作为模仿对象, 并形成认同感, 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人格特点。第二, 讽刺警示性。动漫通常涉及到夸张、虚幻的造型和情景, 并以动人的情节吸引观众, 一般艺术形式难以达到此种效果, 其中也包含大量修饰手法, 如比喻、象征、夸张等, 在动漫中加入了既幽默又具备讽刺性的内涵, 可充分发挥想象力, 并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给人们以警示作用。第三, 潜移默化性。在高校思想宣传教育中, 动漫的潜移默化性非常重要, 对于文化传播以及教育而言, 动漫化宣传形式不仅是优势运用, 同时也是隐性教育, 利用视听冲击和技术手段, 向学生传递着生动的画面和诙谐的语言, 但在这些影像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并形成良好认知, 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高职院校思想宣传“动漫式”的实践探索

在欧美国家, 幽默、搞笑是动漫作品的主要形式, 同时也不乏个人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的动漫作品。漫画以其简洁、直观的优势在欧美国家政治斗争中应用, 作为宣传和鼓动政治的工具。欧美国家除用于宣传政治斗争和讽刺之后, 多数为爱国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为主题的动漫作品。如《美国队长》就是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主题的动漫作品。

《大闹画室》是我国第一部动画片, 于1926年诞生, 同时在我国《铁扇公主》这一部动画片的影响下, 日本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投身于动漫创作, 但因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动画的受众者仅限于儿童, 使得我国动漫作品出现幼稚化发展趋势, 尽管题材和数量均较为丰富, 但故事情节过于单调和老套, 在我国文化部出台相关政策之后, 促进了动漫产业发展, 同时也为高校思想宣传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

在思想宣传教育方面, 我国高校曾作出一系列探索和尝试性动作, 如通过《小兵张嘎》等爱国主义题材的动画片, 加上《西柏坡》等红色文化题材的动画电影尝试进行思想宣传教育, 尽管在制作方面部分作品仍相对粗糙, 但也收到了良好效果。相比于欧美国家, 我国但凡与政治题材相关的文化产品, 均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 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 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 政治题材的动漫作品限制也逐渐被打破, 《莫待忏悔时》作为我国第一部讲述反腐内容的动漫系列剧于2011年上映, 在“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一段动漫视频中, 将中国领导人以动漫的形象呈现出来, 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可见诙谐、幽默的动漫剧形式可以打破原有政治题材的严肃性, 且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四、高职院校思想宣传“动漫式”的实践策略

要想在高职院校思想宣传教育中加入动漫元素, 实现动漫化宣传教育的效果, 首先应转变思想, 在国外动漫作品中, 借鉴优秀理念和先进经验, 并与我国高校学生特点和认知情况相结合, 将动漫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应与我国优秀文化和悠久历史相结合, 注重国情教育, 在思想宣传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等, 使高校学生在观看动漫作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维和说话方式, 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其次高校应对思想宣传教育所采用的动漫形式进行创新, 在动漫创作形式上, 我国不应仅限于影视作品和漫画, 还可以在动漫歌曲影视类作品中加入红色歌曲进行重新创作, 并在游戏作品中以我国典型人物和典故为原型进行重新创新, 使学生主动的认识历史, 使思想宣传途径得到拓宽。最后, 创建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在思想宣传教育中应从学生、学校、企业以及政府四个层面创建联动机制。作为高校学生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准确地判断是非、美丑, 对待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应保持着自觉支持的态度, 并促进这一工作的发展, 同时投身于现代社会建设中;高校应强化人才培养, 对典型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挖掘, 积累原始素材进行创作, 并借助动漫题材作品为思想宣传教育提供良好条件;动漫企业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动漫制作工艺, 对市场运营机制进行创新, 形成与当前主旋律相符合且具备积极作用的动漫;政府应通过政策和制度为高校思想宣传提供支持, 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平台。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思想宣传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努力, 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为思想宣传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五、结语

伴随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 高校学生思想受到外界消极思想和我国传统观念的双重影响, 这对学生思想和观念的形成非常不利, 而在思想宣传教育中动漫的作用和优势逐渐突显出来, 其以直观生动性、讽刺警示性、潜移默化性等优势为高校思想宣传教育提供了新途径, 在我国的实践探索中动漫产业得到发展和进步。同时应转变思想、创新动漫形式、创建联动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将动漫在高职院校思想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摘要: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 为高职院校思想宣传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当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 思想宣传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才能达到宣传目的和效果。本文从高校思想宣传教育的现状着手, 与动漫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使高校思想宣传教育的路径得到拓展, 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和充分, 为高职院校思想宣传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宣传,动漫式,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董长雨.高校思想宣传“动漫化”实践途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08) .

[2] 余倩.新形势下艺术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方法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16 (35) .

[3] 徐礼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1) .

[4] 姚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研究[J].陕西档案, 2015 (04) .

[5] 刘登明.高职院校提升宣传思想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亚太教育, 2015 (17) .

颠覆式创新范文第6篇

1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核心。但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 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性较差。现代知识属性的复杂性、揉和性和相互渗透性以及人们探索领域的开放性、广域性和兼容性, 必然要求学科间、课程间的界线走向模糊化、交叉化、融合化并富有弹性。我国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 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 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就为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开发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运行机制。在微观的实践层面上, 仅从一个视角、层面、维度去洞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 甚至进行学术建构和文本写作都已经很难像原来那样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因此, 必须从根本上打破和消除这种“划江而治”、“泾渭分明”的学科壁垒和界线, 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重构或重组, 从而构建出以整合学科知识范式, 建设完整经验逻辑, 缔结生成性思维意识为主要样态的教学模式, 这也为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开发提供了现实性依据。

2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界定

在学校教育中, 主题即主要的现实问题或现实话题, 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议题, 是不同内容共同指向的核心问题, 是课堂教学的聚焦点。根据主题的内容、特点或主题体现的形式, 可将主题分为现实生活化主题、问题焦点式主题、归纳演绎式主题、反馈矫正式主题和网络探索式主题等几种。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或程序。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以项目探究形式或问题解决形式统整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来进行学习。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应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 应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3 主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的原则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其核心知识, 其他知识都是围绕这些核心知识来展开的, 这就需要根据核心知识对每节课进行教学设计, 使学生学习活动目的性强, 层次清楚, 体现思维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 在进行教学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3.1 兴趣递进性原则

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两种兴趣, 即对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对选取活动内容的兴趣, 并使两者在整个水平发展阶段相互促进, 不断递进上升。在设计过程中, 力求围绕主题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的情境, 并将学习内容还原到典型案例之中, 然后在案例的背景下产生所要探究的问题, 同时还应当以此为教学的中轴, 构筑结构性知识, 将相关知识纳入更广泛的知识系统中去,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3.2 主体参与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与教师一起探究, 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3.3 分层要求性原则

在教学中, 老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合其能力的不同要求, 同时通过对每个学生逐级提高要求, 最终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或接近最高水平目标要求。

3.4 民主个性化原则

学习主题可由师生共同探讨制定。因此, 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强烈, 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学习评价中要延缓对学生的终结评判, 重视过程性评价, 使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

3.5 渐进探究性原则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共同确立学习主题的机会, 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参与行为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探究、发现, 主题基于学科, 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超越学科, 面向学习领域, 它始于课堂但又不局限于课堂, 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程是一个平台, 它是知识基础的平台, 也是认知基础的平台。因此, 在主题课程的实施中, 其实施主题的覆盖范围已不仅仅包括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 而应当包括与此主题实施相关的所有对象。因此,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必将走向终结, 随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终结,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应运而生, 该种教学模式应当对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授受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是独占和享受课堂盛宴的唯一客人, 学生沦为了只是俯首帖耳、甘心听道而丧失了自身活力的异己的存在的现象。为此, 我们应当采用以下方式和方法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技能, 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4.1 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的学习设计中应注重教师的“引”的作用和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教师的讲解是有方向和目标的辅助, 但更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尝试操作, 学生逐步参与到教学中来, 成为学习实践的策动者和参与者。教师除了掌握理论知识的组织外, 还要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 在开展主题内容之前, 可首先给出主题让学生提前搜索、预习相关内容, 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接近和掌握主题所涉及的教学目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诸如学生没有回答, 或学生回答出现了偏离等问题, 又或学生之间的回答相互冲突时, 教师应进一步提问以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此逐渐推进的过程中, 课堂气氛会变得活跃起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课程任务。在课程实施中, 从最初的“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的探索过程中, 教师讲解内容看山去少了, 但实质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对学生专业思维的锻炼和养成以及个性的塑造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4.2 创造丰富的实践环境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里, 从本质上来说, 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多少的优质资源。学习环境对于学生自主构建式的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专业的学习网站、图书资料以及各类VCD辅导教材, 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实战单位实习锻炼。通过这些措施和多途径、多方法的实践, 使得整个课程的内涵变得适应学生去思维、去探索。

4.3 采取“小组讨论”和“撰写论文”的实践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 也可根据教学设计安排小组讨论, 有一定范围的进行自由选题, 然后根据题目完成合作论文, 在课堂上由组长或成员依次宣讲。发言完毕后, 其余同学自由补充发言, 但内容必须紧扣主题, 而且要将新内容和以前掌握的相关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将所学知识点前后打通。通过小组讨论, 一方面可以促进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所学的知识。

对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 教师也可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目标设计, 并提交报告或论文。报告或论文的目标设计应包括前言、陈述的观点和论证分析、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撰写论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 教师还能考量学生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检索和学会识别信息价值的能力。

5 教学的效果评价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5.1 目标的体现度

每个主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阶段, 教师是否全面落实并明确体现了主题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是效果评价首要考虑的。

5.2 主题的确保度

主题式教学通常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主题的确保度主要考查老师在教学中是否坚持启发诱导, 是否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是否得到激发。

5.3 方法的有效度

方法的有效度主要考查教学设计是否严密、科学, 应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是否灵活多样、是否有针对性和教育功能, 是否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技能, 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5.4 效果的达成度

效果的达成度主要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是否有所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全面、准确等方面进行考查。

摘要:为了适应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 主题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文章就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界定、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教学模式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

关键词:主题,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洪席, 郝德永.新课程背景下主题式课程模式开发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 2007[4]:53~55.

[2] 张辉蓉, 朱德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7[12]:64~66.

[3] 陈晓峰.主题式单元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学校体育, 2004[2]:11~12.

上一篇:质量控制范文下一篇:社区活动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