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时期的文化建设

2024-06-08

新农村时期的文化建设(精选6篇)

新农村时期的文化建设 第1篇

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十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农村改革有了明显进展,农村城镇化明显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农村精神文明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事业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或短缺,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农民教育任务艰巨。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引发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从来都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的。经济越发展,就越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滞后,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或短缺,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农民教育任务艰巨。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各种矛盾突出,各种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更加困难。要保持农村社会协调稳定,要把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树立文明风尚。第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人类全面发展要求看,在温饱解决后,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才能顺应历史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愿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利益,真正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来源:群学网—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新农村时期的文化建设 第2篇

内容提要: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仍有许多关键性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乡镇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思想建设、法制建设,加大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革力度,推进农村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然而,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单纯的社区服务功能早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城区工作的需要了。只有全方位的开展社区建设才能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基层政权经济发展

基层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性组织,党一系列的工作都要通过基层政权来实现和完成。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能否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好关系到能否顺利推进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组织保证。”

一.关于乡镇政权建设

乡镇是我国法定的农村基层政府机构。目前在我国,乡镇机构臃肿庞杂,乡镇机构供养干部过多,行政管理费用和事业费用不断攀升。“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导致了农村治理成本不断上升,治理绩效的提高受限,同时也加重了农民负担,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对全国1020个有代表性乡镇的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平均人员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人员多达290余人,严重超编。

二.关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权威失灵存在政治危机。

因为农民对我国基层政权缺乏信任和认同感,导致许多农民根本不听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你让他住东他偏往西”令基层干部无可奈何。基层政府权威失灵的直接后果便是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下降,进而导致也基层政权退化。

(二)干部心态失衡存在思想危机。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我国科学发展不相符合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三)社会管理失控存在安全危机。

在某些地区,党和政府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因为宗族组织、宗教组织、各种非法宗教迷信甚至邪教组织、黑社会组织泛滥盛行。农民群众最不能容忍的是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出现“黑恶化”。

三.加强农村政权建设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一)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农村的乡镇政权是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基础不牢,就会产生地动山摇。乡镇党政组织直接担负着领导和组织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生产生活的重任。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看农村乡镇工作组织开展怎么样,只有农村乡镇工作做好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才有可靠的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二)切实加强“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教育。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关怀农民、服务农民”的核心理念,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同时,要善于与群众沟通,倾听群众的意见,“常思亲民之举,善谋富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广开言路,广纳善言,克服任人唯亲,损公谋私,独断专横,重视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根本保障。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乡镇政权中的不少领导人受封建主义的影响相当严重。如选举干部上的任人唯亲,组织上的拉帮结派,生活上的腐化堕落等等都与封建思想联系密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些乡镇干部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刺激,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政治生活,不讲组织纪律,不讲党性原则,只讲实惠和物质利益,成了“金钱至上”观念的奴隶,成了商品拜物教的殉葬品。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表现和保障。我们只有不断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巩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因此,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基层政权内,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来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思想的影响,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历史的经验和现实证明,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切实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按社会主义法制办事,才能使基层政权内的政治生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才能使基层政权健康地运行和稳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然,胡良琼.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与对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

[2]江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82~250。

[3]戴利朝,杨吉安.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4,195~246。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3篇

一、抓好农村文化的重要意义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 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至关重要。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各个方面, 都离不开新文化这个大背景, 离不开新农民这个新主体。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 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因此必须重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把培育新型农民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必须要通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农业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 传播有益文化, 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也是农民难以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的重要原因。“盼致富, 无思路;想致富, 无技术;求致富, 无门路”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普遍现象中, 无论是“思路”、“技术”还是“门路”, 说穿了依然是文化理念作用的问题。所以, 即使是身处文化中心都市的务工农民, 从事的却大多是最脏、最累、劳动条件最差、劳动报酬最低的工种。所以, 新时期农村建设不仅仅只是农民纯收入的提高, 我们必须赋予“三农”文化新的内涵, 必须培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民,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促进农民的自我发展。同时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职任,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是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二、当前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 从农村的一些地方和农民来看,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团结互助精神有些淡化, 法律意识淡薄, 诚信度不高, 发展意识, 效率意识、竞争意识不浓, 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不强, 一些传统陋习如封建迷信、打牌赌博、大操大办等还广泛存在, 这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文明乡风的要求格格不入, 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相适应, 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要发展经济,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 努力培养与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 这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 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另一方面, 农村文化投入不足, 资源浪费闲置, 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力量不足, 人员素质不高和农村文化单位补充新人难等问题。不少乡镇文化站出现了大面积滑坡, 在一些农村, 文化有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农民看戏难, 看电影难, 看书难的三难问题有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这些不适应, 不平衡的问题有待去克服, 去改变。

三、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新时期, 我们必须研究策划新的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 以项目带动投入增加, 逐步丰富农村文化资源, 给广大群众带来文化实惠。联系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 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1) 构建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对于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进农村社会和谐、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 其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各级文化部门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道德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 积极主动的协助和服务党委、政府做好决策, 把这项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好。要以市、县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服务机构为骨干, 以镇村文化设施机构、文化站及群众文化团体为基础, 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功能全面、覆盖面广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网络。首先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以村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其次要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场所与流动文化设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

(2) 创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以必须重视挖资源、树品牌、抓示范、建机制, 推动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第一要在擦亮品牌、创新品牌上下功夫, 在组织领导、策划创意、宣传推介上下功夫, 在吸引参与、形成规模、彰显成效上下功夫, 努力使群众文化、农村文化活动品牌活动效果更丰硕, 影响更广泛。第二要在挖掘、用活文化资源上下功夫, 通过开挖、提练地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活动内容要素, 使群众性文化更富特色, 更符合“三贴近”要求, 更有吸引力。第三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上下功夫, 要积极组织策划农民群众活动为主体, 以反映新时期农民精神风貌为主题的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 努力在广大农村地区营造文化气氛、文化环境和文化新风尚。要以群众喜闻乐见和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利用传统节庆和农闲有利时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从而丰富活动形式, 增强活动效果。

(3) 强化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兴旺的关键。要从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 把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人才工作整体规划, 完善农村文化机构网络, 努力建设一支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有生力量。总之, 要采取各项确实措施, 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作用大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

谈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档案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农村档案;农村档案工作;新农村三农;建设

农村档案是我国目前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是农村各个历史时期、生活情况的原始记录,对各项村级工作和农民从事生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巨大变革的真实记录。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农村工作方针,其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农村工作开展的实际、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推进我国农村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来源,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需要,是农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最重要凭证。从现阶段看,目前我国农村档案主要以统计档案和文书档案为主,还包括农业科技档案、村民档案、土地承包经营档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档案、宅基地档案、税费改革档案、乡镇企业档案、农业特色档案、计划生育档案、生产管理档案等。农村档案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档案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档案工作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档案工作的地位

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档案工作彰显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

1.农村档案工作对党和国家在农村政策的贯彻和农村改革的深化作用重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党和国家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事关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均体现在农村档案之中。如何有效地保管和利用这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农村档案工作开展的水平如何将起决定性作用。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农业项目的开发论证离不开农村档案,导决策领离不开农村挡案,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离不开农村挡案,总结教训经验更离不开你哪个哝村档案。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利用农村档案,充分发挥农村档案的特殊作用,使新农村建设能健康、顺利地开展。

2.农村档案工作在落实党和国家的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民脱贫致富方面作用巨大

农村档案中的农业科技档案产生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活动中,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好农业科技档案,对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农民经济。科教兴农村的关键在于推广先进的农业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科学技术成果,档案部门通过对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农民在农业科技的引导下走上富裕之路。

3.农村档案工作是夯实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新农村文明精神建设,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质

新农村档案是在开展党的基础组织和政权建设、各项村级制度建设和村级财务管理等村务活动中形成的。建立健全农村档案,并将农村档案用于农村工作中,可以在健全基层民主,保护集体资产、实行村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完善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干群关系、提高农民素质、化解村民纠纷、规范村民行为、促进文明村镇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实践证明,通常村级政权稳定、村风正气、村民文明和谐的地方,往往都是农村档案工作开展的较好的地方。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档案工作主要任务和性质

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地为新农村乡镇建设服务,农业侬村檔案工作的持续发展,新时代农村档案工作应着重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切实解决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开展中的实际问题,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档案工作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对农村其它工作的推动作用,把档案工作贯穿于制订计划、部署任务、检查指导三大环节中。

2.推进乡镇档案工作,加快村级建档步伐。乡镇档案工作是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起“龙头”作用。加强农村档案工作,关键在于强化和完善乡镇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两大职能,将档案工作列入乡镇领导责任制,强化各项基础业务建设,不断提高乡镇机关档案工作的水平。在推进乡镇档案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村级建档试点,探索村级档案工作的最佳模式,加快村级建档步伐。

3.建立、完善乡镇企业档案工作。其关系着新侬村经济的繁荣,乡镇企业至今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等重大问题。作为农村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档案工作对于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生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乡镇企业壮大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乡镇企业档案工作。

三、我国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1.思想认识滞后,档案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目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档案和档案工作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农村档案工作可有可无,未把档案工作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和农村建设年度考核范围,从而制约了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

2.管理工作滞后,贯彻全国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的措施不利,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在农村开展建档工作,建立了村级档案室,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能够为农村的各项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而经济差的地区还未在农村正式建档,档案材料处于“散、乱缺、死”的状态。

3.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开展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乡(镇)、村等基层档案部门,无专职的档案员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兼职档案人员素质较低,特别是村级档案都是由村文书管理,且大多数村文书不是年龄较大,就是文化程度较低,如此落后的档案管理状况,势必制约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

四、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农村档案工作的宗旨就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新时期做好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加强:

1.利用建设新农村这个契机,在农村建档立制,抓住机遇,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一方面各乡镇、村要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以保证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利用有效、保管安全;其次要提高认识,纳入行政村、档案人员(文书、会计)的年度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要帮助行政村建立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工作,动员组织。街道、乡镇、行政村领导要重视档案工作,农村基层组织要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分工负责,各各方面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档案意识,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地在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中宣传《档案法》和《档案实施办法》,宣传档案在农村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现实中农民群众通过利用档案使自身利益得以维护的实例进行现实教育和宣传,从而使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意识到档案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进而将档案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推动农村档案工作同农村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步发展。

3.强化档案服务、拓宽档案职能,目前我国对农村档案的开发利用还仅限于计划生育。要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农村档案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生产管理等方面,利用范围还略显狭窄,必将制约农村各项事业开展。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应加大档案的开发利用程度,重点围绕农村中心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开发利用好各类农村档案,通过开发利用档案,换来农村工作开展的新效益。

总之,强化农村档案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档案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不断巩固和发展,完善监督、指导和管理机制,才能创造农村档案工作的崭新局面,才能使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莉.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任务[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 丁培良.扎实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构建和谐基层社会服务[J].浙江档案,2005,6.

[3] 施国芬.顾江峰.加强村级档案工作 服务农村各项建设[J].档案与建设,2005,4.

[4] 王建华.徐颖.加强农村档案管理 为“三农”服务[J].兰台世界,2005,7.

[5] 张家英.农村档案:为解除农村信息贫困服务[J].档案学研究,2005,3.

[6] 高振功.新形势下农村档案的利用[J].档案天地,2005,1.

刊物邮寄地址:山东省招远市泉山路27号招远市档案局

收件人:王朝晖

联系电话:18660536007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第5篇

现状与发展初探

史玉兰

[内容提要]:发展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障。本文紧紧围绕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 教师队伍 建设 现状与发展

在全国教育系统大力开展的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全教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的口号,会议一致认为,在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伟大实践,是集中解决教师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一场深刻革命,是着眼于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创新性,增强教师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大举措。保持我国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和教师的高素质,与我国教师队伍的基层组织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教师的素质,就应该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的基层组织的素质,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层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教育系统,就应该明确提出加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如何真正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教育系统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和重要职责,也是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中体现,如何在新时期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农村教师队伍,又是我市农村教育立足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全面推进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随着全国普及义务教育力度的加大和步伐的加快,我市农村以免试直升为特征的中小学教育也成迅猛发展之势而为社会所关注。可是,我市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环境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极不均衡、不和谐、不全面。这就使得免试直升引发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积聚在了初、高中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造成了初中阶段教育的“青黄不接”现象。这种局面使得本身就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存在许多不适的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明显。

一、教师人员紧缺,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按照新编制标准核算,目前我市农村尚缺教师909名,各县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部分临时代课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每期开学只要能按学科凑足人数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教师素质的高低,比如我所在的西峰区温泉乡的巨家塬小学共设有六个年级,而教师只有7名,只能按学科分配人数了。近几年,由于高中急功近利的改招、扩招,对初中、甚至是小学教师的拔高使用过多,致使农村初中、小学的骨干教师越来越少,2005年全市评选的15名教育名师中,初中教师仅有1名。我市农村中学教师中第一学历是专科的,小学教师第一学历是普师的较少,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较低,距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弊病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我市农村教师普遍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思想不新,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师,由于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缺乏应有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开拓创新意识,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清,目标不明,仍禁锢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连“讲明白,教正确”都很难全部达标,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照本宣科式”的课堂传授现象在我市农村中小学相当普遍。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不高,爱岗敬业精神不强。

我市的农村教师,大部分都是教小学不离村,教中学不离乡的“乡土教师”,由于地域条件的关系,大部分不是邻里,就是乡党,相互之间都较为熟悉。“白天教学生,晚上干家务”,长此以往,教师很难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像这样一心二用的工作态度的教师,他本身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很值得怀疑。责任心不强,敬业心不强的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毁人一生。

四、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学条件差,工作强度大,生活状况差,心理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教师进城风愈刮愈烈,“跳槽”现象司空见惯,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教师生活状况差,工资水平低,而现在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从而导致部分农村教师无法安心工作,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已对我市农村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市农村教师每天早晨6:30就得准时到校,直到晚上10:30下晚自习,几乎是“全天制”的工作,从清晨到深夜,甚至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农村教师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算一算,农村教师一天的净工作时间有14个小时之多,而城里有哪一个教师能有如此大的工作量呢。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患病率却大大高于其他人群,平均寿命只有50几岁,其中未到退休年龄即死亡者人数很多。而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量换来的却是少得可怜的报酬。农村教师工资的拖欠现象已是见多不怪。不仅如此,就连教师的各项政策性增资、职称晋升等都很难及时兑现,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也很难实现,这又怎能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呢?

五、教师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与时代要求不符。我市农村教师,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是无所适从,在用足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部分教师由于学识水平的限制,难以弄懂现代教育技术;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因素的制约,很难学会现代教育技术。所以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现代教育技术,从而影响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部分教师很难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严重影响了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

因此,我市农村的教育要发展,我市农村教育要满足广大农民子弟上学的愿望和要求,光靠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必须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农村教育结构合理、纪律严明、素质优良、和谐上进的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

一、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在政治思想上,应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进入新世纪,我市的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教学任务更加艰巨。要通过大规模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真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教育为公、教育为民。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不断地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战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使我市 广大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素质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师有百行,以德为先。学校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着眼点,致力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实干型教师队伍。因此,对教师的政治学习应常抓不懈、以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行业法律法规为学习重点,将政治学习制度化。坚持政治学习,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学校应将政治学习和教育教学水平结合起来,组织教师研讨。在工作中“比品德、讲奉献,比能力、讲成绩”,在职业道德方面,开展“铸师魂、修师德、塑师表、练师能”教育活动,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同时,把学习榜样作为对教师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应大力宣传身边典型全国优秀教师——“教坛保尔”张学成的感人事迹,在教师中树立榜样作用。

二、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组织管理上,应是团结协作,纪律严明。

坚持校长负责制原则,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农村教师培养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在行动上保持先进性,师生公认、坚持用人唯才、无私正派、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把那些政治思想上靠得住,教学工作上有本事,生活作风上过得硬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给予能够充分施展自已才华的教学工作岗位。坚持校长负责制原则,就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管理制度管理教师、培养教师,保证对广大农村教师的有效管理和监督。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是基本方针,德才兼备、注重实效、师生公认和用人唯才、无私正派是基本原则,而“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教师“四化”方针和德才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素质教师标准的新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学校管理中推行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制改革”,一是校长应公推公选,通过资格审查、民主测评、实绩考核、审查任命等程序产生校长,然后由校长提名班子成员,使一批懂教学,会管理的业务骨干参与教学管理,领导班子得到优化,管理效益明显提高。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应细化教师聘任、管理、考核、培养、解聘等方面的具体办法,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三是实行岗位责任制,按需设岗,一人一岗,一岗多职,上至校长,下至教师,人人分工明确,个个责权清晰,既发挥了目标管理效能,又达到了自我约束的目的。四是结构工资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工作量,工作过程、工作效益、并参考教师工作岗位职责的覆行情况,统筹定等发放,适度拉开了教师收入档次,从根本上扭转“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真正实现“能者上,闭者让,庸者退”的竞争机制。

三、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工作作风上,应是求真务实,爱岗敬业。

必须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部分有一定教学成绩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农村教育搞得好的地方去考察学习,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是一个大熔炉,实践是一所大学校。也可以组织和安排部分年轻教师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支教,到人民和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长与群众间的感情,只有这样,我市农村的教师队伍才能健康成长,大有作为。

我市要把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既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又要加强老年教师的观念转变;既要重视专业教师的跟踪培训,又要提前开展非专业教师的理念培训。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工作,要采取座谈讨论、专题演讲、书面测试等形式检查教师培训的效果,并记入业务档案,要建立教师教育培训培养和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并在职称评聘、评优选模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教研部门要多组织农村教师各学科的教学比赛,给农村教师多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为农村教师多构建相互交流的平台。要把教师的理论学习和观念转变作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长抓不懈、创新学习方式。

农村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全战场也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农村教育办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了大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第一个出口,学生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家乡的小康建设大计。我们一定要从构建和谐庆阳的高度出发,增强加快我市农村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面提高全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为加快全市小康社会进程做出更大贡献。由于诸多因素,比起经济发达地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脚步是落后了,正是由于这种滞后性,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已开始认识到并开始关注这些问题,2005年10月由市教育局牵头在华池召开了专门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会议,卢化栋局长谈的最多的就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为改变我市农村部分边远山区中小学师资力量匮乏的现状,由市教育局牵头,先后两次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择优录用了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学第一线,基本清退了临时代课教师,这极大地优化了我市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素质。其实,在老百姓的眼中,素质教育搞得怎么样,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们能否建设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教师队伍,让庆阳市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更高一些,农民的文化素质更好一些,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更快一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活动不是模糊的、概念化的,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国家针对于农村而实行的“免教科书费,免学杂费,寄宿生生活补助”的“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可以说是给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送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教师队伍建设要保持高素质,就是广大农村教师要在工作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在政治思想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组织管理上,团结协作,纪律严明;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尤其是要突出三种教育发展观,即“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活动的推动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使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得到均衡、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立足于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抓业务,出成绩。广大教师要勤奋工作,在工作中保持高素质;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构建高素质;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开创高素质。争当觉悟高、作风硬、素质强的教学第一线精兵强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教育服务,尽心尽力为教学服务。工作岗位对于教师来说,没有高下之别,优劣之分,重要的是教师要借助这一载体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国家和人民所赋予自己的神圣的职责,广大农村教师只有立足自身实际,履行好岗位职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在实干中使自己的业务本领和成绩贡献为社会所认可,被社会所接受,才能体现出自身的高素质。

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有人说学生第一位,其实应该是教师第一位,只有把教师放在第一位,从前提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根本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国大力开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好形势之下,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从构建和谐庆阳的高度出发,从打造美好庆阳的全局出发,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方针出发,从“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出发,全力围绕“教育好教师,管理好教师,培养好教师,发展好教师”这一教育目标做工作,在发展中创造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着力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为庆阳教育美好的明天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一、《 求实 》.2006年第7.9.11期;2007年第1.2.3期

二、《人民教育》. 2006年第7.9.11期;2007年第1.2.3期

三、《甘肃教育》. 2006年第8.10.12期;2007年第2.3.4.5.6期

四、《庆阳教育》. 2006年第9.10.11.12期;2007年第1.2.3.4期

五、《西峰教育》. 2006年第9.10.11.12期;2007年第1.2.3.4期、六、《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科学技术概论》. 胡显章 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走进新课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年版

九、《解读新课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年版

论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第6篇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党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政权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的最基本单位,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村安定和谐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治保证。

一、准确认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促使农村干部队伍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还群众以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从而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在农村基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使党的基层政权清正廉洁,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先进性决定了它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深入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特别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使得农村干群关系矛盾突出。因此,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打造廉洁清明的干部队伍,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和谐。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决策部署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党风和政风作保证。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社会稳则事业兴。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促进农村安定和谐、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正视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依然存在损害农民切身利益、财务管理混乱、农民民主权利难以落实、政务党务公开形式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程度不高,缺乏责任感和急迫感。在当前以GDP论英雄的官员评价体系中,不少基层领导干部只注重抓经济、抓发展,而往往忽略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没有真正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这样,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就容易形式化、表面化。具体表现在: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以及廉政宣传形式化,纪检干部边缘化等等。

(2)民主意识薄弱,民主政治有待加强。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是由于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民主意识不强,缺乏独立行使民主权力的自觉性。另外,少出地方农村宗派家族势力严重,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随意践踏,严重阻碍了农村民主政治的进程。

(3)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征兵、土地转让、出租和工程发包工作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有的在宅基地

划分、救灾救济物品发放、农用物资供应等工作中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二是行贿受贿,贪污腐化。少数党员干部把权力当作捞取个人私利的资本,想尽办法侵占集体利益,存在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违法行为。三是作风不实,方法粗暴。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作风不正,对群众利益关心得不够,严重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党的宗旨;有的干部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粗暴。

(4)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财务管理的不民主,不公开,不透明,一些党员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现象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伤害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形象。一些地方农村财务支出全凭一人说了算,私自以低价处理集体财产,捞取好处的现象依然存在,缺乏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为诱发贪污腐败提供了方便。

(5)基层党务政务公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农村基层党务政务公开一直是密切基层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农村基层党务政务公开还存在种种问题。一是公开内容上不彻底。公开往往容易流于形式,选择性公开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公开形式单一化。农村基层的党务、政务公开形式往往还停留在在公示栏张贴,公开信息传播面不广,群众知晓率低。三是缺乏畅通的反馈机制。一些群众对公开的内容存在疑问,往往没有畅通反馈问题的渠道,结果容易造成对党员干部和政策的误解,产生矛盾。

三、把握正确方向力促党风廉政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永褒活力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以改革的精神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坚持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相结合,构筑党风廉政宣传阵地

1、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要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性。

2、加强农村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要结合农村基层的实际和特点,以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完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宣教格局。充分利用基层文化站、学校、文化活动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3、完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行为规范。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具体行为规范,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新风尚。

(二)、坚决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1、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贯彻执行。一是要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围绕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和征地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围绕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乡镇机构改革中违反规定设置机构,超职数、超编制配备人员以及弄虚作假“吃空饷”等问题。

2、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乱法案件。重点查处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强农惠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案件,涉及随意增加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选举中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借婚丧喜庆收钱敛财等案件。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抓好严禁农村基层干部参与赌博问题,净化社会风气。

3、畅通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要建立健全接待群众来信

来访制度,坚持主要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度,畅通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认真解决好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坚决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完善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民主政治。

1、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大胆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事前共决策、事中听意见、事后有监督的管理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群众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公告、结果公示6道程序,逐步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化程度。

2、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务政务公开。要加强党务政务“公开”。凡是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事项,都要进行公开,坚决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等问题。同时,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反馈机制,认真接待解答群众的质疑询问。

3、完善健全农村基层监督形式。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党员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逐步推行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和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以群众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在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健全的工作机制。

1、构建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全面领导责任。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本部门的整体工作。

2、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领导组织建设。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

组织机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坚持“一岗双责”。同时,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配齐纪检委员,聘任党风廉政监督员。达到“七有”、“五落实”要求,将纪检监察组织向村级延伸,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3、切实加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责力度。要制订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实施办法,增强责任追究的威慑力。通过建立定期分期排摸制度,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起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及时掌握情况。同时必须及时、严肃地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上一篇:那些可爱的女人散文下一篇:爱祖国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