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范文

2023-09-20

师资队伍建设范文第1篇

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在局党委的指导下,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校党总支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积极讨论,查摆问题,对突出问题展开调研,力争取得实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上,我们可以看到,中等

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对于优化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在推动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教育本身就必须是以人为本,教学相长,以学生为本,以老师为本的。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我省提出了建设职教大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完成好上级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除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外,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实用型的教师,也即是“双师型”教师。

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教育局高度重视又困难重重的的难点问题。2007年,教育部专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全国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规划和要求。

截至2009年4月,我校共有专兼职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160余名,其中基本符合“双师型”要求的教师50余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不足40%。距离60%的目标差距较大。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双师型”教师不足与文化课教师大量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从招生的情况来看,中职的比例不断增加。专业也根据市场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在不断调整。从这些现实情况来看,如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师资结构,壮大专业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和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制约我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调研情况

1、拟定调研计划和调研课题

校党总支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适用不同层次人群的调研课题,制定了调研计划,确定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及个别访谈的形式开展调研。

2、精心安排座谈会

精心安排了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教师真实想法和教师现状的座谈会,分别召开了班子成员、各党小组、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的座谈会,收集到了许多有效的意见。

3、认真组织问卷调查

向全校的在岗党员发放了调查问卷,为了让调研问卷更可观,调研小组吸纳了各类人员参与调研问卷的设计;为了获得相对客观的问卷数据,调研小组认真研究了调研范围如合确定;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回收和统计,调研小组对调研问卷的下发和回收等环节作了严密的部署;为了让更多教师了解到一手的情况,调研小组组织全体党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参与了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4、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的方法适用于有针对性的深入了解情况,往往可以获得针对问题的更加深层次的意见。在调研中,调研小组也分别就不同的问题开展了个别访谈。

三、结果与分析

1、师资队伍建设是普遍关心的问题。

从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来看,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共识,得到了普遍的关心。尤其是学校的教师群体,与学生和家长相比,最为关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在收集到的意见中,涉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占到了20%左右。

2、教师职业责任感、荣誉感较强。

从针对教师的问卷中的几道题目显示,大部分教师热爱自己的专业,乐于在现在的岗位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

3、大部分教师愿意在自己的专业上取得发展,部分教师愿意根据学校的发展调整专业方向。

4、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教师的教学能力亟待加强,缺少带头、拔尖的教师。

从调查中反映出,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学生、家长所提的意见中,有不少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甚至有学生指出“部分老师讲课脱离正常轨道,讲天书”、“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一般”、“专业课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而不单只是抄笔记”等。

(2)教师队伍的结构性过剩:专业课教师缺乏,文化课教师富余。

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非常缺乏,而文化课教师却有富余。从学校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的数量和比例上也可以看出来。

(3)教师的教育方法亟待改善,尤其针对“差生”,缺少有效的手段和办法。

在问卷中,学生反映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不能完全按老师所想的去做,这样更利于我们发散性发展”、“老师管不住差生,思想有问题的学生

,处罚力度不够严!”、“个别老师对待学生,大呼小叫,有失身份,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接近,很不自然”等。

在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教师面对调皮捣蛋的“差生”缺少方法,表示课堂纪律难以维护,在希望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强烈责任感和学生厌学、习惯差的现实情况之间备受煎熬。对于学生的“差”,教师之间几乎达成了“共识”。

5、师资培养的制度、机制建设亟待完善。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学校总体发展计划中考虑了教师的发展,也为教师提供了学历进修、国家和省级培训、外出考察的发展机会,但是仍旧有比例不小的教师对学校的这类培养制度和机制不满意。

四、思考与对策

1、问题的成因思考

(1)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瓶颈,生源数量、质量的下降。

近年来基础教育的优势非常突出,学生入学可以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大。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生源数量也在逐年下降。进入职校的学生真正希望发展“职业”的并不多,往往是经过层层筛选以后剩下的“差生”。长期面对这样的学生,加速了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

(2)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负面看法。

职业学校在社会看来就是上不了高中的孩子进的学校,聚集了“差生”,“好学生”进去都会被“带坏”。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职业学校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受到不良影响,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要求也容易放松。

(3)市场运作条件下专业的不稳定性。

在生源少的情况下,学校需要争取到更多的生源才能生存。因此必须关注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为此,学校开设的专业往往难以稳定。专业的不断变化,也导致了教师在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产生犹豫和困难。在问到教师是否愿意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时,就有不少教师表示不置可否。

(4)对教师的培养措施和力度不够,制度规范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学校专业分散和专业人数的多变,造成了学校制度和规范的适应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因此而产生了希望进一步发展的教师认为学校提供的培养措施和力度还不够;不愿意进一步发展的教师也没有因为制度和规范的存在而提高进修的积极性。

(5)职业倦怠的产生。

职业倦怠在各种职业群体中都会产生,并且也具有其规律。除了客观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加速作用外,从学校教师群体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规律中也可以看出。有专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做了划分,认为教师在职业受挫阶段(职业满意度下降,专业生涯中期)和稳定、停滞阶段(做份内的工作,满足于教师的基本要求)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我校的教师群体中,35周岁以上教师占教师群体的一半以上,还有20余位将要退休,基本上都处于执业发展的受挫阶段和稳定停滞阶段。

(6)缺少横向、纵向沟通提高的渠道。

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多是一人兼一门课,无法组成校内的教研组,同时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市级层面的活动较少,并且也没有完全形成机制。这造成了教师缺少横向、纵向沟通提高的渠道,对自己在该类专业教师群体中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的确定带来了困难。

2、对策

(1)依托职教集团的发展,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沟通校企合作的渠道,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抓住契机,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发展的支撑,并形成良性循环以促进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改变,更贴近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

(2)调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规范。对原有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规范等进行梳理和调整,使之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3)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心理和心态,鼓励动员教师把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统一思想,共同奋斗。

(4)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力度,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向社会宣传职业学校的办学功能,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学校的建设,吸引更多有志踏上“职业”道路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通过长期的氛围营造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良看法和认识。

师资队伍建设范文第2篇

加强队伍建设既是司法行政机关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根本要求,也是正确履行职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关键和保障。 根据市、县委政法委关于开展政法队伍建设调研工作的指示精神,我局对全县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司法行政队伍概况

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包括县司法局机关及二级机构、挂靠机构(法律服务所及律师事务所)、县内各乡镇司法所及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全县司法队伍包局机关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乡镇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目前,局机关共有人员编制18个,实有人员23人(含临聘人员4人),工作人员年龄在45岁以上者10人,占总人数52%以上。二级机构人员编制9个,实有人员9人(含临聘人员1人)。局机关及二级机构共有正科级人员3人,副科级人员7人。全县共有乡镇司法所14个,司法助理员编制 27 个,实有人员36人。其中副科级人员2人,其余无级别。年龄在35岁以下 15人,占总人数41%以上,35—45岁12人,占34%,45岁至55岁9人,占25%。大专以下学历9人,大专学历19人,本科学历8人。从事司法助理员职务三年以上者10人,占总人数27%,一年以下者16人占总人数44%。

近几年来,我局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按照新时期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采取重学习、严制度、抓整建、造氛围等措施,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作了不懈努力。具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了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几年来,在机关干部队伍中,先后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司法行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还针对不同人员,开展了多种类型的业务练兵和学习培训活动,队伍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二是建立了规范司法行政队伍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警”的指导思想,把建章立制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年来,先后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等。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了司法行政队伍的行为,使队伍的纪律和作风都有了较大改善,队伍连续五年实现了“三零”(单位零事故、执法零过错、干警零违纪)目标。

三是开展了司法行政队伍的教育整顿活动。我局每年都结合行风评议,开展了队伍的教育整顿活动。在整顿中通过

采取集中学习讨论、查摆存在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边整边改,以整促改,达到了队伍建设的目的。

四是营造了争先创优的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氛围。我们在重学习、严制度、抓整建三管齐下抓队伍建设的同时,把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创先进、促先进作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表彰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先进性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队伍中树立弘扬正气、爱岗敬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服务为民、执法公正的好思想、好作风,促进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司法助理员更换频繁,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县共有基层司法助理员36人,其中具备三年以上岗位工作经验的只10人,一年以下岗位工作经验者16人,占总人数44%,乡镇司法助理员人员更替之频繁可想知,从而也带来了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中有的不熟悉工作、有的不安心工作、有的不尽心工作的问题,部分乡镇司法所出现了“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有人不干事”的局面,影响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发挥。目前,我县乡镇司法所没有收编,管理体制不顺,县局对司法助理员人事上无管辖权,是基层司法助理员人员更替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

2、局机关人员流动小,队伍结构老龄化,队伍创新力不强。局机关19人中,在本单位工作时间超过五年者18人,

占94%以上,超过十年者14人,占 73%以上。工作人员年龄在45岁以上者10人,占总人数52%以上。人员流动小,结构老化,是导致局机关活力不够、创新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3、基层司法助理员岗位津贴低,职级待遇未落实。目前我县基层司法助理员的岗位津贴执行的还是1992年的文件规定,每月岗位津贴仅18元,较计划生育、民政专干等岗位津贴相去甚远,这也是岗位留不住人的原因之一。根据省委组织部等6家下发的湘编[1986]21号文件规定“司法助理员一般应配备人民法庭庭长、公安派出所所长级别的干部”的规定,市委组织部等几家曾就司法助理员的职级待遇作出专门规定“凡参加工作八年以上,连续从事司法行政工作满三年,政治业务素质较强,工作积极肯干,业绩比较显著的司法助理员,可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县市区司法局共同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经党委批准,明确为副科级干部”。多年来我县一直未落实此规定,现任36名司法助理员中享受副科级待遇者仅 2人。职级待遇不能落实对司法助理员工作热情存在着潜在的影响,是队伍信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4、人员准入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司法行政机关肩负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管理、人民调解等与法律运用密切相关的工作职能,决定了我们的队伍必须是一支对法律掌握的比较透彻的队伍。然而长期以来,全县司法行政队伍进人缺乏准入机制,如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和“148”法律服务协调指挥中心所进3名人员中竟然无1名具备执业律师资格,给业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局机关进人也以转业安置为主,很少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司法助理员中高中以下学历的占25%,普遍存在法律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人

民调解队伍相当庞大,村级调解员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准入关口,总体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与工作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关于改进和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政治建警,保持思想教育的经常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强化队伍建设的根本。要针对干部队伍的思想现状和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疏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治思想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要继续抓好两个教育,一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宗旨教育,使广大干警增强群众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以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执法形象,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地建立一支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队伍。二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廉政教育,使干警树立公正司法、清正廉明的职业意识,把学习和落实政法干警“六个严禁”作为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突出问题。从而切实增强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对照上级的要求,对队伍作风建设进行认真自查和全面梳理,继续以“两保两促”活动、学习先进典型等为载体,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要建立两个制度,即干警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测评制度,定期分析干警思想善对摸清干警思想脉搏,抓苗头、抓倾向、抓动态,有利于及时发现容易出问题的人和事,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定期对本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和效果进行综合测评,有利手调整工作重点和力度。

2、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政法队伍素质的重要环节,要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把法律知识、法律业务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培育一支知识复合型的干警队伍,要普及法律专业学历教育和办公自动化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内部信息交流平台。

3、加强组织制度管理。一是制定各类人员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创造有利于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完善岗位职责规范制度;二是健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规范工作行为和工作程序;三是严格准入制度,完善人员进出口管理机制,试行年度考察制度,从理论和实务等方面对干警素质进行考察,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要果断地通过离岗、调离、辞退、开除等多种渠道,及时清理出司法行政队伍;四是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措施,优化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人员配置,选好配强中层干部,力求达到最佳组合,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这是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各个方面发挥模范作用,才能带出好队伍,取得好业绩。县级局机关领导班子是接受市局、县委、县政府的双重领导体制,因此,一要摆正位置,在业务上以市局为主,将市局的工作要求,在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的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二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研究在新时期如何为政府第一要务服务、如何为本县的文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法制环境,能有所作为。三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培养领导班子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有所作为、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时代精神。

师资队伍建设范文第3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县局队伍建设年活动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开展学习讨论后,我深刻认识到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际对照,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开展自查、自纠,深刻领会其中的警示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下是通过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通过学习,自己充份认识到,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思想作风旗帜,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具进的精神风貌为我县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始终牢记思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认真落实“三个一”,始终牢记党纪国法,做到爱岗敬业,厚德尚道,精益求精。

第二、通过学习,自己充会认识到,必须彻底转变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增加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医学人文修养。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及卫生管理知识学习,坚持每天自学,认真撰写学习心得,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提升自身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对于本次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我们完成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医疗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履行好自己所肩负的职责,认真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严谨、求精、勤奋、奉献,为建设和谐xx做出自己的贡献

师资队伍建设范文第4篇

构建华北水院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我校认真学习领会16号文件精神及“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李长春同志重要批示,严格遵循“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原则,紧抓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关键问题,坚持教育部提出的“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四个关键环节上的要求,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坚持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养、科学化发展的“三化”为目标,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经过我们长期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 高度重视,构建辅导员建设长效机制

我校党委和行政始终把辅导员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研究制定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队伍建设规定》(华水党【2006】55号),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统一部署,努力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按教育部要求,我校以1:200比例配齐了学生辅导员,专职辅导员的选任工作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学校成立辅导员选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辅导员选任工作,由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负责学生行政管理工作的副校长和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学生工作部、组织部、纪委、人事处和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目前我校共有专职辅导员121人,资格生6人,其中专职辅导员11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11人,分别占所有辅导员的92.5%和91.7%。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占47%,30至40岁占45%,40岁以上占8%,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建章立制,构建辅导员规范化管理机制

(一)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工作定位。 通过学习、借鉴和总结,我校于2011年3月出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在辅导员工作职责和要求、配备和选任、管理和培养、考核和待遇四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了辅导员队伍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管理。

(二)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多种特色。

学校通过创新学生工作制度,量化学生工作任务,规范学生工作程序,并具体通过落实以下一系列工作来不断完善辅导员工作制度建设。建立每两周召开一次,由全体同学参加的班会或团日活动的班会制;建立将发现和解决的学生各个方面的问题如实、完整地记入工作日志制的实时记录制;建立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通报学生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取得家长支持的定期联系制;建立每周要跟随所带班级听课,保证每门课听课至少二次得听课制;建立由学工部召集两周一次及院总支召集的每周一次的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建立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档案,包括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困难情况、心理变化、学籍变动、奖惩情况、住宿情况等档案制;建立辅导员对其所管的学生负责,当遇到重大和紧急事件时,辅导员是报告和处置的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制。这些制度的实施各具特色,为使辅导员进一步明确目标,改进工作作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于此同时,学校要求辅导员积极参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辅导员紧密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每周不超过四学时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党课”、“团课”等教育教学任务,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建立和学生良好的沟通平台。

为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响应校园微博体系建设。我校每名辅导员都开通有微博,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微博已经成为华水校园微博“师慧华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求辅导员要熟练掌握网络基本应用技术,积极利用网络工具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在学生宿舍这块重要阵地,每位辅导员都在自己学生所在的公寓都设有办公室,便于深入学生生活,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育人工作融入到学生公寓的管理与服务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公寓“思想教育、文化建设、行为规范、生活服务”的功能。

学生处则将每个学院每个星期的学生工作内容汇总形成学生工作信息周报上报至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每位成员,使学校各部门进一步了解学生工作,理解学生工作,支持学生工作。

二、发展提高,构建辅导员专业化培养机制

(一)拓宽培训渠道,培养专业人才。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专职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将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辅导员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将专职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纳入学校专任教师培训计划,按专任教师培训对待。

学校更加注重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近两年来已选派3名辅导员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培训,并有步骤的安排所有辅导员参加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辅导员业务培训班,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学校也建立了辅导员培训制度,根据具体情况举办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骨干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每年暑假,由学生工作部牵头,精心组织全校专职辅导员进行的暑期工作培训班,以及暑期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会(学生处负责人,校团委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参加),有力地加强了我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

学校重视为辅导员自身素质提高提供物质保障,要求辅导员做好学期及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主动掌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学校出经费积极鼓励辅导员参加职业培训及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等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资格考试。目前我校每个学院基本上都有一到两名辅导员获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学校每年组织辅导员分批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通过考察交流,实地见习,加深体会,兄弟高校之间建立学生工作研讨会制度。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工作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辅导员可以交流工作体会、研究成果,并听取有关专家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讲座。

(二)搭建实践平台,塑造学工专家。

学校鼓励和支持辅导员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出发,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来进行研究工作。注重辅导员由“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专业化”向“专家化”发展,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对于发表相关论文、取得相关科研成果和获得相关奖励的辅导员给予一定奖励和资助。目前,从专职辅导员职称结构来看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9人,占专职辅导员的8%,具有讲师职称42人,占专职辅导员总数的37%,具有助教职称56人,占专职辅导员总数50%,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为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学校对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实行职员职务双轨制,切实解决了评聘教师职务问题。为了适应学校人事制度在职员制上的改革,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队伍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将在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单独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审组,负责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师职称的评聘工作。在评聘过程中,充分考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充分认可辅导员队伍开展的党团课、心理咨询、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辅导、专题讲座等教育活动的工作量,注意考核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绩,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

三、高进优出,构建辅导员科学化发展机制

(一)从优选拔人才,从严加强管理。

校党委从高进入手,建立人才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把信念坚定、思想品德优良、组织观念强、业务素质好、身心健康的具有硕士学位的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两年来,学校面向全国选聘42名优秀应届硕士研究生充实学生辅导员队伍。同时,学校进一步完善了统一的考核评估机制,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考核工作由学生测评、院系测评、风采展示三部分组成,测评内容由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实际效果三个一级指标在内,包括“德、能、勤、绩、廉”五部分60余项指标组成。在此考核基础上,学校为充分调动专职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分等次(合格、良好、优秀)给付辅导员工作补贴,并以此作为辅导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为拓宽辅导员选任渠道,自2011年开始,我校开始选拔品学兼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担任“资格生”辅导员。具体办法是:以免试推荐校内硕士生的方式选拔品学兼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保留入学资格先担任二年专职辅导员,第三年转为兼职辅导员并开始读研,并的“资格生”,作为辅导员队伍的新生力量。从目前的工作情况看,效果很好。

(二)落实政策待遇,突出流动发展。

学校充分尊重辅导员的个人特长,为辅导员的合理分流、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学校规定,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对优秀的辅导员给予重点培养,在选拔中层干部时重视选拔有辅导员工作经历的干部;近三年中已经有8位辅导员被选聘到副处级岗位。学校也可根据辅导员的个人的条件和志向,向教学、科研工作等岗位输送。同时对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业绩突出、德才兼备、符合晋升条件的一线辅导员在组织考核的基础上,晋升为“副处级辅导员”并享受相应的行政级别待遇,截止2012年4月,我校共有10位享受副处级职务待遇的辅导员。

师资队伍建设范文第5篇

(姓名:陈宝锋学员号:gy46000000009)

我是在2011年4月23日登录指定网站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等内容的。首先就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作一些理解性的慨述,然后谈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进入二十一纪世以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教育规划纲要。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纲要》制订的工作方案;2009年1月至2月和2010年2月至3月,两次广泛征求意见后,于2010年5月5日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6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纲要》。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三大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建设”的新思路,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的结构,办学的体制,高校的招生和教育投入等五个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温家宝总理说:“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要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教育应当是涉及到每一个人的事情,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获得发展最基本的前提。“20字”工作方针正是回应了这一点。

《教育纲要》提到了人才的培养模式,明确指出人才的培养要以能力为重。也就是要侧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三个能力”和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等“四个学会”的培养。人才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要注重知行的统一,还要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纲要里提的很具体,有了新的举措。从教师队伍的标准化建设,师德师风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教师的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

纲要提到的面很广泛,很全面。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还有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都做了规划,还提到了政府的体制改革问题。《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的战略总体目标是:“两个基本”,“一个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并实现“四教育”,“一体制”的社会愿景,即: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纲要》还确定了我国教育的“五大工程”即: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3、加快教育的信息化进程,

4、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局面,

5、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其中我对《教育规划纲要》做了认真的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纲要》的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反复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完善理解程度。今后要根据《纲要》要求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努力做好教育的事情。学习《纲要》后,我的思考很多,我最想要说的就是教师。教育何去何从,就要看我们的教师何去何从。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教师,教师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教育成败的关健。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而教师的成长是与学生的发展连在一起的。

下面我想就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谈几点思考。

1、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胡锦涛总书曾经对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淡薄名利,志存高远。《纲要》提到的那一段话和胡锦涛总书提出的“四点”希望都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作为校长应当积极引领本校的教师努力朝着《纲要》提出的和胡锦涛总书的“四点”希望而努力实现。通过学习、交流、写体会、树典型等形式,培养教师成功的愿望。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开交流会、教师谈体会等方式来实现目标。

2、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教师的激励机制有两种,即荣誉与物资奖励。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需要校长的肯定,他们很希望得到校

长的表扬,因此,校长应善于发现教师的亮点,及时给予教师应得的荣誉,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幸福感。教师是什么?教师是人,教师不是神,教师不是机器,教师不是动物,教师也是常人,他们需要物资奖励,希望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物资生活带来的快乐。物资奖励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邦溪中学建立的多劳多得,干好多得的奖励制度得到老师们的拥护,很多能力强的老师愿意多上课,还经常到班里辅导学生,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多数教师做出了成绩。邦溪中学在农垦时期,04年至08年中招考试总平均分,连续五年在农垦90多个办学单位中排名前五名;移交地方后,09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在白沙县内排名第二。

3、学校要培养骨干教师。学校应重视对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要用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都得到成长的理念来建设教师队伍。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鲜明地揭示了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学校要为骨干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骨干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经费,为他们购买必需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必要时,可以安排他们脱产学习。我们邦溪中学2010年安排了一名骨干教师到华南师范大学学习,选派了二名骨干教师到海南师范大学跟班培训,各学科教师都有安排到省、县级的骨干教师培训。使我校学科带头人突显了作用。

4、学校要建立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学校要建立建全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培训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制度,使国培、省培、校际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利用互联网、网络教研

平台等资源,引领教师们在线学习,在线研讨和交流,鼓励教师写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例如,白沙县邦溪中学在07年就重视教师的成长,实践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农村教师成长机制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研究,三年的实践使教师们得到了收获,教师队伍快速成长,09年11月通过了专家评审,被列入省级重点课题结题了。目前我校有专任教师56人,有51人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共发表文章600多篇,参加在线研讨331人次,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春冬季远程研修7人次,县级骨干教师有7人,获国家级奖励有16人次,获省级奖励有22人次,获地区性奖励有58人次,48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32人,高级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14人,中共党员24人。教师队伍呈现出团结向上的喜人态势。

5、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有着繁重的职业压力和难以逃避的职业倦怠。东北师大的刘晓明教授说: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是过强的考试压力,二是过于紧张的人际关系,三是高工作负荷。他还提到了教师们的职业倦怠问题。他把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归纳成: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情绪衰竭是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人格解体是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对学生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低成就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

他测评我国中小学教师达到中等程度职业倦怠人数:情绪衰竭占60%,人格解体占17.%,低成就感占16.%;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

问题应引起我们校长的重视,这是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成长,值得校长们的深思。我认为,校长应关心爱护老师,学会换位思考,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为教师们在精神上减压,对教师要宽容,以仁爱之心对待教师,让教师有倾诉情绪的权力,要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使教师轻装上阵。只有让教师的心理健康成长了,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有成效,最终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教育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范文第6篇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原来的很多中专技校纷纷升格为高职院校,大多数成人教育学院也转制为高职院校,在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和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升格或转制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合理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怎样去建成为此类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即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这是因为应用技术可以学习,技能、技艺要培养,技能、技艺是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对技术深入实践,达到熟练运用技术的专门能力,它需要一个实践化过程,甚至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高职院校仅是为学生进一步成长为技能型、技艺型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构建一个技能型、技艺型发展的平台。这也决定了教师队伍必须适应这一目标,也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教教师专业化的本真体现,是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目标。“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需要,是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的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根本保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战略目标。

下面从以下几个途径探讨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优化及整合现有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按照各系专业设置的情况,调整教师队伍梯次,对现有教师进行提高培训和转岗培训,陆续选派骨干教师去中国石油大学、天津科大学等大学培训进修,与兄弟院校

师资交流合作培养。为了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技术,对所有教师进行了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使他们早日达到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把企业技师、专家等请进校园,来我院开展培训工作,手把手教,面对面学,改善教师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自信心。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必须能够将一些实用的新技术引进课堂,让学生跟上所学专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学院围绕营造大学氛围,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教育、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开展。

二、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面向社会选聘教师,加大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引进力度,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作为重点。作为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让他们来挑起学校专业教学的和指导教师的重任,显著增强了学院的实践教学力量,改善了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引进年轻教师,注重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建立导师制,形成老带新、一帮一的机制,积极给新进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并对引进的专业人才进行精心培养,形成教师队伍的合理梯度。

三、校企合作,大力发展专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合作,专业建设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专业向企业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嵌入教学过程中;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选聘为专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源地。

加强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实习基地和培训基地。教师脱产或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在合作企业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和培训。学院选派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轮训,合格后返回教学一线,充实学院的教师队伍,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进度。

(2)招聘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从企业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选拔符合兼职教师资格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3)充分利用企业学校的科研力量,合作研发,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院相关教师参与企业应用技术研究,提高学院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4)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兼职,根据专业的不同可担任经理、营销人员、技术员、技术助理等职务,在企业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自身实践反哺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成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四、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学院的师资管理必须注重运用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高职教育师资管理呈现新的局面。教师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

我们知道,办学需要人才,并且需要各类优秀人才。但是,引进优秀人才必然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要科学定位,实事求是地选录人才;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客观合理地组合、优化教师结构,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

激励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包括对教师个人和集体发挥潜能和特长、承认事业成就、提高地位、扩大影响、提高待遇等方面的措施和政策。约束机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院对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行为的规范约束;二是教师对学院行使对教师合法权益保护监督权力的约束。约束机制要求学校建立对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学质量等方面考核评价的规章制度,使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有章可循。对教师,尤其是重点培养的教师要加强契约管理,维护学院和教师双方的权益。

上一篇:电商平面广告设计范文下一篇:畜牧学研究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