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论文范文

2023-09-16

列宁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列宁“政治遗嘱”中五篇文章在经济、文化、政权、认识论等方面的论述,揭示了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升华,其中的精华部分对于指导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列宁;“政治遗嘱”;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丁宁,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文献标识码]A

十月革命以后,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仍四面楚歌,岌岌可危,特别是反革命势力试图通过谋杀列宁,妄图推翻新生的政权。在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前往赫里逊工厂时被蓄谋的破坏分子刺杀,严重受伤。由于工作的压力,1922年5月和12月两次中风的列宁已处于瘫痪状态。而身体上的病痛,挡不住列宁对国家命运的思索,住院期间,他通过口授的方法,从1922年12月24日到1923年2月9日,写成了《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论文是列宁总结6年多自己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所写,是对党和人民的嘱托,因此被称为列宁的“最后遗嘱”或“政治遗嘱”。“列宁是在1924年1月过早逝世的,年仅54岁。可以说,列宁没有年龄意义上的晚年,而列宁晚年就是指思想发展阶段上的晚年。”

“最后遗嘱”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向和平建设过渡时期,列宁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再思考,其中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权建设任务等方面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是建设俄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后尝试。

一、经济建设

“最后遗嘱”关于经济建设任务是在《论合作社》中大量论述的。这是1923年1月4日和6日根据列宁口授整理写成的一篇文章;同年5月26日和27日发表在《真理报》第115号和116号上,后来被称为列宁关于合作化计划的代表作。列宁在这篇文章里,全面系统阐明了如何通过合作化把千百万小农引导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张。

苏维埃政权成立五年后,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展商业的基础上,找到了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台阶”或形式,即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根据自愿和与国家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私人买卖”,把在经济上和需要上有着各种个人特点的独立小生产者联合起来。合作制政策的施行成功,使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并使小农经济易于在相当时期内,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过渡到大生产。列宁也认为合作社这种组织是农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因此,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着重论述了合作社的组织条件、作用及性质和伟大历史意义等,是对苏维埃俄国条件下的“合作社”的一次全新认识,表明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在经过十月革命以来的艰苦探索之后,终于开始突破社会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他如是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一语破天惊的论断是列宁晚年思想带有结论性、总结性的概括。

这个论断的产生是有充分论据的。首先,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作制的性质。“在私人资本主义下,合作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前者是集体企业,后者是私人企业。在国家资本主义下,合作企业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因为合作企业是集体企业,但它与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如果它占用的土地和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属于国家即属于工人阶级的。”列宁在此认为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同时也承认了在一个经济落后、小农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在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多种经济结构并存这样一个过渡时期的必然举措。另外,合作社的性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取决于政权和生产资料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由于政权和生产资料全部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合作社也就成为社会主义组织了。

其次,在谈到组建合作社的条件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国家领导和管理合作社的内容和手段时,列宁认为“正确坚信必须进行阶级斗争、为夺取政权进行斗争等等的人们曾合理嘲笑、讥讽和蔑视过的那种社会主义,现在使居民尽量合作化的情况下,自然就能达到目的了”。另外,他也认识到“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权力,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最小农结成联盟,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已有保证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这些都说明在当时已经有充分的条件能够组建合作社,而且也是“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最实际的方法。这些也都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经济、财政、银行方面都给予了支持。“贷给合作社的国家资金,应该比贷给私人企业的多些(即使稍微多一点也好),甚至和拨给重工业等等的一样。”

最后,列宁指出了合作社的伟大历史意义以及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校”。在《论合作制》的开篇,列宁就指出:“我觉得我们对合作制注意得不够。未必每个人都了解,现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不管新经济政策如何,合作制在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有了完全合作化的条件,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地上站稳了。”这些论述虽然有一些绝对,但我们能看出把合作社理解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苏维埃俄国特别加以支持的一项社会制度加以肯定,理解为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形式或途径。在《论合作制》的最后篇幅,列宁更是大胆提出了合作社与对农民的文化工作的关系以及合作社开展文明经商的措施和意义。合作社的建成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引导,也需要农民以及商人合作共同完成。

二、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任务在苏维埃国家刚刚诞生的日子里就被列入社会主义改造纲领之中,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向和平建设过渡的时期就已成为重要任务。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无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在民主政治建设上,都遇到了由于文化的落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列宁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落后的状况,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日记摘录》是列宁于1923年1月2日在病中口授,且发表在同年1月4日的《真理报》第2号上的文章。一方面,针对俄国文化落后的情况,列宁特别强调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把着眼点放在大力普及和发展国民教育上。可以说,初级国民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最根本的、最有战略意义的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国民初级教育。然而在俄国,由于沙皇政府长期实行等级制和

农奴制政策,文化教育水平陷入极端落后境地。俄国成年居民有75%以上不能读书识字;城市工人40%以上是文盲;而在农民中不识字的人则占有80%;学龄儿童入学率仅达20%。1923年初,抱病在身的列宁,看了1920年人口登记资料基础上编成的《俄国识字状况》一书和《日记摘录》中1897年及1920年俄国居民识字状况表的数字指出:“我们距离普遍识字还远得很,甚至和沙皇时代(1897年)比,我们的进步也太慢。”[2](P676)这表明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改革尚未完成,俄国仍然处于文化落后的状况。列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发展国民识字教育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而又最根本的、关键性的措施,明确指出了最为迫切的工作之一:“使我们的整个国家预算首先去满足初级国民教育的需要,这个工作我们还做得太少,少得简直不像话。”

另一方面,列宁认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仅在经费上,而且在人力上也应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城乡文化联系。当时,俄国农村文化教育非常落后;为了加速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列宁就向城市工人建议:“能不能把所有的城市支部都‘分配’给各农村支部,使每一个‘分配’给相当的农村支部的工人支部,都能够经常注意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时机来满足自己的兄弟支部的各种文化要求呢?”在最后,列宁指出:“只有当我们研究了这个问题(文化问题一作者注),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工人团体(尽量防止它们官僚主义化),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它并实行它的时候,我们才能前进(那时我们大概就可以开始百倍迅速地前进)。”

三、政权建设

在关于政权建设方面,列宁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及《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两篇文章中作了集中论述。《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是列宁在病中用七天的时间口授的文章,是关于改造工农检察院、改革国家机关的重要著作。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集中全力抗击外国武装干涉和镇压国内反革命叛乱,大部分共产党员和优秀的工人积极分子离开所在的工作机关,前往军队参加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少机关只有很少的党员甚至没有党员留守。因此,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国家机关进行根本的改造;同时,由于俄国文化落后,文盲众多,国家机关不得不接收了几十万沙皇政府留下来的旧官和职员,因此,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官僚主义盛行,往往对抗中央的决议和指示。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列宁曾多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改革国家机关,并领导改组国家监督机关成立工农检察院,以督促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工农检察院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仅工作人员就一万二千多人,工作效率不高,没有威信等。为了使工农检察院真正成为模范机关,1923年l-2月间,列宁虽然病情较重,仍口授了《怎样改造工农检察院》一文,作为向即将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建议;不久,列宁又口授了《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作为《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的补充。

列宁首先从俄国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批评工农检察院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的错误,指出:“要特别认真地整顿国家机关。”因为,一方面,国家机关存在许多“即使不令人厌倦,至少也非常可悲的缺点,这些缺点根源于旧事物,旧事物虽然被捣毁,但是还没有消灭,还没有退到早已成为陈迹的旧文化的阶段去”。另一方面,苏维埃制度中好的东西“只是匆忙地抓起,还没有被理解领会和被实践证实”而巩固下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习惯中。在改革国家机关“这种事情上,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列宁在这里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文化的改变是更深层的改变;旧事物是否真被消灭、新事物是否真有了成就,要看它们是否深入到文化、深入到日常生活习惯之中了。国家机关改革本质上是个文化问题,而“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列宁还谈到怎样选拔人才改造工农检察院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强调:“经过极严格的考核来挑选工农检察院的职员”,从中选拔各种各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另一方面,改革国家机关、监督检查工作不力是列宁晚年极不满意的问题之一。按照列宁的权力制约思想,在苏维埃俄国应当建立起一套白下而上的监督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相对独立的最高监察机关。这个机构将由优秀的工人和农民组成;具有对党政最高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威;它的工作人员要直接参加党政最高权力机关的决策、立法、执法活动。不仅如此,还要扩展监督主体。列宁从新的高度提出了人民监督主体作用的问题,要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即到工人和农民中去发掘新的力量来充实监督队伍。另一方面,提升党的监督机构的法定地位,以党内监督完善党内自我监督机制。列宁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建议,从工人和农民中选出75—100名新的中央监察委员,“当选者也像中央委员一样,应该经过党的资格审查,因为他们也应享有中央委员的一切权利”。而且,这些中央监察委员有权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向任何人提出质疑,“不管总书记,还是某个中央委员,都不妨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这些都说明,列宁很重视监督体系的建设,中央监察委员会被赋予特别权力,从而保证了它拥有并且能独立行使对同级党组织及其领导者的检查权、查处权等。这对于当时苏维埃俄国加强党内监督、搞好民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读列宁的“政治遗嘱”,笔者不禁对列宁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感想颇多。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论思想,同时也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达到了最为深邃的程度,具有了最为完备的形态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列宁十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的方法和武器,特别是列宁所面对着的时代的经济、政治、思想状况都已经把认识论问题提到了首要地位。在列宁的“政治遗嘱”中,色彩最浓、哲学性最强的要数《论我国革命》了。这篇文章是列宁口授的最后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堪称“政治遗嘱”的根基,在最后一组文章中起着统领一切的作用。它的构想虽然最早但完成却近于最后。为了完成这篇文章,列宁忍着巨大的病痛翻阅了苏汉诺夫《关于革命的札记》第三、四、七篇,并于1923年1月16日~17日口授了这篇批评苏汉诺夫的著名文章。它的特殊地位不仅在于它是列宁最后之作中特别着力的一篇,而且还在于它以非常浓缩的形式结晶着列宁认识论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第一,运用一般原理与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一基本原理贯彻了列宁毕生的理论、实践活动,在探索落后俄国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强调:“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凝结在《论我国革命》中的列宁认识论思想的这一基本原则,不仅对于列宁在其“政治遗嘱”中建构俄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以及其他一切问题,也都有十分重大意义。第二,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这一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基本思想,而列宁根据时代的特点,大大地发挥了这一观点。特别是他在思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强调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反对把西欧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看作是惟一模式,这一观点也是列宁“政治遗嘱”中最为新颖、独特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之一。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列宁指出:“俄国是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次战争完全推进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或欧洲以外各国之间的国家,所以俄国可能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固然并不超出世界发展的共同路线,但是使俄国革命显得有别于以前西欧的革命”。这一完备的思想不能仅仅被看作是列宁建构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结论,而且该被看作是他用以建构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并对我们在列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认识一切社会问题的认识论指导。最后,理论与实践结合。列宁在最后的“政治遗嘱”中针对那种从书本中讨生活,因而不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庸人,强调“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再看分晓”;他针对那种对社会主义缺乏深思熟虑的人,强调要“七次量衣一次裁”。所谓“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就是强调要尊重实践,勇于实践;所谓要“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要强调理论思维要反映实际,合乎实际。正是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使列宁在认识并指导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表现出了无比的创造性,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列宁“政治遗嘱”中的这些思想不仅在整个人类学说的发展史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也是具有独特地位的。展开来认真地研究这些思想,把握住他的思想精髓,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周志华]

列宁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文化发展已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热度有些异常,其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甚至超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影响。面对这一境况,须引起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思考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什么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这种西方之“矢”是否能射中国现实问题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究竟应如何理解与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是对十月革命胜利而西欧社会革命失败进行反思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的使用率都很高,常常并用、互用和混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另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正确结合的结果,也是一个更具中国特色的理论,更符合中国实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个名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过中国化之后的理论成果。学术界敞开怀抱接受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自己的解释和理由:

概括来说,不同点为:(1)二者形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2)西方马克思主义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更重学术意味;(3)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更为彻底的批判精神。

相同点: (1)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本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和方面,因而它们之间又存在若干相似之处。(2)从理论角度来看,中国马克恩主义哲学界近年来对马克思哲学的重新诠释与理解,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马克思哲学观的解读几乎是同时展开的。(3)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都将面对新的问题转向,因而在范式上有可能产生更大的通约。

总之,西方马克恩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学术背景中展开平行的比较、对话甚至部分融合是完全可能的。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学术背景中展开比较、对话与借鉴融合不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分析西方马克恩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未来研究的共同问题域与不同关注点,二者的源头都是马克思主义,而对未来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互通性和共同域。

其次,通过对比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种马克思主义传统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理论形态的异质性,映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独特的现实发生与理论生成。

再次,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其合理因素来审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国内学者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更加“近水楼台”,他们掌握的资料也更加全面,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不可否认。

最后,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吸收一定营养元素,融入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当中,以此大大拓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努力会在两个方面有所启示。一是理性思考的态度。二是贴近现实的精神。

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还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其研究的基点还是应该落到现实上来。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现实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引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革命实践的“思想闪电”,脱离开现实性与实践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价值的无知和亵渎。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应以中国的发展为本,以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及其现实条件为基,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客观任务。理论工作者应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愿望与激情,落实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总结上,落实到中国实践进程中的矛盾认识和现实发展上,这才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应有的责任,也是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应有的基点和出发点。

总而言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在继续,也需要拓展与深入。希望广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者更加深入学习推进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明,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H].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徐崇溫.西方马克思主义[H].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N].深圳特区报.1999—08一OB.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人民出版社,1995.4.56.

[5]周凡.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35.

[6]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 .人民出版社,1981.44.41.

[7]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 32—23 3.

列宁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列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帝国主义阶段和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下,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始终相信、依靠和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无产阶级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培育共产主义新人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等主要内容。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背景;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赵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成敏,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四川成都610031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论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核和灵魂,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集中表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概括。后来,恩格斯应朱泽培-卡内帕的要求,為1894年3月起在日内瓦出版的周刊《新纪元》找一段题词,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认為,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严格剖析和未来社会的科学判断基础上做出的。他们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一系列无法解决的矛盾,努力把握未来社会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然后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就是消灭“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同“传统的”一切与私有制相适应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全人类才会彻底解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会实现。

在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没有如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想的那样,首先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得到了实现。无疑,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目标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主义的科学与价值问题,便成了无法避免的重大问题。列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他根据俄国的基本国情,开创性地探索了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列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二、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都源于历史时代所面临的深刻矛盾和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向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提出了重大的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革命究竟从哪里开始并取得胜利的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革命是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还是从一国或少数几国取得胜利的问题。这是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这个时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完全突显。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美国和德国发展速度强劲,政治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世界已经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后起的强国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与自己实力相称的殖民地。战争必然削弱交战国统治阶级的力量,加剧本国人们的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使帝国主义链条上出现有利于革命的薄弱环节。但是,在第二国际已经分裂的情况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同时发生革命已经不可能。列宁从帝国主义时代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出发,根据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入的分析,果断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他认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后来其他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革命“多国同时胜利论”的否定。列宁曾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国同时胜利论”强调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即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在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强调政治因素,即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列宁的这一思想是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改变了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社会主义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观念。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俄国这样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便成了首要问题。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和未来社会的理论,着重思考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列宁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和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一方面,列宁反对脱离实践来谈社会主义;另一方面,面对帝国主义的压力,列宁又希望能尽快完成过渡,巩固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1918年春,列宁提出了“直接过渡”的思路,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随着国内战争的爆发和大规模的外国武装干涉,列宁的“直接过渡”计划转向更為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列宁认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完成“直接过渡”,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捷径。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严重干旱灾害,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严重不满,1921年初苏俄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矛盾激化。这时,列宁认识到,“直接过渡”,特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苏俄的国情,不能解决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苏俄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曲折,促使列宁把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苏俄的国情出发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1921年初,列宁提出实行新的经济体制的构想,“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向‘围攻’”。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标志着列宁突破社会主义理论初定模式,开始探索在没有经过高度的资本主

义发展、经济文化落后的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网。1921年秋,新经济政策又进行了调整,列宁指出要“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1922年之后,列宁在总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经验的基础上,对取得执政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论述和阐发。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帝国主义阶段和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大历史背景。列宁在理清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理想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始终相信、依靠和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无产阶级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培育共产主义新人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等。

(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要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奴役,消除“物的依赖性”,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190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讨论普列汉诺夫起草的两个党纲草案时,列宁针对普列汉诺夫的第二个纲领草案中所提到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来满足整个社会及社会各个成员的需要”一语,他指出这句话“也不恰当。这不够。……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这会更明确些”。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正式党纲明确地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為社会主义的目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纲领》中强调:“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将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从而解放全体被压迫的人类,因為它将消灭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一切形式的剥削。”“……进而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共产主义正在向这个目标前进,必须向这个目标前进,并且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不过需要经过许多岁月。”可见,列宁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标具有坚定信念,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长期的过程。

(二)始终相信、依靠和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

“相信谁、依靠谁、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宁始终相信“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列宁认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把人民群众作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价值尺度和最终目的。列宁论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论思想确认人的行為的必然性,摒弃所谓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话,但丝毫不取消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对人的行动的评价。……同样,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但是个人的活动只有符合历史规律,而且汇合到人们群众的斗争中去,才能取得重大成果。列宁认為要充分激发和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列宁高度赞扬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伟大创举,他认為它的意义在于“它向我们表明了工人自觉自愿提高劳动生产率,过渡到新的劳动纪律、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

(三)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

集体主义价值观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比个人主义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列宁十分强调集体主义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社会发展的利益高于无产阶级的利益;整个工人运动的利益高于工人个别阶层或运动个别阶段的利益。”同时,列宁论述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必须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关心个人利益,依靠个人利益,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為基础”,坚持“同个人利益结合和个人负责的原则”,“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

(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优越性。马克思认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恩格斯也提出,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之后,“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讲的“所有人的富裕”、“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生活”实质上就是共同富裕。无论是在俄国民主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还是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尽管俄国经济文化落后,列宁始终关注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价值目标。1903年3月,他在《告贫苦农民》中指出:“在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主义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1918年5月。列宁再次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困难和它的全部力量也就在于了解这个真理。”“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共同富裕,列宁认為这是社会主义应当追求并且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1919年2月,列宁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工人,全体中农。人人都能在决不掠夺他人劳动的情况下完全达到和保证达到富足的程度。”列宁深刻

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方式与资本主义少数人致富的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会主义是在不掠夺他人劳动的情况下,通过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使人民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则是靠掠夺他人的剩余价值而致富。

(五)无产阶级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目标

无产阶级民主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政治层面的反映。无产阶级民主的实现和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主义价值的重要尺度。马克思、恩格斯从国家形态的角度论述了无产阶级民主。他们认為,民主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本质上是统一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表明:无产阶级民主,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也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形态。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他明确地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使用有系统的暴力的组织。”列宁认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这包括两个意思:(1)无产阶级如果不通过争取民主的斗争為社会主义革命作好准备,它就不能实现这个革命;(2)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列宁的论述表明,无产阶级要通过夺取政权的斗争,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也还要通过无产阶级民主来巩固社会主义,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把无产阶级民主也称之為“社会主义民主(劳动人民的民主)”、“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体现在苏维埃政权中的新的无产阶级民主”。

列宁认為,无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相同的。虽然更多时候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来指称无产阶级的国家形态,但在论述无产阶级专政时,都明确地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甚至把无产阶级专政直接称之為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民主。“苏维埃=无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即被压迫者先锋队组织成為统治阶级来镇压压迫者,不能仅仅只是扩大民主。除了把民主制度大规模地扩大,使它第一次成為穷人的、人民的而不是富人的民主制度之外,无产阶级专政还要对压迫者、剥削者、资本家采取一系列剥夺自由的措施。”所以,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新型民主是目的,新型专政是手段。如果离开了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本质的特征。所以,列宁把无产阶级专政称為无产阶级民主制。”

(六)培育共产主义新人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目标

培育和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层面的价值目标。列宁指出,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夺取政权之后进行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开展文化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合作化,是社会主义建设高度发展的关键。“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列宁认為,要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必须给工人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只能产生出工联主义意识。工人的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而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就必须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进行不可调和的斗争。“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务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能采取细致深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我们许多年轻的著作家和共产党员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

列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体现了列宁在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作的创造性发展。列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内容,对提炼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责任编辑:青山]

列宁论文范文第4篇

《列宁传》这本书是普拉东 、米哈伊洛维奇、凯尔任采夫写的,作者在这本书中叙述了列宁为俄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战斗一生,并且着重介绍了列宁为建立布尔什维克党,为反对沙皇制度、反对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介绍了列宁为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进行的斗争。

就本书的结构来看,本书分为两部分,以世界大战的开始所划分,也是分为两个阶段来讲述列宁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的传奇历程,本书的结构紧凑,为详细的了解列宁的事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领袖和导师,对世界历史和俄国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列宁的那种对无产阶级的执着追求和信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我们的启示将是我们生活的罗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为我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动力。

列宁的一生布满坎坷,在曲折的道路上他孜孜不倦的为俄国的革命奋斗着,他把为共产主义胜利的伟大事业所具备的坚决性和不屈不挠与不妥协的精神教给了工人和集体农民,在全世界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他把俄国推向了历史的前页,使俄国的被压迫者看到了希望,在他去世后,讣告说过一段对他的评价“列宁活在每一个诚实工人的心里,列宁活在每一个贫苦农民的心里,列宁活在千万殖民地奴隶中间;列宁活在敌人营垒对列宁主义共产主义和布尔什为主意的憎恨里。”这段话真实的反映出了列宁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列宁的生活很简朴,为他人服务是他一生的格言,不让他自己要别人伺候,而要自己照顾自己——他遵守这条法律知道他生命的最后一日。 列宁第三次严重发病后,无情的病魔使列宁右半身完全瘫痪并剥夺了他的说话能力和工作能力。列宁感到极端痛苦,竭力进行挣扎。至此,列宁的政治生命基本结束。一位看护他的教授记载道:“情况确是悲壮的。这个人,这个曾经用他的言语使群众激动兴奋,曾经在辩论中说服战士并使领袖坚强起来的人,使全世界都对他

的话起了这样那样反应的这个人,现在却连最简单最原始的概念都表示不出来了”。列宁在病榻上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还是不忘革命,他忍着痛苦,吃力的口授了最后的几篇文章,留给了布尔什维克党和全世界无产阶级领袖们最有价值的遗嘱。

虽是领导,可是列宁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和善而谦逊的态度,他的温和使人们更加容易与他接近也更加愿意与他交流,高尔基曾说“我从没有见过谁能笑得像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那样有感染力。看到他像那样一个严格的现实主义者,一个对巨大社会变革的必然性看得如此清楚,感觉的如此深刻的人,一个毫不妥协、毫不容情的憎恨资本主义世界的人,竟会笑得像个孩子,直到流出了眼泪,直到笑得喘不过气来,是觉得奇怪的。一个人能笑得这样,必定有最健全最健康的心灵。”可见列宁的亲切在众人心中的影响非同小可,相信他之所以受人民群众的爱戴与他的慈祥和善是分不开的,这也为他更好的接近群众,更好的领导革命奠定了基础。

列宁似乎继承了他父亲的坚强和勤奋以及母亲的亲切、刚毅,他的仔细、周密使他的每一个计划都能在一定时间内很好的完成。在被监禁在狱室里,列宁还是有条不紊的照常工作,他利用狱中图书馆的便利,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并且继续指挥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那有规律的生活和生活作息安排并没有使他在铁窗之中消褪健康,正如他母亲所说“他在狱中健康增进了,而且变得异常愉快”。想必列宁的不骄不躁的心态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的,我想这也是他领导革命成功的一个强势。

列宁在整个革命的历程中还展现出了他那博大的胸襟,对普列汉诺夫的欣赏他一直都没有动摇过,尽管普列汉诺夫确实放弃了与他的合作而背叛革命走上了支持资产阶级的道路,可是列宁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他的能力和身上的品质,他依旧再次对普列汉诺夫进行了邀请,可惜,这次的邀请却失败了,想必这给列宁和其他革命者带给了遗憾。

列宁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可是他并没有为此而屈服,他依旧凭着惊人的毅力领导了俄国革命,并把革命带向了正确的道路,最终为俄国人民带来了新生的曙光。在网络上有人以此来评价列宁(在列宁去世后):

历史的帷幕一层一层地拉上了,一个充满革命、创新、剑气的激荡人心的伟大时代慢慢地虚掩在时间的隧道之中。列宁――俄罗斯人民伟大儿子、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虽然长眠了,但他那经天纬地的不朽业绩、博大精深的光辉思想、富有磁性魅力的伟大人格,不仅被凝铸成一座座历史丰碑而永垂千古,而且成为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社会主义运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寻求正义、自由、平等、真理和解放的永不衰竭的源泉。正像1895年列宁曾引用父亲伊里亚生前所喜爱的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一首诗来悼念革命导师恩格斯一样,这首诗也成了人们怀念他的一段“悼文”:

你永不停止心灵中的渴望,

你热爱祖国,像正在热恋的人一样,

你向她献出了自己的劳动、希望和思想,

你使许多纯朴的心都屈服于她。

你呼唤人们走向新的生活,

„„„„

然而,死神过早地降临到你的头上,

它夺去了你手中预言的笔杆。

一盏多么光亮的智慧的明灯熄灭了!

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停止了跳动!

人们为列宁的失去而叹息,这位伟人最终让自己的名字和人们对他的想念留了下来,他的灵魂依旧存在人们的心中,他的精神与品质依旧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列宁的生活背景已经过去了,在那个战乱的时代里,伟人们用自己的智慧探索着、跋涉着,即使面临死亡的危险,他们也不会有丝毫退缩。着眼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我想最主要的也是探索和上进,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和谐。未雨绸缪,在这个知识与经济结合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挑战,人才林立的局面下,我们不得不通过不断的为自己充电,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各个方面的层次,才能有一席之地,可是在正真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青年却没有了先人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勇气,相反却出现了啃老族、攀比热„„,“成都富豪子弟豪车大聚会”等等事例枚不胜举,让人们瞠目结舌。贫富差距的扩大新一代的观念大有变化,而父母们培养子女的方式也不得不让人惊叹,在搞不清溺爱与爱的同时助长了孩子们歪曲的心理,使孩子们从小就滋长了不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此我想通过关于青少年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通过与列宁的生活做对比,找出我们社会的一大危机根源,从而来达到警示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竟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吸毒人群的低龄化正在成为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 ,纠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引起的:

(1)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的作用是可见一斑的。

(3)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腐败的教育体制,现在学校教学似乎把法制教育只是作为形式,盲目的追求升学率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

文化市场上的“黄色污染”,在教育体制中的“灰色地域”, 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都显而易见的出现在教育领域。

通过这些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因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而最大的原因我不得不说是青少年很差的自律能力,与列宁相比就是非常逊色的了,想想列宁在那样混乱的环境中都没有随流而走,而是由衷的只选择了自己所认准的那条道路,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也给历史抹上了金色的一笔。

这仅仅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方面,随着世界格局的多元化,我感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多元化的,面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感觉真是“多彩”!时代的发展倒助长了人们腐败的思想,人们没有毅力可谈,自律也挂不着边,这些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我想,列宁生活的时代危险重重,困难当道,而列宁却没有为此而退却,相反他却以惊人的毅力走完了他所想要的人生历程。在人们理想歪曲化的今天,似乎要培养出列宁的那种高品质已是难上加难,人们正在为所谓的潮流所冲昏头脑,为所谓的时髦所醉心,对理想的追求似乎是望而却步,感觉那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这便是寄生虫生长的心理前曲,也是社会蛀虫成长的前奏。

列宁论文范文第5篇

( 一)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新经济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开始显现, 并且危及到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面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这一特殊环境下对维护苏维埃政权确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 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也开始凸显, 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农民对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这集中表现在富农暴乱不断、播种面积下降、粮食歉收等等。工农联盟面临濒临分裂的局面。

新经济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是俄国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现实国情无法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必须首先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虽然从农奴制改革以来, 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显著发展, 但是其发展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再加上三年的国内战争给苏俄的工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使苏俄的经济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

由于以上的原因, 再加上当时列宁等人存在企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思想, 导致其无法及时改变工作方针。而1921 年3 月发生的科朗施塔德水兵叛乱更是让列宁等人意识到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制定符合苏俄实际国情的方针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新经济政策由此产生。

( 二)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第一,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战后余粮收集制的继续实行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的生活水平降低, 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也与日俱增。为了缓和与农民的关系, 更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1921 年3 月21 日, 苏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和原料征集》, 标志着余粮收集制的结束, 粮食税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为: ( 1) 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农民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安心经营,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 2) 税额比余粮征集制少, 随着工业和运输业的恢复, 工农业产品能正常进行交换, 税额还要进一步减少; ( 税额在每年春耕前公布, 依每个农户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勤劳经营者以奖励, 不按期纳税者罚款; ( 3) 纳税后剩余产品,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允许在地方范围内自由交换。[1]之后又通过将实物税改为货币税的方式完成了从粮食税到货币税的改革, 粮食税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 它通过减少征收额度、确立奖罚制度等措施尽可能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稳定了农村的形势。粮食税的实施为迅速恢复农业生产, 提高粮食产量创造了前提, 对巩固工农联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对国家资本主义的扶持与发展也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失败, 使列宁认识到小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在苏俄仍然占主导优势, 因此要实现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采取利用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 活跃苏维埃俄国的经济, 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经济基础。

苏俄主要采取租让制、租借制和合作制这三种方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租让制是苏维埃政府与国外资本家签订合同, 将其无力经营或者经营不好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 允许他们利用苏俄的生产资料并且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生产。租借制则是苏维埃政府与国内资本家签订合同, 使其拥有某些国企、油田、森林、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权。合作制是指农民或者小生产者在自愿的前提下组成合作社,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通过采取上述三种方式从而实现推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的。

上述政策的实施不经使苏俄获得大量资金、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 而且对改善民生, 稳定社会起了不小的积极作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为以后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 利用市场关系, 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

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 使列宁认识到以苏俄现有的生产力水平, 想要取消市场、商品是不现实的。要想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就必须利用市场, 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正如列宁在1921 年12 月的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 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同农民唯一可能的结合, 是促使经济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2]

为了发展商业, 苏维埃政府通过批准建立市场交易所, 作为主要的商品批发市场、恢复俄国之前广泛流行的定期集市贸易、取消了商品交换的区域限制, 使商品和工资等实现货币化等方式来达到发展市场, 恢复商品流通的目的。与此同时苏维埃政府还采取将国家掌握的大量商品储备物资投放市场以稳定物价、利用非指令性计划对市场进行控制和干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对私人资本主义和自发势力进行监督和统计等措施确保市场的社会主义性质。

通过这些措施, 城乡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人们的生活物资变得逐渐丰富起来, 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认同。对巩固社会主义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

新经济政策涉及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 它集中体现了列宁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 科学地阐释了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问题, 从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一) 各国人民必须依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

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 使列宁意识要在苏俄实现“直接过渡”是不现实的。因为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只有具备实力雄厚的大工业基础, 才能保证实现直接过渡的任务。但以苏俄当时的经济水平明显达不到“直接过渡”所要求的经济基础。因此, 列宁依据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 由该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状况决定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论证了苏俄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 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恢复与发展经济, 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新经济政策也由此孕育而出。

列宁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时反复强调苏俄特殊的国情。他在俄共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 有在几十年中形成的农业雇佣工人阶级……俄国的情况不同, 这里产业工人仅占少数, 而小农则占大多数。”[3]而且, 列宁也客观地指出: “我们目前正处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 就是说, 我们俄国无产阶级在政治制度方面, 在工人政权的力量方面, 比英国或德国都要先进, 但在组织像样的国家资本主义方面, 在文明程度方面, 在从物质和生产上‘实施’社会主义的准备程度方面, 却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4]由此可见, 列宁已经认识到苏俄“小农占大多数”和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实际国情。这样的国情决定了, 在苏俄采用“直接过渡”的方式是不切实际的, 只有通过采用一系列“中间环节”实现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面对党内部分同志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的言论, 列宁强调, 苏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自己来找出路”的精神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要受教条主义的束缚, 以苏俄的实际国情为根本出发点,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创前进的道路。

( 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生产力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列宁就指出: “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 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 随着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 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这个根本任务就是: 提高劳动生产率。”[5]列宁的这一论述, 事实上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思想。在列宁看来,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尤其是像苏俄这样国内经济文化落后, 国外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 只有发展自身的生产力, 增强经济实力才能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并且不断壮大。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正是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提高生产力的精神。

新经济政策所包含的实行粮食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允许市场的存在等措施, 直接目的是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工农业生产, 改善人民的生活。根本上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和发展生产力, 改变苏维埃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对于党内有些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的复辟,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待退的观点。列宁从苏俄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资本主义相对与社会主义的确是一种倒退, 但是同中世纪制度、小生产制度等相比却是一种进步。因此列宁意识到“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 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 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 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6]

因此, 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要想得以巩固就必须将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家实力的现实需求要求苏俄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正好适应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 三) 社会主义建设应该采取“渐进发展”

列宁在正确分析苏俄经济文化落后国情的基础上, 同时吸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 逐步探索了适合苏俄国情的经济建设新途径, 即在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国家应采取“渐进发展”的战略方针, 缓慢地、稳定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正是“渐进发展”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与应用。

为论述“渐进发展”思想的正确性, 列宁以苏俄的实际国情为根本出发点指出苏俄“小农占多数”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决定了其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渐进”的发展模式。首先, 苏俄是小农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 这就使苏俄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长期地同小农打交道, 必须渐进地发展。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明确强调: “俄国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当前主要任务, 就是要正确地规定并实行一些必要的办法, 以便领导农民, 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 通过许多渐进的过渡办法实现使用机器的社会化大农业”[7]同时, 面对苏俄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情况, 列宁意识到苏俄虽然可以在社会制度上“跨越”到社会主义, 但是苏俄现有的经济水平是无法跨越到马克思设想发展水平上的。所以要发展经济只能在尊重其客观性的前提下利用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发展。因此, 列宁在俄共 ( 布) 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也指出“经济建设问题对于我们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这条战线上, 我们应当慢慢地、逐步地———图快是不行的———而又坚持不懈地提高和前进, 以取得胜利。”[8]列宁这里就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建设要采取“渐进发展”的思想。新经济政策所主张的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实行粮食税发展小农经济; 抓住市场这一环节, 促进货币流通和商品买卖等一系列措施实际上就是通过发挥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 将其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既然, 在实际过渡过程中采用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等中间环节, 那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实践也只能是渐进的过渡了。

三、结语

正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的实际国情, 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21 年- 1922 年收购了3800 万公担粮食, 而在1925 年- 1926 年收购了8000 万公担粮食。1925 年播种面积达到战前水平。1921 年- 1924 年国有大工业生产量增长了1 倍, 保存了工人阶级的基本骨干, 从1923 年起, 在国营企业工作的工人数量开始增长。创建了一些商业银行, 1924 年春完成了货币改革, 实现了币值稳定。[9]但是之后斯大林抛弃了新经济政策, 导致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日趋僵化, 并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认真研究新经济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对苏联进行深入研究, 正确理解列宁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指导意义。

1922 年10 月, 列宁在回答《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说: “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 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 第二, 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10]列宁在这里已经明确说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基本生产资料属国家所有的前提下, 通过实行国家调节市场,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将工业与小农经济结合起来; 发展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 用市场原则改革国家经济管理体制, 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形成全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局面, 将新经济政策的俄国, 建设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完善标志着列宁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而且体现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求真务实、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精神实质。

中国与苏俄有着相似的国情, 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借鉴了列宁的相关思想,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对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并由此开辟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新经济政策”精神的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发展。所以认真研究新经济政策, 对于发掘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对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新经济政策作为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性政策, 集中体现了列宁关于在生产力落后的苏俄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促进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并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从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进行建设的理论。因此, 新经济政策在列宁主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分析新经济政策及其所体现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不仅有助我们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列宁主义, 而且对于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参考文献

[1] 梅明, 李鹤亭, 江静兰等译.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 (第1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23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229.

[3]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50.

[4]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204.

[5]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3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168.

[6]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301.

[7]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4.

[8]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336.

[9] 陆南泉, 姜长斌, 徐葵, 李静杰.苏联兴亡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8.

上一篇:妇产论文范文下一篇:抗震结构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