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投资论文范文

2023-09-16

矿业投资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着煤炭产能过剩和进口煤炭挤压价格空间的双重考验。本文以我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投资要素、市场距离和经营环境三个指标,对周边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的区域选择建议。

【关键词】 煤炭企业 海外投资 区域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多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和重要生产资料的必然属性(见表1)。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2009年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的比重高达70.4%,远高于全球平均19.4%的水平。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却面临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和进口煤炭挤压价格空间双重考验。

从国内资源分布和经营现状来说,我国绝大部分可经济开采的煤炭资源集中于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地区。2009年晋陕蒙煤炭产量贡献度达到70%以上,调出量增量占比超过了90%,其煤炭供应成为全国煤炭价格的决定性因素。2009年世界前十大煤炭企业的集中度约为34%,而我国煤炭的央企生产能力仅占20%,我国的产业集中度较低。由于煤炭、电力、非相关行业的央企、地方国企、民企都在争夺煤炭资源,导致盲目扩张产能。2012年煤炭产量为36.6亿吨,社会库存达到了2.9亿吨。根据测算,2013年煤炭产能可能达46.3亿吨,超过“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将限制在年产量41亿吨左右”的目标,而市场需求仅为41.2亿吨,社会能源消费或将出现5亿吨左右的剩余。盲目扩张产能,使得煤炭从“黄金十年”坠入“经营寒冬”,步入行业发展的低迷期。

从世界煤炭储量和煤炭贸易来看,世界煤炭储量分布较为集中,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占了61.7%,前8个国家占了近90%的储量(见图1)。能源使用倾向的不同带来了世界资源分布与产量之间的差别,煤炭成为亚洲的重要能源,而欧美地区则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近20年来,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是世界煤炭增产的主要地区。在煤炭进口量方面,亚洲占全球的比例高达64.5%,其中2009年日本、韩国和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占到全球的42.9%。在煤炭出口方面,大洋洲和亚洲是最主要的地区,占全球的58.7%。其中2009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占了全球的64.1%。由于国际市场煤炭价格持续震荡、国内煤价高位震荡,加之欧美日经济增长缓慢和页岩气开采加速的影响,国际市场煤炭供求宽松、价格走低。综合因素促使我国进口煤炭持续增加。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3年煤炭进口量只有1076万吨,而2009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0年进口量1.6624亿吨;2011年进口煤炭1.824亿吨,出口仅为1466万吨;2012年进口煤炭达到2.89亿吨。我国进口煤源快速呈现多元化趋势,进口煤源从地理方向看,南向主要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北向主要是邻国蒙古和俄罗斯。其中2011年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盟地区进口煤炭达到1.39亿吨,两地进口市场总和占中国煤炭进口量的68.9%,成为我国煤炭进口的最大货源地。国内煤价与进口煤价差处于20—30元/吨,足以支撑进口煤持续高位运行,进一步挤压了国内煤企的生存空间。

基于上述煤炭行业的经营环境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煤炭企业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好“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实施全球资源利用战略。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发达国家在全球直接投资流入量中所占的份额明显下降,国际煤炭价格偏低和国内市场渠道日渐多样化,这为我国进入全球能源开发创造了条件和时机,煤炭海外投资将开辟行业的蓝海。

二、煤炭企业海外投资区域的选择

金德尔伯格(1969)指出,跨国公司之所以在FDI中获得较大的收益,是因为他们具有垄断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技术、原材料、规模、渠道和R&D能力等。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1976)认为,企业对外投资是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沃尔特、伊萨德最早提出区位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只有获得一定的区位优势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区位优势体现在“廉价的投资要素、市场的距离、避开贸易壁垒和经营环境”等。本文选取投资要素、市场距离和经营环境三个指标,对煤炭企业海外投资区域进行定性分析。

1、东盟投资分析

(1)投资要素。东盟11个国家,人口约5.6亿,是全球能源的重要富集地之一。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截至2011年底印度尼西亚探明煤炭储量55.29亿吨,其中无烟煤和烟煤探明储量占27.49%。印度尼西亚2011年煤炭出口309.5Mt,占国际煤炭贸易总量的27.10%。越南探明煤炭储量达1.5亿吨,全部为优质无烟煤。

(2)市场距离。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与中国毗邻,区位优势是东南亚能源生产最大的优势。印度尼西亚、越南靠近中国南部的广州港、宁波港、福州港等沿海港口,运输成本较低。印尼从煤矿区到煤炭出口码头距离近,如布米资源集团KPC煤炭公司在加里曼丹省的露天煤矿距离煤码头仅20km,露天矿到装船外运可以全部实现自动化胶带运输。

(3)经营环境。印度尼西亚已跻身世界矿业大国之列。印尼于1970年修订的《外国资本投资法》和1967年11月颁布的《采矿法》规定:国家拥有专属的采矿权,外国公司可以参与本国矿业开发,途径是同矿业当局或拥有采矿权的国营企业签订矿业合同;外商投资企业准予30年的经营期限,若期间增加了投资,将给予所扩大项目再延长30年的经营期;允许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成立,但要求在商业经营后15年内,通过直接销售或国内证券交易所的非直接方式,把部分股权转让给印尼的个人或法人。我国与印尼于2000年5月签署《两国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及《两国政府关于成立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说明我国与印尼能源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投资印尼煤炭项目的不利之处是,该国煤炭勘探程度低,煤质较差,对华关系波动较大。

近年来,越南把开发能源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国家基础设施也在逐步改善。越南的《矿产法》和《外国投资法》都欢迎和鼓励外国组织和个人投资其矿产开采业并保护其合法权益。越南政府允许外国投资者持有高于50%的煤矿股权,同时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在越南投资的不利之处是,水电、电信、交通等收费普遍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同时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关官僚作风严重,可能增加外商投资无形成本。

对东南亚的综合分析:中国在东盟投资仍处于海外投资的初级阶段,同欧盟(809.54亿美元)、美国(422.85亿美元)、日本(320.71亿美元)、韩国(38.16亿美元)相距甚远,未能形成规模与集聚效应。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5年发布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将越南评为6级,国家风险水平较高;将印度尼西亚评级为7级,国家风险水平显著。但是目前印尼、越南政治社会总体稳定,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市场充分开放,经济增长前景看好。

2、澳大利亚投资分析

(1)投资要素。澳大利亚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埋藏浅,主要产煤区集中在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煤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商品,2011年煤炭出口284.5Mt,位居世界第二,占国际煤炭贸易总量的24.91%。我国2011年从澳大利亚进口594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0.6%。

(2)市场距离。澳大利亚地处南太平洋要冲,与中国地理关系较近。昆士兰州靠近布里斯班港口、煤炭外运相对便利。在我国进口煤炭价格结构中,澳大利亚的均价高于其他地区的价格。以2011年为例,其他地区煤炭进口动力煤价格103.7美元、褐煤价格62.9美元、炼焦煤价格142.7美元;而从澳大利亚进口平均价格为130美元/吨。

(3)经营环境。澳大利亚实行逐步外国投资自由化的政策。从1999年9月起,投资或接管总资产未满5000万澳元的澳州企业不经由政府审批,将外国公司中收购本国资产须向澳政府通知的底线放宽到5000万澳元;取消了在外国人参与新的矿产开发项目时本国人须拥有50%的股权和控制利益以及对外国人接管既存采矿企业时要进行经济利益检测的规定。其次,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关税优惠,仅对少数产品实行配额限制。近年对收益税收征收比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整体而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政治不稳定风险最低的国家,法律制度健全且公开、高效和透明,腐败程度低。

3、俄罗斯地区投资分析

(1)投资要素。俄罗斯煤炭总储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品种齐全,从长焰煤到褐煤应有尽有,其中动力煤和炼钢煤具有低灰、低硫等优点。中国动力煤和炼钢煤需求缺口大,中俄两国煤炭品种互补性强。俄罗斯煤炭贸易量占全世界的12%,煤炭出口量排在澳大利亚和印尼之后,列世界第三位。

(2)市场距离。俄罗斯进口煤炭可以通过满洲里口岸入关。2011年满洲里口岸进口俄罗斯煤炭为7.4万吨。俄罗斯进口煤可以补偿我国稀缺煤种的国内需求,满足东三省钢铁企业的部分需求。

(3)经营环境。中俄两国能源领域合作不断深入,2009年完成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纲要涉及俄罗斯3个州的煤炭开发计划;2010年公布了《关于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议定书》和《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双方将拓宽煤炭合作领域。当前俄罗斯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的稳定性较差。一旦牵扯到巨大资源储量,可能触动俄罗斯巨头们的利益,引起多种政治麻烦。

4、蒙古投资分析

(1)投资要素。蒙古国目前共发现有300多个矿藏,现已探明储量为223亿吨,远景储量约1520亿吨。蒙古南戈壁省拥有世界级储量的主焦煤资源,已经探明煤炭储量为530亿吨,其中塔本陶勒盖煤矿探明储量64亿吨,主焦煤18.8亿吨。按照我国焦煤分类方法,塔本陶勒盖煤田煤种主要为优质焦煤、肥焦煤、气煤等,当属优质冶金炼焦用煤。蒙古煤炭具有质量好、埋藏深度浅、煤层厚等优点,适合露天开采,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2)市场距离。蒙古煤炭出口都是经过陆路口岸,煤炭主要通过内蒙古的甘其毛都、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等口岸和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入关。以甘其毛都口岸为例(见图2),2004年实现蒙古国原煤首次通关,进口煤炭3.6万吨,2010年口岸进口原煤771万吨;2011年原煤进口均突破1000万吨,主焦煤进口占到总进口量的98%以上。2012年原煤进货总量达到1200万吨。甘其毛都口岸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和仅次于满洲里的综合口岸。

(3)经营环境。蒙古在上世纪末颁布新矿法,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成为世界矿业投资的热点区域之一。但随着国际矿产品价格的大幅提高和过多的外资投入,蒙古国政府近几年修改了矿业法。2006年7月修改的《矿产和税收法》将权利金由2.5%提高到5%;取消免税期;采矿许可证的最长年限从100年减为70年。蒙古民主党和人民党两党都有资源民族主义的趋势,蒙古国试图抑制中国的影响力,对审批中国煤炭投资项目存在戒备心理。例如神华集团陶勒盖煤矿项目就几经反复、至今无果。

三、中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的建议

总结国际煤炭公司发展历史发现,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皮博地、必和必拓和力拓集团等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发煤炭资源。如皮博地能源集团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美国和澳大利亚,2011年拥有煤炭证实储量9011Mt,其中美国境内储量占86.67%、澳大利亚境内储量占13.33%。力拓矿业集团煤炭资源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2011年分别占其总储量的81.11%、1.30%和17.59%。从美日韩城市化发展历程可知,能源消费与城市化、人均GDP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的影响下,我国煤炭需求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煤炭作为等热值价格最低廉的能源,在发展中国家仍将是主导能源。我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层面将支持优势煤炭企业参与境外煤炭资产并购,加大境外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提高境外权益煤炭产能;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投资境外煤炭加工转化项目,延伸产业链;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承揽境外煤矿建设、技术改造以及运营管理,建立境外煤炭装备制造基地、零配件基地和技术服务中心。综合上述理由,建议国内煤炭企业加快境外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步伐。

1、投资区域选择应以梯度开发为主,地缘政治与资源优势叠加地区优先

我国煤炭企业的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建议煤炭企业海外投资坚持梯度开发,投资初期的区位选择应遵循“就近原则”和“地区渐进原则”。从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出发,把周边国家作为梯度投资的优先方向。

(1)把东盟国家作为煤炭投资的优先地区。我国与东盟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发展水平好于东盟,差距不大,地缘的邻近性及文化背景的类似性非常突出,投资进入障碍相对小。鉴于印度尼西亚煤炭资源优势、获取资源价格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低、开发成本低、区位优势明显,可将其作为中国煤炭企业投资的第一目标国,建议投资印尼要注重煤炭资源勘探程度和煤炭储量的风险研究,重视煤炭资源勘查力度,提高权益煤炭产能。越南目前所有煤矿规模小,开采技术落后,机械化采煤是未来发展趋势。对于越南投资,中国煤炭企业可以发挥现代化矿井建设施工和先进采煤机械化装备的优势,拓展在越南的现代化矿井建设和煤炭开采合作项目。中煤能源集团承担越南广宁省300万t/a煤矿井筒建设项目工程就是成功的实例。

(2)选择投资澳大利亚。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等国家的矿业开发技术和管理较为先进。选择澳大利亚,通过并购、参股或与之合作等方式来获取技术、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战略资产(见图3)。围绕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战略目标,通过对外煤炭资源投资开发,进一步扩大后续资源储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引入国际公司先进、规范的管理运营观念和体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培育煤炭国际品牌。

(3)适度投资蒙古国。蒙古国煤炭资源丰富,与我国煤炭品种具有互补性。逐步开发蒙古煤炭市场的方向不能改变,但开发策略要变革。建议中国煤炭企业,一是联合其他国家投资以减少政治风险;二是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和成套煤机装备输出市场。对俄罗斯煤炭工业需要资金、技术和工艺装备进行改造,我国煤炭企业可以利用好时机开拓市场技术装备市场,但不主张投资煤炭区块。

2、通过市场运营方式和资本运作方式,提升控制和获取海外能源的能力

国际矿业权市场运营方式包括两种基本方式:风险勘查和购置矿业权。风险勘查,就是由煤炭企业以申请授予、竞标、合同等方式向能源所在国申请探矿权。发现有经济价值的矿藏后,根据协议可以优先资格取得采矿权,也可以通过矿业权市场转让给第三方而取得经济回报。这种方式勘探的风险程度太高,开发投资时间相对较长。这种方式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采用得比较多。购置矿业权,即购买其他煤炭企业高级勘查阶段的探矿权或直接购买采矿权后再自主开发。这种方式可回避早期勘探阶段的风险,安全系数最大。缺点是投入资本较高,且收益率低于从勘查做起的项目。矿业资本运营方式有:收购、兼并国外公司;购买股份或交叉持股,或购买拟转让的矿藏权益;为资源所在国大型项目提供融资,以换取项目中的部分权益,或与资源国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等。

从1996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并购案值大幅度增长,远远超过目前全球矿产勘查总支出。从这个数值可以看到,以资本运作开展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已成为国际煤炭企业增长和扩张的主要途径。如必和必拓集团和埃克斯卓达公司通过摩根大通银行资本运作实现成功并购,并因此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2011年度经营收入比2010年度增长26.40%。皮博地能源集团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澳大利亚泰斯公司通过股权合作,从1962年起开办昆士兰州凯安加-莫拉矿,至今集团拥有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的11座煤矿,以及布里斯班和纽卡斯尔办事处,成为在澳大利亚发展最好的跨国煤炭公司之一。最近几年,我国煤炭企业也相继投资了一些重大项目(见表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际能源资源市场价格持续增长,大大增加了我国的能源进口成本。对于我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而言,风险勘探方式存在风险太高和尚未培育成熟的风险资本市场两大阻力,这种方式只能适度尝试。所以,建议主要通过购买开采权或购并煤炭企业来开发利用海外能源,这应该是我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今后大力推动和逐步加强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当代世界煤炭工业》课题组:当代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11(3).

[2] 王显政:关于提高煤炭工业科学化水平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2012(3).

[3] 黄盛初、刘文革、徐亮:中国煤炭行业海外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煤炭,2010(7).

[4] 杨佳泉: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中国煤炭,2009(4).

[5] 黄盛初、刘文革、孙庆刚、蓝晓梅: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与海外煤炭投资方向分析[J].中国煤炭,2013(1).

[6] 李爱平:内蒙古“进口原煤”一半来自甘其毛都口岸[EB/OL].http://www.chinanews.com/df/2012/12-27/4442285.shtml.

[7] 国家发展改革委: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2tz/t20120322_468769.htm.

[8] Kindleberger C.P..American business Aboard:Six Lecture on Direct Ivestma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e,1969.

[9] John h. Dunning.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In:Ohlin,B.,et al.(eds).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A ctivity[M].Macmillan,New York,1976.

(责任编辑:刘冰冰)

矿业投资论文范文第2篇

矿业融资是指矿业企业在矿产勘查、开采生产过程中主动进行的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行为。矿业有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其融资方式与取得资金的来源不同,勘查阶段融资最大的特点是融资风险高,资金需求量小,成功时收益回报率高,可选择的融资方式相对少;开发阶段融资特点是资金需求大,风险程度较低,资金回报率有所下降,可选择融资的方式多;矿山投产进入经营期,是矿业开发的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资金需求主要是运营资金以及偿还债务。

2、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始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油田开发项目,后来逐渐扩大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铝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世界最大的,年产80万吨铜的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就是通过项目融资实现开发的。项目融资作为国际大型矿业开发项目的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是以项目本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保证来融资的。它不需要以投资者的信用或有形资产作为担保,也不需要政府部门的还款承诺,贷款的发放对象是专门为项目融资和经营而成立的项目公司。

3、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或者私募的方式增加资本,借以融资,无需还本付息,但需要分配红利。

股权融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股权融资吸纳的是权益资本,因此,公司股本返还甚至股息支出压力小,增强了公司抗风险的能力。若能吸引拥有特定资源的战略投资者,还可通过利用战略投资者的管理优势、市场渠道优势、政府关系优势、以及技术优势产生协同效应,迅速壮大自身实力。股权融资最大的风险就在于股份稀释可能失去公司的控制权、一部分收益权,甚至发生在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经营手法上与新股东有重大分歧而导致公司经营困难,以至分裂。股权融资方式包括VC、私募、上市前融资及管理层收购等。

4、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主要是指企业从外部借款,按期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计划、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

(1)银行贷款。

(2)委托贷款。委托贷款是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发放的贷款。受托金融机构只负责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适用范围:委托人所确定的贷款对象和用途,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项目本身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信托抵押贷款。项目方将采矿权证或其他可以办理质押的证件抵押给资方,资方委托银行直接放款给项目方。

矿业投资论文范文第3篇

一、我国境外投资现状

1979年, 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在日本合资兴建了京合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第一家海外合资企业, 标志着中国海外投资的开始 (张亚军和彭剑波, 2016) 。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刚从“文革”时期走出来, 国内经济并不繁荣, 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大, 外汇资金短缺, 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海外市场经验不足, 投资规模小。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 中国境外投资从无到有, 不断壮大, 目前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一)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自上世纪末以来, 中国境外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8》中指出:虽然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数额减少了36%, 下降至1250亿美元, 但仅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 中国对外投资全球排名第三。为响应“一带一路”政策, 中国企业积极与邻国合作。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方式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联系世界, 共同探讨, 共同构建“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分享“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和利益, 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焦越, 2018) 。

(二) 投资主体多元化, 方式多样化

最早中国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 进行境外投资, 但从上世纪末, 民营资本逐渐活跃, 在境外投资总额的占比逐年上升。以致到2015年民营企业“走出去”踌躇满志, 海外并购十分活跃, 民营资本输出已经达到总投资金额的66%。投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新建投资外, 大多数企业选择以货币、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等形式的合资或股权投资, 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三) 投资行业分布广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领域广泛, 三大产业均有分布。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 截至2016年底, 三大产业投资净额占比分别为1.68%、19.83%和78.49%, 三大产业投资存量占比分别为1.10%、23.26%和75.64%。投资存量超过1000亿美元有五个行业, 即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述五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79.64%。各行业投资净额逐年上升, 投资行业多样化共同发展。

二、我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目前, 中国不断在扩大自身的能源产品需求和消费规模, 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国。其自身的矿产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国人需求, 一些稀有矿产对外依赖性明显提高。根据数据统计, 采矿业已是中国对外投资存量最大五个行业之一。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数量和金额持续增长, 与之迎来的国际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给海外矿业投资者带来了更加不一样的挑战 (彭齐鸣, 2017) 。如果我们想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而提高境外投资的经营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达到我们的目标应是所有境外投资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我国境外矿业投资会遇到哪些风险, 本文将以加拿大矿业投资为例展开分析。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采矿投资国家之一, 不仅在于它的优质矿产, 加拿大政府还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吸引外国投资者。正因为如此, 它已成为中国公司在国外投资采矿的重要目的地。然而在投资过程中, 中国企业也经常遇到困难, 吸取了很多失败的教训。

(一) 境外矿业投资面临的财务风险

企业内部存在不规范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制机。在境外矿业投资过程中, 一些企业也缺少健全的约束机制。境外子公司向境内管理层进行汇报工作时, 没有编写详细的财务报告, 以及对财务报告未经审计或审计不及时, 都将导致境内母公司不能尽快知晓境外投资状况, 筹集、资本运作和资金分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境外投资项目不受资金支持, 资金链中断, 导致财务风险, 此类问题频繁发生。此外, 投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 也因此增加贪污公款的机会, 给企业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融资能力不强, 融资渠道狭窄。对于中国海外投资公司而言, 融资渠道相对简单, 融资渠道主要基于当地银行融资和全球授信 (刘明佳, 2016) , 少数企业通过在加拿大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或加元债券进行融资。许多企业在加拿大投资时, 并没有对其融资环境进行研究分析, 就开始投资。此外, 中国政府对这些企业支持还不够, 没有建立更全面的融资支持。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尚不完善, 无法及时为境外分公司提供血液。

投资决策缺乏风险评估, 不予全面考虑。在加拿大矿业投资的环境下, 收购公司股份是大多数企业的一种直接投资方式。一些企业不了解加拿大投资行情, 对投资目标, 市场环境, 自身能力不能理性评估, 盲目投资。对项目的前景和宏观环境过于看好, 缺乏谨慎, 导致有关价值区间的判断最终证明与实际不符。这样就会造成很多企业因为一些不良的收购而背负债务, 形成高负债率的资本结构, 引起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本损失, 大大增加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再者收购公司股份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收购资金, 容易导致企业的借贷利息增加或定向增发等股权被稀释, 这样无疑又是给企业增加了财务压力。

(二) 境外矿业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些境外投资企业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法律, 而惹上官司。所以要想在境外国家进行产业投资, 必须了解当地的法律制度, 使企业投资处于合法状态, 利用当地的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加拿大的法律制度跟我国不同, 所以我国企业在加拿大投资时, 要充分熟悉当地法律法规, 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 投资保护和准入的法律风险。

由于主权保护, 对海外投资的范围和行业有一定的限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产业的保护政策, 但除了要保护本国的一些产业外, 还要鼓励海外资本投资本国某些产业 (刘海棋, 2016) 。作为世界第三大采矿国, 加拿大的矿业资本市场已经成熟, 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者。一旦外国投资者过多涌入, 将会导致加拿大本国企业被挤压, 因此加拿大政府必须限制外资数量。规定任何在加拿大投资的项目都需要向当地政府备案, 对于超过一定金额的投资项目, 还需要通过审核。这限制了外国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的进入。

第二, 税法风险。

任何一项投资都离不开税收, 加拿大对境外企业征收四种税——企业所得税、资本利得税、消费税和预提所得税。境外投资企业就其来源于加拿大的收入缴纳公司所得税, 包含联邦税和省级税, 存在二次征税,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净利润;加拿大对外企一半的资本利得征收资本利得税 (王珊珊和王炯辉, 2016) ;而在加拿大设立公司置办的一些设施器具需要缴纳消费税, 且每个省税率不同;如果企业以间接的投资方式, 加拿大本地企业在向我国企业分发股利股息时需要交纳预提所得税。如果审视不清楚, 企业会存在重复征税的风险。如果两国之间没有双边税收协定, 企业将再次缴税, 进一步损失企业利益。

第三, 劳动法律风险。

境外投资企业还可能因为触犯当地的劳动法, 被罚款甚至坐牢。签订劳动合同时不能违反加拿大当地的强制性规定, 严格按照当地最低的劳动时间及发放劳动工资。招聘外籍员工时, 应该注意人数限制。

三、我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风险防控措施

(一) 应对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企业一般是设立子公司进行境外投资,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与管理水平, 采用系统化管理模式, 提高财务核算能力, 建立符合企业境外投资规模的财务管理控制模式。其次还要加强监管, 严格控制资金流向, 消除一切腐败机会。企业进行境外融资方式要有所创新, 不能还是单一的投资方式和狭隘的境外融资渠道。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融资问题的调研, 进而拓宽融资的渠道, 通过一些创新境外投资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傅蕊, 2017)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全球金融资源, 与实力强的国家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利用当前最热门的互联网金融增加融资渠道, 积极吸收海外资金, 将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可利用资本, 从而降低境外投资财务风险。

为了防止投资失败, 公司决策者应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在投资前, 严格考察投资国的环境, 科学评估所投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分析经济效益时, 对项目的前景和宏观环境不应过于乐观, 只有在谨慎评估之后真正有投资效益的项目才能进行出资。另外如果需要收购加拿大企业来达到投资的目的时, 需要综合考虑被收购企业未来发展情况。对于那些无法挽救, 没有市场前景的公司, 不能收购, 否则不仅会因此背上债务, 增加财务风险, 未来也会毫无盈利。

(二) 应对法律风险的防控措施

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可行性评估时, 应将当地的法律制度纳入评估方案中一同分析。应该聘请当地的律师了解其投资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 需要了解加拿大的法律如下:第一, 对外国投资者的市场准入机制包括商业企业法、电信法和加拿大投资法等;第二, 投资所得征税有高额的红利征税、资本利得税、资源暴力税等;第三, 劳动法包括工会法、劳动法典和平等就业法等等。企业管理者在熟悉加拿大市场的法律环境后, 再根据中国国内的扶持政策制定相应的方案, 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企业自身的利益。

在一些发达国家, 劳动保护法相对健全, 严格限制企业中外籍人员的数量, 特别是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雇佣限制。劳工权益保障法律风险应当主要考虑到三个因素:工会、劳动者分类、用工制度 (徐卫东和闫泓汀, 2018) 。所以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投资, 雇佣当地员工时, 人数比例注意控制。与当地雇员签订劳动合同时, 应明确规定雇佣、解雇、加班、岗位和工资增长等条件。

此外,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政府对海外投资法律政策给予了更多支持, 如税收优惠, 切实的把鼓励海外投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师圣洁, 2018) 。政府应该加强立法, 尽快完善境外投资相关条例, 为企业打造一个公平的境外投资环境。我国政府应该和加拿大政府签订一些互惠合约, 减免企业在加拿大投资的部分税负, 同时完善在加拿大所得税收抵免规则, 加固企业的法律后盾。

摘要: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外开展投资, 与此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从两方面剖析企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并对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本文认为, 企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问题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内部决策不当,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一部分来源于外部的法律环境, 所造成的法律风险。只有内外兼顾, 熟悉外部法律环境和企业内部运营机制完善并行, 才能保证企业境外投资可持续发展。并且政府号召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境外投资企业做好了坚强的后盾, 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法律援助。

关键词:境外投资,财务风险,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亚军、彭剑波.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法律风险及对策[J].广西, 2016 (1) .

[2] 焦越.从贸易繁荣走向发展繁荣“一带一路”的发展寓意阐释[D].兰州大学, 2018.

[3] 彭齐鸣.我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的风险之源与防范措施[J].国土资源情报, 2017 (6) .

[4] 李俊锋、王朋吾.“一带一路”境外投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7 (11) .

[5] 刘明佳.如何有效帮助企业规避境外投资财务风险[J].新经济, 2016 (9) .

[6] 王珊珊、王炯辉.中国企业投资加拿大矿业实务分析[J].中国矿业, 2016 (9) .

[7] 刘海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经贸实践, 2016 (18) .

[8] 傅蕊.企业境外融资及其风险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14) .

[9] 师圣洁.“一带一路”战略下境外投资的法律风险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8 (3) .

矿业投资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也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存在于矿业事业之中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困难依然是矿业开发的两大重要问题,这两大问题给矿业开发不仅带来了经济损失,人员伤害,以及工程峻工难等问题,同时也影响我国整体矿业开发全面发展的步伐,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此,文章依据我国目前矿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把实际情况与实例进行结合,对存在于矿业开发的过程中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矿业开发的未来发展提升一个强而有力的保护屏障。

【关键词】矿产开发;安全隐患;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业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各地矿业开发成为一种常态,正是开发加剧,从而导致了矿产开发地及矿山周围的地质发生了变化,环境恶劣加剧,安全隐患加重,矿业安全事故频发。正是因为矿业环境安全隐患加剧,环境恶劣程度日益加剧,这样让不威胁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不仅对于我国矿业生产安全情问进行分析,以及环境的分析,最终得出矿业开发中安全与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为此,安全与环境的研究及分析对于矿业开发十分重要。

1、我国矿业开发的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对于矿业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工业化生产之中,矿业资源供需要求增加,从而矿业开发步伐加快。矿业发展速度加快,同时也让矿业开发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由于矿业生产过种安全警报设备不健全,自然灾害防范不到位,技术水平不够,从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也加剧了矿业开发周边环境的恶劣程度。

形成安全隐患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矿业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生产能力差,知识基础弱。最近几年,我国对于矿业的安全生产十分关注,从而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高压政策,强调矿业安全生产条件的重要性,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条例也十分明确,但是我国矿业开发之中,依然存在各种不合理现象,例如挖掘方法不正确,技术水平还保留在过去的水平线等各类问题。生产系统根本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统一合理化。

想要根本解决安全生的问题,还是需要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矿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及部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差。特别是有些矿业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减少开支,枉顾安全生产,采用了传统的生产设备,以及传统的采矿模式,从而加剧了安全隐患,也让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影响。安全隐患加剧。安全意识薄弱、知识基础差、自觉性不足、自我管理意识弱等等表现都是矿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的表现。

第二,开采矿井环境恶劣性、地质变化对矿业开发存在巨大影响。由于矿业生产的环境大都在荒山,野地、或者是险恶的地方,自然条件差,这样加剧了安全隐患问题,再加上不同的矿井开采的过程中,所处的地质各有差异,地质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特别多的,再加上过度开采,以及地理变化,地质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加剧了地质对于矿业发展的影响力。

第三,安全生产意识不够,设备落后,技术弱、投资少。众所周知,矿业生产在我国属于高危行业,特别是在矿业生产过程中,高瓦斯和瓦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没有安装到位。其它相关的安全措施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矿井排水、防灭火系统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技术根本没有到达到矿井之中,也就无法规避矿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2、国内矿业开发环境的情况

2.1矿业生产环境的现状

(1)矿井下相关的过道及生产环境小。矿井作业的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各类管线通过过道来安置进行作业,繁多的工序,要求不同的设备往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安全隐患加剧,人员安全更得不到保障。(2)矿井空间环境变化多样。井下作业是一种变化多样的过程,不论是工序还是工艺都是繁杂多样的,再加上井下开采不断的增多,空间变化也在快速改变,生产人员、设备、管线都随着开采工作进行不断的位置变更,而相应的矿井周边地质也在快速的发生的改变,如果生产条件无法适应地质改变,那么风险加剧,井下作业,岩石的承重量以及安好性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安全问题更为紧迫。(3)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向上地表出口少。目前,很矿业企业开采过程中,对于井下通向地表的出口是十分少的。假如在井下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挖掘到存水量丰富的地段那么很可能就会出井下涌水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生产人生的生命安全,也让井下开采难以进行。当然地层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是十分多的,例如沼气、一氧化碳、粉尘等在空气中,不仅伤害人员身体,同时也可以会引爆炸及火灾。

2.2矿山周边环境的现状

(1)土地损毁及占用面积大。随着矿业开采的加剧,土地被占用,特别是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废矸石量就是一大要害,不仅占了9%的比例,同时为了解决废矸石量需要一块突围的土地,这样不仅占据了土地面积,同时被占据的土地植物遭到破坏,那么极易出现流石流及山体滑坡现象。从2007至今,通过大量的资料统计结果得出,目前我国约有80万m2的土地就是因为过度开采而最终遭到破坏。(2)地表及建筑受到影响。矿业资源的开采不仅会造成地质变化,同时地层覆岩层也会发生变形或者移动现象,时常会出现地表深陷,对于建筑物、土地、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隐患问题。(3)水资源遭破坏。通过多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矿业生产,特别是煤矿业的开采之年的饮用水、矿井水、自然水内包含的放射性指标都明显超标,我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矿区饮用水及相关水源放射性指标达到了3类的超标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也影响社会的发展。

3、安全与环境问题对矿业经济的影响

矿业经济发展受安全与环境的影响。(1)对矿业经济持续发展存在影响。矿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灾害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都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土地、水质等问题都需要长年累月的进行控制及管理这样环境才能得以缓解,而处理相应的问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2)矿业开发对于矿业开采所在城市的影响。矿业开发不仅仅只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与之相关的城市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整体的,这种影响会激起广泛的社会反应。如果防治灾害的不及时,不仅影响城市的安全,城市的发展及转型也会受到影响,而城市的未来发展受阻,矿业企业就算花再多的钱也是法弥补的。

4、实例

矿井水是煤炭开采而形成的地表渗透水。矿井水包括岩溶水、矿坑水、地下水。一般这些水都被广泛的使用于农田浇灌等农业所需。矿业开采过程中,如果矿井水处理不当,那么就会让那些高矿化的矿井水渗到地表水中,从而地表水被矿化,形成水生生物效益问题,从而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的死亡。同时酸性的矿井水不仅会损坏管道及设备,同时也会破坏地表及水体等,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及动植物的生长。

5、结语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对于矿业资源需求增多,从而矿业开发也紧随其后全速发展。而在矿业的开发道路之上,不仅要了解安全隐患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了解我国目前矿业发展的现状,从而建立健全体制改善问题频发的现状,让矿业开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韦冠俊.矿山环境工程[M] .北京:冶金出版社,2010:80~146.

[2]张海波,邹继兴.加入WTO后对某地区矿业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J].黄金,2009(12):53~56.

矿业投资论文范文第5篇

本刊讯 近日,从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传来喜讯,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荣获陕西省2017年度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既是对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企业齐心协力抓好安全生产的嘉奖。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指示精神,以“三零”目标为引领,以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155”非高危体系等为切入点,深入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3216天。

细化强化安全基础工作

公司進一步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岗位责任制466项,对政府部门安全“体检”、安全监察和安全验收提出的问题,分责分人进行落实整改。并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做好旬度和月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强化区队及现场的技术管理,择优聘任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配备技术副队长,落实了设计会审及技术交底工作;强化超前防灾治灾,优化了通风系统,实施了采面均压通风;完善了黄泥灌浆、束管监测等综合防灭火措施;推广使用采掘面风水联动、架间及煤机二次高压除尘喷雾等,初步实现了粉尘在线监测的全覆盖;推广应用了采面初采水力压裂顶板工艺、防火墙快速密闭技术。各项安全基础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补齐精细过程管控短板

坚持推行“两唱六步法”和“一单式”班前会工作法,落实了17个安全确认控制点,加强多人配合作业、零散及流动作业的管理,形成有效的联保互保工作机制。优化“四项技术”应用,全面落实新《安规》和新标准化标准。常态化开展“岗位双述”,推行一人一卡考核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岗位双述”比赛。加强了岗位作业标准流程的推广应用及检查考核工作,现场抽查考核,以采掘、辅助和地面区队为单位作业流程和精细化管理的先进区队进行表彰奖励。坚持推进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依托“155”非高危本安闭锁管理体系,继续深化了“3323”评估体系的运行,开展了生产系统、新技术推广、特殊作业、新采掘面投产前、灾害治理效果和专项辨识评估49项;重新辨识了24个重点岗位的危险源158项。

创新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公司结合实际,创新构建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形成了“双控”与标准化基础专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全面推行了风险管控“1+4”辨识模式,形成了操作落实清单和辨识技术路线图,编制完成了2018年度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拓展改进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过“移动+PC”隐患治理信息化平台,规范了排查治理的“六个环节”,实现了隐患“线上”和“线下”闭环管理。将“双防”机制作为导向性体系,融入标准化各专业,形成了层级管控、专业落实,分级排查,不留死角的总格局,实现旬度排查、月度分析改进的常态化管控。将职业危害纳入安全管理的前置性管理,初步形成了既要防事故又要防职业病的“双防”预防性机制,推广应用墙体吸声材料、皮带机头防砸箱等新技术、新措施,有效降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担当再创新辉煌,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张家峁矿业公司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凝心聚力投入到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中,为公司的稳产、高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矿业投资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财务风险管理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由于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导致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不相符的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分析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在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都存在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对于企业而言,牢固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必须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日常中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尽可能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或者将风险减至最小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风险特点

1.因为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最终能否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如果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这种财务风险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2.企业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但是因为导致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不具备稳定性,所以企业很难找出有效 的措施来应对财务风险的变化情况。

3.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的时候可能就会形成一定的财务风险,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考虑,当财务风险的严重性较大时,产生的经济利益也就会越大。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企业管理系统不适应外部环境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包括经济、法律、市场、社会文化、资源等环境因素,具有复杂多变性,这些因素对于企业而言具有不可控制性,却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企业机构设置不太合理,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财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管理基础规范化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外部环境风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缺少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缺少相应 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因为在内容上存在很多的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在财务 风险管理制度当中,没有对风险监控、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处理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导致很多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出经营风险类型。同时还存在部分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没有对人员的具体职责 进行划分,造成管理人员在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执行力度不够等现象,比如当财务信息已经表达出了财务预警,但是财务管理人员却没 有在第一时间内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最终可能会给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并且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后也缺少了追究责任人的相关制度。

(三)财务管理主体不明确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并且企业能用到的人力资源不充足,造成在开展财务 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 实现企业财务的高效管理,同时,因为企业财务资料缺乏完善性,导致存货以及资金费用经常出现与现实不相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不具备单独的资产,在出现金融风险时企业很难承担全部的经济责任,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另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重点都放在了短期利益方面,而没有对资产的配置情况引起重视,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得不到明确规定。

三、企业如何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

(―)全面认识到财务风险管 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首先相关人员应该全面认识到财务管理 工作的重要性,从自身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逐渐改正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这不但要在财务管 理模式上实现有效的创新,同时还需要建立高素质的财务风险管理队伍。企业还需要对财务管理职能做进一步明确,将国家相关的财务管理政策落实到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当中,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以及财务核算工作质量。最后,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时候,企业还可以多总结一些国外的管理经验,通过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来维护财务部门的独立性,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才能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企业要对经营管理组织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通过职责划分来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执行,针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比如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可以实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三)增強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知识、内控制度和税法知识的等多方面培训,对管理高层者和财务人员应加大风险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生产管理活动中对潜在财务风险的发现、识别能力,以及对于各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解。同时, 企业还可以采用现代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面对常规化风险活动的正确处理能力和面对意外风险发生时的应急应变能力以及风险控制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晓云.略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上海会计,2016,(02).

作者简介:

吴英华,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教师学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测量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