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边塞诗范文

2023-09-22

王维的边塞诗范文第1篇

二:意象归纳:

1)景观: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 2)器物: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台等;

3)地点: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 4)人: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 5)音乐:羌笛、胡笳(jiā)、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三:表达技巧归纳:

1)表现手法:用典、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等 四:风格归纳:

雄壮豪迈苍凉悲慨凄凉悲愤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委婉清丽 练习:试归纳下列诗句的风格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五:思想感情归纳:

1:有报效国家的激情、建功立业的渴望; 2:有帝王黩武的不满、无路请缨的怨恨; 3: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4:有久戍边关的乡愁,出征将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 1)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2)有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3)有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六:堂上练习 一.(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2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解析】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破讷沙”系沙漠译名,亦作“普纳沙”。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

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鏦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二、(2013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题目。 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风雨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南朝陈大臣。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遂擢为侍郎,后更官至太子中舍人。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反,台城陷,辗转避难,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还为中书侍郎。后主即位,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江总虽身为宰相,但不理政务,终日与陈暄、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吟作艳诗,荒唐无度,当时谓之狎客。入隋,为秦王文学,卒于江都。有集三十卷,已亡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江总是宫体诗重要作家,今存诗近百首,浮艳靡丽,内容贫弱,多是一些为统治者淫乐助兴之作。

【鉴赏】

起句“雨雪”点题,“榆溪”乃边关之溪,“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天寒旗彩坏”虽未如“风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乐府诗鉴赏辞典》称此诗“苍凉劲直,颇有气骨”。

诗人把“旗帜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雨雪曲》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该诗通过描写塞外阴沉的自然气氛,反映了戍卒远离故土身处边陲茫茫然失落的郁闷心结,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三、(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làng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读】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杜甫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王维的边塞诗范文第2篇

“丝绸之路”自汉代开通以后, 逐渐成为一条重要的国际商旅之路。李唐立国, 在经营西域、“丝绸之路”上投入了更大的力量, 解决边患, 稳定社会经济环境。大唐“全国重心本在西北一隅”, 自初唐始就“竭全国之武力财力积极进取, 以开拓西方边境, 统治中亚细亚, 藉保关陇之安全”。据统计, 唐代在“丝路”上的战争近百役, 仅在开远29年, 《资治通鉴》记载的“丝路”征战就达24次之多。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 是“丝绸之路”东西交往的交通枢纽, 也就成为唐王朝经营西域的一系列活动的重要战略基地。据隋裴矩所撰的《西域图记》记载当时敦煌西走之路云:“发自敦煌, 至于西海, 凡为三道, ……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 总凑敦煌, 是其咽喉之地。”敦煌除作为唐朝进军西域的物资供应基地之外, 还是协助安西都护府控制西域的重要力量, 同时又是中外商人贸易往来、使节僧侣频繁出入的经行之地。直到建中二年 (781年) 陷落, 敦煌才与中原断绝了联系。出于政治的需要, 西北战争成为大唐对外战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统治者崇尚武功, 对整个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太宗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引导人们对武功的向往。如即位后便“引诸卫将卒, 习射于殿庭……帝亲临试, 中多者赏以弓刀布帛, 其将帅亦加上考。群臣皆谏, 帝皆不听。由是人皆自励, 数年之间悉为精锐”。而且高宗以降, 边将“功名著者往往人为宰相”, 如“大臣若薛讷、郭元振、王唆、张说、萧嵩、杜瞿、李适之等, 自节度使入相天子, 使“功名只向马上取”成为一种时代的情感趋向和价值选择。然而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苦难的交织, 征人崇高的激情与自身悲壮结局的反差, 使他们在现实苦难和生命抗争的冲突中表现泪水和悲愁, 宣泄长期征战所带来的人生和社会的苦痛。“言他而意此”的闺情诗便是一种体现。

敦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当时所具有的政治、经济地位, 使其成为军马征战、征人往来的重要场所, 这也就为边塞诗歌的成长培育了深厚的现实土壤。因此敦煌边塞歌是时代的产物, 也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敦煌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边塞生活。其中“塞客衣单, 孀闺泪尽”的边塞诗的传统主题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也有很好的反映, 其中写“闺情”的诗歌有47首, 其中直接以“闺情”为题的有7首。

敦煌边塞诗中, 诗人文士从“闺情”的角度来咏叹那永无止期而且以鲜血、生命为代价的征战之事, 诗中充满了个人思考和悲剧情怀。

“生年一半在燕支, 容鬓沙场日夜衰。萧关不隔乡园梦, 瀚海长愁征战期” (《萧沼二首》其一) , 无尽的征战, 造成了无数的夫妻分离, 破坏了无数个人、家庭的幸福和欢迎。“外有征夫, 内有怨女”也就成为必然。“征夫天外别, 抛妾镇渔阳” (殷济《春闺怨》) , 征人赴边, 留给家人的是独守空闺的寂寞和伤感:“秋风凌纨素, 空闺生网罗” (乔备《杂诗》) , “尘生锦步障, 花远玉屏风” (郑遂初《画屏怨》) , “轻絮凝妆匣, 飞花凌镜轮” (佚名《娥眉怨》) , “宽幄粘花絮, 银筝覆网罗” (佚名《锦词怨》) , 她们在红颜易老的寂寞中, 心向边塞, 泪水空流, “只怨红颜改, 无辞绿簟空。系书春燕足, 早晚到云中” (郑遂初《画屏怨》) , “寻恩烟海戍, 双泪湿红巾” (佚名《娥眉怨》) 。再如殷济的《春闺怨二首》其一:

幽闺情自苦, 何事更逢春。萱草侵阶绿, 垂杨暗户新。

镜中丝发乱, 窗外鸟声频。对此芳菲景, 长宵传忆君。

诗人运用了我国诗歌以乐景写哀情的传统表现手法。所谓“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王夫之《姜斋诗话》) “地景怀人, 本是常意。妙在将春色装点得极浓至, 便觉盼归者情事难堪。” (黄生《唐诗摘抄》) 这正是本诗艺术特色之所在。本来主人公独处幽闺, 满腹哀怨, 无处倾诉, 而面对着的却是春光明媚的芳菲胜景:相思草已漫上了台阶, 幻化成了一片融融的春意;明媚的阳光透过门前低垂的柳丝, 抛洒在静静的窗户上。明亮的镜子里飘过主人公散乱的发丝, 衬托着一张忧郁愁思的面容;窗外小鸟一声声轻快的啼鸣, 拨动了女主人公幽苦寂寞的心弦, 一次又一次的惊忧着她那思念的心神。外界的热烈之景与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就把主人公的那种难排遣的缠绵情思和愁绪满怀的心意, 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内地的“妻子们”料想边地的征战和苦寒必定使征人憔悴, 于是“自别隔炎凉, 君衣忘短长。欲裁无处等, 四尺忖情量。畏瘦伤缝窄, 猜寒稍厚装” (孟浩然《闺情》) , 她们在寄衣的同时, 也附上殷勤的问候:“沉吟疑悟渐更深, 玉漏催妆未可吟。裁衣寄向边庭塞, 唯愿强夫照妾心” (佚名《七言》三十二) , 她们心向边塞, 相思却不得见, 只有希望在梦中越万里关山到达辽远的边城。一旦醒来又伤感倍增, 泪水空流, “千回万转梦难成, 万遍千回梦里惊。总为相思愁不寐, 纵然愁寐忽天明” (毛押牙《闺情二首》) 。无尽的征战使“匹偶将期一世终”的梦想落空, 面对“中路生别离”的处境最终心生怨恨:“自从夫婿戍楼兰, 啼泪涟涟拭不干。他家闺阁冬犹暖, 贱妾房风春亦寒” (佚名《七言》四十) , “春来春去秋复秋, 不知征战几时休。闺阁红颜谁作主, 沙场白骨无人收。” (佚名《七言二首》其一) 将沙场上的白骨与闺阁中的红颜、房风暖与寒的对比, 展示出了无尽的征战给“征人”们及“妻子”们带来的巨大不幸与灾难。

闺请诗不仅与塞外征人的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许多闺情诗是久戍塞外的征人所作。

八月金风万里秋, 起飘罗帐不缘愁。

忆想长安闺里妇, 悔叫夫婿觅封侯。

——佚名 (七言) 十七

八月的金秋, 万里晴空, 凉爽的秋风吹拂着, 罗帐的帷幔在风中飘起, 帐中人面对秋风, 不仅仅有无限的思乡之愁, 而且忆想起了长安闺中的少妇, 此时此景应当后悔让丈夫去万里边疆寻求功名。其内涵不言而自明。作者采用“分身以自醒, 据己以忖他”的表现手法, 凭借想象, 从对面落笔, 虚构一种特定的情景和氛围, 借彼言他, 来寄托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敦煌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体现出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但就“闺情”诗而言, 由于敦煌在唐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 也就使得敦煌边塞诗以同样的主题体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一方面, 敦煌边塞诗中的闺情诗, 大部分并不是闺中人所作, 而是久戍塞外的征人和流寓敦煌的人士所作;而且主题也并未超越传统的主题范围, 但是这部分闺情诗大部分作于初盛唐时代, 在敦煌边塞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而且从“人” (征人或妻子) 的悲剧角度来表现征战所造成的人生的灾难——“他家闺阁冬犹暖, 贱妾房风春亦寒” (见前) , “闺阁红颜谁做主, 沙场白骨无人收” (见前) 等的对比, 通过红颜易老、闺中尘网、沙上白骨、空中哀雁等凄惨景象来表现别离、流血、死亡。另一方面, 由于敦煌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生活背景, 从一个侧面更恰切更实际地体现出了地处边疆的人们对于崇尚武功的初盛唐时代“功名只向马上取”的价值取向的否定, 对于那人特定时代的征战的思考和态度。人们一旦从“人”的角度而抛开政治因素, 也回避战争正义与否的问题时, 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人心振奋的初盛唐时代中, 这些以哀怨感伤为基调的闺情诗所包孕的悲剧精神。

摘要:敦煌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本文话“闺情”反映边塞战争带来的人生悲剧, 从“人”的角度揭示敦煌边塞诗所包孕的悲剧情怀, 这既是对边塞征战主题的深化, 也提升了敦煌边塞诗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

王维的边塞诗范文第3篇

1 王维山水诗的画意美

王维山水诗的画意美主要表现为画技美、白描美和彩绘美。

1.1王维山水诗的画技美

王维是画技艺高超的杰出的山水诗人。如他的“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出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山中》)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溪。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 越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送梓州李使君》) 等诗充分展示了王维的画师技巧。“白石、红叶、空翠”是颜色;“落日、孤烟”是线条;“树杪百重泉”是透视。颜色设置绝妙, 则能强烈刺激人的感官。往往光度弱的色彩使人感到向内紧缩, 且使人感到寒冷。《山中》, 诗人就调动“白、翠”这样的冷色再配以稀疏的“红”, 烘托了一片“舒适、宁静”的画意。至于线条, 你看:落日是圆形的, 孤烟是线形的;“渡头”横躺着, “墟里”竖立着, 这样简简单单的横横竖竖、圆圆曲曲, 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1.2 王维山水诗的白描美

王维融画入诗, 其山水诗描山画水, 多用白描技法, 如表达了诗人的名篇《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这首诗运用白描写法, 表现了湘楚疆域的辽阔, 江汉气势的磅礴, 勾勒了眼前所见的汉江全景, 山色浓淡全然不写, 只言其中若有若无, 并且展开想象的翅膀, 形象而概括地画出了南方半壁江山雄伟壮丽的鸟瞰图, 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

1.3 王维山水诗的彩绘美

王维的山水诗色彩感强, 重视光的运用, 使整个画面明丽。如:运用暖色余晖的“秋山敛余照” (《木兰柴》) ;运用皎洁月光的“月出惊山鸟” (《鸟鸣涧》) 。并且他还注重色彩调配, 既考虑到了色彩的对比, 也考虑到了色彩的谐调。请看:“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新晴野望》) , 诗人将近景白水与远景碧峰组成一幅层次清晰的画面, 水色明亮, 峰峦碧翠, 光和色的对比非常鲜明且十分和谐。

2 王维山水诗的音响美

王维在山水诗创作中, 用音响来描写自然山水, 用多种手法使音响和景色和谐交流, 使其“有声画”独具特色。

2.1 王维山水诗的音响美

他把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丰富的音响, 巧妙地捕入诗中, 如:“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栾家濑》) ”这首小诗, 句句有声。整首诗构成的基本材料是大自然中的美妙声响:“飒飒”而来的是惆怅的秋雨声;在溪流中传来的是小碎石“叮叮咚咚”的翻滚声;流水相互冲撞溅击着奔腾而去发出的是潺潺欢笑声;在秋风秋雨中传来的是白鹭惊慌的鸣叫声。这些声响在读者的耳边回荡着, 仿佛诗里真的发出声响, 已自然地谱成一支深情款款的深秋曲, 在你心头绵绵萦绕。

2.2 王维山水诗的音像美

在王维山水诗中, 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神奇音响往往是有机配合、水乳交融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可谓“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 秋天傍晚, 在雨后深山背景上, 天空明月高悬, 山上松林一片, 清泉汩汩, 流于石上, 竹林丛中, 喧笑的妇女们正归家, 荷花之间划动的渔船在穿行。这分明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诗人把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就是诗中的音像美。

3 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

王维的山水诗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表现一种意境, 注意把握、描写客观景物作用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浑然一体的整体印象, 并且在山水诗中表现诗人的性格。如“北坨湖水北, 杂树映朱栏, 逶迤南川水, 明灭清林端。”《北坨》一诗, 诗中有画, 虚实相济, 诗情多于画意, 虚景多于实景, 整个意境是空灵的, 逶迤远去的湖水, 水光时明时灭, 忽远幽深, 艺术地展现了北坨湖之浩淼深远。

综上所述, 王维的山水诗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第一, 王维山水诗具有画意美;第二, 王维山水诗具有音响美;第三, 王维山水诗往往描绘出一种意象空灵、境界清幽、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境界, 充分表现了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

[2]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王维的边塞诗范文第4篇

量,并以其光明磊落的风格有别于各朝的侠客文学。唐代边塞诗作者涵盖各层面,下至平民隐士,上至帝王将相。帝王边塞诗多述凯旋,偏爱五言形式。在朝显宦除多奉制之作外,还有不少奋发昂扬、歌颂祖国统一的佳作,在野或位卑名高的文人如杨炯、李白、杜甫、王昌龄等多述志或忧时之作;有入边幕经历者如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卢纶、李益,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创造出大批角度多样的优秀诗篇。在众多赴边寻求进身的幕僚诗人当中,高适以其胆识魄力脱颖而出,最终实现政治理想而成为诗人之达者。【关键词】:边塞艺术南北方文化瀚海游侠凯旋主题高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7.22 【目录】:摘要6-7Abstract7-9第一章引论9-14第一节边塞诗的定位10-11第二节边塞诗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1-14第二章南北方文化的交响14-33第一节南方文化与唐代边塞诗14-24第二节北方文化与唐代边塞诗24-33第三章唐代边塞艺术33-46第一节欢快奔放的边塞乐舞33-40第二节美术中的边塞题材----职贡图与鞍马画40-46第四章瀚海考46-54第一节西汉至初唐:贝加尔湖46-48第二节盛唐:天池48-50第三节盛唐以后:沙漠、湖泊二义并行50-52第四节元朝:杭爱山新义的来由52-54第五章边塞诗中的游侠主题54-64第一节侠的起源与思想基础54-56第二节边塞诗人的任侠热56-57第三节游侠诗的主题内

容57-60第四节游侠诗的艺术特色60-64第六章帝王边塞诗64-71第一节帝王凯旋诗的由来64-66第二节唐太宗:悲壮与信心的交融66-68第三节唐玄宗:默武表面下的深思68-71第七章文人边塞诗71-87第一节高官重臣的颂世边塞诗71-76第二节中下层文人边塞诗:伤时与述志76-87第八章军中边塞诗87-103第一节文人从军热潮的涌起87-89第二节军中诗作89-97第三节因幕府晚达的高适与李益97-103第九章结语103-104附录:初盛唐诗人边塞诗题录104-133参考文献133-136后记136-137

王维的边塞诗范文第5篇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 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高适的边塞诗

1、生平:

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譬如,他对边塞的纷扰不宁表示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他对战士的勇往无前,作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他对战争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角度全面是高适诗歌的独到之处。

2、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 ,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故胡应麟《诗薮》称“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

3、《燕歌行》赏析:

(1)诗题及创作背景:《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适的“第一大篇”。《燕歌行》本是乐府的体裁,魏文帝曹丕最早以这个题目写诗。此后这个题目常用来歌咏东北边地(燕地)的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本诗对旧有的题材进行了开拓。对于诗歌的创作意图,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平定了契丹叛乱的几次战争为事由,歌颂守边战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另一说是揭露张守珪战败还妄请战功的问题,谴责将领骄傲轻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大极大痛苦和牺牲。到底是歌颂还是讽刺?依据《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观点,并考虑到诗的前序,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张守珪的事有一定关系,但诗中所写并非完全是这次战役,而是融合他在蓟门的见闻,以更高的艺术概括,表现了他对战士们的深刻同情。

(2)以下讲习诗歌的内容:

诗序说明了创作的事由,“开元二十六年,一位跟随元帅出征的朋友回来,写了一首《燕歌行》诗给我看。我深感当今征战戍守的事情,于是和了一首。”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的部将在和叛变的奚族人作战中打了一次败仗,“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见《旧唐书·张守珪传》)

前八句诗概括了将士们出征的过程。诗的发端“汉家烟尘在东北”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诗中的“汉家烟尘”和“汉将辞家”指当朝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中的横行,是横行敌境,一往无前的意思。“摐军伐鼓下榆关”两句写出征的军容。“校蔚羽书飞翰海”中一个“飞”字传神地说明军情紧急,战局危险。气氛由此逐渐推进,趋于紧张。

次八句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这个开阔而无险可平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猛剽悍,如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暗地,不辨死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了将军和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隐约地道出了失利的必然结果。紧接着写战争失利,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这些边塞特有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紧接下来的八句写战争带给士兵的痛苦,这正是被围困在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

远戍辛勤久”写征战在外的将士,“玉箸应啼别离后”写战士想象当中的独守在家的妇人。妇人日夜悲愁,但“边庭飘飖哪可度”?战士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久久萦绕,笼罩在战士的周围,夜巡的刁斗声声声紧急,敲碎了他思乡的心。这原本是《燕歌行》这个诗题旧有的内容。但本诗的渲染较前人更甚。士兵复杂的内心活动,无疑深化了主题。是谁让他们身陷绝境?

最后四句收束全篇,感慨无穷,淋漓悲壮。“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又岂是为了讨得个人的功勋。这句饱含着诗人的礼赞。由此讽刺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末二句诗人感慨“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的形象,和如今骄横的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不计其数,但像李广那样即爱护士卒又能镇守边疆的将帅真是难求啊。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深远。

(3)评价:

A、从思想内容来看,《燕歌行》的同题诗作,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本诗打破了这一题材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火如荼的战争气氛,士兵在战斗中的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

B、从表现技巧来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大段落来看,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的怙宠贪功形成对比。士兵的辛苦作战和将军的纵情声色形成对比。结尾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寓意深刻。此外,诗歌用韵四句一转,显出跳跃奔放的气势。

(三)岑参的边塞诗

1、作者生平: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书记,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所谓山川奇气,即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绝域的荒凉和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所谓爱国壮志,即抒写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譬如以梨花喻雪,以“一团旋风桃花色”比喻骏马,以刀割面比喻寒风,都是新奇的。夸张更为常见,譬如“一川碎石大如斗”(《走马川行》);“都护宝刀冻欲断”(《天山雪歌》)都是富有表现力的夸张。诗体形式上,岑参长于七言古诗,容量大,内容丰富,气势充沛。

2、诗风:奇情壮采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的边塞诗句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句式跳跃,语言奔放。他的作品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1)奇景:边塞奇异壮丽的风光

如写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又如写热海:“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燕砂砾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下文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分析诗人所擅长的奇景刻画。白雪点明写诗的背景。歌,点明诗歌的体裁是乐府。送武判官归京是写作的事由。诗是咏雪送人之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开篇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由风而见雪,因铺垫而富有气势。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一个“即”字,传出惊喜好奇的诗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把萧索酷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象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姿态。“忽如”显出雪来得急猛紧。接着四句以奇寒中将士的感受写雪的威力。“散入珠帘湿罗幕,虎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也是诗人“好奇”的表现。紧接着铺叙送别的场景,帐外“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以夸张笔墨勾画塞外雪景,气势逼人。“惨淡”二字又为送别定下基调。帐内置酒送别,“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客出军门,只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也是一处奇景,鲜艳的红旗在寒风中冻结,于是冷色调的白和暖色调的红形成了鲜明的反衬,冻结的旗和漫天的飞雪形成反衬。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觉。“轮台东门送君区,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结尾雪上的马蹄印迹,伴随着诗人深情的目光,渐行渐远,阐说着悠悠不尽的离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对诗歌意象“雪”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笔力矫健,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节勾勒,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

(2)奇情: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渗透着激昂慷慨的情感。

以《走马川》为例,《走马川》写在诗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期间。走马川为唐轮台西边的白杨河(轮台在今天乌鲁木齐的西边)。行,是乐府诗体的标志。封大夫为即将出征的御史大夫封常青,本诗是为他壮行而作,这首诗集中描写了在走马川中顶风冒雪夜行军的紧张场面。诗歌的第一部分,“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平沙莽莽,狂风夜吼,碎石乱飞,这是出兵的环境。诗歌的第二部分,“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顶风冒雪夜行军的边防战士斗志昂扬,和环境形成反衬。诗的最后部分,“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饯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之短兵不敢接,东师西门伫献捷。”行军生活艰苦,而唐军士气昂扬,有必胜信念,形成反衬。该诗极力夸张渲染环境和气候的恶劣,反衬出全军上下的高昂士气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诗歌当中的场景如:黄沙漫天、风吹石走、风刀割面,马汗成水,砚水冻凝,独特且洋溢着豪壮之情。

3、《 走马川行》诗歌艺术简析:

A、在写作技巧方面,诗人抓住了典型环境和细节。《走马川》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险恶环境。“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白日绝域风沙景色,开头三句无一个风字,但捕捉到了风色,刻绘了风的猛烈。“轮台九月风夜吼”,由暗写封转为明写,由白天的风色转为夜晚的风声,狂风咆哮。紧接着以石头来侧面描写风,大如斗的石头随风乱走,勾勒出风的狂暴。这种恶劣环境中,顶风冒寒前进的唐军将士出现了,“将军金甲夜不脱”以

夜不脱甲写重任在肩,“半夜军行戈相拨”,以戈相拨写军容整肃,“风头如刀面如割”,以面如割写行军感受。连战马都感受到了临战的紧张气氛,“汗气蒸”,“旋作

冰”对战马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的刻画,是诗人细致观察的结果。经过这样充分的烘托铺垫后,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这样的军队,又有谁能敌呢?

B、诗歌还擅长用反衬和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艰苦,天气的恶劣,从而反衬出将士的不畏艰难和高昂的爱国热情。

王维的边塞诗范文第6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情感目标: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体会诗歌所承载的感情,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诗眼,从“心出发。

1、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这个季节里有哪些节日?指生回答:中秋节,国庆节,。还有什么节?同学们想了想说:重阳节。访生: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③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忆

a、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竖心旁表示什么? b、组词(回忆、记忆……) c、题目中是指谁回忆谁?

3、再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忆起了家乡的亲人。他的心情可能会是?生读题。心情也可能是?生读题。是的,此时的王维可能难过,也可能略觉孤单,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诗题。

回忆源于内心,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的认读。

3、多形式读古诗。

三、想象画面,由“意”入心

1、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2、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在书中圈出。

①学生汇报,板书:独组词(单独、独自……) 没错,诗中的这个“独”字就是“独自”的意思。

②汉字是会说话的,仔细看看“独”字,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透过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一幕幕他那孤独的身影。 出示句式,生想象说话:

远在异乡,当王维____时,却只能____。 根据学生补充的内容体会情感,引发朗读这一诗句。

③由此可见,当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的酸楚啊!

角色互换:王维啊王维,当身边的亲人都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你的心情?带着感受读。

王维啊王维,当别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此时 2

的你?带着你这份感情读。

王维,此时的你在想着谁?念着谁?读出你的思念. 不管你是如何想念亲人,你仍在异乡,不管你是怎么的孤独,你仍然是异客,带着此时的感受,齐读第一句。

3、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即使满腹才华被他人赏识,孤单无助的王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这是魂牵梦绕的思念啊!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中了?(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①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读,哪个字或词触动了你的心弦?(板书:倍思亲) ②换词体会情感

“每逢佳节更思亲”、“每逢佳节又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a、读一读,你发现三句诗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b、“倍”组词(加倍、双倍……)

在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亲人。

c、用你的朗读表达出王维的这份思念。(个别读、师评价,齐读) ③“每逢佳节”指的仅仅就是重阳节吗?还可能是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还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边读边想,在不同的节日里。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心情、神情说开去:

每逢__节,我看到__,想起家乡的亲人,____。 ④配乐《九月九的酒》,指导朗读。

平常也就罢了,而佳节来临时,别人家举杯畅饮、庆祝团圆,而诗人却只能孤独的回忆这一幅画面,怎能不会使他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家乡人、家乡事都如放电影般频频从王维的脑海中荡过,这些都令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他怎能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呀!

17岁的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就已经背井离乡。生病时没人照顾,遇到困难没人 3

帮忙,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啊!

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在心底默默地念起:____。 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____。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异国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诉说:____。

4、此情此景,让你不禁还想起了谁的诗(生补充古诗接龙中积累的思乡诗。) 课件逐一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外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他会想到谁?

6、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却不能真实地拥抱、交谈,这种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尽管心中倍思亲,可他都只能面向东方,含泪诵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角色互换:兄弟啊,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谁? 你会对他说什么?(可以引用诗句) 你想祝愿他?

②是呀!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又何尝不在思念着王维呢?登高远眺,无限的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向西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余音式朗诵,这幅画面中最令人遗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诗人王维此时最大的痛,也是家乡亲人们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维和兄弟们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他们心中无奈地呐喊,一组读后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

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回头再看看“忆”字,单单指的就是回忆吗?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维思念亲人,所以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王维就想到自 4

己:独自异乡为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生齐读古诗)。

五、升华情感,深入人心

1、诗歌,不仅可吟也可唱,让我们跟着曲调把王维那份思乡之痛倾诉出来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跟着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历经10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读读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理解“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5、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相信我们很多同学都能背诵出许多的古诗,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背给大家听。 生背古诗。

师: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人就用手中的笔表达内心的思念,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王维的思念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全诗、了解重阳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

2、正音:“为”这里应读“wéi”,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

3、释题:

重阳节:指名读,齐读书上注释,并指出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

“忆”即“思”,思念、想念;“山东”,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州,是诗人王维的老家;“兄弟”,此处的“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

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王维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三)反复吟诵、体会孤独

1、与诗题相对应的是哪一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重阳节,说说我国其他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

忆——思,兄弟——亲人,每:每当;逢:遇着、碰到的意思;倍:更加,加倍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请同学们生汇报课前预习时收集的关于王维的简介及写作背景,看诗中哪些字眼点明了诗人“倍思亲”的原因。

2、一二句:

(1)“异乡”:他乡,李白离乡来到长安,长安对他来说就是“异乡”

(2)“异客”:“陌生的客人”。李白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独居他乡,身份是“异客”。 (3)“独”:独自一人,还隐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想象:当我们离开家,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电视,解解闷);想家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跟亲人聊上几句);实在忍不住就(坐车,坐飞机回家)。 语言训练:

诗人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思念____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他感到非常_____。 当别人一起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____;当别人约了亲朋好友欢聚畅饮时,他想起了__________ __。

但是王维生活在古时候啊,没有电话,晚上也没有电视,该有多寂寞啊。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孤独、寂寞)

(4) 当国庆佳节,普天同庆,远在他乡莘莘学子,用诗句对亲人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当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的人们对家人思念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人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的眼前讲浮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可能在哪,看到什么?心里的感受怎么样?

3、三四两句:

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深深思念着亲人,那他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他呢?从哪里可以看出?

(1)王维的思乡情感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想到了什么?

(2)想像两年前的与亲人共度重阳节的美好情景:

两年前的重阳节,给王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温馨的一幕幕至今仍时时浮现,往昔的重阳节啊,我们兄弟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

思绪万千的王维,想起的又何止仅仅是兄弟呢!那年迈的父母啊,已双鬓斑白,他又何尝不是时时惦记,九九重阳又被称为老人节,可王维却无法伺奉左右,承 7

欢膝下,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 (3)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他,想像说话——

(4)但如今却没人与他共度佳节,他只好孤身一人站在这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家乡,他心里该与多少伤心难过啊,读——

(四)配乐诵读、深华情感

1、 又是一个离家的重阳节. 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又是一个离亲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高山回想和弟兄们插茱萸的场景,不仅大声的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配乐诵

让我们把这份思念长留心中,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一背。

(五)比较学习、明确中心

1、学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一首诗──《杂诗》。要求:自学,说说诗意,再比较它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出示: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来日,出发前来时。 绮窗,雕着花纹的窗户。 著花,开花。 2、交流:

相同之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

不同之处:在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思念兄弟登高来写思念亲人之情;《杂诗》写问朋友寒梅开花没有表达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六)背诵全诗、书写生字

1、背诵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上一篇:窃读记作文范文下一篇:转正自我评价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