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13

时事政治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目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青少年学生依法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能力比较弱,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一些学校学生违纪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数字表明,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了犯罪年龄下降、团伙犯罪和暴力犯罪现象突出等特点。总之,学校的法制教育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初中政治教师,让学生成为一位知法、守法、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公民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的具体做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第一、身为政治老师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政治教师必须明白:要成为政治课堂法制教育渗透的传播者,自己必须具备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较强的法制观念,掌握较多的法律、法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政治课堂法制教育渗透的任务。因此,政治老师平时首先要自觉进行法律知识学习,要熟悉了解法律知识,尤其是与教材 1

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其次,要加大教研力度,加强师与师之间,课与课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互相启发,扩大自身的法律层面。只有自己先懂法,才能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制定出课堂法制渗透教育的工作计划,才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渗透法律知识给学生。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 提高青少年参加法制教育的兴趣,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思想,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深入浅出,以案说法,以法治理,以德育人,把法与德讲到青少年的内心深处。我在教学中力求形式新颖,运用“法制天地”“法制园地”“法制长廊”“法制漫画”“法治现场”等形式,进行多类型、多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创建青少年维权活动,组织参与学校制定的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保障制度。同时开展“模拟法庭”教育,让青少年自己扮演“法官和当事人”,在法制实践中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帮助青少年,时刻提醒青少年,树立正气,改掉恶习,分清“真、善、美”,提高思想认识,在直观现实的法制娱乐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积极挖掘与教材内容相符的法制生活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结合时政,加深学生对法制知识的理解。

思想政治课的灵魂就在于其鲜活的时代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结合时政热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体验生活,关注社会万象,也可以提高认知、辨别、判断、参与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紧跟时政的步伐,时刻关心国内外时政热点,并适当地引导学生联系课本知识来分析时事。例如,在讲到《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就可以引 2

用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损害了婴幼儿的健康这一事件,帮助学生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法制教育方面的时政要在科任老师的指导下有效的和本课要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时政热点作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个窗口,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法制教育。

创设情境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中的“依法纳税”时,创设情景引入一些企业和一些明星的偷漏税行为,帮助学生树立纳税人意识,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偷漏税行为是可耻的,要受到法律处罚。在这个地方向学生普及税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懂得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教育学生以后成为企业经营者或明星时要主动、自觉依法纳税,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联系实际,让“法”融入学生心中。

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渗透,如能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将所见所闻,发生在身边的小事,结合相关的法律进行有机的渗透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许多学生喜欢在校外食杂店、摊贩购买一些“三无”食品,而大部分学生却对“三无”食品了解甚少,这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针对这一现状,课堂上我就联系身边这些实例,有机地进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条款的渗透教育。通过学习,后来学生在食杂店购买食品时再发现食 3

品已过期等情况,学生就懂得要求店主给予退款;店主蛮横不肯退款,学生也会利用所了解的《消费者权益法》打电话投诉,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又如在讲到《违法行为》这一课时,便可以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电动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电动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可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他们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因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给社会带来危害,属违法行为,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能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如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扩阔学生学法的空间。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鼓励或组织学生积极收看、收听涉法影视、广播节目。如电影、电视剧、法制专题节目、光盘、网络视频等,在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结合的立体型、多感官的具体法律情景中学法、悟情、导行,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第五、鼓励学生参与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政治老师要尽可能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在上“我国的宗教政策”前,我提出有关要求,提前一星期布置学生分组搜索、寻找与教材相关法律内容、文章、图片、实物等,然后让学生精挑细选把它们展示在班里,如此对学生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活动,鼓励学生学习科学,相信科学,反对邪教,珍惜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断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政治课堂教学情境之中,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辩论,成为自觉接受法制教育的小主人。

第六. 要把握法制教育在思政教学中渗透的时机,讲究法制教学渗透的艺术和技巧。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渗透的相关知识,才能找到法制教育的契机。法制教育的渗透不能由教师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要创设情景教学,选择时机渗透,因材因时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把思想政治课上成法律课,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法律条文,简单地宣读机械式的口号;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讲究法制教学渗透的艺术和技巧,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法律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思想政治课堂可以用于渗透法制教育 5

时事政治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通过比较和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异同,开阔视野,借鉴吸收,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本文试图对外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及方法的介绍和对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主要著作和理论研究作一简要概述,为继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供理论资源。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经历了探索、调整、改革、完善的过程。回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演进总结课程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理论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几十年来,国内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就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文章或是专著颇为丰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一直受到广大学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视和关注,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出台以来,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研究。相继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学术刊物,如《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模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进行了阐述。比如石云霞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系统全面地考察了新中同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历史发展,特别是深入考察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恢复重建的基础上,先后进行的三次重大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进一步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概括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对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顾海良、佘双好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则从密切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思想理论发展的新形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与发展问题作出了多方面的回应和思考。骆郁廷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则从理论与实践、纵向与横向、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代价值、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历史发展、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国际视野,为遵循和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规律,切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创造力和说服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顾海良等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则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境遇为宏观背景,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思想道德素质等规律为基本任务,从理论、历史、现实结合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问题行了全方位透视。主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则从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重大价值、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社会环境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构想、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等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张耀灿《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1期)中认为,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杨瑞森的《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5期)中提到,把课程设置的改革建立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课程设置的改革必须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段忠桥、周华珍《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沿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4期)则以党和国家有关文件为基本线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沿革作一考察,以期为我们今后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一个历史的视角。牟德刚《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沿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10期)则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的逐渐演变、依次更替的课程体系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1期)中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课程体系学科化,即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与依托学科建设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的高度理解和阐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二是教学内容学术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教学内容在加强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中得到发展;三是语言表达生动化,要在大学生面前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之美,就必须从教学语言上,把抽象寓于具体、晦涩寓于生动、概念寓于形象、理性寓于情感;四是教学方法多样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性与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统一的特点,决定着教学方法上的多样化。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研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不够全面,很多学术文章只是泛泛阐述课程设置的演进过程,而不是全面研究,研究成果显得肤浅和零散、不够深入和不够系统。二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体系不严谨,教学内容重复。三是研究成果不少是重复的,创新较少。

二、国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各国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外一些国家并不像中国一样,有一个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无名有实。尽管他们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但是他们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他们虽然没有明确设置什么学科和相关的课程,但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渗透进其他学科之中。国外许多国家都以不同的名称如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对维护其国家的社会体制,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体现在许多学科当中的,内容十分丰富。尽管美国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是它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是以通识课程来展开的,通识课程在美国是针对高校学生开设的关于人类生活的、道德的教育,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念的教育。英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传统。英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有特设色,英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普遍通过开设宗教和道德等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以培养有德行、有智慧、有礼仪和有学问的绅士,注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激发,循序渐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注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人道化、人文化思想,使之意识到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遵守宪法和法律,在人与人之间,在各国人民之间,以及不同的认知、民族、宗教和社会群体之间能相互谅解与合作。新加坡特别重视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研究培养,它是一个以国民道德素质高而闻名世界的亚洲小国。新加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培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体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新加坡人”意识;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儒家文化,继承儒家文化精华,树立东方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大学生竞争、合作意识以及创新、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以适应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发展国际化的需要。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消化和吸收他国文化为我所用的民族,因而日本文化实际上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杂糅体。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忠君爱国的思想。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个性教育、劳动教育、国际化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提供教育机会,避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科书的统一化,采取直接的灌输和隐性课程的相结合,特别是历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对于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各不相同,我们可以进行比较和研究,不仅是为了把握其变化的规律,而且是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交流,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借鉴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进行正确的评价、分析批判,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我所用。以其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梁桂麟,徐海波.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沧山.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建武]

时事政治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 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法律是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国家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有力工具, 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都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法律规范作用的发挥, 除了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外, 更重要的是国家法律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主义法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共同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因此, 维护社会共同利益, 实质上也是维护人民群众个人的合法利益。社会主义法的这种特性如果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认识, 是完全可以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的。法律一旦得到社会公众认同, 人们就会自觉地遵守它, 自觉地维护它的尊严。因此, 加强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 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法的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教育人民尊重社会公共利益, 遵纪守法。

我国社会主义法已经把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规范和基本原则 (如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正当利益等) 规定为法律义务。因此, 遵守社会主义法律, 就是遵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原则。这些基本规范和基本原则, 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义务, 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义务, 是最起码、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 所以, 只有自觉遵纪守法, 才谈得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宗旨。因此,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任务。

2 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 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社会主义法制首先要求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活动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规定, 其次要求全体公民、社会团体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因此, 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守法, 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自觉运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

道德的基本功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这种调节主要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是, 人们这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 而恰恰是个人对社会约束和社会控制的认同。社会主义法由于体现和维护了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并且使个人合法利益的实现获得有力保障, 它所确认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可以为广大社会成员接受并认同。所以, 通过法制教育, 使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要求和规范深入人心, 进而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外在德性要求、外在规范和约束转化为内在德性要求、内在的规范和约束, 将道德义务转化为道德良心, 将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 道德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因此,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的基点上。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特点在于它有深刻的道义基础,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人类进步思想家多少代人谋求实现的平等、公平、正义、法治、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等原则真正作为指导思想和价值标准的法律意识。它包含着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它培养人们的自觉守法精神, 培养人们的自律能力, 培养人们的正义感和自尊。它使人们意识到违法就是耻辱。因此, 它也是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法律意识。也因此, 没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就不可能有高度的道德意识, 法律意识低下就意味着道德意识低下、思想政治素质低下。所以, 加强法制教育, 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3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内容,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作, 只有做好基础工作, 其它工作才能够有效展开, 才能够发挥作用, 这是不言而喻的。

社会主义法通过惩治违法、打击犯罪来保护和教育人民, 同时, 社会主义法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这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不仅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方面起着保障的作用, 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方面同样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大致可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社会主义法在这两个方面的建设中都有重大的作用。在文化建设方面, 国家通过立法和执法, 保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文化事

(下转1 3 2页) (上接1 3 0页)

业、卫生事业等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人民提供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和体育文化活动, 为人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文化基础。

在思想建设方面, 它通过自己的调整职能和教育职能, 直接实现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的巨大教育作用, 表现在它体现了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的世界观和道德观, 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是非善恶观。惩恶扬善是社会主义法的基本作用之一, 所以, 人们从法律的肯定与否上, 便可得出判断是非善恶的一个正确标准, 并以这个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来教育人民、团结人民, 武装人民的头脑, 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主人翁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等等, 教育人民爱祖国、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这些既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法的思想教育作用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它必然体现这种世界观和科学理论, 并以这种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 它在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方面必然能够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它为培养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信念,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 我认为, 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加强法制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这一基点上, 逐步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 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精神, 进而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意识, 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净化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灵魂, 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法律和纪律教育、约束和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 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当然,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不能仅仅限于法制教育, 而应该进行诸如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但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了。

摘要: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内容,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作, 只有做好基础工作, 其它工作才能够有效展开, 才能够发挥作用。因此, 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加强法制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这一基点上。

时事政治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的发展。大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数量的增多质量却没有相应的提高, 相反, 大学生的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避免社会上大学生的违法违规的现象的发生, 特别是在新时期对大学生的要求变得更高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

二、法制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 良好的法制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着推动作用, 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仅改善了我过的法制教育, 还促进了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 可谓是一举两得。

( 一) 提升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内在要求

准确地来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品质、法制素质之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1]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高校法制教育以及法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对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个大学生的法制素质如何可以间接地展现出其思想道德素质, 法制素质主要通过外在的遵纪守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行为、以及内在的法律知识的掌握表现出来, 作为一个有思想道德品质的大学生就应该遵守法律的要求, 切实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身应有的义务。良好的高校法制环境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的支撑, 需要完善的法律教育的宣传活动, 要有安全的校内治安, 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 是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 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应有之义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 高校的法制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2], 因此它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此, 优化法制教育环境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在要求。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有很多种环境因素, 比如说经济、政治、政策、文化、网络等,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只有这些小环境因素有序的发展, 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种种的小因素之间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只有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减少更多的阻碍, 在教育的过程中一路直上, 大环境中的经济发展了、法制健全了、思想自由了, 教育才能有所保障。

( 三)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法制教育宣传在西方国家受到了重视, 并且将其纳入了大学教育之中, 完善的法律教育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其法律意识的重要保障。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法制素养、道德素质、政治素质, 它们三者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身处于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目标的实现依赖的是法律秩序和手段, 社会主义道德发展依赖于政治目标的实现。

新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置于法制教育之下, 只有高校健全自身的法制才能加强法制管理, 很多高校在实际的发展中并没有做到依法治校, 导致法制教育不健全。随着大学生素质日益低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是其责任和宗旨, 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 因此在法制的规范下进行管理是很必须的。

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法制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 在高校的教育中, 二者不分先后, 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健康有序的法制教育和环境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为其提供健全的法律依据和管理。

总而言之, 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维持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促进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4]

三、法制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一) 创建法制教育环境

在法制教育视野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必须立足于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切实地提高学生对于法制的认同感,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事实上, 如今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 教育质量并没有提高, 教育活动并没有真正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以及素质方面都是有欠缺的, 特别是高校的法律环境过于薄弱, 导致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知识十分缺乏, 高校在法制教育的环节不仅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 还没有完善的课程设置, 无论哪方面的资源都比较匮乏。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形, 高校更应该注意到建设法制环境的重要性, 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和思想观, 使其深刻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以及法律在当今社会中的不可或缺性, 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 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就必须将其融入到教育之中, 通过这个措施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建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为思想政治教育扫清了障碍。

( 二) 促进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1. 将法制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的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相似性, 特别是在本质以及诉求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 [5]因此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根据我国高校现阶段的法制教育现状来看, 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制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不仅课时少, 而且接受的内容很广, 广而不精。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的立足点, 也是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的重要渠道, 多而杂的法制教育内容如果不加以筛选, 就会导致学而不精, 不能切实地学到法律知识。因此为了促进法制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普及教育的方法, 改变教育定位, 要侧重于大学生的法制以及思想政治的教育, 它们之间的结合给任课老师提出了要求, 老师能否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是转变的关键。为了改善教育现状, 可以专门开设相关的法律讲座以及法律选修课, 以供学生选择和学习, 在此基础上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接起来, 将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促进两个方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将法治精神融入到日常环境

法制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生活性, 与生活紧密相关, 因此二者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于课堂上的知识讲授, 更重要的是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课堂上的知识灌输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法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不仅要注重理论的传授, 还要注重实践, 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 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活动, 来促进学生的法制素养和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提高,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使其产生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意识。

比如说, 各高校可以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和教育专家, 来学校开展法律知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和活动, 并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 通过讲座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认识到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 去敬老院帮助老人, 开展扶贫活动等等, 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责任心, 锻炼大学生的书本知识, 将其从理论转化成实际,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力量, 感受社会主义的温暖。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园实践活动都有效地将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了一起, 通过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品德, 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3. 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就要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 因此加大学校法制宣传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是对传统的具有时代意思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理论的宣传和教育, 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由于这些内容理论性很强, 所以为了使其更好地传播必须与学生的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和道德问题紧紧地扣在一起, 让他们感受到接受法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行法制、思想政治宣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起学校的各个资源, 通过多种途径和媒介来传播相关知识, 宣传不仅要在校园内进行, 还要发动一切能够发动的力量, 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的完整性和持久性。

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法制教育的视角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依赖的就是教师, 老师在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 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高校的法制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在知识水平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为了保证教育质量, 学校必须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 从而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知识, 提高教育的成效。

四、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社会的栋梁之才, 也是我国的希望, 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 法制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只有加强二者的教育, 才能切实地改善大学生素质低下的现状,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摘要:在如今多元文化相互冲击的时代下, 大学生的素质普遍较低, 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 法律教育与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者对后者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系着后者的教育质量,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在法制教育视角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具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法制教育视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玉飞.法制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J].林区教学, 2015, 03:78-79.

[2] 冯晓卡.法制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1.

[3] 杨延圣.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考试周刊, 2008, 30:131-132.

[4] 贾斌.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指导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意义[J].知识经济, 2011, 07:77.

时事政治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两者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德育教育。如何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能性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及完善个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及可能性。

(一) 体育学科是学校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连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达出来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体育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能及的,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方法如下:

(一) 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

(二) 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三) 激励竞争法

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四) 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

(五) 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好的形象,会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会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

小学时代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发育完全,思想存在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就学校来讲,不断深入,全方位地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十分重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竞赛和课余训练等工作,这些课外体育工作更拓宽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领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捕捉德育渗透的时机,加强德育渗透,根据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表扬、鼓励与批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重视加强与各班主任、德育处等工作人员团结協作,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受到连续、科学、全面的教育。

四、 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的良好心理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事政治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培养青少年健全的法制意识,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喀什师范学校为例对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进行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在法制教育方面存在学生法律知识掌握不足、法制课程设置不明确、法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以及法制教育活动不受欢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改革法制教学形式,丰富法制教育活动。

关键词:中职学校 法制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喀什师范学校法制教育实施情况

自2009年“7·5”事件和一系列暴恐案件频发以来,国家意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新疆地区的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开设相关的法制课程以及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自2014年起全疆中小学每学期开学前集中一个星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每学期必须请法制副校长做至少一次讲座,此外,各学校还结合4月法制宣传教育月、12月4日宪法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讲座、知识竞赛、黑板报等。

目前,喀什师范学校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一门课程,开课时间为一个学期,课时为每周两节,使用的教材为张伟主编的《职业道德与法律》。2015年4月,喀什师范学校颁布了喀什师范学校普法依法治校暨自治区第二十五个综治月活动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为“紧紧围绕自治区第二十五个综治宣传月活动的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综治宣传月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抓好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校师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喀什师范学校法制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对三个年级的5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其中10.2%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几乎没有;22.0%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很少;47.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15.3%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比较多;5.1%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足够多。可见,掌握比较多和足够多的法律知识的学生占较小的比重,而几乎没有、很少掌握以及掌握一些法律知识的学生占较大的比重。这说明了当前学校的学生存在法律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

23.7%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很明确;39.0%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比较明确;22.0%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明确程度一般;11.9%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不太明确;3.4%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不明确。可见,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很明确和比较明确。同时,也有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法治教育课程设置明确程度一般以及不太明确和不明确。

在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的评价方面,39.0%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很满意;32.2%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比较满意;18.6%的学生对法治课教学的考核觉得一般;8.5%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不太满意;1.7%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不满意。可见,有将近30%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满意程度不高。

在学生对法制课教材的评价方面,13.6%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教材很满意;22.0%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教材比较满意;25.4%的学生觉得法制课的教材一般;27.1%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教材不太满意;11.9%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教材不满意。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觉得法制课的教材一般以及不太满意。

在对法治课讲课效果的评价方面,27.1%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很满意;37.3%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比较满意;11.9%的学生认为法制课的讲课效果一般;15.3%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不太满意;8.5%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很满意。可见,有大约35%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评价不高。

在对法治课授课老师的评价,20.3%的学生对法治课授课老师很满意;39.0%的学生对法治课授课老师比较满意;27.1%的学生觉得法制课授课老师一般;8.5%的学生对法治课授课老师不太满意;5.1%的学生对法制课授课老师不满意。可见,有大约40%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授课老师评价不高。

22.0%的学生经常参加法制活动;59.3%的学生偶尔参加法制活动;15.3%的学生参加法制活动的频率一般;3.4%的学生极少参加法制活动;没有学生从不参加法制活动。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偶尔参加法制活动。

对法制活动的态度的调查:其中11.9%的学生很喜欢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39.0%的学生比较喜欢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27.1%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的喜欢程度一般;11.9%的学生不太喜欢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11.2%的学生不喜欢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可见,有大约40%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的喜欢程度不高。

三、改善学校法制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喀什师范学校学生法律知识掌握不足,以及在法制课的课程设置以及法制课的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确定教学计划。学校应以大纲的形式将法制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明确规定法制教育在教材编写、学年编制、课时分配等方面的要求,切实做到“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使法制教育进入规范化、经常化、正规化轨道;使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体系化、持续化,以确保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

(2)设置多样化课程。学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多样化。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规定《职业道德与法律》是法制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学校必修课,但由于课时问题,学生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比较有限。考虑到法制教育对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的实用性,喀什师范学校可以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这一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合同法》等实用的法律课程。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相应的法律课程,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开设《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课程。

(3)丰富教学内容。学校法制教育在内容方面应尽量丰富化。法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结合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切实了解社会和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法制教育的内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一定的法律基础。

(二)改革法制教学形式,丰富法制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对法制教学效果评价不高以及对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的喜欢程度不高等问题,学校应改革法制教学形式,丰富法制教育活动。

(1)改革法制教学形式。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并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

(2)丰富法制教育活动。针对当前喀什师范学校学生对学校举办的法制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以及喜欢程度不高的情况,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利用校园广播,开设有关法制教育的栏目;利用学校宣传栏张贴相关法制宣传资料;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增设法律刊物;班级增订一份法制报刊;定期的组织法制讲座,举办各类法制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此外,学校还应开展班团会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以及节日纪念日活动等多种活动。通过以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法制文化,增强学生法制教育的意识。

上一篇:项目全过程电力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独立学院的危机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