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2024-07-22

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我院心外科住院患者, 男16例, 女14例;年龄最小52岁, 最大67岁。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心理准备

患者在手术前一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 这些不良情绪会使患者对于手术及麻醉产生怀疑, 继而影响手术效果及康复[1]。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了解访问工作。

2.1.2 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

(1) 术前要全面熟悉患者病历, 了解其全身情况, 尤其对于心肺功能要有全面的观察评价。 (2)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免疫机能减弱, 故要注意术前控制感染。做好口腔护理, 以预防入路手术的切口感染。 (3) 对于吸烟的患者, 力劝其戒烟。吸烟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并引起咳嗽, 对于减轻术后伤口疼痛, 伤口愈合不利。

2.1.3 术前功能训练

(1) 有效的呼吸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 咳嗽及咳痰训练可使患者通过深咳, 使痰液和气体排出。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常规护理

(1) 术后患者转入病房后, 应做好相应监察工作, 心电监护、输氧, 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注意麻醉欲清醒的护理和监测。清醒后保持患者半卧位, 利于其呼吸和排痰引流。 (2) 术后妥善固定引流管,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在患者翻身、活动时要注意防止脱落;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引流管的通畅, 并及时记录引流液的量。 (3) 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排痰,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通气供氧, 提高血氧饱和度。 (4) 刺激咳嗽排痰, 用手指在吸气末用力向内压在胸骨柄上窝来刺激气管, 从而引起咳嗽反射, 咳出痰液。 (5) 观察排出痰液的量及性状, 了解有无感染或肺水肿。 (6) 采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营造气道湿化环境, 保持呼吸道畅通。

2.2.2 术后密切观察

如患者出现紫绀、心动过速、呼吸过快过浅, 不能有效咳痰, 要协助吸痰, 保持气道通畅。吸痰间隔给予纯氧吸入, 注意观察, 动作轻柔, 每次不超过15s, 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2.2.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预防伤口炎症, 检查切口有无渗血。 (2) 防止呼吸道逆行感染, 注意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的清洁消毒, 要求患者配合术后漱口每日5次, 即每天晨起, 餐后, 睡前坚持漱口。 (3) 止痛护理,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患者切口疼痛会持续较长时间, 由于疼痛而不愿主动咳嗽, 做深呼吸的患者容易并发肺不张, 要根据其行为表现辨认观察其疼痛情况,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 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 早期变化体位活动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及并发症。

2.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视觉模拟定级 (VAS) 评分比较[2]。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1) 本组30例患者中, 术后出现手术切口感染1例,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2) 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可见, 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明显低于护理前。

4 体会

老年患者年老体弱, 心肺功能会逐步衰弱, 抵抗力差, 因此术前护理准备及心肺功能的锻炼为降低手术风险, 提高病人对手术耐受力,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3]。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情况, 记录各项指标, 注意补液, 加强营养。并加强呼吸道护理, 减少伤口疼痛, 了解患者需要, 着眼患者的合理需求, 关心鼓励老年患者, 坚定其治疗的信心, 积极配合康复工作,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 围术期的护理对于实施心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系统、专业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使手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摘要:目的 对我院收治的30例行心胸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本组30例均给予术前及术后的系统护理, 并观察护理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明显低于护理前。结论 系统、专业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使手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心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老年人

参考文献

[1] 尹育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 2010 (6) :1071~1072.

[2] 郭丽丽, 申秀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8) :94~95.

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对观察组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分析,并根据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常规组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然后对这两组妇产科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的妇产科患者中出现恐惧的患者有2例、出现紧张的患者有3例,出现焦虑不安的患者有3例,出现抗拒的患者有4例,不良心理状况的发生率为24%;在常规组的妇产科患者中出现恐惧的患者有12例、出现紧张的患者有9例,出现焦虑不安的患者有10例,出现抗拒的患者有8例,不良心理状况的发生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22.4±11.3mmHg,平均心率為93.4±8.6次/min;常规组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45.3±12.4mmHg,平均心率为113.4±8.3次/min。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间,妇产科的患者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这会影响到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情况,提高妇产科手术的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医学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妇产科手术是医学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主要是对女性患者出现的一些生理上的疾病进行手术治疗[1]。在妇产科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都会产生比较大的波动,主要有恐惧、紧张、焦虑不安、抗拒等心理状况,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会对患者的手术质量以及术后恢复效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2]。本次研究通过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在观察组中,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2岁-56岁,平均年龄为35.3±6.7岁。在常规组中,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5岁-53岁,平均年龄为32.7±7.9岁。在观察组的患者中,有子宫肌瘤12例、子宫内膜炎11例、子宫肌腺症9例、异位妊娠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在常规组的患者中有子宫肌瘤13例、卵巢肿瘤8例、异位妊娠9例、子宫脱垂8例、宫颈炎7例、前庭大腺囊肿5例。所有患者在术前都意识清醒,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心理护理

1.2.1术前护理对于很多妇产科手术患者来说,身体受到伤病的折磨会让她们感到情绪低落,紧张、焦虑、沮丧,伤病对患者的心理上打击非常大,而且很多患者都是第一次做手术,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在心理上感到非常地害怕和恐惧。护理人员应该多积极主动地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手术的治疗和护理步骤,消除恐惧不安的心理状况。

1.2.2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因为护理人员无法和患者进行直接联系,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且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1.2.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进行护理。妇产科手术在术后一段时间无法进行自由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对疾病恢复情况会有所担心,此时患者的心理情绪主要是紧张和不安,如果手术治疗效果低于患者的预期,则很有可能会让患者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疗养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异常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也可以指导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开导,让患者感受到身边亲友的关爱,消除其紧张、消极等负面情绪。

1.3统计学分析对统计数据采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数据以(χ±s)表示,两组数据的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见表1。

3讨论

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间,妇产科的患者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这会影响到妇产科手术的质量以及术后的恢复效果,因此需要重视起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心理活动状况。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情况,提高妇产科手术的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医学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淑云.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心理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2):143.

[2]朱运添,张思晴,黄粉妹.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3(09):128-130.

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护理

心理应激反应是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有害甚至有时是无害的刺激(如创伤、手术、惊吓、饥饿等)的时候,通过人体下丘脑引起自身的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并且同时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这种表现就是典型的心理应激反应,这其实也是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也就是主体潜意识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作者:朱燕萍

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分析在手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80例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分组依据(是否应用心理护理)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n=40)患者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n=40)患者增加心理护理,对比疼痛评分、不良心理评分。结果:疼痛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用于手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不仅可以改善不良心理,还可以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外伤;手术;心理护理;不良心理评分

随着我国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的大力发展,使得手外伤患者发病率直线上升。在手外伤患者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对于手外伤患者来讲,截肢、疼痛感的影员,使得患者出现多种心理应激反应,如恐惧、抑郁、但心手功能等,对的手术的开展产生严重影响,故在手外伤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1]。给予手外伤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缓解心理压力及恐惧感,提高手术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针对手外伤手术治疗患者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取80例患者开展研究,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抽取本院收治的80例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样本40例。对照组:女性、男性患者分别14例、26例,年龄在20-59岁之间,平均年龄(39.57±10.20)岁,其中单指外伤29例、多指外伤11例。实验组:女性、男性患者分别13例、27例,年龄在19-60岁之间,平均年龄(39.51±10.19)岁,其中单指外伤30例、多指外伤10例。对2组患者基本资料(平均年龄、手指外伤等)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左究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入院后,明确病情均行手术治疗。同时,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即向患者讲解手术汉程,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指导术后药物使用方法等。基于此,实验组增加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职业、心理素质、文化背景等,给予个体化术前疼痛健康宣教,强化心理辅助指导,对术后疼痛情况、止痛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缓解疼痛感;同时术前向患者讲解不良心理状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让患者了解不良心理危害,做好术前心理准备[2]。(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应有暗示、转移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放散其注意力;同时教会呼吸、放松身心等方法,以疼痛程度为依据,给予针对性护理。术中保持与患者交流,了解疼痛感,让患者在安全、温馨等环境中完成手术。(3)术后护理:为改善患者术后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轻音乐、电视节目等,分散不良心理;同时指导呼吸方式、生活习惯等,减轻疼痛感的同时提高睡眠质量[3]。此外,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陪护措施,让患者咸受到家庭的关爱,提高治疗信心。

1.3分析指标

对比疼痛评分、不良心理评分。疼痛评分用VAS量表评价,针对术后7d疼痛感进行评价。

不良心理包括焦虑及抑郁症状,用SAS(50分临界值)、SDS(53分临界值)量表评价,反向评分,分数越高不良心理越严重[4]。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计量资料(包括:疼痛评分、不良心理评分)用t、平方差[()]進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疼痛评分比较

疼痛评分实验组(2.01±0.70)分、对照组(4.25±0.85)分,组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58,P=0.0000。

2.2不良心理评分比较

焦虑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见表1。

3.讨论

手外伤较为常见,临床多用侵入性手术治疗,但多数患者会于术后产生成剧烈疼痛感。临床统计表明,手外伤手术后疼痛感一般会持续3-7天,且疼痛感会刺激机体产生其它应激反应,如护理不当或是护理不及时,会诱发痉挛、血栓等,导致指坏死或是植体坏死等症状,影响预后效果[5]。故给予手外伤患者围术期内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示:实验组术后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给予手外伤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术前通过心理指导,讲解手术优点、流程、术后疼痛感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理解的术的重要性,做好心理准备,提高手术信心;术中给予心理疏导,通过不同形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了解与指导疼痛缓解方法,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减少其它病情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缓解疼痛感,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在手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芳.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手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183-185.

[2]艾靓.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1):3547-3549.

[3]亢理佩,杨洁昆.心理护理在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93+106.

[4]骆仕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6,48(04):318-319.

[5]王玉花.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233-234.

作者简介:廖大为,女(1975,5)籍贯淮南,淮南市新华医院手足外科 护士长,研究方向:护理学.

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心理护理。结果:2组的SAS、SDS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6.96%,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舒缓其负面情绪,并可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社区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价值

高血压是好发于老年人群体的慢性疾病,该疾病的病因机制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相关。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以用药为主,其目的是控制血压水平,然而受到病情和一定的经济压力等影响患者容易出现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丧失治疗信心,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不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所以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相应的做好护理服务。以下将分析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所4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60~87岁,均值为(68.6±1.5)岁;患病年限1~16年,均值(6.5±0.8)年。对照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60~86岁,均值为(68.7±1.3)岁;患病年限1~15年,均值(6.6±0.7)年。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组为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血压监测、饮食指导等;观察组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方法为:(1)支持性心理疏导:通过开展以高血压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来帮助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重点强调良好心理状态与血压和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注重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耐心倾听其诉求并及时解答相关疑问,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运用安慰、支持以及鼓励等方式,消除老年患者的担忧、紧张等不良情绪;(2)认知干预:对患者发放高血压健康宣教手册,同时创建健康宣传栏以及进行护患沟通等,详细讲解高血压疾病的科普知识以及日常保健知识,帮助患者更加正确全面的看待疾病,纠正患者存在的疾病错误认知,使其了解到高血压具有可控性;(3)放松训练指导:利用现场示范的方式使患者学习并掌握放松训练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法、想象放松法以及音乐疗法等,帮助调节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其负面情绪。还可进一步介绍上述放松训练的作用、原理以及注意事项,鼓励患者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放松训练方法。

1.3评价标准

(1)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方法为SAS与SDS量表,分数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2)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SDS评分组间对比

2组的SAS、SDS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6.96%,P<0.05。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产生乏力、头晕、胸闷等相关症状,并且该疾病可能诱发高血压并发症,如高血压肾病甚至脑卒中等,因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高龄患者多数缺乏良好的疾病认知,非常容易出现担忧、焦虑等负性情绪,这对于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治疗信心等均构成影响,所以需要引起充分的关注。心理护理的应用中,将护理学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进行紧密结合,通过个体化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及认知干预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次研究显示,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较对照组大幅降低,并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提升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舒缓其负面情绪,并可和谐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唐益梅. 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7):133.

[2] 夏静静. 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251.

[3] 尹善秀. 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 健康必读,2020,15(17):144.

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58 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4 年2 月—2015 年10 月,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 对照组29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中, 男性患者16 例, 女性患者13 例, 年龄均分布在60~79 岁, 年龄均值为 (69.50±5.74) 岁;实验组29 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中, 男性患者15 例, 女性患者14 例, 年龄均分布在60~82岁, 年龄均值为 (69.58±5.89) 岁。 排除标准[2]: (1) 年龄在60岁以下; (2) 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功能不足; (3) 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 (4) 存在昏迷现象的患者。 纳入标准[3]: (1) 经检查后确诊为阑尾炎患者; (2) 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 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治疗。

对两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后发现,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间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29 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手术护理, 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等;实验组29 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采用细节手术护理, 主要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血糖监测、术中监测护理、术后感染护理、术后血糖护理、术后饮食护理等, 细节手术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果,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 维持患者的血糖, 减少手术后感染现象, 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 总分100 分, 分数越高, 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100 分, 主要分为护理态度、护理积极性、护理工作认真度及护理意外等方面的综合评分, 分数越高,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4]。

1.4 统计方法

在该研究结束后将两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观察指标的研究数据, 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22.0 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 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 结果使用例数 (%) 表示, 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术前焦虑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属于计量资料, 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P<0.05 表示两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示两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与实验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所示。

3 讨论

老年阑尾炎在所有老年疾病之中所占的比例为5%左右, 属于常见的老年急腹症之一, 具有病情发展迅速且能在短时间内恶化等特点。 此外, 老年人各项机体处于退化阶段, 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 在阑尾水肿充血现象下极易产生血栓, 进一步导致阑尾坏死或穿孔[5]。伴随糖尿病的出现, 手术危险程度明显上升, 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及负面情绪, 因此, 有效的手术护理对于患者而言极为重要。 细节手术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术前健康教育:手术前, 详细为患者讲解关于手术治疗的主要步骤、治疗意义, 为患者简单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包括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 为患者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2)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疾病带来的痛苦、治疗费用及对手术治疗的畏惧心理等因素, 极易导致焦躁、烦闷、害怕、紧张甚至放弃治疗等念头, 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找出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根本原因, 根据根本原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细节心理疏导, 给予患者鼓励及支持, 告知患者子女多陪伴患者, 缓解患者内心压力及负面情绪。 (3) 术前血糖监测:对患者进行血糖、尿糖、心电图等检查, 观察、记录患者各项重要器官的运作机能, 隔6 h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 若检查结果异常, 及时给予有效药物进行降糖补液, 将患者血糖值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6]。 (4) 术中监测护理:观察患者全麻后血糖变化情况, 严密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生命体征指标、心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若出现异常, 及时作出处理并告知主刀医师。 (5) 术后感染护理:由于患者疾病和年龄的特殊性, 手术后极易导致切口感染现象的发生, 应在手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治疗, 连续使用一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加快其身体新陈代谢, 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及免疫力, 减少术后感染现象的发生[7]。 (6) 术后血糖护理:由于糖尿病极易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 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程度, 护理人员应进行有效的血糖护理及降糖处理, 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促进患者伤口的有效愈合, 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7) 术后饮食护理:手术后, 患者极易出现低血糖现象, 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控制营养液及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在患者排气后, 进行正常饮食, 控制饮食中的糖含量, 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

细节手术护理不仅能有效让患者正确认识、正确对待自身疾病, 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 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减少手术后感染现象及并发症发生现象的出现, 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的不适及痛苦, 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评分, 促进患者预后[8]。 该次观察的结果数据中显示得出, 采用细节手术护理的实验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采用一般手术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说明细节手术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 ,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58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10月,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 对照组29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手术护理, 实验组29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采用细节手术护理, 观察两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7.59%) 明显高于实验组 (6.90%) , 且两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的术前焦虑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手术过程采用细节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 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老年,阑尾炎,糖尿病,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凤梅, 彭凤芹, 朱洪亮, 等.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的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 (6) :210-211.

[2] 梅智君, 左小丽.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手术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12) :2235-2237.

[3] 王焕章.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30例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4) :88-89.

[4] 张军群.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4) :108.

[5] 段琼, 张玉婷, 赵芳, 等.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 (5) :86-87.

[6] 徐娟.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的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B, 2014, 30 (5) :211.

[7] 吴丽敏.老年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 (15) :136-138.

上一篇: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论文范文下一篇:阅读教学普适模式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