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2024-05-14

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精选9篇)

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第1篇

教学叙事

张孟豪同学是我们班写字最乱的一个同学。他不仅写字潦草,不整洁,而且特别喜欢在本子上乱涂乱画,常常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画出各种各样歪七扭八的画,那本子简直惨不忍睹。

看到这种情况,我很着急,因为这孩子成绩非常优异,课外知识也很丰富,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但在考试中,常常因为书写不规范而扣分。眼看着期末考试快到了,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一夜的思考,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我把班级的同学分为三组,每天写字课的时候,哪一组写的最好,就可以加一面红旗,写得不好,就会被扣掉一面红旗。起初,他写字还是很难看,我就会给他们组扣掉一面红旗,其他孩子看到了都很不满地看着他,有的同学还埋怨他,说:“张孟豪,就怪你,我们这一组都落后了,全怪你!”张孟豪听了,心里很难过。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写好字,再也不能给自己的组抹黑。

就这样,几天以后,我发现他的字越来越工整了,甚至比有些同学写得还要工整,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让学生进步,一味的责骂是没有用的,还要多鼓励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第2篇

杨峪河中心小学 柯 英 莉

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1

杨峪河中心小学 全莉

一学期来,我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班上的后进生学习态度都比较认真,并不是调皮不干,他们也努力了,在家也完成作业,但是完成的质量较差,因此我们在校给他面批面改。虽然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我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2

杨峪河中心小学 全莉

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比如:早上买早点要用数学、一天的油盐酱醋等等要用数学、还有你家到学校有多远?„„都离不开数学。一道数学题不能读懂它的条件和要求,怎么分析解答呢?因此,语文也必须学好,凡是排在课表中的每门学科,大家都要力争学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该班多数学生的发展比较全面,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伴随着新的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过去那种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被淘汰,随之而来数学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第3篇

算不清树上树下的鸟有多少飞走了多少

从小数学老师就烦恼

这么笨的孩子怎么教都教不好公式也记不牢

在脑海里画一个圆相交相离还是相切

没有终点的平行线最后通往哪个世界

数学虐我千百遍我也很想待它如初恋

……

枯燥的计算、复杂的习题、反复就如的考试,无情地抹杀了孩子的数学学习热情。那么,这首歌中唱到的,是个别现象吗?

2015年11月,我校委托“手心网”进行了网络调查。问题是这样的:“你使用最多的数学学习方式是什么?”很快,我们得到了全国各地41336份调查数据,选择“计算、做题、考试”的占到了65%,选择数学游戏、实践操作活动、数学调查,特别是选择“数学阅读”的寥寥无几。

无论教师、家长或是学生本人都忽略了数学知识深层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意境。这样的数学当然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变苦学,且苦不堪言。

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数学学习?就在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新教育的阅读理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从阅读入手,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实现阅读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于是我们的“金钥匙”数学工作室应运而生。

当把数学和阅读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昆山二校新教育人开始了深刻地思考与行动。

思考与行动一:披沙拣金,重估数学阅读的独特魅力。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人们在生活中总结提炼,捧出了璀璨的数学明珠。这种凝练的美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只有将它还原在生活中,安放在阅读中,才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思考与行动二:聚沙成塔,建立数学阅读资源库。

数学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学绘本、数学故事、数学史话、数学游戏、数学幽默等。我校将关于数学阅读的书都买了回来,建立了“金钥匙”数学阅读资源库。同时,教师们带领学生阅读数学绘本,让孩子们爱上数学阅读,从而主动购买,然后带到学校进行图书漂流,丰富我们的数学阅读库。

此外,我们的数学阅读库还收纳了许多孩子们自己的原创作品: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数学小报、数学思维导图集、数学故事集、数学日记、周记,教师将孩子们课前三分钟讲的数学故事汇集在一起,形成班级的数学故事集。

思考与行动三:实践出真知,寻求数学阅读有效策略。

数学工作室的教师将自己的班级设为实验班,确定了1-6年级每学期的数学阅读计划,初步形成了体系。从横向来看,每学期的数学阅读都是结合这个学期的课标所规定的知识来安排的。从纵向来看,每个知识点从1-6年级,又形成了一个连续体系。从时间安排上,每天20分钟的数学阅读时间,每周一次数学阅读交流课。每学期完成数学阅读计划。

经过我们的实践研究,确定了昆山二校独具特色的数学阅读主打策略:“读”书、“玩”书、“创”书、“演”书。

一、“读”书

读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校为学生推荐了很多数学阅读书籍。从开始的师生共读到学生自己读,再逐渐带动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养成爱数学、爱阅读的好习惯。

数学阅读的推荐和阅读,时机和方法很重要。比如,在学习了《什么是周长》这节常规课后,为了拓展学生们的视野,了解更多关于周长的知识,李丹老师为学生们精心挑选了一本数学绘本———《魔术纸条》。寻着这本书的印记,她和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阅读交流课。

上课伊始,李老师一改往日讲课的风格,利用纸条为学生们表演了一个小魔术,这样一来学生们感到既新鲜又神秘,纷纷要求进行“魔术大揭秘”。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看着数学绘本,亲手制作着“莫比乌斯环”,相互展示交流,共同探讨,兴趣盎然地研究其中的奥秘,孩子们在《魔术纸条》这本书中尽情地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此外,数学阅读交流课上教师还可以通过以点带面,小组研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数学语言是精准的语言,要认真细致,咬文嚼字,反复阅读,同时边读边思考,不断质疑并动手操作,总结起来就是:眼到———字字入目,口到———边读边说,心到———边说边想,手到———边想边画。

二、“玩”书

数学离不开生活,要想真正“读”懂数学,还要“玩”书。怎么“玩”呢?程文静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研读了《购物中心的小店》。这本书以作者开书店为背景,从准备、定价、营销、促销、预算等整个过程中蕴含了百分数、统计图表等数学知识,孩子们读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恰巧皇姑区启动大型阅读节系列活动,我校承办“鲲宝宝淘书汇”,让孩子们将自己闲置的课外书拿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义卖、互换。孩子们尤为兴奋,因为他们可以付诸实践啦!为了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用处,程老师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进行筹备。

首先,摊位要怎样摆放最为科学呢?有的孩子提议摆成圆形非常漂亮;有的孩子提议摆成正方形比较方便;一个孩子说:“应该摆成蛇形,南进北出,这样才能保证顾客能看到所有的摊位。”这不就是图形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进行预算,需要拿来多少本书呢?小数学家王明磊说:“我们得知道参加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比如是1 000人,那么按照学生人数的30%购买我们的书,每人一本,就需要300本书,当然为了防止不够卖,我们可以多预备些,全班40人,每人准备10本书左右,应该就差不多了。”

书准备好了,可是定价也很重要哦,定价太高,别人不会买,太低我们自己又舍不得,怎么办呢?李思路提议说:“购物中心的小店不是教会我们怎样科学定价以及计算利润吗?虽然人家是新书,咱们是旧书,可是新书都要打7折,而且现在网购图书有的才4折,我觉得至少也得打3折以下,大家才能接受。”“我的这本书定价65元,太贵了,就是打2折也得13元呢,会有人买吗?”一个孩子说,“如果书定价太贵,就不能按折扣,应该打特价,我觉得应该设立比如一元区、二元区等吸引大家的目光。”“购买书籍还要进行统计交税呢,我觉得应该画表格会比较一目了然……”在孩子们积极的筹备中,数学素养是不是已经逐渐形成了呢?

诸如此类,形形色色,孩子们在“玩”中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数学无处不在。

三、“创”书

“读”书、“玩”书远远不够,还要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将生活中的事件以数学故事、数学绘本的形式表现出来,大胆创编。教师们率先开始了大胆尝试。低年级左炎老师创编的数学绘本《快乐的动物园》,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中蕴含着估测、比较等数学知识;中年级王帅老师创编了数学绘本《生日宴会》,以生日PARTY为情境,为我们讲解了重量、周长等数学知识。高年级的赵思萌老师根据上学期我校正在进行的外墙保温工程展开研讨,制作了数学绘本,重点讲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徐春旭老师还绘制了有趣的数学绘本《烧烤大Party》,从“准备材料”“货比三家”“精打细算”,到“使用会员卡”“环保小贴士”,每页内容中都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

孩子们更是跃跃欲试。六年一班的天妮同学是一名爱尔兰国籍的孩子,在中国生活了几年的她,马上就要走了,同学们决定为她开个欢送会,班长郭鑫泽将布置教室、表演节目、制作课件、选择音乐、购买礼品、整理照片等安排写在表格中,让大家一目了然。同学们想给她买一件衬衫,大家签名留念。衬衫的钱要怎么办呢?李政儒提议每人1元,剩下的钱买抽奖神秘礼物,能抽中奖品的概率是多少呢?活动结束了,绘本也制作成功,小小的一个活动涵盖了表格、统计、概率、整数小数计算、估算等内容,孩子们再次深深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心在哪里,创意就在哪里。假期临近,我们开始策划如何让数学阅读和孩子们的假日生活紧密结合。我们布置了“玩美假期创意作业单”:“向快乐出发”旅行作业、“春节小总管”购物作业、“新春的种子”种植观察作业……

假期结束,特色“玩”美假期作业中到处都有孩子们智慧的数学创作,带给我们无限惊喜:《逛逛菜市场》中了解各种蔬菜水果的价格并计算;种一颗可爱的小苗,在观察《小苗快快长》的期待中,体会数学的神奇;《我的房子我做主》在装修房子中,感受数学的妙用;花的语言你懂吗?在鲜花中居然还藏着数学知识,神奇吗?居然还有个孩子制作了减肥计划———“远离胖子烦恼,对赘肉say goodbye!”还有各种各样的数学绘本跳到我们眼前,让我们欣喜———看来孩子们都在创作中与数学共成长。

四、“演”书

孩子们热情似火,教师们酣畅淋漓,全校掀起了数学阅读的热潮。数学阅读不仅仅限于数学绘本,其实凡是能提高孩子数学能力、培养孩子数学素养的数学活动都可以是广义的“数学阅读”,比如数学拓展,数学游戏、数学表演等。

我们鼓励学生课前讲数学小故事、编数学笑话,课上拓展知识相关的数学历史,课后写数学日记。

我校还研发了数学益智游戏课程。比如“九连环”课程。孩子们通过阅读九连环绘本了解它的来历,通过看图掌握游戏技巧,再通过交流和竞赛提高游戏水平。中国古老的益智游戏在孩子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目前正在研究更多的益智游戏课程,给孩子们更丰富的数学营养。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表演童话剧啦,阅读、排练、表演的全过程都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爱上数学!

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第4篇

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分两课时完成,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第一课时安排了激素调节的发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第二课时安排了激素调节的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下面就我对第二课时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简单介绍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对教材的简

单调整。

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能说出与甲状腺激素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腺体和激素,并且已经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了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我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出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层层递进,驱动本知识点的学习。

1.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动物和人体的基础代谢有哪些?

3.细胞呼吸放出的能量去向有哪些?

4.当机体处于什么样的外界环境中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

5.这种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如何被机体感知并作出相关反应的?

6.请阅读教材第28页,尝试构建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概念模型,并对该过程加以分析和说明。

7.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否也存在类似于血糖调节中的反馈调节?

8.分析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及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设计思路是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谈到细胞代谢,从代谢谈到细胞呼吸,从细胞呼吸谈到能量,从热能谈到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外因,从寒冷刺激谈到神经系统及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谈到下丘脑,由下丘脑谈到垂体,最终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概念模型,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并讨论这种反馈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意义。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这部分内容,我的教学呈现顺序与教材不同,我是按照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通过体液运输,微量高效的顺序进行的,具体安排如下:

1.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通过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让学生分析:这些调节过程中的各种激素分别作用于哪些细胞?起到促进还是抑制作用?继而提出靶器官和靶细胞的概念,得出第一个特点: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这时出示教材2-13的图示,展现靶细胞与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图,学生通过分析,明确这种作用依赖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2.通过体液运输

设问:激素是否只运输给靶器官和靶细胞呢?出示内分泌腺的模式图和三种细胞外液的转化图,学生观察第一幅图,得出结论: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学生观察第二幅图,回忆三种细胞外液的转化关系,最终得出激素调节的第二个特点:通过体液运输,激素一经分泌进入血液,随体液运输给全身细胞(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这时教师介绍:可以通过体检化验血液中相应激素的含量来判断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出示一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患者的化验单,学生通过比较患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与正常范围的差别,结合分级调节过程,分析病因,并尝试推测该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水平与正常范围的关系,增强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的应用能力。

3.微量高效

教师出示以下资料,学生分析,得出第三个特点:微量高效。

资料1:

美国学者E.C.Kendall 从3 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 g的甲状腺激素。

30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1 g。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 mg/mL。

资料2:

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还不到1微克。如果该激素分泌稍微多一点,可使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为巨人症的受害者。

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 KJ。

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分析资料,使学生自己得出微量高效的特点,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提升了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评价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

这个内容,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亲人或朋友的经历,或者通过网络搜集激素的应用和在应用过程中的利与弊,整理资料,在课堂上举例说明。一方面,训练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媒体的评价结合自己对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的认识,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能造福人类,但应用不当也可能带来

负面影响,逐步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辩证、全面的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均得到了相应的训练和发展,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这样的思考和对教材的处理方式,还要不断尝试,只有不断尝试和实践,才能继续在课改的道路上广阔前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叙事 第5篇

平移和旋转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如拉抽屉、国旗的徐徐上升、螺旋桨、风车的旋转等,孩子的脑海中储存着大量的平移和旋转的具体表象,如何将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平移和旋转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理性认识? 课的导入是动态出示学生喜闻乐见、亲身经历过的游乐项目:小火车、观缆车、摩天轮、大风车、滑梯、转椅,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学生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之后,我又启发学生寻找生活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司机开车转动方向盘师旋转;开抽屉是平移;拉拉锁是平移;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是旋转;钟表上的针在旋转等,巧妙的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在教学中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结合实际,在教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直观的演示,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拿一个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平移与旋转”中升旗、房子的平移等等,使学生感受到平移、旋转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平移、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在课程安排中不仅使学生加深体验图形变换的特征,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旋转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获得新知。教学中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素材,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做数学。实际教学中,老师还借助推拉窗户和拉窗帘的对比,1 帮助学生理解了平移是物体整体的移动,平移过程中,物体的形状、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开始位置至终止位置间的平移格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为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于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学生是很难想到只要去数某个部分移动的格数就可以了。因此,教学中,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很自然的把学生的注意引向了点的移动。通过两个点平移的距离相等,启发到船上所有的点平移的距离相等。发现: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格,只需看某个点移动了多少格。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叙事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已经懂得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整百、整千数学加减法》这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获得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例如,我先通过课件演示创设“爷爷家新添了彩电和冰箱,请你们帮爷爷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爷爷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再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能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口算。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例12时,通过老师给母亲买了一件衬衣80元,一条裤子50元的情境,给出数据,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部分的内容,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引导学生采用类比和推理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并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创设出了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针对该部分教容易的内容,我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的活动过程,注意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也及时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随堂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整百整千的计算,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教学叙事

近似数的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体验。但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猜测和交流,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它的含义和作用。

教材没有给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通过对比两个人对参赛人数的不同看法(即准确人数与近似人数),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中结合实际认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相关知识,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以便于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由于现阶段不宜给学生教“四舍五入”法,因而让学生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学生往往出现估计离谱的现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虽然一个数的近似数有很多个,但最恰当的答案应该是那个更接近准确数且更容易记住的数。要引导学生多结合实际情境,得出易学易记的方法就是对那些不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我们要把它看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就方便多了。

二年级叙事作文:数学课 第6篇

昨天放学前,数学孙老师神秘地通知我们:“明天请大家带不同容量的瓶子来上课,里边装上水,千万不要忘记了哦!”我们好奇极了,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好不容易盼到了数学课,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在桌上摆好大大小小的瓶子,里边分别装了水。

孙老师神气地问:“同学们有带一升水来的吗?”大家赶紧看了看瓶子上的标注,纷纷举起手来。孙老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看了看大家,笑着说:“我的这个正方体容器装满水是一升。”接着又拿出一个500毫升的量杯,请一位同学把一升水倒进去,一升水正好倒两杯,原来一升是1000毫升呀。

接着,孙老师举起一个瓶子,说:“我这里有一瓶饮料,请一位同学喝一口。”大家都争着抢着要上台做实验,我也高高举起了手。“不过有个条件,”老师卖了个关子,“这个同学喝了饮料不能咽到肚里,要吐到我的量杯里,我们看看他几口能喝到100毫升。”同学们的热情更高了,又蹦又跳,都希望老师叫自己。我特别想知道我喝的一口水是多少,就连忙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用期待的眼神急切地望着老师。孙老师看到我,微笑着请我去做这个实验。

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台上,使劲拧开瓶盖,张开大嘴,一仰头,一口水进了我的嘴巴。老师指了指量杯,我端起量杯,小心翼翼地吐到100毫升的杯子里。“哇噻!”随着前排同学一声惊呼,我举起杯子一看,天哪,我一口就喝了100多毫升啊。同学们看着我,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捂着肚子,还有的笑得流出了眼泪。我害羞得一溜烟跑回了座位,想起妈妈常说我的嘴巴看着小,其实挺有空的,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二年级叙事作文:数学课 第7篇

其实数学课挺好玩,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过人的胆识。当然,还要有无视数学成绩的勇气。如果你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体验一下数学课也无妨。每次上数学课,我都仿佛看到了披坚执锐的大将军(哦不,是数学老师),左手握着虎符(哦不,是黑板刷),右手挥舞着三尺宝剑(哦不,是木制教鞭),带领我们杀向敌国军队(哦不,是三角函数),左冲右杀,血流成河(哦不,是粉笔灰飘扬),最后以一道华丽丽的数学公式斩敌方将领于马下(哦不,是笔下),只剩下我们一群小兵目瞪口呆满脸茫然,然后看着数学老师(哦不,是大将军),奔向下一个题目(哦不,是敌酋)。

总之,数学知识的艰深、数学题目的难做以及数学成绩的低迷,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是来自其他星球的。每次的数学课对我来说,是三角函数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怎么解我依然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的智商下限又一次被刷新了。所谓的狂想只能是疯狂地想啊,否则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老师说的话,而周围的一大群人都齐声应道“嗯,明白了”时,你会有且只有一种感觉:自己是不是昨天没有来上课而是被外星人抓走洗了脑啊!

但是如果你觉得数学课只是这种程度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有一次有个很“奇葩”的同学,擦黑板的时候擦出了一个“奇葩”的骷髅头,满脸狰狞痛苦怒视前方就差对月狼嚎了。偏偏那节课最难的题目写在了它的脑门上,然后,老师扬鞭东指,不怒自威,一遍一遍地敲着骷髅的脑门提醒我们注意那个题目。那节课我忍笑忍到了内伤,什么都没听,而是幻想了整整一节课的数学老师大战骷髅王,结果就是回家之后对着作业苦思冥想了半天,怎么看那题目怎么像贱笑的骷髅王……可惜我不是勇士,最后只能被虐得遍体鳞伤。

二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第8篇

一、读题从预读、阅读开始

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板块中, 从阅读开始关注读题的方法, 有计划地开展训练学生怎样读题可以将题读得通顺, 读得简洁明了, 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读题方法。在读题前, 教会学生预读是会读题的必备环节。预读是指在开始读题前, 不管题目是以图画或者以图文参半或者以纯文字呈现, 都要从整体上纵观问题的大意, 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简短的短句概括整道题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核心问题。这样的预读准备, 恰恰让学生在预读中浏览题意, 大概意会核心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支点, 让思考有依托, 盘活数学思维, 避免解题伊始就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使学生体验到预读可以找到数学思考的切入点, 为后面顺畅的解决问题埋下伏笔。读题的过程有大概预读作伏笔, 有细节阅读作延伸, 这样的读题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就形成了细心读题, 通过鲜活事例帮助领悟题意的审题意识。

二、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式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一步一脚印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五步骤, 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这个思考模式是有别于机械的解题步骤的。这个思考模式是学生在细心读题后, 在理解了题意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程序, 这个过程中的五步骤不是机械固定的, 而是在客观的数学问题前, 进行数学思维的一个秩序。体现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这个五步骤的思考模式分别是一读题, 二找信息, 三写算式, 四答题, 五对了吗。其中的第五个步骤“对了吗”, 我敢于创新, 敢于打破传统程序, 在学生解决完问题后, 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质疑, 相互解疑, 不仅留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还在学生的交流中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介入, 培养学生敢说、会说的学习能力, 真正的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由于比较注重检验, 反思这一环节得到很好的深化提升, 现阶段并没有出现传统教学中学生见题分类, 找出类别后对号入座机械解题的现象。反而是学生在检验中养成了学会思考、判断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品质。

三、数图

在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学生的审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并形成了问题解决的有序思考模式。因此, 到了在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我把如何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设定为本阶段的训练目标, 数图的训练便是提高理解题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一、二年级, 由于学生只学习了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因此解决问题的类型有一年级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和二年级的用乘法解决问题, 都比较简单, 而在一年级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中,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少, 教材中都用画图的方式呈现题目, 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是通过直观看图、数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目意思。从一年级的一个一个的点数到二年级的一个几、2个几这样一份一份的数, 这个数图方法的转变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训练细节, 在数图训练前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用乘法解决问题与用加减法解决问题这两种题型的直观图特点。例如, 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直观图特点是分为两部分, 再由两部分合成一部分, 这样的图需要点数的方法去数图中数量。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直观图特点是由若干个每份数整齐规律的排列, 数图中数量时可以整行地数或者整列地数。只要数出图中有几个几, 便可列出相关的乘法算式进行解答。

四、画图

“画图”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直观手段, 学生在阅读完文字题后, 用画图的方式, 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这种重要的替换数学思想, 在画图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了渗透, 帮助学生体验替换策略的重要价值。例如:有6条小船, 每条小船坐了4个人, 一共坐了多少个人?去情景后, 引导学生用有序排列的一行行小圆点或其他图形呈现题意, 突出了符号化的思想, 并让学生主动用图描述出文字中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6条小船, 每条小船坐了4个人, ) 将题意画成直观图的过程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逐步使数学建模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尝试在用乘法解决问题中体现“建构”—“解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审题的意识和理解题意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从一年级的加减法问题到二年级的用乘法解决问题, 题型多了, 一道题的内容容量大了, 用图的方式呈现题目就有了局限性。因此, 二年级的教材中, 一些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也逐步由直观图转变成了文字。那么从会看图到会看懂文字, 对于学生来说, 这是一个坎, 学生由看懂图到脱离直观的图去理解文字的意思, 这种变化是需要我们老师搭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平台的。因此, 在教学中, 注重从细节入手, 为学生搭建理解题意的阶梯, 从怎样数图到怎样说图再到怎样画图, 都要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走好每一步。

论电影《十二公民》的戏剧叙事 第9篇

【关键词】 《十二公民》;法律电影;戏剧叙事;冲突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十二公民》由著名戏剧导演徐昂执导,韩景龙、徐昂、李玉娇编剧,何冰、韩童生等十二位北京人艺及国家话剧院的演员联袂主演,它体现出质朴的戏剧风格,被称为“戏剧电影”。影片获得2014年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单元最佳影片奖,2015年在国内院线公映,拥有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作为一部优秀电影,《十二公民》成功地探索了戏剧与电影的结合方式,在一个大片云集、电影叙事弱化的时代,凸显戏剧叙事的力量。正是借助戏剧叙事,《十二公民》在短短的106分钟时长内,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法律故事,清晰地展示了陪审团制度,完成了十二个形象各异的人物塑造,呈现了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向大众传播了法律文化、法律精神,实现了法律电影创作的突破。因此,对《十二公民》的戏剧叙事进行分析,非常必要。

一、戏剧性情境,促使人物展开行动,有效地激化冲突

情境作为人物行动和戏剧情节发展变化的总体背景,是构建戏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促使戏剧性冲突爆发、发展的契机,是使人物产生特有动作的条件。”[1]98《十二公民》注重戲剧性情境的营造,具体、合理、尖锐的情境促使人物展开动作,有效地激化矛盾冲突,有利于塑造人物,增强影片的戏剧性。

依照谭霑生先生的理论,情境的构成包括三个要素:“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1]109因此,《十二公民》的戏剧性情境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模拟法庭提供的一间屋子。屋内陈设简单,放着一张桌子和十二把椅子,这是一个典型的会议讨论场景,而影片的主体部分就是一场讨论。空间环境的单一与戏剧行动的单纯高度契合。其次,构成情境的具体事件是十二位模拟陪审员讨论“富二代弑父”案,而且必须就这个案子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这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弃权,不能提前离去,每个人的声音都要接受其他人的监督。这一事件把人物投放到没有退路的特殊处境中,进而形成观念的碰撞、个性的冲突,便于拷问出人性的真实和思想的隐秘。再者,《十二公民》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思想,出于不同目的参与讨论,人物关系充满冲突对抗,带来故事情境的紧张和尖锐,情境进而又影响活动于其中的人物。

二、形式整一,聚焦于讨论情节,制造强烈的戏剧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戏剧艺术形式的整一化,即作品的“各部分须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为此,“需要对表现对象进行一种量的控制”,把曲折的布局和情节锤炼成“一个完整的行动”,还要对表现对象的长度、广度做好“‘度’的控制”。[2]26-30这种理论经过后世学者的发展形成为西方戏剧叙事的传统,也成为影视艺术叙事的重要原则。因为,它满足了受众对一个完整清晰、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的诉求。

《十二公民》遵循传统戏剧整一性的要求,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中部的完整故事,为典型的锁闭式结构。电影开端,十二个人接受陪审员的任务,进入准备好的房间开始讨论;电影中部是十二个人展开激烈的观点对抗,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电影尾声,十二个人圆满完成任务,陆续离开。三部分间是有因果逻辑联系的整体。中部是情节展开部,又可分成若干小情节段,以几次投票表决为标志界限。投票环节具有过渡作用,每一次投票既结束了前面一段情境故事,同时又开启一段新的情境故事。每一个小情节段好比戏剧的一场戏,有开始、发展、终结。小情节段间环环相扣,不能随意增删或者调换任何部分。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完整的行动,编织得疏密缓急、起起伏伏,非常富有节奏感,在整一中具有变化。单纯、整一的形式,有利于制造强烈的戏剧性,以及将内容聚焦于十二位模拟陪审员讨论的全过程。由此,观众在消费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法律故事的同时,了解了陪审团制度,丰富了法律知识,接受到法律精神的教育。

三、围绕冲突、强化悬念,讲述扣人心弦的法律故事,完成对公众的教化

戏剧冲突是一种体现在完整的戏剧动作当中的矛盾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艺术表现形式。《十二公民》的完整戏剧动作是十二位陪审员对案件的讨论,它作为影片的主体情节按照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组织。陪审团对案件进行投票表决,结果是1:11,1票认为无罪,11票认为有罪。由此,划分出势力悬殊的两大阵营,冲突开始。伴随剧情的发展,在讨论的进行中冲突不断,案中越来越多的疑点被挖掘出来,不同观念“博弈”的结果是“有罪观”和“无罪观”两个阵营的边界不断被打破,2:11,3:11……6:6……变化的数字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被事实说服,认同“无罪”的意见。每一次举手表决,既意味着一场冲突的结束,也意味新一轮冲突的开始。经过一场场的辩论,电影出现“11:1”的数字,情势完成与开始时截然不同的翻转,11票认为无罪,1票认为有罪。至此,电影情节发展到高潮,更尖锐的戏剧性冲突时刻到来。固执己见的3号能否被说服?经过一番激烈陈词,3号在事实面前低下头。最后一次民主表决,12公民达成一致的“无罪”意见,冲突消弭。法理战胜偏见,事实取得胜利。

每一次冲突都形成一次悬念。伴随冲突不断发生,新的悬念不断出现,悬念像钩子一样钩住受众的心,引导受众紧紧跟随情节,走向故事结局。电影的主体是讲述十二公民如何达成一致意见,在冲突和悬念作用下,这个过程被呈现得一波三折,富有看点,具有兴味,吸引受众投入地观看。电影通过合情合理的推理、论证,激烈的辩论,观点的碰撞,在说服一个个人物的同时,也说服了受众。冲突、悬念打造出扣人心弦的法律故事,完成对受众的心灵教化。电影中伴随讨论的持续和深入,人物关系经过从观念对抗到观念认同的过程。由此,影片的主旨指向人与人的沟通和由沟通达成的和解、和谐。电影尾声部分,经过紧张的辩论和缜密的分析,十二个人对案子形成一致意见,离开房间,走入自己的现实生活。现实的画面有些虚幻、有些诗意,人物走得很缓慢,似乎在经历了对自己偏见的窥探后,他们更加珍视生活、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表现出对生命个体应有的尊重。受众看到并感受到一幅美丽世界的图景。显然,这是编导者的美好愿景,相信每一个观影者对这幅美好愿景都充满了期待。

nlc202309051656

四、塑造差异化的人物,通过人与人观念的冲突,折射社会现象

戏剧冲突往往表现为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在追求各自目标过程中所发生的矛盾斗争。因此,《十二公民》中的十二个陪审员形象塑造体现出冲突的要求,即突出差异化。他们分别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在年龄、个性、经历、观念上存在差异,参与这场模拟讨论的目的与动机不同:1号法学院助教,组织会议的召开和顺利进行,是一个相对符号化的形象;2号数学教授,是有一定数学素养的和事佬;3号出租司机,脾气暴躁,有思想偏见,屡次引发激烈冲突;4号房地产商人,相对理性,讲究尊重和道理;5号有过冤狱的经历,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清楚法律的意义;6号急诊科医生,具有尊重生命的意识;7号学校小卖部商贩,有生存压力,油嘴滑舌,被校方拉来做陪审员,对案子毫无热情;8号检察官,是中心人物,具有法律精神和公民意识,个性坚定,在其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疑点被发现;9号空巢老人,性格宽容平和,坎坷的经历使他认同8号对生命的尊重态度,赞成大家坐下来讨论一个人的生与死;10号吃瓦片的老北京,自私冷漠,歧视外地人,是素质不高的市井小民;11号学校小保安,对法律具有热情,对案子比较关心;12号保险推销员,思想容易游移。

因为个性差异、观念不同,讨论中人与人之间产生冲突,有法律精神的冲突、偏见导致的冲突,以及生活中的矛盾引发的冲突(比如大学保安与小卖部老板的冲突)。它们将当下中国存在的贫富分化、阶级差别、农民工问题、代沟问题、恋爱婚姻问题、历史遗留伤痕、错判冤狱、教育问题等和盘托出,呈现了发展中的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

五、以对白为主导,推动剧情,展示人物性格、思想

话剧与歌剧、舞剧、肢体剧、戏曲等不同,它是以语言动作为主导的。人物语言作为戏剧的中心,要求蕴含丰富的心理内容,即有“潜台词”,能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人物关系的变化。《十二公民》作为一部以“討论”为主的戏剧电影,它以对白为主导,对人物语言的要求非常高。导演徐昂曾说:“写清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的对白是容易的,但是当十二个人一起坐在桌子前面一直保持某种性格的差异……这个时候其实有点困难,所以我们就在里面不断地找到差异。”[3]正是编导对对白的精心锤炼,打造了《十二公民》的“对话艺术”。

首先,人物语言高度性格化,做到让观众“听其声,辨其人”。比如小商贩和老北京事不关己的小自私,出租司机的偏见思想,数学教授的好人原则,检察官的公民意识、法律精神,急诊科医生的冷静,这些人物的性格差异都是通过语言加以区别的。

“听听听,咋不听,咱们要赶紧的,早完早散啊。”“他要再这样没完没了,我告儿你们,你们的孩子就没成绩了哈。”(小商贩)

“呵呵呵,这大热天的哈,咱们大家坐在这儿挺不容易的……关于这个案子我没什么说的,呵呵呵。就是觉得这孩子有罪,因为从反证法的角度看,我们没法证明这个人不是他杀的。”(数学教授)

“对不起,我打断一下,我们根本不用证明不是他,只要是在证明他的这个过程中存有疑点这就行了。”(检察官)

“我没明白,只要您认真的听那个老头的话,这有什么难的?”“富二代,从小娇生惯养,惯出一身臭毛病!”“现在,可不能用我们小时候的标准衡量他们,一点规矩没有,心里边冷极了!”(出租司机)

“我不同意您的结论,但是赞赏您的态度,……尊重生命!这是我赞赏您的原因,但我还是认为富二代有罪。”(急诊科医生)

“有跟你说话的功夫,我早把那房租收了,真是的。我要不担心我女儿毕不了业,我才不在这儿闲聊呢!”(老北京)

其次,对白蕴含冲突,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人物关系的变化。

司机:太对了!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这外地二道贩子养大的,他能是好人吗?

混混:嗨,哥们儿!外地人招你了?

司机:怎么了?

混混:你说怎么了?河南人偷你的了?

司机:没偷。

混混:抢你的了?

司机:没抢。我愿意说,我。

混混:你再说一个试试?

小卖部老板:他在那儿说事儿呢。不是冲人。

混混:你怎么知道他不冲人啊?

小卖部老板:他那说我呢。您太敏感了!

保安(河南人):凭啥不敏感!

(吵起来)

大家(七嘴八舌):好了,好了,甭搭理他。

再者,对白蕴含丰富的心理内容,反映人物的思想观念。

检察官:世界不存在百分之百,所谓百分之百往往是我们四舍五入的结果,真相往往在那点儿小事儿里头,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那点儿小事儿里头。

小卖部老板:什么小事儿,首先啊,您刚才说的跟真的似的,其次啊,答案都那么明显了,如果你还觉着那是小事儿,那可就是太吹毛求疵了,你!

检察官:我们现在是坐在一所法律大学的教室里,为了一群将来有可能成为法官的年轻人在讨论一桩谋杀案。是为了我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孩子,是为我们的孩子讨论一个人的生死,这不该吹毛求疵?决定一个人该不该枪毙,这事儿不该吹毛求疵?往大了说,这事关系咱们国家未来法律是否公正,不该吹毛求疵?吃饱了撑的,把孩子送到这里念书!

此外,对白具有表情性。比如,第二轮投票出现10:2的结果,大家哗然的一段对白,非常具有画面感。

司机:谁啊,这哥们儿是谁,我真想知道这哥们儿是谁?!我。

保安:咱们这是不记名投票。

司机:不记名,哼。那我也知道是谁!

司机:哥们儿,不是你。

司机:哥们儿,真行,你真行!

混混:怎么了?我就投了怎么了?

司机:不是,这脸说变就变了,啊?!

(吵)

老人:不是他,是我投的。

老人:谢谢,谢谢,真是我投的。我是这么想的,他一个人和我们大家伙的意见不一致,他并没说这男孩无罪,他不确定,我就想支持他。

小卖部老板:10:2。感情2在这儿啊!

司机:老爷子,您可为什么,您……

追溯电影的发展史,随处可见戏剧的影响:比如电影先驱之一的梅里爱第一次将戏剧舞台艺术与电影连接到一起;有声电影发明后出现了大批戏剧电影;传统戏剧理论影响下的经典好莱坞电影,像希区柯克的《夺魂索》、《电话杀人案》,轻松喜剧《七年之痒》、《一夜风流》等都具有浓厚的戏剧风格。当然,电影不能跟随在戏剧的后面亦步亦趋,它必须摆脱戏剧的影响,才能发展为独立艺术。经过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奥逊·威尔斯、安东尼奥尼等电影艺术家的探索,电影发展为视听综合艺术,戏剧的影响更多内化为对电影叙事的影响。20世纪末出现的奇观电影《泰坦尼克号号》、《龙卷风》以将电影打造为视听盛宴、震撼受众感官为能事。对奇观影像的追求导致电影叙事弱化,渐渐发展为电影艺术的短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一次认识到电影叙事的重要性。戏剧电影有助于纠正电影对视听影像过度追求的弊病。因此,《十二公民》的出现给当下中国电影带来一股新异之风,丰富了中国法律电影的叙事类型。

参考文献:

[1]谭霑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余秋雨.世界戏剧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3]《十二公民》罗马电影节迎全球首映礼,以黑马姿态冲击最高奖[EB/OL].国际在线.http://gb.cri.cn/27564/2014/10/21/6071s4735409.html.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项目“中国法律电影研究”(项目编号:2012330)成果。

上一篇:盐中高速LQ—7环境保护工作措施下一篇: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