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

2023-09-16

微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更新对临床医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很强。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地位,这种教学手段已经更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文中探讨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是人类几千年在与疾病斗争和防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染致病的机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相关的免疫性疾病。同时医学微生物学也是一门基础实验学科,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对医学生动手能力与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目前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老师按照课程标准和实验计划确定实验内容,课上以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述实验内容的原理、目的、步骤和结论。学生再根据老师所讲述的进行实验设计,其性质就是照葫芦画瓢,不求甚解,学生对实验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主动求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的带动,学习效果差,事倍功半,思维狭隘,缺乏创新。这样下来,学生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1.2对实验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当今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充分的体现,任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课被当做理论课的附属品,仅作为理论验证的一种手段。在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培养下,学生们变得只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而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追求所谓“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更多的学生上实验课只是敷衍了事,签个到,抄袭实验报告,可是很少有去真正做实验,研究实验的人。

2 改革措施

2.1 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彰显。要转变这种观念,使实验微生物学的各个环节和层次都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使实验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發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换句话来说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实验。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课前好好预习,认真掌握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及仪器设备的使用,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并做好实验前准备,从而让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动参与者、探索者。

2.2 重组实验内容

我们在原有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修订,采取了三种实验教学模式即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有效地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培养了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1 基础验证性实验

是用来巩固和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为目的的实验。其优点在于: 使学生巩固了课本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但是由于其实验目的简单明确, 实验过程不要求面面俱到, 更不要求有创新性。针对开展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必要性及其它的弊端, 我们在实验中严格要求学生。例如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老师巡回指导,强化学生的无菌操作意识。

2.2.2 综合设计性实验

是指导教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 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的实验。它将学生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感性认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了几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训练下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2.2.3 探索创新性实验 是指对某个未知的方面或领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大胆设计, 探索未知问题的一种教学实验。跟综合设计性实验相比,探索创新性实验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2.3 建立与实验教学模式相符合的多元化考核体系

考核是衡量学生实验技能的方式,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是成熟的教育模式的需要。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实验考核体系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在考核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率和实验报告的分析当作平时成绩的主要考核指标, 占总成绩的15% 。基础实验操作技术如革兰氏染色、抗菌染色等占总成绩的20% ;设计性实验如痰涂片试验等占考核总成绩的45% ; 而探索创新性实验则考核成绩占20%。这种与实验教学模式相符合的多元化考核体系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在实验中体会独特的学习乐趣,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小结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点收获,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就更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去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实验学习即基础性、设计性和探索创新性实验,学生既掌握了课纲要求的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也在实验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开发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刘帆,王杉,周庆环. 模拟临床考核系统在医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中的研究与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8, 28(1): 123-125.

[2] 陈洁,徐晓璐,王健民,等. 血液科临床教学对八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3): 636-638.

[3] 傅思源,周伟平. 浅谈如何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1): 188-190.

[4] 宋静. 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案例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 26(4): 214-215.

微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教育部倡导“新工科”计划的背景下,为提升新工科食品人才培养质量,对主修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课程群进行建设。首先分析了“微生物学”课程群的概况,然后从课程群的结构调整、组织划分、教学内容、实验内容、科研活动及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建设进行探索并实践。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强化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联系性和内在逻辑,打破课程内容的绝对归属性,增强其为培养共同技能的服务特征,并强化食品人才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满足食品行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工科;食品学科;微生物学;课程群;人才培养

Key words: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food subject;Microbiology;course group;talent training

為了适应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新经济要求,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需进行深刻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2016年,新工科概念提出后,教育部高教司反复研讨、调研并论证,2017年正式提出“新工科”计划,以实现新思维、新机制、全面创新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支撑和引领新经济[1-2]。新工科计划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的工程教育改革,是今后我国国家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微生物学已分化出大量的分支学科,在工业发酵、医疗卫生、生物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等实践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也日益密切,这必然对“微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关于“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当前众多高校特别是重点院校改革最迫切的任务之一[4-7]。基于新工科的背景,结合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辽宁省王牌学科”现状,对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群进行总体性建设与改革是当务之急,以进一步提升食品学科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1   课程群的概况

“微生物学”课程群是针对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教学的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群,课程涵盖“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安全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概论”“食品发酵与酿造”等课程。“微生物学”课程群建设目标是把与微生物学相关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较强、属于同一个技能培养范畴的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整体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绝对归属性,弱化课程独立性,强化课程间亲和性,凸显课程群为共同技能服务的特征,使群内课程在一个较高层面上连贯起来[8]。课程群是以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基础,涉及“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等课程,从微生物角度研究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品质控制技术及食品检验技术,培养学生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考虑学校食品学科现状和各级食品研究平台,为了培养一流特色的食品科学人才,在国家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指导基础上,结合渤海大学食品学科现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专业特色,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中专业核心能力所需的支撑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并调研了国内外多所院校食品专业微生物学的培养方案与建设规划,现将渤海大学“微生物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

根据食品学科2个专业特点和新工科培养要求,采用“微生物学”课程群模式管理教学体系中的课程,并使食品专业微生物研究相关的核心能力通过课程群来实现。同时,2个专业课程群的课程设置需根据各自培养要求体现专业差异。这样课程群间各课程的联系性越来越紧密,2个专业交互性也更强。

“微生物学”课程体系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关系见图1。

2   课程群结构调整及组织划分

渤海大学食品学科共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专业,由于2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同,因此课程群的结构和划分也应有所区别。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群包括“食品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概论”“食品安全微生物学”“食品发酵与酿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群包括“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细胞生物学概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虽然2个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同,且各有侧重方向,但微生物学基本理论体系相近,教学上交叉融合的内容很多。因此,将所有的课程进行整合后,确定“微生物学”课程群分为3个层次:一是各专业都需要开设的“微生物学”基础课。例如,“细胞生物学概论”“基础生物学”;二是各专业开设的微生物学相关的核心课。例如,“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三是各个专业自身的专业特色课程。例如,“食品发酵与酿造”和“食品安全微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这3个层次的课程有很强的递进性,开设时间应依序进行。“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基础课和特色课分别作为课程群核心课程的前置课和后置课,这样便于组织教学,避免相似课程知识点重叠。

3   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整合课程群内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课程群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规划,制定相应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将各门课程内容按照其内在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食品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作为2个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群的核心课,应综合考虑并整合其他课程授课内容,对课程群的整体脉络进行串联。对于前置课和后置课详细讲授的内容可以简要介绍;对微生物学课程群的核心内容进行重点传授,以强化各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的不断壮大和进步,利用微生物研究食品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原有授课的陈旧内容,并联系实践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还需要熟知食品学科、生产领域的知识和食品学科研究发展动态,不断学习最新专业知识,坚持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浏览专业网站,在授课时将最新的理论、技术穿插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工作岗位中学以致用。

除了整合课程群内的课程内容,还需要考虑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与食品学科其他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这些食品学科的核心课程都涉及到部分微生物学知识。例如,“生物化學”讲授了微生物分子组成规律、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遗传信息传递规律;“食品工艺学”讲授利用微生物加工食品的原理、菌种、发酵特性及发酵过程控制;“食品化学”讲授食品的基本成分和化学反应对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的关系;“食品营养”讲授食品经微生物发酵后的营养特性,肠道微生物对消化吸收的作用。“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和授课过程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专业核心课的授课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与其他课程进行联系和比较,使学生对食品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并融会贯通。

同时,也要考虑到“微生物学”课程群涵盖内容较多,将这些内容逐一传授给学生,所需学时过多。因此,给学生讲授的内容必须要精炼、知识结构合理,不应只追求内容全面性而使学生负担过重,无法抓住重点;也不应只求新而使内容太深太偏,导致学生因领悟力的局限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改革实验项目 开设“微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课程群中大部分课程不仅包含理论课,还包含相应的实验课[9]。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能否适应就业岗位的关键所在。教育部也在有关文件中一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推动实践教学,教育部将其作为关键性评估指标”。为了增强微生物学课程群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将课程群的核心课程“食品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课程内零散的微生物基本操作单元进行串连,实验整合为3个大实验:微生物形态学实验、微生物营养学实验及微生物检验学实验,使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拥有整体性把握和认识。实验的设计要根据国家最新推出的国家标准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规范实验操作,增强食品微生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群内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相对独立的,但课程之间是存在紧密衔接和关联的,各门课程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也是连贯而递进的。课程群要充分考虑这些实验课程的整体性,使实验内容的结构更为合理、系统。这样,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经过课程群的学习掌握哪些知识点、内容相关的课程之间是并列还是递进的关系、相关知识点是否重复以及衔接是否紧密。例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微生物学”的“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和“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等基础性综合实验开设完,在后置课程“食品安全微生物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某一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实验,提升学生微生物检验能力,在更高的层面上掌握微生物检验技术,同时使学生在掌握风险预判、风险预警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与锻炼。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程群内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使课程间形成一种有效递进关系,后续课程的学习在巩固了前置课程的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又将前置课程进行了延伸。

5   结合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课题 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交融性是新工科的学科特征,创新性是新工科的属性特征[10]。在整个“微生物学”课程群体系中,除了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外,还应加强结合学生的第二课堂、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和企业实习等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在食品领域的有关微生物的分析、应用和检验的能力。在课程作业、互动和讨论环节,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解决学生在科研活动、创新创业课题和实践过程遇到问题,将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微生物学”课程群内涉及课程的實验教学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以验证性实验内容居多,传授的是最基本的实践技能,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内容相对较少。实验课的授课一般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先讲原理、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和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这种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是学生实质上是在被动参与实验活动,对实验内容的思考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一定的限制。为更好地培养食品专业创新性人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群实验设计也需要与教师的科研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活动相结合。在实验项目设立时,可以考虑结合学生自己参与的创新实验、科研活动或生活实践活动,自由分组并自行设计实验内容来探究并解决有关微生物应用或微生物检测方面的问题。教师对实验设计进行点评并纠正实验过程的相关问题。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6   结语

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新工科培养要求,利用“微生物学”课程群模式组织和管理教学体系,使群内各课程通过课程群来实现其培养目标,并体现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课程群间各课程的联系更紧密,2个专业交互性更强。“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学科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微生物应用和检验的实验技能,满足目前食品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顾佩华. 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13.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尹乐斌,赵良忠.“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农产品加工,2016(7):67-68,71.

戴亦军,何伟,袁生,等. 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9):1 809-1 816.

洪龙. 北京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模块化教学的探索[J].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4):744-747.

贾艳萍,张兰河,郑胜. 体现不同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4):700-705.

肖仔君, 朱定和,钟瑞敏. 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14(17):221-223.

朱丹实,刘贺,刘雪飞,等. 中职本科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50(6):61-63.

林健.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微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背景、意义,重点阐明了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以“基本”和“新”为原则,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参与式和探究式的互动教学模式为特色,以及改革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同时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进行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以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互动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培养

由北京农学院刘慧教授主编的《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自2004年7月问世以来,作为我国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基础课教材一直长期广泛使用,深受广大师生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2004年12月该部教材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11年5月该部教材的第二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问世。为了适应新世纪“十一五”满足“十二五”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配合《食品微生物学》教材改革与建设,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生物与生物技术教学团队对《食品微生物学》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入改革,并对传统的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实践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本文在过程教学、思维训练、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关注现实、跟踪前言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1],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之成为“有创新、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现将作者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与同行切磋。

一、教学内容改革

1.课堂教学内容改革。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以“基本”和“新”为原则,根据食品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既要系统讲授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又要讲授食品检测新技术、食品保藏新技术、控制食品污染新技术等,将国内外教改成果、科研发展新动态及教师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溶入教学中,并尽力做到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需要。例如,在讲授“第二章微生物的营养”中的“培养基”一节时,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绍一个案例——设计一种选择和鉴别培养基分离筛选藏灵菇中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讲解设计的思路与试验方案,而后让同学们动起手来,在黑板前讲解自行设计的几种选择性培养基,可以从藏灵菇中筛选1株发酵乳糖的酵母菌、从土壤中分离分解苯的细菌、从牛粪中分离1株产丙酸的丙酸杆菌等,以提高学生设计选择和鉴别培养基的技能,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掌握优化培养基配方的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食品检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发酵食品生产等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根据食品行业发展需求,将实验课教学内容扩展加深,既要学生掌握常规实验技能,又要适当增加微生物学检测新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新技术、制备发酵食品的新技术等,适当缩减理论课教学时数,增大实验课教学时数,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既可避免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弊端,又可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培养

食品微生物学是高校食品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是涵盖理论、实践与应用为一体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既包括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又包括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知识。其知识的覆盖内容较广泛,而授课的学时数却有限。若教师“满堂灌”,则易使学生疲惫和失去学习兴趣[2]。因此,采用“学生参与式和探究式的互动教学模式”授课势在必行。此种“参与式和探究式的互动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创设“问题”的教学情境,造成学生对问题认知上的冲突,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从回答问题中加以分析和讨论,容易产生民主、活跃的教学气氛,极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课堂上在讲授“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中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内容时,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绍一个案例——设计一个试验方案优化乳酸菌高产胆盐水解酶的发酵条件,讲解设计的思路与试验方案,在学会优化培养基配方的方法之后,根据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让学生举一反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以提高乳酸菌的活菌数量。通过学生讲解,大家讨论,教师点评,培养和训练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达到参与式互动教学的良好效果。又如,在讲授“第十章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变质”中的“益生乳酸菌”一节时,先由教师介绍科研成果案例——干酪乳杆菌在功能性酸奶中的应用,讲解产品工艺制作流程、试验设计及试验指标的测定方法,而后让学生动起手来自行设计试验方案,以PPT形式展示益生乳酸菌分别在饼干、巧克力糖果、口香糖、冰淇淋、果粉冲剂、奶片中的应用配方、制作方法及市场应用前景,分析创新产品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学生台上讲解、台下讨论及教师点评与打分,达到探究式互动教学的良好效果,从而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此外,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则。教师根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在每次课前列出下次课的预习大纲及设置一些讨论的问题,并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提前辅导。课堂上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即让每位学生根据预习大纲中设置的问题进行板书或绘图、讲解和讨论,不足之处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补充,做到课堂讨论人人参与,极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兴趣。通过课堂上每位学生的互动式讨论,再配合教师的问题式串讲,使学生在紧张而有趣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避免了学生课堂睡觉和看手机的现象,保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准备实验。首先由指导教师分配给学生各自的任务,指出在准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讲清注意事项,而后指导学生进行棉塞制作,玻璃器皿(包括试管、吸管)的清洗、包装、灭菌,培养基的制备,接种操作、化学试剂的配制,以及仪器设备的安装使用,等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能及时发现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师共同解决,對实验课起到了补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作用,因而使学生在无形中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准备实验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基本操作的反复严格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技术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熟练水平,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了基础。

2.在学生已经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于第4学期开设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综合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并独立完成某种食品原料或产品的分析检验,使学生接触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方法,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的方法,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3.在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于第5学期举办食品检验培训班,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通过食品检验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学生得到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从事未来食品检验工作的需要。

三、改革课程成绩考核方法

以往《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总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占70%,平时成绩占30%。由于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少,导致学生平时不抓紧学习,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局面,学习成绩往往不高。2015年春季微生物与生物技术教学团队对本课程成绩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建立了能够比较客观考核教学效果和全面评定成绩的方法[3]。即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增加平時成绩比例至50%,并重点对平时成绩进行了量化评定,目的是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端正学习态度,避免期末“算总账”的局面。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互动讨论25分、作业20分、上课出勤率5分,其中互动讨论所占分数较高。通过加大课堂互动讨论的成绩分数,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也轻松地学会和掌握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此外,教师还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每章节应掌握的知识点,布置课后思考题作业,目的是督促学生加强课后复习,为期末总复习打好基础。

四、实践应用及成效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门课程实施以“基本”和“新”为原则的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特色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以通过提高平时成绩比例与增加互动讨论成绩分数的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并将课前预习、课上互动讨论、课下作业的教学方式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达到了预期教学改革效果,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成绩(比上一年同期课程成绩提高了10%~20%),同时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香美,李树立,贾月梅,等.浅谈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7):1077-1079.

[2]李超敏,尚新彬.医学院校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3):40-42.

[3]杨秀华,李冰洁,赵菁.改革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35-36.

微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微生物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人们一日三餐和食品生产密切相关。文章从《微生物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观点,旨在有效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将学生综合素养纳入到专业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中。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广泛推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实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目前高校课程可以分为思想政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关系最为松散,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最为困难。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中不仅包含学生从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类思政资源是思想政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一、食品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微生物学》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微生物形态、营养、繁殖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微生物培养、显微观察等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今后入职食品企业或第三方检测公司从事菌种培养和食品微生物检测岗位提供一定基础。菌种培养和食品微生物检测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尊重关心他人、甘于奉献、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只注重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课程思政,也很少能引导和渗透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微生物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如何能够在尊重自身课程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立足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把思政教育融入《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认知度,提升自我价值和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求知欲,以便更好地掌握微生物的相关理论知识,做一个有“有思想,有灵魂”的专业人。

二、食品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方法

挖掘思政元素,科学自然地融入到课程中是《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难点,通过对“思政”元素融入《微生物学》课程教学难点的分析研究,依据学生和专业特点提出以下几点研究方法:

第一,“课程思政”的基础—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业务精炼,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教师要修身立德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课程的思政教学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思政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针对思政案例的挖掘、资料收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进行探讨,使“立德树人”理念内化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行动。

第二,“课程思政”融入《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构建。实施课程思政需要从重构课程教学目标着手,形成专业目標和思政目标协调统一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微生物学》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为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踏实肯干的价值取向,全面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与社会使命感”的培养、“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培养、“诚信、友善、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培养。

第三,《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生硬地添加到教学过程中,而是要根据学科挖掘并积累“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知识点找准融入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灵活自然的教学方式展开“课程思政”教育。部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微生物学》课程举例见表1。

参考文献:

【1】柳叶,胡佳杰,张胜威. 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以微生物学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68-1177.

【2】王春燕,张好强,李培琴.浅谈《微生物学》课程思政【J】,高教学刊,2019(12):177-180.

微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慕课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模式,是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教育”的新型学习平台。高校《微生物学》慕课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不断的课程优化和探索。文章对高校《微生物学》慕课建设和课程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慕课;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

前年教育部公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教育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应该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这就是要求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要跟随新技术进行不断的教学改革,灵活使用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整合学科知识和所获数据与信息,迭代新知识,高效完成教学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而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微生物学》的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改革压力,不得不变,也必须变。

从通常认为的2012年慕课元年开始,慕课作为大数据时代下“互聯网+教育”的一个产物,对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正式推出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90门,成为国内首批、国际首次推出的国家精品慕课。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学习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慕课总量、参与开课学校数量、学习人数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已成为世界慕课大国。

《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专业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科研、教学、生产、开发等工作奠定较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在全国高校解放学生、压缩学时的大环境下,《微生物学》课程的学时也不得不适当缩减。建设《微生物学》慕课就是目前很好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式。国内很多大学相继在慕课平台上开设了《微生物学》慕课,但建设普遍还处于初级阶段,要达到资源共享、课程优化、体系共建还需要大家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我校《微生物学》课程主要面向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食品质量、烟草科学5个专业。从2016年开始筹建慕课平台,在2018年推行并实践了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的《微生物学》慕课建设的整体流程为:组建课程团队、准备资料、准备服装道具、课程拍摄、课程制作、课程上线、测试运行、结果反馈与改进等步骤。《微生物学》慕课是采取短视频模式,颗粒化微生物学课程知识,制作出围绕微生物知识点展开,能清晰表达主体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1]。目前录制并上传视频近六十个,近四百在校生在慕课平台共同学习。网络平台教学内容和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不同,应既能各自独立又具有相互联系性,选取新颖有趣具有特色的微生物学知识点进行设计。网络授课视频在5-15分钟,同时提供微生物课程相关的材料包括PPT、文档、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料下载。我们在过程中充分利用慕课平台优质教学资源,辅助面对面传统课堂授课,针对学生学习微生物课程平时表现、参加讨论、课程考核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针对《微生物学》慕课的建设和应用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现针对《微生物学》慕课对于传统的高校微生物教学带来的变化,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总结。

一、学习环境的变化

传统高校的《微生物学》课程,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和场所主要是教室、教师和书本。但如今在手机强大的吸引力下,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能被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所抓住,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在心理上是排斥的。我们把慕课引入到微生物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方式对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由单一的教室变的多元化,更多的转移到了互联网。《微生物学》慕课平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而且能够提供方便的交互平台[2]。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微生物专业知识,任何相关问题都可以在慕课网站得到解答和进行讨论。几百名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突破了封闭式小班教学学生社会交往受限的缺点,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人,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慕课平台接受度较高,更加适合多专业教学差异的调整,教学过程增加了更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给了老师和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由计划,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学习行为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汹涌来袭,学生在慢慢的被互联网改变着自己的学习方式。慕课是完全开放的在线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注册使用,随时用手机就可以浏览。微生物慕课的网络学习包括多个环节,如观看教学视频、在线提交测试作业、参与平台互动讨论、参加课程考试等内容。慕课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选取中没有严格限制,表现出了自主性的特点,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知识的自主建构就体现出了慕课教学的重要特征[3]。学生真正变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完成知识建构的主要方式[4],使学生能更好的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结果更好地实现了“产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模式的变化

开展《微生物学》慕课教学,可以明顯观察到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变。教师从面对面传统授课模式转变为采取课程教学与网络教学同时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既能发挥传统面对面授课的优势,又能把之前48学时的微生物课程拓展出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以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和知识点为纲要,教师需要整理教学重点并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的理解难点,设计相关碎片化知识点并录制教学视频,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式、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以及协作互动式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由原来的“定向者”角色转变为“导航者”角色。课堂教学中以讲解实例、实验操作、问题的研讨为主,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对带有普遍性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充分利用课堂上可以面对面交流的优势,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微生物课程的知识点。面授课程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的观点和想法,教师需要给予恰当的点评和点拨,并收集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的接受难易程度和学习过程的意见与建议,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通过反思优化慕课平台设置,促进《微生物学》慕课进一步完善。

通过实践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增加了更多的灵活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不同的措施,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5]。针对5个不同专业微生物应用领域的不同,在课堂上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应用举例和讨论。而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互动而言,这种混合式教学产生的互动则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微生物学》慕课互动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交流平台中的学生发言进行分类、整合与删除,才能确保学生的讨论具有良好的秩序。在教学过程中对线上线下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更加高效的完成微生物教学目标。

我校实行《微生物学》慕课教学以来,发现2018-2019学年学生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往届学生成绩。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为例,面授教学模式《微生物学》课程考核结果见图1,基于混合教学模式《微生物学》课程考核结果见图2。数据统计分析表明,2016-2017学年最高值为92,最低值为54,平均值为75.76,合格率为98.4%,优良率为29.69%。2018-2019学年最高值为95,最低值为56,平均值为79.75,合格率为99.0%,优良率为56.19%。开展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后平均成绩提高5.27%,优良率提高89.26%。综合学生学习过程反馈和课程考核情况表现均较为良好。说明配合慕课学习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度较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微生物学》慕课教学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已渐成为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采取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与慕课平台教学同时进行的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慕课平台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弥补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增加实践学时,理论学时由48学时压缩到32学时所产生的问题,较好的达到了微生物学教学效果。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回答问题、参加讨论及网络课程在线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在线上线下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网络统计数据进行研究,能对每一位学生整体学习程度有清晰的掌握和了解,可以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和改进,更深入推进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开设慕课前后学习情况的对比,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增强,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对考核题型进行了大的调整,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减少记忆类题型,取消了名词解释,缩减了填空题题量,增大了生产应用与实验设计类题型。旨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死记硬背转变为活学活用,改革结果较为满意。

四、教学理念的变化

开设《微生物学》慕课以来,我们发现教学理念的变化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教育部前不久下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强调各高校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中国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是价值培养,以学生为中心[6]。《微生物学》慕课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期望而设计,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教什么、怎么教、教的如何转变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微生物学》慕课的建设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的变化。学生在后续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用到哪些微生物学知识,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做好教学设计。面对丰富的微生物前沿学科知识,教师需要吃透技术,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学科内容与教法,并挖掘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录制短小精炼、应用性强的教学视频,让《微生物学》课程对学生更加实用,使学生愿意学,再变为认真学。这种新型混合式授课方式改革了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通过慕课平台学习既扩展了教师的授课任务,也满足了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综上所述,在《微生物学》慕课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从学习行为、学习环境、教学理念、教学模式4个方面微生物课程的教与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知识传授不再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行为。作为一名高校微生物学教师,首先应具备丰富的、充实的、前沿的微生物学知识,这是一个优秀微生物教师的基础;其次还需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优秀的教师还应该具备技术方法,能够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及手段结合教学方法去掌控课堂,将微生物专业知识更好的教授给学生,最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微生物学》慕课建设与应用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和转变,把很多优秀教师与优良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无障碍学习[7]。但对于《微生物学》慕课还应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虽然教学改革中开设慕课是很好的一个工具,能使微生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而如何经营慕课,如何更好的利用慕课,我们还需要长时间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陶静,魏涛.高校“微生物学”MOOC的建设和应用研究[J].轻工科技,2018(11):186-187.

[2]刘正辉,谢文玉.基于MOOC交互模式的环境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观察,2016(9):73-76.

[3]王光远,田雪梅.借鉴MOOC模式探讨“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5(10):25-26.

[4]于丽静.浅谈慕课在微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5):196-197.

[5]夏冬生,孙先念.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其相互关联性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9(4):47-49.

[6]张慧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与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27-29.

[7]吕丽艳,张浩.慕课在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启示[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9):11-12.

微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課程思政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有助于探究高校专业课程中育人功能的发挥。《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立足内蒙古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混合示范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容和切入点进行梳理,使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微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线上线下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各大高校开展思政改革工作的新模式、新方向,是我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举措[1]。这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当代大学生价值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认真梳理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把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起来,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3],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真正做到“教书育才”与“思政育人”,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全面展开,实现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建立。

引导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构正确的自我价值体系,是教学之本。在当今多元价值的背景下,只通过思政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已有很大的局限性[4],而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是当今高校关注的重点话题[5-6]。要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其渗透、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7],探索出在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的育人路径。《微生物学》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首批以混合式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改革的示范课程, 本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秉持“以学生为本”,寓德于教,将学科育人与科学育人有机结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构建了线上线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形成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维一体的全课程育人体系。

一、《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实施意义

课程思政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为指导,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将专业知识、人文和思政素质恰当地融合[8],使德育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9]。思政教育的实质是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核心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鉴别力,进而实现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有用人才的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接班人的需要。

通常,大学生绝大多数课程为专业课,这使得学生与专业课任课教师的接触机会更多,从而对专业课教师的认同度更高,其价值观更易受专业课教师的影响。因此,如何把隐性的思政教育和显性的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将德育层面的精神指引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中是专业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10]。专业课教师应具有立德树人意识,要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形式丰富课程思政课堂,以科学的知识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学生、严密的逻辑说服学生,生动的故事启发学生,科学的精神熏陶学生,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11]。自然科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政资源的重要来源,而《微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是所有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发酵工业等领域的科学,是一门集科学性、系统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要巧妙把握《微生物学》课程特点和思政教学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使教学课堂成为知识学习、素质提升和品行养成的阵地,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

二、《微生物學》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

《微生物学》是在分子、细胞以及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科学。为保证在有限学时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的效果,我们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价值观为引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对《微生物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重塑《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更是育人观,是对价值观教育要求的回归,使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形成育人合力[1,12]。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统一是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13]。大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遵循“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理念,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还原追求真理、探究真知的本质[14],结合专业课程蕴含的隐性思政元素,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品行、实践能力贯穿于人才培育的全过程。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熟悉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长控制、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微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与微生物相关产品的质量体系。

2. 能力目标

搭建架构清晰、系统性强、实践性强、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提升科学分析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知识迁移内化能力,形成创新创造意识和习惯养成。

3. 德育目标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诚信守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人格品质,塑造科学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增强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升华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提升国际视野,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线上平台、线下课堂混合课程思政教与学

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将知识点碎片化分解,与奉献、爱国等思想进行融合并制成微课/视频、PPT课件等资源上传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感受微生物学科日新月异的变化,体会微生物学工作者的艰辛付出,领略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线下课堂,教师通过知识点思政元素的延伸引领学生价值取向,或者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研讨交流,这不仅给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提高了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也发掘了学生开展深入探索的内在动力;另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也解决了授课学时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三)识微见远,见微知著,深入挖掘德育元素

教书先育人,必须将“价值引领”的理念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体现在每节课,把“思政味”以知识点育人、教学互动育人、人物事迹育人等策略融入教学,使其真正的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做到勤学明辨、笃实修德、爱国励志和求真力行,从而达到“引人明道、启人心智”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5]。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微生物学很多相关知识点(见表1)都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需要深入挖掘,做到细致入微。课堂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立德育人,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载体来开展和实现的,抓好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10]。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育人的维度来提高专业课程价值,以思政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得到升华,在知识传授内化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

1.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的是科学工作者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求真务实、理性思辨及献身奉献等特征[16]。微生物学发展史的每一阶段都伴随着科学精神的指引,这也是促使该学科发展的原动力[17]。因此,科学精神的培养对微生物学专业人才的培育至关重要。如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否定了顽固的自然发生说;细菌学奠基人科赫发现了炭疽病和肺结核病的病原菌并建立了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使人类步入认识病原微生物的黄金时期;“衣原体之父”汤非凡以自己为实验对象推翻了“细菌病原说”。以这些科学探究示例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科学思辨、捍卫真理,树立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 发扬工匠奉献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专业人才不仅有高超精湛的技术,还应有严谨、细致、专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责任感、荣誉感与使命感[18]。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精心设计,融入工匠精神内涵,让学生感受所学专业的魅力,增加专业自豪感。如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青霉素的问世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至今经过改造的系列药物仍发挥着巨大威力。其发现者弗莱明多年来一直亲自做实验,在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偶然被一株青霉菌污染,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研究的工匠精神,使得他敏锐地发现了青霉菌分泌了某种物质杀死或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这一发现为人类从微生物中寻找医治传染病的生物药物打开了大门。这些案例的引入,可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踏实勤勉、善于观察、潜心研究的工匠精神在专业行业中的重要性。

3. 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以我国历代科技工作者的钻研精神进行激励,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和学科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例如“糖丸爷爷”顾方舟不惜牺牲自己及孩子的性命,以身试药,最终研制成脊髓灰质炎疫苗,使我国千千万万的儿童免受脊髓灰质炎的感染,终在200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成为无脊灰状态;汤飞凡教授拒绝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以祖国和人民为先,投身祖国的医学事业,研制出中国的白喉疫苗、卡介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并选定了优质牛痘疫苗,为我国比他国早16年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戴芳澜教授的巨著《中国真菌总汇》对我国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极其重要的贡献,为我国的真菌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应对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全球性的大流行病中,我国无数抗“疫”战士逆行而上,体现了民族团结和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他们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恩和铭记,这种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和家国大义值得我们代代传颂和学习。我国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同时,积极分享经验,与全球积极开展合作,提供帮助,守望相助,为国际战“疫”贡献了中国力量,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担当、中华民族的榜样担当。通过这些事例的引导,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急人民和国家之所急,在学习和工作中,迎难而上,成长为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

4. 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塑造职业道德精神

专业课程与就职岗位密切相关,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浸润职业规范,内化职业道德,培养具有职业操守的专业技术人才。以2011年蒙牛牛奶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2016年诺如病毒感染事件、灭菌不彻底导致的欣弗事件和抗生素滥用等事例告诫学生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及坚持职业规范和操守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范的品行。

5. 提升生态环保意识,树立和谐文明观念

微生物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其在环境保护、地球化学物质循环等方面作用巨大。正是由于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废弃物被分解转化重新利用(如秸秆废弃物、塑料白色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使地球不至于成为一个大垃圾场。微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如共生、互生、拮抗等)在维持生物体和谐健康发展、环境自我净化和修复(如生物土壤结皮防治荒漠化、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合理利用微生物,使其“微”而不“微”,小个体作出大贡献。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用和谐文明理念求发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毕竟良好的环境才是惠民的福祉。

6.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创新创造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协作、创新的培养要贯穿教学始终。物种间的合作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自然属性。如微生物代谢中的反硝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都是一系列硝酸盐还原菌和固氮菌、硝酸盐细菌的团队协作才完成的氮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从游离态再到化合态的生物转化。这些知识点的引申让学生知晓任何个体都不能孤立存在,要相互合作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创新思维是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如Carl Woese利用16S rRNA分子尺对微生物系统发育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发现了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随后建立了三域分类系统,使生物进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再如Lederberg夫妇创新性的影印平板法巧妙地证实了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通过这些思政知识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中,加大自主设计性实验课题,通过全程导师制、三级实践指导体系和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学科功能研究室纵向一体化科研创新实训体系[19]锻炼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创造能力,使其外化于行。

(四)考核融入思政,时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考核评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教学活动的有益导向和动力保证[20],需要不断优化改进。思政考核融入专业课程,是检验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也是衡量课程思政实践效果的重要途径[12,21]。过程性评价可通过在线学习交流、任务展示,课堂话题讨论等教学活动来实现。对于终结性评价的课程考试,加强考核内容的生活化、实践性,使其更加贴近社会,更能教育指导学生。如一综合论述题:某公司生产的某种产品在质检时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超标,不但没有销毁,反而低价售出。问:(1)G+菌和G-菌细胞壁的特点及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指出两种菌经革兰氏染色后的结果(专业题型);(2)对于本案例,谈谈你的想法,如果你是公司员工该如何做?(思政题型)这种案例引入式的试题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德行教育深融入心。

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程思政是教学改革领域的新探索,是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而实行的教育实践活动[22],是响应我国“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思想体现。但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无论在“学”的环节、“教”的环节,还是“评”的环节,还需不断改进。

(一)更新“教”的理念,全身心引领,课程思政进教师“心”

教师要用严谨的教风和认真尽责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课程知识晓人,高尚品德育人,人格魅力服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制约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的最大难题。教学形式发生改变,而固有的传统思想不改变,会极大地影响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此外,教师还需不断提高对课程思政的理论学习,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潜心专研其深刻内涵,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12],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方面要求全面提升,同时做好“经师”和“人师”,成为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成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引路人[23-24]。

(二)转变“学”的思想,全身心参与,课程思政进学生“行”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学生要更新学习的思想,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主体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加大深层次认知投入和自我监控行为,主动挖掘自身潜力,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全方位塑造自身素质。积极参与思政教育课外拓展实践系列活动,使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果通过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课内课外同频共振。

(三)加强“质”的监督,课程思政进教改“评”

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确保专业课中德育元素的有效融入。完善课程考評机制,通过听课评课等观摩活动和学生学习实效效果等的反馈,对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促进和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确保课程思政的教学达到最优化效果。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想,其实施成功有助于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铸就[1]。教师要结合学科文化特征,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在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润“思政”于无声,达到无处不有处处有、无时不在时时在的有机融合,从专业中引发和专业相连的德育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25]。因此,努力挖掘专业课中的德育内涵并进行有机整理,可为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便利,从而为全程多维度育人添油助力。教师要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为教学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人文教育能力,不仅专业强,还要情怀深、思维新,以专业教育促进思政教育,以思政教育升华专业教育,才能实现“教、学、思”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赵鹤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1):108-110.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2017.

[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5]陈华栋,苏镠镠.课程思政教育 内容设计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8-20.

[6]张美玲,贾彩凤,杜震宇.见微知著溶盐于汤——浅谈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9,36(4):102-104.

[7]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8]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7(30):27-30.

[9]马兴铭,张李峰,王竞秋,等.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6):1013-1015+1086.

[10]徐启江,周波,闫海芳.“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1):15-18.

[11]陈宝生.做好教育战线意识形态工作[J].紫光阁,2016(12):32-33.

[12]李祥祥,朱凤荣,徐叶.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55-59.

[13]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37(5):72-76.

[14]王海洲.重塑大学教学生态焕发课堂生命活力[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8,31(2):93-96.

[15]徐启江,周波,闫海芳.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4):21-25.

[16]梁微.“课程思政”在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以“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43-45.

[17]田丽红,侯志军,柴洪亮,等.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97):73-74.

[18]王丰晓.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工匠精神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9(9):148-150.

[19]孟建宇,冯福应,李蘅,等.基于微生物学教学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0):213-217.

[20]何颖,王生式,边可,等.本科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方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7,36(1):168-169.

[21]文道群.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观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7,4(43):222-224.

[22]李宛蕓,张晓睿.新时代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2):27-28.

[23]董勇.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5):90-92.

[24]钱洁,高绍荣,张敬,等.生物技术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8):62-64.

[25]周洪昌,郭跃,姚韵靓,等.在病原生物学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45-48.

上一篇:大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通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