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范文

2023-12-16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目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现象,已经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有效遏制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行为约束机制,构建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防火墙”。主要应从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学术行为约束机制,及时检讨修正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术行为;约束机制;防范学术腐败

学术不端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共同体的有关规范不够科学,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不能有效遏制学术界不良风气的蔓延。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行为约束机制,及时检讨修正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健康发展。所谓学术行为的约束机制,是指对学术、科研人员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主要包括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具体来说,就是在坚持学术自主与学术自由的基础上,各级管理机构及学术共同体应科学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完善评价机制和奖励系统,积极开展学术批评,从正面积极引导,发挥各个学术环节中“守门人”的监督和防范作用。

一、学术行为的权力约束

学术权力一般可以理解为组织或个体影响学术决策的能力。一般来说,学术权力是一种影响力,并不等同于正式的职权,未必就是由某种特定的职位所赋予的特定的权力。①学术权力的形成与运行有着自身的规律与合理性,其运用应以学术自由为前提和基础,遵循学术管理的特点与规律,有程序的约束和规制,避免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的绝对性、无序性和随意性。

当前,学术权力的滥用及其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有目共睹的。当权力缺乏制约的情况下,权力被滥用成为必然。失去约束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当学术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时,某些小集团或个人利用所谓的学术权力掌控学术的发言权,垄断学术评审的话语权,他们站在学术的制高点,给学术造成很大伤害。当今高校的学术腐败,多数都与学术权力滥用有关。因此,学术界要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学术行为的权力约束机制。

权力约束是双向的。一方面,要利用权力对系统运行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要对权力的拥有与运用进行约束,以保证权力的有效运行和正确使用。学术行为的权力约束机制的形成,要求各级管理机构担当相应的管理职责,积极发挥学术共同体的职能,建立有效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监督这些规范和标准的贯彻执行。目前,教育部对于高校、科技部对于科研单位必须承担起督导与纠察之责。因而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对于学术不端,无论是剽窃作假,还是枪手提刀,均需专案负责,‘一查到底’,才算是恪尽其责”②。

改变目前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现状,还需要对现有的学术体制进行改革。要逐步实现大学去行政化、学术去官僚化以及变革数字化评价机制,淡化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基金会等与学术有关的机构的行政色彩,代之以专家治校(院)和行业自治的原则,这是保证学术良性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③目前,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学术权力行使规则,在学术评价活动中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学术评价和裁判机构,应该是规范与监督学术权力、有效预防学术腐败的最为现实的做法。

二、学术行为的利益约束

利益约束是约束机制极为有效的组成部分,故常被称为“硬约束”。利益约束也是双向的。一方面,以物质利益为手段,对运行过程施加影响,奖励有助目标实现的行为,惩罚偏离目标的行为。另一方面,对运行过程中的利益因素加以约束,其中突出表现为对分配过程的约束。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时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存在导致学术道德的滑坡,而学术成果与待遇、奖金、地位、名誉的联系过于紧密,学术违规行为的犯规成本过低,缺乏有力的惩处措施,更加剧了学术违规行为的频发。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曾在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就“严肃对待科学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这一主题作大会特邀报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违反科学道德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其核心问题都是企图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他列举了当前学术活动中违规行为的种种表现,包括伪造学历和工作经验、剽窃他人成果、篡改原始实验数据、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为商业广告做不符合实际的宣传等等。这些学术违规行为无不是为利益所驱动。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术活动赏罚机制是完全必要的。

奖赏机制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表扬与批评可以看做是精神激励的重要形式。对于当代先进学术典型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对于负面典型进行严肃的批评,形成一种诚实守信的学术研究舆论氛围。在物质激励方面,主要是做好奖酬激励和关心照顾。对于那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操守、潜心治学、取得一定成就的科研人员,给予晋升职称、授予学术头衔以及其他各种物质奖励,并给予生活上的关心照顾,不但使其获得物质上的利益,而且使其获得尊重和归属感。同时,对于那些严重违反学术道德的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处罚,增大其学术违规成本。

近年来,为了激励学术发展与创新,国内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均有发表论文的奖励条例。实施科技奖励制度是建立有效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但是激励应当与约束相辅相成,若片面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就可能会使一些人在激烈的竞争当中,采取非正当的手段去获取稀缺的科研资源及名誉、地位。目前,一些变相的学术欺诈行为如课题套课题、一稿多投、著作内容重复出版等正是一些人在竞争中为获取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的反映。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就是因为缺乏完善的制约机制。这种状况长此以往,对中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基础研究的深入都将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同时对青年一代科学研究人员也将起到恶劣的消极带动作用。④因此,要建立利益约束机制,就要积极倡导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突出学术评价的创新导向。完善学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评价考核制度,建立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和学术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倾向。在学位论文答辩、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立项及评估、学术职位的评聘与晋升、院士增选、科研成果及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奖励等方面,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评价制度和评价机制。建议实行隐去作者姓名及单位的双盲评审制、国外同行专家评审制、一票否决制、回避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对于目前学术违规成本太低、得利远远大于受罚的利益损失的情况,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处罚制度与标准,增加处罚的威慑力。各级管理机构应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各种学术行为,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责任。这是加强科研诚信建设、预防和惩治不端学术行为的重要手段。学术惩戒的方式,主要应遵从学术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先进国家惩戒学术腐败和学术不轨的做法,以教育部、科技部出台的各种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规定等行政法规为依据,建立健全一种上下一体严密的学风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于给经济与社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行为要给予相应的民事、刑事处罚,加大学术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做到防治学术腐败,有案必究,严惩不贷。

三、学术行为的责任约束

腐败的根源往往是缺乏相应的及时有效的责任追究。强化责任约束是预防、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责任约束主要指通过明确相关系统及人员的责任来限定或修正系统的行为。有效防治学术腐败,需要建立相关制度体系,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学术行为的责任制约。

首先,要实现有效预防腐败,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这里最重要的是培育诚信、独立的学术共同体。公正、独立的学术共同体,有利于形成和谐、民主的学术研究风气和机制,促进学者和团体道德的养成和自律,同时也会使学术权力受到共同的监督和相互制约。学术共同体应在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制定完善的学术行为规范,促进学术科研人员遵守学术诚信规范和科研伦理规范,在学术界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学术风尚。应加快建立由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及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单位组成的学术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职责是指导全国学术界学术诚信建设工作,研究制定科研诚信建设的重大政策,督促和协调有关政策和重点任务的落实。应加快编制国家层面的、可操作和可核查的学术诚信规范指南,加强对我国学术规范建设的引导。学术诚信规范指南应明确其基本内涵,明确学术诚信的规范体系及主要内容、规范的管理责任以及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和处理程序中的规范责任等。

其次,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科研人员的道德自律水平。自律意识、学术诚信是开展学术研究、维护学术道德的基础。广大学术工作者应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以诚实守信和严谨治学精神走在社会道德的前列。因此,要教育引导广大学术科研工作者修身正己、自我约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勇于担当学术责任和义务,正确行使学术权力,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维护科研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人格尊严,成为优良学风的维护者和弘扬者。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术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意识,提高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的自觉性。

再次,建立健全学术科研活动承诺制度是加强学术行为责任约束的一项重要举措。要促使学术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在申请和承担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活动中,签署遵守有关学术诚信规范的承诺,加强对履行承诺的监督,将学术科研人员履行承诺的情况,记入学术诚信档案。应建立健全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制度,推动政府有关部门、科技管理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学术团体建立健全专门机构和制度,依职权和程序受理有关科研不端行为的投诉和举报,使学术诚信建设接受学术界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学术科研活动承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加强对学术失范的监控和惩处力度,强化学者的职业道德责任。

最后,要保持学术的公正和纯洁,必须要有一个运行良好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是为了使广大学术工作者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各类基金委员会建立的学术监督机制,对有效防治学术科研不端行为产生了初步的效果。例如,教育部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作为高校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指导和咨询机构,同时出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对推进高校学术研究的监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学术监督体制建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丹麦的“反科学欺诈委员会”和美国的“学术诚信办公室”,都是专门独立的学术行为监督机构,可以独立受理申诉、调查核实和实施制裁。我国不仅需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术惩戒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与惩戒标准,同时需要设立常设的、有约束力和调查权威的专门的学术监督委员会,严格调查学术不端行为。专门化的监督体制一定会有效地规制学术活动,从体制上阻止学术腐败的发生。

四、学术行为的社会心理约束

学术行为的社会心理约束,主要是指运用教育、激励和社会舆论、道德与价值观等手段,对学术科研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

首先,进一步加强学术科研人员的学术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和激励学术科研人员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积极引导广大学术科研人员坚持科教兴国、创新为民的价值追求,倡导广大科研人员自觉尊重、维护和实践科研活动的职业道德,使学术规范逐渐内化为科研人员自身进行科学活动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应激励广大科研人员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直接目标和动力,把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通过引导激励,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学术行为的道德自律水平。

其次,加强媒体和公众舆论监督是有效防治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舆论监督包括社会舆论和学术批评两方面。第一,学术行为作为社会文化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受到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约束,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舆论的监督。正确的社会舆论对学术道德建设的引导、评价和监督的正常进行具有促进作用,能形成学术道德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学术道德运行的社会舆论机制。因此,要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和学术团体的监督作用,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使大家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是非清楚,旗帜鲜明。⑤通过媒体的关注和监督,最终达到科研人员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对学术行为的制约。第二,在学术界内部,需要开展正当、有益的学术批评。正常的、认真严肃的学术批评是保证学术良性发展的重要机制,有无高水平的学术批评是判断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好坏的根本标志。⑥可以说,良好的学术批评制度与风气的建立与形成,对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和预防学术腐败行为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术批评的宗旨是客观、公正地对他人的学术著作或学术观点进行评议,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激励创新,修正错误,维护学术正义,促进学术进步和学术建设。客观公正的学术批评是学术自由和学术进步的防腐剂和催化剂,也是对学术行为的一种有效监督。科学合理的学术批评必须遵循一套各学科或学术共同体所认同和遵循的学术规范。目前这种学术规范有些已经制定并付诸实施,有些正在制定或正在完善之中。另外,开展正当的学术批评,只能从学术的立场、用学术的语言加以探讨,必须发扬学术民主,防止学术批评活动变味甚至扭曲,防止学术批评变成无端人身攻击和发泄私愤的工具。因此,在学术界应积极倡导一种坦率、正直而善意的批评风气,形成一个宽容、开放而严肃的批评环境,使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受到关注,使学术腐败行为得到遏制。

注释

①王华丰:《论高校的学术权力》,《高教探索》2005年第2期。

②许章润:《教育部无权坐视学术腐败》,《东方早报》2009年8月10日。

③⑥蒋寅:《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路与对策》,《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9期。

④李占军:《中国科技界亟须推行学风教育——访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邓鲁先生》,《科学时报》2005年3月1日。

⑤周济:《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全面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16日。

责任编辑:随 园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運用李嘉图的“谷物模型”分析了腐败问题的本质、成因,借鉴国内外的有效做法,提出了针对我国实情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腐败;谷物模型;寻租

[文献标识码]A

[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今年以来,民间借贷危机频现,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大都从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成因,本文拟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过度反应和从众效应等角度,分析微观的民间借贷危机成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希望给研究者和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民间借贷;过度自信;易获得性偏误;心理帐户;从众效应

近来,江苏泗洪、浙江温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广东东莞……这些地方相继爆出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欠账“跑路”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民间借贷的高度关注。

民间资本已形成一套相当完整和初具规模的民间借贷体系,甚至于可以与当地银行体系分庭抗礼。民间的借贷资金融入资金利率达到月息3%,季节性需求旺盛时,贷出资金利率月息可达3.5%至5%不等。民间借贷是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亦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全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企业倒闭、老板外逃和跳楼事件,甚至导致区域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其负面影响的集中表现。当前,民间借贷危机有蔓延的趋势。

借款人明明知道月息3%—5%的利率很高,但是还是选择了到高利贷去融资。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投机的行为,其自身也知道这只是饮鸩止渴。行为金融学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目前已经很难解释某些金融异常的现象。行为金融学对股票市场中人为因素研究是成功的,并且形成了相关的理论。借用其理论对分析民间借贷问题,与股票一样,是同样适应的。

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本文引入行为金融学基本内容这个崭新的分析视角来解析国内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解决问题对策,为政府宏观调控民间借贷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一、行为金融学角度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

传统金融学明确的把人看做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是有效市场,如果用传统理论解释民间借贷等非理性的利率,停留在经济人层面上,很明显是不合时宜的。行为金融学认知的人的有限理性,为研究民间借贷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石。

它在承认了人有理性的一面的时候,同时认为人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受到许多理性之外的情感、冲动等的影响,在外界条件约束下人对自己理性行为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这些是和原有理论截然不同。是对原有理论的改正和充实。传统金融学承认理性经济人、有效市场和完全套利假说,不注重行为主体心理诉求,而行为金融学脱离了传统金融学理论束缚,重新探讨民间借贷市场主体的心理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寻求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微观原因。

(一)过度自信。人常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率,倾向信奉自身的判断能力,放松本人对待理性态度的限制,无形之中拔高了自我意识形态,对事物的理解过于简单化,作出抉择时都有自我归因偏差等等,种种上述心理表现就叫做“过度自信”。在决策者中间,无论是是非理性决策者还是理性决策者,都坚持认为理性站在自己这边。而且决策者认为自身具体了一定专业知识和掌握了若干有用信息,因而进行投资决定,便对自己的判断力极度自信。

反映在借贷市场上,当市场波动与贷款人的私人信息相斥时,贷款人的信心并不是等额地减少,而将原因归于客观,而当市场波动与贷款人的私人信息相符时,贷款人的信心就会膨大。贷款人的这种过度自信是推动市场成交额一路飙升,最终酿成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过度自信往往让交易者相信自身能准确地认知市场的变动轨迹,即便自身理性地认为价格是不可预测的。正是这种直觉判断形成了贷款人投资方向——譬如地产价格不跌的基础。面对高额利率,仍然义无反顾。要理解民间借贷危机,我们一定都要意识到贷款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二)易获得性偏误。易获得性偏误是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人们比较容易联想到某件事情,决策者便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这个事件常常发生;反之,假如某类事件让人很难意识到,相关信息在人的脑海里匮乏且模糊,贷款人就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低估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某个社会、某个时代所盛行的、为人们熟悉的信息自然不难获得,因此,不能忽视贷款人在决策时受社会化影响的程度。

当借贷的价格即贷款利率上升时,贷款人会预期对应的投资项目价格不会继续下跌,从而继续贷款,于是就推动了更大程度的资金需求;然而,相应的贷款利率下跌,贷款人预期对应的投资项目价格继续下跌而抛售,会导致利率继续下跌。长此以往,资金价格惯性产生并进一步促进了利率的提高。

(三)心理帐户。它是指无论个人、家庭和公司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确定的或潜在的帐户体系。这些帐户体系往往遵循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想违背的规则。这使个体、家庭或公司做经济决策时候常常以非预期的形式影响本身,使本身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经济规律。心理账户使得贷款者面临很高的利率时仍然无所畏惧,从而导致了市场投机者的产生。贷款者将损失放在某个独立的“心理账户”,他们的心理呈现递减的敏感性,也就是当损失逐渐增加,痛苦程度会逐渐减少。所以贷款者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赢利抛出,亏损持有”想法,最终便产生处置效应。贷款市场中,当投资品价格升高,利率处在升高阶段的时候,市场非常活跃,换手率非常高,价格被逐渐推高,逐步导致民间借贷的繁荣;反之,随着投资品价格下行,交易量也会逐渐下降。这就阐述了利率上升出现时总是随着交易量的上升,利率上升的初始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正是处置效应的存在导致了上述现象。即市场上有更多资金涌入民间借贷公司,利率持续上升的现象。

(四)从众效应。从众效应也叫羊群效应。是指决策者在信息环境非确定的情况下,其行为很容易受到其他参与主体的影响,从而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小道消息、忽视自有信息,依赖舆论从而采取从众的策略。当民间借贷市场产生从众效应时,民间贷款人和借贷人往往会跟随其他人做出决策,导致借贷市场对信息过度反应,利好信息导致借贷需求猛增,投机膨胀,直到引发借贷危机;反之,利空信息会导致民间借贷市场加速泡沫破裂。

(五)模糊规避。是指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候会排斥不确定性。在面临冒险的抉择时,会产生以已知的概率作为依据的惯性,而回避非确定的概率。很显然,当新的金融产品出现,参与者往往增加过多的风险溢价,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参与者对该金融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自然地便会降低风险溢价。

在民间借贷市场,对于借贷人和贷款人而言,巨大利息收益和支出伴随着中国房地产等高回报资产的一路上扬。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潜在的风险,会比较现有的状况作出调整。

二、结论和对策

(一)研究结论

通过行为金融学的若干理论深入地讨论借贷双方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就会发现:民间借贷主体决策跟传统经济学分析相反。参与主体不会像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那样行事,即会按照预期效用理论和贝叶斯法则理性地进行市场交易和主体抉择,保持市场均衡的秩序。相反,借贷双方的判断和抉择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若干心理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各种认识和情感上的差异,故此,民间借贷市场的参与者只能保持有限理性。

(二)对策

为了阻止民间借贷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从政府、借贷双方的视角提出对策;以此来对政策进行建议

1、大力整顿民间市场秩序,规范担保公司等的行为。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应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发展典当行、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等,能从根本上缓解民间借贷危机。定期汇集民间借贷信息和出现的问题;建立民间借贷监测网络,时时监控民间借贷市场情况;建立健全“银监—银行—企业”的信息通道,及时观测企业资金流向,特别是关注大额资金流向非合同关联方的领域。对一些担保公司、银行等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制裁,严厉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2、加强对民间借贷双方的正确引导,构建对称的信息平台机制。由于社会公众缺乏民间借贷的专业知识和有效信息,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政府应构建一个公开、透明的民间借贷信息平台,逐步完善民间借贷市场的信息发布和交易机制,媒体、专家和学者发挥正面舆论的积极作用,利用舆论进行合理引导,消除民间借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还应在民间借贷过热时适时发布预警信号,同时鼓励相关金融部门给予民众投资基本知识培训,强化借贷双方投资风险教育,调节市场情绪,引导贷方需求主体形成合理的预期,有效抑制投机心理,减少非理性行为。

3、规范借贷双方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个人贷款审查的程序和标准,逐步建立并完善个人诚信系统。发挥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及主管部门的作用,对市场上的投机心理和投机行为加以正确引导,防止市场中多度投机。出台合理信贷政策,增加投机者的资金成本,提高其投机风险,必要时给予经济甚至是行政制裁,尽可能地遏制投机行为,减缓其对市场的冲击,减少市场中的噪声交易行为。

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管理系

作者简介:李超(1978- ),男,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商丘工学院,讲师,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业经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松茂.房地产市场异常现象的行为金融学研究[J].北方经贸,2010,3.

[3]蒋胜,黄迪.从行为金融学角度诠释股市财富效应[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43-47.

[4]夏秀渊.以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借贷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1,5.

[5]吴国联.对当前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调查[J].浙江金融,2011,8.

[6]韦宇洁.民间借贷的异化与规范[J].法制与社会,2011,21.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一)、一些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前,忘记了党的宗旨,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从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很多人放松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是他们走向腐化堕落的总根源。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党章、党规、党纪视而不见,滥用职权、专横跋扈;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坐好车、住豪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懂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生动摇,沉湎于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之中;他们堕入深渊的沉痛教训再次深刻说明,不讲学习,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就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

(二)、目无党纪国法,不受监督制约,是一些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堕落的重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个人权力欲恶性膨胀,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骄横跋扈,失去监督和制约导致腐败。最近党中央查处的陈良宇等案件再一次警示人们,在我们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任何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和党组织的监督,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党规党法。对那些严重践踏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恶劣行径要进行坚决的斗争,决不姑息迁就。

(三)、对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认识不足、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流于形式,是产生腐败案的温床。腐败案件的发生,与长期以来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严重不正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正之风催生了腐败行为,而腐败行为又使各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使更多的干部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对一些党政干部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反映十分强烈:一是送礼金问题,二是一些领导干部生活奢华、吃喝玩乐问题,三是与工程老板过于亲密问题。领导干部中的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纠正,其影响和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正之风必然会带坏风气,一些干部在不良风气的长久污染下,丧失了是非鉴别力,不但不抵制,还认为这是“时尚”。因此,要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着力提高同各种违反规定、制度的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制度约束,真正做到违纪必查,违法必究。

(四)、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不到位,是“一把手”轻而易举就能腐败的主要原因。 对“一把手”监督不到位,对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我们看到,很多重特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涉案人员都是单位的“一把手”,这说明在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上,处于严重失控状态,同级监督机关难以监督,上级监督机关又无法监督。一个地区和部门,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选好一个清正廉洁的班长,至关重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预防领导干部腐败的对策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清醒的头脑,加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性原则,不为亲情友情所动。真正做到强化自律意识,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抓学习,提高拒腐防变的防线。许多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等到被立案审查,被绳之以法,被关进牢狱,一个个才如梦初醒,痛哭流涕,懊悔自己平时不注意学习,怪罪自己放松了思想改造,其实这里有许多讲的是假话。究其原因,根本还是一个学风问题。被金钱腐蚀了灵魂的他们,只相信金钱和权力,根本不相信组织、不相信什么教育,长期放松学习,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素质低下,因而就不能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就容易善恶不分、美丑不辨,就很难避免被腐朽思想侵蚀,中箭落马。因此,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让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同时,要系统学习党内的有关纪律和国家的有关法律,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做了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抓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着眼点,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要完善党风廉政教育制度,坚持教育为先的方针,充分利用党课教育、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活动等,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党性观念,认真抓好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纪律作风、道德法治、科学文化等教育,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效能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保证领导干部在改革前列,树立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要在工作中有所作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要做到爱岗敬业,工作上有特色、有成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全力促使经济社会发展。

(三)、抓制度,用制度有效遏制权力的腐败。党风廉政应从制度上规范权力运行,通过一系列制度,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道德规范。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的环节和领域,必须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强化科学管理,强化民主决策,规范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的铺张浪费和腐败行为,真正实现按制度行政、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理的有效机制。

(四)、抓监督,规范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规范从政行为意识,增强廉洁行政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公务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人事调动、选拔干部、资金运行、工程招标等方面,勇于接受纪检机关和社会的监督。要构建“不敢腐败”和“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做到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制度监督与法律监督、公开监督与隐蔽监督相结合,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保证权力行使公平、公正、公开,做到让人民放心,让人民满意,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行使好手中的权力。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本文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由来、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负面影响协调发展对策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可比价格计算,自1979年至2002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4%①,2003年我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GDP增长9.8%,经济总量达到1.4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是我们应该清晰的看到,由于城乡分割、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负面影响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和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任何国家发展经济不可逾越的现象,更是当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它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1 城乡隔离,贫富差距拉大建国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放弃农村,发展城市的指导思想,造成城市和农村日益分化: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逐步走向现代化;而农村经济依然没有起色,甚至沿袭传统农业社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扛犁耕的劳作模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联系薄弱,没有形成城市反哺农村,随着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对农村的依赖逐步减少。城乡经济联系日益疏远。

1.2 三农问题影响城乡协调发展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但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减缓的难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三农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的协调发展。

1.3 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我国1958年颁布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造成农村隐性失业严重,经济效率低下。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势必造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1.4 农村经济落后,国内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中,国内消费需求占总消费的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在世界经济疲软,国际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我国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才能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落后,占总人口63.91%(2001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我国近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总消费远低于仅占全国人口约30%的城市人口总消费,人均消费水平就更低了。

根据边际消费递减的规律,增加农民收入对内需的拉动作用要远远大于城市人口收入的增加。目前我国正处八消费产品升级换代的时期,一方面城市对彩电、冰箱等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逐步向万元级、10万元级消费产品迈进,而广大农村地区却对彩电、冰箱等缺乏购买能力,造成彩电、冰箱等消费品的假性饱和。农民人均DPI较低,没有稳定的预期收入,而必须面对不可预期的生老病死和子女教育等,又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其消费需求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从而使我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不够,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不符,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符,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把城乡统筹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发展经济、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

2.1 变革不合时宜的户籍管理制度由1958年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后逐步形成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城乡分割和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根本制度保障。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首先就要变革不合时宜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全国统一的居民身份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198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并落户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国务院2000年颁布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

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扫清了障碍,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为东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有利于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的缩小,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出路。人口的自由流动不仅优化配置了劳动力资源,同时实现了劳动力同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最优配置,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2 发展乡镇工业、推进城市化是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之前,乡村工业受到严格限制,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乡镇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苏南模式就是乡镇工业成功的典范。中国在特殊的历史阶段采取了以农哺工的政策,但工业成长起来后,没有出现城市反哺农村,在这样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担负起了反哺农村的替代作用。乡镇工业可以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离土不离乡,拓展了增收的渠道,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建设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也不能盲目,需要做出科学的规划。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已经暴露出了弊端。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乡镇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率低下,生态问题突出。苏南乡镇企业经历了辉煌之后走向衰败就是一个例证。因此小城镇的建设和乡村工业化应该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择具有竞争力的城镇进行重点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

2.3 推行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农村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却很难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我们必须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加快税费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由于我国不但不对农产品进行补贴,而且还是世界上几乎仅有的对农业征收高额税费的国家,农民负担较重,收入增长缓慢。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保护脆弱的农业,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人才、资金、技术等投入,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业人口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4 加快配套体制改革,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传统户籍制度按照城乡划定国民身份,并且这种身份世代沿袭,农民的子女也是农民,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的途径无非就是读书、招工、参军等途径。农村人口享受不到城市人口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因此,应该尽快给农村人口以国民待遇,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配套体制改革,推进各种福利制度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给予农村人口以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这正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发展,也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成为一个空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道路,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思政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同时承担着政治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多重任务。鉴于当前教学中呈现的理论学习难度大、内容设计头重脚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从拓展教师理论视野、运用“互联网+”丰富内容呈现方式、在互动式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活灵活现地呈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让学生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关键词]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

[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

一、思政专业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在思政专业授课过程中,把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探索其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对于促进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及后疫情时代变迁,全球化及全球治理格局、中国在全球经济社会治理格局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的考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这些都需要体现并融入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之中,促使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思政专业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才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确保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思政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确保系统性、专业性。政治经济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经济学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与西方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思政专业中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而设计的,是培育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正确把握和懂得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点。真正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核心内容,深入分析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特点和历史规律[1],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从而自觉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因此,思政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既是政治經济学学科理论的重要传授内容,也是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支撑,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抓手,更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之后开设,而科学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之后开设,使学生首先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学生提供的最宝贵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它是一切思维方式的根基,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原则,确立看待问题的正确态度和立场。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方法、态度和立场,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正确看待和理性认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明确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真正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和脉络,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历史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思政专业这三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性课程的开设,是一脉相承的。政治经济学在几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较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总的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理论知识点密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理论性较强,知识点分布密集,覆盖内容范围大,知识之间的联系环环相扣,对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且政治经济学理论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经济学专业素养,而思政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经济学学科领域的专业积淀。再加上政治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部分理论在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对教师把握理论前沿和时代前沿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些教师难以适应,容易在课堂教授中顾此失彼:要么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的面面俱到而变成照本宣科,教学过程难以鲜活有力;要么过于关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个事例的阐释,而难以吃透理论,难以做到理论对实际问题的深入阐释,而忽视了理论的整体性,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片面性理解,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容易因为知识点的过于密集,难以吃透教材,尤其是对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解,很容易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的片面性,而仅仅将对资本主义的认知局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知识掌握过程中知识理论不能及时更新,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和解释能力,而丧失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产生空洞化、过时论、教条化等方面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设计上容易头重脚轻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设计上分为商品经济基本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囊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中商品经济基本理论部分在中学时期有过相应的学习基础,资本主义部分资本和剩余价值、社会再生产理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较强,教学和学习难度较大。社会主义部分对教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较高,一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鉴于对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无法结合实际讲深吃透,容易忽视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尤其是对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呈现出相应的不足,而较为注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中,又容易过于专注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知识点,忽视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深入解读和理解。对经济全球化最新进程及其逆全球化问题呈现理论深度与实践特点把握不够,缺乏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一些教师缺乏对中国在当前全球治理格局变迁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认知,尤其是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格局、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方面的时代命题缺少宏观的认知。总体上,容易使整体教学内容设计上头重脚轻,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中国化理论最新优秀成果。

(三)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启发与反思

鉴于一些高校在教学实践改革进程中,对于慕课、翻转课堂等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了解的缺乏,教师在政治经济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在方法上仍偏重于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份讲稿、一个幻灯片、一套试卷”相结合的传统平面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因为需要学习的知识信息量的庞大,而更加注重自身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思政专业课堂授课中多采用两到三个班的大合堂授课,班里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全方位照顾到授课对象。一些学生在上课时容易抛锚,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多样化的互动,使学生无法真正通过课程学习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鉴于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上述特点,当前高校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迫切需要在教学模式上深化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开拓教师的理论视野,运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真正实现互动式教学,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进一步开拓教师的理论视野

课堂教学是对高校学生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否能有效发挥,又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视野。要深入转变思政专业教师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头重脚轻的思维模式,就必须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平台,促使教师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形成开放性思维模式。一是更多地关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内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巨变中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深入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以及西方学者的理论阐释;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应对方式以及出现的问题,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多样性、实质、危机、矛盾等问题。[2]二是深入了解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在国内国际社会为此付出的实际行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拓展理论视野,[3]提升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互動中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境界[4]。从而在教学中发挥引领作用,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优秀成果,通过案例说理,将理论与实践成果紧密结合,运用到教学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增强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二)运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慕课、SPOC等网络学习平台和课程建设资源,利用雨课堂、钉钉、微信、QQ等网络软件程序和平台,采用视频、音频、PPT、文本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学习内容,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内容学习的引导,[5]使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实践。线上可以穿插视频教学、竞猜答题、关键词云等方式,开展头脑风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线下可以用讨论式、参与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6]同时要注意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论性、创新性。在课堂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理论文献研习,促使学生学经典、懂经典、用经典。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既要有课程内容课件的准备,也要有课堂中基础知识习题、问答、思考题的准备,还要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反思和深入思考能力,促使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问题解答,实现课上课下的多元沟通。这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呈现方式,需要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同时发生变革,要采用考勤、网络答题、课堂课下提问、课堂学习的反应和接受水平、实践应用能力、期末测试水平等全方位的考核方式,真正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实现让学生要学习、要读书、主动发问、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学习。

(三)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培育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要通过由教师主导的师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培养其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批判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没有批判思维,就不会有创新思维。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更加注重“双向式”的教学互动沟通模式的建构,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对课堂的反馈以及知识的把握和理论应用能力,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答疑解惑,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注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7]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的引导,进一步将政治经济学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和育人效果。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人类社会描绘出一副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图景。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创立之初到不断发展以至中国化的进程中,都明确展示了其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偏重单方面知识传授的不足,在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对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点的要求,将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外知识拓展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现实问题来掌握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学生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创新,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达成通过课程开设实现专业知识的积淀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清娥.普通本科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9-90.

[2]郎春雷.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思考[J].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思考,2020(7):122

[3]龚晓莺,蔡豪,康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创新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27):158-159.

[4]郭旭红,武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9(11):72.

[5]王琼,夏学平,欧阳功林.“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138.

[6]旷爱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教育观察,2018(13):120.

[7]李晓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现代交际,2020(20):49.

(责任编辑: 杜家和)

上一篇:审计资源节约型作用论文范文下一篇:诚信教育经济法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