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7

监测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某些对环境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可以方便快捷、实时低廉的得到环境的污染情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早期的生物监测方法主要是观察生物的群落数量、形态变化、习性特征等进行定性分析如:利用细菌总数及粪便污染指示菌监测水质; Ames 实验检验物质致突变性与致癌性; 通过测定水中藻类的数量来进行水质监测或物质的霉性检测。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学科的互相支持,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衍生出了一系列高效、精确地监测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电泳分离纯化技 术、PCR 技术及DNA探针技术、酶蛋白标志物、免疫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生物毒性试验单细胞电泳技术等。本文通过阅读生物监测相关文献,列举几种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应用

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的监测方法,称为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理论。生物监测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由 Cairns 和 Schalie 最先提出了生物监测革命口号20 世纪 90 年代, 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上信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生物监测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因生物监测具有能直接反映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等作用和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1、生物监测在环境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多年来我国对环境毒理性的评价都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事实上 这一方法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从理论上讲,环境的物理化学过程决定着生物学过程,反过来,生物学过程的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对生物的检测来估价环境质量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由环境质量变化所导致的生物学过程变化能够更直接、综合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它比用理化方法监测得到的为数有限的参数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来监测大气污染,取得与物化自动检测相一致的结果。Pacheco 证明一些高等植物入橄榄树的树皮可被用以替代低等植物(如地衣活苔藓)来监测大气污染,从而解决了低等植物生物量不足的问题。

2、生物监测在农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农田生物环境监测上,Lee 认为环节动物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土壤污染监测指示动物,对蚯蚓体内的镉浓度与其所存在的土壤总的镉浓度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发现蚯蚓队土壤中的有机磷杀虫剂的回避行为实验中发现,蚯蚓队有机磷杀虫剂极为敏感,当土壤中有机磷杀虫剂浓度达到半致死(LD50) 的 1/5 时,引起50%蚯蚓逃避,其灵敏度比利用 LD50 的毒理学检验方法高出5-25倍。Kikuchi 报道一种 Daphnia magma 甲壳类动物 在监测水体有机农药污染时效果明显, 精度可达痕量至超痕量级。Puccini 发现 Chirocephalus diaphanous 淡水小虾在极低水平下也可富集 As(0.46mg/g-3.11mg/g, 单位下同)、 Cd (0.82)、 Cu(2.62-13.00)、Hg(0.01-0.21)、Pb(0.96-8.46)Se(0.29-2.45)与Zn(16.4-50.4) 等重金属, 利用这一现象可用于水产业开发,软体动物入蜗牛可用来监测水体重金属活其他物质受污染情况,只需观察其活动期和休整期的变化情况即可判断。

3、生物监测在城市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

城市环境污染检测植物的基本种类,认为当Cu过量时,罂粟植物矮化,蔷薇花由玫瑰色转变为天蓝色;Ni过量时,白头翁的花瓣变为无色;Mo过量时,植物叶片畸形、茎呈金黄色;而土壤中 Mn、Fe、S 过量时,石竹,八仙花花色分别呈深紫色、无色(原玫瑰色)和天蓝色(原玫瑰色)。而有些植物具有超量重金属积累能力,通常分布于重金属过量的土壤中,此生态习性可以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如萱麻能在富含 Hg 的土壤中分布,早熟禾、裸柱菊、北美荇菜能在 Cu 污染土壤中生存,北美车前、蚊母草、早熟禾、裸柱菊能在Cd污染如让中存活。

4、生物监测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目前,由于外来化学制剂如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卤代烃、卤代芳烃合成染料等的大量使用,且这些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性,以及在环境中的存在持久性,可在生物体内逐渐累积并通过食物链极大地威胁人类健康常规化学检测并不能直接反映其毒害性。由于水生生物对污染物具有富集和积累作用。所以经常利用理化方法监测水生生物体内的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以得到水体的污染情况。例如根据鱼的呼吸变化指示有毒环境,在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鱼腮呼吸加快且无规律。德国从1977年开始研究利用鱼的正趋流性开展生物监测,在下游设强光区或适度电击,控制健康鱼向下游的活动;或间歇性提高水流速度,迫使鱼反应。如果鱼不能维持在上游的位置,则表明污染产生了危害。通过对长江河口水域鱼群得出下列顺序:Zn > Cu > P b>DDT> Cr >Hg。3 种毒害较大的元素积累水平:Pb > Cr > Hg,其中 Pb 的污染最严重,它的积累最高平均值大大超过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限制值。Cr、Hg 污染的水平虽没有超标, 但已处于临界数量级。DDT 的污染比六六六严重,污染水平较高。生物残毒监测结果反映了被调查水域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包括水质、生物体、底质已长期受7项污染物包括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和重金 Cu、 Pb、 Zn、Cr、Hg 的普遍污染。实用贻贝和牡蛎在长江河口区分布广泛,对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积累能力强,适宜作为指示生物监测水质。经过对这两种经济贝类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长江河口及以南沿岸海域贝类中 Hg、Cu、Pb、Zn、Cd、Cr、As 的积累量相差悬殊,Zn含量最高,其次為 Cu,最低为 Hg,比锌含量约低 4 个数量级。

环境污染,既作用于生物,必反映于生物。传统理化监测一般只考虑瞬时污染状况,要做到长期连续监测,在经济上往往是不合适的,要了解污染的累积效应采用生物监测是合适的。同时,仅利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值来反应污染程度及危 害也是不全面的,因为,某些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等于毒性极微,反之亦然。用生物监测进行配合,充分利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性反应的敏感性,便能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污染状况。运用生物的富集作用,也可以提高理化检测的准确性,使得污染物监测更加快捷、方便、高效、经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物监测技术的广泛使用与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生物监测技术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平 利用生物监测技术监测水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J].北方环境.2011,23(8)

监测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状态检修

On L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of Substation Equipment

HUANG Junliang

当前,变电设备故障原因日趋复杂。对变电设备进行状态检修,要求尽量延长变电设备相应的检修周期,以促进变电设备潜力的充分发挥。对变电设备实施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并对其检修周期进行正确推测,对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强化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有效保障变电设备的使用安全。

1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

1.1 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是实现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提升变电专业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一部分。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对变压器、GIS、断路器、套管和避雷器等变电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2]。在软件系统和硬件结构上,系统采用先进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总体上分为2层:过程层和站控层。过程层安装在变电站现场的各种状态监测终端,在线完成电力设备状态的数据采集,站端状态监测平臺主要为一个软件系统,实现以下功能:统一使用IEC 61850对各种智能组件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分析、保存和诊断,对外提供统一的基于IEC 61850的通信接口,以及站内数据同远方数据平台的通信[3]。系统应用总线控制技术和模块化设计原理,使系统的扩展性、标准化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满足了工业现场实用的要求,以标准通信规约(I 1接口-IEC 61850)接收站内各类状态监测装置或状态监测代理的标准化状态信息,站端平台应符合数字化智能变电站通信标准设计的要求,并采用多种形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展现,便于及时了解并掌握变电设备的健康状态。

系统可实现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状态的在线监测,进行数据采集、实时显示、诊断分析、故障报警和参数设置等[4],实现电网变电站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的系统化和智能化,使各级领导、专业人员能实时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对有异常状况的电气设备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

1.2 变压器油中气体及微水在线监测

现场在线色谱仪通过管路与变压器的进出口阀连接即可工作,主变无须停电,实现对变压器油中7种故障组分(H2、CO、CO2、CH4、C2H4、C2H6和C2H2)、油中总含气量及油中微量水分的连续检测,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分析周期短和实验室数据一致的特点。测试油样技术处理达到要求后再返回变压器本体,确保了返回油的质量,真正做到全过程无污染、无损耗。

1.3 变压器局放监测在线监测

使用特高频(UHF)传感器,安装在变压器箱体的油阀内,通过变压器壳体可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传感器耐高温、耐油、耐腐蚀,密封性好,可带电安装,可以无障碍地检测到变压器内部的局放源[5]。

1.4 铁芯及夹件接地电流在线监测

采用高精度及高稳定性的穿芯式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对变压器铁芯对地的泄漏电流信号进行取样,通过对电流信号的运算和处理,剔除杂波干扰信号,得到实际接地泄漏电流信息。通过阈值判断、预测铁芯绝缘的健康状况。

1.5 GIS设备在线监测

采用特高頻(UHF)法监测,传感器具有密封和屏蔽结构的特点,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传感器,安装在GIS封孔盖内侧或绝缘子敞开边缘上,接收放电源传来的电磁波信号。传感器装有前置放大器与过压保护装置,能在各种恶劣的气候(温度、湿度)及现场的强电磁干扰、无线电波干扰和机械振动环境下运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不低于5pC),性能可靠稳定的特点[6]。系统基于状态预警、跟踪测试、缺陷统计和自动诊断,达到及时发现GIS内部绝缘缺陷隐患与状态预警的目的,通过信息模式识别及故障类型诊断,实现局部放电故障点的准确定位。

1.6 断路器动作特性在线监测

对断路器的状态监测分2个方面:机械状态监测和电寿命监测。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主要监测其传动机构和储能电机,对储能电机的监测针对储能电机的日储能次数、单次储能时间长短。对断路器电寿命的监测建立在触头累计磨损量模型的基础上,将电寿命与机械状态、电量和非电量的监测相结合,对高压断路器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具有很好的效果。

1.7 避雷器及容性设备在线监测

避雷器的绝缘性能采用泄漏电流及阻性电流的增长率阈值作为判断依据。容性设备主要指电流互感器、电容性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等[7],容性设备的绝缘性能采用泄漏电流、介损及电容量的增长率阈值作为判断依据。传感器的信号取样采用穿芯结构的有源零磁通设计技术。

2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2.1 常见的检修方式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主要包括以下3种检修方式。①事故检修方式。该检修方式是指当事故发生后,对变电设备实施进行检修,仅能实现弥补性维修。在对变电设备事故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若电力设备规模相对较小,事故仅对电网造成局部性影响,且用户未对用电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可采用该检修方式。当前,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且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变电设备故障会严重阻碍电网的正常运行。另外,用户对用电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事故检修方式呈现显著的滞后性。②定期检修方式。该方式是指将变电设备呈现的运行情况作为依据,对变电设备实施等级划分,并制订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检修计划,对检修周期进行科学设定,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实现对设备事故的有效预防。此类检修方式有助于准确掌握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但可能引发对变电设备的重复和过度检修。③状态检修方式。该方式是指借助先进性较强的监测技术,实时监控变电设备相应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实现对变电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的全面掌握,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的检修措施[8]。

2.2 状态监测

通过状态监测技术,能实现对变电设备实际运行工况的实时掌握,进而有效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各类突发状况。状态监测技术,是借助在线监测技术及相关系统实施,对变电设备各系统如信息管理及分散控制等的全程监测,获取变电设备在实际运行状态下呈现的各项参数,并将其与变电设备相应的参考参数对照,进而分析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实现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控。

2.3 状态预测

状态预测技术是指当变电设备异常现象发生前,将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作为依据,并参照相关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实现对变电设备相应特征向量的准确预报,并对报警阀值进行合理设置,实现对变电设备状态的有效预测。

2.4 故障诊断

对变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主要采用以下2种方法。①综合法。综合法是对变电设备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实现对变压器相应的绝缘状态及运行温度等状况的准确了解,对变电设备相应的开关检测、离线、系统传输等数据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系统整理,进而从整体上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科学判断,借助认证系统实施匹配,实现对变电设备故障具体位置和实际范围的有效确定。②比较法。比较法是借助振动诊断、射线诊断等方式对数据结果进行获取,并对获取的前后数据结果实施比较,当前后数据结果呈现的差异较大时,表明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出现异常。

3 加强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策略

3.1 构建系统完善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保证体系

电力企业要针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构建系统完善的保证体系,增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步骤及相关作业流程的规范性,并明确各岗位的具体职责,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模式,有效增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安全管理[8]。同时,电力企业要针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制定配套的验收制度,并设置验收管理的具体部门,负责对变电设备实施自检、初检及预验收,有效保障变电设备的检修质量。另外,要制定相应的变电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2 充分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涉及诸多环节,且变电设备故障原因多样化,仅凭人工检修的方式,难以及时对变电设备故障类型进行准确判定。因此,要加强计算辅助技术在状态检修中的应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9]。①对变电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前,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合理制订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具体计划,针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增强状态检修的合理性。②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深入分析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相关数据,并制订科学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具体方案。

3.3 优化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方案

要将变电设备相应的在线监测具体状态和相关试验的实际状况作为依据,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具体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具体方案进行科学评估,在有效保障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具体方案进行优化。

3.4 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各项工作提供有效保障[10]。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要深入学习变电设备的具体构造、相关试验方法,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各项技术,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变电设备故障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故障诊断措施和故障解决措施,有效提升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效果。

4 结语

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保证体系,充分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优化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方案,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策略,有助于对变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和状态检修技术进行灵活应用,提高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质量,有效保障变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效保障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殷志良.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过程总线通信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5.

[2]谭文恕.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IEC6185介绍[J].电网技术,2001(9):8-15.

[3]徐敏,王钢,王智东.基于IEC 61850标准的电抗器保护建模方法[J].电网技术,2008(1):84-86.

[4]杨刚,杨仁刚,郭喜庆.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电气设备上的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3):74-76.

[5]李映川,王晓茹.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的实现技术[J].电力系统通信,2005(9):58-60.

[6]罗四倍,黄润长,崔琪,等.基于IEC 61850标准面向对象思想的IED建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17):88-92.

[7]王昌长,李福祺,高胜友.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晓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刘慧娟.浅谈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与状态检修[J].电子测试,2017(21):102-103.

[10]林小明.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状态检修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

监测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1 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 来确定环境质量 (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为环境管理、污染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 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 监测计划设计, 优化布点, 样品采集, 样品运输及保存, 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等。

1.2 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环境监测,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可以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物的分布情况来追踪污染源, 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 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 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服务。在社会方面, 环境监测可以用于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 以确定污染物扩散方向、速度和危机范围, 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在污染事故纠纷中, 它可以对环境执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以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 供执法部门仲裁;它可以对人员进行考核, 对方法进行验证, 对污染治理工程验收监测;还可以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提供服务性监测;同时它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

1.3 环境监测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任务是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检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以及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它环境监测, 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的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性事件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污染组分。

2 环境监测的发展阶段及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环境监测发展的几个阶段

环境监测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典型的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 或叫被动监测阶段, 在这个阶段环境监测技术相对滞后;第二个阶段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测、目的监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与变化的趋势的重要手段。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十二五”期间, 国家提出了“县县能监测”的目标, 这意味着环境监测设备和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将大幅度提高。同时, 拓展环境监测范围及监测对象、提高监测能力、完善监测方法也均被提上日程。

2.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

多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证明,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有力支撑, 提供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政府实施综合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目前, 全国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 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 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 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国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个。此外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监测技术开始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各种精密度较高的分析仪器相继产生;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在监测站能力建设中要求必须配备的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有烟气在线、水质在线等监测系统;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 例如当前有机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一大难题, 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 甚至有些痕量有机物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因此不断寻求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今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高效率的迫切需要, 研究高效、快速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 特别是在水利系统, 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研究不够, 急需先进的监测技术支持并指导水质监督工作的发展;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了化学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 它包括物理形态分析和化学形态分析, 例如不同化学形态的重金属, 其毒理特性不同, 不同的化学形态, 对生物体的可利用性也不同, 形态分析为超痕量分析, 需要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分析方法, 要求分析方法的选择性要高, 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不改变元素的原有形态, 目前的形态分析方法有光谱法、色谱法、多种技术联用及电分析法, 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元素形态分析中最为常用, 包括有极谱法、循环伏安法、溶出伏安法、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分析及流动注射进样结合电分析监测。溶出伏安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工作电极多样化的优点, 适合于痕量金属的形态分析, 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方法;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开始形成, 在联用技术中常常将高选择性的分离技术和高灵敏度的监测技术结合在一起, 例如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法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与元素选择性检测器联用等, 色谱-质谱联用法中将色谱法所得之淋出流体移入质谱仪, 可使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在数小时内得到分离和鉴定, 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

目前, 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 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

总之,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基础、信息源泉和执法保障。环境监测工作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 以满足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为方向, 用科学的数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状况和变化规律, 说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摘要:叙述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作用及任务, 阐述了环境监测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发展的趋势。

监测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1 环境水质监测概述

通常所说的环境水质监测主要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浓度进行检测, 并对种类和浓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将结果进行对比, 从而得知水体是否符合监测标准。由于我国水体分布范围广泛, 这也就使得环境水质监测范围也较广, 主要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城市用水、工业污水等。环境水质监测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水质状况综合指标, 另一类是有毒物质的监测, 两者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有所差异。

在对环境水质进行监测时, 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 要根据水体监测对象的不同, 合理选择监测方法和监测评价指标。例如, 江河水流速较快, 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水质中的物理元素和化学元素进行检验, 还要考虑江河的水流速度和流量, 要将所有因素综合到一起。通常较为常用的环境水质监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化学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工作人员也要根据水体的不同用途适当调整监测方法和标准。

2 环境水质监测技术及方法分析

在对环境水质进行监测时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分别是采样、测试、数据处理。采样主要是指工作人员要对需要监测的水体进行收集, 在收集时要根据周边环境进行分析, 例如, 在对地下水进行采样时, 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和工业布局情况;在对工业废水进行采样时, 就需要定期进行采集, 观察水质的指标是否发生变化。在对采样水体进行测试时, 就要采样一些技术手段, 对水质进行监测, 并要记录相关监测数据。而数据处理就是要将所监测到的水体数据进行比对, 分析监测水体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论采样哪种水质监测方法, 都要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常比较常用的主要有仪器法、重量法、滴定法等集中水质监测方法。

2.1 仪器法

所谓的仪器法就是采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对水体进行监测, 操作程序简单, 监测速度较快, 监测数据比较准确, 最为常见的就是色谱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2 重量法

所谓的重量法主要是将监测水体中的成分进行分离, 然后将未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对比, 主要是通过天平进行成分的测量, 从而计算出该成分在水体中的比例。这种监测方法在操作方面较为简便, 但是对于天平规格和精度的要求较高, 否则将容易出现较大测量误差。

2.3 滴定法

在滴定法中主要应用了化学原理, 将监测水体提取试液, 然后添加已知精度较高的标准溶液, 让标准溶液与试液发生化学反应, 然后对溶液中的待测物质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只有在符合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才可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环境水质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分析

3.1 时间序列分析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实行数据的动态管理。因为环境水质的监测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监测时间较短或较长, 都无法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 工作人员需要设定一个监测周期, 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 然后对数据进行动态管理, 观察水质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 可以有效提高环境水质监测的稳定性。

3.2 数据反复验证法

在对环境水质进行监测时, 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导致水质监测数据的差异较大。因此, 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数据反复验证法, 对同一地点的水质进行多次采样, 然后分别监测不同组类的水质数据, 经过反复的实验验证数据的真实性。

3.3 有效数据规整法

在对不同环境下的水质进行监测时, 工作人员就需要采取有效数据规整法, 要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类, 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保存下来, 然后在后续监测过程中加以比对, 从而确保环境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4 无效数据消除法

环境水质监测过程较为漫长, 在整个水质监测过程中, 有些数据时间较长后就会失去准确性, 工作人员就要及时对这些数据进行消除, 避免这些数据对整个监测数据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加剧, 必须要加强对环境水质监测技术的研发, 要不断创新新工艺、新方法, 加强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处理, 有效改善我国水资源环境。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这是在牺牲环境和能源的基础上实现的。如今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人们依赖的水资源污染现状不容小视, 我国政府开始加强对环境水质的监测力度, 想要通过对环境水质分析监测技术的提升, 逐步改善水资源污染情况。接下来在本文中主要对环境水质分析监测技术展开分析, 探讨将如何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环境水质分析,监测技术,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

[1] 李锐.论加强环境现场监测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 (01) .

[2] 王磊.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1) .

监测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国内菠萝主产季已到,价格低迷。

2走势

3月菠萝产销旺季,但受多因素影响价格持续低迷。随着国内菠萝主产季已经开始,市场流通量增长迅速,但由于菠萝现在市场价已较低,故预计月价格将维持现状。

3详情

(1)菠萝市场流通量增长迅速,价格低迷。3月中国菠萝大量上市,且多来自广东及海南。批发市场为2.37元/kg,环比下降26.90%,同比下降42.51%。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监测,主要批发市场菠萝流通量13559.5t,市场流通量激增。价格低迷形成原因:一是,广东及海南菠萝上市时间“撞车”。由于去年暖冬,广东菠萝上市期较早,海南及广东菠萝未形成错峰上市,影响市场价格。二是,受去年5月菠萝滞销影响,种植户多通过摧花技术控制菠萝在本月上市,造成上市期拥堵。

(2)各地区市场销售特征。广东、海南以巴厘菠萝为主,规格在1.5~2.0斤/个,广东价为0.8元/斤左右;海南价为0.9元/斤左右。河北批发市场价1.30元/斤左右,陕西批发市场价1.30元/斤左右。市场流通价2元/斤左右。

(3)菠萝产业进出口情况。2019年1月鲜干菠萝出口额45.21万美元,出口量368.52 t;进口额2 802.47萬美元,进口量27545.99t。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出口量271.88t,占总出口量的73.78%;进口量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为24168.64t,占总进口量的87.74%。

(4)预计后期菠萝价格将波动稳定。国内菠萝主产季已经开始,市场流通量增长迅速,但由于菠萝市场价已较低,故预计4月价格将维持现状。

监测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关键技术

引言

2015年国家安监总局开展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大大提升了煤矿科技装备、科技强安、科技保安水平。2016年国家煤矿安监局为提升煤矿井下日常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增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要求煤矿全面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1、升级改造目标

(1)传感器到分站数据传输实现数字化,使用RS485总线传输技术,通信速率2400bps,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2)升级的分站及传感器通过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达到静电抗扰度3级、电磁辐射抗扰度2级、脉冲群抗扰度3级、浪涌抗扰度3级等抗干扰认证,且系统取得抗干扰安标认证,高于国家标准。(3)升级的分站、传感器防护等级均达到IP65,满足在恶劣环境中能正常工作。(4)增设多参数传感器、激光甲烷传感器等先进技术装备。(5)系统软件可设置4级报警,传感器的报警响度达到85dB,声光报警频率可实现4级,用不同频率进行区分。(6)KJ70X系统支持地面、井下的数据融合,软件提供融合接口及协议规范:支持人员定位系统、应急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系统融合,方便实现融合及应急联动,联动参数可设置。(7)设计系统传输平台采用工业以太环网+总线技术,环网切换时间不大于50ms,实现多路数据并行快速传输。(8)智能传感器实现标校提醒及故障诊断功能。(9)软件实现自诊断功能,根据操作系统运行环境、设备布置及监测数据,对系统软件、分站、传感器等异常情况进行诊断,出具诊断报告,以便于系统维护。(10)软件实现双机热备,当主机出现异常时,备机可自动切换为主机进行工作,实现无缝切换。(11)实现了数据分析及应用:传感器标校数据分析、异常数据分析及大数据分析等。(12)数据存储采用RSA加密算法,防止数据被破解篡改。(13)系统性能指标得到大幅提升,巡检周期不超过10s,异地断电时间缩至5s,备用电源断电后正常供电时间提升到8h,双机热备实现自动切换,模拟量传输处理误差不超过0.5%,分站本安电源实现分级管理。

2、升级改造步骤

(1)成立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专项领导小组,任务分解落实,制定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归属。(2)为确保升级改造期间监控系统稳定有效运行,制定《高煤公司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应急处置措施》。(3)建设一套千兆工业以太环网用于安全监控系统专业传输。(4)为了不影响老安全监测系统的运行,在地面监控室利用新主备机、服务器等搭建一套新安全监控系统,两套系统并行运行。同时新系统的上传软件,应将数据上传至上级集团公司。(5)分阶段、分主次、分重点进行分站与电源的更换,优先把非重点区域的分站及传感器(如避难硐室)进行更换,接入新系统。(6)安装重点采区的分站和传感器并接入新系统,实现新老系统的平滑过渡。

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关键技术分析

为了保证对整个开采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安全监督控制,同时为了保证开采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在现有的安全监控系统基础上,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关键技术的改造升级。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关键技术,实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

3.1新型数字传感技术

通过对现阶段存在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传感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整体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影响。导致传感器性能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传感技术比较落后。针对这一现象,该单位在利用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时候,选择通过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技术与其进行有效的配合使用。由于半导体激光器本身的波长具有可调谐的特点,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其可以直接通过对输出电流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可一堆气体吸收峰附近的情况进行扫描分析,这样可以从中获取到待检测气体的特征吸收光谱,实现对气体科学合理的测量[3]。激光甲烷传感器在实际应用时,并不会受到气体任何气体的影响,所以即使是在一些粉尘比较大、环境比较潮湿的恶劣条件下,其整体测量效果也比较良好,同时还能够保证测量数据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传感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RS485、CAN总线对其进行有效的数字传输,除了可以实现对其实时有效的数值检测之外,还可以将传感器的诊断或者是调校数据一并传输。传感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适当将其整体防护等级进行有效提升,一直将其提升到IP65,同时将其防爆型式提高到ia,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满足工作面对本质安全设备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3.2多系统数据融合技术

多系统数据井下融合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通过对图1中所呈现出的内容进行分析,分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ARM处理器的使用来实现多系统数据融合,该处理器具有以太网接口,同时还有RS485、CAN接口,同时能够实现大容量的储存。在针对各种不同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进行处理时,可以直接通过RS485、CAN总线实现与分站相互之间的有效连接,分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其通信链路的有效操作,对各个系统设备的数据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可以直接将这些数据发送到业务单元,各个业务单元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主机的基本要求,实现各项工作的科学合理配置和落实。与此同时,通过主机各项业务相互之间数据的有效配置使用,能夠最大限度实现分站级数据的融合。比如在瓦斯已经超过限定数值的时候,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对关联区域的相关人员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等。分站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通过以太网、RS485等接口的使用,促使各个业务单元数据被真实有效的传输到对应的主机当中。

结束语

安全监控系统经过升级改造,能够满足新标准的要求,并解决了系统存在的老旧顽症,有效防止了线路接触不良产生的断线或电磁干扰造成的“假数”信号等问题,增强了干扰防护能力,提高了断电性能,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各级监管部门能够及时监督煤矿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此次升级改造提升了煤矿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改善煤矿安全状况和促进煤矿行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亦是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实现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庞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探讨[J].煤矿机械,2017,38(09):110-111.

[2]任吉凯,路培超,杨相玉.浅析“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47.

[3]张骐.神华集团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状及升级改造[J].工矿自动化,2017,43(05):18-21.

[4]汪从笑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及关键技术研究[ J] . 工矿自动化, 2017(02) .

上一篇:篮球论文范文下一篇:采集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