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2024-06-27

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精选8篇)

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第1篇

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青州市何官镇李马小学 赵有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党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然而,我们面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对我校部分班级抽样了解,10%学生对各种节日有一点了解,而80%的学生连节日名称与具体的时间都对不上号,只有10%的学生能说出节日确切时间。分析原因有二:其

一、国家课程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较少,是教育的空白区;其

二、缺少探究的氛围。鉴于以上考虑,我校从2010年9月起实施了“节日文化教育”课题研究,开展了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来学习道德的。

二、节日文化的构成:

所谓节日教育,就是在节日期间,围绕节日文化,挖掘德育资源,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接受优良品德的教育。经粗略统计,全年各类节日达二百多个,每个节日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相对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必须有所取舍。我校把学生喜爱的节日进行梳理,选取了21个节日作为节日教育活动主题,其中包含着爱国主义(如十一,清明等),传统美德(如中秋、重阳等),环境保护(如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珍惜生命(如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日等),感恩关爱(如三八,教师节等),诚实明礼(如六一节、建队日等),遍布每个月,做到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

三、节日教育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与实践,增进社会与文化参与,了解节日文化,陶冶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文化情操,尊重并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与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培养文化生活兴趣和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学习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节日教育的实施及取得的实效

1、寓节日教育于氛围营造之中。每逢节日来临之际,我校首先制定学校节日活动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和国旗下讲话,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并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询、阅读报刊、调查访问等各种渠道收集、整理资料,知道节日的由来和风俗,开展手抄报和绘画比赛等。

2、寓节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思想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各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求老师们因材施教,从教材实际出发,适时、适度地把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在小学阶段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涉及节日教育的,我们要求教师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充实、改编,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节日、认同节日、喜爱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品德与社会》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教材内容丰富,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找到相对应的节日,例如《认识交通标志》与全国安全教育日融合,《父母的难处》与父亲节、母亲节内容融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与国庆节内容融合等等。

3、寓节日教育于主题实践活动之中。我们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增长知识,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并外化为具体行动。我校采用讲、吟、写、演的形式来开展“节日教育”的系列活动,以此来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

“讲”:每一个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中国的节日中有许多动听,吸引人的传说故事,低年级的孩子让家长讲有关的传说故事,然后鹦鹉学舌般地讲给小伙伴听,中高年级的孩子自己通过网络、书籍搜集,再讲给自己的伙伴听。学校还利用国旗下讲话,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

“吟”:节日是许多文人墨客集聚的时候,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学生选择各个节日中古代文人留下的诗词,如有关中秋节的诗词,唐朝李商隐的《嫦娥》和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不仅使孩子们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诗句的美妙、中华文化的魅力,而且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学校还从网络中搜集适合节日的儿歌,让学生预备铃后吟唱,如《安全三字歌》、《消防儿歌》等,在诵读中学会自我保护意识。

“写”:根据不同的节日学校安排不同的德育作业和征文,如三

八、母亲节和重阳节做感恩教育作业,教师节以“老师,您辛苦了”为题目的征文,“12.4法制日”听法治报告心得体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和做人。同时通过写节日作文不但使学生学会怎样作文、怎样过节,而且学会怎样做人,同时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演”:综合前面几个阶段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以主题队会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以提高学生的才华,进一步巩固民族精神。如六一期间,我们还以古诗文化为主题组织了一些专场文艺演出,有的班级准备了古诗吟诵、有的班级用舞蹈表现古诗内涵、还有的班级以相声、小品来表现古诗的博大精深……如今,节日古诗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校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的活动内容与要求、活动形式均不同,力求体现新课标对少年儿童道德素质的要求。

4、寓传统节日教育于家庭活动之中。由于许多节日小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在节前学校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在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烈,为烈士献一朵花”祭扫活动;在重阳节开展“当一日家长”爱老敬老教育活动;三八节期间开展“我为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亲情,在情感与道德体验的内化过程中,理解和接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在节日家庭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了节日文化所隐含的亲情、友情、和美、团圆的文化情结,增进了与家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通过节日活动,学生对自己增长的知识感到骄傲,节日的确切时间,有关人物、风俗习惯他们熟悉了。对我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跟踪调查显示:研究前10%的学生能说出节日确切时间,5%的学生了解节日的有关人物、风俗习惯。研究后调查表明90%的学生能说出节日的确切时间、有关人物、风俗习惯等,83%的学生能设计、制作节日的有关信物如贺卡。节日活动的开展,改善了学生的精神面貌,焕发了学习、生活的热情。学生乐意过各种各样有意义的节日,深感每个节日都与己有关。学生的行为规范达标率100%。学生之间多了关心、宽容,富有了深厚的怜悯心、同情心,大家有事商量,合作能力大大提高,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敬老爱幼,信守承诺。

五、节日教育的保障措施:

1、领导保障。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富有实效,学校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2、制度保障

1)、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制定《节日文化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2)、明确活动内容。将一年中的节日列表标明,明确要研究的主题、目标和方法。

3、活动保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资料,挖掘以节日文化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拓宽教师视野,让每位教师明确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机会,利用好节日活动这一有效途径,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的道德学习,是当今教育实践中顺应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研究课题,是自身教育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的价值体现。

2)、成立以活动考核小组,对学校每次组织的活动都评出档次,并加入班级考核,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的依据。

4、宣传保障 学校开展的节日活动,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校活动开展情况。

六、结论与思考

1、要使节日文化活动达到教育目的,关键在于教师道德观念的转变,勇于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做不仅积极引导和组织,而且做学生的合作伙伴,做活动的支持、帮助者。所以教师队伍建设上是至关重要的。应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2、要结合区域特色,结合各时期各学校特点加以发展、创新,以不断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3、节日文化的道德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道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注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在节日文化的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辨析与选择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不要刻意追求道德教育,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使学生失去活动的乐趣,而不愿过节。

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第2篇

摘要心理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严肃的工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名称及其意义

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其实质上是指个体各种心理机能的协调和完善,以及以最佳组合发挥作用;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意义。(1)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有重要的意义。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的发生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以及各种压力,人们随时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应激。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人们很好地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水平,在挫折面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人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的诱因的作用,矫正不良的心理反应,有效地预防心身病症的发生。

(2)心理健康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体有意义,而且对群体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心理健康有助于克服人的消极心理状态,振奋民族精神,有助于缓解人际的冲突,改善交往环境,增进社会稳定,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发展健全的品格,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有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提高,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可见,心理卫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国民心理健康及其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堪忧。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32%;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25.4%,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中科院公布的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近两成被调查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与此同时,据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举行的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成立大会上获悉,我国神经精神疾病占疾病经济总负担的20%。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专家提醒,政府各部门亟须采取措施积极面对这一问题。

2.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世界卫生组织在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发表公报,呼吁各国打破禁忌,加强各种预防措施,积极应对自杀现象,关注健康,珍惜生命。现在全球自杀者的人数比过去50年来上涨了60%,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自杀者人数增幅最高。及时治疗心理与精神疾病是预防自杀最重要的措施。可是目前,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个空白,现在不少学生性格狭隘、孤僻、极端,这和这项教育跟不上不无关系。另外,虽然精神障碍在中国疾病总排名中已居首位,但人们对于心理疾病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病不医甚至讳疾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状况的认识还片面停留在身体器官有无病变的层面,而普遍忽视了精神病变。目前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像心理障碍、失眠等一般性疾症,在人们的认识中根本就没有与心理疾病联系起来。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对不同人群重视程度不均。专家认为,心理卫生贯穿人的一生,全社会都应重视这种疾病。然而,中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二点四个心理学工作者,其中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不足百分之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重视程度不均。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一心在其报告中说,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城市好于农村、儿童青少年好于老年人群、学生好于家长。许多人并不知道心理卫生与健康的关系,不清楚好心态与快乐人生的密切关系。因此,需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宣传心理学科普及知识。专家提醒,政府各部门亟须采取措施,积极面对这一问题。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第3篇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财会职业道德, 是财会人员从事财会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行为准则, 这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重中之重。

一、财会人员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 尽职尽责, 敬业爱岗

财会人员应当无条件地忠诚于党和国家的财会事业, 热爱财会工作, 努力钻研业务, 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干好本职工作。

2. 客观公正, 依法办事, 做到实事求是

财会人员应当按照财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以及要求办理财会事务, 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3. 廉洁清正, 自尊自爱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坚持洁身自好, 决不徇私舞弊, 贪污腐化。爱惜自己的身份, 珍惜自己的品格, 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4. 严谨务实, 精打细算

财会人员有责任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技术方法, 改善单位内部管理, 提高效益服务, 并且应该精打细算、勤俭持家。

5. 保守秘密, 诚实守信

财会人员在工作中, 有可能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 一些决策资料、技术资料、经济数据, 如果泄露将使单位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优秀的财会人员一定要守口如瓶, 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财会人员更应具有这种美德。

二、要求财务人员加强政治学习,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 努力学习政治, 提高思想觉悟, 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 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把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融入改革的大潮之中, 不要迷失方向。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所制定的财会法规, 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 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 忠实履行财务工作的监督职能, 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2. 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与会计改革措施的陆续实施, 财会会计人员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数字, 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财会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恪守职业道德, 坚决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 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 依法办事, 依法理财。

3. 建立监督机制, 以法管财

监督,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监督业务经办人, 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我们认为主要是发动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监督。这样监督面宽、透明度大, 可以增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问题严重的还可追究财会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此外, 作为一名财会人员, 对所服务的对象都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周到服务。

4. 加强继续教育

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第4篇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财会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会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行为准则,这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重中之重。

一、财会人员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尽职尽责,敬业爱岗

财会人员应当无条件地忠诚于党和国家的财会事业,热爱财会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干好本职工作。

2.客观公正,依法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财会人员应当按照财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以及要求办理财会事务,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3.廉洁清正,自尊自爱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坚持洁身自好,决不徇私舞弊,贪污腐化。爱惜自己的身份,珍惜自己的品格,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4.严谨务实,精打细算

财会人员有责任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技术方法,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服务,并且应该精打细算、勤俭持家。

5.保守秘密,诚实守信

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有可能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一些决策资料、技术资料、经济数据,如果泄露将使单位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优秀的财会人员一定要守口如瓶,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财会人员更应具有这种美德。

二、要求财务人员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融入改革的大潮之中,不要迷失方向。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所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工作的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2.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与会计改革措施的陆续实施,财会会计人员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财会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恪守职业道德,坚决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

3.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

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监督业务经办人,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我们认为主要是发动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监督。这样监督面宽、透明度大,可以增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问题严重的还可追究财会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此外,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对所服务的对象都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周到服务。

4.加强继续教育

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财会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上级主管部门应按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有关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有关条例执行,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年终时段,要对所辖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予以奖惩。促进财会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这样会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第5篇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活动中对员工手册及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公司相关管理办法制度、质量事故管理办法、质量异常管理办法、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挖潜增效管理办法、劳动人事条例及相关办法的认真学习,是我对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员工福利待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提高了规范操作的意识和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作为新员工的我来说,这次活动更有利于今后我在公司中顺利工作和发展。

1、通过对云锡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手册的认真学习,我了解到,云锡公司作为一个百年老企业,沉淀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不论从宏观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理念,还是从较微观的招聘、纪律、培训、调动、休假、薪酬、职称、管理岗位人员招聘、保障、福利、奖励和处分,劳动合同等制度方面看,都充分的反映了云锡作为跨国大企业已拥有了非常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并形成了适合云锡自身发展的,有云锡特色的相关体质政策,尤其职称评定晋升制度更充分调动了员工不断充实自己,奉献企业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其完善的薪酬制度和福利体系,更让我坚定了选择云锡的正确性。

2、通过对云锡为电子各管理办法制度的学习,让我更了解了自己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许多在刚进厂时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疑惑、忧虑及矛盾也隐忍而解,云锡微电子材料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四年的发展,其体制不断得到完善。在没有认真学习之前,我认为我们公司的员工奖惩制度非常不完善,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员工间对工作的推诿和不负责任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员工多做无奖,少做不错即可,多做有错被罚,使员工能少做就不多做多思考,从而影响了其劳动积极性和创新性,公司也并无明确的管理制度对其行为进行约束。但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之后,我看到了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例如:《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质量事故管理 办法》、《人事条例及相关办法》其实都对以上行为有所阐述和规定,有功则奖,有过则罚,清楚明晰。并不是公司无制度,而是因为我的个人疏忽无了解,在之前还对公司存有疑惑且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提出许多无用的意见,行为愚鲁,深感惭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工作,奉献云锡。

3、通过对操作规范的认真学习,我更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也发现了从前在操作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以及不符合操作规范的一些个人习惯。例如:射球过程中的取样频率,换桶频率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通过对质量事故管理办法的认真学习,让我了解了什么是质量事故,质量事故即是产品、包装、标识达不到规定的质量特性要求,造成产品返工、降级、退货、换货等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失的意外情况。质量事故分为一般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质量事故分析报告或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及质量异常管理办法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了解我将在以上的工作中尽量避免引起发生质量事故的行为,提高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的意识,不为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5、通过对制造部挖潜增效措施的认真学习,让我更了解了本部门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等的奋斗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下,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尽我所能促进这些目标的实现。

6、对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的认真学习,我了解到公司为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激励员工积极向公司献计献策,形成合理化建议活动长效机制,并规范合理化建议管理工作,特制定了该办法,表明公司对员工创造性和自主性及员工意见和建议的重视,体现了公司人性化的一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尽量做到五个主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主动承担分外之事”为公司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7、通过对职业行为规范和岗位职业道德的学习,我认识到思想决定意识,而意识决定自身行为。只有在道德思想意识上做到遵纪守法,规范操作。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诚实信用,竭诚服务,谨防风险,居安思危,遵守纪律,严守机密。才能在行动上,在平日的岗位工作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思考自己的分内工作,改进自己的工作缺陷,熟悉工作业务。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加强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第6篇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于公民职业道德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职业道德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职业方面的具体反映,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是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以德治国的重要举措。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性质及其主要原则和规范,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道德指导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其它行业一样,统计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统计工作特点的统计职业道德。体现在依法统计、准确及时、科学严谨、优质服务、改革开拓、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勤政廉洁等方面。但是,目前的统计职业道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还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是,关于职业道德的建设却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事马虎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些人将基本的职业道德抛于脑后,甚至违反国家的法律,受到法律的追究。这种严峻现实表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于从业人员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历史条件下,我们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就应当从加强职业观念、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态度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入手。

在新的形势下,统计工作也面临严峻的考验。统计信息提供的质量不高,一些单位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克服。如果不能很好地抑制这种势头,必将造成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失误,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大力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是摆在统计系统和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启发和培养从业人员忠于社会主义事业,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具备本职工作所需要的道德素养。这种道德素养,不仅要求待人接物行为得当,更主要的还在于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在新形势下,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统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在统计工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的新型关系,是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有效措施。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道德面貌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状况反映出来的。就是说,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有赖于各行各业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如果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能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待人接物,发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整个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就会逐渐恢复和发扬起来,如果人们在互相交往中,都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办事认真负责,待人诚实守信,就会使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得到有效的保证。这对于稳定社会的生产、工作、生活秩序,制止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从而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统计部门也处在各个行业其中,统计人员也属于社会的一分子。统计人员作为普通公民必须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统计工作中还要遵守统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种精神力量,当它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成为一种稳定的职业良心、职业素质、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时,就可以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制约因素,促使人们放弃和收敛不道德的行为,引导人们的行为向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所以,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统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是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有效措施。

(二)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统计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激发他们投身统计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踏踏实实、忠于职守、高效优质地完成本职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统计工作是党和政府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统计数据是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由于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导向作用,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出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的需要,通过虚报瞒报统计数据,来骗取荣誉和利益。统计人员能否顶住压力,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这就取决于他的职业道德观念的强弱。因此,通过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启发统计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位置和意义,并采取正确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当广大统计人员掌握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将它运用于统计工作实践时,就会在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就能够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搞准统计数据的责任感、紧迫感,正确处理个人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由此可见,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深化统计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统计干部队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提出了崭新的职业素质要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是这些要求的集中体现。造就这样的新人,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除了学校教育以外,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教育、训练和自我修养是绝不能忽视的。因为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生活中度过的,他们的思想品德也主要是在本职工作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理想的形成,同现实的工作、学习环境紧密相联。如果每个职工都能在职业活动中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具体化,贯彻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这就搭起一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从而使人们的理想更实际、更坚定。同样,优良道德素质的形成,也离不开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人们正是通过每时每刻的具体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利益格局变化较大。一方面由于多种经济迅速发展,给统计调查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一些统计人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甘守在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的“清水衙门”中,不安心本职工作,想“下海”的,想改行到所谓有“既得利益”的部门和单位的为数也不少;也有的统计人员不能正确对待目前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工作不思进取,出工不出力。特别是在一些基层企业中,统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统计人员和其他业务人员比,感到低人一等而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统计人员不安心工作,不忠于职守,不努力钻研统计业务,统计数据质量就难于保证,统计服务水平也不会太高。为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充分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作用,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雄心抱负、有文化知识、有现代技术、热爱统计工作的统计队伍。

(四)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统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范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同时,它又与物质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这个意义来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就统计部门来说,从何处抓起,才能更好地带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突破口就是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在现代社会里,职业活动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的精神面貌如何,往往可以通过职业道德风貌表现出来。职业道德又深刻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抓住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就能使统计人员逐步自觉地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于统计工作、统计活动都是有组织的进行的,因此,可以通过发挥党政群团的组织作用,从职业道德建设入手,紧密结合统计调查活动,抓住当前机关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抓上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投资,为它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对物质文明建设当然有其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统计部门和各行各业一样,其物质文明建设活动,都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的需要为宗旨,同时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秩序。这一切,都大大有利于调动广大统计人员投身统计、献身统计的积极性,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各种环节,使统计人员掌握道德标准、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感情、坚定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不断提高素质。因此,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应遵循和采取以下原则和方式、方法:

(一)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职业道德的确立,与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统计职业道德不可能自发形成与发展,必须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养。理论是思想、行为的先导。统计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内心信念,它的形成要有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指导,这样才会有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因此,要注意组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当前特别要学好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用人类文明史上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为统计职业道德的形成打下坚定的思想基础。培养统计职业道德,还要从加强统计工作责任心、统计工作荣誉感抓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因而都是光荣的。统计部门作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咨询机构,是政府宏观调控和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离不了的重要部门。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热爱统计工作,增强责任感,自觉地遵守统计职业道德,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要与统计法制教育相结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这就精辟论述了法治和德治的相互关系。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是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依法治统计、以法管统计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统计法》和相应地方统计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不仅要依法查处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对个别为取悦上级或屈于压力,按授意弄虚作假和篡改统计数字的统计人员也要予以严肃处理,维护正常的统计工作秩序,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三)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职业道德是社会职业生活的反映。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的职业道德,是本行业职业生活的反映,因而有其具体生动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也就是说有其显著的差异性。但是,各种职业道德只有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下,才能建立和发展起来。因此,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既要体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要求,同时,又要突出统计工作的特殊要求。要教育统计工作者牢固树立起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敢于同违反《统计法》行为作斗争,敢于抵制以权扰数的不良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真正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统计人员的职责,同时还要严守国家机密。

(四)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要同宣传统计系统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结合起来。我们统计系统有许多模范遵守统计职业道德的先进人物,象邬兆定、张颜生同志就是许多模范人物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统计职业道德先进水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统计职业道德建设中,要注意树立多方面、多层次的先进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使广大统计人员按照统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五)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要寓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

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干部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避免采用简单生硬的做法,要善于把思想教育寓于各项活动和具体形象之中,使之更生动,更活泼。要坚持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广大统计人员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从而达到陶冶统计人员思想情操的目的。要把统计职业道德作为统计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统计人员熟悉和了解与统计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统计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统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

(六)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要同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相结合。在进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统计人员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认真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把统计工作的好坏同职工的个人物质利益结合起来,实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激发统计人员的内在动力。在进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中,还要注意关心统计人员的生活,认真解决统计人员的各种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巩固和提高统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第7篇

摘要 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应注重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是靠老师单方面的行动,应是靠多方面的行动,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加强小学生道德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做事是要讲究方法的,道德素质教育也不例外,方法正确小学生将会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方法不当将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 家庭 知、情、行、教育 学校 全面道德教育 社会 关注 小学生道德教育

一、家庭要进行知、情、行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阵地。小学生从小就接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教育,家长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兴趣爱好,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学生。有人说,小学生身上有其父母的影子。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孩子父母素质较高,那么他们的孩子也常常是温文尔雅对老师彬彬有礼的,而有的家长文化层次不高,责任心不强,那么一般他的孩子也会比较自私,常会只为自己想;如果有的家长蛮横不讲理,那么他的孩子通常也是做事随便,对其他孩子有攻击性行为的。所以,,每个做父母的必须重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下面根据

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特点,谈谈如何从知、情、行三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品质。知;是指对进行说理教育,使小学生初步知道具体的行为准则。适当扩大小学生的知识,以形象的事例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不那样做,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例如培养小学生尊敬老人,不光是要求小学生每天向老人问早、问好,把好的东西让给老人吃,而且要向小学生讲清尊敬老人的道理,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去尊敬老人,让他明白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让他换位思考,让他明白,当我们垂垂老矣,希望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怀。情;是指在使小学生懂得道理的同时,对好的行为习惯表示满意、快慰、愿意学习和模仿;对坏的行为和不良倾向表示不满、不安、厌恶。道德感情是成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小学生做榜样,让小学生耳濡目染。如要求小学生尊敬老人,有经验的家长不光以自己的好榜样去影响感染小学生,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对老人的感情,让他们喜欢老人。行;是让小学生把自己知道的付诸行动,做每件事事时都想想道德,不能做的事坚决不做。例如,孝敬老人,家长不进口头上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做,自己也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影响和榜样。

二、学校要进行全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往往是在小学生时期养成的。记得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国外有一个母亲,每次晚餐后吃水果,她都让自己幼小的儿子来分配,而儿子每次都是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一人分一个,突然有

一天,儿子发现只有两个橘子了,就问:“你们都要吗?”“当然!”尽管心中不情愿,小学生还是把两个橘子递给了父母,而父母则坦然接受了。我想如果在国内,父母肯定是舍不得吃的,但是我觉得这位母亲做得很对,一定要让小学生心中想到别人,学会分享,并能正确处理“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养成有孝心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旦养成太自私太独的不良习惯,以后要改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经常会因为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及集体意识问题颇感头疼,例如:有些班干部不能尽职尽责的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管好班集体纪律,有的课代表只忙于自己的学习,课时却忽略了自己应尽的职责,该收作业的时候不知道收,该发作业本时忘发,责任心不强,还有的学生说脏话、打架、损坏公物、集体活动参与性不高,集体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作为班主任都要去处理,不但要处理还要处理好,处理得不好,还会影响班风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由于现实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家庭教育不到位,小学生中尤其农村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集体意识差、互助意识差、缺少合作精神等现象,如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也忽略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会加剧造成小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缺少集体主义精神。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起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班风,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第一天上课我就对我们班学生进行了常规教育,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例如:早上值日生必须提前10分钟到校打扫卫生,不准带零花钱买零食玩具,可以买学习用品,桌上不

准摆和学习无关的东西,放学离开教室之前先把凳子都摆到桌子上,方便值日生打扫等日常行为规则。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其实,我认为,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还是靠班主任每周开的主题班会课,当然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但是要解决集中的问题,我觉得还是靠主题班会。所以班主任的作用尤为重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还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运动会要开始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可是我们班的学生参与性却不高,于是,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周一的例会上开展了“我与班集体”的主题班会,给他们讲了“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装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如果一个班集体是一个木桶,那么每一个同学就是这个木桶的每一块木板。缺了任何一块木板,这个木桶都装不了水,不能成之为木桶。还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了两个小故事故事一:【一滴小水珠】故事二《蚂蚁靠什么搬动巨蟒 》教育学生增强集体意识,知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展现他的才华和生命的价值。我发现效果很明显,我班很多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运动会,热情高涨。还有一次,我班课代表没有及时收作业结果延误了整个教学课程,个别班干部不是很负责,就此现象我特意召开了《做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主题班会,结合生活实际例子给学生讲述了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的作用及怎样培养责任心。培养他们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公民。还有针对学生赵洪出现说脏话,打架及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我专门召开了《做一个文明小学生》的主题班会等来纠

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及行为,效果显著,学生的素质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班里骂人、乱扔垃圾的坏毛病减少了,大家开始文明礼貌,互相尊敬,互相关爱,班风正了,老师的心情也好了,班里的成绩也突飞猛进,整个班集体呈现出一片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个别学生出现违纪违规行为时,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趁热打铁,好好和学生谈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循循善诱,让他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因势利导,教育以后应该怎样做。相信学生会懂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公众意识及法律常识。

我们班有段时间经常出现公物被损坏的现像,不是今天凳子坏了,就是明天大屏幕扯坏了,或是空调被碰了,总之那段时间经常出现问题,于是,我开始有意识给学生灌输公德意识借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基本的法律教育,经常对他们说班里的公共财物属于公共财产,你只有使用权,没有占有权,损坏学校公物要进行相应赔偿。发现班里损坏公务的现象明显少了。

三、社会关注小学生道德教育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积淀和瑰宝,承载着十分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承继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扬传统美德,使小学生习获优秀中华文明成果,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发展,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让小学生亲近母语,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强化民族认同感,弘扬爱国精神,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学生对于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道德观念的认识往往形成并定格于儿童、少年时期,因此寻求适当的教育时机,重视对儿童、少年的道德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社会风气的好坏对学生至关重要,好风气会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不好的风气会直接阻碍孩子的发展。因此,全社会应拧成一股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传递正能量,多报道宣传正面积极的现象。动画片里最好渗透一些知识和积极向上的因素,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当然法律规范对学生乃至对全社会都有规范作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认识, 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而高校又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应不断加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美体、德育为先”的观念, 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为根本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培养造就优秀人才。

试图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入手, 探究其产生的原因, 并从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根本,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角度加以阐述, 并强调这种价值观的教育重要性。

1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体思想是积极的, 向上的, 他们渴望获得知识, 为祖国做贡献, 其历史使命感逐渐增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想的传播使人们的价值观倾向出现了多元化, 而处于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 其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部分大学生的心中存在着困惑与迷茫, 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理想信念的淡化, 价值取向的扭曲,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等问题。现阶段,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1 信仰缺失

信仰是个人对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崇尚和选择。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就会是非不分, 善恶莫辨, 没有正确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 被世俗的观点所迷惑, 易受错觉牵引, 易被潮流左右, 在自私惟我中逐渐迷失了理性和前进的方向。现在一些大学生不知道应该相信什么, 选择什么, 只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次之地位;过于强调个人物质利益的得失, 而忽视了精神文明的构建和发展;过于注重眼前利益与机会, 忽视远大理想与信念, 从而他们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

1.2 情感缺失

现如今我国高校大学生多为“80后”一代, 这些大学生在观念上, 态度与生活方式上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 同时他们的自我辨识能力差。因此, 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 很容易形成道德, 感情观念不强, 行为随意等现象, 更有甚者认为那是一种“潇洒”或有个性。如:上课迟到、课上肆无忌惮的聊天、旷课、考试作弊、忽视校、院和班级利益等不文明现象;还有“马加爵事件”暴力现象的发生;更有甚者在“家乐福”事件中聚众闹事。

1.3 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成果, 部分大学生忘记了这一传统美德, 逐渐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 产生了畸形的消费心理。表现为消费的盲目性, 攀比性, 超前性, 不少大学生讲究流行和时髦。有些大学生把寄来的钱花在摆生日酒宴, 相互请客、玩游戏机、上网聊天、进歌舞厅等一些不正当的消费上。在学习上, 一旦碰到困难, 就力求放弃或避而远之。在就业态度上, 只求安逸生活, 不愿到艰苦地区和单位去创业。

2 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素

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素不是单一的, 而是有许多客观因素。具体表现有三的方面:

2.1 社会因素

社会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产生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环境下,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他们努力学习知识, 将来学有所成, 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下的消极因素深深影响着人格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也就是说, 金钱至上, 唯利是图等不良观念和丑恶现象会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成为他们的人生追求。这样很容易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诱使他们误入歧途。

2.2 学校因素

当今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存在不足。也就是说教育与管理相脱节, 存在重形式、轻内容, 重说理、轻管理, 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 缺乏可操作的道德教育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大学生行之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2.3 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也是孩子的摇篮。家长是教育孩子成长, 成才的基础, 要让孩子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 但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文化普及还不是那么全面, 家长的文化程度整体不高, 导致孩子的基础教育是不全面, 不充实。另一方面, 当今社会的单亲家庭呈上升趋势, 父母关系的不和、家庭的分裂, 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3 加强思想政治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

3.1 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方向, 引导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挖掘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资源, 努力实现专业课授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机结合, 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3.2 激发精神动力促进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 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 具有广泛而浓厚的人文关怀内涵。运用多种手段,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可以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 有针对性的开设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在课堂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 而且还要通过电影、报纸、广播及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多种载体开展多彩的教育方式, 寓教于乐, 使大学生无意识娱乐环境下获得精神提升。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认知, 激发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 升华他们的思想信念, 实现自我价值和提高其精神道德素质。

3.3 塑造健康的大学生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塑造人们健全的人格, 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社会发展依靠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求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 通过教育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正确的认知、态度、情感、行为, 牢记“八荣八耻”, 树立自立、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 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3.4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方式, 是科学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与改造世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人的智能潜力。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科学体系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对人们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肩负着创造国家和社会的重任,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用辩证唯物主义武装大学生, 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 以促进能力开发。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还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提高和锻炼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的能力, 进而促进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开发, 使大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全面的开发。

总之,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高校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把他们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报价综合说明书下一篇:古代表白的诗句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