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相关论文题目范文

2024-01-22

英汉对比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一、英汉成语的比较

语言好比一面镜子, 能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 而作为文化负载词的成语更是如此 (陈定安, 2002) 。英汉成语形成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因此其特点也各有不同, 下文主要就英汉成语各自的特点以及差异进行比较。

(一) 英汉成语的特点

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因此也都造就了众多富有民族特色和语言特色的成语,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造就了英汉成语的不同的特点。

汉语成语的特点:言简意赅, 汉语成语一般都用简练、概括的几个字把丰富思想表达出来, 如色厉内荏;易学易记, 汉语成语在结构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基本上都有规律可循, 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 如翻天覆地;形象具体, 许多汉语成语含有明显的修辞因素, 看到或听到此类成语便会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具体的印象, 如:车水马龙。

英语成语的特点:习用性, 英语成语广泛地为英美国家所沿用, 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如:Rain cats and dog;定型性, 英语成语的词、形式和结构都是固定的, 一般不能更改或替换, 如:Look one in the face;整体性, 英语成语的意思不能靠单个单词的意思来推断, 而是通过整体来理解, 如:Bite the dust, 是无法通过字面的意思来推断其是“死”的意思, 而是需要通过整体来理解;多样性, 英语成语的类型具有多样性, 要根据其结构特征来对其进行分类, 如a wild goose chase是名词性结构, 而hale and hearty是押头韵的结构。

(二) 英汉成语的差异

英汉成语各有其特点, 只有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形成的成语进行比较和分析, 才能得出它们的异同, 下面主要就英汉成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1. 比喻上的差异

中英两国分布在地球的两面, 无论是气候还是环境都大为不同, 这就造成其生活方式差异显著, 因而造成了人们在创造与生活相关的成语时, 使用不同的比喻载体。例如:中国人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 而在英语中则尝试用“like mushrooms”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2. 风俗习惯的差异

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承载者, 因此英汉的风俗习惯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中是多方面的。例如, 汉语中“龙”是帝王、权利、力量和吉祥的象征, 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大多是褒义的, 如卧虎藏龙;而在英语中, dragon却与蛇一样, 是邪恶力量的化身, 英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大多是贬义的, 如dragons and fishes jumbled together。

3. 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属于典型的陆地农耕文化。因此其与农业相关的成语很多, 如瓜熟蒂落、揠苗助长等。而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的岛国, 航海业十分发达, 很多成语都源于其航海事业, 如to burn one’s boat, go with the stream等。

二、英汉成语互译的翻译方法

翻译成语首先需要弄清成语的具体意思、来源出处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再根据原语和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来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则需要译者具备相当的识别能力, 判断出哪种翻译方法能更好地传达出该成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下文就分别对英汉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进行简单阐述。

(一) 直译法

在翻译成语时, 直译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翻译方法。但使用直译法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在目的语读者非常熟悉成语来源出处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时, 且直译译文不仅能再现原成语的文化意义、符合目的语的行文方式和表达方式, 则译者可使用直译法来翻译成语。例如to show one’s cards摊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So long as I remain a bonze, I go one tolling the bell等。

直译法能够保留原文的生动形象和色彩, 引进的成语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考验, 或许可以成为新的成语补充进译入语中, 使得译入语更加丰富。

(二) 意译法

意译法也是十分重要的翻译方法。一般来讲, 意译法是直译法的补充。有些成语使用直译法无法再现原成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 就必须采取意译法来更准确地表达其含义。例如to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放下包袱get rid of the burden等。意译法与直译法不同, 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 必须先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具体意思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然后再用译入语中能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子和短语来表达。

(三) 直译加注法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大陆不同的板块上, 相应形成了不同的两种文化, 在有些成语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文化空缺或文化空白的现象。此时, 直译加注法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以解释成语中的人物或者事件等, 让目的语读者更了解该成语在原语中所表达的意思。例如:叶公好龙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s (Lord Sh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此处若不加注释, 则属于直译, 表达的只是叶公这个人对龙的喜爱之情, 并未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而加上注释后, 虽然读来冗长, 但却更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四) 借用法

英汉两种语言虽属于不同的语种, 其成语自然也大相径庭, 蕴含的文化意义也不尽相同。但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共同生长繁荣于同一片广袤大地之上, 所以有些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 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隐义, 并且有相同及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在翻译这些成语时, 可采用借用法。例如: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这类成语不但比喻相同、喻义一致, 连语言色彩都相同, 所以完全可以直接借用。

成语是翻译是衡量译者翻译能力的一项标准, 成语的翻译方法有很多种, 关键需要译者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 更需要译者具有独到的记忆能力和识别能力, 能辨明恰当的翻译方法以更好、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传达原成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

三、结论

翻译不仅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更是将一种文化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文化表达出来。所以, 翻译既是语言的, 也是文化的。成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正确完整地翻译成语能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本文就分析英汉两种成语的特点以及差异来探讨翻译成语常用的几个翻译方法, 并加以举例说明, 但在本文中, 作者只是粗浅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常用的几个方法, 文章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补充。

摘要:成语是一种特殊语言, 它是从长久的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 具有浓郁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成语本身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准确熟练地使用成语可以增强表达能力, 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掌握使用某种语言的水平, 而准确地翻译成语更可以看出译者对两种语言的了解和掌握水平, 是考验译者能力的一大难点。本文试对英汉成语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和研究英汉成语翻译所需的方法。

关键词:成语,对比分析,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 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2]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3] 程亚丽.英汉隐喻对比与翻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8) .

[4] 陈振臣.英汉对比分析与翻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

[5] 丁晓薇.英汉典故对比分析与翻译[J].外语文学研究, 1998.

[6]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7] 魏志成.英汉比较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英汉对比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颜色词;语言文化;象征意义;文化差异

Abstract: Color words belong to the main sensory words of human language, and they are th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ir unique language function and broad cultural symbolic meaning reflect special color meaning and cultural tradition color words in different nation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some of which, after being extended and converted, have become reverence and taboo words of colors. This difference is caused by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different nations, and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istory, therefore it is a permanent cultural phenomeno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Key words: color words; language and culture; symbolic mean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一 颜色词

颜色词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被赋予很强的喻意,用于描写抽象的事物和人物性格,生活特征,心理活动情绪等,使表达增添了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如:汉语中的白脸奸臣,戴绿帽,黄色书刊,红眼病,等。英语中的blue jokes ,blue talk,,yellow streak,green -eyed,,red with anger等。这种颜色词的不同象征意义,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价值观与颜色词之间的特殊关联,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政治取向,也是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识和文化传统的体现。 二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由于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在心理上所引发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蕴涵寓意却不尽相同,由此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色彩文化内涵。这里,我将以“红,黄,绿,蓝”这几种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

1.红色 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在汉语中,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开门红”中的“红”则是代表好运,表示一开始就进展顺利,取得好成绩。而在西方日历上往往用红色标明节日,而用黑色代表普通日子。比如我们经常说的 red-letter day 就是指开心快乐的日子或者值得纪念的日子。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也具有一定的贬义之意,并且具有相当强烈的语气。比如红色代表对于“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a red battle 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同时它也象征危机,如:red alert 空袭报警,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颜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异同:汉语说红糖,英语说 brown sugar;汉语说红茶,英语说 black tea,学生如果没掌握一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就容易错译。

2.黄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同时它更代表了一种地位及威严。然而在英语中黄色 yellow 却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 yellow press 黄色报刊,yellow journalism 黄色办报作风)外,还表示胆怯、卑鄙,如我们将卑鄙的人叫做:yellow dog,而yellow-livered 则是代表胆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黄”字也常出现在一些贬义词中,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若直接翻译可能会造成语言不通或者不理解,甚至闹出笑话。比如这里的“黄色”在英语中的意义是 pornographic(色情的),trashy(无聊的、低级的),vulgar(庸俗的,下流的)等。 3.绿色 西方文化中的绿色象征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是植物的生命色。然而在英语中,绿色却常被用来表示嫉妒。如:green with envy,green-eyed 或者 green-eyed monster。可是对于嫉妒的描述在汉语中我们却常用绿色的对应色—红色来表示,比如“眼红”,若直译为英文便是“red-eyed”,这与我们上面提到的“green-eyed”就截然相反了。同时在英语中也常常用绿色表示缺乏经验、缺乏训练或者知识浅薄等意思。如:a green hand 生手,as green as grass 幼稚。而在汉语和英语相似的是绿色代表青春活力、精力充沛。如:a green old age 指老当益壮的人,to remain green forever 指永葆青春活力。绿色也常和植物、蔬菜水果和园艺联系在一起。greenhouse 是温室,a green grocer 指零售新鲜水果蔬菜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有两重性,它除了表示义侠外,还表示野恶。义狭是正义的,如人们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绿色还象征低贱,如汉朝时的仆役着绿帻,元朝以后凡娼妓都得着绿头巾,以示地位低下,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上无光,低人一等,叫给丈夫戴“绿帽子”。

4.蓝色 蓝色在中国文化中几乎不存在什么象征意义,相对而言,它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就有不少。蓝色在英语中常与社会地位和贵族身份有关,它能象征高贵、深沉、高远、严厉等,如词语:blue blood 代表名门望族,blue laws 严格的法规,而 blue ribbon 是最高荣誉的标志,指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在英语中,蓝色常与不好的心情有关。In a blue mood 和 have the blues 都是指难过,沮丧和抑郁的情绪它又象征忧郁、沮丧,a blue fit 表示不满、震惊或气愤。在美国,blue book 不是指蓝皮的书,而是载有显赫人物,尤其是政府官员名字的书。说蓝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的意义非常多。 三 英汉文化中相同颜色词其象征意义不同的原因

1文化背景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2民族心理不同 因为颜色词有很强的直觉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视觉体验,也刺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心理感受相同的颜色在不同民族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例如,在英国和美国,白色是他们最喜欢的颜色,因为象征着纯洁和幸运,而其相应的单词“white”在汉语中更多象征着死亡。3 生活环境不同 生活环境的差异往往反映在表示颜色的对象不同。例如,在汉语中,“米色”和“蜜色”表示浅黄色,而在英语中用 cream奶油或 butter 黄油表示“黄”。这些差异产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有关。4 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注重直觉和形象比较的直觉思维,而西方人注重自然、科学和准确。如,在“红光满面”,“红”意味着健康。而在英语中glow with health 红光满面。.5 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人们既注重内在价值也注重外部形式。而在英国,人们注重实用性和价值。例如,品牌为“white elephant( 白象 )”的产品在中国很畅销,但是这些商品被运输到说英语的国家的时候,没有人显示任何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white elephant 白象”是昂贵的和无用的东西。 四 结语

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虽说数量有限,但却反应了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从以上四种颜色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其象征意义有相似,也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并把握颜色词的基本意义和微妙的象征意义,这将对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工作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英汉对比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美国是个多文化和民族多元的国家;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居世界第三。

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是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弗吉尼亚这个神圣之地的伟大儿子——托马斯•杰斐逊。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事实上,華盛頓卻是1789年4月30日才就職的。从1776年到1789年這13 年間,美國都沒有總統嗎? 一七八一年到一七八九年之間,八年間總共有八任總統: 第一任是約翰‧漢森(John Hanson),他設立了11月28日的感恩節。 接下來的七任分別是:Elias Boudinot, 1782-83 ; Thomas Mifflin, 1783-84 ; Richard Henry Lee,1784-85 ; John Hancock, 1785-86 ; Nathan Gorman, 1786-87 ; Arthur St. Chair, 1987-88; Cyrus Griffin, 1788-89. 美国最大的州是阿拉斯加(Alaska)。 国家元首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美国第44任(第56届)总统,2009年1月20日就职。 (民主党)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有3042个县。 2010年11月举行国会中期选举,共和党赢得众院多数席位,民主、共和两党分掌国会参、众两院。2011年以来,奥巴马政府着眼2012年竞选连任,不断调整内外政策,出台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出口、提振就业和提升美竞争力等举措,以进一步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受大选因素影响,民主、共和两党围绕减赤、上调联邦债务上限及2012财年预算案等议题斗争激烈,联邦政府甚至几乎被迫“关门”。

【政府】 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宪法】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

【国会】 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本届国会(第112届)于2011年1月5日开幕。目前,参议院有民主党人51名,共和党人47名,独立议员2名;众议院有民主党人192名,共和党人242名,空缺1名。参议院议长(副总统兼任)小约瑟夫·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临

时议长井上健(Daniel Inouye,民主党);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John Boehner,共和党)。

【司法机构】 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现任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 【政党】 美国有多个党派,但在国内政治及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党和民主党。

(1)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简称为GOP(Grand Old Party):成立于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此后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党一直主政白宫。1933年至2001年之间,曾有艾森豪威尔(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尼克松、福特(1969年1月至1977年1月),里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乔治·H·W·布什(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乔治·W·布什(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执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现为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该党没有固定的党员人数,一般在总统大选中投共和党候选人票者就成为其党员。

(2)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1791年成立,当时称共和党。1794年改称民主共和党,1828年改为民主党。1861年南北战争前夕,民主党内部分裂,该党的南方奴隶主策划叛乱。南北战争结束后,民主党在野24年。1885年克利夫兰当选总统。此后该党又大部分时间在野。1933年开始,民主党人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卡特、克林顿、奥巴马先后当选总统执政。现任全国委员会主席为黛比·舒尔茨(Debbie Schultz)。该党没有固定的党员人数,一般在总统大选中投民主党候选人票者就成为其党员。

(3)其他政党有绿党(Green Party)和改革党(Reform Party)等。

构词:Acronym 首字母缩略:汉语和英语里面都有

Clipping 断截法: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 Context:上下文(语言语境);交际场景(特定场合的交际);文化语境(不同文化背景)

Onomatopoeic 拟声词: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汉语中,拟声词后加动词变成副词 英文诗歌:特殊体裁,向下分:诗节(stanza)、诗行(line)、音步(feet) 英语和汉语都有词缀,但英语居多

特定表述:如亲戚称呼,汉语比较清楚,而英语比较笼统

华尔街: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然而,它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G20又称20国集团,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该组织的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

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 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  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 墨西哥、 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  欧盟

APEC: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bbreviated as APEC, it was established in 1989 in response to the growing interdependence among Asia-Pacific economies. Begun as an informal dialogue group, APEC has since become the primary regional vehicle for promoting open trade and practic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ts goal is to advance Asia-Pacific economic dynamism and sense of community.)

APEC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目前,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 成员

澳大利亚联邦 、文莱达鲁萨兰国 、加拿大 、智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 、日本 、 韩国 、马来西亚 、墨西哥合众国 、新西兰 、巴布亚新几内亚 、秘鲁 、菲律宾共和国 、俄罗斯 、新加坡 、泰国 、美国 、越南

 观察员

英汉对比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浅析英汉习语及翻译

3、习语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翻译对比研究

4、地方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构与实践探索

5、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较

6、英汉喻体选择的文化取向性

7、试析英汉语言文化的共性

8、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

9、英汉翻译中的文化意象错位

10、浅谈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

11、英汉比喻中的文化信息

12、英汉习语的文化异同比较研究

13、基于语料库译者翻译风格比较研究

14、英汉比较的起源、原则及意义

15、语义交际翻译视角下英汉习语翻译意义对等比较研究

16、英汉文化内涵词比较与翻译

17、从英汉文化差异看企业简介文本的翻译缺失

18、英汉疾病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19、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英文写作研究

20、浅析英汉成语或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21、浅议中英词汇中的语义差别

22、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

23、英汉动物类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策略

24、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的对比分析

25、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探析

26、英汉文化意象的差异比较与翻译

27、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语义文化导入

28、英汉比喻修辞的民族文化特色

29、浅析英汉动物习语设喻的异同及其翻译

30、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及其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31、英汉双语词典收录文化的方式

32、汉英叠词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初探

33、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34、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应对策略

35、英汉动物习语内涵差异的原因分析

36、论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37、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38、王宏印:高深做学问,低调做学人

39、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40、从文化差异走向“文化自觉”

41、浅述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

42、2013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

43、从英汉习语的翻译陷阱看英语教学

44、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45、从动物词汇看英汉文化内涵

46、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

47、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48、动物词语在英汉比喻修辞中的运用比较研究

49、中英颜色词语义对比与翻译

英汉对比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受到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因此, 礼貌用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英汉文化不同, 英汉语言的礼貌原则也存在差异。汉语礼貌原则的最大特点是“自卑尊人”, 通过贬低自己表示对别人的礼貌;英语礼貌原则被概括为六对“尽量多, 尽量少”。英语礼貌原则与汉语礼貌原则的最大差异是它没有称呼准则。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 追求平等自由, 因此, 他们不像中国人在称呼上如此讲究身份和地位的差异, 这些特点在双方的礼貌用语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礼貌用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出现:称谓语、问候语、道歉语、祝福语、称赞语和感谢语等, 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英汉礼貌用语在上述的形式中也存在差异。

(1) 英汉称谓语的最大差异在于汉语称谓语丰富而复杂, 而英语称谓语简单而粗疏。汉语把亲属称谓泛化到了亲属关系之外的范围, 而在英语中却没有这种现象。汉语中经常把姓加到另一个人官职前的结构来称呼, 像“黄局长、林经理和马校长”等等, 但是在英语中我们几乎听不到“Bureau Director Smith, Manager Jackson or Principal Morris”等等, 只有一些职业被特殊的直接称呼和汉语一样, 比如:医生、法官、州长、市长和教授, 但是我们只称呼州长或市长, 而不加他们的姓, 这些都是由于文化的不同。我们为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应该时刻牢记文化差异。因为语言是受文化影响而形成的,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很复杂, 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的封建制度已有2000年的历史, 这种长时间的封建制度对中国人民各方面的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人们的观念, 迄今为止, 某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而且深深地影响着称谓语形式。

(2) 问候语意味着一种语言或行为的形式, 这种形式被用在当遇见熟人和好朋友时的一种反应所用的语言和行为。东西方的问候内容是不同的, 一些关于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有关个人的话题, 都是英美人交谈忌讳的内容, 他们见面时喜欢谈论天气;汉语问候语常谈家常, 几乎无所顾忌, 越琐碎越显得关系亲近, 见面时喜欢问“吃了吗/去哪”。身势问候语是问候语的一部分, 但这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及言语问候语, 还有待越深入探索。

(3) 中国是一个重视礼教的国家, 所以对长辈有很多的尊重和祝愿。在英国抱歉语一般包括“Excuse me, I am sorry, sorry to trouble you, sorry to…, Its my own fault, I hope you will forgive me this time, I apologize to you for…, I beg your pardon, I really regret for what I have done”等等。在中国抱歉语包括“对不起、失礼了、失陪、失敬、抱歉、不好意思、打扰了”等等, 在抱歉方面两种语言的用法没有太大区别, 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道歉来宽慰别人。

(4) 称赞语在汉语和英语被广泛用于问候、鼓励、道谢和展开一个话题。一位有着特定语言的当地说话者理所当然应该了解什么时候和如何给予赞美和对别人的称赞做出适当的反应。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对他人的称赞反应有明显的不同。对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赞美所做出的不同反应的进一步分析, 更证明了这一点。对中国人, 甚至自己想得到赞美, 他或她也会否决或不会显示出完全的接受。能体现有趣这一点是在语言的教与学过程中将影响对称赞做出的反应方式。例如, 如果偶遇一个英语学者你会称赞他“你的英语棒极了”他或她会以“谢谢”来回应, 但对于一个汉语学者对于美国人的称赞会做出“哪里, 哪里”, 以此来回应别人的称赞。并且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笑话, 老外称赞中国人的妻子漂亮, 中国人以“哪里, 哪里”来回答, 老外心里就纳闷了, 赶紧补充“眼睛, 鼻子, 嘴巴都很漂亮”。这则笑话明显反应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语言。称赞语作为口头交流的一部分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能帮助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这种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更顺畅的进行跨文化交流。

(5) 汉语的祝福语比英语的祝福语要多, 特别是关于春节的祝福语。作为一个敬老的国家, 汉语里对老人的祝福语是非常丰富, 西方国家的人很忌讳“老”, 所以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祝福语。汉语感谢语的使用没有英语中那么频繁, 特别是家人和好友之间几乎不用说谢谢。英语感谢语却随处可见, 使用范围非常广, 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礼貌用语, 然而这篇文章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多的阐述了英语礼貌用语的差异, 以便外国学生遇到用汉语方式表达礼貌的句子时不会感到困惑。掌握和了解这些差异不仅对英语学习者重要, 对于那些打算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尤其是对于英国教师来说, 可以把这些差异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使学生们通过比较, 可以理解的更加透彻, 教师也可以解释的更生动、形象。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到中国来从事商业、旅游和工作, 使得和外国人的交流也频繁的出现在大街小巷和办公室里, 这使得双方不仅在经济方面相互渗透, 语言也相互影响。礼貌用语更是如此, 尤其英语对汉语的影响。从刚开始见面的你好到再见时说得拜拜, 都是来自英语的礼貌用语, 但汉语也对英语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Long time no see就是来自汉语的好久不见, 现在已经被英美人广为接受。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文化和语言密切相关, 在学习外语的同时, 必须同时了解它的文化, 对文化的不了解会造成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有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之分, 无论是哪种失误都在一定程度是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并负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礼貌用语就被各文化社团及学者所广为重视。一方面, 它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另一方面, 它又能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礼貌具有文化特性, 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由于文化价值的影响, 表示礼貌的方法, 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 会出现一些误解, 这些误解常常会导致交际失误乃至失败。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对比中西方礼貌用语的用法, 阐述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礼貌用语,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 陈融.英语的礼貌用语[J].外国语, 1989, 15.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英汉对比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1. 那个苹果我不要。

2. 那个苹果不要。

3. 我不要那个苹果。

句1中“那个苹果”是话题,“我”是主语;句2中“那个苹果”是话题,但没有主语;句3中“我”是话题也是主语,话题和主语重叠。句在三个句子中,只有句1合乎英语表达:“I don’twant that apple.”

英语主语显著,典型结构是“主语+谓语”;汉语主题显著典型结构是“主题+述题”;换言之,英语句子主语一般就是句子“主题”,而汉语“主题”未必就是句子主语。 英汉句子结构的这一差异,让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习惯性省略主语。如下:

Tom went to the refrigerator to get milk. And found abouone tablespoon of milk left.

学生想要表达的是“汤姆去冰箱拿牛奶,发现只剩下大概一勺子了。”但是英文句子结构中,没有主语或者谓语动词的话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如例句的中And found about…这一部分只算是一个语言片段。因此, 要使得这个句子的表达更为地道,我们可以给在动词前添加主语,或者把这个语言片段和前面一个句子连接起来:

Version 1: Tom went to the refrigerator to get milk andfound about one tablespoon of milk left.

Version 2: Tom went to the refrigerator to get milk. Hefound about one tablespoon of milk left.

此外,汉语句子的主语可以各种形式出现。除人或事物外地点、时间、行为方式都可以作主语。在词性方面,除名词、名词词组和代词外,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甚至句子都可以作主语Thompson(1976)认为 ,形合的英语 ,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英语句子的主语通常指人或事物,由名词、代词或名词词组来担任。因此, 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很容易因为没有弄清楚句子真正的主语,而出现很多病句。例如:

Last night caught a cat.

Today have a meeting.

We are all glad that school is over, for summer vacationis free and happy.

句5.想要表达的是“昨晚抓了一只猫”,受到中文句子结构的影响,在英文表达中,错误的把中文句子的主题“昨天”当成了英文句子的主语,而混淆了真正的主语,动词caught的执行者。学生在句6.中想要表达“今天开会。”,“今天”作为话题,省略了主语“我们”,但在在英文句子中“today”只能做状语,而非主语句7的学生想表达“我们很高兴学期结束了, 因为暑假自由自在,又快活。”,同样的,后半句里的“暑假”是话题,在英文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主语;“自由自在,又快活”的逻辑主语是“我们而非暑假。在清楚了这些差异之后,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并修改句子了,如下:

Revised 7: We are all glad that school is over, for we arfree and happy in the summer vacation.Revised 5: A cat was caught last night.

Revised 6: we have a meeting today.

学习英语句子的写作大概要经过三个阶段:句法阶段,语义阶段、审美阶段。在句法阶段,学好语法规则和句法关系。在语义阶段,培养对英语的“语感”,学习写作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在审美阶段 ,除了句法和语义结构方面的训练以外 ,主观上的审美修养起着很大作用(刘士聪,2006)。大学英语写作主要是在第一、第二个阶段摸索。学生要知道:中文句子意合与英语句子形合之别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整体综合与英文化的细节分析的思维方式之别。这一区别表现为中国文化中认识处理事物习惯于概括综合,整体把握,不讲求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英语国家的人则往往注重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及相互之间关系, 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的制约。中文句子体现的是主客体融合,句子的重心靠后;而英语句强调的是主体中心,句子的重心在前面。大学生在套用中文进行英文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汉英句子结构的差异写作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

摘要:本文在对比修辞框架内,分析了英汉句子结构中的主语属性差异,试图帮助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水平。

上一篇:开题报告是不是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关于无形资产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