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学习观范文

2023-09-21

人本主义学习观范文第1篇

元代孔齐的《至正直记》中载:“村馆先生, 惟乡中有德行者为上, 文章次之。不得已则容弟子游学从师, 求真才实学者, 亦在德性为先也。”所以, 古代读书子弟在上学启蒙时必要择一名师从之, 做学问尚在其次, 更重要的是那些大儒老师了解怎样才可以培养出心理品质和头脑悟性俱佳的好学生。人之初, 性相近。所谓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孩童在生命的童年时代如同一张白纸, 可是其后在这张白纸的涂抹, 却可以决定以后人生的品质和走向。在知识识记上学的快一点慢一点都没关系, 心理品质才是重点, 只要将学生的心理品质诸如求知、主动性、情绪沉稳、自我效能等先教习了, 不落刻板。发现学生的任何不足, 改之以法, 导之以行。除学习能力外, 对儿童的自我控制、合作、自信、社会情感也会重视。

美国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教育是对人的“自我实现”的追求,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 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而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提供促进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可以去自主发现学习的方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一直都主张“教师 (teacher) ”这个单词可以代之为“学习的促进者 (facilitator) ”。这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转变, 在当代一直也都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需要教师的晓之以理、专业知识、视听辅导材料、讲解注释等 (这中间的每一个因素都是教师可以做到的) , 但对于学生不可忽视的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 这些因素在“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互动关系之中。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哪些呢?罗杰斯认为, 这和心理领域中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心理气氛因素是一致的, 这就是:

(1) 真实或真诚:学习的促进者表现真我, 师者的权威和性格中的优缺都尽量减少机体的防御行为; (2) 尊重、接纳:教师也是由学生而来, 在学生时代可能出现的被老师的区别或忽视对待, 本身便会影响他们作为老师的行为, 而向当时自己所受到的对待的认同是一种最有效的疗愈方式, 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习者的情感和意见, 如同当年的学生希望受到的尊重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而这两点有的学生在成为老师之后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觉察与进步而更好的成为老师, 而有的学生在成为老师之后只能通过一遍遍的重复当年自己感到攻击的行为来达到内在的疗愈, 而这些, 才恰恰是家长给下一代进行择校时最应该考虑的因素, 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教学行为, 所以在择校时家长不妨试着去听听老师的讲课, 需知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只有优点一直呈现, 可能也会有作为少年人的特点出现, 当这些比较可能不被老师接纳的行为出现时, 老师可以指责, 但这种指责是为了学生可以更好, 并非是通过批评呈现攻击 (当然这种攻击并非有意而为, 只是因为向攻击者的认同) , 当教师可以能够一直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所有行为时可以给到学生的是一生用之不竭的积极心理品质。

如果现在的学校教师所教与学生的仅仅是知识学习, 那么可能学生终会只能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 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唯一方法, 主动性人格是通过积极操纵所处环境来提高绩效的稳定的个体变量。可以让人很少被所处环境中的情景阻力所限制, 同时还会寻找跟多的机会, 会最大限度的积极采取行动。教师给予学生越多的自主空间越有利于主动型人格的养成。已经去选择了学校, 何不再选一个可以较为可能养成学生主动性人格的老师呢。自控是人格的调控系统, 学生在学龄期自我控制能力越高, 不仅在学校适应方面较好, 以后的总体发展也较好。但自控是内在的, 并非是在教师的严厉高压之下的听从, 而是在自主能力下的自控。研究表明, 亲密性师生关系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能力。如果老师能够在表达对于学生的要求同时, 并能够给学生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一定的积极期望, 可以使师生关系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表现出比较高的社会交往。须知, 学生一生需要问题解决与创造、态度与品德、学习迁移与促进, 而这些只能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程序。

即使进入了最好的重点学校, 也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得到最好的教育行为。老师也是常人, 也有自己待人接物的喜好, 调查显示, 教师喜欢在班内头脑灵活, 能够自我约束,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当教师对某个学生形成不同水平的期望时, 会通过对学生的态度、教育行为、互动、机会分配、反馈评价、提问等待时间、表扬批评差异等表现出来, 从而对学生初期的学校性格造成影响。但有的老师可能很容易形成罗森塔尔效应, 即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所以, 可能家长给孩子择校时更应该考虑老师是否可以毫无偏待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师生相处。

纵观美国五年来的择校比例和范围来看, 其实看不出什么规律, 但能看出的一个特点是这批学生自主、平和, 他们大多就近择校, 没有一定要上重点学校的说法, 或许某些根深蒂固的择校观念应当逐渐改变, 其实教育本没有那么复杂, 教育的本质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和知识传授过程, 让学生的各种先天的人性特质得以健康地成长, 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这些学生是可以独立、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去尝试并为自己的轨迹承担, 而学校不就是要培养出 (思想独立和人性健全的) 少年人吗?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当代家长的需求, 大多在一个方向上奔驰, 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听从、成绩优秀等等, 拼命地给学生“出类拔萃”的目标上添砖加瓦。借助各种指标, 评估学校的排名、名声、口碑、升学率, 据此给每一个学校定性, 给每一个学生设计未来的人生。凡是不在我们“指标体系”里的东西, 便被忽略不计了。而那些不在“指标体系”内的, 恰恰可能是我们业已丢失的、让我们的人生真正具有意义的东西......

选学校而择重点, 其实更重要的是在选择老师, 是在选择可以让孩子获得好的能力和心理品质的老师。适合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行为比重点名校更为重要。古有“孟母三迁”, 家长们对于下一代寄予厚待的心情固然迫切, 但是不妨在选择学校的基础之上, 看的再更深一步, 对于孩子而言, 可能在最初的师生相处中得到一个更适合自己成长进步的良师亦同样重要。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关注于孩子的教育方面, 而择校问题历来是家长关注的重中之重, 可是费劲心力将孩子送进的学校一定可以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经历吗, 而孩子心理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思维创造性对于学生未来的成败亦至关重要。对于下一代的学校选择而言, 更重要的可能在于是老师给到学生的教育行为。在此将美国当代的择校观与当代中国家长的择校标准都将一一介绍, 并在当代中国家长应当了解的择校标准也简略呈现。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观,教育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波等.中小学“择校”, 国外怎么做[J].党员文摘, 2006 (10) .

[2] 孙海峰.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评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 (01) .

[3] 范先佐.中小学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 1997 (02) .

人本主义学习观范文第2篇

今天是国庆节前一天,我在学校观看了《红领巾》话剧,他深深打动了我。

一个大队委带几个同学去野外,结果有两个同学不爱护红领巾,拿红领巾当泳裤,正当他们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时候,竟然发生了地震,掉进时光隧道,遇见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当经历了几次惊险的事件之后,他们懂得了红领巾的重要意义。

几位小学生的行为,是遗忘了红领巾代表的重要意义,不爱护它们了,看到令人很难过,红领巾是用战士的鲜血染成的,是国旗的一角,我们不尊重红领巾等于不尊重国旗,革命战士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付出了鲜血的代价,没有战士们和儿童团的英勇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假如连红领巾都戴不好,有什么资格叫“少先队员”呢?

人本主义学习观范文第3篇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 ABD)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BCD)A.群众路线B.媒体职能C.党报理论D.新闻真实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ABC)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B.政治家办报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ABD)A.新闻价值B.工作需要D.社会效果

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BCD)A.为人民群众服务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 BCD ) B.互联网C.手机等移动媒体D.微博平台

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BCD)A.坚持党性原则B.坚持以人为本C.不断改革创新D.加强人才建设

11.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CD)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C.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 ABCD )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ABCD)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4.“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 ABC )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BCD)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6.“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BC)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AB)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 BC )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央文件)

20.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AD )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 ABCD )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ACD )A.善于用事实说话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D.注重改进文风

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BD ) B.监督社会状况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C)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26.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ABD )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B.发表的途径通畅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28.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 ABCD )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D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9.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 BC)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人本主义学习观范文第4篇

摘要: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的阐释体现了以生产劳动和阶级政治的观点透视当代生态问题的“应用马克思”的理论取向。奥康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框架内分别就工具主义自然观、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以及环境史的叙事模式所关涉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等问题予以独到的分析;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内蕴对深化当代生态哲学研究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奥康纳;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哲学;劳动;阶级政治

鉴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察视角和解释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处的根本地位,英美生态马克思主义各家无不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的建构和演绎作为首要的选题。这其中尤以美国当代资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中的相关阐发最具代表性。奥康纳基于生产劳动和阶级政治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机制所固有的生态破坏性的揭示,彰显了唯物史观的社会批判理论内在的“深绿”立场及其对透视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思想力量。

一、空场与力量

与简单化地指责马克思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或把马克思构造为“生态哲学先驱”的做法相反,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的辩护和阐发可谓严谨、中肯而有说服力,体现出较为鲜明的“应用马克思”意义上的“效果历史意识”。奥康纳承认,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聚焦于对人类社会系统的研究并偏重自然界的社会建构问题,所以,“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作为一种既能有助又能限制人类活动的力量,在该理论中却越来越被遗忘或者被置于边缘的地位。”① 这一理论空场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视域应当扩展到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系统的阐释。但提高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生态意识”的关键并不是将其生态科学化以求在表层论述上附和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观点,因为,“上述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源自于对人类社会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与此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劳动将变成什么样子?”② 也就是说,在奥康纳看来,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生态哲学不可通约的关于劳动和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这一解读视角和核心观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和透视生态危机问题的本质力量之所在。

奥康纳指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物质界面,在人类史与自然史之间起着最重要的中介作用;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身处的物质世界,并通过建构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来反作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言之,“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事实上取决于社会劳动的组织方式、它的目的或目标,取决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使用方式,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和知识水准。”③比如,资本主义化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引发了土地商品化、城市污染和温室气体效应等“自然界向人生成”的消极生态后果,并催生了“自然的祛魅”和“征服自然”等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这种“人向自然界生成”的现代文化精神。

在奥康纳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之处在于对阶级斗争的概念和事实的指认”④,因此,对生态问题加以阶级政治立场上的阐释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力量还在于指证当今生态破坏全球化的严峻事态同日益普遍化的劳动剥削现象一样都关涉社会运动和斗争等阶级政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学的解释框架中,生态危机现象紧密关联于当今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状况。比如,贫富差别和剥削程度的加剧会强化对自然界开发的力度;环境污染对工作和居住条件悬殊的富裕阶级和贫困阶级的实际影响并不相同;强有力的环境运动能够发挥关键作用以阻止资本无限扩张对生态系统的大肆破坏。应当说,在阶级政治的主题渐已淡出我们的理论视野之时,奥康纳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切入生态问题的思考,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提示我们应当对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主体内涵作具体的理解,必须明确“征服自然”的“人类”实则有着特定的阶级区分,所以,剥削者阶级对生态破坏负主要责任,而不应当抽象地谴责和追究“全人类的原罪”。

二、自然的观念与资本主义

在技术理性批判的思想潮流中,对西方自然观的现代转型及其生态效应所作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可谓论著颇丰,但都未能触及现代自然概念生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机制这一唯物史观的深度。与此相反,奥康纳明确指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察关于自然界的用语和隐喻会发现,科学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现代的自然概念的产生及其内涵都应当置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现实情境中来加以深入的阐释。具体来说,科学主义自然观取代传统有机论的自然观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尤其是人与土地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的强制分离这一客观的社会变革过程。原始积累和随后的竞争性积累推进了土地商品化和资本化,“抛开了土地使用方面的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束缚,并建构起了对生态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生产方法。”⑤ 与此相应,自然概念的主导内涵首先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原来那种“有机整体”的含义逐渐被“事物之堆积”的含义所取代,以至于自然越来越被看作仅有工具价值的数学化的机械结构体。其次,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也带来了把人与自然加以严格区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区分具体表现为,我们把自然与文化、自然与历史、农村与城市、人之外的物质与人类精神等当成了相互对立的几组概念,从根本上说,这反映了对物质存在与人类文化之间关系的一种割裂。”⑥奥康纳认为,这种工具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今天仍然在我们的思想观念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塑造着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

根据奥康纳的进一步分析,作为对工具主义自然观的抵抗和消解,兴起于18、19世纪并延续至今的浪漫主义自然概念把“自然”解释为充满率真性情的“人的初始状态”和未被人类污染和开发的“荒野之地”,强调以审美的直觉来体验自然以替代意在操纵自然的科学认知方式。但在奥康纳看来,“对自然界的浪漫主义和伤感式的关注恰恰是以自然界本身现实发生的客观异化过程为前提条件的”⑦,反映了人们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感。而且,这种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诉求仅仅停留在唯心的主观意识层面上,不属于唯物主义客观实践的范畴,所以,浪漫主义自然概念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另一表现而已。

在对科学主义和浪漫主义自然观的内在关系和共同本质的认识上,奥康纳与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相关阐述可谓高度契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谱系在自然观问题上思想路径的一致性。在卢卡奇那里,“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因此自然按照形式和内容、范围和对象性应意味着什么,这一切始终都是受社会制约的。”⑧进而言之,科学主义和浪漫主义自然观的并存和对立反映了物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初总体性的消解所带来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二律背反,即“它一方面是关于人为了自私自利的利益利用的规律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关于他内心对事件所作的反应的意识”⑨。所以,卢卡奇深刻地指出,固然以卢梭和席勒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自然观力图克服理性和感性、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之间分裂状态的价值取向十分明确,美学原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观意义,但世界的美学化意味着掩盖了作为问题根源的生活基础。而且,把美学原则提升为塑造客观现实的最高原则就是用另一种方法把作为主体的人重又变成纯直观的存在者,并把改变世界的行动一笔勾销。同卢卡奇一样,奥康纳认为对总体性的自然概念的存在是否完全可能的问题只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回答,也就是说,非异化的自然观的普遍生成有赖于“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一制度背景的支持。由此观之,主张以生态价值观的转变来颠覆机械主义自然观念的西方生态哲学其理论上的不彻底性就在于忽视了生态道德革命发生的现实基础是以生产关系的批判为先导的社会物质生活世界的改造。

三、文化、自然与劳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文化效应曾作了如下揭示:“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⑩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丧失牵连着生态环境加速退化的世界。早期殖民主义势力对美洲印地安文化的摧毁和随之而来的动物种群的大规模灭绝{11}和现今资本强制力的全球扩张对文化异质性和生态完整性的一并祛除,无不印证着资本的运行机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加速推进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互惠关系的巨大破坏力。正是基于“保护或恢复传统的文化实践和自然景观免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侵袭”这一实践上的关切,奥康纳主张“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致力于探寻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的主题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12}。也就是要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模式的扩展和应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的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方兴未艾的文化与自然的保护主义运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奥康纳认为,事实上,人类的劳动不仅开展于阶级权力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也植根在一定的文化规范、文化实践和自然系统之中,而文化规范、文化实践和自然系统反过来又被社会劳动的形式所决定。这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应忽视主体间性、语言、协作方式等文化要素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问题、自然环境为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的发展所提供的多种可能性问题以及自然和文化的历史积累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还必须立足于对工业技术、劳动分工、财产关系以及权力关系的分析来揭示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劳动对自然与文化的作用方式问题。奥康纳指出,强调劳动是自然与文化的媒介,研究具体的生产方式对自然与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建构作用这一解读视角的选择并非抽象的理论预设,而是基于对资本在全球化范围宰制人文和自然的严重后果的密切关注。从目前的趋势看,资本主义的市场、金融和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扩张日益侵蚀着古老的文化和本土的环境,过去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劳动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统一性正日益加速地瓦解。这表现在“在差不多每一个生产部门,市场以及标准化的技术需求、融资方式、劳动管理模式等已经取代了旧式的那种文化与劳动之间的更为紧密的联合体形式”{13},生产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民族的文化形式和自然形式中脱离出来。所以,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特定的文化与自然之间传统关联已经被遗忘已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现代性的、商品化的自然与文化形式,这些形式是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以及雇佣劳动形式的世界化的一种反映。”{14}

奥康纳在揭示资本和雇佣劳动对文化和自然的建构及其生态后果的同时,强调以阶级政治学整合地缘政治学和身份政治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指出,在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自然景观日益受到全球资本和市场规律严重制约的时候,主张生态区域论的地缘政治学和主张文化多元论的身份政治学却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学持拒斥的态度,令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些人类物质活动对文化与自然史的影响这一主题往往处于缺失状态。由于回避资本和经济阶级的论题,把各自的论域局限在“自然”和“文化”方面,地缘政治学和身份政治学就遮蔽了经济和社会阶级观点的核心地位,从而无法对文化和自然的保护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这反过来也说明了“资本与劳动在文化与自然建构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许是最重要的政治学主题”{15},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生态政治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四、环境史与资本的逻辑

环境史是相对晚近才出现于西方学界的历史书写类型。虽然大多数环境史学家把自然史与人类史视为一个整体过程的两个相互建构或相互决定的方面,但他们往往局限于从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维度上对环境史作平面化的宽泛描述,不能在社会劳动和阶级政治的理论框架中对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内在关系作深入的整合研究。这说明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考察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透视地球生态变迁过程的人为根源、深化环境历史学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6}的论断表达的是以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为中介对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关系的总体性理解,为此,奥康纳从生产劳动和阶级政治的角度对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进一步阐释。他指出,马克思之所以把劳动或人类物质活动置于唯物史观的核心地位是因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交互作用的最广泛的层面和最强大的原动力就是物质生产活动。正是在此意义上说,自然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劳动的历史。进而言之,“在生产模式和社会结构的彻底的历史主义解读语境中,劳动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这样,自然史在上述解读维度上就成了人类的一个集团剥削另一个集团的历史。由于这种剥削的历史同时也是劳动者进行斗争以及其他社会斗争的历史,因此,自然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劳动者的斗争以及其他斗争的历史。”{17}

根据奥康纳的分析,首先,环境史学的产生反映了资本积累和发展的“深层逻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层面上依次递进的过程。现代西方历史书写的谱系从政治、法律与宪政的历史开始,19世纪中后期转向经济史,20世纪中期关注社会与文化史,到20世纪晚期聚焦环境史,这与资本主义在政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与文化、自然领域依次展示自身所形成的四次结构转型是一一对应的。而特定的结构性变化导致政治的、经济的、社会与文化的、环境的社会斗争类型依次递进地出现,从而对历史叙事主题的转换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置于这种“历史之历史性”的语境中,我们就会发现,环境史的研究之所以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主要源自于环境保护运动以及全球性的、多方面的环境危机,正是这种危机导致了为自然界而进行的各种斗争”{18}。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既是环境变化与环境运动的前提,又是历史学家新的理论关注点。

其次,奥康纳认为环境史的叙事之所以呈现出对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史兼容并蓄的丰富内容,也源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线索。也就是说,“与现实实践中的资本积累以及它沿着政治—经济—社会—物理/生物这么一条普遍性的次序来展开自己的过程相呼应,历史的书写也在吸收和扬弃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积累的过程”{19},从而使环境史的研究呈现出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主题的吸收、激活和扩展。也就是说,过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积淀在当今的环境历史叙事之中,而现在的环境史的书写由于其认识过程处于后来者的状态和在所关注的问题上的推进,能够看到在过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历史叙事中被遮蔽了的环境问题,从而使环境历史的视域更具贯通性和跨学科性{20}。我们可用伽达默尔关于由时间距离所形成的“视域融合”的解释学原理对奥康纳的论点作进一步说明。伽达默尔认为,“当我们的历史意识置身于各种历史视域中,这并不意味着走进一个与我们自身毫无关系的异己世界,而是说这些视域共同地形成了一个自内而运动的大视域,这个大视域超出了现在的界限而包容着我们自我意识的历史深度。”{21}在奥康纳看来,在环境史学的“大视域”背后蕴含着一种结构性的根本原因,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势力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的不断综合累积而造成的人与自然之间日益加剧的全方位的矛盾冲突。所以,只有考察资本展开其自身的强制力和加剧开发自然界的历史进程,才能对环境史学的宏阔视野作出有“历史深度”的清晰阐释。

总之,身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氛围中的奥康纳等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信念持守很是令人钦佩,而且,照比形上思辩的封闭循环,奥康纳式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生态哲学研究取向难道不正是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最好的体现吗?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12}{13}{14}{15}{17}{18}{19}{20}[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2、8、2、38、36、39、59、147、148、133、43、100、106、87页。

⑧⑨[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8、210页。

⑩{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21页。

{11} 参见关春玲《美国印地安文化的动物伦理意蕴》,《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责任编辑 刘龙伏)

人本主义学习观范文第5篇

[摘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庸俗社会主义观,精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观。两种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的规律决定了各种异化的社会主义思潮不会自动退出舞台,批判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由先富到共富的跃迁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不动摇,又不搞单一按劳分配或不讲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多元分配;既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度,又要允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适度发展;既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又要批判民主社会主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企图。

[关键词]哥达纲领批判;科学社会主义观;异化的分配改革观;雇佣劳动;民主社会主义

[文献标识码]A

《哥达纲领批判》充分汲取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的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及巴黎公社实践经验,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精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理,完成了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判。2011年是《哥达纲领批判》发表120周年,也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们对马克思当年的论说解读不一,认识上的分歧容易引起实践中的混乱。这种混乱和错误重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元分配方式应由市场竞争决定各自的地位,毫无约束地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资本主义框架内争取劳动人民的民主等。所以,亟待正确厘清经典作家的预见与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直面各种异化的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语境下,着力探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与当代中国实际的契合。

一、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与两种异化的分配观

在《哥达纲领批判》第一章中,马克思批驳了“不折不扣劳动所得”、“按照平等的权利”把消费品“公平的分配”给“社会一切成员”的唯心史观。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应采取“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原则,列宁解释为:“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经济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相当长时间内基本分配原则既不能推行单一按劳分配,也不能搞忽视按劳分配主体的多元化分配。

1、马克思按劳分配原则的旨趣。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社会分配的设想,与拉萨尔主义的“平等的权利”、“公平的”分配观点不同。马克思认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这里,私有制、阶级剥削不复存在,个人劳动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者实现了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劳动的起点相当——生产资料公有制中消除了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对等,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共同所有;劳动的过程平等——“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生产者的权利;劳动的结果相对公平——“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尽管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情况有别,但与以往私有制社会劳动者剩余劳动被无偿占有的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划时代变革,颠覆了几千年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人剥削人的分配制度,第一次摆脱了人剥削人的关系,第一次把收入与劳动联姻。邓小平指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分配“只能按劳,不能按政,也不能按资格。”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剥削,否定一切形式的不劳而获,彰显了劳动者的分配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者既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富的分享者,劳动贡献得到了有效激励。

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按劳分配之别。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境遇下,马克思预见未来社会实行按劳分配要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前提,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社会保障体制已经非常完善,全体社会成员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时间是劳动者生活资料的唯一决定尺度。我国还达不到马克思所构想的未来社会发展水平,所以不可能实行理论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它也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按资分配”,只能采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国的按劳分配具有以下特点:(1)按劳分配的范围不是全社会,而是公有制企业内部;(2)按劳分配的尺度不是劳动时间,而是劳动效果;(3)按劳分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部分;按劳分配不是直接分配,而是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实现;(4)按劳分配的结果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按劳分配是社会总产品分配下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将理论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分配实践相结合,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成为财富分配的主要部分,非劳动所得终究只是分配的次要部分。理论研究和体制改革重点应放在劳动所得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关注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此基础上探索和谐社会的利益共享分配模式。

3、抵制和反对两种错误的分配观。在所有制改革中,有人提出搞单一公有制,有人主张搞私有制。相应地,在分配体制改革中,由于理论认识与实践的严重错位,也引起人们对按劳分配认识上的偏差。第一个错误的分配观是主张推行单一按劳分配。这是脱离实际的乌托邦式的空想。依据马克思的逻辑推演,我国只不过处于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过渡时期,即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还不能一下子就消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这个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初级阶段里,只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主张推行单一按劳分配原则思想的错误主张源于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原义,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按照超前的制度设计来搞社会主义建设。第二个错误的分配观是主张各种分配方式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自发形成。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竞争,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各种分配方式的地位不是由有所制决定的,而应由自由竞争获得。这实际就是借市场经济多元资本参与投资并影响分配之名,大力宣扬产品的分配权由资本

持有人和实际控制人掌握。这与当年拉萨尔离开所有制性质空谈分配一样是唯心史观的论调。

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我国所有制中的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的地位。要想确保按劳分配在我国的主体地位,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要增强国有资本与劳动的结合能力。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保障,对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要予以抵制和批判,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对全体人民利益的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对公有资本的控制力,树立以劳动者为本的观念。二要构建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润共享机制。根据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原理,企业利润在私有制下全部归资产者,在单一公有制下全部归劳动者,而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条件下,则归劳资双方共享,当然要以劳动权益为主导。如果过分强调按劳分配的单一性,必然遏制各种生产要素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如果无视占主导地位的按劳分配的一元性,必然导致多元和谐幌子下的按资分配的主导地位。上述两种分配观都是肢解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分配原义,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废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雇佣劳动的两重性

《哥达纲领批判》第二章集中批判了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再次阐释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指明工人普遍贫困的根源不在于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而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革命是工人阶级改变命运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既要看到雇佣劳动存在、发展的必要性,也要看到抑制、消灭雇佣劳动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造成工人贫苦的根源。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把工人的工资看作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高低与工人人口多少、生活资料丰欠的自然原因有关,而与社会因素无关,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消除自然本身造成的贫困,而只能使它普遍化,使它同时分布在社会的整个表面上”!企图把工人斗争引向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以获得全部劳动所得的改良主义道路,除此之外工人的一切斗争都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指出:“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即使把雇佣劳动废除一百次,也还废除不了这个规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规律不仅支配着雇佣劳动制度,而且支配着一切社会制度。”拉萨尔把事物的外表和本质头足倒置,就把工人贫困的真实根源掩盖起来,而事实上,“雇佣工人只有为资本家(因而也为同资本家一起分享剩余价值的人)白白地劳动一定的时间,才被允许为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劳动,就是说,才被允许生存。”“雇佣劳动制度是奴隶制度,而且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越发展,这种奴隶制度就越残酷,不管工人得到的报酬较好或是较坏。”恩格斯对拉萨尔根据马尔萨斯人口论和歪曲李嘉图的工资理论而杜撰出来的经济学谬论也给予了有力回击:“调节工资的各种规律是非常复杂的,随情况的不同,时而这个规律占优势,时而那个规律占优势,所以它们绝对不是铁的,反而是很有弹性的,这个问题不可能象拉萨尔所想象的那样用三言两语来了结。”在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雇佣劳动制度有其积极作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经论述过,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分工的细化和经济全球化,雇佣劳动制度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的矛盾逐步加深,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2、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并未改变雇佣劳动制度的实质。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运行、所有制形式、收入分配、劳资关系、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采取利润分享制、职工持股制、特殊退休金制度;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和政策调节,运用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缩小市场经济初次分配中收入差距悬殊的状况,实现了部分的社会公平;职工分享企业利润或参与企业管理,劳资关系有逐步缓和的迹象;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采取了包括金融稳定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向金融机构注资实施暂时国有化,大规模减税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政府投资以拉动市场需求,增加财政补贴以扩大内需。这些变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生产力的新发展、吸收社会主义文明、缓和阶级矛盾而对其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和变革,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各种具体矛盾。企业工人持股不过是作为“生产劳动阶级”取得自己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方式,“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它不会使工人成为资本家,至于推行国家资本主义,也只是权宜之计。正如有些学者所言,西方国家为应对危机采取的举措并不意味着政府将“无限期地直接管理经济”,更不意味着西方国家将改变私有制,一旦渡过危机,它们又会重新将更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并放松某些应急的政府干预措施。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雇佣劳动制度具有两重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消灭了私有制,自然也就消灭了剥削现象,但现实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都是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国家,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需要发展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尽管这两种经济形式都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允许剥削,但这是我国必经的长期的阵痛。邓小平曾告诉人们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公有制经济还是主体,“同外国人合资经营,也有一半是社会主义的。合资经营的实际收益,大半是我们拿过来。不要怕,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同时主张非公经济中的雇佣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用不着急于解决”,为了让非公经济在实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允许雇佣劳动制度再飞一会,当然为避免两极分化的产生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公共权力有能力遏制和消除资本为追逐价值增殖而违背劳动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倾向。“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政府要着力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引导、规范非公经济,增强社会责任感。一要扭转过去对资本持有人雇佣劳动约束不够的偏向,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维护。二要扭转过去靠低人工成本获得巨大利润的状况,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资本积累的条件下,政府要明确资本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制定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资本效率的制度;政府利用公共权力有计

划调节社会生产以遏制和消除资本的剥削,通过信贷、税收杠杆引导非公企业关心员工、回报社会,使资本流淌着更多道德的血液;要逐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和技术成本、提高人工成本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三要扭转过去资强劳弱下只侧重宣传保护非劳动所得的偏向,更加注重对劳动者弱势一方的保护。政府要尽快补上劳动者主体地位缺位的短板,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扎实构建资本所有者、劳动者、工会和政府“四位一体”的劳动报酬集体协商机制;改革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通过劳动股份合作制使工人以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获得收益,增强劳动者在工资分配中的话语权。

三、批判庸俗民主主义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拉萨尔认为,国家具有“真正的道德本质”,“合乎道德的国家思想早已是国家的动力”,只要普鲁士国王改变一下政策和统治形式,国家就变成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了。这是宣扬历史唯心主义的国家观和普鲁土皇家的社会主义,这种幽灵至今未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又继承了其衣钵。

1、国家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拉萨尔脱离国家和道德的现实的经济基础,用抽象的道德观念来说明国家的本质和作用,妄图以此掩盖国家的阶级本质,为所谓“自由国家”提供理论依据。《哥达纲领批判》第四章就批判了离开对国家的阶级分析而空谈“自由国家”的机会主义国家观。自由是有阶级性的,在德国等国,只有地主、资产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自由,而没有劳动人民反抗他们的自由。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国家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现实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保护现存社会制度的工具,哥达纲领草案却“把国家当作一种具有自己的‘精神的、道德的、自由的基础’的独立存在物”,完全抹杀了国家对社会和阶级基础的依赖,德英美等“现代国家”、“现代社会”不论发展程度高低、政体如何,它们共同的国体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未来的国家制度则完全不同。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论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马克思认为,国家制度的变化只能根据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作出回答,“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吸收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学说研究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破旧立新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反对拉萨尔派庸俗民主主义的有力武器。“普选权、直接立法、人民权利、国家军队”等政治要求是从资产阶级那里抄袭来的庸俗民主主义的陈词滥调,何况英美等国都已经实现了,现在还提就是一些废话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对社会进行阶级分析,明确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无产阶级专政路线,而纲领草案却相反,“庸俗民主派把民主共和国看作千年王国,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个最后的国家形式里阶级斗争要进行最后的决战,——就连这样的庸俗民主派也比这种局限于为警察所容许而为逻辑所不容许的范围内的民主主义高明得多。”

3、抵制民主社会主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的规律决定了庸俗民主主义不会消失,在不同时期遇到合适的土壤和气候,这种错误论调又会以不同面貌示人,批判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现阶段有人借口政治体制的弊端、分配的不公,打着改革的旗号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极力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强调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和雇佣劳动制度——取消消灭私有制的要求和阶级斗争,总之,把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局限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实质上是要取消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元素,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是经常变化的改革的社会,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反对和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结束几千年来人剥削人的阶级对立和贫富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和制度保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加大改革力度并加快其进程,对当前突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有策略地逐步解决,离不开继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要坚持。在我国虽然完整的敌对阶级不存在了,但现阶段仍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事实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在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经济领域长期存在,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思潮和普世价值观的甚嚣尘上,比哥达纲领中的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继续无视、淡化阶级斗争,可能会掩盖和纵容某些既得利益者毫无顾忌地推行借改革之名行民主社会主义之实的图谋,并使得代表劳动阶级的共产党在这种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面前陷于被动无力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在新形势下认真学习《哥达纲领批判》,正确理解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诉求,绝不能无条件无限制支持剥削行为,贫富差距的拉大、两极分化趋势的形成客观上要求国家行使人民民主专政职能,也为了防止邓小平所担心事件的发生:“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这些非对抗性的矛盾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加以解决。

四、结语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的预见旨在揭示社会自身运动的规律,而不在于预知其全部的细节。诚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为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导,不同国家、民族走向社会主义要做出合乎实际的历史推断,奢求用一把万能钥匙来解决一切复杂的历史现象是不切实际的空想。马克思也坦言:“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存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当代化和大众化,继续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目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待,在传承的基础上努力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时代元素,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不动摇,又不搞单一按劳分配或不讲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多元分配;既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度,又要允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适度发展;既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又要批判民主社会主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企图。

注释: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第62页。

(2)(3)(8)(9)(10)(11)(18)(1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3版第10至26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401页。

(5)参见李明桂《从(哥达纲领批判)看我国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载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5至39页。

(6)(15)(16)(20)(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91、374、138、111页。

(7)参见李明桂《对当前巩固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思考》,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52至5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拉萨尔和拉萨尔主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至206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714页。

(14)参见王伟光、程恩富、胡乐明《西方国家进入和阶级危机与中国对策研究(上)》,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7期第13页。

(17)参见巫文强《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载于《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6期第1至9页。

(21)参见刘国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载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2010年第11期第6至13页。

(23)(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42至743、676页。

人本主义学习观范文第6篇

1“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教学观”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根本, 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教育是以人为对象, 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 强调以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人本主义教学观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 (Maslo w, 1986) 十分强调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 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融洽和谐的关系, 以此营造自由、不具威胁的学习气氛, 学习者本身自然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学习靠内发才能有效。卡尔·罗杰斯 (Rogers, 1982) 提出了系统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他特别强调创造“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学习气氛, 强调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一方面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均有天赋的学习潜能, 另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需求, 选择有意义的学习教材且符合学习目的。学习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其优点的机会, 多体验成功, 减少教育中的威胁性。学习只有主动、自发、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效。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 而是建立在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之上, 达到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总的说来, 人本主义教学观肯定人在教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以人的发展为目的, 立足于培养人、解放人并实现人的发展需要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把人放在根本的位置上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 确立人性化的尺度和个性化的服务。

2 人本主义教学观在高职教学中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 首先要了解人的需要, 把握人的发展的整体方向。“就业本位”, 职业需要是高职学生最根本的需要。其次是明确教学方向。高职学生属于形象思维突出, 适合于在情境化教学中学习程序性知识的群体。他们最需要的不是理论滋养, 而是实践指导下的能力生成和技能习得。对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人自身的需要和能力出发, 把握这一群体的特点和学习需要, 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

“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 必须打破“知识本位”思想, 树立“能力本位”的理念。因为能力是高职生谋职就业之本、安身立命之基、个性发展之根。知识也只有转化为能力, 才能被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要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就要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得到培养, 如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特长得到尊重和培养, 使他们以突出、精湛的能力优势立足于社会。

“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 必须牢记“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目标规定, 充分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 开发他们的职业潜能, 增强其职业活力, 提升其职业境界。让他们在有业、乐业、敬业的境界中, 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 必须建立全面的育人观, 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从知识育人、技能育人到文化育人。“思想道德水平”、“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是企业很看重的品质, 有的企业甚至提出“忠诚第一, 能力第二”的口号, 而大多数学生自己没有意识到其对自身从业后的持续影响的重要意义。因此, 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人本主义教学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1“以人为本”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1) 教师要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要将自己视为学习的协助者、推动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就英语学习而言, 靠每周几节课是无法学好这一语言的。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和终身学习观。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导”, 不在于你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体验了多少知识。学生对知识感悟越深, 学习就变得越容易。

(2) 教师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题氛围。要通过输入和输出形式的多样化和情趣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习得语言。

(3) 在中国语境下从事英语教学, 除了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还可以吸取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和有益经验, 如:“文道结合”, 提倡“为文”与学做人的一致性, 主张情理结合, “教是为了不教”等等, 这些与外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任务式教学、交际教学法、体验式学习等都不谋而合,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教学观。

3.2“以人为本”理念在任务设计中的运用

(1) 以学生为主体, 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各项任务。任务的主题要与学生的人格形成与发展、参与社会活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历程密切相关。通过任务的实施, 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活动纳入人格成长与发展的进程, 实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习得与人格发展和素质培养的同步提升。

(2) 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必须深入分析问题, 通过查资料、寻求合作等手段才能解决问题。

3.3 以人为本, 为学生创设体验性学习条件,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 文本教学要体现人本主义教学观倡导的“体验性学习”理念, 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世界, 与作者、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交流, 实现与他们之间的情感触动, 激起其自身的生命体验。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 实现语言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关注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布置课外延展性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自我解读, 自我理解, 形成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 从而获得个性的发展。只有这种直接的、别人无法代替的体验, 才能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4 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坚持因材施教

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个体, 使之成为“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设计的问题、任务均要有层次感, 要有发挥空间,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既要有细节性的问题, 又要有概括性、总结性问题;既有针对语言结构的问题, 又有聚焦文本内容的问题。任务要体现模仿、创新的立体感, 实施方式要包括个人、对子、小组等多种方式, 以培养学生独立、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3.5 以就业为导向, 强化语言实践

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与实践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论教学同时, 必须加强实践训练, 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实践包括课堂、校园的各种模拟、仿真实践活动和到单位、企业的现场实习, 二者不可或缺。

随着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 学生的就业不只是凭优异的成绩就可以实现, 企业、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到英语方面, 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以及用英语处理各种商务活动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必须要经过足够的实践。

4 结语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先, 以人为重, 以人为尊。“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 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就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为目标, 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摘要:文章阐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基本观点, 强调基于“以人为本”观念的高职教育理念, 描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在高职英语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并做出了“‘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的结论。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观,高职,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Rogers, Carl R.Freedom to Learn: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M].Columbus, Ohio: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2] 温荷, 张应辉.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初步探索[J].中国教育导刊, 2007 (18) :31~32.

[3] 杨金土.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 .

[4] 叶春生.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父女春雨戏范文下一篇:珍惜粮食的手抄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