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路遥小说摘抄《人生》

2024-06-18

【读书札记】路遥小说摘抄《人生》(精选7篇)

【读书札记】路遥小说摘抄《人生》 第1篇

【读书札记】路遥小说摘抄《人生》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没一丝风尘,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窜着。天闷热提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

这时候,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正光着上身,从村前的小河里趟水过来,几乎是跑着向自己家里走去。他是刚从公社开毕教师会回来的,此刻浑身大汗淋漓,汗衫和那件漂亮的深蓝涤良夏衣提在手里,匆忙地进了村,上了佥畔,一头扑进了家门。他刚站在自家窑里的脚地上,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低沉的闷雷的吼声。

山西太原清徐县清徐县县城第二中学初二:侯翔

【读书札记】路遥小说摘抄《人生》 第2篇

如果现实是一片海,高加林(以下简称“高”和刘巧珍(以下简称“刘”)曾经同在海的此岸,而黄亚萍(以下简称“黄”)和张克南(以下简称“张”)在海的彼岸,这两对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书写着爱的 篇章。但随着对现实的跨越,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当爱第一次面对现实,高选择了刘,黄选择了张,尽管高与黄之间曾有过懵懂的情感,但现实的鸿沟最终让他们去面对眼前的爱情。转折点出现在高的叔叔复员归来,使得高有了到县里去工作的机会,也正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为高与黄再续前缘铺平了道路,由此展开了高在刘与黄之间感情的碰撞。高所面临的并不是两个人的幸福,而是关乎四个人的未来。

当爱第二次面对现实,高经过心理斗争,选择了黄。从此进入了四个人复杂的情感纠葛。高与黄的牵手,似乎是体现了八十年代青年勇敢追逐真爱,尊重个人情感。但这些是建立在背信弃义和刘与张痛苦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当爱第三次面对现实,高丢了县里的工作,而黄因为爱情并没有随他回农村。可见,黄对高的爱是有现实前提的。但此时的刘已经在高离去后心灰意冷,嫁给了她并不爱的马栓,一个一直深爱着她的老实的农村小伙子。而高不得不又再次面对感情和生活的泥淖。

小说的结尾,刘巧珍的爱再次照亮了灰色的现实。她求高明楼,能再让高加林教书。可以说,刘的农村姑娘那种执著的爱和黄因现实而变的自私的爱,是本篇小说所要呈现给我们的两种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人对爱情不同的理念。

读完本篇小说,很多人都为高加林的选择感到惋惜,对他没有和刘巧珍成就郎才女貌的传统婚姻结局而惋惜。但我想说,这就是现实,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每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冷静。看清楚真正对你付出真心的那个人,不要在虚名的覆盖下模糊了双眼。

黄亚萍可以背叛张克南,难道就不会放弃你高加林吗?

【读书札记】路遥小说摘抄《人生》 第3篇

在《人生》中, 路遥通过对主人公高加林一小段人生道路的刻画, 试图以一个青年人精神导师的角色来回答青年人普遍关心的人生价值问题。高加林作为新旧社会体制交替年代农村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 不管是在高家村小道上与农村姑娘巧珍肩并肩亲密的走着即使面对众人看“洋人”似的眼光也“咱们干脆什么也别管了!村里人愿笑话啥哩”路遥:《人生》,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未标明出处的小说引文皆出于这个版本, 还是在“卫生革命”中高加林为了显示其个人主体地位与话语力量, 向生活环境发起挑战, 还是在狠心抛下曾在他低沉痛苦时给予他关心温暖的农村姑娘巧珍而选择城里理想生活伴侣黄亚萍, 都反映出在高加林这一青年的思想架构里已模糊甚至消除掉了十七年、文革时期对于他的桎梏, 而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自我认识:

“你们有你们的活法, 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 就在咱高家村的土里刨挖一生”。

在《人生》中路遥没有对高加林的这种“活法”做过多的阐释, 但如果将其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高加林跟其他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 经历过文革时的创伤, 在面对时代巨变的浪潮时都对生活、人性、人生意义有自己的看法, 都发现了“自我”和“自我价值”, 敢于大胆追求自我理想、违背父母的意志, 他不甘顺承父辈的传统安分的当一个农民, 而是希望“进城”沐浴在现代文明的春风中, 正是这种“自我”的觉醒支撑起了高加林逃离农村的精神勇气, 而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则给高加林提供了更大的决裂勇气, 让他在面对与巧珍的爱情时决然提出分手, 对于城里人的嘲笑与讥讽作出强烈的心理反应。同时, 高加林的这种“活法”又显示出了青年人相对单纯的一面, 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他有所抱怨, 但当他自己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进城, 他就选择了默认和接受的态度。

高加林的“活法”展现出了以往的社会主义集体观念的崩塌和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颇像五四时期鲁迅《伤逝》中子君高呼的“我是我自己的”一样, 但这种“活法”也非常脆弱, 它不仅会遭受到还未被现代文明风吹到的落后闭塞的高家村里村民的置疑和嘲笑, 也容易被充斥“不正之风”的城市文明所异化, 纵观《人生》, 高加林做出新的“活法”的选择, 无疑是他所面临的一系列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对于带有十七年时期典型色彩的社会观、人生观与文学观的路遥来说, 在面对高加林这次感情的背叛时显得非常的矛盾, 一方面小说情节的发展要求作者必须让高加林抛弃巧珍, 另一方面道德上的自律又让他犹豫不决, 为了让这次背叛显得真实合理, 作者不得不将巧珍的形象进行丑化, 在高加林再次进城之前的巧珍是“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个农村姑娘, 漂亮不必说, 装束既不土气, 也不俗气”, 而且识大体, 表达有分寸:

加林奇怪地看了看她, 说:“他是你们的亲戚, 你还能骂他?”

“谁和他亲戚?他是我姐姐的公公, 和我没一点相干!”巧珍大胆地回过头看了一眼加林。

“你敢在你姐面前骂她公公吗?”

“我早就骂过了!我在他本人面前也敢骂!”

而当高加林再次进城后, 巧珍已被改写为一个无知、土气, 跟高加林谈“十二个猪娃”的普通农村姑娘:

巧珍看见加林脸上不高兴, 马上不说狗皮褥子了。但她一时又不知该说什么, 就随口说:“三星已经开了拖拉机, 巧玲教上了书, 她没考上大学。”

“咱们庄的水井修好了!堰子也高了!”

“你们家的老母猪下了十二个猪娃, 一个被老母猪压死了, 还剩下……”

“是剩下十一个了。可是第二天又死了一个……”

刘巧珍形象的转变显得较为唐突与生硬, 这不仅没有使高加林的背叛合理化, 倒显得这种背叛是建立在高加林对于愚蠢、笨拙的刘巧珍厌恶的基础上, 增加了某种不道德感。

路遥对于有自己“活法”的高加林, 心态是十分复杂的, 他通过小说中德顺老汉这一人物, 完成了自我情感在作品里的直接投射。在高加林遭遇人生的打击回到农村成为农民时, 作者将同情与鼓励的情感投射到了德顺老汉的话语中:

“加林实在是个好娃娃!别看他明楼、立本现在红火哩, 将来他们谁也闹不过加林的世事。”

“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倒了!娃娃, 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 不怕跌跤, 就怕跌倒了不往上爬, 那就变成个死狗了……”

当高加林在抛弃巧珍, 决定剥离以往身份与环境, 融入新的身份与环境并在“利己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 作者就会借德顺老汉之口发出“人常说, 浮得高, 跌得重”、“不管你到了什么时候, 咱为人的老根本不能丢啊……”的忠告与叹息。正如路遥自己所说:

“我自己当时写这个人物时, 心理状态是这样的:我抱着一种兄长般的感情来写这个人物。对这个人物身上的一些优点, 或者不好的东西, 我都想完整地描写出来, 在作品中可以看到, 我对他思想感情上一些不好的东西的批评是很尖锐的, 我的倾向性, 表现在《人生》的整体中, 而不是在某个地方跳出来, 把高加林批评一顿。”路遥、王愚:《关于〈人生〉的对话》, 《路遥文集》第2卷, 第414页。

可以看出, 路遥并不否定高加林这种“活法”里积极的一面: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这是符合当时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历史潮流的, 是代表着当时农村青年普遍的价值倾向, 在路遥以后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 路遥对于像孙少平这类勇敢走出农村的知识青年更是抱着鼓励肯定的态度。然而路遥也对于高加林思想上“不好的东西”感到了不满, 这种“不好的东西”主要表现在高加林对于刘巧珍爱情的抛弃和通过“走后门”的方式再次进城, 所以路遥在小说结局上才会安排一场颇有仪式感的场景:

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 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 沉痛地呻吟着, 喊叫了一声:

“我的亲人哪……”

路遥小说人生读后感 第4篇

三十年后重读《人生》,虽然巧珍的善良美丽淳朴打动读者,但她与高加林实在不般配,话题只能围绕“你家老母猪生了十二只猪娃,一只被老母猪压死了。”展开,有多少共同话语。高加林生活在80年代,如果放在今天,他那样有能力有眼光有奋斗的小伙子,一样会有光明的前程。不像那时,一个农村户口就让他一辈子只能拴在黄土地上。从这个角度看,只能说生不逢时。

一个人再大的本事,无法与时运抗争,无法抵挡政策的约束。

《无问西东》张果果问: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古语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路遥小说人生读后感 第5篇

七月的第一天,读完最后一行字的时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是因为故事中那个叫巧珍的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她热烈而纯粹的爱情,以及像土地一般宽厚包容的品格,是金子一样闪亮的心。

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有些漫不经心。上学时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由于感到前半部分的枯燥而放弃继续阅读。拿到《人生》时,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八零年代,与现实的物质充裕的生活似乎相隔甚远。不过,还是一有时间就坚持阅读。也正是那份坚持,才有了后半部分的吸引和震撼。

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出生在陕北农民家庭的有梦想青年,做为庄稼人的父母含辛茹苦供他到县城上学直到高中毕业,成为那个时期少有的文化人。后没考上大学回乡教书,日子本过得舒适惬意,不料被村干部高明楼的儿子挤掉了饭碗,落地当了农民,成为像村庄里所有男女一样的庄稼汉,必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跟着集体劳作。

内心苦闷,情绪低迷的时期,村里的旺户人家刘立本的二女儿刘巧珍挽救了他。不顾全村人指点非议,义无反顾地选择和高加林在一起约会,对他一往情深,全心全意的付出。两个人沉浸在初恋的幸福当中,暂时掩藏了高加林心中渴望远走高飞的大城市梦想。

后来,高加林的军人叔叔复员转业调回县城,马屁精马占胜通过暗地疏通关系,使高加林重新脱离农村生活,成为县城一名记者。心中激昂的梦想再次燃起,凭借才华和热情,在“外面世界”体味着自我价值实现的美好。

与此同时,与高中才女黄亚萍的再次相遇,激起了两人对彼此的爱的渴望。于是高加林放弃淳朴善良的刘巧珍,黄亚萍抛弃相恋多年的张克南,在全县议论声中开始张扬地出双入对,享受所谓的罗曼蒂克爱情。绝望悲恸的刘巧珍很快另嫁他人,前男友张克南的妈妈存心报复,揭发了高加林靠走后门得职位的事实,使得高加林又被打回到农村。

认清形势的高加林与黄亚萍断绝关系,沮丧痛苦地回到曾经生活的家乡。与巧珍相恋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适时她已为人妇。家人与村民的宽容和语重心长代替了唾骂和奚落,巧珍一如既往的善良宽恕,依然不求回报的为他能够回乡执教而奔走,使他深深醒悟到做人品格的缺失,已错失了人生最珍贵的人。

小说读到结尾,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使我感受到文学大家留下来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被现世的我们传阅为经典,因为他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将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人性的光辉非常精妙的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小说,只道你浓我浓。

路遥使我感受到,真挚的爱情与人的品格是分不开的。小说读到一大半时,我对刘巧珍这个人物依旧没有太多好感,只觉得她没文化,傻乎乎的执着,怎么样也跳不出农村,和高加林不般配。直到她失去了爱情,她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更没有死缠烂打不放手,而是勇敢坚强地继续下地干活,通过在土地上挥洒汗水来释放心中的痛苦,向所有人证明了她的倔强不屈和无悔。不仅如此,高加林因被人告发再次回到他认为的梦想破灭的农村时,她没有恨他报复他,而是选择说服家人原谅自己一直以来深爱的人,继续支持他。

读到此时此刻,我深深震撼于路遥先生写这本书的用意,这是对中国最大群体——农民品格的讴歌!同时,通过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起伏,戏剧性地向读者说明了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刘巧珍的爱情如同她的品格一样闪亮,这正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所拥有的。在她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善良朴素,热情真挚,勇敢顽强,以及无怨无悔的执着,是当下许多年轻男女所没有的,也是值得敬畏的。

小说中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女二号,就是官二代美女黄亚萍。她与巧珍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想到她,就想起她在县广播电台播音的声音,高加林每每听到就热血沸腾的声音!也想起她的智慧,可以与高加林谈古论今,她的远见卓识总能使高加林热情洋溢地憧憬美好未来,沉浸在梦想成真的欢乐中。也会想起她的任性,大小姐脾气。她的爱情比起巧珍,更加势不可挡,更加自我,也可以说是自私。她的爱是有条件,霸道的。“我爱你,你必须满足我的一切要求”!

张克南更适合她。同样在张克南身上体现了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最后,依然对巧珍妹妹那番话感慨万分,希望以此勉励自己:

“以往的事,不要过分想。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的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路遥成名小说《人生》读后感 第6篇

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国西北年轻农民,受困于农村传统观念、社会飞速变化中的种种不公,以及自身的自卑心理,怀才不遇、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故事的环境背景是西北农村,与我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差异,然而那种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却可以很快抓住我的心,不仅是因为它和我喜爱的另一部路遥著名小说《平凡的世界》有几分相似,更因为它与大多数读者(比如说我)的心理体验相贴近。

没有人的人生路是笔直、顺利的,从小到大,我们的生理与智力都由弱变强,没有人刚刚降生时就强悍,面对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人有绝对的自信。一句话,我们都曾经是弱者,都是经过无数的努力,才成为现在的自己。于是,在高加林身上,我们无一例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能够体会他被人顶替了民办教师职位后的愤恨,能够体会有知识有抱负的他,面对自己重新成为农民这一现实时的苦闷,甚至当他获得巧珍的爱情时,作为读者的我,内心也浸润着清凉的感动,对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学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在制造距离的同时,也制造了关联性,让你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让你与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觉地产生“同感”。小说的上半部分并不十分精彩,却为下半部的跌宕铺垫着情节与情绪的背景。命运的不公与不幸、逆境中的爱情、冰冷中的温暖、不屈不挠的自我奋斗„„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实现为小结,然而所谓的“自我实现”,却又来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几十年不见的叔叔转业回乡在县里任局长,被人轻视的家庭因此而扬眉吐气,加林也因此被叔叔身边的溜须拍马者顺

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职业,摆脱了他的农民身份。

然而,为他高兴之余,内心总有些许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来到县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业平步青云,而他也收获了新的爱情。在感情的两难抉择中,他衡量的标准不再是内心的感受,而是现实的利益。为了事业的发展,为了从县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语言”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骗了自己,放弃为他付出一切的淳朴的农家女巧珍。他成为了另一个人,不再是那个为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个看不清自己、为眼前利益放弃生活原则的迷途青年。此时,读者和看着加林长大的德顺爷爷一样伤心,为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可是,在我们满以为出卖原则的人将和新欢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将成为淳朴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悲剧时,作者又借命运之力和所有人开了个玩笑:受伤的小人捅了背后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后门”获得职位的秘密,刚正不阿的叔叔没有袒护亲属,春风得意的青年即将再次面临成为农民的命运。急转直下的故事进展不仅惊得主人公半天回不过神儿,连对他由同情、赞许到愤恨、不齿的读者,也无法不感到错愕。

路遥并非故意玩弄情节,事实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说,人生无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讨,无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数。这听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个比方:

人们常说“足球是圆的”,但这“定律”常常只能局限于一场球赛,偶然因素几乎可以主宰比赛、决定最终的胜负,而如果将探讨的范围扩大到一整个赛事,甚至某队或某国多年的足球事业发展,我们看到的就不再

是“足球是圆的”,我们看到的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黄亚萍父亲说的,“生活永远都是公正的”。而用时兴的话说,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于是,一切回到原点,加林重新回到农村老家,成为农民,只是他身边已不再有大小姐黄亚萍那“高雅”的爱,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贵的宝贝给弄丢了——痴情淳朴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妇。

加林就是我们每个人,他和我们一样,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们都有的弱点。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样,为了达到目标,有时甚至出卖原则。德顺爷爷对加林爱得深切,由爱而生恨,但恨是以爱为基础,恨其不坚持,却并不一棒子打死。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走弯路,跌倒了敢爬起来,人生还要继续。

回过头来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极致的。那不仅是因为小说中的她是农村远近闻名的俊女子、身体像白杨树般苗条,更是因为她的纯粹。她爱得纯粹,没有半点虚假,也不掺杂半点个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总是最懂,就连分手后她对自己婚事的决定,也是为了他——她知道加林仍然在内心中爱着她,为了禁绝他对自己的留恋,让他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幸福”,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己嫁掉了。就像德顺爷爷所说,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样。她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她勇于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坚持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原则,从未改变。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读者,依然会被朴实、美丽的巧珍感动,会为她的善良以及为爱甘愿奉献一切的纯真而赞叹不已,但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以她为榜样,只求付出不问回报了。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在理想主义与现实

路遥小说人生的读后感1000字 第7篇

在路遥先生的《人生》中的男主人公高加林在他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遇到了他事业上和感情上的岔道口,他的人生也随着他人的介入与自己的选择,经历了大起大落。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儿子,他的父母和我们广大的农村父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供养他读书上学。所以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接受了完整的学校教育和现代文明的洗礼。尽管他没有考上大学,但民办教师的职业不仅可以给他的家庭带来一个全劳力的工分、一个月几块钱的津贴,还使他彻底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命运,他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青年。 假如不是村支书高明楼利用手中的权利,让他的儿子顶替高加林的工作,他也许会做一辈子的教师。但是,他的命运却如此,他高加林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农民。这对于一个曾经感受过山外面的无限精彩的、充满诱惑力的世界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高加林变了,他不再对生活抱有希望,他变得颓废和苦闷。好像他的人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他高佳林的命运,是当时广大知青的命运。

因为现代文明对于他的熏陶已经使他与农村贫瘠的精神世界和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但是,天意弄人,留给高加林的只有悲哀的接受。

而在加林情感上的岔道口与他与两位截然不同的女孩有关刘巧珍和黄亚萍。一个是善解人意、漂亮温柔、但是不识字的农村女孩;一个是受过教育,养尊处优的官家大小姐。高加林情感的悲剧的形成与他的理想的破灭―辉煌——破灭,有直接的关系。

上一篇: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下一篇:清查两面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