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范文

2023-09-23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范文第1篇

在我国以往的发展建设中许多城市凭借资源上的优势得到了发展, 但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对经济发展结构进行改革, 否则就会在资源消耗之后出现经济发展的衰落。我国当前已经有许多资源型城市出现了经济发展迟缓的情况, 为了推进城市的持续性发展, 针对其经济结构进行改变, 实现生产资源的分配是必要的。

2 供给侧改革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供需结构的建设错位, 中长期资源供给的错位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供需结构的失衡, 化石能源供给的过剩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 要想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效率, 国家应当针对当前的资源供给侧经济结构进行改革, 优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划。

供给侧结构型的改革内容包括城市的经济发展制度、产业结构以及经济要素等几方面。首先, 供给侧经济结构的改革包括城市经济建设的宏观和微观要素, 改革的全面性强, 使得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开发型进行改变, 满足了当前国家对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需求和城市经济建设的基本需求。其次,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包括对经济模式、社会模式和城市建设规划的转型, 当前城市发展存在土地开发和税收体制上的缺陷, 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设施的不足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单一影响了城市的全面发展, 造成不同产业的发展不均衡。城市经济模式上的发展不平衡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不同类型企业的人才招聘以及发展资金上存在不平衡, 资源型企业对新兴技术性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不利于城市的产业多样化发展。实现供给侧经济结构的改革可以将城市的经济结构向平衡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促进城市的经济转型。

3 供给侧改革驱动的因子分析

3.1 制度上的驱动因子

首先, 行政制度是驱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首要因素。行政体制改革会使得政府对部分经济产业的管制放松, 从而降低企业在经营中制度约束, 行政制度的改革可以改变政府的经济规划, 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国家可以实现对经济发展方向的管理,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其次, 经济制度的变化也会对城市转型过程造成影响。在资源型城市之中, 资源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政府可以通过经济制度的改革来加强市场调控对企业建设的影响, 对资源型企业和新兴技术性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进行条件, 使得城市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建设。最后, 文化制度也会对城市转型发展造成影响, 国家当前正在推行资源节约性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 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应答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宣传, 使得人们形成对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正确观念, 培养新兴的创新文化, 推进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 进而推进城市的经济转型建设。

3.2 产业供给上的驱动因子

首先, 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规划会对供给侧改革的进行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是推动城市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传统资源型城市的建设中, 其产业结构的单一化使得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 资源的枯竭会直接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衰退。其次, 产业发展水平也会影响改革过程的进行。产业的发展水平会对转型过程造成影响, 其直接决定城市的经济基础和转型时间, 转型应当在资源型企业出现衰退之前进行, 在资源不足时要及时进行新兴产业结构的发展, 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最后, 城市的产业发展环境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 其是转型过程的发生外因。城市在资源型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会对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市场份额进行调整, 完成调整过程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其产业发展环境进行调整, 加强市场中先进技术的发展导向, 降低传统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 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

4 供给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机制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经济、社会、城市三位一体的转型, 受不同层面的驱动力量和资源产业生命周期的双重影响。从供给角度提升资源型城市转型动力, 有助于改善城市供需结构,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 受内外部因子影响产生自组织运动, 不断与外部进行物质交换, 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结构的转变, 完成城市转型。本文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驱动力量分为制度供给、产业供给和要素供给三个层面, 每个层面又包含若干驱动因子, 受普遍联系规律影响, 不同层面的影响因子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 也影响着其他因子的驱动效应, 形成一个互动循环的耦合驱动机制。要素创新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手段, 促进制度和产业供给发展, 为经济、社会、城市转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5 结语

供给侧改革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从完善制度供给、产业供给、要素供给三个层面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 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城市三位一体的转型。要努力实现要素、产业、制度的良性互动, 三方供给融合互动共促资源型城市转型。

摘要:当前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的优化建设, 维持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当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已经开始出现发展资源不足以及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优化是推进城市发展建设的必要手段。本文对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希望可以为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资源型城市,转型,机制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复明.资源型经济与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 杨振超.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经济研究, 2010 (6) .

[3] 徐涵蕾.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机会和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 .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范文第2篇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自然环境为依托、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社会联系极为紧密和按其自身规律不断运转的有机整体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淮北市是全国十三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 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累计生产原煤8亿吨,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因资源开发和工业污染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 因此, 加快城市转型、建设生态城市, 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事关淮北未来发展的历史抉择。

2 淮北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条件

2.1 优势

(1) 具有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自然资源。淮北市山水资源丰富, 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区内, 山体、河流、湖泊分布占总面积一半以上。这些山水资源共同形成了“群山抱六湖, 九河穿煤 (美) 都”山水格局。

(2) 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柳孜码头遗址、古岩画群、石山孜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见证了淮北市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3)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取得一定成效。淮北市已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科技工作先进市, 三次跨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行列, 还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2.2 劣势

(1) 城市空间发展与煤炭资源开采之间矛盾凸显。地面的反复沉降,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向外拓展。

(2) 现状湖泊水源不能长期保证, 山体绿化覆盖率偏低。现状湖泊水源补给为矿井疏干排水, 煤矿若停止开采, 水源难以长期保证。

2.3 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09年3月, 国务院确定淮北市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中央财政将给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未来3~5年将是淮北市转型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我市经济社会正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2.4 挑战

2010年1月, 国务院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北地区将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功能补充区。面临这一政策机遇, 作为安徽北部的能源型综合性城市, 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 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

3 淮北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

3.1 注重提升环境品质, 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为市民创造一个宜于居住和工作的优美环境。老城区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 注重功能与环境的提升, 合理调整用地结构,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新城区应注重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广场绿地和街头游园的建设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 增强集聚能力, 使新区开发和老城区建设相得益彰。

3.2 通过山水资源整治, 培育生态城市特色

近期须加大绿化力度, 禁止开山采石, 对裸露山体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恢复自然植被景观, 涵养水土, 丰富山体景观内容。淮北作为内陆平原城市, 优势在山, 特色在河流及塌陷湖泊湿地。对市区纵贯南北的河流沟渠, 开展以沿河布绿、围桥造景、设景建园、开辟绿洲为主要形式的绿化美化工程, 高标准建设融文化、旅游、休闲、生态于一体的沿河景观带;应用自然生态演替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 结合生态评估分析结果, 对湿地进行生态功能区划, 分空间分时段安排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规划区域内不规则的零星塌陷水面的整合, 对水面驳岸的有效整治, 并辅以园林绿地景观的塑造, 形成丰富的滨水连续景观线及优美的水面对景效果, 促进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 为淮北新型山水生态城市的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3.3 坚持综合推进, 构筑高标准生态安全体系

加速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河流滨岸缓冲带公园建设, 推进城市绿地森林化改造, 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实施城区河网清淤、生态恢复、生态补水及水体流动工程。加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及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

4 当前建设山水生态城市亟需开展的工作

4.1 坚持规划引导, 科学编制山水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建设中, 规划是关键, 设计是灵魂, 它们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质量。生态城市规划应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 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环境进行综合调查, 全面分析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 评估人与自然的和谐度, 从而科学制定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依据。

4.2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公民和政府的生态环保意识

普及对市民的环境教育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通过城市系统意识教育和环境意识教育, 使广大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明确自身在生态建设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积极投身到环境建设和城市生态建设中去。另外, 要加强政府决策者的生态环保意识, 以有效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

5 结语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 标志着淮北市将由资源型城市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城市开发模式转变, 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公众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 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 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 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淮北市将依托山水自然资源,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凸显城市特色, 全力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 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和谐统一的新路。

摘要: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塌陷区范围扩大, 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加快城市转型是必然的选择。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 开展“生态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试从城市规划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山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山水生态城市”建设作以论述。

关键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山水生态城市,复合生态

参考文献

[1] 国际生态城市论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方法.

[2] 《淮北市主城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期成果.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范文第3篇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 学术界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 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解释。本文引用彭镇华先生的观点, 即:“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 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关注重点和理解有所差异, 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研究者普遍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 从内涵看城市化包含四个方面: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资源型城市 (包括资源型地区) 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森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城市森林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一)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体系最大的碳储库、蓄水库和生态屏障, 在缓解温室效应、修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治土地沙漠化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城市森林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 具备良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城市, 才是宜居的城市。

(二) 城市森林可以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据研究表明, 1平方分米阔叶林每天能吸收CO21000千克, 放出O2732千克, 1平方分米松柏树或松林, 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千克杀菌素, 足以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滋生的细菌 (中学生物教科书, 2009) 。引森林进入城市, 可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对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减噪除尘、固碳释氧、调节城市环境气候及涵养水源具有重要作用。

(三) 城市森林保护城市生态容量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地方, 相关研究表明, 一辆中型家庭汽车一年排放的CO2, 0.8平方分米人工林就可以全部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CO2, 1万平方分米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CO2, 3.2万平方分米, 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 (蔡登谷, 2008) 。为此, 大力发展城市森林, 扩大城市森林面积, 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 增加森林碳汇, 有效提升森林功能, 增大生态容量。可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生态容量。

(四) 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发展城市森林, 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在全国开展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活动中, “国家森林城市”已经成为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绿色名片, 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城市发展中独具优势。

(五) 培养公众生态文化意识

开展城市森林建设, 可以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培育人们低碳、环保、绿色、和谐的生态道德观,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增强公众珍惜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鄂尔多斯市城市发展概况

(一) 自然地理概况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 总人口162.5万, 其中蒙古族18.3万人, 下辖七旗一区, 毗邻晋陕宁, 南临古长城, 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 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 属“呼包鄂”金三角地区。

(二) 资源概况

1. 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煤炭是鄂尔多斯市能源矿产中的最大优势。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吨, 约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1/6, 占内蒙古自治区探明储量的1/2, 预测总储量1万亿吨。同时, 鄂尔多斯市也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区, 主要位于鄂尔多斯市中西部。

2. 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 建材资源丰富

鄂尔多斯市的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 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等, 还有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建材资源是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又一大优势资源, 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大理石等, 分布遍及全市境内。

3. 水资源缺乏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相对少雨和水资源贫乏的地区, 年降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水库和内陆湖泊外, 由于植被覆盖不好, 水土保持差, 大部分通过黄河水系汇入大海。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人均和地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三) 生态状况

鄂尔多斯市属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 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重点地区之一。东部丘陵山区, 干旱少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 但矿藏丰富;西部高原区, 属典型的荒漠草原;中南部沙漠区, 库布其沙漠居北, 毛乌素沙漠位南, 是国家“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段;北部及南部边缘为平原区, 属黄河、无定河冲积平原, 是鄂尔多斯市的粮、油、糖、果基地。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量少且集中, 风大沙多,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全市48%的面积为沙漠化土地, 54%的面积为水土流失面积。目前, 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达1799万亩, 其中灌木林1414万亩, 占有林面积的78.6%。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0.6%提高到16.6%,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 城市建设状况

鄂尔多斯市建成区面积250.21平方公里, 道路面积5034.94万平方米, 供热面积7189.30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8%,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9.05平方米。

(五) 经济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 鄂尔多斯市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我国地级市前列, 2012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56.8亿元, 扣除价格因素, 比2011年增长13.0%。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0.14亿元, 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13.13亿元, 增长15.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53.53亿元, 增长9.8%。如图1:

三、鄂尔多斯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处于能源工业发展初期, 发展模式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 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城市森林可以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优质的空气和水资源, 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 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口, 加速城市化进程, 同时增强农民进城的意愿, 促进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

(一) 城市森林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布局

城市森林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 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鄂尔多斯市应把城市森林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 巩固建设成果保证落到实处, 同时, 让城市森林规划具有法定的执行力, 明确其在城市建设中的法律地位。城市森林建设要为城市总体布局服务, 注重林木植被与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多层次垂直立体配置在规划设计上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园林、城市水体相互协调, 融为一体。

(二) “林网化”与“水网化”相结合

森林是“城市之肺”, 水体是“城市之肾”, 城市因为有了森林和流动的水体才具有了动态、和谐的美。鄂尔多斯市应建设“林网化”—“水网化”模式, 使得城市可以利用森林涵养水源, 净化水质, 吸收污染物, 促进城市水系水质的改善, 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 城市水体可以改善森林生长繁育环境, 达到近自然的植被结构, 便于形成贯通性的生物廊道, 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 实现良性循环。

(三) 城市森林建设与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相结合

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结构美, 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 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 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在鄂尔多斯市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应保护和利用原生森林植被和地形地貌的生态文化价值, 使城市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群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体现了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效益。

(四) 加强部门间合作, 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森林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 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 加强部门间合作, 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共同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鄂尔多斯市进行城市森林建设, 首先, 多渠道筹集资金, 集思广益调动全社会多方力量, 来保障城市森林建设的社会物资基础。其次, 要提高社会对城市发展森林的认知度。第三, 加大对城市森林建设的科研投入。通过政府、企业、专业机构、高等院校学术以及地方团体的积极参与, 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四、结论

城市化实质上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在区域发展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过程中, 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支撑的基础面临着退化, 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可以留住城市的绿色, 打造高品质的生存环境空间, 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速发展中的鄂尔多斯市, 作为资源型城市, 未来还会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 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 在强调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同时, 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加快城市森林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摘要: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资源型城市终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 怎样协调好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森林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文章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分析了城市森林对城市化的影响, 并制定了协调两者关系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森林,资源型,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立.城市森林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林业经济, 2007 (5)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范文第4篇

生态环境指人类环境中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最直接相关的那类环境。是自然界中各种生态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复合生态系统, 遵循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生态规律, 也受技术、体制、文化等社会关系的支配。具有调节、净化等功能。

一、鄂尔多斯市城市发展概况

(一) 自然地理概况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 总人口162.5万, 其中蒙古族18.3万人, 下辖七旗一区, 毗邻晋陕宁, 南临古长城, 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 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 属“呼包鄂”金三角地区。东部临近环渤海经济圈, 西部沟通我国西北, 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和东中西结合部,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作用。

(二) 资源概况

1. 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煤炭是鄂尔多斯市能源矿产中的最大优势。鄂尔多斯市煤炭的储量大、分布广、埋藏浅、易开采, 以高发热量、高挥发性、高灰熔点、低灰、低硫、低磷的“三高三低”闻名于世。鄂尔多斯市也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区, 目前鄂尔多斯市盆地内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2337.44亿立方米, 是我国第一个探明地质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的大气区。

2. 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建材资源遍布全境

鄂尔多斯市的无机化工资源品种齐全, 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等, 还有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 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广阔。

建材资源是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又一大优势资源。资源遍布全市, 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黄土、花岗岩、大理石等。

3. 水资源相对缺乏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相对少雨和水资源贫乏的地区, 年降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水库和内陆湖泊外, 由于植被覆盖不好, 水土保持差, 大部分通过黄河水系汇入大海。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总量为29.6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3.1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为21.0亿立方米, 人均和地均占有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三) 生态状况

鄂尔多斯市属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 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市48%的面积为沙漠化土地, 东部为丘陵山区, 干旱少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 但矿藏丰富;西部为高原区, 属典型的荒漠草原;中南部为沙漠区, 库布其沙漠居北, 毛乌素沙漠位南, 是国家“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段;北部及南部边缘为平原区, 属黄河、无定河冲积平原, 是鄂尔多斯市的粮、油、糖、果基地。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量少且集中, 风大沙多, 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十倍以上, 全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有40多天, 十年九旱,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

(四) 城市建设状况

鄂尔多斯市建成区面积250.21平方公里, 道路面积5034.94万平方米, 供热面积7189.30万平方米。全市燃气普及率达78.13%, 污水处理率达93.2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3.69%。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8%,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9.05平方米。

(五) 经济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 鄂尔多斯市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我国地级市前列, 2012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56.8亿元, 比2011年增长13.0%。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820.0亿元, 同比增长3.0%。

二、生态环境对鄂尔多斯市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一) 促进作用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优质的空气和水资源, 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 提高城市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的人口, 加速城市化进程, 同时增强农民进城的意愿, 促进城乡一体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

(二) 约束效应

恶化的生态环境会降低城市的生存发展能力, 水资源缺乏会使生产和生活成本提高, 空气污染严重会增加改善环境的成本, 土地资源被破坏会抑制城市空间拓展, 从而减慢城市化进程;恶化的生态环境难以吸引投资和人才的进入, 缺乏城市竞争力, 从而降低城市发展速度;恶化的生态环境降低了人居环境质量, 危害了人体健康, 城市居民会选择迁出, 这样就造成人才流失,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恶化的生态环境破坏城市的形象, 降低城市吸引力, 不利于城市软实力的增强。

鄂尔多斯市虽然自然资源丰富, 但是生态环境脆弱, 气候干旱并且沙漠化严重。而且, 鄂尔多斯市处于能源工业发展初期, 发展模式仍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 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了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进程。

三、鄂尔多斯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一) 走生态城市化发展道路, 创建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就在于预防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病”, 解决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做到城市可持续发展, 使得子孙后代能够有一个永续利用和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对于鄂尔多斯市而言, “生态城市”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土地贫瘠, 城市环境基础差, 科技水平、经济实力和人口素质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 走生态城市化发展道路,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倡导生态价值观, 使公众尤其是领导决策层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二要加强城市生态立法。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化、制度化是保障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三要建立生态城市化发展的管理机构。在政府领导下, 设立跨部门的、综合的生态城市建设决策管理机构, 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四要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生态城市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 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 推广生态产业, 保证发展过程低污染或无污染, 低消耗高产出,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

(二)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创建节约型城市

目前鄂尔多斯市的城市化发展, 资源浪费严重、耕地占用过快、资源能源供求矛盾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面对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诸多不协调问题, 鄂尔多斯市应该吸取先行城市城市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坚持走一条“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理性增长”的道路, 构建节约型城市。在制定鄂尔多斯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时, 应该注重城市化的内在质量, 把速度和质量统一起来。要把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经济实力、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结合起来, 使得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能够同步增长, 居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多方面内容的水平得到提高, 整个城市充满创造力。

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需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原材料, 大力推行节约型增长方式, 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 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走集约型经济增长之路, 建设节约型城市。同时, 发展循环经济,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产业, 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 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

(三)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创建环境友好型城市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 建立人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

鄂尔多斯市将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是必然选择。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 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 进一步完善公益林和草原生态奖补制度, 全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落实“三区”发展规划, 推进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 转移农村牧区人口15万人。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国家生态治理项目, 建设好中心城区百万亩生态圈、企业碳汇林、乌审旗“一河三园”等地方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发展林沙产业, 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群众增收。二要提升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 进一步规范资源开发秩序, 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 加大地质灾害整治和复垦绿化力度, 积极化解矿区矛盾, 推进和谐矿区建设, 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强化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意识, 坚持低碳发展理念, 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体系。

结论

城市化实质上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在区域发展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过程中, 人口集中, 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 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支撑的基础面临着退化。城市化通过人口集聚、经济发展、能耗增加和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生态环境的保护又通过限制人口、排斥资本和干预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但是, 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两者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 高速发展中的鄂尔多斯市, 作为资源型城市, 未来还会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 协调好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摘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资源型城市终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 如何协调好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文章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分析了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影响, 并制定了协调两者关系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资源型,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民, 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范文第5篇

一、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概述

建筑垃圾资源化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 将处理后的建筑垃圾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再生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则将降低建筑垃圾的环境危害为起点, 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和产品, 最大程度上实现建筑垃圾的价值。

( 一)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内涵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内涵包括几个层面, 首先, 从管理层次来看,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应实行“政企分开”的模式, 政府不应大包大揽地扮演着产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和经验者三者为一体的角色, 而应做好产业市场的监督管理者;从产业性质来讲,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要打破公益事业的定位局限, 而应定位成独立的“社会服务业”, 为民众提供绿色的服务和产品; 从行业结构来看,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应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 把优质的社会资本吸引到产业的投资发展中, 打破长久以来政府的独家垄断壁垒。

( 二)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是通过对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各参与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 以期把建筑垃圾的残余资源价值进行重塑利用。我们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运转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根据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运行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会发现存在着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建筑企业、政府、社会大众、科学机构等几大主体。从政策、经费投入、宣传教育等诸多层面来看,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 而建筑企业、建筑垃圾回收企业和再生企业三者之间则形成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封闭循环链; 科研机构和社会大众两大主体共同构成了产业链的外部环境, 为产业链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困境

( 一) 政府扶持力度低, 产业发展支持动力不足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 ( 2014 年度) 发展报告》显示, 我国目前仅仅大约只有20 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这与巨量的建筑垃圾亟待处理严重脱节。未建立起完整的投资回报机制, 其中存在着市场、资金和政策以及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等问题。比如资金问题, 我国目前现有的各类金融体系虽然比较完善, 但是缺乏对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支持。

一般来说,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属于政府公益性事业, 政府的大力支持鼓励是保障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政府并未提供足够的支持来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虽然之前出台了一些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方面的政策, 但这些政策缺乏具体操作, 而各种优惠鼓励政策也并未落实, 相关的专项补贴、信贷优惠力度不够, 致使资源化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 二) 法律法规不完善, 责任主体不明确, 部门协调不紧密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规章制度中, 对于建筑垃圾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不多, 且其中的大部分法规制度还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和指导意见, 具体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严重缺失, 大大地增加了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困难。直到目前, 我国也没有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专项立法。在具体的实践中多以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借鉴, 以至于出现了法制上的“空位”, 管理上的“缺失”。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涉及到建筑垃圾的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等各个过程, 关联到建设、发改委、环保、工业与信息化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虽有如此多的管理部门, 但缺乏一个明确的主导部门进行统筹, 导致各部门间缺乏联动。另外, 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准入需经多层审批, 期间既需好几个部委认定, 地方政府的相关单位也要涉及。而各部委在相关的产业政策规定上都只负责其中一部分, 相互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 大大打击了企业的参与热情。负责审批环节的各管理部门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加上我国当前仍处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初级阶段, 产业化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 三) 资源化产品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市场销路不好

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是衡量一个行业的产品性能、行业发展度的有效尺度, 是维护行业秩序、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 由于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较晚, 在经费、人才、资源等方面投入不足, 距离大规模成熟技术的应用还尚需时日。我国虽然在2014 年12 月, 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但实质上只是属于联盟标准, 并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事实上, 我国目前仍未建立起统一的、对行业具有广泛强制约束力的资源化产品对应技术标准规范。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加之对资源化产品的不了解, 建筑企业和人民群众大多以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是由建筑垃圾做的, 做出来的产品其质量一定不怎么样。而在价格层面, 与普通的建材相比, 并没有明显的低价位优势。多方面的因素使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难以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 销路更是很难打开。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由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涉及到众多行业, 除了在政府监督与指导下, 还需开发商、建筑企业、资源化企业和民众等各主体的积极参与。为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要正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妥善处置、积极应对。

( 一)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形成“政府引导、多元参与、联结市场”机制

政府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引导地位, 扮演着统筹兼顾的重要角色, 对于产业发展和打开市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应如何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进行扶持, 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政策性的倾斜: 财政方面, 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可纳入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的部分必要发展资金; 税收方面, 征收建筑垃圾填埋税和环境保护税、提高建筑材料生产的企业的开采税、对使用资源化产品的企业以适当税费减免、以资源化产品的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所获收入, 给予税费减免; 金融方面, 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的“PPP模式”,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价格方面, 对购买使用资源化产品的单位或个人给予适量的价格补贴、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的水、电使用不划归阶梯价格, 适用平价; 程序方面, 简化准入程序的审批、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的用地审批程序要适当从简, 土地价格予以优惠。

通过以上各种政策性倾斜, 吸引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目前,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领域小试牛刀的“PPP模式”, 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例如, 河南省建筑垃圾试点运行“PPP”加“互联网+ ”模式; 湖北黄冈市黄州区试行PPP模式等。“PPP模式”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领域, 另外, 在引导社会各类主体广泛参与的基础上, 可以打开对应的市场, 有利于拓宽资源化产品的销售渠道。

( 二)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创新管理机制

我们要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明确管理对象范围和相关责任人, 确定责任人的权利义务, 明确产业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违法界定。同时, 出台配套的城市建筑物拆除、清运、回收、资源化的具体操作办法, 确保建筑垃圾的管理与资源化趋于专业化。

在立法之外, 创新管理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比如, 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反馈机制, 迅速地处理好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建立并利用数据分析平台, 及时更新产品数据库, 有效把控资源化进程中每个阶段的即时信息, 做到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与准确性。

( 三) 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标准体系

当前,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整体上破坏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要想得到健康而快速的发展, 必须形成统一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标准体系, 以标准制度作为可靠的保障。

建筑垃圾资源化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把控, 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检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 要坚持重点突破原则, 把握资源化的全过程, 设计出可以支撑行业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发展的标准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层为基础标准; 第二层为建筑垃圾来源通用标准、建筑垃圾收集通用标准、建筑垃圾再生处理通用标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生产应用通用标准; 第三层则为第二层分别所对应的专用标准。这三层标准形成一个基本框架, 包括了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的各类重要环节。这个基本框架是开放性的, 我们可以随时根据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加入新的部分环节, 或对现有环节进行深化改进, 从而大大增强该体系的科学实用性。

四、结语

从总体来看, 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正处于上升发展期, 我们要意识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建筑垃圾的科学处理和综合利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但我们要敢于直视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在各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摘要: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一方面正处于上升发展期, 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破除的困局:政府扶持力度低, 发展动力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 政府部门协调失衡;资源化产品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化解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扶持力度, 促成“政府引导、多元参与、联结市场”机制;健全法律法规,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标准体系等。

关键词: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4年度) [R].中商产业研究院, 2015.

[2] 赵莹, 程桂石, 董长青.垃圾能源化利用与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53.

[3] 李腾.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4]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4年度) [R].中商产业研究院, 2015.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范文第6篇

资源型地区长期依赖资源禀赋发展地区经济, 粗放的发展模式使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导致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处于对立、冲突关系。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警报的不断响起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 对资源型地区的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转型要求。关于资源型经济转型, 学者们开展了相关研究。高见和邬晓霞[1]分析了山西省在不同时期转型过程中的支持政策, 并提出实现转型的意见。曾坚和张彤彤[2]以新常态为背景, 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陈妍和梅林[3]构建综合评价东北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转型的指标体系, 分析了各要素对资源型城市协调转型的作用以及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上述文献均是就如何实现转型以及转型效果提出意见, 并未对转型困境做出理论梳理。

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三大困境

(一) 矿产是资源型地区特有的天然财

富, 部门利润的巨大性导致地区要素流向过度极化, 造成要素空间布局错位, 成为阻碍地区经济转型的第一道屏障

一般地区依靠土地、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投入要素, 而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除了土地、劳动力等常规要素外, 还拥有其他地区并不具备的天然财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 工业化进程的深化加大了市场需求, 使得要素投入报酬丰厚。巨大的利润促使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过度单向流动, 并集聚到资源部门。依据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理论:一定区域以其拥有的一种或几种资源优势, 吸引其他资源流入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 进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以特有的产业和产业结构支撑区域的产出增长。对于资源型地区而言, 大量要素过度集中在矿产资源部门, 导致生产要素在各经济部门之间重新配置, 扭曲了经济要素的正常流动方向与配置方式, 畸形的要素流动最终促使地区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为动力、以资源财富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 矿产价值具有天然形成性, 无需

深加工便可进入经济系统获得收益。利润获取的便捷性使地区长期粗放式、高强度开采矿产实现经济增长, 然而这种发展机制下的产业结构不具备自我演化升级的能力, 成为阻碍地区经济转型的第二道屏障

不同于一般经济要素, 矿产资源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地质作用下聚集形成的, 它是地壳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其使用价值的形成在进入经济活动前就已经形成, 无需进行太多的深加工便可以进入流通领域完成交换实现价值。矿产资源部门较之于一般的部门在价值创造和形成上具有简单、便捷性, 诱使地区倾向于把大量的资本集中到资源领域。加之对经济发展认识不够高等因素, 矿产一直被作为资源产品进行开发, 并未对开采方式等提出高要求。高强度、粗放式的资源产业结构逐渐形成并加固。然而这种以矿产资源为单一指向的产业, 资源利用面窄, 产业链较短, 产品深加工不够, 自我调整能力低下, 后续替代产业弱小, 产业结构的单一化使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被紧锁。随着沉没成本的加大以及理念、技术、制度方面的路径依赖严重, 导致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可持续的资本形成能力和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表明, 现代工业通常都会经历从劳动力驱动—资本驱动—技术及人力资本驱动的自然演化进程, 资源型地区现有的工业发展模式显然不具备自我演化升级的能力。

(三) 矿产深藏在地下, 与水、土地等

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资源型地区特有的生态空间面貌。对矿产资源大面积、高深度的开采搬运,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经济活动的高负外部性成为阻碍地区经济转型的第三道屏障

一般意义的工业制造和生产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都是积极的, 如壮大地区经济总量, 催生新产业, 提高就业率等, 即使有外部性也是极低的。矿产资源则不然, 根据Corden&Neary (1982) [4]研究:资源开发将会在矿区所在地引起支出效应和要素转移效应, 压制其他产业的发展, 从而使整个地区陷入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外部依赖性强等的“资源诅咒”之中。资源型地区虽借助资源开发实现经济短期发展, 然而增长背后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随着开采深度逐渐增加, 采空区范围不断扩大, 与矿产一起共生的土地、水系统等遭到了严重破坏, 地面开裂、崩塌和泥石流、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破坏问题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形象。此外, 恶劣的生态环境阻止了地区外新兴产业的入驻, 形成经济发展的一个死循环, 成为阻碍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三道屏障。

三、政策意见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一直是“孪生兄弟”, 长期高强度的资本投入, 形成了以资源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结构。为了使资源型地区顺利转型, 本文提出以下意见。

(一) 改革资源收益分配制度, 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

矿产收益的巨大性以及管理粗放是资源型地区产业模式固化的主要推动点, 解铃还须系铃人, 为了能够实现转型, 资源型地区有必要对庞大的资源部门收益进行科学化管理。管理原则是: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根据市场上使用价值量需求进行等量开采, 且收益在扣除税收和一般性支出后, 超额的利润不在全部进入资源部门, 而是划出一部分资金设立“产业绿色发展基金”, 该基金的日常运行由专业性强的金融公司全权负责, 基金的收益主要用于来培育地区新兴产业, 并依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获得奖助额度。

(二)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 资源型地区结构不优、高外部性等问题显然格格不入。创新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资源型地区要想在新时代大形势下顺利完成经济转型, 务必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下功夫。为此, 需做到: (1) 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 深入分析地区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新机遇、挑战。对接市场需求, 确定地区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 (2) 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外的优势人才资源, 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强化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研究, 提高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 赢得市场话语权。最终,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体式创新发展模式, 重新塑造地区经济由“黑”向“绿”转型发展新面貌。

(三) 建立区域发展联动新机制, 深度融入全国分工大格局

资源型地区长期局限于本地资源禀赋, 发展相关的资源产业。导致产业发展和外界联动、同步性不强, 造成很多其他领域存在后发劣势。资源转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 资源型地区单靠自身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转型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因此, 地区要借助结合自身发展阶段, 紧抓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区域振兴战略, 借机扩大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进一步打通资本进出通道, 尽快融入到全国区域分工大格局里面, 特别要将制造业、轻工等产业融入到区域分工大格局里面。

摘要:资源型地区长期受困于“比较优势陷阱”, 虽转型的步伐从未停止, 但效果并不显著。基于此, 本文从要素流动、产业结构自我演化升级能力、发展模式外部性三个方面分析了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困境。针对突出的转型困境, 地区应改革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区域发展联动新机制实现转型。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转型困境,破解对策

参考文献

[1] 高见, 邬晓霞.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突破发展的支持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 2018 (9) :17-21.

[2] 曾坚, 张彤彤.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对策及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 2017 (1) :81-86.

[3] 陈妍, 梅林.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协调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 2018, 37 (2) :307-318.

上一篇:怎样写好作文的总批范文下一篇:志愿者协会发展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