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练习与答案范文

2024-06-23

孔乙己练习与答案范文第1篇

父亲的考题

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一天,父亲给一向标榜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

儿子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

“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

▲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

“再在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

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

“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关切地问:“完了吗?”

“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个人,上来5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站……”

▲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您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儿子一下子懵了。

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积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得到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1.本文的体裁是____,运用了_____顺序。

2.本文刻画父子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和语言描写的方法。

3.标▲的两段文字,你如何理解?

4.这篇小说写父亲从出题到给出答案有几个有趣的细节描写,请你揣摩文中加线的两处,分析一下父亲此时的心理。

5.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____,表现了父亲的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例句:如果说孩子是鲜花,那么父母便是深埋泥土中的花根;如果说孩子是航船,那么父母就是矗立在航道上的灯塔。

《父亲的考题》答案

1.记叙文 时间

2.神态 动作

3.通过儿子的神情和动作,表现了儿子对回答父亲问题的得意,这种得意从行动和语言表现出来。

4.第一处是父亲担心儿子发现自己会出什么题目,从而达不到教育儿子的目的。第二处是儿子因为自负猜错题目,父亲终于可以达成目的,良苦用心不会白费了,所以他“微笑”了。

5.为了引导儿子从金钱的沉溺中走出,从而能正确认识人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对儿子人生价值观、追求观的关注和对儿子真挚的父爱。

孔乙己练习与答案范文第2篇

如何判别句子的正误呢?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再看句子主干的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

其次,从语意入手,看表达合不合事理。

最后,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入手,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修改病句的思路一般是:审读—提干—推敲—修改。

例析

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

▲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介词结构掩盖了主语,去掉“使”)

▲在列车长的粗暴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介词结构掩盖了主语,去掉“使”)

▲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解放前盖的教学楼,现在几乎危房。(缺少谓语,在危房前加上“成为”)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他的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谓搭配不当,把“爽朗的笑声,”删去)

▲灭绝的恐龙,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造成的。(主谓搭配不当,把“灭绝的恐龙”改成“恐龙的灭绝”)

▲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动宾搭配不当,把“揭露”改为“表现。”)

▲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动宾搭配不当,把“学习方法去掉”或将原句改为“经过总结,我改进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成绩”)

▲十月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搭配不当,把“十月的北京”改为“北京的十月”)

▲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

▲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关联词使用不当,把“不管”改为“尽管”)

▲尽管计算机技术多么发达,它只能在人类的控制下,朝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关联词使用不当,把“尽管”改为“不管”)

▲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关联词使用不当,把“如果”改为“既然”)

▲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既取决于产量,而且取决于质量。(关联词使用不当,把“既”改为“不但”)

3.语序不当,包括词序不当,定语和状语放置不当等情况

▲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老校长的报告。(“讨论并听取”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为了写好这篇通讯,他深入了解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定语“许多”位置不当,应调至“先进事迹”之前)

▲许多附近的居民都在他的带动下,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定语“许多”位置不当,应调至“居民”之前)

▲每一位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状语“将来”位置不当,应调至“成为”之前)

4.否定不当或混乱,导致表意不当

▲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刻苦学习吗?(反问句中,导致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谁也不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双重否定,应去掉副词“不”)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这样感人的事迹,你难道没有不受震动吗?(这句话中的“没有不受”是双重否定,用在反问句中,导致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没有”)

▲学校没有一个人否认今年能在教学上开创一个新局面不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将“不是”改成“是”)

5.一面与两面不相呼应

▲政策是否开放,方向是否明确,手段是否灵活,是当前招商引资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两面对一面,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与前面各句中的“是否”相呼应)

▲现在勤奋求知、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一面对两面,去掉“能否”)

▲态度的认真,关系着工作的成败。(一面对两面,在“认真”之后加上“与否”,与后面句中的“成败”相呼应)

6.前后表达不一致,表意冲突

▲张欣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生病了。(前后表达不一致,将“大概”去掉)

▲同学们将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前后表达不一致,将“将”或“了”去掉)

▲他噤若寒蝉地告诉记者„„(前后表达不一致,噤若寒蝉地是闭口不作声的意思,应去掉) 7.重复多余

▲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去掉“从来没有过的”) ▲他经常回忆起许多过去有趣的往事。(去掉“过去”)

▲个体户登上舞台,这可算破天荒第一回。(去掉“破天荒”或“第一回”)

▲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地笑了,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去掉“笑了”) 8.歧义现象

▲王亮从电话中得知,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有歧义,表意不明确)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15日前去”有歧义,表意不明确)

▲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做得好” 有歧义,表意不明确)

▲小华和小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约他明天到家里来写作业。(两个“他”指代不明确)

9.介词使用不当

▲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将“关于”改为“对于”)

▲关于这部电影的批评的意见既尖锐,又中肯。(将“关于”改为“对于”)

▲法官宣布开庭审判,只见被两个警察押着一个犯罪嫌疑人走上被告席。(介词“被”滥用,删去“被”)

10.句式杂糅

▲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较合适。(句式杂糅,去掉“最好”或“较合适”)

▲学校里掀起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新高潮正在形成。(句式杂糅,去掉“掀起了”或“正在形成”)

▲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句式杂糅,去掉“把”或“被”)

11.用词不当

▲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效尤。(用词不当,效尤是指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的而照样去做,“效尤”应改为“学习”)

▲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用词不当,“果断”应改为“武断”)

孔乙己练习与答案范文第3篇

(五)

阅读《父亲》,回答问题。

父亲

景凯旋

①快到父亲节了,给哥哥打电话,想知道父亲的墓地怎么样了。父亲的墓地就在青城后山,听说这次大地震,那儿的山体也有垮塌。当年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遥远的伊斯坦布尔,那个晚上,也是一个人走到一处墓地,把所有的墓碑看了个遍,然后坐在萧萧的柏树下,直到夜深。

②记忆中父亲的脾气很急躁。小时候在院子里玩土炮仗,他正巧路过,吓了一大跳,愤......怒中捡起一块砖头,就冲我奔来。我连滚带爬才逃过一劫。还有一次,为件小事顶了父亲几........句,他不由分说就重重给了我一巴掌,这下母亲生气了,不准我们跟父亲说话。几天后,我玩耍时跌了一跤,鼻血长淌,父亲又正巧路过,便把我叫住,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帕递给我。我心里一酸,原谅了父亲,母亲发起的纠葛自然也就停止了。

③父亲其实性格温和,从来没跟人红过脸。用一句古语说,他的一生是“沉沦下僚”,在大山深处的小县做一个小官员。他也很知足,常常骑车下乡,爬几千米高的高山。我常想,要不是时代的因缘际会,他也许就是山西老家一个乡村教员,不会大老远地跑到四川来,晚年也回不了故土。他能不知足吗?文革时,我们家占全了,父亲是“叛徒”,母亲是“特务”。那时候,母亲整夜睡不着觉,而父亲每次被批斗回来,倒头便睡。他后来说他不怕遭难,可我总有点不信,我觉得父亲是不能往深处想的人,这样反而好,不受苦。

④以后父母就提前退休了,迁到山外的都江堰。但父亲还是常坐着车回黑水去,他想把自己的历史问题解决好。记得有次他从外面回来,兴冲冲地给我们看一张纸,那是一份州里的文件,将他的党籍恢复至1937年,还惠而不费地给了个副厅级。看到这些,我们兄妹都漠然以对,父亲脸上有些尴尬,倒是母亲生气了,她说,虽然这没有什么意义,但毕竟是父亲的一个心愿。那一代人总是有许多心愿,难以了结。差可慰藉的是,父亲 年轻时也喜欢写点东西,还在1937年的《大公报》上发表过一篇小说《欠债者》,一看就是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我翻遍图书馆,找到了这份报纸,让父亲高兴了好一阵子。

⑤晚年的父亲脾性越来越好,好微笑,好感伤,好流泪。家人聚在一起,聊起社会上的腐败,聊起某某事件,某某伟人去世,他总会禁不住老泪纵横,这时我们就会笑他,笑得他不好意思起来。他觉得以前的社会很纯洁,以后呢,还是有希望的。母亲骂他心存幻想,跟不上时代,但却不喜欢我们看不起父亲,她可以凶父亲,我们不行,她必须在子女面前维护父亲的那一点尊严。

⑥家里的事从来都是母亲做主,父亲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人。而且越到晚年,母亲越表现出决断的魄力,也比父亲有见识得多。但母亲毕竟也年纪大了,感情上越来越依赖子女。结果是许多事父亲听母亲的,母亲听我们的。而我们呢,却越来越少跟父母聊天,不是忙,是没有话讲。父亲不可能理解我,我也难以深入他的内心。虽说我在外地工作,也偶尔会想念他,但总觉得在忽略什么。在人与人的真正关系上,我们其实都是孤独的。

⑦父亲开始喜欢一个人散步,走到附近卫校的小树林里,对着下午的夕阳坐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往回走。他的腰越来越弯,走得越来越慢,如果看到我们去接他,便会露出浅浅的笑容。因此,当听到父亲的噩耗时,我一时仍不能相信他就这样走了,他没什么大病,他是灯残油尽。据母亲后来对我说,父亲走的那一瞬间,眼里又流出了一滴眼泪。他是舍不得你们呀,她说。

⑧我常常想,父亲对我意味着什么?他是一座山,常挡住我的视线,为了自己方便和懒惰,我时常想绕行而过,等到这山塌了,我才突然明白,这座山挡住的是我们称之为终点的那个东西,从此以后我的前面也就一眼望到头了。

1、试分析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抓住了父亲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1分)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父亲急躁的特点(0.5分),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之情(0.5分)

【解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一般要从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现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情

1 / 5

感等角度来进行,分析是要联系文章主旨。

2、阅读全文,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对子女粗暴关爱、对生活温和乐观、对荣誉执着珍视,晚年因孤独对家人更加依赖挂念。

【解析】仔细阅读全文,抓住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任务的性格特征。

3、文章回忆了父亲一生中的几个片断,蕴含了父子间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从文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和希望(1分),以及我对父亲的理解、忏悔,还有感人至深的痛苦怀念之情。

【解析】阅读全文,注意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即父亲对儿子,儿子对父亲。

4、联系全文,体会尾段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4分)

【答案】含义:年轻时的父亲在“我”眼中如同一座山 一般威严粗暴,让“我”敬畏远避;晚年父亲的去世却让我一下子看到人生的全部,“称之为终点的那个东西”指人生尽头,说明父亲的去世让我失去了精 神的依靠,让我痛苦万分。作用:结构上收束全文,照应前文回忆“父亲的脾气很急躁”,以及父亲孤独离世的内容,在情感内容上升华了主题,拓展了情感内涵。

【解析】理解句子含义:一要联系文章内容,二要了解作者的背景,三要找出重点词语来理解,四要展开想象和联想,五要通顺连贯组织起来。在平时要多练习,方能逐步掌握其技巧。 阅读《乡村的炊烟》,回答问题。

乡村的炊烟 钱国宏

①到了乡下,浑身上下便像松劲的弹簧,骤然间放松了许多——因为有了炊烟的润泽。 ②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似丹青妙手随意的泼墨;轻淡的,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③炊烟,牵出了我多少美好的回忆啊!我生在农村,长在乡下。一年四季中,炊烟像永不凋谢的玫瑰,傲然开在庄户人的视野里、生活中。沐浴在炊烟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组组美好而又难忘的画面争相在眼前叠现:炊烟中,我挎着菜篮子去地里剜野菜,不知名的鸟在树头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嫩黄的野花与婆 婆丁、苦麻菜一起,生机勃勃地点缀着星期天的晌午;水田里,稻苗青青、渠水泠泠,空气里弥漫着水的清凉和花的馨香……

④早晨,曙色熹微,小村的轮廓渐渐在淡淡的晨雾中清晰起来,一柱柱炊烟慵懒地织上天空。于是,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小村便有了生机和灵气。在冉冉升起的酡红旭日中,狭窄的村巷,古朴的房舍,错落的树木,以及泄闸般涌出圈栏的牛羊,便都在灰蒙蒙的炊烟中,统统被诗意化了——故乡,也因此成了一帧水墨画,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⑤中午,在放午学的村童们嘹亮的歌声中,炊烟又再一次爬上树梢。炊烟中,依稀可以望见健壮的村姑们在高高的豆角架和黄瓜架间寻觅,采摘着午日的菜肴。收音机里又传出了单田芳那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评书,骡马们拉着犁杖风尘仆仆地从垄间赶回来,闻着熟悉的炊烟的气息,它们在槽头时不时地打着响鼻。炊烟在无风的正午随心所欲地飘荡着,与灶间飘出的炒菜香气和锅铲叮当声一起,成为小村午时特有的旋律。

⑥傍晚,天地间一片静穆。炊烟再次从烟囱里钻出来,恋恋不舍地在青麻和青稞间游移。牛羊们驮着落日的余晖再次涌进巷口,晚归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清脆的嗓音连同刚刚学会的儿歌,在乡间的小路上银币一般叮叮当当地跳跃;大人噙着烟斗,挽着裤脚,披一身余晖款款而归;衣着朴素的村姑们鬓插野花,裹着麦香飘进村口;年迈的老婆婆在炊烟的映衬下,拄着拐杖守在大门外,等候晚归的儿女。

2 / 5

⑦乡村的早晨,因炊烟而令人迷恋;乡村的正午,因炊烟而令人流连;乡村的傍晚,因炊烟而令人陶醉。炊烟,是乡下女人在灶间孵化的梦;是乡下汉子放飞的鼾声;是乡下孩子嘴角溜出的童谣;是乡下老婆婆望归的真情……

⑧有炊烟的日子是甜美、满足的日子,咋过、咋唱,都不过分,都不知足;有炊烟的巷子是神秘、多情的巷子,咋走、咋看,都不过瘾,都不愿离开;有炊烟的村落是真正的村落,咋描,咋画,都难显其中的灵性和韵味。那灵性是骡马在槽头咀嚼余晖的悠闲,那韵味是竹杖叩击石板路的清亮声音……

⑨炊烟是乡村引以自豪的标志,炊烟更是村落的灵魂和旗帜。炊烟依附于村落,村落又呵护了炊烟;炊烟诠释了村落,村落又繁衍了炊烟。

⑩缺少炊烟的乡下日子,孤独、落寞、苍白、无味;拥有炊烟的乡下日子,激情、喜兴、浓烈、有神!

⑾炊烟,是乡村这根笛管中吹奏出的一支最美的、最亮的、最响的、横亘古今的、形神毕肖的黄钟大吕!

1、在作者笔下,乡村的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流连不已。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两点。(2分)

小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地告诉你——她在早晨的里,她在中午的喧嚣和热闹里,她在傍晚的里……

【答案】生机和灵气;宁静和温馨。

【解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内容合理即可。

2、体会第③段画线句“炊烟,牵出了我多少美好的回忆啊!”的作用?(4分)

【答案】这句话在内容上直抒胸臆,表现了炊烟这一形象与美好难忘的童年生活的密切联系(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引起下文对炊烟以及童年乡村生活的描写。(2分)。 【解析】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或某一句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此处这句话在内容上直抒胸臆,表现了炊烟这一形象与美好难忘的童年生活的密切联系;结构上承上启下,引起下文对炊烟以及童年乡村生活的描写。

3、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对第⑧段画线句进行赏析。(4分)

有炊烟的日子是甜美、满足的日子,咋过、咋唱,都不过分,都不知足;有炊烟的巷子是神秘、多情的巷子,咋走、咋看,都不过瘾,都不愿离开;有炊烟的村落是真正的村落,咋描,咋画,都难显其中的灵性和韵味。

【答案】诗一样的语言、大量短句甚至词语(1分),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炊烟的村落的灵性和韵味(或突出有炊烟的日子的甜美、满足和有炊烟巷子的神秘、多情)(1分),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1分)。 【解析】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答题方法:(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

3 / 5

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4、联系全文,说说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炊烟更是村落的灵魂和旗帜”的理解?(4分)

【答案】村落因为有了炊烟才有了生机和灵气,炊烟依附、诠释村落,是村落繁衍生息的 标志和旗帜(2分),同时,炊烟又是村民的精神寄托,让乡村生活充满激情、喜气、浓烈、有神。(2分)

【解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阅读《淡竹》,回答问题。

淡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⑤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⑥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⑦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⑧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 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⑨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⑩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 淡生死。

⑪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⑫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⑬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4 / 5

⑭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⑮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解释第⑪自然段中加点的“入世”和“出世”两个词的含意。(4分) 入世: 出世: 【答案】“入世”,是指淡竹身为济世良材,不论活着还是死后,都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出世”,指淡竹超脱俗尘,融于自然,优雅散淡。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这需要联系文章的内容来考虑.本题的第⑥—⑪自然段,既说道了淡竹的功用,更写到了它不媚俗,“不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优雅散淡而隽永”,联系这些内容来解答此题。

2、请赏析第②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子作为庄稼中的精品,准备继续生长结实,走向辉煌的丰收。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这就需要把握好作者的情感。

3、文章第③—⑤自然段,用不少笔墨写了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这样写有什么目的?(3 分)

【答案】作者运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用其它事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反衬出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品格。

【解析】此题实际是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考查。文章③—⑤自然段写稻花、银杏、梧桐、古井等植物和事物,那些事物或追求美或追求生存,都有自己的欲望,这正好反衬了竹的与世无争、淡泊名利。

4、文中两次说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答案】因为淡竹不仅直、空,而且淡泊名利、一身正气;同时,它生是一道风景,死可以成为实用器物。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需要认真、仔细的阅读文章,筛选或概括出,这需要从竹所表现的精神层面和实用层面进行解答,可以借助文章中的词语,这样正确率较高。

孔乙己练习与答案范文第4篇

【学习提要】

▲语言运用的总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就是表达意思要简洁明白。所谓简洁,就是语意不重复,没有冗余的信息,减少口头语和叹词;所谓明白,就是在文字简练的同时,意思一定要讲清楚,没有歧义。

要做到表达简明,必须删除多余信息,但必要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其次,语意表达要明白,句子不能含有歧义。

2.连贯,就是指上下文文意的衔接和语句的排列要有条理,思维严密、有逻辑性。语言连贯,首先要有统一的话题和中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主次要分明。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要保持合理的句序,句与句之间要有适当的联系。要恰当运用过渡性语言,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连贯,可从表达形式或表达内容两大方面考虑。就表达内容而言,要注意语句的先后组合应合乎事理逻辑,还要注意文意的衔接和一致,话题的前后照应,以及总与分的照应。

3.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语言运用要得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注意用语场合;②注意用语对象。场合大体分为:庄重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对象主要是指讲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以及双方的关系等。此外,还要注意得体包含礼貌的要求。 【典型题解】

例一 (咸宁市2003年中考试题)

如果你住的宿舍楼门口总是被自行车堵塞,

影响大家的通行,你打算写一条告示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简明得体的说法是: 。 解析:能提醒别人注意这一现象,并做到礼貌即可。(答案:您愿意自己的家门口被自行车堵住吗?)

例二 (北京市2003年中考试题) 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①还有摇荡的水草 ②游人从桥上望去

③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④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 ②③④①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解析:句子的排列一般是看语段内部的联系,一般应先通读,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第一句,一般是总说性质。排列时还可根据句中提示性的关键词判断。排完后还应通读,看是否连贯,本题应是②作总起,再引出④中看的内容,由①中“还有”作承接,最后说“水草”与“石头”间的“鱼” 。(答案: D) 例三 (广州市2003年中考试题) 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 )。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 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解析:本题考查说话应看对象。A项“见教”表示“对我指教”,与语意相反;B项态度生硬,极不礼貌;C项句子过于随意,不适宜用于老师。(答案:D) 【考点训练】

1.下列句子中,语言最简洁,表意最明确的一项是( )。

A.王厂长是刚刚调来的,许多工人还不认识。

B.群众的眼睛是非常雪亮的,一切腐化堕落的行为都能看清。

C.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D.凡前往香山的各种型号的大小汽车,其单位和个人均需办理通行证。

2、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适合广播的一段话,要求由4句组成,每句一个要点,分句间意思要连贯。

原句:一座缩短了从淮南市到淮北市几百公里路程的淮河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今 天在省委领导同志参加下举行了通车典礼。

改写后: 。 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大树下玩的时候,看到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便产生了上树摘月亮的幻想。结果,不但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钩破了。

“如果有只大鸟,我们就能骑上它。飞到天空中去摘月亮了。”两个孩子想道。

从此,莱特兄弟俩废寝忘食,矢志以攻,终于在1903年根据鸟类和风筝的飞行原理,成功地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用内燃机做动力的飞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4.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 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问题。

(1)广告中“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①

(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答: 。

5.江平同学从商店里买了一支圆珠笔。回家后,写了几个字就写不出来了。他立即去商店调换。请你为江平同学设计一段话,提出调换的理由和要求。(要求用语得体,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50字)。 答:

6.调整语序,使文意连贯。

①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

②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③黄金象征着财富

④人一切都可以没有

⑤人类最宝贵的是希望

⑥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⑦惟独不能失去希望 正确语序是: 。 7.调整下面句子的顺序。

①美国人哈涅尔一生研究“猿类的语言”,并且撰写了《猴子的语言》这本书。 ②哈涅尔不得不下这样的结论:同猿根本不能进行有联系的谈话,猿仅限于以同样方式重复某种叫声;③但是,在这唱和之间,交换了什么意见呢?没有。④如果推想这种叫声就是语言,那就是轻率的武断。⑤书中记载着猴子可能发出的各种声音,甚至记 录了他同猴子的“谈话”。⑥这就是:他模仿猴子发出几个声音,猴子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他。

正确顺序: 。

8.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请说出这句名言蕴藏的深刻道理。

道理: 。

9.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决赛小组赛上失利。假如请你发一条手机信息鼓励他们,你想说什么?(不超过15个字) 信息: 。

10.2003年10月,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中国人上天揽月已经梦圆在望。请你为这次飞行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标语: 。

11.按要求准确转述下面说话的内容。 李杰对王青说:“我母亲病了,明天上午我得陪她去医院。明天上午的球赛我不能参加了,请向班长说一声,让吴大伟替上我。好不好?” 第二天早晨,王青对班长说: 。

12.有一家公司做的产品广告是:

“如果您觉得这个产品好,请告诉您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这个产品不好,请告诉我们。”读了以后让人感到这家公司似乎自信心不足,请你稍作调整,解决这个问题,字数不变。 答: 。

13.下列是几条粘贴于一些私家车后窗上的标语,你最喜欢哪条?说说理由。

①新车上路,内有杀手。 ②您着急,您先走。 ③人老车新,离我远点! ④请别吻我!

⑤当您看到这行字时,您的车离我太近了。 答: 。

14.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句话,不同场合体现文明用语,使对方容易接受。

医生:“没什么,死不了!”

改写为:医生:“请放心,您的病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

①售货员:“卖出的商品我没法给你退现金!”

改写为: 。

②(办公室接听电话)工作人员:“他不在!” 改写为: 。

15.前不久,某同学活动课跳沙坑扭了脚,两天没能上课,昨天,又有一同学下楼梯时跌了一跤,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我们正常学习生活,假如你是学校的安全检查员,请你写一条宣传安全重要性的标语。 标语: 。 1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 ① ② 17. “金子”,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含义。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守财奴说:金子是我的生命。 化学家说:金子是一种贵重金属。

创业者说:金子是我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

我说:

18.有一则寓言说,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有人提议:每个人用一句话来描述和赞美世界。请根据他们的各自不同的职业,进行合理想象,补写出他们要说的那一句话。

文学家说:_________ ___________ 科学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家说:__ 哲学家说: 19.按要求答题。

已知:①备考前夕:某学校初三(2)班晚10点30下自习。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1)信息:①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议:____________ 。

20.依据下面的要求,运用数学证明的基本方式完成下面题目。 已知:《食物从何处来》中关于异养、光合作用等知识。 求证: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证明:因为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又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 所以,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2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 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 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22.你将踏入高中,到那时,学校里将贴满了标语。满怀信心的你走进新的校园,希望看到怎样的标语?请你为学校拟一条迎新标语。 标语: 。

2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

②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

24.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生的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例如:在网上常见的“美眉”(漂亮女孩)、“菜鸟”(新手);由外来语演变的“酷”(cool)、“秀”(show)等等,你怎么看?随便说说。(30字左右) 看法:

25.公元975年北宋军围金陵,当时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铉诱降,自愿去国号帝位,改称藩王以自保,宋太宗赵远义拍案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宋太宗的言外之意是: 参 考 答 案

1.C(A项“许多工人还不认识”有歧义。B项“雪亮”已有“非常亮”之意,D项“各种型号”与“大小”重复)

2.①淮河大桥今天举行通车典礼。②这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③它的落成使淮南市到淮北市的路程缩短了几百公里。④省委领导同志参加了这个典礼。

3.答案只要与“善于思考敢想敢做”相关即可。如:科学发明源自大胆想像。

4、(1)①联想电脑②联想这种思维活动

(2)该广告一语双关。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

5、同志,您好,我刚刚在这儿买了一支圆珠笔,可才写了几个字就写不出来了,能不能麻烦您给我换一支?谢谢您了。

6、(3)(6)(5)(l)(4)(7)(2)(此题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顺序。)

7、①⑤⑥③②④(①句是话题的开端。⑤句由“书中记载”开头,应是紧随其后。⑥句是解释“谈话”的内容,再由③句提出质疑,②句是此次实验的结论。④句直接否定“语言”说。)

8、(意对即可)可说:“一个人要自强自立, 须有丰富的知识。”

9、“重要的是下一次。”或“我们永远支持你们。”(重在应达到“鼓励”效果)

10、中国人也能上天揽月

11、李杰说他母亲病了,今天上午要陪他母亲去医院。上午的球赛他不能参加了,要我跟你讲一下,请你叫吴大伟替他上。

12、如果您觉得这个产品好,请告诉我们;如果您觉得这个产品不好,请告诉您的朋友。

13、应说出喜欢的合适理由。参考如下:①暗示自己是新手,驾驶技术尚不熟练,开车有较大的危险性,提示后面司机注意避让。②用语较礼貌,从别人的角度考虑,反而会使后面的司机耐心等待,避险开车。③句式整齐、押韵,暗示对方保持安全车距,规避危险。④语言俏皮,暗含保持安全车距,规避风险之意。⑤用语含蓄,暗示对方应保持安全车距。

14、①“对不起,您想退、现金我个人难以解决,待我和经理商量一下,请稍等!” ②“对不起,他刚走开,需要我转告吗?”

15、略

16、①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②既劝诫常人不要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③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只要答其中两点即可)

17、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符合题意即可)

18、(文学家说:)“这世界真是大美了。”(科学家说:)“这世界有探索不完的奥秘。”、(企业家说:)“这个世界充满着商机。”(哲学家说:)“这个世界是一个最大的思想者,有着许许多多的‘?’和‘!’”。

19、信息如:某学校用“时间+汗水”方法进行中考备考:这种方法大大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学生不堪重负,而又无可奈何;学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等。建议如:应推行素质教育,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请多给孩子一些睡眠时间,保证孩子身心健康;请减轻学生负担等。 20、①叶绿体吸收大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质并放出氧气。②人属于异养型,归根到底要靠光合作用来合成食物。③自然植被、种植条件及其他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绿色世界”的光合作用也受到“冲击”。

21、(商人)源源不断的利润;(病人)健康强壮的体魄;(画家)绚烂丰富的色彩;(国脚)激动人心的进球;(我)超越时空的友谊。(符合人物的身份即可。)

22、略

23、①招贴画题为“绿色家园”,一片大树

叶中有一个地球,整个图似只眼睛。②像保护眼睛(眼珠、眼球)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人类的生存环境)。或“关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言之成理即可)

24、例:第一种,很好,体现时代的特点,简洁、生动,赋于更新的意义。第二种,不好,语言不符合传统习惯。第三种,无所谓,但理由要充分。

孔乙己练习与答案范文第5篇

说明文阅读与写作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古代称为"菽",已有五千多年栽培历史。本世纪初,大豆还只有我国和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种植。近几十年,世界上到处引种,成为栽培面积扩大的最多的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一亿多亩,产量(占、居)世界第三位。大豆品种众多,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无霜期在一百天以上的地区,就可以种植大豆。我国北起黑龙江的最北部,南至两广,大豆分布极广。东北地区、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三大集中产区。大豆色泽有黄、青、褐、黑和双色五种。子粒大小差别很大:小粒品种百粒重只有

四、五克,大粒品种百粒重可达五十克,小粒的重量约是大粒的十分之一。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

1"世界上到处引种"的"引"字与前面的_________字相照应。

2"产量(占、居)世界第三位。"应选括号中的__________字。

3把"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中的"不下"去掉,写出一个不改变原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中的"多"是不能改成"都"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这句话错了:因"8-9点钟"最多只有一个小时,怎么能说开放"一个多小时"呢?

B这句话对的:因"8-9点钟"是指花初开的时间,"一个多小时"是指一朵花开放的全部时间。 6明明说大豆的花"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怎么又说"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文在说明大豆"子粒大小差别很大"时,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二)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型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纹像弓一样,叫弓型纹。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_____、______、______、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近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

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_____________,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②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③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亿库教育网http://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D)

④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8在①段的四条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A父子 母女 孪生 变大增粗

B父子 母女 同胞 变多增长

C父女 母子 孪生 变直增粗

D父女 母子 同胞 变细增多

9根据①段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_______)

(____________) …指纹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皮下组织)

10按照合理的顺序先把下边几个小句调整为一个大句子,再把调整出来的大句子插入第③段合适的位置上。

a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

b真神

c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

d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

e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

f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

(1)调整后的顺序是:_________

(2)调整后的句子应插入第③段(A)(B)(C)(D)四处中的__________处。

11根据②③段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a(________)

(无意识的运用)

b(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a b a b c d

12第①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第②③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所说明的内容。(不得超过10个)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说法与本文内容不符的几项是:( )

A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一是形状不同,二是纹线的数量、长度和粗细也不同

B人的指纹在半周岁左右形成,以后它的形状特征固定不变。

C人们能运用自如地拿着笔写字,全是指纹的功劳。

D古代把指纹当作"图章",如果从科学观点看,这种"图章"不及一般印章精确。

(三)

①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______指可数的名川,她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盘曲,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百川千溪,一路浩浩______,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浩翰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②a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侯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植物种类繁多;b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c黄帝出生在黄河流域的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在黄河中游d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产生了e仰韶文化f。后来的夏g商h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而当时的华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是居四方之中,所以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黄河成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从西安市半坡村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5000-6000年以前人们使用的简陋木、石农具,木结构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有□的带有图案的彩陶,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⑤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好几个朝代的都城都建立在黄河流域,我国历史上六大都城的一半是黄河流域的古城(今西安、洛阳和开封),特别是几代帝王的都城长安,曾是我国东西方交通的 □,也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所代表的我国唐代文化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文化。

⑥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也是革命斗争的舞台。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都曾在黄河流域进行过□的农民革命斗争,推动了我国历史前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里打击敌寇,为全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⑦黄河,以丰富的乳汁,□ 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文化的源头。

16填空组成成语,并解释它们在文中的意义。

(1)____指可数:(2)浩浩______ :

17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并给加点字注意。

(1)北麓()(2)浩翰()

(3)繁衍()(4)后裔()

18在第③段" "内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题号 c d e f g h

A。 " " 、 、

C , , " " 、 、

D - 。 '、 、

19在和④⑤⑥段中的"□ "内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

A精美 枢纽 轰轰烈烈 孕育

B简陋 通道 轰轰烈烈 哺育

C精美 枢纽 轰轰烈烈 哺育

D精美 枢纽 光辉灿烂 哺育

20在第②段的第a、b两句话之间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应是:( )

A青山绿野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B青山绿野是原始人类生存的唯一条件。

C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有利条件的是青山绿野。

D原始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是青山绿野。

21第①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下定义 列数字B列数字 作比较

C打比喻 举例子D打比喻 列数字

2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23本文的层次划分应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24本文之所以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主要是因为:( )

A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流域。

B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革命斗争的舞台。

C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原始人类生活。

D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

(四)

①我叫爬山虎,在植物分类中属葡萄科。我的卷须顶端长有吸盘,使我成为爬山爬墙的好手。②我占地少,生长快,覆盖面积大。我国不少城市绿化覆盖率较小,房屋毗连,空地较少,大量开辟庭院的可能性较小。例如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目前只有0.96平方米,绿地覆盖率只有11.7%。而我只需利用围墙一角,便能生根发芽,攀墙生长,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2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爬满。③我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我的叶片较大、呈广卵形。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我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又可以使空气在叶片与墙面之间流动,因而降低室内温度。我的卷须式吸盘能吸收墙上的水分,有助于潮湿房屋的干燥;而干燥季节,有我遮蔽墙面,又可以保持房屋的湿度。我的绿叶能制氧,是空气中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我的枝叶攀缘在围墙,房屋的墙面上,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还能吸附飞扬的尘土。

④[]我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我喜阳,又较耐阴,耐干旱,种植后一般不需管理,只是在夏委久旱不雨、土壤过干时,浇些水就可以了。我既可地栽,又宜盆植、播种、压条、扦插都能繁殖生长,但最简单的是扦插。早春时剪取藤枝一段,直接插入土中,5月中旬就能生长发芽,倚墙攀缘。不久,我便能送给您一片绿荫。

25爬山虎善于爬山爬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简要写出爬山虎能降低室内温度的两个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对第②段运用的说明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子 下定义B作比较 打比喻

C举例子 列数字D分类别 作比较

28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1)降低温度;(2)______;(3)_______;(4)_____噪音;(5)_____尘土。

29第④段[]内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

A我耐干旱。B我的繁殖方法多种多样。

C我生性随和,适应性强。D我能给您送上一片绿荫。

30第②段"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中的"至"能不能改为"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

31介绍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要求:

①写成短小的说明文。

②题目自拟。

③不超过150字。

32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面前的一份模拟试卷。

要求:

①简要说明这份试卷,使他人了解试卷的概貌。

②不必介绍每道试题的具体内容,也不需要对试题进行评析。

③只写一段话,不超过160字,否则扣分。

33下图是一幅漫画,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写一段说明文字,把它的内容介绍出来。

要求:

①说明内容具体,方位顺序清楚,漫画含义明确。

③ 字数不超过150字,否则扣分。

34写一段说明文字,准确地反映下边表格中的内容(字数不超过100)

我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35用部首检字法在《新华字典》中查"惬"字的读音,将正确的查法写出来。(《新华字典》中的部分名词术语;(①部首目录②检字表③字典正义)

36请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喜爱的一张邮票。

要求:找出邮票图案的条理,图案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然后抓往特征逐一说明。

37说明你的校园(或你所在的村庄、市镇)的结构和布局。

要求:按空间顺序写。文后最好再附一张平面图。

38以______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选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如"书包"、"镜子"、"伞"等,填在横线上,字数在300以内。

39请你介绍一下乒乓球、篮球或羽毛球不同的特征、性能和打法,要求正确认识构成物体的各个部分,抓住关键处,确定合理的说明顺序,然后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写成文章。

参考答案

(一)1原 2居 3我国现有的品种不少于五千种("……五千种以上"也对)4前者是大多数的意思,后者是全部的意思 5B 6这是因为全株的花不是在同一天开放的 7列数字 作比较(二)8A 9皮肤 表皮……(指纹) 斗型纹 箕型纹 (弓型纹) 真皮 (皮下组织)10(1)d a e f e b (2)D 11指纹的用途 无意识的运用 a感觉物体和冷热软硬 b增强皮肤的摩擦作用 有意识的运用 a作图章 b破案件 c检查疾病 d制"指纹锁"12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 13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14下定义 分类别 打比喻 举例子 列数字 15B C D

(三)16(1)屈 形容世界上像黄河这样的大河数量不多 (2)荡荡 形容黄河气势广阔壮大 17

(1)

lù山脚 (2)hán广大 (3)yǎn 逐渐增多或增广 (4)yì后代18B19C20

A21D22C23B24D

(四)25卷须顶端长有吸盘(答"有吸盘。也可")26(1)茎叶遮挡阳光(或"遮挡强烈的阳光")(2)使空气在叶片与墙面之间流动 27C 28调节湿度 制取氧气 吸收 吸附29C 30不能。因为用"至"表示从30到50平方米之间的任何一个数;改成"或",只表示"30平方米"与"50平方米"二者中的一个数,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孔乙己练习与答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竹内好;文学鲁迅;启蒙鲁迅;虚无境遇;战士人格

“原型意义”大致是“基础性意义”、“基本意义构成”的意思。在某种意义上,“竹内鲁迅”就像一个不乏混沌、模糊的“生长源”,虽则混沌、模糊。却毕竟具有可生长的基础性能量;虽则具有可生长的基础性能量,但也难掩其混沌、模糊的魅惑色彩。

先看竹内好自己的话:

这个混沌,把一个中心形象从中浮托上来,这就是启蒙者鲁迅,和纯真得近似于孩子的相信文学的鲁迅。这是个矛盾的统一,二律背反,同时存在。我把这看作他的本质。正像他那不仅不宽恕自己,也不宽恕别人的激烈现实生活,如果不与他对绝对静止的希求结合起来考虑就将难以理解一样,我愿意认为,这位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者,有着一颗和他形影相伴的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朴素之心。恐怕连鲁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启蒙者和文学者,这两者在他那里一直互不和谐,却又彼此无伤。{1}

这里的“启蒙者和文学者”能够提示我们什么呢?不妨接着看下面的评论:

事实上,“竹内鲁迅”这笔遗产在竹内好的日本继承者那里早有好的表现,竹内好的一些问题早已得到有效的修正。比如,丸山昇的鲁迅研究以历史主义的方法纠正了“竹内鲁迅”过于强烈的玄学性格,还原了鲁迅“革命人”的一面,就政治和文学的关系有着较竹内好更切近历史实际的理解;伊藤虎丸则执着于竹内好近代批判的思维,将其玄学主题历史化,他对鲁迅留日时期思想的形成跟当时日本流行的西欧思想和文学之关系的探讨,所谓“原鲁迅”命题的提出,都可以纠正竹内好玄学主义的想当然,即使是关于“罪的自觉”的探讨,似乎也因其基督教信仰更具亲切感和可信性;木山英雄则立足知识者个人阅读的立场,进入鲁迅思想和作品的深处,探讨鲁迅之为鲁迅的那些元素、方法、逻辑、风格,对鲁迅的思想和文学深有了悟,别有会心,可谓发掘鲁迅文学价值方面的竹内好的最佳继承者,其感性、知性、理性并用的方法,有力地消除了“竹内鲁迅”的神秘性,在竹内好开创的鲁迅研究格局中把鲁迅研究带入了另一种胜境。{1}

虽然,这段文字的本意是要指出“竹内鲁迅”的诸多有限以及后来者的相关业绩,所悟甚深。但若将其与竹内好的《鲁迅》结合起来思考,问题的另一面也较为清晰地、部分地呈现出来,不妨大胆设定而后去小心求证好了:早在20世纪40年代“竹内鲁迅”指涉到的诸多“命题”,至少存在两个颇为重大的“分命题”。其一,“文学者”鲁迅,跟“罪的自觉”、“无”、“黑暗”以及“沉默”有关的,宗教的、殉教的、救赎的、自觉的、正觉的,无法说明的,使鲁迅成为鲁迅的“鲁迅”;其二,“启蒙者”鲁迅,近乎历史主题中的鲁迅,启蒙的、政治的、爱国的、民族主义的、革命的、实践的,甚至学者的鲁迅……。如果暂且承认这一设定的话,就日本鲁迅研究界而言,于其一,人们不仅可以在伊藤虎丸的研究中部分地看到,更能在木山英雄关于《野草》的长篇讨论中戚戚然地体察到——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远东断言木山英雄“可谓发掘鲁迅文学价值方面的竹内好的最佳继承者”;于其二,人们不仅可以在“丸山鲁迅”中更丰富、更具体、更清晰地看到,也能在伊藤虎丸的鲁迅研究中相当丰富地见出。果真如此,“竹内鲁迅”就像一棵硕大的树干一样在半个多世纪里枝叶繁茂地分枝开杈起来。引人注目的是,就上述两个“分命题”而言,对它们的持续考察都诞生了不止一支的学术“巨木”。沿此逻辑,用一种显得学理化的表述方式的话,我想说,“竹内鲁迅”似乎确有某种原型性的、寓言式的意义。当然,“竹内鲁迅”也远不是没有问题,毋宁说,“竹内鲁迅”在其指涉的两个重大“分命题”处都留下了有待澄清、大可以再度阐释的空间。

简言之,“竹内鲁迅”的原型性内涵,是由“文学者”鲁迅与“启蒙者”鲁迅共同构建的。

原型性意义之一:“文学鲁迅”——深陷、直至崛起于“虚无境遇”的鲁迅自我生命机密

竹内好的《鲁迅》存在一个“注意力”异常集中的言说对象:“文学的鲁迅”或曰“鲁迅的文学”。竹内逻辑内的“文学鲁迅”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作了文学作品的鲁迅,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鲁迅文学作品的泛指,他的“文学鲁迅”根深蒂固地联系着鲁迅自我生命内部的某种生长机密,是一个“深隐难见的鲁迅”。换句话说,竹内好其实是要借“文学鲁迅”这类语汇及其相关思路试图弄清楚鲁迅自我生命内在的某种精神机密的。他是否真的弄清楚了,可以另论,但他试图这样做的意图却非常明显。

在竹内好的感悟里,鲁迅首先显现为一个“顽强地恪守着自己”的人(第3页)。

鲁迅度过的十八年文坛生活,就时间而言并不算长,但对中国文学来说,却是近代文学的全史……每个时期都有一大批先觉者在混沌的内部斗争之后纷纷落伍。……从“文学革命”之前一直存活到最后的,只剩下鲁迅一个人。鲁迅的死,不是历史人物的死,而是现役文学者的死。……这两种情形(指与“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恶战苦斗”和与“文艺家协会”的“针锋相对”——笔者),都在外观上呈现为他要在文学的政治主义偏向中恪守文学的纯粹。但另一方面,他……又显示了对有闲文学进行激烈讨伐的战斗者姿态。于是,鲁迅的崇拜者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庸,鲁迅的论敌在他身上看到了机会主义,极端的赞美和极端的嘲骂便由此而生。然而不论是谁,都没有以此来揭示鲁迅生命的秘密。(第10-11页)

那么,所谓“鲁迅生命的秘密”究竟会是什么呢?竹内好继续发问:

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者能在有生之年贯穿其全史(指中国的近、现代文学史——笔者),一般是很难想像的。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然而鲁迅却实现了这个近乎不可能的难题。在鲁迅那里,这为什么会成为可能呢?(第11页)

在现实世界里,他强韧的战斗生活,从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这一侧面是解释不了的。(第12页)

对我来说,鲁迅是一个强烈的生活者,是一个彻底到骨髓的文学者。鲁迅文学的严峻打动了我。……现在我越发觉得鲁迅的严峻并非简单的严峻。我想知道这种严峻是怎么来的。我想拿我自身来比较,并想学他是怎样才成为文学者的。(第39页)

不难看到,竹内好对于“文学者鲁迅”的“别有情意”。在他看来,“文学鲁迅”那里似乎深藏着“鲁迅之为鲁迅”的“生命的秘密”,他并断言这秘密是“从作为思想家的鲁迅”那里解释不了的。这真足以令人困惑。我感到,要理解“竹内鲁迅”,需要首先弄明白竹内好所谓的“文学鲁迅”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此,他有时候的表达是相当明确的:

但我眼下的目标,却不是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而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我是站在要把鲁迅的文学放在某种本源的自觉之上这一立场上的。……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要把鲁迅的文学置于近似于宗教的原罪意识之上。……“宗教的”这个词很暧昧,我要说的意思是,鲁迅在他的性格气质上所把握到的东西,是非宗教的,甚至是反宗教的,但他把握的方式却是宗教的。……他的表达方式却是殉教者式的。……他是作为一个文学者以殉教的方式去活着的。我想像,在活着的过程中某一个时机里,他想到了因为人得要生存,所以人才得死。这是文学的正觉,而非宗教的谛念,但苦难的激情走到这一步的表现方式,却是宗教的。也就是说,是无法被说明的。正如前面所说,我对鲁迅是否把死看作终极的行为类型是有疑问的。他喜欢使用的“挣扎”这个词所表现的强烈而凄怆的活法,如果从中抛开自由意志的死,我是很难理解的。(第8—9页)

道路无限,他不过是走在这无限之路上的一个过客。然而这个过客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把无限幻化为自己一身之上极小的点,并以此使自身成为无限。他不断地从自我生成之深处喷涌而出,喷涌而出的他却总是他。就是说,这是本源性的他。我是把这个他叫作文学者的。(第108页)

在他,是有着一种除了称为文学者以外无可称呼的根本态度的。他似乎连小说都抛弃了。他的痛苦之深,以至于深到无法把对象世界构筑到小说和批评当中。(第108页)

这说得其实很清楚啊,竹内好逻辑内的“文学鲁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写作者鲁迅,毋宁说,它其实指向了某一独特、精深的意义领域,有着竹内式语汇的特别内涵,关乎人的某种本源性、根本性的生存态度,{1}而这种态度又涉及颇为彻底的否定意志、关乎自我内心的痛苦:“宗教的原罪意识”、“自由意志的死”、“挣扎”、“抛弃”,等等;但是,又涉及一系列俨然正面、积极的语汇:“某种本源的自觉”、“以殉教的方式去活着”、“文学的正觉”、“本源性的他”,等等。能够看到,竹内逻辑内的“文学鲁迅”其实联系着鲁迅生命历程中最幽昧不明、又最为切身、最为本己的内在领地。而从文本的角度上看,竹内意义上的“文学鲁迅”恐怕最紧密、最内在、最纯粹地联系着《野草》和《彷徨》中的部分文本,{1}而竹内好正是把意味精深、复杂,话语往往玄妙的《野草》作为其“解释鲁迅的”最“恰当”的“参考资料”的。(第93页)

我以为,竹内好写作《鲁迅》的动力其实紧紧地萦系在他所谓的“文学鲁迅”之中,而在他对“文学鲁迅”迂回包抄式的讨论中,竹内好的确(或许是不自觉地)触及到了在现代生命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那里被感知、被认识、被阐释得异常清楚的关键话题。当然,竹内好使用的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哲学词汇——毋宁说,他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东西、明晰的哲学逻辑内的话语来表达他所领悟到的,或者,当年就连他的领悟本身也的确还处在一片混沌之中。尽管如此,竹内好逻辑内的“文学鲁迅”颇富启示,他言说的有限性往往是与他的启发意义同时在场的。对此,不妨分三个方面细说。

“文学鲁迅”与鲁迅的“虚无体味”

竹内好不乏艰难地用他那套晦涩难懂,但其实又稀松平常的话语(至少,既不是哲学行话,也不是什么专门的文学术语)言说了“文学鲁迅”精深的意义。我试着把他的相关话语排列如下:

对传记的兴趣也不是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而是他从什么时候获得了这样一个时机——一个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的时机,一个他获得了文学自觉的时机,换句话说,一个他获得了死的自觉的时机——的问题。(第40页)

这说得也很清楚,鲁迅的“文学自觉”(这正是他所谓“文学者鲁迅”的核心意味所在)是与某种“死的自觉”具有同一的意义指向的。关键是,什么是“死的自觉”呢?这问题到了今天,已经有现成的哲学思路、哲学话语可以应对(比如“向死而生”,比如海德格尔哲学关于“死亡”意义的深刻讨论,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生命中的“死亡—虚无”体验以及他那惊世骇俗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所启示的思路,等等)。但是,不必心急,先把竹内好当年的相关言论细看一番再说不迟。

读他的文章,肯定会碰到影子般的东西。这影子总在同一个地方。虽然影子本身并不存在,但光在那里产生,也消失在那里,因此也就有那么一点黑暗通过这产生与消失暗示着它的存在。倘若漫不经心,一读而过,注意不到也便罢了,然而一旦发现,就会难以忘怀。就像骷髅舞动在华丽的舞场,到了最后骷髅会比其他一切更被认作是实体。鲁迅就背负这样一个影子,度过了他的一生。我把他叫做赎罪的文学就是这个意思。而他获得罪的自觉的时机,似乎也只能认为是这个在他的生平传记里的不明了的时期。(第46页)

那种被称作“悲哀”和“寂寞”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孤独的自觉,是通过什么在他身上实现的呢?他是如何形成思想的呢?……鲁迅对自己的回心之轴,没有做出言语上的说明。……鲁迅获得的自觉是什么呢?如果勉强可以用我的话来表述的话,那么我认为就是通过与政治的对决而获得的文学的自觉。(第52-53页)

如果再附加一句的话,那么鲁迅使这段文章包含了象征意义,即医学代表着实学、维新、光复这些当时的风潮,而文学则命运般地连接着他的发现孤独之路。(第55页)

鲁迅是诚实的生活者,热烈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者,但他并不以此来支撑他的文学,倒是把这些都拨净了以后,才有他的文学。鲁迅的文学,在其根源上是应该被称作“无”的某种东西。(第58页)

鲁迅是在终极的意义上形成了他的文学自觉的。(第58页)

很清晰地,我们看到,竹内的“文学鲁迅”同时与“一个影子”、“赎罪的文学”、“罪的自觉”、“回心之轴”这些话语的意义指向有着内在关联,而关键是“一个影子”、“赎罪的文学”、“罪的自觉”、“回心之轴”以及上文中的“死的自觉”究竟具有一种什么意义——这意义应该是可“通约”的,也就是大家一看就都明白的,而不是像竹内好这样:可以用很多内在意义并不明朗的语词、句子反反复复地去言说。但这就是竹内《鲁迅》奇怪的行文:几近“独语”,顽固地把一个个读者排斥在清晰意义的把捉之外。但是,如果读者自身持有某种现代哲学思维的敏感,也还是可以越过竹内好不乏生硬的“话语藩篱”直抵其背后的隐秘中轴。可以看到,在竹内好关于“文学鲁迅”的一系列“混沌”语汇中,也有渐渐明朗起来的某个瞬间。上文“鲁迅的文学,在其根源上是应该被称作‘无’的某种东西。”这个“无”离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中的核心词汇“虚无”就很近{1},二者在意义上是否可以“通约”——也就是其实质意义是否是同一的呢?我感觉,这种可能性很大。不妨继续看竹内好自己的说法:

我以为,鲁迅受梁启超的影响,后来又摆脱它,不是应该解释为他在梁启超身上破却了自己的影子,涤荡了自己吗?……鲁迅是否和由于怀疑文学的功用而成为文学者的二叶亭有着更为深刻的本质上的类似呢?(第69-70页)

从根本上来说,鲁迅是个文学者。没有谁更能像鲁迅那样让我来痛切地思考文学者这个词的意义。在鲁迅身上我认识到,为成为文学者总要丢掉什么。(第81页)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是言语。然而,就说明了鲁迅文学这一点而言,它却具有着言语以上的内涵。作为言语,是象征性的言语,可以称作态度或行为。我所思考的鲁迅的回心,如果表述为言语的话,似乎也只能是这么种东西。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人可以说明“绝望”和“希望”,却无法说明获得了自觉的人。因为这是一种态度的缘故。(第79页)

如果绝望也是虚妄,那么人该做什么才好呢?对绝望感到绝望的人,只能成为文学者。不靠天不靠地,不以任何东西来支撑自己,因此也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于自己一身。于是,文学者鲁迅在现时性的意义上诞生了。(第107页)

鲁迅是文学者。而且是第一义的文学者。这就是说,他的文学不靠其他东西来支撑,一直不松懈地走在一条摆脱一切规范、摆脱过去的权威的道路上,从而否定地形成了他自身。……鲁迅的文学,是质询文学本源的文学,所以,人总是大于作品。(第146页)

它们(指《野草》中的诸篇——笔者)所传递的鲁迅,比起传记和小说来远为逼真。描写得仿佛可以使人看到鲁迅作为文学者形成的过程,或者是相反地散发出去的经过。它们虽然包含着各种倾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却突升到一个统一的方向上去。小说里所呈现的两个中心,在这里最大限度地获得了接近,从中会使人感受到全体作品仿佛是浑然一体的。如果换句话说,那么就是这里的所有运动都是朝着一个中心的运动。……就像一块磁石,集约性地指向一点。这是什么呢?靠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如果勉强而言的话,那么便只能说是“无”。(第98-99页)

能够看到,在竹内好的思路、语汇中,在与他所谓“文学者”鲁迅紧密联系的地方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极强的否定性意义的词:“破却”、“涤荡”、“怀疑”、“丢掉”、“绝望”、“虚妄”、“摆脱一切规范、摆脱过去的权威”、“否定地形成了他自身”、“无”。并且,在他关于《野草》的仍然难免令人困惑的言论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他对于“无”的指认,进而人们能够看到,他的笔下也出现了颇为朴素、易于辨识的解释性话语:“不靠天不靠地,不以任何东西来支撑自己,因此也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于自己一身”、“摆脱一切规范、摆脱过去的权威”。连贯起来看,可以大致知道,竹内好笔下的否定性语汇究竟可以否定那些东西,又否定到何种程度。不仅仅是否定梁启超式的文学功利论调,更兼有某种彻底否定世间一切既有价值规则的决绝意志,到达的是连“绝望”也还可以进行怀疑的生命极境——这正是一种亲身体验虚无的境地啊,{1}所谓“不靠天不靠地,不以任何东西来支撑自己”,摆脱规范、权威等等就是了——这不是离尼采“上帝之死”式的虚无体味很近了吗?联系前文的话,所谓“向死而生”、“死的自觉”,在哲学的意义上,不也正是从终有一死、终归虚无的生存警示中升华出奋然而生、创造生存意义的积极意志吗?所以,在竹内好不乏晦涩、艰难的语汇中(我不清楚,究竟是竹内好有意避开了对哲学术语的借用呢,还是1940年代的日本文化界对于如今已经显得相当明晰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路,比如“遭遇虚无”、“体验虚无”、“向死而生”等等的认知的确处乎混沌之中。或许,后者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他其实是真实地触及到了近现代人类精神中的重大问题的。应该承认,他对这类问题的触及虽然不乏晦涩、混沌之处,但也的确堪称鲁迅研究界的一种最早、最深刻的参悟。

因此,可以结论说,竹内好围绕“文学鲁迅”不断抛出的种种语汇、言说,在其最深处正是指向鲁迅自我生命内部的“虚无境遇”、“虚无体验”的。在这个意义上,再去领会“鲁迅的文学,是质询文学本源的文学”,似乎就可以悟到,当竹内好反反复复地围绕“文学鲁迅”而言说的时候,他对于鲁迅一生的诸多可见之事兴趣不大,他集中精力探寻的乃是鲁迅自我生命生长过程中的某种难得寻见的内在机密,而竹内好对这一机密的个性化命名却是“文学者鲁迅”、“鲁迅的文学”、“文学自觉”、“文学的正觉”、“本源的自觉”、“第一义的文学”、“质询文学本源的文学”等等语词——这的确是令人费解而易生歧义的。与其说,当年的竹内好似乎找不到更具通约能力的语汇来言说他朦胧把捉到的鲁迅秘密——这秘密其实正是鲁迅与虚无的相识、相遇和相抗——毋宁说,他反反复复地使用的数个相关的关键词是最不具备话语交流的通约机能的词汇,这些词汇的某种精深意义的被赋予简直可以说纯属“竹内式的强行植入”,让人很难得其门径而悟。

“文学鲁迅”与鲁迅的“反击——超越”虚无

竹内好逻辑内的“文学鲁迅”不仅仅具有上述的“体味虚无”的意向,更同时指涉着某种积极的“孕育——崛起”机能——细心的读者在我上引的竹内文本中可能已经隐隐感觉到了。竹内好也更为明确地说过:

倘若只是走到绝望便止步不前,那么他就只是个虚无思想家了。事实上,也正有批评家专在他身上挑出“虚无”来。当把思想从人那里抽离出来,在静止体中看待时,情形便会如此。但人是不会居住在“思想”的贝壳里的。鲁迅不在绝望之中。他背弃了绝望。不仅走向杨朱、老子和安特莱夫,也从杨朱、老子和安特莱夫走向墨子,孔子和尼采。在这彷徨的路途上,作为天涯孤独的文学者,他与《离骚》诗人同在。(第107页)

在这里,人们不得不再次确认“竹内鲁迅”的真实和深刻,竹内好触到了鲁迅对“绝望”的“背弃”。更精当、深刻的说法,我以为——无论竹内好本人是否自觉——他在这里谈论的正是鲁迅生命历程中真实发生过的“相遇虚无”而又“超越虚无”的精神蜕变。可以指向竹内“文学鲁迅”“背弃绝望——超越虚无”的“孕育——崛起”机能的话语,在竹内好的《鲁迅》中当然还有:

……惟有绝望才生发自身当中的希望。死孕育生,生又不过是走向死。(第10页)

他晚年反悔早期作品中的虚无倾向。这些都被人解释为鲁迅的思想进步。但相对于他顽强的恪守自我来说,思想进步实在仅仅是第二义的。在现实世界里,他强韧的战斗生活,从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这一侧面是解释不了的。……我认为,把他推向激烈的战斗生活的,是他内心存在的本质的矛盾。(第12页)

文学者鲁迅也是一个混沌。(第12页)

这个混沌,把一个中心形象从中浮托上来,这就是启蒙者鲁迅,和纯真得近似于孩子的相信文学的鲁迅。(第14页)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鲁迅,是个彻头彻尾的启蒙主义者。我认为,能有像鲁迅这样的启蒙者,足以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骄傲。然而,我的疑问是,一个文学者鲁迅、一个反叛作为启蒙者自己的鲁迅,是否更加伟大呢?是否正因为如此,才成全了现在的这个启蒙者鲁迅呢?因此,把鲁迅冰固在启蒙者的位置上,是否把他以死相抵的惟一的东西埋没了呢?(第16页)

对我来说,鲁迅是一个强烈的生活者,是一个彻底到骨髓的文学者。鲁迅文学的严峻打动了我。……现在我越发觉得鲁迅的严峻并非简单的严峻。(第39页)

需要首先说明一下,竹内好在上面的一处引文中直接谈到了晚年鲁迅与所谓“虚无倾向”之间的对立关系。在笔者的逻辑内,这当然很值得注意,但是竹内式深刻之语的含糊不明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晚年”究竟所指如何;一是“早期作品的虚无倾向”其意也有待澄清。但这个问题要留待下文再谈。

细味此处的诸多引文,沿着竹内好的逻辑,不难看出,他所谓“启蒙者”鲁迅是处乎积极奋进的人生境地的:这一“鲁迅”是“生”,是“激烈的战斗”者、“彻头彻尾”的“启蒙者”、“强烈的生活者”,等等。相应地,上述引文中的“绝望”、“死”、“内心存在的本质的矛盾”、“混沌”、“以死相抵的惟一的东西”等等是指向消极、否定意味的,回顾第一部分的讨论,说这种消极、否定之意味正如所谓“死的自觉”、“罪的自觉”等等一样足以通达到人生的“虚无境遇”、“虚无体味”,应该并不突兀了吧。而竹内好不厌其烦地表示着——积极奋进之境中的“启蒙者鲁迅”正是从这一消极、否定的虚无渊面中(在竹内的逻辑中“文学者”鲁迅更直接、紧密地联系着这一生存境遇)诞生、升起的:

鲁迅是诚实的生活者,热烈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者,但他并不以此来支撑他的文学,倒是把这些都拨净了以后,才有他的文学。鲁迅的文学,在其根源上是应该被称作“无”的某种东西。因为是获得了根本上的自觉,才使他成为文学者的,所以如果没有了这根柢上的东西,民族主义者鲁迅,爱国主义者鲁迅,也就都成了空话。(第58页)

对绝望感到绝望的人,只能成为文学者。不靠天不靠地,不以任何东西来支撑自己,因此也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于自己一身。于是,文学者鲁迅在现时性的意义上诞生了。致使启蒙者鲁迅得以色彩纷呈地显现出来的那个要素,也因此成为可能。我所称之为他的回心,他的文学的正觉,就像影子产生光那样被产生出来。(第107页)

鲁迅是文学者。首先是个文学者。他是启蒙者,是学者,是政治家,但正因为他是文学者……(第108页)

无使有成为可能,但在有当中,无自身也成为可能。这就是所谓原初的混沌,是孕育出把“永远的革命者”藏在影子里的现在的行动者的根源,是文学者鲁迅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的终极之场。(第142页)

在今天,一种清晰的存在主义哲学视野完全可以把竹内好曲折而令人困惑的话语和思路凸现为:“启蒙者”鲁迅作为一个顽韧、热烈的生活者、战斗者(民族英雄、民主主义者、爱国者、永远的革命者,等等),作为具有某种信仰者气息的真正的人,正是源自鲁迅对于生存虚无的痛切体验和悍然穿越的,而竹内好曲折、晦涩的话语路径一旦被明晰起来,却大体是这样的:“文学鲁迅”既精深地联系着“无”(体验生存虚无)之鲁迅,又无限生成着“有”(创造生存价值)的鲁迅——一个“彻头彻尾的启蒙主义者”。

在《鲁迅》之《结束语——启蒙者鲁迅》中,竹内好表示:“关于‘文学者鲁迅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的终极之场’,我不准备再多啰嗦些什么了。”似乎一旦说完“文学者鲁迅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之后,其《鲁迅》一书就算写完了,他孜孜关注的问题似乎已经被“解决”了。

1949年竹内好写《作为思想家的鲁迅》(《鲁迅》再版时的附录文章),其中却又出来了以下的文字:

鲁迅不能相信善能对抗恶。世界上或许有善,但那是另一回事,他自身却不是。他的与恶的战斗,是与自己的战斗,他是要以自毁来灭恶。在鲁迅那里,这便是生的意义,因此他惟一的希望,就是下一代不要像自己。……鲁迅的这种虚无主义,当然是以一个后进的、封闭的社会为条件的,但是应该注意到,它在鲁迅那里却孕育着一个诚实的生活者的实践,同时,它也显示着现今中国文学的自律性的本源。(第149页)

后来,鲁迅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摆脱了早期的尼采主义的影响,但他虚无主义的本质却并没改变。和其他新思想一样,马克思主义也并没带给他解放的幻想。(第150页)

鲁迅是近代中国的最大的启蒙家,这是众口一致的评价。孤独的精神把虚无的深渊包藏在内面,又是怎样得以外化出一个启蒙家来的呢?表面上看去,这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但正是这种二重性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由此把鲁迅的位置确定在传统与革命纠葛在一起的近代中国的二重性格中。(第150—151页)

很有必要对上引的三段文字做一点细读性的分析。

第一段,首先,这都是竹内好的“不证之辞”——其玄学主义的招数真是用到极点了。因为其“不证”,所以人也就没法子“反驳其证”了。然而,其“不证之辞”本身确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竹内好不曾界定“虚无主义”的内涵,却又断言“鲁迅的这种虚无主义”如何如何。联系其前后语境,可以推论其“虚无主义”一词是在颇为消极的意义上使用的,譬如“不能相信善能对抗恶”之类。另一方面,竹内好又断言鲁迅自有其“生的意义”和“唯一的希望”。竹内好真的没有想过:一个有意义、有希望地生活着、战斗着的人是不可能被消极性的“虚无主义”所框定的;同样,一种能够“孕育着一个诚实的生活者的实践”的“虚无主义”是无论如何不能仅仅在消极性的意义上予以估价的。在这里,人们再次见证到竹内好之思路、行文的紊乱与矛盾。与其把“鲁迅的这种虚无主义”与一个人“不能相信善能对抗恶”的消极性命题相联系,远不如清晰地意识到,此一“虚无主义”(请联系笔者前文所谓的“虚无境遇”、“虚无体味”以及竹内好不止一次表述过的“文学鲁迅”的积极性机能。)正是那种赋予一个人颠覆既有的善恶秩序、意义原则而创建新一轮善恶秩序、意义原则的强有力的生命意志!正是尼采所谓富于价值的“积极的虚无主义”。

第二段,竹内好继续不知不觉地在消极的意义上断言,鲁迅“虚无主义的本质”并没改变。甚至断言“鲁迅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摆脱了早期的尼采主义的影响”。这观点笔者不能认同。在我看来,尼采的思想激发过青年鲁迅昂扬不羁的“虚无涉险”,其在鲁迅身心中启示过的“体验虚无——走向信仰”的精神轨迹的确是鲁迅生命深处最不会变的东西,它不会因为日后的鲁迅接触到的任何一种理论意义上的思想、主义而发生所谓“摆脱”式的大变异。竹内好一方面继续肯定鲁迅在消极意义上的“虚无主义的本质”(如前所述,这并非没有问题)并未改变,一方面又说出鲁迅“摆脱了早期的尼采主义的影响”的话,这显然是矛盾了。正是在尼采那里,“虚无体验”或者“虚无主义”得到了相当深刻的厘定,有其异常明晰的意义指向——它是被当做一个现代人毅然走向现代信仰(不得不走出古典的“上帝—基督”信仰之境)的精神基础而得到凸现的。而况,对于所谓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鲁迅并非全盘接受,他只是有所别择、有所认同。但马克思主义力求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意志与尼采惊呼“上帝死了”,呼吁人们走向“超人”之境,重塑自我生命信仰,因而同样富于革命精神、实践意志的哲学思路并不是没有其深层的相通之处,这两者都可能正是鲁迅所愿意肯定的生存方式。1930年代的鲁迅根本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带给他什么解放的幻想。自由、独立之个人的觉醒;人的生存、温饱、发展是鲁迅早已深有所悟的人之目标。而“战取”“理想人境”的“战士”生命路径也早已是他勇毅抉择过的根本生存方式,是他穿越虚无境遇的自救救人之路,鲁迅早已不必等待任何主义的从天而降式的拯救或者解放了。可以说,“战取理想人境”的实践意志,既是他本已持有的,与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更真实、更深层的相似之处,也是他深有领会的尼采哲学在其思维的深处予以积极肯定的一种生存方式。{1}

第三段,竹内好似乎难以理解:深陷虚无深渊的孤独鲁迅如何可能成了一个“中国最大的启蒙家”。最终,竹内好是把这一似乎无解的矛盾交给了中国近代社会现实的“新”与“旧”、“革命”与“传统”。{2}看来,直到1949年,竹内好的确还没有这种自觉的、清晰的思路:正因为一度深陷于生存虚无的沉渊,鲁迅才能够诞生跃出虚无沉渊的强力意志,并借此成为现代中国最深刻、最勇毅、最彻底,但又是最低调的启蒙家:一个拥有着跃出虚无渊面、实施自我救赎的生命原驱力的“自救救世者”,他可不是一个仅仅沾染了一点道德意识、社会责任之类的豪语就不可一世、不懂得“回心”、不懂得“返身向己”的,单知道“济世救民”的正角儿!

看来,真实的是,在竹内好《鲁迅》一书中存在的——我以为完全可以被明晰起来、被自觉予以归纳的“文学鲁迅”所启示的“体味虚无”的意向,所指涉的“反抗—超越”虚无的“孕育—崛起”机能,虽然不断地被竹内好本人所反复言说,然而,当年的竹内好对于他自身的言说所触及的某种内在的哲学思路,的确是并不自知的。一方面,这造成了“竹内鲁迅”闪烁摇曳的魅惑之气,另一方面,也成就了竹内式“文学论文”的独特魅力——或许,这也正是哲学与文学的区别所在:哲学要在阳光下指名道姓地推演,而文学其实更需要在幽昧不明中尽情地表现。这也正是《野草》式“文学—哲学”文本的独特光焰所在。果真如此,竹内好并不清晰、自觉的《鲁迅》文本也就歪打正着地成就了“文学论文”的独特之美,其思路、其门径是可资参悟,却难以仿制的。

如果视野开阔一点,如果作为一个思想后辈的话还可以说得彻底一点,我还想在这里指出,竹内好虽然十分深刻,也是朦朦胧胧地临近了鲁迅精神生命的深处,并因此而对鲁迅别有一番敬意,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指出过(甚至连这样的意图都似乎没有过):发生在鲁迅世界的这种他本人用“文学者鲁迅”、“文学的自觉”、“罪的自觉”、“赎罪的文学”、“回心”、“无”、“不靠天不靠地”等等语汇来表达的精神事件究竟能够如何被置放在人类精神生活的历史时空中,其意义的重大究竟具有怎样的世界范围内的可记忆性。他激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充分想象的话语是诸如此类的:“‘宗教的’这个词很暧昧,我要说的意思是,鲁迅在他的性格气质上所把握到的东西,是非宗教的,甚至是反宗教的,但他把握的方式却是宗教的。……他的表达方式却是殉教者式的。……他是作为一个文学者以殉教的方式去活着的。”(第8-9页)我所以认为竹内好这样说能够激发人们对问题的想象,是因为人们对于“宗教的”、“殉教者式的”、“殉教的方式”这类的说法是能够够有大体上的意义共识的。我们知道一个人要真正地走向宗教,到达真正“宗教的”境界往往要经过的大体心路,像释迦牟尼要“悟空”(参透了世间生老病死的大限)之后,进而才得悟救赎自我、普渡众生的真道;像列夫·托尔斯泰要历经“死亡的反复惊悚”、“虚无的不断击打”之后,又再度回归其自小就濡染其中、成年后却不以为意的基督真理之中;像克尔凯廓尔之谓“一个人不到变得非常不幸,或者说,不到能深深领会到生活的悲哀而感慨万端地说:生活对我真是毫无价值的时候,他是不会企图得到基督教的。”③可以看到,当竹内好把鲁迅与“宗教的”、“殉教者式的”、“殉教的方式”这类话语联系起来时其实是大有奥妙的。遗憾的是,竹内好满足于点到为止(是否,他真的以为这样一点就已经够了?还是20世纪40年代的他其实已经没有能力说得更透彻了呢),作为读者,我觉得他说得很不够。尤其是竹内好在这里既把鲁迅与“宗教的”等等相联系,但又是把他与(传统)“宗教的”相区别的,一方面明确地指认鲁迅的“非宗教”、“反宗教”气息,又同时深信鲁迅“是作为一个文学者以殉教的方式去活着的”。如此说话就的确给人留下了矛盾、困惑。在我看来,今天也完全可以明确说出的是,一方面,竹内好足够敏锐,他感觉到了鲁迅身心中具有的信仰者气质,另一方面,他又同时意识到鲁迅并非像一个传统的佛教信仰者、基督教信仰者那样的。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说呢?笔者以为,完全可以把鲁迅称为一个现代信仰者而非传统的宗教人,更关键的是,不仅仅能够从鲁迅的部分生活实践中(在我看来,是1925年之后的鲁迅)感到他那殉教般的活法,更可以从鲁迅的精神历程中确认到他作为一个现代信仰者的精神内核、生命历程。简言之,一个鲁迅式的现代信仰者的精神内核、生命历程正是他历经过“遭遇虚无——重建意义”的精神鏖战;通俗一点说的话,他历经过“不靠天不靠地,不以任何东西来支撑自己,因此也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于自己一身”的精神锻冶,而且,有了这样的精神锻冶之后才会有实际生活中的殉教般的活法,{1}才会出现如此这般的生命奇迹:

使文学者成为可能的,是某种自觉。正像使宗教者成为可能的是对于罪的自觉一样……。正像通过这种自觉,宗教者看到了神一样,他使语言找到了自由。不再被语言所支配,而反过来处在支配语言的位置上。可以说,他创造了自身的神。(第107—108页)

大体说来,从古典到现代的人类精神史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精神衍生趋势,即从传统的有神、有上帝、有佛陀、有真主等等的宗教信仰时代走到了上帝、佛陀等等各式神灵日益远去,而人自身不得不勇而承担己身之虚无、之自由,勇而抉择、创造自我之价值、之意义的现代信仰建构时代,正是在这样宏阔、绵长的精神衍生时空中,鲁迅的生命存在有着他难以漠视的现代性意义、世界性价值,而20世纪40年代的竹内好可以说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鲁迅生命中非同小可的深刻、顽韧、严峻,但是却未能明晰地言说出其背后的精神秘密,亦未能充分、完整地意识到鲁迅式生命的精神史意义、世界性价值(不仅仅是所谓东亚之近代化,且又往往是东亚社会性文化的近代化价值)。

当然,竹内好完全有理由、有权利守住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立场——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的日本究竟怎么了:曾经前景辉煌,几乎万众一心,以为光明正义的“东亚战争”、“太平洋战争”,事实上日益陷入窘局,一度似乎并不存在的日本知识人的厌战情绪至少已经在地底下生根发芽了吧?深刻、敏锐、自强(作为生命个体的自强,同时也紧密地联系着日本民族、国家的自强)如竹内好者究竟该何去何从呢?在奋力自强与日渐明朗的暴力“戕他”之间,乃至在不得不落入失败结局的剧烈悲剧感之中,可以想象,竹内好的内心一定有过绝望的、无所适从的挣扎。鲁迅式的带着绝望的挣扎(更明晰地说,应该是鲁迅式的“征战虚无”的境遇)这才深深地吸引了其实深陷在历史世界与自我生命的共同困惑之中的竹内好的吧。而我以为,在竹内好那里,更多地还是属于社会历史层面的困境所导致的生命困惑。

竹内好有自己铭心刻骨的问题症结,这份诚实是属于他的。然而,他的问题毕竟首先是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日本思想者的问题。竹内好既没有面对某种人类生命,抑或日本国民是否已经迫不得已地踏上了“上帝死了”、“佛陀已去”的重塑信仰的时代,乃至必得要面临这一时代的“历史—文化—生命”诸问题;也没有面对鲁迅的生命之路与这一人类精神史进程的内在关系问题。当然,今天的人们可以思考,21世纪的人类生存跟所谓“上帝死了”、“佛陀已去”之类的问题构成的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当然也并不是当年的鲁迅自觉意识到的问题。这问题在本质上生发于19世纪早期的克尔凯廓尔、尼采,并且被20世纪早期的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高高地擎起,可以说,大体在20世纪后半期的萨特那里修成一份富于现代意义的“生命—精神”正果。它在鲁迅生命历程中的真实意味在于,鲁迅远不是以自觉的哲学文本参与此一问题的,鲁迅是以他生命本身的生存律动为这一问题的真实性作了一次活生生的属于中国、属于东亚的确证,{2}并因此而铸就了他自我生命的深度、力度和亮度。在这个意义上,“竹内鲁迅”的意义之一或者正在于,即使早在20世纪40年代,“鲁迅世界”中某种富于现代人类精神史意义、世界性价值的生命行迹也并不是绝对地没有“解人”,尽管这个“解人”的所悟所思是与“混沌”(借用竹内好本人爱用的一个语汇吧)不明紧密相邻的。

“文学鲁迅”获得“自觉”的时机

在某种角度上,这个问题最能凸显“竹内式”的思维特点。我们知道,竹内《鲁迅》的一个最著名的论点是把写作《狂人日记》之前的“沉默鲁迅”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对此,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竹内好的确把捉到了“沉默鲁迅”的一种隐秘机能;另一方面,在与之相关的关键地带,竹内好也更其明显地露出了他自身思路上的紊乱与矛盾。

前文已经讨论过,竹内好意义上的“文学鲁迅”内在地联系着鲁迅自我生命“体味虚无—超越虚无”的深根地带。然而,鲁迅的一生究竟是如何体味并且超越虚无的呢?这其实是竹内好极力想探明而又并未真正探明的问题——所谓“强韧的战斗”者、启蒙者鲁迅究竟是如何具体地生成的呢?竹内好留给我们的遗憾在于,即使是对于他自身逻辑范围内的“文学鲁迅”,他其实既不明了“文学鲁迅”的“来龙”,亦未看清“文学鲁迅”的“去脉”;但竹内好也给了我们又一个启示:他真实地感悟到了鲁迅自我生命路径上的一个关键的发酵期“沉默鲁迅”的独特价值。

鲁迅在留日期间写出数篇文言论文之后,自1909年回国到1918年《狂人日记》的“出世”,这段时间他大体上可以说处乎沉默,这是共识。关键是,此番“沉默”在鲁迅的生命历程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很长时间里,几乎所有的鲁迅研究者都认可“沉默”就是“沉默而已”,隐含的意思至多也是鲁迅曾经消极、悲观、观望过,再或者基本上忽略之,可以说,唯有20世纪40年代的竹内好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天启,竟敢于这样宣称:

我的想像是,如果允许说得夸张一点儿的话,那么鲁迅在晚年已超越了死,或者说和死做了场游戏。他决意去死的时机,是在以前,剩下的事情只是收拾残骸而已。(第7页)

那么,所谓鲁迅“决意去死的时机”究竟是什么时候?纵观竹内的《鲁迅》,应该可以落实在此处吧:

最弄不懂的部分是他发表《狂人日记》以前在北京的生活,即林语堂称为第一个“蛰伏的时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对鲁迅来说,这个时期是最重要的时期。他还没开始文学生活。……我想像,鲁迅是否在这沉默中抓到了对他的一生来说都具有决定意义,可以叫做回心的那种东西。我想像不出鲁迅的骨骼会在别的时期里形成。他此后的思想趋向,都是有迹可寻的,但成为其根干的鲁迅本身,一种生命的、原理的鲁迅,却只能认为是形成在这个时期的黑暗里。所谓黑暗,意思是我解释不了。(第45—46页)

这里,关键的是“叫做回心的那种东西”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还是与“一种生命的、原理的鲁迅”紧密相关的。在接下来的文字里,竹内好继续他最关心的话题:“我把他叫做赎罪的文学就是这个意思。而他获得罪的自觉的时机,似乎也只能认为是这个在他的生平传记里的不明了的时期。”(第46页)“鲁迅的文学,在其根源上是应该称作‘无’的某种东西。因为是获得了根本上的自觉,才使他成为文学者的……我是站在把鲁迅称为赎罪文学的体系上发出自己的抗议的。”(第58页)至此,联系前文的论述,不难得出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当竹内好强调“沉默鲁迅”的意义时,他强调的其实是“沉默鲁迅”与他所谓“文学鲁迅”所共同触及的鲁迅自我生命历程中的“虚无境遇”、“虚无体味”。我以为,正是在这里,竹内好又一次悟得了真实。在我看来,鲁迅一生与虚无的交锋呈现出三种各个不同但又有内在联系的状态:留日时代积极昂扬的“虚无涉险”——沉默时期消极性的“虚无遭际”:亲历、深陷虚无之境——《狂人日记》之后的“反击虚无—自我锻冶”(1918—1925)、“超越虚无—自我救赎”(1925—1936)。{1}“竹内鲁迅”虽然未曾涉及留日时期鲁迅积极的“虚无涉险”;对于《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反击虚无—自我锻冶”,直至“超越虚无—自我救赎”的“心路—生存”历程也缺乏自觉的感悟和认知,话语间虽偶有天才式的深刻点击,但也是语焉不详、矛盾倍出;但唯独对于“沉默鲁迅”的“遭遇虚无”、“体味虚无”,乃至“自觉自悟于虚无”却有过正面、强势的强调,其功劳我以为是不可轻视的。

今天,在一定的哲学思维的启示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自我生命中的一处最为深刻的精神体验(无论是朝向中国现实社会的“‘无路—绝望’体验”,或是直指自我人生的“‘绝望—虚无’咀嚼”,还是放眼混沌国人的“‘蒙昧—虚无’透视”)都可以说是非常真实地发生在鲁迅的“沉默十年”之间的。“沉默鲁迅”与虚无的此番交锋,当然与他留日时期有过的诸多亲身经历、吸纳过的诸多精神资源大有关联,但毕竟也呈现出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新质:那就是从留日时期的尚有希望、尚有可为(《新生》虽则失败,但文章总还可以写、可以发表;也更不需要活生生地面对那场无爱、无性的婚姻)到归国之后的哑然沉默、无所作为:不仅深陷自我人生的无望、虚无之中,也身处周围人众的混沌、蒙昧、虚无之间。可以说,此中的鲁迅思虑深广,但却不得文字,其所思之深(其最深刻之处也正在于鲁迅不仅在透视生存世界、周围人众的虚无境况,同时也不得不正视自我的生存状况,返身向己——此之谓“回心”?——觉悟到自我生存的虚无不义)在他此间的日记里、在小说《怀旧》之中均可以见出,在日后(自1918年开始)的文字里也是可以返顾得到的。{1}鲁迅的生命轨迹有他富于内在逻辑、曲折丰富的生命起点、精神巅峰以及相对平稳、但也令人唏嘘感叹的实践时期,而“沉默鲁迅”(1909—1918)作为鲁迅自我生命路途中所遇最坚苦,所思也最艰难、最深刻的一段却因为其“沉默”而长时间里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但竹内好不是这样,他早早地就强调了这一段,而且正是强调其中意味深厚、启示性很强的鲁迅自我生命与其自我生存虚无的“裸身交锋”,不能不说,这是一份惊人的发现。在他这样宣称之后,在他的书已经译成汉语之后的多年里,中国鲁迅研究界正视这个问题、这一思路的人也为数不多。2000年,吴晓东写出了《S会馆时期的鲁迅》(《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001年前后,钱理群在北京大学主持的课堂上列出专讲:“十年沉默的鲁迅”,认为“这十年,却是鲁迅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2}他们对竹内好尤为关注“沉默鲁迅”的思路都表示了肯定的态度,而另一位可以说颇不认可竹内好如此思路的则是高远东,他直截了当的结论是:

《域外小说集》是鲁迅小说的媒介之一,也是鲁迅文学骨骼成长史的重要一环。在与古今中外思想文学的学习和超越中,在对自己民族和个人生命的自觉和反省中,鲁迅的文学骨骼慢慢长成了。这一过程虽然有波折起伏,有挫折创伤,不乏戏剧性,但它确实与竹内好笔下绍兴会馆那个神秘诡异的玄渺意境关系不大。③

我以为,止乎“接棒”竹内好关于“沉默鲁迅”的解读当然是不够的,而断言“鲁迅的文学”与“绍兴会馆那个神秘诡异的玄渺意境关系不大”,恐怕也会留下未曾实现“相互理解”的遗憾吧?鲁迅的文学连接着鲁迅的生命,而鲁迅的生命里的确是有他极其关键的一步,是存在于、并反复地酝酿于他的“沉默十年”之中的。

接下来,我打算清理“竹内鲁迅”在此处的议题上所留下的遗憾。

首先,我想径直、简单地指出的是,在精神实质上,竹内好的《鲁迅》对于“留日鲁迅”其实是无所关注的,诚然,他说到了鲁迅留日期间的诸多生活化事件,但却恰恰缺失了对鲁迅精神生命中最初的、最精深的“独立构成元素”的关注。这里暂不涉及竹内好如此这般的原因,仅从事实上看,竹内好对“留日鲁迅”的数篇文言论文、《域外小说集》没有多少关注,这使得他的“鲁迅论”注定了没有整体感——明显地缺少了开端啊!诚然“沉默鲁迅”所遇坚苦、所思深刻,但是“沉默鲁迅”对其所遇(包括其自我人生的遭际以及他自身所不得不面对的环境律例)的自悟自省之所以独具深度、浓度,难道不是与他当时所拥有的主体精神深度、浓度息息相关的么?而“沉默鲁迅”的主体精神世界显然不能够局限于沉默之际的鲁迅精神状态,而是必然地联系着他之前的精神生命积淀的。我以为,竹内好并不怎么明晰地指认到的“沉默鲁迅”的意义(如前所述,可明晰化为鲁迅亲身遭遇虚无、体味虚无的意义指向),其实是在“留日鲁迅”的精神积淀中以一种想象性的方式呈现过的。尤为警惕“竹内鲁迅”的“陷阱性”的高远东就指出过《域外小说集》之于鲁迅的“原点”性意义。透过《域外小说集》中鲁迅的翻译选择,高远东指出了这一事实:“留日鲁迅”其实更受“表现现代人内面生活本质的‘神秘幽深’之作”的吸引。{1}而在我看来,沿着这一事实指认有心者完全可以悟到:至少,“神秘幽深”的具体指向之一是足以通达到“留日鲁迅”与“虚无境遇”的想象性相遇的。这里没有篇幅对此进行具体的论证,但是,笔者曾经以“留日鲁迅”的文言文本为对象论证过类似的议题。{2}而对于这一与“沉默鲁迅”的生命机密内有联系的深度精神密码,“竹内鲁迅”恰恰令人遗憾地失察了。

其次,我想说明的是,在竹内好那里,鲁迅最根本的“生命—文化”特质“战士人格”的生成道路也是并不明晰的。

诚然,竹内好反反复复地陈述过鲁迅的积极、强韧和独立不依,但这不过是他对鲁迅的一个方面的直观,竹内好并未能实现对这一直观的切实论证。也就是说,对于竹内好本人其实最想说清楚的问题:“彻底到骨髓的文学者”、“强烈的生活者”、“彻头彻尾的启蒙主义者”、“近代中国的最大的启蒙家”的鲁迅究竟是如何生成的,他并未能够在他自己的话语逻辑间明晰地予以完成。恰恰相反,竹内好完全不以为意、不自觉地展露着他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和不明。竹内好的《鲁迅》模糊、玄妙地走完了这样一个陈述过程:“文学鲁迅”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如前文所述,这过程可换言之曰:深味虚无境遇的“文学鲁迅”无限地生成了一个“强韧的战斗者”鲁迅、“启蒙者”鲁迅;而生成的关键时机是鲁迅的“沉默”之时。对于这一过程,竹内好所艰难展示的,基本上是基于现象层面的直观性并置,远没有深层次地体悟到数种状态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他重点关注的更是“深味虚无”的“文学鲁迅”及其特定时机。于此,竹内好在他大体上说得过去的陈述中留下的问题是——他对于鲁迅的上述直观性陈述并没有得到他自身建基于鲁迅文本解读上的确认,而是相反,竹内好自己对鲁迅文本的解读甚至完全悖逆了他极为认可的作为“顽韧的战斗者”、启蒙者的“鲁迅生成过程”。

和李长之相反,我看重这两篇作品(指《在酒楼上》和《孤独者》——笔者)。不论作为作品他们是怎样的不成熟,不及《孔乙己》系统的浑然一体,甚至比不上《药》也未可知……他在这里所力图创造的人格,的确是值得称之为创造的。然而,这个系统只有近似习作的两篇而此后不再,其人格结果并未通过作品行为被创造出来。(第87页)

应该首先承认,竹内好在这里触到的真实:《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的确隐隐约约地意欲呈现出某种为鲁迅自身所期待的“战士人格”。尽管竹内好十分武断地把这两部小说与鲁迅的一系列同类小说(《狂人日记》、《祝福》、《长明灯》等等)进行了割裂,发现的仅仅是部分的真实。尤其是,他断言小说力图创造的“人格结果并未通过作品行为创造出来”,更呈现出一种面对颇富有机性的“鲁迅作品世界”尚缺乏一种整体性观察视野的解读状态。的确,鲁迅力图创造的某种“人格”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之中未能清晰、断然地出场,但是,这一“人格”在鲁迅日后写成的作品中是否清晰、断然地出场了呢?竹内好似乎不这样提问题。他继续说:

同样一种东西,使小说归于败笔,却在这里成就了诗。或者说,在使诗成功的过程中,使诗获得了成立。而且,当按照年代顺序考虑到他紧接着又展开了独特的“杂文”形式时,至少在表现形式上,把《野草》看作了一座过渡的桥梁不是也没错吗?(第93页)

令人吃惊的是,竹内好对鲁迅文体的某种根本性转换路径:小说——《野草》——杂文,也有着极富洞察力的敏锐把握,尤为可贵地指出了《野草》作为鲁迅文体的过渡性特点,尽管他并没有说出其中的所以然。

它们(指《野草》中的部分作品——笔者)所传递的鲁迅,比起传记和小说来远为逼真。描写得仿佛可以使人看到鲁迅作为文学者形成的过程,或者相反地散发出去的经过。它们虽然包含各种倾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却突升到一个统一的方向上去。(第98页)

就像一块磁石,集约性地指向一点。这是什么呢?靠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如果勉强而言的话,那么便只能说是“无”。……

打个比方说,如果把《野草》明示出来的内容塑造成人物形象的话,那么我想像,与之最近似的恐怕要表现为鲁迅想创造而又没创造成的“孤独者”的人格;或者反过来,认为“孤独者”的母胎就在其中也是可以的。但这终归是比喻,实际上,哪怕是想要近似地表现它也是办不到的。如果硬要表现的话,那么除了以生命的残骸来代替生命别无他法。(第99页)

紧接着,竹内好抄引了《墓碣文》全文,而后,就说:

很显然,这是没被创造出来的“超人”的遗骸,如果说得夸张一些,那么便是鲁迅的自画像。(第100页)

以上数段中,竹内好的陈述既极其深刻,又充满了悖论。显然,联系前文,不难意识到竹内好意义上的“文学鲁迅”(“体味—反击”虚无的鲁迅)是在《野草》中更集中、更显然地存在的。这是其一。其二,面对其实极富内在逻辑的《野草》,竹内好仍然错失良机未能把握到《野草》的整体结构与功能。一方面,他惊人地悟到了《野草》之中运行着一种鲁迅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之中“想创造而又未曾创造成的‘孤独者’的人格”。另一方面,竹内好考察《野草》的目光似乎是在《墓碣文》那里止住了{1},并且令人遗憾地得出了并不适当的结论:《野草》最终未能创造出鲁迅试图创造的某种“孤独者人格”或是“超人”形象。在我看来,这是“竹内鲁迅”的最大误区——他完全没有看到《这样的战士》在《野草》中的归宿性、总结性地位。《野草》之中,《这样的战士》宣示了鲁迅自归国沉默以来“遭遇虚无—体味虚无”,直至“反击虚无”所取得的精神硕果:那位直入“无物之阵”,反复举起“投枪”的战士,无论是作为一种独立人格,还是作为一种基本临世方式、生存方式,都是鲁迅在“反击虚无”的自觉自悟之中作出的勇毅抉择,都是一种完全、断然地“出世”了的“鲁迅人格”或者说“鲁迅的自画像”,而并非什么“没被创造出来的‘超人’的遗骸”。是否正是由于竹内好对鲁迅作品的这种关键性误读使得他的“鲁迅解读”在关注了“沉默鲁迅”的时间界定之后,就再也没有获得对于鲁迅生命流变的时间意识了?面对他的那个最终结论:“无使有成为可能,但在有当中,无自身也成为可能。这就是源初的混沌,是孕育出把‘永远的革命者’藏在影子里的现在的行动者的根源,是文学者鲁迅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的终极之场。”(第142页)在竹内好的《鲁迅》中,我们却没有办法清晰地看到在沉默之际遭遇(虚)“无”、体味(虚)“无”的“文学鲁迅”究竟是在何种空间、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酝酿、实施了对于(虚)“无”的“反击—超越”,直至能够“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当鲁迅最内在的生命流变行迹被取消了其应有的、更完整的时空刻度之后,摆在人们眼前的“竹内鲁迅”不能不是浑沌难明、矛盾悖论的。

文坛无战士,可孙文却是战士。那么,孙文所象征的是什么呢?所谓“永远的革命”又是什么呢?对我来说,这些都是难以解开的问题。我想,这些问题和他没创造成的“孤独者”以及用来做注释的《野草》有关,而这想像也大抵不会是不着边际的。(第115页)

这之后,竹内好又在大量地征引鲁迅各个时期的文本之后,发问了:

我说过,鲁迅在孙文身上看到了“永远的革命者”,而又在“永远的革命者”那里看到了他自己。但我的目的是从鲁迅那里找出我在这份研究笔记里作为主题来处理的那些疑问——即所谓“永远的革命者”是什么?和鲁迅具有怎样的关系?鲁迅通过这种关系表现了什么?使其能够表现出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换句话说,那么就是鲁迅作为文学者,他的自我形成意味着什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第126页)

而他自己的总结是“这是他时隔多年又一次重复了在梁启超身上所做的自我破却,不是间接地说明了他自己在黑暗中是如何形成的吗?若进而言之,那么鲁迅在孙文身上看到了‘永远的革命者’,不就是他借助‘永远的革命者’而使自己站在了和孙文同一的对立关系中吗?……是否可以这样说呢?在危机的状态下,他一方面以死的决心来不断生成自己,而另一方面又把这一矛盾最终一直带到了自然的死”(第126页)。可以清晰地看到,竹内好一方面继续言说着鲁迅“那没创造成”的“孤独者”人格,一方面又真切地意识到鲁迅自我生命的生生不息与“永远的革命者”(也正是所谓“战士”人格)之间的血肉关联。此中的矛盾,以及此间无法厘定的时空刻度真实地构筑了“竹内鲁迅”的难以辨认。

原型性意义之二:“启蒙鲁迅”——屹立、作为于悲苦人间的“思想—实践”性鲁迅

竹内好对于他所谓“文学鲁迅”不止深挖、穷追不舍,而对于同样是他自己惯称的,并且反复使用的“启蒙者鲁迅”则兴趣不大。他不止一次表示“启蒙者鲁迅是既知的”,那意思是:启蒙者鲁迅是清楚浮现的,是人们都看得见的,不需要怎样去参悟。所以,他的《鲁迅》一俟把竹内意义上的“文学鲁迅”言说得差不多了,一俟把“文学者鲁迅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之类的话题言说得差不多了,就预备收笔。竹内《鲁迅》的最后文字《结束语——启蒙者鲁迅》译成中文仅两页多一点点。不得不承认,“竹内鲁迅”诚然依据他自身的逻辑看到了鲁迅世界的原型性构成,但是,他本人对于鲁迅身心中的两种原型性构成因素的态度却是很不一样的,给予的关注度也迥然有别,这应该跟他的思维取向有关,跟他自己的问题偏好有关。因此,本文能够给予竹内逻辑上的“启蒙鲁迅”的探讨也只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一些富有意味的讨论还是可以稍作展开。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说,竹内意义上的“文学鲁迅”意味精深,却不乏晦涩莫明之处的话,那么,他的“启蒙鲁迅”则往往止乎点到,几乎是仅有一指方向而欠缺具体状貌的——与此相关,在这个地带上,做出比竹内好更出色的学术业绩的后来者也是比较多的。

我们能够首先见出竹内“启蒙鲁迅”积极有为的“战士人格”。

即使在竹内好的逻辑内,“启蒙鲁迅”、“文学鲁迅”也本是一个浑然整体中的两种相对独立的构成素,如前所述,竹内好的此种区别,凸现的意义之一就是,在一个相当超前的时刻,他以“文学鲁迅”为关键词根连、挖掘了鲁迅自我生命内部足够精深的某种机密。如果说,竹内意义上的“文学鲁迅”指涉着“鲁迅之为鲁迅”的“心因”,那么,他所谓的“启蒙鲁迅”则大致呈现着“鲁迅之为鲁迅”的“外象”。当然,此“心因”与“外象”本是共存于“一体”之中的,它们之间首先就会存在一个毗邻区或者共栖地。对于“启蒙鲁迅”而言,他与“文学鲁迅”的“毗邻”区在于“启蒙鲁迅”也同样会呈现出一种积极有为、勇毅抗战的人生状态。正如笔者在关于竹内好“文学鲁迅”的第二种义项中所指出的,“文学鲁迅”能够意味鲁迅“反击—超越”虚无的“孕育—崛起”机能,与此紧密相联,实质上正是经此“孕育”而“崛起”的“启蒙鲁迅”就必定首先显示为一个积极决绝、顽韧不屈的鲁迅像。反复阅读之下,竹内好晦涩难懂的《鲁迅》给笔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慢慢地浓缩为三处:一、其全书孜孜以求的是要“揭示鲁迅生命”的某种内在“秘密”(参阅第10-11页);二、正是对这一内在秘密的穷追不舍让竹内好来到了“沉默鲁迅”的面前,并且极为正视其隐含的意味,同时也导致了竹内好对鲁迅作品的一系列不乏意味的误读;三、全书之中,竹内好不断地惊异于鲁迅生命的“顽强”、“强韧”、“激烈”、“强烈”、“彻底”,等等,真实的是,他要追问和解释的“秘密”正是——“在鲁迅那里”,这一切“为什么会成为可能呢”(参阅第11页)?前二处更直接地联系着竹内意义上的“文学鲁迅”,第三处就是笔者所谓的竹内“文学鲁迅”与“启蒙鲁迅”的共栖之地。这块共栖地,从竹内“文学鲁迅”的角度上看,它呼唤人们去探寻顽韧、强劲之鲁迅得以生成的生命深根、生命机密,从“启蒙鲁迅”的角度上看,它似乎仅仅是直截了当地呈示鲁迅那令人无法漠视“毅然决然”、“横刀立马”的“战士人格”。对于鲁迅的这一“战士人格”,鲁迅研究者都不会感到陌生的吧,借竹内好的话就是这一“启蒙者鲁迅是既知的”,而人们往往陌生、忽略的(也是竹内好借“文学鲁迅”的思路意欲弄清楚的)是:为什么唯有鲁迅能够这样,其他人则并不如此呢?

其次,能够看到竹内意义上的“启蒙鲁迅”也正是一个执著于改造中国文化、中国人、中国社会的“思想—实践”者。

虽然竹内在其《鲁迅》一书中没有给予他所谓“启蒙者”鲁迅更多的关注,但是,在他的语义里,“启蒙者”鲁迅之于鲁迅世界的重要性却又是被其所孜孜强调的。

恐怕连鲁迅自己也没意识到,启蒙者和文学者,这两者在他那里一直互不和谐,却又彼此无伤。(第14页)

鲁迅在死的同时成为民族英雄……但在这七年里,却没有一部像样的关于鲁迅的传记。……和文学方面相比,是否更为政治方面所利用?而且和我所理解的鲁迅精神是否有着遥远的距离?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鲁迅,是个彻头彻尾的启蒙主义者。我认为,能有像鲁迅这样的启蒙者,足以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骄傲。(第16页)

为什么说是好懂呢?根据在于他处理事实的态度不同。……他不再为自己现在所背负的“影子”所烦恼。事实就是事实,所以处理事实的启蒙者鲁迅,就只是一个纯粹的启蒙者鲁迅。他由父亲的病和在南京所受到的新学的影响而立志医学,以救助国民;又由于知道了精神比肉体的重要,便弃医从文。(第54—55页)

在本质上,我并不把鲁迅的文学看作功利主义,看作是为人生,为民族或是为爱国的。鲁迅是诚实的生活者,热烈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者,但他并不以此来支撑他的文学,倒是把这些都拨净了以后,才有他的文学。(第58页)

这封致许广平的信写于民国十四年,与《战士和苍蝇》同年。“改造国民性”的提法可以直接解释为永远革命,……“改造国民性”并不直接是他的文学,而是“不用之用”把自己破却在那里的影子,这也是无需再重复的。(第136—137页)

可以说,他是在一边和死较量一边持续着生的。这使他在某一时刻超越了死,成了民众的英雄。(第135页)

他的批评态度,最清晰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史研究,一是他晚年所致力的对版画家的培养。后者与文学不同,最能体现出鲁迅启蒙者的一面。(第78页)

鲁迅是文学者。首先是个文学者。他是启蒙者,是学者,是政治家,但正因为他是文学者……他是教育者,宗教者,亦是因此之故。(第108页)

细读之下,不难见出,在竹内的逻辑内,“启蒙鲁迅”是紧紧联系着作为“民族英雄”的“表象”鲁迅的。这位“民族英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实践性,爱国,有志于“救助国民”(从肉体而至精神),“改造国民性”,“永远革命”,致力于帮助青年(集中表现为帮助投身于文学、艺术的年青人),有强烈的救世意志。在竹内好看来,这位“民族英雄”的“文学”在一般人眼里也正是“为人生,为民族或是为爱国的”的,但在竹内好眼里,真正的“文学鲁迅”却与此并没有本质性的深层联系,恰恰相反,为“改造国民性”,“为人生,为民族或是为爱国的”创作者鲁迅与做学问,作为教育者,甚至作为宗教者的鲁迅更为类似,而仅仅与竹内意义上的“文学鲁迅”有所联系,绝不能意味“文学鲁迅”的精深内蕴,因而只能归属于他所谓“启蒙鲁迅”的意义与作为之中。

我尽力在《鲁迅》一书中找寻竹内好涉及他其实并不轻视的“启蒙鲁迅”的文本,但所得实在无几,上面的几处引文就占了一多半。是否竹内好逻辑上的“启蒙鲁迅”真的因“既见”而不值得关注?的确,在竹内好的《鲁迅》一书中,他无暇或者说他无意更多地关注“启蒙鲁迅”,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其他人也会如此。至少,在日本,最典型的反例就是“丸山鲁迅”的有力出现,从关心的问题到论证的方法,“丸山鲁迅”都与竹内意义上的“文学鲁迅”相去甚远,或者说,“丸山鲁迅”全力凸现的正是竹内好基本上点到即止的“启蒙鲁迅”的某些极为重要的方面。不妨再审视竹内好的下述文本:

我在序章中假称的文学者鲁迅和启蒙者鲁迅的对立,或者是和回心之轴相关的政治与文学的对立,便是这奇妙的纠结的核心。(第109页)

“文章不用之用”的提法,看上去很有老庄的味道,但和接下来的期待自己的国家也能出现“精神界之战士”的内容结合起来读,那么就不会怀疑,他并没安居于老庄,而是处在由老庄而走向孔墨的途中,即处在我所说的政治与文学的交锋之地。(第136页)

只有相信“永远革命”的人,只有“永远的革命者”,才能不把革命的普及看作革命的成功,而看作革命的堕落,加以破却。

……这就是所谓原初的混沌,是孕育出把“永远的革命者”藏在影子里的现在的行动者的根源,是文学者鲁迅无限地生成出启蒙者鲁迅的终极之场。(第142页)

熟悉“丸山鲁迅”的人们知道,“丸山鲁迅”正面关注的正是鲁迅生命中最富政治意义、实践意义的内涵,涉及的关键词正是竹内好在上述文本中往往点到即止的“革命”、“革命人”、“政治”、“文学与革命”、“政治与文学”等等,其严格实证的研究方法,丰富、精深的研究成果已是鲁迅研究界里程碑式的成果。有意思的是,丸山升先生在其《鲁迅——他的文学与革命》一著中有过这样的表示:“竹内好氏将他第一本专著《鲁迅》的中心思想概括为立于‘文学者鲁迅无限地生发出启蒙者鲁迅的终极之处’,如果套用他的说法,可以说我的立场是探寻‘将革命作为终极课题而生活的鲁迅(倘若从他后来的话语中寻找形容这样的鲁迅的最合适的词,我想应该是‘革命人’吧)生发出文学者鲁迅的这一无限运动。”{1}丸山前辈的研究立场颇有点自觉自为地与竹内前辈针锋相对之意,这当然没有问题,而且是令人佩服的。我想指出的是,正是在竹内好论述极其不足的地方,丸山先生自觉厘定了自己的研究基点,并且做出了丰硕的成果。对此,不得不承认,所谓“竹内鲁迅”的原型性意义看来是一种结构失衡、令人遗憾的存在——竹内好对他自身逻辑内的“文学鲁迅”深有论说,他那止乎点到的“启蒙鲁迅”则只能有待其他学者的多方论证、阐释了。无疑,“丸山鲁迅”非常有力地实现了这样一种“学术期待”,令人鼓舞。此外,我只能简单提及的是(眼下没有能力多说),在日本,伊藤虎丸的部分研究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充实着竹内意义上的“启蒙鲁迅”的形象。

我想以竹内好对于“启蒙鲁迅”不多的,但是又异常肯定的“竹内式文字”{2}来结束此文:

作为表象的鲁迅,始终是一个启蒙者。首先是个启蒙者,而且是个优秀的启蒙者。正像人们把孙文叫作革命之父一样,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他留下的足迹是巨大的。……作为表象的鲁迅,只是个彻头彻尾的启蒙者,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第143页)

我不是无视作为伟大启蒙者的鲁迅。不仅不是无视,甚至深感尊敬。我想,有些东西不是我所能评价到位的。……因为那庞大的重量感使我不可能把它们一一道来;是因为我惧怕千言万语也对它们汲取不尽。所以,我只把我的努力集中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力图以我自己的语言,去为他那惟一的时机,去为在这时机当中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原理,去为使启蒙者鲁迅在现在的意义上得以成立的某种本源的东西,做一个造型。对我来说,启蒙者鲁迅是既知的。我以既知为线索,总算抵达了我所确信的终极之场。如果我的计划按照事先的预想获得了成功,那么也就无须我再说什么,启蒙者鲁迅会自己从那个终极之场跃然而出,神采奕奕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第143—144页)

【责任编辑 孟庆澍】

作者简介:彭小燕,汕头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上一篇:科学实践活动报告范文下一篇:控烟工作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