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2024-05-27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精选11篇)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第1篇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说到清明节吃什么,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江南吃青团子、客家人吃艾粄、厦门吃薄饼……具体清明节吃什么?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起源

寒食节成为节日与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有关。传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成为晋国国君之前有过的流亡生活。当时逃亡在外,处境非常艰难,跟随他的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汤让他充饥。后来,他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事封赏所有随从,惟独忘了介子推。等到想起介子推的时候,他已经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接受封赏,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非常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活活烧死在一株柳树下。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介子推为了照顾年迈的老母亲放弃了高官俸禄的生活,寒食节也变成了一个祭奠亲人的孝心感恩节。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成为节日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人“百善孝为先”传统伦理最好的表现载体,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清明作为一个家庭祭祀和扫墓的重要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的节日,是中国人孝道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被许多人称为中国的感恩节。

上坟扫墓的禁忌

1、忌穿大红大紫

为尊重亡者,扫墓应庄重着装。通常来说,扫墓时要着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大红大紫,而且衣着要整齐,神情须庄重肃穆。

2、常规顺序不可反

扫墓祭祀是有个先后顺序的,许多年纪大的老人都会相当注意这点。一般都是先把墓园或墓地打扫干净然后才是祭祀。由于祭祀是相当讲究风水和礼节的,所以先后顺序尽可能不要出现差错。先后顺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别。

3、忌嬉骂和非议先人

个别人在扫墓时,为放松心情,互相嘻哈打闹,不仅是对逝者的大不敬,还会招致非议。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会惹来麻烦。

4、扫墓时不可边吃东西边祭拜

古时传下来的扫墓礼仪中,扫墓前应禁食,不过对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来说,空腹祭拜也不现实,实在要吃,饮食要清淡,忌大鱼大肉,也不宜吃得过饱,假如因此在扫墓时体内排出污浊之气,也是不尊重逝者的表现;另外,无论多饿,扫墓进行时,嘴里别咀嚼着食物,这只会凸显你吊儿郎当的无知。

5、发不遮额忌买鞋

事实上,清明节也算是鬼节,当然在发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头发不能遮住额头,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同时鞋子也不要在当天购买,因为鞋同邪,有点常识的朋友大多不会在这天购买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第2篇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有哪些礼节礼仪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祭祀扫墓的流程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这就是风水。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第3篇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以长卷形式, 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 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 全面从城郊的景色一直画到城内外最热闹的街市。

一、《清明上河图》对人物的描绘

《清明上河图》画中对人物大量的描绘, 他们中间有农民、船夫、商人各种小手工业者、官吏、知识分子、和尚、道士、江湖郎中、算命先生、妇女、儿童、篙师、缆夫、各种各样的摊贩人物及驴、马, 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 穿插各种活动可以说是三百六十行, 行行俱全。人物大不足3厘米, 小者如豆粒, 仔细品察, 个个神情各异, 毫纤俱现, 极富情趣。这些人物往来衣着不同, 栩栩如生, 注重情节, 构图疏密有致, 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 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至于城市街道上的各种商业手工业活动, 同样是五花八门, 形形色色, 充分显示了北宋城市生活的繁荣。可以想见张择端要是没有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和高度的概括生活的能力, 是不可能创作出这样一件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的。

当然, 《清明上河图》不能把它仅仅看作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忠实记录, 实际上画家不仅仅是详尽而真实地描绘了京城主要河流汴河两岸的节日风光, 并且于永高超的艺术手法, 发掘和表现了生活中的戏剧与诗。突出的表现在对汴河中的大船通过时的戏剧性的描绘, 和对市民生活的富有诗意的赞美。

二、《清明上河图》中生活场景的描绘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这是黄卷中最为精彩的一段, 也是全画得高潮。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 可谓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 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 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 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 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 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 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 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 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 描绘得栩栩如生, 画面是那样的逼真, 仿佛喧哗之声从上面传来, 使整个画面形成了一个热闹而紧张的高潮, 避免了平铺直叙。把平凡的生活变成了动人的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桥下出现的戏剧性的场面描述, 桥上面的的热闹场面也耐人寻味。熙来攘往的行人, 凭栏闲眺的市民等, 使桥面上热闹非凡。码头上还有不少人向客船上招呼, 他们是迎接自己家人或亲朋好友的, 有的还上了汴河大桥, 借大桥的高度招呼, 以便早点见到亲人, 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由于过往行人多人气旺盛, 商贩不失时机的占道经营, 有的摆地摊, 有的卖食品, 还有一家卖刀剪, 牛尾锁等小五金的摊子, 为了使商品更加醒目, 把货摊设计成斜面, 这样的场面, 一直延伸到桥头的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商贸区。热闹的市区街道: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 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 此外尚有医药门诊, 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 各行各业, 应有尽有, 大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 悬挂市招旗帜, 招揽生意, 街市行人, 摩肩接踵, 川流不息, 有做生意的商贾, 有看街景的士绅, 有骑马的官吏, 有叫卖的小贩, 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 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 有问路的外乡游客, 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 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 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男女老幼, 士农工商, 三教九流, 无所不备。

这些详尽周到的细节描写, 不仅富有了生活情趣, 而且反映了画家对城市世俗生活的莫大兴趣, 这是当时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 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发展, 以及为市民服务的市民文艺在绘画艺术领域里的反映。

三、《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

从《清明上河图》这一长卷的构图艺术来讲, 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的重要特点, 不像西洋绘画那样把“视点”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而是采取“移动透视”或称“散点透视”的手法来处理构图。这种手法便于将不能出现在同一空间, 同一时间之内的, 但又相互联系着的事物很完整的处理在一幅画里, 从而更突出, 更完整的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根据主题的要求和艺术的规律, 如虚实、节奏等, 巧妙地组织画面。并按照构图的需要, 延长和缩短上下左右各个空间的距离, 更好地体现画家的创作意图。

总之,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以其内容的异常丰富性, 社会历史的高度真实性, 艺术表现的无比生动真切性, 无论是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广阔而细致的社会生活所体现的重要思想意义, 还是它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绘画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所采取的独特的艺术手法等方面来看, 它都是我国美术史上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 是当今现实主义绘画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2]张道一.美术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 第4篇

旷世奇珍的发现

1950年的冬天,天寒地冻,银装素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年头,东北政府文化部开始着手整理解放战争后留下的文化遗产,而新的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也在这一年建成了。这天,文化部的一位研究员像往常一样来到寒冷昏暗、条件艰苦的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与馆员一起在堆积如山的藏品中进行捡拾和鉴定的工作。他不知道,就在数小时内,他将会打开绘画史上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并由此制造轰动海内外的艺术大新闻。

这位研究员就是如今已经名闻中外的古书画家鉴定权威杨仁恺先生。据杨先生的回忆,在发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前,已经有好几幅相类似的作品经过了文化部的审定。它们都是伪满洲国覆灭后被丢弃在东北境内的,其内容也几乎是大同小异,都是属于明朝或清朝年间,由苏州片作坊或清宫画师所绘制的仿摹本,又都是工笔重彩,构图类似的作品。

所以这一天,当杨仁恺最初发现另一卷题签上也写着《清明上河图》的残破画绢时,心情并没有多少惊喜的成分。然而随着画卷一点一点地展开,杨仁恺却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他是如此地被眼前这卷古画所震撼,几乎就要脱口喊叫出来。

当时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卷长卷绢画,画面呈古色古香的淡褐色,一望而知属于年代久远的物品。而画中描绘人物街景的方法,都体现着独特的古老绘画法式,与先前所见的仿摹品有着天渊之别。不过在这幅宋朝的古本真迹上,后半段虽有大量历代名人的题款印章,但却并没有作者的签名,也没有写上画的题目,这原本是宋朝时候作画的习惯。不过杨仁恺随后发现了一位金国官员在画后题跋所透露的重要讯息,又结合此画的时代风格,已经可以初步断定它就是九百年间见于各种著录、闻名遐迩,却没有多少人见过其庐山真面目的北宋张择端真迹——《清明上河图》。

流传近千年,被认为早已遗失的国宝在东北又被重新发现!这样的消息,一下子震动了整个中国文化界。1953年,故宫博物院设在皇极殿的绘画馆要重新开放。北京政府特别指示,为加强宣传声势,下令把《清明上河图》这件国宝级文物从东北调运往北京,在故宫博物院作特别展出,一时名扬天下。

可是,这样一卷铭心的绝品,又是如何会流落到东北,与一些毫不起眼的故纸堆混杂在一起呢?这一问,又要牵涉到我们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了。

往事不堪回首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满清王朝土崩瓦解,溥仪成了废帝。不过,由于昔日的旧臣如今成了手握权柄的军阀政客,他们在紫禁城里仍旧保留了一个小朝廷,以显示这帮遗老遗少们对小朝廷的故主之恩。

于是溥仪整日东游西逛,过起了比当皇帝还舒服的日子。1921年的某一天,十六岁的溥仪玩心大炽,叫太监打开了建福宫内的一间库房。门开时,只见满屋都是大箱子,上面贴着嘉庆年间的封条。出于好奇,溥仪命令打开其中的一个,顿时,他的双眼被成箱的耀目光华所笼罩,原来这里竟摆放着一室的书画珍玩。溥仪当场叫人搬运了不少东西出来。本来溥仪已经将这件事淡忘,但是一群皇室成员再三要求他筹措资金,以利东山再起,溥仪很自然地便把目光投向了建福宫的一室珍宝上面。在几位王族的协助下,一场宫中盗宝的秘密行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此后,他每天都会把一些古玩字画以赏赐的名义交给他的皇弟溥杰,再由溥杰裹在包袱里盗运出宫。然后,这全部的赃物都被转运到天津,收藏在一栋神秘的楼房里。这样的计划进行了半年多,前后被盗运出宫的古物已经无法确切计数。在被盗运出宫的一千多件书画珍品中,就包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然而在1923年,局面却变得不可收拾。原来,就在溥仪自己进行盗宝行动的时候,他手下的太监也纷纷私下里打起了宫中珍宝的主意。那些被太监盗卖的清宫旧藏,很快就在北京城琉璃厂的古玩一条街上出现了。溥仪立刻命人对宫中所有藏品作一个全面的大盘点。谁知就在这一年6月的一天深夜,建福宫突发大火。

熊熊火光亮了一夜,建福宫内所有的楼阁,静怡轩、吉云楼、碧琳馆、妙莲花室……包括延春阁库房,都被烧得面目全非,这是中国美术史上一出令人伤心的大悲剧。说也幸运,亏得已被溥仪盗运出宫,不然《清明上河图》必然也难逃被焚毁的命运。

不过连溥仪自己也不会想到,被他带在身边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刚刚躲过了火劫,却又将面临一场更大的浩劫,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为躲避苏联红军的步步紧逼,溥仪的参谋与关东军军部联系,准备让东京方面派专机掩护溥仪潜逃。不料苏军截获了情报,抢先派飞机占领了奉天机场。满脸沮丧的末代皇帝于是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当然,溥仪也就顾不上随身携带的最后一批清宫宝物了。而许多收藏名贵字画珍宝的大木箱,就被胡乱丢弃在机场里。国宝《清明上河图》也在其列。

清明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第5篇

成员:邱××、李×、刘××、姜××、张××、单××

主题:家乡过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发现问题:

1.人们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2.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3.过清明节时一般家庭花费多少钱?

制定方案:

小组分工:

查资料、记录、摄影、录音等。

访谈对象: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

访谈计划:

利用星期天访谈。

资料整理:

1.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源起于汉代,前身是失传已久的“寒食节”。而清明节的习俗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也经历了从禁火到祭扫、从踏青到狂欢的变化。

2.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清明踏青的活动非常丰富,常见的活动有荡秋千、拔河、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插柳、植树等习俗。

3. 有许多人去祭拜先烈和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前辈。

4. 有少数家庭为祭祖花费比较大,有浪费现象,也有信迷信的现象。

活动感受:

1. 清明休假制度,为人们祭祖扫墓、亲近自然带来了便利,从更深远的意义看,将是对这个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保护,对恢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立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无疑都有直接的益处。

2. 清明节让我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3. 祭奠先烈和前辈,让我们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好好学习,树立长大报效祖国的理想。

4. 清明节节我们要注意环保和节约。

缺憾与不足:

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部分同学的访谈水平有待提高;对于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体会挖掘。

清明节的风俗 第6篇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蒙古族自治县长山镇新庙蒙古族庙东小学

三年一班 初媛媛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那个要的节气,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后来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了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由于,清明节是在乡下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清明节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决定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对她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

现在,每逢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这里的民风民俗,扫墓,踏青这些活动还在继续。清明节是个独具特色的节日。它将永远流传于世。

清明节的饮食风俗 第7篇

1、晋南人清明节吃什么?

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2、上海人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清明饼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3、浙江人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4、福州人清明节吃什么?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5、北方清明节吃什么?

吃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清明螺;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清明节特色食物有哪些

子推燕

在北方应节食品中,有一种子推燕,是用介子推的名字命名的。宋朝时,人们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模样,用柳条串起来挂在门上,以召唤介子推的灵魂,故称之为子推燕。陕北榆林、延安清明时则蒸子推馍,也叫老馍馍,像古代武将的头盔,大到半斤至一斤,里面包着鸡蛋或红枣,上面有个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用面做的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这是给男人们食用的。而女的吃长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吃抓地髻馍。孩子们吃燕、蛇、虎等面花,男孩们最爱吃虎馍。此俗至今还在流传。

青团

在南方的应节食品中,江浙一带吃青团很有特色。相传太平天国李秀成兵败被清军追杀,就装扮成农民赶牛犁地才躲过了清兵的追捕。但清兵在村里设兵搜查,他不能进村,却饿得难受,就让村民张三给他找吃的。张三看见艾草灵机一动,就把艾草煮烂加上糯米,蒸出青光光的团子给李秀成送去,李才吃饱了肚子。此事传扬开来,就成了清明时的一种新食品。后来制作方法更多,也更好吃了。江浙一带清明也常吃红祸等。

润饼

在闽南一带清明吃润饼,也称春卷、春饼。做法是以很薄的面饼为皮,以青菜类如豆芽、韭黄、芹菜、红萝卜和豆干、肉丝等切成丝为馅,撒上糖粉、海苔酥等粉末卷成筒状就可食用。

撒子

本名寒具,源于魏晋时期。撒子是油炸面食,酥脆可口,有的撒上芝麻更好。在《齐民要术》中说是环饼。现在南方、北方和西北维吾尔族、回族中仍有这种食品。

清明螺

在南方,清明时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素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清明吃螺肉叫挑青,吃后将螺壳扔到房顶上,说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便于养蚕。可带壳炒食,也可煮熟后挑出螺肉凉拌或炒食。

节蛋

清明吃鸡蛋,被称为吃节蛋。节蛋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画蛋,是将鸡蛋、鸭蛋煮熟后,用茜草汁作为染料,在蛋壳上描绘花卉。过数日将蛋壳剥去后,蛋白上便显出蓝色的花纹图案,煞是好看。另一种则是雕蛋,是将鸡蛋、鸭蛋煮熟后,先用笔在蛋壳上绘上花纹图案,然后用刀雕刻,将整只蛋镂空,再将蛋清、蛋黄依次取出。其雕工之精细令人赞叹,既可以吃,又可以观赏。

清明节吃什么养生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寒食长达一月,人们吃冷食主要是大麦粥。从晋朝以来,冷食品种不断增多,制作方法也更讲究。比如在当时孙楚的《祭子推文》中有“黍饭一盘,醴酪二盂”。即颗粒黍饭、甜酒和牛羊乳汁做成的半凝固奶酪,或者是果子仁做的糊状物。还有粳米、白面等做的食品。唐宋时吃汤粥仍然很盛行,但也出现了麦糕、乳酪、乳饼、面筋、豆腐以及冻肉、腊肉等,应节食品丰富起来。

而根据现代营养师的建议,清明时节应该注重饮食,多吃些时令蔬菜水果,如地瓜、白菜、芋头、萝卜、莲藕、黑木耳、黄瓜等,而山药润肺。菠菜利血,也应多吃。

在汤品调理中,多用性温利水和养血补益的药材,如银耳、黄茂、慧仁、桑甚、菊花、杏仁等。多吃“三黑”食品,即黑米、黑芝麻、紫菜,可以养肝及强身健体。多吃种子植物,常喝五谷养生粥等。

血压偏高的人应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离笋。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酸牛奶、虾皮等。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促进骨钙沉积,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同时要限制盐的摄入,补充适当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蛋白以植物蛋白为主。高热盘食物、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及发性食物尽是少吃。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第8篇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就是在城市中聚居生活的少数民族, 其居住形式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从城市居住时间长短来看,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分为世居少数民族和外来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是世代就在这里居住生活的少数民族, 他们长期在城市生活, 与城市融合度较高;外来少数民族主要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工作、学习、生活的少数民族, 他们是城市的新成员, 与城市融合度较低。城市世居少数民族与外来少数民族中聚居生活的便被称为城市聚居少数民族。

二、与普通市民相比城市聚居少数民族有何特别之处?

(一) 民族文化的差异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城市聚居少数民族与普通市民之间最大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语言、服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比如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吃清真食品, 普通市民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 在城市生活中就有可能发生矛盾, 破坏民族团结;有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 在城市中容易被其他人视为奇装异服而不受尊重。等等文化差异, 都有可能导致城市聚居少数民族在城市生活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二) 社会阶层的差异

因为历史和地理以及自身思想观念等原因,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不高, 大多为买卖民族用品、食品的小商贩、体力劳动者, 甚至无业。他们长期居于社会底层, 社会地位较低, 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三) 居住结构的差异

分别从城市整体和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角度观察, 会发现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人口规模呈现出一种很有趣的特点:相对于城市的总人口数量,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明显处于劣势, 但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中,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往往处于明显的优势。如果从居民间关系来看, 相对于普通城市居民,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成员间往往具有血缘、姻亲、乡亲的关系, 相互之间联系相对紧密。

(四) 法律保护的差异

基于少数民族的独特性, 法律上有差异的平等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针对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法律, 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都强调要充分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的保护。

三、为何要在拆迁中特别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一) 拆迁对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冲击

拆迁是为了重新规划, 随着拆迁, 一些社区可能会因此而不复存在, 原有的社区结构可能会被打乱。在拆迁中, 一些民族聚居区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打乱、消失、重建……这是直接观察的视角所能看到的, 但内在的少数民族文化, 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也随着民族聚居环境因拆迁的打破、重构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及变化后重构的居住格局, 很可能践踏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甚至激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如果不处理好这一问题, 很可能会将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置于面临抛弃风俗习惯和信仰的边缘,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痛苦和不公平的, 对于社会来说也是极其危险的。

(二) 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 “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在城市拆迁中, 原有的民族聚居区被打破, 在新的民族居住模式建立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使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保证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因拆迁而受到伤害甚至消失, 维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三) 宪法法律的要求

虽然没有法律规定拆迁中尊重和维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作为专门针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合理设置清真饭店和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网点, 并在投资、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第十九条规定:“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 应当根据需要和条件, 设立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馆 (站) 、图书馆。”第二十三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 应当按照城市规划, 保护和建设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物。”第二十四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四) 社会和谐的要求

民族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 城市聚居少数民族与汉族融洽相处, 是城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近些年来, 一些涉及到民族问题事件的发生, 往往是在城市中。而城市拆迁也是城市化中矛盾最激烈的地方, 民族问题与拆迁问题两者结合很可能发展成为极其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江泽民说过:“民族、宗教无小事”, 处理好拆迁中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问题不是一件小事, 它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并不是要求大一同, 而是和而不同, 充分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只有各民族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和谐社会才可能实现。

四、当前拆迁中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上存在哪些问题?

(一) 简单使用经济补偿

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拆迁中, 有些地方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利益, 给予少数民族较高的经济补偿。这的确是一个照顾少数民族的政策, 但简单使用经济补偿忽略了拆迁对于被拆迁少数民族的深刻意义。拆迁意味着破旧立新, 对城市聚居少数民族而言则意味着原有的居住格局被打破。如果仅是简单提高补偿标准, 而忽略对民族餐馆、民族服饰店、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保障和建设, 民族风俗习惯在拆迁中和拆迁后无法得到保护, 一方面这会严重影响被拆迁少数民族的城市归属感, 激化民族矛盾;另一方面是政府推卸了应有的责任, 这个责任即通过具体细致的行政作为来保障城市聚居少数民族在拆迁中有条件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 政府与民间缺乏沟通

政府在拆迁的决策和规划中, 缺乏与民间的有效沟通, 不能及时了解到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诉求, 要么忽略, 要么包办, 这两种做法都是脱离实际的。一方面, 完全忽略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诉求不可取;另一方面, 政府自行包办的做法缺乏有效的沟通, 很可能不被群众认可, 因为政府并不清楚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五、如何在拆迁中尊重和维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一) 健全法律法规

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各城市有必要根据本市聚居少数民族的实际, 健全拆迁中保护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法规。我认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框架内, 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梳理, 围绕着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进行专门的立法, 并将征地拆迁中对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二是在征地拆迁的相关政策、法律文件中增加重点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条文, 让政府在拆迁决策、规划中必须考虑到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确保拆迁中保护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够有法可依。

(二) 创新城市民族工作, 构建协商机制

传统的城市民族工作重管理轻服务, 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现实, 应该进行符合实际的改革和创新。我认为创新城市民族工作,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完善社区功能。应该借社会管理创新之力, 加大对社区的重视和投入, 完善社区功能, 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置方便民族风俗习惯的硬件设施, 例如民族餐馆、清真寺等, 这些可以通过政府投入结合招商引资的方法实现。通过完善社区功能, 极大增强社区的包容性, 维护了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让城市民族工作真正深入民心。

二是构建协商解决机制。解决在拆迁中因民族风俗习惯而引发的相关问题时, 应当从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抱着以大局为重、充分协商、不激发矛盾的态度, 通过协商来解决。构建协商解决机制, 我认为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听证前置

听证是当今世界各法治国家行政程序法的一项共同的、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制度, 即:一项安排或处置须经相关者对其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质证才能设定和实施的制度。我国目前并没有听证法, 立法法也并未对听证的范围做出规定, 根据当前我国听证会的实践, 一般内容涉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或者对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益有较重大影响的, 可以举行听证会。房屋拆迁对相关公民包括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是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举行听证会, 并保证合理比例的少数民族代表。

2.加强与民族团体、代表的合作

民族团体以及少数民族代表, 是联系少数民族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他们可以将城市少数民族的诉求反映给政府决策部门, 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减少民族问题的发生, 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在本民族同胞中具有较高的威望, 在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起到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城市民族工作应当重视与民族团体、代表的合作, 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 积极听取他们反映的意见, 采纳他们良好的建议, 保障拆迁决策和规划中能够充分考虑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摘要:近些年来, 大量的少数民族走进城市, 在城市定居, 一些涉及到民族问题事件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是在城市中。而在拆迁中, 一些民族聚居区被迫消失、重建, 内在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在拆迁中可能被践踏, 一方面侵害了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权益,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因此, 应该通过多种措施, 保障城市聚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拆迁中能够得到保护。

关键词:拆迁,城市聚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世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访全国政协委员牟本理[J].中国民族, 2006, (12) .

[2]吴宗金, 张晓辉.中国民族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3]柳建文.文化的融合、冲突与抗拒:转型时期多民族社区内的族际互动——一项基于新疆伊宁市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9, (5) .

[4]蒋连华.上海对多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党政论坛, 2008, (1) .

清明节的风俗作文 第9篇

一路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举目远眺,群山连绵不绝,山上满目青翠,就像一块大地毯镶嵌在大地上。近处的树木时而静止不动,时而随风摇摆。各种不同的花朵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蜜蜂跟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机灵的小鸟在树枝上飞来飞去还不时地回过头来望望我们。在这古老的山村中,显出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

不知不觉中,目的地到了,我们放下祭品,就开始忙开了。由于天气炎热,此时的我们已是汗流浃背了。大人们在忙着扫墓跟摆祭品,我们小孩子则趁着这个机会,有的在树阴下乘凉,有的则在忙着捕蝉,好不热闹,山村中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

过了一会,长辈们已经把祭品摆好了,便招呼我们过来祭拜。祭品很丰富,有水果、食物跟冥钱等。我想:这是子孙们对长辈们的一种孝敬方式吧。

于是,孩子们便跟大人们一起祭拜。祭拜完后照常理是要放鞭炮,这也是小孩子们喜欢清明的一个原因之一。可是今年却没有放,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这是因为每年清明时放鞭炮会发生太多火灾,所以不许燃放鞭炮,难道你没有看告示吗?听了爸爸这段话,我脑海立即浮现出这张告示来,上面确实有不许燃放鞭炮这一条。没想到爸爸还挺守规的嘛!

在扫墓时,我看到了许多来扫墓的人,但他们好像没把这张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来,他们真是不如我爸爸呀!我想倘若人人守规的话,这该是多么跟谐的一个社会呀!

家乡的清明节风俗作文 第10篇

清明节是因为这时春和景明,景物清洁而明净,因此才有了它的名称——“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很多,如踏青放风筝,吃清明团子,当然,我最爱吃的是清明团子,不过要吃也得先做出美食来。做清明团子就像包包子一样,翡翠一样的皮裹在馅的外边。搓得圆圆的一个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最后把清明团子放入蒸锅十几分钟后便清香四溢,再一尝更是美味。

其次就是踏青,出门便可闻到一股被雨水冲刷过淡淡的青草香味,一路踏着春天的美景,路旁的小树,刚刚抽出短短的嫩芽儿。天朗气清,路边的各色鲜花更是绚丽缤纷,就像春天的调色盘一般。

清明节的风俗是什么 第11篇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

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上一篇:我快乐因为我自信优秀作文下一篇: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