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教案范文

2024-07-23

表内除法教案范文第1篇

(二)复习

复习内容:第四册书第63页第1题和练习十四第

1、

2、

3、

4、5题。 复习目标:

1、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1、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复习过程:

一、计算梳理。

1、口算:

(1)卡片出示,学生口算:

12÷6,45÷5,35÷7,18÷6,21÷7,9÷3,48÷6, 64÷8,54÷9,14÷7,36÷6,28÷7,32÷8,15÷5 (2)在学生口算的过程中,抽问:

①你是怎么想的?(复习乘法口诀求商)。 ②用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道除法算式? (3)思考:

①如果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

按照商相同分。在展示学生的有序排列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变大(小)除数也变大(小),商不变。)

你还能写出商是3的除法算式吗?请你写一写。

按照除数相同分。在展示有序排列后,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变大(小)商也变大(小),除数不变。)

你还能写出除数是7的除法算式吗?请你写一写。 ②猜一猜:被除数相同的时候,除数和商会是怎样的?

写一写: 18÷( )=( ),你能写出哪些?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变小。) (4)将部分题改变为:

21÷(

)=7 (

)÷8=8

48÷(

)=6 72÷(

)=9 (

)÷9=6 (

)÷7=6

(1)学生独立填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将算式分类,归纳:求除数用被除数除以商,求被除数用除数乘商。

2、出示书第64页第2题。

(1)先观察:这些口算题和刚才的口算题有什么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1分钟内完成为优秀。 (3)说一说:在口算时,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3、出示书第64页第1题。

(1) 学生读题,了解题目要求。(先计算,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算式。) (2)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我是怎么做的。指名说一说:56÷8×3,你是怎么算的?

(3) 校对,寻找错误原因。

4、出示: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

)÷8 4×6=(

)×3

7×(

)>8×2

(

)×8<6×5 36÷(

)>36÷(

) 45÷9<(

)÷8 (1)学生独立思考解题。

(2)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选取个别学生有困难的,指名说一说,帮助学困生。

(4)7×( )>8×2(最小填几),( )×8<6×5,(最大填几),36÷( )>36÷( )(有几种填法)

(5)归纳方法:解答这些题,我们要做哪几步?(先计算出一边的得数,再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另一边的得数,最后填空)

二、意义梳理。

1、游戏:看卡片说话。

(1)出示卡片3和6。看到这两个数,你想到了哪些和乘除法有关的内容? (2)示范:3乘6等于18,18除以6等于3,18是6的3倍,18是3的6倍。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18里面有3个6。等等。 (3)同桌二人用卡片开始游戏。比一比,谁说得多? (4)选几组进行展示,纠正错误。

2、如果用图来表示“35÷5=7”,那么下列哪幅图是正确的呢?

图一:35只苹果,平均分5个盘。

图二:35颗药,分7天吃。

图二:35颗五角星,每5个圈一下。

图三:(线段图)小红5岁,妈妈35岁(7份)。 (1) 学生独立思考。

(2)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指名汇报

(3) 归纳:平均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3、出示书第64页第3题。 (1)学生独立审题,解答。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指名汇报,说清算理。

在解答第2 小题时,会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把每种方法的算理说清,再进行归类。

(4)归纳:不论是求几倍还是求要几个窝,都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用除法计算。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独立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苹果汁

饼干

蛋糕

汽水

面包

3元

6元

9元

2元

1元

小明有18元钱。

(1)可以买几瓶汽水?

(2)买5瓶苹果汁够吗?

表内除法教案范文第2篇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45~46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建立除法的观念,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操作第一种分法分的过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第一种分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均分

1.贴出图片:6个桃,3个盘子.提问:

(1)老师这儿有6个桃,要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分几个?平均分是怎样分呢?(板书:平均分)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分.

(演示:每个盘子里放一个)

(2)每个盘子里放了几个?分完了没有?为什么?那么再

第 1 页 继续分.(演示: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3)分完了没有?现在你们看,每个盘子里苹果的个数是几个,它们的个数怎么样?(板书:同样多)

2.说明: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每份的数量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3.说一说:平均分要注意什么? 4.判断.

投影出示一组图形.

(1)指出图中哪些是平均分?

(2)为什么第二图和第四图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变成平均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抽动投影片成下图. (3)说出各图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

5.演示并提问: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怎样分?

二、揭示课题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板书:除法)

三、认识除号

1.我们知道加法、减法、乘法每一种运算都有运算符号,除法也一样,它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板书:除号) 2.除号是这样写的,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第 2 页 3.练习.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写两个除号,一定要注意上下两个点要对齐.

四、列式计算

1.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求每盘有几个,要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1)我们把几个桃平均分?(把六个桃平均分.)6是被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

(2)平均分成了几份?(生:平均分成了3份.)3写在除号后面.

(3)每盘分得几个?(生:每盘分得2个.)就等于2. 板书:63=2.

(4)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教师指算式,领读两遍) 板书:读作6除以3等于2. 2.练习.

(1)读出下面的除法算式.(卡片出示) 10582204 155162164 (2)根据图意说出算式.(投影出示前面用过的图) (62=3)(63=2)(84=2)(124=3)

(3)先说出图意,再列式.(投影出示实物图) ①(10个苹果,2个盘子.)□□

第 3 页 ②(12个球,4个盒子.)□□ (4)根据题意,说出算式.

①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②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 板书:205122 五.讲解意义

1.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题意列出算式,你们能不能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呢?63=2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教师领读两遍. 2.练习. (1)填空:

84=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126=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看算式说出意义.(卡片出示) 82=4122=6 124=3204=5 3.小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质疑.

第 4 页

六、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2=□105=□123=□

2.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 15□=□

(2)把1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3.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1)把12棵树,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几棵?

(2)小冬把8只兔子,平均关在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关几只?

(3)妈妈买来8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几个?

讨论:为什么列式是82,2是从哪里来的.

(4)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几个? (5)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人吃,每人吃几个? 讨论:上面两题为什么一个列式是105,一个列式是510? 4.游戏.

教师出示12朵花.请学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再列出算式,看谁的分法多.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 5 页 (补充板书课题),所学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第一种分法(板书),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除法的第二种分法. 板书设计 略

教案点评: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教材通过平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教学时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除号..

表内除法---第一种分法

表内除法教案范文第3篇

(二)复习

复习内容:第四册书第63页第1题和练习十四第

1、

2、

3、

4、5题。 复习目标:

1、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1、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复习过程:

一、计算梳理。

1、口算:

(1)卡片出示,学生口算:

12÷6,45÷5,35÷7,18÷6,21÷7,9÷3,48÷6, 64÷8,54÷9,14÷7,36÷6,28÷7,32÷8,15÷5 (2)在学生口算的过程中,抽问:

①你是怎么想的?(复习乘法口诀求商)。 ②用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道除法算式? (3)思考:

①如果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

按照商相同分。在展示学生的有序排列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变大(小)除数也变大(小),商不变。)

你还能写出商是3的除法算式吗?请你写一写。

按照除数相同分。在展示有序排列后,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变大(小)商也变大(小),除数不变。)

你还能写出除数是7的除法算式吗?请你写一写。 ②猜一猜:被除数相同的时候,除数和商会是怎样的?

写一写: 18÷( )=( ),你能写出哪些?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变小。) (4)将部分题改变为:

21÷(

)=7 (

)÷8=8

48÷(

)=6 72÷(

)=9 (

)÷9=6 (

)÷7=6

(1)学生独立填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将算式分类,归纳:求除数用被除数除以商,求被除数用除数乘商。

2、出示书第64页第2题。

(1)先观察:这些口算题和刚才的口算题有什么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1分钟内完成为优秀。 (3)说一说:在口算时,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3、出示书第64页第1题。

(1) 学生读题,了解题目要求。(先计算,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算式。) (2)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我是怎么做的。指名说一说:56÷8×3,你是怎么算的?

(3) 校对,寻找错误原因。

4、出示: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

)÷8 4×6=(

)×3

7×(

)>8×2

(

)×8<6×5 36÷(

)>36÷(

) 45÷9<(

)÷8 (1)学生独立思考解题。

(2)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选取个别学生有困难的,指名说一说,帮助学困生。

(4)7×( )>8×2(最小填几),( )×8<6×5,(最大填几),36÷( )>36÷( )(有几种填法)

(5)归纳方法:解答这些题,我们要做哪几步?(先计算出一边的得数,再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另一边的得数,最后填空)

二、意义梳理。

1、游戏:看卡片说话。

(1)出示卡片3和6。看到这两个数,你想到了哪些和乘除法有关的内容? (2)示范:3乘6等于18,18除以6等于3,18是6的3倍,18是3的6倍。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18里面有3个6。等等。 (3)同桌二人用卡片开始游戏。比一比,谁说得多? (4)选几组进行展示,纠正错误。

2、如果用图来表示“35÷5=7”,那么下列哪幅图是正确的呢?

图一:35只苹果,平均分5个盘。

图二:35颗药,分7天吃。

图二:35颗五角星,每5个圈一下。

图三:(线段图)小红5岁,妈妈35岁(7份)。 (1) 学生独立思考。

(2)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指名汇报

(3) 归纳:平均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3、出示书第64页第3题。 (1)学生独立审题,解答。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指名汇报,说清算理。

在解答第2 小题时,会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把每种方法的算理说清,再进行归类。

(4)归纳:不论是求几倍还是求要几个窝,都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用除法计算。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独立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苹果汁

饼干

蛋糕

汽水

面包

3元

6元

9元

2元

1元

小明有18元钱。

(1)可以买几瓶汽水?

(2)买5瓶苹果汁够吗?

表内除法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学情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时从熊猫分竹笋引入,通过分竹笋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还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重点难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4.1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活动】【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那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呢?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竹笋了。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来解决跟竹笋相关的问题。【出示例4】

2、学习例4。

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

(1)理解题意。

(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3 )个竹笋。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 除法】

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种,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读法。

12表示被平均分的竹笋总数,写在除号前,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3表示每份分得的个数,写在等号后面。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就是:12÷4=3,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1、教材第13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教材第13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题。

分一分、填一填。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10÷( )=( )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10÷( )=( )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说说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4)、小结。

3、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3小题。

(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8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例4:

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 4 )个。

像这种,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2 ÷ 4 = 3

除 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六、课后反思。

课堂实录

表内除法教案范文第5篇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21÷7=18÷6=42÷6=4×6=

4×7=49÷7=5×5=6×6=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表内除法教案范文第6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第2——3题是练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习题呈现方式由具体的操作活动到生活里的现实问题第

2、3题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这两道题不能像第1题那样先圈圈、画画找到答案。需要从“倍”的含义出发,经过推理,确定算法。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推理的过程,即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的理由。

第4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第5题是“倍”的知识的综合应用的题目。题中的成绩单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很多的数据。练习时,可引导学生先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交流思路。接着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组织全班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缺乏实际意义,如王军投进的球是范明没投进的几倍,教师要注意给予恰当的引导。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计算时不能整除,可以让学生列出算式即可。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上一篇:毕业季的春游范文下一篇:部门企业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