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24-05-23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精选14篇)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第1篇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08年春)

任教班级:高一(3)一(5)辛宗国

一.整体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总体情况不错,全年级语文平均分在98分以上。没有出现低分学生,低分率为零。

本试卷很好地体现了借课外文本考课内掌握的知识积累、能力迁移内化的命题思路,有立足点,立足课内已有的知识,比如第2题考的是与课文《琵琶行》相关的古典文学知识;有拓展面,拓展类似的比较阅读,比如课文中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现代文阅读第二篇就使用了南茜·黛在奥柏林大学2003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

现代文阅读方面:

情况及分析:第一大题得分只在4-6分左右,尤其是第10题丢分情况较为严重,在做这道仿写题时,学生由于积累的古诗词有限,虽然知道题目中提示过要切合语境,无奈大多数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第12题在回答时句意表达残缺的情况比较突出,暴露出学生整合信息能力的不足。现代文阅读第二大题得分多在11分以上,但虽在考前一再强调注意审题,遗憾的是仍有部分学生将选择“不符合”误看成选择“符合”文意。

思考及措施:目前,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所提供的文本,而是需要拓展、整合相应知识、文本,作“知识包”式的系统或系列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识的迁移,能力内化。为此需要加强专项积累、整合阅读及方法指导。

文言文阅读方面:

1。情况及分析:第一大题得分多在5-7分左右,典型错误是在填写课文《琵琶行》空缺的诗句时存在较多的错字、漏字现象。第二大题得分多在8-10分左右,典型错误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在重点字、句上跳过漏过,在解词和翻译上还较多存在“臆想”的现象,解答不落实,不到位。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差,另一方面也说明文言文阅读积累得不够。

2。思考及措施:本试卷涉及的识记,更多落实了课内文言读本和古诗词的内容,认真准备了的学生得分较好。所以文言文积累、阅读及训练仍是需要切实落实的重点问题,“活”的能力一定要借助于“死”的积累和积淀,这是教学及学习的规律。

阅读方面总起来看,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是第二篇文章得分情况较第一篇为好。其中,选择题得分率相当高。这次的所选文章,学生普遍反映在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上不存在障碍,在对细节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感觉。问题主要在于回答时不能很好地对信息予以整合,以至表达残缺。有相当一部分题目只能在文章中找到部分现成的答案,而另一部分答案要靠整合归纳才能得到。而学生往往不情愿花时间自己组织语言,浅尝辄止,过度依赖文章提供现成答案。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急需提高。

写作方面:

作文得分集中在30分附近,学生的典型错误主要是由于被所给材料的表象所迷惑,误把手机作为话题,不敢脱离手机说开去,没有触摸到材料的核心,甚至出现了大谈手机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文章。虽然平时训练的时候就注重了对材料的分析,但看来以后还要强化这方面的指导,同时避免在学生中出现只重话题作文而轻视材料作文的倾向。

二.考试成绩达到学期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让几个语文偏科严重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改变,为他们整体成绩的提高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所教班级平均分超过其他几班平均分。

三.落实了教学计划中的教与学及课标的实施要求

事先做好各个文本的钻研设计,事先整合、补充好各类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电子备课、课件制作。

上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新旧知识的迁移,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联想能力和“会用”能力。

让学生摘录、整理好讲述过的知识及文本资料,养成良好习惯。

4.每周规定阅读3000字,写作及摘抄800~1000字,每天记住1首诗(词)或1句名言警句。

5.课外准备一本文言文阅读训练,每周不定期做2篇。

6.加强“自由状态下”的写作训练。

四.落实了计划书中实施教学的保障措施

确保课堂教学的良好次序及氛围。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鼓励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以自己的勤学、真情影响、感染学生,形成共融共进的师生关系。落实好阅读、摘录,切实让学生记住一些好的事例,基本的一些名言警句及诗文。指导好写作思路及语言表达取胜的一些基本模式。比如说怎么用好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

五.后阶段的思考及对策

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仍有待改善,这是学习的前提,必须紧抓不放。还要花时间和精力,付诸耐心和恒心管理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学生的语文积累仍是一个需长抓不懈的重点自己仍要不断学习、开拓,不断提升学养和境界。

2008年6月

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谷城县二中辛宗国

一 本期的主要任务

1. 完成本期教本和读本的教学任务;

2.加强基础练习,落实单元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3.加强备课工作,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

二 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三 教学工作

(一)必修课

1.教本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

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1—8(诗歌)

第二单元9—20(唐宋诗词)

第三单元21—31(中国现当代散文)

第四单元32—44(中外说理散文)

第五单元45—55(宋代散文)

第六单元56—65(明清散文)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单元检测

本期安排4个单元检测。命题分工如下:

1.第五单元检测题命题人:辛宗国

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命题人:龚贤富

3.第六单元命题人:张云

4.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命题人:李玉娥

(四)课时进度

1.全期21周。按授课18周(除放假和检测考试时间)每周5课时计,全期共90课时(预计)。单元检测4个,安排5课时。

2.具体安排

教本:8课时ⅹ6单元48课时

读本:30课时写作:10课时机动: 2课合计:90课时

2008.9.8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第2篇

高一年段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试卷特点】

1.本次高一语文考试用卷在内容上兼顾课本语文知识积淀及课外语文能力发展,力求体现新教材特点、教学大纲以及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结构上与去年市统考卷题型相仿。关注高中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开放思维、创新能力。

2.个别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象文言文,现代文;题量适中。

【成绩概况】

1.全年段的总平均分86.32及格率41.12最高分114;各个班级

除实验班外各班较为均衡.2.背诵得分较为理想,说明他们的课外落实程度较好,3.文言文得分比较不理想,这主要跟这次的试题较难和他们还

没经过系统的复习有关,以后可以在题型的答题技巧上多些指导.4.作文总体较差,需加强训练.5.其他详见成绩分析表.【答题分析】

1.教学成效:

⑴背诵的得分情况说明学生课后落实程度较高.⑵能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虚词及文言现象.⑶能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简单技巧,得分情况较好.2.存在问题:

⑴学生基础较差,上课态度不是很端正,每班都有个别学生上课

睡觉讲话的现象出现.⑵知识面较为狭窄,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写作水平的发挥.⑶作业不能很好的按时按量完成.⑷预习课堂复习不能有机统一.【教学策略】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第3篇

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虽然身体发育比较良好,但是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如果没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就有可能造成不伦不类的结果。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的特点,将有效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一、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鉴赏这一门课程只是作为一门辅修课出现在高中教育当中,由于对高中美术教育的忽视,所以,学校对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投入甚少,教学资源严重的不足。这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大量的鉴赏材料,即使有一些美术鉴赏材料,也不符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这就会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起到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匮乏

当前,高中美术老师的师资队伍令人心忧。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各种滞后性观念的影响,高中美术在教育中一直得不到重视,因此,学校对美术老师的选择比较随意。很多学校选择老师的时候不是立足于老师的专业水平出发,而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没有专职美术老师的学校便以闲职老师来代替,但是这些老师对美术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的比较少,专业知识匮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教学时只是以学生的随意画为主,无法传授美术文化的重点知识,对于美术鉴赏中的技巧方面的指导更显得薄弱。这种高中美术老师整体师资力量的匮乏,给学生的美术学习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链以及对美育知识等基本美术素养的欠缺。

(三)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高中美术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美术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化现象。很多老师认为美术不会出现在高考中,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美术教学中,缺乏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久而久之,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低下,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教会了学生学习美术,无法为美术的学习植入新鲜的东西,为美术鉴赏课堂创造新意,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美术结构的充分性认识和正确理解美术文化的精彩内涵。

二、改进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尊重学生心理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都是无法避免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事实的,其实美学史逆反心理是高中学生在心里建立自我意识、自我保护的一种现象,形成自己独立自尊的人格。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学生过程中,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心理。所谓尊重,就是做到不强求,不进行压迫学生促使他们达到学习的目的。美术鉴赏这一门课程是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发展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价值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观点。

例如,在学习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让学生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去活动审美感受,从而使学生逐渐提高审美能力。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知道,很难独立完成鉴赏任务,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应该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语言地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思考、交流、讨论,否则就失去了美术作品鉴赏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民族文化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时,由于教材对青铜器纹饰介绍比较少,因此,教师应该查阅大量资料,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知识面,使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三)采取轻松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课不同于其他必修科目,如果按照其他科目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既然美术鉴赏课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轻松的教学方法,所谓轻松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放任学生而不管,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利用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美术鉴赏,提高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

例如,通过与时代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来开展对古典美术的鉴赏活动,以及如何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培养他们去热爱人生、热爱他人、热爱生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作文高中美术教师,应该起到足够的重视,积极寻找改进措施,为学生的鉴赏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

摘要:目前,高中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优异成绩,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美术鉴赏依然得不到重视。因此,本文高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进行了浅析,并结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改进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策略,为促进学生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美术鉴赏,高一学生,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闫少华.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

如何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 第4篇

关键词:高一物理;学生;初中;思维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有与之对应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这个“衔接关”和“台阶”是历年来高一物理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

一、努力平缓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细心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结点

现行教材在降低物理难度问题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知识内容的设置和能力要求上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得这个“台阶”从教材上趋于平缓,为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铺平了道路。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客观难度,决定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就教学准备而言,应注意以下细节:

1.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物理知识上的“连结点”和“间断点”

所谓“连结点”是指初中已零星学过的、定性的、简单的,到了高中要进一步拓宽的知识;所谓 “间断点”是指初中未学过,但学生已有所感触、有所介绍的知识。它还包括应用数学工具和文字表达方式、方法。把握了“连结点”就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明确了“间断点”,就能及时填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调查、分析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前概念”和学习物理的“前习惯”

学生头脑里已存在的,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叫“前概念”;学生在初中养成的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叫“前习惯”,摸清了“前概念”与“前习惯”就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及时矫正错误概念和不良学习习惯提供了可靠依据。调查的途径有:精心设计的问卷、上新课时提问和观察以及课后的作业等。

3.介绍高中物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明确高中物理的能力要求和学习要领

新课伊始,就应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科的特点,包括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学习要领以及学科能力要求等等。

二、注意初高中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把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当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其次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单位及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指导学生 培养物理思维

高一学生最不适应的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尤其是一些喜欢记忆结论的学生,他们忽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感觉“听得懂”,解决一些套用公式的题目也挺简单,但是解决一些实际物理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这是大部分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核心,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定源于对物理现象的分析与思考,因此要求学生尝试着将教材作为指导我们学习物理的说明书,不要急于去看书上的结论,更不要急于去做练习题,试着将物理现象中的规律寻找出来,找不出来时也要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必然收获较大。复习时则要求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和消化,有些物理问题课堂上没有及时理解的,课后与同学讨论,向教师讨教,或查阅资料。总之物理的学习重在分析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课堂是物理学习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探究物理现象,寻找物理规律的活动过程。因此首先要注意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物理现象,得出物理规律,积极参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构过程,要准确地理解概念和规律,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而是科学研究的思维。 其次要在规律的运用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物理规律是在运用中不断深化理解的,不可一味套用公式,要分析用什么规律,为什么要用这条规律,怎样运用,有无限制条件及注意点。当然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达题意,提高用物理图形表达题意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高一刚开始很多学生还有较高的兴趣,但是随着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物理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习物理.究其原因,教师不善于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或建立物理模型的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仔细分析物理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是根据物理模型编拟出来的.教师之所以一看到试题就能解,是因为分析已知条件后,他的脑中就出现了该试题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以及该模型的特征和规律.所以解题时必须首先正确还原“物理模型”,能清晰地认识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高中物理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在高一力学中构建了无数的物理模型.例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光滑斜面等等.学生平时所做习题,往往接触到的都是经简化的物理对象、情景,学生无须再做理想化处理的工作.而物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恰恰就是能对物理现象、情景进行理想化的抽象,建立相关的模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物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清晰地构建出情景条件的物理模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活思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第5篇

所做工作:

基于学生基础不好,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相对较低,以及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等实际情况,在本学期教学中采用以下具体做法。

1、重视明确课前预习要求,加强课后复习的要求和检查的力度。

2、定期列出课文重点字、词、成语,反复测试复习,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课文需要背诵篇目则采用逐个背诵,反复默写的方式,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住背诵内容。

3、针对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精心准备,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发散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说,敢于表达自己,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每课结束后设计一篇和课文相关的作业,通过认真批改和反馈指导,使学生写作能力获得提升。

4、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通过课前3-5分钟演讲,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5、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谈话,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了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综合分析后应用到备课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另外,和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以前学习语文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考试分析:

这次考试试题难度适宜,对各种阶段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兼顾。本次期末考试学生知识良好掌握基础,比如,背诵默写。比如选择题第一大题的第一二三小题大多数学生都拿到分数。另外,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一定提升。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从本次测试看较多学生没有认真复习,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弱。答题时泛泛而谈,表达缺乏条理,语言组织能力有些欠缺。另外想创新而不得其法,显得不伦不类,文不对题。作文模仿成分较重,思想贫乏,且素材单一。

努力方向: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课本字词成语和背诵篇目的训练,夯实教学基础。同时继续重视明确课前预习要求,加强课后复习的要求和检查的力度。

2、授之以渔,提高解题方法。课外阅读题丢分现象很严重,学生答题时因泛泛而谈,表达不清而丢分。因此,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给学生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的语文学习能力。

3、“得作文者得天下”,这次作文,很多学生思想贫乏,素材单一,不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因而难以拿到高分。本学期我们决定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具体做法是每周一篇周记,每天摘录一句优美句子,通过认真批改和反馈指导,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高一生物期末教学检测质量分析 第6篇

学校:麻栗一中民中

姓名:朱传洪

本次评卷我们生物评卷组的五位老师严格按《麻栗坡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评分细则》要求进行评卷,实行流水作业,以公平、公正、合理为原则,做到了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不偏宽,偏严,也不从欣赏,兴趣等出发点给分,自始自终标准统一的要求,完成了县教育局交给我们的任务,现对高一生物本次检测作以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题型及分值比例

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分为两个大题,前40个小题为选择题,其中每个小题1.5分,共60分,41-45题为非选择题,共40分。

2、试卷内容

本次测试的试卷内容覆盖了高一生物必修1的部分内容和必修2的内容,其中必修1内容占24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考查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3分;第一章第二节考查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1.5分;第二章第二节考查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6分;第二章第三节考查了伴性遗传3分;第三章第一节考查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分;第三章第二节考查了DNA的分子结构15分;第三章第三节考查了DNA的复制1.5分;第四章第一节考查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3分;第四章第二节考查了基因对相对性状的控制1.5分;第五章第一节考查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5分;第五章第二节考查了染色体变异1.5分;第六章第一节考查了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8.5分;第六章第二节考查了基因工程及其应用6分;第七章第二节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4.5分。

3、试卷分析 纵观全卷,结合学生考试结果和试卷试题分析以及评卷教师的反馈意见,本次试卷测试到了必修2的部分重点内容,难度,深度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相符合,与课堂习题贴近。但是必修1的教学内容偏多,与局上发的测试范围不相符,试题难度不大,知识覆盖面基本到位,能体现出新课改理念,从新课程标准出发和素质教育的内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考查少了一些,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基本能够突出,基础知识方面的题型较好。在试题中小分过多,题量偏大使得阅卷速度较慢,学生答题时间不够。

二、对学生考试情况分析和对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1、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本次高一生物教学检测中,最高分为73分,最低分为8分,平均分为34.01分,优秀人数为0人,及格人数为21人,及格率为1.9%,优秀率为0%。从学生总体得分情况来看,选择题的第1、2、3、4、5、7、8、9、10、17、18、31、35、39、40小题得分率较低,不到10%的同学得分,非选择题的第41题(1)、(3)、(4)、(6)、(7)小题,42题(2)、(3)小题最后一空,44题得分率只有20%左右,44题(2)小题得分率较高其余的得分率不到8%。

2、得失分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分数最高分为73分,最低分为8分,可以说是差距较大,相差65分。主要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差距较大,答题的技巧、规范、书写等各方面有待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和改过。如本次评卷中发现有以下各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基本原理、概念、规律理解不到位,基础很不扎实。特别是学生对基本原理、概念、规律理解记忆不到位,题型稍有变化就不理解题意,是导致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对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不能正确地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解答问题,学生粗心造成的失误,实质上都隐含着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问题。如44题无子西瓜的育种得分率很低。

二是生物学中有关计算的规律、方法没有理解和掌握。如10题得分率不到10%。三是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实图读图能力较差。如7、41、42、43题丢分严重。

三、改进建议

通过学生得分情况和失分情况分析,我们教师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联系,多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讲解教材,让学生易学易懂,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对于必修2的教学由于概念原理多,学生理解记忆困难,还涉及部分概率的计算。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教给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方法和有关计算的方法规律总结,并用习题来进行理解运用。

3、在教学中重视双基教学,强调生物学常用词语的书写规范等。如基因的写法。

4、训练学生的实图读图能力。

5、多认真批改作业,讲评作业。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第7篇

一、试卷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试卷采用2013年高考试卷,从字词、句段、阅读、习作等方面对学生的只是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联系教材有所拓展,关注学生的能力,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又加大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验收。争取通过高考题的磨练,使学生适应高考题的难度,形成流畅作答高考题的难度,为三年后的高考打下基础。

二、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八班实际参加考试人数33人,及格人数4人;九班参加考试人数38人,及格人数3人,整体情况比预期要好,但还有待提高。

三、答题分析

整观卷面,大体情况较好的是阅读类和名篇名句默写,说明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较好,对所学诗句的记忆很好。而对分最多的是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两题,原因在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力不够,基础不够扎实,诗歌鉴赏能力有限。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第8篇

在过去几年中, 山东高考英语科目取消听力, 英语教学主要以单词、语法、阅读为主, 很少涉及语音方面。然而, 新形势下的山东高考英语科目采用全国卷, 使英语口语的学习再次成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重要部分。掌握好语音, 不仅为学生在高考英语听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保障, 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法和词汇, 发展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 促进学生高考英语整体成绩的提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对学生的语音学习作出了要求:“能在交流中使用恰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来表达个人的意图和情感等” (教育部2003) 。语音教学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发音、音标、重读、语调、节奏,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的。

二、高一英语语音教学现状

虽然高一阶段是掌握英语语音的重要阶段, 但英语语音教学仍然没有得到重视 (郭燕2007) ,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缺乏系统的语音教学

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只是在教授学生记忆单词和分析课文时, 才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读, 因为是集体朗读, 所以对学生出现的发音错误不能及时地进行纠正。像许多教师认为的一样, 笔者也曾认为学生所读单词、句子和课文都涉及语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单词、句子读对了, 语音问题也就解决了。这实际上是把语音教学简单化了, 是一种教学上的误区, 还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学生说的英语大多不是自己学习和组织的语言, 而是机械背诵的结果, 其中不可能包含学生自身对英语语境的真正理解。学生无法融入英语学习的系统环境中去, 就不能算是真正地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语音教学应该体现出科学系统性。

(二) 测试规划中不能凸显出科学有效性

英语语音主要涉及口语和听力两个方面, 这两者本来是密不可分的, 但英语口语测试难以量化的特点, 致使高考英语对口语测试缺失, 使高中教师忽视学生的口语练习, 从而影响了语音教学的有效实施。目前, 对口语和听力两项技能的测试, 在高考中只能以听力测试的形式出现。但要提高听力, 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就笔者所带的三个班级来看, 缺少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科学性和挑战性的培养;听力练习方式不能吸引学生去认真完成, 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对听力练习的兴趣;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提高听力技能的动力, 在听力时间内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完成整个听力练习。

(三) 学生语音知识的匮乏及英语发音习惯的缺失

笔者发现, 过去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在无形中给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造成错误导向, 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忽略对语音的习得, 语音知识相当匮乏。48个英语国际音标的发音方法及一些语音知识虽然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涉及, 但学生在习得英语单词、句子以及语篇的过程中还是不能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应用, 影响英语发音。此外, 学生对句子中的重音、连读、意群停顿、语音语调等基本的语音知识所知甚少, 而这些正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关键。学生在语音学习上的困难和不足必然会成为影响学生进行英语有效学习的绊脚石 (王贞2012) 。因此, 在新的高考改革形势下, 应重视对学生语音知识的教授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英语语音教学的建议

(一) 加强教师语音示范作用

模仿是学习英语语音的最有效手段, 尤其对于高一学生来说, 学习发音, 大部分是靠模仿来形成反应的, 这种最初的反应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因此, 作为英语教师, 就必须有标准的发音、正确的英语节奏和语调, 有一定的英语语音知识。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英语语音能力, 增强自身的语音知识与发音技巧, 更好地给学生示范英语发音,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运用能力, 推动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热情, 促进其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语音资料

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语音资料, 在听英语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跟读、模仿以及反复地练习, 并通过听取大量的词汇和句子的录音, 最终获得良好的英语语感, 习得正确、标准的英语发音。此外, 笔者支持在每单元的新授阅读课中加入课文听力这一环节。笔者所在学校每周有固定的英语领读时间, 领读内容主要为课本的单词和语篇。高一英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这些语音资料, 并根据学生跟读时出现的问题, 在领读结束后及时给予指导, 教授正确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技巧。

每天下午的英语听力过后, 教师还应对一些重点句型进行语音分析和指导, 指出其中的重音、连读、意群停顿、语音语调等基本的语音知识和现象, 反复地对学生进行语音强化。在听力练习时, 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感受和标注听力材料中的这些语音知识:1.感受录音的语音、语调;2.标记单词的重音及句子的重音;3.标出单词之间的连读;4.体验句子的升调、降调。

以高一英语听力模拟试题 (七) 中text 10的一句话为例:

For children who are interested in cooking, we have a pizza-making class.

此句为降调, 句子重音为实词children, interested, cooking, have, pizza-making, class和虚词for, who, are, in, a, 要弱读, 其中interested in和have a为连读。

(三) 给英语语音学习增加色彩

单纯地练习英语口语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高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适当加入与教材相关的英语歌曲、视频等内容, 使语音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歌曲可以以它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吸引学生, 学唱英语歌曲能使学生在无意中习得英语句型和语法。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营造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第一时间实现师生的交流和沟通, 为有效的英语语音教学创造条件。此外,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唱歌比赛和英语话剧表演等与英语学习相关的活动, 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最终促使学生的语音成绩乃至英语成绩都有质的飞跃。

四、结束语

语音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 英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英语语音教学与管理,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朗读和背诵, 把语音、语调与朗读、背诵、对话、表演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 最终使学生不仅提高听力能力, 能说出标准、地道的英语口语, 还能真正提高英语考试成绩, 实现应试与素质教育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郭燕.2007.大学英语系统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实证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1) .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析如何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 第9篇

关键词:高一数学;主体;兴趣

高一数学对比初中数学,从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难度大,概括性强,抽象空洞,让人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本人根据自身教学积累的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大家探讨。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数学是一门理工类的学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是学好这门功课的基础。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教学大纲中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能力的开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可以采用讲授、自学、实验、讨论等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展开主动的探索。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准。此外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小悬念,让学生期待答案的给出,释放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集合”时,老师可以用日常生活的现象来引入课堂教学中,如集合A包括鸡、鸭、鹅,集合B包括公鸡、母鸡,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集合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使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断探究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稳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红.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6).

[2]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7).

[3]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

(作者单位 湖北省公安县第二中学)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第10篇

文言文翻译(x):

平均分4分,主要是两个分点没答出来:盍和背去

诗歌鉴赏第一题(x):

答得不好,很多同学答成“欲”或“卑”;此外选对了“沉”的同学,未指出夸张手法或判断错误,误答成“沉”写出了地势低。

诗歌鉴赏第二题(x):

平均分为2分。有的学生在于审题上的偏差,答非所问;有的学生对句意不理解,如第三句理解为“鸟儿很多,飞得很远,把草给淹没了”,“距离太远所以看不见草”,“鸟儿飞远了看起来就像一根草”;再者,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文化经典(x):

平均分为4分。多数学生能答对第一小题,失分主要在于没能审好题目要求的“用原文词语回答,且只填一个字”。审题方面的失误在第二小题中也存在。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部分学生却照搬原文。另外,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及对答案的概括能力还显得不足。

名著阅读(x):

名著题的平均得分是8分左右。选择题得分情况较好,简答题的主要问题是“张冠李戴”,把金哥、李衙内、守备等几个人的关系、姓氏混淆起来,胡编乱造故事情节。更有甚者,把“弄权铁槛寺”回答成了“协理宁国府”。

大部分有去背诵整理主要故事情节的同学还是回答得很好的,答案不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答对内容,就会得分。

现代文阅读(x):

14题:大多数同学能选对一个,得3分。误区警示:考生误答本题原因,一是对文章内容不把握,二是对写作手法“对比”“欲扬先抑”等不理解。

15题:平均分3分。本题误区在于考生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不到位,对江南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的表达混乱;再就是审题不清,表述不规范,没从内容上来分析,而侧重手法技巧的分析,造成答案和16题多有重复。

16题:得分4分左右,多数同学能回答到南国春风和北国春风的对比。而忽略了作者对南国春风前后情感的对比变化。本题误区在于考生审题审不出答题角度,没有注意到“这样写好在哪里”是对手法或语言的鉴赏。另外,规范合理的表述也不容忽视,极少数的同学能分点作答,条理清晰。

语言运用(x):

17题:平均得分4分,主要失分在(1)小题。

(1)全年段极少同学能改出“不尽如人意”,或者“差强人意”。应注意成语的积累和掌握。

(2)百分九十的同学能做对。(3)不少写成同音字或形似字。

作文(x):

写好议论文要求做到“立意鲜明,拓展合理,行文有序,引例恰当和表达简练”。

本次作文题“宽容”没有审题障碍,无论是从正面肯定还是反面批判都有现实意义,都可针对相应的一些现实问题充分拓展,是很平衡很自由的一个论题,适合议论文的入门写作。行文问题知易行易,无非先明确你要宽容或不宽容什么——再重点阐明为什么要宽容或不宽容——后谈对宽容该怎么把握。用例知难行易,如果平时积累丰富体会深刻到时便可顺手拈来游刃有余。而后者知难行难,语言锤炼非一日之功也无短时之效,靠的是功底和不懈地揣摩练习。

以下重点说说作文内容的拓展问题。[莲山课 件 ]高中议论文不能只停留在观点加事例,对议论主体要尽可有层次进行拓展。考前发了几篇应试例文,其特点是“立片言以居要,为一文之警策”,用相同的句式,凝炼的用语概括各层次分论点并放在醒目位置,全文各层次内容一览无遗。这是一种很好的应考形式,可资借鉴模仿,成功的例子有“宽容是水,洗刷彼此仇怨;宽容是火,温暖痛悔的心灵;宽容是花,绽放和谐的美丽”“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二步你我轻松;退三步两手空空”“宽容贵在理解,理解化除矛盾;宽容贵在辞让,辞让获得善待;宽容贵在心善,心善赢得尊重”……这些实例不仅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内涵丰富且合乎人情事理令人信服。而有些同学生搬硬套,夸大其词,什么“宽容是人生的基石……做人的根本……开启成功的金钥匙……传承的经典……”,还有一些刻意追求形式整齐,用语冗杂晦涩,让人莫名其妙,如说什么“失败因宽容而包容;隔膜因宽容而破灭;缺点因宽容而消失”“宽容,成就孔子的伟大哲思;宽容铸就杜甫抑扬顿挫的诗歌风格;宽容,促成了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真是胡言乱语

总之,几个关键句子便体现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低和语言能力的强弱,考试时特别要下功夫推敲,最好先写出提纲或打好腹稿,这是一篇议论文的架子,高下立判,成败也在此一举。

高一政治试题质量分析 第11篇

一、试卷设置:

1、试卷形式:本次考试试卷分为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主观题部分共4小题,共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命题范围:高一年级思想政治下册。

二、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本次分析共抽取了50份样卷,统计情况分布如下:

从统计情况来看,2、13、15、20题是全对的,但同时3、25两题错误率较高,这几题都是课本上的基础题,可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够牢固。错误率最高的是24题,这题考查的是对加息知识的理解,这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亟待提高。

从整个选择题部分来看,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概念区分不清,尤其和实际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②审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③没有紧紧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主观性试题中,26题考查税收作用,问题设置提示较清晰,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具体知识掌握的准确度。本题的关键是如何体现“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这一作用的,同学们只注意到了“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但并没认识到如何具体调节,导致许多知识点没有答到。由此可见,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能形成了个有效的知识网络。这有助于答题的全面。27题考查的是储蓄增长问题,第一问答得都很好,但对第二点储蓄增长影响的回答中只答出积极一面,一部分同学没答出消极影响那一部分。28考查的是树立怎样的消费观的问题。第一问“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回答很好以及29题第二问“对外贸易意义”得分率也很高,可见,这两个知识点在同学们心中已有较深印象。但28题第二问“这种消费观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何意义?”29题第三问 “运用经济学道理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得分较低。这两题属综合探究题。对于这类题,理解能力及开阔的思路是答题的关键。从数据可以看出,失分最多的`是第29题第一问,此题更加强调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因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不好,对知识掌握的灵活度不高。

三、下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对策。

1、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吸引学生,提升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自觉地增加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投入,同时适当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在进行政治课的学习指导,以有效弥补学生对政治课投入的有效时间不足的状况2、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式,有效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率,把学习和教学任务有效地解决在课堂上。把课堂作为提升思想政治课成绩的主要渠道。从评卷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内知识掌握的不够好,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高一学生在初中时,政治科考试基本上是实行开卷考试,对背书不习惯,而本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相当一部分课内知识就是需要背,需要记忆的。为此,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改变教师主讲的习惯,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去读书、背书。

3、注意平时练习的讲评,启发学生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加强对练习和作业的检查和落实,督促学生把对政治课学习任务的完成主要放在平时,避免考前的临时性的突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明确告诉学生,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一般,哪些内容是强化记忆的,哪些内容是重在理解的,让学生明确本学科努力的重点和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4、加强对学生应试的指导。如选择题可以指导学生对选错的进行分析,哪些是对课内知识不理解的,那么要及时看书;哪些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失误,对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失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加以改进。另外要在课堂上加强纸笔训练,做到有讲必有练,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或者是方法。对于主观题,可用一些典型的示范题作蓝本进行剖析,进而提高学生审题、解题能力。

5、继续指导学生开展小论文的写作,开展第二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为学生学政治课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高一英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第12篇

武威七中 黄正明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的难易程度定位在面向大多数学生。该试卷突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试的题型基本接近高考试题,符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和应对高考的需要。

1、试题难度适宜,紧扣本学期教材,能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水平,题量适中。

2、题型比较灵活,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等试题符合新课标要求。

3、整套试卷强调读、写作的综合运用,全方位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考查,比例分配合理,除完型填空外,难度适中。

4、试卷不但侧重语言运用能力四大要素应用的考察,而且充分体现语境化语言知识能力运用和交际的综合考查,充分体现考查学生综合实际语言交际能力应用。

5、篇章选择十分考究,有新意,强化时代热点信息,阅读理解题干的语言设置灵活巧妙。

6、阅读部分继续保持较大的阅读量,突出高中英语教学的主干,该部分由4篇短文和一篇七选五组成,对学生的阅读速度的要求明显提高,使学生早日习惯和适应高考。

二、试卷质量分析

这次考试高二(2)班的平均分为76.88分,最高分:125分,排名第一;高二(11)班平均分为66.21分,最高分103分;排名第一;与前几次月考成绩相同,;基本反映出本年级学生英语水平。

第一,语音知识和单项选择。单项选择是英语考试中所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它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必修(5)中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法、词汇、语用等知识的能力。本次试卷涉及到的语法点并不是非常难,主要考察一些简单的搭配和一些基本的时态、句型,因此这部分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的。

第二,完形填空。完型填空旨在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词语搭配、习惯用语及语法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它强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包括对文章内容前后统一与联系的理解)和对文章情节发展的推理判断。部分学生做题时缺乏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只从句子或段落层面进行孤立理解,断章取义,造成失分。其次词汇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准确理解词义,对一些固定搭配、短语不熟悉。第三语感不够强,不能灵活运用语言。这也是造成这次考试平均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第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阅读理解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大意、文章具体信息、文章结构、作者意图和态度的理解以及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总体上讲,这五篇文章篇幅适中,词汇量丰富,题材和内容都联系学生的生活,也有利于提升对学生的思想水准和道德情操。所设问题紧扣教材与新高考的命题要求,直截了当能找到答案的题目较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积累、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但答题效果比命题组预料的要差。

第四,短文改错。短文改错旨在培养学生在语境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平时英语学习中养成有意识克服错误的习惯。本次考试短文改错仍是失分率较高的题型,错误主要有:首先,学生对新题型的解题要求不明确。其次,学生没能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对一些词块的学习不够到位。另外,有的学生欠缺从篇章角度去理解整篇文章的做题技巧。

第五,写作部分。这是得分较低的一块,在阅卷中发现以下问题仍普遍存在:①词汇知识薄弱,反映在拼写错误较多,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等问题;②句子结构差,表现在句子成分残缺,从句使用不当,复合句不自然等;受汉语影响,按照汉语模式来编造短语和句子,句子结构零乱;③篇章逻辑关系表达能力较差,思路不清;不能恰当地使用句子间的关联词,致使篇章结构松散无章;④书写潦草,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本次的英语考试试题,在稳定考试模式的前提下,利用试卷内容的适当调整,突出新课程新高考理念,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反映了学生综合学习的成就与不足,反映了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与问题,使测试服务于英语教学,同时又起到指导英语教学的作用。

1、有效利用教材,落实课本基础知识

尽管英语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强调基础知识的运用。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因为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广泛的话题和丰富地道的语言,承载着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我们应重视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落实,督促学生该背的背,该练的练,经常让学生模仿课本巩固与运用基础知识,使他们重视课本这一财富,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尤其需要加强对易混淆的词汇和习语在具体语境中区别,同时引导学生积累词块和语块,从而提高语感。

2、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落实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把握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加大语言实践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进行训练,让学生“在用中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熟悉各种体裁、各种话题,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在阅读训练时,我们应增强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尤其是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分析、推断的能力。在写作训练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短句到长句、由段落到短文、由简单到精美、由课文内容到课外进行逐步过渡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规范训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发挥更出色,也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审题,研读题目说明,规范答题,及时纠错,并整理错题笔记,在改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反思品质。在平时作业或测试中,对学生的书写、卷面应严格把关,对书写潦草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坚持规范性书写训练,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4、渗透文化教学,提升学生文化内涵

学习语言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点,还要学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所选阅读材料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理解语言深层的东西,帮助扫清阅读障碍,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5、精练精讲习题,掌握答题策略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英语教学的亮点,也是做一个有智慧的英语教师自我减负与减压的保证。为此,我们理应思考在精字上做够文章,选好语言素材,把握习题的难易度,大胆抛弃怪癖的练习。课堂上极力营造一种多元化的讲练模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并且掌握答题策略。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第13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B)水和植物油(C)水和醋酸(D)水和蔗糖

3.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 CO2 (B) C12 (C) HCl (D) NH3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手指拿住试管,左右摆动手腕振荡试管

(B)在做蒸馏实验时要加入少量的碎瓷片,以防止溶液暴沸

(C)如果皮肤上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D)用石蕊或酚酞试纸进行气体验满时,最好先用蒸馏水润湿

5.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蒸馏法将海水淡化

(B)用加热法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的混合物

(D)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得到纯净的氧气

6.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7.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8.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纯碱以及水玻璃溶液要存放在带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氢氟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C)液溴盛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D)氯水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9.用15 mol/L HNO3溶液配制500 mL 1 mol/L HNO3溶液时,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分液漏斗(B)胶头滴管(C)烧杯(D) 500 mL容量瓶

10.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3 g碳酸钠中含NA个

(B) 0.1 mol OH-含NA个电子

(C) 1.8 g双氧水中含NA个质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 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 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

(A) 25.2 g (B) 24.8 g (C) 24:2 g (D) 25.8 g

13.实验室里需要480 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14.下列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0 mol·L-1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B) 75 mL 1.0 mol·L-1氯化钙溶液

(C) 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D) 5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

15.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

(A) 80 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 1 L1 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16.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A) 29:8:13 (B) 22:1:14 (C) 13:9:29 (D) 26:16:57

17.试碱式盐的化学式为,取1.55 g该固体恰好与10 mL 4 mol·L-1硝酸反应完全,生成Mg(NO3)2溶液,则x值为()

(A) 1 (B) 2 (C) 3 (D) 5

18.在100 g浓度为18 mol/L、密度为ρg/cm3 (ρ>1)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A)等于100 mL (B)小于100 mL (C)大于100 mL (D)等于m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9.(8分)(1)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84 mol·L-1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 100 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 50 mL容量瓶;(E)10 mL量筒;(F)胶头滴管;(G) 50 mL烧杯;(H) 100 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3 cm处,设用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F)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20.(10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B)结晶(C)分液(D)蒸馏(E)萃取分液(F)升华(G)渗析

(1)______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2)______分离饱和氯化钾溶液和沙子的混合物;

(3)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4)______分离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5)______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21.(15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的NaCl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______)、托盘天平、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______.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原因是:______.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原因是:______.

22.(9分)483 g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和的物质的量是______,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______个.

23.(8分)(1)质量分数为0.365,密度为1.19 g/cm3的浓盐酸,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取上述盐酸50 mL,稀释成100 mL溶液,加入15 g CaCO3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

(3)将上述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500 mL浓度为0.4 mol/L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组成是什么?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24(6分)取50.0 mL 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沉淀14.51 g,将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后,沉淀质量减少到4.66 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溶液中Na2CO3和Na2 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1.(B) 2.(B) 3.(D) 4.(C) 5.(A)6.(B) 7.(A) 8.(D) 9.(A) 10.(B)11.(A) 12.(B) 13.(D) 14.(C) 15.(A)16.(D) 17.(C) 18.(B)

第Ⅱ卷

19.(8分)(1)(E)(F)(G)(C)(H)(F)

(2)(B)(C)(D)

解析:本题是一道溶液稀释、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计算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操作题.(1)据稀释规律c1V1=c2V2及质量分数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先求出c1,再求出V1.

则需用浓H2SO4的体积为10 mL,所以选10 mL量筒,若用100 mL量筒则会使量取的溶液体积误差变大.问题(2)主要涉及的是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容量瓶只能用来定容(定容时标示的温度为20℃),不能用来稀释或溶解物质,也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为稀释或溶解的过程中将有热效应,影响溶液的容积测定;使用容量瓶之前只能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若用待配溶液润洗会使溶质附着在容量瓶内壁,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20.(10分)(C)(A)(B)(D)(E)

提示:根据混合物各自组分的特点选取分离方法,如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方法.

21.(15分)(1)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转移④洗涤转移⑤定容摇匀

(2)500 mL、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

(3)①偏高因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 mL

②降低因为溶液体积大于500 mL

22.(9分)3 mol 1.5mol 15NA

23.(8分)(1) 11.9 mol/L

(2) 3.36 L

(3) NaHCO3 0.2 mol/L Na2CO30.1 mol/L

24.(6分)(1)5 mol.L-1 (2分)0.4 mcl·L-1 (2分)

高一物理教学分析与研究 第14篇

摘 要: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不能尽快适应物理学科的学习,认为高中物理特别难。综合分析以上因素,原因有:一是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异;二是初高中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差异;三是初高中生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科特点;衔接教学;原因;解决措施

在学情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物理是最难学的学科,尤其是部分女同学为了逃避物理而选择了文科。高中物理真得有那么难吗?究竟难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十多年的教学反思与研究,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初高中的过渡没有衔接好,导致很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从而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甚至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恐惧心理。因此,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过渡教学是高一物理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现将高一物理难学、难教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是为了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目标。因此,初中在仅开设两年的物理教学中涉及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几个大的分枝。据此,初中物理知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形象性。物理教材中配备了大量的插图和漫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了解一些物理常识。

第二,直接性。物理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从生产和生活常识引入概念,从个别的定性实验中得出结论。

第三,经验性。较多的初中物理知识从生活经验出发,经简单的定性验证就可得出结论。

第四,定性多,定量少。初中物理仅要求学生解决一些粗浅的物理问题,数理结合非常薄弱。

初高中教材的编排经历了一个从定性到定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浅显到严谨的过渡。因此,高一物理教师,特别是从高三下来的教师一定要有意做好教材衔接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对教学起点的低定位的把握,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而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难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形、幻灯片、录像、课件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掌握物理概念,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二、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差异的分析

初中物理教材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学生学习时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阅读理解,因此,教师的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物理常识,更重要的是对考试的考查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练习和检查。由于初中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因此,部分学生即使上课时没有认真学习,到了考试前来个恶补,机械地记住公式与题型,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能考出个好成绩。有的学生就误认为只要上课听懂了考试就不怕了。而高中物理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一句话可能涉及到文字的理解、逻辑的推导、数字的处理等多种知识与能力。因此,即使老师讲得很详细了,可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度还是较大,有时学生即使背会了概念和规律也不会灵活应用,如学生一进入高一就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里涉及的公式有v=x/t,a=Δv/Δt,v=v0+at,x=v0t+at2/2,x=v0t+at2/2,Δx=aT2等,因此,有的学生反映公式都背会了,但由于不会分析物理情境,因此,不知道该选用什么公式等。正是由于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机械记忆训练较多而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相对单一,而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强度较大,因此,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脑子一下子转不了这么多的弯,很难一下子适应,感觉物理一下子变得深澳了、抽象了、难学了。

尽快化解这一重大难题的方法是加强对学生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意识到有效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不仅要熟记物理公式,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研究物理运动情况的问题(无论是图象问题还是大题)都必须画示意图,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等。对于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三、初高中生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且涉及到的内容以力、热、电、光的表面现象为主,不进行深入地研究,因此各章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不是很强。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加之现在初中会考的物理试题也较容易,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导能力的要求较低,主要还是以学生的识记为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不像高中这么明显。而高中物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挖掘的较深。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要从多个侧面观察它、研究它,且各种关系又相互关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扩大了。因此,高中物理的专业味变浓了、深度变强了。并且高中物理各章间的深层次的关系也出现了,如运动学公式、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不仅在力学中要用到,在电磁学中也会用到,因此,学生思维方式不转化,不但“力学”学不好,“电磁学”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思维方式的突破提高,及高中课本的编排是将“力学”放在高一,而这一部分上来就是面临运动学的运动过程的分析、运动公式的选择及物体的受力分析(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进行全面的定量和研究等)。这些都是横在高一学生面前的台阶,跨不过它,高中物理将很难学下去。

因此,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快而是求稳,可以适当减慢教学进度,将重点放在高中学习所需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上。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讲得太多太细,而是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先林.高一物理教学之管见.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10).

[2]李远楷.初中物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物理教师,2003(9).

[3]叶长文.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学习困难观及其启示.齐鲁学习,2000(3).

(作者单位 臧金娟: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上一篇:风趣幽默的刘老师学生作文400字下一篇:面试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