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1

社科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难以理解的书名有时会对读者阅读造成困难,以往社科类读物的题目都是直接反映作者的观点,而另类书名,会让读者在拿到书时产生困惑。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其实不反对作者使用这类书名。但更希望作者能在书中对书名做直接或间接的解释,这样有助于读者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聂震宁:关于组建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的倡议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光明日报》撰文: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1993年启动以来,取得了重大发展。青年志愿者活动高潮迭起,组织不断发展,队伍不断扩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共青团中央下属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志愿组织,这个协会在组织大规模的项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他们可以利用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活动。

我有一个构想,希望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在国家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的支持下,开展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全国各地组建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主要吸纳在校大学生以及新闻出版、文化等机构的青年员工参加,在每年的全国读书节(或称全民阅读节)、世界读书日以及当地的读书月、读书周、读书日期间开展活动,这样,全民阅读活动的热潮势必会较快形成。

以我之见,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一支支撑起这项全民性阅读活动的中坚力量——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阅读虽然是个人的事情,可正因为冠以“全民”,便涉及千人万众,注定要成为一项个人自愿参与,社会各方协同开展的群众性公益活动。经验告诉我们,要开展好公益活动,建立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的发动和沟通,吸引更多的群众自愿参与,并引导、鼓励、帮助广大群众产生持续的热情和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

庄庸:主题出版的三种趋势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编辑室主任庄庸在《中华读书报》撰文:2013年,“主题出版”呈现三种“变化”的趋势——从“主题出版年”的专项化,变成常年组织的常规化;从部分出版社“被适应”,变成全行业“自组织”;从出版业自下而上报批选题的“基层探索”为主,逐渐强化为以国家管理层自上而下总体策划的“顶层设计”为核心,如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正确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做好重大主题出版,扎实推进新闻出版精品战略。”这标志着主题出版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的思路、机制、体制渐成雏形。以国家出版基金为抓手的“顶层设计”开始步入正轨,以重大战略思想为脉络的“主题出版”持续深入——国家出版基金办公室2013年工作思路说:“研究吸收有关方面专家的建议,在现有的出版单位自下而上申报项目的基础上,再开辟两条路径:对于一些关系党和国家大局、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选题,可以从国家层面进行项层设计,再通过招投标确定出版单位的办法予以实施……从而把自下而上的申报与自上而下的总体策划结合起来,以期进一步拓宽精品项目渠道,使国家出版基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好地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大局。”

“主题出版”对出版业的影响和作用,已经从外部的政治生态,变成内在运营模式的变革创新。这种变化和趋势,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出版课题。

傅光中:强烈呼吁国家对网店销售新书在一定时间内限价

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傅光中在接受百道网采访时表示:网络书店的价格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行业内恶性竞争,死命压价,导致出版业的利润摊薄。地面书店由于竞争,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出版社的日子也不好过。网店动不动搞活动,提出让利,虽说方便了读者,但是挤压整个行业的生存空间,把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弄乱了,一直压价,现在都到五零折了。出版社也要养人,有那么多管理费用,行政开支。图书利润减少,出版社转而降低作者的稿费,作者创作的欲望也就受到抑制,最后还是整个文化出版事业受伤害。

我们强烈呼吁国家对网店销售新书在一定时间内限价。我跟韩国的出版界朋友交流,韩国一年内的新书网店售价不允许低于实体书店。新书不能打折得这么厉害,读者是哪里便宜,就去哪里买。改制后出版社都是企业,企业都要趋利避害;可是出版又是文化,考虑到民族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层面,政府必须要监管这个事情,要制订游戏规则,公平公正地进行交易。

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人民日报》报道:让实体书店走出颓势,需要的,是让读者发现与书相遇的乐趣。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在书店转一圈,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也没有让人会心一笑的发现,更缺少让人若有所思的体悟,怎么能把读者从网上书店拉回来?

不过也要看到,实体书店变少,仍是难以避免的,这是出版业、书店业背后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精神所决定的。从这个角度看,那些专业化、个性化的书店,也可能预示着实体书店的发展方向。一些书店转向专业化、分众化,在海量的图书中先进行一次筛选,让人既能享受发现的乐趣,也能避免过多冗余信息的干扰,更精准地占领“长尾市场”。

实际上,不光书店,书籍本身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各种电子书阅读器越来越流行,蚕食传统书籍的市场份额。有人感叹:书籍将死。但是,书籍不畏改变。纸的发明将“书于竹帛”送入历史,激光照排将印刷雕版变成古玩珍项,但书不是依然存在?笔者相信,电子书不过是让书籍又站在了另一个孕育无限可能性的门前——而书店,何尝不也是如此?

数字时代独立出版迎来曙光?

《羊城晚报》报道:香港独立出版代表人袁兆昌认为,独立出版是“挣扎下的理想主义”,理想不必多谈,挣扎源自经济压力。以市场份额为例,商业出版集团占据市场书,籍流量的一半多,其他中型出版社再占些销售份额,独立出版市场相当窄小。

集团式出版的优势,不仅在资金,还有对主流市场机制的熟悉与配合,开拓媒体及零售通路驾轻就熟。书一出,马上相对应的发行、采购、零售等一整套系统化的配套流程就可以立即启动起来。而独立出版社做不到这一点,难以打入大型连锁书店,甚至需要跟单个销售者都要逐一沟通。而大众的普遍阅读口味与意向,也达不到独立出版物的阅读水准,影响图书销量。

2012年11月广州的独立出版物展上,大家一致认为数字时代到来,给予了独立出版新曙光:从此无需印刷成本。如一位独立出版商所言,在数字化的道路上,独立出版与大型出版集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数字化的进程中,所有的出版人都在边学习边前进。”

中国古籍善本“疗伤”难

《广州日报》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善本特藏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称,根据粗略的统计,目前全国古籍善本的存量大概在5000万册左右。这些古籍在历经长年的战乱离丧、水火相侵、鼠啮蠹蚀之后,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有或大或小的“病”,需要修一修。而在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古籍属于濒危状态,修缮的难度非常之大。

和海量的古书“病人”相比,古籍“医生”的数量少得可怜。中国国家图书馆拥有18位古籍修复师,是全国最大的一支古籍修复专业队伍。但仅仅依靠这些人的力量,想修好国图现存的近200万册古籍善本,也需要五百年左右的时间。事实上,这是一件五百年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古书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而且问题愈加棘手。

“经常会有市民拿着他们收藏的古书找到我们,请求我们帮助修复,但我们真的爱莫能助。”广东中山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的负责人表示。该馆修复人员一共9人,修复好现存的47万册古籍善本,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杜伟生说,目前国内一共有53个院校开辟了文物鉴定修复专业,每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一千多名。人数并不少,但大部分毕业生无法顺利进入公藏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在阅读革命中的“新位置”

《中华读书报》报道:若干年前,图书馆的生存危机是一个讨论的热点话题。但在今天,这种疑问逐渐消失,正是因为图书馆在新阅读时代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定位和功能。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在图书馆工作已经超过31年,亲历了图书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到网络化,现在又走向移动化的过程,“变化是图书馆的主题”。过去,传统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但现在,图书馆直面现实,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变化,提供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朱强称之为“泛在图书馆服务”。

社科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通过对我国19个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198名在职博士生导师的现状进行统计研究,以期发现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更好地提高我国高端体育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从自然特征看,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两地,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博导占较大比例等。就教育背景而言,年轻博导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但具有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仍然偏低。关于专业素养,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h指数值整体偏低,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生导师人数较少等。研究结论:这种非均衡分布状态反映了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准入门槛较高,体育学科的不成熟,以及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学科建设结构上的差异,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体育教育

Current Situation of Doctoral Supervisors in Sport Science in China

CHEN Qingwei

Key words:sport science;doctoral supervisor;physic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2-11-14

作者简介:陈庆伟(1968-),男,河南商丘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

作为博士生培养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体育学博士指导教师是体育界学术与科研的带头人,导师水平对于培养工作的质量不仅起着重要的作用[1],而且关系到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甚至关系到一个学科的国际声誉。文献检索显示,目前未见专门研究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论文,相关的研究仅在几篇关于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的文献中就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问题泛泛提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界定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副主任谢桂华指出:“博士生导师是指导、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工作岗位,不是教授职务中的固定层次和终身的荣誉称号。招生并实际指导博士生者即为博士生导师,不招生且不实际指导博士生者则不是博士生导师。”[2]因此,本研究对博士生导师从3个方面作出相应限定。

1)在学科范围上,指体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对于在其他学科之下设置的交叉性质的博士点的导师不纳入统计。

2)在单位权限上,指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博士生导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我国共有19家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15家一级学科授权单位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4家二级学科授权点为: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授权点;曲阜师范大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授权点。

3)在就职状态上,指当前在职并全职工作(每年在所在单位工作9个月以上)的博士生导师,不包括退休的导师,但若退休后获返聘且仍招收博士生的纳入统计范围。

1.1.2 研究框架

研究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群体的现状,必须确定一个分析框架。为便于统计,本文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将研究阶层特性的分析框架细化为具体的指标系统,并强调指标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所谓有效性,指框架能够恰当地描述体育学博导的存在状态;所谓可行性,指框架中确定的指标要具备可量化统计的现实条件。引入3组变量来描述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当下状态:一是自然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和所在城市等指标;二是教育背景,包括最高学位及是否有国外进修经历等指标;三是专业素养,包括职称、职务和科研绩效等指标。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采集

研究数据于2012年6月25日至7月25日通过以下途径采集:1)各博士生导师的自然特征和教育背景等数据信息通过我国19所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的官方网站、电话或以该博士生导师的姓名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工具上获得。2)各博士生导师的科研绩效信息通过中国知网(CNKI)获得:各博士生导师的论文h指数及发文量、被引频次等科研信息通过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各博士生导师截止2012年6月在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论文量和这些论文在 CNKI 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等数据,然后用h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各博士生导师在2012 年(统计年)的h指数。各博士生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信息通过CNKI“国家各级科研项目”平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数据库”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年度课题名单”,检索各博士生导师截至2012年6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信息。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了常规描述统计,对统计数据进行了专业处理。

1.2.3 逻辑分析法

综合运用了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自然特征分析

2.1.1 我国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空间分布状况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19家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由2010年前的4家增至15家。

由表1可见,19所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中:华东地区6所,分别是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华北地区6所,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学;华中地区有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3所;华南地区有华南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2所;东北地区有东北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2所;西南与西北地区均没有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各占31.6%,华中地区占15.8%,东北和华南地区各占10.5%。

表 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统计表

注:“上体”指上海体育学院;“华东”指华东师范大学;“浙大”指浙江大学;“南京”指南京师范大学;“苏大”指苏州大学;“曲阜”指曲阜师范大学;“华南”指华南师范大学;“福建”指福建师范大学;“北体”指北京体育大学;“清华”指清华大学;“河大”指河南大学;“河北”指河北师范大学;“北京”指北京师范大学;“山西”指山西师范大学;“武体”指武汉体育学院;“华中”指华中师范大学;“湖南”指湖南师范大学;“东北”指东北师范大学;“辽宁”指辽宁师范大学。下同。

从区域来看,重东部,轻西部,布局结构明显不平衡[3]。从地方来看,重省市级大都市,轻地方小城市,招收体育学的19个博士点学校只有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3所学校在地级城市,其余都是在省级城市。

西部地区含12个省市自治区,辖540万km2,人口近3亿,迄今尚无一个体育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这种学科专业布局的缺位,既不利于全国培养体育高层次人才的均衡发展,也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要求,更没有真实反映西部体育学科的水平[4]。

这种不平衡缘于教育部在进行首批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和专业授权审核时强调“主要限于全国高等学校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管的科学研究机构中能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重点学科”,并且在此后的博士学位授权审核过程中长期坚持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强化发展,强调“应首先考虑将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集中在已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且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特别是要注意充分发挥研究生院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中的作用,不要搞平衡照顾、分散布点”。这一种强迫性机制,最终导致了博士点向条件较好的高校和地区高度集中的现象,体育学博士点的区域布局亦然[5]。

可喜的是,位居西南的成都体育学院正在进行“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工作,该项工作的验收将由国务院学位办和四川省学位委员会联合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进行。成都体育学院此次“博建”若能成功,将对提高西南地区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和均衡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空间分布状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1.2 我国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性质及学科分布状况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从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进行培养,形成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格局,体育学博士点的规划经历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现阶段,19所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中,体育专业院校3所,师范院校11所,综合性大学5所。目前,全部3所体育院校、11所师范院校中的8所和5所综合性大学中的4所均已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招生专业涵盖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学科。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授权点,曲阜师范大学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授权点。

2.1.3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与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地区相应,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分布也呈高度集中状态。目前,我国在职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共198人,其中:华北地区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数达82人,占总数的41.4%;华东地区67人,占总数的33.8%。仅这2个地区的博导人数即占到我国体育学博导总数的75.3%,即近一半的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集中于华北地区,近8成集中在华北和华东2地。其他依次为:华中地区21人,占总数的10.6%;华南地区19人,占总数的9.6%;东北地区9人,占总数的4.6%。博士生导师还处于流动状态,总体趋势是由各地省城流向位于华北的首都北京,由中西部城市流向东南沿海城市。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形成“马太效应”,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于少数城市,不利于体育学的均衡发展。

各高校体育院(系)所拥有的博士生导师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学科的实力。以院校为单位,对我国19个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数量进行排名发现,北京体育大学有体育学博士生导师54人,居全国之首。该校是我国体育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第一个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学一级授予点的单位,体育学学科设置齐全,二级学科划分比较细,因而,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较多。往下依次是:上海体育学院34人,居第2位;华东师范大学14人,居第3位;武汉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各13人,并列第4位;苏州大学8人,居第5位;福建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各6人,居第6位;南京师范大学5人,居第7位;其他授予点的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均为4人或3人,其中,4人的院校5所,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3人的院校4所,分别是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对各单位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发现,我国平均每个体育学博士授予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数是10.4人,但最多者拥有54人,最少仅3人,极差值达51,足见各体育学博士授予单位博士生导师数量分布也极不均衡。尤其对于新增的11家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而言,博导数量远跟不上学科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均衡是否会引发不惜通过降低增补博导的标准,尽力扩大博导的数量与规模的现象,这也正是验证体育学博导选拔制度公信度的契机。

2.1.4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性别分布状况

表1统计表明,在全国198名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中,男性164人,占82.8%,女性34人,占17.2%,男女比例为4.8∶1。据教育部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博士生导师为1万2 460人,其中男性1万787人,占88.2%,女性1 673人,占11.8%,男女比例为7.4∶1。总体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男女比例较全国水平更趋平衡。

但具体到各授予单位,博士生导师的性别结构状况又有所不同:北京体育大学女博士生导师12人,占该校总数的22.2%,男女比例是3.5∶1;上海体育学院女博士生导师5人,占该校总数的14.7%,男女比例是5.8∶1。但其他院校的女性博士生导师均未超过4人,武汉体育学院等9所院校无一名女性体育学博士生导师。

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在认知力、瞬间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更有助于其科学研究;女教师在形象思维、观察力、注意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更适合体育教学;而性情温和、细腻和体贴的天性使其在工作中更加细心,更擅长处理细节问题,更有利于彰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各体育博士授权单位在根据按需增补原则进行自行审核、遴选博士生导师的工作中,要注重对女性教师的培养与选拔,加强性别结构的优化。

2.1.5 我国体育学各学科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由表2可知,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学科分布主要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导师60人,占总数的30.3%;体育教育训练学导师76人,占38.4%;运动人体科学导师53人,占26.8%;民族传统体育学导师9人,占4.5%。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导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生培养历程较短,是我国的特色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上没有模式可借鉴[6]。从各学科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看:体育人文社会学导师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有26人,占该学科总数的43.3%;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导师在华北地区的比例最大,分别有42人和有23人,分别占各自学科总数的55.2%和43.3%;仅有的9位民族传统体育学导师在华东地区有7个,占该学科总数的63.6%,华北和东北地区0个。5个有博士点的地区,其中3个地区是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有的全学科地区,而东北地区仅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一个博士点。研究方向并无优劣高下之别,却有分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统计数据说明,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研究兴趣仍集中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领域,对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

2.1.6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合理的年龄结构是博士生导师梯队形成最佳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合理的导师梯队应该由老、中、青年导师按适当比例结合而成。从表3统计的198位体育学博导年龄情况看,各出生时间段人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1951—1960年91人,占体育学博导总数的45.9%;1961—1970年68人,占34.3%;1941—1950年34人,占17.2%;1971—1980年5人,占2.5%。总体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中,60岁以上的老年博导和50~60岁之间的中年博导,以及50岁以下的青年博导的比例为1∶2.7∶2.1,由此比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以中青年占较大比例,并且显现出年轻化趋势。具体到各校,华东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50岁以下体育学博导人数占到该校7成以上,北京师范大学占到该校近7成。年轻化虽然彰显了体育学博导队伍的动力与活力,但有时也暴露出经验不足的弱点。

表 2 我国体育学各学科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

注:“人文”指体育人文社会学;“教育”指体育教育训练学;“人体”指运动人体科学;“民传”指民族传统体育学。

表 3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 2.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状况分析

2.2.1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学历状况

表4统计显示,本课题研究的198位博导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1人,占56.1%;具有硕士学位的共30人,占15.2%;具有学士学位的共57人,占28.8%。

从各年龄段学历情况看:1971—1980年出生的5位博导全是博士;1961—1970年出生的68位博导中,博士学位者占80.9%;1951—1960年出生的91位博导中,博士学位者占49.5%;1941—1950年出生的34位博导的学位,学士有22人,博士和硕士各只有6人。由此可见:年龄越大,最高学位越低,具有学士学位的比例越高;年龄越小,最高学位越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越高。这反映出当前我国博导遴选对最高学位的政策性要求。

从4个二级学科学历情况看,各学科拥有博士学位人数占该学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运动人体科学占67.9%,体育人文社会学占63.3%,民族传统体育学占44.4%,体育教育训练学占43.4%。此排序也反映出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学科建设和学缘结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民族性”特点限制了其博士点的发展,也自然限制了该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数量。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博士生导师在本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其他院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有4成,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占不到1成。由此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近亲繁殖”和“师徒同堂”的现象,这不利于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不利于拓展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表 4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学历及海外进修情况

2.2.2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海外进修状况

具有海外进修经历往往意味着具有国际化的跨文化资源和开放的学术视野,在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推进体育学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说的海外进修经历是指在海外有过一定时间的留学、访学或专业培训经历。

表4统计表明,统计的198位博导中,仅有57人有过海外进修经历,占28.8%,不足3成。从各年龄段看,有过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导人数占该年龄段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5位“70后”博导中有60%,1951—1960年出生的有31.7%,1961—1970年出生的有25%,60岁以上的有23.5%。研究发现,海外进修形式因年龄而不同,年龄越大,留学进修越多,年龄越小,访学进修和培训进修越多。从各学科看,有过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导人数占该学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体育人文社会学38.3%,体育教育训练学27.6%,运动人体科学24.5%.此3个学科差距不大,而民族传统体育学则为0。由此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学这个新兴学科的发展难度和光明前景,若能在内无前车之鉴,外无先进经验的条件下将其科学开展,发扬光大,则不失为世界体育学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贡献。

2.3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专业素养状况分析

2.3.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职称、职位(兼职)状况

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统计显示,198位体育学博导中,98.7%具有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的高职称传达出2方面信息:一方面表明体育学博导的进入门槛较高,博士生导师的整体水平高;另一方面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体制不够灵活[2]。过分强调导师的职称有时会限制博士研究生对导师的选择权,许多能力较强的教授以下职称的教师被剥夺了指导学生的资格,而学生也就失去了选择那些没有博导头衔的老师作为论文指导者的权利[7],不利于博士生培养。2010年,上海体育学院首开评聘副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的先例,打破了大陆只有教授才能成为博士生导师的现状。

198位博导中,90.6%的导师兼任党政工作,其中,93.6%的导师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机构和体育单项协会兼职或担任重要职务或在国家二级学会任常委以上职务。在本单位任职或在相关组织机构兼职虽然无可厚非,但恐怕这在某种意义上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先生所讲,当“官本位”的管理模式与价值体系把许多在学术上相对稍优者推向系、所、院、校各级领导岗位时,当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政治荣誉与社会兼职不期而至时,兼职的博导们即使个个都很讲职业道德,都很尽职,其应对本职的时间与精力也不过是雪上加霜。个中甘苦,唯有自知[8]。

2006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对2006届全体研究生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5%的研究生每周与导师见面少于1次,45%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的时间小于1 h/周,而70%的研究生希望的是至少能每周与导师交流1次。有近60%的学生论文导师没有看过,近20%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学业帮助不大,其原因主要是导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和导师工作繁忙[9]。此现象并非北京体育大学独有。

尤其现在有些学校力聘上级部门行政官员当博导的作法很是流行。笔者认为,无论由博导提拔为官员,还是由官员被聘为博导,凡不能以培养博士生为主业者,需在每次博导选聘时,真正从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出发,扪心自问能否尽到博导职责,为振兴我国博士生教育事业以身作则,起“领导带头”作用。

2.3.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科研绩效状况分析

2.3.2.1 h指数概念解析

一直以来,科学家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学术论文,因此,用来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主要方法是对其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2005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教授(Jorge E.Hirsch)提出了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指标——h指数。h指数的定义是:如果一位科学家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被引次数不小于h,其他(n-h) 篇论文中每一篇的被引次数都小于h,那么这位科学家的h 指数就是h[10]。例如,某科学家的 h指数为18,则表示该科学家至少发表了18 篇被引频次至少在18次的论文。该指数巧妙地将数量指标(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指标(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h指数高不仅表明评价对象发表的论文质量高,而且表明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多,克服了以往各种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单项指标的缺点;因此,在它发表后的短短几个月当中,就在10多个国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11]。

2.3.2.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科研绩效概况

通过对19所院校的198位体育学博导在CNKI 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论文量和这些论文在 CNKI 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等数据的统计计算得出,198名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值范围为2≤h≤28,平均值为11.3。

根据乔治·赫希教授的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物理学家要获得永久教职(副教授),h指数一般大约为12,晋升正教授大约为18[12]。上述198名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平均值较之偏低。统计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达到或超过12的有84人,占42.4%;达到或超过18的有18人,占9.1%。尽管存在物理科学的h指数普遍高于社会科学这样的学科差异,但如此低的人数比例亦将成为体育学奋起直追的动力。

表 5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h指数及相关绩效概览表

从表5统计的各项指标数据范围的底线数值,如h指数2、个人发文量4篇、总被引频次6次、第一(含独著)作者百分率6.3%和篇均被引频次1.1次等数据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较之一名普通体育教师都显低的科研评价数据让人实难与体育学博导联系起来,当然,有些博导的有些文章可能未被收录在CNKI中。198位博导中,h指数小于等于5的有18位,这些博导中确有文章多发在他所留学国家的期刊上的,但有些并未发现有留学经历。

表6统计了198位博导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情况。统计显示,198位博导共有115(占58.1%)人次主持过共计249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社科基金项目105项,66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33.3%;自然基金项目27项,19位主持人,仅占总人数的9.6%;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4项,21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10.6%;体育总局项目93项,59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29.8%。由此不难发现,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人数不足6成,尤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更是体育科研的弱项。

表 6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科研项目状况统计

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肩负着培养体育高端人才的重任,其学术态度与水平直接影响博士生质量的好坏。当前,国际上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仍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评价标准,而我们的一些博士点对博导的科研绩效以申请的科研课题经费多少为主要标准,降低甚至忽略了对论文的要求,以致一些教师在评上博导后的独著(或第一作者)论文量明显减少。在当今搞课题颇受重视的形势下仍有4成多博导没有主持过课题,这除了课题立项竞争激烈的原因外,科研态度和环境也不容忽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19所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名在职博士生导师的统计分析,对这一特殊阶层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研究。总体来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呈“非均衡分布”状态:就自然特征而言,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两地;男性博士生导师占据绝对优势;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博士生导师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占较大比例。就教育背景而言,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学位分布已经比较合理,年轻博导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但具有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仍然偏低,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就专业素养而言,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基本都有教授职称,9成以上有行政职务和学术兼职,目前,国内其他学科学者科研成果的h指数相关研究未见,与美国物理学相比,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值整体偏低,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导人数较少。这种非均衡分布状态可从两方面阐释:一方面,由于体育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准入门槛较高,博导队伍发展必然是非均衡的,不可能同步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体育学科的不成熟,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学科建设结构存在差异,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3.2 建议

1)均衡布局结构,促进协同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为零的不平衡布局结构,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优势,进行科学的全局性布局考虑,从而有效促进我国体育学科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进一步优化我国高层次体育学教育资源的配置。

2)落实遴选机制,狠抓质量建设。

遴选体育学博导的关键在于遴选制度是否落到实处。在遴选时要严把质量关,要对遴选对象的事业心、责任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进行科学、客观考评,并且要进行任期内的年度评估。

3)注重学习交流,改善学缘结构。

为防止“近亲繁殖”,改善学缘结构,要从制度入手,研究出台高校教师出国研修相关政策,把年轻教师出国进修深造经历作为晋升职称和评聘博导的必备条件,并且,鼓励支持教师在高校间自由流动,在多所高校间承担岗位教学或科研任务。从而加强学术思想的交融,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创新,促进学科发展。

4)加强梯队建设,形成优势互补。

加强体育学博导梯队建设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使导师队伍保持持久活力和发展动力,老中青比例要协调,既要有利于发展年轻导师的工作热情,又要敢于为年轻导师提供承担重大课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寻经验和寻找不足,为自己才华的发挥创造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即将退休的老教授、有经验的导师的传、帮、带作用,缩小导师队伍中因年龄和阅历而造成的衔接困难。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条件所限,本研究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误差,如在博士生导师数量的认定上,有的单位聘请了大量的兼职博导,有的单位对博导岗位实行动态管理,有的单位信息不够公开,博导的详细信息不充分等;还有就是对个别留学时间较长的博导所发表的论文量的统计不够完整。这些因条件造成的不足留待下一步研究时改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郑吾真,黄竹杭.体育学博士立足于国内培养之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4):2-6.

[2] 吴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现状统计研究[J].现代传播,2008,150(1):115-118.

[3] 李燕领,王家宏,陶玉流.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J].体育学刊,2010,17(10):59-63.

[4] 陈伟,欧阳川,李国栋.立足08奥运、完善培养体制、构筑高端人才工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4.

[5] 卢志成,郭惠平,李斌琴.对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扩散现象的新制度主义诠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9):17-22.

[6]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体育科学,2005,25(6):3-12.

[7] 顾海兵.质疑“博导遴选”制度[N].南方周末,2003-08-14.

[8] 郭世佑.博导的质量、责任与权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29-31.

[9] 钟秉枢,蒋家珍.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求发展: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7-11.

[10] Hirsch J.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 (46):16569-16572.

[11] 万锦堃,花平寰,赵呈刚.中国部分重点大学h指数的探讨[J].科学观察,2007,2(3):9-16.

[12] 王兰敬.h指数在学术评价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11,29(4):624-627.

社科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12

1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文社科科研經费管理面临着两难处境

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着两难处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失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主要分为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与社科科研项目管理。而在高校中大都只重视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对于社科经费却缺乏管理。这是由于社科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申报与项目立项是衡量和评价一所高校科研水平和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高校社科管理部门的经费大多来自科研经费的到款提成,所申报的项目和所立项的项目越多,经费也就越多,同时到款提成也就会相应增多,这就使高校忽视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第二,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积极性鼓励间存在矛盾。各高校大都具有明确的社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政策,但是这些管理制度与政策大都是程序性的,这也就是说这些管理制度和政策都是流于形式的,而且对于经费管理的限定性条款较少,主要管理的内容就是管理费、人员劳务费、特支费等。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对科研经费管理时,管理者没有进行严管。这主要是因为如果管理者将经费管的太严就会使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为了推动高校的发展,管理者选择用鼓励的方式来管理经费。第三,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主体不明。社科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协作,但是现在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确的问题。这些部门主要有社科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设计部门,其中社科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管理,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管理经费的到款、支出和结算,而审计部门没有涉及社科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经费管理主体不明就会导致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失去作用。第四,科研经费管理的成效。目前,对于社科科研成果只是用论文数量或者研究报告的字数以及有无出版等来体现,这就导致了对科研成果质量的评价不全问题,使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成果评价脱离联系,造成科研经费管理效果低下。

1.2 人文社科科研经费使用面临着两难处境

人文社科科研经费使用面临着两难处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经费使用权主体问题。很多教师都会认为项目是谁的,经费的所有权就是谁的,学校无权过问和干涉。所以很多教师对学校从科研费用中扣除各种费用存在着不满,同时也会认为科研经费管理限制了教师使用科研经费的权利。而科研经费的作用是推动科研的发展,不是给教师的生活补助,因此,教师拥有的是科研经费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对科研经费管理是为了帮助教师规范合理地使用经费,以防教师在使用科研经费时出现违规现象。第二,科研经费中教师科研劳动报酬提取来源问题。在高校中大都实行岗位薪酬制,教师在完成岗位基本任务的前提下,课酬金是教学工作量的体现,奖金是科研工作量的体现,而奖金并非来自科研劳务费。因为社科科研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的成员是没有权利获得劳务费。完成科研项目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没有从科研经费中得到合理的报酬,这就使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也会使教会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合理的科研劳务费。

2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2.1 转变对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

高校对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直接影响到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效果。所以高校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社科科研经费管理指导思想,来提高社科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这就要求社科科研管理者要认识到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不仅可以规范经费的使用情况,而且可以推动社科科研的发展,使社科科研水平得到提升。社科科研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管理:第一,在进行社科科研经费管理时要维护项目主管部门的利益,将科研经费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帮助科研成果顺利完成;第二,在进行社科科研经费管理时要维护项目人员的正当利益,使项目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自主性受到保护,并且要严格按照科研规律来进行管理,为项目人员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术自由的科研环境。社科科研管理者要站在项目人员的立场上来制定管理规范,使所制定的规范能体现与项目人员的相互支持与相互理解。此外,科研项目人员也应该转变对社科科研经费的认识:第一,科研经费的支出是建立在对科研项目人员的信任之上的,是国际、政府或者企业交给科研项目人员的任务,所以,科研项目人员在使用经费时必须对纳税人负责,合理合法地使用科研经费,将科研经费用在该用的地方;第二,在使用科研经费时,就像对待科研项目一样,秉承脚踏实地的态度与爱岗敬业的精神。

2.2 明确社科科研经费管理责权,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要做到明确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责权,就要先做到社科科研项目管理与社科科研经费管理并重,并建立联动机制。这就要求高校社科科研管理者在注重社科科研项目管理的同时,更注重对社科科研经费的管理,在对这两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立管理的联动性机制。第一,社科科研管理者要在项目立项的过程中,抓住如何帮助编制好预算这一联动点来建立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联动机制,这就要求社科科研管理者要制定相对统一且完善的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来确保编制预算的科学性。第二,在科研项目实施中,管理者应抓住如何根据编制好的预算来管理经费这一联动点,来建立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联动机制。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利用财务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来了解和跟进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提醒项目负责人,使其按照科研进程来使用科研经费。第三,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管理者应把项目完成的情况与预算完成情况之间的对应监督作为联动点,来建立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联动机制。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对项目完成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公开展示,促使更多教师参与并监督社科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对于以往社科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问题,第一,从人员的调动或者培训入手,加强对科研管理部门人员进行财务和审计培训,或者将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的人员借调过来进行科研管理;第二,建立公共网络咨询平台,既可以及时解决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第三,要建立社科科研项目之间的共享机制,促进社科科研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社科科研项目的资源利用率,并通过项目之间的资源互补,提高成果的质量。

2.3 创新科研评价手段

社科科研经费有效使用的重点在于社科科研成果的質量。但是现今的高校还没有将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成果评价相联系,这就造成了管理者无从评价项目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建立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第一,公开科研成果,并不断完善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等的评价方式,以此对科研成果进行全面的监督与评价;第二,建立奖惩机制,将科研成果的评价与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相结合,来进行具体奖罚。

2.4 加大科研项目人员的劳务费提取比例

一项科研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参加科研人员的努力,但是如果科研项目人员的劳动没以物质的形式得到认可,就会使科研项目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与热情大大的缩减,这样也会造成科研的成果得不到保障,甚至会没有人再愿意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这将会严重阻碍了科研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科研项目人员的劳动有物质的认可,这种物质的认可不仅要体现在参与教师的岗位薪酬中,而且也要体现在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上。这就要求取消项目负责人员及其课题组员不能提取劳务费的规定,并且适当第加大科研人员劳务费的提取比例。这不仅体现了对科研人员劳动成果的尊重,而且保障了科研成果质量,进而促进了社科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3 结 语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社科科研管理者要及时针对存在着的问题,采取合理高效的策略,使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手段不断完善,促进社科科研更好更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俊杰,周震.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2(4).

[2]李杰,罗洪,于丽萍.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4(25).

社科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社科基地的组织发展与功能演变的历史考察,分析高校社科基地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的主要功能,结合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文化实践,把握和优化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现实功能。

【关键词】广西 高校社科基地 城市文化竞争力 功能

高校社科基地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股重要学术力量,以创新的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高校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本,建立了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合作的开放机制,不仅作为学术力量而且作为社会文化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基于高校社科基地自身建设内涵产生的多重社会文化功能,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在内容上存在着深层互动,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主体功能,高校社科基地精神文化根植于当地城市文化土壤,具备将城市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力的地缘和文化优势,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出多重功能。本文结合广西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功能实践,进一步探究广西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功能实现。

一、高校社科基地的产生、发展与功能演变

教育部1999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是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制度体现,为推进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依据,回顾高校社科基地产生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历史内涵和特征是理解其功能的内在依据。

(一)高校社科基地的历史分期。具体如下:

1.产生初期(1963—1966年)。高校社科基地最初的实践形态是建立在高校与教学院系平行的、在编的独立研究机构,在中国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可以追溯到加强外国工作问题研究的措施,“1964年在全国布点设立了一批实体性国别研究机构”。这些实体性研究机构的建立表明:高校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在外交工作上的政策咨询服务,产生于加强外国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初始定位于高端智库,中国高校开始有了独立研究的学术组织机制,这是高校社科基地的雏形。

2.遭遇挫折和逐步恢复阶段(1967—1995年)。在十年“文革”期间,高等文科院校停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失去依托平台也暂时停办,直到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始恢复建设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从1978年到1991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速度很快。在这13年的时间里,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123个“部批”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实质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科学的重建,1992年之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立不再局限于教育部批准,其设立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打破自我封闭的格局,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开放、竞争、灵活管理的改革思路,高校开始打破院系机构壁垒甚至学校界限,整合高校学术资源进行联合学术研究,增强了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学术整合力、人才流动性、管理灵活性,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积累了重要经验。

3.正式提出和规范发展(1996年至今)。基于自身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实行“带课题进所、完成课题出所”的人员流动型科研组织方式的吸收借鉴,为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评审确定和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高校特色的国家研究基地”。对高校社科基地有了准确定位和规划,经过前期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研管理道路的探索,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文社科事业的发展,“制定‘三步走’战略,力争3年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6年使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0年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标志着高校社科基地建设计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二)高校社科基地的组织演进与功能发展。根据高校社科基地的历史产生过程,高校社科基地是由最初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社科研究所演变而来的,从建立之初就形成了学术研究及政策咨询的“合理内核”,而其管理体制及外延功能在适应社会科学发展需求中不断地改革发展。由国务院批准在高校设立的研究国外工作的研究机构到教育部批准的大量社科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主体走向多元化:形成了由教育部社科基地到地方教育厅和校级社科基地的纵向分级管理体系,社会组织、企业、政府部门与高校横向合作的高校社科基地。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是在一定的研究领域内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省级高校社科基地是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具有地域优势或者辐射全国的学术实力;随着基地管理体制的改革,社科研究机构由封闭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基地的开放管理模式,进而其功能不断拓展,由最初的国外工作咨询功能深入拓展到了政策咨询、社会服务、多方交流合作、推进体制改革等广泛领域发挥多重功能。

二、高校社科基地在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实践中展现的主要功能剖析

随着高校社科基地组织体制的改革、研究内容和功能不断拓展,高校社科基地发展成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子。高校社科基地各要素通过内在联系有效融入城市文化竞争力生成内生变量,同时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为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创造更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高校社科基地发展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之间存在由能量交换生发的深层互动,高校社科基地展现出了作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主体的独特能力。

(一)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实现功能的实践基础。具体如下:

1.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建立。随着高校社科基地主体多元化、研究对象不断拓展、自身组织机制开放创新,高校社科基地以创新的组织机制有效整合了高校学术资源,通过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创新、政策咨询等方式与城市文化发展建立有机联系,通过与政府、社会文化组织、文化产业界的深度合作,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了内在联系,如武汉大学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主动发挥传统人文学科优势为促进湖北经济文化发展而做出积极尝试,为湖北省政府以及相关文化部门的重大问题与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与理论支持。高校社科基地通过协同合作渠道进行文化政策引导、文化项目攻关和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有效衔接,高校科研基地作为专业化的学术产业衔接部门在与多方的合作互动中,推进了产、政、学、研的链接合作机制的建立。

2.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内涵的深层互动。“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本内涵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文化资源力、观光旅游资源、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高校社科基地通过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进行能量交换。高校社科基地通过多方座谈会、高峰论坛等形式扩大文化辐射力,在专注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社科基地在输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文化能量的同时,汲取了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不断向自身注入新的能量,在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中获得经费支持和社会资本,自身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政、学、研的链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从而形成高校社科基地建设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双向互动的良好态势。

(二)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展现的主要功能。高校社科基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在联系与深层互动,是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主体功能实现的基础。从其功能外延来看,高校社科基地的社会功能延伸到了城市文化政策咨询、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从其内在作用方面来看,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资源力、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方面对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功能显著。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内在作用方面是其外延功能的内在依据。

1.传承功能。明确高校社科基地在文化传承中承担着重要主体责任。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社科的发展具有很大依附性,文化的内在传承需要高校社科基地的外在推进。高校社科基地以科学创新的精神理念为引导,具有开放自由的创新管理机制,聚集了人文社科研究精英,其打破院系学科界限的交叉学科背景以及国际化研究视野,不仅推动本地城市文化的传承,而且促进本土文化与多元异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因此,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传承中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独特优势。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是发挥传承城市文化功能的典范,“以比较的视角研究国内外城市的历史,注重发掘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现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服务”。研究视野跨越国内外城市,其研究成果实践指向杭州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开发。

2.整合功能。城市文化资源是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客观基础,城市文化资源的存量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潜力。高校社科基地注重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创新,将离散的城市文化资源整合使其发挥聚合效益,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使单一的城市文化资源丰富化和系统化。例如,南京大学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是南京市政府和社会科学机构以及高校合作的重要平台,它促进了六朝古都南京的都城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了南京特色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等多种资源,推进了南京城市文化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在实践中高校社科基地具备对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优势和功能。

3.开发与传播功能。高校社科基地处于城市文化产品生产链条的理论设计顶端和生产终端,同时作为城市文化的学术传播者,在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大众化研究过程中,将潜在的城市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品,推动着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通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文化研究成果发布,拓展了城市文化交流空间;通过名家访谈、学术报道将基地研究融入主流权威媒介传播体系,进而扩大城市文化的地域辐射范围。对城市文化价值展开多元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不断释放城市文化价值潜能,高校社科基地的严谨、客观、公正的学术立场将城市文化的商业性与公益性统一起来,综合持续提升城市文化价值转化力及文化辐射力。

4.服务功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公共职能,“公共文化服务力是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向社会提供各种基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为每一个公民实现文化权利提供必要保障的能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是提升文化服务力的体制基础,一方面高校社科基地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改革规划策略;另一方面高校社科基地具有城市文化开发传播、文化传承、文化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功能。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中心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展开科学研究,将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社会文化组织提供咨询、与政府文化部门定期举行会议和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科研项目作为重要工作任务。高校社科基地不仅对城市文化规划发展战略有重要的咨政作用,而且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

5.创新功能。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高校社科基地开放的学术机制能糅合东方与西方文化要素,穿越历史与现代文化界限,引导新兴文化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高校社科基地处于文化创新研究的理论前沿,具备了城市文化研究的优质基因,高校社科基地在推进地区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处于引领地位。综合分析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五大功能,全面涵盖了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容要素,五大功能在充当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内容、动力多重角色中发挥叠加效益。传承功能是基础,服务功能是保障,创新功能是动力,整合和开发功能是基本发展方式,五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成为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动能系统。

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广西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实现的功能

基于广西本土特色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建立的内在关联,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发展特色,吸收国内一流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功能发挥模式,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各个方面不断扩大作用力。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本土城市旅游文化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城市文化辐射力、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本土城市旅游文化的开发功能。广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备,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同在,具有良好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赋存,城市旅游文化价值实现需要城市旅游文化发展主体对本土文化的深刻体悟和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精彩呈现。广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在城市旅游文化开发上有着重要的主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和品牌塑造上。文化内涵是城市旅游品牌的灵魂,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注重推进旅游产业与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而塑造有生命力的旅游品牌。应通过实地调研、文化考古、古籍文献研究等挖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结合项目攻关、会议论坛、期刊宣传、政策咨询等方式赋予旅游品牌文化内涵。

(二)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精神标签,是城市文化生命力之“根”。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构成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境内,除汉族外,还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都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喜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优势环境,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注重继承和保护城市文化民族特色,保存和传承城市民族文化记忆,重视民族风情和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提高和创新城市民族文化竞争力,使民族文化在城市化、文化多元化进程中得以保存,推进了广西城市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彰显了区域民族精神和文化包容。

(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创新力的提升。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广西社科创新体系和城市文化创新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指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校(院)地、校(院)企科技合作,引导高校、院所智力资源向市县(市、区)和企业转移。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平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作为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广西创新计划的依托平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是优秀研究队伍、科研经费、基础设施以及社会资源的聚合体,是拉动高校乃至广西社科创新发展的火车头。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是广西创新计划的重要落实平台,通过“四大工程”为城市文化提供创新驱动,承担的“桂林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遣行动计划”专注于对城市文化单位的社区文化发展研究,承担的社会服务行动项目对广西本土城市文化的发展创新做出深入研究。

(四)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对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的综合提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以先进的治理理论为指导,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主流文化战略方向、推进城市文化治理创新、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综合提升了广西城市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准,力图形成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常态。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关注民族地区治理和地区法治,强调文化治理的制度保障,加强文化立法工作,研究建设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作为民族地区的广西文化法治改革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承担“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等文化治理相关课题,在理论上推动了多元参与公共文化治理格局形成和本土文化的认同基础的巩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推动着城市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基础、文化认同基础、多元参与治理格局的构筑。

(五)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为城市文化发展打造人才基础。人才在城市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发展战略、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治理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形成的全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我国的文化人才培育中,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文化人才紧缺,成为影响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障碍。因此,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是突破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障碍的关键点,广西本土对文化人才的培育是本土城市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文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和民族研究中心注重以项目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对壮族和瑶族高水平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做出突出贡献;广西大学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等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则培养了一批文化管理人才,在民族文化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等方面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打下了人才基础。

四、结语

通过研究高校社科基地的产生发展与功能形成,以高校社科基地产生历史过程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联系互动为逻辑起点,深入研究高校社科基地作为主体对城市文化竞争力客体对象产生作用的功能现象。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普遍功能与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特殊功能之间具有共通性,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及功能发挥提供了正确导向。然而,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建设总体上较为滞后,相对国内一流研究基地的综合实力,提升空间还很大,而且基地对外合作、基地与基地之间都相对封闭,但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广西本土研究领域仍然具有地缘优势,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应该立足本土优势加强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互动联系,增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通过吸收借鉴产、政、学、研的开放合作机制,构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需求的对接模式,加强广西高校社科基地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的创新合作,开拓其功能的创新实践路径,积极融入城市文化发展之中,从外在变量转变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生变量。同时,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应不断优化功能战略布局,以城市民族文化开发功能为核心,围绕广西民族文化的开发为中心展开旅游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文化人才培养主要功能,实现广西高校社科基地在本土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中的现实功能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保生,朱盛文.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教育部社政司.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1996—200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1999(Z2)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2)

[5]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EB/OL].http://urban.hznu.edu.cn/xjly/cflsywh/268625.shtml

[6]陈娴颖,许立勇.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力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J].艺术百家,2013(6)

[7]吴冬霞,孙碧清.广西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J].改革与战略,2004(2)

[8]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创新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1-08-30)[2015-01-20].http://www.gxzf.gov.cn/zwgk/zfwj/zzqrmzfwj/201108/t20110830_344930.htm

[9]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的障碍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9-03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高校社科建设项目开放课题“高校社科基地建设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董伟武,男,河南驻马店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发展理论;周胜强,男,四川宜宾人,中共广安市委党校教师。

(责编 黎 原)

社科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昆体良

37.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0

A.

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

事物的本质

C.

社会的需要

D.

科学自身的需要

38.

美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于19世纪70年代发表名著(),阐述了人类历史变迁分为蒙味、野

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学派。

A.

《古代社会》

B.

《原始文化》

C.

《金枝》

D.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9.

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0

A.

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

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

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

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40.

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o

A.

经济学

B.

管理学

C.

历史学

D.

政治学

41.

支配了

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

思潮

4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

A.

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B.

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C.

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D.

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二、名词解释

1.

人文社会科学

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

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

全球问题

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

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

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

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

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

经济自由主义

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

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

社会科学

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的科学。

6.

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7.

人文主义

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

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

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8.

终身教育论

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

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2)全域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

而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9.

人文科学:

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木质、价值和发

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10.

语言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11.

接受美学:

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

文艺学一一美学思潮。

12.

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粤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

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三、简答题

1.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5分)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5分)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5分)

2.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

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

全的自由o

(8分)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

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

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

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7分)

3.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机理是什么?

答:(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4分)

(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分)

(3)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3分)

4.

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3分)

(2)

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分)

(3)

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2分)

(4)

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2分)

5.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

秩序或内在规律。(3分)

(2)

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3分)

(3)

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2分)

(4)

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

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2分)

6.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4分)

(2)

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4分)

(3)

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4分)

(4)

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3分)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4分)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4分)三是从半封闭研

究到开放性研究}

(4分)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3分)

8.

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4分)

(2)

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4分)

(3)

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

等。(4分)

(4)

全而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

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3分)

9.

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3分)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3分)

(3)

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2分)

(4)

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2分)

10.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4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3分)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3分)

11.

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木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

的;(4分)其次是由初等教育而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3分)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

的需要。(3分)

四、论述题

1

.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

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

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

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

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o

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

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

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

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

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8分)

(2)

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

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

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

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白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

个人的时代”;要求白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

“智”轻“情气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

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

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8分)

(3)

联系实际进行论述。(4分)

2.

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4分)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4分)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3分)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3分)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3分)

(本题要求具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占3分)

3.

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

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

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

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

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7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

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

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

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一一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

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

体发展特点的缩影。(7分)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

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科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

轨迹,充分反映了

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

有的广泛关注。(6分)

4.

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

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

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

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

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

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

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

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

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

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7分)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7分)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

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

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一一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

试与命运抗争)。(7分)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

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5分)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

社科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专业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文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管理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及一定的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在文教、经济、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要专业课程:行政管理学、保险学原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具有广阔的就业面。自2004年以来,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169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到19.79%,其中有105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录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国家、省级和各级公务员考试录取率具有较大优势。

汉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文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汉语与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古今文学历史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与专门训练,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了解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3、具备的能力:具备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汉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基础写作、文学概论、逻辑学、语言学概论、普通话、文献学。

2、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比较文学、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史 。

3、主要实践项目:文学概论、普通话、基础写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文秘等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2009年,我院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研究生上线率达到23%。

文秘(秘书与公共关系)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三年专科

2、掌握的知识:掌握扎实的秘书学理论知识、档案学管理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现代行政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能够熟练写作各种公文;掌握基本的法律与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树立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良好形象、协调公众关系、出谋划策、充当智囊、推销产品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秘书基本理论与事务,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能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秘书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基础写作、计算机应用、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原理。

2、主要专业课程:企业管理、市场学、公关策划学、秘书学、国际贸易、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礼仪知识与训练、公关谈判艺术。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关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秘书与公共关系专业毕业生可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近几年来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一、专业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意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创造新资产的重要源泉,我国正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急需大量既有理工或农医或经济或管理等类专业的知识背景,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从现在的法律人才需求情况看,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企业开始招聘知识产权人才,有关知识产权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更是各大企业、单位招聘的重点。

为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需要,学校设置了实施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

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学位、双专业学习的学生,以第一专业知识背景为依托,学习与第一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专业素质

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就业前景

主要的就业方向有:

1.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部

山东省现有大中型企业2000多家,中小型企业90余万家。而且山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吸收投资的大省,三资企业数量也很多,国外企业普遍对知识产权比较重视,需要大量的拥有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如:海尔、海信、华为等大型高科技企业都开出高薪专门聘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事务人才。

2.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

3.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

4.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5.在知识产权中介绍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或人民法院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或审判工作。

三、资格考试

从2007年开始,全国性知识产权管理师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由全国高科技知识产权委员会与保护知识产权联合会合作开考。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由知识产权管理师考试中心独立开考与合作开考的知识产权管理师。此外,理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统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成为知识产权工程师,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四、主要课程

民法总论、合同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管理学原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新型知识产权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英语、专利审查概论、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知识产权国际许可与转让等。

咨询热线:王老师(电话:13791812040)郭老师(电话:13589352525)张老师(电话:13791818040)

咨询地点: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文经楼B501室)

上一篇:安检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erp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