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范文

2023-09-23

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15

摘 要: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和吉林省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战略,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机制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的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空间布局分散,经济地位重要。在国家实施转型发展战略之前,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累积严重,转型发展困难;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十年后,经济发展能力增强,产业经济转型加速,社会民生改善明显,生态环境良性向好。但是,目前在由转型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过渡阶段,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表现出老问题未完全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呈现,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概述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廓清资源型城市由转型发展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一、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发展成效

根据对全省资源型城市相关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参照国家相关的界定标准,吉林省初步认定共有32个资源型城市,比重较大。其中包括5个地级市(地区)和27个县级市(区),可分为煤炭、金属、森工、油气和综合型等5种类型(见表1)。吉林省32个资源型城市的土地面积为1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2.6%;人口总数为13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0.67%;地区生产总值为3906亿元,占全省GDP的45%(截至2011年底)。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代表,资源型城市为吉林省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金和人才,它的兴起和发展改善了区域经济布局,对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同时,资源型产业能否稳定发展直接影响到吉林省工业的持续增长能力,关系到绝大多数工业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表1所示,32个资源型城市中,辽源和白山市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被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并于2008年同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舒兰、九台和敦化市于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汪清、二道江区于201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为解决资源型城市问题,国家做出了战略决策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国家出台《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明确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200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明确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目标、任务和具体推进措施。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明确提出从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和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等三个方面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支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相伴随,吉林省积极制定和部署推进本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及工作,形成了《关于促进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配套联动工作机制,组织编制全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十二五”规划,从着力解决民生和历史遗留问题入手,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着力依托园区培育和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经济发展能力增强。2006~2011年,资源型城市的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双双总量增大、增速提高。城市投资环境逐步优化,资金“洼地”效应逐步显现。二是产业经济转型加速。通过引进拥有先进设备和高、精、尖技术的企业,加速资源型产业技术改造,以企业为依托组织产业经济发展链条,有效提高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接续产业发展迅速,替代产业取得突破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0.14∶0.52∶0.34,明显优于转型前的0.22∶0.43∶0.35,经济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形成。三是社会民生改善明显。转型期间,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将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列为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任务,强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走出一条“以治理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成功道路。四是生态环境良性向好。转型期间,吉林省将资源型城市废弃矿区、沉陷区、水土流失区等列入土地整治规划,科学规划、整理和利用土地资源,有效解决老矿区遗留的污染、土地闲置问题。目前,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的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固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42%提升至2011年的49%,自然保护区达27处,总面积约64.1万公顷,生态环境良性向好。

二、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自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财力性转移支付以来,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保护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资源型城市的后续发展仍然困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还很不完善。

1.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内生动力,较为脆弱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煤电、煤化、森工、石油等传统产业,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依然偏重,传统产业的新型化和技术化改造依然任重道远。

一是新兴接续产业层次较低,且规模不大、比重过小,缺乏大项目支撑;二是新兴替代产业的发展还带有很强的“植入性”特征,缺乏本土化的基础;三是受区位优势欠缺、环境状况欠佳、土地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制约,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能力不强,对高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因此,吉林省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尚未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带动力、辐射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转型体系。

2.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民生问题依然严峻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民生问题仍然非常严峻。一是资源型产业的工人数量过于庞大,工人的技能相对单一,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很难快速融入到非资源型产业中去。二是新兴的接续替代产业很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本土化基础相对薄弱,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三是资源型城市的财政实力有限,多数属于“吃饭财政”,搭建就业平台、开拓新增就业渠道的能力还很有限,社会事业的发展很难满足资源型城市居民对民生问题的诉求。

3.转型机制不完善,亟待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

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推进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城市功能,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尚未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诸如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接续替代产业调整机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生态治理合作机制、发展资金积累机制、技术进步创新机制以及社会民生保障机制等。

4.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政策适应性亟需调整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已受惠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如沉陷区治理、企业社会职能分离、石油化工和冶金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但现行体制以及国家对吉林省的援助政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来说,仍需调整。一是《资源法》的缺陷约束转型。矿山与林场均归部门所有,没有统一的开发规划,地方政府与林矿管理处于“两层皮”状态,开发治理的协同合作性差;现有矿区周边及深部矿产资源勘探评价、废弃土地整理复垦、新矿产资源开发权配置、资源型企业利用国外资源的限制等工作没有统筹安排。二是援助政策的区域适应性差。现行政策具有广泛化,没有区别对待和分类指导。同时,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城市,政策援助的方向和目标、支持领域以及政策效果评价也应有所不同。

三、完善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要靠城市自身组织功能,通过发展接续产业,开展二次创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二要靠外部动力,主要是中央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负有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的重任,不同类型与发展阶段的城市应采取不同的对策与发展模式,要因地因时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机遇,重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和生态环境整治三大难题。而中央政府应从政策上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大资源型城市的重点项目投入,为资源型城市提供财政、税收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承担资源型城市的部分社会保障和生态治理成本,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反哺力度,以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从转型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关键阶段,既需要国家持续的财力支持,更需要构建一整套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创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通过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及宏观调控职能,从多个层面上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帮助企业减轻社会负担,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尽快建立起独立于企业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资源管理和价格管制体制机制,完善有效反映市场供求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资源税改革步伐,比照新疆等试点地区推进相关政策实施。加快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准备金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专项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的问题等。

2.完善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

争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期限即将结束,考虑到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困境,争取国家延续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同时扩大转移支付的范围。争取中央财政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专项支持力度,并逐步扩大专项支持的额度和范围。争取利用国家债券资金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争取通化、延边、松原等资源型城市进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试点范围,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开展试点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共同出资设立预算稳定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项目的补贴、人员培训、环境治理等,形成对资源型城市援助的长效机制。允许地方政府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债券资金,扩充地方融资来源,以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设立省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接续替代产业园区与平台建设、充分吸纳就业等方面重点项目的引导补助资金。

3.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积极推动省域内资源型城市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家进出口银行合作,支持煤矿、森工、油气、金属矿产等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建立国外原料基地,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吸引吉林银行等商业银行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投放,对符合授信条件的项目给予重点倾斜,并设立绿色通道,缩短审批程序。鼓励和支持资源型城市利用世行、亚行贷款及国外资本参与经济转型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吸引、整合各类信贷资金和国有资本,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发挥政府平台作用,积极组织资源型城市—银行—企业系列对接会,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支持吉林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在资源型城市中拓展业务,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合担保机制,提高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能力。

4.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民营经济在就业、税收等方面对繁荣地区经济作用显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形成一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是促进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要有明确的地区指向,加强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打造承接民营经济创业的优质承载平台;降低民营经济投资的生态环境门槛,通过政府集中建设除污设施承担环境责任,放宽对一些项目的约束,促进一些产业项目的积极转移;各级政府部门要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给予金融服务、财税奖励返还、科技成果促进产业化发展、优秀人才政府津贴等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营经济潜能。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培育,促进全省资源型城市快速转型发展。

5.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机制,培育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

鼓励支持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以产学研联合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建立开放式、流动性和虚拟化产业技术研发与转移平台,有效整合技术研发资源,为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培养和吸引一批复合型、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大学毕业生到资源型城市工作,有条件的资源型城市可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引进优秀人才的补贴和奖励。通过科技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培育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发展能力。

6.实施项目带动机制,支持重大项目向资源型城市布局

鼓励和支持大城市、大企业参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选择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及重点发展领域,依托重要骨干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实施一批带动力强、影响面广、见效快的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对新上的接续替代产业项目,要简化程序,加快审批,优先保障建设用地。重点支持一批生态健康、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接续替代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要重点突出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6&ZD038);国家发改委下达吉林省发改委委托项目(1208070);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2013A18);东北师范大学校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重点项目(11QN001)

参考文献:

[1]张友祥,支大林,程林.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经济学动态,2012,(4):80-83.

[2]侯明,张友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研究,2012,(8):58-61.

[3]张友祥,支大林.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及政府责任[J].学术探索,2012,(7):28-30.

[3]董锁成,李泽红,李斌,薛梅.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12-17.

[4]吴新文,李剑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经济,2010,9(2):61-6

2、88.

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 学术界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 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解释。本文引用彭镇华先生的观点, 即:“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 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关注重点和理解有所差异, 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研究者普遍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 从内涵看城市化包含四个方面: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资源型城市 (包括资源型地区) 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森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城市森林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一)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体系最大的碳储库、蓄水库和生态屏障, 在缓解温室效应、修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治土地沙漠化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城市森林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 具备良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城市, 才是宜居的城市。

(二) 城市森林可以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据研究表明, 1平方分米阔叶林每天能吸收CO21000千克, 放出O2732千克, 1平方分米松柏树或松林, 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千克杀菌素, 足以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滋生的细菌 (中学生物教科书, 2009) 。引森林进入城市, 可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对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减噪除尘、固碳释氧、调节城市环境气候及涵养水源具有重要作用。

(三) 城市森林保护城市生态容量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地方, 相关研究表明, 一辆中型家庭汽车一年排放的CO2, 0.8平方分米人工林就可以全部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CO2, 1万平方分米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CO2, 3.2万平方分米, 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 (蔡登谷, 2008) 。为此, 大力发展城市森林, 扩大城市森林面积, 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 增加森林碳汇, 有效提升森林功能, 增大生态容量。可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生态容量。

(四) 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发展城市森林, 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在全国开展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活动中, “国家森林城市”已经成为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绿色名片, 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城市发展中独具优势。

(五) 培养公众生态文化意识

开展城市森林建设, 可以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培育人们低碳、环保、绿色、和谐的生态道德观,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增强公众珍惜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鄂尔多斯市城市发展概况

(一) 自然地理概况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 总人口162.5万, 其中蒙古族18.3万人, 下辖七旗一区, 毗邻晋陕宁, 南临古长城, 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 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 属“呼包鄂”金三角地区。

(二) 资源概况

1. 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煤炭是鄂尔多斯市能源矿产中的最大优势。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吨, 约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1/6, 占内蒙古自治区探明储量的1/2, 预测总储量1万亿吨。同时, 鄂尔多斯市也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区, 主要位于鄂尔多斯市中西部。

2. 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 建材资源丰富

鄂尔多斯市的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 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等, 还有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建材资源是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又一大优势资源, 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大理石等, 分布遍及全市境内。

3. 水资源缺乏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相对少雨和水资源贫乏的地区, 年降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水库和内陆湖泊外, 由于植被覆盖不好, 水土保持差, 大部分通过黄河水系汇入大海。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人均和地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三) 生态状况

鄂尔多斯市属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 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重点地区之一。东部丘陵山区, 干旱少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 但矿藏丰富;西部高原区, 属典型的荒漠草原;中南部沙漠区, 库布其沙漠居北, 毛乌素沙漠位南, 是国家“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段;北部及南部边缘为平原区, 属黄河、无定河冲积平原, 是鄂尔多斯市的粮、油、糖、果基地。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量少且集中, 风大沙多,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全市48%的面积为沙漠化土地, 54%的面积为水土流失面积。目前, 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达1799万亩, 其中灌木林1414万亩, 占有林面积的78.6%。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0.6%提高到16.6%,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 城市建设状况

鄂尔多斯市建成区面积250.21平方公里, 道路面积5034.94万平方米, 供热面积7189.30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8%,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9.05平方米。

(五) 经济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 鄂尔多斯市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我国地级市前列, 2012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56.8亿元, 扣除价格因素, 比2011年增长13.0%。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0.14亿元, 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13.13亿元, 增长15.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53.53亿元, 增长9.8%。如图1:

三、鄂尔多斯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处于能源工业发展初期, 发展模式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 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城市森林可以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优质的空气和水资源, 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 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口, 加速城市化进程, 同时增强农民进城的意愿, 促进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

(一) 城市森林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布局

城市森林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 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鄂尔多斯市应把城市森林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 巩固建设成果保证落到实处, 同时, 让城市森林规划具有法定的执行力, 明确其在城市建设中的法律地位。城市森林建设要为城市总体布局服务, 注重林木植被与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多层次垂直立体配置在规划设计上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园林、城市水体相互协调, 融为一体。

(二) “林网化”与“水网化”相结合

森林是“城市之肺”, 水体是“城市之肾”, 城市因为有了森林和流动的水体才具有了动态、和谐的美。鄂尔多斯市应建设“林网化”—“水网化”模式, 使得城市可以利用森林涵养水源, 净化水质, 吸收污染物, 促进城市水系水质的改善, 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 城市水体可以改善森林生长繁育环境, 达到近自然的植被结构, 便于形成贯通性的生物廊道, 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 实现良性循环。

(三) 城市森林建设与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相结合

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结构美, 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 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 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在鄂尔多斯市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应保护和利用原生森林植被和地形地貌的生态文化价值, 使城市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群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体现了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效益。

(四) 加强部门间合作, 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森林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 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 加强部门间合作, 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共同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鄂尔多斯市进行城市森林建设, 首先, 多渠道筹集资金, 集思广益调动全社会多方力量, 来保障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物资基础。其次, 要提高社会对城市发展森林的认知度。第三, 加大对城市森林建设的科研投入。通过政府、企业、专业机构、高等院校学术以及地方团体的积极参与, 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四、结论

城市化实质上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在区域发展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过程中, 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支撑的基础面临着退化, 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可以留住城市的绿色, 打造高品质的生存环境空间, 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速发展中的鄂尔多斯市, 作为资源型城市, 未来还会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 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 在强调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同时, 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加快城市森林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摘要: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资源型城市终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 怎样协调好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森林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文章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分析了城市森林对城市化的影响, 并制定了协调两者关系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森林,资源型,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立.城市森林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林业经济, 2007 (5)

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榆林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 正是我们当代中国的缩影。事实上, 我们可以把这一现象归结为榆林经济的发展。榆林区域经济发展是煤炭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煤炭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要同时抓好区域的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才能有效改善榆林的发展模式, 实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 资源合理配置共享。

例如很早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其实在这里并未实现, 甚至反而形成了“先富致使后穷”的效果。这还是要归结于当地本身, 虽然煤炭资源丰富可是因其超能力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方式等等, 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地面裂缝、塌陷;水资源破坏;植被受损等一系列恶性后果,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进而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当像把它作为环境治理试点一样, 让它作为政策试点或者说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试验地, 才能实现当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二、榆林煤炭产业发展概况

我省榆林煤炭资源储存量大且分布集中, 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煤田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定边、府谷、横山、靖边等六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强有力地拉动了榆林市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 依托煤炭产业大幅度地提升了榆林市经济发展的水平, 使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 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致使它具有国内外罕见的优质动力、液化及化工用煤。然而也因此有着的极不稳定的气候形态, 例如:昼夜温差悬殊, 风沙频繁, 干旱少雨, 这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破坏。

(一)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煤炭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 尤其在榆林这一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地质形态的条件上, 安全的生产利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不论是理论上关于安全生产理念的贯彻, 还是具体到实践中技术装备的革新和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都需要紧密相连。不然, 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不合理的滥挖破坏了原先的煤层地质结构, 造成煤层上地表裂缝甚至塌陷、地面沉降等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

(二) 区域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 由于企业追求经济利润, 榆林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加大, 而生态环境也随之破坏严重。因为缺乏有效的环境补偿机制, 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它主要表现在:

1.水资源破坏

首先, 因其气候干燥这一特征, 榆林水资源总量比较少, 人均占有量更显得尤为珍贵。可很多煤炭企业开采煤矿过程中的大量开发和排污, 导致河水污染日趋严重, 长年得不到改善。榆林市全境的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湿地的严重萎缩、沙漠内陆湖的日渐干涸、水体有害物质超标等, 都已成为严酷的现实, 直接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活。

2.植被受损

榆林位于干旱地区, 本身对植被生长影响较大, 煤炭的过度开采使有限的耕地、林地、草地锐减, 飞沙尘土也使榆林人民苦心经营起的农作物无法存活, 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 破坏自然植被不仅致使环境自我净化能力更加低下, 也促使治沙工作必须紧跟破坏的脚步。而且这种趋势也反会过来影响煤层的赋存条件, 危机煤矿的安全生产。

三、榆林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通过对榆林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前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及探究引发这些问题的缘由, 思考相应的对策, 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打造产业集群

在发挥区位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基础上, 扩大企业兼并重组, 逐步关闭一批技术落后、产能低下、污染严重的小煤矿, 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

(二) 产业经营多元化

就是通过对煤炭的加工、充分燃烧和化学转化, 达到高效利用, 并且建立和完善煤炭化工产业体系, 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促使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融合, 努力向其他产业扩展打破单一产业格局。

(三) 政府的支持

合理规划, 加大煤炭运输线路的建设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和土地使用赔偿制度等。

(四) 走循环经济之路

目前榆林最需要妥善处理的就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减轻能源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鼓励大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 并进行试点, 条件成熟后向外进行推广。

四、榆林煤炭产业带来新能源的启示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榆林, 新能源产业也未尝不是一个出路, 例如, 如果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做全面的革新, 利用其所处地理位置下典型的光照充足、风力强劲等气候特征, 开发风能、太阳能和植被材料等新能源产业的运用, 将能改善榆林市能源产业的单一问题。

然而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 政府的作用首当其冲。当前榆林市的新能源产业正处于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期, 因此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延伸产业链、加大科教投入力度等, 均是促进榆林市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摘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是国家重要的煤炭输出城市。榆林“因煤而富”, 但一些民生、环境等问题也随之日益暴露了出来。榆林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 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值得我们反思!本文通过以榆林市煤炭产业的发展为例, 来分析我国能源需要迫切转型的现状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走的道路。

关键词:榆林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善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 2004.

[2] 王锐.榆林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 2012.

[3] 王安.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J].中国工程科学, 2011 (11) .

[4] 马鸿雁.陕西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06.

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一、M市绿色发展的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针对该市转型面对的问题, 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 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转型发展[6]。优势主要体现在:

(1) 区位优势明显, 对外交通便捷。该市跨越长江两岸, 地理上处于南京1小时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内,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均十分便捷。

(2) 工业基础好, 科技资源丰富。该市在做好钢铁产业的同时, 着力于提升非钢产业的发展集群, 现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高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 高度注重产学研对接发展。

(3) 城市文化生态好, 城市软实力强。作为皖江示范先导区、国家主体功能重点规划开发建设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全国创业型城市试点市, 有能力打造一流的产业环境, 使企业进得来, 留得住, 发展得好。

(4) 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实力飞速发展, 城市综合实力增强, 城市综合实力在长三角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

(二) 劣势分析

(1) 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长期的发展侧重经济而忽视了经济结构和质量。导致城市产业机构单一, 严重依赖矿产资源支撑的钢铁行业, 面临着资源枯竭。

(2) 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治理成本昂贵。以往城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给城市的绿色发展留下了很多的隐患。

(3) 矿产资源供需不平衡。该市经济处上升阶段, 仍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以保障其发展, 现状是本地矿产资源逐渐枯竭, 供需不平衡。

(4) 人口老龄化加速, 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受周围城市的辐射, 该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尤其是高端人才很难留住, 严重制约了高端产业的入住, 制约城市发展。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急需年轻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5) 缺少知名品牌, 难以提升竞争力。该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要将打造知名品牌作为转型方向之一, 借助品牌影响力来作为替代性资源。目前的知名品牌很少, 制约了经济发展。

(三) 机遇分析

(1) 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发展, 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 给M市带来诸多机遇。

(3) 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机遇。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吸引投资的能力, 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对M市的转型发展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四) 威胁分析

(1) 矿山生态治理难.M市拥有多年的采矿历史, 现如今不仅矿产资源日渐减少, 还给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矿山生态恢复难度大。

(2) 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矛盾突出。该市铁矿富矿少, 品质较低, 开采规模不大, 此外对矿产资源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开采难以改变。

(3) 结构调整的压力大。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当前M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加速产业升级, 力求提高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 M市有突出的结构性经济发展矛盾, 造成经济调整难度大。

二、基于AHP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AHP法要先明确研究目的, 把目的划分成不同的构成因素, 按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属性对不同因素划分层级, 以此形成多层次的系统化结构模型;再对各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构建相对重要性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对指标进行排序, 求出最低层指标对最高层指标的权重, 完成对多目标的排序。其指标权重确定流程如下图1所示:

(一) 层次结构的建立

目标层:目标层以M市绿色发展程度S做综合指标, 用来评价M绿色发展水平。

准则层:准则层分别由经济社会指标A, 资源环境指标B和治理保护指标C三部分组成。该准则层包括子准则层, 由经济增长A1, 市政建设A2, 绿色生活A3, 能源产消B1, 资源利用B2, 环境质量B3, 环境治理C1, 生态保护C2共8个指标构成。

指标层:进一步可在子准层下, 构建更具操作性的指标层, 不仅要静态表现M市绿色发展情况, 同时也要展现其动态变化程度[5]。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适当选取历年数据存在相对波动的指标, 将近年绿色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用来反映M市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关系。具体指标为:人均GDP增长率A11,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A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A13, 排水管长度A21污水处理量A22, 天然气供应量A23, 公园绿地面积A31, 生活垃圾清运量A32, 公共汽电车总数A33, 能源生产总量B11, 能源消费总量B12, 土地资源利用率B21, 矿产资源回采率B22, 工业用水重复率B23, 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B31,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B32,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B33,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C11, 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C12, 人工造林面积C21, 地质灾害防治C22。

(二) 构造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指标权重可以定量的反映各层级指标之间, 相同层级指标内部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对评价结果的最终影响。本文根据图2结构及专家判断构建表1-2的判断矩阵, 并计算各自权重, 进行一致性检验, 表3为根据表1-2进一步计算子准则层的总排序。

总权重按降序排列结果为:B3—C2—B2—B1—C1—A1—A3—A2, 同样, 可构建子准则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判断矩阵, 得到各个指标的总权重系数。通过以上分析计算, 得到了资源转型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多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在一级指标中, 由于M市为依托钢铁资源发展的城市, 资源环境指标所占权重最高是符合M市城市特色的。同时响应绿色发展的号召, 在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城市对已污染环境的治理以及对未污染环境的保护采取的措施, 因此一级指标中治理保护指标权重占比位居第二位。经济社会指标作为城市基础性指标在绿色评价中占比较少。

三、结束语

本文以M市为例研究资源转型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应用SWOT分析法, 从四个不同方面去评估绿色发展能力, 然后以该市整体的绿色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 对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对类似M市处于转型阶段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链接】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吸收自然资源, 但如果只有自然资源, 那么这个城市也未必能发展好。简单来说, 就是“有此未必可, 无此必不可”, 即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未必能发展起来, 但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要想发展起来, 必须要有自然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 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自然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初始发展的基础, 但要达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技术、市场供需及人力资本积淀等条件, 而后几项条件正是资源型城市与综合性城市相较比较薄弱的方面。其一, 一些城市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得比较快,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对自然资源发展的依赖程度在下降, 这样一来, 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就渐渐衰微。其二, 对资源的依赖导致资源型城市没有发展其他产业的积极性, 从而陷入无法增长的怪圈之中。世界上也有很多地区是本来没有资源或者资源特别贫乏, 但也发展起来了, 如新加坡、日本、瑞士等, 这些地方自然资源非常贫乏, 但由于他们靠人力资源挖掘整个世界的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从而促进了自身发展。再比如我国的温州地区, 这个地方区位较偏, 自然资源也不是很丰富, 它的发展就是靠人力资源的挖掘。

摘要:绿色发展是对新时期城市发展理念的高度概括, 将绿色发展观念深入城市发展各个领域, 可以实现城市经济, 社会, 生态共同发展。本文以资源转型型城市为例在对M市进行SWOT分析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再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以区分不同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关键词:资源转型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 姚震寰.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战略意义[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17) :27-28.

[2] 何建莹, 陈民恳.宁波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J].宁波经济 (三江论坛) , 2017 (11) :27-30.

[3] 庞丹靛.城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7.

[4] 王璐, 庞皓.综合评价中的指标选择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7 (1) :58-59.

[5] 郑红霞, 王毅, 黄宝荣.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 2013 (2) :142-152.

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节水措施,展望

前言:城市水资源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保证,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命脉。但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加快,我国城市缺水情况严峻。从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可以看出城市节水成为目前的重要任务。

水是人类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源泉,而城市是国家的心脏,主导着国家发展的命脉。城市人口和工业密集,需水量大,水质要求高。目前,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20%左右,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城市水污染严重,城市水资源保护任重而道远。下面就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介绍。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现状

1、目前,我国城市供水只有83%,人均日供水量1 6 1 L / d。全国有200多个城市缺水,平均日缺水量为1500万吨。

2、 水资源匮乏,分布不均匀,沿海城市水源充沛,西部城市用水紧张

3、 水质污染严重, 50%左右的地下水和70%的左右河道湖泊受到污染,导致许多城市属于水质型缺水。污水排放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4、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人口的增加造成需水量逐渐增高。

5、 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管理。

6、 地下水的开采量过大,地下水源局势危机。

[2]

[1]

二、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 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浪费水的情况,许多人对水不知道珍惜,尤其是水资源相对富裕的地区 ,跑、冒、滴、漏现象十分普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洗手水龙头忘关,太阳能一直加水,洗衣服时不关水龙头等情况,严重造成了浪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生活用水器具中,25%的器具有漏水现象,每年漏失了4亿多立方米水。而且生活用水基本上只用一次就倒进下水道,没有实现一水多用,重复循环。

而在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用水效率低,浪费现象普遍严重。创造同产值的东西,我国的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是发达国家的5~10倍。

在公共场合和一些宾馆、饭店等地,人们更不知节约用水,视水白白流走而不顾,令人心疼。浪费成为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

日常生活中,居民产生的污水有时随意排放,比如将洗衣水,垃圾水等误倒至雨水管道,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导致水体污染。工业中产生的污水未达到排放标准就排放到江河湖泊中,严重污染了水质,加剧城市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率,导致城市供水更加短缺。据统计,199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达35568210000立方米,处理量为11355220000立方米,处理率为31.9%,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的污染不仅危害了居民身体健康,也会增加了处理污水费用,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从纪录片《水问》中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国大城市缺水情况越来越严重,一些水源充沛的大城市缺水反而越来越严重,归根究底还是水源污染造成的。自然已经给人们只顾发展不顾环境的行为敲响了警钟。

3、 城市供水设施落后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某路面漏水,水管破裂的新闻。从这个侧面可知,我国的城市供水设施处于落后阶段,经常会有管道年久失修造成的漏水情况,或是因为技术不够精、材料不够好、管网设计不够合理,造成的水管质量差,易破裂 而导致了水源浪费。

4、 城市管网布置不合理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地面上的建筑设施等日新月异,但供水排水管网等设施是埋在地下的,整改相对困难,因此,很多城市的管网布局还是沿用很多年前的,已经跟不上地面上发展的脚步了,在很多时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像近两年频繁发生的城市雨水排不掉的情况(武汉、北京等地在遇到大雨时,雨水迟迟排不掉,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就是城市管网太旧造成的。

5、 城市人口多,管理不合理

中国现城市人口众多,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较集中,供需矛盾较尖锐。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导致城市用水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有效利用率低。

6、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在水资源开发上,地下水开采过度,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地面下沉,从而导致海水倒灌地下水,使地下水咸化,破坏了原来的地下水资源系统,加速了水源

[3]污染。所以在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另一主要原因。

7、 水价低,人们节水意识低

在农村,大部分居民使用地下水或河水,不需付水费。在城市用水中,水价也很低,主要用水用户的水价大概在3—5元每立方米左右。价格偏低。这直接导致人们对水的不珍惜。对于见到浪费情况,主动伸手制止的人少,下图是对这一现象的调查结果。

图1

8、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方多,西方少,夏季雨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而秋冬雨水缺乏,供水不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性加大了对水资源管理控制的难度。

三、城市节水措施

城市水危机越来越严重,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最核心的途径就是节水。城市节水可以从居民用水,法制教育管理,技术研究开发,工业节水等多种方式结合,达到节水的目的。

1、

先从教育入手,加强宣传力度。要想节水,就得让人们明白水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存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给人们一种它取之不尽的错觉。因此,应该加强教育,告诉人们,水,尤其是淡水,它的储存是有限的,大部分淡水存在于人们难以开发利用的极地地区,可用的淡水极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已经很严重了,城市节水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2、

对水价进行合理的调整,限定用水量。在经济和法制管理上改善用水现状。合理的调高水价促使人们对水的珍惜,减少浪费,使节水有了动力。而且调整了水价增加了供水部门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可以用于新的节水设备开发,建设污水处理厂等。一举两得,对城市节水工程起到很大作用。

3、

在小区或办公楼等地建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集中排放的污水,就地处理后再用来冲洗厕所、灌溉绿地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这种措施降低了污水输送成本,增加了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保护了生态环境,是一个很好的节水方式。

4、

改善日用器具,推广使用节水器具,以达到节水目的。例如:将卫生间的洗脸水连接到坐便器,使用洗脸水冲洗厕所,一水多用。提高日用器具的质量,减少滴漏渗等现象。有数据表明,在居民家庭生活用水中,厕所用水约占39%,淋浴用水约占21%, 饮食及日常用水占32%;在公共事业用水中,厕所用水约占公共用水的8%, 淋浴用水约占5%,饮食及日常用水量占30%。如果全民使用节水器具,那么每年节约的水量将会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5、

开发研究新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程度,增加污水回收利用量。城市缺水不紧是水量上的短缺,更是水质上的短缺。开发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将会增加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大自然的压力,同时也缓解了城市供水不足等问题。污水处理目前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技术。其中生物处理污水技术成本低,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因此应该加大在生物处理污水方面的研究,同时与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改善污水处理水质。我国城市1990~1998年的污水处理能力如下图:

[4]

图2

6、

对城市管网重新进行设计改造。城市管网使用已久,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就多。对发展快速的城市,城市管网系统已应对不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管网的改造就显得必要了。而且对于一些水利设施等,使用年限基本上已经到了,所以修正改造任务也已降临。在重新改造时注重节水方面,往节约用水方面设计。

7、

建设跨区域调水工程,对我国水资源重新分配,南水北调,缓解我国西部等地区紧张的用水压力,可以造福人类。但南水北调是一项大工程,投资大,费用高,需要很长的建设时间,不是个快速的方式,且不知具体效果如何。

8、

加强对工业用水的限制管理。对于城市来说,工业用水消耗量大,占据着城市用水的主要地位。因此,管理好工业用水可以节约大量的城市水资源。对于工业节水,可以从产品和行政管理两方面着手,调整产品结构,改良工艺,利用节水设备,加强企业人员用水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业用水行政体系。

9、

使用海水,将海水工业冷凝除盐用于生活用水,或是工业用水中,减少淡水的使用量,节约城市自来水的供应量。或是利用雨水,生活中大部分雨水都被流走,如果雨水也能直接被利用,也会达到节水的目的。

四、展望与结语

虽然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浪费现象普遍,水质检测水平低,节水的相关法规措施还不够完善,很多地方还需要改善。但是,政府和人民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开展应对工作,加强了节水教育宣传,开发研究新技术,努力做到建设节水型城市。目前城市节水取得了一些成绩,污水处理能力也不断提高。我相信在人民和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城市节水将会取得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摘要]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进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挑战抢抓机遇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的纵深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摆在资源型城市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转型的必要性及调整战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必要性;战略调整

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等资源型产品。根据资源开发的程度,资源型城市可以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我国400多座资源型城市中,处于成长期的占20%,处于成熟期的占68%,处于衰退期的占12%,全国约有50多座资源型城市处于衰退状态。无论是处于哪个时期的资源型城市都存在一个结构转型、调整、优化、升级的问题,特别是资源枯竭或将要枯竭的城市,其企业经济困难,下岗职工人数较多,居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1.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一般是因自然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发展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单一追求资源开采量的目标,单一抓资源的调出任务,单一抓资源的开掘,因而出现了单一的自然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城市主导产业比较单一。这种以自然资源为单一指向的产业,资源利用面窄,产业链较短,产品深加工不够,自我调整能力低下,后续替代产业弱小,有一定规模的配套产业群难以形成。高投入低效益产出所提供的有限资金,在面广、量大、长期落后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基础建设面前,犹如杯水车薪,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和升级。

2.产业结构较多为超重型。与产业结构单一型相适应,我国资源型城市多是以开采加工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其他自然资源而兴起的,这些产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均属重型工业。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一直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关系不协调,产业结构一般是能源、原材料的超重结构,有的城市轻重工业的比例一直在3:7上下波动。从而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受到严重制约。

3.产业结构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城市的兴衰往往与资源的可开采性和产业结构提升过程中市场竞争地位密切相关。如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是古代生物转化而来的,其原藏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一旦资源枯竭,产业衰败,容易导致城市经济的衰败。当前多数自然资源开发型城市已步入自然资源递减甚至枯竭阶段的事实表明,如果这一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而是形成一种长期不可逆转的趋势,产业结构就难以实现转型、优化和升级,城市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高新技术产业举步维艰。高新技术既可以提升原有产业,更可以快速发展为独立的新兴产业,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正以其高质量的产品、高效益的经济成果和前景无限的市场而获得高速发展,并正在成为支柱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系列条件,其中主要是社会和人文资源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才、资本、技术、知识、信息、文化和形象等。资源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人文资源缺乏。

5.企业组织结构普遍不够合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由于受体制、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城区内部、城区之间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盲目竞争严重,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与联合,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形不成规模效益,难以和国际同类企业相竞争。

6.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矿业产业由于受资源储备条件和地质开采条件的限制,企业大多数都分散在远离市区的山区和近郊农村。我国绝大部分矿业城市也是依山、靠矿区而建,城市空间布局比较分散,这就为城市的集中发展和居民的交通、生活带来诸多先天的不便。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1.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是在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型城市自身的选择能力极弱,很难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做出有效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调整。因而形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长期超重型、单一化、低效益的局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经济结构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市场经济要求按市场导向配置资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的根本制肘在于体制问题。这些城市旧体制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新的思路、新的体制、新的机制、新的制度、新的方式,走出新的路子,最后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

2.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针对旧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弊端和危害而提出来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从最终效果来看,它要么就是以一部分地区的落后或贫穷换取另一部分地区的发达,要么是以对未来发展潜力的破坏而换来当前短暂的繁荣。总之,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资源型城市是在开发利用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兴起的,以消费一定数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特殊城市类型,其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结构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构转型就是通过扩张、收缩、改组、创新等方式,不断优化各产业之问的生产联系、制约关系和数量比例,对各产业进行动态的资源配置,促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趋动资源向节约型、高效型产业特别是少污染、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3.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储备逐渐枯竭,开采成本急剧上升,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富余下岗人员大幅增加,主导产业的衰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这些城

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些城市已经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如何在资源逐步枯竭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关系到众多资源型城市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资源开发的特点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如果不能建立替代产业,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将逐步衰退甚至消亡,在国内外均不乏这样的事例。反之,如果能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城市就能继续保持繁荣和发展,并逐步发展为综合性城市。因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其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

1.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结构调整的各领域、各环节必须要贯彻循环经济的要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加以推进。一要把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二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三要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和政策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从实际出发,选择和优化支柱产业。对资源型城市的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根据其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拓展度等优势以及城市的发展战略来确定,其中,技术要素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既得益于资源又受制于资源,为避免产业结构调整与其他城市趋同,支柱产业的选择更应注意发挥资源和技术的优势。既要遵从资源采选业作为资源型城市要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一客观事实,又要发展替代性支柱产业以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3.适应市场,调整产品结构。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以矿业为主体的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以指令性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向产品深加工转换。坚持走“深度加工、加快转化、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道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带动城市经济的转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资源型城市在短期内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是不可能的,且与资源条件不适应,所以先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来提高效益是较为合理的。

4.适应时代,调整技术结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产业调整时,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重塑产业优势,促使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城市发展的最佳时机,选择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新兴产业。要通过技术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力素质,改进工艺,革新设备,引进技术,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要立足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并从产业自身的特点出发,挖掘资源型产业的高新科学技术因素,开发高科技产品和替代产品,使资源型城市在世界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中,在高科技产业中立足,并不断发展。

5.制度创新,调整组织结构。资源型城市在组织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规模小、装备水平低、管理分散、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难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重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使之科学化、系统化,促进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平衡发展以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如组建企业集团,进行联营改造,推行股份制等。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自愿原则,加强政府指导和政策引导,降低大集团扩张型发展的门槛,为集团扩张型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互补优势,真正形成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6.以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调整所有制结构。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国有经济比重过高,造成体制转换慢,机制不活,受计划经济影响深,对市场供求信息反应迟钝,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从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有待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需要以新的体制、新的机制、新的方式,走出新的路子,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把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作为突破口,通过跨国联合、退出重组和混合所有三种方式做好所有制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通过深化改革探索一条“自我积累、自我融资、自我改造、自我调整”的新体制。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到重要位置。

7.整合区域资源,实施产业集群战略。首先,政府要把握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和发展动向,找准并塑造影响当前和未来地区产业集群和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性因素,遵循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要求制定产业集群规划。其次,制定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加强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如土地、税收、产业导向、外贸、科技、中小企业发展、项目审批、投融资体制等政策。要对相关经济政策进行系统的调整。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对那些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与清除。再次,要加强对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的培育。由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去建造统一的销售网络,打造全国品牌和世界品牌。

8.吸引外资,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资源型城市虽然存在着区位偏离、环境污染等劣势,但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充足的供应、大量空闲土地和厂房以及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因素。资源型城市在吸引外资时,应扬长避短,从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精深加工起步,逐步形成多样化产业结构。

9.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由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属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城市的人口素质较低,同时,因资源型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矿业生产的行业性特点,使许多拥有高学历人才的就业观带有偏见,造成整个城市生产技术及科研水平的落后,而且科技人才的引进均围绕资源开发利用运转,其专业方向较为单一。这两方面因素均不利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智力密集型方向调整。因此,加强职工文化、技能、管理的教育培训、引进多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稳定科研队伍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长期任务。

[责任编辑:陈雪梅]

上一篇:中医养生学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中医义诊活动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