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建议书范文

2023-09-20

监察建议书范文第1篇

一.问题

一是从思想认识看。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缺乏完整的政策法规、文化知识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表现出来,致使眼光短浅的人缺乏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部分领导干部认为腐败促进了经济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影响经济发展。有些错误地认为“监督是对领导的不信任,不利于发挥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搞活经济”,“监督会削弱领导的自主权,不利于发挥领导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影响经济的发展”,个别纪检监察干部有畏难情绪,人家搞经济挣钱,我们给人家找那么多事,人家还不欢迎。

二是从领导体制方面看。《党章》规定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重领导”体制,这种体制模式实际上是以地方党委主导模式。可是《党章》所赋予的同级纪委负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职责,那么这种监督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的操作性就值得商榷了。实践中“一把手”监督难、不到位问题,最终的指向和出路都倾向于领导体制(儿子怎么监督老子?)。派出机构机构也一样,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本身的属性(是得罪人差事),在加上本身的级别又低,又怎么能协调监督在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党风廉政工作呢?在工作中经常要受到工作经费、配备设施的困难限制,所以艰难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是从工作机制方面看。纪委和监察局和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纪检监察一岗双责。工作实践中有个主副问题,纪委履行职责是《党章》和党内法规,监察局履行的是依据《行政监察法》,或许是这种“双重身份”的缘故,纪委也受了政府的领导。纪委的“杂务”明显的过多,主业不够突出。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作风建设整套推进,派出机构就更明显杂乱,平时中心工作中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植树造林、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等工作都是纪检组长牵头,导致“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那么部门“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及业务监督力度就软肋了,缺乏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

四是从机构方面来看。地方党委、纪委、政府、人大和政协合称五大班子。那么纪委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可是事实上都是名不副实。象纪委副书记是正科,常委是副科。但是其他几家大班子副职都是县级,纪委这个“班子”也是矮了半头的班子。纪检组长是部门副职一级担任,可是部门系统大多数单位是正科级,在工作中就显得低人一等。当然,这不是重点和关键,关键是对于工作的协调和监督上,力度必然欠缺。

五是从派出机构如何协调反腐败看。从中央规定看,派出机构的纪检组长,继续担任该部门党组成员,在现实中,都排在其他班子成员未末。那么纪检组长如何发挥反腐败的协调作用?如何加大协调的力度?目前没有看到有什么好的保障机制和措施,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架构和摆布好这个关键问题,对于做好反腐败工作又是至观重要的。

二.建议

纪检监察党内监督的框架基本构成,党内零距离监督机制是我党建党以来的最基本的经验和收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把反腐创廉宣传教育纳入大宣传、大教育、大文化的总体部署,完善过去由纪委唱独角戏的办法,形成“全党动竹子,全民动稻子”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氛围。其次,在社会转型期,要针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新思想、新情况、新问题,扩大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党内条规,法律教育,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地头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警钟长鸣。再次,要充分授权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从人、财、物上给以充分的保障,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大范围、大声势地宣传教育活动。

2.改革纪检监察监督体制。省级以下纪律检查机关垂直管理(比照香港廉政公署的模式运作),从根本上解决监督机构的独立监督权的问题,从实质上填补同级平行监督和次上而下民主监督的空白点。既然基层纪委算五套班子,那么就要落实中央有关干部任用政策(县级纪委书记应该是正县,副书记是副县,常委是正科)。监察局长(参照公安部门的做法)由副县长担任。派驻纪检组为正科级别,组长一般由同级部门正职拟任,在部门设纪检监察办公室,编制2—3名(驻在部门确定一名)。

3.建立和完善纵横监督网络体系。构建县级以上纪检监察网,设立网络举报信箱、案件查处和问题解答等专页。确立国家部委办到县级部门纪检监察业务垂直监督体制,出台相关业务政策时必须明确要求同级纪检监察介入监督,同时要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纪检监察组织的指导,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贯穿全过程。

4.创新监督工作机制。监督的实质是制约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必须以权力为后盾,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方式。要从大环境上造就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内震慑权威性,把监督关口前移,要从制衡管权、管人、管钱、管物上寻找治本措施,加强事前监督,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就监督到哪里,建立一套我党特色的纪检监察监督制度。

监察建议书范文第2篇

作为一名新员工,有人跟我说,按照惯例,一般是不便于讲公司的一些情况的,尤其是一个新员工。在国有公司,有些事情,是可知而不可说的,——这些叫中国的“特色国情”。

我们华兴公司无疑是将这“特色国情”发挥的淋漓尽致,游刃有余的特色企业。

虚的我就不多讲了,直奔主题吧。

看过网上对华兴的评价,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公司,大型的国有公司,外界的评论那么差,人才流失那么严重,管理层面一团污七八糟,公司内幕不得见人?

这样的公司,它的运营理念是什么?不错是盈利。

我们还要问,是盈少数人的利,还是盈整个公司大众的利?盈这种利能不能被人所接受,这种方式能不能走的长远?

既然是盈利,为什么不能盈双赢的利呢?那如何去盈双赢的利呢?

为什么现在的公司体制不去选择这种盈双赢的利?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弄懂的问题。

我们先看一下,一位员工跳槽时对主管人员说的话:“你可知道,这三年来我一直隐忍不发的原因是什么?家里培养我上大学,花了多少心力财力?他们寄予了我多少多少希望?

你可知道我工作都将近四年了,一个月还不到四千块钱,一年出去花费,在城市里两个平方都买不起?我这几年,看了多少技术规程,买了多少规范,光这些书花了我多少钱?我肚子里装了哪些货,积累了多少经验,适合做那些活,你可曾想过?你现在问我为什么要跳槽?为什么?(范文网 )我还要问你呢。”

我们华兴公司无疑是免费为中广核之类的公司,培养人才的训练基地。问题出在什么身上?

再看一下华兴公司一年的利润率,1.6%,什么概念?就是我出一万块钱,一年只挣160块钱。我感觉,银行存储的利率好像都比这高。

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技术的落后,管理层面的有不如无,人才的高度缺少和流失,公司制度的僵化;仅仅比原始社会好那么一点。现在是21世纪,又称高科技数据化信息时代,这不是讽刺吗?

有人想问,这些问题,上面的领导不知道吗?怎么可能不知道。没办法改变吗?其实有的,但这些人本身就是一个利益既得体。你想一想,一个人,会拿自己开刀吗?

而某些不错的领导,就算想到了,也因为害怕改革的阻力太大,触动到掌握实权的集团的利益,而引起的强有力的反弹,或许把这种病根归结在“中国特色国情”上去,然后连这个想法也打消了。

所以我们只能,跟以前一样官僚制度盛行,转个正时请人帮忙,进入总部托人走关系,基层员工年终奖金一拖再拖,大家一窝蜂的想管理层次疯追,不管他是不适合自己。

所以我们有怨没处诉,情绪高涨,该跳槽的跳槽,该干嘛干嘛;公司不会理你的,反正中国人多,“不怕招不到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有人说,既然是这是民族的特色,“劣根性”,那我们不妨看看新加坡的公司情况。“中国特色”,内地特色,我们分别再将眼光转向香港和中广核。

不是的,这些都是一些浅见者,逃避责任的托词。中广核,中建八局,不都是我们效仿的典范吗?西方国家,为什么公司运营的那么良好,大家不但不抢着走管理路线,人家愿意走经济技术路线。经济技术永远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啊。

我感觉我讲到现在,讲的都是废话,人家不愿意听。其实按目前的形势的话,我最多在这公司干两年,但毕竟这是我第一家签约单位,我还是提点意见吧。如果有人听得进的话。

到底我们的路该怎么走?

第一,“加大自己做大蛋糕的能力”。

华兴这几年,做大“蛋糕”的能力,无疑一年不如一年。科技的落后不讲,人才的稀缺,管理,造价,施工,技术,法规,……无一不缺。

尤其是技术、人才领域,如何能吸引人才?丰厚平等的待遇,宽松的环境,对人才的重视,都是吸引人才保住人才的条件。而人才正是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

如何能让技术领域颇有创新,我们开通管理技术双向平等的通道,让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有同样平等的待遇,如高工享受副总级待遇,让更多的人去搞技术(尤其那些适合搞技术的人),这样技术才会有创新,自己的施工操作才有更高的效率,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样,来扩大资本,来增加员工工资,提高员工投入技术的积极性。

我们还可以采取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姻的制度。现在的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我们可以在暑假期间培养一部分学生,通过公司内部优良的环境(假如话有),吸引他们毕业以后进公司来。这样为公司的将来输入技术骨干,增加公司的新鲜血液和创新力。当然,这需要公司高层高瞻的眼光了。

我们也可以对公司员工,进行实际有用的培训,“有用的”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把眼光纠结在培训那几百块几千块钱上,我们要考虑培训后的技术经济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公司想发展,没有技术,没有人才,“不做大蛋糕”,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第二,加强自己如何公平分蛋糕的能力。

这一点比第一点更重要,(第一点已经有所论述了——只有公平分蛋糕,才能更好的做大蛋糕),这要求管理层次比较开明,自身公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绝对真理,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想要管理层次比较开明,在中国,比较难。但中国管理层次比较开明的,也不是没有。我们不能老是向落后靠齐。

蛋糕的分配问题,就涉及到利益冲突,各方矛盾。这不光是人的自私的原因,其实主要问题还出现在公司利益分配的体制上。

监察建议书范文第3篇

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切实减轻出租汽车司机负担的

通知

建城〔2006〕116号 (2006年5月22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和群众日常生活,影响面较大,社会关注程度较高。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出租汽车市场不规范,行业管理薄弱,企业经营不规范,出租汽车司机负担较重,引发了部分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稳定。为做好当前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工作,切实减轻出租汽车司机负担,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

切实解决当前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责任。要进一步落实省长、市长负责制。城市人民政府要组织建设、交通、财政、发展改革(计划)、价格、公安、监察、纠风、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审计、质检、环保、信访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责任。认真研究解决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减轻出租汽车司机负担,化解油价上涨的影响。要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力量深入行业基层,及时了解出租汽车司机思想动态,掌握群体性事件苗头,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和疏导处置工作,将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对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地方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设立并公开出租汽车司机举报投诉电话,畅通司机合理诉求渠道。

为确保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近期各地区、各部门不得采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出租汽车企业兼并重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市场投放新的出租汽车运力和进行经营权拍卖,今后确需投放的,必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81号)要求,做好出租汽车经营权清理整顿工作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要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出租汽车在行驶线路和运营等方面的限制,不得在车辆更新时强行提高出租汽车排量标准。

二、规范出租汽车企业经营行为

要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企业运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出租汽车企业与司机的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出租汽车司机的合法权益。对违反国办发[2004]81号文件规定,向司机收取“风险抵押金”、“财产抵押金”、“运营收入保证金”等项费用的,必须限期全额返还,拒不返还的,要追究责任。要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公司的成本核算管理,根据市场状况、司机劳动强度、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等因素,科学核定出租汽车司机承包费和管理费额度。要通过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降低出租汽车公司向司机收取的管理费或承包费等费用,规范折旧费用计提等行为。企业不得强制要求出租汽车司机缴纳各类协会会员 1 费、资格培训费、资料费、报刊杂志费以及购买防盗网、机油、行驶里程记录仪、gps设备、坐垫椅套等产品,不得指定出租汽车维修厂家,强制司机购买各类商业保险等。

三、清理整顿对出租汽车的各类收费

各地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综[2004]100号)要求,对涉及出租汽车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清理。不得向出租汽车收取运输管理费、客运管理费、治安费、特殊行业审验费、机动车辆排污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等业已取消的收费项目,不得对出租汽车收取公路客运附加费。对于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要本着稳定出租汽车运营的原则,重新核定收费标准或给予适当减免。涉及出租汽车的政府性基金,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发布全国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的通知》(财综[2004]6号)的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增加政府性基金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或提高征收标准。制止重复检验检测和收费行为,除机动车安全检验等机构依法对出租汽车进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检验并收取检验费以外,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得对出租汽车进行各种强制性的安全、性能等检验检测并收取费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出租汽车进行定期安全技术检验所收取的检验费,要严格按照《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机动车牌证工本费等收费标准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831号)规定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在9月底前,向社会公不涉及出租汽车的各类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凡公示以外的项目一律不得收取。各地区、各部门一律不得出台新的面向出租汽车的收费项目。

四、开展打击非法运营专项整治行动

各地要把打击各类车辆非法运营作为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由城管(建设)部门牵头,会同公安、交通、工商、监察等有关部门,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运营的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彻底清理非法运营的摩托车、客货两用车和伪造运营证照的客运车辆,驻点运营的异地出租汽车和其他从事非法运营的社会车辆;二是依法查处和取缔有组织的“黑车”运营团伙;三是严肃处理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私养“黑车”、充当“黑车”保护伞的公务人员;四是健全打击“黑车”的执法队伍,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为出租汽车的正常运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五、合理调整出租汽车运价

对于成品油价格上涨导致出租汽车增加的运营成本,主要通过依法调整运价和计价结构、收取燃油附加、减少收费、降低企业承包费等措施,由政府、企业、司机和消费者合理分担。对于需要调整出租汽车运价水平和计价结构的,要严格依照《价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履行相关程序,充分听取社会各方特别是出租汽车司机和消费者的意见。要建立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采取适当调整起步价、单位里程价,调整起步公里,调整返程空驶、等候延时、特殊时段运价,收取燃油附加等措施,及时化解油价调整对出租汽车运营收入造成的影响。针对调价措施尚未出台或运价调整后一段时间内司机收入减少等情况,各地要督促出租汽车公司采取降低企业承包费和管理费等方式,稳定出租汽车司机的收入。

六、适时采取临时性补贴措施

油价调整初期,在调整出租汽车运价等措施未到位前,由中央财政给予出租汽车司机适当临时性补贴。中央负担的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测算后,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形式,及时拨付 2 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人民政府要负责落实补贴的实施工作。要制定具体补贴办法,确定补贴对象、方式和额度。在此基础上,各地还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出租汽车司机给予适当临时性补贴,以稳定司机收入,保持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七、做好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

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和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2006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0号)要求,将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列入2006年纠风工作重点,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本地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出租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要科学合理制定涉及出租汽车的限时、禁行、禁停、禁止上下客等交通组织措施和政策。在机场、车站、码头、饭店、宾馆、商场、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场所适当增加出租汽车停靠站(点)。对出租汽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注意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纠正。对不影响安全畅通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要更多地强调宣传教育,不能简单粗暴,以罚代管。对出租汽车司机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时不得附加收取公告费、登报费、拖车费、学习资料费、培训费等费用。

监察建议书范文第4篇

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一

1月12日,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首播,掀起了一阵观看热潮。“老虎们”现身说法,在镜头面前深刻反省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深刻进行了自我剖析和忏悔,令人惋惜。反观这些反面典型,如何做好当下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如何让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清正廉洁知敬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用好用实制度管人。要不断完善从严管理和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对于干部的管理要有章可循。要用实用好干部管理制度,对干部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对干部的奖罚做到分明有据。“不立规矩,不成方圆”,对干部的问责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当前,随着廉政、纪律的进一步压实,许多党员干部存在的安于现状、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要切实用好干部管理制度,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党员干部受到提醒,让能干事、敢做事的党员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真正用身边人、身边事来警醒干部,在干部队伍里真正营造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优化选拔选优用人。优化干部队伍,打造一支能干事、敢担当、清风廉政的干部队伍,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选好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这对我们的干部选拔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形势下,干部的选拔使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任人唯贤、优中选优”的原则,切实落实新形势下的干部选拔标准,并且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要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确保抓住干部队伍的管理核心不松,确保干部队伍的来源可靠。

三是要做到问题及时提醒。问题的产生都是“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国家监察》中不难看出,一些党员干部最开始的初心是好的,但是渐渐的就抵制不住诱惑,逐渐走向违纪犯罪的深渊。因此,对于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要做到“早教育、早提醒”,监督要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经常性开展。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第一时间开展提醒谈话、批评教育。让干部知晓监督就在眼前、组织就在身边,杜绝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

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二

1月12--13日,央视播放的专题片《国家监察》共五集,分别为《擘画蓝图》、《全面监督》、《聚焦脱贫》、《护航民生》、《打造铁军》

通过观看该专题片,原来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理解不深不到位,看了专题片,理解深刻了,也比较到位了。不仅让思想和灵魂受到洗礼,受到了警示教育。

“严”字当头,磨砺依规执纪的利刃。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重拳出击反腐倡廉,以党内监督作为重要抓手,以建章立制固本培元,全面从严治党取得辉煌成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条例》从原来的13条扩充到27条,严字当头的主基调始终不变,全面从严治党从治标为主走向标本兼治、纵深发展。从思想到行动,从线下到线上,党纪法规的“牙齿”日益齐整、锋利,已然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威慑力不断增强。

“实”字为本,厚实实事求是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位阶、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有序展开,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科学部署,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供了可靠制度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内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问责的震慑力来自公信力,事实、依据、程序是公信力的基石,《条例》始终将“依规依纪、实事求是”作为党的问责工作的首要原则,在执行实施过程中必须紧抓不放、一以贯之。

“准”字落脚,激发负责守责的动力。《条例》新增加了“权责一致、错责相当,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同时将原本的“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修改为“集体决定、分清责任”,体现了党的问责工作精准性进一步提升,为持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注入动能。弘扬正气、祛除邪气是健康党的肌体的目标,如何精巧使用问责的“手术刀”是当前摆在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各级党组织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有为者有位,既要问责一人警示一片,又要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在彰显党纪刚性的同时体现组织的温暖。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党纪严于国法。精准使用从严治党的利器,提高党的问责工作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必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三

看完《国家监察》专题片第一集,我深受激励,使我的初心与使命更加牢固,对党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的认识更加深刻,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决心与信心更强。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就是一股“强心剂”,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基层纪检干部同腐败势力作斗争的信心。敢于同基层“微腐败”斗争的精神劲儿更足了。我们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精神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是作为基层纪检干部的重要职责与身份更实。视频中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一个个走向堕落腐化的干部,使我深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党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即是永不缺席、永不迟到的正义,作为新时代的纪检干部,要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挑起反腐败、正风气的“千斤担”,为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贡献绵薄之力。

三是日常与各科室部门之间的沟通与监督更密。顶层设计作用在基层的效果更加明显,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的覆盖面更广、频率更高,基层干部的自觉自律自省意识不断提升,落实“一岗双责”更扎实,监督各部门推进工作的成果更佳,从根源上杜绝腐败的作用更牢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逐渐成型。

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四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者认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才能进一步筑牢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群众基础、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谱写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谱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任需坚守初心。初心,犹如“指南针”指引我们前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坚守的初心就是为党为民的初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守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初心就需要从思想层不断加强学习,要进一步把稳思想之舵,面对党章党规认真去学懂读透,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开展自我检查,找问题、找差距。不断夯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自觉遵规守纪在生活工作的任何环境条件,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做到纪律意识严明,工作、生活、道德作风优良;要进一步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党和人民。

谱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更需勇担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以正风肃纪反腐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把督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持续发力纠治“四风”;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严惩扶贫民生领域腐败、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要让群众感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要进一步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在全面治党的新征程中担起时代赋予纪检监察的使命。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干部要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和管党治党力度,守护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新时代的坚韧和执着,以毫不松懈、奋发有为的姿态,谱写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

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五

近日,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每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怎么惩治腐败问题又成为人民关心的问题。

反腐败,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构建起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三道坚固“防线”。

强化思想教育,构建“不想腐”的第一道防线。花花世界,诱惑甚多,凡尘众生,面对财物、美色等诱惑,稍有贪婪,意志不坚定,并会陷入腐败的万丈深渊。因此,要构建起教育制度体系,把干部的廉政思想建设纳入预防腐败的范围,探索定期接受反腐败思想教育等方式,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行为价值取向,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从思想上筑牢预防腐败第一道“防线”。

强化制度设计,构建“不能腐”的第二道防线。要通过制度设计,增加不法分子围猎干部的难度和避免干部大事要事一人拍板定调的情况发生。如:规定哪些事项需经过党委会讨论并通过才能实施,哪些事项应经过纪委监委审核等形式,避免地方党政一把、单位一把手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等现象,做到有效限制一把手大事要事一人拍板定调的弊病。打造干部即使想腐败都没有机会的制度设计。只有构建“不能腐”的第二道防线,才能有效预防腐败行为,特别是重大腐败行为的发生,避免对社会带来重大危害。

坚持高压态势,维持“不敢腐”的第三道防线。如干部越过第一第二道防线,即越过预防腐败防线,实施了腐败行为,那么要依法依规给予坚决的惩罚。一方面让腐败分子依法受到惩罚,让其知道腐败行为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对潜在的腐败分子也是一种震慑,让其摄于反腐的高压态势,不敢摸腐败这颗“高压线”,从而达到一般预防作用。

监察建议书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电力安全问题为社会各行各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安全监察关乎着企业稳定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做好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电力企业应积极探索一些新的安全监察管理方式,以相对科学的管理方法保证企业安全生产,从根本上避免不安全生产因素。因此,文章阐述了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对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电力安全生产中运用电力监察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电力;安全监察;安全生产;运用策略

电力的开发使用不仅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其中电力的安全生产尤为重视。电力安全生产是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积极的开展电力安全监察工作以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1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供电企业在生产环节中,若用电检查工作不能有效落实,那么,在供电的过程及用户在电力的使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用户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更严重的后果直接造成安全事故,不仅是影响了供电企业的信誉,也对正常的运营也带来不利的影响,最可怕的是给企业的生产、人们的财产,乃至生命安全,造成悲剧,为了有效防止惨剧的出现,必须对落实电力安全监察工作,保证电气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二,给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对供电的企业而言,不管怎样的改变,最终都是以用电客户为目标,对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这也是供电企业工作宗旨。电力安全监察可当成一种特殊性的服务,利用这样的服务,不仅能让供电企业充分了解人们的用电需求,也能制定出具有针对性方案,保证客户可以体会到企业的个性化服务,以及人性化的服务,对双方间的交流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双方的信任度也更好的建立起来,而且,对用户的用电也创造了一个高效的、舒适的环境。

2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重视程度

结合电力企业工作安排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监察所占比重比较少,进而无法把安全监察的实际效能很好的进行发挥。导致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企业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关,很多内部管理人员,过于关注生产效益,而忽略了投入中的安全监察力度,要对其风险进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环节造成了安全隐患产生了极大了影响,因此,要对安全监察工作加以重视,从而将安全监察工作发挥出来。

2.2对安全问题惩治不够

在生产的时候,大都采用班组作业的方式,每个班组都有固定工作,完成任务会得到一定的奖励,但是,如果无法完成任务,便会受到一些经济处罚。尤其是无法长期完成任务,对年终考核带来极大的影响。对于领导晋升也出现一些负面影响。这便使得很多人员在生产出现顶风作案现象,并错误认为,大家都是这样进行操作,不产生安全事故,所以自己也这样操作。此类现象很多安全监察人员在实际中也有发现,但并没有进行制止,进而使得违反规定成本降低,为顶风作案提供较大空间,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隐患。

2.3经常出现违章行为

通过长期对电力生产活动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经常会出现各种违章操作行为,并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电力生产安全事故。如部分配电抢修人员在尚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办理工作票便急于开展抢修工作,最终引发触电事故的发生。再比如部分需要停电作业,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验电,便在未确认停电状态下便进行工作,同样也引发了触电安全事故。

2.4电网管理尚未落实

在当前的电力安全生产当中,虽然已经对现场工作流程进行了基本明确,但电网管理具体内容等并未得到统一细化,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网管理的深入落实。部分电力设备的检修和运维管理存在滞后性,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部分存在异常现象甚至缺陷问题的电力设备仍然處于运行状态。虽然在短期内并不会直接对电力生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势必会为电力生产埋下巨大安全隐患,而这也直接反映出当前电力安全监察工作还存在监察不足的情况。

3在电力安全生产中运用电力监察工作的具体对策

3.1网络系统进行完善

要实现电力工作的自动处理,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电力安全监察的效率。因此在电力安全监察工作中应该积极运用现代技术,革新监察手段,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改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质量。通过完善的安全监察网络,能够使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反应能力得到提高,将安全监察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2积极建设电力设备安全咨询系统

通过建立电力设备的安全监察业务数据库能够对电力安全监察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对基层监察数据库进行完善。将在用设备安全等级系统建立起来,逐步建成全国性的安全监察网络系统。这样一来安全监察机构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设备信息,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3.3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文化建设

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将安全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并且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使电力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更加了解和认可。要求员工必须的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制度对员工的约束力,减少违规操作的行为,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

3.4对安全监察技术进行革新

电力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原有的一些设备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为了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开展有效的安全评估。当前我国的设备安全评估技术尚在起步阶段,电力企业可以适当的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安全评估技术,以满足电力安全监察的需要。

3.5切实提高安全监察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电力安全监察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力安全监察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反应能力,而且必须思维敏捷、心理素质好、责任心强,能够对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这就要求安全监察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电力企业也要为安全监察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其能够满足岗位能力的相关要求。

3.6合理加大国家支持力度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的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增加对它的支持,这种支持不能仅仅的是在资金的投入上。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的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资金投入大的结果,但是我们相关立法机关并没有在企业监督管理上制定出太多的相关政策。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靠企业的自我监管,但是没有上级的监督检查,这些企业没有很好地把这些检查当成问题,导致自我监管没有效果,这是企业惰性。

4结语

总之,在发电厂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监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忽视电力安全生产、电力安全生产中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不完善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及对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惩罚力度不足等。因此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确保电力安全生产中实现安全监察工作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邢德绪,刘蕊,蔡群.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

[2]郑小刚.浅析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有效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19(10):264-265.

(作者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

监察建议书范文第6篇

思 考

乡镇纪委是我们党和政府最基层的纪检监察机构,是整个纪检监察系统延伸出来的脉络。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处理方面,乡镇纪委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如何才能发挥乡镇纪委的作用,使纪委监察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函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这一观点阐明了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在改革开放、科技发达的今天,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互动双赢,就必须创造性地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能。因此,纪检监察工作要注重创新。

创新理念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驱动力。理念决定行动,创新推动发展。当前,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遇到问题后,习惯于按老套路 “出牌” ,工作上很难形成“亮点”,严重影响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强化学习,深刻认识到党和人民对反腐倡廉的新要求、新期盼,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树立反腐败就是促进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自觉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三是树立改革创新理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从建立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学习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用人导向等制度入手,增强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创新就是能力、创新就是政绩、创新就是发展的理念。

创新方法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力。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手段日益隐蔽,如果还简单地把查案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全部,就难以胜任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要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就要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使纪检监察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坚持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廉洁教育与情感熏陶相结合,党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大宣教”格局,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部门优势,以丰富的活动载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把反腐倡廉教育、廉洁从政教育贯穿到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机关、社区、农村、企业、家庭和学校。二是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纠建结合重在建设原则,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的责任机制,以制约权力为核心的监督机制、以提高素质为基础的保障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评价机制等,通过强化刚性约束,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三是创新监督方法。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经济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措施,努力做到关口前移,强化事前、事中监督。

创新环境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感召力。如果没有一个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就难以激发纪检监察干部的创新激情,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优化创新环境,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供创新的实践平台。首先,要优化用人环境,大力培养创新型队伍。其次,要优化实践环境,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再次,要优化发展环境,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要把创新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形成自上而下、逐层推进的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在工作考核中不仅要鼓励支持创新,而且对勇于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而出现失误的纪检监察干部同志,要坚持以人为本、宽严相济,形成让改革者有前途、干事者有地位、失足者有机会的良好创新氛围。下面我仅就自身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与经验,浅谈一下我对创新纪检检查工作的思路及方法。

二、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1、队伍素质不高,力量薄弱。队伍素质是搞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客现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然而在现实中,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问题久久没有得到解决。主要体现是:一是人员少,变动多。乡镇虽设有纪检监察部门,但人员配备几乎全为兼职干部,同时因干部轮岗交流等原因而经常变动,不但造成工作脱节,而且易使干部产生消极思想,不愿钻研业务以提高自身素质。二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参加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搞好工作的必要前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经常变动,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都相对滞后。

2、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由于缺乏较高的理论水平,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畏难情绪,一项工作还未开展,自己首先就没了底气,总感到自己在与领导、同事“作对”,怕这怕那。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察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察同级怕妨碍团结,监察下级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就不敢查。

3、办案力量不强。乡镇纪委书记都是乡镇领导班子骨干,除了有其它各种分管工作以外,还要承担很多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对纪检监察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各乡镇都明确了一名纪委副书记,各村有一名纪检小组长,但都是兼职的,他们自身的工作也很多。象这样的机构形式,一旦执行上级纪委交付的重大工作任务时,他们都常常以工作繁忙,没时间为借口,不愿参与纪检的各项中心工作。特别是遇到乡镇自办案件抽人,他们怕得罪人,都以各种理由设法回避,导致基层纪委工作全部落在纪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头上,如果纪委副书记也有名无实,一切工作的具体实施最终都落在纪委书记一个人头上,纪委书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履行职能困难重重。乡镇纪委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生活和战斗在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在认真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级职责的同时,担负着兴一方经济,保一方稳定的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纪检工作打不开局面,迈不开步子,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工作力量与纪检工作职能不相适应。在现行体制下,乡镇纪委力量明显不足,特别是案件查办工作难以开展。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一般都是象征性地完成一两个案件,没有真正做到有案必查。由于案件查办不力,就起不到对违纪违法者的震慑效果。二是工作时间与纪检工作职能不相适应。由于乡镇纪委班子成员都是兼职,都有其他工作任务,加之个别党政主要领导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乡镇纪检工作是务虚的,存在重视不够,支持不够,把大量纪检干部的工作时间安排在包村工作、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当中。一年到头,乡镇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除了到县里开纪检会,办一两件案件外,其余大多时间被挪作他用了。三是经费保障与纪检工作职能不相适应。目前乡镇财力普遍不足,乡镇纪检部门要履行执纪职能,经费得不到保障。现在乡镇纪委虽然按照“七有”标准配臵了一些辅助办案设施,但办公条件还不够,专门的工作经费还没有在财政的预算之内,确实很难把工作做得很好。四是工作热情与纪检工作职能不相适应。现在是虽然对纪检干部管理有所改革,但乡镇纪检干部的福利、提拔重用、组织人事关系等大部分还在乡镇,造成部分乡镇纪检干部存在思想顾虑,工作热情不高,担心得罪人,特别是查处镇直部门和村两委的主要负责人时,担心民主测评不好,影响今后自身的发展前途,致使案件查处工作到头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立足现实,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针对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摆脱当前这种现状,努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就必须对纪检监察工作机制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切实提高乡镇纪委履行职责的能力和威信,真正做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加强业务培训,弥补力量不足。违纪案件要得到有效查处,没有足够的力量是不行的。但要解决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就要加强对现有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和培训,促进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跟班学习的方式,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际经验的获取,使纪检监察干部尽快拓宽知识面,掌握查办案件的方法和技巧;二是要创新查案工作的组织形势,采取异地抽调和联合办案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既可以保证办案的力量,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三是可以抽调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纪委挂职锻炼,多在实践中学习办案方法、技巧和经验,达到提高办案水平的目的。

2、建立符合乡镇实际的工作体制,提高纪检干部工作原动力。现行的乡镇纪委接受双重领导的体制和工作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乡镇纪委的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使乡镇纪委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纪检队伍才能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乡镇纪委在实际工作中时时处于受制于人,监察无力的尴尬局面,纪检干部思想上难免存在一些顾虑和工作压力,造成工作很难打开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乡镇纪委干部的人事任免权、工资和考核等全部收归县纪委统一管理,从而给乡镇纪委较强的监察同级党委和下级组织的权力,乡镇纪委直接对上级纪委负责和执行,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乡镇纪委在干群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纪检监察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大胆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避免乡镇纪委办案的顾虑,切实提高乡镇纪委的监察权和办案效果,同时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考核力度,提高队伍战斗力。乡镇纪检工作任务繁重,同群众直接接触多,直接面对各类复杂情况和问题,对乡镇纪检干部的素质要求极高,要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完善“能上能下”的约束激励机制,彻底改变占其位不谋其事和不敢得罪人的局面。通过拓宽培训领域,切实解决乡镇纪委干部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工作前瞻性不强等问题。加大对乡镇纪检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综合考核力度。对乡镇纪委及纪检干部的考核以上级纪委为主,以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减轻乡镇纪检干部的心理压力,使其放手大胆地开展纪检工作,以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从而打造出一批年富力强、素质过硬、锐意进取的纪检干部队伍,真正让乡镇纪委有为、有位、有威,切实提高乡镇纪委的工作能力。

4、实行纪检监察干部异地交流,提高队伍活力。实行异地交流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办案效率的有效方式。当前城乡纪检监察干部中,进行城乡交流、镇乡交流使用还不够,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甚至十几年,这种交流不畅的状况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造成了一些弊端。例如在工作中创新意识差,受到干扰因素较多,容易被人情困扰,甚至产生惰性等,而实行纪检监察干部城乡交流和异地交流有利于纪检监察干部避免人情和关系,大力阔斧地开展工作,使纪检监察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上一篇: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的特点范文下一篇:医药网络营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