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论文范文

2024-07-29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论文范文第1篇

当今世界,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一个潮流和趋势。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始利用和开发城市的“废旧物资”,发展循环经济。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对自然资源开采的替代,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废物污染、保护环境和减少废弃物占用土地等目的,是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具体到我国,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针对我国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突出的现状,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专门就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阐述,指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这种宏观背景下,邯郸市作为一个以消耗资源、能源为主,结构偏重的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邯郸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是一座以重型工业为主的资源、能源型城市。从“一五”到“七五”期间,邯郸市都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冶金、能源、建材、纺织、化工、机电等工业基地,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钢铁和煤炭两大支柱产业在促进邯郸市经济增长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邯郸市钢铁行业完成增加值210.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7.1%,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52.1亿元,所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1%。

在凭借这些支柱型产业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邯郸市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能源紧张、水、土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邯郸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煤炭探明储量下降,从外地购的能源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在2004年,邯郸市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粉)尘万元产值排放量分别排在河北省第7位、第4位和第5位,其中二氧化硫和烟(粉)尘万元产值排放量超过了河北省平均水平。从目前来看,邯郸市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传统的资源型产业,是一种资源重消耗、环境重污染、产出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

面对目前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邯郸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在未来的五年内要切实“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各种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控制人口增长,使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双赢”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邯郸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

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

由资源与环境危机而提出的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极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土壤,但在市场中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将环境问题作为外部因素,他们所考虑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利用现存的资源和环境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把由此所应起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负面作用在市场经济主体经营决策的考虑之外。而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又很难实现内部化,导致了很多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采取了各种以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能源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提供公共产品、矫正市场的不完全,保证代际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可以说,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束手无策”,在发展循环经济领域存在着很多市场失灵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需要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循环经济的进行。

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虽然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政府的财政支持都始终贯穿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没有政府采取积极有力的财政措施作为后盾,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具体而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在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产业政策就是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结构合理、有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有利于环保的产业。所谓技术政策就是要引导企业改造现有的落后生产技术,优化生产过程和工艺,降低产值能耗物耗,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能源。同时还要大力支持企业进行研发和引进高新技术和无污染或少污染环境的环保技术。所谓消费政策就是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和企业的生产方向。所谓教育政策就是要开展环保教育和绿色教育,增强市场活动主体对资源的忧患意识,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从以上四方面的政策来看,都需要政府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财政政策来得以实现。

从具体的财政手段来看,政府可以利用税收、贷款、预算支出、财政补贴等手段来影响市场资源的配置,鼓励和引导市场经济主体循环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使市场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行为的同时,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邯郸市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现状来看,邯郸市财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做的远远不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而言:

第一,财政投入不足

资源与环境预算在邯郸市的财政支出预算中所占比重偏低,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邯郸市的财政投入不足,用于环境投资的公共资金非常有限。从2005年的数据来看,全年的全部财政收入为1211034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38438万元,用于本市城建、环保资金支出为23694万元,仅占到所有预算支出的2.8%。但这已经是历年来投入城建、环保资金最多的一年,与2004年相比,财政资金投入增长了55.8%。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在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环境保护方面,邯郸市的财政投入远不到位,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财政调节手段比较单一

邯郸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所投入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其财政调节手段比较单一。在税收环节中考虑到企业在生产或其他环节过程中保护了环境,少污染了空气,少消耗了能源和资源等而获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来自于减税和免税,缺乏利用加速折旧、税前还贷、物价补贴、财政贴息等其他税收优惠方式。缺乏利用更加灵活的税收政策来鼓励无污染或污染少、消耗低等企业的大力发展,同时抑制重污染、重消耗、低产出企业的发展。另外从财政支出来看,目前除了预算内的财政资金对环保等相关领域与项目进行少量支持以外,缺乏其他灵活的政策手段。

第三,缺乏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严格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在这种宏观背景下,邯郸市目前缺乏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虽然存在着相应的资源税、车辆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一系列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相关的税种,但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效果甚微,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未来,邯郸市应该利用税收这一财政手段,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已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财政政策难以真正落实

邯郸市某些所属各县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追求经济效益与维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权衡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选择前者,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为代价来换取本县经济指标的上涨。邯郸市已有的一些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财政政策如对于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采取高税收政策,往往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四、邯郸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邯郸市的财政政策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做得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邯郸市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协调好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

第一,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为了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谐,促进资源的永续使用,改变传统的“资源重消耗、环境重污染、产出效益低”的粗放增长模式,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未来,邯郸市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在当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如建立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体系,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有效的污染处理系统,为邯郸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从长远来看,可以逐步建立起政府环保投资机制,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环保投入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将一定的财力用于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邯郸市政府还可以建立起专门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循环经济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发、使用和推广。

第二,要强化财政税收政策

在财政政策的实施工具中,税收政策实施起来其效果最为直接,见效也最快。所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邯郸市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地强化财政税收政策,突破以往仅仅采用减免税收的手段,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扩大征税的范围。借鉴欧美、日本等国的先进经验,为了解决邯郸市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的问题,要扩大征税的范围,将水、森林、草地、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纳入到征税范围,并逐步提高税率。另外,还可以考虑开征垃圾填埋税、噪声税、大气污染税等,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课征重税,从而限制邯郸市的企业和个人污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要改革现行消费税制。邯郸市针对目前高耗能、重污染的现状,应该进一步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把目前尚未纳入到消费税收范围的高耗能、重污染的产品纳入到消费税征收范围,对于消费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的产品行为要征收重税,对于节能的、环保型的消费品则要降低税率或减免税收。

再次要进一步完善资源税。在众多的税收品种中,资源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针对滥用资源的企业所进行的征税。邯郸市相关税收部门在今后征收资源税的过程中,建议采用累进制方式,将税收额与资源的使用量挂起钩来,不同的资源使用量,采用不同的税率。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约束那些需要大量使用自然资源输入的企业,增加这些企业的负担,迫使他们停产或上马环保型生产线。

同时,邯郸市的有关税收部门在征收资源税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将之发展成为事前行为。由于很多非再生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损失这些非再生性资源的价值要远高于企业使用这些资源后所交付的罚金和税收。所以建议邯郸市相关税收部门应该与社会的其他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建立起相应的监控机制,实时地监控邯郸市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低产出企业的资源使用情况,尽可能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之发展成为事前行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这些企业自身的资金投入。

第三,制定有利于邯郸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财政补贴政策

邯郸市可以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系列优惠的财政补贴政策措施,如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加速折旧等。通过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主体的优惠财政补贴,鼓励他们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引导邯郸市的资源向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流动。制定环保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邯郸市的环保产业、环保工程建设、环保产品开发等投资给予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税收扣除等。利用优惠的财政补贴政策,来不断促进邯郸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四,要加强财政监管职能

针对已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财政政策难以落实的现状,今后邯郸市有关部门应该加强财政监管职能。要明确各县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地利用财政手段来约束那些高耗能、重污染的行业和企业。另外,对于在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挤占、挪用环保资金的行为予以纠正和查处。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转型期;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

文献标志码:A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趋势之一。经济发展模式由线形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推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环保型、友好型、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的必然选择。在经济转型期,对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与实践进行研究,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科研课题。

一、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基础理论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不断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就是人与自然构成的系统中的物质流动。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主要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是对资源的直接取用,且其影响多在自然界本身恢复、补偿能力之内,这种经济模式属于自然经济,对应的文明就是农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的加工来获取生活资料,并且利用原料的方式多是一次性的,物质要素的流动形式具有线形特征,即“资源一产品一废物”,这种经济模式称为线形经济,它对应的文明是工业文明。社会经济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自然生态相对稳定的循环链条被一次次强烈而粗暴地打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也逐步积聚起来。该阶段采取的措施是末端治理。线形经济遇到了环境要素的严重制约,使工业文明陷入窘迫的境地。随着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反思,人类逐渐认识到,要扬弃18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要尽可能使物质得以循环使用。能量得到尽可能充分利用,替代原料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开发,环境问题通过全过程控制得以解决,物质要素流动形式就应具有网状(立体交叉)特征,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经济模式称为循环经济,它对应的是生态文明。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自然经济、线形经济、循环经济,对应的文明阶段是农业、工业、生态文明,对污染治理的方式是自然净化、末端治理、全过程治理。

随着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善待自然。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199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标志着生态经济的模式、循环经济理念已逐步被人们接受,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线形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人类社会正处于线形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期,循环经济理念作为社会文观进步的标志,逐渐成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理论特征。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6个增加到2006年的180多个。

二、循环经济与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循环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组成了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流动过程,最小化地产生污染,最大化地利用资源能源,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线形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特点和优势。

其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线形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越来越高地强调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和一次性的。

其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遵循生态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物质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据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的《循环经济构想》,到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新的环境保护产业创造近37万亿日元产值,提供1 400万个就业岗位。线形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人体健康造成重大损害。

其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产业是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化、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线形经济模式是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是一种线形的生产方式。这种循环是环境危机循环,破坏的是环境,危害的是生态,环境危机将造成人类生存危机。

(二)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弊端

其一,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线形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赖资金的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这种模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二,资源缺乏、缺少核心技术。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线形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粗放,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造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但由于不掌握核心

技术,我们赚的只是简单的加工费。缺少核心技术就要依赖于人,必然也受制于人。

其三,环境支撑难以为继。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能耗、物耗高,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生态建设措施,但由于历史和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若继续沿袭传统线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和环境都将难以支撑,国家环境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就无法实现。

其四,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灾难。18世纪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日益扩大。不同国家经济结构的变迁逐渐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特征,直接后果就是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虽然这场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态环境而言是一场无法比拟的灾难。很有代表性的日本水俣病、伦敦烟雾事件等八大公害事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当人们为之兴高采烈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酸雨增多、森林退化、粮食短缺、温室效应、臭氧层耗减、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接踵而至,自然界已不堪重负,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从比较优势看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最佳发展模式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关键在于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行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它一改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特征。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社会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还要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

(三)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子

必须看到,我们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代价。中国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很脆弱,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很惊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公众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导致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绝大多数都与食品、水质、空气质量的恶化有关。据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有超过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超标的环境中;全国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1500万人患支气管炎,2.3万人死于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据《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所公布的情况,近年来国家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虽然给予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生态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仍在加剧,危害仍在加深。这种状况若得不到持久有效的遏止,将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也将给子孙后代造成难以弥补的灾难。

四、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一)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背景

在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发展阶段,日本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然而,作为一个主要资源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国家,日本面临着持续10多年来经济停滞状态,同时,承受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制约。近10年来,日本一般家庭生活排放的垃圾废弃物大约增加了20%,产业废弃物大约增加了30%,因此,降低环境负荷成为日本经济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鉴于此。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提出了“要创造出经济与环境新关系——通过大量消耗资源来支撑的经济增长已结束。今后的增长要靠资源循环利用来支持”。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解决废弃物排放问题。建立一个控制天然资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的循环型经济社会。1999年日本正式启动了循环型社会建设,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研究提出了战略目标和推进计划,制定了一批法律法规,确定了实施原则,建立了相应机制。

(二)日本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主要经验

1.制定循环型社会战略目标和推进计划

2003年日本正式批准并颁布了“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基本框架包括现状与问题,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和框架,2010年计划指标和措施目标等三个部分。根据基本计划,日本把2000年作为循环型社会建设元年,提出2010年循环型社会建设目标是:资源生产率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从10%提高到14%;废弃物最终填埋处理量降低约50%。如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假设2010年GDP基本不变,资源消耗将由2000年的20亿吨左右降低到14.5亿吨左右。

2.建立和完善循环型社会建设法律体系

2000年6月,日本制定了9项循环型社会建设相关法律,经济产业省、环境省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方针》等一系列推动循环型社会建设实施的具体指导性意见,形成了以《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法》为框架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基本法,各专项子法和政令相互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涵盖了从生产、消费、使用、回收再生利用到废弃的各个阶段。

3.提出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原则和建立相应的机制

日本提出了推进循环型经济社会发展的“3R”原则:(1)通过实现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提高产品生命周期,控制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Reduce);(2)促使企业回收产品,实现多次循环利用(Recycle);(3)促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变成资源,实施废旧回收产品的再利用(Reuse)。为促进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法律中规定了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都有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义务,从而把消费者责任制

和生产者责任制结合起来。

五、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与实践

(一)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了中国前面,它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2000年开始,日本颁布了《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制定了如《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建筑资材循环利用法》等一系列配套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了循环经济。在中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始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加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科技保障、资金保障等,特别是加强法律保障。因此,要加快制订循环经济法和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由政府的行政环保部门负责,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上马节能环保型企业,对新建项目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切实做到项目建成一个,验收一个,稳定达标排放一个。对不达标企业按照环保要求标准进行改造,无法改造的要坚决关闭。

(二)制定规划,搞好试点,由点到线面,退步推进

近年来,环保、节能、减排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的概念倍受关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强烈的环保生态意识,建设能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按照“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已经批准了辽宁省为循环经济试点省,目前山东、陕西等省市也正在进行循环经济规划,通过中长期规划,不断推进循环经济向实践层面拓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生态企业是这个系统的“小循环”,行业是“中循环”,生态城市是“大循环”。始终要把建设生态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一方面,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管理,使污染防治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另一方面,结合培育生态工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新的生态循环项目。在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围绕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园区,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建设与现有企业配套互补的企业和项目,努力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园区内废物的零排放,形成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态系统,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在城市上风向、水源地、旅游风景区和环境脆弱地带,严禁兴建工业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要按照生态学原理,积极应用新的生态技术,发展生态产业,规划建设高科技工业园、大学科技园,将高新技术产业、大学经济、旅游经济作为新兴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在农业发展上,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扩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研究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杠杆调节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清洁生产为途径,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通过循环经济模式使各企业主体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五)建立绿色消费环境

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引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消费环境。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积极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六)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技术进步

设立循环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资金,加大利用国债或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采用和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投入少、产出高、污染低。制订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集中解决制约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工艺流程,加大对相关产品、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特别是加大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高科技资源节约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企业资源节约技术含量和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节材、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等成熟技术和工艺,推广废水“零”排放、中水回用等技术,努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技术、评价、监督、考核等保障体系。

(七)山东省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通过点、线、面层次上进行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的试点,从整体上推动了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按照典型示范、扎实推进的办法,在工业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计,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草浆造纸企业的污染一直是困扰中国造纸行业发展的大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造纸行业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山东省制定了引导性逐步加严的《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生产,主动进行污染防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山东泉林纸业集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走出了“生态造纸之路”。该企业通过制浆技术的革新,提高了麦草浆的质量和黑液提取率,使麦草浆关键指标达到桉木浆水平,吨浆耗水也由16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吨纸耗水控制在25立方米以内。通过木素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把对黑液酸析获得的木质素改性后,生产高效有机肥,产生的废水生产水玻璃,再用水玻璃生产粘结剂;经处理后的废水,一部分回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生态林及芦竹原料的灌溉用水,将—个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改造成了一个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以行业为单元,建立“线”上的中循环。根据行业的特点,在化工、煤炭、电力等行业,组织进行了行业特征的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了线上的中循环。潍坊海化集团把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有机的海洋化工“生物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废料资源化:一是“一水五用”,即用海水放养贝类、混养鱼虾等海洋产品,初级卤水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吹溴,吹溴后的废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苦卤生产硫酸钾等海洋化工产品,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产业链。二是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互联网”。围绕溴系列、盐及苦卤化工系列、碱系列、精细化工系列等产业链精深加工、滚动增值,努力实现由初级原料产品向高科技终端产品的转变。产品已由4大系列、20多个品种发展到6大系列、80多个品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基本实现了废弃物的全部资源化,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以城市为单元,建立“面”上的大循环。日照市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从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农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建立体系。工业方面,通过建立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围,通过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从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方面。建设果蔬、茶叶、板栗等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在社会上,积极倡导健康环保生活方式,开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危险品分类收集,推广使用太阳能,推动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在整个社会层面上,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为循环经济型社会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和扶持。行业、企业和广大公众要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始终坚持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一个硬性、约束性指标,贯彻于经济发展全过程,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傅旭东)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论文范文第3篇

从本质上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际上就是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界定废弃物是以资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通过探讨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机制,透析当今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度根源,寻求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即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切入点——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以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废弃物是一种“因多而少”的间接稀缺性资源

废弃物是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行为(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只是生产和生活产品物质和能量形式的转换,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废弃物的“二多”问题:潜在废弃物(通过集约化经济活动可以避免的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已形成但并未进入废弃物处置场的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多;末端废弃物(进入末端废弃物处置场的废弃物)经过处置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多。而这“二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容纳力愈来愈成为稀缺性资源。

由于传统单向流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多,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回收率低,末端废弃物经处置排放到环境的污染物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要使人类经济活动满足一定量的社会需求,就必须消耗更大量的自然资源。而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多,又加剧了末端废弃物的总量,在相同的资源化处置技术条件下,排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就更多,这无疑给本来就稀缺的生态环境容纳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必然使生态环境容纳力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

二、“双失灵”导致废弃物资源的配置失效

1.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

根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一系列理想假设条件下,是废弃物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也就是说,正常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些理想假设条件往往无法满足,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必然产生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就废弃物资源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包括:

废弃物资源产权不明晰

产权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是明确而专一的,且可转让和实行的产权。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和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废弃物资源往往没有明确的定义、非专一即多重产权、不安全、不能执行、不可转移的产权不明晰特征。如生态环境容纳力的产权就不明确,而且多重产权,这就必然引起随地倾倒废弃物的短期行为,而不追求废弃物处置的高效资源化。又如政府宣布废弃物分类收集法规以及废弃物收费制度,但或者仅是说说而已,或者收费低于治理废弃物的费用而使经济行为主体宁可交费也不愿采取行动治理废弃物,致使废弃物资源产权难以有效实行。

废弃物资源市场不完善

首先,许多废弃物资源市场还根本没有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如废旧电池回收后无处送;有些废弃物资源市场虽然存在,但价格不合理,如回收资源市场价格高于自然资源价格。由于自然资源价格只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成本,没有反映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耗用和浪费,也造成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及末端废弃物污染物的无度排放。

其次,即使废弃物资源存在市场,市场失灵还表现为竞争不足。有效市场应具备卖者买者众多、进入市场障碍较小的特点。然而,我国的废弃物管理一直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一家包揽,政府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主要费用由政府拨款,缺乏竞争机制而产生低效,造成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严重,废弃物治理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废弃物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二是供给的不可分性,即为一个消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就必须为所有消费者生产该物品。在许多情况下,个人不管付钱与否,都不能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中被排除,如,有效处置废弃物减少了污染而使生态环境清晰,不可能把其中任何一人从这清新的生态环境中排除出去。因为没有人能够被排除,消费者不会为消费清新的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而付钱。消费者不付钱,私人企业赚不到钱,就不愿意通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或者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效率,来提供清新的生态环境。

从废弃物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3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失灵的产生主要在于废弃物资源的外部性问题。“看不见的手”的定理,要依赖于一个隐含的假设: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不产生影响,即不存在外部性。但是对废弃物资源来说,这一假定往往不能成立。根据外部性理论,废弃物资源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

外部经济,即存在外在利益。如A经济个体因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清洁生产而避免了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的产生,节约了自然资源,保护了环境,给社会带来利益,但它自己并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这一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该经济个体就不会持续进行此类经济行为。

外部不经济,即存在外在成本。如B经济个体没有实行清洁生产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大量排放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破环了生态环境,给社会其他人带来了危害,但其并不由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损害的成本,此时该经济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于是该经济个体就会无所顾忌地不断坚持此类经济行为。

如何鼓励A经济个体持续其清洁生产这一经济行为,而遏止B经济个体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外部性内部化是最好的选择,即矫正由于外部性而造成的市场机制对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失效。

2、政府失灵是废弃物成灾的另一制度根源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长期以来对废弃物资源外部性问题的忽视,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滥用,形成了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两大灾难性问题。可以说,外部性内部化是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和难点。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要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有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内部化问题

通过明晰产权,使难以交易的外部成本或利益进入可交易的市场体系,双方可以通过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因为明确的产权及其转让特性可以使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即不存在外在成本或利益,也就不存在外部性

了。

第二,运用政府干预实现外部性内部化

政府干预可分为两类:直接管制,包括行政和法律手段;经济政策,包括税收(抑制)和补贴(激励)两种手段。

通常情况下,政府会采取经济政策来纠正外部性所造成的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政策的干预并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而是改变影响经济个体经济行为的条件(成本或收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个体在条件改变之后,也必然会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仍然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所以这种政策并不是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而只是改变了影响市场机制的某些条件,即:当存在外在成本时采取税收等限制性手段,扼制经济行为的发生,当存在外在收益时,采取补贴政策等激励性手段,鼓励经济行为持续进行。

可以看到,政府在废弃物资源配置过程中具有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政府干预往往未能制定有效扼制废弃物排放并规范自然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政策,或者已制定的其他政策尤其是经济发展政策(旨在追求传统经济考核指标,如GDP等),却在加重市场失灵。这种情况称为政府失灵,就废弃物资源来说,政府失灵表现在两个方面:

缺乏循环型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之前,全球废弃物政策视点均停留在末端废弃物的治理问题上,从而形成了以“废弃物处理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到80年代中期,废弃物政策视点已部分转移到前端废弃物减量措施上,形成了以“废弃物排放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进入90年代,废弃物政策视点进一步转移到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减量的全过程控制对策上,而形成了以“循环经济废弃物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而且,资源利用模式也由“原料——产品——废弃物”的单向运行转变为“原料——产品——原料”的循环运行。废弃物政策视点的演进过程及资源利用模式的转变也从侧面说明,目前确实缺乏循环型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

其他政府政策尤其是经济发展政策的溢出效应

政府不仅有责任出台废弃物管理政策,同时也负责旨在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政策制定,而这些政策无意间对废弃物问题产生了溢出效应,即这些政策加剧了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如,产业政策旨在追求产业部门的盈利率,而这必然带来自然资源和环境容纳力的过载;投资政策虽带来了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但也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针对于生产领域却忽略了消费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废弃物成灾的制度根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了废弃物资源的配置失效。但废弃物问题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于人们的制度安排出了毛病。所以,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创新是彻底根除废弃物灾难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成了人们在政治、社会、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及其变迁和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制度才能把土地、资本、劳动和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有了制度,这些生产要素才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资源配置也是由特定制度所支配的。

对废弃物资源来说,尽管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财富,但我们却越来越被这些“财富”所困扰,学术界人士称之为“财富的灾难”。那么,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导致“财富的灾难”的根源在于废弃物资源管理制度的低效。表现为:缺乏一种能够把废弃物潜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制度环境;缺乏一整套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制度框架;缺乏一种公平竞争、真正体现经济个体利益的制度环境。现存的废弃物末端管理制度运行效率低,表现为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废弃物规则把人们的努力与报酬相联系的程度降低;此外,人们的废弃物意识、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淡泊,思想观念传统守旧,从废弃物产生到处置整个过程缺乏激励性制度安排,针对废弃物源头控制和循环回收利用的经济动力,缺乏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

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制度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其中的切入点是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简单说,就是要更换经济行为的主要规则和考核指标,用绿色经济规则和指标,作为今后经济行为的“指挥棒”。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是随着全球环境革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环境经济行为的初步制度框架,可用表1表示。

当今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对怎样计划、评估生态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怎样计算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挽回资源损失所必须支付的投资,都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经验,形成了一套初步可行的评估、计算方法。因此,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的概念,完全可以量化而投入实际操作。

用绿色经济制度体系这个新的“指挥棒”去规范和考核人们经济行为的业绩,对加强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两大作用:激励和遏制。

各种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大大鼓舞那些率先实行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低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循环利用率越高,自然资源消耗越少,潜在和前端废弃物产生量越少,末端废弃物资源化率越高,其经济行为的环境经济效益就越大。这就能够激励经济个体进一步采取科学的、先进的经济技术措施,去更好地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把经济行为真正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之上。

以上各种经济制度的严厉贯彻执行,可以迫使经济个体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消耗及潜在与前端废弃物排放越大,经济行为的环境经济效益就越小,从而就能够有效地迫使经济个体采取果断的经济技术措施去转变经济行为,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回到循环经济的轨道上来。

由此看来,绿色经济制度体系这个“指挥棒”如果运用得好,执行得严,再加上健全、有力、配套的法律经济行政措施,不仅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制度的切入点,而且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肖秋兰)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提要: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四个系统,构建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制约因素

甘肃省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型省份,产业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大,资源利用率低,形成了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急剧恶化,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更为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作出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2005年,甘肃省确定了嘉峪关市、白银市、金川公司等9个市以及企业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2007年12月,甘肃省成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2008年,甘肃省率先制定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于2009年12月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把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甘肃省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甘肃省正式迈入循环经济时代。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和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项目每年将产生经济效益22.5亿元,节能194万吨标准煤,节水5567万吨,综合利用各种固体废渣790万吨。循环经济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本文在借鉴高志刚、向来生、杨华峰、岳立等学者提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甘肃省实际发展状况,构建包括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子系统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和连续性,循环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甘肃统计年鉴》。经过对指标数据的筛选和处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

(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十分关键。目前,指标权重确定有许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法所组成的综合组合评价法对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优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数和变动趋势。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分析

甘肃省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是决定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上升,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2005年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降低。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推广关键性技术等活动,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一定进展,2009年资源效率水平也回升至较高水平。2009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为1.86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97%,为2009年全国各省区市万元GDP能耗降幅最大的省份。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

甘肃省“两高一资”的产业结构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区域性和行业性污染问题较为严重。2000-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环境质量逐渐改善,2003年处于最低水平,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开展了大规模环境生态治理活动,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主要“三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环境质量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上看,2009年比2000年提高了20.77。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52.88亿元提高至2009年的3387.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129元提高至2009年的132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916.25元提高至2009年的11929.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28.7元提高至2009年的2980.1元;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的60.38%提高至2009年的62.33%;资本形成率由2000年的43.07%提高至2009年的56.56%。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波动较大。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随后逐渐改善,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了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0.55%提高至2009年的1.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13.83%提高至2008年的25.88%;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从2000年的15.31%提高至2009年的17.37%;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2000年的40.44万人提高至2009年的50.28万人。

(五)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综合考虑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随着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逐步改善和水平提高,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在2009年达到最高水平,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构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的资源效率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指数为97.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8.51,全国排名第24,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97.66,西部地区排名第6。

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用水量分别位于全国第21和第1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则分别位于全国第7、第3和第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也分别位于第26和第19。上述指标表明,一方面资源消耗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废物回收利用率较低,致使甘肃省资源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指数为89.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2.55,全国排名第22,而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88.76,西部地区排名第4。

整体来看,甘肃省有重工业分布的城市地区的空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黄河污染情况近年来呈现加重趋势,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分别位于全国第26和第2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分别位于全国第23、第26和第25,远远高于全国“三废”排放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位于全国第27和第30,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森林和湿地覆盖率较低,“三废”排放量较大,城市垃圾处理水平较低,致使甘肃省的环境质量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一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指数为76.3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19,全国排名第27,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8.86,西部地区排名第9。

整体来看,甘肃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石化、有色、电力、钢铁、机械、食品和煤炭7个产业,属于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结构,新兴产业规模非常小,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竞争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位于全国第27和第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位于全国倒数第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低。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指数为79.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33,排名全国第18,而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7.86,西部地区排名第5。

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就业人数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位于全国第17和第4,环境保护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位于全国第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于全国第31位,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分别位于全国第17、第22和第24。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城镇失业率较低,环境保护和教育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对较高,甘肃省社会发展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五)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发展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从2009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的资源效率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协调性较好时,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也较高,如天津、北京、上海;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个别或部分发展水平一般或滞后时,会形成相应的“短板”,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致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如浙江、广东、江苏等中东部地区;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均发展滞后且缺乏协调性时,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则处于较低水平,如新疆、广西、甘肃等西部地区。

2000-2009年,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好转,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表现为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性较差,同时上述具体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循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致使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发展状况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为75.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64,排名全国第25,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6.54,西部地区排名第7。

五、促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引导、市场机制、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企业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共同推进,以实现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提升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一)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产业予以投资倾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劣势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完善能源和资源的市场价格体系,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对已经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相应减少排污费征收,同时将排污指标在企业之间甚至区域之间进行市场流动,从而促进企业加快走循环经济之路的步伐。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建设资金不足和环保、节能、产业链延伸中的新技术开发;对循环经济发展给予扶持性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二是进一步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性融资体系,对循环经济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给予有效支持,对废物资源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等企业和投资项目贷款给予利率优惠。三是建立健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融资体系,重点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和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环保类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循环型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等。四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优势突出的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

(三)加大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力度

科学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二是加大对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循环经济领域中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技术、污染物排放技术、废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三是选择具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回收的技术水平。

(四)充分发挥企业的循环经济主体作用

企业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一是企业要自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二是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计量、物料平衡、统计、考核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行循环经济型企业发展。

(五)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和参与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既包括公众自身对循环型消费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实践,也包括公众以自身力量去影响、评价、监督政府、组织和企业行为。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使公众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消费观念和生活模式,避免资源浪费,注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使公众能够及时获得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料信息,以便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监督和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明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甘肃金融,2011,(8):13—18

[2]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2011甘肃省金融稳定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8

[3]高志刚.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模式构建[M].北京:石油工业版社,2009:59—70

[4]向来生,郭亚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76—78

[5]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123—128

[6]岳立,高新才,张钦智.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软科~,2011,(10):74—77

[7]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等指标公报[R].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

[8]王永龙.现代循环经济发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24—226

责编:启方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建立校企德育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构建校企德育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企合作德育不断取得成效,实现校企双方最终合作目标的重要保证。校企双方理性认识校企合作德育的互利性,树立“德育为首”、“以德兴企”理念,建立稳定的德育合作关系,重视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价值观影响力和外在动力机制的构建是推动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校企持续参与校企合作愿望和动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德育;德育合作;动力因素

作者简介:姚芬(1972-),女,河南尉氏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编号:2011-ZX-4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校企合作德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校企合作德育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及高职德育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化德育模式,其本质是高职德育内涵的延伸,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尽管理论和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德育是成功的社会化德育模式,但是,在校企合作德育实践中,合作德育工作仍存在组织领导机构不健全,德育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德育工作与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不协调,校企合作德育的合力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等状况。从整体上看,德育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1]。在校企互动模式中,大多数高职院校更多关注的是专业建设、合作项目和技术开发、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等问题,尽管许多教师和学者注意到现行学校德育与企业、社会隔离的现象,主张德育要关注社会和企业需要,发挥学校、企业等多方合作德育的作用,解决德育教育孤立进行的被动局面,表现了要让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的努力和決心,但是,囿于多种原因,从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德育机制等方面仍旧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实践。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其参与合作的目标追求,其合作行为选择具有市场性、利益性,企业决策者重视短期、近期利益和显性的直接经济利益,对合作德育所带来的长远利益、隐性利益往往缺乏兴趣,艰难、复杂的而又缺乏硬性指标的德育教育很难得到企业的回应。总之,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追求目标的功利性决定了双方在对待合作德育工作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偏差,这种偏差极易导致校企丧失以德育合作为切入点,促进双方合作关系深度融合,实现自身最终合作目标的良好契机。所以,增强校企参与德育合作动力是构建校企合作德育运行机制的关键。

二、理性认识校企合作德育的互利性,树立“德育为首”、“以德兴企”理念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德育功能所决定的德育在个体发展和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合作德育工作对校企双方实现合作目标的重要意义,也是双方开展德育合作,形成德育合力,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

德育在人格塑造中处于主导地位,德育能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心理素质,并对受教育者其他素质的健康发展及其从事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活动起着定向、驱动和监督等“灵魂”、“统帅”、“发动机”作用[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德育的实践性本质和环境德育功能决定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实践中能为高职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动力机制、开放性环境,并有利于促进高职德育理念、模式的改革,提高德育实效性。所以,高职院校要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遇与平台,实现培养人格健全、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目标,必须树立“德育为首”、“德育为先”的理念,主动加强校企合作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通过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而得以实现。德育在企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促进企业生产管理、协调企业人际关系、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生产和经济目标。德育所创造的人的各种精神、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决定着企业发展现代化的方向[3]。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外部竞争环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竞争实力和核心力的提高。对优秀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已成为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不竭动力。所以,企业应树立“以德兴企”的理念,利用校企合作德育的优势,将企业的德育工作看做现代企业战略的重要保障之一,作为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战略工作。

所以,校企合作中加强德育工作既有理论上的依据,在实践中又有极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是校企双方最终合作目标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校企双方要充分认识合作德育的理论基础和对校企双方的重要价值,理性认识合作德育的互利性,并让双方的合作目标追求变成双方应尽的义务,这是校企双方积极创新德育观念,加强合作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提。

三、发挥高职院校在德育合作中的主动、主导作用,建立稳定的德育合作关系

(一)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校企德育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企业参与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组织关系理论分析可知,关系越容易建立,沟通越融洽,双方信任度越高,双方重视度越高,合作成效越高[4]。反映在校企合作德育过程中,德育合作双方对合作关系的认知程度、为了维系和促进合作关系所作的努力得到双方的认可程度、对德育合作伙伴的认可程度、对德育合作中职责的明确性等的认可度越高,德育合作关系的成效越显著。鉴于企业参加合作德育仍旧很难自发实现,构建企业参加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德育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它们本质上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校企合作是教育和经济合作制度的具体化。按照经济规律来说,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应该和企业相适应,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以自己的特点影响企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德育合作方面更应该也必须发挥主动性、主导性作用,通过一系列主动服务企业的措施,保证企业从校企合作德育中得到明显的收益,从而使企业决策者认识到校企合作德育是企业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内化,开展员工教育,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必然选择,从而促进其真正转变观念,产生参与德育合作的内在动力,并逐步使其由合作德育中的被动地位改变为主动的合作的地位。

高职院校以企业营造学习型组织、整合产业链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迫切需求为切入点,确保企业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推动其参与合作德育的具体措施为:首先,学校要组织具有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经验的领导和教师,加强关于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业文化与德育教育融合问题及校企合作德育的理论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影响、转变校企领导的合作理念,成为校企合作德育有效开展的推动者,并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符合企业和高职院校办学需求的师资队伍。其次,充分研究合作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主要问题;将企业员工纳入校企合作德育教育的对象,将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作为校企合作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针对合作企业的行业和自身状况,对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德育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提案;派出人员帮助并参与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和职工教育等系列活动,如利用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资源、经验等优势,结合企业实际及需求,帮助企业筹办规模不等的企业大学或建立科学的企业教育制度,降低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扩张成本,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搭建桥梁[5],为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开拓更广大的合作空间。

(二)推进校企德育合作关系及其治理,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互动氛围。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组织关系理论分析可知,关系的稳定性越高,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信任度、沟通频率以及校企的主动性越高,合作成效越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德育资源依赖性仅仅表明了潜在的校企合作德育价值,而双方要实现较高的合作德育成效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双方有效的关系管理所带来的德育资源整合效应[6],所以,校企双方合作关系的状况及其管理对合作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价值,校企合作双方应进行有效的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互动氛围,其中,双方关系的信任、有效沟通、校企对合作关系及其合作德育价值的认知是三个重要维度。

首先,校企雙方要在认识自身状况,区分合作层次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校企合作模式对合作德育成效的影响、校企双方的德育资源状况及其在德育合作中的优势、合作德育对双方目标的实现所产生影响的重要程度及德育合作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利性,明确双方在德育合作中的应然关系及彼此的职责,深刻认识合作德育的障碍性因素及消除措施,理性认识德育合作关系的状况及开展德育合作的基础及可能合作的深度及层次,持续保持校企互动合作的愿望和动力。其次,校企双方应站在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合作研究合作德育的内涵、功能、要素、合作目标、角色定位及校企德育合作的形式、结合点及合作点,使校企合作德育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校企双方探索德育合作机制及实施策略,实现德育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构建适合校企特点的德育合作模式,真正体现校企合作德育的优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合作、良性循环机制。

四、成立相应机构,构建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机制

构建校企合作德育动力机制,要靠政策的指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下,成立以教育主管机构领导人员、高职院校领导、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行业的领导组成的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校企合作德育的第三方,要加强校企合作德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促进校企合作德育良好氛围的形成,保持校企持续参与德育合作的动力。

(一)运用宣传、教育手段构建校企主体的合作价值观影响机制。每个合作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校企领导树立正确的德育合作价值观,是保证合作能够走向深度融合的重要前提。为此,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要通过组织德育合作研讨会、协调会、示范成果展示及推广会等多种宣传、教育途径,宣传德育合作的近期重要意义和远期战略意义,并将其与校企战略发展目标、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相结合,进而从时代的要求、社会使命的高度,培育企业和高职院校德育合作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整体功效大的双赢理念和价值观,在保证双方自愿且合作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提高校企参与德育合作的自觉性、责任感,使校企合作德育成为企业经营者和高职院校共同追求的愿望和应尽的社会责任,从而促使其在合作价值观影响下形成内在合作动力,并最终促使双方积极发挥其组织优势,在合作德育的理念、措施、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

(二)构建校企德育合作的外在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要制定校企合作德育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条例,确立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法定责任、具体义务,保障各方利益,完善监督制度、奖惩制度,指导校企合作德育工作的宣传、开展、评价、奖惩等工作。建立有效的合作德育评估机制,将考核重点应放在顶岗实习学生、企业员工所接受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在其社会和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素质及其所带来的工作绩效改善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

五、结语

校企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分属不同领域的合作,其合作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规律也不必然相同。合作德育属于上层建筑部分,其合作成效将最终成为促进校企其他方面合作的重要动力因素,能促使校企合作真正达到深度融合。在合作状况良好的校企之间,合作德育有着良好的契机和平台,合作状况处于肤浅、表面层次的校企或者没有其他方面合作关系的校企之间也有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关系的可能,其关键是校企领导层面对校企合作德育意义的认可程度,及其合作德育契合点的寻找和合作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的建立状况。高职院校、企业应站在建设和谐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结合自身社会职能,优化配置相关德育资源,积极开展联合协作,形成社会化德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姚芬.高职院校德育实践教学的理念与路径分析—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探析[J].天中学刊,2009,(5):98-100.

[2][3]孙卓华.21世纪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德育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2001:19-20.

[4][6]霍丽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35-42.

[5]徐胤莉,王红梅.企业大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纵深化发展的桥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58-160.

责任编辑 谢荣国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论文范文第6篇

该冶炼造纸节能减排循环项目应用的专利技术为:

能量梯级利用:冶炼排出余热温度1200度—排出1000度高温空气,用于制浆;排出余热温度100度高温水蒸气用于造纸;置换出的热空气,可蒸发废液。

废物循环利用:冶炼产生的废气SO2,可以用制浆废碱水NaOH中和,实现治污的目的。治污废水中含有机物(C+H)化合物,蒸发浓缩后可用作冶炼的还原剂,可节约冶炼过程添加的还原煤,实现生产工艺技术节能。

本项目与传统工艺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节能,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幅度降低重污染工业的治污成本,实现清洁生产;能吸引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上一篇:数字技术语境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影子银行国民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