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英语论文范文

2024-09-19

性别歧视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1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诸多出版物对“性别歧视”的定义均为:以性别为基础的偏见或歧视, 尤其是男性对女性。在英语使用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体现在许多方面, 而词汇使用中性别歧视现象最为明显。

1.1 词义范畴的不平衡性

Every man has his day.其中man一词既包括男性又包括女性。再如:M e n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the moon.此处的Men表示“人类”, 泛指所有的人。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 如:Women want to have more chances totake part in social activities.

1.2 成对出现的两性词的出场顺序

许多成对出现的两性词在出场顺序上为男先女后, 如:Adam and Eve, King and queen, brothers and sisters, father and mother, boys and girls, husband and wife, man and woman, Mr.and Mrs.Black.这也从侧面表明男人在社会中处于中心地位, 而女人只处于从属地位。

1.3 职业词语中的歧视女性现象

许多职业词语以man作为后缀, 尽管也有女性从事这种职业, 如:s p o k e s m a n, postman, policeman, chairman等等。一些词语形式上没有男性标志, 如p r o f e s s o r, doctor, lawyer, surgeon, 但人们倾向将之看作男性名词。再如:His cousin once was a surgeon.多数人会理解为:他的表兄或表弟曾当过外科医生。若为女性则在前加woman, lady, female等修饰语, 如:Most of the women professors of this universityare from America.

1.4 称呼语上的表现

一位男士婚前婚后均可使用Mr.来称呼, 而女性婚前一般用Miss加父姓, 而婚后用Mrs.加夫姓。这种婚前随父姓、婚后随夫姓的现象充分表明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

1.5 构词方式上的表现

英语中许多女性词是以男性词为中心, 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产生的, 这种构词方式本身就体现了男性的中心地位和女性的从属地位。例如:host/hostess;man/woman;male/female;hero/heroine.

2 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

英语中存在诸多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 但其产生的根源并不在语言本身。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只是社会中男女两性地位不平等在语言中的折射, 是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圣经》中上帝的形象是男性的, 夏娃是上帝取亚当的肋骨创造而成, 女性是男性的派生物或附属物。《圣经》在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它的影响不可低估。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存在着差异, 男强女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男子从事更多的生产活动, 其供给食物的能力增强, 经济地位逐渐上升, 男女两性在社会角色上发生了转变, 这是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状况又由于男性社会使用道德、法律等手段来维护而愈演愈烈。

3 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

英语教师在追求两性平等, 减少和消除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上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3.1 加强男女平等观念的教育

英语教师一方面自己要更新观念, 平等对待男女生。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 适时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男女平等观念的教育, 改变学生对女性的否定态度, 消除重男轻女、歧视女性的旧传统、旧思想。

3.2 规避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表达方式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规范自己的语言, 有意识地避免有性别歧视之嫌的英语表达法。如:He who can’t finish his task on time will be dismissed.改成:The one who can’t finish their tasks on time will be dismissed.Men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the moon.改成:People have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the moon.

3.3 向学生传授女权运动后出现的新词

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 英语中出现了许多意在消除歧视女性现象的新词汇,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带头使用这些新词汇, 并有意识地将这些新词传授给学生。如:Women’s Lib, Men’s Lib, chairperson, male chauvinist, girlcott anchorperson, anchor, policewoman businesswoman等等。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社会文化中男女两性地位的不平等, 必然在语言使用中有所反映。各种语言中均有这种现象, 英语也不例外。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针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其存在的原因及英语教师为扭转此局面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性别歧视,文化传统,社会角色,消除策略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 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 穆凤良, 李秀萍.英语中的性歧视与中性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5) .

[3] 朱跃.论英语词义的变化和使用所反映出的对妇女性别的歧视现象[J].四川外语学院, 1995 (2) .

性别歧视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1.1 局部性

该现象不是普遍性的, 且该现象对女大学生就业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绝对性影响;该现象主要存在于中小型企业或私企, 因为一些正规的大型企业在人才选拔、升迁时是比较公开透明的, 中小企业男性领导会更多一些。

1.2 相对微弱性

与其他专业的同龄大学生相比, 经管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是受隐形职场性别歧视影响相对比较小一些。

1.3 态势平稳

从近几年短期来看, 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受到的隐形就业歧视的这种状况没有特别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是一直平稳的存在的。

1.4 相反力量不足

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男职工过多, 企业文化呈现不健康的状态, 某些企业会调节男女比例。此外一定程度上, 性别歧视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2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

2.1 用人单位过度关注自身利益

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即将面对生育、家庭等问题, 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进度。另外, 国家为了保障女性权益, 要求企业给予女性职工很多特权并享有较高的福利, 这些都会使得用人单位成本增加, 从而使企业对女性职工存在隐形歧视。

2.2 性别歧视组成要素无法确定, 用人单位的不公平行为无法考证

隐形性别歧视的“花招”层出不穷, 十分具有隐蔽性。虽然用人单位常常会在面试时没有明显的排斥行为, 但面试通过率低或将其调配到环境较差、技术要求低的岗位, 导致其工资收入很低, 迫使其主动请辞, 或通过“工资属个人隐私不得外泄”来掩盖“同工不同酬”的事实。

2.3 现有的反对性别歧视有关法律不够细化

我国《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会法》中均有反歧视的相关规定, 但这些条例并没有提到违背上述规定后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没有详细描述就业歧视问题。

2.4 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不完善

隐形性别歧视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中小企业, 中小型企业多为一人一岗, 生存压力比较大, 相对来说就更加重视效率和利益;此外, 中型企业的企业文化不是很完善, 其高层并不重视企业内部性别比例的调整来维持企业文化的健康。

2.5 男女生理的差异大多男性比女性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女性受家庭牵绊更多, 高学历的女性一毕业就面临着结婚生子的问题, 在产假期间职位的空缺等也会影响企业效率和单位运转。

3 解决对策及建议

3.1 国家方面

3.1.1 制定细化的有针对性的就业职场反歧视法。

有法律明文定义何为性别歧视, 明确其构成要素。另外, 坚持维护女性利益为先的原则, 在用人单位无法详细提供免责材料时, 认为女性权利受到侵犯并且该单位存在性别歧视, 由此对此单位进行处罚。

3.1.2 扩大经管类专业就业。

只有总体改变供求状态, 创造更加公平的、平等的环境, 才能比较好地改善就业歧视问题。

3.1.3 充分发挥政府力量, 为反对性别歧视提供强制执行力。

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3.1.4 从政策上促进劳动市场性别平等的实施。

设定详细政策, 为严格执行维护女性权益的用人单位给予鼓励, 如下发补贴、实行减免税、加大贷款额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等, 由此对企业进行良性刺激, 减少由于女性职工本身的生理特点而为企业带来的额外成本。

3.1.5 加强社工队伍建设。

对与消除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相关的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进行扩大和发展。通过加大公益宣传使得人们对于维护女性权益的重要性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3.2 学校方面

加强高校教育的引导。高校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如因性别施教, 从社会需求出发施教, 根据女性特点开设发挥女性特长的课程,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女性就业职场上的的竞争力。同时, 引导女大学生树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独立自强的先进观念。

3.3 个人方面

3.3.1 注重经验的积累, 能力的提升。

多参加校园模拟招聘活动与招聘讲座, 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

3.3.2 抢占先机。早计划、早行动, 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本科毕业季是大企业进学校招聘的高峰期, 一般正规企业会率先来高校招聘, 这是抢占先机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重要机会。

3.3.3加强对企业的了解。

了解企业对岗位有什么样的需求、企业文化、招聘形式等, 将其与自身特点相衔接。针对企业对女性歧视的因素来提升自己, 比如针对企业害怕女性抗压能力低的方面来向企业展示出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

3.3.4 女性自身心理上的调整。

女性应当摒弃一心一意照顾家庭的传统观念, 使自身工作能力以及综合水平得到提高, 由此就能够削弱性别歧视带来的不利影响, 改善现状或赢得更加理想的就业机会。

摘要:职场隐形性别歧视, 指女性因怀孕生子等生理特征或在家庭中的责任等原因在找工作过程中受到的的就业歧视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经管类大学生职场隐形性别歧视的发展现状和成因, 并结合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及个人思考总结出经管类大学生职场隐形性别歧视的相关解决对策与建议。

性别歧视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身份认同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也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根本尺度。我们通过分析广西南宁万秀村农民工的工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工伤保险、文化水平、生活方式、社会歧视等问题,探索其在职业、学历和阅历、心理和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成因,以此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主要措施,以增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农民工;身份认同;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巨量的人口流动风潮更是风起云涌。万秀村位于南宁市明秀路和友爱路的交汇处,是广西典型的城中村。为了研究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我们采用了个案法、访谈法、调查法等收集材料。据统计,目前万秀村的流动人口超过40000人,占当地总人口的90%,其中外来人口主要是农民工,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范例。

一、农民工的形成背景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相叠加的一种产物,同时又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有形式。农民工的形成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亟需向非农产业与城市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使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形成了农民工。

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民工的直接原因。首先,城市大量就业机会与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民工产生的主因。其次,城市高收入与农村低收益之间的巨大差别是农民工产生的内在诱因。再次,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人身自由是农民工产生的体制因素。最后,城市就业的结构失衡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机会。

三是农民阶层分化的产物。农民工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打破了户籍藩篱,加快了制度创新,瓦解了不利于民主和法治因素生长、壮大的社会根基——小生产的社会土壤,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城市化步伐,改善了农民的经济状况,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因此,农民工是农民阶层分化群体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群体。

二、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问题

1.工作报酬和时间长度问题。首先,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企业利用农民工不懂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或者钻法律的空子,往往非法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也由于目前我国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尚不够健全,没能有效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工作类型具有不稳定性,工作时间和报酬也因而不稳定。据调查,78.7%的农民工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职业技能低,找工作较为困难,往往从事的是建筑、纺织、服务等劳动密集型工作,而且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重活,工作时间长。据调查,46.2%的农民工每天的工作时间在8—10小时,13.8%在10—12小时,15.4%在12小时以上,报酬却很低,83.9%的月薪低于800元,与城市职工有较大的差别,使他们感到自己不属于城市。

2.消费、住房问题。相对于农村,城市的消费对农民工来说确实难以接受,城市的吃、住、穿、用等问题成为农民工最为头疼的大问题。据调查,78%的农民工无法承受城市的消费水平。目前南宁市的物价居高不下,肉类都在每斤十元以上,蔬菜也在每斤一元以上,每平方米四千元以上的商品房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每个月约800元的工资,要想在城市中生存谈何容易!据调查,96.9%的农民工只能租房住,一间住房的月租金一般在二百元左右,几个人挤在十平米左右的房子里,他们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没有住房,农民工在城市中便没有“家”的感觉。

3.子女教育问题。在城市打工,有的农民工的孩子也跟随而来,成为城市的一个新群体——流动儿童,其教育问题也日益凸现。他们不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在城市公立学校读书要交如借读费等各种高额入读费,而90%的农民工子女只能进入私立或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的师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均比较差,他们被称为“农民工子弟”,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

4.医疗卫生、工伤保险问题。据调查,78.5%的农民工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们生病一般不上医院,通常去药店买点药来解决,仅13.8%的农民工去无证无照的小诊疗所,只有患上严重的疾病时才会到正规医院治疗,而这种治疗可能要花掉他们几个月甚至一生的积蓄。对他们来说,病是生不起的。据调查,68.5%的农民工没有购买工伤保险,29%的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意义了解不多或几乎不知道。

5.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问题。农民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与原来居住的环境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慢节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变为快节奏的受诸多约束的生活方式,他们常常难以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出现“文化震惊”的现象。

三、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调查发现,57.8%的农民工认同这一身份,29.2%呈模糊状态,仅4%不认同这一身份。可见,大部分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很弱。

1.职业因素。在企业中,拥有高学历的人往往从事一些相对轻松、高薪的工作,受到企业领导的器重。而农民工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比较低,往往从事那些时间长、强度大、工资低的工作,这是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城市居民因之抱着鄙视的态度,这往往使他们更趋向于认同农民工这一身份。

2.户籍制度。中国长期存在着刚性的城乡二元结构,而户籍制度严格地限制着人们的身份地位,使农民工无法逾越城乡差别的鸿沟,虽然在城市工作,农民工却享受不到城里应有的社会福利。据了解,40%以上的城市居民不希望农民工把户口签入本地,认为他们给城市带来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户籍制度影响了农民工的身份地位。

3.心理障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民工一般都有一种乡下人的心理倾向,难以接受城市的文化生活。据调查,67.2%的农民工从来没有参与过所在社区的活动,他们不知道能否参与社区的活动,认为那是为当地居民组织的,农民工没有参与社区活动的资格。表明农民工对社区关注很少或根本不关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适应程度不高。这就是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所说的“文化堕距”。

4.需要不能满足,城市人身份得不到认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基本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社交需要指人们渴望获得友谊、得到情感的支持、归属于某一群体,为群体和社区所接纳。尊重需要指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希望获得名誉或威望,取得成绩时,希望被人所承认。据调查,66%以上的农民工很少或几乎不与城里人交往,80%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来城市的目的是养家糊口,55.6%的农民工认为自己工作的贡献不大或没有贡献。

四、解决措施及文化适应对策

1.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工资的法律法规,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各企业要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部门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惩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各企业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保障因工致残致伤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能以任何理由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各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此外,社会保障的主体不应只限于城市居民,农民工也应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应降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门槛,鼓励、支持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

2.农民工应当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文化技能水平,做合格进取的农民工。农民工一定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当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农民工不要采取偏激、鲁莽的方式,这样不仅不能实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而且盲目的行动可能会使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道德水平。政府部门应该免费为农民工提供上岗技能培训,农民工自身也要肯学多干,做到谦虚上进,快速成长。

3.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消除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由于城市住房价格走势日益高涨,单靠农民工本身是难以买到住房的,因此必须努力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让农民工有自己的住房,政府应有一部分的财政预算用于建造农民工的经济住房或廉租房。

4.消除对农民工排斥的政策,利用媒体打造农民工的正面形象。农民工进城务工对城市的发展有利有弊,但总的来看是利大于弊,他们从事城市中低收入、脏、累、重活,减少了城市的运行成本,对城市社会贡献巨大,我们应当以多劳多得原则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建设城市的安全稳定与社会和谐。

从文化的层次看,由于结构变动导致了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的产生,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的存在一旦不再是暂时的,而是较为长期的现象时,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其中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大多认同他们属于农民工群体的身份,具有较强的群体归属感,他们对农民工群体的认同及认同程度基本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人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群体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

通过加强社会文化整合的行动来消除导致农民工的社会文化基础,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帮助他们摆脱农民工群体认同感,给他们向上流动的机会,不让农民工身份长期化和固定化,以阻止其群体认同的“内卷化”建构,有利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合,让他们对城市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获得城市人的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邓予晨.从农村到城市的远征.http://www.cncdcs.com/viewthread.php?tid=36,2003-3-3.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黄志强.社会学导论[M].当代文艺出版社,2006.

[4]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6]覃明兴.扶贫自愿性移民的迁移决策及主体选择性研究[J].数字化期刊2007,(11):32-38.

(责任编辑/陈雅莉)

性别歧视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家庭教育是涉及公民教育、终生教育的重要议题,同时是关系国家发展以及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基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受到普遍关注。台湾高校积极响应和担当服务家庭教育的使命,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法律体系、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与台湾家庭教育体系相比,大陆高校家庭教育人才培养仍存在认识不够深入、专业化程度较低、就业前景不明朗等问题。文章对台湾高校家庭教育人才的培养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大陆地区家庭教育人才培养有所助益。

关键词:台湾;家庭教育;人才培养

在过去的30年里,台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生了较大改变。1987年,《台湾省戒严令》解除;1996年3月,台湾首次进行了领导人民主选举,伴随而来的是包括政治权益、社会权益以及教育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变革。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家庭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过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凝练了自身特色。文章旨在探究台湾高校家庭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为大陆家庭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台湾家庭教育的“法源”

台湾政府对“家庭教育”的内涵做了明确解释。“《家庭教育法》”认为,家庭教育涵盖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其他家庭教育事项七类[1]。“《家庭教育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解释:亲职教育指父母职能教育;子职教育指子女本分教育;两性教育指增进性别知能教育;婚姻教育指夫妻关系教育;伦理教育指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及关怀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指家庭各类资源运用及管理教育[2]。台湾家庭教育内涵丰富,且贯穿幼年至老年整个人生发展阶段,具有时间跨度。同时,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活动,不限于长辈对晚辈的单方影响。台湾的家庭教育不是狭隘的亲子教育或家政服务,而是与塑造健康、和谐家庭有关的一切教育活动。

二、高校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一)培养理念

台湾“《家庭教育法》”设置的初衷是“增进家庭生活知能,健全‘国民’身心发展,营造幸福家庭,以建立祥和社会”[3]。台湾高校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法》”为根本指导,力求通过家庭生活知能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家庭成员形成适切的相处之道。“提高家庭知能、促进家庭和谐”是台湾高校家庭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例如,辅仁大学在课程上从人文与艺术、自然与科技、社会科学等领域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家庭通识教育素养,增进个人与家庭的融合;家庭成员开设幼儿、青少年、老年人服务课程,围绕家庭内容开展亲子关系、亲职关系、家庭与老人生活、婚姻、离婚与再婚家庭研究,以期为学生构建既全面又有针对性的家庭知识体系,以及缓解家庭冲突、提高家庭生活品质提供支持。[4]

(二)培养目标

台湾高校对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较清晰的定位。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主要培养具备儿童与家庭知能的专业人士、家庭规划与评估人才、家庭教育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人才、家庭问题科研人员。对上述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归根到底是专业知能、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的统一。例如,慈济大学以培养具有学前教育与托育、家庭教育、儿童辅导与特殊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认为学生应具备的三大核心能力是专业知能、教学与方案设计能力、团体合作统整运用能力。辅仁大学在对家庭企划推广人员的培养上,以“相互了解、合作支持、压力与冲突处理能力”为核心。此外,近几年来,台湾高校开始关注多元文化与家庭教育的跨国研究与合作,力图为家庭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扩展思路。

(三)专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内容上,台湾家庭教育课程是以家庭为核心,融合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多领域知识的学科体系。“《家庭教育法》”梳理了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的各类教育活动,并划分为7个领域: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管理教育以及其他家庭教育[5]。《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资格遴聘及培训办法》对专业资格人员的课程学习情况做了进一步规定,要求申请人员应修习包括家庭教育学、专业伦理学、家庭概论、资商理论与技术、家庭危机与管理等8门必修课程和19门选修课程。

课程类型包括专业基础课,如家庭资源管理、亲子关系、婚姻与家人关系、亲职教育等课程,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体系;专业实践课,包括专业观摩和专业实习,期望通过增加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家庭教育技能和职前经验;研究方法课程,通过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研究的一系列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以及科研问题解决能力,是提升学生家庭教育研究能力的工具类课程。

从课程层次来看,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分为学士班、硕士班和博士班三个层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不同。例如,辅仁大学学士班课程涉猎广泛,除家庭教育的专业课程外,还涵盖食物学、服装学、生活设计、家庭环境等多样化的全人教育课程;相比之下,博士班课程更加精深,聚焦成人与家庭、代际关系、婚姻关系、幼儿与家庭等专题。

三、家庭教育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一)法制保障

人才培养体系法制化是人才培养迈向专业化轨道的必要保证。“《家庭教育法》”为台湾家庭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台湾地区将家庭教育上升到最高意志层次,通过政府力量推动家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家庭教育法》”的出台打破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壁垒,使家庭教育以多元、弹性的方式融入终身学习体系,不仅提升了民众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也拓宽了其受教育途径。在教学或班级规模方面,“《家庭教育法》”规定,家庭教育专业的班级规模不得超过50人,每一学分至少为18个小时,同时不得通过密集授课或其他并班方式授课。此外,《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资格遴聘及培训办法》对学院设置、教材研发、场地及资源、教师准入资质等方面也进行了规定。[6]

(二)高素质的教师、行政队伍

台湾地区对家庭教育教师的入职资质具有严格要求。《大学院校办理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学分班审查要点》规定,至少有1/3的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应由本校专任教师教授,各班次授课教师应具备家庭教育专长,并符合大学任职资格[7]。另外,“《家庭教育法》”规定,各级主管机关应为推展家庭教育的专业人员、行政人员及志愿工作人员提供各种进修课程或训练。可见,不仅专任教师,其他与家庭教育有关的行政和工作人员也有义务接受技能培训,获取入职资格。此外,有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逐渐增多。仅“国立嘉义大学”辅导与资商学系拥有海外博士学位头衔的教授就占到所聘专职教授的50%。拥有丰富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对于吸纳国际教育资源、提升本土教育质量大有裨益。

(三)社会组织机构的协同发展

家庭教育管理机构、推广机构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共同构成了台湾庞大的家庭教育组织系统。家庭教育管理机构包括台湾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推进家庭教育立法、开展家庭教育推动和督导工作、组织家庭专业人员和行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专业人员的遴选和聘任、进行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开展国际交流等。家庭教育推展机构包括各县市的家庭教育中心、社会组织以及中小学校,主要负责正式课程以外的家庭教育、适婚男女的婚前家庭教育、亲职关系的咨询辅导、家庭与社区咨询等。高校是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机构,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其他相关机构的有效支持。例如,台湾高校依托各县市家庭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教育理念,丰富家庭教育问题解决策略。特别是对于致力于教育咨询辅导与推广工作的学生而言,家庭教育中心无疑是宝贵的职业体验场所。此外,社会教育机构也通过举办教育宣讲活动、开展院校合作研究、互聘教师等方式,不断联合社会和学校力量,激发组织活力。

(四)就业市场的助推作用

在台湾,社会对于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家庭教育管理机构、家庭教育推广机构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机构都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就业通道,且随着政府推广力度的增加、家庭问题的增多,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市场仍存在可开发空间。广阔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是消除学生就读顾虑、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因素。目前,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嘉义大学”、辅仁大学、台北教育大学、慈济大学、树德科技大学、实践大学等都设置了专门的家庭教育院系,并提供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层次教育。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对家庭教育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满足市场需求成为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和目的。

四、台湾高校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一)健全的法规体系

从1945年至今,台湾教育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加强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五年计划方案》《加强推行家庭教育强化亲职教育功能计划》“《家庭教育法》”《大学院校办理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学分班审查要点》《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资格遴聘及培训办法》等。上述法规在指导思想、院系建设、教师准入标准、课时和学分要求、质量监督、财政和场地支持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和说明,使台湾高校的家庭教育、教学有法可依、有条不紊。

(二)专业与职业的对接

学校根据不同的就业倾向设置不同的课程组。例如,台湾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就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学校将职业划分为高中职家政科教师、家庭生活生产企业执行人员、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家庭教育专业人员三类,并根据每一类职业的需求设计三组平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衔接,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许多家庭教育的授课内容和目标也是职业资格考核的内容和目标,学生具有直接考试资格。“国立嘉义大学”指出,修完“国小”及中等教育学程的学生,通过教师检定后,可成为合格中小学教师及专任辅导教师等;修完“国中小”教育学程的学生,通过教师检定后,可报考“国中小”专任辅导教师及高中职辅导教师或高中职生涯规划师。[8]

(三)完善的课程体系

台湾高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首先,课程以家庭事务为抓手,内容全面,从亲子关系、婚姻教育、老年生活到烹饪、服装、家居面面俱到。其次,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辅仁大学在大三、大四阶段为学生安排了专业观摩和专业实习课,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此外,课程设置关注社会,立足实际需求,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开设老年与家庭课程;为满足法制社会的要求,开设家庭法律与政策课程;为平衡男女受教育问题,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等。

五、对大陆家庭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待深入

家庭教育内涵的演变和深化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自身认知。目前,大陆民众对家庭教育内涵的理解还存在表面化,普遍停留在“儿童学习中心”或者“儿童教育与父母再教育的整合”阶段,认为家庭教育是父母通过认识、反思和自我提高促进对儿童的教育。对高校而言,窄化认识无疑是对研究领域的切割,不仅影响生源数量,而且大大缩小了研究的受益群体。此外,在台湾,政府、社会、高校都极为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责任问题。随着婚姻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暴力问题、失独家庭问题的凸显,大陆有必要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调节措施,促进家庭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矛盾的缓解。

(二)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大陆开设家庭教育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只有东北师范大学设置了“家庭教育”通识课程,并招收家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他院校“家庭教育”专业化程度较低,一般采用如下两种设课方式,一是将“家庭教育”课程合并到“儿童与家庭教育”“儿童教育与家庭”等课程之中,认为家庭教育属于学前教育范畴,如华南师范大学;二是将家庭教育归于家政学领域,认为家庭教育附属家政服务,课程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家庭教育师资力量也不尽如人意,大部分任课教师来自儿童教育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

(三)拓宽人才就业前景

在台湾,家庭教育机构和部门趋于“链条式”“产业化”发展,市场具有强有力的消化能力。在大陆,家庭教育意识刚刚萌芽,就业渠道也非常有限。除人力资源保障部、青少年发展中心、社区服务站等有少量需求外,公共事业部门对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对口招聘并不多见。此外,私营家庭教育咨询企业也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和效益都不利于对大量人才的接收。因而,有限的就业空间也成为高校削弱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重要因素。

五、总结

家庭问题是每个公民都会面临的问题,关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将家庭教育作为一项全民运动,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为此,国家、社会、学校应通力协作,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大陆家庭教育的发展。第一,加强宣传。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规章、成立宣传办公室、借助新兴媒体或报刊、高校招生宣传手册等,深化公民对家庭教育的了解,提高家庭教育意识。第二,加强教育立法和财政支持。以国家意识的形式推进家庭教育,并对计划的实施提供财力、物力保障。第三,加强师资建设。通过外聘教师以及加强师资培训,补充大陆地区师资空缺,提高教育质量。第四,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推广社会服务中心、家庭指导中心、家庭教育辅导机构等,一方面有利于刺激就业,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家庭教育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3][5]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家庭教育法[EB/OL].http://www.hshs.tye.edu.tw/data/body94829.html,2015-12-23.

[2]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家庭教育法”实施细则[EB/OL].http://laws.mywoo.com/8/71/2499.html/,2015-12-23.

[4]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系[EB/OL].http://www.cfs.url.tw/course_profile.php/,2015-12-28.

[6]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资格遴聘及培训办法[EB/OL].http://laws.mywoo.com/8/71/2508.html,2016-12-28.

[7]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大学院校办理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学分班审查要点[EB/OL].http://www.doc88.com/p-741821031538.html./,2015-12-28.

[8]嘉义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EB /OL].http://www.ncyu.edu.tw/gcweb/content.aspx?site_content_ sn=2690,2015-11-27.

编辑 吴婷 校对 朱婷婷

性别歧视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以黔东南苗族民间作品为切入点,多层面地剖析作品的女性形象,发现女性形象多为受人尊重和赞美的对象,拥有和男性相对平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大致相等的权利。她们社会地位的拥有和权利的获得是民族文化认同与苗族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重要地位的决定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社会性别;苗族民间作品;女性形象; 社会地位

目前,学界关于苗族研究的文献很多,涉及苗族历史、苗族文化、苗族语言、苗族教育等多方面,成果丰硕。但是,对苗族民间作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现有文献中,《苗族女性文化》(1995)对神话中的女性始祖、传说中的青年女性、爱情故事中的女性、古歌中的女英雄四类女性形象进行写实性描述;《苗族文学史》(1981)、《苗族民间诗歌》(2008)两部作品着重介绍《仰阿莎》、《娥娇与金丹》、《久宜和欧金》等8首影响较大的爱情叙事诗,并对《仰阿莎》诗中的女性形象仰阿莎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此外《苗族文学史》还介绍了部分嘎百福歌的女性形象;单篇文献研究方面,在知网上搜索到与苗族女性形象相关的文献仅见潘定智的《试论黔东南苗族爱情叙事长诗》、洪桦的《试论苗族爱情叙事诗歌的悲剧性》、龙初凡的《试论〈仰婀莎〉的艺术形象》、余勇的《最美丽的歌——解读苗族长篇叙事诗<仰阿莎>》等几篇。且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对单篇作品或某类体裁作品女性形象类型分析和作品艺术性的分析上,而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作品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进行阐述的文献少见,这是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的一个不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国内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苗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居全国各苗族地区之首。且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编印的27集苗族民间文学资料集中黔东南地区的就达18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以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将女性形象放置到社会文化背景下,系统深入地剖析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使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进入到一个更深更新的层面,为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黔东南苗族民间作品的女性形象拥有和男性相对平等的地位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在社会文化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1]。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在社会发展中女性与男性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精神上女性应该独立自主,摆脱依赖男性的软弱心理;在处理与男性的关系上,应当与男性结成彼此尊重平等相处的伙伴关系;在对待国家和组织的态度上,应该主动争取自己的权益,不能成为一种工具[2]。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来考察分析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以下简称作品的女性),可以看到女性拥有与男性相对平等的地位。作品的女性形象大都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具有独立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独立意志和独立愿望。当爱情婚姻出现问题时不是哭泣或诅咒,而是奋起抗争以获取应有的权利和地位。她们相对平等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她们享有和男性大致相等的权利上。

(一)情歌中的自由恋爱权

情歌是苗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情歌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形式,从陌生到认识、相知、相恋进而成婚的全过程都要吟唱情歌。据学者统计,苗族情歌中的女主人公占2/3左右,她们面对意中人表现更为主动率真,唱出的情歌大胆而热烈,毫无忸怩做作之态。如:“浅水深水一起过,千言万语一起说,离开别人没关系,离开阿哥呀!简直就像谁扯掉我的心!”① ①苗族文学史编写组编.民间文学资料第八集·黔东南、湘西苗族情歌[C].贵阳中中印刷厂,1959:42.女子以最质朴浅显的语言深深地打动心上人,让人为之感叹。从情歌可以窥见作品的女性和男性的地位平等,都享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唱情歌时,既可以男唱女答,亦可是女唱男和,无论哪种方式都没有性别歧视。女性意识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指女性从自我主体的角度出发自觉地把握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并在自己世界观的指导下选择人生方向、追寻生命意义和发出自己的声音[4]。情歌中的女性意识到了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当爱情降临时不是傻傻等待、被动接受,而是充分行使话语权尽情表达对爱情的理解与感悟。

(二)婚姻理辞、离婚歌中的离婚自主权

理辞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季节理词、民事纠纷理词、丧葬理词等。婚姻理辞是民事纠纷理辞中的一种,用于调解各种婚姻家庭纠纷。当出现难以解决的纠纷时,男女任何一方都可请理老来主持调解,理老则用理辞来劝导双方和好,对于执意要离婚的在演唱完“劈筒歌”后判决离婚。如,《离婚理辞·女方理老的说理辞》讲述妻子无法忍受夫家的无理行为,跑回娘家请理老来阐明离婚的缘由:“米不给我舂,水不让我挑;先前还整我,以后就怀恨;公公装耳厚,婆婆做脸黑……我才回到自己家,我才跑到自己屋;……我上山找大树,出门找理老。” ……“论情是你错,论理是你输……”[5]这位女性通过理老旗帜鲜明地反对夫家的无理以及解初痛苦婚姻的坚决态度,最后成功离婚。

离婚歌是青年男女的一方或双方表示忠于愛情,决意解除封建包办婚姻,希望达到自由结合的歌。如,《离婚歌》:“山坳不踩就不矮,不如意的婚姻不离就不脱……假使离不脱,妹妹就请大家来讲理,妹妹要像打雷一样的讲理。只要妹妹下决心,踩到哪里哪里都会矮,说到哪里都会赢。……假如山谷有水,哥哥象妹妹一样的真心,我们就在游方场上定终身。”[6]歌中的女子向恋人表明自己坚决解除包办婚姻的态度以及对对方的忠贞爱情。

从以上婚姻理辞和离婚歌可以看见女性同样享有离婚自主权。“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定已经消失或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会成为幸事”[7]。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离婚”行为既是苗族社会对女性婚姻自主权的维护,更是女性充分行使离婚自主权以获得重新追求幸福的体现。

(三)爱情叙事诗、逃婚歌中对婚姻自主权的争取

苗族妇女的婚姻自主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指苗族女性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丈夫结婚的权利;第二是婚姻破裂后的离婚自主权;第三是离婚或丈夫死后还有再婚的自主权。此处特指作品的女性形象采取各种办法与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进行抗争,甚至是牺牲生命也要争取自己选择丈夫的权利。

古代爱情叙事诗《久宜和阿金》[8]讲述久宜和阿金相爱却遭到氏族的反对,几经抗争后氏族才同意买牛祭祖分支开亲。可是在姑表婚习俗的重压下,阿金被迫嫁到舅家。面对才五六岁的丈夫,阿金要求退婚,却因久宜家无力支付舅家索要的巨额外甥钱“白银三百两,骡马三百匹,水牯三百头,鸭子三百对,花布三百块,差点不允许,多了也不要”,二人还是不能成亲。人们有感于舅权制对幸福婚姻的摧残,纷纷支持她们斗争迫使舅家降低礼金,使得两人最终成亲。

逃婚歌是反映青年男女在情投意合之后,婚姻方面受到家庭的阻拦,双方表示愿意逃走他乡成婚的歌。苗族逃婚,多数是女子主动,逃婚歌也多是女子所唱。如,《逃婚歌》[9]:“我俩逃走吧!逃不出去呀! 顺河逃走吧!顺河逃走好,河水淹脚印,……大概逃走了,逃婚有道理,有理就要逃!”逃婚歌唱出了女性对婚姻自主权的争取。从某种意义上讲,逃婚是苗族妇女争取婚姻自主、反对用婚姻损害自身利益的有力法宝,对争取妇女地位和自身的解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0]。

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作品的女性已经“意识到社会中应该有自己身为女人的一个合法、独立的生存空间”,部分女性甚至“已经意识到身为女性的我们应该也能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生活的主人”[11]。当婚姻自主权要被剥夺时,她们并非俯首帖耳、沉默不语而是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从而争取到选择丈夫的权利。

二、黔东南女性形象具有相对平等地位的成因分析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考察女性问题,应该将其放在男女两性共同塑造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中,而不能将女性问题孤立地割裂开来[12]。曹端波认为“每一个文化因素最适用的功能是在它的文化系统之中,如果一个文化因素放到另一个文化系统中,它便可能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与功能”[13]。故而,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将作品的女性形象放置到苗族社会文化背景下分析,发现女性形象相对平等地位及相应权利获得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母系社会的女性崇拜意识促进两性和谐相处理念的树立

在母系社会,由于女性承担的双重生产任务(物质生产和人类再生产)超越了男性的生产能力和认识能力,男性为女性的自然创造力和崇高的社会威望所慑服产生了对女性的崇拜心理。这种崇拜一方面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和说教功能,使得苗族人民的相互认同感增强产生凝聚力;另一方面让男女两性在共同信仰下和睦相处,建立一种和谐的性别理念。如,黔东苗族神话中的始祖女神“蝴蝶妈妈”以其很强的生殖繁衍能力成为始祖崇拜对象,并对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在大型椎牛祭祖活动仪式上,巫师往往要唱《妹榜妹留》(即《蝶母歌》),讲述“蝴蝶妈妈”的一生;苗族女性服饰中蝴蝶的纹样最为常见;此外,苗族古歌中女性的身影不但随处可见,而且往往被视为主导地位贯穿全诗。《运金运银》诗开篇直言:“运金做什么?运银做什么?运金给妈妈,运银给妈妈,妈妈得金银,装满柜和箱;妈妈造房屋,好比龙宫殿……”。从诗里行间不但可以看出苗族女性合法的文化地位和价值,还可看到尊重女性的观念存在苗族人民的集体无意识中,并对两性和谐相处理念的树立产生深远而又积极地影响。

(二)传统习俗为男女平等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习俗是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生活中最早产生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习俗构成一个民族的民风中涉及社会上遵从或违禁的规范,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让人们遵照执行[14]。黔东南苗族聚居区很多传统习俗中蕴涵着对苗族女性的关怀和保护,为男女平等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1.游方与依歌择偶婚恋习俗给予自由恋爱的权利

游方和依歌择偶习俗没有性别先后和优劣的设定,更没有性别贬损和排斥的尊卑主张,在游方活动构建起的自由交往空间里,既可以等待对方询问的歌声,有选择地回歌作答,也可以主动放歌联络心上人,约定交往直至婚配结合。

(1)游方活动构建自由平等的交往空间。游方是黔东南州苗族青年男女社交和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主要通过游方来实现,而游方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保护。游方的年龄通常不受限制,在十五六岁行完成人礼之后,就可以在游方场里通过游方活动来结交异性选择伴侣。有的地方即使是已出嫁的女性只要还没怀孕都可参加游方[15]。

(2)依歌择偶婚恋习俗赋予自主选择权。史载苗族的婚姻是“先唱歌而后聘娶”,也就是有“依歌择偶”的婚恋习俗。即男女青年以对歌的形式交往, 通过对歌来了解对方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决定是否继续交往乃至成婚[16]。民间有“姑娘能歌不愁嫁,男儿能歌不愁娶”之说,在对歌时问得巧妙或对答如流,则被视为英才可以收获爱情。反之,不但不受欢迎还很难找到对象。《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1997)中就有一段话佐证:“访谈人:以前的择偶标准是什么?被访谈人:那时都是农民,也看漂亮,漂亮的才喜欢,看谁嘴甜会唱歌。我那七十多岁的伯妈,就是伯伯唱歌唱不赢她才娶她。” [17] 依歌擇偶习俗对女性最根本的支撑是赋予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对爱情自我做主的权利,故而情歌中女子的歌词显得率真、热烈。

2.习惯法赋予自由离婚的权利

苗族文化格外重视家庭的重要性,讲究夫妻和谐相处。一旦夫妻不睦,双方均可提出离婚。根据苗族习惯法,男方向女方提出的离婚条件是女方“脚不踩丈夫的席,头不进丈夫的被”,女方向男方提出离婚的条件是“米不给女舂,水不给女挑,公公‘打谷仓’,婆婆‘吹晒架’”。可以看出,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夫妻感情不和[18]。黔东南苗族地区男女都享有离婚自由的权利。女性在离婚、再嫁、续弦、入赘等问题上不受任何歧视和干预,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除赔偿男方的财礼钱及婚礼相关费用外没有其他纠葛。如果男方提出离婚则要补偿女方名誉上的损失,且不得索回定亲时的彩礼。苗族男女离婚自主权的拥有无疑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满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逃婚习俗对女性逃婚行为的默认

苗族青年男女在游方中感情深厚互定终身,却遭到一方或双方家长的反对,于是两人约好逃婚。逃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如果是女方父母单方反对,那么两个恋人商量好之后,由男方以“抢婚”方式先把姑娘抢到家中,再请媒人到女方家报亲、说合之后议定聘金,举行婚礼。如女孩被父母察觉后软禁在家,则逃婚失败[19];(2)双方父母都反对,两人一起逃到异乡组建自己的家庭。逃婚代表了苗族青年男女对爱情坚贞不渝的道德标准和共同愿望,姑娘的逃婚行为往往得到女伴们的祝福、支持并保密,而社会舆论对这种逃婚行为也并不给与谴责。

4.争取婚姻自主权的行为得到支持

黔东南苗族地区伦理习俗中“舅权为大”。马克思指出:“世系按女系计算,继承权按女系实行,由舅传甥,除去高级酋长外,一般说来,舅父在家族中享有最高的权利。”[20]姑舅表婚制指的是姑舅表兄妹之间有优先婚配的权利,有交互姑舅表婚、舅表婚和姑表婚三种基本形式。黔东南苗族地区盛行的婚姻形式是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同时严禁姨表兄妹通婚。这种婚姻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它的强制性, 主要体现在择偶优先权上, 尤其是舅家的优先权[21]。舅舅有权优先娶姑妈家的女儿为媳妇,即便是舅家没有儿子或者是坚决不愿意娶时,也要在支付“舅爹钱”之后外甥女才能出嫁。由于姑舅表婚制是舅权制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 舅权制与姑舅表婚制持久存在并作为社会习惯法的监督而执行,一旦违法立即有相应的社会控制手段加以制裁,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青年男女的婚姻自主权,势必激起苗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激烈反抗,坚决支持那些敢于冲击不合理制度的人,并为她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5.“不落夫家”习俗给予苗族女性一定的关怀和爱护

“不落夫家”习俗又称为“不坐家”或“长住娘家”,指姑娘出嫁后要在娘家住几年时间。自由恋爱结婚的到夫家住一月半月之后就回娘家“坐家”;包办婚姻在结婚当天或次日即回娘家“坐家”。坐家期间,每逢过年过节或农忙时由男家去接来住一段时间,有小孩后就不“坐家”。“不落夫家”习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利于促进苗族女性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

(1)有助于从姑娘到媳妇角色的转换。为繁衍后代,苗族普遍存在早婚习俗。女性一般十五岁左右结婚,生理上仍处于身体成长时期,心理上还不能适应从姑娘到媳妇角色的转换,结婚后就“坐家”难以承担家庭主妇和社会角色。在“不落夫家”期间,她可以与昔日女伴密切来往交流初为人妇的感受,丰富作为妻子角色的持家经验,这就给了女性一个“缓冲”期,一个充分的生理、心理调适期去实现角色的转换,是对女性的很好保护。

(2)为强化女红技艺,提高地位奠定基础。在“不落夫家”期间,苗族女性除了向母亲学习操持家务外,更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提高女红技艺。她们利用这段时间备齐自己和丈夫家人的衣料,制衣、做鞋、做背孩子的背带等,准备得越丰富,手艺越精湛,就会得到夫家的尊重,家庭地位就会提高。

(3)提供深入了解男方的机会。苗族女性婚后虽不“坐家”,但在农忙季节会到夫家参加生产和家务劳动,男方也随时到女方家帮忙,对男方的了解不断加深。如果感觉无法相處的,可以提出离婚。经过“不落夫家”一段时间相处后的婚姻家庭往往更为稳定。

(4)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交自由。在“不落夫家”期间,女子在夫家的地位较高,来要请回要送。在台江县,每逢过年过节或农忙季节,都是夫家的母亲去接回来,如果没有母亲则由姐妹去接。同时,女子仍然拥有一定的社交自由,可以游方结交异性。

(三)生活中女性的重要地位决定两性地位的相对平等

妇女的地位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包括家庭、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和习俗地位等。由于地缘环境及其相应生存方式的制约,使得农耕文明中比较稳固的依据性别分工的“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 的界限常常被打破,从某种意义上说,苗族女性在应对外部生活环境的挑战时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也就决定了作品中女性形象相对平等地位与权力的获得。

1. 苗族女性在生产劳动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古老的农耕民族,受农耕文化相对固定性与封闭性特点的制约,使得苗族女性必须参到社会生产劳动中,与男性一起劳作以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这也就决定了女性在生产劳动中的重要地位[22] 。

2.苗族女性有较多的家庭自主权。苗族小家庭的自然分工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凡涉外的要务都由丈夫出面解决,而家中的一切事务,小至晒谷舂米、挑水做饭、纺纱织布、染布缝衣、喂养禽畜,大到儿女婚事都由妻子来料理,因而,苗族女性享有较多的家庭自主权,夫妻基本处于平等的地位[23]。

3.苗族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基本平等。苗族的婚姻崇尚自由,以自主婚为主。以恋爱求偶活动为基础而缔结的婚姻约占婚姻总数的80%。在恋爱过程中苗族女性往往占据主动地位,而结婚后夫妻齐心协力创造家庭财富,共同享用财富,夫妻之间的地位大体上是平等的 [24]。

4.共同承担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苗族社会是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夫妻共同承担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父亲教儿子学习开荒种树、耕田犁地、吹笙击鼓,母亲教女儿学习耕耘收割、纺纱织布、刺绣蜡染、唱歌跳舞等,逐步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明白做人的准则,学会与人交往[25]。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习得本民族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及种种谋生技能。

三、结语

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以对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分析为切入点,对作品的女性形象进行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后发现,作品的女性形象拥有和男性形象相对平等的地位,享有大致相等的权力。她们社会地位的拥有和权利的获得是民族文化认同与苗族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重要地位的决定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苗族传统文化注重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到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意识形态上建构起两性和谐相处的理念,使得苗族社会信仰、习俗中都蕴含有尊崇女性的态度和性别平等的“积极自尊”,为作品中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起到导向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女性自主展现与自我选择的权力,为两性地位的平等搭建平台、奠定良好地基础。而现实生活中苗族女性在生产劳动、家庭管理、婚姻、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所起的重要地位,使得她们成为社会品质的最高典范,决定了她们在苗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相对平等社会地位和各项权利的拥有。

参考文献:

[1] 师凤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03-01.

[2] 徐立萍.论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公共政策中的应用下载[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04-15.

[3] 田子爽.在女性形象塑造的历史坐标上——从蒲松龄、曹雪芹到贾平凹[J].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10(4):117-119.

[4] 苏晓红,胡晓东.苗族婚姻理辞女性形象社会地位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72.

[5] 苗族文学史编写组.民间文学资料第八集·黔东南、湘西苗族情歌[C].贵阳中中印刷厂,1959:97.

[6] 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田 兵.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101-102.

[7] 龙国辉.苗族文化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177.

[8] 周国光.苗族“私婚”习俗辨析[M]//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局.民族世俗艺术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116.

[9] 李小江.解讀女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0.

[10]朱小桃.社会性别理论视阈下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3-20.

[11]曹端波.苗族文化的社会控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5-71.

[12]周 健.“依歌择配”与妇女发展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137-140.

[13]张 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147.

[14]张光俊.苗族婚俗——“逃婚”[J].贵州文史丛刊,1986(4):117-118.

[15]李锦平.从苗语词汇看苗族历史文化[J].贵州文史丛刊,1999(6):53-55.

[16]薛 平.论姑舅表婚制的历史存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23-126.

[17]李廷贵,张 山,周光大.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386.

[责任编辑:曾祥慧]

性别歧视英语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英国高等艺术教育在我国的信息,以“精英”教育时代的院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为多,进入大众和普及时代的英国高等艺术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英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学位体系、学科分类、专业设置现状,可以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英国高等艺术教育;学位体系;学科分类;现状

“艺术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学校艺术教育,例国内三十年代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等等;二是指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专业艺术教育,即以艺术专业的系统教学,使学生成为某一艺术行业从业者的教育。以各级各类的专业艺术院校为培养机构。本文的“艺术教育”是指后者。“高等艺术教育”是指以艺术各门类专业教育为主的各层次的中等后教育。根据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推出的学科基准,“艺术”大学科概念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表演;艺术与设计;艺术史、建筑和设计;传媒、电影和文化研究;艺术治疗六大学科。英国高等艺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世纪末,音乐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已成为独立的学科,15世纪中叶的英国大学已明确规定授音乐学位,到了19世纪,出现了独立设置的单科艺术学院[1],例皇家音乐学院、皇家艺术学院等。

一、英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学位体系

英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在过去40多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2006年在大学和学院学习的学生超过2百万,还有198,000左右的学生在继续教育学院接受高等教育[2];学生的入学年龄也发生了变化,从全日制的应届学生到部分时间制的成人学生;高等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对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作了如下阐述:(1)提高个人能力和个人工作能力、并挖掘他们的潜力;(2)通过教学和研究推进知识和认知的领先;(3)为建立一个经济繁荣和文化多样的国家作贡献[2]。

根据英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于1997年成立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简称QAA)制定出一套符合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学术基本准则,便于对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进行质量审查,其中之一便是“英国国家学位资格证书框架”(Fram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学位资格框架对各层次学位和取得学位的资格作了分类说明。其中适于英格兰、威尔士和南爱尔兰的框架如下:

其中,证书水平的要求:具有稳固的学科基础概念知识,学会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能正确地进行交流,具备工作中需要的个人责任感。

中间水平的要求:具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良好理解能力,学会广泛地运用专业理论,用不同的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具有一定职业倾向,能在选择的领域取得成效。具备工作所必须的个人责任心和作决定的素质。

荣誉证书水平的要求:能理解复杂的知识,其中有些是现时范围的学术理论。掌握分析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运用到不同种类的工作中。能通过对事实的估价、证明和假设获得稳定的判断和有效的交流。具备工作岗位需要的个人责任心,以及在复杂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中作决定的能力。中间水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主要课程需要全时制三年学习,获得荣誉学士学位,如艺术学士学位、科学学士学位。在这个水平还有短期课程和专业换位课程,针对在读大学生,还有在其他领域获得毕业证书和毕业文凭的学生。

硕士水平的要求:能掌握学术或专业理论的前沿知识。学生能展示在应用知识时的独创性,能有系统有创造性地从事复杂问题的研究,并能显示承担和解决问题的独创性。具备在复杂和不可预测的专业工作环境中需要的稳定的判断力、个人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大部分硕士学位课程学习需要全时制一年教学型和研究型或混合型的学习,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往往是针对哲学硕士学位。科学与工程学位需要获得荣誉学位证书一年以上才可申请。还有一些短期课程可获得研究生证书和研究生文凭。

博士学位水平的要求:能通过独创性的研究创造和诠释知识,拓展前沿理论。能对新知识进行概念化和工具化。具备对专业领域复杂问题的前期信息判断,以及在承担和解决问题中的革新能力。学位课程由一个研究组合构成,一般需三年全日制学习。

英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在这个框架下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院校办学模式。包括传统的单科专业院校、大学中的艺术学院、独立设置的多科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内高等教育证书和学位课程学习。

1、传统的单科艺术院校。英国国内传统的单科艺术学院,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英国皇家舞蹈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均由皇家发起和经费支持,属于政府部门主办的学校。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为例。学院创办于1837年,在1967年,学院获得皇家许可与大学法定机构(是指通过“议会法案”设立,从而有一个满足法律需要的机构对某个特别领域的办学进行评审)商议获得学位独立授予权。学院目前提供的学位学习包括:艺术硕士(Master of Art)、哲学硕士(MPhil)和哲学博士(PhD)。为对应质量保证署的“研究生证书框架”,学院还提供两年制的“高级硕士”课程学习,可获得学院颁布的“艺术硕士证书(MARCA)”。

学院根据新定义的使命和学科教育政策要求,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合作教育:与维克特里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签订政府协议,与皇家科学、技术和医学学院(ICSTM)建立合作项目,在合作期间,学生可以获得皇家艺术学院的艺术硕士学位或哲学硕士或哲学博士学位;学院工业设计工程学学部与皇家科学、技术和医学学院合作推出一个“双学位”,包括皇家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和皇家科学、技术和医学文凭;艺术设计史学部还与维克特里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合作提供皇家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和哲学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在2001年,学院成为国家电影和电视学校的学位认证部门,学生在国家电影和电视学校学习二年专业课程,可以获得皇家艺术学院的电影和电视艺术硕士学位。

2、大学中的艺术学院。英国的大学是指由“皇家宪章”“议会法案”或“枢密院”授权来开展其课程并具有学位授予权的独立自治性机构。英国的大学从中世纪后期就有记载艺术教学的情况,到中世纪末,音乐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已成为独立学科。如牛津大学(1431年)要求教师职位候选人学习“为期一年的音乐”。15世纪中叶的英国,大学已明确规定授音乐学位[3]。到19世纪,在其他一些大学(如伦敦、威尔士、曼彻斯特)常提供国立或市立教育机构所没有的音乐教学。下面以剑桥大学的音乐学院为典型,了解英国传统大学中的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学习在剑桥有悠久的历史。1464年世界首个音乐学士学位由剑桥颁发给亨利·阿比歌顿,儿童宗教音乐硕士学位给爱得沃德四世,在此期间,著名的音乐人如威廉姆·博尔斯等一大批音乐家都在剑桥学习或教学。在最近的十年间学院的智力中心已经从音乐历史学转移到音乐评论、民族音乐学和音乐认知学。目前剑桥大学音乐学院研究领域包括:音乐学史,音乐作曲,民族音乐学,科学和音乐。

3、独立设置的多科艺术学院。英国的多科艺术学院大部分是20世纪40、50年代从教师教育机构发展而成,一般以所属区域或创办者的名字命名,如“卢斯勃洛夫德学院”、“威斯敏斯特城市学院”等。多科艺术学院最显著的特点是服务于地方企业界,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并向各类学生提供一种开放式的教育[4]。进入20世纪90年代,多科艺术学院有的升格为大学,具有独立的学位授予权,但大部分学院仍保持多科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和特征。卢斯勃洛夫德学院成立于1951年,创办的目的是培训演员和教师。学院是“欧洲西部最大的和最综合的提供表演、实践和研究的专业学院。”[5]1976年在全国率先提供戏剧职业学位。学院提供一个宽泛的本科专业课程学习,在1996年,通过远程教育引入戏剧学位学习。学院提供的学位学习多种多样。荣誉学士学位有:表演、音乐表演、美国戏剧艺术、服装生产、导演、欧洲戏剧艺术、灯光设计、多媒体设计、音乐技术、戏剧研究(远程教育)、舞台效果艺术、舞台管理、剧院设计。其中,舞台管理、表演、服装生产、舞台效果艺术由国家戏剧培训协会认证,其他所有专业由大学认证。

4、继续教育学院中的高等艺术教育课程学习。英国的继续教育学院(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s)数量非常庞大,主要负责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技术教育[6]。继续教育学院层次多样,有高级水平的多科技术学院,普通水平的技术学院,还有基础水平的夜校等。随着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的结束,继续教育学院也具备1989年教育改革法赋予多科技术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的自主权,满足学生和雇主对高质量继续教育的要求。目前,英国约有20万左右学生在继续教育学院学习[2]。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对继续教育学院中的学科学习每隔5年进行一次学科审查(Subject review),以保证继续教育学院的学习质量。下面以曼彻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作简略分析。曼彻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是英国第十七大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1950年。学院提供500多种课程的不同程度的学习,学院在曼彻斯特城有5处校区,每个校区都设在教育和社会发展较弱的地区。学院提供的国家高等教育证书和文凭学习均受Edexcel的认证,学院的学术教学结构由15个课程部门组成。学院有关艺术类学科学习包括“艺术与设计”和“音乐”,学院提供的高等教育学习包括:A.荣誉学士学位学习:家具设计和制作(全日制)、家具修复和保护(全日和部分时间制);B.高等教育证书学习:家具修复和保护;C.高等教育文凭学习:家具修复和保护(全时或半时制);D.国家高等教育证书学习:乐器技术(全时、半时、短期)、动画设计(半时、短期)、音乐生产(部分时间制、短期培训);E.国家高等教育文凭学习:乐器技术(半时制)、动画设计(部分制)。“艺术和设计”类课程由17名全日制教师和5名部分时间制教师担任,“音乐”类课程由5名全时制教师和7名访问学者担任。每个课程的所有学位课程模块是必修的,有一个范围的选修模块。根据Edexcel标准,完成10个单元可获得国家高等教育证书,16个单元可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文凭。

二、英国高等艺术教育学科分类和专业设置

英国高等艺术教育系统中的艺术类学科的划分,依据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2002年开始颁布的国家高等教育学科基准的划分,包括(1)音乐(Music);(2)舞蹈,戏剧和表演(Dance,drama and performance);(3)艺术与设计(Art & design);艺术史,建筑和设计(History of art,architecture and design);(4)艺术治疗(Arts therapy);(5)传媒,影视和文化研究(Communication,media,film and cultural studies)。2006年英国泰晤士报(Times)英国大学学科排名表,艺术与设计排名5;传媒,影视和文化研究排名14;戏剧,舞蹈和表演排名17;艺术史排名30;音乐排名45。(共58个学科参加排名)[7]

1、音乐

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有教养的艺术行业,是一种表演艺术[8]。三种基础的学习包括:作曲\\表演和听觉训练。音乐学科基准列出了目前英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专业领域的学习,包括:

与音乐学科相关的专业设置还有很多并在发展和调整中,目前英国音乐学科荣誉学士学位的名称就有音乐学学士、科学学士、工程学士和音乐应用学士等,是一个可以与不同学科交叉学习获得学位的学科。

2、传媒、影视和文化研究

传媒、影视和文化研究,是指以文化和交流活动作为中心力量,能识别和领悟日常生活的社会和心理特征以及经济和政治活动的组织特征、公众文化的建构特征、创造力的新表现形式特征等等,都是专业实践的基础范围[9]。

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因此这个学科中的专业设置也是在实践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目前较完整的专业设置包括:广播,传播学,文化研究,电影电视研究,记者,媒体制作,媒体研究,流行文化,公共关系,出版。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发展的学科学习:

A.有些学位课程围绕着文化或传媒,其他的专注在某一实践领域如电影,摄像或记者;

B.有些侧重传媒和文化研究的技术因素,而另一些侧重它们的经济或商务应用,它们的工业的和管理的结构和程序,它们的社会应用或它们的符号学、审美学或有可能产生的影响。

C.有些包含历史成分,有些强调当代发展,有些侧重建立媒体和文化活动,有些侧重新的显现的传媒、文化或交流形式;

D.有些研究建立在人类交流的通常模式上(说和书写的语言、视觉和听觉交流,直接或间接交流,团体活动);一些侧重在特定的媒体、文化、和审美系统中(例如印刷媒体、电影、电视、收音机、流行音乐或数字化形式和计算机媒介);一些侧重物质文化和日常文化(例流行文化,公共和私人空间组织,文化机构如画廊、博物馆和剧院;以及正统的和流行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E.有些首先关注专业实践和相关的生产、商务和管理,包括智力和技术能力;而还有一些既不提供与传媒、文化生产直接的经验,也不提供实践经验,类似评论或反馈。

传媒、影视和文化研究的学科学习,随着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中心化,其学科专业实践需要系统性、批判性和反馈性的教育。目前英国有约60所大学开设这个领域的课程,有超过15,000名学生在这个领域学习。

3、舞蹈、戏剧和表演

舞蹈、戏剧和表演,在现代的英国高等艺术教育领域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前的学科学习范围包括:

A.舞蹈、戏剧和表演各领域的相关活动。包括传统的智力/表演实践、知识、技能和观念;

B.能组成这些学科学习活动的相关领域包括:影像、电影、电视、无线广播和各学科的表演;

C.融合各种表演和创作模式的工作:其他媒体和新技术,交叉学科和混合媒体的表演。特别是表演艺术的界限在新的实践中在现有观念的挑战下日益模糊。

因此,关于表演艺术的概念和实践的多样化和相互关联,并没有一个稳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但因为社会挑战、政治和艺术的价值和实践而显得有独特的个性,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学科。这些多样化和不断的发展在英国的荣誉学位水平学习中有不同的反应,例:

A.有些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专业职业培训,包括舞蹈、戏剧、歌剧、表演和艺术生产;

B.有些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单个荣誉学位在舞蹈、歌剧、戏剧或表演,或相似名称的专业;

C.有些学院提供荣誉学位的交叉专业,使舞蹈、歌剧和表演结合,或舞蹈和表演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D.有些学院提供还未有学位名称的交叉课程学习(如现代艺术)。这些课程各艺术形式的分类是模糊的,特别是当代的实践,已经导致舞蹈、戏剧和表演的结合,例视觉艺术、音乐和写作;

E.有些高等教育机构的行政部门承担命名和分类这些补充的部分,如英语和歌剧,戏剧、电影和电视研究,戏剧和媒体艺术。

与舞蹈、戏剧和表演相关的专业学习基本包括:

表演、训练和身体训练;表演人类学;剧场应用;艺术与文化政策,投资和管理;编写和创作;编舞和编舞术;社区表演;评论方法和文学分析;舞蹈实录分析和重组;教育;风格;舞蹈;创作;导演;舞蹈、戏剧和治疗;性别、性和表演;舞蹈、戏剧和表演中的健康和安全;历史、理论和美学;生活艺术和表演艺术;管理和生产;运动研究和剧场训练;音乐和音乐戏剧;表演理论和分析;表演和计算机;表演和社会和流行文化;表演实践和专业表演技能;剧本撰写,透视技法;影视戏剧和舞蹈;舞台管理;剧场技术;舞蹈、戏剧和表演理论。

4、艺术与设计,艺术史,建筑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学科是英国的强势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国家平均水平。“艺术与设计”应用在一个宽泛的、复杂和多样的学科范围。在英国,关于这个学科有不同的名称,从“实用美术”、“装饰艺术”、“艺术和工艺”、“美术和应用美术”,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才被指定命名为“艺术与设计”。《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1998-2000学科概览报告(艺术与设计)》中指出:“艺术与设计”有9个不同的领域,时尚、纺织品;美术;图形设计;摄影、电影、电视;三维动画设计;普通艺术和设计;多科艺术和设计;媒体生产;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研究。英国高校招生部列出了涉及这个学科的至少170个不同课程[10]。艺术与设计学科由于运用新媒体和技术,特别是数字、透镜和时光媒体,同时还通过改变当代文化状态而重新定义学科。但大多数学生需要有一个艺术与设计的宽基础的学习,在本科学习前要有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有些专业不需要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修复与保护;艺术博物馆和画廊管理和经营;教堂设计和管理;出版。

5、艺术治疗

艺术治疗属于英国保健卫生署(NHS)管理的保健专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与保健卫生署合作制定了保健专业标准,目的是建立或者恢复保健专业基本准则,制定有关学术和执业标准,提供一个不同背景的保健员工教育和培训框架[11]。

艺术治疗包括艺术治疗和艺术心理疗法,舞蹈运动疗法,戏剧疗法,音乐疗法四个领域。

A.艺术治疗和艺术心理疗法。

英国艺术治疗协会对艺术治疗和艺术心理疗法的定义是:是指在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治疗师的引导下,应用艺术元素作自我表达及反思的活动。治疗师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应用艺术元素使病人在一个安全和适宜的环境中产生影响和变化。病人和治疗者的关系是重要的中心环节,但艺术治疗和艺术心理疗法与其他心理疗法不同的是它涉及到三个因素:病人,治疗者和想像或艺术作品。

艺术疗法和艺术心理治疗是一个交叉(中间)学科和应用学科,进入该学科学习包括120天的临床实践,培训持续二年全日制学习或三年部分时间制学习,是属于硕士水平的学习。

B.舞蹈运动治疗。

英国舞蹈运动治疗协会定义该领域为:运用运动和舞蹈的心理治疗技术,通过治疗师的创造性活动推进病人的情感、认知以及身体与社会和谐相处[11](ADMT UK 2002,P1)。

该学科已不仅仅把舞蹈当作听觉艺术,治疗师受现代的物理技术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和治疗实践启示,以及舞蹈的多文化传统,身体运动和精神层面的发展,都不断地在国内和国际研究的基础上推进。

舞蹈运动治疗执业者的年龄必须满23周岁,并且需要应聘者有以下条件:有相关领域学习的本科学位,或专业资格证书,或多方面的相关经验;至少有二年持续的学习舞蹈和运动的经历,或者有多样的运动和舞蹈经历;有能力在双人或群体互动中运用运动进行即兴的叙述故事和交流;有至少一年相关工作经验(志愿或付费);具备作为治疗者需要的个人训练相应的成熟度。

C.戏剧疗法。

戏剧疗法是指:以运用歌剧和戏剧的倾听艺术作为治疗主要过程的活动,是一种通过行动方式推进创造力,想像力,学习力,洞察力和身心成长的活动。

戏剧疗法从业者注册前的高等教育学习,包括至少100小时的戏剧临床实习,培训需要一年半至二年的全日制学习或四年部分时间制学习。

D.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指:建立在非言辞介入互动的基础上,提供给病人一种能表达自己,使情感交流和互动更容易的方式,主要以音乐创作为交流形式。

音乐疗法的高等教育学习,需要一年或二年全日制学习,或二年至三年但不超过五年的部分时间制学习。

英国高等艺术教育学位体系与学科分类,体现出以下一些特征。一是体现了高等艺术教育的一元体制下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学位体系。英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培养艺术精英的院校,又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培养艺术大众化人才的院校,表现在扩大中间水平学位的设置,如基础学位、高等教育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的设置等。二是体现了艺术学科领域的变化。英国艺术协会在《2006-2008年规划》中认为:文化消费已经不再是过去被限制在精英阶层,创意的工作也不再是专业艺术家的领域。英国的“创意产业”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因此,艺术学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在审美领域和文化消费领域的学科。艺术学科正被重新整合、分化,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医学、工程技术交叉而生成新的学科和专业;有些艺术学科的领域的边界已逐渐模糊,例舞蹈、戏剧和表演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将出现新的气象;有些艺术学科正在建设和发展中,例如传媒、影视和文化研究学科;学科名称也在不断更改中,例如“艺术与设计”学科名称,从“实用美术”、“装饰艺术”、“艺术和工艺”、“美术和应用美术”,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才被指定命名为“艺术与设计”;等等。三是体现了英国高等艺术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密切呼应的特征。英国高校外部质量保证传统上还存在着一个各种专业领域的外部鉴定和专业认证制度,这一制度是通过各种专业协会或法定机构对授予专业头衔的课程进行鉴定。这类鉴定保证了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执业所必须的能力和认识。英国高等艺术教育“艺术与设计”学科名称的变化,艺术治疗学科的发展等都不同程度体现出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互动的特征。(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戴定澄主编.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

[2]HighereducationintheUK2005[R].NorthavonHouse ,Coldharbour.Lane.BRISTOL,BS16 1QD 2005.10.

[3]戴定澄主编.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

[4]杨晓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4).75.

[5]Rose Bruford college (institutional audit)[R].Southgate House,Southgate street,Gloucester GL1 1UB.2003.4.

[6]徐辉,郑继伟编著.英国教育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7.374.

[7]2006年泰晤士报Times 英国大学排名[N]。Http:www.the timesonline.co.uk.2007-10-22.

[8]Music [EB/OL].Southgate house, Southgate Stree.QAAAR055.2002.2.

[9]Communication,media, film and cultural studies[EB/OL].Southgate house, Southgate Stree.QAAAR055.2002.2.

[10]Art and design,History of Art,architecture and design[EB/OL].Southgate house, Southgate Stree.QAAAR055.2002.2.

[11]Artstherapy[EB/OL].Southgatehouse,SouthgateStree.QAAAR055.2002.2.

上一篇:大豆期货市场论文范文下一篇:波普艺术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