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和两制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一国和两制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理念

力求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关注和尊重学生自身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体验,注重学生参与、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分享感悟,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2课,隶属于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是中国现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即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第一部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过程、意义;第二部分包括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 及基本完成

2.理解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

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2.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 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 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 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曲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抗美援朝战争)是哪支部队带领中华好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中国还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呢?(创设歌曲激发学生兴趣,总体感知教材)

以及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片段

二、讲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战争

1、抗美援朝的原因

【师】: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

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

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 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

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 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美国侵略朝鲜,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

战火烧至中朝边境,威胁中国安全

朝鲜人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

你认为中国当时应积极参战,还是保守行事,静观事态发展?

<学生活动>辩论

正方:中国参战是合情合理的

反方:中国参战是不合情合理的。

(学生通过小辩论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参战既是对自己的保护,同时对整个世界也是一种正义的声张)

<叙述>中国在面临国内外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发扬正义的国际精神,打破美国险恶政治企图,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承转>那么,战争形势究竟如何?结果又怎样?

2、自主学习

3、【简单讲述】抗美援朝的战况。

(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

(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

4、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罗盛教、和王成等人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

(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

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3).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

(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4).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 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B. 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热爱祖国、不怕困难、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

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论从史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 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

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师】:阅读材料,议一议,朝鲜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有什么意

义?

【思维拓展】:抗美援朝战争有什么意义呢?

(二)

土地改革运动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个框题:土地改革运动,

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

1953年7月。)

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

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3、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

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提问】

1:、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

“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起了巩固的作用。

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朗读反映土改的《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说作品中的片段, 分享交流感受,加深对土改的认识。)

(三)镇压镇压革命运动:(了解)

1、时间:

1950

10

月——

19

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政策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三、结束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一国和两制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1 抓住契机、烘托渲染——引发师生情感共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每节历史课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会感兴趣的, 因此, 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 抓住学生思维兴奋点, 找准突破口, 给学生设置情境和氛围, 当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之中是, 也就启发了他们的共鸣。如我在教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时, 在导入环节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我首先用幻灯片展示出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照片及其生平。然后自然过渡:“同学们, 今天我们将走进台湾一位著名的诗人——余光中先生, 大家熟悉余光中, 是因为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乡愁》。下面有一篇朗诵, 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同时思考:造成诗人与故乡分离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播放了在网上下载的视频, 在美妙而忧伤的乐曲中、在精美而生动的画面中、在深情而忧郁的朗读中, 学生体会到了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拳拳爱国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情感共鸣中自然地烘托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问题”的学习氛围。紧接着我请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诗人与故乡的分离?”, 将学生的情感引导到了历史的课堂。之后我因势利导地提出:“同学们, 正是两岸的长期分裂, 带给台湾民众的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念。所以说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今天, 我们要介绍的不是余光中先生如何强烈的思乡, 而是他回家了。”

在这次导入设计中, 我将音乐、画面、声音、文字与我的教学语言相结合,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集视听觉和情感、思维为一体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并急切地研读课文希望找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 抓住学生思维兴奋点, 找准突破口, 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 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 达到教学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

2 拓展教学资源, 依托而不拘泥于与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 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通过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使历史变得生动形象, 让课堂活跃起来。这样, 原本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变成了欢快、互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去感悟。

比如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将标题变成“余光中三次回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整堂课的教学围绕余光中先生后来的三次回家经历展开。第一次回家:1992年, 余光中以访问学者的身份, 第一次回到了祖国大陆。当踏上这片熟悉土地上的时候, 他忍不住的哭了起来。他的成行得益于“”政策提出。这一政策是邓小平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 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大胆构想。以此情境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第二次回家:2002年, 南京大学百年校庆, 余光中回到母校,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1992年那个时候回到大陆, 要得益于“一国两制”, 但当时对“一国两制”依然不了解, 而且还持怀疑态度。但是几年后的两件事情使他更明确了和理解了这一政策。由此自然过渡到香港、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第三次回家:2008年夏, 已经80岁高龄的余光中做客新浪网, 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其中有一位网友问:“余老师, 作为海峡两岸关系的见证者与经历者,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中, 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以此学生自然地转入了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的学习。

通过余光中先生三次回家的经历, 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贯穿在故事一样的情境之中。学生在一种亲切的、平等的气氛中展开学习, 尽情地发挥他们思维的潜力, 广泛地进行交流, 体验到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 而是生动形象的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3 妙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

朱熹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实现师生积极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必须要将情境教学以问题来展开 (情境教学的步骤分三步:情景设置, 揭示课题;情景展开, 分析评价;情景反馈, 巩固提高) 。所以, 教师创设情景是为问题和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 教师在情境展示揭示主题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完成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目的。

比如我刚才所列案例的围绕余光中三次回家的情境, 以问题探究完成的教学过程。如“第一次回家”的情境展示后, 我层层设问。

1) 什么是“一国两制”?它有哪些内涵? (其主体、前提、核心各自是什么?“两制”是什么关系?在港澳与台湾具体实行有什么不同?)

2) “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逐渐形成的?

3)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4) 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5) 就解决台湾问题, 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健康发展, 你有什么好建议?

通过情境的设置和有效的提问, 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角色扮演、活动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体会历史情境

通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活动让课堂“活”“动”起来, 将舞台还给学生,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给他们以展示自我的空间;通过角色的揣摩和扮演,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去准备, 去体验, 去思考历史。如在教学到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的谈判时的情境时, 我让两个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的资料, 并在课堂上进行三分钟他们认为最精彩的表演。通过表演, 再现历史, 也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

总之, 情景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境所营造的清新的氛围下进行,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 积极参与情景的分析和评价, 由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有法而无定法”, 教师在教学中, 应不断挖掘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

摘要: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 在课程的设置上, 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空间, 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实际, 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 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境所营造的清新的氛围下进行, 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情景的分析和评价, 以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关于奥尔夫音乐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建党100周年时政小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