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2024-05-11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精选16篇)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第1篇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2012年12月8日,我们历史教研组集体听了王老师讲授的《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王老师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授课,以探讨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为线索,带领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当堂讨论并展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并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娓娓到来的讲述,充分实现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情感与理智上都得到了提升,加深了对西方思想文化渊源的认识。本课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由此引起了我对新课堂的若干思考。

首先,要关注学生课堂展示的有效性。学生的课堂展示,应当在学习小组充分交流汇总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应当以展现当堂课新生成的内容为主导,同时展示的内容要得到全体学生和教师的充分关注并得到足够反馈。只有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的。课堂上王老师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往往只有三四分钟,之后学生就匆匆上台,复述出事先在小黑板上列出的知识提纲。由于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生成新知识的时间,再加上紧张,讲述往往费时且错误较多,王老师不得不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大量解释和修正,无形中耽误了很多时间。这样的展示难以唤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关注,失去了学生课堂展示应有的意义。所以应当精选问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展示,对于容易产生分歧或者有知识层度伸缩性的问题可以设置为展示性问题,在课堂上交由学生充分交流思考,再进行有特色的展示,以期实现更佳的效果。

其次,历史作为一门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强调“论从史出”的严谨性,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史实材料支撑,只有这样学生的回答才能言之有物。王老师在疑难解析环节设置了如下问题:“从经济基础、民主状况、共同宗主和发展趋势方面分析古希腊的城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思维量很大的问题,学生不仅要对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有充分了解,还应理解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影响等知识;另外,学生还需理解“经济基础”、“宗主”、“民主”等专业词汇的含义,否则就不能展开思考。而在本课中学生还未了解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内容,对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的总体特点也缺乏基本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给出这些背景知识,致使学生的讨论无从展开,难以深入下去。在几分钟的讨论结束后,几位学生起来发表观点,只是泛泛的说出希腊的城邦制度民主一些,春秋战国时代的的诸侯国统治者的权力较大等分散的观点,难以形成系统的表述。如果能在学生讨论时,以浅易文字材料展现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状态,启发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比地思考,学生的答案个能会更为完善。总之,要形成精彩的学生发言,还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材料,指导他们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观念体系。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进行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要求出发。无论是精选问题、留足讨论时间,还是提供充足的思维材料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都是为了让学生牢固地识记知识,掌握思想的方法和技能,达到对历史的深度理解和情感共鸣。只有围绕这个目标前进,才不会感到迷茫,才有了判断是非的依据。

以上仅是我的一点点思考,难免疏漏之处,恳望方家指教,共同改进我们的教学。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第2篇

11月28日上午,我满怀期待早早来到三楼多媒体教室,等待王健老师的精彩讲课。早就听说,王健老师在全国语文赛课中荣获一等奖,这个荣誉含金量可高了,能参加全国赛课的老师那都得经过层层选拔,那都得是各个学科的精英,能走到这个平台上就已经非常优秀了,更何况还取得了一等奖!

王健老师讲授的是三年级上册的《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面对众多听课教师,面对陌生的孩子们,王健老师教态大方,亲切镇静,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健老师年轻、漂亮,声音甜美,课前与孩子们的简单交流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消除了学生们的紧张感,真是经验丰富!

先说王健老师的板书,写字时潇洒,字写成时漂亮、规范,从板书这一点就能看出王健老师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更能体现王健老师的教师基本功相当扎实。

再看王健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旨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并且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彰显着“教语文”的理念。比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王健老师是如何突破的呢?在她的设计中,把这以重点与识字、理解词语联系起来,在识字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尝试用这些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这篇文章而言,题目利用的也很到位,王健老师所选的需要学生理解的词语都是带有指向性的,都是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做铺垫的。王健老师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把相应的词语分别放到陶罐和铁罐的下面,然后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先从说一个事物开始,梯度设计合理,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就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用词很准确,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干净利落。既然是故事,如何复述出来也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王健老师是通过从开头、中间、结尾找关键段落很轻松就解决了这个难点,我想学生会有一种“原来如此”般豁然开朗的感受。如果不告诉孩子这样的方法,他们也能复述故事,但是就是太罗嗦,废话特别多,既然文章中就有如此关键的段落,只需要我们找到它们串联起来就解决了这个难点,多么轻松啊!我想这堂课下来,孩子们对于故事性的文章,对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复述故事应该游刃有余。

突破本文另一个难点——通过对话感受人物性格,感悟文章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时,王健老师通过抓住“奚落”这个关键词提问:奚落是什么意思?誰奚落谁?怎么奚落的?说了什么?一个个巧妙地提问直接指向本文的对话描写,聚焦对话描写,通过创设配音演员招募的情景指导朗读,孩子们入情入境很投入,他们好像已经忘了刚开始上课时的紧张,玩得很嗨,读得很享受„„这样还不够,还有演员招募的情景设计,当时我就为王健老师喝彩,读出来哪里有演出来精彩呢?如果孩子能淋漓尽致地表演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人物的性格不是赫然场上吗?而作为“演员”的孩子们必定会紧紧抓住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演绎,难点不就突破了么?高手不愧是高手,总会带领孩子们纵深探求,深入文本之后又跳出文本,以本篇课文当个例子而已,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孩子们的收获真是太大了。联想自己的教学,忙碌而低效,反思,首先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不精准,不明确,总想什么都抓住,到头来却啥也抓不牢,今后的备课中,首先要改革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堂课下来,王健老师最关注的总是孩子学会了什么,而不是自己教了什么,哎,说到这,今天下午在美术教室我精心准备了古诗两首的PPT,期待着孩子们掌握解读古诗的方法,效果不好,而且严重拖堂,每一个环节进行得都很不顺,还得反思,只讲完了第一首古诗,也许我当初想的两首古诗都讲完就根本不可能吧。还有其中这样一个环节,组内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全班交流的时候我先问有没有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李嵩说有,而他的组长王棋申却说已经解决了,而解决了,李嵩竟然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小组交流没有实际效果,还浪费了很多时间,我反思,在学习第二首古诗的时候我要缩短他们交流的时间,而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多用点时间来考察交流结果,并进行及时评价。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些什么?有没有掌握解读古诗的方法,我是没有底的。还有一个问题也很值得注意,我的话太多,还是以我的讲授为主,孩子的自主学习还是没有开展起来,今后的课上一定要注意!

意犹未尽,王健老师的讲课结束了,孩子们满脸带笑地离开了。王健老师先做了本节课的反思,主要还是强调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关注一堂课上孩子们学会了什么,这个什么其实就是学习语文的方法,而本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而已,弄懂一篇课文不难,但是学会这一类文章如何解读的方法不易,如何巧妙地渗透给孩子们更是不易。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第3篇

从新课标的解读到阅读教学本质, 都在为我们传递一个理念, 那就是关注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 “发展语言”摆在了首要的位置。那么如何去做呢?培根说:没有积累, 就没有学习, 没有记忆, 就没有学习。因此, 语言能力, 靠得是日积月累。教师应通过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学生通过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徜佯书海, 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背诵大量的经典名篇, 积淀文化的底蕴。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阅读再阅读, 积累再积累, 能懂则懂, 对于有些篇目可以不求甚解, 只为丰富语言的根基, 恪守语文教学的灵魂。

如赵老师用《赵洲桥》一课AB案教学, 生动地展示了今日和往昔教学侧重点的不同。昔日, 我们曾以具体详细的分析, 体会赵洲桥的坚固与美丽, 由此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今, 赵老师不落窠臼, 用丰富的外延, 拓宽了学习的内容, 从图片的对照、诗歌的引用等, 借助教材, 进行了更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而那所谓的“美丽与坚固并存的赵洲桥”只是成了一个文字的载体, 一个学习媒介。因此, 淡化, 甚至摒弃内容分析和文章深刻的内含的挖掘, 才能回归语文的本真。

可现状中,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一个陈旧的俗套之中。对于文本的教学, 更多的是关注内容与情感, 而忽略了文字的本身。有时总是把那内涵的挖掘和情感的体验当成了评课议课的主题, 有时甚至还会为某个巧妙的设想而大加赞赏。可这样的挖掘与体验, 妥当否?尤其是小学语文。于是, 想起了前几日听的一节《冬阳·童年·骆驼队》, 在课堂上, 为了品味“学骆驼咀嚼”这个段落, 老师采用了观看视频、圈画重点词语、讨论、模仿动作等各种方法, 看似品味深入, 貌似也挺生动精彩了, 可是学生却完全没有诵读, 没有去欣赏语言, 那这岂不是捡了情感, 却丢了文字吗?孰对?孰错?如果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师, 而是一位名家在深入地剖析呢?我想, 这就不能一概而论吧。

一个个的教学专家, 他们通过深入的研究, 都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思想,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阅读让我们看到了深度, 那这种深度不就是需要细细的挖掘与品味的吗?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诗意的美感要靠诵读来体现;那美的意境、美的意蕴不也是需要品味与挖掘的吗?名家自有名家的风采, 名家也各有名家的观点。我想, 身为普通教师的我们, 不能一味地听信, 也不能一味地模仿, 当然也不能全盘地否定, 而是要消化着吸收, 要真正结合自身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特点, 组合、创新, 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听名师讲课 第4篇

一、 领悟名师成功课堂后的前瞻理念

通常听名师的课我们会陶醉于课堂中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起伏跌宕的教学过程,天衣无缝的教学衔接,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之中。如果说这些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的“热闹”,那其间折射出的前瞻的教学理念才是其中的“门道”。课堂教学是用教学事实阐述教学理念的过程,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而作为一个听课者,我们除了要关注课堂的热闹,更重要的还应该去寻求、开掘、领悟支撑这种成功教学的理念。

如我在闻言黄爱华老师要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深感蹊跷:怎么会选择这样的课题进行教学呢?在我看来这部分的内容既枯燥,又没有什么探索的必要和价值,教师的一段告知完全就可以使学生很快接受。然而听课时才发现黄老师把“万以内数大小比较”这一知识,完美地融合在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长江队”与“黄河队”的“抽数组数比大小”的比赛之中。听课中,我不仅感染于热烈的课堂氛围、黄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更折服于他深厚、前瞻的新课程理念。这种“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从而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主动的建构知识”的教学理念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领悟的“门道”。真正领悟了这些才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拥有足够的底蕴,才不至于使我们的教学迷失航向。

二、 感悟名师成功课堂中的精彩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观名师的课堂,很多都具有这样一种共性:教学过程设计得粗放而大气,而教学细节却处理得细腻而到位。名师课堂中的细节,决非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也非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更不是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深谙“小细节包含大智慧”之理。作为一名听课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对细节首先要有一种敏锐的捕捉意识,在及时的记录后去细细地推敲、感悟其中折射出的名师们灵动驾御课堂的教学机智,有效整合利用教学资源的策略以及对教材、学生等教学因素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把握等等。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材中安排的这样一个习题:用一张涂满色的纸条表示整数1,要求学生填出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如图1),而张齐华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对图1中的等分线作了隐藏处理(如图2),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估計。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性的变化,却激发出了课堂中学生的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不仅说出了自己估计的结果,更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自己估计的方法。而张老师更是借助这张小纸条做大文章,让学生观察涂色部分和对应的分数谈自己的发现。而此时学生的认识也已经完全超越了题目设计的本意:有认识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有意识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数越小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异常地活跃。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才让如此朴素的一道练习题承载了这般丰厚的数学内涵,估算意识的培养,数学思维的训练,极限思想的渗透,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深刻而自然。我想也真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才使得课堂充满了如此的灵性。因此作为听课者而言,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名师课堂中的精彩瞬间,会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他们教学的技巧、机智和智慧。

三、 品悟名师成功课堂上的生花妙语

听名师的课,常有让我们一唱三叹,拍案叫绝之感,究其原委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课堂教学的语言。我们知道教学是师生充满了智慧对话的过程,而“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名师们巧妙的教学策略和灵动的教程推进正是通过他们生花妙语的轻巧“点击”、从容调遣,才使得了他们在课堂中“随心”演绎、挥洒自如,从而让课堂“弹出”了精彩一片。

在听名师课的过程中,我有个偏好那就是喜欢记录下名师嘴中那些能够真正打动我,给我以震撼的教学语言。翻开我的听课记录也许你并不能详尽的看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但你总能看到那些记录工整的名师的“妙语”:“相信有数学眼光的人一定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在我看来这些或朴实无华,或机智灵动,或幽默风趣,或充满哲理的话语也许并不是一些优美词汇的堆积,更重要的是这些语言能够给学生以激励、呵护,给课堂以情趣、美感。

当然,作为一名学习者,我们还应该正视自我,以一种更为虔诚的姿态对名师的这些语言去进行分类、整理,如课前谈话类、课堂引入类、课堂引导类、课尾总结类等等。在品悟的同时更好地借鉴、吸纳,在实践中不断地消化、锤炼,这样方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

图/宋莉莉

听名师讲课有感 第5篇

尊道小学

施清双 2015年秋季

本学期很荣幸聆听三位名师的三节数学课,他们是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首席专家、泉州师院尊道附小校长苏明强老师执教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厦门华昌小学教导主任、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李培芳老师执教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晋江第二实验小学许贻亮老师执教六年级《圆的认识》。听了他们的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领略到名师的风采,上课是如此的朴实、真实,没有华丽的课件,也没有什么花样,有的却是老师扎实的功底和细致的讲解。课堂上幽默风趣,用富有童趣的语言紧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深深地打动着孩子的心,善于抓住课堂上有效的生成,灵活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他们那幽默大气的风格让每一位孩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使干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听名师讲课简直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听了许贻亮老师《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是一节“素材少亮点多”的精彩课。简洁到只用墨子中的六个字“圆,一中同长也”来加以展开,由“一中”到“同长”环环相扣并及时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对圆的认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将学生一步步推向数学思维的高度。他仅仅有一根粉笔,平常生活随时可得的一个光盘、一个茶叶罐、一张纸片,一把尺子,将《圆的认识》演绎得生动、灵动而精彩,让我深深感动:数学也如此美丽。

听名师讲课后有感 第6篇

我有幸在柳州市锦绣路小学李辉玲副校长的小学语文优质课上旁听。这2节课,课堂内容丰富而紧凑,听完后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语文课堂的情趣化、生活化、艺术化。教学活动中,李副校长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思想,努力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下面具体谈谈我听了这2节课的心得体会。

一、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师的引导

1.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了的特点。另外,汉语拼音有高低起伏的四个声调,很容易产生音乐般的旋律,这两个规律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听的这2节课中,课堂上先后采取了朗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快速读、引读等多种形式,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

2.小学阅读课是教师指导下的言语实践课,是读书指导课,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在李副校长的课堂教学中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学生读的过程中李副校长都善于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让学生尽情交流自己对词语及文本的体会而且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体验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走进文本轻轻松松地读出人物情感、品出味道、读出感情。

二、语文课堂展现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当听着李副校长的课时我不禁惊叹:“原来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语言准确、精炼而不失幽默。她以底蕴深厚的声音朗诵,在《伯牙绝弦》这一课的教学中,带领大家走进伯牙与子期的内心,体会人物对知己的深厚情谊。可以说,李副校长这位优秀教师,在发掘和理解教材方面、组织课堂教学方面都充分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课堂,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平台

李副校长注重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感受文中人物感受。在教学《伯牙绝弦》一课中,每当孩子们动情的朗读描写伯牙琴声的句段,李副校长总是提醒学生“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掌握了“抓关键词、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子的方法,扎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语文课堂突现强烈的语文意识 1.重视字词教学

强调“读准字音是读通文章的基础”。让学生读准音,在响亮悦耳的语音中感受汉字的音韵美节奏美。让学生读时眼看其形、口诵其声、耳听其音、心悟其义,联系上下文,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蕴。例如,在教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时让学生对“兮”和“分”进行了比较发现,为了让学生进行深刻记忆李辉玲副校长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字词教学不仅快乐而且扎实。

2.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李副校长在教学过程中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程,关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使其在主动参与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四、利用“文章空白”启发想象、突破难点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旺盛,在接触周围世界时,会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在他们的头脑中会产生出许多新鲜、奇异、与众不同的想法,创建出许多新的形象。而李副校长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利用了文章的空白来诱发学生的想象,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情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

听北京刘燕君校长讲课有感 第7篇

今天给我们讲座的是来自北京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刘燕君老师,她讲座的主题是“人人是课程的创生者”。刘燕君副校长曾被评为“北京魅力女教师”,她的魅力源于不懈的追求坚持和相对的达观洒脱。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2年,“玩命”,是许多人对刘老师的工作评价。

在学生眼里,刘燕君是好老师;在青年教师眼里,刘燕君是好师傅。参加自考时,她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到新疆参加全国语文学法会途中,她在洪水和高温包围的山路颠簸了三个日夜„„这就是刘老师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执著。这样“玩命”,受益的是她的学生,是她帮助的老师。“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既然选择了,我就无怨无悔。”刘燕君老师就是这样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及管理工作中。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始终是我们一线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教师必须面对的,必须摆正好、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因此,在传统教学观的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充其量只是打“外围战”,只是“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作为教师理应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与创生者。

她讲座中提到的未来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7个关键力让我很有所感触:1.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3.灵活性与适应力4.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5.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6.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7.好奇心与想象力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第8篇

这次, 他为我们奉献的是《作文教学的秘诀》。除了一如既往地大力宣扬读书的好处、引领我们品味学生作文比赛的一等奖作文《幸福》, 更有惊人之举———为学生的抄袭辩护。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 对于学生的作文抄袭, 我也是碰到过的;不过, 我不敢堂而皇之地为其辩解, 就算有也只局限于极少数实在写不出的孩子。而赵老师居然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深入思考, 并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抄袭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我只能慨叹———敢想, 敢做, 并能化腐朽为神奇, 这就是差距。我想从两个方面梳理自己的收获。

一是抄袭作文, 与大逆不道无关。

作为教师, 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原创, 表达真实的自我。于是, “抄袭”就成了过街老鼠, 对此, 我们更多的是“喊打”, 并简单地“上纲上线”———思想道德有问题。“抄作文!简直大逆不道”、“不会写就别写, 不要做见不得人的事情”……甚至如戏弄老鼠的猫:“这是你写的作文吗?”洋洋自得于自己的火眼金睛。

其实, 任何问题的出现, 我们都要关注深层次原因, 分析到根本上———学生积累太少, 无法下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老师一连串的追问让我们警醒:如果我们不“能布置出让学生可以沉下心来观察体验自己的生活、又充分表达个人看法和主张的题目”, 怎么办?不少学生, 特别是那些“后进生”, 不能“我手写我心”, 只能憋出来二三十个字的时候, 该怎么办?学生作文的源泉也是生活, 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 但是, 很多农民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可谓登峰造极, 但是为何他们没有成为赵树理?当那些作文总是在C、D档次徘徊的孩子们提起作文就痛苦不堪的时候, 除了允许他们抄以外,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因此, 我们要摆正一个观念:抄袭作文与道德无关, 与学生的无助、学习困惑密切相关。而且, 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 教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这样无微不至地逐一关心帮助辅导那一半以上的患了“作文恐惧症”的孩子们呢?于是, 抄袭成了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唯一出路。

二是智慧抄袭, 搭建学生创作梯。

既然我们无法杜绝抄袭, 那么, 怎样将这一行为变为真正的学习、助力学生的写作之路呢?赵老师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1.充分利用作文书。让学生继续对照要求寻找文章, 认真读读, 找出那些可用的材料, 剔除不合适的部分。有时候, 学生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来把这些内容有顺序地组织起来、如何来把自己心中对于所观察事物的感悟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了比较之后, 学生至少能把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初步结合起来了。

2.创造条件让学生抄。他们只是“抄”了一些好词好句, 而且是符合自己特点的好词好句, 这样反而让自己的作文变得具体、生动。因此, 在习作前, 根据习作的要求,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整理一些好词好句 (包括学过的课文中的) , 让学生预先读读, 争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在习作时可以用上它们;并激励学生:只要你多读书, 读好书, 这些好词好句会成为你自己的。终有一天你会发现, 别人作文本上引用的好词好句是出自你口!

正如皮亚杰认为:“模仿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鲁迅先生也说过:“会摹仿决不是劣点, 我们正应该学会着‘会摹仿’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的吗?”

3.引导孩子积极地模仿。首先, 要引导学生“抄出水平”, 能找到所要模仿的作文的优点。读了一篇好文章, 要知道好在哪?哪一点对自己启发最大?哪一点适合于自己去模仿?逐渐地看出越来越多的文章的“门道”。其次, 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要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要利用模仿为自己的作文服务。

4.不同的学生, 抄的要求不一样。优等生可抄高一个甚至两三个年级的, 最好是名家的;中等生抄同年级的;后进生抄低一个年级的。

听老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第9篇

1、蔡老师的语文知识非常的扎实,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

2、学练结合抓住训练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蔡老师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加偏旁组词,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足:

1、读书的形式太过单一,读书的时间也少。课前复习和教师介绍搜集资料用去了六分钟,的确太过奢侈,因为这毕竟应该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

2、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样的形式安排得不够合理,欠缺考虑。

因为一老师在介绍资料,时间又长。其他人做什么呢?很多同学都是拿着书,无所事实,个别学生虽然再听,但教师讲的太深奥,对他们来说也是雾煞煞。

3、教师注意了字词、语句。但是我感觉到蔡老师对字词挖掘得不够深,浮于表面,而且在字词的探究中应该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才会让学生记得牢。

5、语言太过平淡,激情不够。

听新任特岗老师讲课心得 第10篇

听新任特岗教师讲课比赛心得体会

听了16节新任教师的课,最大的感触是我得努力,否则真的要落后了。看着一节节生动的课,看着每一位老师在讲台上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和刚刚走上讲台的那个稚幼的“我”完全截然不同,很多老师已能很好的把握课堂,对于临时出现的状况已能很好的处理。三小付娜佳老师的课,生动之极,她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刚上任不久的特岗教师,而是那么的老练,就像已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很多老师身上有的,正是我所欠缺的,通过这次听课,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亮点,也学习了很多,在以后教学的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我们也能听城里老师讲课了” 第11篇

“从现在开始,我们也能够听城里老师讲课了。”这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远郊丘陵地区的马寨镇王庄小学四年级学生申丽娜向她父母报告的好消息。原来,自以来,郑州市二七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局实施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工程,投入专项资金在农村小学安装了宽带网,并且实现了班班通。授课教师只要轻轻一点鼠标,见过大世面的城里老师就开始给孩子们上课了。

为了让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享受到一流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二七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局加快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步伐,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区、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订了全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发展规划。该项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建成,四个实现,三个促进”,即:初步建成覆盖全区中小学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系统管理信息化,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现优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资源共享;促进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全面实施,促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模式的.新变革,促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具体操作中,二七区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早在,该区就以积极开展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契机,投入500万元资金,在全区各校建起了微机室,在全市第一个全面启动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跨入新世纪之后,该区又为城区小学和郊区乡镇的学校配置了计算机教室。目前,全区中小学共建起多媒体教室58个、语音室12个、计算机室57个;学生人机比达到24.2∶1,城乡教师人机比为1.34∶1,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的建设。实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工程是二七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局20的五项重点工程之一。为了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局组织区属中小学的30多名校长,三下山东寿光进行实地考察,并且确定了五项建网原则:服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促进教学的原则;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硬件为先、软件并进的原则;建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和服务基层、面向农村的原则。年元月,全区校校通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该区完成了局中心网站和区属28所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并全部开通了互联网业务。,该区继续实施信息入班、入户工程,市区学校50%的班级实现班班通,农村80%的学校实现校校通,并且启动了教师住宅小区的户户通工程。区财政已经制订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第12篇

一、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刘老师一站上讲台,就让人感到有一股青春活力在涌动,她是那么清纯自然而亲和。刘老师用自己的情感示范,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种,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以及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充满活力的课堂里,学生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身心完全放松,情感获得释放,想象力被充分激发出来,思维处于极为活跃的状态,在场听课的教师也都被一种美感萦绕着。

二、凸显了语文的本色

语文的本色是什么?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刘老师这堂课凸显了以下语文本色:

1. 为学生阅读预留空间。

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深入文本,除去浮躁,直接进行真实的原生态阅读,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悟是这堂课的突出特色。刘老师以真心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及学生进行交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既有心灵的絮语,又有自然的默契,还有会心的微笑。文字平铺于纸上,既无色彩又无动感,可是,经过刘老师的一读一点,文字便从纸上鲜活起来。

2. 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教学是一种自然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充分表达就是让学生找回自我。刘老师让学生的灵性得以充分的展现,不演绎教案,特别注重师生在知识、情感、经验等方面的碰撞、接纳、融合,努力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1)学会品味。

刘老师运用一些蕴涵解说关系的词语,如“这里的……美,你看……”“……用得好,你看……”等,给学生选择解读文本的自由,训练学生的感受、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评价。

用“我认为……因为……”“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鉴赏分析能力和整体感悟能力。

(3)学会联想。

上课伊始,刘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望题生疑”;在出示几幅草原牧歌图后,又请同学们来同声赞美荷兰;当学生学完最后一个片断时,刘老师又这样引发学生联想:你此时就在这宁静的牧场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刘老师充分抓住每个机会,放飞学生的想象。

3. 让平实的文字焕发光彩。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第13篇

很有幸聆听了鱼洞二小的老师精彩的讲课,对我的感触很深。第一,对教材的解读准确,讲解得当。高水平的课堂始于教材的精彩解读。解读既不能过宽,把一些非数学的东西拿进来,也不能过窄,把一些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舍弃掉。解读教材教师要深入,才能做到浅出,只有居高,才能做到临下,学生才会学得轻松,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有了正确的解读,教师还必须的合理组织教材,高水平的建构。鱼洞二小的老师在组织教材是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学生能轻易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第二,对课堂的把握到位,动态生成合理。优秀的教师懂得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鱼洞二小的老师的课堂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中悟,悟中学。备课只能是一种预设,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想法是多种的,教师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动态生成课堂。这是对教师更高的要求。

第三,语言精练,重在启发。教学流程紧凑,体现课改精神。鱼洞二小的老师的语言很精辟,没有多余的一句话。这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更是“十年磨一剑”的水准。教学结构的各部分过渡自然、紧凑,让课改精神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

第四,教师“润物无声”式育人。记得鱼洞二小的老师对一个坐姿不好的同学进行教育时,只用了一个眼神,学生心领神会。这种教

育少了苍白的说教,是一种润物无声、大雪无痕式的教育,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这只是鱼洞二小的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学习,值得借鉴!鱼洞二小的老师留给我们的东西,将是我以后教学指明灯!

石河二小:史小芳

听田丽霞老师讲课有感 第14篇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我校组织教师听田丽霞老师有关班主任管理的课,收获颇多,总的来说我悟到了三个字“情”“真”“智”。

先说情,田丽霞老师讲“用情呼唤情,用心呼唤心”。我们的学生其实毕竟还很天真,很单纯。只要用你的真情去对待学生,并让他感受到你的真情,我相信他会接受你并亲近你,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不应是压服的。那么我们老师对学生要用什么样的情呢?我认为应该是关心、关爱、关注。关心就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能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他们。关爱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真实的情感、性格、心理。关注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成长的环境和学生的未来,尤其是学生心理的变化。

再说真,就是指老师对学生要用真情、真心去帮助他们,要真实的去为这个班集体和每个人的发展去真说真做,也就是说真心话,做真心事,不能做言行不一的事。初中生正是处在身体和心理急骤成长的时期,这个时候学生的心理很敏感,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也有了很多的质疑。如果老师对待学生虚情假意,一旦被学生知道,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抵抗意识和行为。例如田丽霞老师讲学生搞对象的事,老师的真情有时比说教更具震撼力。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个班的两名学生打架,我问被打的学生是什么原因,他竟然不知道,而且以前也没有矛盾。我就猜到了打人的同学一定是因为搞对象打架。但这名打人的学生就是不说什么原因,只承认打架不对还要求叫家长回家反醒。为了能让他说出真话,我先做了铺垫,就是让他知道老师是真心帮助他成长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惩罚他。终于他说出了真心话并告诉我他也知道不对,但就是喜欢那名女生,并且上课总想看着她的一举一动。这就是学生的真实感受,也就是真情。做为一名老师能获得学生的信赖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前提。可要学生信赖老师,老师就必须要做到真心真意的去帮助他。

三是智,一是指“因材施教”。古人讲“因材施教”就是因为看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脾气和性格,所以对待学生就是要用智。像田丽霞老师讲的对那个“高、大、粗、壮”的学生的故事就表现了她智的一面。她的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能用不同教育的方法去试探着能否获得他的信赖。二是慎重,为了表扬他的优点她竟想了十多分钟。三是能敏感的感觉到学生的变化并理性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慢性了。

二是指田丽霞老师讲的班主任的在与不在,她讲开学、大型考试、大型活动等集体活动中班主任一定要在场,我深有感受,以前我们班里有个体育生叫尹洋玲,07年县运动会正好赶上我们放假,我没去看运动会,洋玲一回来就问我为什么不去,说要是我去了她一定会更有势气。同样去年我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也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有的班没有班主任即使胜了学生也没有什么胜利感,更没有集体荣誉感。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群孩子就像没有爹娘管孩子一样。

三是指把握教育时机,能因势利导。所谓教育时机我个人认为就是在特定时间、环境下发生的能够引发或佐证我们所要进行的某种教育的事件,并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比如站在冰雪天给学生送衣服的父母的场景来讲感恩父母放假时学生迫切回家的心情来教育学生什么是家。在田丽霞老师讲的故事中比如由学生的衣服来教会学生感恩,用养鱼的事来给学生讲道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 第15篇

赵四小 牛颖颖 2014年9月12日,我和韩瑞丽、陈莹莹和王怡三位老师奔赴天津参加了窦桂梅老师的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带着一路的激动和期盼,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天津市华明中学。下车后先交学费,一共交了800多元,我看到后很震惊——这么贵,这足以说明了学校的用心良苦,感谢王校长和领导们对我们的厚爱,不惜重金栽培我们,来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

我们一行四人带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座无虚席的报告厅,抬头一条印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大横幅映入了眼帘,在等待中一名年龄约50岁左右的温文尔雅的穿着朴素的女教师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上了讲台,只见她和台上30名孩子在呢喃什么。片刻就正式开始上课了,窦老师由谈话导入课堂,亲切的话语缓解了孩子们的紧张,她先向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三张名片:感谢,赞美和微笑并且向孩子们推荐了一本书《大脚丫跳芭蕾》。刚开始觉得没什么特殊,毫无激情,但在她慢慢的引导中孩子们毫无拘束的述说自己的所想成为了此时的亮点。窦老师的循循善诱令我佩服,在短暂的时间内她竟能记住每个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并能从中找出一个孩子所提的最有价值的、核心问题来步步引导,把其他孩子的问题都不知不觉的引出,而且让孩子自己回答自己刚开始质疑时提出的问题,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她的层层深入,毫无痕迹,令我折服,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

《大脚丫跳芭蕾》是一个绘本,是一本儿童喜闻乐见的图画书,她采用了让儿童观察图画中人物为主,引导孩子们发现,质疑,从图画细节中找到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评委对大脚丫跳芭蕾的态度前后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为什么大脚丫最后高兴地答应了评委的请求?窦老师抓住相互矛盾的心理来展开教学,注重孩子们的朗读,当孩子们读不出味道来,就举和孩子们相关的事例来帮他们找灵感,再次读,如果再读不出来,老师就充当其中一个角色泛读,然后再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情感读,直到读出味道,并从孩子们语言中板书重要词语,并及时引导,紧扣文本、链接资料、联系生活来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大脚丫跳芭蕾》的中心思想。

整个课堂过程中,孩子们发言都很积极踊跃,窦老师并不急着评价孩子们的对错,只是一味的鼓励,赞美,表扬。孩子们虽然说的范围较广,但句句在理,最后窦老师巧妙地利用孩子们的诉说为本节课的精彩亮点。这三部分组成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模式没什么区别,只是在传授知识时老师不仅完全采用了放手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完全就是只起引导作用,而且教师语言的巧妙的运用,精湛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值得学习却又学不来的。

接着窦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听得不仅入迷更是欢笑不断,没想到她讲座时和授课时简直判若两人,刚才还温文尔雅,讲座时却激情四射,手舞足蹈,还用说书的方式有板有眼的说了一段《水浒传》,她告诫在场的所有语文教师:什么样的文本要还它什么样的味道,做为语文教师,不能只读故事情节,而应该读出语言的味道来。

她讲的主题是《1+X课程实施》,从如何体现儿童的最大化入手,她说儿童要站在课堂的正中央,站在学校的正中间。教学上,窦老师主张三个超越:

1、学会教材,超越教材。

2、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3、尊重教材,超越教材;三个一:一手好字,一幅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解决三个问题:

1、教什么?

2、怎么教?

3、考什么?最后窦老师还和所有的听课教师进行了互动,她对在场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的如此完美,令人钦佩。她的声音是如此富有魅力,以一个教育大家的姿态令所有在场语文教师折服。中场十分钟休息时,听课教师都纷纷与窦老师合影留念,我也鼓足勇气与窦老师拍下了这难得的瞬间,来纪念我的专业成长历程。

听王老师讲课有感 第16篇

上午第一堂课,是我的工作偶像张敏老师带来的《教师的师德与情怀》。张老师从教师的个人幸福感、个人魅力到如何做一个快乐智慧的班主任,娓娓道来,她用自己32年的班主任经验和她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以及脸上永远洋溢的灿烂微笑,彻底征服了我。

在我因为班里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难过、哭鼻子时,办公室里一位前辈告诉我,“做老师是一辈子的事情, 你看问题要长远,不能太计较一时之得失”。

如果没有发生战争、泥石流等天灾人祸,我想我会当一辈子老师,当很久班主任。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想成为像张敏老师这样的班主任。张敏老师就是我教育生涯的终极目标,是我的榜样和力量。

可是,这个目标太高大、太遥远,让我畏惧、不自信,我甚至觉得未来遥不可及……我常常教育孩子们要相信自己、要努力拼搏,可是现在我退缩了、我怯场了……

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翻来覆去、困惑不解……

1.01的365次方等于37.8,0.99的365次方等于0.03, 其中365次方代表一年的365天 ,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 ,1.01表示每天多做0.01,0.99代表每天少做0.01,365天后, 一个增长到了37.8,一个减少到0.03。

10月19号班会课的内容再次映入我的脑海 , 每天多努力一点点,积少成多,我想我会进步。

每天多做一点点:多去班里转转,多看看孩子们,多跟孩子们沟通,多跟任课老师沟通,多跟家长沟通(分批分次,不能只跟问题生家长沟通), 多关心敏感的孩子并注意方式方法……

每天多思考一点点:班里出现了问题,多想想、多问问,看问题深入些,争取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多反思自己,暴跳如雷是没有用的,静下心来解决问题才是王道;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一定要记下来,多积累。在日常工作中多反省自己,“早晨绝不批评学生;轻易不发脾气;不论何时都尽量面带微笑;表扬多于批评;班规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决不能朝令夕改;定期培训班委, 给班委开会; 尊重班委, 提升班委在班集体中的公信力”。另外,要关心情绪异常的学生,多了解、多询问,多听听同学们的想法。每逢大考后(期中、期末、月考),都要和学生聊聊天,主要是学习退步的学生。 (考完后,尽快做出成绩分析)对于贪玩、调皮的学生要有耐心,决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常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每天多向自己的目标进步一点点,我将无所畏惧。

现在离高考仅有82天。在接下来80多天的冲刺中,我要尽量多陪陪学生,让学生安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通过自己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尽量保持同学们平稳的心态。具体的,我打算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珍惜与同学们相处的最后时间 ,不许自己发火 ,不许向学生传递消极情绪。

2.认真上好班会课。利用各种形式班会课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品格、修养等。给同学们打气,给同学们鼓劲加油,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帮助同学们疏导情绪。

3.继续实行主要 (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 )班干部轮流值日负责制,严格考勤,严抓自习课纪律,特别注意保持平时测试的纪律,使班级有良好考试风气。

4.争取各科任老师的大力支持 , 共同努力做好临界生的转化。 (我们11班临界生特别多,所以进步空间很大。 )

5.帮助学生有效开展师友合作学习活动。开展 “名师高徒”评选活动。开展“华山论剑”学师研讨活动。“名师高徒”评选的依据,两次模考成绩进行对比。进步最大的徒弟可选为高徒,他的师傅就是名师。“华山论剑”每个课间都可以开展,高手自由组合,提高师傅的专业能力。

6.认真落实考后满分 ( 主要是临界生的周测和全班学生的天使训练。 )

7.多与家长沟通。要有严格的请假制度 ,树立安全意识 ,遇到特殊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

8.每两周与临界生具体交流一次 ,激励他们 (可给他们发温馨的小奖品。 )

上一篇:【北京四中】古诗词鉴赏指导 一轮复习导学案下一篇:捐资助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