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2024-05-27

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精选10篇)

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第1篇

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能力,才会保证孩子可以随时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学习,不被社会所淘汰。

要让孩子学会自学,首先需要增加孩子学习知识的动力,使孩子对学习保持积极的兴趣;教给孩子适当的自学技巧和基本方法,比如学会使用工具书来查阅自己所不知道的内容,学会自己探索;还要帮助孩子克服懒惰的坏习惯,自觉将学习作为增加知识的手段。

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第2篇

教学目的:有些家长平时经常责怪自己的孩子“笨”,特别是每当考试结束后,一看自己孩子的分数,如果不理想,总是抱怨,你怎么考的这么少,你看人家谁谁,同样的老师教,你为什么就学不会?如果这样下去,将来不用说考大学,就是高中也考不上。

中国的家长总是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分数做标尺来衡量自己孩子的能力。一次考的不好,就觉得孩子的能力差。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觉得自己只要哪一科考的不好,就是天生的能力差。

其实,孩子没有特别笨的,只要在孩子的黄金阶段,用对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你会发觉孩子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本讲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家长的指导、关心和帮助时孩子提高学习能力的动力,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源泉。帮助家长树立起孩子的技艺水平是可以提高的信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体验活动、情景剧、方法指导。

切入点:体验热身活动,出示《弟子规》中部分内容让家长尝试背诵,然后观看情景剧,了解孩子在记忆中遇到的困难,结合自身感受去理解孩子,通过测试找出问题症结,利用老师辅导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记忆力的培养开发。

教学重点、难点:家长与孩子完成相同任务的背诵获得亲身体验,一起学习科学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教具:《弟子规》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背诵体验活动

老师:今天请大家再当一回学生,与我们的孩子背诵一小部分相同的内容。

1、开场白:学生时代已经过去了,是否还记得当老师给你布置了背诵任务后你是什么反应,自己对完成这种任务有多大的信心呢?今天我们再当一回学生,与我们的孩子一起体验一下背诵的感受。我出示《弟子规》中的一小段,大家进行背诵,背过了就举手示意一下。

2、出示《弟子规》的片段,家长尝试背诵。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3、模拟课堂,检查几位学生和家长背诵。

老师:时间到了,我要检查一下大家的情况,谁感觉对自己的背诵很有信心,主动展示一下自己。(教师根据背诵情况给以模拟课堂的表扬和掌声鼓励)

老师:现在我们换一种检查的方式,找一排的学生和家长按顺序背诵。(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状况,有的家长根本无法完成背诵,但一定要将一排进行完,这一轮的检查老师不做任何评价。)

刚才这个背诵环节的设置是想让家长参与到记忆力体验的活动中,与自己的孩子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对比自己和身边的家长体验孩子们的经历,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感觉到很多关于记忆力的问题,但先不让他们发表意见,去看下面孩子们遭遇此类事情的情景剧。

4、学生我们先做到这儿,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情景剧:

二、情景剧欣赏

场景一:

(周五晚上,孩子带回周末的作业)

孩子:妈妈,老师要求我们背诵《弟子规》。

妈妈:好啊,背点东西很好,对小孩子来说背东西最简单了,你背吧。孩子:妈妈,那我自己到书房去背了。

妈妈:等你背完了我帮你检查。

(过了一段时间)

(这个家庭的孩子在自己的书房里边玩边背,妈妈做着自己的事情。另一个家庭的情景剧上演)

场景二:

孩子:爸爸,我们这个周末要背诵《弟子规》的《总叙》和《入则孝》呢!爸爸:太好了,《弟子规》所讲的道理都是圣人的教诲,好好背诵学习,能培养

正人君子的品行,能背过它可不容易。

孩子:我觉得我肯定能背过。

妈妈:对,要对自己有信心。

爸爸:你边背诵边想里面的道理,如果弄不懂就查一下书,也可以问我和妈妈,这样能让你背的又快又好。

孩子:谢谢爸爸。

妈妈:孩子加油啊,要不我和爸爸跟你开展比赛吧。

孩子:太好了,那我一定要拿第一。

(全家人一边说笑,一边表演,一边展开背诵)

(回到场景一,第一个家庭)

妈妈:孩子,该背过了,我检查一下。

孩子:妈妈,还没有背过,再给我一段时间。

(又过了一段时间)

妈妈检查孩子的背诵,发现孩子没有背过,磕磕绊绊,甚至有读音出错。

妈妈:你怎么回事,那么长时间背不过这么短短的一段,每句只有三个字,多简单啊!

孩子:妈妈,我好好背了,可总是背不过。

妈妈:背不过,每次有背诵的任务都说背不过,你是怎么了?

(孩子很委屈)

妈妈:小孩子的记忆能力最强了,背诵时最简单的,你准是没有好好背!

三、分享体验感受,交流观看情景剧的感想。

1、大家刚才体验了背诵《弟子规》当中48个字的内容。

(1)您是怎样进行背诵的?您对背诵结果满意吗?

(2)各位家长的背诵情况差异较大,结合自己的背诵经历,您有什么感受?是什么影响了您的背诵效果?

(3)这一排按顺序背诵的家长们,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时候,您有怎样的感受?当时是什么心情?它影响您的背诵吗?

2、看完情景剧后,您有什么感想?

(1)两个家庭的家长对待孩子背诵给与了什么样的关注?

(2)您认为孩子的背诵效果与家长的关注有关吗?

(3)平时孩子有背诵作业时,您是怎么做的?

3、通过背诵体验与观看情景剧,您受到什么启发?

4、您能理解孩子的背诵状态吗?

5、您是否愿意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四、结合讨论,老师归纳总结

老师:刚才在背诵体验中,有的家长用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有的家长采用了自己独特的方法,有的家长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游戏,有的家长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积极记忆,有的家长今天精力充沛,有的家长最近身心疲劳,所有这些都会对你们的记忆产生影响。

有的家长很努力但仍未完成任务,有的轻松背过,大多数的家长背诵很不熟练。刚才你们在大家面前展示时的心理,就是孩子们面对老师同学时的心理,你们的自信程度、个性差异也会影响你们的发挥。

1、儿童记忆力的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

2、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让所学的有用知识牢牢地扎根在头脑中?怎样进行系统记忆呢?

(1)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学过的知识忘了,家长就责怪孩子“笨“。一来二去,孩子也就觉得自己“笨”了,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性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图书馆所容纳藏书的信息量。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性不足,仍然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记忆的自信心。日本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对所学的知识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2)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

系统记忆法。系统记忆法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以增强记忆的方法。那么怎样进行系统记忆呢?

A、循序渐进地学习。即学习和记忆一定要有步骤的探索,分阶段的进行。

B、要深入细致地理解识记材料。死记硬背的知识,尽管背得滚瓜烂熟,但过了一段时间,也会逐渐淡忘,就是因为这些知识没有被理解。

C、一点一滴地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出了点滴积累的重要意义。

图示记忆法。图示记忆法就是通过图形的记忆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新到一个城市总要先买一张交通图;到旅游点游玩时先看导游图;学习历史、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也总有一些示意图做辅助工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图形有助于记忆。心理实验证明:物体的视觉形象比词是视觉形象容易记,而且能保持更长久。日常经验也告诉我们: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好记。利用图表、图示等材料,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既可以便于理解,有利于记忆。

3、当你的孩子怀疑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时,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心理障碍。明确地告诉孩子:科学家做过实验,研究表明除少数例外,一般人的记忆力是不相上下的,因此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不要感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使孩子树立起自己的记忆力水平是可以提高的信心。

(2)帮助孩子找出记忆水平低下的原因。引导孩子认真分析一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有不得法的地方,是不是没有采用正确的学习和记忆方法呢?使之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3)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爱好,提高记忆力。有许多人说他的记忆力非常不好,然而对于他感兴趣的小说、球赛之类,他的记忆力却又是惊人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过目不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是非凡记忆力的先决条件。通过培养和训练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4)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在学校学的生字老是记不住。母亲让他每个字写20遍,孩子写完后,对他进行听写,他仍然不会写。母亲问他写字时在想什么,孩子回答道,他在想怎么样才能让风筝飞得更高。在这种情形下别说些20遍,就是写100遍也同样记不住。因为孩子写字时注意力并没有在字上,而是集中在别的方面。心不在焉怎么能记得住呢?也就是说,有一些孩子在学习时,由于经历不集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都会影响孩子对知识和实物的记忆。

(5)指导孩子经常记忆、多记忆来锻炼记忆能力。许多记忆超群的名人,就是从小就开始对记忆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小的时候为了锻炼记忆力,每天早上都要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内容的知识。经过这种长期的锻炼,他的记忆力始终保持灵敏活跃,他说:“背诵时记忆力的体操。”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脑子越用越灵。”

(6)注意膳食结构有利于儿童记忆力的发展。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可以改善引发记忆力的衰退和生化物质的不平衡,从而改善记忆效果。葡萄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高过其他任何水果和蔬菜,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传输能力,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记忆力。有利于提高记忆力的食品还有富含锌的芹菜,富含磷脂、某些不饱和和脂肪酸的核桃、芝麻、瘦肉等。

(7)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想要记住的东西,就非记住不可。要善于恰当的适时的给自己提出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记忆的意识和计划性,否则,放任自流,能记多少算多少,结果往往是什么也记不住。

(8)教育孩子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能力,如自我复述、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等等都是自我检查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正确

再认和回忆能力,即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五、介绍增强记忆力的10种方法:

1、注意力集中记忆时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忘记。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感觉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九。仅靠死记硬背,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以往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这样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8、多种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做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六、课后作业:

1、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是一直在旁边指导,还是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你觉得哪种做法科学?请写下你的见解。

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 第3篇

(2) 孩子白天在学校的时间较长, 大脑已经疲劳, 所以, 孩子回家后, 不要立刻逼他做功课, 让他先玩一会儿, 这样可恢复体力, 从而提高效率。

(3)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计划,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制定时间表, 告诉孩子必须踏实地实践, 建立责任感。

(4) 了解孩子的个性。孩子有他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必须适度地尊重他。偶尔不妨让他在失败中积累经验, 锻炼他对挫折的耐受力。

(5) 为孩子买参考书, 请家教补习, 不见得就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正确的学习动机, 才能让他产生学习欲望, 发挥本身具有的潜能。

(6) 除了学校的功课, 父母可从旁观察孩子的喜好, 培养他对事物的兴趣, 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 还会增强他的读书意愿。

(7) 父母在忙碌的工作之余, 对有限的亲子时间更要善加把握。孩子的作业, 父母决不可代做, 因为这使孩子很容易在同样的地方出错。所以在他做功课时, 家长可从旁指导, 告诉他正确的方法, 态度必须亲切、耐心, 切忌急躁、不耐烦。

(8) 未满学龄提前入学的学生, 常因学习心理准备不够效果不佳, 这时如果用压迫、强制的方式, 只会降低他的学习能力。家长不应只一味要求孩子拿高分,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主的学习方式。老师及家长必须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并设法使他保持下去, 才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9) 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按时作息, 准时上学, 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有充分的睡眠、运动、营养, 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健康状况良好自然会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10) 孩子有多方面的经验, 会增加学习意念。他对世界知道得愈多, 就愈想多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知识并不是全都来自书本, 在家庭中, 讲故事、猜谜语、讲笑话、闲聊, 都可增加孩子的自信和语言能力, 同时也是培养感情、亲子沟通的良好渠道。

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力高, 做父母的也必须对求知、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会模仿效法。不爱读书的父母, 是很难培育出爱读书的小孩的。全家人都养成在固定时间读书、做功课的习惯, 就会培养出孩子读书的兴趣, 以及自动自发学习的精神。

贴近孩子提高审美能力 第4篇

小学美术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强烈的情感性、鲜明的直观性和生动的形象性,是最为孩子喜爱、也最易为孩子接受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所以我们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贴近生活,贴近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儿童的美术素养、健康心理和人文素质。

一、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美好情感

小学美术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即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想象、去捕捉、发现生活的美感,进行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这是比提高绘画技能更为重要的也更为根本的任务。

美是无处不在的。但许多儿童面对美好的世界却常常感觉不到美,在不能感知美的局限下,当然也就无法表现或再现美。因此,小学美术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和体验美。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从而去表现、创造美的能力。当然,美是有层次的,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不断要求孩子多观察生活,多表现周围的事物,只有表现儿童自己感觉最深、最喜欢的事物,才能表达孩子们的心声,引发孩子们共鸣,创造出优秀的儿童作品来。比如,让孩子感受城市的巨变,我们可以组织孩子参观住宅小区、城市建设。那幢幢拔地而起、造型别致的居民住宅楼,无不把孩子的视线牵住了。同时,通过画、剪、喷等多种手段,孩子们设计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住宅小区。在整个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既欣赏到了城市美景,又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孩子良好品格

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这就是美术创作。美术创作活动,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孩子从观察→构思 (或揣摹)→作画。这个过程就要求他们要自始至终地参与活动。在小学美术课中,我发现大多数儿童,尤其是聪明活泼的儿童,作画兴趣很高,而且表现大胆,毫无拘束。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挥毫泼彩,全身心地投入,可时间久了,他们将会以开头的充满兴趣到半途而废,最后有始无终。所以,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我们要时时处处注意用语言引导、鼓励他们,激发兴趣,哪怕只是画上几笔刚刚萌发出来的想象力,都要及时表扬。让他们知道,做事半途而废,则将一事无成,使他们逐渐向有始有终升级,从而过渡到做其他各类事都能如此。

同时,要特别珍惜、引导孩子们在作画过程中体验创作的快乐,当学生作画时,应当允许他们画自己喜欢的,不要轻易批评否定。有些孩子们在作画的时候常常会自我营造创作氛围并进入忘我的境界,有时口中喃喃自语,有时甚至会唱起来,笑起来,这正是他们画到得意之时。作为美术教师,此时最好不要去破坏这种氛围,不要去打断他们,而是要与他们分享童趣,并从中抓住指导的好时机,引导他们完成画作。

三、通过美术评价,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欣赏是以培养幼儿审美情感为主的,而评价是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表现为审美情感向审美创造水平的质的飞跃。因此,评价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美术评价,既是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的评价,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如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我们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表意见,整个评价过程就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培养谦逊公正的品质的过程。在评价时,我们不能以“像不像”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创造性的有和无、发挥得好与差为尺度,使学与创、图与构、意与形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对提高儿童的基本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的特征与个性,贴近儿童来实施教学,才能诱发出儿童的创作才能,把小学美术课堂办成既教学绘画技巧,更重视审美与美育,追求全面健康发展的阵地。

【作者单位:昆山市裕元实验小学 江苏】

怎么才能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第5篇

其实这种能力在孩子开始学习走路说话的时候就该培养,很多婴儿并不像家长想的那样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意识,在孩子走路摔倒了,家长就马上心疼的把孩子抱起来,这其实是很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培养的,慢慢孩子就会养成依靠父母,让父母帮忙的习惯。虽然孩子还很小各种能力还不具备,正是因为如此才要让他从一开始独立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学着做,如果父母一味溺爱孩子会适得其反。

培养孩子的行动力

很多时候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选择自己解决而是选择向父母求助,求助不成就会逃避,很多时候都是害怕失败而不愿意去做,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让孩子勇敢面对,引导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孩子只要他肯找,一定会有解决办法,只要他敢于尝试,问题一定能够解决,自己解决问题远比别人的帮助和逃避收获的多。慢慢的孩子就会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在遇到问题、挫折的时候会主动去解决,学习能力培养的很重要一方面就是要有行动力。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之前,父亲应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并引起做事的兴趣;在做事过程中,孩子遇到困难,父亲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难。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完成一件事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快乐感。

不断引导鼓励孩子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第6篇

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就是要永远保持一种“空杯心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心学习,而不要一瓶不满半瓶瞎摇。

在学习和读书的过程中,多加思辩,不要死记硬背和死抠书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思考,然后不断温故知新,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思考展开联想,当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触类旁通。

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就是要多读书多看报,可以在微信上关注一些课程,或读一些有益身心增长知识的文章。不过,还要善于学习书本之外的东西,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与人交往和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要多听少讲——静心聆听他人说话,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出去走动,不管是逛街、逛商场超市,还是去看电影,还是在家看电视剧,只要细心都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所以,提高学习能力,既要学习书本之中的知识,也要善于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

提高学习能力,要善于运用碎片时间,抓住一切可行的时间和机会来学习。阅读和思考,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两把钥匙——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权威,因为书本上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并不都是正确的。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这个问题有一点宽泛,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概括的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空间知觉能力以及感觉统合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会在听、说、读、写、计算、阅读、推理方面表现出与其年龄段相符合的学习效率。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你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感觉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大的毛病,也是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番茄工作法,每集中注意力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番茄时钟开始的时候就强迫自己不动手机,开始认真学习,当番茄时钟结束后不管手头的工作有没有完成,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休息一下。推荐几款APP:潮汐,番茄进阶。都挺好用的。

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看书还是学习,一定要学会记笔记。感觉思维导图挺好用的,可以不定期拿出来复习,还有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都挺好用的。当然最主要的记笔记方法还是最原始的纸笔。写的一本一本的笔记,看着就很有成就感。

其他的观察力,思维力,空间知觉能力不好培养,有可能和你天生有关,还有你小时候生长的环境有关,所以因人而异,也不必着急。我感觉多练习多读书,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肯定会有提高的。加油,相信自己。

过精要主义的生活,你一定会越变越好的。

对于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我推荐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学习》。

书中作者提到的整体性学习法对我们应用到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他将学习的过程划分成了六个部分,分别是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和测试。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第7篇

家长要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良好的引导非常重要。孩子模仿家长的兴趣和能力都非常强,很多时候在孩子的言行当中都能看到家长的影子。孩子们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家长是指引他们认知新事物的领路人,在孩子心目中,家长是无所不知的百事通,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自己的家长永远是最棒的,最强的,最正确的,模仿家长的行为和语言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家长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很容易根深蒂固。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尽量把自身最阳光和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让孩子们学到正确的为人处世和接人待物之道。家长可以多在孩子们面前看书并给孩子们讲书本里的有趣知识,或者带孩子们去图书馆,让他们感受图书馆内丰富的书籍和阅读氛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海洋,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长期阅读后能使孩子练成高效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的效率,所以从小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阅读会使孩子们受益匪浅。我在孩子上学前班时就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书籍买回来,渐渐的孩子喜欢上了阅读,现在孩子上四年级了,去图书馆买书已经成了习惯,阅读量和阅读速度都有很大的提升。这对于语文的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孩子对文章理解速度和中心把握都提升很快,写作的词汇量、叙事方法也更加丰富了。

做为家长想要每时每刻都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姿态,做好榜样几乎不可能,因为我们自身本来就不够优秀。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做不了好榜样,至少我们可以用心不在孩子面前做坏榜样就好。我自己有一段时间工作不算太忙,喜欢玩电脑网页游戏,这一玩就上了瘾,经常玩到晚上很晚。后来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从来不玩电脑的女儿突然也在玩电脑网页游戏了,她玩的那个网页正是我前一段时间玩的同一个网站。刚开始我也没有太在意,后来发现孩子一有时间就去玩,而且玩的时间很久,占用了很多以前学习和活动的时间,不让她玩了还会非常生气,这说明孩子有些上瘾了。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会很不好,也为自己给孩子做的这个坏榜样感到很后悔。正在发愁怎么改变现状时,突然发现电脑中了病毒,一些垃圾网站强制弹出,无法正常操作电脑了,这应该是点中了钓鱼网页什么的原因造成的。于是马上把孩子叫来说:你看,因为玩网页游戏导致电脑中了病毒,现在电脑死机用不了了,还要送去维修,以后咱们都不许再玩游戏了。电脑修好以后,我和孩子都信守承诺,不再玩游戏了。为了孩子,我们要尽量表现的好一些,特别注意一些坏习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做,比如:说脏话、抽烟、不讲卫生等等,不然这些习惯就会遗传下去,对他们的学习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做事的能力

父母强,孩子弱;父母弱,孩子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父母大包大揽替孩子做的太多,就会使孩子无事可做,长此以往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就会很差,这样会使孩子变弱。父母“懒惰”一些,少替孩子做一些,多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情,孩子的能力就会慢慢变强。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多为孩子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并加以指导,从而提升孩子独立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不能完全袖手旁观、放任自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必须要有的。我的孩子们周末有一项家庭作业:办A4纸大小的“百花报”,记得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办百花报,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向我们求助,我们夫妻俩没做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我们就上网查资料,搜图片,找网上画的比较好的百花报图片下载,搜索适合的诗歌、文章和插图,规划着怎么在A4纸上搭配文章和插图,总之感觉挺难的,特别是做报头和画插图。我们想这么难孩子怎么作得了啊,于是我们俩直接给它包办了,我们想这是第一次嘛,孩子看看下次就会做了。以后每次办百花报都是我们家最忙的时候,每次孩子也都参与,但是我们看了孩子做的感觉实在是太差,所以我们每次都跟孩子说你这样这不行,这个横线应该这样界才整齐,这个插图应该这样画才漂亮,说着说着我们就又把百花报办好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不对啊,这是孩子的作业,每次都是我们给她完成了,这样下去孩子永远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于是我们试着让孩子自己做了一期,结果确实不尽人意,但是这是孩子自己做的,还是很宝贵的。有了第一次以后,孩子不在找我们帮忙做百花报了,都是自己完成。

前两天周末孩子突然拿出一份“百花报”让我看,搭配的文章跟本期主题很默契,报头、插图和色彩画的也都很不错,这个水平已经超过我们夫妻俩前两年做的那个水平了。孩子只用了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这确实让我感到意外,我想如果我们一直怕孩子做不好而总是替她做,她现在应该不会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份精彩的答卷。

有很多事情刚开始孩子们都认为很难做,家长们往往出于爱护的心理,怕孩子吃苦受累还做不好,就不让孩子学或者替孩子做。这样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掌握不了新的技能,甚至导致孩子在困难面前养成逃避的习惯。孩子们都会面临新事物、新问题,他们都要经历不会做、做不好的过程,我们要给孩子机会独立学习并自己动手操作,允许孩子做不好,只要她认认真真的经历了,他们就会学到经验和技巧,下一次总会比这次有所进步。即使做了几次还是很糟糕,我们也要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只要他们能做的比上一次好一些,再好一些,他们就会在每次学到改进的方法,慢慢适应、熟练直到做的很好,甚至让我们感到吃惊。培养孩子的学习专注力

我家的孩子一般在家里做功课的时间都不太多,因为她总是做的很快,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陪妹妹玩耍、看电视、读课外书之类的,虽然在家并不怎么学习,但这并不影响她考试得满分,这主要归功于她在上课时间能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们现在的学习量都很大,在学校上课,回家里还要做功课,整天都忙忙碌碌。但是孩子们最主要和最多的学习时间还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只要能充分把握好课堂上的学习时间,用心听讲、认真阅读、勤加练习,知识就一定能掌握的很牢固。课堂上学好了,下课或者回家就不需要怎么学,完全可以多玩玩,多放松一下。

但是很多孩子在上课的时间并不能全神贯注的学习,不听老师讲课,思想开小差,玩弄其他的东西,甚至发愣、打瞌睡等时常存在。这样当天的课程就学不会,放学做功课就会觉得很难,要做到很晚,家长看起来感觉孩子很辛苦,实际上孩子的效率非常低。孩子如果长期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晚上做功课效率低,辛苦到很晚,占压了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又影响到第二天上课时的精神,考试时成绩还很难上去。这就是家长感觉孩子这么辛苦了,成绩还是上不去的原因:不能有效利用上课时间学习。

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必须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上课时只专心做一件事:认真学习。专注力的培养需要孩子自身重视起来,家长要经常告诉孩子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就是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阅读并多写多作。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课时坚决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要带到学校去,上课时就专心的学习。这个习惯要家长长期跟孩子灌输和监督,要让孩子知道着任何事情都要有强烈的专注力,只有专心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才能做好。这个道理只要家长能经常跟孩子讲并不断提醒,孩子会慢慢明白的,练就了学习的专注力,上课时能专心致志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能提升的很快。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点以外,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很重要,有自控能力的孩子不需要家长过多的监督管理,自己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作息,不仅让家长省心,个人效率还会比同龄孩子高很多。学习兴趣会使孩子更容易学好,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或者很喜欢学习,那么就不需要任何人去督导了,孩子会自己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他们会发现学习很奇妙、知识的海洋很广阔,越是深入的探索越会让他们更加喜欢上学习。

我家的孩子各项成绩都还算不错,三年级期末语数英三项全部百分,其他期中期末测试成绩也都稳定在98分以上,目前看来学习成绩还算让人放心。过几天要开家长会了,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的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想让我总结一些培养孩子学习的方法技巧跟其他家长分享一下,于是便有了上文。文章写完我又问孩子:“你说说要想学习好,有什么好的技巧没有?”孩子不假思索的说:“那还不简单,就是多听、多读、多写,谁都知道!“我听完笑了,仔细想一想不就是这样吗?学习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只要勤加练习,多用功,就一定能学好。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第8篇

笔者认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继而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可采用以下一些具体的办法进行训练。

一、训练有目的的阅读

漫无目的的阅读,是一种懒惰的阅读方式。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第一步,就是培养他们有目的的阅读习惯。孩子一目十行,对什么都一翻而过,这不能算真正的阅读;只有带着问题、带着笔记的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在阅读之前,家长可给孩子布置几道具体、简单的问题,告诉孩子,阅读的目的就是解决这几个问题。读完文章之后,可让孩子回答先前提出的几个问题。孩子带着问题阅读,阅读之后力图解答、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他们后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在阅读材料中,我们后面有很多问题,针对这一点,可以让孩子先看问题,再带着问题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做标记和做笔记

做标记的方法比较简单,可以使用颜色标记,也可以使用特殊符号标记,如画波浪线等。做笔记的方式主要包括:评价式笔记,疑问式笔记,总结式笔记,抄录式笔记,感想式笔记。设计专门的做笔记训练,要求孩子按照上述5种笔记方式做笔记,然后根据各种笔记的质量,对之做评价,可促使他们提高笔记的质量。做标记和做笔记的意义,不仅在于加深对文章信息的理解,而且在于使孩子养成做标记和做笔记的习惯,会使其终身受益。在小学阅读训练中,经常有运用横线、波浪线、双横线,勾画的要求,这样的训练就是在做标记。

三、训练概括能力

阅读一篇好文章,不能对它做归纳和浓缩,说明孩子并没有深度理解、挖掘这篇好文章。对文章的概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边阅读,一边概括——即阅读一段内容之后,随即用自己的语言,来简要归纳主要意思。这种概括的方法,可以减少需要记忆的信息量,为孩子的记忆容量节省空间。读完文章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概括。这种概括,既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对文章结构和写作风格的概括。对文章的结构、框架、写作风格的概括,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似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在以往,这常常是被家长和孩子所忽视了的,如今要改变这种情况,需得到家长、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重视。而怎么做到精炼的概括呢,我们目前常用两种方法:一是找关键句子,如中心句,过渡句。在这样的句子上加以完善。二是连词啊,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再把关键词语连成一段话。

四、通过发散阅读,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一篇文章的信息量毕竟有限,如果能够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思维发散,是一种加深文章信息理解的方式。这种发散阅读,可以是词汇的发散,也可以是相关知识的发散。比如可以根据有关文章设计下面的问题。

你知道希特勒是谁吗?他曾经是哪个国家的元首?在他那个时代,你还想到了哪些国家领导人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属于法西斯的是哪些国家?反法西斯的又是哪些国家?

蝴蝶是一种小昆虫,所以,这两个字是虫字旁,再想想看还有哪些字是虫字旁?把它们写下来,越多越好。

由发散阅读,可进一步引发孩子的发散思维。比如,由二战的种族歧视、种族灭绝,透视现在的种族歧视,说明人类和平共处的积极意义;由虫字旁的文字,引发孩子对文字起源的思考,进一步探索文字演化的规律和方向。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探索的乐趣随之也就调动起来了。

五、训练提问题

在阅读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越多,获得的理解就越多,所谓“大疑得大知,小疑得小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是一种非常艰难的工作,它需要以相当的背景知识作基础。孩子能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说明孩子一不是机械阅读,而是在开动脑筋阅读;二不是随意阅读,而是有准备地阅读。孩子在阅读中养成了提问题的习惯,在其他方面也会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只要孩子心中有问题,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一种探索、建构、解密的心理。孩子的思维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探索精神调动起来了,未来发展的动力就会更足了。

六、确定共同的阅读时间

班级的课外阅读时间可以设定为中午到校到下午上课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班级阅读时间,老师不可占用孩子们这段时间,让孩子们沉浸在自由阅读的乐趣中,先到的孩子自觉拿出书来看,后到的孩子看到别人都在看,自己也自觉拿出课外书来看。教师应注意给孩子提供丰富的书籍。书籍来源可以说奖品,可以说孩子捐赠图书,推荐图书。并让孩子可以唾手可得。不提倡封闭书柜,提倡开放式书架。

七、榜样引导作用

如何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小学英语新课标准要求的任务,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1、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境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境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2、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的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3、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人格,用真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与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建立师生情,让学生在和谐交往中享受快乐。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英语素养的培养,它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撞碰,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前提下,以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各方面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教师还应把他们当成孩子去交往,允许他们犯错误,宽容他们反复地犯错误,相信并帮助他们在不断地犯错与纠错中逐渐成长,走向成熟;教师更应把他们当成朋友去交往,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拘时空,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力求成为学生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一旦浓厚的师生情建立起来,学生就会真正钦佩、喜爱英语老师了,由“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英语兴趣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在教育实践中屡见不鲜的事实。

4、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生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重点不再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让学能干什么”。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计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老师走。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fox and cock》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是采用自己先戴上课前制作的“fox”和“cock”面具,并配以丰富表情和手势进行英语语言操练表演,学生看到新颖可信的情景,争先恐后请求表演,学生置身于说英语的环境,把“fox”和“cock”各自的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学生口脑并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和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在新理念下,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忽视。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的方法 第10篇

起初,幼儿的主要活动为大肌肉活动,他们通过爬、翻、滚来接触外部世界,了解外部世界。这种大肌肉活动能力,就是他们的基本的学习能力。通过身体作用于外部世界,幼儿开始对物理世界形成稳固的表象,与此同时,内部的心理世界也从混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过渡。接下来便是感觉动作的学习。

当幼儿会走、会坐之后,他们开始在动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感觉,并通过感觉与运动的配合,形成较为复杂的身体运动。大概从3~4岁开始,幼儿能够接住物体,会拍球,会骑三轮车,能跳远跑步,身体协调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凭借触觉、听觉、嗅觉与味觉来认识事物。在感受事物时,形成较为简单的判断。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儿童基本能够理顺身体感觉运动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系,他们眼中,外部物理世界是有序的,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外部物理世界有大有小、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有前有后、有运动有静止、有声音有颜色。另一方面,儿童内心的世界即心灵世界也变得有条理,自己是动作的发出者,动作是有节奏的,可由主观意愿控制的,协调的动作可以达成一定的目的,如只要姿势正确就可以接到球,等等。在大肌肉动作和感觉动作的发展基础上,儿童开始形成丰富的知觉表象世界。

由于动作和感觉能力的提高,学前班或上小学的儿童可利用视知觉或听知觉学习,动作能力仍然必不可少,但许多动作已由知觉所取代。当老师要孩子做某种事情时,孩子不必先模仿该动作,而是能够知觉到老师的手势、表情或言语,并根据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去完成某项活动。于是,儿童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就进入了知觉-动作阶段。在知觉-动作阶段,儿童的视知觉与听知觉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儿童开始利用视知觉辨认有意义的事物,学会区分经验中的对象与背景,辨认相似图形中的不同部分,辨别点、线、面,并能够记忆呈现的图形与文字。

在听知觉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儿童开始将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事物相联,辨别不同的发音并从中提取意义,儿童能够将听到的语音记在大脑中,按照这一指令去行动。现实中,视知觉与听知觉总是与动作反馈相联系的,看见或听到对个体有用的信息,个体便不能不无动于衷。积极地看或积极地听是为了积极地行动。所以,本阶段的知觉发展又离不开动作,只不过在过去的阶段,动作为主,动作诱发知觉;而现在,知觉为主,知觉统辖动作。儿童现在受知觉经验的支配,将头脑中的知觉经验如实画出来,或如实说出来,有能力仿绘,照着某一图形画,或仿说,将大人的话跟着说一遍。而在从前,儿童只是在大量动作中偶尔形成感知觉经验。儿童内部的心理活动占优势了,但动作仍然必不可少,这就是为什么该阶段又叫做知觉-动作统合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儿童的视知觉与听知觉能力,尤其是视知觉与动作的统合能力。因为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学习文化课,其听课能力与写作业的能力,都直接依赖知觉-动作统合能力的发展。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发展完善之后,才有可能发展符号认知与阅读能力。

阅读是对文字符号的视觉辨认与领会过程,文字与图形有相同之处,它是由点线组成的,但又有不同之处,它是代表一定意义的。阅读与图形辨认涉及到更高级的大脑过程,即领会、理解或提取语义的过程。所以,阅读能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眼球运动、视知觉速度、视知觉辨别能力,二是符号转变成语义,即理解字词意义的过程。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字词意义提取的训练,如字词联想训练、阅读策略的训练。此时的儿童如果经诊断是视知觉-动作统合能力低下而导致阅读困难,则要进行前一阶段的补救训练,即训练儿童的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当解决了符号认知-阅读的能力提升问题后,儿童才有可能发展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与推理能力,才能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抽象的数量概念,领会应用题的条件。例如:速读记忆专业训练软件是集生理科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系统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综合训练系统。其基本原理就是人的“眼脑直映”和左右脑综合运用的快速阅读。通过三十个小时的训练均可以大幅度提高人的速读能力,你就可以做到“一目半行”“一目一行”、“一目多行”直至“一目十行”。一个对字词不善领会、不能熟练阅读的人,不可能真正领会数量概念,不可能有效地抽象思维。

许多家长诉说,自己的孩子学习数学不扎实,有时在课下经家长讲解会做题了,但到了课上又不会了,或者当时会做题了,过后又不会长,个别家长甚至将这一现象归结为记性不好,说自己的孩子忘性大。其实,这是由于孩子并没真正理解题的解法,不能真正掌握解题的条件。有时孩子仅凭机械记忆记住了解题的步骤,但稍一变化题意便束手无策。孩子的推理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种能力是动作、感觉、知觉、符号-言语等诸项基本能力发展的累积,体现的是多种基本学习能力的累积效应。只有前几个阶段顺利发展之后,这一阶段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具备。

抽象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高级的思维活动,它还取决于智力的高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数形关系、数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而数学的运算则可以通过将运算与动作相联系而传授给儿童。儿童的学习活动的另一重要保证因素就是自我监控与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活动是由人来发出并执行的,而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动机的。所以,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能力是调控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能力。有的人学习被动,态度消极,不能思考自己的学习计划,钻研学习方法,努力寻找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然后加以改进。自我监控能力不仅与智力有关,还与人格有关,体现的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是一项最复杂、最高级的学习能力。

当然,自我监控能力本身也是有结构的,从最简单的时间管理到较为复杂的学习策略,但在整个学习能力的阶段发展中,它是最高级的。在此,最高级的意思并不是指它一定要最后发展,而是说,它要以前面的诸项学习能力的适当发展为基础。自我监控能力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关心与培养、给孩子以自主的空间和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等,都有助于自我监控能力发展。但仅此还不够,另一个易被人忽略的因素是成功的学习体验,而成功的学习体验离不开诸项学习能力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学习能力与成功及自我监控能力的相互作用问题。前面若干项学习能力的发展越顺利,越能导致学习成功的体验,而学习成功的体验越多,儿童就会越倾向于认为,自己能控制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有趣的、有价值的,能满足自我的进取需要。所谓学习优秀的学生,大都是在这种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中成长的,所以,他们的学习一般不用家长操心。由此可见,这种由低到高的学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上一篇:检察院检察员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涉密人员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