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学法指导范文

2024-07-24

教法学法指导范文第1篇

1 现代教育媒体下教与学着力点的转移

传统的教学观是将教科书视为知识的惟一来源, 教师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讲解教科书, 在学生头脑里筑起一座知识的宝库。那时, 教学的着眼点是放在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上, 而极大程度地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今, 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上来,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对人类的贡献更加巨大, 更加深远。

在现代媒体引进教学之前, 机械制图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熟悉书本知识, 编写教案, 上课前准备模型、规尺、挂图、绘制底图、考虑板书等等, 课堂上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学生边记边听。如今, 教师备课的眼光不只瞄在书本上, 教师花时间准备的主要是课件以及怎样创造性的发挥教学水平, 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及学习热情。而且, 如今精品课程比比皆是, 课件可以下载, 如果教师不研究教法, 必将成为课件的播放员, 因此, 当教师的教学手段从重复性劳动向信息化高科技转移时, 需要考虑教学重点的转移, 要从各种信息中获取学生有用的东西并用适当的途径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从单纯由书本与教师向各种媒体转变, 信息量大幅增加, 学生的学习再不能靠机械地死记硬背。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节, 传统教法教师必须一笔一笔在黑板上画图, 四节课时完成不了, 而采用了多媒体后, 两节课可以解决课堂教学, 试想如果不讲究点教法与学法, 必然会造成学生的“消化不良”。

2 加强教法研究, 理清教学思路, 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抽象, 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 没有教法上的研究, 课堂将成为“走马观花”, 效果一定很差。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节, 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 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从学生的情况看, 出现问题较为普遍的是对所要拆画的零件结构表达不清或不会表达, 有的甚至看不懂要画的零件。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理清本节内容的逻辑关系, 在复习以前内容的基础上,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教法的研究中, 必须要考虑多媒体教学还来的问题, 比如节奏快, 信息量多, 容易视觉疲劳, 超级链接引起的逻辑混乱等。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力求讲授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提炼讲课内容, 归纳绘图方法。力求简明准确, 便于学生记忆。

我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结合启发式教学思想, 利用多媒体的形象表达, 把学生讨论与我的总结相结合, 通过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式教法的核心是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任务, 要求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阶段1:教学内容处理及过程设计:

根据任务自主学习—讨论—成果汇报—精讲—总结与提高;

阶段2:任务设计:

任务1看懂装配图各部分内容, 并回答: (1) 装配图由几部分组成; (2) 看清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式。

任务2寻找要拆画的零件;并回答: (1) 视图中的零件表达; (2) 描述零件结构; (3) 想像出零件的结构 (达到如图1的结果) 。

任务3选定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式 (达到如图2的结果) 。

任务4补全零件的其他几个部分内容;标题栏, 技术要求, 尺寸标注等 (达到如图3的结果) 。

阶段3:自主学习的引导与启发:引导学生利用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对称原理, 勾勒出零件在三个视图中的线框。这是学生个人探究过程。

阶段4:互动与成果汇报:小组合作探究, 让学生分别对自己的拆画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描述该零件的结构, 最后汇报讨论结果, 并进行同学答辩提问。

阶段5:教师评判与纠正 (精讲) :对不同学生勾画出的零件三视图进行讲解, 分析错误的原因;在精讲的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教师无论在讲授, 辅导或批改作业时, 都要经常地启发学生去分析和综合。另外, 还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就其内容来说, 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 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 则需通过一定课时进行读图、绘图、切制模型和零件绘制等实践活动。

阶段6:学生练习与提高;让学生继续做其它零件的拆画;并引入竞争机制, 活动课堂。

3 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笛卡儿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科学知识总量猛增的今天, 老师把教学的基点放在学生怎样“学”上, 将自己获得知识的经验和方法, 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所取得的结果一并传授给学生, 显得尤为重要。学法指导, 就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即教会学生学习, 这才是学生终身学习应具备的能力; (1) 教会学生预习;多媒体环境下由于课堂上的信息量大, 节奏快, 如果学生不预习, 很难跟上进度;教师最好是把教学课件事先拷给学生或放在网络上共享, 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了解新课的内容, 减轻学生因无法记笔记而产生的压力;同时,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作好心理准备, 在听课中根据个人情况有的放矢;拆画零件图一节, 先让学生预习装配图, 对应起来看熟其中的零件, 对拆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强调归纳与消化:学生经常反映, 书能得懂, 听课也能明白, 就是遇到具体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其实问题出在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 并发现和总结出规律。教会学生梳理知识, 查缺补漏完整知识, 习题归类探究知识, 总结归纳提高知识。并教会学生编口诀以加强记忆, 如拆画零件图的步骤口诀:“分离零件想结构、视图表达守原则、标注尺寸要细致、技术要求写标题”。 (3) 督促巩固与提高:多练是学习机械制图基本的方法。教会学生练习;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节, 要让学生多看参考书, 多拆画零件, 培养动手能力。 (4) 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平台,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否够科学, 要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 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必要的条件。

4 结语

理论教学中, 教师要针对课程性质, 加强教法研究, 同时结合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使学生学有所成。像机械制图这样的专业基础课, 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时代在发展, 社会不但关心一个学生毕业后掌握多少学科知识, 更关心这个学生毕业后有多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会学习将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优秀的教学标准不能仅着眼于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 而应更多地关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摘要:现代媒体被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后, 教师“教”的思路与方法, 学生“学”的过程与策略及师生沟通等都发生根本变革。现代教育媒体下的机械制图课程, 教与学过程中的许多新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本文阐述了在现代教育媒体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着力点的转移, 以及如何加强教法的研究与学法指导, 在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的情况下, 使教得轻松学得有效。

关键词:现代教育媒体,教法研究,学法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军.对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3) .

[2] 石雪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 2007 (18) .

[3] 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26) .

教法学法指导范文第2篇

1.中学体育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本地地区实际而编写的,是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选择的具体教学素材的总和,是体育教学的内容,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

2.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3.课程:是借文化遗产的传递为媒介,以培养青少年学生胜任社会生活的创造性能力为课题的。广义课程是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制订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狭义的是指一门学科的各种获得总体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限、课内和课外活动。

3.体育课程:是依据体育教育目的以及具体化的体育教育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身心全面发展所制订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

4.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在体育课中,学生身心都要承受一定的负荷,其中身体练习对机体的影响称为生理负荷,由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心理负担称为心理负荷。 6.“体育与健康”的含义:我们应该把《体育与健康》理解为“体育为健康”,也就是说体育要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身心健康服务。

7.体育课教案:体育课教案是一堂体育课设计的教学方案。

8.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是属于体育教学法范畴。

9.体育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或者构成部分。如谈话法中的问答,演示法中的各种操作等都只能称为教学方式。 10.体育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各种器具和设备,是指体育教学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媒介物以及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操作物。

11.语言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12.讲解法: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要领、做法及其要求,以指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13.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借助视觉、听觉、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完成方法以及时间与空间等,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的一种方法。 14..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指定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讲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1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方法。

16.完整法:是指从动作的开始到动作的结束,不分段落和部分,完整地传授动作和技术的一种方法。

17.分解法:是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 18.变换练习法: 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19.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任务与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手段,分设若干作业点,使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

20.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 21.变换负荷练习法:是指在变换负荷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如连续变速跑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断改变负荷与休息的要素。

22.体育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建构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系统的要素结构。

23.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感氛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学生体育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

24.自学法:是指学生自己学习有关体育基础知识,领会、掌握动作要领、技术环节与特征的一种方法。

25.自练法:是以学生自身的独立活动为主,有目的地反复进行某一运动动作的一种方法。

26.自评法:也称评价法,是指个人在练习过程中,对自己学练行为价值标准的掌握和判断,进而采取控制与调节的一种方法。27.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规律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体育教学活动内部的本质的东西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及其组成成分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内在的东西,是人的感官不能把握的,而只有思维才能把握。它不以人的认识和作用而转移,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

28.体育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辅助活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教学。

29.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

30.教学目标: 是指一节体育课要达到的标准。

31.教材重点: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

32.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

33.体育课的重点: 是指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教材。

二、选择填空

1.中学教材教法的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2.体育课程类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 4.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是自清朝末年开始由日本、欧美传入的。1903年里拟顶《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各级学堂都设体操科。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5.体育课的结构:1.准备部分(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2.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中间部分,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阶段)3.结束部分(是体育课的最后部分,使学生由超负荷状态逐渐过渡到正常状态)。 6.健康三维观: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五要素:身体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社交健康。 7.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学的学习划分为

四、

五、六年级水平,水平四相当于初中学段7—9年级,水平五相当于高中学段,水平六是作为高中学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其他学段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目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展性学习目标。

8.体育课教案的形式是表示其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结构和方式,其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体育课教案的形式又分为外在形式与内在形式。内在形式与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密切相关,它是用文字表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外在形式与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不直接相关,它是指体育课教案的格式。

9.体育课教案的分类:从体育课类型的角度出发,分为体育理论课教案和实践课教案。从体育课教案的形式分类,可分为表格式教案、顺序式教案、详细式教案和简要式教案(卡片式教案 )。

10.体育教学内容最基本的两种排列形式是直线式(就是把教学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和螺旋式(或称圆周式,是指某一教学内容在各年级反复出现,但逐年提高要求的排列)。

11.编写表格式体育实践课教案时要明确以下几种关系:左右关系、上下关系、对应关系、详略关系。

12.体育学习方法分为: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创新法、自我养护法。

13.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共计30多个项目)。通常把用计时器记取成绩的走、跑项目,称为径赛;用量尺丈量项目远度和高度记取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称为田赛。

14.走是人们的基本位移方式,是人体水平移动的自然方法,属于周期性运动。走的一个周期包括2次单脚支撑和2次双脚支撑,不允许身体出现腾空现象。

15.跑步是人体两脚交替支撑、腾空并伴以相应身体环节摆动使整体快速位移的过程,是体育运动中人体位移的基本动作形式,也是体育运动各项技术的基础。跑是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其动作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复步(即左右腿各向前迈一步),周而复始的重复就形成了跑的完整动作。跑的一个周期由2次单脚支撑和2次腾空交替,蹬摆相结合,跑的每一个单步包括一条腿的摆动、扒刨、缓冲和后蹬4个相连贯的过程。

16.短跑的完整技术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和撞线。短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途中跑距离长、速度快,对掌握跑的正确技术,形成跑的正确姿势影响最大。因而它是短跑教学的重点。短跑教学的难点则是蹬摆的协调配合和自然跑进及放松能力的形成。

17接力跑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在高速奔跑中顺利地完成传接棒的方法;难点是接棒人的起动时机和传接棒时机的确定。

18.中长跑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途中跑。难点是体力的合理分配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跑进中蹬摆的协调配合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9.跳高是克服垂直障碍,取得跳跃高度的项目。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跳高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都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难点是过杆技术。

20.三级跳远的教学顺序:第一跳技术、第一跳与第二跳相结合技术、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21.推铅球技术动作包括高度、角度、出手和速度组成。

22.中学篮球教学内容: 中学篮球的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个部分。传接球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伸臂迎球,当手指触球瞬间随球收臂后引,持球与胸腹前;难点是接球的手法和手脚动作的配合。篮球技术概括起来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部分。

23.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排球技术动作包括发球、垫、传球、扣球和拦网。垫球技术动作要点:可用“插、夹、抬、压”四个字概括。插——双手互握插入球下;夹——两臂夹紧伸直;抬——体肩抬臂;压——手腕下压。击球时,用手腕上10厘米的前臂击球的后中下部。 24现代足球1863年起源于英国。

25.中学的跨栏教学一般分为起跑上第一栏、跨栏步和栏间跑三个环节进行。 26.民族传统体育的含义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

三、简答问答题

1.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有那些?a.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b.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c.培养体育特长生,带领学校运动队训练 d.策划和组织学校运动竞赛e.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f.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g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2.体育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教师(教的主体)b.学生(学的主体)c.教材(客体)d.教学方法手段(工具)

3.体育教学中的规律有哪些?a.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b.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c.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d.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

4.体育教学原则有哪些?准备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身心全面发展原则、兴趣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个性适应性原则、适应运动负荷原则。 5.体育课的特点。a.体育课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一种教、学、练合一的课 b.体育课组织教学既有全班的形式,又有分组的形式和个别的形式,是一种多种组织形式相互配合的课。c.体育课中不仅有师生交往,而且有大量的生生交往,是一种交往多样性的课。d.体育课中学生要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是一种需要消耗相当体力的课。 6.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体育是一门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志、能力与习惯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7.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强调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8.课程的基本理念。a.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b.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c.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d.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9.教案的研制过程。1.备课a.备教材 b.备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c.各场地器材 2.教案的设计撰写 3.教案的实施检验 4.教案的评价修改

10.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1.体育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及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体育教学素材的特性(一项多能是说一个运动项目可以达到许多体育目的,也就是经常说的“目标多指向性”,多项一能是指体育内容的相互替代性)

11.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对应性原则3.代表性原则4.兴趣性原则5.实用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

12.教学目标编写的具体方法。1.教学对象的表述2.行为的表述3.条件的表述4.标准的表述

13.体育课教案的基本术语。1.教学目标2.动作要领3.重点(教材重点和体育课的重点)4.教材的难点5.一般性身体练习6.专门性练习7.教学组织8.教法步骤9.要求 14.体育教学方法的特点。1.教学的组织与教法相结合2.练习法和恢复法相结合3.练习应与保护和帮助相结合(保护分为他人保护、自我保护和利用器械的保护与帮助;帮助分为间接帮助和直接帮助(阻力和助力))

15.民族传统体育的性质。a.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具有民族品格 b.它注重对人的心理和精神的锻炼,不注重个体的表现 c.群众性 d.它不断获得继承(传统性),也不断变异(变异性) e.多样性和地域性 f.季节性。

教法学法指导范文第3篇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目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法 创新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以投影法为基础,应用绘图工具或绘图软件,在二维平面上展现三维空间各种几何要素的表达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的能力。对学生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得以实施。

1.教学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书本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不够,只片面强调老师的作用,以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标准,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主。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均受到制约。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理念是使被教育者进行开拓和创新。这就需要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生今后能否适应新工作的基础,所以课堂教学方式要从教师主导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教师使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环节。

2.教学方法的改进

《机械制图》这门课和其他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一门能够通过背诵学会的课,而是需要在头脑中建立空间思维,需要学生自己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在头脑中以立体的方式呈现。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的基本能力是能看懂和绘制图样的前提。三视图的形成以及三视图中尺寸对应关系是读图和画图的基础。掌握三视图的尺寸对应关系,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挂图、教材上的图形、在黑板上画图来使学生明白三视图之间的关系,这种静态讲解方式对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很难实现空间思维的构建。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改变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师生之间有目的、有组织但又平等的相互对话、讨论、交流、促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比如讲到组合体视图画法的章节时,可以安排学生测绘简单的零件,并要求对自己绘制的图纸进行清晰讲解。画图的过程也是投影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彼此进行交流解决问题。讲解的过程是投影理论应用过程的具体陈述,可以检查图纸上的线和面与零件上的线和面是否对应,绘制的结果是否准确,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这种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一些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典型习题,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把典型习题完成。上课时教师精讲教学内容,剩下的课上时间由同学来讲解习题,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即时点评或者请其他同学发表见解,以便改正错误,通过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不同解决方法的情况,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找出最佳方案供学生比较。这一过程经过多次训练后,可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教与学体现了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同时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3.结论

在当前培养創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背景下,依据课程性质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刚建.高等院校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互动教学法研究 [M].贵州: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2]许志荣,蒋红坤.《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3]黄丽芳.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教育,2011,(30).

[4]鲁晓兰.《机械制图》教学体会[J].时代教育,2012,(15).

[5]李欣星.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作者简介:

董春兰(1975-),女,内蒙古赤峰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

教法学法指导范文第4篇

可是我们为什么偏要不快乐呢?是因为功课不好,工作不顺,命运太惨等因素,所以让自己丧失了快乐的权利。

走进我的人生“剧院”,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一按遥控器,童年的乐趣立即出现在大屏幕上。童年的我,正在陪弟弟玩“过家家”;童年的我,正在无忧无虑的跟伙伴追逐打闹,品尝友谊咖啡„„;追逐蓝天白云,欣赏草叶上的露珠,犹如晶莹的宝石,娇怯的花儿,似乎在对我微笑。好一片充满朝气的大地呀,让欢笑随之飘动,犹如一匹匹脱缰的野马,狂奔在草地——这就是童年那一曲不变的乐章。当我沉浸在童年的童真中,却为一幕幕的自叹,怎么了?其实童年并不一定都是快乐的,它就像月亮一样也有阴晴圆缺。

我按了一下快进的我。

我已经上初中了,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谁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美好的时光,就那样似水般匆匆流逝!虽然我的成绩在班里不是很好,但是,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当你弄懂每一个知识点,获得每一分进步的时候,是那么快乐!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有盏小台灯还在跳跃,写字写得太快,发出的“沙沙沙”声,回荡在这孤寂夜里。瞌睡虫已爬上眼皮,在我的眼睛里戏耍着,好重、好重。看见桌上的作业而唉声摇头。不写吧,明天不但没脸见老师,而且还要挨老师的斥责,同学的眼光„„哎,没办法,你只能硬撑到底,因为我是一名学生。

俗言:“小马过河,河之深浅需要自己尝试;”而成长的路也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向前走,在一点一点的长大中,我不在跟以前一样小孩子气。知道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懂得谦让、扶持和朋友的真正价值。长大了,更让我对“书”有了一片痴情,不管到哪里,口袋里总装着本书。在遭受挫折时,保尔那不畏困难,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的精神鼓舞了我。在苦难时,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艰苦,自己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做一个深呼吸!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我要将自己的快乐,挥洒在奔往理想的道路上!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在接下去成长的旅途中,我就像船一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让自己在成长中品味快乐。

教法学法指导范文第5篇

景虎小学 胡孝平

为了更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标、驾驭教材、改革课堂。我有幸于2013年3月15日参加了由孝义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教材教法培训暨 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做了一节平面图形的复习“引路”课、如何上好复习课的精彩报告和王玉凤老师做了关于教材教法考试指点。深为这俩位教研员的深钻细研、文笔资深我感到倍加欣慰,我认为我们有这样的教研员、改革的领路人,我们孝义的教改会有希望的。她们以课标为导航、以教材为范本、以学生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独领风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期间我听了张孝萍老师的这节观摩课,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掌控多变的数学课堂的能力,才会使数学课上的有声有色。课堂中老师完全将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学生,特别是在这节平面图形复习课上张孝萍老师先让学生小组酝酿、商量分工,分工交流课前整理的知识。既省时又省力。这样小组人员就人人有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同学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接着让学生用转化思想把图形用网络图窜起来,小组合作交流后进行展评,充分显示了学生的能力,展示后教师用课件展示较美观的网络图展现给学生,并用一棵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来预示着学生的成长。这样既直观又形象。另外张孝平老师在课堂训练上不是干巴巴的练习,而是出示有思维技能技巧的题多方位进行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知识 能力的训练。这样就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只有运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改革的真正含义,让学生经历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培养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何上好复习课。张孝平老师讲的非常好,建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将知识罗列、梳理、延伸。变通是把知识领会与窜通。精炼是让学生学学习的知识强化、形成技能。以达到复习的预期效果。

三、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更深层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更加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教法学法指导范文第6篇

1 把握教材的整体脉络结构

《数据结构》研究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逻辑存储结构, 即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以及在不同的数据结构中所对应的数据处理算法 (如查找、插入、删除、更新等) , 教材依据线性表 (顺序表、链表、队列、栈) 、树、图和集合四种逻辑数据结构这条主线而编写。

在《数据结构》教学中, 要帮助学生沿着这条主线学习数据的四种逻辑结构的存储方式、并在每种结构的相应存储基础上理解对应的数据处理算法, 建立必要的基本概念, 学生只有在理解这些概念的基础上, 才能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有清晰的轮廓, 把握教材的整体脉络, 才能将书读“薄”,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的理解, 将书读“厚”。

2 实例化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据结构》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 学生往往难于理解,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图例化, 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实例化。如链表、树等采用图示的方法, 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排序算法中, 以具体的问题提出,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具体的数据开始探讨排序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排序的过程及其中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排序算法的思想, 这种从实践到总结经验的过程符合人类的认知过程, 对数据结构的学习也是极其适用的, 同时也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3 适当设疑, 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中, 教师切忌“满堂灌”, 可采用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考虑到《数据结构》课程的抽象性, 提出的问题应尽可能具体、明确, 问题不必太深、太抽象, 一步一步提出问题, 并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找出合适的数据结构, 恰当的算法解决问题。

4 恰当的媒体演示, 加深学生的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 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 随着电教媒体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因此, 在《数据结构》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一些课件制作, 如:动态地演示链表的插入过程、二叉树的查找过程等, 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的展现, 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是极其有用的。

5 算法的分析:由粗到细, 逐层分解

《数据结构》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不同数据结构存储下的算法分析的讲解。程序设计语言中对于程序的讲解侧重于语法、语句的正确性, 数据结构不同于程序设计语言, 侧重于算法的分析, 即如何设计算法, 在分析算法时逐条语句的分析显然是不适合的, 重要的是分析算法的设计思想。在分析的过程中, 将大问题逐层分解, 逐步细化, 并在分析的过程中采用逐层分解的流程图。

比如, 在顺序存储下的插入算法, 假设有n个待排序数据, 我们将这n个顺序存储的线性表, 看成2个线性表 (下标为0的1个数据的顺序表, 下标1到n-1的n-1个待排序数据组成的线性表) , 对于排序的过程实际是将这n-1个待排序数据不断插入到顺序表的过程, 这样我们得到一个粗略的流程图, 再分析一个待排序数据如何插入到顺序表中, 这样逐步细化, 由粗到细, 逐层分解, 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探索算法的设计思想, 同时也获得了编程的愉快感受。

6 理论联系实际, 精心安排实验

《数据结构》的学习, 课堂教学与实践性环节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除了上好每一节课外, 还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知识单元的实验以及综合性的课程设计。

每一单元的实验要紧紧围绕该单元的内容, 加深学生对所学单元的理解, 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教师要注重引导, 启发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编写程序, 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实验情况, 及时解决出现的个别问题, 做好总结, 对于共性问题及时给予集体辅导。

对于《数据结构》的学习, 学生比较困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数据结构》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软件开发实践。因此, 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小型软件的开发, 课程设计的题目比如:指法练习软件、仿真计算器、小型智力游戏等等, 这些软件的开发, 要求学生必须在从分析、理解、掌握《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设计出高质量的程序, 对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总之,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 让《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深入人心,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对《数据结构》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可以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本人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出发, 对《数据结构》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方法与理念以及实验教学设计等方面阐述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上一篇:经典伤感语录范文下一篇:静待花开免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