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2023-09-21

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范文第1篇

拱形结构在承受荷重后除产生重力外还要产生横向的推力, 为保持稳定, 这种结构必须要有坚实、宽厚的支座。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又在单向筒形拱的基础上, 创造出一种双向交叉的筒形拱。而之后为了建筑的发展热门又创造出了穹隆结构。

在大跨度结构中, 结构的支点越分散, 对于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的约束性就越强;结构的支承点越集中, 其灵活性就越大。由于支承点的相对集中而给空间组合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2 网架结构

网架结构像框架结构一样, 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 即支承建筑空间的骨架是承重系统, 而分割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 是不承受荷载的。在网架结构体系下, 室内空间常依照功能要求进行分隔, 可以使封闭的, 也可以是半封闭或开敞的。

2.1 网架结构的形式

(1) 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 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 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 (分Ⅰ型和Ⅱ型) 、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 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2.2 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空间工作, 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变形小、应力分布均匀、抗震性能好能大幅度地减轻结构自重和节省材料;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 屋盖平整, 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 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3 壳体结构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 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3.1 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壳体结构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组合起来使用;既可以用来覆盖大面积空间, 又可以用来覆盖中等面积的空间;既适合方形、矩形平面要求, 又可以适应圆形平面、三角形平面, 及至其他特殊形状平面的要求。

3.2 网壳结构主要特点

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 杆件比较单一, 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 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安装简便, 不需大型机具设备, 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 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 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因为壳体结构属于高效能空间薄壁结构范畴, 可以适应于力学要求的各种曲线形状, 所以其承受弯曲及扭转的能力远比平面结构系统大。另外, 因结构受力均匀, 因而可充分发挥材料的材耗, 所以壳体结构体系非常适用于大跨度的各类建筑。

4 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以能受拉的索作为基本承重构件, 并将索按照一定规律布置所构成的一类结构体系, 悬索屋盖结构通常由悬索系统, 屋面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构成。用于悬索结构的钢索大多采用由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 钢绞线或钢缆绳等, 也可采用圆钢、型钢、带钢或钢板等材料。双层悬索结构平面呈圆形, 索分上下两层, 下层索承受屋顶全部荷载, 为承重索;上层索起稳定作用, 为稳定索, 上下两层索均张拉于内外两个圆环上而形成整体。这种形式的悬索结构承重索与稳定索具有相反的弯曲方向, 这两种索交织成索网, 经过预张拉后形成整体,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4.1 悬索结构形式

悬索结构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4.2 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 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 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悬索结构形式多样, 布置灵活, 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悬索结构除跨度大、自重轻、用料省外还具有平面形式多样 (除可覆盖一般矩形平面外还可以覆盖圆形、椭圆、正方形、菱形乃至其他不规则平面的空间) , 使用的灵活性大、范围广;由多变的曲面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既宽大宏伟又富有运动感;主剖面呈下凹的曲面形式, 曲率平缓, 如处理得当既能顺应功能要求又可以大大节省空间和空调费用;形式变化多样, 可以为建筑形体和立面处理提供新的可能性。在大跨度结构建筑选型时, 悬索结构由于没有繁琐支撑体系的屋盖结构选型, 所以该种结构是较为理想的形式。在荷载作用下, 悬索结构体系能承受巨大的拉力, 因此要求设置能承受较大压力的构件与之相平衡。

5 膜结构

薄膜结构也称为织物结构, 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 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 或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 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5.1 膜结构的主要形式

膜结构按其支承方式的不同, 一般包括: (1) 空气膜结构:大跨度时往往在建筑物的对角线方向布置交叉的钢索, 对膜面起加劲作用。而气胀式空气膜结构则是将膜材做成周围密封的圆形双层, 充气后形成飞碟状;或将膜材作成半圆形圆筒, 充气后如同半个轮胎, 以此为单元组合成各种屋盖。 (2) 悬挂膜结构:般采用独立的桅杆或拱作为支承结构将钢索与膜材悬挂起来, 然后利用钢索向膜面施加张力将其绷紧, 这样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刚度的屋盖。 (3) 骨架支撑膜结构:这是以钢骨架代替了空气膜结构中的空气作为膜的支撑结构, 骨架可按建筑要求选用拱、网壳之类的结构, 然后在骨架上敷设膜材并绷紧, 适用于平面为方形、圆形或矩形的建筑物。 (4) 复合膜结构:由钢索、膜材及少量受压的杆件组成, 由于主要用于圆形平面, 称“索穹顶”。该结构适用于大跨度的圆形或椭圆形建筑。

5.2 膜结构主要特点

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6 结语

除以上几种空间结构外, 尚有组合网架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管桁结构、张弦梁结构、点连接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索穹顶结构等几种常用空间结构, 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实用范围。比如点连接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能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沟通和融合, 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面板的整个结构系统, 使这种结构系统不仅起到支承作用, 而且具有很强的结构表现功能;索穹顶结构则完全体现了fuller关于“压杆的孤岛存在于拉杆的海洋中”的思想, 是由连续的拉索和不连续的压杆组成的一各受力合理、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

摘要:大跨度空间结构多用于多功能体育场馆, 会议展览中心, 博览馆, 候机厅, 飞机库等。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拱券结构及穹隆结构、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范文第2篇

由于时代的不同,由于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的不同,由于研究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面的差异,使得中外不同时期的教学理论研究者对“教学方法”概念的界定自然不尽相同。

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说,教学方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美国教育学家拉斯卡说,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

教学方法不同界定之间的共性

(1)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2)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3)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二、教学方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确定以后,教师能否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就成为其能否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师那里效果差异很大的原因,除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外,关键就是教学方法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大都受益于他们对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刻意探求。

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就很难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头脑,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察教学方法的作用。

(1)宏观角度的考察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而也就影响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

(2)微观角度的考察

教学方法涉及有普遍性的课堂变量,即学生的准备状态、动机作用、呈现的步骤与设施,强化、智慧和情绪方面的功能,以及个人的满足。具体说,任何教学方法的目的都在于唤起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维持他们的注意与兴趣,以能为所有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教材,运用强化来调节学生的行为,解决可能妨碍教与学的智慧问题和情绪问题,尽量扩大因学习成就带来的满足感。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教学方法分类的意义

教学方法,在教育学教科书中的论述,一般只论述六七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法,却不限于几十种、几百种,没有一个固定数量。“传统”的不说,仅冠之以“现代”教学方法的就有数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自然法和自治教学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潜科学教学法(故且不论其是否属于同一层次的“方法”)……。

可以断言,随着教育理论、教学手段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还将层出不穷。要把握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对于从事教学实践的人来说并非易事。

这么多名称迥异的教学方法,其特点、职能、起作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却可能是相同或交叉重叠的,有必要将具有同类特点的方法合并在一起,“以便更好地分析,认识它们,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起作用的范围和条件,以及它们发展运动的规律”。

教学论至今还没有能提供一个较理想的分类框架,不同的学者运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使分类问题显得十分复杂。 国外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依据是对人的活动的认识, 认为教学活动包括了这样的三种成分,即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把教学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第二大类:“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第三大类:“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2、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

分类的依据是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联结理论。

(教学方法——学习刺激——预期的学习结果)

依据在实现预期学习结果中的作用,学习刺激可分为A、B、C、D四种,据此相应地归类为四种基本的或普通的教学方法。

第一种方法:呈现方法。

第二种方法:实践方法。

第三种方法:发现方法。

第四种方法:强化方法。

3、威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方法分类

依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

教师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提问、论证等方法;

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伴教学、小组设计等方法;

个体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独立设计、计算机教学等;

实践的方法,包括现场和临床教学、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方法。

中国学者建构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2、黄甫全教授提出的层次构成分类模式

黄甫全教授认为,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这三个层次是: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

第三层次:操作性教学方法。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是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

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3 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二,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4、问题探究法

1、定义: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2、运用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3、问题探究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

(1)创设问题的情境

(2)选择与确定问题

(3)讨论与提出假设

(4)实践与寻求结果

(5)验证与得出结论

5. 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确

2、现象要明显且容易观察

3、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

6、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7、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创立者

新中国培养的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1956年至今在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任教,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小学语

文情境教育专著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李吉林创立的情境教学法。

基本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创设设疑式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以疑激情,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跃跃欲试。创设设疑式情境,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可以设疑。这样,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开 4 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尝试探寻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3、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自主探究。

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探究性问题,需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操作中尝试,在讨论中释疑。通过动口讨论,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让他们的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画图、测量、搜集信息、剪、折、移、转、制作模型等活动情境,不仅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4、创设争论式情境,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

一、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五)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

一,优化组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

二,注重启发,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欧盟绿色壁垒和反倾销的分析,让人们认识到欧盟绿色壁垒和反倾销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绿色壁垒和反倾销,可以通过政府协商对话和合作的办法来解决。

关键词:中欧经贸关系 反倾销 绿色壁垒

0 引言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经济体,两者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其经贸关系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从中欧经贸关系的回顾和现状入手,探讨中国和欧盟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 中欧经贸关系现状与特点

1.1 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2007年,中欧建交三十二周年。建交以来,中欧关系日渐走向成熟,双边经贸合作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05年中欧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两千亿美元,提前八年实现双方领导人2003年提出的目标。2006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1~12月,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723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15.5%。据欧方统计, 2006年1~9月,欧盟从中国进口1356亿欧元,比从美国多进口46亿欧元,中国取代美国上升为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据中国欧盟商会最新调查显示,92%的欧企对其在华业务表示乐观,比2005年高6个百分点。欧盟一直是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同时欧盟也是2006年中国技术引进的最大来源地。

1.2 中欧经贸发展特点 中欧经贸关系主要包括贸易往来、对华投资和经济合作三方面的内容。

1.2.1 中欧贸易发展速度呈明显加快之势。贸易总量不断上升。贸易逆差不断缩小;中方对欧盟出口1819.8亿美元,同比增长26.6%;自欧盟进口90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7%。

1.2.2 中欧贸易地位不对等。中欧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5%左右,但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则小得多,出口额占欧盟进口额比重不到2%,进口额占其出口额的比重仅在1%左右。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依赖性要高得多的现状也导致了中欧贸易谈判地位的不对等。

1.2.3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0世纪90以前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为传统的大宗商品及轻工产品, 进口的主要是成套设备及钢材等产品。以后进出口结构有了一些变化。但进口商品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出口产品除初级产品外也开始有了工业制成品。

1.2.4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投资质量相对较高。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主要特点是投资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 投资部门分布广; 投资形式多种多样;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2 中欧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中欧经贸双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随之而来,贸易摩擦等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其中,绿色壁垒问题和反倾销问题,是中欧贸易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2.1 绿色壁垒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不很高,出口商品结构相对落后,产品档次较低。由于一些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出口欧盟的商品在安全和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合法规要求存在差距,所以在欧盟高高筑起的绿色壁垒面前,中国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有资料显示,绿色壁垒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各行业的发展。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对出口产品种类和贸易量的影响。绿色壁垒导致出口市场萎缩进而造成出口数额减少,出口产品种类减少也可以造成出口数额减少。

2.1.2 对我国外贸经济效益的影响。绿色壁垒的推行必然会涉及到众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检测。

2.1.3 对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欧盟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过高的工业安全标准、防污标准、技术标准等,无形中增加了我国机电产品进入欧盟的困难。因此,从长远看,绿色壁垒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成为我国加快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障碍之一。

2.1.4 对生产成本及企业效益的影响。首先是环保成本导致的产品成本增加。其次,取得绿色认证或标志引起的产品成本增加。绿色壁垒要求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

应当看到,绿色壁垒使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的商品所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应该辩证的认识到:绿色壁垒表面上限制出口,但是一旦达到标准,又可以提高出口竞争力,给中国贸易出口业带来了机遇。

2.2 反倾销的影响 欧盟至今未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成为影响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对中国发起127起反倾销调查。欧盟至今仍未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导致欧盟在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产品向欧盟出口。最近一二年,欧盟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力度,矛头直指中国的优势出口产业和大宗出口产品。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虽然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但欧盟接连出台的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力与欧盟同类产品相竞争,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3 中国的应对之策

3.1 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从企业行为的角度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3.1.1树立环保意识,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

3.1.2 顺应世界可持续发展潮流,发展绿色营销,使我国的绿色商品出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3.1.3 积极参与国内绿色标志工作并使之同国际接轨,我国企业应尽快参与“国内绿色标志”工作,在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制造工艺和产品认证方面,参照国际标准和准则,争取国际社会承认。

3.1.4 增加科技投入,发展环保市场,开发更多绿色产品。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保护环境,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从政府的行为角度看:政府在突破绿色障碍的活动中,要针对国际目标市场的环保要求,选择适宜的绿色营销策略,为企业的国际绿色营销营造良好的宏观条件,通过政府对企业国际绿色营销行为的间接调控,实现政府介入对内和对外绿色营销的任务。

3.2 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从企业方面分析:我国出口企业应注意发生反倾销诉讼的可能性。最好是防患于未然,避免反倾销诉讼发生;如若产生,也必须正确处置,争取胜诉。

3.2.1 关于防止和减少反倾销案发生的因应策略除在政府层面上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外贸体制改革、建立出口价格协调机制等之外,出口企业应:①正确掌握并制定产品价格。要转变观念,摈弃廉价低质竞争的思想与做法,树立以质取胜的思想。②密切关注进口国相同产业经济状况的变化,做好市场调研,适时改变出口策略。③合理控制出口产品数量,避免在短期内集中向某一国家大量出口,以防止对进口国厂商产生冲击,从而导致反倾销案件产生;或者被视为造成进口国产业受到损害的证据,被征收反倾销税。④制定正确出口战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避免将某一产品集中于单一市场是化解反倾销诉讼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旦发生反倾销诉讼避免遭受更大损失的主要手段。⑤努力在国外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避免我出口产品售价过低,有实力的企业也可以“走出去”,在其他国家设立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这是防止反倾销诉讼的又一基本策略。⑥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防止一旦被诉而因企业财务、会计制度问题而抗辩无力,轻易败下阵来。⑦加强实施我国的反倾销法,针对外国产品在我国倾销进行调查。这一针对性强的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威慑作用。

3.2.2关于正确处置业已发生的反倾销诉讼的因应策略①要积极应诉。②要争取市场经济的待遇。③尽可能聘请有能力并对我国友好的律师,这是取得反倾销案抗诉成功的重要条件。④全力争取进口商的合作。他们的参加,包括提供证据材料,出庭作证等对我们处理好反倾销案,争取有利结果十分有益。⑤抓住关键,慎重回答调查问卷,出席听证会,从各个方面为自己辩护,批驳申诉方的材料。⑥对进口国调查当局的现场核查工作,要认真准备,积极配合,要在律师指导下,运用合理的材料,尤其是财务会计材料是十分关键的。

从政府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快速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以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动性。

中国要想在中欧贸易摩擦中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建立快速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在这方面政府部门责无旁贷。一是要深入研究欧盟反倾销的法律体系,提早制定应对欧盟反倾销和贸易技术壁垒的预案,最大限度地规避欧盟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二是要建立健全信息追踪、反馈和披露制度,对欧盟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重要信息提早予以公布,对欧盟反倾销机构对我出口产品立案调查情况及时予以通报;三是要尽快建立我国的技术法规体系,完善认证制度,促使国内出口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四是要对国内主要出口产品的出口数量、价格等进行有效监控,对扰乱出口秩序、低价竞销的现象坚决予以制止;五是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国企业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努力进行技术革新,使更多的出口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此外,政府还应从制度层面上不断优化引资环境,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加经济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等等。

参考文献:

[1]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施建新.2002年在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回顾[N].国际商报,2003.9.

[3]高永富,张玉卿.国际反倾销法实用大全[M].上海:立信出版社.2001.

[4]石士均.可持续国际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2.

[5]戴炳然.走向成熟、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中欧建交30周年感言[J].欧洲研究.2005.(2).

[6]火正德.论中欧战略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5.(2).

[7]伍贻康.不断更新走向成熟的中欧关系——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J].国际观察.2005.(2).

[8]郑若麟.中欧关系须防暗流[N].文汇报.2005-11-09.

作者简介:林锦如,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

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范文第4篇

一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音乐,能跟着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对于简单的律动,大部分学生能跟着做。

二、教材解读:

这是一首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问答式儿童歌曲。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通俗的歌词,帮助儿童认识鸡、鸭、喜鹊等动物的叫声。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分节歌。歌曲节奏较舒缓,变化不大,创造出从容不迫地思考、回答问题的气氛。在曲调设计上注意了每种动物的叫声在音高和节奏上的差异,使音乐形象生动、逼真,有利于儿童模仿、联想。

三、本课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谁唱歌》,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2、通过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自信心。

四、本节课教学目标:

A类学生:能用轻快、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B类学生:能跟着老师或同学们唱歌曲; C类学生:能跟着发简单的音,做一些简单的律动

五、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培养学生自信歌唱。

六、教学难点:

强拍上休止符的演唱。

七、教学方法预设:

讲授法、跟唱法、示范法

八、教具准备:

电子琴、《谁唱歌》PPT。

九、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四个小小歌唱家,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的歌声给森林里的动物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同学们你们听,那是什么声音?(教师放范唱录音)

是四个小歌唱家来了,咱们能介绍一下吗? (学生边回答,师依次用简图板书出四种动物)

师:同学们觉得它们的歌声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么,就让我们跟它们一起唱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谁唱歌》(师板书课题)。

2、学习歌词(按节奏朗读歌词)。 学生边打拍子边用听唱法学唱歌。

3、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两遍)。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呀,但是我们不但要会唱,还要学会有感情地唱。大家知道小动物的叫声是怎样的?(启发学生自己体会) ①对第一段歌词进行情感处理。 ②有感情地演唱第一段歌词。

4、学唱第二段歌词。

5、完整地演唱歌曲《谁唱歌》。

(三)拓展:同学们谈谈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其他声音,并分组创作新歌词。

(四)歌表演

1、学生自编动作。 师:请小朋友们边听歌曲边想一想应该加上一些什么样的动作来表演,看哪一位小朋友动作最美。(放范唱音乐)

2、请表演得最好的同学到前面带领全班同学表演。

(四)教师小结

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范文第5篇

一、 教学形式的倒置性

翻转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程序, 即把传统教学的课中和课后颠倒为课前和课中。传统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 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课中”讲授完成, 知识内化则是通过“课后”的作业、练习、实习等方式完成, 翻转教学则把知识传授前移, 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于“课前”完成, 知识内化则在“课中”通过讨论、交流来完成。

教学的形式倒置, 给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教师方面, 一是要具备运用信息、互联网的相关技能, 如视频制作、ppt制作、flash运用等。二是微课视频, 在微课中讲清楚知识的重点、难点, 提供学习的方法, 要求精要不繁, 微课时间不宜长。三是随时回复学生的质询。学生方面, 一是要会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 二是自主学习的空间大了, 三是创新意识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培养。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 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学生则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翻转教学的形式颠倒, 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互联网, 形式的颠倒, 或叫学习的前移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内容设计的问题性

以问题作为教学内容设计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也是教育的本质, 学生在设定的问题中萌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进而逐渐培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 去学习知识, 发展智力, 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 也是学习的归宿点, 而且更是学习的兴趣点,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是专业技能的培养, 都是如此。内容设计的问题性在翻转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课前学习, 根据学习内容要求, 设计足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的问题, 学习情境的设计、微课视频的制作、想定作业的给定、思考题的设计, 等等, 无不以问题作为牵引, 并以此引导学生在探究、质询、协作中学习知识, 培养技能。课中学习, 则根据课前设计的问题, 重点检查课前学习的情况, 通过研讨、交流、作业和总结评价等形式, 巩固学习的知识, 在问题的解决中, 拓展知识和培养能力。内容设计的问题性无论是在课前、课中, 还是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 都无所不在。

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翻转教学由于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 调整学习的时间、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量, 名副其实变成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用互联网和教学视频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快慢全在自己掌握。二是学习的氛围更加愉悦, 愉悦的学习是学习的驱动力, 在翻转教学中, 学生可以在课前以及课后观看教师的视频, 不必担心跟不上教学节奏, 不必担心遗漏什么, 不必担心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难堪, 轻松、松弛、自在的学习状态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互助学习, 互助学习是翻转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 课前分组协作, 或向教师、同学、互联网等求解帮助, 课中研讨、论辩、解答, 都是互助学习的形式, 也是自主学习的具体表现。

四、学习形式的交互性

翻转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学习过程进行重构, 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交互。课前学习, 学生通过教师的微课视频、在线的辅导、同学交互获得指导、帮助;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做出指导。课中学习, 主要通过互动来完成, 教师由于提前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在课中学习能有针对性给予指导;能加到学习小组中;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则在分组学习、答辩、完成作业等交互学习活动中完成学习。此外, 翻转课堂所利用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和课程网站, 开设的论坛、答疑解惑、在线学习、网络考试等, 都体现了交互性。

五、学习过程的动态性

与讲授式、注入式、分解式等传统教学相比, 翻转式教学的学习过程更具动态性, 这是由于互联网平台、内容设计的问题性、师生的交互活动的全程性所致。传统教学一般是在教师预设的框架下进行的, 教什么, 学什么, 怎么学, 基本上是“原封不动”, 极少做改动, 加上教学条件的限制, 师生难以做到适时交流沟通, 笔者把这种学习的状态叫做静态学习。翻转教学则相反, 首先,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开放性、交互性让学习必然呈现出动态性, 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平台进行学习, 或获得帮助, 师生随时可以沟通互动。其次, 事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手段都要根据学习的情况即时变化, 而不能一成不变。再次, 教师除了参与到学生的交互、自主学习活动和根据学习发展变化提供有效帮助外, 还要根据对学生学习的即时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教学, 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 而且还要懂得学会协作学习、帮助别人学习, 甚至要扮演教学的设计者的角色, 参与到学习的设计中, 协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

六、学习角色的共同性

教学形式的变化, 带来了教与学的地位的变化, 教师变成了教学的“编剧”“导演”, 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了学习的“推进器”“导航仪”, 同时也是教学的“演员”, 学生则成为教学的“主演”, 也成为了教学的“编剧”。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讲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深化者、学习的引导者, 使教师有较多的时间跟学生沟通交流、答疑解惑, 当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时, 还促使教师深化学习, 改革教学, 与学生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共同学习的平等关系。这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更自觉、更愿意、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出谋划策, 主动践行, 真正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做到同时学习, 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

以上是翻转教学的特点, 了解把握翻转教学的特点, 对于我们运用翻转教学到具体的教学之中, 或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是有意义和有作用的。

摘要:翻转教学是把传统教学的课中和课后颠倒为课前和课中,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平台相结合, 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逆向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翻转教学的内容设计、教学形式、学习形式、学习过程等的梳理, 归纳出翻转教学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翻转教学,特点,倒置性,课中

参考文献

[1] 张跃国, 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 2012 (3) .

上一篇: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交通道路安全整治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