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教育方案范文

2023-09-24

性别平等教育方案范文第1篇

 

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要求,也是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江门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台山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有关“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的具体要求。通过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从小培育社会公众的性别平等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品行、身心、能力等综合素质,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在我校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是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创建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城市的具体实践。下面,我就我校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性别平等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林建进、副组长;陈锡扬、成员:黄健德、黄雁慈、马美嫦、余巧燕、黄灼荣。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全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1—6年级实现全覆盖。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办公室、走廊、宣传栏等校园显眼处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性别平等主题文化,以少先队、团队活动和仪式教育为切入点,将性别平等教育理念与德育教育无缝对接,有效确保了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性别理念逐步根植到学生们的心中。通过建构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能够科学、系统、高效地把性别平等的理念、实践和观念传输给学生。

(三)遵循规律,探索实践。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需求,找准切入点和契合点,利用品德课、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将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发挥家庭文明建设作用,做好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宣传工作,把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家庭教育大讲堂,动员广大家长支持和配合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学校有效运用《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手册(试用)》等资料推进项目工作,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主题课(每学期1—3课时)、融合课(每学期不少于3课时)、实践课(每学期至少一次)等三种课程,不断尝试将性别平等原则不断渗透到教师的课程中,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活动设计、师生互动和考试评价等方面都力求对男女一视同仁,避免出现性别偏见和歧视。

(四)学习借鉴,创新推进。为深入推进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观摩课”等方式开展培训。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面对面与教师交流座谈;学校开展了3节公开课,将性别意识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在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性别平等原则,转变社会性别刻板化印象,增强性别视角。参训教师深受启发,大胆开展教学实践,并采取观摩课的方式开展培训,老师巧妙将性别平等教育和学科课程有机融合,效果很好。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工作认识不够,没有将本学科教材有机融入性别平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加之缺乏专家指导,主动投入到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二)宣传不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公众知晓率较低,学校实施显得有些软、有些虚。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更新刻板的性别意识,尊重性别差异,从源头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引导。学校要通过网站、微信等形式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广泛宣传性别平等教育,倡导男性与女性共同承担家庭事务,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活动,有效提高公众的性别平等意识。

(二)加大师资培训。加强学校教师的培训,加强性别平等教研人员及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尽早建立我省本土的性别平等教育师资队伍。

(三)发挥学校辐射。学校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推动全省性别平等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性别平等教育方案范文第2篇

摘要:教育平等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基础。芬兰在推进教育平等进程中,建立了从立法干预到政策和行动干预等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育环境,从提供经费到高质量教师的培养再到学校内部条件的改善,以帮助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化。

关键词:芬兰 基础教育 教育平等

在2000年、2003年和2006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实施的三次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芬兰学生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三次捧走了冠军,他们在阅读、数学、科学和问题解决技能方面的成绩均优于其他参与测试国家的学生。而且芬兰学生的两极分化比其他国家都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绩差距在所有参评国家中最小。这些都应归功于芬兰在基础教育中对平等原则的坚决贯彻。那么,是什么原因保证了芬兰在教育实践中为其公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呢?

一、教育系统内部的原因

(一)力求公平的教育指导思想

芬兰的基础教育实践着一种教育哲学与理念,那就是重视教育的价值以及平等而公正地发展教育。《2004年芬兰教育部发展计划》中提到:“每一个人都拥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殊需要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而不管他们的经济情况如何。公共当局有责任确保每一个人拥有接受高标准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管他们的年龄、居住地、语言和经济状况如何。” 芬兰政府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近入学,不择校机制给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均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芬兰政府还特别强调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不同类型的学生。所有学生,不管他们的年龄、性别、语言、居住地、经济地位如何,都有寻求特殊教育辅助的权利。特殊教育与正常课程进度相辅相成,有效地提高了在特定科目上处于弱势的学生的能力。

(二)分权、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

在芬兰,中央政府订定的教育纲领旨在提供基本原则,各地方政府可自行制定适合地方需求的施教原则,各级学校更是有很大的自治弹性,能决定各校教学的重点方向。大多数学校有董事会,由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组成。校长任秘书,与大家共同讨论课程安排,与当地社团合作等问题。

芬兰的教师也被赋予相当大自主权。教师几乎可以全权决定教材的使用、教法的选择、学生的评定、课程计划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都在使用。只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各种教学创新都受欢迎,他们不需要在意学年考试或检测。

(三)免费的基础教育

芬兰的教育经费占全国GDP的6%以上,国家预算的14%用于公共教育,每年在这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其教育科研经费增长率也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居世界首位。例如,2001年芬兰教育部教育科研经费预算为50.97亿欧元,比2000年增长8%。2002年教育科研预算为54.66亿欧元,比2001年增长7.2%。因此,政府为儿童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大多都是免费的,比如,免费的卫生保健,免费的校餐,免费使用电脑和打印机,1-9年级学生的课本、学习用具和教师散发给学生的影印材料皆免费。由城乡政府负责安排上学距离超过5公里的孩子及残疾儿童的往返交通,或提供50欧元交通费。学校组织的远足如果行程超过5公里,还免费为师生提供出租车。

(四)数量庞大的图书馆无障碍链接,图书资源免费共享

芬兰全国有近千个公共图书馆,平均5000多人就拥有一个,人均占有图书馆的比例居世界首位。各图书馆还可根据读者的要求,利用全国图书馆网络从其他图书馆借调图书。当地图书馆主动为义务教育的综合学校服务,每周还有流动图书馆免费到农村学校服务。芬兰的科技图书馆与各大学图书馆联网,对所有芬兰国民开放。这样,各学校间的图书资源方面的差异几乎就消失了。

(五)优质综合学校网的建立与完善

20世纪70年代后,芬兰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优质综合学校网,1995年该学校网已经形成。在这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基础教育学校就有4000多所。这些公立学校规模都比较小。2008年,芬兰1/3的综合学校的学生人数不超过350人,学生总数达到500人的仅占4%。班额跟国际标准持平,或低于国际标准。每班只有20-30人。另外,政府还准备在互联网上建立学校,为在海外的芬兰儿童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改善因父母在国外工作而使子女基础教育受影响的状况。

(六)质优量足的师资保障

芬兰现有教师4万人,师生比约为1:15。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不仅仅依赖庞大教师的规模,更要依靠教师的质量。早在1980年,芬兰就颁布教育法令,规定初中教师需具有硕士学位,培养年限由2年至4年改为5年至6年。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末也从3年延长至了4-5年。《教育人员资格学位修正案》规定,从1999年起,所有中小学教师需具有硕士学位。

芬兰政府严格要求师资品质,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看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每年只10%多一点的申请者被录用加入教师队伍。准教师们还要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与教学演练,达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平衡。这样走上岗位的教师就掌握了有效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此外,芬兰还注重增加教师在职培训的投入,各大学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并为教师提供终生培训,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七)保持相对稳定的师生联系

芬兰学校的发展相对均衡,教师很少流动。大多数学校的教师能够保持至少2年的跟班教学,因而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发展的相对均衡也减少了学生的流动。在孩子上学期间,家长一般不愿轻易搬家,以尽可能让孩子在同一所学校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

这种稳定的师生关系,还有小校小班的优势,师生间往往能够建立起紧密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个体差异量身制订教学计划,包括选择书籍、定制课程等等,以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国家的教育标准。

(八)有别于标准化的教育评价机制

芬兰教育中最可贵之处,就是尽可能地不比较、不评分,对学生和教师都一样。学生在15、16岁之前没有所谓的淘汰或选择系统,所有学生皆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天生的好奇心,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宽松灵活。老师可以向学生建议更高的学习目标,布置网上作业等,当然也可以自己出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些测试的结果都是保密的。芬兰中小学并没有全国一致的联合评量,学校也很少有考试,小学尤其是一个“考试禁区”。唯一的标准化、高利害性评估是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大学入学考试。在这之前,没有外部机构实施的考试强加给学校。在对学生的评定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如道德、价值观、创新能力、知识与技能等)都受到同样的重视。

与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严格的教师评价和连带责任的做法相反,芬兰实行的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自觉职业责任。人们充分信任教师和校长的专业能力,相信他们最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给以最适合的教育。学校可以在国家框架下因校制宜,根据自身的条件对教学进行最优化的调整。芬兰的中小学不给教师做无谓的评比与评分,不给老师打考核,没有督察,也没有评鉴报告。这在管理死板,以考试为重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的。

二、教育系统外部的原因

(一)文化同质

在芬兰的文化历史中,严重的政治冲突和教育理念上的突变是非常少见的。在整个20世纪,教育服务均衡发展,并能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的需要。由于文化同质,芬兰在制定国家教育政策和促进教育发展中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等问题上很容易达成共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用更公平的综合学校代替传统的双轨教育制度得到了一致认同。

(二)男女平等

多年以来,芬兰一直都被认为是推动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天堂”。根据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性别差异报告》显示,芬兰女性各项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3。这个报告是在对占世界90%人口的1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采样,并就经济、教育、政治和医疗卫生4个领域进行分析基础上做出的。芬兰女性在经济参与和就业机会的评估中排名第8,教育程度排名第17,健康和生存状况排名第1,政治赋权居世界第3。

(三)贫富差距小

在欧盟国家中,芬兰不同阶层的人收入差距是最小的,这使芬兰社会更加平等。《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状况:和谐城市》的报告中提到,全球平等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欧洲,芬兰的城市基尼系数在0.25以下,为世界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缩小了人们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差额累进税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在芬兰,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所得税税率差别很大。在20世纪90年代,高收入者的最高税率曾达到65%,目前最高税率仍高达60%。而低收入者则无需向国家缴纳所得税,仅需缴纳地方税。向低收入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又一手段,其形式包括生活补助和住房补贴,以及向有子女家庭提供不需纳税的儿童补贴等形式。芬兰实行的高收入者高税收政策,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均衡。

三、小结

社会要关注并致力于改变教育不平等,尽力消除由于外在各种差异而带来的教育不公。政府作为社会资源和价值的整合者与管理者,是教育机会公平最大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学习芬兰在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先进教育中积累的经验,维护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保证公正体系中各项内容的实施,还要直接创造一些有助于教育机会平等实施所需的条件,为我国实现教育公平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金玮,《韩国巴西芬兰促进教育公平的招数》[J],《教育文汇》,2009(11)

[2] 李建忠,《教育公平:国外的探索与经验》[N],《中国教育报》,2006(11)

[3] 李水山,《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7)

[4] 李雪垠,《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6(2)

[5] 李忠东,《全面和均衡发展的芬兰教育》[J],《世界文化》, 2006(9)

[6] 刘媛媛,《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

[7] 皮拥军,《韩国和芬兰——OECD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典范》[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8] 谈洁,《芬兰教育印象 教育地位:“小国”里的“老大”》[N],《南京日报》,2009-11-3

[9] 唐锡炳,《感受以人为本的教育——芬兰教育考察报告》[J],《山东教育》, 2007(26)

[10] 王悦芳,《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逻辑与理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6)

[11] 徐晶晶,《芬兰基础教育:成功没有秘方》[J],《上海教育》,2007(07)

[12] 张瑞海,《芬兰实施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J],《江苏教育研究》,2010(3)

[13] 赵俊峰、李英歌,《芬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公平观的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8(1)

[14] 周航,《芬兰教育成功的奥秘与面临的挑战》[J],《基础教育参考》,2008(11)

性别平等教育方案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的性别平等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形成,针对女大学生的研究更少。本文试图对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的社会性别视角做一综述,并发现目前研究的缺乏以及分析不足。

【关键词】社会性别意识 女大学生 性别平等教育 综述

一、关于社会性别意识的研究

“社会性别”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浪潮。《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对男女差异的理解,指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质和行为方式。”20世纪90年代,gender作为一个新的词汇引入我国。禹旭才在其博士论文中强调社会性别实质是一种“社会文化观念”,它体现的是两性角色分工、男女气质、行为方式的社会现实。

1.关于社会性别意识的研究

丁梅君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将其定义为用性别角度去洞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李国华认为社会性别意识是从两性关系的视角去审视与了解社会,去探索男女两性的位置和价值。

刘东发指出社会性别意识的三层涵义:平等意识,男女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与尊严;差异意识,用性别的视角解释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特点。协调意识,强调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赵艳红等将其总结为三大特点,用动态发展的目光看待流行的社会性别文化;批判不恰当的性别文化和性别现象;男女之间应是彼此尊重、和谐发展的伙伴关系。

周晶晶提出社会性别视角是独特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社会性别关系的动态性,关注性别关系中的差异性。张淑香强调,社会性别意识认为女性不应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应拥有独立的人格,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力,积极适应社会。

2.社会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

现今关于社会性别意识与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不多,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女大学生的研究少之又少。现有研究主要是把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女性高等教育研究。例如,谭咏梅从社会性别视角透视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与差异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陈新叶等运用社会性别视角探讨制约女性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问题与成因,发展女性高等教育事业。整体而言,社会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研究还很薄弱,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

1.国外性别平等教育概述

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一系列法案以提高教育中女性的权利,如《妇女教育平等法案》等。韩国于1992年制定了《性别歧视预防与救助法》,明确教育过程不应存在性别歧视。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的女性主义者推动女性机构的建立和课程的改革。英国于2006年出台了《平等法案》和《性别平等义务》,规定学校消除不合法的性别歧视和骚扰。

美国建立女性非政府组织与促进女子学校发展以推动性别平等教育;加拿大致力于改变课程内容和消除教育过程中对女性的歧视;韩国则是努力营造良性平等的学校文化,开设女性学课程以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培育提高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

2.国内性别平等教育概述

(1)台湾地区性别平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获得了十分不错的成效。1988年台湾妇女新知基金会号召教育部改进教科书内容。交大开设《两性社会关系》成为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发展的领头军。1996年立法院通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1997年成立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1998年“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将两性与人权融入学习领域。新世纪后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稳步发展,2004年颁布《性别平等教育法》。

台湾性别平等教育主旨是让学生检视日常遇到的性别问题,培育彼此尊重的性别态度。台湾主要是通过营造三大环境促进性别平等教育。其一是法律环境,中华民国宪法保障女性基本权益、性别平等工作法保障女性工作权益、性别平等教育法保障女性教育权益、防暴三法保障女性人身权益。其二是社会环境,民间女性组织是源头,政府组织将性别纳入政策主流化。其三是学校环境,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认知,破除性别偏见;教学内容呈现多元均衡的性别观点;建设校园性别平等精神文化。

(2)大陆地区性别平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章梦瀚提出性别教育并不是“无视性别”的教育,而是尊重差异的性别平等教育。学者林妙珊提出性别平等教育帮助学生从性别视角认识自我与观察社会,正视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树立性别平等意识,。

赵媛指出高校在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方面已有进展,但仍面临教师性别平等意识不足、课程和学科建设缺乏性别视角、课堂教学环境存在性别隔离现象等困境。姜蒙蒙提出现存的四大问题,分别是课程设置各异、教材建设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以及性别教育效果难维持。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性别平等教育途径主要包括将性别平等融入课程内容、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师教学、将性别平等观念渗入校园环境、制定性别平等教育政策以及加强家校协同等。

符建华指出我国“男尊女卑”现象虽得到改善,但因性别而产生的教育歧视仍然存在。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性别平等教育后,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大部分高校尚未落实,大学生的性别平等教育尚处于开端阶段。

三、关于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很少,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如孟彩强调将性别平等理念内化入心理健康教育,以女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女性教育。朱小桃则将社会性别理论作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关注女大学生当前生活学习状态与长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性别与性别平等教育研究已系统化,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较少,将社会性别与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屈指可数且深度不够。当前大陆地区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数量与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文献来源上,大部分为期刊论文,本土化著作严重不足,学位论文偏少。 研究内容上,许多研究只是纯理论的论述,缺乏数据支撑和实证检验,提出的建议对策泛化且可行性不高。此外,有关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数据比较陈旧,难以说明现下的情况及变化。研究视角上,现有文献资料以两性视角为主,以一概全。

作者简介:王琳慧(1992-),女,海南海口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育原理研究。

性别平等教育方案范文第4篇

一、女性教育发展状况

在中国,女性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中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对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予以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致力于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性别差距,不断改善女童的受教育环境。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中小学助学金,并由政府拨款实行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努力保证女性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女性比例显著提高。重视扫除妇女文盲,遏制女性新文盲产生,防止脱盲女性复盲,并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扫盲教育。政府有关部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以妇女为对象的“巾帼扫盲行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想方设法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女性素质为实现男女平等夯实女性基础。然而,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没有给妇女平等的教育机会,古代中国妇女可以读书,但不能考科举,也就是不能为社会服务,不能当官员,很多方面的工作都不能担任,这些传统的偏见仍然对今天的教育产生影响,并构成当今女性教育中依然存在着的问题

1、从性别比较和时期变动的视角来看,女性文盲率依然偏高,新文盲还在不断产生;初等教育持续性弱,部分地区辍学率还比较高;高等教育代表性低,在学比例与学位层次成反比;学科分布均衡性差,人文学科偏多;理工学科偏少。专业集聚现象比较严重。像“幼师”、“护士”等由家庭女性角色延伸出来的社会角色,成了女性就学聚集的学科与领域。

2、从整体来看,中国女性教育发展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性别缺陷,一是平均教育年限偏短,2000年平均上学年数只有6.1年,仍比男性短1.5年;二是教育分布不够均衡,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明显。

二、影响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

1、传统性别文化和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不是直接作用于中国女性教育发展,而是通过教育机会、教育难度和教育回报等三个中间变量间接地产生影响。表现在传统的两性分工使男性长期占据了社会舞台,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主角。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也辈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女科学家、女学者、女诗人、但就整体而言,妇女被挡在了家门口,“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的传统性别分工制度;“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庭中,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传统性别文化;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想法、“男婚女嫁”与“男高女低”的传统性别婚嫁制度,使妇女丧失了接受教育、参与社会事务及人格独立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首先,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形成向男孩倾斜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最终导致女性教育机会的减少。即使是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有些父母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还会拒绝女孩子去上学,因为减少了女儿在家帮忙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还有长期传承下来的对女性掌握知识能力的刻板印象,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萨默斯认为,男女先天智力的不同导致女性科研人员不如男性同行出色,使得女性更多地聚集在语言文学等学科,失去了在工学、理学和农学等学科的教育机会。其次是增加女性接受教育的难度。其主要表现是:1)不能全力以赴自己的学业,要照顾弟妹,要看护生病卧床的父母,甚至要照料和承担家庭的小生意或季节性的农活;2)得不 1 到必要的学业支持和辅导,如农村父母不会像关注男孩那样关注她的学习情况,也不会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家教指导,当学习跟不上的时候更多的是劝其放弃;3)学习的精神压力大,父母本来就不让你上学,现在你自己要上,不学好能行吗?4)性别的学科专业聚集加大了升学的竞争程度,迫使女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力争好中更优。最后是降低女性来自教育的回报。对于女性来说,教育回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有能力从事更体面、更有发展和更多工资报酬的工作,二是有条件建立一个更为理想的婚姻。然而,在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下,教育的这两个主要回报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回报率低,甚至可能是零回报或负回报。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显然,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滞后作用,并不是那么直接的、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它是通过教育机会的减少、教育难度的加大,以及教育回报的降低来实现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的。

2、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和保障机制存在许多新问题,妇女从事低收入、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就业的状况比较突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在部分地区、行业和群体中尖锐起来,男女两性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妇女参政仍存在种种障碍;婚姻家庭领域出现许多消极现象,严重损害了妇女儿童的权益。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有些源于资源配置中的利益调整不公平,有些属于制度不完善,有些源于落后消极社会观念的深层影响。但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思想造成女性长期处于劣势状态,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没有在人的头脑中真正树立,许多人甚至经常把男女平等当成是对妇女的照顾,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也成为一般化了。

3、人口压力的作用。人口压力意味着中国教育需求超过教育供给,当教育变成稀缺资源时,不外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高教育的市场价格,这样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就会在男权性别文化和制度的驱使下,把教育资源的约束转嫁给女儿,或者让女儿去打工,分担儿子比较昂贵的教育消费,或者让独生女儿适可而止,不要上更多的学,以免给家庭增加负担;二是提高教育的入学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性别意识强的父母仍然会在需要的时候牺牲女儿,以保证儿子考高分继续深造,如要求女儿承担更多的家务事,还有让女儿去打工,以便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儿子请家教。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口压力会加大传统性别文化对中国女性,特别是中国农村女性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加快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男女平等。

1、加强女性素质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占人口总数一半,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也是实现妇女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女性素质,要坚持教育为本。要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提高女性素质作为落实中央重要战略决策的基础性工作,努力构建女性终身教育的新格局。使广大女性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发展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她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创造新生活,树立新风尚、展示新形象。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提高妇女素质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妇女作为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首先要有信心和自信,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但是却无法省略掉在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上自身必须经历的艰苦努力的历程。因为,能否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最终只能取决于全体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其中所发挥作用的状况。无论多么良好的社会愿望,无论多么优越的社会制度,所起的作用终究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法律上的男女平等,是权利而不是现实,权利并不像福利那样可以发放到每一个人的手中,权得只是提供了前提、机会和可能性,权利的实现必须去争取。尽管全社 2 会都有责任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国策创造条件,但这一切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妇女发展,而不能代替妇女发展。妇妇解放首先而且最后也只能依靠妇女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妇女要发挥主体作用。一项政策法律是否平等,妇女自己体会最真切。因此,妇女应当不断向决策机构反映自己的呼声和要求,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实现。同时,要树立“四自”精神,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平等与自身素质互为因果条件,只有依靠妇女的自觉意识和奋斗精神,男女平等才具务了主观条件。

2、稳步发展基础教育,夯实女性知识基础。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要从基础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缩小义务教育的性别差异,充分确保女性受教育的权力,保证女性与男子共享教育资源。要充分保障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帮助家长革除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营造有利于女童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对于经济拮据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村的家庭,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而且还要适当地开展勤工俭学,使女生在求学过程中甚至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加上增加农村办学在时间上的灵活性,以满足农村季节性的劳动力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降低或抵消女孩因为户外求学给家庭带来的机会成本。对女生特别是农村女生要减轻家务负担和减少求学压力,对于她们的学业要给与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在她们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要及时地予以帮助和疏导。为了更好地在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对女生提供辅导和咨询,建议构建以学生家长、社区义工以及在读学校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以学为重,定期交换信息,适时跟踪服务。要通过法律和经济上的帮助,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尤其要实施好“春蕾计划”,减少女童失学、辍学现象,确保适龄女童接受教育,从而为提高女性素质夯实知识基础。

性别平等教育方案范文第5篇

一、女性教育发展状况

在中国,女性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中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对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予以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致力于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性别差距,不断改善女童的受教育环境。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中小学助学金,并由政府拨款实行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努力保证女性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女性比例显著提高。重视扫除妇女文盲,遏制女性新文盲产生,防止脱盲女性复盲,并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扫盲教育。政府有关部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以妇女为对象的“巾帼扫盲行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想方设法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女性素质为实现男女平等夯实女性基础。然而,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没有给妇女平等的教育机会,古代中国妇女可以读书,但不能考科举,也就是不能为社会服务,不能当官员,很多方面的工作都不能担任,这些传统的偏见仍然对今天的教育产生影响,并构成当今女性教育中依然存在着的问题

1、从性别比较和时期变动的视角来看,女性文盲率依然偏高,新文盲还在不断产生;初等教育持续性弱,部分地区辍学率还比较高;高等教育代表性低,在学比例与学位层次成反比;学科分布均衡性差,人文学科偏多;理工学科偏少。专业集聚现象比较严重。像“幼师”、“护士”等由家庭女性角色延伸出来的社会角色,成了女性就学聚集的学科与领域。

2、从整体来看,中国女性教育发展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性别缺陷,一是平均教育年限偏短,2000年平均上学年数只有6.1年,仍比男性短1.5年;二是教育分布不够均衡,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明显。

二、影响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

1、传统性别文化和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不是直接作用于中国女性教育发展,而是通过教育机会、教育难度和教育回报等三个中间变量间接地产生影响。表现在传统的两性分工使男性长期占据了社会舞台,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主角。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也辈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女科学家、女学者、女诗人、但就整体而言,妇女被挡在了家门口,“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的传统性别分工制度;“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庭中,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传统性别文化;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想法、“男婚女嫁”与“男高女低”的传统性别婚嫁制度,使妇女丧失了接受教育、参与社会事务及人格独立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首先,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形成向男孩倾斜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最终导致女性教育机会的减少。即使是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有些父母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还会拒绝女孩子去上学,因为减少了女儿在家帮忙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还有长期传承下来的对女性掌握知识能力的刻板印象,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萨默斯认为,男女先天智力的不同导致女性科研人员不如男性同行出色,使得女性更多地聚集在语言文学等学科,失去了在工学、理学和农学等学科的教育机会。其次是增加女性接受教育的难度。其主要表现是:1)不能全力以赴自己的学业,要照顾弟妹,要看护生病卧床的父母,甚至要照料和承担家庭的小生意或季节性的农活;2)得不 1 到必要的学业支持和辅导,如农村父母不会像关注男孩那样关注她的学习情况,也不会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家教指导,当学习跟不上的时候更多的是劝其放弃;3)学习的精神压力大,父母本来就不让你上学,现在你自己要上,不学好能行吗?4)性别的学科专业聚集加大了升学的竞争程度,迫使女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力争好中更优。最后是降低女性来自教育的回报。对于女性来说,教育回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有能力从事更体面、更有发展和更多工资报酬的工作,二是有条件建立一个更为理想的婚姻。然而,在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下,教育的这两个主要回报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回报率低,甚至可能是零回报或负回报。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显然,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滞后作用,并不是那么直接的、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它是通过教育机会的减少、教育难度的加大,以及教育回报的降低来实现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的。

2、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和保障机制存在许多新问题,妇女从事低收入、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就业的状况比较突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在部分地区、行业和群体中尖锐起来,男女两性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妇女参政仍存在种种障碍;婚姻家庭领域出现许多消极现象,严重损害了妇女儿童的权益。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有些源于资源配置中的利益调整不公平,有些属于制度不完善,有些源于落后消极社会观念的深层影响。但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思想造成女性长期处于劣势状态,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没有在人的头脑中真正树立,许多人甚至经常把男女平等当成是对妇女的照顾,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也成为一般化了。

3、人口压力的作用。人口压力意味着中国教育需求超过教育供给,当教育变成稀缺资源时,不外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高教育的市场价格,这样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就会在男权性别文化和制度的驱使下,把教育资源的约束转嫁给女儿,或者让女儿去打工,分担儿子比较昂贵的教育消费,或者让独生女儿适可而止,不要上更多的学,以免给家庭增加负担;二是提高教育的入学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性别意识强的父母仍然会在需要的时候牺牲女儿,以保证儿子考高分继续深造,如要求女儿承担更多的家务事,还有让女儿去打工,以便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儿子请家教。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口压力会加大传统性别文化对中国女性,特别是中国农村女性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加快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男女平等。

1、加强女性素质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占人口总数一半,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也是实现妇女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女性素质,要坚持教育为本。要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提高女性素质作为落实中央重要战略决策的基础性工作,努力构建女性终身教育的新格局。使广大女性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发展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她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创造新生活,树立新风尚、展示新形象。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提高妇女素质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妇女作为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首先要有信心和自信,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但是却无法省略掉在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上自身必须经历的艰苦努力的历程。因为,能否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最终只能取决于全体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其中所发挥作用的状况。无论多么良好的社会愿望,无论多么优越的社会制度,所起的作用终究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法律上的男女平等,是权利而不是现实,权利并不像福利那样可以发放到每一个人的手中,权得只是提供了前提、机会和可能性,权利的实现必须去争取。尽管全社 2 会都有责任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国策创造条件,但这一切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妇女发展,而不能代替妇女发展。妇妇解放首先而且最后也只能依靠妇女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妇女要发挥主体作用。一项政策法律是否平等,妇女自己体会最真切。因此,妇女应当不断向决策机构反映自己的呼声和要求,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实现。同时,要树立“四自”精神,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平等与自身素质互为因果条件,只有依靠妇女的自觉意识和奋斗精神,男女平等才具务了主观条件。

2、稳步发展基础教育,夯实女性知识基础。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要从基础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缩小义务教育的性别差异,充分确保女性受教育的权力,保证女性与男子共享教育资源。要充分保障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帮助家长革除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营造有利于女童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对于经济拮据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村的家庭,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而且还要适当地开展勤工俭学,使女生在求学过程中甚至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加上增加农村办学在时间上的灵活性,以满足农村季节性的劳动力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降低或抵消女孩因为户外求学给家庭带来的机会成本。对女生特别是农村女生要减轻家务负担和减少求学压力,对于她们的学业要给与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在她们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要及时地予以帮助和疏导。为了更好地在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对女生提供辅导和咨询,建议构建以学生家长、社区义工以及在读学校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以学为重,定期交换信息,适时跟踪服务。要通过法律和经济上的帮助,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尤其要实施好“春蕾计划”,减少女童失学、辍学现象,确保适龄女童接受教育,从而为提高女性素质夯实知识基础。

性别平等教育方案范文第6篇

——谈教育政策的历史进步性

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这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就这一点而言相信大多数理论同仁还是可以认同的。但是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却是众说纷纭。澄清两者的关系,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内的教育公平问题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为教育公平问题不仅直接涉及教育领域内的公平与正义,教育政策的科学与民主,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国家的安全与繁荣。笔者认为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既教育政策作为具体表现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反映的教育平等观不同。教育政策从教育平等到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观的进步,也是教育政策自身的历史性进步。

一、教育平等

1、平等: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地位、权利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相同状态,主要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是人们对于一种事实关系的描述,具有客观性。平等是与不平等相对的,

『』“平等观念是不平等发展的产物”,1是针对特权提出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指出,人类不平

等的起源和基础是私有制的产生。为了消除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状态,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寻找一种在进入社会状态的时候不至于丧失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契约。这种政治上的平等理念体现在“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口号上,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但是,“卢梭幻想的是将立法与守法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是不能成为现实的,

『』我们最好把它当成一种道德理想。”2可见,这里所说的平等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种价

值标准,一种政策法规的价值取向,卢梭也意识到,人类是不可能再回到自然平等的状态之

『』中去的。3针对不平等的存在和特权的泛滥,人们自然渴望能够拥有一种自由平等的状态。但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不平等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于是,“平等”一词多出现在口号中,尤其是政治口号和思想理论中。所以,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才发现我们所追求的“平等”还是停留在理论中而不能实现时,现实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转而追求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公平”。王海明先生认为,平等是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相关的相同性,而不平等则是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差别。平等与不平等,一方面起因于自然,是自然造成的,因而是不可选择的,不能进行道德评价,无所谓善恶、应该不应该的,如性别、肤色、人种、相貌、身体、天赋、能力等方面的平等于不平等。另一方面则起因于人的自觉活动,是人的自觉活动造成的,因而是可以选择、进行道德评价,有善恶、应该不应该之别的,如贫与富以及均贫富、贵与贱以及等贵贱、按贡献分配以及收入均等化等等。这就是社会平等与不平等。社会平等不仅是个利益问题,而且根本来说,是个应该不应该的权利问题:社会

『』平等正如无数先哲所说,实乃权利平等。4作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社会平等也就是公平、

公正。这是因为,“当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没有在个人之间做出任何任意的区分时,当

『』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益的冲突之间有一恰当的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5罗尔

斯还补充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正义观比另一种正义观更可取是因为它的更

『』广泛的结果更可取。”6

2、教育平等:《教育大辞典》对教育平等的界定是: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夸美纽斯和人文主义

教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都提出过这方面的主张。而作为一个具有政治色彩的口号,它是伴随着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民主的口号和普及教育的思想而出现的。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以智力平等说否定了“天赋观念”论,从理论上确认了人人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平等

『』权利。7由此可见,最初的教育平等是伴随着政治、经济平等而提出的。其次,教育平等是他通过普及教育来实施的。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响亮的口号,他主张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权享受教育,“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

『』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8最后,爱尔维修在智力平等说的基础上主张人人都应该

『』受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高等教育的权利。9由此可见,早期的教育平等思想是随着资产

阶级革命由政治平等发展而来的,主张的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是一种绝对平等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二、教育机会均等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随着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同样,对教育平等问题的认识也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随着绝对的教育平等的无法实现,人们又回到了对教育平等问题的认识起点,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这一重要的问题。于是,人们提出了教育机会均等。只有把抽象的教育平等具体化为人人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样的教育权利的平等才有现实的意义。教育机会均等,从词源上说,是西方学者研究教育平等问题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的概念。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以前的研究做了概括性总结,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经历了起点均等论、过程均等论、结果均等论等三个阶段。

【10】

而在《新伦理学》中,王海明先生却认为,平等的历史进步可以分为四类或是四种形式,即(1)法律-政治平等; (2)社会平等; (3)机会平等;(4)经济平等。但是就具体的平等

【】问题而言又有三大平等,即政治平等、经济平等和机会平等。11可见,教育机会平等或是

均等是教育平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机会平等原则之一是竞争权利的机会平等与发展潜能的机会平等:机会平等原则也是一种权利平等原则。但是,一方面这种权利本身并非政治或是经济权利等具体的权利,而是获得这些具体权利之机会;另一方面,该原则所关涉的权利之机会,仅仅是竞争非基本权利之机会,而不是竞争基本权利之机会。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机会平等原则已经隐含于政治平等与经济平等原则。所有人虽不能获得各种均等的非基本权利,却有同等的机会去获得各种非基本权利:即每个人获得这些具体权利的机会是平等的。这也就是罗尔斯所说的,‘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前途是向才能开放的。’‘作为向才能开放的前途的平等’。机会平等分为两类:一类是竞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平等,它是形式的,表层的机会平等;另一类则是发展才能、作出贡献的机会平等,它是实质的、深层的机会平等。萨托利对机会平等的分析也为这种分类提供了前提:“我建议把机会平等再分为平等进入和平等起点。”“平等近入就是在进取和升迁方面没有歧视,为平等的能力提供平等的进入机会„„平等起点的概念则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基本问题,即如何平等地发展个人潜力。”大体上说,机会平等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竞争权利地机会平等”,视竞争非基本权利地目标的机会平等,主要是获得职务和地位,权力和财富地机会平等。这种机会平等可以归结为“职务和地位唯才德是举而向所有人开放”。它是形式的、表层的机会平等。另一类叫做“发展潜能的机会平等”,是竞争非基本权利的手段的机会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的机会平等。这种机会平等可以归结为“每个人的才德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发展和发挥”。它是实质的、深层的机会平等,也就是我所说的教育公平。

2.机会平等原则之二是社会提供的机会与非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平等。机会的提供者分为两类:社会提供的机会与非社会提供的机会。非社会提供的机会主要包括:家庭提供的机会、天资提供的机会、运气提供的机会。首先,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则所享有的竞争非基本

权利的机会是不平等的。其次,天资不同的人,竞争职务和地位、权利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起点和获胜的机会显然也是不平等的。前者的不平等是否公平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有一点却是没有任何异议的,那就是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完全平等。很显然,接下来要争议的问题就是:教育属于基本权利还是非基本权利?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历史发展性的问题,也就是教育公平的问题。而后者的不平等显然是公平的。最后,运气所提供的收益,所提供的机会不平等,是幸运者的权利。这种不平等显然也是公平的。14

三、教育公平

公平:在《新论理学》中,王海明先生认为正义、公平、公正乃是同一概念,是行 为对象感受的行为,是给予人应得而不给人不应得的行为。公正是平等(相等、同等)的厉害相交换的善的行为,是等厉害交换的善的行为,不公正则是不平等(不相等、不同等)的厉害相交换的恶的行为,是不等厉害交换的恶行。15显而易见,这里面是有一种价值评判标准的,这种价值评判标准是应该以人类的道德为基准的。正如王海明先生所说,公正与善一样,都是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原则,属于“应该”、“价值”、“道德价值”的范畴。16社会公正也就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所说的分配,亦即是社会给每个人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公

【】正: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是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17社会公平的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对每个

人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通过分析,发现按才德、成绩和努力(其实努力也是一种品德,成绩

【】与德才作出的贡献又是相关的)原则进行分配才是最公正、最公平的。18

同样道理,教育公平也应该按德才、成绩和努力原则进行教育资源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也就是说,因材施教乃是最大的教育公平。具体地说,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基本教育权利完全平等,即免费地义务教育,保证所有人都能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国家、社会为此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不论其家庭出生、天资、运气等非社会因素如何;二是非基本教育权利比例平等,即按天资、努力、品德的不平等来不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而不考虑非社会因素中家庭出生地影响,这一点是很难地,却恰恰是显示教育是否公平地重要方面。如果在教育政策地制定中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是教育政策的巨大进步,也是教育的巨大进步,对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注释:[1].周仲秋. 平等观念地历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2][3].张志伟. 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8]--[18]. 王海明. 新论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6]. 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那一刻你最美作文范文下一篇: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