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的翻译范文

2023-09-15

英汉谚语的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而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也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一方面,语言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二者密不可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不仅深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另一方面,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将翻译视为交际翻译或文化翻译。从语际转换的角度来看,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跨文化活动。换言之,翻译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两种语言在形式上(如词汇、句式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转换,翻译还包含了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因此,如何有效消除英汉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产生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在英汉翻译中,主要涉及的是英汉两种语言交际层面上的差异。英汉翻译不仅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活动,也是英汉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只有深刻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才能够准确传递文化信息,实现语言之间的有机转换,并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这种高层次文化活动的有效交流。

(一)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不同的时空下都有不同的语言,这些语言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由于使用不同语言的各个民族在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必然存在文化差异,那么随之借用语言来表达文化内涵的语言文本必然会存在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由于文化本身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熏陶和积淀而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文化闭塞、沟通较少等诸多原因,势必会加剧文化差异。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文化大门开始敞开,各国文化差异程度虽然相对减少了很多,但各国文化仍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英汉文化差异对于英汉翻译的影响

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长期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而不同的文化又通过不同的语言这一文化的载体得以表达。显而易见,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这两种不同民族长期的生存方式、生活情趣、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文化互通这一问题上,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表达方式、构词造句、语法规则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影响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翻译实践中文化信息的传递,从而使得一种语言往往在翻译为另一种语言之后变得生疏而不被理解,这就是翻译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理解障碍。为了提高英汉翻译水平,有必要开展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译者只有在深刻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下人们的思维习惯进行语言的翻译,才能够让翻译之后的作品更加具有可读性。

二、英汉翻译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并尽量减少差异,美国著名的功能对等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他所提出的这种“功能对等”大致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其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P67) 。他还明确指出,深入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要比单纯地了解语言技能更加重要,因为词语只有置身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而且翻译就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可见,翻译传达的信息不仅有表层词汇信息,更要体现深层的文化信息;由于形式极有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翻译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这一问题上,译者还应从语义、风格到文体等方面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说到底,英汉翻译一定要符合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特点,才能在翻译中很好地传递英汉文化信息。这是因为,语言本身承载着太多文化的元素,代表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时空下的文化意识形态,对语言进行翻译,其实要实现的正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所以,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文化尊重的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尊重文化、实现了文化本身的平等,同时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汉翻译,并促进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为此,在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要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探析

翻譯活动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简言之,归化和异化策略是为处理翻译活动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现象而产生的最重要的两种翻译策略,它们对于英汉翻译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其翻译的宗旨和出发点都是文化尊重和文化平等,其最终目的就是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与内涵,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又最大限度地接近并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让读者从中读出共鸣,从而实现对于文本的正确理解和感悟。说到底,这其实也体现了文化尊重的基本原则。对于同一个句子,可以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用归化和异化两种方式进行翻译。例如,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可译为:“她降生时,嘴里衔着一把银勺子。”或译为“她出生在富贵之家。”)

(一)归化策略

所谓的”归化“,是通过民族中心主义价值观来实现的,即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还原到语言本身,将文本本身的内容和传达的信息,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实现被翻译内容的”本土化“。通过归化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对于译文的鉴赏力。例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bod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通过归化策略进行翻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语言的原本意蕴,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不过,对于赞成归化的译者而言,翻译作品时应排除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障碍,因为翻译最终的目的还应是通过将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或翻译“文章内涵”来获得“文化对等”(郭建中,2000,P279),并努力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译作。

(二)异化策略

翻译中的“异化”,是指译者要尽量地将文本向“读者”的方向靠近,通过借用外来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让翻译出来的文本和语言更加具有地域特色,保持更加强烈的异国情调。例如,Do you understand the feeling of missing someone? It is just like that you will spend a long hard time to turn the ice-cold water you have drunk into tears.(你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吗,就像喝了一大杯冰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流成热泪。)He was only a cock of the dunghill.(他只是个井底之蛙。)Unless you've ace up your sleeve, we are dished.(除非你有锦囊妙计,否则我们输定了。) 通过异化策略进行翻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原有的文本进行美学提升,让语言更加符合读者的审美情趣,这种翻译方法则更加考验翻译者的翻译水平。

(三)归化、异化相结合

归化和异化,这两者之间并不是那种传统概念中的二元对立、一元中心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互为条件的共生关系,即它们都是翻译的本质属性,并非谁更优于谁。特别是在进行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归化和异化,更多的时候这两者都是互相补充、同时存在的。

四、结束语

文化差异是阻碍英汉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文化差异现象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保留或无法求同时,要以文化尊重为原则,立足于文化的立场进行翻译。在保证正确理解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可以采用归化、异化、归化异化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翻译,同时不断地提升翻译的美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尊重文化信息,以消除不必要的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以便于达到文化顺畅交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新宇.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J].现代妇女(下旬),2014(07).

[2]刘果.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广东科技,2014(14).

[3]楚金金.论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与翻译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9).

[4]陈红.功能理论视阈中的英汉跨文化交际互译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4(03).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6]尤金·A·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严久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1.

英汉谚语的翻译范文第2篇

【摘要】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承载着文化,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翻译在语言和文化之间充当交际媒介。翻译要求从事翻译的人员需要灵活、准确地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技能,深入理解两种不同语系之间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本文从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两个角度出发,充分阐述英汉翻译活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并结合翻译理论知识提出建议性处理策略。

【关键词】英汉互译 文化差异 处理策略

英汉翻译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同时也是两种语言所承载文化的交流。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文学的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形式,通过这种翻译,一些文学造就较高的文学作品可以被转换成另一门语言的文学作品并得到广泛的流传。

一、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地域文化差异是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内容,由于所处东西两个半球,东西方国家在地理上的词汇和文化理解存在极大差异。人们对相同的地理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如雪莱的诗歌《西风颂》,中国人很难理解雪莱赞颂西风的情感,因为西风常常与悲凉的感情基调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诗句中,“西风”是凛冽、刺骨、寒冷的。因此,在中国古诗词中,赞颂西风的作品凤毛麟角。在中国,东风广受人门青睐,人们常常赞美东风,如典型的出自王安石《元日》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东风代表春风,象征着欣欣向荣的美好希望。而西方国家,如英国,常年吹的风是西风,在他们国家西风是暖风,所以,“西风”这一意象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与东方的“东风”相媲美。

二、处理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策略

1.归化策略。归化是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常用在处理一些文化差异的英汉互译活动中。归化策略中最常见的就是意译法,巧妙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不通。例如:英语中的“black tea”不译为黑茶,而译为“红茶”。这是因为中国人从茶水颜色的角度来看,而西方人是从茶叶颜色的角度来看,两个视角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了。“I was limp as a dish rag. My back felt as through it had been beaten with wires”原文中的“limp as a dish rag”如果直译为“像洗碟布一样柔软”就失去了原文的味道觉,可归化翻译为“软得像一团棉花”。

2.异化策略。如果能将抽象的事物翻译得生动、具体且不失原语言的韵味,选择异化策略是明智的。在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下,相同事物的引申义往往不同,即语义联想不同。例如:“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喜庆色彩,是吉祥的象征,中国古老的部落认为“红色”与太阳有关,太阳带给世界万物温暖和生机。近代的中国,红色代表着具有革命的意义的红色政权,红旗、红军等等无不以“红色”命名。红色在西方传统文学中象征着暴力、血腥,如 “red flag”让人生气的东西、“see red”勃然大怒、“Become red-faced”涨红了脸。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有“不吉利”、“专横”、“暴躁”、“傲慢”等意思。

3.直接翻译。直接翻译是在保留源语言的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同时保留原文的翻译方法。尽管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只要不违背原语的表达规则,我们即可采用直译法。例如:“ The soldier who retreated fifty paces laughed at the one who had fallen back a hundred paces.” 以五十步笑一百步,“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paper tiger”纸老虎,等等。这样,既通俗易懂,又保留了原语言的韵味,一举两得。为达到翻译的最终目的,采用直译的方法可以使翻译中原文的语义损失降到最低,因为翻译活动中无法避免语义内容的损失。

4.文化补偿法。地域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也无法避免。文化错位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时常发生,译者应从原文的总体基调出发,慎重措辞,通过融合与分解补偿两种方法在不同语言间寻找替代关系,体现出译入语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敬”与“谦”深刻烙印在人们心中,交流时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常常以自谦的语气以己为“鄙”,称自己为“鄙人”,以对方为“贵”。如“您贵姓?”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所以只能在语法或语气的表达方式上采用融合补偿与分解补偿弥补缺失,译为“May I know your name,Sir?”以 “先生”代替汉语中的尊称,以may来表达委婉、谦逊的语气,成功的发挥了情态动词的作用,达到翻译的目的。

5.替代法。在日常用语尤其是口语中,有些句子是不适合直译的,如英语中“You are a lucky dog.”这样的句子。“你真是条幸运的狗”,在汉语中很明显歪曲了语义,在这里,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奈达认为“为使译入语的语义让读者接受,译文要根据读者的接受能力在读者和译文间进行调整,在文字上做些整合”,即采用替代法。所以还是转译为“你真是一个幸运的人”为好。

三、结语

文化差异阻碍着语言间的相互转化,英语和汉语也同样不能避免,所以作为译者在翻译中不但要重视语言的语法钻研,同时不要忽略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人土风情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充分把握翻译技巧,准确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从而在翻译时驾轻就熟。

参考文献:

[1]刘安喜.试论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汉翻译策略[J].新乡学院学报,2015(4).

[2]林春洋.透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补偿措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于建平.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和语义理解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0(5).

英汉谚语的翻译范文第3篇

拟声词是某种特定语言中用来模拟自然或人为声音的词项 (刘晔, 2010) , 人们使用语言模仿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声音, 在声音和意义之间建立联系, 使语言更加形象化。拟声词可以在读者大脑中重现某个具体的声音, 是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 存在于每种语言里。比如:

拉丁语“tuxtax”和砰砰的声音对等, 模仿猛击的声音;

俄语“graf graf”是狗叫的声音;

法语“pan”是手枪或者大炮发出的声音;

汉语“miāo (喵) ”是猫发出的叫声。

使用拟声词可以让语言直接生动, 本文主要侧重研究英语和汉语拟声词, 从语音、句法功能方面对比英汉拟声词, 分析其异同, 总结英汉拟声词互译的翻译技巧。

2 汉英拟声词在语音层面的对比研究

拟声词源于人们对自然世界声音的模仿, 因此发音和自然事物之间有着本质固有的直接联系。自然世界的客观性决定汉英拟声词在语音层面有相似之处;汉英分属不同语系, 有各自独特的语音系统, 又存在很多不同。

2.1 汉英拟声词在语音层面的相同之处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相同的物体, 英语国家的人们和中国人们在听力, 感受和模仿声音上共享很多相同之处, 英语和汉语拟声词的语音形式有时候相同或相似。我们可以发现在两种语言之间有很多拟声词, 它们的发音和所指代的意义非常接近。” (万石建, 2006) 比如:

2.2 汉英拟声词在语音层面的不同之处

在某一具体语言中, 拟声词不只是对自然世界声音简单的记录, 也是一个民族根据固有的语言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声音重构和加工的结果, 融合了某一具体语言和自然声音。每种语言的语音形式和模式都不同于其它语言, 每个民族针对同一声音的听力和模仿习惯存在差异, 文化传统也存在差异, 不同语言的拟声词在语音形式上也存在不同, 甚至大相径庭。例如:

2.3 汉英拟声词的多义现象

汉英拟声词都存在一个单词用来描述一种以上事物的情况, 但两种语言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有些拟声词在汉语中用来模仿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事物, 但在英语中每种事物都有对应的拟声词来模仿。比如, 汉语中的“呱呱”可以用来描述鸭子、青蛙和乌鸦的叫声而英语中这三种动物都有不同的拟声词表述各自的叫声--quack, croak, caw。再以牛的叫声为例, 汉语中不管牛是公母老少, 都用“哞哞”来描述其叫声;而在英语中这些叫声区分得尤其细致:

(1) An ox lows (bellows) . (公牛)

(2) A cow moos (boos, lows) . (奶牛, 母牛)

(3) A calf bleats. (小牛)

从这个例子看出, 汉语的拟声词要比英语灵活, 英语的拟声词更加丰富。

一个拟声词在英语中代表不止一种事物, 一个拟声词在汉语中仅代表一个事物, 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以英语拟声词“rumble”为例, 可用来形容车辆、低沉的打雷声、人的肠胃声音;汉语中这些声音由不同的拟声词来模仿。

(1) The freight wagon rumbled past.火车轱辘轱辘地驶过。

(2) The thunder rumbled overhead.雷声在头顶隆隆响。

(3) His stomach rumbled emptily.他肚子饿得咕噜噜地叫。

汉英拟声词在语音层面存在差异, 两者并非一一对应;因此译者要搜集相关知识, 在目标语言中重现客观世界中的声音, 让目标读者产生类似感受。

3 汉英拟声词在句法层面的对比研究

英语和汉语的拟声词在句法功能上存在着相似之处, 比如都可以担任独立成分:Pooh!What do you take me for?呸!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然而, 英汉拟声词在句法功能上更多地展示了不同之处。

李国南 (1999) 指出, 英语语法中, 拟声词的词性界定相当清晰, 基本属于名词, 动词或者动词派生词, 如分词, 动名词;通常作主语, 谓语和宾语。例如:

(1) The boy left the room angrily, then came a bang of the door. (拟声词作主语)

(2) The crow began to hiss and boo him for his unsports man-like conduct. (拟声词作谓语)

(3) The rain came down with a splash. (拟声词作宾语)

李国南也指出, 汉语语法中, 拟声词的词性是个争议的话题, 它们的语法地位还不明确。汉语的拟声词作为形容词, 在句中可以作定语, 状语和补语。例如:

(1) 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叫人心烦意乱。 (拟声词作定语)

(2) 子弹 “嗖嗖 ”地飞过她的头顶。 (拟声词作状语)

(3) 她笑得咯咯的。 (拟声词作补语)

另外, 汉语的拟声词可以作动词, 在句中担任谓语。例如:

(4) 宝玉还欲看时, 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便“嗳哟”一声, 仍就倒下。

汉英拟声词在词性和句法功能上的差异给译者带来很多困扰, 了解二者语法和句法的区别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中采取灵活地道的句法结构, 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原文中拟声词的句法功能。

4 拟声词的翻译技巧

对于汉英拟声词在语音和句法层面异同点的分析, 译者可以精准地掌握二者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用法, 从而总结出适当的翻译技巧。

4.1 英语到汉语的拟声词翻译

4.1.1 音译法

人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 经验根本上相同或者类似, 对人类、动物或者自然世界的声音模仿大多数情况下类似。如果英语拟声词指代的事物和汉语中相似, 翻译时可直接音译。例如:

(1) The stream went gurgling on. (溪水颤颤地流。)

(2) They heard the twitter of birds among the bushes. (他们听见树丛中鸟儿发出的叽叽喳喳声。)

这两个例子中, “gurgling”和“潺潺”“twitter”和“叽叽喳喳”和所模仿的事物声音接近, 可以采取音译。

4.1.2 转换法

由于两种语言和思维方式不同, 汉英在拟声词的对应方面不可避免出现空缺。译者可把细微的不同点放置一边, 省略声音源效果, 采用转换手段译成不是拟声词的汉语译文;也可以转换成不同的句法角色。例如:

(1) The cop carried a stick, ready to thwack anybody whooffended his ears or eyes. (警察提了根棍棒, 遇到他不顺耳、不顺眼的, 动手就打。)

拟声词“Thwack”模仿重重的鞭打声, 译成汉语要灵活遵循自然化的规则, 可以牺牲声音的模仿特点, 根据上文的棍棒, 译成“打”。

(2) The clock ticked louder and louder in a quiet room. (钟的嘀嗒声在静静的房间里变得越来越响。)

“tick”作为拟声词在句中担任谓语, 如果不转换, 按照原文的句法结构译成汉语是“钟在静静的房间里嘀嗒地越来越响。”此译文不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 采用转换句法和词性的手段, 译文就更加流畅地道。

另外, 由于英语和汉语句子结构以及表达习惯的分歧, 有些英语拟声词在译成汉语时要增加动词如“……地叫”“……地响” (陈定安, 2004:143) .

(1) I heard the rain patter on the window. (我听见雨点叭嗒叭嗒地打在窗上。)

(2) They clattered the dishes and bowls in the sink. (他们在水槽里把碟子和碗洗得叮当叮当响。)

4.2 汉语到英语的拟声词翻译

第一, 翻译时保留原文拟声词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句法功能。比如:

(1) 杯筷陈设在个人面前, 暖锅里发出滋滋的有味的声音。

Wines-cups and chopsticks were laid out, and a delicious sizzling sound came from the chafing dish. (拟声词在原文和译文中都是形容词, 作定语)

第二, 可以转换拟声词在目标文本中的句法角色。比如:

(1) 噔!噔!噔!一阵楼梯板响, 匪徒们上楼了 。

Then followed a loud Clump! Clump! Clump! as they rushed up the stairs.

汉语中“噔噔”是独立成分, 译成英语作主语, 把句子的其他成分融入一起。

第三, 汉语拟声词译成英语, 可以省略, 不再使用拟声词。比如:

(1) 在喀嚓喀嚓的铡刀声中, 听到了死难者英勇的呼叫声“共产党万岁!乡亲们……报仇”

Even as the chaff cutter did its grisly work, the last shouts of the victims rang out: “Long live the Communist Party!Folks, Revenge….”

第四, 可以使用英语拟声词来替代汉语中原本不是拟声词的词语。例如:

(1) 她笑着说:“眉, 下边马路上有人看你!”

She tittered and exclaimed, “Mei, somebody down in the street is looking up you ! ”

“笑着”不是拟声词, 为使语言生动形象, 英语使用拟声词titter。

5 结语

拟声词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很丰富, 使用非常普遍;它的翻译是译者常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拟声词在语音形式和句法功能上的异同点, 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拟声词的词性和句法功能灵活多样, 可作动词、形容词, 也可担任主语, 谓语, 定语等, 这些异同点对于总结归纳拟声词英译汉和汉译英的技巧提供了基础。本文总结了比较具体的翻译技巧, 加以具体实例分析, 通过翻译更好地实现对拟声词这一特别的词汇类别的理解和掌握。

摘要:拟声词是某种特定语言中用来模拟自然或人为声音的词项。英语和汉语都有大量拟声词, 并且呈现出诸多共性和个性。本文从语音、句法功能对比英汉拟声词, 分析异同并总结拟声词英汉互译的技巧。了解和掌握英汉拟声词各方面的差异, 能丰富我们对于拟声词这一特别词汇类型的知识面, 提高译者对拟声词的翻译水平, 促进我们更加准确地实现拟声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

关键词:拟声词,语音,句法功能,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 Nida, E.A.&Charles, R.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4.

[2] 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3] 李国南.英汉拟声词句法功能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4) .

[4] 李静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5] 刘晔.英汉拟声词对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第4期.

[6] 庞林林.英汉拟声词异同浅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5 (4) .

英汉谚语的翻译范文第4篇

比较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 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主要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子系统进行比较研究, 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弄清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 从而促进外语教学。

2 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谈到比较分析的作用, 首先要知道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比重究竟多大, 许多语言学家通过对外语错误的实际调查研究来看母语干扰可能达到的程度。虽然由于学习者的年龄和学习环境不同, 所调查的外语习得的语言项目不同, 以及调查统计所采用的方法不完全相同, 这种实际调查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 但是还是可以看出:造成外语学习错误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母语的干扰, 即语际错误, 还可能是由于未能掌握英语中的某些规则而产生的语内错误, 甚至还可能是因采取交际策略产生的回避、过度概括或简化的错误。比较分析如同其他的语言教学法一样, 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 但是针对某些教学法的不足, 对症下药, 取长补短, 综合利用共同促进外语学习者的语言技巧和语言知识的提高。

3 跨文化下英汉翻译存在的问题

3.1 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指的是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英语中没有对等的语言或者对应语。如, 卡拉ok, 尽管时至今日, 我们一直没能将这个ok换成对应的汉语。而汉语的风水, 功夫等, 因为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 于是直接以拼音的形式进入了英语词汇。

3.2 词义冲突

词义冲突指的是源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和目的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是相互矛盾的。

如, materialism这个单词, 在英语中一般表示物质主义, 实利主义, 认为物质上的富足、世俗财物的拥有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最美好的事物的理论或信条。而中国人谈到materialism的时候, 关注的更多的是它的哲学层面的意义, 即唯物主义。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唯物主义和官方的信仰。认为物质实体是唯一现实存在, 包括思想、感情、想法、意念等在内的一切均可从物质现象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英国人、美国人, 除非是研究哲学的, 一般谁会去思考哲学问题呢。类似的例子还有liberalism (自由主义) 和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的理解。

3.3 联想意义

文化翻译的一个障碍, 就是不同的文化对不同的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曾经提到, 像fire火, sea海, castle城堡, sport运动, nightingale夜莺, rose玫瑰这样的单词对于英国人引起的心理反应和对于我们中国人引起的心理反应是有很大不同的, 它们对英国人的意义比较丰富。而中文中诸如风月、江湖、梅兰竹菊、红蓝黑白等等, 对于中国人所引起的联想意义和情趣, 也是西方人难以体会的。

3.4 语用含义

语用含义指的是词语所含的民族文化涵义。文化的渊源不同也就注定了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涵义不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 某些词语一经翻译, 源语词汇所依附的文化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特定的语境中, 词语表层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言内意义“表里不一”, 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引起的语义联想不一。这些词语的翻译实际上都涉及到沟通和移植异族文化, 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

4 跨文化视角下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 释义对比翻译法

释义对比翻译法适应于“文化空缺” (cultural vacancy) 现象的处理和翻译。如果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现象而且无法将之加以引申、替代。那么用释义对比翻译法对原语中的信息进行阐释则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释义对比翻译法的具体做法就是音译或者直译后加上注释以释义, 这样一来, 既不会损失信息, 也不会造成误解和交流障碍。从严格意义上说, 释义对比翻译法是一种归化的策略, 但它却融合了异化和归化两者的优势。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Sauna:桑拿浴, 芬兰式的一种蒸汽浴。

Poseidon:波赛冬, 希腊神话中的海神。

Pandora’s box:潘朵拉盒子, 希腊神话中, 宙斯命潘朵拉带着一个盒子下凡, 潘朵拉私自打开盒子, 于是里面的疾病、罪恶等各种祸害全跑出来散步到世上。

Her husband is a pwnpkin-eater.

从字面意义上看, pumpkin-eater是“吃南瓜的人”。但是, pumpkin-eater是一个典故, 出自童谣 (nursery rhyme) :Peter, Peter Pumpkin eater, had a wife and couldn’t keep her.意思是:养不活老婆的人。

汉译英中, 这种方法也可以使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如:

气功:qigong, 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

太极拳:Taichiquan,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

清明:Chingmi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observed in late spring to commemorate the dead.

释义对比翻译法既达到了传递新信息的目的, 又避免了过度异化给读者带来的迷惑和理解困难, 对目的语文化造成的迁移应该是积极的、正面的。

4.2 直译对比翻译法

一般人认为,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就是译文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 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文体风格等等, 以保持原作的丰姿, 求得“形似”, 以忠实于原文。从本质特点上来说, 直译应是属于异化的策略, 它有助于把原作中的异国情调和不同内容引入目的语中。

如“among wolves one must howl”, 这句英谚源于德语, 寓意为“入乡随俗”, 若直译为“在狼群中你就得嗥”, 既形象又贴切, 又可为汉语表达同一种意思增添一种别致新颖的说法:“Go to law for a sheep, you lose a cow”含有“得不偿失”之意, 用汉语的习惯和背景知识译为“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虽然没什么不可, 但是直译为“为羊打官司, 损失一头牛”既可达意, 又有机会吸收一次异国文化;“Time is money.”如今也多被直译为“时间就是金钱”, 它的旧译“一寸光阴一寸金”反而显得陈旧和呆板。许多极富表现力的外国词语就是这样通过直译进入汉语的, 如“穿梭外交” (shuttle diplomacy) .“武装到牙齿” (be armed to teeth) , “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roads lead to Rome.) 等都是很好的直译的例子, 它们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同样, 汉语中的一些成语也通过直译进入了英文, 丰富了它们的文化, 同时也传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如, “百闻不如一见”的英译“To hear a hundred times cannot be compared with seeing once.”“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英译“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s favor.”“瓜田不纳履, 李下不整冠”的英译“Neither adjust your shoe in a melon patch, nor your hat under a plum tree.”等都保持了汉语的原味, 但英语环境中的读者只要用心体会, 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隐含意义。相应地, 英语文化里也增加了新的表达方法, 有了来自汉文化的异国情调。

4.3 音译对比翻译法

汉语中的音译 (transliteration) 是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外来词, 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有的有意义的词。因此, 音译词不仅将异域文化中的新信息和新概念引入了汉语, 同时也丰富了语言文化, 而且音译外来词也是丰富自己语言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显著的办法。以下便是一些最常见的音译词:

coffee咖啡, sardine沙丁 (鱼) , champagne香槟酒。

音译就是一种典型的异化方法, 因为一时在目的语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应词, 或是目的语中还根本不存在对等的概念和事物, 音译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矛盾。这种方法一方面简单快捷, 很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另一方面, 由于语音相同或相近,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某些异国情调。历史上很多翻译活动都较好的运用了音译这一异化的方法。

因为汉语有自己的构词理据, 所以音译外来词时也是很有艺术的。汉语讲求“以形见义”, 很注重形与义或音与义的结合。音、形、义三者的有机结合, 使人们能辨其形、明其音、知其义, 往往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字形同字义、字音同字义之间的某种联系。因此, 很多音译外来词也很快被大众所接受, 被汉文化所融合。汉语结合自己的语言优势还使用了很多使音译外来词归化 (domestication) 的方法, 使外来文化很好的进入和融合到了汉文化之中, 实现了外来文化对汉文化的有益和积极的迁移。

4.4 意译对比翻译法

音译一直是一种直接、快捷的外来词翻译方法,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对所译的事物和概念会逐渐熟悉起来, 或是由于本族语中也出现了对等的概念, 这时, 人们就会发现有的音译词显得冗长费解, 有的则会导致错误的联想, 引起歧义或误解。因此, 不少外来语常常经历一个从最初的音译形式到意译形式的变化过程。久而久之, 音译形式反而被人们淡忘了。

意译 (Free Translation) 取代音译现象的存在, 显示了意译有一定的优越性。意译是将别的民族中的语言形式按照汉语的构词方法或语言规范进行仿造, 着重整体意义的转达, 而不过分地拘泥于形式, 也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字面的意思。比如马力 (horsepower) 不是指马的力气, 而必须从整体上来理解。

(1) 有时意译比音译更容易理解, 意译符合通俗原则。

有许多音译词令读者费解。如ultimatum (哀的美顿书) , 究竟是什么“书”呢, 读者非得通过注释方能看明白;而将其意译成“最后通碟”却令人一目了然。Camera音译为“开麦拉”, 读者也会一头雾水, 这到底是个动词, 还是名词呢?所以现在意译成“照相机”或“摄影机”就通俗易懂多了。还有cider音译为“西打”, 让人莫名其妙, 意译成“苹果汁”就清楚明晰了。

(2) 有时意译比音译简洁明快, 意译符合经济省力原则。

有些词语的旧译 (音译) 用词冗长, 读起来拗口, 记起来又费劲, 而其意译用字却简单多了, 如:penicillin音译“盘尼西林”, 意译“青霉素”。Ambassador音译“奄巴萨托”, 意译“大使”。把上述音译和意译稍加比较便会发现意译形式言简意赅, 读音也上口多了。

(3) 有时意译比音译歧义少, 意译符合准确性原则。

有的音译字本身不含意义, 只是读音而已。但有时却引起必然的联想, 极易导致读者误解。如:telephone旧译 (音译) “德律风”, 乍一看, 像是气象术语, 很像是一种风的名字。其实则不然。意译却很清楚:电话。又如:massage旧译“马杀鸡”, 马是如何杀鸡的呢?其字面意义的确是不伦不类, 无法理解, 而其意译“按摩”就一点也不费解了。再如:parliament旧译“巴力门”, 其首先使人想到该东西是一扇门, 而其意译“国会”、“议会”, 却不易产生误解。

一些外来词的音译被后来的意译所取代, 这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趋势。意译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 确实是功不可没的。意译的外来词汇一旦进入汉语, 读者理解和接受起来都比较自然。当然, 意译的方法并不只是用在词汇层面的翻译上, 而是被广泛用于翻译活动的各个层面, 自古以来关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论就不仅仅是局限于词汇层面的。

5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跨文化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是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但是不同的文化因为其形成的历史和环境迥然不同, 因此有着各自鲜明的历史, 地理, 宗教和习俗的特点。跨文化翻译必须设法做到让目的语的读者能够真正地通过阅读翻译作品来领略原语文化的精髓。将比较分析法运用到英汉翻译中, 可以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克服母语干扰的意识得到增强, 两种语言在英译汉中的负迁移作用明显减弱, “翻译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比较分析对学生句法和篇章层面的改进作用明显, 学生的篇章意识得到增强。比较分析法促进了学生英汉翻译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学生交际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外国文化中独有的词汇、谚语、俗语等等地道的表达, 及其渊源和使用都是这些文化所固有的, 不容易掌握。因此, 本文作者尝试跨文化视角下将英汉比较分析方法应用于英语翻译教学中, 以期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分析不仅有利于翻译教学, 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比较分析, 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点, 在进行交际时, 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 以顺应这些差异, 防止表达错误, 避免运用失当, 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关键词:比较分析法,翻译教学,跨文化,语篇

参考文献

[1] 施锦芳.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2] 王晓静.文化内涵下中英文颜色词意义对比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科技风, 2009, 21.

[3] 黄泽英.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

英汉谚语的翻译范文第5篇

1英汉语言的对比

1.1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首先,从词的意义方面来看。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 相比于语音和语法,它的变化最快。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语言中一方面增加了新词,一方面旧词增添了新的意义。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意为 “帆 ”,短语 “set sail”,就有张帆起航之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 帆船逐渐被用煤,柴油,甚至是用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 自从潜艇出现后,“sail”这个词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新含义。 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对比英汉语言时,应该明确它们的对应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着的。 英语词汇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 第一, 完全对应。 英语中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如“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The U.S. State 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 )。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生活中常见事物名称等。 第二,部分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的词汇在词义上只能部分对应,体现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morning”(上午,早晨),“gun” (枪 ,炮 ),一个英语单词相对应有较多的汉语意义 。 第三 ,无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或汉语里有些词在对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 这主要是指一些新词以及反映社会特殊风俗和事物的词。 如英语单词“beddo”(指的是一种多用途的床),“plumber” ( 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的特工 ), “brunch”( 为了休闲和放松 , 通常周日才吃的早午餐);汉语里如“八仙桌”,“太师椅”等在英语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词。 最后,英语中很多词都是一词多义, 分别与汉语中几个词对应。 对于这些多义词的具体意义,要联系上下文来确定。 比如 “time” 一词, 在 “have no time to do something”中 ,它的意思是时间 ;在 “The times are different.”中 , 意思为时代;在 “I met her several times.”一句中,它指的是次数。 可见一个单词可能会有很多词义,意思随着不同的使用场合而不同。

其次,从词的搭配能力方面看。 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搭配能力上有差异, 一个英语单词往往可以搭配很多其他的单词,来表达不同的汉语意思。 以单词“cut”为例,可以用于以下短语之中,如cut cake{切蛋糕},cut wheat(割麦子),cut fingernails(剪指甲)。 由此可见,cut的搭配能力很强,可以用于“cake,wheat, fingernails”, 而汉语就需要分别用 “ 切 , 割 , 剪 ” 来搭配 。 在翻译时,要注意英汉语在搭配能力上的差异,译文选词要符合汉语的表达 习惯 。 如 “She wore a pair of sunglasses and a white dress.”一句中 ,wear分别搭配了两个名词 “sunglasses”,和 “dress”,

应译为“戴太阳镜”和“穿连衣裙”。

最后,从词的顺序方面看。 英汉句子中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定语的位置和状语的顺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变化多样。 例如,汉语句子“他们在教室里 唱歌 ”, 翻译成英 语是 “They are singing in the classroom.”,汉语中状语 “在教室 ”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 而英语中状语“in the classroom”,放在了谓语动词的后面。 又如英语中时间或地点状语之间的排列顺序是从小到大, 而汉语的顺序是从大到小。 如“She was born at 8a.m.on the first of October, 1990.”,译为 “她出生于1990年10月1日上午8点 。 ”另外 ,定语的位置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差异, 英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词的前面,但有时也 后置 ,如 “an interesting story” 中 , 定语 “interesting” 是放在被 修饰词 “story” 的前面 ;而 “something interesting”, 当中定语 “interesting” 放在被修 饰的词的后面。 然而汉语的定语一般前置。

1.2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在翻译中,英汉句子结构有时不需要转换,有时则要根据情况进行转换,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英汉句法现象上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句子结构和句子顺序两个方面。 句子结构的转换分以下几种情况, 将英语简单句转换为汉语复合句,将英语复合句转换为汉语简单句,英语倒装句转换为汉语正装句,英语被动结构转换为汉语主动结构等。 如“She doesn’t know what life means to her.” 这句话在译为中文时 , 可将英语中的主从复合句转换为汉语的简单句,译为“她不知道人生的意义”。 在英语中,为了突出重点和上下文语气的需要,常常用倒装结构, 而汉语一般不倒装, 此时应将英语倒装句译为汉语正装句。

另外,英汉的句子顺序,这里指的是主句,从句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先后位置也不完全一样。 现以英汉复合句中的时间顺序为例。 英语主从复合句中,表时间的从句既可以放在主句之后, 也可以放在主句之前, 位置很灵活。 而汉语则会按照比较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先发生的事陈述 , 之后陈述 后面发生 的事 。 如 “After I had my dinner, I watched TV. ” 英语句中 , 不论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 , 主从句位置可以互换。 若将此句翻译为汉语句子,则应先说先发生的事: “吃完晚饭后 ,我看电视 ”。 表示因果的英语复合句也是一样 ,因果顺序较为灵活,而汉语的习惯表达是因在前,果在后。

2英汉翻译技巧

通过以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现象的对比, 可以看出两种语言各有特点,在翻译时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运用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来表达语言形式的思想内容。 英汉翻译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词类转译,增词法,省略法,正反表达法,分句合句法,各种从句的译法,习语,拟声词的译法等。 现根据上文提到的英汉差异,从分析语言的特点入手, 着重选择几种翻译技巧加以说明。

2.1词义的选择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同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属于几个不同的词类。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根据英汉词汇的对应情况,选择和确定关键词的意义,有时还需要对词进行引申和选择其褒贬意义。 选择词义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和联系上下文,看词在句中的搭 配关系 。 如在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一句中 ,根据分析词类 ,判断出 “like”是形容词 ,汉语意思是“相同的”,全句翻译为“同性电荷相排斥,相异电荷相吸引”。 “like”除了作形容词外 ,还可以作动词和介词 。 如 “Tom likes to play football.”中 ,“like” 作动词 “ 喜欢 ” 讲 。 “Her hair is shining like gold in the sunbeam.”中 ,like作介词 “像 ”讲 。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要选择正确的词义, 可以根据该词在句中的词类来确定。 另一方面,英语中同一个词,同一词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也有不同的含义, 必须结合上下文再根据词的搭配来确定某个词在特定场合中的意义。如以下几句话中的“serve”一词,都作动词,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确定它的词义是不同的。 “He has served for Ms. Daisy for twenty years.” 中译为 “ 任职 ”; 在 “His two daughters and a son served in the army.” 中译为 “ 服役 ”; 在“It is your turn to serve.”中,译为“发球”。

英语中, 常用一个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示一种概念或一种属性,而汉语常用抽象的概念。 在翻译时,要注意到英汉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不能逐词死译,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将该词的意义 作进一步 的引申 。 如 ,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中的 “rose”( 玫瑰 ) 和 “thorn”( 刺 ) 这两个具 体形象不 能直译,而要引申为“甜”和“苦”。 整句话译为“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苦与甜 ”。 又如 ,“I have a little money put aside for a rainy day.”此句中的 “rainy day”不能译为 “下雨天 ”,而是一个抽象概念,指急需用钱之时。

2.2转译法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 “一个萝卜一个坑 ”来死搬硬套 ,有些词在翻译时需要转换词类 , 这样才能使译文流畅自然。 词类的转译法就是指将原文的词类转译为其他的词类,如英语名词转译为汉语动词,例句“My sister is good at swimming. I think she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 .”中的 “teacher”是名词 “教师 ”,在翻译时可转译为动词 “教 ”,本句译为“我想她会教得比我好”,如果译为“我想她会是比我好的教师”就显得死板生硬。 形容词有时也可以转译为名词。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加定冠词可以表示一类人, 汉译时就要把形容词译为名词 。 如 “We will do our best to help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中的形容 词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要译为名 词 “病人和伤员 ”。 英语中还有一些形容词表感觉 ,情绪 ,如 “angry, confident, afraid, aware, concerned, ashamed, thankful” 等 , 这类形容词放在系动词后作表语用时, 往往可以转译为汉语动词。 如”He is aware of his mistakes.”此句中形容词aware应译为动词“知道”。 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 根据这一特点, 英语中很多词类,尤其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在汉译时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2.3增词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除了转换词类外,还可在词量上作增减。增词法就是根据意义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 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在翻译时可以增加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 如“He went home after the banquets and concerts.”如果直译为“在宴会和音乐会后,他回家了。”,意思似乎不够明确,但如果在名词前加上动词, 译为 “在参加完宴会和出席了音乐会之后”,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动宾词组,句子就更通顺了。 又如“The crowds melted away,”(人群渐渐散开了 )。 本句中 , 在动词前增加了副词“渐渐地”,使译文的表达更加确切。 再如“You should wash before meal.”(你应该饭前洗手)。该句的宾语 “手 ”其实是隐含在动词“wash”之后的,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宾语表达出来,在这里增加了名词。 另外, 英语中的数词往往能直接与可数名词连用,而汉语往往要借助量词来表达其形状,特征。 如,a bike一 (辆 )自行车 ,a bad dream一 (场 )恶梦 ,a red sun一 ( 轮 ) 红日 。 以上几个例子中,在汉译时都增加了量词,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4省略法

前面提到的增词法是指增加一些词来使译文更通顺, 省略法则是指原文有些词不需要译出来,删除一些可有可无,有之反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 但省略并不是摒弃原文的思想内容,而是译文中虽无其词但明其意。现从语法角度和修辞角度分别举例加以探讨。第一,从语法角度看,可以省略代词,it,连接词,冠词,前置词等。 根据汉语的习惯,前一句话已经出现主语,而后一句若是相同主语,则不需要重复使用。 然而英语通常每句话都有主语, 在翻译时应考虑到英汉在表达上的差异。 如 “He was thin and he looked miserable.”(他很消瘦 ,看上去很可怜),第二句话中的主语在翻译时已省略掉。 英语中的物主代词在汉译时往往也可以省略。 如”He shrugged his shoulders and shook his head.” 中的物主 代词 “his” 不需要译 出来 , 该句译为 “他耸耸肩 ,摇了摇头 ”。 在英语中 ,it也是一种代词 ,它常常作非人称用, 此时, 往往省略不译。 如She glanced at his watch;it was 7.(她一看表 ,是七点了 )。 另外 ,汉语词语之间的连接词不多,其逻辑联系常常是暗含的,英语则不然,连接词用得比较多, 因此,英汉翻译时不需要把连接词译出来。第二,从修辞角度看, 英语句子有些短语反复出现,英译汉时可作适当省略。 “Applicants who had working experience would receive preference over those who had not.” 译为 “ 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取。”如果不作省略,译成“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比没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取”就显得罗嗦。

英汉翻译还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如重复法,正反表达法,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对比其异同,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 本文对比研究了英语汉语在语言文字上最普遍最典型的特点和差异, 提出几种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供教师在翻译课教学时参考。当然,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在翻译时应根据原文的具体思想内容加以灵活运用,不应生搬硬套。 总之,翻译是一种语言的创造性活动, 经过实践积累总结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可以用来指导和启发翻译实践,而翻译实践也是检验翻译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作为英语教师,在进行翻译课的教学时,应注意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做到既重视翻译实践,也不忽视必要的翻译理论。

摘要:英汉翻译的一切理论,方法和技巧都是建立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因此在翻译课的教学中,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指出相异之处,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比,学生能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从而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

英汉谚语的翻译范文第6篇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柔Shall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译文: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你更可爱,更温柔:暴风摇撼五月钟爱的嫩芽,而夏日的周期太过短暂)。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和感受是不相同的。在中国,情人象夏日,有你受的。 风俗习惯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同一件事物, 不同的文化背景, 看法大相径庭。在汉文化中龙(dragon) 凤( phoenix) 是一个图腾形象。在封建社会, 龙比喻是皇帝, 凤比喻皇后, 帝王成婚称龙凤呈祥。在汉语中, 龙和凤都用于好的意思。如龙凤, 龙虎、凤毛、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汉语中还有不少表示欢乐、愿望而气势磅礴带龙的成语: 龙飞凤舞、龙盘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攀龙附凤、望子成龙。龙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顶礼膜拜的, 所以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在圣经中, 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n tan) 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 总是代表邪恶, 令人感到恐怖。说一个人象龙不是一句好话, 尤其是讲女人象龙, 指的是又凶恶又歹毒、令人讨厌。She is a bit of a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 (她是一个很专横跋扈的人)。Phoenix 在西方的传说中是一种鸟, 在沙漠中生存了

五、六百年后, 将自己烧成灰烬, 然后从中又诞生一只的Phoenix, 所以英语中Phoenix, 有再生、复活的意思。英语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西方人把狗当作宠物来养,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所以, 英语中大部分用狗的形象词语比喻的是普通人的形象, 毫无侮辱的意思。如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He works like a dog.他干得十分卖力。Dog doesn’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You lucky dog . 你这个家伙真走运!中国人当然也养狗, 但对狗的看法大不相同, 与狗的成语总是含贬义, 表示坏人恶行,典型的如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长不出象牙来、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改不了吃屎、狗娘养的、狗屁等。孔雀(peacock) , 汉文化中,peacock 是吉祥的象征, 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傣族人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在英语中, 孔雀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 强调它骄傲的一面。如: He attempted to peacock his way through the world。他想名扬世界。Mary was peacocking about in the classroom. 玛丽在教室里趾高气扬地走来走去。 3 宗教信仰与历史典故、谚语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宗教信仰不同, 典故、谚语的来源不同。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蔚为壮观。大多数西方人信基督教, 崇拜的神称为上帝(God) , 上帝只有一个, 但包括三个位格(Person) 即: 上帝圣父(God the Father)、上帝圣子(God the Son )、上帝圣灵(God the Holy Ghost ) , 统称为三位一体(Trinity). 这三位不是三个神, 而是同具一个本体的独一真神。中国有盘古开天、道教的玉帝, 有佛教的阎王和观音(Buddhism Guan Ying, the Goddess of Mercy) 有神话的龙王。典故、谚语是每个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常在不自觉运用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谚语。中国人常说“东施效颦”“叶公好龙”“真是马后炮”“原来又是个空城计”。中国人的典故多来自于《诗经》和中国的四大名著等。西方人的典故则来自于《圣经》和莎士比亚及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若缺乏对中西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谚语的个性深刻了解, 难以翻译出词语中的文化内涵。比如“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t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要翻译出这个句子, 首先要弄清上帝之创造(Creation of God)。上帝用六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第一天, 创造光, 划分昼夜。第二天, 创造空气, 划分天地。第三天, 划分海陆, 使陆地长植物。第四天, 创造日月星辰, 划分季节。第五天, 创造鸟类与鱼类。第六天, 创造昆虫、兽类, 并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第七天, 安息日(Sabbath)。其次要明白(clay) 指的是人体(clay figure)。据圣经记载, 上帝用泥土造一个人形, 再在人体的鼻孔吹一口气, 人体就复活了。这里把老师的工作比做上帝之创造, 意思是说父母给了学生的身体, 是老师塑造了学生的性格。译文: 老师是创造的见证人, 目睹了生命呼吸成长。 4 个人价值观、行为准则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基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不同文化间的翻译, 如果任意拿自己的东西去替代别人的东西, 把一种异质文化的‘血液’输入到另一种文化的“血液”中去, 这无异往人身上输‘羊血’, 得到的不是文化交流, 而是文化‘凝血’”。中西的Individualism 是不能等同的,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中国Individualism 是集体主义的大敌; 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Individualism 是支撑一个积极进取, 发挥个人独立性、创造性的基础。这种价值观我们可以从Homer 的史诗中看出, 荷马的描写是这样的:When the heroes fight. The foremost place I claim. The first in danger as the first in fame. 这首诗的意思是: 当英雄们打仗的时候, 我要站在第一个, 冒险我是第一个, 争名夺利也是第一个。前两句体现了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冲锋陷阵我带头”, 但同时“论功行赏”我也要带头。因此, 西方文化体现个体性文化特征, 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这跟传统的中国不一样, 中国是冲锋陷阵鼓励人家上前, 但论功行赏你要谦虚; 应“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应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不要去追名求利。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所以, 中国人喜欢说“们”, 历来讲究集体意识, 以免搞个人主义, 出风头, 枪打出头鸟。而美国人一向标榜是个人奋斗, 追求个人价值。

5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 他们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语言文字, 无疑存在着许多相似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 他们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语言文字, 无疑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表示出人类的共性。但是,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 而且思维的方式的差异, 正是构成了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汉英两个民族也不例外, 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结构严密, 层次井然有序。如“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一见连词if 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一清二楚。而汉语用连接手段则少得多,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外表不易看出。如“打得赢就打, 打不赢就走, 还怕没办法?”句与句之间没有连接词, 有连续的多个动词, 外表上看不出主语, 句子关系表面上不太明现, 但句子的意思却把他们联系起来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此外, 英汉两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差异。例如: 英文句子we can not exaggerate its importance其正确的译文是: 无论你把重要性夸大到什么程度, 都不算过分。

二、英汉思维差异在句子翻译中的体现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思维的转换。因此,上述思维差异会对学生的翻译实践造成一定的障碍。下面从四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抽象与具体

由于学生不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和语言差异,在英译汉时,往往局限于字面转换,使得汉语译文晦涩难懂。下面的句子是从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翻译作业中选取的。

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

S1:信息的缺失表明发展很顺利。

S2:信息的缺乏是发展充分的表现。

原文短短一句话,就有“absence”、“intelligence”、“indication”、“developments”四个抽象名词,学生译文基本上还是以抽象的方式译出,并没有表达出原文真正的含义。

参考译文: 没有消息即表明有令人满意的进展。

2.聚集与流散

由于对英汉差异的敏感性不强,英译汉时,学生仍选择英语句式,摆脱不了形式束缚;汉译英时仍是流散句式,即使用连接词连接,也有很多错误,逻辑关系混乱。如以下例句:

(1)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s。

S1:目前,电脑组成部分之一的集成电路已经被缩小了好几倍,因而创造出了新一代的便携式微型电脑。

S2:经过多次的综合线路的简化,在体积上使电脑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新一代便携的迷你电脑已经问世。

原句的主干是circuit has reduced the size, 其他部分均是对基本成分的修饰。原句由连词(which)、介词(of)、分词(creating)连接,十分紧凑。而S1 的译文首先理解有误,由于受到by many times 的干扰,理解为“集成电路已经被缩小了好几倍”;S2 的译文很难懂,将“the integrated circuit”误解为“综合线路的简化”,导致前半句理解错误。

参考译文: 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袖珍式微型计算机。

3.物称与人称

由于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汉语以主体为主,英语以客体为主的思维习惯,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表达不太自然。

(1)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S1:厚厚的地毯掩去了我的脚步声。

S2:厚厚的地毯使我的脚步声变轻了。

虽然学生译文并没有错误,但仍可看出学生没有在物称与人称间转换的意识,用原句中的物“The thickcarpet”做了译文主语,而参考译文的表达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参考译文: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4.形合与意合

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往往受到语言形式的影响。在英译汉时,译句常常冗长呆板;而汉译英时,结构混乱,组句没有条理,译文支离破碎。如以下例句:

(1)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 time fall。

S1:这个秋天叶子还未完全凋零。秀丽、平和的金秋,是对那些可能耗去青春,甚至献出生命的人们的美好祝福。

S2:那是一个美好的金秋,在告别了那些可能丢失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之后,树叶才慢慢地落下。

原句用了“who”、“and”和“before”来连接句子。

S1 和S2 的译文并没有完全传达出原文的含义。主要原因是原文出现了两个“autumn”,并用过去完成时“had been”和一般过去时“turned”标明时间先后,而学生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参考译文: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丧失了生命。

6 结束语

上一篇:员工手册测试题范文下一篇:鹰和狐狸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