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论文范文

2023-09-17

社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华侨华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量化分析

作者简介:洪晓婷,语言学博士,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史、华文教育史(E-mailhongxiaoting2016@qq.com;福建 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20B128,FJ2021B101);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资助(21YH58C);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E12);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7SKBS210、17SKBS104);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学术研究类重点课题(HW201703)

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有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如华商研究、华人宗教信仰研究、欧洲华侨华人研究等进行了回顾总结,但对华侨华人研究整体性的定量分析相对较少。国家社科基金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金额较大,受资助的项目产出论文较多,引用率和被转载率较高,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性,近年来,基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的分析,日益成为全面展现某一领域研究现状和追踪研究热点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本文选取国家社科基金这一视角,对30年来(1991—2020年)与华侨华人研究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梳理华侨华人研究的现状,分析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路阳曾对1991—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是本文的重要参照。鉴于近年来华侨华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近7年(2014—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超过此前23年(1991—2013年)的总和,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除了立项数据年限范围的扩大,本文在路阳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题名的分词统计分析,统计题名中的高频词以及反映华侨华人居住地、祖籍地、民族和宗教信息的关键词,并进行分析;同时,增加了对比的角度,将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情况与日本国家级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情况进行对比,将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中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所占比例,与国家社科基金总体情况进行对比。

一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的年度、类型、学科分布

(一)年度分布

从1991年至今的30年中,国家社科基金共立项华侨华人研究项目289项(详见图1),平均每年9.6项.。其中,2010年和2016年是两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2010年之前,每年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立项数在0至8项间小幅波动,2010年首次超过10项,并且增长速度显著加快。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数首次超过30项,此后基本保持稳定。2016—2020年这5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共立项华侨华人研究项目147项,约占30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总立项数的51%。总体来看,从1991年设立国家社科基金至今,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立项数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华侨华人研究近些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的绝对数量还不多。这可以从国内、国外两方面的比较中得到佐证。

第一,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占国家社科基金总立项数的比例还比较低。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的资料,30年來国家社科基金共立项97 244项,其中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占比为0.3%;即使是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数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的2016—2020年,其占国家社科基金总立项数的比例也只有0.5%。

第二,在国家级科研基金层面上,日本比我国资助了更多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根据吉伟伟的统计,日本类似于我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国家级科研资助计划——“科学研究费助成事业”仅在1991年至2014年24年间资助的华侨研究项目就达到328项,超过我国国家社科基金30年间的总立项数(上述时间段内我国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为129项)。而且吉伟伟的统计结果是以“华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的,日本实际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可能更多。在日本的华侨华人约70万,约占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1.6%。日本总人口约1.25亿,在日华侨华人约占日本总人口数的0.5%。可见,虽然日本的华侨华人绝对数量不少,但无论是占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比例,还是占日本总人口的比例都很低;而我国是华侨华人的祖籍国,华侨华人研究有着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强的重要性、紧迫性。因此,我国和日本在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数上的差距更值得引起重视。

(二)学科分布

国家社科基金目前设有26个学科(包括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华侨华人研究涵盖了其中的22个学科,按立项数由多到少依次是:中国文学、中国历史、民族学、世界历史、语言学、宗教学、外国文学、社会学、国际问题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人口学、政治学、党史·党建、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法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考古学、哲学、艺术学、军事学这4个学科目前尚无华侨华人研究项目。

从表1可以看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在学科分布上很不均衡。如果按学科门类划分,文学(包括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占总立项数的40.5%,历史(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占总立项数的18.8%,这两个学科门类获得的立项数超过总立项数的一半。一些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门类立项数较少,如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仅获得5项,占总立项数的1.8%。总体来看,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的立项数呈现出人文科学多于社会科学的态势。当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华侨华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与华侨华人有关的社会科学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项目类型分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收录的项目包括8个不同类型: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和成果文库项目。截止到2020年,华侨华人研究具体立项数和占华侨华人研究总立项数的比例见表2。

由表2可知,华侨华人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数量最多,约占总立项数的一半;其次是青年项目,约占总立项数的五分之一强;重点项目、西部项目、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立项数依次递减,这五种项目立项数之和约占总立项数的四分之一。但是单独看华侨华人研究获得立项的比例分布意义不大,还需要与国家社科基金整体的比例分布进行对比。

表3数据中,第二列反映了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类型分布,第三列反映了包含全部26个学科的国家社科基金总体类型分布,第四列是上述两列的比值。若比值大于1,表示该类华侨华人研究项目所占比例高于国家社科基金平均值,若比值小于1,表示该类华侨华人研究项目所占比例低于国家社科基金平均值。据此可将华侨华人研究立项类型分为三组。

第一组,包括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华侨华人研究获得这两类项目资助的比例和国家社科基金平均水平差异不大。

第二组,包括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华侨华人研究获得上述两种项目资助的比例显著高于国家社科基金平均水平。其中,获得重点项目的比例约为国家社科基金平均水平的1.37倍,获得重大项目的比例达到国家社科基金平均水平的1.26倍。这种现象的成因可能有两方面:第一,华侨华人的研究队伍虽然数量不多,但部分核心研究者的水平较高,具备承担重点、重大课题的实力。第二,相较于一般项目,重点和重大项目更反映出国家的需求和导向,华侨华人研究获得重点和重大项目的比例较高可能反映出这一领域的研究契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组,包括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文库项目。获得上述三种项目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比例低于国家社科基金平均水平。

华侨华人研究尚未获得成果文库项目,这可能是由于成果文库项目严格实行总量控制,评选规则规定每年每个学科仅入选1至2部,而华侨华人研究不是单独的学科,因此相关成果在申报成果文库项目时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西部项目资助推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等方面的重要课题。华侨华人研究获得西部项目资助的比例低于国家社科基金平均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西部项目的申请人必须是西部地区科研单位的在编人员而传统侨乡和华侨华人研究的主要单位集中在广东、福建等东部地区(详见下文),许多华侨华人研究不符合西部项目的资助条件,因此较少获得这类资助。

华侨华人研究获得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比例不足国家社科基金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翻译出版体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较高水平,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和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华侨华人既传承着中华文化,又融入当地社会,从历史上看,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侨华人研究应当成为中外学术的重要交汇点,也应当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和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华侨华人研究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上显著低于国家社科基金平均水平的立项比例,和华侨华人研究的性质、定位很不相符。这可能是由于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设立时间不长(2010年首次评审),许多研究者还不太了解这类项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立项比例显著偏低也说明华侨华人研究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上还有很大的潜力,这类项目可能成为华侨华人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新的增长点,值得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关注。

后期资助项目资助先期没有获得相关资助、研究任务基本完成、尚未公开出版、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类似,后期资助项目设立较晚(2004年首次评审),研究者对该项目的关注度不足可能影响了申报的积极性,导致立项数偏低。实际上该类项目有一些特殊优势,比如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周期长,在三至五年内按时结项的压力较大;但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小,也更有可能采取后期资助的方式。因此该类项目也值得华侨华人研究者关注。

二华侨华人研究的地域、单位分布

(一)地域分布

截止到2020年,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广东、福建两省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数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省区市,两省共获得131项,约占总立项数的45%。可以说,广东、福建两省占据了华侨华人研究的“半壁江山”。其中,廣东以微弱优势领先于福建,成为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数最多的地区。除广东、福建外,立项数排名前十位的地区还有北京、浙江、江苏、广西、云南、陕西、上海、湖北。笔者认为,某个地区取得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的多少,可能和两方面因素有关:

第一,该地区的总体科研实力。若某一地区总体科研实力强,那么该地区获得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可能也较多。根据统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含全部学科)总数前10位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浙江、湖南、四川、山东、重庆。可以认为上述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较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数前10位的地区中,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浙江等6省市同时也是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前10位的地区,两者重合度较高。

第二,该地区的华侨华人数量。某一地区如果华侨华人数量众多,那么在该地区华侨华人研究可能更受重视,也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数前10位的省份中广东、福建、广西、云南、浙江等都是侨务大省。上文提到,广东整体科研实力很强,又是华侨华人最多的省份,双重优势叠加使得广东成为华侨华人研究的重镇。福建、云南、广西的人文社会科学整体研究实力并不突出,但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数分别位居第2位、第7位、第6位。由此可见,某一地区的华侨华人数量对该地区华侨华人研究立项数也有很大影响。

(二)单位分布

从1991年至2020年,共有128个科研单位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其中,获得4项及以上的科研单位11个(详见表5),获得3项的科研单位8个,获得2项的科研单位21个,获得1项的科研单位88个。

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在华侨华人研究方面实力雄厚,这三所科研单位共获得9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约占总立项数的三分之一,相对于其他科研单位优势明显。其中,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所获得的项目数量相差不大,暨南大学所获得的项目数相较于上述两个单位有明显优势。

获得华侨华人研究项目最多的11所高校有以下特征:

第一,“侨校”表现突出。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居于前三位。这三所学校都是著名的“侨校”,其中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设立的初衷就是促进华侨文化教育事业,目前两校的定位是“侨校+名校”。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立,是中国第一所由华侨创立的大学。这三所学校的华侨华人研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学科平台和学术队伍比较完备,研究实力雄厚。

第二,多数高校设有专门的华侨华人研究机构。暨南大学设有华人华侨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设有南洋研究院、海外华文教育研究所;华侨大学设有华侨华人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华商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设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江苏基地;中山大学设有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设有华人华侨史研究中心;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设有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设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

其中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该校为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整体科研实力远不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但该校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项目数却超过上述四个单位,这与该校聚焦华文文学这一研究方向(“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是该校的重点学科),设立“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有很大关系。该校获得的5项华侨华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都与华文文学有关(“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欧洲华文文学及其重要作家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批评理论反思与重构研究”“文化伦理视域下新移民女作家小说研究”“东南亚华人英文作家离散书写与中国记忆研究”)。这说明整体科研实力较弱的高校可以通过聚焦研究的重点方向,形成华侨华人研究的特色,取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突破。

第三,“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占比较大。上述11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属于“双一流”高校(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其中4所属于“985工程”高校(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所属于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突出,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平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普通高校。

三华侨华人研究项目题名分析

项目名称是国家社科基金的关键信息,是项目负责人反复斟酌后对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笔者提取了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的名称,首先通过分词软件自动分词,然后进行人工校对和标注,最后进行统计研究。

(一)高频词

根据统计,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平均题名长度为17.1字,最短仅6字(“俄罗斯华商史”),最长的多达34字(“侨乡‘社会资本’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多元性:福建侨乡跨境移民潮的社会学研究”)。剔除虚词(如“的”“与”“和”等)后出现频次在20次以上的关键词共有12个,如表6所示。

上述高频词可以分为4类:第一,对华侨华人群体的称谓,如“华人”“华侨”“华裔”;第二,研究的内容,如“文学”“文化”“华文”“认同”;第三,国家和地区,如“海外”“中国”“东南亚”;第四,研究的方式、类型等,如“研究”“整理”。

从反映研究内容的高频词中,可以看出“文学”相关的华侨华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最多,与前文按学科门类划分中,文学(包括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最多,占总立项数的40.5%,是相符合的,其中中国文学的项目占比23.8%,远超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

通过具体分析文学类的项目选题,发现其研究角度十分多样。从国别到地域,到整个海外,如“前殖民地缘英国华人作家作品研究”“欧洲华文文学及其重要作家研究”“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从文体角度,如“东南亚华文诗歌研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综合研究”“北美华人自传体写作发展史研究”;从特殊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角度,如“清末民初南洋华文文学研究(1881-1920)”“滇西抗战及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海外抗战文学研究”;从代际、不同时期移民角度,如“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东南亚:从华人文学到华人族裔文学的当代转型”“加拿大华人新移民小说研究”;从理论角度,如“身份理论与世界华人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批评理论反思与重构研究”“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从文学史角度,“菲律宾华文文学史”“泰国华文文学简史”“二十世纪世界华语文学散文史”;跨学科,如“百年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华文作家的中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甚至关注到中国的海外少数民族文学,如“海外回族文学研究”。

同时,我们也发现其研究方法也非常灵活,而且对研究趋势的把握非常敏锐。常规的比较,如“东南亚华文文学比较研究”“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研究”;文献搜集整理,如“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暨史料整理”。

与华文文学研究的蓬勃兴盛相比,华语研究、华文教育方面的选题则很少,因此这两方面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华语研究立项十余项,涉及方言、语法、词汇、语言生活调查、语言适应、华语沟通意愿等,已有资料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相关的项目,同时也有华语研究理论与方法方面的项目,可以此为基础扩展研究对象,扩大研究范围,创新研究角度,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华文教育选题仅五项,整体性研究一项“两岸四地合作促进世界华文教育发展研究”(张向前,青年项目,2006),史学角度一项“海外华文教育史论(1900-2018)”(李火秀,后期资助项目,2019),数据库建设一项“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动态数据库建设”(曾小燕,青年项目,2018),国别化研究一项“当代缅甸华文教育嬗变的历史轨迹及影响研究”(周家瑜,一般项目,2018),跨学科研究一项“海外华文教育视域下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耿红卫,一般项目,2013)。由此可见,华文教育方面目前仍缺少以一手资料搜集整理汇编为基础的大型项目,国别化、地域化研究也不足,无论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角度、研究方法,都尚有许多可拓展的空间。

从反映研究方式的高频词中,除了常用词“研究”之外,“整理”是一种最常见的研究方式。本文说的“整理”,不仅是指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更是指对一手资料的整理,具体来说,还包括整理前的搜集与整理后的汇编。通过对项目题目的具体分析,可见整理确实是一种高频、有效的研究方法,几乎大部分学科门类如文学、语言、社会、历史、宗教等等,都可以使用该方法。如“华人學者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的文献整理与研究”(蒋述卓,重大项目,2019)“海外华语资源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郭熙,重点项目,2019)“中国侨汇档案整理与研究(1915—1995)”(焦建华,重大项目,2019)“华侨谱牒搜集整理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林枫,重大项目,2018)“东南亚华文宗教碑铭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黄海德,重点项目,2014)。搜集整理汇编在重大、重点项目中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文献整理看似是非常基础的研究方法,但是却非常实际有效,且研究可延展性强。以其为基础,可从特定范围的文献搜集、整理、汇编,逐渐扩大范围,也可以结合其它研究手段,进行更多角度、更深入的研究。如关注华侨历史文献,可以从国别、地域角度进行研究,如“朝鲜华侨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也可以结合特定时期、特定华侨祖籍地进行研究,如“民国时期海南华侨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的时间、地域范围,如“晚清民国华侨文献整理与研究”。再如关注海外华文报刊,可先着眼于某一代表性报刊的整理研究,然后在特定华文报刊资料整理汇编研究的基础上,扩大搜集整理的地域与时间范围,在扎实占有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华文报刊研究,如“《叻报》华侨社会史料汇编”“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词汇研究”与“海外华文报刊研究”。

此外,通过分析具体项目题目,我们发现传统的史学研究法和现代的数据库手段(包括“语料库”“资源库”等),也特别值得注意。本文的史学研究法指的是借鉴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或者说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类似选题如“泰国华文文学简史”“二十世纪世界华语文学散文史”“战后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史”“《世界华商通史》(六卷本)”。数据库手段在华侨华人项目研究中的应用尚不十分广泛,目前仅有五项,如“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海外华语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及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建设”“基于语料库的东南亚华语基本词语研究”等。但是我们认为数据库手段非常有发展潜力,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

以上这两种方法与文献整理常常是可以结合使用的。史学研究法本质上也是建立在资料搜集整理汇编的基础上的。而数据库可以进一步优化整理好的资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研究。如暨南大学郭熙教授的两个项目“海外华语资源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重点项目,2019)与“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9),就是在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进一步数据化,再进行应用研究。

此外,通过分析获得两项以上项目的学者的选题,发现这些学者都非常注重选题研究的延续性,深耕某一领域,从熟悉的本专业领域起步,或者逐渐扩大研究范围,或者围绕其领域持续进行多角度研究。

如语言学方面,暨南大学陈晓锦教授从本专业方言研究开始的“东南亚华人社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一般项目,2007)”,到逐渐结合文化研究角度的“美国华人社区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重点项目,2014)”,再到扩大范围的“海外华人社区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14)”。

如宗教学方面,华侨大学张禹东教授不断从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华人宗教与东南亚现代化(一般项目,1998)”“东南亚华侨华人传统宗教源流、演变及现代转化之研究(一般项目,2002)”“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中国传统宗教的关系研究(一般项目,2010)”“海外华人宗教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2018)”。

(二)居住地信息

通过人工标注并提取项目名称中的华侨华人居住地信息,总计从289个项目名称中提取到反映华侨华人居住地信息的关键词157个,大约平均每2个项目名称中就包含1个反映华侨华人居住地信息的关键词。

按层级分,这些居住地信息可以分为城市、国家、区域三个层级。其中城市级别的最少,在所有的项目名称中,城市级别的华侨华人居住地信息只出现了3次,分别是法国巴黎(“移民空间的建构:巴黎温州人跟踪研究”)、马来西亚槟城(“马来西亚槟城华人义山碑铭整理与研究”)和菲律宾马尼拉(“马尼拉华裔移民语言适应研究”)。区域级别(如“欧洲”“东南亚”等)的居住地信息出现72次,国家级别的居住地信息出现82次。

题名中反映居住地信息的关键词,如果按区域分(基本按照五大洲划分区域,其中亚洲分为东南亚和亚洲其他区域两部分),东南亚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其次是美洲,详见表7。

由表7所示的统计结果可以推测,华侨华人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美洲,而对于非洲和大洋洲的华侨华人研究还比较缺乏。值得注意的是,题名中反映居住地信息的关键词排序与各洲华侨华人数量分布排序吻合度很高。

比较表7和表8可以发现,在两表中各地区的排序基本相同,但东南亚、美洲和欧洲所占比例差异较大。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占73.7%,但题名关键词出现比例仅占54.8%;反之,美洲和欧洲的华侨华人数量共占18.6%,但題名关键词出现比例却占到31.8%。这可能反映出欧美华侨华人研究的受关注程度更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华侨华人研究关注的地域在近30年的时间里是否发生过变化。第1节中提到,2010年和2016年是两个具有标志图2项目名称中反映居住地区信息的关键词词频比例性意义的年份,据此可将1991—2020年的华侨华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991—2010年为第一阶段,2011—2015年为第二阶段,2016—2020年为第三阶段。从图2可知,项目名称所反映的居住地信息呈现出东南亚地区减少,非东南亚地区增加的趋势。1991—2010年,华侨华人研究项目题名中反映居住地信息的关键词有75%以上属于东南亚地区;到2011—2015年,这一比例迅速下降至50%以下,而2016—2020年东南亚地区占比又有所回升。

上述居住地信息的关键词词频比例图可能反映出:1.东南亚是华侨华人的传统聚居地,也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因此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点区域,所占词频比例基本都在一半以上。2.随着研究的深入,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的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东南亚以外的其他区域。在2011年后,美洲、欧洲所占比例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非洲、大洋洲则分别在2013年和2017年才实现零的突破。

按国家分,出现次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美国、马来西亚、俄罗斯(详见表9)。其中美国的出现次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比居于第2至4位的国家出现次数之和还多。这可能反映出对在美华侨华人的研究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祖籍地、民族和宗教

华侨华人的祖籍地、民族和宗教是反映华侨华人自身属性的重要信息,但是在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题名中的出现频率不高。

反映祖籍地信息的关键词总计出现23次,其中属于广东、福建的各4次,属于海南的3次,属于浙江、云南、澳门的各2次,属于新疆、西藏、上海、黑龙江、香港、台湾的各1次。其中多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名称或简称出现。以县、市名出现的情况只有2次,分别是青田县(“民国青田华侨档案整理与研究”)和温州市(“移民空间的建构:巴黎温州人跟踪研究”),可能反映出这两地的华侨华人研究比较深入。

反映具体民族、宗教信息的关键词共出现15次,分别是:“基督教(基督徒)”5次,“东干”“回族”“苗族”“道教”各2次,“佛教”“穆斯林”各1次。

与华侨华人的居住地信息相比,祖籍地、民族、宗教等与华侨华人自身属性相关的信息在项目题名中出现的频率很低。这反映出研究者更经常根据居住地给华侨华人分类,而相对不太关注祖籍地、民族、宗教等因素,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看,在30年的时间里,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最近5年,年平均立项数近30项,而且华侨华人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华侨华人研究的领域日益扩大,到2020年已经覆盖了国家社科基金26个学科中的22个。华侨华人研究的参与度提高,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的省级地区达到28个,研究单位达到128个。并且形成了以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为代表的华侨华人研究重镇。华侨华人研究者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拓展,从以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为主,到既关注东南亚,又放眼五大洲。

同时也要看到,华侨华人研究占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的比例还很低。在国家级科研基金层面上,我国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数甚至少于日本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数。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学科分布不够合理,经济学等一些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门类立项数较少。华侨华人研究尚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项目,获得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比例也低于平均水平。各地区华侨华人研究水平差异很大,广东、福建两省获得的项目数约占一半,集中度较高;还有一些省份尚未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华侨华人研究项目。

通过项目题目分析发现,从研究内容看,华文文学的选题最多,研究者善于多角度地展开研究,值得其它学科借鉴。相比之下,华语研究、华文教育方面的选题则很少,两者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研究方法、手段看,资料搜集整理汇编最为常用,尤其是在重大项目中,传统的史学研究、现代的数据库手段也值得关注,三者可以有机结合。不论是学者个人,还是科研机构,都应当重视研究的延续性与整体规划,通过分析获得两项以上项目的学者的选题,发现他们都非常注重选题研究的延续性,深耕某一领域,以熟悉的本专业领域为基点,或者逐渐扩大研究范围,或者围绕本领域展开多角度研究。此外,研究者倾向于根据居住地给华侨华人分类,而对华侨华人的祖籍地、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关注度仍相对较低,上述问题值得华侨华人研究者关注。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1 to 2020

HONG Xiao-ting

【責任编辑:陈雷】

社科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馆藏资源丰富,通过对人文社科类图书资源的充分挖掘,有利于宣传和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文化素养的总体提升,有利于公众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当下,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书籍存在展示途径单一、推广方式不足、书籍借阅率低等问题。通过加强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图书采购时的交流合作,强化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的效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图书推广工作

公共图书馆是全社会的文献资源中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像是一艘承载着社会文化的帆船,它的任务是畅通无阻地向社会公众提供其所需的各式各样的文字、图像以及信息,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自学备考以及学术研究等所需要的良好的软硬条件。作为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标,公共图书馆将出版发行的各类书籍采购补充到馆藏资源当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类书籍,这些人文社科类书籍的采购,不但让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大大丰富,而且可以让社会公众随时了解人文社科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相关研究的学术动态。受制于当前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影响,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利用率,除文学类以外,总体偏低,个别类别像社会学类甚至于养在深闺待人识,难以发挥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因此,做好人文社科类的图书推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所谓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是指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把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给广大读者,帮助读者较为详细地了解人文社科类图书的馆藏资源和分布,及时借阅相关图书,从而发挥人文社科类图书的价值,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精神生活和人文社科研究的需要。

一、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内涵及意义

人文社科类图书是人文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图书的总称。人文科学类图书涵盖了文学知识、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领域,其中,人文精神的传承,文化、价值与观念的输出问题是人文科学图书里面主要的关注点。社会科学类主要的研究是各类的社会现象,比如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等领域,社会科学类图书主要承担着传播社会科学知识、传承人文精神、提升公众认知能力等职能。因此,人文社科类图书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产品的不断丰富,一些人沉迷于物质的追求和享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导致一些封建迷信、反科学、伪科学观念乘虚而入,侵蚀了人们的思想,毒害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无疑凸显了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的必要性。人文社科类图书能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转型和变革中产生的种种疑虑和困扰答疑解惑;同时,也能够提高人民群众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热爱科学、坚持真理、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提高人们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防止腐朽落后思想、虚假错误观念的乘虚而入,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因此,在新时代知识结构与读者需求双重变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利用率,提升人文社科類图书的使用效果,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促进人文社科文化知识传播与普及是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推荐工作的困境

较长时间以来,由于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重理轻文”社会观念的影响,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社科类图书资源的馆藏以及开发利用相对薄弱。近些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疏远了公共图书馆。加之近两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更多人趋向于新媒体阅读,本就弱势的公共图书馆半停半就,有些公共图书馆无人问津渐成常态,大环境下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更是雪上加霜。由于很多公共图书馆被迫将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抗击新冠疫情上去,影响了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缺乏专职专岗和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文社科类图书采买和推广人员,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制约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效果的重要原因,所以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不仅如此,纵观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馆藏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展现的内容大多是长篇大论型,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语言形式主义严重且图书装帧设计缺乏美感,从而导致部分读者觉之乏味,失去阅读兴趣。因此,如何把握住近几年来人文社科类图书出版内容的学术大众化趋势,如何采购内容优质、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人文社科类图书,降低读者的阅读门槛,并让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共鸣,从而提高图书的借阅率和使用率,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好人文社科类图书采购和推广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图书馆在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肩负的责任。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推荐更多的是停留在传统的书架推荐、简单地利用馆方的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推广,推广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推广活动缺乏吸引力。

三、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推荐工作的优化

1.加强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近几年来,公共图书馆也意识到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的重要性,在现有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但收效不大。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不到位,缺乏专岗专职人员。

时代在变,公共图书馆的传统岗位设置也要有所改变,专岗专职人员的设立,可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读者对于人文社科类图书的爱好和需求,使得图书推广有的放矢,有利于开展切实有效的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推广活动,架起人文社科类图书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从而规范推广活动形式,有序开展活动,及时获取各方反馈信息,归纳总结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好地推进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活动的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

有效开展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活动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营销团队,除了决策者,还应该包含文案、美工、网络技术、外联等相关人员。应加强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的专业队伍建设,选拔培养出拥有优秀道德素养、专业技艺精湛、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从事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

同时,要建立一支热衷于人文社科图书推广的志愿者队伍,形成遍及人文社科类各个领域的图书推广人才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的人才库,规范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

2.加强与供应商合作,增加采买的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借阅对象主要是普通读者。要使人文社科类图书真正为群众所借阅和喜爱,就要深入研究人文社科知识普及的内在规律。面对新媒体阅读的飞速发展和读图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纸媒阅读受到了严峻挑战。要以时代特点和读者需求为导向,作为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的有效切入点。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者凭借自身专业素质,在认真分析研究当前读者所需要的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基础上,加强与供应商的交流合作。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采买时,积极介入与反复沟通,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具有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使图书的内容通俗易懂;多提供图文并茂的人文社科类图书,这里的图文并茂指的不仅仅只是图书中有大量的图片,而是图片与文字信息实现最优化的配置,把书本内容以最优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字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形式表现出来,拉进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增强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可读性。公共图书馆要采买高质量、通俗易懂的人文社科类普及读物,将抽象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实例,把“讲政治”与“讲故事”相结合,使人文社科类知识转化为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图书产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人们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强化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管理

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事业,公众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社科素养的提高更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公共图书馆开展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其实就是将现有馆藏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推广,需要的是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为了使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推广活动有效开展,除了馆内合作,也需要我们走出去,与社会上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合作。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要加强各方组织协调,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力量较为单薄,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到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推广工作中来,加强各类人文社科组织资源的整合,把各学会和学术团体组织起来,把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发挥好各自的比较优势,努力形成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共同体。

首先,可以整合公共图书馆的辖区学校及社區设立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联合会,以便于组织协调和开展经常性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

第二,将本地的人文社科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省级、市级)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各类基地开展各类宣传,普及推广人文社科类图书。

第三,定期召开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的联席会议,集合社科联、大中专院校图书馆以及当地的其他图书馆,总结交流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的现实情况,协调解决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工作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效运转,资源有效整合。

总之,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现有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求合作,谋发展。为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推广创设更多的平台。

4.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推荐活动

公共图书馆开展人文社科类图书推荐活动不能仅仅利用现有图书馆场地资源和传统推广方式,而是应该在传统和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媒介,积极谋求创新和发展,开展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活动。将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服务看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过去等待读者上门式的被动化服务逐渐转向主动化服务。通过便捷性、趣味性的主动服务,将现有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信息传播给读者。在现有的讲座、报告、沙龙等传统读者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的形式,如:馆员“沉浸式”荐书、课本剧、人文社科素养知识竞赛等。公共图书馆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七进”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阅读服务,将一批批优秀的人文社科类出版物源源不断送到人民群众手中。在已建立的各类人文社科基地,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红色经典文献资源开发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充分整合利用媒体力量,定期发布人文社科类图书借阅数据、人文社科类图书借阅排行榜单、宣传公共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活动;与主流媒体、本土名家强强联合,共办有特色的“访谈”“专访”等宣传栏目,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宣传和阐述人文社科知识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服务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促进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的更深入进行,需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实时联动进行推广活动。例如开展线上读书会,定期策划线下读书沙龙等,通过社群招募,引领读者一起阅读,在阅读中分享、交流,促进读者对书籍的理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加深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读者将阅读心得体会写成文字在网络上发表,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活动结束后可以赠送相关图书,用于吸粉引流,增加读者对人文社科类图书的认知,让读者对人文社科类图书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5.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阅读对传统纸媒阅读是一种强烈的冲击与挑战,在“十三五”图书馆事业规划中已提出了建立“数字图书馆”的要求。因此,在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不能再以传统的纸质文献为主,应做到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并重。同时,大力构建新型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平台,除了原有的线下人文社科讲坛、人文社科合作基地等传统平台推广外,也要充分利用流行的各类新媒体平台。比如各类短视频APP、公交车移动电视、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知乎、问答社区等新媒体,开展多种类型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宣传,积极号召不同兴趣的人文社科爱好者组建社群运营,进一步拓展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阵地,使人文社科类知识为更多人所熟知、掌握和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人文社科类图书推广时一定要制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案,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和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全面提升公众素养,全面提升公众的文明觉悟、文明素质和形象,扎实推进书香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星星,郭荣梅.阅读推广馆员职业能力与素养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

[2]施 勇.社科类图书产品线运营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书系为例[J].中国编辑,2021

[3]任 环.人文社科类图书选题策划研究[J].才智,2020

[4]王雅丽.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

[5]蔡迎春.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进展及热点聚焦[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

[6]张 帅,张秋琴.全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策略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

(作者单位:厦门市图书馆)

社科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12

1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文社科科研經费管理面临着两难处境

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着两难处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失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主要分为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与社科科研项目管理。而在高校中大都只重视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对于社科经费却缺乏管理。这是由于社科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申报与项目立项是衡量和评价一所高校科研水平和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高校社科管理部门的经费大多来自科研经费的到款提成,所申报的项目和所立项的项目越多,经费也就越多,同时到款提成也就会相应增多,这就使高校忽视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第二,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积极性鼓励间存在矛盾。各高校大都具有明确的社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政策,但是这些管理制度与政策大都是程序性的,这也就是说这些管理制度和政策都是流于形式的,而且对于经费管理的限定性条款较少,主要管理的内容就是管理费、人员劳务费、特支费等。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对科研经费管理时,管理者没有进行严管。这主要是因为如果管理者将经费管的太严就会使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为了推动高校的发展,管理者选择用鼓励的方式来管理经费。第三,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主体不明。社科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协作,但是现在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确的问题。这些部门主要有社科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设计部门,其中社科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管理,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管理经费的到款、支出和结算,而审计部门没有涉及社科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经费管理主体不明就会导致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失去作用。第四,科研经费管理的成效。目前,对于社科科研成果只是用论文数量或者研究报告的字数以及有无出版等来体现,这就导致了对科研成果质量的评价不全问题,使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成果评价脱离联系,造成科研经费管理效果低下。

1.2 人文社科科研经费使用面临着两难处境

人文社科科研经费使用面临着两难处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经费使用权主体问题。很多教师都会认为项目是谁的,经费的所有权就是谁的,学校无权过问和干涉。所以很多教师对学校从科研费用中扣除各种费用存在着不满,同时也会认为科研经费管理限制了教师使用科研经费的权利。而科研经费的作用是推动科研的发展,不是给教师的生活补助,因此,教师拥有的是科研经费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对科研经费管理是为了帮助教师规范合理地使用经费,以防教师在使用科研经费时出现违规现象。第二,科研经费中教师科研劳动报酬提取来源问题。在高校中大都实行岗位薪酬制,教师在完成岗位基本任务的前提下,课酬金是教学工作量的体现,奖金是科研工作量的体现,而奖金并非来自科研劳务费。因为社科科研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的成员是没有权利获得劳务费。完成科研项目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没有从科研经费中得到合理的报酬,这就使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也会使教会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合理的科研劳务费。

2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2.1 转变对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

高校对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直接影响到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效果。所以高校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社科科研经费管理指导思想,来提高社科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这就要求社科科研管理者要认识到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不仅可以规范经费的使用情况,而且可以推动社科科研的发展,使社科科研水平得到提升。社科科研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管理:第一,在进行社科科研经费管理时要维护项目主管部门的利益,将科研经费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帮助科研成果顺利完成;第二,在进行社科科研经费管理时要维护项目人员的正当利益,使项目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自主性受到保护,并且要严格按照科研规律来进行管理,为项目人员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术自由的科研环境。社科科研管理者要站在项目人员的立场上来制定管理规范,使所制定的规范能体现与项目人员的相互支持与相互理解。此外,科研项目人员也应该转变对社科科研经费的认识:第一,科研经费的支出是建立在对科研项目人员的信任之上的,是国际、政府或者企业交给科研项目人员的任务,所以,科研项目人员在使用经费时必须对纳税人负责,合理合法地使用科研经费,将科研经费用在该用的地方;第二,在使用科研经费时,就像对待科研项目一样,秉承脚踏实地的态度与爱岗敬业的精神。

2.2 明确社科科研经费管理责权,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要做到明确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责权,就要先做到社科科研项目管理与社科科研经费管理并重,并建立联动机制。这就要求高校社科科研管理者在注重社科科研项目管理的同时,更注重对社科科研经费的管理,在对这两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立管理的联动性机制。第一,社科科研管理者要在项目立项的过程中,抓住如何帮助编制好预算这一联动点来建立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联动机制,这就要求社科科研管理者要制定相对统一且完善的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来确保编制预算的科学性。第二,在科研项目实施中,管理者应抓住如何根据编制好的预算来管理经费这一联动点,来建立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联动机制。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利用财务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来了解和跟进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提醒项目负责人,使其按照科研进程来使用科研经费。第三,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管理者应把项目完成的情况与预算完成情况之间的对应监督作为联动点,来建立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联动机制。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对项目完成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公开展示,促使更多教师参与并监督社科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对于以往社科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问题,第一,从人员的调动或者培训入手,加强对科研管理部门人员进行财务和审计培训,或者将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的人员借调过来进行科研管理;第二,建立公共网络咨询平台,既可以及时解决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第三,要建立社科科研项目之间的共享机制,促进社科科研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社科科研项目的资源利用率,并通过项目之间的资源互补,提高成果的质量。

2.3 创新科研评价手段

社科科研经费有效使用的重点在于社科科研成果的質量。但是现今的高校还没有将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成果评价相联系,这就造成了管理者无从评价项目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建立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第一,公开科研成果,并不断完善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等的评价方式,以此对科研成果进行全面的监督与评价;第二,建立奖惩机制,将科研成果的评价与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相结合,来进行具体奖罚。

2.4 加大科研项目人员的劳务费提取比例

一项科研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参加科研人员的努力,但是如果科研项目人员的劳动没以物质的形式得到认可,就会使科研项目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与热情大大的缩减,这样也会造成科研的成果得不到保障,甚至会没有人再愿意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这将会严重阻碍了科研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科研项目人员的劳动有物质的认可,这种物质的认可不仅要体现在参与教师的岗位薪酬中,而且也要体现在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上。这就要求取消项目负责人员及其课题组员不能提取劳务费的规定,并且适当第加大科研人员劳务费的提取比例。这不仅体现了对科研人员劳动成果的尊重,而且保障了科研成果质量,进而促进了社科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3 结 语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社科科研管理者要及时针对存在着的问题,采取合理高效的策略,使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手段不断完善,促进社科科研更好更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俊杰,周震.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2(4).

[2]李杰,罗洪,于丽萍.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4(25).

社科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社科基地的组织发展与功能演变的历史考察,分析高校社科基地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的主要功能,结合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文化实践,把握和优化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现实功能。

【关键词】广西 高校社科基地 城市文化竞争力 功能

高校社科基地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股重要学术力量,以创新的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高校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本,建立了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合作的开放机制,不仅作为学术力量而且作为社会文化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基于高校社科基地自身建设内涵产生的多重社会文化功能,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在内容上存在着深层互动,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主体功能,高校社科基地精神文化根植于当地城市文化土壤,具备将城市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力的地缘和文化优势,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出多重功能。本文结合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功能实践,进一步探究广西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功能实现。

一、高校社科基地的产生、发展与功能演变

教育部1999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是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制度体现,为推进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依据,回顾高校社科基地产生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历史内涵和特征是理解其功能的内在依据。

(一)高校社科基地的历史分期。具体如下:

1.产生初期(1963—1966年)。高校社科基地最初的实践形态是建立在高校与教学院系平行的、在编的独立研究机构,在中国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可以追溯到加强外国工作问题研究的措施,“1964年在全国布点设立了一批实体性国别研究机构”。这些实体性研究机构的建立表明:高校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在外交工作上的政策咨询服务,产生于加强外国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初始定位于高端智库,中国高校开始有了独立研究的学术组织机制,这是高校社科基地的雏形。

2.遭遇挫折和逐步恢复阶段(1967—1995年)。在十年“文革”期间,高等文科院校停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失去依托平台也暂时停办,直到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始恢复建设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从1978年到1991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速度很快。在这13年的时间里,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123个“部批”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实质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科学的重建,1992年之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立不再局限于教育部批准,其设立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打破自我封闭的格局,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开放、竞争、灵活管理的改革思路,高校开始打破院系机构壁垒甚至学校界限,整合高校学术资源进行联合学术研究,增强了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学术整合力、人才流动性、管理灵活性,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积累了重要经验。

3.正式提出和规范发展(1996年至今)。基于自身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实行“带课题进所、完成课题出所”的人员流动型科研组织方式的吸收借鉴,为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评审确定和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高校特色的国家研究基地”。对高校社科基地有了准确定位和规划,经过前期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研管理道路的探索,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文社科事业的发展,“制定‘三步走’战略,力争3年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6年使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0年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标志着高校社科基地建设计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二)高校社科基地的组织演进与功能发展。根据高校社科基地的历史产生过程,高校社科基地是由最初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社科研究所演变而来的,从建立之初就形成了学术研究及政策咨询的“合理内核”,而其管理体制及外延功能在适应社会科学发展需求中不断地改革发展。由国务院批准在高校设立的研究国外工作的研究机构到教育部批准的大量社科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主体走向多元化:形成了由教育部社科基地到地方教育厅和校级社科基地的纵向分级管理体系,社会组织、企业、政府部门与高校横向合作的高校社科基地。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是在一定的研究领域内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省级高校社科基地是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具有地域优势或者辐射全国的学术实力;随着基地管理体制的改革,社科研究机构由封闭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基地的开放管理模式,进而其功能不断拓展,由最初的国外工作咨询功能深入拓展到了政策咨询、社会服务、多方交流合作、推进体制改革等广泛领域发挥多重功能。

二、高校社科基地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的主要功能剖析

随着高校社科基地组织体制的改革、研究内容和功能不断拓展,高校社科基地发展成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子。高校社科基地各要素通过内在联系有效融入城市文化竞争力生成内生变量,同时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为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创造更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高校社科基地发展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之间存在由能量交换生发的深层互动,高校社科基地展现出了作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主体的独特能力。

(一)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实现功能的实践基础。具体如下:

1.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建立。随着高校社科基地主体多元化、研究对象不断拓展、自身组织机制开放创新,高校社科基地以创新的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高校学术资源,通过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创新、政策咨询等方式与城市文化发展建立有机联系,通过与政府、社会文化组织、文化产业界的深度合作,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了内在联系,如武汉大学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主动发挥传统人文学科优势为促进湖北经济文化发展而做出积极尝试,为湖北省政府以及相关文化部门的重大问题与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与理论支持。高校社科基地通过协同合作渠道进行文化政策引导、文化项目攻关和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有效衔接,高校科研基地作为专业化的学术产业衔接部门在与多方的合作互动中,推进了产、政、学、研的链接合作机制的建立。

2.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内涵的深层互动。“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本内涵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文化资源力、观光旅游资源、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高校社科基地通过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进行能量交换。高校社科基地通过多方座谈会、高峰论坛等形式扩大文化辐射力,在专注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社科基地在输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文化能量的同时,汲取了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不断向自身注入新的能量,在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中获得经费支持和社会资本,自身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政、学、研的链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从而形成高校社科基地建设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双向互动的良好态势。

(二)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展现的主要功能。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与深层互动,是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主体功能实现的基础。从其功能外延来看,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功能延伸到了城市文化政策咨询、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从其内在作用方面来看,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资源力、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方面对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功能显著。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内在作用方面是其外延功能的内在依据。

1.传承功能。明确高校社科基地在文化传承中承担着重要主体责任。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社科的发展具有很大依附性,文化的内在传承需要高校社科基地的外在推进。高校社科基地以科学创新的精神理念为引导,具有开放自由的创新管理机制,聚集了人文社科研究精英,其打破院系学科界限的交叉学科背景以及国际化研究视野,不仅推动本地城市文化的传承,而且促进本土文化与多元异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因此,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传承中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独特优势。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是发挥传承城市文化功能的典范,“以比较的视角研究国内外城市的历史,注重发掘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现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服务”。研究视野跨越国内外城市,其研究成果实践指向杭州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开发。

2.整合功能。城市文化资源是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客观基础,城市文化资源的存量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潜力。高校社科基地注重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创新,将离散的城市文化资源整合使其发挥聚合效益,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使单一的城市文化资源丰富化和系统化。例如,南京大学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是南京市政府和社会科学机构以及高校合作的重要平台,它促进了六朝古都南京的都城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了南京特色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等多种资源,推进了南京城市文化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在实践中高校社科基地具备对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优势和功能。

3.开发与传播功能。高校社科基地处于城市文化产品生产链条的理论设计顶端和生产终端,同时作为城市文化的学术传播者,在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大众化研究过程中,将潜在的城市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品,推动着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通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文化研究成果发布,拓展了城市文化交流空间;通过名家访谈、学术报道将基地研究融入主流权威媒介传播体系,进而扩大城市文化的地域辐射范围。对城市文化价值展开多元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不断释放城市文化价值潜能,高校社科基地的严谨、客观、公正的学术立场将城市文化的商业性与公益性统一起来,综合持续提升城市文化价值转化力及文化辐射力。

4.服务功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公共职能,“公共文化服务力是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向社会提供各种基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为每一个公民实现文化权利提供必要保障的能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是提升文化服务力的体制基础,一方面高校社科基地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改革规划策略;另一方面高校社科基地具有城市文化开发传播、文化传承、文化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功能。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中心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展开科学研究,将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社会文化组织提供咨询、与政府文化部门定期举行会议和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科研项目作为重要工作任务。高校社科基地不仅对城市文化规划发展战略有重要的咨政作用,而且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

5.创新功能。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高校社科基地开放的学术机制能糅合东方与西方文化要素,穿越历史与现代文化界限,引导新兴文化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高校社科基地处于文化创新研究的理论前沿,具备了城市文化研究的优质基因,高校社科基地在推进地区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处于引领地位。综合分析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五大功能,全面涵盖了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容要素,五大功能在充当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内容、动力多重角色中发挥叠加效益。传承功能是基础,服务功能是保障,创新功能是动力,整合和开发功能是基本发展方式,五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成为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动能系统。

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广西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实现的功能

基于广西本土特色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的内在关联,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发展特色,吸收国内一流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功能发挥模式,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各个方面不断扩大作用力。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本土城市旅游文化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城市文化辐射力、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本土城市旅游文化的开发功能。广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备,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同在,具有良好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赋存,城市旅游文化价值实现需要城市旅游文化发展主体对本土文化的深刻体悟和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精彩呈现。广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在城市旅游文化开发上有着重要的主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和品牌塑造上。文化内涵是城市旅游品牌的灵魂,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注重推进旅游产业与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而塑造有生命力的旅游品牌。应通过实地调研、文化考古、古籍文献研究等挖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结合项目攻关、会议论坛、期刊宣传、政策咨询等方式赋予旅游品牌文化内涵。

(二)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精神标签,是城市文化生命力之“根”。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构成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境内,除汉族外,还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都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喜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优势环境,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注重继承和保护城市文化民族特色,保存和传承城市民族文化记忆,重视民族风情和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提高和创新城市民族文化竞争力,使民族文化在城市化、文化多元化进程中得以保存,推进了广西城市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彰显了区域民族精神和文化包容。

(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创新力的提升。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广西社科创新体系和城市文化创新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指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校(院)地、校(院)企科技合作,引导高校、院所智力资源向市县(市、区)和企业转移。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平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作为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广西创新计划的依托平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是优秀研究队伍、科研经费、基础设施以及社会资源的聚合体,是拉动高校乃至广西社科创新发展的火车头。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是广西创新计划的重要落实平台,通过“四大工程”为城市文化提供创新驱动,承担的“桂林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遣行动计划”专注于对城市文化单位的社区文化发展研究,承担的社会服务行动项目对广西本土城市文化的发展创新做出深入研究。

(四)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的综合提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以先进的治理理论为指导,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主流文化战略方向、推进城市文化治理创新、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综合提升了广西城市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准,力图形成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常态。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关注民族地区治理和地区法治,强调文化治理的制度保障,加强文化立法工作,研究建设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作为民族地区的广西文化法治改革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承担“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等文化治理相关课题,在理论上推动了多元参与公共文化治理格局形成和本土文化的认同基础的巩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推动着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基础、文化认同基础、多元参与治理格局的构筑。

(五)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为城市文化发展打造人才基础。人才在城市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发展战略、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治理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形成的全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我国的文化人才培育中,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文化人才紧缺,成为影响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障碍。因此,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是突破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障碍的关键点,广西本土对文化人才的培育是本土城市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文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和民族研究中心注重以项目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对壮族和瑶族高水平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做出突出贡献;广西大学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则培养了一批文化管理人才,在民族文化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等方面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打下了人才基础。

四、结语

通过研究高校社科基地的产生发展与功能形成,以高校社科基地产生历史过程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联系互动为逻辑起点,深入研究高校社科基地作为主体对城市文化竞争力客体对象产生作用的功能现象。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普遍功能与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特殊功能之间具有共通性,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及功能发挥提供了正确导向。然而,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建设总体上较为滞后,相对国内一流研究基地的综合实力,提升空间还很大,而且基地对外合作、基地与基地之间都相对封闭,但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广西本土研究领域仍然具有地缘优势,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应该立足本土优势加强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互动联系,增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通过吸收借鉴产、政、学、研的开放合作机制,构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需求的对接模式,加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的创新合作,开拓其功能的创新实践路径,积极融入城市文化发展之中,从外在变量转变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生变量。同时,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应不断优化功能战略布局,以城市民族文化开发功能为核心,围绕广西民族文化的开发为中心展开旅游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文化人才培养主要功能,实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本土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现实功能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保生,朱盛文.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教育部社政司.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1996—200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1999(Z2)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2)

[5]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EB/OL].http://urban.hznu.edu.cn/xjly/cflsywh/268625.shtml

[6]陈娴颖,许立勇.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力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J].艺术百家,2013(6)

[7]吴冬霞,孙碧清.广西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J].改革与战略,2004(2)

[8]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1-08-30)[2015-01-20].http://www.gxzf.gov.cn/zwgk/zfwj/zzqrmzfwj/201108/t20110830_344930.htm

[9]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障碍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9-03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高校社科建设项目开放课题“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董伟武,男,河南驻马店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发展理论;周胜强,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广安市委党校教师。

(责编 黎 原)

社科论文范文第5篇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昆体良

37.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0

A.

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

事物的本质

C.

社会的需要

D.

科学自身的需要

38.

美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于19世纪70年代发表名著(),阐述了人类历史变迁分为蒙味、野

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学派。

A.

《古代社会》

B.

《原始文化》

C.

《金枝》

D.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9.

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0

A.

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

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

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

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40.

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o

A.

经济学

B.

管理学

C.

历史学

D.

政治学

41.

支配了

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

思潮

4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

A.

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B.

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C.

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D.

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二、名词解释

1.

人文社会科学

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

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

全球问题

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

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

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

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

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

经济自由主义

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

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

社会科学

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的科学。

6.

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7.

人文主义

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

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

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8.

终身教育论

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

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2)全域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

而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9.

人文科学:

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木质、价值和发

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10.

语言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11.

接受美学:

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

文艺学一一美学思潮。

12.

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粤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

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三、简答题

1.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5分)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5分)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5分)

2.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

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

全的自由o

(8分)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

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

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

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7分)

3.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机理是什么?

答:(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4分)

(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分)

(3)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3分)

4.

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3分)

(2)

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分)

(3)

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2分)

(4)

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2分)

5.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

秩序或内在规律。(3分)

(2)

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3分)

(3)

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2分)

(4)

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

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2分)

6.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4分)

(2)

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4分)

(3)

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4分)

(4)

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3分)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4分)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4分)三是从半封闭研

究到开放性研究}

(4分)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3分)

8.

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4分)

(2)

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4分)

(3)

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

等。(4分)

(4)

全而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

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3分)

9.

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3分)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3分)

(3)

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2分)

(4)

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2分)

10.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4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3分)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3分)

11.

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木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

的;(4分)其次是由初等教育而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3分)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

的需要。(3分)

四、论述题

1

.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

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

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

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

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o

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

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

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

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

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8分)

(2)

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

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

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

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白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

个人的时代”;要求白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

“智”轻“情气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

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

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8分)

(3)

联系实际进行论述。(4分)

2.

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4分)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4分)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3分)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3分)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3分)

(本题要求具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占3分)

3.

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

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

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

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

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7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

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

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

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一一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

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

体发展特点的缩影。(7分)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

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科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

轨迹,充分反映了

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

有的广泛关注。(6分)

4.

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

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

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

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

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

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

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

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

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

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7分)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7分)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

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

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一一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

试与命运抗争)。(7分)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

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5分)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

社科论文范文第6篇

专业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文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管理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及一定的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在文教、经济、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要专业课程:行政管理学、保险学原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具有广阔的就业面。自2004年以来,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169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到19.79%,其中有105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录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国家、省级和各级公务员考试录取率具有较大优势。

汉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文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汉语与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古今文学历史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与专门训练,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了解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3、具备的能力:具备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汉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基础写作、文学概论、逻辑学、语言学概论、普通话、文献学。

2、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比较文学、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史 。

3、主要实践项目:文学概论、普通话、基础写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文秘等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2009年,我院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研究生上线率达到23%。

文秘(秘书与公共关系)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三年专科

2、掌握的知识:掌握扎实的秘书学理论知识、档案学管理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现代行政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能够熟练写作各种公文;掌握基本的法律与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树立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良好形象、协调公众关系、出谋划策、充当智囊、推销产品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秘书基本理论与事务,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能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秘书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基础写作、计算机应用、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原理。

2、主要专业课程:企业管理、市场学、公关策划学、秘书学、国际贸易、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礼仪知识与训练、公关谈判艺术。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关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秘书与公共关系专业毕业生可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近几年来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一、专业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意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创造新资产的重要源泉,我国正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急需大量既有理工或农医或经济或管理等类专业的知识背景,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从现在的法律人才需求情况看,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企业开始招聘知识产权人才,有关知识产权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更是各大企业、单位招聘的重点。

为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需要,学校设置了实施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

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学位、双专业学习的学生,以第一专业知识背景为依托,学习与第一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专业素质

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就业前景

主要的就业方向有:

1.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部

山东省现有大中型企业2000多家,中小型企业90余万家。而且山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吸收投资的大省,三资企业数量也很多,国外企业普遍对知识产权比较重视,需要大量的拥有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如:海尔、海信、华为等大型高科技企业都开出高薪专门聘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事务人才。

2.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

3.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

4.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5.在知识产权中介绍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或人民法院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或审判工作。

三、资格考试

从2007年开始,全国性知识产权管理师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由全国高科技知识产权委员会与保护知识产权联合会合作开考。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由知识产权管理师考试中心独立开考与合作开考的知识产权管理师。此外,理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统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成为知识产权工程师,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四、主要课程

民法总论、合同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管理学原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新型知识产权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英语、专利审查概论、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知识产权国际许可与转让等。

咨询热线:王老师(电话:13791812040)郭老师(电话:13589352525)张老师(电话:13791818040)

咨询地点: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文经楼B501室)

上一篇:思品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原材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