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报道范文

2023-09-19

赛事报道范文第1篇

6、《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6、《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港北区荷城小学 廖新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共同的关注点,精心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

《爬山虎的脚》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画爬山虎的脚,学生学习很积极。

在教学课文内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时,设计了“品味——美读——口头作文——写片段”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上不时发出孩子们愉悦的、会心的笑声。

在后来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

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到了夏天的时侯因为有爬山虎的包围我们的教室还会很凉快。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

以疑激趣,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3、教师归纳

4、教师提出有关写法的问题,出示小黑板: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再讲了,最后讲了。课文

三、

四、五自然段分别回答了这些问题。

教学活动2

探究问题,深入学习

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余思考: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子?

观察实物,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观察实物并讨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形状?

复述第四自然段。

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叶柄的反面。

提问启发: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如此细小柔弱的脚能爬上墙吗?

【设计意图】

虽然爬山虎到处可见,但学生尚未留心,更谈不上深入细致的观察。教师采摘实物并带入课堂,这样,就可以亲眼目睹爬山虎“脚”的形状像树枝,细得像头发丝,每根丝的头上有一个小圆片,长的位置在叶柄的反面。采用简笔画让学生理解“反面”一词,了解到爬山虎“脚”

的位置,进而观察到爬山虎“脚”的颜色,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读,并在描写爬山虎怎样往墙上爬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2、课件演示:第四自然段前三句。鼠标点击第三句,指名朗读,问:这句话哪一个词概括写出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3、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向上爬的呢?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爬山虎往上爬的动作的词。

4、学生再次朗读第四自然段,问:能否将四个动词交换顺序?

5、教师小结:作者就是根据爬山虎的生长规律,恰如其分地用上动词,形象地给我们展示出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

6、课件演示:展示爬山虎一脚一脚顽强地往上爬的情景,学生根据演示复述生长过程。

7、理解最后比喻句。

【设计意图】

利用课件讲读第四自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清除地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由于作者深入细致地观察,描绘了“一墙美丽的爬山虎”,但对于爬山虎的生长过程的认识,需要动态的课件演示,使学生真切地看到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爬上墙的。

学习第五自然段

1、我们已经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怎样爬的特点,读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还讲了些什么?共分几层?

2、该自然段说了哪两个问题?

3、从爬山虎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齐读最后一句,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活动3

总结问题,升华激情

1、作者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按照观察爬山虎脚的顺序给我们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有关爬山虎在墙上一脚一脚顽强往上爬的情景,此时此刻,孩子们想对爬山虎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图片展示家乡美丽的爬山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35《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35《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最近一直在讲授一篇课文之后反思自己。今天的语文课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电脑前把我的感受写了下来。《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但文章的语言十分优美。那如何引导学生抓重点句、重点词感悟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抓住了“新鲜”、“舒服”这两个词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点:“新鲜一般指什么?”在学生对这个词有了初步理解后,我接着追问:“文中说爬山虎的叶子新

鲜,那这叶子会是什么样的?”随后我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点:“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让人忍不住”。在这样的感悟体验铺垫下,感情朗读指导自然极了。

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这几个词作者用得非常精准,但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所以,设计教学的时候,我分了两步:先是让学生体会这几个动作是按一定顺序写的,不能随意调换;然后我让学生逐一做做这几个动作,很快他们发现:“触”是轻轻地碰,“巴”就是拼命用力了,更接近于吸;“拉”的时候爬山虎除了两头其余部分是悬空的,而“贴”则是全体伏在墙壁上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语言点进行训练,努力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使三年级的学生语言积累更丰富,表达更正确规范。6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景润小学

姜绍余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经过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换一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平日爱画画的特点,我决定对重点段采取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动手演一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谁知我的这一想法竟然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印证。由此,使我深深地领悟到简笔画、肢体语言的的妙用确实对理解语言文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巧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便发挥了学

生的特长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放足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寻找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朗读起来,他们紧锁眉头细细斟酌,不一会儿,一幅幅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巧用肢体语言能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

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想到这儿,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肚触着墙,

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

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爬山虎的脚教后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后反思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不仅要懂得爬山虎脚的特点,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细致有顺序地去观察某种事物,为本单元的习作打好基础。

让学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爬山虎的样子和颜色。再对着可无奈的图片和课文讲解爬山虎的脚、茎、叶、以及叶柄等部位。这样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

就水到渠成了。

在讲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墙的难点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思。结合课文让学生们继续观察思考,爬山虎到底用它身体中的哪个部位来往上爬的,它是怎么东西爬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爬山虎是用什么来爬墙,和怎么爬的。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做动作,接着又回顾课文的作者又是怎样来介绍的,进一步来体会作者的表和不同之处达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爬山虎是怎样的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也懂得了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一脚就一点牢”的道理。我还让学生找出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进一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这样子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把本篇课文的重难点解决了,并且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篇课文的背诵学生还不能完整的完成,希望学生更加的努力去完成。爬山虎的脚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课题实施反思记录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 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 重点词谈体会, 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 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经过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换一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根据学生平日爱画画的特点,我决定对重点段采取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动 手演一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谁知我的这一想法竟然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 印证。由此,使我深深地领悟到简笔画、肢体语言的的妙用确实对理解语言文字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巧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形象的简笔画, 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 描绘成鲜活有趣、 看的喜爱、 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如教学课 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便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动 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放足 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寻找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 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朗读起来,他们紧锁眉头细细斟酌,不一会儿,一幅幅 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巧用肢体语言能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 俗话说得好: “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 ”课文第四自 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想到这儿,我 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 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 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 肚触着

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 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 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 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 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人教版第七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七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阮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这三个词语并不是并列关系,自主是合作与探究的根本前提,合作是探究的某种方式。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我们先来看

看下面的案例。

出示爬山虎的全景图,引导观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它生长茂密的样子。请大家仔细看图,在这郁郁葱葱的叶子下面,隐藏着什么?

生:叶子下面隐藏着爬山虎的脚。

师:同学们想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吗?请找出描写脚特点的语句读读。

师:请同学说说爬山虎有哪些特点?

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1:我知道爬山虎的脚颜色是„„

生2:我知道爬山虎的脚样子是„„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脚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

然后老师让学生画爬山虎的脚,共同纠正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合作演示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的过程,理解

体会“一脚一脚”。„„

师出示课题——《爬山虎的脚》,指导审题。

师:请同学们反复读题。课题中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

生:爬山虎的“脚”。

师:请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有关段落,朗读文段,边读边想,跟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接着,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发现,如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等等,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有所区别的,前者遵循文章的思路,步步引导,通过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后者则用直奔重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先研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并在读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学习课文,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这样设计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吗?显然,这样的设计过于简单了,未能真正触动学生内部的探究欲望。因为,教师仍未完全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自主也只能是浅层次的。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设计:

在学生以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一和二自然段后,教师让学生展示有关爬山虎的彩色图片。正当学生被爬山虎碧绿、浓密、生机盎然所深深吸引,由衷赞赏,联想翩翩的时候,教师出示爬山虎的仿真枝条„„

师:是啊,阳光晒不蔫它,风雨撼不动它,爬山虎以它那盎然的生机,给我们的城市、乡村增添了无数绿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心情。请看,这就是“爬山虎”,我们让它也长在我们教室的墙壁上„„

师:咦,爬山虎顾名思义会爬,而且它一旦爬了上去,就很难能把它扯下来。

是什么东西在帮了它的忙?

生:是爬山虎的脚!

师:假如这跟爬山虎是真的,它的脚一定能帮它爬上这块墙壁了。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上好几米的高墙;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不怕风吹雨打,牢牢地在高墙上扎根。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什么?你想用什么词语赞一赞它?

除了“厉害”、“不简单”等等词语,学生大多会说到“神奇”一词。教师可借此词进一步引导。

师: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能这么神奇?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了解它的神奇?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实地考察,以便距离接触;查找课外资料,以研究它的生长原理;钻研课文,因为作者的观察与描写都很细致„„

师:看来,最快的办法就是借助我

们收集到的小资料深入地研读课文了。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课文当中“寻宝”吧。

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画图、写旁注„„教师来到学生身边,与学生一起研读,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在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急于得到别人认同的情况下,合作探究的时机成熟,师于是鼓励学生大胆与同学交流看法,通过多种途径

,达成共识,如有不同见解,要以充分的根据说服对方。在合作探究逐渐成熟之际,教师及时让出讲台和投影仪,让它们成为学生的展示台,从各个角度展示爬山虎脚的“神奇”„„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共同的关注点,精心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学生的在课文中的体验才会真情流露,全情投入,再加上教师精妙的点拨与充满信任的激励话语,学生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深入探究,顺利地实现了旧知与新知的连接,不断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火花,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开放而又充满创新活力的。等待,让探究更精彩-----《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和反思

[案例一]《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断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圆片!

师:认为是圆片的同学站起来。

师:看来你们是应该罚站了!

师: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指什么?

生:细丝。

师:那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细丝。

师: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这样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案例一”中,老师确实想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并且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学生的理解含糊点进行提问。但是,老师太着急了,学生一答错,就等不及地提醒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都由老师包办代替了:老师代替学生读课文,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富有暗示性的重音,诱导学生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答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最后的满意,是因为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殊不知:结果重要,

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在课前布置前置作业的时候,我让学生搜集叶圣陶的资料,观察生活中的爬山虎,在课前对文本有一定的认识。上课时,我主要计划解决生字词、文章朗读以及总体把握全文这三个问题。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我自己本身对学生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学生能力平时没有很好地得到锻炼,导致本堂课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节课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很多:

1、没有考虑高年级学生的能力,

在备课时我只是单纯的按照上学期生本课堂的第一课时的模式来上课,忽略了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要求,在识字写字这一部分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在学生拖泥带水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没有及时地给予引导,课堂调度不合理,显得课堂内容空洞并且不扎实。

2、老师的课堂语言没有规范起来,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提出的问题模糊不清,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在课堂上配合我的要求。

3、没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来备课上课,也就是说没有吃透课程标准对语文定义,没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运用语言。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生字词,所以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的教学重点不是生字词,而是理解和感悟,可是我在上课时长时间纠结于字词部分,所以这堂课已经完全不适用于高年级了。

3、课堂不够高效。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由于自己备课不够深

入,所以导致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可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却没有达到,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而回答问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思考当中。

4、不知道应该如何放手给学生,放多少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够扎实有效地参与学习任务。对于课文理解感悟不彻底,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还不够,作为老师的我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美。

5、备课还是没有很细致,只考虑了备教材而忽略了备学生,导致没有高度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由于对生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所以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好,使这节课成了一堂浮于表面的形式课。

基于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心研究教材,真正吃透教材,把握应当达成的教学目标,扎实地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

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交流的能力,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把语文教学的感、悟、思真正落到实处。

赛事报道范文第2篇

省级赛区承办协议

授权人:厦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 被授权人:

(以下简称:乙方)

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就甲方授权乙方独家承办2016年“国际*****”全国大赛_______省区赛事,达成经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2016年“国际*****”全国大赛_______区分赛。

2、 项目区域:_____________。

3、 合作模式:______________区独家承办。

二、甲方权利和义务:

1、 甲方作为赛事的发起人,组织成立的“国际*****全国大赛组织委员会”是大赛的最高管理机构,总执行管理“国际*****”全国大赛在全国范围内的授权承办、赛事推广、商务运作等所有事务。乙方所属组委会分会应服从本届赛事组委会的监督和管理。

2、 甲方必须确保本次合作赛事的合法性,并提供给乙方一份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和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证。

3、 为配合分赛区工作,甲方将不定期选派执委代表,支持和指导乙方赛事运营工作,包括选或派评审委员2名,其中一名为决赛评审长。乙方应积极给予配合。

4、 在大赛的官方网站中,体现乙方赛区联络地址及电话,并体现乙方赛区赞助单位的企业名称或LOGO;在甲方发布的媒体广告中,将对乙方赛区的总冠名企业给予馈赠报道。提供分赛区一个名额,列名作为本届赛区协办单位,享受一定权益;可结合分赛区情况,授予赞助单位相应荣誉名称。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授权乙方独立承办_______区赛事,具有区域承办的唯一性,即乙方获得本届赛区的承办授权,包括赛事策划组织权、赛事相关商业与公益活动举办权、赛事宣传推广权、商务广告赞助招商权、赛事运作风险承担与收益权等。

2、乙方自主决定所属分赛区的冠名权、电视转播权、广告发布权、赞助单位的寻征权,并可根据情况给予赞助方本赛区权力范围内的有关利益回报;乙方具有对本赛区内服务

2016“国际*****“全国大赛

机构、指定产品等决定权和处理本赛区范围内的相关事务的权力,

3、乙方提供给甲方二份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和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证,且必须是真实的、合法的、有效的。

4、乙方在组织实施赛事的工作中,必须严格履行协议,遵守国家和当地法律法规,并承担其对应赛区的全部商业运作和实施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如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行为,由乙方自行承担且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活动承办资格。

5、为了有效地组织实施赛区比赛和经营工作,乙方应组建成立赛区组委会。分赛区组委会是隶属于大赛组委会的地方临时性组织机构,其组成人员名单和评委名单,需上报大赛组委会审查批准备案,并接受大赛组委会的监督管理。

6、乙方必须在规定权限内合法有序地开展各级赛事的主办、承办、策划、实施和经营工作,包括赛区的宣传推广、组织实施和商业运作等,必须接受和配合组委会选派执委的监察、督导并负责执委人员的差旅、食宿等费用。

7、乙方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本次活动的名称、标识等识别系统。其中赛区标准名为:

***“国际*****”全国大赛________区(海选赛、半决赛、决赛)

8、乙方应严格进行参赛选手的选拔和管理,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参赛选手的安全,如有任何意外发生,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

9、在组织比赛和评奖工作中,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杜绝“暗箱操作”, 维护赛事的品牌形象。建立并保存选手参赛登记档案及评委会评选的原始档案,以备组委会查验。

10、乙方接到甲方授权书后,须在两周内制定切实可行的分赛区组织实施方案,并报送甲方备案;乙方应按照甲方分配的名额,公开、公平、公正地完成进入全国总决赛选手的选拔工作,否则结果均被视为无效。

11、乙方可依托本赛区各项目,进行市场运作筹措资金,运作及筹资方案需符合国家法律相关规定;乙方按照市场运作原则所筹集的资金,扣除分赛区所有开支外,结余部分归乙方自主支配,甲方不得干涉。

12、乙方所有以分赛区活动为目的的对外协议,均应以乙方名义签约,由乙方独立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不得以甲方名义行事。

13、乙方选送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暂定前3名选手),需按要求提供选手的报名表、照片、图片、摄影等原始资料,且乙方不得与选手签订任何约束性协议。

四、承办费用及付款方式

1、乙方需向甲方支付授权_________赛区独立承办费用,计人民币__________万元。

2、支付方式:

3、甲方指定帐号:

2016“国际*****“全国大赛

五、违约与责任

1、本协议甲、乙双方须严格遵照执行,如一方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由违约方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后果。

2、由于乙方管理责任,造成品牌损害或者发生不良影响,甲方有权追究乙方责任,对于造成恶劣影响的情节,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因为甲方原因,导致大赛不能顺利进行,或者甲方未能举行总决赛的,甲方须退回乙方上交的相应费用;遇不可抗力等原因,另行商议。

六、其它

1、在同等条件下,乙方可优先续约下承办权。此项合作,针对于该省级赛区的权限, 并不排斥甲方在该省区域内筹备和举办更高级别的大赛。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如有必要,另行签署相关文件,与本协议同效;

3、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字盖章):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赛事报道范文第3篇

由于中西方长期以来存在着意识形态、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媒体功能认定等方面的冲突和差异,中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也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理念,就是指媒体和记者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报道方式、报道思想,以及对灾难本身的看法。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进行比较: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报道的内容

我国记者擅长波澜壮阔的全景式素描,西方记者则注重事实和细节的仔细描摹。中国媒体一向认为“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对于灾难的报道向来多停留在全党全国救灾的宏观场面,突出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全民面对灾难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写作上善于从小切口入戏,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开对灾区灾情的报道。2000年春夏,巴基斯坦南部遇到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井水干涸,河流枯竭”,人们饮水困难,不少人和大牲畜渴死。美联社记者在报道当地灾情的一篇电讯中这样写道:“在巴基斯坦南部一个名叫巴西马的小镇,农民布希罗因再也无钱买水买粮,一家人身陷绝境,夫妇二人万般无奈,不得不把15岁的女儿扎胡拉从老远的家乡带到集市上,等着有人把她买去当佣人或者是做新娘。赶集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布希罗悲哀地说:‘有什么办法呢?没有粮食没有水,我们都快要死了。如果卖掉她就能救活家里其他20口人。”尽管最终扎胡拉逃脱了被卖的命运,但是作者通过描述受灾地区再普通不过的一家人的故事,把旱灾的严重性,救援的急迫性,以及灾难给当地人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了。

表达方式

我国记者在报道抗灾救灾的同时,不仅通过客观的叙事描写来表达主题思想,还会通过抒情议论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感情。2005年6月黑龙江局部地区连续暴雨引起沙兰镇洪水肆虐,《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洪水无情人有情》这样写道:“灾难来得那么突然。一场猝不及防的山洪,在大地上留下了淤泥与悲恸。但在灾难中,有一样东西却没有被淹没,那就是爱,就是职责,这种爱,这种职责,不仅使受难者得以获救,更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温

情。”这里作者还没有讲述事实,就用先声夺人的抒情议论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同时这样的抒情和议论不仅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更加强了文章在抗灾救灾期间对人们精神的引导和启发,增强了文章的指导性和思想性,能够激发抗灾救灾的自豪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报道中倾向于纯客观主义的叙事,对灾情只做白描式的刻画。2005年美国遭受飓风袭击,《纽约时报》在9月3日的头版刊登《新奥尔良情况依然悲惨——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把水抽干》的报道写到:“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海湾沿岸5天以后,新奥尔良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使这个城市陷于希望夹杂着绝望的复杂情感。哪儿都没有秩序,成千上万目光茫然的幸存者,带着不过装了几只垃圾袋的物品,排着长得没有尽头的队伍等着逃离的机会。机场成了急救场所,在一角,有一排躺在担架上的人,还有其他困在轮椅上的人,有的人已经死去。在一个候机厅里建起了一个太平间。”这段话里完全是在描写和叙述,并没有对事件做观点鲜明的评价,也没有明显的抒情议论,作者的感情只是在字里行间通过单纯的叙事描写表达出来。

感情基调

中国记者对于抗灾救灾的报道总是不乏激昂和奋进,其着力点在于对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精神劲头的赞扬和描写,向外界传递的是中国人的坚韧、自强、众志成城、抗灾必胜的信念,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理念。5·12地震震惊全国,当时国内媒体几乎步调一致进行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舆论氛围,媒体在报道中着力反映党和政府不惜一切代价营救灾区人民的努力,以及全国人民慷慨解囊对灾区的大力援助,抗震救灾在当时成为全社会一致认同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自觉行动。这些有关抗震救灾的报道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此时的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回望当时的报道无不充斥着一个昂扬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爱我中华,抗震必胜”!

西方记者在灾难报道中倾向于描摹灾难对人类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毁,表现人类在巨大灾难面前痛苦悲惨的处境和不加掩饰的毁灭感,凸现自己在巨大灾难面前无助挣扎的悲观意识和迷茫情绪。1986年旧金山发生地震,马尔科姆·麦克福特悲观地写道:“地震的最糟糕结果是终于使人惨痛地意识到,面对这样突然而来的自然力量,我们所有的人多么无助。高度进化,握有科技的我们是怎样脆弱。”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大概知道中西方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不同取舍,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舆论工具,受党和国家的指导和控制。建国初期考虑到一些政治因素以及维护大局稳定的需要,对灾难的报道比较慎重,秉承“正面宣传为主”的理念,对灾难的报道倾向于宣传人们如何同灾难作斗争以及取得的胜利。受这个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灾难新闻报道在信息发布和报道内容上就和西方有了上文所述的差别。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媒体是“第四阶层”,受政府的控制性较弱,新闻自由度相对较高,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方面就占了先机。而且西方新闻界一向秉承客观主义的报道理念,这就造成了西方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内容上客观主义的描写以及表达方式多为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的格调。

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大一统”思想使人们倾向于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战线”,中国媒体或者记者总会以政府代言人的口吻来报道灾难,这种一致性倾向和代言人身份使媒体或记者在报道中容易关注抗灾救灾的宏大场面,也容易因此激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就不难理解中国抗灾救灾新闻中充满的昂扬基调和乐观主义精神。经历过启蒙思想的完整洗礼以及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西方,人的思想极为开放活跃,正如美国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所说,在美国,哪怕让所有人都承认天空是蓝的都是一件极不可能的事。所以西方对于灾难的报道很少会统一到政府和全国的口径上,只是在客观主义的基础上发表个人观点,记者以个人的

眼光看待灾难,记录灾难,表达个人对灾难的无助和思考,感受到的通常是人在自然力的巨大破坏面前无所作为的悲观和迷茫。

(作者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赛事报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口译项目管理;“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

【作者简介】陈瑶,崔启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校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机辅翻译”(项目号:X17306)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项目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协会, 2009:5)口译活动形式多样,通常在开放性的环境下实施,具有临时性和风险性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时间、成本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通过口译项目管理可以将一切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口译活动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风险发生率,实现口译项目的目标。

“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的举办是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体育合作,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由于参赛国语言情况复杂多样,口译活动具有复杂性,系列赛又将陆续在马来西亚、泰国、捷克等国家的重要城市举行,赛事具有延续性,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系统化标准化的口译项目管理模式对后续赛事的口译管理工作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二、大型体育赛事口译项目管理的特征

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赛事,参赛国家数量多,体育项目种类多,赛事规模宏大,因此语言服务工作具有以下特点,多样性和复杂性较强。

1.服务对象广,口译形式多样。赛事口译项目的服务对象涉及范围广泛,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各国媒体和政府官员。赛事涉及的口译形式,主要包括交替传译、同声传译、陪同口译、电视转播口译、耳语口译等。

2.需求量大,涉及语种广。赛事口译项目需求量大,不仅包括赛事现场口译、电视转播口译、赛后新闻发布会、运动员或教练员采访、运动员药检陪同等,还包括团长例会、晚宴活动以及各类高级别、正式的文化教育活动。从涉及的语种来看,包括英语、中文、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多国语言。

3.场地分散,不确定性因素多。由于竞赛场馆因需按竞赛项目进行划分,所以大型赛事的口译服务场地比较分散,场馆数量更是众多。场馆分布的不集中,使口译项目过程管理中的人员调配、车辆调度、质量控制等方面都面临著严峻考验。

4.时效性、专业性强。体育赛事口译服务的时效性、专业性较强。赛事进行过程中,对口译服务要求及时准确,不可拖沓延误,并且,体育赛事涉及的专业术语比较多,需要译员掌握体育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背景知识,以便在现场给出及时准确的翻译。

大型体育赛事口译服务的这些特点将影响体育赛事口译项目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的口译服务涉及语种广、服务对象广,口译形式多样的特点增加了口译服务管理的复杂性;需求量大,场地分散的特点需要口译服务实现规模化管理;口译活动时效性、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求口译项目管理提升专业化水平;而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特点又增加了赛事口译项目管理的风险性。

三、“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事口译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体育合作,中国田径协会和智美体育集团于2016年共同推出“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计划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城市举办。截至2018年8月,已经分别在中国深圳宝安、马来西亚吉隆坡、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办过几场分散的比赛。

1.体育赛事口译项目管理的必然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情况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约由65个,范围包括东南亚、东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东欧、北非。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一带一路”沿线65 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达53种,非官方语言,比如少数民族语言,可能会有200余种。(王辉、王亚蓝,2016)参赛国语言复杂多样,加之大型体育赛事口译服务对象涉及广,口译形式多样,时效性、专业性强等特点,势必会给体育赛事期间口译服务工作带来挑战,有必要通过项目管理来加强对语言服务工作的系统化管控。下面以“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为案例进行分析。

2.“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口译项目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者通过对智美集团相关人员直接采访,辅以网络搜集材料,获知由智美集团运营的“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对赛事涉及的口译活动均未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并且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口译项目管理模式,只是采取分散化管理,口译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待提升。

(1)口译服务未采用服务外包形式。“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运营商智美集团在语言服务工作形式方面未采取服务外包,译员多以志愿者,和自由译员的形式招募,单方面管理赛事期间译员以及口译活动的运营管理。智美体育的强项在于赛事运营,具有体育领域专业管理团队,然而在语言服务方面,智美没有专业化管理团队,也缺乏一流口译人才,自身难以胜任口译服务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此外,智美之前主要市场是在中国,国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对国际赛事语言复杂的情况并不熟悉,对大规模高质量的体育赛事的口译活动管理经验不足,需要利用服务外包手段增强外援以保障管理质量和效率。

(2)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口译项目管理模式。系统化、标准化的口译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具有完备的口译项目管理流程,有严格的项目执行标准,采用针对性、适用性强的体系化口译项目管理模式。

“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是一项具有延续性的赛事,计划要在多个国家举办,口译项目管理若能实现系统化、标准化,势必会大大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完备的项目管理流程可以细化管理任务,明确各个阶段的管理目标;严格的项目执行标准可以有效监控口译项目完成质量;针对性、适用性强的体系化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考虑项目的特殊性,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又能将方案应用于日后类似项目,以提高管理效率。然而,当前情况下,运营商的赛事口译服务管理模式较分散,仅仅针对举办当下的赛事进行一次性管理,未能根据赛事特点总结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化口译服务管理模式,为日后相关赛事提供借鉴。

四、马拉松赛事的口译项目管理解决方案

针对“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对赛事涉及的口译活动只采取分散化管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高的现状,为了加强和改进体育赛事的口译项目管理,需要采用语言服务外包,构建系统化、标准化口译项目管理模式。

1.强化口译项目管理的流程。为了构建系统化、标准化口译项目管理模式,大型体育赛事口译项目管理需要强化口译项目管理的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口譯项目管理的流程一般分为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在译前准备阶段,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需求确定、前期沟通、风险预控。翻译服务方和项目请求方通过有效沟通,确定翻译质量规格,译员标准,口译设备的规格和数量,服务费用要求,质量管控规划,风险预控措施等。在译中阶段,要做好译员协调,紧急故障处理,阶段性质量评估等工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在译后阶段,口译服务项目进行收尾,需要做好服务验收,译费结算,异议处理,项目总结,过程评价,质量评估,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工作。

2.采用口译项目服务外包的形式。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情况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智美体育自身无法实现高效高质的口译项目管理,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语言服务商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调度一切相关资源技术管理手段,将其应用于口译项目活动,对口译项目的译前、译中、译后阶段实现有效管控,将风险发生率降至最低,以更好地实现口译项目的目标。

语言服务商的选择可以采用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对各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详细调研和甄选,从而选出最符合组委会口译服务需求的语言服务供应商,由他们组建专业化团队进行项目管理。比如,2009年9月第16届广州亚运会翻译服务供应资格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确定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等4家为口译资格供应商,口译服务提供方式上,赛时通过语言服务中心的指挥控制体系收集各个业务口的需求,再由口译服务供应商派遣流动的译员团队到口译需求现场提供服务。(中国网,2010)通过口译外包,语言服务供应商实施专业化管理,亚运会的口译项目目标成功达成。

3.加强与口译服务商的沟通,建立质量管控标准。“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赛前要和供应商积极沟通自身需求,包括赛事涉及语种,语言服务对象,涉及的口译类型,对译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严格把控外包质量,提出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按照组委会统一要求招募水平强、素质高的口译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并定期为供应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此外,确保与供应商保持有关“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赛事信息的实时沟通和更新,定期与供应商召开质量讨论会,分享口译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4.完善译员培训,形成体系化培训机制。完善译员培训机制,提升译员专业水平。培训内容应着重“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信息的补充,如赛事项目竞赛规则、运动员信息、组织机构信息、奖牌信息等。同时应注重对马拉松赛事相关的体育专业术语、词汇和语料的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实时考核。此外,鉴于“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的延续性,可以将培训课程、培训方式进行系统化整理,比如制定完整的培训视频课程和培训流程,建立“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知识库,形成一套具有“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特色的完整培训机制,以便应用于后续赛事的培训过程,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避免重复作业,节省时间和人员成本。比如,在奥运会期间,翻译团队赛前安排了所有项目的体育知识培训,让全体译员对各个项目有所了解,同时译员分成小组,分别精通部分项目,还采用老译员带新译员的方式进行经验教学。(中国网,2010)通过系统化以及针对性培训,译员的背景知识掌握程度大大提升,为口译服务的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

5.健全赛事期间口译活动的风险管控手段。积极完善应急机制,保障突发性需求。分析“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的赛事特点,赛前做好风险预控,比如,比赛场地在户外,涉及面积广,译员调配、车辆调度工作需要做好多样化备选方案。并且,应加强与口译供应商的实时沟通,保障在紧急情况可以合理调用供应商的后备应急人员作为有效补充; 其次,要求赛事口译服务各需求部门,在提出突发口译需求时最好做出提前预警,尽量预留合理充裕的时间,并提供相应口译项目参考资料,方便临时调配译员和管理人员到场从事应急工作。

6.建立小语种服务热线,辅助使用人工智能机器翻译。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复杂多样,小语种居多,官方语言翻译是口译服务的主功任务,人数涉及较少的语种可以设置小语种服务热线,供翻译需求方使用。比如,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了语言服务总机,赛时提供44个语种的翻译服务,10个语种提供24小时服务,其余34个语种提供17小时服务,致电热线来自奥运村的需求比重最大。(中国网,2010)通过服务热线,能够有效满足小语种翻译需求,减少陪同翻译人员配置压力,突破地点限制,实现远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人工智能设备,通过语音识别以及语音播报系统,实现自动翻译,以满足运动员或相关人员日常简单的口语翻译需求,鉴于人工智能翻译的准确度有待提高,具有一定风险,所以只能充当辅助设备,用于处理一些日常用语以及简单词汇和短句的翻译,弥补小语种译员匮乏的现状。

7.完善归纳总结工作,增强人才和项目管理经验的稳定性。鉴于“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的延续性,可以尝试留存一批优秀译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为日后赛事口译项目管理提供人才保障。因此,在赛事口译项目完成后,要积极做好译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优异的人员信息归档。这样可以有效地在赛事口译服务领域积累优秀的口译员以及管理人员,建立起一支更强大的服务于“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的口译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增强人才的稳定性。

此外,赛事口译项目完成后,还要积极做好“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口译项目资料收集保存工作,建立起完备的赛事口译项目资料档案。可以撰写总结报告,归纳项目信息、项目管理上的优缺点和难点、风险管控措施等。管理经验的归纳总结可以帮助形成一套系统化的“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口译项目管理办法,从而大大提高赛事口译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五、结语

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举办的频率日益增长,语言服务工作直接影响到赛事信息传递、人员沟通的顺畅性,以及我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具有重要地位,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鉴于“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口译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承办商自身的分散化管理无法达到高效高质的管理目标,可以通过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加之系统化的管理办法,加强与口译服务商的沟通,建立质量管控标准、完善译员培训,形成体系化培训机制、健全赛事期间口译活动的风险管控手段、建立小语种服务热线,辅助使用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完善归纳总结工作,增强人才和项目管理经验的稳定性等,从而提高“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口译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大型体育赛事口译项目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启亮,罗慧芳.翻译项目管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2]金雅玲.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口译项目过程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吕乐,闫栗丽.翻译项目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4]李小兰.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内涵、特征与社会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10.

[5](美)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王传英,闫栗丽.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J].中国翻译, 2011(1):56-59.

[7]王辉,王亚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J].语言战略研究,2016(2):3.

[8]智美体育集团,集团简介[OL].http://www.wisdomsports.com.cn/zm/profile/,2018,8,10.

[9]中国网.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暨研讨会[OL].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0-09/26/content_20983548.htm,2010-09-26, 2018,8,10.

赛事报道范文第5篇

这三篇报道被称为“三色报道”,它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为其对火灾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救灾情况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度调查,揭示了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以及对几种人在火灾前后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对比,发出质问和警示,引起了人们深刻的反思。

“三色报道”中,《红色的警告》讲述了在利益的面前,大兴安岭令人纠结的身份从属和杂乱无章的管理问题,记录了救灾过程中一个个官僚荒唐、可笑的的行为,直斥这场灾难的发生主要是人祸;《黑色的咏叹》叙述了火灾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和人在极端场合下的表现,既有温情又有丑恶;《绿色的悲哀》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这场灾难的生态原因,告诫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牢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篇精彩绝伦、发自肺腑的报道,打动了读者,更是给人深刻的启示。直到今天,仍然在告诫我们不能忘记那场大火,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时刻引以为戒。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发生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能从早期的预防和火灾初期发生的时候加以有效的扑灭,那么就不会有这么一场沉痛的悲剧的发生。然而在利益的面前,各个部门争相夺利,遇事则互相推诿、扯皮,对森林的防护问题丝毫不加以关心,以至于大兴安岭林业的防护只剩那么可怜的一点资金。更为可笑的是,在大火发生后,某些官员仍然“胡吃海喝”、有开不完的会议,还玩那么一出“调虎离山”、“烽火戏诸侯”,要不就是对救灾的漠视和瞎指挥,简直就是上演一出荒唐的闹剧。

利益正是悬在人们头顶上的那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当政府各个部门漠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等责任问题时,灾难不久就会到来了。想补救?可以。不过你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也是在付出这样沉痛的代价后,人们才幡然醒悟,原来无知和漠视,终会变成血、泪。

一把大火,烧出来这么个警示。值得吗?

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又是怎样呢?

我们在“三鹿毒奶粉”残害了多少幼小的婴儿后才开始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可是给那么多家庭带来的伤害,又岂是简简单单能够解决的。上海静安大火死伤百余人,才发现管理混乱、监管不力,但逝去的生命能挽回吗?动车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创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新高、世界新高,过分追求发展却无视、罔闻一些专家的警示和该注意的事项,才会酿成“甬温动车事故”那样的惨剧。校车事故频发,夺走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后,我们惊呼,原来校车成了扼杀祖国花朵的凶器。还有那塌了一架又一架的桥,难道全是因为超载造成的吗?

何时,我们需要烧了一把又一把这样的“大火”,上演着一出又一出这样荒唐的、带血的闹剧,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呢?

我们并不是反对对经济发展和利益的追求,只是希望在追求它的同时,希望可以稍慢下来去思考、解决和完善遇到的问题。就好像那被民众叫停了一次又一次的pX项目一样,不是反对它在某个城市落脚,而是在它没有解决完自身存在的问题前,对人们而言是弊大于利。

赛事报道范文第6篇

杨蓓蓓

病情简介:

患儿李政泽,男,7月,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嗽,有痰鸣,伴流涕,无刺激性呛咳,无鸡鸣样回声;2天前出现喘息明显,晨起及夜间为甚,发作时面红,无青紫、吐沫现象,无发热,院外给予肌注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随入院,家长否认异物吸入,既往无类似喘息发作史。

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沿肺纹理可见斑片状模糊影。 诊断:

支气管肺炎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不易排出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 护理措施:

1、 改善呼吸功能:

(1) 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应分室居住,以防交叉感染。

(2) 置患儿于有利于肺扩张的体位并经常更换,或抱起患儿,以减少肺部淤血和肺不张。

(3) 给氧。凡有低氧血症,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面色灰白等情况立即给氧,若出现呼吸衰竭,则使用人工呼吸器

(4) 正确留取标本,以指导临床用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交换;注意观察治疗效果。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1) 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经常协助患儿转换体位,同时轻拍背部,以促使肺泡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借助重力和震动易于排出。

(2) 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予以吸痰。

(3) 遵医嘱给予祛痰剂,对严重憋喘者遵医嘱给予支气管解痉剂。 (4)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哺喂时应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重症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保证液体的摄入量,以湿润呼吸道粘膜,防止分泌物干结,利于痰液排出;同时可以防止 发热导致的脱水。

3、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1)

如患儿出线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心率加速( >160~180次/分)、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并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减轻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2)

若患儿出线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抢救。

(3)

患儿腹胀明显伴低钾血症时,及时补钾;若有中毒性肠麻痹,应禁食、予以胃肠减压,遵医嘱皮下注射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缓解呼吸困难。

(4)

如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胸痛、面色青紫、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提示并发了脓胸或脓气胸,应及时配合进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

4、健康教育:

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以改善小儿呼吸功能。

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上一篇:投资风险防控报告范文下一篇:输变电设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