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区域发展论文范文

2024-03-17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针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模式、逐步完善逆向物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

【关键词】“十三五” 循环经济 政府职能 闭环供应链

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总量多、人均资源分布不均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处在传统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凸显,资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回收率低等问题造成了资源环境破坏。目前,原材料以及能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粗放型资源开采、有限资源耗费过多等使得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量超标情况较多,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废弃物数量较多,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也投入较大,但只有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渡到循环经济发展阶段,才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加强企业生产、产业布局、社会消费等方面的循环建设,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政府的支持。目前,我国国有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于政府的推动甚至是直接的投入。对企业而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承担更多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其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决定了其在循环经济中多处于被动消极状态,往往需要政府在法律及政策上给予扶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主要由资源开发生产和废弃物回收利用两方面构成,企业仅依靠自身是难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只有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才能完成整个循环经济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改进,政府是否能够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进行规范和约束,对循环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政府要充分起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实现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

“十三五”时期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相比于以往时期的经济发展态势,“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从国际角度来看,外部需求、能源供应与应对气候变化三个方面不容乐观。我国一次能源,如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在2016年已经高达64.4%,能源成本直接受到国际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同时,发达经济体纷纷研发新能源以应对全球环境污染现状。中国作为一个能耗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未来在提高能效和减排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从国内角度来看,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待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不持续、不协调问题仍旧显著,使得加快实现产业优化转型、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的需求更为紧迫。

我国为应对“十三五”时期发展中存在的挑战,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在保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改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循环式生产体系的发展,加强废弃垃圾回收系统的完善,推进生产与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强化各类指标的规范性,实行资源数量与强度两方面管制,减少资源过度浪费消耗现象的发生,提高利用效率。

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如何发挥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外观、价格、体验等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被市场淘汰的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产生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弃物,加快了环境恶化的速度,威胁着公众的生活。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环境下,要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上,减少各个产业的环境污染。由此,一种新型物流方式应运而生,即不同于以往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相反方向的物流过程——逆向物流。逆向物流的主要目的是使資源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对处于被淘汰或废弃状态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反向流体活动,实现资源整合以及回收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的整个物流过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和促进企业逆向物流网络的建设。

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经验。逆向物流领域的立法目的主要是:明确系统中的废弃物以及相关技术等对应的工作主体,并约束其行为,促使企业从生产流程的源头开始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加强废弃物的循环回收利用。国外在逆向物流立法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有许多值得我国研究学习的地方。日本已经颁布了多部有关回收循环方面的法律,阐明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废弃物生产、回收与处置利用过程中的责任分工。日本政府为鼓励支持研究人员在循环经济方面的探究,制定了有关的津贴补助。德国在《包装废弃物处理法》中对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的具体数值作出了明确规定。美国出台的《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鼓励企业使用新型技术来提高能效,明确了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美国加州颁布的《综合废物管理法令》具体规定了各个城市在减少废弃物方面的任务,以及未完成规定目标的惩罚措施。

制定优惠政策。根据已有的经验,政府可通过下列几种方式支持企业逆向物流工作的开展。首先,政府应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协助特定符合标准的有关企业做好逆向物流工作的开展。其次,应对逆向物流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如实惠方便的融资贷款。再次,政府应对逆向物流企业制定专门优惠政策,如直接减免营业税或所得税等,使其直接或间接地享受税收优惠。同时,就企业而言,政府要引导其树立绿色循环的生产观念,增强充分利用、回收利用资源的意识。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企业扩展逆向物流网络建设,如企业独立自建、联合建立以及逆向物流的外包工作,对于具体的构建模式,应该依照企业自身的情况以及所处地区的客观环境条件,进行多方面考量。

从“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可以看到,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今后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依照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我们必须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完善逆向物流,而由于逆向物流的外部性使得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借鉴已有经验,政府应该通过优惠补贴等政策加以引导,积极培育企业、区域产业建立闭环供应链,并根据不同产业领域及区域特点实行不同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培养经济活动过程参与者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利用更多的定量模型分析政府具体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相关数据库。这些将为我国逐步实现循环经济模式、应对新时期的挑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分别为山西省运城市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6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SSKLZDKT201613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洁清、彭宁:《大气污染防治的全球行动及我国的参与建议》,《环境保护》,2017年第4期。

②黄友文:《基于供应链的铸造企业逆向物流系统研究》,《市场论坛》,2017年第1期。

③朱红伟、刘园、齐宇、刘倩:《循环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及其关系探讨》,《中国发展》,2005年第1期。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从本质上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际上就是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界定废弃物是以资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通过探讨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机制,透析当今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度根源,寻求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即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切入点——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以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废弃物是一种“因多而少”的间接稀缺性资源

废弃物是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行为(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只是生产和生活产品物质和能量形式的转换,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废弃物的“二多”问题:潜在废弃物(通过集约化经济活动可以避免的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已形成但并未进入废弃物处置场的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多;末端废弃物(进入末端废弃物处置场的废弃物)经过处置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多。而这“二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容纳力愈来愈成为稀缺性资源。

由于传统单向流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多,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回收率低,末端废弃物经处置排放到环境的污染物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要使人类经济活动满足一定量的社会需求,就必须消耗更大量的自然资源。而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多,又加剧了末端废弃物的总量,在相同的资源化处置技术条件下,排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就更多,这无疑给本来就稀缺的生态环境容纳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必然使生态环境容纳力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

二、“双失灵”导致废弃物资源的配置失效

1.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

根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一系列理想假设条件下,是废弃物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也就是说,正常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些理想假设条件往往无法满足,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必然产生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就废弃物资源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包括:

废弃物资源产权不明晰

产权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是明确而专一的,且可转让和实行的产权。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和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废弃物资源往往没有明确的定义、非专一即多重产权、不安全、不能执行、不可转移的产权不明晰特征。如生态环境容纳力的产权就不明确,而且多重产权,这就必然引起随地倾倒废弃物的短期行为,而不追求废弃物处置的高效资源化。又如政府宣布废弃物分类收集法规以及废弃物收费制度,但或者仅是说说而已,或者收费低于治理废弃物的费用而使经济行为主体宁可交费也不愿采取行动治理废弃物,致使废弃物资源产权难以有效实行。

废弃物资源市场不完善

首先,许多废弃物资源市场还根本没有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如废旧电池回收后无处送;有些废弃物资源市场虽然存在,但价格不合理,如回收资源市场价格高于自然资源价格。由于自然资源价格只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成本,没有反映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耗用和浪费,也造成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及末端废弃物污染物的无度排放。

其次,即使废弃物资源存在市场,市场失灵还表现为竞争不足。有效市场应具备卖者买者众多、进入市场障碍较小的特点。然而,我国的废弃物管理一直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一家包揽,政府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主要费用由政府拨款,缺乏竞争机制而产生低效,造成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严重,废弃物治理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废弃物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二是供给的不可分性,即为一个消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就必须为所有消费者生产该物品。在许多情况下,个人不管付钱与否,都不能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中被排除,如,有效处置废弃物减少了污染而使生态环境清晰,不可能把其中任何一人从这清新的生态环境中排除出去。因为没有人能够被排除,消费者不会为消费清新的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而付钱。消费者不付钱,私人企业赚不到钱,就不愿意通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或者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效率,来提供清新的生态环境。

从废弃物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3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失灵的产生主要在于废弃物资源的外部性问题。“看不见的手”的定理,要依赖于一个隐含的假设: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不产生影响,即不存在外部性。但是对废弃物资源来说,这一假定往往不能成立。根据外部性理论,废弃物资源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

外部经济,即存在外在利益。如A经济个体因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清洁生产而避免了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的产生,节约了自然资源,保护了环境,给社会带来利益,但它自己并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这一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该经济个体就不会持续进行此类经济行为。

外部不经济,即存在外在成本。如B经济个体没有实行清洁生产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大量排放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破环了生态环境,给社会其他人带来了危害,但其并不由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损害的成本,此时该经济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于是该经济个体就会无所顾忌地不断坚持此类经济行为。

如何鼓励A经济个体持续其清洁生产这一经济行为,而遏止B经济个体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外部性内部化是最好的选择,即矫正由于外部性而造成的市场机制对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失效。

2、政府失灵是废弃物成灾的另一制度根源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长期以来对废弃物资源外部性问题的忽视,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滥用,形成了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两大灾难性问题。可以说,外部性内部化是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和难点。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要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有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内部化问题

通过明晰产权,使难以交易的外部成本或利益进入可交易的市场体系,双方可以通过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因为明确的产权及其转让特性可以使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即不存在外在成本或利益,也就不存在外部性

了。

第二,运用政府干预实现外部性内部化

政府干预可分为两类:直接管制,包括行政和法律手段;经济政策,包括税收(抑制)和补贴(激励)两种手段。

通常情况下,政府会采取经济政策来纠正外部性所造成的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政策的干预并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而是改变影响经济个体经济行为的条件(成本或收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个体在条件改变之后,也必然会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仍然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所以这种政策并不是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而只是改变了影响市场机制的某些条件,即:当存在外在成本时采取税收等限制性手段,扼制经济行为的发生,当存在外在收益时,采取补贴政策等激励性手段,鼓励经济行为持续进行。

可以看到,政府在废弃物资源配置过程中具有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政府干预往往未能制定有效扼制废弃物排放并规范自然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政策,或者已制定的其他政策尤其是经济发展政策(旨在追求传统经济考核指标,如GDP等),却在加重市场失灵。这种情况称为政府失灵,就废弃物资源来说,政府失灵表现在两个方面:

缺乏循环型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之前,全球废弃物政策视点均停留在末端废弃物的治理问题上,从而形成了以“废弃物处理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到80年代中期,废弃物政策视点已部分转移到前端废弃物减量措施上,形成了以“废弃物排放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进入90年代,废弃物政策视点进一步转移到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减量的全过程控制对策上,而形成了以“循环经济废弃物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而且,资源利用模式也由“原料——产品——废弃物”的单向运行转变为“原料——产品——原料”的循环运行。废弃物政策视点的演进过程及资源利用模式的转变也从侧面说明,目前确实缺乏循环型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

其他政府政策尤其是经济发展政策的溢出效应

政府不仅有责任出台废弃物管理政策,同时也负责旨在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政策制定,而这些政策无意间对废弃物问题产生了溢出效应,即这些政策加剧了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如,产业政策旨在追求产业部门的盈利率,而这必然带来自然资源和环境容纳力的过载;投资政策虽带来了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但也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针对于生产领域却忽略了消费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废弃物成灾的制度根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了废弃物资源的配置失效。但废弃物问题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于人们的制度安排出了毛病。所以,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创新是彻底根除废弃物灾难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成了人们在政治、社会、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及其变迁和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制度才能把土地、资本、劳动和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有了制度,这些生产要素才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资源配置也是由特定制度所支配的。

对废弃物资源来说,尽管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财富,但我们却越来越被这些“财富”所困扰,学术界人士称之为“财富的灾难”。那么,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导致“财富的灾难”的根源在于废弃物资源管理制度的低效。表现为:缺乏一种能够把废弃物潜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制度环境;缺乏一整套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制度框架;缺乏一种公平竞争、真正体现经济个体利益的制度环境。现存的废弃物末端管理制度运行效率低,表现为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废弃物规则把人们的努力与报酬相联系的程度降低;此外,人们的废弃物意识、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淡泊,思想观念传统守旧,从废弃物产生到处置整个过程缺乏激励性制度安排,针对废弃物源头控制和循环回收利用的经济动力,缺乏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

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制度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其中的切入点是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简单说,就是要更换经济行为的主要规则和考核指标,用绿色经济规则和指标,作为今后经济行为的“指挥棒”。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是随着全球环境革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环境经济行为的初步制度框架,可用表1表示。

当今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对怎样计划、评估生态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怎样计算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挽回资源损失所必须支付的投资,都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经验,形成了一套初步可行的评估、计算方法。因此,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的概念,完全可以量化而投入实际操作。

用绿色经济制度体系这个新的“指挥棒”去规范和考核人们经济行为的业绩,对加强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两大作用:激励和遏制。

各种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大大鼓舞那些率先实行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低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循环利用率越高,自然资源消耗越少,潜在和前端废弃物产生量越少,末端废弃物资源化率越高,其经济行为的环境经济效益就越大。这就能够激励经济个体进一步采取科学的、先进的经济技术措施,去更好地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把经济行为真正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之上。

以上各种经济制度的严厉贯彻执行,可以迫使经济个体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消耗及潜在与前端废弃物排放越大,经济行为的环境经济效益就越小,从而就能够有效地迫使经济个体采取果断的经济技术措施去转变经济行为,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回到循环经济的轨道上来。

由此看来,绿色经济制度体系这个“指挥棒”如果运用得好,执行得严,再加上健全、有力、配套的法律经济行政措施,不仅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制度的切入点,而且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肖秋兰)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四个系统,构建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制约因素

甘肃省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型省份,产业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大,资源利用率低,形成了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急剧恶化,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更为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作出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2005年,甘肃省确定了嘉峪关市、白银市、金川公司等9个市以及企业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2007年12月,甘肃省成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2008年,甘肃省率先制定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于2009年12月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把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甘肃省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甘肃省正式迈入循环经济时代。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和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项目每年将产生经济效益22.5亿元,节能194万吨标准煤,节水5567万吨,综合利用各种固体废渣790万吨。循环经济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本文在借鉴高志刚、向来生、杨华峰、岳立等学者提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甘肃省实际发展状况,构建包括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子系统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和连续性,循环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甘肃统计年鉴》。经过对指标数据的筛选和处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

(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十分关键。目前,指标权重确定有许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法所组成的综合组合评价法对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优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数和变动趋势。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分析

甘肃省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是决定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上升,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2005年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降低。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推广关键性技术等活动,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一定进展,2009年资源效率水平也回升至较高水平。2009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为1.86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97%,为2009年全国各省区市万元GDP能耗降幅最大的省份。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

甘肃省“两高一资”的产业结构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区域性和行业性污染问题较为严重。2000-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环境质量逐渐改善,2003年处于最低水平,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开展了大规模环境生态治理活动,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主要“三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环境质量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上看,2009年比2000年提高了20.77。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52.88亿元提高至2009年的3387.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129元提高至2009年的132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916.25元提高至2009年的11929.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28.7元提高至2009年的2980.1元;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的60.38%提高至2009年的62.33%;资本形成率由2000年的43.07%提高至2009年的56.56%。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波动较大。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随后逐渐改善,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了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0.55%提高至2009年的1.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13.83%提高至2008年的25.88%;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从2000年的15.31%提高至2009年的17.37%;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2000年的40.44万人提高至2009年的50.28万人。

(五)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综合考虑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随着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逐步改善和水平提高,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在2009年达到最高水平,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构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的资源效率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指数为97.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8.51,全国排名第24,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97.66,西部地区排名第6。

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用水量分别位于全国第21和第1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则分别位于全国第7、第3和第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也分别位于第26和第19。上述指标表明,一方面资源消耗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废物回收利用率较低,致使甘肃省资源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指数为89.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2.55,全国排名第22,而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88.76,西部地区排名第4。

整体来看,甘肃省有重工业分布的城市地区的空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黄河污染情况近年来呈现加重趋势,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分别位于全国第26和第2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分别位于全国第23、第26和第25,远远高于全国“三废”排放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位于全国第27和第30,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森林和湿地覆盖率较低,“三废”排放量较大,城市垃圾处理水平较低,致使甘肃省的环境质量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一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指数为76.3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19,全国排名第27,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8.86,西部地区排名第9。

整体来看,甘肃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石化、有色、电力、钢铁、机械、食品和煤炭7个产业,属于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结构,新兴产业规模非常小,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竞争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位于全国第27和第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位于全国倒数第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低。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指数为79.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33,排名全国第18,而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7.86,西部地区排名第5。

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就业人数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位于全国第17和第4,环境保护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位于全国第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于全国第31位,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分别位于全国第17、第22和第24。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城镇失业率较低,环境保护和教育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对较高,甘肃省社会发展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五)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发展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从2009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的资源效率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协调性较好时,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也较高,如天津、北京、上海;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个别或部分发展水平一般或滞后时,会形成相应的“短板”,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致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如浙江、广东、江苏等中东部地区;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均发展滞后且缺乏协调性时,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则处于较低水平,如新疆、广西、甘肃等西部地区。

2000-2009年,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好转,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表现为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性较差,同时上述具体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循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致使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发展状况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为75.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64,排名全国第25,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6.54,西部地区排名第7。

五、促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引导、市场机制、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企业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共同推进,以实现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提升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一)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产业予以投资倾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劣势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完善能源和资源的市场价格体系,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对已经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相应减少排污费征收,同时将排污指标在企业之间甚至区域之间进行市场流动,从而促进企业加快走循环经济之路的步伐。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建设资金不足和环保、节能、产业链延伸中的新技术开发;对循环经济发展给予扶持性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二是进一步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性融资体系,对循环经济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给予有效支持,对废物资源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等企业和投资项目贷款给予利率优惠。三是建立健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融资体系,重点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和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环保类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循环型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等。四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优势突出的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

(三)加大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力度

科学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二是加大对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循环经济领域中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技术、污染物排放技术、废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三是选择具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回收的技术水平。

(四)充分发挥企业的循环经济主体作用

企业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一是企业要自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二是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计量、物料平衡、统计、考核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行循环经济型企业发展。

(五)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和参与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既包括公众自身对循环型消费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实践,也包括公众以自身力量去影响、评价、监督政府、组织和企业行为。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使公众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消费观念和生活模式,避免资源浪费,注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使公众能够及时获得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料信息,以便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监督和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明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甘肃金融,2011,(8):13—18

[2]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2011甘肃省金融稳定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8

[3]高志刚.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模式构建[M].北京:石油工业版社,2009:59—70

[4]向来生,郭亚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76—78

[5]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123—128

[6]岳立,高新才,张钦智.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软科~,2011,(10):74—77

[7]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等指标公报[R].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

[8]王永龙.现代循环经济发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24—226

责编:启方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建立校企德育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构建校企德育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企合作德育不断取得成效,实现校企双方最终合作目标的重要保证。校企双方理性认识校企合作德育的互利性,树立“德育为首”、“以德兴企”理念,建立稳定的德育合作关系,重视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价值观影响力和外在动力机制的构建是推动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校企持续参与校企合作愿望和动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德育;德育合作;动力因素

作者简介:姚芬(1972-),女,河南尉氏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编号:2011-ZX-4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校企合作德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校企合作德育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及高职德育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化德育模式,其本质是高职德育内涵的延伸,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尽管理论和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德育是成功的社会化德育模式,但是,在校企合作德育实践中,合作德育工作仍存在组织领导机构不健全,德育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德育工作与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不协调,校企合作德育的合力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等状况。从整体上看,德育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1]。在校企互动模式中,大多数高职院校更多关注的是专业建设、合作项目和技术开发、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等问题,尽管许多教师和学者注意到现行学校德育与企业、社会隔离的现象,主张德育要关注社会和企业需要,发挥学校、企业等多方合作德育的作用,解决德育教育孤立进行的被动局面,表现了要让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的努力和決心,但是,囿于多种原因,从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德育机制等方面仍旧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实践。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其参与合作的目标追求,其合作行为选择具有市场性、利益性,企业决策者重视短期、近期利益和显性的直接经济利益,对合作德育所带来的长远利益、隐性利益往往缺乏兴趣,艰难、复杂的而又缺乏硬性指标的德育教育很难得到企业的回应。总之,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追求目标的功利性决定了双方在对待合作德育工作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偏差,这种偏差极易导致校企丧失以德育合作为切入点,促进双方合作关系深度融合,实现自身最终合作目标的良好契机。所以,增强校企参与德育合作动力是构建校企合作德育运行机制的关键。

二、理性认识校企合作德育的互利性,树立“德育为首”、“以德兴企”理念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德育功能所决定的德育在个体发展和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合作德育工作对校企双方实现合作目标的重要意义,也是双方开展德育合作,形成德育合力,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

德育在人格塑造中处于主导地位,德育能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心理素质,并对受教育者其他素质的健康发展及其从事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活动起着定向、驱动和监督等“灵魂”、“统帅”、“发动机”作用[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德育的实践性本质和环境德育功能决定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实践中能为高职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动力机制、开放性环境,并有利于促进高职德育理念、模式的改革,提高德育实效性。所以,高职院校要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遇与平台,实现培养人格健全、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目标,必须树立“德育为首”、“德育为先”的理念,主动加强校企合作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通过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而得以实现。德育在企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促进企业生产管理、协调企业人际关系、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生产和经济目标。德育所创造的人的各种精神、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决定着企业发展现代化的方向[3]。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外部竞争环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竞争实力和核心力的提高。对优秀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已成为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不竭动力。所以,企业应树立“以德兴企”的理念,利用校企合作德育的优势,将企业的德育工作看做现代企业战略的重要保障之一,作为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战略工作。

所以,校企合作中加强德育工作既有理论上的依据,在实践中又有极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是校企双方最终合作目标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校企双方要充分认识合作德育的理论基础和对校企双方的重要价值,理性认识合作德育的互利性,并让双方的合作目标追求变成双方应尽的义务,这是校企双方积极创新德育观念,加强合作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提。

三、发挥高职院校在德育合作中的主动、主导作用,建立稳定的德育合作关系

(一)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校企德育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企业参与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组织关系理论分析可知,关系越容易建立,沟通越融洽,双方信任度越高,双方重视度越高,合作成效越高[4]。反映在校企合作德育过程中,德育合作双方对合作关系的认知程度、为了维系和促进合作关系所作的努力得到双方的认可程度、对德育合作伙伴的认可程度、对德育合作中职责的明确性等的认可度越高,德育合作关系的成效越显著。鉴于企业参加合作德育仍旧很难自发实现,构建企业参加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德育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它们本质上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校企合作是教育和经济合作制度的具体化。按照经济规律来说,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应该和企业相适应,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以自己的特点影响企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德育合作方面更应该也必须发挥主动性、主导性作用,通过一系列主动服务企业的措施,保证企业从校企合作德育中得到明显的收益,从而使企业决策者认识到校企合作德育是企业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内化,开展员工教育,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必然选择,从而促进其真正转变观念,产生参与德育合作的内在动力,并逐步使其由合作德育中的被动地位改变为主动的合作的地位。

高职院校以企业营造学习型组织、整合产业链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迫切需求为切入点,确保企业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推动其参与合作德育的具体措施为:首先,学校要组织具有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经验的领导和教师,加强关于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业文化与德育教育融合问题及校企合作德育的理论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影响、转变校企领导的合作理念,成为校企合作德育有效开展的推动者,并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符合企业和高职院校办学需求的师资队伍。其次,充分研究合作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主要问题;将企业员工纳入校企合作德育教育的对象,将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作为校企合作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针对合作企业的行业和自身状况,对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德育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提案;派出人员帮助并参与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和职工教育等系列活动,如利用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资源、经验等优势,结合企业实际及需求,帮助企业筹办规模不等的企业大学或建立科学的企业教育制度,降低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扩张成本,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搭建桥梁[5],为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开拓更广大的合作空间。

(二)推进校企德育合作关系及其治理,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互动氛围。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组织关系理论分析可知,关系的稳定性越高,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信任度、沟通频率以及校企的主动性越高,合作成效越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德育资源依赖性仅仅表明了潜在的校企合作德育价值,而双方要实现较高的合作德育成效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双方有效的关系管理所带来的德育资源整合效应[6],所以,校企双方合作关系的状况及其管理对合作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价值,校企合作双方应进行有效的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互动氛围,其中,双方关系的信任、有效沟通、校企对合作关系及其合作德育价值的认知是三个重要维度。

首先,校企雙方要在认识自身状况,区分合作层次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校企合作模式对合作德育成效的影响、校企双方的德育资源状况及其在德育合作中的优势、合作德育对双方目标的实现所产生影响的重要程度及德育合作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利性,明确双方在德育合作中的应然关系及彼此的职责,深刻认识合作德育的障碍性因素及消除措施,理性认识德育合作关系的状况及开展德育合作的基础及可能合作的深度及层次,持续保持校企互动合作的愿望和动力。其次,校企双方应站在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合作研究合作德育的内涵、功能、要素、合作目标、角色定位及校企德育合作的形式、结合点及合作点,使校企合作德育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校企双方探索德育合作机制及实施策略,实现德育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构建适合校企特点的德育合作模式,真正体现校企合作德育的优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合作、良性循环机制。

四、成立相应机构,构建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机制

构建校企合作德育动力机制,要靠政策的指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下,成立以教育主管机构领导人员、高职院校领导、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行业的领导组成的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校企合作德育的第三方,要加强校企合作德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促进校企合作德育良好氛围的形成,保持校企持续参与德育合作的动力。

(一)运用宣传、教育手段构建校企主体的合作价值观影响机制。每个合作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校企领导树立正确的德育合作价值观,是保证合作能够走向深度融合的重要前提。为此,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要通过组织德育合作研讨会、协调会、示范成果展示及推广会等多种宣传、教育途径,宣传德育合作的近期重要意义和远期战略意义,并将其与校企战略发展目标、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相结合,进而从时代的要求、社会使命的高度,培育企业和高职院校德育合作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整体功效大的双赢理念和价值观,在保证双方自愿且合作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提高校企参与德育合作的自觉性、责任感,使校企合作德育成为企业经营者和高职院校共同追求的愿望和应尽的社会责任,从而促使其在合作价值观影响下形成内在合作动力,并最终促使双方积极发挥其组织优势,在合作德育的理念、措施、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

(二)构建校企德育合作的外在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要制定校企合作德育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条例,确立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法定责任、具体义务,保障各方利益,完善监督制度、奖惩制度,指导校企合作德育工作的宣传、开展、评价、奖惩等工作。建立有效的合作德育评估机制,将考核重点应放在顶岗实习学生、企业员工所接受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在其社会和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素质及其所带来的工作绩效改善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

五、结语

校企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分属不同领域的合作,其合作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规律也不必然相同。合作德育属于上层建筑部分,其合作成效将最终成为促进校企其他方面合作的重要动力因素,能促使校企合作真正达到深度融合。在合作状况良好的校企之间,合作德育有着良好的契机和平台,合作状况处于肤浅、表面层次的校企或者没有其他方面合作关系的校企之间也有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关系的可能,其关键是校企领导层面对校企合作德育意义的认可程度,及其合作德育契合点的寻找和合作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的建立状况。高职院校、企业应站在建设和谐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结合自身社会职能,优化配置相关德育资源,积极开展联合协作,形成社会化德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姚芬.高职院校德育实践教学的理念与路径分析—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探析[J].天中学刊,2009,(5):98-100.

[2][3]孙卓华.21世纪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德育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2001:19-20.

[4][6]霍丽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35-42.

[5]徐胤莉,王红梅.企业大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纵深化发展的桥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58-160.

责任编辑 谢荣国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蓝图。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对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制定了明确具体的控制指标。化工行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产业,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是实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行业。化工园区作为上联行业下联企业的中间层面,是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最好载体。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起源和发展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把传统的“资源一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经济活动,改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可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物排放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理论”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80年代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得到发展,90年代之后,发展循环经济逐渐成为一种国际社会的趋势。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理念。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城市、区域、国家三个不同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存住的问题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很多企业取得了积极可喜的成效,但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对发展和实行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认为实现循环经济要多投资、多花钱,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环保产业的步伐。

2.部门对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的研发不够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内容包括: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经验的研究,国内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研究,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链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等还有待加强。

3.国家对循环经济的立法建制和政策体系不全

目前,我国主要的循环经济法律只有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还没有一部明确的循环经济法,更缺少具体的单项法律法规。相应的政策体系也不健全,尤其是对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政策方面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立法建制工作迫在眉睫。

4.政府对企业作用环境行为的奖罚力度不大

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企业危害环境的行为,虽然有一定的处罚办法,但在实践中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动嘴巴多动真格少,即使处罚力度也不大,使得企业宁可支付罚款也不愿投资环保;同时更缺乏对企业有利环境行为的激励机制,发展循环经济难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三、化工园区(企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1.我国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所谓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解决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污染的低排放和零排放问题。这是一种经济、环境和社会多赢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而是资源能源的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如200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虽达到9.1%,但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第一,石油、电力消费占世界第二,消耗了占世界消耗总量近50%的水泥、35%的铁矿石、20%的氧化铝和铜,这些资源仅创造了占世界4%的GDP。同时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循环经济所追求的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远比提高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和迫切。“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电力、冶金、建材、化工、造纸、纺织印染和食品酿造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降耗减污,其意义重大。

2.化工园区(企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化工行业既是高能耗行业,也是公认的污染大户。近几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总量发展虽然占了整个工业经济规模的20%,利润也占全国第一,但由于在节能降耗、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利用等方面不尽人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和质疑,并且将对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提高产生重大影响。

其实发展循环经济并不仅仅停留在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环境状况上,其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能使全行业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比如为了达到循环经济的要求,全行业必须延长产业链,将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经过多环节的重复利用,推动化工产业向精细化、深层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化工行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单靠企业内部发展循环经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化工园区(企业集团)为中心,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链,以此形成行业的循环经济体系,最终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即按照“单个企业一生态园区(企业集团)一整个行业一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大循环过程来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化工园区(企业集团)是最适宜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载体。

3.化工园区(企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上仍要落后15—20年。但经过化工企业多年来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等方面的积极探索,行业内已具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5]。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通过积极开展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全行业的“三废”综合利用年产值已经达到62亿元,其中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2)石油和化工企业已开发并推广了一大批节约资源、降低

消耗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如向国家发改委推荐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就有28项,循环经济支撑技术有90多项,从而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3)许多企业已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降低污染的重要途径。如南化公司实施了92个清洁生产方案,在产量翻番的同时,年COD排放减少了51 3%,废水排放减少443%,大幅度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并产生经济效益1700多万元。

(4)许多企业集团从实际出发,初步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为其它企业做出了榜样。如巨化集团把传统的煤化工、盐化工与核心产业氟化工结合起来,将氟化厂生产氟产品中排出的氯化氢废气,分别作为电化厂和硫酸厂的再生资源,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和氯黄酸产品;又用电化厂的电石渣来处理氟化厂的含氟废水、水泥原料和脱硫剂,以废治废。在企业之间、上下游产品之间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化工产业链。

四、化工园区(企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观念创新

化工园区(企业集团)要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是要思想转变和观念创新。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只有建立起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发展观、资源观和价值观,我们的目标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共识,我们的对策与措施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发展循环经济,首要的是发展观的创新,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理解循环经济的价值和意义。以前我们把关注生态环境仅仅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与义务,然而,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是一种社会责任,它更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因为只有以循环经济为切入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同时,我们看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国际市场发展的外在要求。欧盟于去年和今年实施的环保两指令,直接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市场准入的标准。如去年实施的WE EE指令规定,企业必须承担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回收处理费用。这就说明产品的拆解难度、另部件的再利用程度和产品的处理成本,都直接影响该产品能否在欧盟立足。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体现为一个国家、行业、园区和企业的竞争力。这意味着过不了循环经济这一关,产品将失去更多的市场。

2.发展循环经济关键要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理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现代生产实践证明循环经济的理论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关键是要有科学技术和政策作支撑。近年来,化工行业开发推广了一大批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污染和消耗的新工艺、新技术,为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化工循环经济技术主要有两类,一是原料低质化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如渣油裂解制烯烃技术、煤粉连续气化制合成气技术、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羰基合成制醋酸技术等;二是生产过程中能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技术,如无钙焙烧红矾钠技术、离子膜烧碱技术、湿法磷酸和提纯代热法磷酸技术等。

推广循环经济技术需要创新的价值观,传统经济学仅着重于企业生产劳动时间的节约,资本边际效益的最大化,而循环经济的价值观是在追求自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前提下,寻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由于企业利益与国家资源利益、环境利益的不一致性,受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等因素,企业采用新技术比原有技术成本上升,使企业缺乏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要政府制定符合新价值观的产业倾斜政策和激励机制,协调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

3.发展循环经济要搞好规划设计

化工园区(企业集团)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化工行业推广的循环经济新技术、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对化工园区(企业集团)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根据国内外构建化工生态园区的成功案例,化工园区(企业集团)的规划设计,主要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基础设施集约化原则。基础设施实现集约化共享,是化工园区(企业集团)构建循环经济园区的第一步。化工园区建设可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公用工程岛”模式,在园区规划设计统一的“公用工程中心”,集中建设热电厂、水厂、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中心等一批重点公用工程,实现集中供热、供电、供水和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实现公用工程的规模运行。如上海化工园区实行集约化管理,集中建设公用工程体系,不仅避免了分散管理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及风险,还节约了建设用地和投资,最大限度发挥了公用配套设施大型化、规模化的优势,提高了园区的整体经济效益。园区内万元产值能耗1,2吨标准煤、水耗33吨,分别只占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和五分之一,与企业自建公用工程相比,投资成本降低近半。

二是资源循环利用原则。资源与能源实现循环利用,是化工园区(企业集团)构建循环经济园区的第二步。从循环经济的理念来看,没有真正的废弃物,而只有资源摆错了位置。按照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要求,应使园区的物质集成、水集成与能量集成,建立企业的共生系统。应根据园区内各种原料、产品与废弃物的流向,来合理搭配关联企业,实现企业间物质替代、回收利用、梯次利用和废弃物的交换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园区企业对物质资源的消耗。

三是预防控制为主原则。变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为预防控制污染,是化工园区(企业集团)构建循环经济园区的第三步。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化工园区。关键是要把过去的末端治理为主变成预防控制为主,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污染物的产生,这也是构建循环经济园区的关键步骤。园区在建设之初就要引入预防控制理念,整个生产工艺过程要选取国内外最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等,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净化、高回收、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4.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是园区化改造

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化工企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参照原苏联模式建设的,其生产装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实施园区化改造。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也有利于公用工程的集约化和“三废”的有效治理,是符合化工行业特点、发展规律和循环经济要求的。

实施对化工生产的园区化改造,一是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推行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增长方式,坚决遏制和避免急功近利、粗放经营、忽视消耗、浪费资源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和企业整合,加快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鼓励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少的产品;三是要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增加加工深度,提高产品的精细化程度,扩大新高尖端产品的比重,促使传统化工向现代化工的延伸。

如1958年建厂的巨化集团公司,从1999年以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淘汰高污染产品和落后工艺技术,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和低污染产品,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工业、建设循环型企业等多种形式,抓住“资源消耗一废物排放一再生利用”三个环节,构建企业间的生态产业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封闭循环利用”的生态化工园区“互联网”。“十五”期间,该公司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达80%,而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排放总量却下降了20%,水循环率提高到7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8%,“三废”综合回收利用年均创利8000万元以上,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五、结束语

综观美国化学工业2020年发展设想、欧盟可持续化学平台2025年设想和日本的化学工业2025年发展战略,具有悠久历史的化学工业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环境生态问题、全球化经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都将对化学工业产生很大影响。新形势下的化学工业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必须在全行业大力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化工行业是发展循环经济条件最好的产业,而化工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最好的载体,以化工园区(企业集团)为平台,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将使全行业乃至全社会走上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轨道。

(作者单位:浙江巨化集团公司)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来看,主要以电能为主,而发电又主要以火电为主,火电厂出于其经济利益的驱动,几乎百分之百地使用煤炭做为其最主要的能源。因此,煤炭就成了我国能源构成体系中的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主体。从这种意义来说,说一句题外话,赵本山以一个倒煤的煤老板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进而拥有私人飞机等等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扼住了能源这一经济命脉。众所周知,煤炭生产是一种对自然伤害最大的生产方式,煤炭生产越发达,对自然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煤炭开采的数量越大,对自然的伤害也就越大。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既保证我国的能源供应,又尽量减少开采对自然的伤害,还可以增加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益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方法就是笔者在本文中要加以详细论述的循环经济。

关键词:煤矿 发展 循环经济 思考 探讨 能源 煤炭

引言:

在全世界都在呼吁低碳、绿化、生态、保护自然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也悄然地兴起了一股高效、节能、低碳的环保风尚。在煤炭企业应用循环经济可以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通过循环经济为煤炭企业构建出一个绿色的工业化体系结构,使煤炭企业与我国的其他工业化企业共同走上发展速度与效益增长平衡的低碳、环保、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能源危机的21世纪更应大力提倡我国的企业不遗余力地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资源的再生利用。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几亿年的地质运动几亿年的自然孕育才能形成一小块煤炭,这是何其宝贵的自然资源。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煤炭的替代能源,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截止笔者发稿前还没有看到从经济性、能源效率性、实用性上真正可以替代煤炭的新能源。在煤炭能源目前无法替代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在于,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并且在此同时还可以提高资源的生产效率、使用效率。

第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

表面上看煤炭已经足够我国经济发展之用,但是,实际上,煤炭的储量已经严重不足,我国的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已经将眼光投向荒无人烟、极不利开采、极不利运输、甚至极不利人类生存的高原地区。由此可见我国的能源危机已经开始显现,而发展循环经济则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短缺的局面。因为,煤矿的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循环利用,采煤的废料可以制造水泥、可以利用煤石为采煤提供能源,可以为采煤大量排出的地下水养鱼等等。另外循环经济也促进了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洗选加工,可以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煤气联合开发,既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解除了煤矿的安全隐患,又从联合开发中产生了经济效益。

第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坚持洗选加工可以每年减少二氧化硫的巨量排放到大气,煤矸石的重复利用可以每年减少数以千万吨计的废弃物,粉煤灰制成水泥不但可以每年减少数以千万吨计的废弃物而且也给煤矿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收入。而经过这些措施以后,煤矿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废弃物了,这样的煤矿完全可以做到和城市一样,拥有绿化的环境,清净的厂区。对环境的的污染可以降到最小。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煤炭生产由于百分之八十的企业都是粗放式生产,因此煤炭的产生率很低,绝大多数煤炭企业生产出的煤炭不经过洗选因此在燃烧的过程中煤炭的利用率较低,几乎所有的火电厂都只是经过一次燃烧就将产生的废弃物丢弃,因此合理利用的水平很低,对于燃烧产生的可再生资源、可二次利用资源不加以循环利用。因此,在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变成迫在眉睫的当前煤矿企业的大问题之一。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我国的絕大多数矿山都兴建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至今已经步入了发展的“衰退期”,不但设备陈旧而且煤炭的储量也不适合再继续进行粗放式开采,但是循环经济却给这些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通过对这些煤炭企业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并安装相应的采气设备、炼石设施、水泥生产设施,就可以实现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了。所有的煤炭企业都必须依靠循环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依靠循环经济提高生产效率,依靠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依靠循环经济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第一、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矿区主产品煤炭为起点的生态工业链,既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重要产业链内容,又是发展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类生态工业链的基础和前提。要使从原煤-精洗煤-煤泥-煤泥水循环-洗矸石-煤矸石和煤泥发电的生态工业链条的经济产出最大,必须加大对煤炭深加工的力度。进行了细粒级煤泥加速沉淀研究,使用药剂自动添加装置,实现清水洗煤,为确保洗煤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加了压滤煤泥回收量,月减少煤泥外排量200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二、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煤矸石发电是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最大的效应还在于环保效益。建设煤矸石电厂,不仅可以解决煤矿用电问题,更重要的是为煤矿解决了煤矸石污染占地问题及矿井水的问题,可以把矿井水集中处理后的水作为公共用水,通往矸石热电厂、洗煤厂,并在洗煤中通过不断挤压和沉淀循环利用。如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矿围绕矸石综合利用,先后建成了矸石热电厂、矸石砖厂和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使“吃废渣”的工业链覆盖了全矿产出的近九百万吨煤矸石,建立了矿井水净化处理系统,节约地下水资源,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积极推行土地资源复垦。地下资源的开采,带来了土地塌陷等问题,严重的地表塌陷和斑裂造成农田、建筑物等大面积破坏。为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应积极采用科技手段,控制地表斑裂和下沉,同时加大力度对已毁土地进行恢复整治,对不积水的塌陷地进行人工整平,对塌陷积水区回填复垦,将以采矿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工、农、牧、副、养多元化产业结构过渡和调整,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

三、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据专家保守估计,GDP总量中至少有18%是靠透支资源与环境得到的。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自净能力:造成水污染的化学需氧量超过70%,二氧化硫超过60%。它要求企业、政府抛弃以往单纯追求销售收入、追求GDP指标的陈旧观念,实现健康、全面的经济增长。这种发展模式正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具有经济发展上的可持续性。

第二、必须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众所周知,由于环境保护具有成本高昂和公共产品两个属性,往往使得企业把环保投入看成是企业的额外成本和负担,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自身仍不愿意在治理环境上花钱。企业发展与环境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由相互对立变成相互促进。

四、结语

认真开展环境整治建设美好生态家园。煤炭企业是典型的资源性企业因为产品的不可再生性其资源总是有限的必定要经过“开发、兴盛、衰老、报废、关闭”的过程。因此不仅要对使用中的矿井进行整治从源头上减少环境的污染而且要做好废弃矿井的无污染处理和再利用工作主要包括塌陷区回填、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等。对恢复的土地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美好家园。“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投资持续增加,大机遇、大建设、大发展,需要大投入,因此建立有效顺畅宽阔的融资渠道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上一篇:库区航道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营销对策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