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xx年述职报告

2024-05-26

财政局xx年述职报告(精选6篇)

财政局xx年述职报告 第1篇

XX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XX年地方财

政预算草案报告

——XX年1月9日县财政局局长在XX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XX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XX县XX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XX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请审查。

一、XX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年,财税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及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三提五跨越”和谐发展目标和年度财政收支任务,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安全、保落实的工作要求,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国家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各项财政政策,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和帮助,全力支持培植财源,努力增收节支,使财政工作在确保职工工资发放和职能运转的同时,全力保障了农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及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突发事件的资金需要。财政在面对诸 多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运行基本平稳,为XX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经县级决算,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68万元,为预算调整数29500万元的101.9%,比上年同期完成的26329万元增3739万元、增长14.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107万元、同比增长11.06%,非税收入完成4961万元、同比增长33.2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1067万元,为预算调整数103241万元的97.89%,比上年同期完成的84768万元增16299万元、增长19.23%。

全县基金收入完成2187万元,为预算调整数2200万元的99%,比上年同期完成的1832万元增355万元、增长19.38%;基金支出完成3164万元,为预算调整数3200万元的98.88%,比上年同期完成的4445万元减1281万元、下降28.8%。

财政收支平衡及地方可用财力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068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1731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2639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4048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8605万元;调入资金3360万元;上年结余200万元。合计总收入105359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1067万元,上解支出4086万元。合计总支出105153万元。收支相抵,地方财政滚存结余206万元。地方可用财力101273 万元,若剔除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和调入资金,本级可用财力为69308万元,比上年可用财力57008万元增12300万元,增长21.58%,其中:内生财力25982万元,占总财力的37.5%;外生财力43326万元,占总财力的62.5%。

(一)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让利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工作。二是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调查研究,吃深吃透政策,全力争取扩大内需项目28个,上级项目补助资金6308.85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537.94万元;安排拨付XX年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75万元;为10余户企业推荐上报财政贴息、节能降耗等项目9个。三是将扶持工业发展作为培植财源的根本点和支撑点,努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重点支持锌电公司、锌电股份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工作。四是通过整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注入县融资担保公司,使该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700万元扩充到51890万元,其担保实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为增强。XX年为我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3000万元提供担保,为135个下岗失业人员每人3万元的小额贷款提供担保。同时,通过财政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五是推荐上报省市批准万兴隆工贸有 限公司为我县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主要服务于我县“三农”和县内小企业;向省市申报批准筹划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六是全面贯彻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实行的“贷免扶补”政策。累计为195人办理“贷免扶补”创业贷款975万元,财政贴息21万元。七是竣工验收XX年度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个、总投资1072.57万元,有效促进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

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的增收节支措施进一步完善

一是严格财税收入目标管理,千方百计组织财税收入。二是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统筹比例,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努力为财政增收创造条件。三是积极主动向省市财政部门反映我县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努力争取省市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四是严格预算约束,除必须增加的刚性支出外,严格控制其他一般性支出。五是按照“四个零”增长的要求,全力控制会议、接待、出国出境、车辆经费支出。六是加强预算执行分析预测,确保重点,兼顾一般,调整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七是在财政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测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按改革政策如期兑付。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财政民生政策进一步落实

一是加强种粮农民补贴“一折通”网络管理,防止截留挪用和虚报冒领补贴资金的现象发生。全年通过“一折通”管理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098.8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412.35万元、油菜补贴315.88万元,通过其他方式发放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95.76万元。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第二批“866”工程、整乡推进和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管理。全年共组织到位第二批“866”工程建设资金1500万元、整乡推进建设资金1700万元、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300万元和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18个、资金270万元。三是筹措配套资金428万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四是深入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累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生活费625万元;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生活费1449万元。五是安排拨付资金161.29万元用于全县高龄补贴和长寿补贴发放工作。六是全年累计拨付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3493万元;累计拨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经费1905万元;累计拨付学校危改专项资金XX万元;拨付职校生国家助学金206万元。七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实行的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惠农补贴政策,累计兑付补贴资金1143万元。八是全年安排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96个,安排拨付资金741万元。

(四)围绕提高保障能力的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测算,在全县范围内积极稳妥地推行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强化人员业务培训,规范财务软件运用,加强县乡预算管理网络建设。二是进一步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授权支付试点范围。授权支付试点单位由上年的6户扩大到10户。三是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管理改革。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制定定员定额基本支出标准,强化项目预算管理。四是以建立规范、安全、高效的非税收入征管体系为目标,认真做好县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的组建工作,为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奠定基础。五是通过大量基础信息采集和编录,对全县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经费实行“一折通”管理方式发放,使补助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XX年在面对企业效益下滑、税收减少、刚性支出快速增长的严峻形势下,通过全力争取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财政运行基本平稳,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来之不易,归根结底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谋划、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的结果,是上级财政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得力于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财税干部的辛勤工作。在成绩面前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县财源结构的局限,财政增收难、支出保障难、资金调度难、财政偿债难、财政平衡难 的状况在短时期内难以有效改观,尚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更好的审时度势、应对解决。

二、XX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XX年,全县经济将进一步趋稳回升,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增强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为我县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在认真分析预测未来一年全县经济形势和财政收支状况的基础上,提出XX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市财税工作会议及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强调查研究,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税监管,完善增收节支措施,千方百计争取和筹措资金,努力做好收、支、管三篇文章,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打足各项收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原则,拟对XX年地方财政预算收支作如下安排:

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075万元,比XX年完成30068万元增3007万元,增长10%;政府性基金收入XX万元,比XX年完成2187万元减187万元,下降8.55%。

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9167万元,比XX年完成 101067万元增加8100万元,增长8.01%;政府性基金支出2800万元。在县级财力安排中,乡镇级支出6729万元,县本级支出82398万元,其中:县本级基本支出56288万元、项目支出26110万元。

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按经济功能分类:工资福利支出39184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1818万元,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26303万元,企事业单位补助支出150万元,债务利息支出183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350万元,基本建设支出660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8028万元,其他支出11901万元。

财政收支平衡情况预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075万元,转移性补助收入66000万元,调入资金XX万元,合计10107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9167万元,转移性支出4000万元,支出合计113167万元。收支缺口12092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XX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00万元,合计28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800万元。

预算支出标准

1、人员经费。按XX年9月底在册人员的工资及津贴加上新增工资及津贴计算;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工会福利费、医疗保险等按规范后的公务员工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的工资及比例进行计算。

2、运转经费。办公费、车辆交通费继续执行XX年的标准。

3、公检法司公用经费。为认真落实省财政厅与公安厅等五部门联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XX年公安局、交警大队、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公用经费标准按照该文件执行,部门取得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其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按标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脱钩管理。

4、专项经费。按县委、县政府会议决定和事业发展相关文件以及上年未列支的上级专款进行安排。

5、教育、卫生经费。学校公用经费:在确保上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补助全额安排外,县级按在职教师人均300元/年计算;工会福利费:工会费安排150万元,福利费按标准计提安排184万元,实拨教育局工会、福利费284万元。乡镇卫生院经费:继续按原定补助比例计算。

6、交警大队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按公安标准计算安排。

7、乡镇项目经费。按照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要求,XX年,乡镇除按各项标准计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会议费外,全年安排800万元乡镇事业发展经费。

8、其他经费。村委会除按标准安排日常公用经费外,根据省市文件规定的标准:5000人以上的村委会补助3万元、3000-5000人的村委会补助2.5万元、3000人以下的村委会补助2万元,共安排基层组织建设经费385万元。

三、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XX年,财税工作将认真按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三提五跨越”和谐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财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充分利用好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以全县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扩大内需、民生建设、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税源调查,优化税源结构,强化税收针对性,使财政收入在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更好的为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服务。

围绕职能促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吸引县内外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二是加强政策研究,支持招商引资,为外来投资提供良好的财税政策环境。三是积极扶持和促进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四是加大项目的储备、评审和申报力度,全力以赴争取中央和省市在扩大内需、扶贫开发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及资金方面更多的支持。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减人减支,提高人均可用财力水平,为进一步化解乡村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创造条件;加强涉农收费监管,逐步建立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机 制和制度。六是加大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解困力度,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七是加强种粮农民补贴“一折通”网络管理,确保各项涉农惠农资金落到实处;继续实施和支持好“阳光培训工程”。八是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学校“两免一补”资金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管理。九是积极筹措资金,实施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力支持好整乡推进和小康示范村等新农村建设。十是积极向上级财政反映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努力争取上级财政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

围绕税源抓增收

一是认真开展税源结构增减变化调研和转移流动排查,加大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的税收监管力度。二是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分析预测,强化税收征管网络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减税让利政策,及时清理到逾期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堵塞税收漏洞。三是健全财税库银联动、部门联动征管机制,继续推进财税征管信息网络建设。四是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监管,提高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五是严格财税目标管理考核,确保财税收入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县对乡财政收入考核办法。

围绕改革强管理

一是按照综合预算管理的要求,坚持公平、公开、透明 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支出预算,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在保重点的同时,结合事业发展需要和部门工作实际,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支持指导好“村财乡管”、“组财村管”工作,全面加强财政财务管理,规范县乡财政支出行为。三是按照“明确责任,分类负担”的原则,切实做好行政政法经费改革及交警下划县管的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四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认真做好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改革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四)围绕监管求实效

一是加强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继续加强民生领域、重点领域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突发事件资金支出的监督检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跟踪问效管理。三是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和部门预算,注重分析测算,加强支出监管,扩大国库集中授权支付范围。四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和规范预算追加,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事业最需要、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五是加强各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六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犯和化解财政风险。七是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监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八是继续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为建立防犯“小金库”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创造条件。

各位代表,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全县“十二五”时期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打基础、开好头的关键之年。相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通过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及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财税工作将为XX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财政局xx年述职报告 第2篇

XX年财政局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篇一

根据库尔勒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库尔勒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政府资产报告试点工作的通知》(库财字37号)要求,全面规范和加强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核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奠定基础。针对此次清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资产清查范围。

1、单位基本情况清理:单位户数、机构及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2、账务清理: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各类库存现金、各项资金往来款项和会计核算科目等基本账务情况与对方单位的对账单或询证函等进行认定并对资产清查进行分类,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财产清查:单位的各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做到一卡一物。根据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盘盈盘亏情况说明、并对资产清查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此次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XX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

(三)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1、成立资产清查小组,健全机构,充实工作人员,保障资产清查顺利开展.清查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孙新明

副组长:吾甫尔依沙克、陈小光、郝为民、时强、阿布都艾尼、毛远峰、张平、崔占武

成员:高翔、张瑾、房力、庞仁金、邢燕、陈庆记、任爱华、李欣桦、童晟、王睿轩、钟霞及局属各部门负责人。

2、各部门对本部门的资产和账务进行自查和盘点,并与3月28上午下班前将自查情况和盘点表交财务室。

3、财务科负责在资产软件系统中录入资产清查表(资产盘点单、资产清查明细表、资产清查报表、资产清查汇总表)。

4、财务科进行资产系统软件清查表数据、单位法人签字的纸质资产清查报表、资产清查工作报告等资产清查资料上报工作。

(四)资产清查责任划分。

1、车队负责车辆、小型机械(绿篱机、剪草机、割灌机、旋耕机)、电动三轮车、割草船等设备的清查以及对废旧设备的及时回收和上报工作。

2、维修队负责井、泵房、泵类、电机类(配电柜、变压器、电磁阀等)、三轮车、锅炉等设施的清查、对废旧设备的及时回收和上报工作。

3、办公室负责机关大楼办公用品等设施的的清查、以及对废旧设备的回收和上报工作。

4、各生产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资产清查、以及废旧资产的回收和上报工作。

本次资产清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局属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各有关方面通力协作,积极克服困难,按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工作结果真实、可靠,有关数据准确无误,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XX年财政局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篇二

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部署,我局决定从XX年3月至6月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为保证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阳泉市财政局关于开展XX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阳财资〔XX〕1号)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资产清查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求的有效举措;是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推进厉行节约的具体体现。

通过资产清查,摸清 “家底”,有利于夯实管理基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完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实现资产动态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同时,开展资产清查能够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状况等多层面准确反映单位财务、资产情况,为编制财务报告奠定基础。

二、资产清查的工作原则和目标

我局按照“规定政策,规定方法,规定步骤”的原则,组织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我局的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核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

(二)完善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我局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四)完善管理制度。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我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三、清查基准日

此次国有资产清查以XX年12月31曰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四、工作内容

(一)基本情况清理

依据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文件,认真做好机构编制和人员情况的全面清理。

清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全称,组织机构代码,预算代码,单位性质,隶属关系,人员编制,人员数量及人员结构等。

(二)账务清理

对我局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类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进行账务调整。

(三)财产清查

对我局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财产清查按照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与净资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对我局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负债以及单位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担保等事项的清查。聘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盘点进行监盘。

(四)损益认定

对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进行认证,提出相关处理意见。

(五)资产核实

在损益认定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我局资产清查结果提出审核批复申请。

(六)完善制度

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我局资产管理制度。

五、工作方法

(一)我局的资产清查结果按规定报送财政局,资产清查数据应与同资产报告数据、财务会计决算数据进行核对。

(二)经过清查核实后的资产,我单位要按照财政局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账卡,完善管理信息,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规定,将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三)我局在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对资产变化情况做到及时更新,按时上报,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资产和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防止“前清后乱”和“清管两层皮”现象。

六、工作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

1、成立我局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2、组织召开我局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3、研究制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4、自查,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我局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报告。自查工作完成后,我单位将申报文件、资产清查报表、专项审计报告和资产清查工作报告等材料于XX年6月30曰前报送局计财科汇总审核。其中,纸质材料应当包括正式文件、资产清查汇总报表、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和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等;电子材料除提供纸质材料电子版外,还应当包括本单位的资产卡片、固定(无形)资产盘点单、资产清查明细表、资产清查汇总表等。

七、组织实施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我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领导组。

我局法人代表高巨海是资产清查的第一责任人,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按照资产清查工作的工作内容及时间要求,在本单位资产清查领导组的领导下,聘请中介机构,认真组织资产清查工作。

八、资产清查工作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局资产清查工作顺利实施,成立阳泉教育局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我局资产清查工作,并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一)资产清查领导小组构成及其职责

阳泉教育局资产清查领导小组是我局资产清查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局长高巨海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冯素清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基教科、职教科、成教科、师训科、体卫科、思政科、安全科、监察室等科室负责人组成。

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的职责:协调、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资产清查工作;对资产清查中发现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审核确认资产清查结果。

(二)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构成及其职责

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我局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办公室主任由常征担任,成员由科室负责人组成。

2016年财政重点工作 第3篇

一、全力组织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财政工作的基础。2016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目标确定为10%左右, 这是一个预期性的目标, 也是一个激励性的目标。但是, 收入预算一经确定, 就相应做了支出安排, 所以收入任务还要努力完成, 否则就难以平衡。各级财税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 高度重视, 强化措施, 分解细化任务, 夯实收入责任。要突出抓重点税源、抓重点地区、抓薄弱环节, 做到月月不放松, 确保均衡入库。要切实强化税收征管, 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既要防止“跑冒滴漏”, 又不能收“过头税”。要主动加强与国税、地税以及有收入任务的部门和重点企业的沟通协调, 及时解决收入征管中出现的问题。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还有一些基金收入纳入一般预算, 要继续加强非税收入征管, 挖掘增收潜力, 各级非税收入都要全部纳入收缴管理系统, 把该收的都收回来。在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的同时, 还要努力提高收入质量, 决不允许搞“虚收、空转”。要认真落实好国家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 多措并举, 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增强收入的可持续性。

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一要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继续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部门预算与专项资金预算、财政拨款与单位各项收入等统筹力度, 政府性基金预算超出规定比例的结转结余, 也要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省级下达的专项资金, 市县可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向的前提下, 发挥贴近基层的优势, 结合本级安排的专项资金, 将支持方向相同、扶持领域相近的专项资金, 统筹整合使用。二要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基本支出结余要全部收回, 当年政府采购预算年底尚未启动的项目, 也要予以收回。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或安排专项资金时, 要统筹以前年度结转资金, 首先消化存量, 再考虑安排增量。加大清理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存量资金力度, 要将盘活县级存量资金作为重点。三要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对改革后职能弱化或消失的部门专项资金, 要予以清理、核减或收回;对不符合现行政策支持方向的, 要予以调整;对已经到期、任务已经完成或失去政策依据的, 要坚决清理和取消;对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学会、协会, 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 与财政脱钩, 不再安排经费。清理整合出来的资金, 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四要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各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合理压减会议费、招待费、培训费和出国费等一般性支出, 确保只减不增。五要加快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对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 要在30日内下达, 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本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 要在人代会后60日内拨付到下级财政或项目单位。要完善加快支出进度的长效机制, 强化部门和市县的支出主体责任, 加大考核力度, 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六要严肃财经纪律。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推进“八项规定”常态化。加强财政监督工作, 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检查力度, 按财政部要求对国库资金安全开展专项检查。

三、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今年中央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产业转型升级来讲, 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从陕西的实际情况来看, 煤炭、钢铁、水泥等都是产能严重过剩的领域和行业, 问题比较突出, 许多企业陷入困境或走向亏损, 全省经济增速由此放缓。去库存的当务之急是去房地产库存。降成本主要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尽可能减少制度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社保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 让企业真正能够轻装上阵。各市县要尽快排查、摸清当地哪些行业、哪些企业、哪些产品存在产能过剩;掌握当地房地产的在建面积、库存面积、销售周期、价格变化等情况;了解企业成本构成特别是税费负担情况, 切实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在此基础上, 要重点抓好政策制定和工作推动。在去产能方面, 要结合实际, 认真研究去产能奖补政策, 多渠道筹措资金, 明确扶持的重点、补贴标准和支持方式。省级将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支持力度将与去产能规模挂钩, 市县也要研究具体奖补办法。在去库存方面, 中央要求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房地产去库存结合起来, 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各级财政要通过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 逐步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 2016年货币化安置率不低于棚户区改造的50%。要鼓励用存量商品房解决城市棚改安置问题, 对于消化商品房库存工作开展好的市县将给予一定的补助。要鼓励长期农民工举家进城落户, 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从新建向发放租赁补贴转变, 对今后新增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全部以租赁补贴形式进行保障。在降成本方面, 中央继续推行清税降费,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负担。我们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 完善涉企收费监管机制, 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 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付比例和医疗保险费率,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民生工作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脱贫攻坚。各级财政要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 要按照“五个一批”、“五个精准”的要求, 摸清底子, 分类帮扶, 一户一策, 精准到位, 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今年, 中省财政都加大了对扶贫的投入, 财政支农投入新增部分, 要重点用于扶贫开发, 中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 进一步向脱贫重点县、片区县和革命老区县倾斜。有扶贫任务的市县财政, 也要相应增加扶贫资金投入, 严格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2%的要求安排, 并确保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20%。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 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县级财政要把投向相近、目标相似的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 集中整合, 捆绑使用, 突出重点, 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 完善管理制度办法, 加强监督检查, 防止出现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现象。要以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 继续加大现代农业、水利、林业等投入力度, 做好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一事一议”等工作, 统筹城乡发展。要加快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省级担保公司已经成立, 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希望条件成熟的市县也要加快建立本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 尽快在全省形成农业信贷担保联盟, 切实发挥担保公司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融资、担保功能, 多渠道增加支农投入。二是教育。重点支持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 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推进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校建设, 建立中职生均拨款制度。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高校生均拨款政策, 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全面落实教育投入责任, 多渠道筹集资金, 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三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要坚持精算平衡, 基本养老金与缴费贡献挂钩, 多缴多得, 长缴多得, 克服养老保险过度依赖财政的问题。今年将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推动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后, 相应要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 各市县要提前测算, 统筹安排, 预留好资金, 确保及时兑现落实。

五、全面深化财税改革

这一轮财税改革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 今年要突出抓好几项重点改革。一是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各级财政要改变现行“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分配方式, 取消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预算基数, 实行预算一年一定。在提前编制预算、细化支出内容的基础上, 依据财力、按项目确定年度预算, 将增量分配变为全额安排, 切实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执行力, 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今年省级部门在年初预算编制中已经全面实施了零基预算, 市县也要参照省上的做法, 制定本级的办法, 全面推进这项改革。二是深化政府债务管理改革。要研究明确哪些债可举, 哪些债不能举;哪些债由企业举, 哪些债由政府举, 防止政府通过企业变相举债。今后, 政府举债只能在限额内, 通过发行政府债券这一个口子来解决。对违规违法乱举债的行为, 要按《预算法》规定, 严格进行问责, 并追究法律责任。要做好存量债务的债券置换, 今年的置换额度中央已经下达, 省财政将抓紧做好债券发行工作, 市县财政要按政策要求, 逐笔置换存量债务。要强化风险管理, 对进入风险预警区和提示区的市县进行通报, 安排新增债券要与市县风险程度挂钩。三是推进税制改革。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积极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完善消费税制度, 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清理相关收费基金, 完善地方税体系。四是做好“营改增”后省以下过渡期收入调整工作。目前财政部已经制定了过渡期收入划分方案, 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期间征求了各省市意见, “营改增”完成之后, 财政部将推出调整增值税收入划分的办法。我们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待中央改革方案出台后, 推进省以下改革。五是拓展财政信息公开范围。在全省各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全面公开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 各项支出要公开到最末级的预算科目。同时要全面开展政府采购、政府性债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等信息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此外, 还要继续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 积极研究编制2016-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 做好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研究省以下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六、加强财政自身建设

财政局xx年述职报告 第4篇

2009年全省和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已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2009年全省财政总决算和省级财政决算已经编成。现在,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年全省财政总决算和省级财政决算。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执行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有关决议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全省和省级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较好。

一、2000年全省财政总决算

2009年全省地方财政决算收入2142.5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983.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5.3%。决算收入比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4.9%,增长10.8%,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7.2%。不可比因素约69.50亿元,主要有:增值税25%部分免抵调不可比增收23.90亿元;受公共投资拉动和房地产市场行情回暖等诸多政策激励,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相关行业税收不可比增收76.20亿元;车辆规费、耕地开垦费和交通违章罚没收入等不可比增收15.6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兑现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增值税转型、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暂免征收等政策性因素影响,不可比减收39.40亿元;燃油税费改革取消三项专项收入等因素不可比减收6.80亿元。

2009年全省财政决算支出2653.35亿元,比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减少0.41亿元,完成预算的110.3%,增长20.1%,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6.8%。不可比因素约294.43亿元,主要有: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出82.00亿元;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增加支出62.75亿元;燃油税费改革、铁路投资等增加支出149.68亿元。

2009年全省重点支出完成情况:1,农林水事务236.08亿元,完成预算的126.4%,增长33.1%,增长幅度较大,主要是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口径调整,石油价格改革对渔业的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由“采掘电力信息及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科目调整到“农林水事务”科目。2,教育519.33亿元,完成预算的108.7%,增长14.4%。3,科学技术99.30亿元,完成预算的108.5%,增长14.4%。4,文化体育与传媒64.09亿元,完成预算的95.3%,增长0.5%,主要是部分市县大型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较慢。5,医疗卫生177.05亿元,完成预算的117.5%,增长23.9%。6,社会保障和就业153.08亿元,完成预算的103.0%,增长8.2%。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09年全省地方财政决算收入2142.51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422.23亿元和各项转移支付补助206.01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82.00亿元,调入资金57.43亿元;减去全省财政决算支出2653.35亿元,上交中央107.80亿元,增设预算周转金、调出资金以及结转下年支出款项149.03亿元,收支平衡。

二、2009年省级财政决算

2009年省级地方财政决算收入221.7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78.90亿元,完成预算的101.1%,增长5.8%。决算收入比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11亿元,完成预算的105.0%,增长7.7%,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6.3%。不可比因素约2.66亿元,主要有: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业放贷规模扩大,不可比增收6.20亿元;车辆规费、耕地开垦费和交通违章罚没收入不可比增收8.00亿元;燃油税费改革取消三项专项收入,不可比减收6.64亿元;电力企业发电量下降影响增值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暂免征收等,不可比减收4.90亿元。

2009年省级财政决算支出325.78亿元,与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完成预算的105.3%,增长29.7%,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5.7%。不可比因素约60.20亿元,主要是燃油税费改革增支等因素。

2009年省级重点支出完成情况:1,农林水事务36.98亿元,完成预算的152.5%,增长60.9%,增长较多,主要是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口径调整因素,农资综合直补由“采掘电力信息及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科目调整到“农林水事务”科目。2,教育56.82亿元,完成预算的102.5%,增长7.9%。3,科学技术20.42亿元,完成预算的102.7%,增长8.3%。4,文化体育与传媒12.1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0%,增长8.7%。5,医疗卫生24.22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增长7.1%。6,社会保障和就业5.83亿元,完成预算的127.0%,增长32.1%,超预算较多,主要是充实社会保障资金因素。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09年省级地方财政决算收入221.78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358.68亿元和各项转移支付补助183.44亿元,市县上交430.77亿元,调入资金31.70亿元;减去省级财政决算支出325.78亿元,上交中央84.25亿元,对市县税收返还211.60亿元和转移支付551.69亿元,调出资金5.38亿元以及结转下年支出款项等47.67亿元,收支平衡。

三、2000年预算执行成效

2009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有关决议要求,严格预算执行,加强财政财务管理,较好地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及时下拨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资金37.44亿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82亿元,落实省本级财政性资金141.80亿元,支持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三个千亿”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大对企业的解困帮扶力度,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减免和暂停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深入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完善和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拨付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资金9.98亿元,有效拉动居民消费。安排省级外贸发展资金3.50亿元,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二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整合和落实省级财政资金,促进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设立5亿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设立5亿元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实施分类分档激励奖补机制,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引导服务业加快发

展。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完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财政补助政策,加大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力度,开展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762亿元,增长21.7%。全面落实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措施,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550元和350元,免除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费。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支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稳定企业用工工作。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所有市县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均达140元以上。扩大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支持廉租住房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大对景宁县和重点民族乡镇的挟持力度,扶持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283.38亿元,增长28.7%。筹措落实援川建设资金,确保青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实施。

四是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加大“三个子”预算管理改革力度。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组织管理框架。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预算定额体系、预算费用支出标准体系和设备配置标准,进一步加强项目预算管理。完善省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扎实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改革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组织落实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和重点项目评价工作,省级共对41个部门128个项目组织实施绩效自评,并对全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和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等20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对我省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政府采购实际采购合同金额483.40亿元,增长10.4%,节约资金69.71亿元,节约率为12.6%。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省级重点整合工业、服务业、农业、科技、生态环保等五大类专项资金,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开展地方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和“小金库”治理工作。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对超过债务预警指标的市县进行通报。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全省党政机关公用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出国经费分别减少5%、24%和20.5%。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仍然不够,预算编制仍需进一步细化;预算执行不够均衡,特别是项目预算支出进度偏慢;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市县政府性债务超出警戒指标,财政风险不容忽视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研究措施,尽力加以解决。

针对200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按照省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和审计意见进行整改。

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细化公共预算编制,严格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建立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与预算编制相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改革,加强政府性债务计划管理,健全政府预算体系。

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建立预算单位支出进度考核、通报和奖惩机制,建立健全支出责任制度。改革现行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和分配方式,推进省级专项资金分配方式改革。严格预算追加,加快预算资金拨付,建立健全限时下达预算制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三是加强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强化支出标准和项目库建设,完善预算定额体系、费用标准体系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立资产、绩效、执行与预算相结合的机制,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充分发挥县乡基层财政实时监管的优势,切实保障各项涉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四是稳步推进预算公开。扩大部门预算上会单位,在2010年30个上会部门的基础上,2011年除涉密单位外将所有政府序列部门纳入上会部门预算。进一步细化预算公开内容,积极推动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公开。加强对地方财政和省级部门预算公开工作指导,强化预算公开责任制度,确保预算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加强财政监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的结合,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运用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深入开展重大财税政策和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财政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建立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关于2009年省科技厅、省农业厅部门决算和2010年省林业厅、省环保厅部门预算执行情况,2009年全省和省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以及我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情况,详见专题材料。

下面,我汇报今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进展情况。

一、今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至8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880.77亿元,完成预算的82.9%,比上年同期增长(以下简称“增长”)24.3%。主要项目完成情况:1,国内增值税260.93亿元,完成预算的65.9%,增长2.3%。2,营业税589.70亿元,完成预算的83.0%,增长27.0%。3,企业所得税300.16亿元,完成预算的96.5%,增长33.6%。4,个人所得税108.77亿元,完成预算的85.5%,增长21.8%。5,其他各税508.97亿元,增长40.9%,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97.69亿元,增长28.0%;房产税52.75亿元,增长5.1%;契税152.97亿元,增长57.0%;土地增值税84.77亿元,增长151.2%。

1至8月,全省财政支出1713.97亿元,完成预算的63.5%,增长17.9%。主要项目完成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260.76亿元,完成预算的64.3%,增长12.4%。2,公共安全147.27亿元,完成预算的65.9%,增长16,6%。3,教育362.00亿元,完成预算的66.0%,增长23.3%。4,科学技术57.53亿元,完成预算的53.5%,增长21.5%。5,文化体育与传媒39.19亿元,完成预算的58.2%,增长17.5%。6,农林水事务153.61亿元,完成预算的61.3%,增长16.4%。7,社会保障和就业119.76亿元,完成预算的74.4%,增长38.9%。8,城乡社区事务126.07亿元,完成预算的56.9%,比上年同期下降(以下简

称“下降”)5.8%。主要是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支出下降。9,医疗卫生118.39亿元,完成预算的64.4%,增长27.5%。10,环境保护38.00亿元,完成预算的67.7%,增长19.1%。11,交通运输90.22亿元,完成预算的49.6%,下降6.5%,主要是上年同期铁路路网建设支出增长较多。12,资源商业粮油金融等事务129.85亿元,完成预算的79.2%,增长32.8%。

(二)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至8月,省级地方财政收入181.29亿元,完成预算的77.1%,增长9.8%。主要项目完成情况:1,国内增值税16.69亿元,完成预算的77.0%,增长25.4%。2,营业税78.39亿元,完成预算的80.7%,增长14.4%。3.企业所得税42.82亿元,完成预算的75.5%,增长16.7%。4.个人所得税5.36亿元,完成预算的66.6%,下降12.3%,主要是利息所得税免征因素。5.其他各税6.01亿元,增长12.2%。

1至8月,省级财政支出174.86亿元,完成预算的51.1%,增长11.6%。主要项目完成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12.57亿元,完成预算的40.9%,增长9.0%。2.公共安全23.36亿元,完成预算的62.2%,增长13.7%。3.教育40.86亿元,完成预算的68.0%,增长8.7%。4.科学技术9.04亿元,完成预算的41.7%,增长12.7%。5.文化体育与传媒6.63亿元,完成预算的52.0%,增长10.9%。6.农林水事务26,69亿元,完成预算的68.0%,增长12.5%。7.社会保障和就业3.30亿元,完成预算的53.9%,增长11.8%。8.医疗卫生17.78亿元,完成预算的69.8%,增长16.6%。9.环境保护0.99亿元,完成预算的43.5%,增长14.5%。10.交通运输18.46亿元,完成预算的23.9%,增长6.5%,主要是省级铁路建设资金根据项目进度尚未完全支出。11.资源商业粮油金融等事务11.24亿元,完成预算的73.7%,增长11.0%。

(三)全省财政预算执行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全省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支出重点保障有力,财政运行总体较好。一是收入恢复性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得益于全省经济总体良好的运行态势及去年的低基数,今年以来全省财政收入实现较快的恢复性增长,1至8月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增幅达24.3%。1至8月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94.0%,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二是市县级收入快速增长。省、市、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9.8%、27.3%、24.3%,全省11个市本级和58个县(市)中仅20个县(市)收入增幅低于20%,区域间发展较为协调。三是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1至8月全省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68.5%,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全省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存在不确定性,支出凸显刚性,一些市县财政收支平衡仍然较紧。收入方面,1至8月收入累计增幅比1至7月回落2.4个百分点,8月当月增幅仅为2.8%。随着通胀预期加大、融资环境趋紧,原材料、劳动力及环境成本进一步上涨,企业利润空间趋窄;外需恢复持续性尚待观察;宏观调控政策对内需动力带来新影响;加上去年下半年高基数及新的税收增长点尚待培育,今年后期收入增幄回落态势将更为明显,收入的不确定性加大。支出方面,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计划”、加大“两房”建设力度等民生支出刚性很强;支持全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扶持中心镇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援疆援藏工作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财力。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将对后期地方基础设施融资带来较大压力。

二、今年以来财政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坚持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积极发挥财政支撑、保障、引导作用,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达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资金5.20亿元,争取中央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0亿元,重点保障我省中央投资公益类项目地方配套和支持杭黄铁路项目建设。落实省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调整娱乐业营业税税率,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推进工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投入和政策实施力度,统筹相关部门70%左右的产业类资金,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大科技和人才等投入,积极缓解经济发展要素制约。

(二)加强社会民生保障。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住宿费政策,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校安工程”建设。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省各市县新农合(含农民健康体检)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85元以上。支持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政策,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及时分配下达中央油价补贴资金,确保国家油价补贴政策和资金落到实处。认真做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工作,确保全省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取消工作平稳进行。完善财政生态补偿政策,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支持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扶持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对口援建青川工作,拨付省级财政援建资金4.10亿元。

(三)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深化公共预算改革,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政府性债务计划,健全政府公共预算体系。加快推进市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省已有54个市、县(市、区)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对部分列入国家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实行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重点做好省级支农、文化、卫生等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建立省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机制,组织开展49个部门的129个项目的绩效自评工作。加强财政支出项目审核,上半年完成各类财政支出项目审核561.76亿元,净核减不合理资金34.07亿元,审减率6.1%。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按中央要求做好农林、卫生等领域外债项目的债务减免。采取措施落实中央和省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严格

控制行政成本。

三、关于后几个月重点工作

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财政收支矛盾仍十分严峻。我们将按照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有关决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加强收入分析和预测,做好组织收入各项工作,实现收入的均衡入库、持续增长和平稳运行。密切关注财政支出情况,改革转移支付管理方式,切实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确保年初预算目标顺利完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认真落实扶持经济发展各项政策,确保民生等重点支出。同时,严格控制行政成本,2010年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公用经费预算压缩5%,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按中央政策要求实现“零”增长。

(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口,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扶持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引导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平台建设。落实海洋经济扶持政策,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信息、技术、融资平台建设,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和其他高成长性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船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绿色能源、低碳经济发展和节能产品推广,推进节能减排。

(三)着力改善社会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支农专项资金监管,确保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严格落实法定增长要求,促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医改卫生投入政策,重点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支持全省县乡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国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中心镇特别是具备发展成小城市功能中心镇的改革与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成我省对口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筹措落实援疆、援藏和欠发达地区扶持资金,做好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四)推进综合预算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三个子”综合预算改革。严格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规范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加大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调配力度,通过预算编制形成资金合力。统一政府性债务管理,编制政府性债务计划,逐步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加强政府预算管理,建立由政府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以及政府性债务计划组成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

(五)加强财政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完善预算定额体系、费用标准体系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推进项目预算基础资料库建设,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建立完善预算公开责任制度,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做好省级部门绩效自评和重点项目评价工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规范省级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扎实推进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成今年新增43个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地方公务卡改革试点,扩大省级公务卡结算范围。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和历年结余清理力度,加强专项资金规范管理。认真开展对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全面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清理化解其它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XX年民政局述职述廉报告 第5篇

各位评议代表、听众朋友们,下午好!

我代表市民政局领导班子作述职述廉报告,请大家予以评议。XX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求,结合我市民政工作实际,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做到了时间与任务同步。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完成了XX年城乡低保提标任务,保障水平列全省第二。1—9月,全市共发放城市低保金、两节一次性生活补贴1.25亿元,保障了近7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基本生活,人均月救助227元;发放农村低保金、两节一次性生活补贴2.68亿元,保障了近43万名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季度人均救助313元;发放了9719名农村五保对象五保供养金XX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466万元;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29人,支出临时救助资金69.5万元;将全市7.59万名农村低保对象纳入粮食救助范围,完成了507万斤救助粮发放工作;完全实现了全市范围内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全覆盖。

二、扎实抓好救灾救济工作

全市共发放冬春救助粮1.61万吨,救助卡9.3万张,完成了32.79万人的冬春救助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全市发 生了29起各类灾害,为应对灾情,全市民政干部在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灾情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查灾核灾,开展灾害救援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积极投入恢复重建,有力有效保障了灾后灾民正常生产生活。XX市彝良县9•7地震发生后,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局及时启动应急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将价值30万元的救灾物资起运彝良灾区,向灾区受灾群众送去了XX人民的深切问候。

三、积极创新优抚安置工作

今年年初,XX荣获国家“双拥模范城”称号;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投入慰问部队资金120.62万元,优抚对象慰问资金800.38万元;发放优抚对象定期生活补助金2592.25万元;兑现1832户义务兵家属优待金665.68 万元;投入资金532.15万元对6300多名优抚对象进行帮扶;在全省率先运行并推广了优抚医保“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组织开展了425名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启动了军供站重建工作;完成了XX年复退军人招考安置工作,共安置10名符合条件的复退军人;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复退军人信访维稳改革工作,成绩显著,六枝特区、钟山区和水城县实现了“零上访”。

四、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前三季度,发放了90—99周岁老人高龄补贴243万元,发放了百岁老人高龄补贴14万元。按照市委市政府100项重点工作要求,下拨150万福彩公益金,对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目前部分居家养老服务站已投入使用。XX年,我市争取到省民政厅9所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设置床位660张,目前都已动工。我局大力推进了市老年公寓重阳节正式入住准备工作,目前正在抓紧物资供货工作。

五、强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截止目前,全市火化遗体1487具,与XX年同期相比增长24%。启动了市中心城区可视范围内坟墓搬迁工作,凤凰山片区第一期搬迁范围已丈量坟墓3926座,初步核实无主坟1582座,已签订合同1593份,已搬迁3711座,支付搬迁安置补偿金2985.63万元;《XX市殡葬救助保障实施办法》自XX年出台以来,XX成为贵州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全面铺开殡葬惠民政策的城市,截止目前,全市共救助66人,合计发放资金10.1万元。

六、夯实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工作

切实加大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9个乡镇被省级命名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在全市范围内表彰了89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示范单位;在钟山区松坪北路社区开展了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指导钟山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并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作为贵州省4个示范点之一,向民政部申报国家级 创建示范点;在钟山区启动了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工作,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七、依法开展其他社会事务工作

完成了市中心城区120条街、路、巷、桥的命名更名方案,目前正在着手开展地名标牌的设置安装工作;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初稿的评审工作;完成了1418名孤儿的信息录入工作;积极开展“微笑列车”项目,截止目前,为我市及周边的纳雍、威宁、XX共72名唇腭裂患者进行免费医疗救治;圆满完成了XX中国黄河善博览会XX展厅的布展工作,充分展示了XX近年来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加强了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婚姻登记19176对,其中结婚登记16983对,离婚登记2193对,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依法做好收养登记工作,全市共办理国内收养登记13件;XX年以来,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99人次,护送182名流浪未成年人回家;截止9月底,全市福彩销售额累计完成1.23亿元。

八、党的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党的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扎实有效抓好各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 “四帮四促”、“四在农家”、“三忠诚”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做到活动开展与业务工作推进“两不误、双促进”。二是领 导班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党风廉政责任制。注重理论学习,加强政治思想建设,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廉政规定,狠抓责任制落实。三是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了对民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减免收费,进一步规范民政执法行为。四是进一步做好民政自身治本抓源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XX —XX年工作规划》,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五是加强法制建设,修订完善21个规章制度、39个工作流程图,促进依法行政。六是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努力实现民政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督查检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抓好民政行风建设工作,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民政部门社会形象。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XX年民政局局长述职报告_2 第6篇

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支持和监督下,我团结带领班子成员,扎实推进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养老服务、基层管理机制创新等重点工作,为推动我区民政工作深入发展和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根据区人大办工作要求,现将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贯彻法律法规,着力推进依法行政

区民政局是负责全区三十多项社会行政事务性工作的政府组成部门,担负着40多个相关法律、法规和60多个部门规章的行政执法与管理工作。面对行政执法工作量大、任务十分繁重的实际,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是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民政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并使之制度化;二是坚持分工负责的岗位责任制,班子成员定岗定责,责任到人;三是在具体工作中,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行政行为,做到政策法规透明、行政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示,行政行为合法,确保了民政各项政策、法规在全区得到依法严格执行。

二、扎实有效推动工作进展,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切实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一是对辖区内原保障对象和新申请对象开展核查认定工作。实行“谁入户、谁认定、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二是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群众的基本生活。截止目前,共为971户1831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729.4万元、为125名五保对象发放供养金115.47万元、为城镇28名“三无”人员发放生活补贴42.84万元、为58人患病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3万元、为98名遭受突发事件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27.65万元,为12名贫困大学生发放教育救助金42万元、为1177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94.16万元,为982户低保家庭资助参保参合17.24万元。

积极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养老机构安全监管。年初分别与6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状。并配合上级部门部门进行实地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及时整改。二是积极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工作站建设工作。全区已建成老年工作站24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9所。今年列入目标任务的3所日间照料中心,正在积极建设中。三是为特困群体发放救助金。为全区44名文革致残“三民”和21名五、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及5名孤儿发放了全年救助金,为80周岁以上1355名老人发放前三季度高龄津贴174万元。

扎实推进基层政权及社区建设

一是配合区委组织部向市民政局报送4个社区用房建设任务。目前,恒大和富力正在完善功能设施;绿地和开元正在场所建设中;后期上报的万达和育才正在协商中。二是提升新都市区社区建设管理水平。设立了富力、鹿园、开元、中慧和兴元社区,撤销永茂隆社区、井坪社区。三是完成城乡社区试点村、村民小组自治试点建设,全部完成15个农村牧区社区试点村建设工作。四是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规民约。白音席勒的三道沙河村的村规民约被选入XX年《xx自治区嘎查村村规民约选编》。

严格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一是开展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慰问重点优抚对象192人,每人500元;慰问驻区部队6支,每支部队1万元。二是及时足额发放慰问补助金。为全区214户重点优抚对象每人发放慰问金500元,为20名XX年度立功受奖军人发放奖励金1.1万元,为101名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277.68万元,为46名XX年秋季退役士兵发放退役补助金366.6万元,为80名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门诊补助金16.1万元,同时更新完善了优抚对象数据库管理信息。三是配合市安置办完成了退役士兵培训工作任务。审核上报我区XX年秋季在新疆服役12名退役士兵档案及相关信息,完成XX年度4名三期士官档案接收工作,开展优抚数据精细化管理及核查工作。

不断提高救灾应急反应能力

一是对《xx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实现了预案体系市、区、镇、村四级全覆盖。二是加强我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储备工作,扎实提高救灾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工作。共发放宣传资料340余份。四是为5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回家路费救助。为白音席勒街道二道沙河西村走失人员杨占文寻找到亲属。五是对全区26名留守儿童进行春节慰问,并在7月重新进行了摸底排查。六是及时开展查灾救灾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受灾面积1279.85亩、受灾人数1173人,灾情发生后,及时发放救灾资金30万元,较好地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切实强化婚姻、殡管、社团、区划地名等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1.婚姻登记工作。截至目前,共办理结婚登记820对,离婚登记315对,补办结婚登记762对,补办离婚登记31对,登记合格率达100%。同时,开展了同步录网登记造册工作,方便全区婚姻数据查询、调档和保存,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2.殡葬管理工作。一是开展殡葬管理宣传工作。共组织各种宣传活动15次,发放各类宣传册、宣传单达10万份。二是做好封建迷信丧葬的整治工作。共组织13次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清理制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行为,并联合公安、工商、城市执法等部门,重拳打击制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窝点及摊贩,并且与销售人签订违法责任书。处理各种大操大办、摆放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偷埋乱葬等事件183起。三是加强公墓绿化美化与安全祭祀管理工作。“清明节”期间开展了“文明祭祀、鲜花换烧纸”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文明祭祀意识。

3.区划地名工作。组织专家对新都市区49条道路进行初审命名;编写了《xx地名志》,开展地名设标工作,并与青山区、东河区共同完成了行政区域界线的第五轮联检工作。

4.社团登记及便民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共登记社会组织96家,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的社会组织体系;积极宣传老年爱心卡优待范围以及补办程序,已办理并发放老年爱心卡5988个,切实提高了为老服务水平。

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办理督办事项

一年来,我能诚恳接受人大对我个人和民政部门的工作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及时办理人大转办、交办事项,积极落实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答复办理,今年区人大交办我局议案建议2件,全部及时办理答复并得到代表测评满意。

上一篇:《拍皮球》下一篇:新生常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