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024-05-07

对话教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在教学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我喜欢那具有创新精神的男生,也喜欢那愿意大胆质疑的女生。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对历史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但我认为,光有兴趣还不够,因为一门历史学科仅仅靠反复地做练习,必然会陷入困境,学生会出现只会做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很差的局面。我想,平时上课应多注意知识的延伸,更好地开放课堂,让学生自由些、宽松些,让学生多动脑筋,自主学习。我喜欢自主学习的这种形式教学,但这种课堂往往容易乱。优秀的老师应该注意处理好课堂上的秩序,避免出现“大乱”现象,尽可能做到活而不乱。在每堂历史的课中,我都会经历一些教育事件。我觉得从每一个小小的事件中所感悟到的,都将是今后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

那天,我们学习的是八年级下册《近代化的起步》。在上课前,我问学生:“什么样的人才是有魅力的人呢?”学生们各有说法。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思想的人是最有魅力的人!”然后说:“这节课,将看看我们班的哪些同学的观点思想能够征服全班。”

是的,那是非常有鼓动性的一句话。学生们一下子炸开了锅,议论纷纷。我想,如果能让学生在思想冲击、观点争锋中学习历史,那应该是一节很有意义的历史课。在这一节课中,我们由探讨“清末该不该修铁路”历史问题,转入“东莞该不该禁摩”的现实问题。我不得不惊叹于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下面摘录如下:我:清末该不该修铁路?

学生一:该修。有利于运输、交通。说修铁路破坏风水没有理由,这只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已。修了铁路,对自己也便利,我们有自由劳动力,为发展工业提供劳动力,政府可以帮助他们(樵夫、马夫等阶层)

学生二:不该修。应该慢慢来,当时技术不发达,国人的思想也跟不上来„„我:再给你们提供一个视角:当时那么多人反对修铁路,应该怎么办?再继续讨论。谁的思想更成熟,谁就更能够征服全班同学。

„„

我:再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历史很远,但历史也在我们身边。东莞该不该禁摩?

学生三:不能禁摩。不能没收摩托车,因为这是我国的公民财产,宪法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学生四:不能禁摩。会导致原来的摩的司机失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学生五:应该禁摩。摩托车驾驶不安全,难以管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们的观点五花八门,甚至有点“离经叛道”,但是,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对话机会,也许真理就是越辩越明。当我们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总是雾里看花,感觉很难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也就很难体会那个时代,为了修建铁路,所引发的十年争论,以及人性的复杂。但是,当我们亲身面临着类似的事情时,这种复杂的心情很自然的油然而生。

这样看来,有魅力的历史课,就是过去跟现在的对话。而对话的基础,便是人性,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我们自己。

对话教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机对话;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罗雪英(1973.05.01-),女,汉族,四川乐山人,浙江省嘉善县第三中学,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中学在展开英语教学中,忽略口语教学,导致初中生不会读,不敢说,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时,就需要做到“人机对话”,让初中生参与上机考试,有效降低英语口语错误率。本文就对“人机对话”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展开探究。

一、目前初中英语口语应考的现状简要分析

英语口语是一种口头交流的语言形式,具有灵活多变性特点,在我国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更加注重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力求让初中生“敢说、会说”。但是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初中生在进行初中英语学习时,还存在英语单词发音不准确、英语语句阅读不连贯、英语阅读语调怪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初中生在接受英语口语上机考试时,不是说话音调低(小),就是语法错误严重、文章阅读不连贯(有颤音)等情况,导致初中英语口语上机考试效果不理想,教学水平直线下降。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阐述

目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初中英语口语学习环境欠缺。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到初中生是否能够融入到课堂中,甚至决定了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效果。但是现阶段,教师在展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时,缺少学习环境的营造,导致课堂气氛紧张,难以激发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初中生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降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初中生缺乏英语口语学习的自信心。英语口语学习需要初中生具备一定胆量,在课堂上敢于用英语说话,不怕自己语调不标准或者出现读音错误。但是现阶段,初中生在英语口语学习时,缺少自信心,害怕自己发音错误,怕其他同学笑话,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下降,甚至害怕学习英语口语,难以有效提高英语口语学习效率。

三、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策略分析

针对目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想让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初中生口语进行辅导。

一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明确评分要点。目前,初中英语口语上机考试中主要考察初中生单词阅读准确性、单词语句阅读完整性、阅读语句韵律性以及流利性。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英语口语授課中就需要明确评分要点,根据评分要点确定教学重点,确保每一位初中生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提升英语口语能力。

二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做到检查的全面性。教师在对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时,需要确保检查内容的全面性,具体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教师需要检查初中生英语口语的准确性,是否存在语法错误、单词阅读错误等等。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自我监控,找寻学习中存在的错误,然后进行改正,有效提高英语口语的学习状况,实现高效率的教学目标。

三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阶段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教学情境可以让每一位初中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做到针对性的学习,且部分英语口语考试习题是以情境问答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师在口语教学阶段为初中生创设教学情境非常有必要。但是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情境创设阶段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一方面,教学情境中重点考察初中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使用的灵活性,确保以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都能够被利用,做到流畅阅读,准确阅读。另一方面,教学情境创设阶段还需要紧跟教学大纲需求,避免教学发生偏离,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四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需要注重当堂的抽查考试。众所周知,初中生学习任务重,需要学习语文、数学、政治、历史、生物等多门课程,使得初中生用在学习英语的时间有限。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想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效果,就需要注重当堂抽查考试,可以抽查若干名初中生,让其在课堂上阅读英语文章、默写英语单词等等,然后教师检查阅读节奏、单词拼写的准确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课堂问题抢答环节,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四、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家更加注重英语型人才的培养,使得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展开英语口语教学时,就需要严格从实际出发,课堂上为学生组织情境模拟、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敢于说英语。且需要做好英语口语的上机考试,让学生通过考试发现英语学习弱点,做到有效弥补和更改,从而让初中英语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英语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舒燕.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如何应对中考“人机对话”考试[J].科学咨询,2016(19):136.

[2]谈利佳.浅谈“人机对话”背景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7(7):46-47.

[3]洪丽萍.人机对话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研究——以某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7 (A1):122.

[4]陈卫兵.基于“人机对话”背景下七年级英语口语教学的活动设计[J].英语教师,2015(17):59-62.

对话教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营造特定氛围、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减轻学生压力。主要围绕“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优势”“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实践路径”“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保障机制”这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重点分析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与具体应用,并指出实际应用层面的种种问题,致力于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新体系,实现教学进步、课程进步、学生进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实践

当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有些学生认可度比较低,包括教师自身,也缺乏相应的教学热情。这些现象,与心理健康教学的具体开展形式有一定关系。引入体验式教学之后,教师会主动减少说教内容、干预行为,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各个环节的主角。更重要的是,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带着包容、带着理解,接受差异化,鼓励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表达新想法,进行新尝试,有利于学生尽快独立起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形成自己的學习习惯。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围绕学生的体验感,设计相关的教学流程。学生的体验感,与教学氛围有关,与教学内容有关,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关,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学习感受。学生的体验感不同,对知识模块的理解与应用也会呈现出不同。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良好体验,教师需要去考虑各个因素,并统筹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达到内在协调、平衡。在体验式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有:

(1)学生行为。在体验式教学中,体验的主体是学生,虽然教师也需要去体验,但学生参与其中,去思考、去行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式教学。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比如说,“学生提问次数”“学生讨论问题的态度”“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等[1]。当学生情绪比较消沉时,教师要想办法去调动学生、激励学生。(2)学生反馈。学生的体验感如何?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依靠教师去猜测,需要学生来反馈。作为教师,应认真搜集学生的反馈,包含: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学生对教学形式的体验、学生对教学氛围的体验……从而了解体验式教学的真实效果。针对学生反馈,教师还可以升级体验式教学方案,以差异化、个性化为导向,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3)环境布置。体验感是一种综合感受,与周边环境因素有诸多关联。从体验感出发,教师要善于进行环境布置,创建一些积极因素。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入合适的“信息化资源”“教学工具”“音乐元素”等,打造特定环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进入学习情境。在这种专心致志的状态下,学生没有太多杂念[2],整个人会卸下压力,更轻松、更愉悦,消化知识的速度更快。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思路,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也具有创新性。设计体验式教学时,教师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学生会有什么体验?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是:采用哪种教案?教师的思考方式发生变化,后续的一切教学工作,都会随之改变[3]。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有利于高职院校重新规划、部署心理健康教学工作。

二、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营造特定氛围

在高职院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会特别关注氛围的积极影响力,强调转变不利的氛围因素。比如说,在正式教学之前,高职教师将投入更多精力,有意识地规划教学场景,合理摆放各种教学工具,从心理健康教学的最终效果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场景,让学生对心理健康课堂多一份期待。再比如说,高职教师将立足学生体验感,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如“外界噪音”“闲杂人等”“不相关的装饰物”等,使学生心无旁骛,全身心进入心理健康课堂。而且,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纯粹的氛围,更适合教学[4],有利于高职教师保持饱满的教学热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二)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体验式教学中,高职教师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更加深刻。高职教师将围绕学生注意力,设计学生乐于体验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聚焦于某一个事物。具体来说:一方面,抛出探讨问题。结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高职教师将抛出问题,以“你怎么看”“你怎么想”“你怎么说”等句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体验互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心理健康课堂的思辨性。另一方面转变课件形式。针对抽象的心理健康理论,高职教师将转变课件形式,呈现图文信息、影音信息,更清晰地解读心理健康理论的内涵,带领学生进入特定学习情境[5],让学生的体验感变得生动起来、具体起来,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

(三)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

如果学生带着压力去学习,很难获得良好体验。基于体验式教学,高职教师致力于减轻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压力,带领学生体验积极式学习。比如说,设计心理健康教学流程时,高职教师将突出学生体验感,用心设计“导入环节”,强调“简单导入”“趣味导入”“生活导入”,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契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课堂的刻板印象,让学生从消极、排斥的状态变得轻松起来、乐观起来。再比如说,在授课过程中,高职教师将巧妙渗透一些激励式话语,如:“很好”“很有见解”“很有想法”……对教师来说,这些话语很简单、很朴实,并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6]。但对学生来说,这些话语则意义非凡,蕴含着强大能量,可以带给学生无限动力。学生在这些激励式话语中,更容易找到学习自信,消除内心压力。

三、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策划体验式校园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高职教师可以利用校内资源,策划体验式校园活动。举例来说,高职教师可以策划“如果我是你——心理体验活动”,分成不同情境,如果我是老师,如果我是家长,如果我是蜘蛛侠,如果我是超人……将学生放在相应情境中,改变学生的角色,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生活方式、心理动态。这样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真正的“超人”,当学生站在超人视角,会发现超人也有无奈,超人也有苦恼,超人并非无所不能。这样一来,学生更加懂得“知足”“感恩”,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满足自己拥有的一切,不寄希望于虚幻世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

(二)组织体验式校外实践

结合丰富的校外资源,高职教师可以组织体验式校外实践活动。比如说,高职教师可以组织“城市外卖员——心理体验活动”,让学生进入外卖平台,真实体验外卖员的工作、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去挑战很多未知领域。“您好,我已到达配送点”,这句话的背后,可能是反复查阅地图、多次走错路,甚至还会遭遇摔跤、物品损坏等意外。“您好,您的餐已送到”,这句话的背后,可能是长时间等待、无人回应。“您好,祝您用餐愉快”,这句话的背后,可能是客户的漠视,可能是饥肠辘辘、无暇吃饭的辛酸……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蕴含着外卖工作的不容易。类似这样的校外体验活动还有很多。高职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迅速成长起来,更深入地理解课堂上的心理健康理论。

(三)开发体验式线上课程

利用信息化条件,高职教师可以开发“体验式心理健康线上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在该课程中,高职教师要注意:(1)以活动为主。体验式心理健康线上课程要带有趣味性和轻松性,有别于传统的线下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感。因此,高职教师要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多設计一些活动,如:“回忆难忘的一件事——心理体验交流活动”“我手写我心——心理体验写作活动”“如果重来一次——心理体验演讲活动”等。(2)设置评估环节。学生学习体验式心理健康线上课程之后,高职教师应及时部署评估工作,让线上教学有始有终,形成一个科学的闭环。在评估环节,高职教师不能只看分数,要透过分数表象,发掘内在问题,重点检查学生群体的“收获情况”“进步情况”“创新情况”,从学生长远发展视角,与学生展开“心理健康对话”,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一些建议。

四、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保障机制

(一)设置考核环节

为了保障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质量,高职教师可以设计考核环节。比如说,针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体系,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考核。第一部分,笔试考核。根据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内容,高职教师可以分阶段组织专门的笔试考核,聚焦关键知识点,检查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第二部分,实践考核。围绕体验式心理健康知识应用,进行实践考核,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拓展,判断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经过两个部分的严格考核,学生可以再次回顾体验式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总结教学经验和考核经验。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考核环节非常重要,是发现问题、修正问题的重要环节。而且,根据考核结果,高职教师可以采取新措施、制定新方案,提升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体验,上调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预期。

(二)搜集学生反馈

高职教师设计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会收到不同反馈。透过这些反馈信息,高职教师可以有“豁然开朗”的启发。那么,如何有效搜集学生反馈?具体来说:一方面进行线上搜集。结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之后,高职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在线上平台组织“说一说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分享活动”,及时搜集学生群体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高职教师还可以设置小游戏,如:红包雨、成语接龙等,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积极性越高,汇总的反馈建议越全面;另一方面进行线下搜集。在线下环境中,高职教师可以组织反馈型校园活动,如:“个性化视角之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以个性化视角,说一说“我喜欢”,说一说“我不喜欢”,全面剖析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让心理健康课堂的优势、不足真实地呈现出来。掌握真实的反馈建议之后,高职教师不会继续按部就班,而是寻求教学突破。

(三)配备相关物资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高职院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需要配备一些物资。比如说,在教学场景中,高职教师要结合心理健康授课内容,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模具”“仪器设备”“背景音乐”“背景画面”等,灵活创设情境,在视觉、听觉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带给学生良好体验。为了支持高职教师,学校要适当增加这方面经费,提前采购相关物资。再比如说,在正式授课过程中,高职教师经常举办体验式心理健康活动。活动规模有大有小、活动内容多种多样。依据活动特点以及学生诉求,高职教师要灵活协调活动场地、物资,引导学生多参与、多体验,丰富学生的体验感。这个时候,作为学校,需要统筹规划各方面资源,提供合适的场地、物料、人力资源,支撑大规模体验式心理健康活动。如果高职教师需要深入社会,学校也要提供合适的社会资源,例如,“企业平台资源”“社区居民资源”“乡村环境资源”等,方便高职教师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活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要讲究方法,要积极协调校内、校外资源。现阶段,实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路径有很多,相关教师可以去尝试:(1)策划体验式校园活动。(2)组织体验式校外实践。(3)开发体验式线上课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还需要去部署一些保障性工作,比如说,“设置考核环节”“搜集学生反馈”“配备相关物资”等,支持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基于这些保障性工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团队的压力会更小一些,会更有信心抓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吉.对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新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5):14-15.

[2]薛春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探赜[J].学校党建与教育,2020(4):72-79.

[3]张振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4):78-80.

[4]张德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J].教学考试,2017(13):50.

[5]张琦.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讨[J].新西部,2017(15):48-49.

[6]王冠.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析[J].信息周刊,2018(15):241.

编辑 张 慧

对话教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学习语文的过程首先是学生与文字、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心灵上的碰撞。 “对话式”读教学给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在阅读中是这样创设对话的。

一、 营造“对话”的氛围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与学生探索、研究、讨论,用商量的、研究的口气与学生对话。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教师要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特别是一些散文,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去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说“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愿意说给老师听听吗?”或“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感触很深,能与学习伙伴交流交流吗?”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创设“对话”的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如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可播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点影片段激情导入,然后设计问题:“看了片段,你们想说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请你们认真读课文,与课文对话,一定会有很多发现。”这样就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 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三 注重“对话”的实效

1、对话文本,获取信息。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凡是学生自主读书能够体会的,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去引导学生怀着浓郁的兴趣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记

2、生生对话,相互启发。

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与文本对话后,每人的感受各不同,这时,教师可及时组织学生对话:“读了课文,你一定有许多感受,愿意与伙伴交流吗?”放手让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的回答会丰富多彩。

对话教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理论;巴赫金

一、基于对话理论的主体性阅读

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一种人类的本质关系,必将伴随人类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对话必然存在于阅读过程中。就拿小说来说,“小说中的说话人,他的话语总是思想的载体”,“作为主人公的理念不可能与人彻底脱离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现实的存在和生命”。读者的创造性阅读显然是一种对话的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在涉及到文本阅读之时也就必然尊崇与文本的对话性。教学中之所以如此注重文本分析,是因为“我们感兴趣的是人文思想的特殊性,不管研究者的目的如何,出发点只能是文本”。可以说,语文素养全部承载于文本之上。

让学生进行对话式阅读是当下提升其语文素养最根本的途径。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亲近文本,强调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这一阶段有且只有学生和文本二者共处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避免第三方的干扰。否则无法达到内在的对话,对话就被异化了。

主体性阅读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在让学生接触文本之前,教师要先对文本有主体性阅读体验和相对完整的解读。因为语文阅读不同于单纯的读者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建立在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间彼此的精神敞开而达到心智启迪、灵魂交融目的的这一基础上的阅读教学形态”。笔者将“对话式阅读教学”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如何与文本对话,二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形成了一个“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组成的对话系统。教师和学生都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又是主体中的主体。对话理论下的对话式阅读教学的讨论就要从这几个对象着手展开。

二、基于主体性阅读的个性化解读

因为主体性阅读的发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不会完全失去自己的立场,更不会陷入到别人的思维模式中去。萨特在他的《什么是文学》中讲到:“文学客体确实在读者的主观之外没有别的实体: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期待,这是我的期待,是我把我的期待赋予了他;如果没有读者的这种迫切的心情,那么剩下的只是白纸上一堆软弱无力的符号。”因此,只有通过读者转化过的文本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阅读过程也才是完整的。

但应当注意,文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当读者沉浸于艺术中,思想便可在艺术所营造的世界中畅通无阻,从而形成对文本的不同解读,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话会带给人一种狂欢的气质,但狂欢化的思维又很难与高中语文阅读分析完美结合,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并不能与预设的教学重点完全重合,如果不能重合,又将如何处理?

主体性阅读经常会出现“跑题”的问题,教师需要好好思考,既不能用自身的“权威”使学生的主体性阅读被异化,又必须尽量让学生在文本思想核心中进行灵魂的对话。个性化解读是件好事,但进入到语文教学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处理好学生、文本和教师三者的关系,在保证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之上,发挥教师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

三、基于个性化解读的对话式阅读教学

虽然学生个性化解读与预设教学重点不可避免会发生矛盾,但若追求语文素养的实质提升,主体性阅读和个性化解读都必须坚持。其实,从2003年提出“对话阅读”到现在的十年间,大部分教师都已经注意到了从“独白”向“对话”的转变,只是经常出现“对话的‘问答化’‘汇报化’‘舞台化’以及教师的‘失语化’”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由于缺乏具体方法的指导。在此,笔者认为学生在对话阅读中的方式应该是“半自由”的,并将这一过程概括为以下几步:

首先,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先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因为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情感体验会比学生更成熟一些,即便是在平等的交流中,教师也需要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出现。接着,教师要设置一定的情境,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前经验”,在充分的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对话式阅读做出引导。第三,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珍惜他们的第一体验,“生成自我理解的创造性对话”,不要过分灌输教师的理念。最后是对话理论在教学中的延伸。从“人与文本”的对话拓展到“人与人”的对话。教师要提有意义的问题,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和讨论,并合理处理学生的回答。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学参与者都能够达成共识,对出入于教学设计但合情合理的解读应予以尊重,单靠任何一方的解读都无法触及到文本和作者的灵魂深处。

参考文献:

[1](苏)巴赫金.小说理论[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19.

[2]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5.

[3]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7.

[4](苏)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01.

[5]叶爱梳: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08).

[6](法)萨特.萨特文论选[M].施康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120.

[7]嵇云霞.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8]路世成.对话理论与语文对话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0,(11).

[9]梁燕.语境与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D].江西师范大学,2011.

对话教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教育理念的进步,给初中历史课堂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如很多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各种互动中,师生对话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互动形式。广泛的师生对话,还应该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或追问、师生对某个问题的合作探究与沟通交流等。良好的师生对话,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本文从平等民主、有的放矢与和谐合作三个角度入手,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策略,供大家参考。

自有教育以来,对话就一直在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教师最熟悉的一种教学手段。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师生对话以新的内涵。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对话大多以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评判的形式出现,长期以来缺少变化,对话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真正良好的对话,应该是平等、和谐且师生都能够有所成长和进步的。因此,怎样更好地发挥师生对话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平等民主,让对话有价值

初中生年龄较小,缺乏社会经验,身心成长还不够成熟,这些都是他们客观存在的劣势,但他们的思想仍然有迸发出光芒的时刻。因此,教师必须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民主的形式开展对话,让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这样他们的“灵光一闪”才能体现出价值。

例如,在教学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中的《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教师开启对话:“大家自己总结一下,宋朝有哪些痼疾导致了最后的灭亡呢?”同学A表示:“因为宋朝积贫积弱。”同学B不同意,认为宋朝经济发达,怎么会积贫积弱呢?随后对于宋朝的痼疾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加入对话,与学生进行反复的互问互答,但不应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要让学生充分开动自己脑筋,为自己的论点找证据,让真理越辩越明。

二、有的放矢,让对话有内涵

教师应该认识到对话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对话都要有较为明确的主题。对话的规则、时间、内容等都可以尽量放宽,保障学生思维的足够自由,但主题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在传统教学中,有时教师单方面强调对话的空间,但缺乏对主题和规则的控制,导致对话内容越来越偏,直至离题万里;或者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分支,纠缠于细节。总之,无论以上哪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对话变成议而不决,最终只是在表面上纠缠不清,缺乏实际内涵。

例如,在学习统编九年级历史上册中的《古代亚非文明》时,初中生可能在其他书籍或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很多描述古埃及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教师引出对话主题:“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能够证明古代埃及文明发达的证据都有哪些。”在师生互动总结过程中,学生C提出:“我听说埃及法老都会诅咒,中了诅咒的人就会遭遇不幸。”这显然是不科学的道听途说,但很容易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此时教师要及时介入,通过现场分析或暂时搁置等方式,让对话不至偏离正常的轨道,回到科学理性上来。

三、和谐合作,让对话有成果

师生对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教学效果。实际上,只要把握住一些基本原则,如尽量平等、目标明确等,师生对话都会获得效果。但更重要的教学效果,是师生都能在对话中获得成长。学生通过对话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表达能力得到增强,甚至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对话中得到了教学水平的提升,甚至还能通过学生的话语解决自己过去对某些历史问题的困惑。这些更具价值的成果,还需要通过师生间的和谐合作来实现。即,要脱离以往的教师问、学生答,变成师生共同探究历史问题,共同成长进步,获得新知。

例如,在教学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中的有关夏商周和秦汉时期的历史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周朝采取分封制,延续了约800年;秦朝采取郡县制,二世而亡。这是不是说明分封制比郡县制好呢?为什么后世大都采取郡县制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过很多争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仍然有很多人在讨论。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总而言之,师生对话虽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但部分教师只是把其當做一种“熟悉”且“好用”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关研究及实践。希望广大同仁能够加深对师生对话的理解与重视,充分挖掘师生对话的巨大价值,推动我国初中历史教学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防水行业营销策划论文范文下一篇:民办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