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2024-04-30

阶梯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中的变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初中数学变式教学遵循的原则,并对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变式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灵活转换、独立思考能力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变式问题,从而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新的高度的一种教学方法。思维的实质在于概括,即由感性知识的改造达到理性知识的形成。但教材中提供的材料是正面的、标准的,在数学语言的陈述上,学生对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难以区分,容易导致概括的片面性和思维的错误。因此,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变式以揭示概念的实质,达到对概念本质的深刻理解,培养思维的准确性。通过变式教学,能积极推动同化、顺应的深入进行[1]。

1、初中数学变式教学遵循的原则

1.1目标导向原则

数学教学是师生围绕既定目标而进行的双向活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数学变式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变式是为了突出本质特征排除无关特征,变式教学要有助于让学生更好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变式选题应注意具有代表性,教学的成效不取决于运用的数量,而是看运用是否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性,能否使学生在理解概念时有助于克服感性经验片面性的消极影响,能否有助于问题解决。

1.2启迪思维原则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运用变式教学模式教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创设思维情境,设置思维障碍,添设思维阶梯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2]。

1.3暴露过程原则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让学生看到思维过程,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展其数学能力的有效措施。运用变式教学模式教学,应特别强调暴露数学思维过程。讲解概念要求构建情境,提供素材,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讲解定理、公式要求模拟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例题、习题的教学要求探索变式,拓广成果,对解题思路进行内化、深化探索、总结升华,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因此运用变式教学应引导学生重新剖析问题的本质,在将问题由个别推向一般的过程中使问题逐渐深化,从而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解决了问题以后再重新剖析实质,可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在解决了一个或几个问题以后,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从中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一般规律,可使问题逐渐深化,还可使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提高。

2、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2.1基本概念的变式教学策略

(1)概念引入变式

概念引入变式,就是在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时,将概念还原到客观实际中进行引入。通过变式移植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实际现象数学化,达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概念形成的目的。在概念形成中,不应直接将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应充分设计探索环节,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想像去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或理论证明,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和真理的方法,并从中培养创造能力。概念引入教学的关键是建立感性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

(2)概念辨析变式

概念辨析变式,就是在引进概念后针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计辨析型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达到明确概念本质、深化概念理解的目的。在概念形成后,应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概念变式,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才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2.2数学命题的变式教学策略

(1)定理、公式的形成变式

定理、公式的形成变式,就是在教授一个新的定理或公式时,将其还原到客观实际之中,通过一些实际现象抽象其本质属性;或者通过题目变式,使学生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出发,随着教学逐步展开,由此及彼,通过知识迁移而形成新知。

(2)定理、公式的多证变式

定理、公式的多证变式,就是在提出定理、公式后,引导学生对定理、公式实施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探求其证明方法,通过观察角度的变换,各种不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3)定理、公式的变形变式

所谓定理、公式的变形变式,就是探求定理、公式的变形与推广形式,并用之解决相关问题。每个定理、公式都可以有许多变式,这些五彩缤纷的变式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引导学生对一些重要公式进行变式应用,掌握其潜在的意义,使之不局限于原有的表面现象,而是透表求里,运用其思想实质来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定理、公式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和辩证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简捷思维,快速解题的能力。

2.3数学语言的变式教学策略

数学语言变式即对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理、公式、命题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三种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对一些重要的代数定理、公式,探求它们的几何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運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是数学素质的重要反映,也是影响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实践证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差己成为数学能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特别是通过数学语言变式使学生建立起三种数学语言之间的“互译”关系,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一般是用一种数学语言给出的,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它们,则要求能灵活运用三种数学语言对其进行表述。

3、结论

总之,培养思维的数学教学不能止于推理论证的完成,而必须在获得结论之后,回顾整个思维过程,检查得失,加深对数学原理、解法的认识,联系以往知识中有共同本质的东西,概括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惠平.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变式[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2):75-76.

[2]陶贵斌.例谈变式教学应遵循的五个原则[J].数学教学研究.2006(9):5-8.

阶梯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积极探索打造多元高效课堂。然而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师生沟通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交流互动,打造立体化、多元化课堂,可以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进而为学生深入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构建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整体教学模式不够创新,学生很难融入现代小学教育体系中,对知识的参与度不够。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探索构建高效的互动课堂,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就应让学生通过多种载体进行深度交流互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和数学综合素养[1]。
一、高效课堂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分析

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大,数学课堂大都显得较为枯燥。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知识难度也呈现阶梯式上涨。对这种教学实际情况,如果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则会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学生也很难准确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同时调整课堂方式,有助于提升综合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汲取教师讲解的知识,提升综合学习效果,满足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需求,实现教育创新目标[2]。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落实不够彻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课程教育目标,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换言之,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如何落实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二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目标,即我们常说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目标三维目标,只有将这些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衡量的总体标准,才能够促进小學数学教学的有效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会无意识地忽视课程的总体目标,只将本节课所涉及的教学目标作为重点,这就会造成数学教学发展缺乏全局观,甚至具有一定的间断性。

(二)难以利用评价机制构建高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也就是无论是课程的目标设置还是内容、提问的设定,都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要的依据[3]。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常常由于课程容量的影响,以及突发性问题的出现,降低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没有及时予以解答,这就造成课堂教学当中人本性的缺失。我们知道常规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师生进行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但只要这一评价难以达成应有的效果,就会进一步影响课堂的氛围,阻碍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三)难于权衡课堂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活动是促进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活跃课堂氛围、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没有将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这就使课堂教学变得头重脚轻,教学目标难以达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有效地预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没有权衡知识与活动在课堂中所占的比重,从根本上而言,是对教学流程以及教学内容掌握得不够清晰[4]。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方向

(一)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专业化发展

学贵以精,教学同样如此。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面对不同的教育人员和层次化切分明显的教育现状,我们之所以需要进行有效的探究,就是为了促进教学方式与水平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5]。我们所说的质量,不仅在于教学教研规程的达标情况,更在于学生获取的知识在未来发展中的应有程度。因此,我们需要促进小学数学向更为专业化的方向迈进。毋庸置疑,这种迈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无数次论证与实践。所以,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效的教研上,以带动小学数学的整体发展。

(二)提高教学内容与技巧的实用性

教育的未来在于实践与发展,学生获取的知识与发挥作用的能力所占的比例才是小学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我们必须在自身教学中找问题、找方向、求发展。小学数学承载更多的教学意义与更高层次的与社会发展对接的能力,想要发展就一定要夯实基础,用知识和能力奠基基础,成就未来。

总而言之,我们要注重对教育知识与教学技巧的选择、创造、转化和传播。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技巧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6]。
四、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用科学与信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信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其裨益来自信息的获取与知识的应用。换言之,新的时代赋予了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为高尖的技术支撑。所以在面对小学生的时候,我们要利用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并结合实践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当然,信息技术在惠及学生的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与备课变得更加轻松,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信息途径来获取学科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教学理论,并有意识地将科学的方法应用教学中,达到自我提升与教学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学数学整体的进步[7]。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当今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状况背景下,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业务过硬的人才,同时也是丰富多元发展的个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足够尊重学生的发展,尤其对学生要因此施教,去倾听学生的诉求,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满足学生的意愿,让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成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园地,同时也是让学生获得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道场。小学数学面临不同的挑战,对教学的评价也变得时新起来,教师的教学难以满足瞬息万变的社会化发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教学要体现人性化的关怀,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也是小学教学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教育与个性化的发展,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8]。

(三)着重把握数学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

促进自身理论提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和个人发展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而言,教师应是实现此目标的核心人员。在教学发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其在知识能力、方法技巧以及情感上,对学生都应该有一个优质的导向作用,或是启发式的思维指导。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有效地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对于其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对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平时的课程当中,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并在反复的实践当中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让小学数学教学成果更为显著。

(四)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的学习关键在于环境的营造,以及充分的能力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氛围的营造,这种氛围既体现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课堂之外。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并模拟相应的场景,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训练,这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的效果。而在课下,教师更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采用团体学习的模式,进行小组合作与探究,尤其是针对相应的课题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而教师应在此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将课上与课下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衔接,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五)利用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应用发展的今天,课堂上或多或少地都会使用翻转课堂进行辅助性教学。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已经充分地意识翻转课堂给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借助翻转课堂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心智水平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兴趣始终是激发其学习动力的有效出发点,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展现形式来提高对数学的体悟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结语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和模式,尽量多和学生互动沟通,提升学生的综合活动效果,让学生主动融入现代学习体系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看到现代教学的薄弱环节,将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人性化地开展教学,让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引领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黃学敏.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59.

[2]肖凌飞.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J].速读(下旬刊),2018(9):103.

[3]刘 红.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速读(中旬刊),2018(12):235.

[4]张凤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特征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36.

[5]陈学军.例谈以问题导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少男少女,2018,2(33):45-46.

[6]王春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速读(下旬刊),2018(5):97.

[7]陈 亮.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才智,2018(32):104.

[8]孙 亮.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读与写,2018,15(32):176.

阶梯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课程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高职教育应用较多的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以案例的形式讨论了一所高职院校使用的课程模式。

关键词:高职;课程模式;发展状况;案例

我国高职课程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科课程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课程模式,也是现今高职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课程模式。学科中心课程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并将各类与本专业有关的学科进行组合。学科本位制是一种强调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以专业为导向设置课程,以‘课’为教学单元,以班级为基础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本,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以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是典型的“学科中心”教学模式,它适用于侧重使学生掌握理性化知识而内容又比较深奥的本科教学。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依然沿用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按照学科门类划分出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强的学科性,这种现象导致职业教育理论课程的门类较多,把更多的教学课时用于理论教学,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结构比例失调,实践教学课时偏少,影响学生对熟练操作技能的掌握。此外,由于高职教育各门专业课程均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学科性和整体性,自成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理论知识割裂,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职业活动,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适应性较差,综合能力欠缺。这一课程模式的适应性较弱,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在经济转轨时期容易导致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还由于这一课程模式过分注重学科本身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其他心理因素,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几乎没有选择课程的权利,从而导致学生对职业市场的适应性有限,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从1989年就开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实验与研究的蒋乃平先生,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上将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八个方面:(1)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2)训练面过窄,导致毕业生择业面不宽;(3)终结性教育,毕业生缺乏继续学习的基础;(4)不能及时更新内容,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5)不能及时调整强化方向,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6)缺乏选课机制,影响学生个性发展;(7)把负有提高国民素质任务的职业学校混同于短期职业培训;(8)缺乏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其中就包括不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主办者已注意到了课程模式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并开始加以研究与实践。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出现以下几种趋势。

第一,更加注重市场特性,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动态变化趋势。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始注重对市场信息的分析与吸收,课程模式中也开始注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课程设置与企业的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的参与成为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环节。

第二,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去的高职教育实施学科本位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基本上是一种本科的浓缩形式,高职教育的定位不准。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改变,各高职院校已开始意识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课程模式上吸收了国外的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如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第三,呈现出多元整合的趋势。从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极端的、单一本位的课程模式已少见,出现了各种课程观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趋势。这种多元整合的趋势既可以摆脱传统课程观消极因素的影响,又可以避免单纯追求某种“本位”的片面性,使课程目标的确定能融合各家之长,从而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的探索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课程模式,如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以“宽基础、活模块”为主要特征的集群式模块课程力图吸收单位职能型课程模式与阶梯型课程模式的优点,实际上是力图借鉴三种国外流行的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MES可策划能力模式及“双元制”课程模式)的优点,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所做的一种有益探索。该课程结构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第一阶段,即“宽基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此阶段一般由四大板块组成,即政治和文化类,公共关系类,工具类(实用英语和微机应用)及专业基础类。第二阶段,即“活模块”阶段,所学习的内容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技能为主。“活模块”又可分为“大模块”和“小模块”。每一个“大模块”针对一种职业或工种,其中包括若干个与MES模式内涵相同的“小模块”;每一个“小模块”针对一个工艺流程或一种加工方法,其内容是完整独立的,操作水平是可测量、可考核的。不同的“大模块”中可能有相同的“小模块”。“宽基础”阶段的课程开发步骤为:先初步界定职业群,然后进行职业群的通性分析,归纳出职业群通用的知识和技能,最后结合学制确定基础的宽度与深度。“活模块”阶段的课程开发步骤与MES模式、CBE模式基本相同。

集群式模块课程一方面为学生能进入一群相关专业做准备,提供与这一职业群适应的基础课程;另一方面设计了与这一职业群中每一种职业对应的模块。它将达到五种效果:一是提高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应变能力,使学生获得在一类职业群中广泛就业的可能性;二是使学生就业后能在这类职业群中转换职业,而不需要太多的再培训;三是学生能在毕业前得到针对性强的培训,就业时能顺利顶岗;四是学校能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利于专业建设,有利于把握市场主动权;五是可使学校能选择相应的模块开设短训班,增强学校活力,解决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急需。此模式的最大困难在于对职业群的界定。首先,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有健全的人才预测体系,有专门的部门对未来经济发展、劳动力结构、就业市场等变动做出预测,能够不断根据新的发展趋势修正有关资料,向社会提供连续性的系统信息,因而其职业学校进行课程模式的开发设计时有据可循。而我国则缺乏这方面的条件,职业群的界定在相当程度上是凭借学校或个人的经验,缺乏科学性,甚至还可能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其次,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等内容很少涉及,缺乏人文教育的内容。而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是当代教育的核心课题,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再次,此模式中的“宽基础”应宽到什么程度,要把握好这个“度”是有一定困难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是否过于宽泛,能否适应所有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各个不同的专业,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招生数量少的专业操作起来就比较困难。

案例分析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目前试用的课程模式一方面反映了旧课程模式仍存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课程模式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的使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招收高中及中职毕业生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下面以该院2005级工商管理专业和高级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例,对其课程模式进行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此专业培养熟悉我国工商管理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工商管理规则,有较强的管理技能及分析和解决各类管理问题特别是企业管理问题能力的工商管理第一线管理人员。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218学时)、大学英语(184学时)、计算机基础(52学时)、体育(60学时)、大学语文(26学时)、经济数学(52学时);专业课,包括经济法(96学时)、市场营销(102学时)、企业经营战略(90学时)、工商行政管理(90学时)、基础会计学(78学时)、市场经济学(34学时)、财务管理(96学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微机基本操作、案例分析、市场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根据其教学计划可以看出,该专业基本上采用的是学科课程模式,实行三段式教学安排,但比学科课程模式又有所进步,主要反映在实践教学上,理论课与实践课所占学时比例分别为53.7%和46.3%,这说明很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选修课太少,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有待改进的环节。

高级护理专业此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面向医院、社区护理第一线的,牢固掌握护理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医院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和在社区进行防、护、保、康综合性服务的技术应用型高级护理人员。主要课程也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内科护理实习(9周)、外科护理实习(8周)、妇产科护理实习(3周)、儿科护理实习(3周)、五官科护理实习(2周)、急诊科实习(2周)、社区实习(3周),第三学期在医院见习(4周),专业方向选择实习(4周)。根据教学计划可以看出,虽然有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痕迹,但该专业基本上采用的是“宽基础、活模块”的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主要面向培养目标所针对的岗位群的需要。此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2760个学时中,理论课学时为1337,实践课学时为142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数比例大约为1:1。此模式也注重了学校与用人单位——医院的合作,学生的实践教学基本是在医院进行的。但此模式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宽基础”阶段的专业课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即所有的小专业课程都开设了。说明课程开发仍有问题,没有注意提取大专业中共同的基础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整合,因此,大专业的基础部分门类多、内容细,与高职教育教学不相适应。同样也有选修课太少的问题,供选修的课程也不够全面丰富,不能反映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的要求。

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力图改变学科本位课程模式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特别是在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是很有进步的。但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仍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泽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比较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

[2]余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现代化、中国化、最优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0,(3).

[3]特克寒.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

作者简介:

胡宇彬(1973—),女,湖北孝感人,高等教育学硕士,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及心理咨询。

阶梯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盲目的, 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首先我在教学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注重精讲、最后让学生在课后多练, 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课前的自学和预习至关重要, 课前我特别关注学生学什么, 怎样学?结合学生的自学和预习程度, 解决教师教什么, 怎样教?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学生练什么, 如何练?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 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身受益无穷。”因此, 培养孩子自学、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也是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的核心价值,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不少人认为, 只要上课专心听讲, 勤作笔记,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再加上自觉复习, 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 这还远远不够。“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更重要。叶圣陶说:“练习阅读的重要阶段是预习。”在预习中要尽量应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低年级识字教学, 要求学生“我会认”的字做到会读, 会组词, 会引用, “我会写”的字要做到会读, 会写, 会组词, 会引用, 因为这些字是我们平时接触的生字, 除了更多的课外的一些, 让学生记住这些字确实有困难, 那么老师只有借助工具书, 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字典或词典, 能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提高阅读能力。

二、阶梯式提问

“阶梯式提问”是指教师的提问要注重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坡度和深度, 所提的问题不能是重复的无效的, 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层次关系, 所形成的“问题链”是呈“阶梯式”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该要由低层次的机械记忆、认知类问题逐步过渡到深层次的分析理解、综合应用、鉴赏评价, 这样一系列的“阶梯式”提问方式, 可以让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 从而养成从机械记忆到深层思考的良好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如: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

第一步整体感知

边读边想:是谁发明了带齿孔的邮票? (是阿切尔。)

第二步合作探究

出示阅读提示:1、这个人是谁?他做了什么样的举动吸引了阿切尔?2、这时阿切尔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3、于是他就开始了什么工作?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的任务, 然后带着问题在小组里读书探讨最终得出答案。

第三步再读课文, 突破难点

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带感情朗读课文。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边读边想:阿切尔是个什么样的人?读了课文学生个个举起小手跃跃欲试, 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 阿切尔是个 (善于观察、想象、勤动手、感于实践、)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七嘴八舌, 教室里顿时像沸腾的水。

三、教会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这次比赛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因为教会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教是为了不教”, 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低年级时教给学生识字学词的方法, 引导他们学会积累、运用语言, 这样就能为中高年级独立学习打下基础。

又如:教学《白杨》一课

第一步整体感知

这一环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同时发现初读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该课的问题是:1、爸爸到底要表白什么? (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先介绍白杨树, 后来又写到爸爸呢?是否跑题?最精彩的教学设计是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 即从已知的信息中去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读书、资源。

师:“爸爸到底要表白什么?”就要找出……

生:爸爸已经表白什么?也就是找他的语言。

师:“作者为什么先介绍白杨, 后来又写到爸爸?”就要找出……

生:“爸爸与白杨相同的地方。”

第二步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阅读提示:1、读描写爸爸的语言, 概括白杨树的特点。2、看看白杨树与爸爸之间有哪些本质的地方相同。3、自学后再合作探究, 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与方法。阅读提示要达到三个目标, 一是不同层次的朗读;二是通过“他们只晓得”, “他们不晓得”, “我们晓得”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再次运用“从已知的信息中去解决未知的问题”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回读课文, 突破难点

第一个层次:出示课件上的资料, 地图、数字, 古诗, 从新疆到今日西部开发的决策, 从身边的志愿者, 看到白杨与志愿者的相同点, 这是认识的提升。由点到面, 由远及近, 从古至今。

第二个层次:通过换人称的形式诵读释疑。理解后进行课中练, 最终达到人树合一的意境。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师:“我们要像白杨一样。”生:“哪里需要它, 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

第三个层次:通过回应课前的问题, 看到白杨与志愿者的相同点, 懂得借物喻理的表达方法, 领会其象征作用, 实际上早已水到渠成。

在这个环节, 教师要做到的三个明确: (1) 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 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 (2) 明确教的方式。对“不完整的”知识内容教师要帮助补充。 (3) 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 要寻找出规律, 真正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阶梯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涂色(绘画)阶梯

1,涂鸦(乱画) 2,正确握笔在纸上涂鸦(捏豆子,夹子练习)、(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笔,小鱼肌紧挨桌面) 3,边界内涂色,从宽边界到窄边界,从小面积到大面积,从几何图形到实物图形

4,仿涂。位置的仿涂,颜色的仿涂

二、绘画阶梯

5,按要求涂色 6,画(仿画)。线直线几何形图形同线几何形外形实物图形情景构图 7,补充图形 8,独立绘画

9,按要求绘画(口头要求,文字要求) 10,命题画(美丽家园) 11,创意画(想象能力)

三、书写阶梯

前三步同绘画一样

4,域内画线(走迷宫)图形从大到小,图距由近到远,从宽到窄,距径从简单到复杂 5,点连线,从两点到多点,点距由近到远,点连直线到点连曲线,按数字顺序

6,点连图形,从几何图形到实物图形 7,描红(笔画,数字,汉字) 8,独立书写,笔画由少到多 9,按要求书写 书写应具备的能力

1,大臂能够旋转,有一定力量, 2,手腕能够旋转 3,手指能协调活动 常见问题:

1,坐姿不正确(家长在后面辅助压下孩子的身体,要面对面) 2,不会正确握笔 3,涂色没有边界感(漏空的图形有一定依赖最好手把手辅助) 4,涂色不均匀,只涂一个地方 5,眼睛不看 6,比例不准确

四、剪纸阶梯

1,练习撕纸(正确撕纸方式:左右拿纸前后撕)沿线撕纸 2,会开合剪刀任意剪纸,练习握拳打开 3,学会连续剪纸随意剪 4,沿线剪纸(线条由粗到细,线由短到长,从直线到弧线到曲线到直角到半园)

5,剪帖几何图形(从大到小) 6,剪帖实物图形 辅助注意事项:

1,双手协调,目光跟随剪刀 2,撕纸要沿线撕纸左右拿前后撕 3,正确拿剪刀

4,辅助方式最好两人,一人在后一人在桌对面 5,转线,在拐弯处停下来 6,剪刀与纸垂直

7,目标明确,剪几条线休息告诉孩子 8,及时辅助与强化

五、拼板

(一)、选择单块拼板

1,拿出来的数量由少到多不能一次把所胡的拼板拿出来 2,形状由规则到不规则,如先用正方形由简单到复杂 3,把不同的方位出示给孩子,让孩子学会转方向 4,听指令放结合认知能力

5,让孩子双手同时放练习双手协调

(二)、结合图形

1,块数从少到多

2,图案从简单到复杂如单个的圆,正方形

(三)、按图案去拼配对练习

(四)、按几何图形影

六、穿珠子

(一)、训练目的:双手协调,手眼协调

(二)、阶段,

1,硬线,孔按由大到中到小 2,软线,孔同上

(三)、教学方式 1,局部仿穿,配对

2,整体仿穿,包括颜色,形状,数量 3,按要求穿

4,按规律穿,如红黄蓝白

七、搭积木

1、局部仿搭(配对)你搭一块我搭一块,要区分你的我的

2、整体仿搭

3、记忆仿搭,训练视觉记忆

4、按图仿搭,包括按1:1比例和缩小比例

5、游戏,目的:轮流,等待你搭一块我搭一块 注意事项:

1,积木放在孩子顺手的一边, 2,方向保持一致

3,开始最好用有颜色的积木 4,不要一味垒搭,还要往两边搭

八、泥工阶梯

1,让孩子认识橡皮泥。软的用来玩的 2,让孩子有玩泥的意愿

3,攥泥,把四指,大拇指合起来 4,团泥,双手交替团球 5,捏泥 6,搓长 7,搓园

8,压扁(用手掌去压) 9,压坑(用物品或手指)

10,捏尖,用大拇指,食指去捏 11,用工具造型

12,用一块泥塑简单造型(模仿和听指令) 13,组合平面造型

14,组合泥块完成立体造型

九、纸阶折梯

(一)、基础动作

1,正确拿纸,左右手拇指在下,其余四纸在上捏住纸 2,正确翻纸 3,转纸 阶梯: 1,压平 2,会任意折

3,模仿对折,包括边对边,角对边,角对角,边对角 4,模仿对折两步 5,模仿对折两步以上 6,仿折简单造型

7,独立折简单造型

8,仿折组合造型(平面) 9,独立折组合平面造型 10,仿折立体造型 11,独立折立体

(二)、完成动作步骤: 1,把纸放好 2,眼睛年着纸 3,双手正确拿纸 注意事项:

1,让孩子认识边角 2,认识中点,中线 3,认识折纸的正反面 4,家长折纸方向与孩子一致,都往北折或往南折,即让孩子往外折,你往里折

5,可以给出孩子先折出印

十、撕纸:游戏目标:

1、锻炼宝宝双手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新书、杂志、餐巾纸、容易撕的彩纸、胶水。 游戏过程:

1、老师逐一出示不同颜色的纸张

2、老师出示白纸纸,“这是白纸,可以撕,撕—撕—撕,大纸边小纸!”

3、老师和宝宝撕纸片,示范把小纸片放到盒子里,以免扔得满地都是。(小宝宝,撕彩纸,撕撕撕,大纸变小纸。)

4、老师出示用五颜六色的小纸片贴成的太阳,“宝宝看,这是太阳,有很多小纸片,有红色的、有黄色的。”

5、老师和孩子一起撕太阳,贴在纸上(小宝宝,贴太阳,贴贴贴,小纸变太阳。)

游戏延伸:

1、撕有规则的图案,如太阳、面条等;

2、在纸上画好图案,让宝宝沿着图案的边沿撕下各种可爱的动物图案。

注意事项:

1、为了宝宝的健康,不宜给宝宝撕一些受污染或脏的纸,如报纸,含铅量较高,加上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所以要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这类纸张。

阶梯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本文介绍智能电能表的基本概念、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对比智能电能表与多功能电能表的区别,阐述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最后分析智能电能表在电能计量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基本概念;功能;阶梯电价;应用前景

0.前言

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该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又称为“电网2.0”。作为智能电网的终端,智能电能表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实现电网与用户实时交互响应、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提高用电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1.智能电能表基本概念

智能电网最终目的是实现智能化用电,用户通过安装在家中的设备了解耗电情况、实时电价等用电信息,合理调整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工作时间。而电力企业可以及时地获取用户的用电信息,通过各项用电优惠政策调节用户的用电习惯,有利于电力系统更加平稳、可靠地运行。在智能家庭的构建过程中,智能电能表一方面通过电力线、手机网络等通信网络传送信息,在用户和电力企业间建立了一条双向网络;另一方面智能电能表将和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等家庭智能电器相连,实施科学合理的家庭用电计划。与传统的电能表相比较,智能电能表不再是一个终端产品,它是连接用户和电力企业的一个中间环节,将用电信息以及配电信息及时告知给用配电双方,达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2.智能电能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智能电能表(smart electricity meter)是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是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智能电能表是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被测交流电压和电流经过高精度采样后送到专用电能计量芯片,由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数字,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频率信号输出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脉冲信号依据时段费率进行分时累加,得到总电量和各费率电量,结果存到数据存贮器中。微处理器同时完成显示和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功能,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1]。

3.智能电能表和多功能表的区别

现阶段广泛应用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被称为第二代电能表,它具备分时和复费率计量功能。智能电能表是在第二代电能表的基础上,为满足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需要开发而成的第三代电能表。智能电能表和多功能表的区别主要有两方面:

(一)功能的区别

智能电能表和多功能电表在计量、测量和保存数据功能都一样,都包含费率计费功能,但智能电脑表还具备了以下功能:

(1)具备阶梯电价功能,支持智能需求管理

阶梯电价全名为阶梯式累进电价[2],是指把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电价逐级递增,是针对阶梯电量制定的单位电价。我国阶梯电价政策形成历时4年,2010年,中国发改委出台《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2年7月,阶梯电价在全国全面试行。目前,智能电能表具有的以下功能能够有力地支持阶梯电价结算:a.正向、反向有功电能计量功能。b.具有分时计量功能。c.至少存储上 12 个月的总电能和各费率电能量。d.具有2套阶梯电价,可在设置的时间点启用另一套阶梯电价计费,每套费率至少支持4种费率,能够满足多套阶梯电价的需求。

(2)具备费控功能

a.通过远程方式实现费控功能

智能电能表的远程方式通过载波等虚拟介质和远程售电系统实现。远程费控

电能表,主要实现计量功能,计费功能主要由远程的主站/售电系统完成,当用户欠费时由远程主站/售电系统发送拉闸命令,给用户断电,当用户充值后,远程主站/售电系统再发送合闸命令,表判断命令有效后允许用户合闸。

b.安全认证要求

通过虚拟介质对电能表进行参数设置或下发远程控制命令操作时,需通过严

格的密码验证,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加密算法应采用国密SM1算法。

(3)具备双向通信和信息互享功能

智能电能表是连接用电用户和配电中心的一个中间环节,将用电信息以及配电信息及时告知给用配电双方。普通型电能表只具备电能计量功能;多功能电能表只是实现了单向通信,即用户的用电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供电企业,供电企业的有关信息不能够及时告知用户;而智能电能表实现了用户和供电公司之间真正的双向通信和信息互享,而且具备付费模式可变、支持微型分布式发电、电能质量检测以及系统升级等功能,能够满足智能化家庭中用电管理模式的要求。相对于普通电能表和多功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的通信功能要更为强大和复杂[3]。

(二)规格尺寸的區别

大部分厂家生产的多功能电能表没有统一尺寸,不同厂家的多功能电能表尺寸各异,铭牌、显示、功能输出都不一样,同一类型的多功能电能表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厂家的型号准备库存。各个厂家的多功能电能表显示代码不一样,显示内容顺序不一样,抄表人员需要了解不同厂家的电能表显示内容抄表,计量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厂家的输出端子要求接线,工作程序比较繁琐。智能电能表规定了外观结构、安装尺寸以及表盖、表座的颜色,大大减少了智能表的库存,更好地发挥集约化管理效益;各类智能电能表显示代码、显示顺序和显示内容要求一致,方便抄表人员抄表;规范了智能表的接线芯端子,方便了计量外勤人员安装接线,也能使检测人员使用智能端子批量校验智能表,提高工作效率[4]。

4.智能电能表前景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智能电能表的今后发展体现为以下4点:

(1)以智能电网建设要求为导向,实现电能量计量、防窃电、实时监测、

信息交互、自动控制的先进性;实现不同环境、不同实际安装条件等因素的适用性;实现外观、结构及安装尺寸的统一性。“智能电网”的建设必将淘汰所有的感应式电能表及不具备双向通信功能、结构简单的电子式电能表。取而代之的是能实现供电企业与用户进行双向通信的智能电能表。

(2)实现合理、经济、安全使用电能目的。作为“智能电网”的终端—智能

电能表,它依托“智能电网”所构建的强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通过电能信息显示屏、互联网以及各种通信网络,向用户实时提供内容丰富的用电信息;同时,在信息网络架构的“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能表又担负着数据终端采集器的任务,向“智能电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详尽的计量数据。普通居民用户,在家里就能通过电能信息显示屏或互联网等方式,及时获知详细的用电信息,甚至可以将家用电器与智能电能表相连,形成智能家庭电器区域网,用户通过智能电能计量系统指挥智能电能表,远程控制家中电器的使用。

(3)有力地支持阶梯电价结算作用。通过引导电力用户特别是用电量多的用户

调整用电行为, 保障用电少的居民少负担,实现改善电价结构并建立合理的电价机制的目的,促进合理、节约用电。

(4)规范电能表统一标准。智能电能表,作为一种将在全国范围统一投入使用

并全国联网运行的新型设备,有望解决目前全国各地区电能表功能、费率、验收条件、外观尺寸、显示抄读内容、失压断流判断标准、通信规模不统一的问题。统一标准后的智能电能表,将更加便于表计的生产和流通、安装和抄读、检定和售后服务,还将方便电能表配套设备的制造和设计,能够极大地促进电能计量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5.结论

使用智能电能表,能够实现用户明白消费、计划用电,有效节能的目的。通过建立智能电能表系统,把微机、通讯和计量技术结合起来,集电能计量、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体,实现对电能表的远程控制,从根本上减轻人员的繁杂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部门与客户的纠纷,适应现代人们对缴费的需求。构建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结合通讯网络技术,建立远程抄表和用电负荷控制系统,实现电力供需平衡、保证电网安全有序供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江宇红.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原理及应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38(5):6-8.

[2] 李士林,王 艷.智能电能表对阶梯电价的支持功能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1,30(1):9-10.

[3] 朱中文,周韶园.智能电能表的概念、标准化和检测方法初探[J].电测与仪表,2011(6):48-52.

[4] 王黎军,吕宁.多功能电能表与智能电能表的异同[J].科学之友,2011(1):41-42.

上一篇: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