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机制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2023-11-15

协商机制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当前社会,随着时代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教育和管理机制逐渐显得过于单一,并且高效教师队伍自身的滞后性也变得愈发明显,这使得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难以拥有清晰的学习目标,进而在选择学习专业时也显得尤为被动。在这些问题广泛存在的当今社会,高校应该创新自身的教育机制以及学生管理机制,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通过开展创新改革工作,逐渐完善高校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在根本上使高校教育朝着更为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现实社会中,高校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机制以及管理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不仅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高校教育和管理机制创新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并为其提出几点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校教育  管理机制  创新路径

顺应时代,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存在的弊端愈发明显,其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过于陈旧,还体现在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的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清晰明了的目标,从而丧失参与学习生活的兴趣。从高校数据统计来分析,这些诸多问题的出现多是因为高校自身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其具体的教学方法以及实际教学内容也过于枯燥单一。由此可见,高校要想有效提升自身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创新自身教育管理理念,进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提升我国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不断推进,各类人才所面临的人才竞争压力也愈发激烈,高校更应该不断地创新自身的教育以及管理模式,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人才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一、高校教育及管理理念的转变,培养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化教育理念

21世纪的今天,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逐步形成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理念,同时以学生自我的成长为各项工作展开的基础,进而引导大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其次,高校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管理理念能够对高校的建设以及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1]。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多数高校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以及管理工作时,基本是教师现在使用的教材和以教師为主导,教师是主角,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学生的个人发展将受到极大阻碍。所以,高校在开展教育和管理创新工作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上进行彻底的变革,进而建立起新型的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另外,高校无论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还是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都必须要充分地观察学生自身的特征以及实际学习需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进而推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高校还应在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基础下,思考并建立教学“服务意识”[2]。在当今社会,高校必须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个性化成长和积极主动双管齐下

结合我国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培养与管理学生方面往往存在过于刻板的现象,并且具有强烈的统一化与行政化的色彩。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会忽视掉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使大学生在课堂或者社团参与学习和集体活动时缺失个性化发展的特征,如此一来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而建立起科学的学生导师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个性化管理制度,以及在适合学生教学发展的情况下满足学生个人发展,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此外,高校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培育和引导工作。高校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大学生锻炼自身的自律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并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创新。换言之,我国高校必须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交流活动,并努力为学生营造出健康良好的日常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和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应该能得以不断增强。并在此基础上为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与个人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大学生自我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协同发展

在我国,仍有少部分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特别是对学生劳动实践的不够重视,进而使得学生在日常发展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如此一来十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也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当代社会的真正需求。为此,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一,加强宣传普及工作,进而让大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实践能力对自身日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因此,高校应该将各类媒体手段充分利用起来,同时充分宣传社会实践的本质意义,让大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实践能力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采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交流会等形式,讲解一些更为有效的实践经验并让学生了解到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而用这些真实的社会实践案例,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到社会实践能力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学生自己懂得了实践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应该能得以增强。第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科学的工作指导理念,以此来保障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我国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或者活动多是由辅导员管理和组织学生开展的,由于辅导员能力不足和权力的限制,在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当中出现明显的精力不足。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高校可以结合当前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而逐渐建立起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并逐渐发展为专业指导小组,并以此为基础,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能够有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进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克服困难提升自我。第三,我国高校应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逐步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点,这是为增强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当中,要尽可能地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并让这些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其次,还要将这些实践活动与具体的专业客户才能相融合,进而在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大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四、依托互联网+模式,建立更为有效的学生管理方式

在當前社会,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着,互联网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的当今社会,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着,这就使得高校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从而致使少数学生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盲目、忧愁感等不良情绪,相关教师也难以及时发现,最终发生一些难以挽回的事件,进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充分将互联网技术利用起来,进而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以网络技术为工作开展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掌握每位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以互联网技术为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时,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微信、微博等大众化的网络平台技术,以此来更好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发现其思想以及行为中存在的异常问题。从而更加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利用互联网+的工作模式,也能为学生咨询各类问题提供一定的便利,教师则可以更加及时地帮助学生解答这些心理问题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能够不被时代所淘汰。

高校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职责以及发展科技并推动社会有效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不断推进,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人才,在社会工作中面临的竞争将会愈发明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不断为社会培育出更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逐渐成为各高校共同的发展目标。为此,要想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必须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机制,逐渐朝着更加有效的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在进行教育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工作中是十分关键的,也是国际化教育大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为此,首先高校在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使高校自身的教育机制以及管理机制能够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顺应,避免与时代发展产生脱节现象的发生。此外,高校创新自身的教育和管理机制,培养国家有用人才的同时,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出自身被赋予的社会职能。其次,教师以此为基础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是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实现个性发展与个人成长双面发展的目标,也是提升我国人才在国际上竞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晓芳.刘耀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19,1(12)

[2]董超.茶学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18,2(1)

协商机制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是结合我国的实际与国情而建立起来的,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相契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需要多种因素共同支持。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发扬与之相对应的政治文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公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意识。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意识

协商民主的概念最早源自西方,指在政治共同体中的自由、平等的公民和团体,通过协商参与立法与决策等政治过程,以对话、讨论、辩论、审议等具体形式而达成的政治共识,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的治理形式[1]。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事件的一个重要成果,代表人物包括:羅尔斯、哈贝马斯等人。协商民主是针对代议制民主或远程民主的缺陷而设计的,认为无论是代议制民主还是远程民主,都与现代公民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公民与官员直接对话是民主政治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内部各方面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平等、广泛协商的规则和程序等的总称[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协商民主的建设,指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3]等。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正处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刻;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在决策上要慎之又慎,各项事务的处理需要大家充分参与,多听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需要不断完善并发展相应制度。而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又需要相应的文化支撑,因此必须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协商文化,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意识。

一、完善并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需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最经典的表述之一即我们所说的两个决定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不止步的。科技革命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经济的发展,因而经济处于最重要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关系在各类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政治关系作为一种与阶级相连的特殊社会关系,在根本上也取决于经济关系[4]。但是政治上层建筑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政治的能动作用。同时,政治上层建筑并不完全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一定的思想文化对于政治的前途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并规范政治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看待政治问题,不能就政治论政治,更要注意到政治背后的各种经济、文化等因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不光受其内部诸因素的影响,更要受到经济、文化等诸多外部条件的限制。完善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除了注重完善协商主体、政协会议、政协职能之外,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

在文化体制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能够从更深入、更广泛的角度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与协商民主的价值内核相吻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宣传符合协商民主价值的精神,协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人们自由、平等、协商的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政治不仅仅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的事,更是公民个人的事。当整个社会建立起协商民主文化,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到政治中来,做到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时,协商民主制度也能得以逐步完善与发展。

二、建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需要人民群众提高协商民主意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即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主体,在政治生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政治体系、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等的主观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4],能够有效地指导政治行为、变革政治体系、影响政治过程、维系政治关系。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

从政治文化理论的角度来讲,政治心理可分为政治感知、政治意识、政治态度三个部分或三个阶段。政治感知是对政治体系、政治制度等的不系统的初始认识阶段。而政治意识是政治人运用自己的记忆和思考等心理功能,借助自身经验,对其内在心理因素进行调适,对政治客体变化做出进一步的判断[4]。政治意识能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而后者是政治人在政治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政治客体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映倾向。它是政治心理的最后构成要素,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标志着整个政治心理过程的完结,政治态度是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中介,是政治心理到政治行为的临界点[4]。可以说,政治态度的形成,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建立在一系列基于协商意识的政治行为之上的,而政治心理能够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协商民主意识和态度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十分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强调的是涉及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这也就是说,协商民主需要对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进行协商,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人民群众才了解,因此在涉及这些问题时,只有人们产生了协商的意识,积极参与到协商过程中来,协商民主才能获得有效开展。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协商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认为有些事情小到不必商量,有些事情大到没办法商量。但是,凡是涉及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问题,即政治问题时,都应该纳入到协商的范畴中来。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参与到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中,才会有助于他们获得并发展协商意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达到协商的目的。

三、协商民主意识的建立需要诸多影响因素共同参与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协商民主意识,而协商意识的形成和完善也需要诸多因素的参与。

首先,是优化我们党的领导。协商民主要求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政协是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的代表等构成的,政协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无可非议。而协商民主意识的发展,需要各民主党派大胆讲出自身要求,敢于表达自身利益,切实履行其民主监督的职能。这也就提醒我们党,在对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代表时,要保持宽容的心态和接受建议的态度。

其次,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的基础和根源是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政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由于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决定作用,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根本上也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4],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远远超出其经济范围,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和现代化,从而能够促进政治组织的发展与壮大,而政党和社团等政治组织是协商民主的主体。当人们参与到政治组织中来时,他们不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有组织的团体,与国家对话的能力也会提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避免政治冲突。

再次,是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和载体,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5]。只有在一定的机构中,公民才能了解相应的程序和机制,树立并践行协商民主意识。

又次,是提高政协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强化这两种职能,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到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3]。而强化民主监督的职能也是我们党和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的课题。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是对党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和不作为等政治行为。

最后,是要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积极倡导群众民主选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领导人,对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性事业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让基层群众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来,能够有效培养基层群众的协商意识,而这对整个社会建立起协商意识、促进协商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十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发展基层协商民主要重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村委会、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在涉及需要群众商量的事务时,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做好信息公开和程序公开,让人民多参与到公共治理中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坚持并巩固政协,完善并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种兼容并包的、符合实际的制度。协商民主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人们肯商量、想商量、乐商量,协商民主制度才能充分发展成熟。对此,必须要不断提高人们的协商民主意识,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让人们充分参与到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之中,协商民主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学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12).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协商机制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的:探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高校12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新疆高等院校115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772名,女生384名。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392名,来自农村的764名。结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科学信仰个体心理成因,引导他们理性对待信仰,科学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有效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種精神现象,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近年来,在调查前,我们不断的遇到信仰问题这就是由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受到信仰思想的广泛影响,其中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同时并存。盲目信仰不仅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关乎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所以了解大学生信仰的个体心理成因,引导他们科学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有效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引导科学的信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新疆高等院校115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772名,女生384名。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392名,来自农村的764名。

(二)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入学前居住地、民族、年级专业,信仰,政治面貌,生源地,信仰的看法,原因,心理认识等方面。

(三)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式,针对新疆 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56 份,回收 1156份,回收率95.2%。剔除错漏较多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128份,有效率为 97.6%当场收卷。

除了调查问卷外,本研究还辅之半开放甚至开放式的访谈,以获得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心理状况更为鲜活的资料,弥补问卷的不足。对于访谈所获文字资料进行编码、归类、整理、分析等。

二、结果

(一)不同大学生人群评分比较

不同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学生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信仰、入学前户籍地的学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校大学生中维吾尔族,回族,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573人(77.4%)存在差异(P>0.05)结果见表1。

(二)不同大学生人群信仰评分比较

表2可以看到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负性影响6个高校有无信仰的大学生结果显示,无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高于有信仰的大学生。

三、原因分析

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虽然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种种的原因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存在部分信仰心理问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盲目信仰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对于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认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就影响力和影响广度而言,任何环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家庭也将人与人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这种联系是独一无二的。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依恋通常会持续一生,并成为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如社区,学校和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范围本,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本土文化中的语言、技能,以及社会和道德价值观[3]

家庭原因在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85%。而进一步的深入少数民族大学生访谈表明,这其中又有70%以上有信仰大学生是从小就家庭开始信仰。15%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也“不清楚”当然,家庭成员中有信仰者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大学生信仰,但是为他们接近信仰提供了一条捷径,这使得他们在遇到困扰或压力时更容易选择科学信仰。

(二)社区和学校

学校是复杂的 社会系统影响到大学生的多方面,每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不同,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不同,老师学养、执教水平等方面不同,并且,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大信仰都开始走向网络化,这使得因受网络信仰文化影响而信教的人数呈现出一种逐年上升的趋势。调查显现,信仰生成影响最大因素家庭占45%,社会环境占25%,校园教育占20%,个人因素占5%。5%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也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信仰知识了解并不深刻,甚至对自己的信仰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科学信仰知识。

(三)多元文化状况

少数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色,信仰与民族本来是分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别的关系,给人一种信仰与民族总是不相分离的感觉,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历史与现状的了解,许多大学生无法分清楚哪个是风俗习惯,哪个是信仰[4]。

通过调查得知80%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信仰,2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不清楚是否有信仰,其中70%少数民族大学生坚持自己的信仰,1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会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16%无法分清楚哪个是风俗习惯,哪个是信仰,这表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并不坚定,因此需要被引导。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在调查中27%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信仰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缺乏对科学信仰的认识,他们忙于专业课学习,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科学信仰相关的知识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四、对策思考

本次调查提示我们: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心理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在采用筛查的基础上对筛查阳性者应作进一步评估与辅导。使他们增强对心理、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与方式看待与处理问题。

1. 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信仰观念问题。通过教育讲座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信仰、法律与政策,从而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错误,使学生能够以平常心接纳科学信仰、教育,以及个别学生心理咨询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咨询专业老师。在全面贯彻党的科学信仰政策的同时,我们应当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2.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在条件。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校报等宣传媒体,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3.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调查显示表明,高校大学生盲目的信仰问题在一定程度内存在,但不是普遍现象,班主任、辅导员正常沟通好每个学生,让班主任、辅导员知道哪些学生有问题,让这些学生的管理工作者运用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原则对学生各种问题给予启发和引导。充分利用预警机制进行干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信仰问题。

4. 积极引导,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提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識,是现代法治的真正精神意识,法制的进程也就是公民法治意识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培育起法治意识,才能激发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只有通过教育,不断地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和法律权威,才能使执法者严格执法,以自己的行动带头守法,才能使公众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最终使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体现法的价值。

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心与帮助,并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建立校园心理辅导网络,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异常心理行为,对有心理障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太平.论信仰教育[J].教育评论,2001(1).

[2]韩学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6-187.

[3]吴庆麟,桑标.儿童和青少年[M].第五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88-89.

[4]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7.

[5]吴庆麟,桑标.研究设计与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413-414.

[6]陶爱萍.对公民法治意识及其现状的再认识[J].行政与法,2009(1).

[7]孟兆怀.宗教信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5).

[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

协商机制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产教融合是“双高计划”的重点建设任务,是我国高职教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分析“双高计划”建设下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相关可操作性法律及政策还不够完善、政府主导作用相对较弱、院校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产”与职业院校的“教”不相适应等问题。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需要政府出台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管理模式,构建专业链和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需求,打造高职教育高水平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关键词 双高计划;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实施策略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高职教育持续深化改革”[1]。尽管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但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上,还与产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期待以及国家对高职的战略定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需要通过建设高职教育的第一方阵,凸显职业教育类型化的特点,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产教融合是“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務之一,是高职教育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双高计划”强调,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原则,不断创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精准对接区域社会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规格,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实现充分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融合,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和区域社会产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提升高职学校服务区域社会产业发展能力,为增强区域社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和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实施,职业教育和区域产业的深层次融合必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不断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实质也将不断深化。

一、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

(一)定位:从“局部”到“全局”

产教融合定位的升格包含两个层级。一是从职业教育延伸至整个教育体系。产教融合政策与实践贯穿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很长一段时期,特指职业教育的一项具体政策。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2],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践的经验,首次将产教融合升格为适用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全局性纲领,并指出不同类别教育的发展重点与路径。二是从教育制度上升为国家制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涵之一。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3],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突破教育制度界限,融合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设计,推进产教融合内涵由浅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关系向教育与产业融合制度演变,成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形态:从“管理”到“治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等系列文件均明确指出了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这段时期政府是职业教育的管理者,职业教育活动开展的直接依据是政府出台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治理现代化”,其表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现代职业教育遵循“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基本原则。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将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至此,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由“主导者”变成“推动者”,完成了“管理”向“治理”的嬗变,职业教育获得更多自主权,为产教深度融合释放了发展空间。

(三)形式:从“初级”走向“高级”

传统产业背景下,劳动力素质要求普遍较低,行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迫切感与动力源,此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处于政府主导、院校推动、企业参与度较低的阶段,主要通过与企业共办订单班、互聘教师、在校内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等较为单一的形式实现,合作程度低。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信息链与价值链的重新构建催生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变革,产业新业态的呈现对产业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为保证人才供给符合需求端变化,保证劳动力在职业更迭过程中的从业能力,职业院校开始与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双主体”办学,通过联合、连锁、集团化等模式,实现教学标准、师资、资源、文化等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将进入工程技术中心或技术中心共建共享的高级形态,逐渐成为引领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

(四)实践探索:“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产教融合的本质特征,即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深度对接,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是不同教育类型实践共同遵循的必要原则。在共性基础上,“产教融合”的内涵还包括更为丰富的个性特征:不同类型教育、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或不同经济体产教融合的实现可以存在不同模式,各有侧重与区分,呈现多样性特征。例如,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前者强调基于设备与技术的创新,即在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技术”为基本,超越具体职业形态的产教融合;后者强调以“职业”为载体,即将技术应用于职业活动,将设备与技术运用到岗位中,依托具体职业形态的产教融合。不同行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发展模式,对于集群发展、行业协会成熟度较高的行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密集的行业,充分发挥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存在龙头企业的行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带动效应。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可操作性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对于产教融合制定的政策文件较多,但可操作性、针对性、实践性文件缺乏。从内容上看,大多数政策属于指导性和原则性的政策,相关配套性、落实性的政策很少[4],导致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不知该如何发挥其有效作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合作形式更多还是停留在表面的签订合作协议、部分学生实习实训及订单就业等方面,没有真正开展深层次合作,使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流于形式。在体制机制上,由于产教融合涉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政税收管理部门、行业企业主管部门等多职能部门,协调成本较高,使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程度不够深入。

(二)政府主导作用相对较弱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健康发展的关键。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环环相扣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产教融合实现的重要保障,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导致产教融合政策流于形式。目前,尽管国家层面加大宏观政策制定力度,进行顶层设计,引导改革发展方向,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但各地政府针对区域经济与产业特点出台的实施细则还明显不足,缺少产教融合相关信息公开与合作平台,没有促进真正形成深层意义“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关系,人才链、产业链与专业链相互脱节现象比较严重[5]。

(三)院校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新发展、新方法。首先,企业市场化的运行体制与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机制难以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形成有效衔接;其次,许多高职院校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主动性不高,很少有院校负责人到企业主动寻求开展深度合作;再次,高职院校缺乏问责与监督机制,产教融合的管理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要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行业企业参与合作,但是在实际落实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方面仅想从校企合作中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如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实践、利用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给学生授课等,利用其企业外部资源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素质,以实现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忽略了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研发等反哺企业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

(四)企业的“产”与职业院校的“教”不相适应

政府在制定产教融合办学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对行业企业的激励政策不够。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不明确,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缺乏深度合作管理平台,出现“企业冷、学校热”的现象。

由于目前校企合作和职业院校办学目标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使得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不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有效衔接,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滞后于社会以及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没有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教育不断从供给导向逐渐向社会需要导向发生的重大转变[6]。为更好地适应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引发的快速职业催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社会产业发展的能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政府出台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

尽快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各相关部门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主体职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可操作的惩戒力度,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辅助法规体系。同时,国家应尽快出台《职业教育促进法》,规定产教融合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国家GDP总量的1%[7];通过量化措施强调各类机构承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如地方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项管理基金及成果转化担保管理机构;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予以部分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制定利益合理分配、知识产权共享、税收信贷方面优惠减免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以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手段来调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各方的相关利益,鼓励行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率先参与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中来,同时国家可探索建立由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办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教学管理、实训基地等方面的优势,让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指引性作用[8]。

(二)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育人管理机制。一是成立学校“政行企校”协同管理理事会。搭建协同运行管理机制,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保证四方彼此的义务和责任。在协同理事会指导下,四方共同参与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二是搭建校企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互补制度。校企共选共建专业的兼职教师人才库(含企业和社会人员)管理制度,学校牵头制定校企合作“专业双负责人”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的“角色互通、身份互认”。三是搭建校企教学互通动态管理机制。校企定期共商专业人才培養方案修订及课程体系调整,促进专业所学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相协调。此外,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业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学校牵头制订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等内容;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深度参与专业实践课程项目开发、企业职场文化素养养成及产业经验型知识等内容的讲授,并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实践)课程教学环节指导。四是搭建协同育人管理平台,构建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共育管理机制。如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岗位实习实训(实践)基地、产教园、科技研发与社会咨询服务等,将学校课堂教学、企业生产、学校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有效增强职业教育和社会产业发展融合度。

(三)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管理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实施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9],进一步明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各自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了产教协同育人与校企“双主体”之间的彼此关系,确立了产教协同育人是校企“双主体”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校企“双主体”地位是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重要前提。

强化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过程,要坚持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紧密对接,使生产服务与课堂教学周期同步,同时校企双方在入学学生(学徒)选拔、师资配备、教学场所、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实施双元化模式。一是入学学生(学徒)选拔方式实施双元化。由学校招生管理部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招生与招工事宜,学生(学徒)分别与学校和企业共同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学生(学徒)在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身份。二是师资配备实施双元化。校企实行“双导师”育人管理制度。企业选聘岗位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学徒(学生)实践(实训)指导教师,实行跟岗实习(实训)、轮岗实习(实训),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对学徒(学生)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和训练。学校遴选专业教师任校内学生指导教师,讲授专业知识、通识课程、基础理论并跟踪学生(学徒)学习情况。三是教学场所实施双元化。以企业为主负责学生专业实践教学的生产实训、项目服务、创新应用传授;以学校为主负责学生专业理实一体化及专业理论课程等教学。四是教学计划实施双元化。学校专业负责人与行业企业一线技术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学生(学徒)专业教学计划及授课内容。五是教学实施双元化。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依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学生(学徒)共同设计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学习、实习实训、实践、创新创业等工作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学徒)专业实践操作技能[10]。六是教学评价主体实施双元化。由学校主体负责对学生理论学习、平时表现等进行过程监控与实施评价;由企业主体负责对学徒生产实训进行考核,对创新作品进行品鉴,对社会服务进行质量评价。

(四)促进专业链和产业链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和区域产业的创新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同步变革与升级的主动调节过程,离不开专业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供给及技术研发的贡献,离不开区域产业对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支撑。构建专业链和产业链的协调创新发展,促进相关产业与目标产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产教融合协调发展相关利益共同体,是职业教育专业紧跟产业,产业引领专业螺旋上升发展的必然途径。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等不断涌现,由原来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拉动经济发展转移到不断依靠创新技术来驱动经济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应紧跟区域社会产业(产业高端)发展要求,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改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要求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形成产业链对接的专业链。

(五)打造高职教育高水平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高水平产教融合发展平台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高度和深度的具体体现,其平台建设一般需要体现三个主要功能:第一,促进校企开展深度合作。这要求产教融合发展平台能为校企开展深度合作探索新的发展合作模式,提供新的合作范式的践行基地,也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平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等合作模式的实践,课证融合式培养、1+X证书、订单式培养等育人模式的试点,工学云混合式顶岗实习管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等治理模式的检验[11]。第二,为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服务。这是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要求产教融合发展平台不断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等成才成长的内在需求。第三,为区域行业企业(产业)发展能力提供优质服务。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大多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要求产教融合发展平台不断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为合作方提供对口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减少企业新进人员培训成本,也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随时提供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不断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及时更新变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社会生产力。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9]5号,2019-03-29.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2017-12-05.

[3]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19-01-24.

[4]梁克东,成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特征与行动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9(13):9-16.

[5]张莉初.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问题与实现路径分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7(3):65-68.

[6]娄梅.现代学徒制破解产教融合“两张皮”难题的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2):56-60.

[7]翟志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路径优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52-55.

[8]崔岩.实践创新:铸就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品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110-112.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10][11]李玮炜,贺定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的基础、需求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5-9.

协商机制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在共享的理念下作出有效机制,能够让全体人民在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的成就感。文章基于作者基层工作经验,在贯彻党中央精神,推荐基础协商民主的实践中,首先阐述了基础协商民主与共享发展的意义分析,并对当前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一步探讨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措施。

关键词:基层;协商民主;共享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提出了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最终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要求在共享的理念下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让全体人民在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建议》中还强调,加强协商是使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的必经之路。只有加强人民民主协商,依法保护人民各项权利,才能真正激发人民主人翁的意识,更好的参与到民主中来。基层作为民众生存土壤,其直接涉及到人民利益的事件多,工作量大。因此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享发展。

一、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促进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的实现,必须通过民主机制的优化、民生制度的改进,才能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共建”中各尽所能;全力保障全体人民各项权利的落实、切身利益的实现,让全体人民在“共享”中各得其所;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使全体人民在“共富”过程中和谐共处。

(一)协商民主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

共建是共享的前提,没有共建就无所谓共享,共享也失去了发展的意义。我们坚持共享发展,不但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全面认识到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以及个人幸福奉献自己的力量,也要注重人人享有,人人幸福。协商民主可以最大限度包容和反映各方面意见建议,能满足各界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愿望,能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力量,从而也能更好的激发人民的建设热情,使全体人民在“共建”中能各尽所能,为共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协商民主有利于落实各项权益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共享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公平正义”是促进共享的良方引子,是共享发展的“牛鼻子”。作为选举民主的补充,协商民主既维护权利,又促进参与,既尊重自由,又重视平等,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保障全体人民各项权利的落实、切身利益的增进,让全体人民在“共享”中各得其所。

(三)协商民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公民精神

共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共同富裕是共享的目的。共享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说从共享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保持全体人民和谐相处是至关重要的。在现实的运转中,协商民主能够培养出健康民主所必需的公民美德,如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妥协和节制个人需要以及集体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协商民主有利于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使全体人民在“共富”进程中和谐相处。

二、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1.协商主体地位不平等

在基层协商民主中,主体间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不平等既包括形式上的不平等,也包括实质上的不平等。前者主要指规定性的、理念方面的不平等,如机会不平等、交流不平等;后者主要指基于地位、资源、能力的不平等,从而造成协商过程中影响力的不平等。

2.协商议题产生随意

在基层治理中,一方面可以协商的议题是琐碎而具体的,另一方面因为相应的法律制度规定的缺失,使得民众参与决策或事务管理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中共中央2015年年初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对于基层协商民主的规定也只是指导性的意见,并非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因此客观上造成了说重大便重大、说协商便协商的随意局面。

3. 协商程序不规范

在实践中,基层协商民主的程序是不规范不完善的,比如前述协商议题产生随意、协商主体的确定不科学缺乏代表性,都源于缺乏一套严格的程序制度,导致整个协商操作过程的随意性。

4. 协商成果转化无保障

协商成果的转化运用情况是协商民主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如果协商成果成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依据和参考,相应的协商参与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激励,协商的质量和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果协商完成,但协商成果最终只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就会严重挫伤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协商的质量将无从谈起,协商的意义也无从体现。但目前,对基层政府协商民主的成果转化还缺乏制度保障谈起,协商的意义也将无从体现。目前,基层政府协商民主的成果转化还缺乏制度保障。

(二)原因分析

1. 观念不对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中,民主只是在基层微弱地发育和传承,专制主义文化传统根深蒂固。一方面政府及其官员将自己的理想角色定位为为民做主;而广大民众也将地方政府官员称为“父母官”,期望他们能够公正执法、爱民如子、为一方百姓谋福利。在这样一种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政府对协商缺乏自觉,民众缺乏主人翁意识,必然影响参与协商的热情,也违背了协商民主中参与各方地位平等的平等原则。另一方面,虽然如今民众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不断被唤醒,但文化的传承性在人们的心理积淀下的臣民意识仍然浓厚,导致了协商民主中一方面民众的参与热情不高,另一方面也客观上助推了民众与政府地位上的不平等。

2. 制度缺失

党际协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以及人大立法协商和政府决策协商,都有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作为制度保证。而作为新生事物,对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规定尚不健全,目前主要体现在前述的中共中央2015年年初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而上述意见也仅仅是粗略的勾画了基层协商民主事项范围。制度的缺失是基层协商民主面临的最大困境,首先是关于协商民主具体制度的缺失,如对于协商的主体确定、程序步骤、成果转化等制度缺失导致民众参与决策或事务管理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是关于协商式治理制度的定位问题,在基层治理过程中 ,由于大多数协商式治理制度都缺乏法定地位 ,导致它们与其它制度关系的混乱,从而致使协商民主只是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性的效果。最后,关于协商的监督机制缺乏问题,在我国目前情况看,基层协商民主还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因此对于协商的监督机制缺乏,也导致协商民主产生随意、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促进共享发展

(一)强化协商意识

1. 政府统一认识,减少阻力

鉴于为民做主的惯性思维以及既得利益影响,在基层治理中引入协商在实践阶段政府内部阻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推进协商民主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政府机关中统一认识,减少阻力。领导干部要有贯彻“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工作原则,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在协商的过程中,要尊重各方,注意少数,要从善如流、兼听各方,凡是能够采纳的意见都要采纳,不能采纳的要说明情况和原因。提倡宽宏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提倡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服人。

2. 民众提高认识,增强推力

协商民主不仅仅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民众来讲也是一种挑战。民众要有协商能力,认识问题是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基层治理中,民众与任何协商主体一样具有平等的地位,有协商的权利,基层治理也不仅仅是政府一家的事,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权利参与。其次要认识到协商民主的意义。协商民主强调公益、包容和共识,这也就意味着协商民主是基于公共利益的一门妥协的艺术,协商过程中要善于理性的包容别人不同的意见,要善于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不让协商民主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而达不成共识。因此,民众要提高对自身地位以及对协商民主实质的认识,为协商民主增加推力。

(二)完善协商制度

1. 制度明晰化

制度的可操作性程度取决于其规范精细化程度,制度设计的细节决定了协商民主的质量。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一是科学规范协商议题,关键是要分类量化,尽可能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二是合理界定协商主体,关键是不能有所遗漏特别是弱势群体以及少数利益者;三是精心设计协商程序,关键是保证协商主体平等对话、达成共识;四是着重转化协商成果,协商成果的采纳与否都应该公开透明。

2. 制度法律化

制度法律化是确保制度权威性的重要渠道。从宏观层面,可以在宪法和有关基本法律中明确协商民主的地位。一是将中共中央正式颁发的一些文件中有关协商民主的要求通过人大立法的形式上升为法律法规,让协商民主具有宪法保障和安排。二是在基本法律方面也就是在选举法中规定特殊的协商程序,在一些重要基本法律如地方组织法、立法法中增加协商民主的地位规定。

3. 完善监督机制

如果设计良好的协商民主程序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以文件应付检查,以会议落实会议,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效,那就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因此要增强程序的刚性,完善以考核、问责为重点建设协商民主的监督机制,克服政府进行协商的不自觉。一是完善协商民主的考核机制,使协商民主实绩与政府及其领导的切身利益挂钩;二是完善协商民主的问责机制。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不履行民主协商的领导职责进行问责,避免协商的选择性。

总之,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使其更加切实管用。要通过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化解矛盾冲突,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努力实现共建共享。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衡阳市委党校)

协商机制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分析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针对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在就业诚信教育中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毕业生诚信就业。

【关键词】校企合作 大学生 就业 诚信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越来越严峻,为了得到心仪的工作,大学生在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呈现出上升发展趋势。尤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校园与社会的交汇之中,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之下,其诚信观念遇到了更大挑战。诚信是我国的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不少企业已经把诚信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把诚信作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去衡量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究其原因是社会、学校、家庭、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面诚信问题的折射,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怎么进行教育和引导。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个人简历“掺水”,就业推荐材料弄虚作假

个人简历一般是用人单位初步筛选毕业生的环节,为了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往往采取各种办法在个人简历中不同程度地进行“注水”,如虚构学生干部身份显示自己的组织协调工作能力;随意修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理想化”的处理;夸大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虚造实习实践经历、社会活动经验等内容。

(二)面试时夸大其词、言不符实

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利用求职技巧,展示自己的技能和特长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毕业生为了签约某一工作岗位,在面试过程中夸大其词,甚至胡编乱造,做出虚假的回答。

(三)随意毁约、违约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骑驴找马”的心态,首先找份工作保底,而背地里又不断地去找自己认为各方面条件更加优越的用人单位,然后擅自单方面毁约。或者签约后,因升学或其他原因既不去签约单位报到也不跟签约单位做任何解释说明情况,单方面违约。

(四)毕业后拒还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不让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失学,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让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近年来毕业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现象频频发生,造成高校和银行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上不良的诚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诚信,从政治领域的腐败到经济领域的造假,再到人与人交往当中的信任危机等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对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准备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示范作用。而就业市场中对于个人和招聘单位的双向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无法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个人和招聘单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行为。

(二)高校就业诚信教育和监管乏力

高校主要从传统诚信观来开展诚信教育,强调学生的自律性,较为重视经济上的诚信教育,但是对学生的外在具体行为表现开展诚信实践和教育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知与行脱节。不少职业院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都采用全程化教学,即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开设就业教育,但基本上是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开始,学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学习成绩以及在校行为表现在将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同时,高校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监管大学生就业中的各种不诚信现象,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成本太低。甚至有的学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违约失信的行为采取无视的态度,比如在学校推荐意见上毫无原则地使用“组织协调能力强”、“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等溢美之词;对推荐材料的内容不认真审核,只管盖章;学生手上同时持有多份《就业协议书》,等等,学校的“纵容”无形中对大学生就业不诚信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因素影响

家庭教育主导着子女思想观念的形成,家长的价值取向、行为对子女有直接的影响。但实际上,对于就业问题,不少家长更关注的是用人单位的好坏,不仅不重视对子女的诚信教育,而且对于子女就业失信的现象,更多是从个人利益考虑,理解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支持“失信”行为。

(四)用人单位自身因素的影响

有些用人单位不切实际地提高用人条件,过于看重毕业生的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书、等级证书等;有些用人单位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了虚假宣传,对毕业生许诺一些无法兑现的待遇;一些招聘单位只想通过招聘会对企业进行宣传,本身就缺乏诚信,这些都助长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违约。

(五)大学生自身诚信就业意识缺失

大学生出现就业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是外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内部因素在起作用。不少大学生并不觉得对于在就业过程中简历掺水、夸大其词和违约等方面的现象属于诚信缺失,诚信意识薄弱。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诚信监督机制,缺乏规范且具可操作的诚信监管和考核评价,对于出现的就业诚信问题的解决途径只在于道德教育。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诚信教育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高职院校一般都会通过思想品德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从理论上培养学生的诚信美德,也开展一系列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包括开展诚信征文活动、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举办诚信还贷教育宣讲会等。但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在就业诚信的教育和引导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就业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诚信教育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不能仅仅认同为一种认知性的教育,更应该体现出是一种养成教育,全程化的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然而在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只是简单地碎片化教学,只是单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内容。而就业诚信教育更被认为是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相关的教学内容没有做出明确界定。高职院校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重专业教学、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企业指导人员也只注重技能传授,缺乏企业职业道德教育。就业诚信教育如果没有渗透或融入到整个专业教学活动中,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中的某个专题的教育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二)就业诚信教育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就业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仅采用理论的说教是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多高职院校对就业诚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对理论认知的讲解上,较为重视系统化地讲授诚信道德相关的概念,引证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实例,没有把诚信教育与诚信实践联系起来。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对简历“掺水”、夸大自己的能力、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等方面的问题,仅认为是就业过程中的手段或技巧,而不是诚信的缺失,导致言行的严重脱节。在学生实习阶段、步入工作岗位的过渡环节常常被忽略,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校企合作为就业诚信教育带来的职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

(三)就业诚信教育深度不够

大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中都提出要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但没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就业诚信教育只停留在面的说教上,深度教育远远不够,没有发挥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普遍存在只管“教”,不管“育”或只“教”不“管”。不仅没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愿去接受和认同相关规范和诚信,而且忽视了对学生在面临诚信问题时的能力培养,如对诚信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解决诚信与利益冲突能力的培养。

(四)就业诚信教育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就业诚信教育不能只局限在道德教化的层面上,不能寄希望于仅通过就业诚信道德教育,学生就能自觉诚信起来,而应该通过制度进行监管和约束。高职院校还没能建立完善的就业诚信教育评价,可以使学生在教育评价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发展、完善自己,利用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评价、对毕业生的反馈评价等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四、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随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改革推进,面对当前高职生就业诚信的缺失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应利用校企合作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就业诚信教育。

(一)构建全员化的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从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到就业诚信教育的全员化,对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绝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而是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均应参与到教育中。就业诚信教育的开展,应依托校企合作进行社会典型案例教育、在职人员现身说法、实习实训过程中体验式教育、专业教师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渗透式教育。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专业课以及专业技能训练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诚信教育,使诚信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这样的就业诚信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财会类专业教师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可结合会计行业中存在的“做假账”现象开展就业诚信教育;检验类专业教师可结合检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开展诚信教育。学校也可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工作。这种寓诚信教育于专业学习的渗透式教育,似乎没有设置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但诚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二)构建全程化的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高职院校,往往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把就业诚信观念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教育、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专业课教育、就业教育、实习实践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生活和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认识和理解到成绩、等级证书、获奖证书、实践经历在求职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培养良好的社会信誉。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

学生诚信观念的确(下转第45页)(上接第42页)立,教育是基础,但客观有效的约束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保证。高职院校要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情况、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奖惩状况、社会实践、实训实习以及信用记录等,并在评优评先、学生干部选拔中将诚信作为一项衡量指标。学生就业时,可作为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诚信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既可督促和保证毕业生诚信就业,又使就业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诚信的知行合一

高职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不仅要利用好企业这个平台提升专业技能,更要融入企业文化当中。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诚信价值观,学生在顶岗实习期真正接触社会,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践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企业导师用诚信的企业精神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认知并培养诚信意识,真正提升诚信实践能力。

(五)注重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级刊物等舆论阵地广泛宣传诚信,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征文、辩论比赛、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特别是邀请企业开展讲座、专题讨论会、观摩学习等实践活动,以及银行参与征信课程教学,为学生实证讲解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后果,积极营造校园诚信的氛围,不断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总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仅仅依靠一方的努力是不可能解决的。就业诚信教育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社会的需要,促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实现诚信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淑娥.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

[2]李晓红,单华,徐燕等.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

[3]张蓉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研究[J].轻工科技,2014(6)

[4]彭容.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8)

[5]邵妍,王永明.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

[6]孙友平.高职高专学生诚信就业教育研究[J].前沿,2013(1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学籍学历管理研究课题(2014ZXS003)

【作者简介】付 光(1962- ),男,辽宁岫岩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责编 何田田)

上一篇:层级证券市场监管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贸易政策变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