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作文借物喻人

2024-06-19

梅花作文借物喻人(精选16篇)

梅花作文借物喻人 第1篇

走进了梅花丛中,一阵清香弥漫,不由自主的想起陆放翁的这首词。

梅俏不争春,竹篱茅舍,自成风景。朴素的农家小屋,窗临流水,门对青山。屋子四周,朵朵梅花争先怒放,露出幽淡馨香的点点花芯,清秀的粉脸浅笑轻颦,娇嫩含羞,淡淡约约,风情韵致仪态万千,宛如一位清丽的佳人倚着修竹,花簪摇曳,顾盼生姿、脉脉传情,向着窗前款款伸来朗朗疏枝。

一年年您总是独领风骚,独占春色,清浅的溪水边,陡峭的云崖上,人家的庭院里都有您清癯俏丽的身影。您清绝超脱,飘逸出尘,疏影暗香,孤芳自赏,那些艳俗的春花都羞于与您斗艳,迟迟不敢开放。

您的孤洁瘦淡、高标逸韵让我钦佩,让我惊叹;您坚忍卓绝的精神、狷介傲岸的风骨、凌霜傲雪的仙姿、勇斗严寒的凛然正气无愧于国花之称。

您不畏凛冽的寒风,瘦硬的枝干朴拙遒劲、傲然挺立,花暖新春、生机蓬勃。您不屑于繁华富贵,甘愿墨守孤寒清贫,着意装点早春的单调清冷。却赋予了文人多少才思,一树梅花千首诗,冷艳高雅赢得世人讴歌颂咏。

这才是梅花品性真正的高洁之处,也是我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面对一树娇小孱弱的梅花,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在您面前,我发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卑微,我的那些所谓人生慨叹是那么的荒诞可笑!总是不能承受一点点挫折与磨难,总是吁嗟叹惋,与梅花相比,我只能算是温室里的一棵小草。

仰望着一条条花枝,还有嫩绿的,依旧颤颤巍巍、精神抖擞的,在寒风乍暖的时节悄悄吐露的新叶,才知道花儿会落的,世界也是会变的,一切都会变的。

但愿相约明年春天,我们再一起来赏梅吧!就让这一朵朵的梅花,更加素丽莹洁、清奇妖娆。我愿年年早春与您相伴,多把诗词品味,丹青描染,让烦碌的生活充满雅兴清趣、芬芳恬淡。

梅花作文借物喻人 第2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花,有的人会说喜欢牡丹,因为它是花中之王;有的人会说喜欢迎春花,因为它是群花中第一个开放的;有的人会说喜欢荷花,因为它出淤泥不染等等。它们都是春开秋落,而唯独梅花却在严寒的冬天,孤傲挺立在白雪皑皑的场景中。

说到花,我们首先想到他们非常鲜嫩,柔弱,经不起严寒酷暑的考验、风吹雨打的洗礼、秋天霜露的磨练。那样弱不禁风,这样的花影迷人,让人怜悯。而独一无二的梅花却恰恰是经受这些考验的常客,它不与百花争风吃醋,不会因为没有彩蝶夸赞而失落,也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垂头丧气,更会因为没有那飞舞柳絮随风舞,更不会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独自在万花凋谢后的冬天承受着恶劣环境带给它的压力,但它丝毫没有畏惧,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畏缩不赴,在困难的打压下,它并没有萎靡不振,而是靠着自己坚强般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向上攀爬。所以它生长的越来越美丽动人,默默地为寒冷枯寂——枯燥无味的冬天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正如卢梅坡所写:“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只有像梅花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克服种种困难险阻才能有日后妩媚脱俗的外表和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我爱梅花,爱她的凌寒独放,爱她的默默无闻,更爱她的铁骨铮铮。

梅花作文借物喻人 第3篇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 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 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绿叶与青枝。

咏梅诗词在中国诗坛上直可车载斗量, 而这首律诗却别具一格, 在刻画红梅时, 不但赋予它以性格化, 还展示出它的精神世界, 同时又寄寓自己的情怀, 堪称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咏梅佳作。

诗的开首, 以拟人手法描写梅的形象:冬末晚开, 迟于群芳, 像一位贪睡懒起的美人, 唯恐自己那玉洁冰清的容颜不合时尚, 受到世人猜忌。此处写出了梅的意态宛然, 愁情荡漾。其实, 这是诗人自己的悲慨。“自恐”句点出了这位“愁美人”的心态, 实乃诗人历经艰难后的感叹。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 元丰三年 (1080) 被贬黄州。此时, 刚刚过去两年。经历惊险的诗人, 对忠而获咎的境遇难以释怀。一个“恐”字, 乃点睛之笔, 点出了心灵痛苦的印记。

颔联写出“红”的缘由。在诗人心中, 此梅是玉洁冰清的白色, 现在偶然出现红色, 对应首联中的“怕”、“恐”, 是故作姹紫嫣红的“随大流”姿态。紧接着“尚余孤瘦雪霜姿”却奇峭地勾出了梅的神韵, 道出了梅的本来气质。“孤瘦”, 点出花朵稀疏俊逸, 格调孤傲不群的特性。“雪霜姿”是梅品格本质所在, 此时, 尽管故作红色, 然而傲雪霜的风姿犹存。“尚余”二字用得绝妙, 既无心显露, 又无可掩饰。在诗人心中, 梅就是梅, 无论妆成何色, 与“桃杏”截然不同。

颈联对梅 的内心作 了深入探究, 并解开了白梅何以变“桃杏色”之谜:“寒心未肯随春态, 酒晕无端上玉肌。”“寒心”出自《论语》:“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态”即“小红桃杏色”。诗人把梅的内心——“寒心”与外表——“春态”对立起来, 用“未肯”来连接, 表示出梅的孤傲品格。而对红色的出现, 诗人轻松地解释道:美人刚喝过酒, “酒晕”浮上了“玉肌”, 到此, 悬念解了:梅的心灵——寒心, 外表——玉肌, 原本分不开;红色为“酒晕”, 乃一时之变相, 本质未变。“酒晕”句极富美感, 也出人意料, 实为高雅之戏谑, 幽默诙谐的性格与曲折绝妙的诗意糅合得水乳交融。

末尾两句, “诗老”指北宋诗人石曼卿。石曾有《红梅诗》:“认桃无绿叶, 辨杏有青枝”, 东坡觉得此句可笑, 不用诗人眼光看梅, 而仅以“红”色与桃杏相辨, 这是他不能同意的。东坡讥讽“诗老不知梅格在”的同时, 把对梅的赞扬与自身的理想巧妙地升华, 也做足了《红梅》的题目。这个结尾, 升华了全诗, 余味无穷。

借物喻人,彰显人格魅力 第4篇

课文内容貌浅实深,看起来仅仅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来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

我们先来了解她的资料: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20世纪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再让我们一起走近樟树,走进宋庆龄这么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伟大女性吧!

一、读,感受樟树的外形美

两棵樟树外表秀丽,充满着勃勃生机,给我们以美的视觉冲击。瞧,“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美在枝干。看,“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美在树叶。看到这青翠欲滴的绿,怎能不让我们对它心生喜爱?“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可以想象,走过四季,经历了自然界风风雨雨的洗礼,各种恶劣的环境都有可能出现。但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北风呼啸的冬天;无论是狂风大作,还是暴雨倾盆;无论是持久的干旱,还是突如其来的洪灾,它们总是顽强地生长着!生长着!看到如此旺盛的生命,又怎能不让我们对它心生赞美?

二、比,品味樟树的内在美

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樟树是那么蓬蓬勃勃,让人由衷地喜欢,宋庆龄仅仅是因为这个就不舍得搬家吗?走进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哦,我们明白了,课文把樟树和别的树木进行比较,目的就是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知道别的树木的缺点,从而反衬出樟树别具一格的优点。是的,樟树的香气是与生俱来的,是内在的。

正因为它与众不同的拒虫香气,所以人们把它视若珍宝。过去民间常燃点樟木片用来驱蚊、消毒、防臭。现代冶金、化工、医药、军工等工业都把它作为不可或缺的原料。我们熟悉的樟脑丸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樟木制成的家具备受青睐。科学家经研究还发现,樟树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是工矿区抗污染的优良树种。查阅资料,樟树的用途不胜枚举。但樟树的诸多优点文章中并没有一一罗列,更没有提及它枝繁叶茂时的馥郁香气,只是写了它枝枯叶落时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言简意赅,却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使我们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两棵生机勃勃的樟树,更是两棵具有高贵品质的樟树!

三、品,感悟人树相同处

樟树是宋庆龄十分喜爱的树木,这两棵樟树陪她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与她风雨同舟。宋庆龄经常在树下散步、休息;经常在树下举行茶话会,招待友人;经常在树下思考酝酿着一个又一个保护妇女儿童、维护世界和平的计划。看到它们,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们的主人。那么主人宋庆龄与樟树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不妨作个比较:

樟树外形美丽——宋庆龄外表端庄秀丽

樟树长势蓬勃——宋庆龄战斗精力旺盛

樟树香气拒虫——宋庆龄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

樟树木质高贵——宋庆龄品质高贵

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文章写樟树实际上是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

四、悟,渗透怀念之情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瞻仰”一词用得多好啊!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如此伟大的女性,而且她的确令我们发自肺腑地尊敬。她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生涯70年,与敌人斗智斗勇,一生俭朴……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叫我们如何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人们为何要留影纪念?因为樟树长势蓬蓬勃勃,永远具有拒虫香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她的憧憬和怀念,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人们看到樟树就仿佛看到了宋庆龄。

不止在我们国人眼里,其实在外国人眼中,宋庆龄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人对她的评价吧:

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新西兰记者贝特兰说:“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卧室里有两张女人的照片,一张是他已故的妻子,一张就是孙夫人。”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支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

读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什么要加修饰语“宋庆龄故居的”,原来这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这两棵树是宋庆龄的朋友、亲人,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宋庆龄的生命已经与它们融为一体了,所以课文开头提到了“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读罢此文,我们不难看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表面上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赞美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

借物喻人作文梅花 第5篇

由于妈妈单位住的房子是活动板房,所以不坚固,上次暴风雨,另一个单位的活动板房就被刮倒了呢!

妈妈传达了这个通知,他们单位的叔叔们就搬来了梯子和钢丝,大哥哥们拿了手套、钳子、锤子、梯子等工具。他们带好了手套,拿好了工具,就架上梯子,爬上房顶,在房顶上缠上钢丝,再把钢丝缠在房梁上固定好,把每个房子都缠好。 “零零零……”吃饭时间到了,叔叔哥哥们把东西收拾好,拿碗去吃饭了。

第二天中午,天空闷闷的,我去上厕所,忽然觉得有雨滴滴下来,赶紧把衣服收回家,大喊:“下雨了,快来收衣服哇!”便赶紧躲到家里。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有人在喊:“大家快回家,台风来了!”我赶紧把门堵死,防止水流进来。堵好后,我坐在家里,打开QQ,问妈妈怎么样了(妈妈在办公室上班)说着说着,妈妈突然下线了,网也停了,家里突然暗下来。我抬头一看,灯也不亮了,我估计是停电了。便关上电脑,趴在窗户前。

外面狂风大作,下着倾盆大雨,小树都快被吹倒了。我一看门前,水也漫进来了,我赶紧用拖把堵上门缝。家里也进水了,我又拿了大大小小的盆接着。

雨小了,我打开门,把屋里的水全部扫出去,伸头一看他们昨天加固的房子安然无恙,再看看其他的叔叔阿姨也都打开门出来了,他们中有的人高兴的叫起来,我们的房子抗住台风了,我们胜利了。我也高兴的跟着喊起来,真的很高兴呀,因为我也参与了建设呢!

梅花借物喻人作文 第6篇

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没有海棠的婀娜多姿…可是梅花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它不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迎接它的不是和煦、温暖的阳光,而是凛冽、刺骨的寒风;滋养它的不是和风细雨,而是冰天雪地。

梅花冷艳清绝,幽香浓烈。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写:“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不与百花争时光,不与群芳斗艳丽。每到严寒刺骨的冬天,便在鹅毛大雪中悄然开放。梅花盛开时,芬芳扑鼻,整个天地都盛满了满满的清香。仿佛亭亭玉立的仙女,开在山岭坡间,开在园林径旁,别有韵致。有的傲立寒霜,拒人千里之外;有的落落大方,满是乖巧懂事;有的热情活泼,如火一般耀眼。

梅花把美留给了大地,也留给了人们。梅花香,可谁知道“宝剑从锋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俏,可谁又知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抹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梅花借物喻人作文 第7篇

夏有绿竹为群,我为其贞节而惊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真韧者也。

秋有金菊为友,我为其凌霜而启迪:“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真智者也。

冬有梅为伍,我为其勇毅而击节:“众方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真勇士也。

不错,四时季节各有其所,百卉千葩也不妨来凑凑热闹,其中,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那踏雪迎春归的梅。

爱上梅,爱上她的气韵。是谁在数九寒天中吐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是谁在皑皑白雪下为人添上雅致的景幻?是谁在瑞雪纷飞中一枝独秀?是你,梅。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天气中仍然傲霜斗雪,不畏严寒,一种柔软的气韵氤氲而生。散发间,问谁能与这份优雅,这份气韵相匹敌?没有谁。因为梅是岁寒三友之首,是一位惆怅满怀的“清客”。

爱上梅,爱上她的勇毅。你能看见“只有梅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的景致吗?你能看见“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美景吗?你能看见“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的景物吗?可以。梅,正是如此坚强,如此纯洁,如此美丽,才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风亮节。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千古佳句正是勾勒出了这样一个刚毅坚强,乐于奉献的梅形象。

就是这样,我爱上了梅。她的气韵,勇毅使我为之振奋,为之感叹,为之感受到心灵的洗涤。因为她的枝里花间饱含着款款深情,流露出了千娇百媚。眉宇间隐藏着常人没有的雅致深婉,她平静的表面下暗涌着“梅香自苦寒来”的跌宕起伏。

梅花作文借物喻人 第8篇

如此说来,这一类叙事性作品在教学中又该注意些什么呢?结合教学实例,浅要谈几点观感。

一、言之有物:感知“物”的特性

明月寄相思,菊花寓高洁,似乎约定俗成,自然而然。但这需要一定的认知阅历和言语积累。教学中,从学生角度出发,仍需要从事物本体说起,引导学生从形貌、内质和特征等方面来认识它。因为只有对本体的了解和认知,才可以由此及彼,更完整地理解其所寄寓的“意义”。

【片段一】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直接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读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板书: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勃勃生机)

师:读一读这些词语,请大家想象一下桃花心木这种树的模样,或者联系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桃花心木。

生:我知道桃花心木生长在非洲,后来台湾也有了。这种木材适合做家具。

生:我觉得这种树亭亭玉立,很漂亮。

师:又实用,又优美。你很有审美的眼光啊!

……

【解析】

林清玄先生笔下的桃花心木并不是一种普遍的树种,学生对它的认知又有多少呢?课文是怎么描写的,自己在预习中又了解到什么,综合起来就是对桃花心木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而探寻由桃花心木某一特质而被寄寓的“寓意”,才是坚实的,否则就舍本逐末了。譬如《落花生》中,父亲引导我们评议花生的“好处”,并不否认它“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等,从而得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即“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所谓“有用”就涵盖了以上的优点。试想,不认识白杨“高大挺秀”、耐寒耐涝等特点,又如何理解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可贵品质呢?所以,此类作品的教学,首先需言之有“物”,对“物”有所认知,进而寻求作者的寄寓所指。这既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基础。

二、目中有“人”:探究“人”的情怀

体验作者抒发的情感,探求作者表达的主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这是不言而喻的。借物喻人的作品尤其如此,其意蕴或浅显或深奥,或直白或隐晦,如之奈何?这就需要目中有“人”,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连接“人”与“物”、“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探究作品寄寓的情怀,理解作品蕴含的旨趣。

【片段二】

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师:在你的理解里,“独立自主”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呗!

师:噢,假如自己的事不能解决呢?

生:请大人帮忙!

师:那还是“独立自主”吗?谁可以补充?

生:请大人指导一下,尽可能自己去面对!

师:我很欣赏你们的观点。合起来,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独立完成,请别人帮忙或指导,但勇敢面对。在作者的认识里,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是需要在“不确定的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大家又是如何理解“不确定的生活”的?可以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生:以前是妈妈送我上学的,后来我自己乘公交车上学了。有一次我的公交卡掉了,我借手机打电话给我妈妈,让她来接,可是她没时间,让我自己解决。于是我借了钱乘车回家了。

师:呵呵,你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

生:其实我原来想只好自己走回去了,但很远啊,我也不敢向别人借钱。但是后来想想这经历还是不错的。

师:锻炼了你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你就不会着急了。其他同学呢?……

【解析】

《桃花心木》以树喻人,说明人需要在不确定的生活锻炼下独立自主地成长起来。作品言简意赅,学生则需要具体化乃至具象化地进行阐释和描绘,也许才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以上关于中心句的教学中,从“独立自主”“不确定”等方面予以分解和讨论,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有相对准确、清晰地体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是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浅显明了,用以阐释“独立自主”,再贴切不过了;用丢失公交卡而面临的困境来说明“不确定”,由此想到多种解决方式并作出适当选择,不正是说明“经得起生活考验”,从而“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吗?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阐释作品简约而深刻的道理,教学至此,已保无虞。事实上,诸如《落花生》或者其他类似作品的教学课例中,教师也往往会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理解、说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可见,此类作品主题山重水复,但放置在生活背景下则柳暗花明。

三、叙之有“节”:联结彼此关系

跳脱或割裂“物”与“人”之间的联系,直接指涉“寓意”,大讲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该怎么做人之类,那么,所谓的以物喻人也就堕入了说教的窘境。只有建立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发现和认识过程,才可能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其间的意趣。

【片段三】

师:好的,这姿态!这精气神!老师仿佛看到一棵高大笔直的桃花心木,生机勃勃。(请看投影)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是那么,显示出,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

师:眼尖的同学应该已经发现老师把其中的两组词语调换了位置。联系课文,你觉得可以吗?你有何感想?

生:“树形优美”和“高大笔直”是写桃花心木的外貌的,而“优雅自在”和“勃勃生机”是写它的精神的。我觉得外貌应该放在前面……

师:为什么要先描写外貌形态,而后再写内在的精神特点呢?

生:……

师:联系课文,作者对桃花心木的认识是一步到位的吗?还是……

生:作者先看到桃花心木的外形,“树形优美”“高大笔直”,通过和种树人的一番对话才发现了树的精神,“优雅自在”“勃勃生机”!

师:是啊,这里是有一个发现的过程的!是一个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发现过程!现在你觉得这两组词语可以调换位置吗?换回来(投影出示)。对于作者而言,这是一次令人喜悦的发现啊 ! 你们呢?再读一次!(生读)

师:先前我们已经知道,课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通过写桃花心木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人更要学会“独立自主”。一个人仅仅有体形优美的身材是不够的,更要有一颗——

生:独立自主的心!

【解析】

《桃花心木》蕴意的开掘就遵循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法则。先记述桃花心木的形貌,进而认识到其“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再由树的生长过程联想到人的养育和发展,告诉读者,“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教学中,通过语序的置换,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认识过程,也发现文章的表达程序,更为重要的是,还点明了树与人之间的对应联系。在作品和生活中同时走一个来回,出入之间,领会文章的意蕴所在。同样的,在《落花生》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对花生的一个认识过程,而后再建立花生与人的联系——做一个不讲外表而求实用的人。至于在过往的教学中出现对桃子、石榴、苹果一类予以批判的情况,也正是对作品理解的偏颇和未建立与生活的联系所致——仔细解读作者笔下的桃子、石榴、苹果之类,是指涉“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吗?所以,此类作品的教学需要打通事物表里、作品内外的联系,节节推衍,彼此关联,才不至于高头讲章空洞说教!

《落花生》中的“借物喻人” 第9篇

《落花生》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许地山。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落花生即花生,也叫长生果。我国栽培极广,以黄河下游各地为最多。因为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

《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几段话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作者借落花生那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赞美了生活中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就像落花生一样,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那么,如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呢?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如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一样,必须注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

一、要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联想到人的品质。要注意人与物的相近、相似之处,抓住这相似的连接点。

二、用恰当而得体的比喻就能达到准确比喻、喻意深刻的效果。如袁鹰的《白杨》就是一篇很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借大戈壁的白杨树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和远大的志向。

梅花借物喻人作文 第10篇

我自从呱呱落地那天起,就跟大家一样,承受着各种压力。上了小学以后,压力更是一直在我左右,使我几乎天天喘不过气起来。周一到周五在各种作业的压迫下度过,即使到了双休日,压力也不放过我,还要去补习班,要写一篇周记和一篇日记,要记下英语单词,还有什么数学公式之类的。

记得一次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看了一下黑板,oh my god,作业也忒多了吧!那天放学后一直写到八点钟还没写好。一阵阵睡意朝我袭来,我只好喝了一瓶红牛,强打精神,九点多了,我才写好,没想到还要做妈妈给我买的练习本上的习题,我暗暗叫苦:老天啊,我咋么这么惨呢?

不过我也要感谢压力,才使我不至于荒废了学习,让我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功。我要感谢压力,使我变得更优秀,我要面对压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梅花借物喻人作文 第11篇

有人赞美桃花“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有人赞赏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人欣赏菊花“宁可枝头报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可我却欣赏“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的梅花。冬天,腊梅开的很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黄里透绿,花瓣润滑透明,像琥珀,又似玉雕。天越冷,梅花就开得越盛,真可谓是“众芳摇落独鲜妍”呀!

运动场上,摘金夺银的运动员们,哪一个不是好汉?他们不管寒冬盛夏,她们不管腰酸背疼。就拿这届奥运会来说吧,刘翔的跨栏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可是,恰巧在这时,刘翔的脚却受伤了,可是,他为了不辜负大家对他的希望,忍着疼痛继续训练,付出的努力是常人的几倍,正是他这种超常的训练,使他的病情更加严重,在预赛中,因为病痛难忍而放弃了比赛,赛后,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仍然表现得很乐观,说:“我不会放弃的。”

正是这种“梅花”的精神,我国举重队员在奥运会上屡屡摘金,“梅花”的精神,超越了自我,发挥了潜能。

借物喻人梅花450字作文 第12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风中,它一身傲骨,挺立。一树似火的红梅,在色彩单调的严冬中直逼你的眼,送来丝丝温暖与馨香。只见一片辉煌的红,宝石般缀在枝头。一片片娇嫩的花瓣,错落有致地互相映衬,围成一朵朵艳丽的花,簇拥者细小的,嫩黄的蕊,让人忍不住将它掬在手心,饮在心头,醉在梦中。在这半梦半醒之间,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直冲心扉,在唇齿间荡漾,在心田里萦绕,我难以自拔……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寒?是苦?铸就了它一身铮铮铁骨。“已是悬崖百丈冰”,它却玉洁冰清,昂首肃立。在五次三番冰雪严寒的历练之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小小花,更是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所谓天寒地冻之下“犹有花枝俏”。古往今来,像红梅这样的人数不胜数。想当年,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举消灭了吴国,成为了独占鳌头的一方霸主。现任残联主席张海迪,身残志坚,以她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最终达到了成功的彼岸,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纵观世界,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发奋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这些大文豪、大人物,都是在磨练中成长,在磨练中进步,在磨练中开拓的。在艰苦环境的历练下,在坚强意志的鼓舞下,他们脱颖而出,俨然成为了傲风斗雪的红梅!

红梅,在冰雪中孕育,在严寒中生长,“待到春光烂漫时”,她却不与群芳争艳,静悄悄地在丛中窥笑。美丽的寒冬斗士,我爱你!

又是一阵寒风呼啸而来,路上行人们都不禁瑟缩了一下。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冰冷的严冬一隅,一树红梅挺立依旧。它们正对着寒风笑呢!

梅花借物喻人作文450字 第13篇

但这也许有些人永远不会知晓这香味从何而来,更不会知道这香味会流向哪里。因为在这花儿的四月天里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种花儿在丛中、在田间、在山间欣然怒放,你只会沉迷在其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花儿从何而来。

但努力想想,是谁在寒冬中吹起了号角,使沉眠的花儿从此苏醒?再努力想想,是谁在我们都陷入困难的情况下,指引我们明白一切然而又带来了人间的四月天?

有一篇叫《梅花魂》的文章,它让我们明白到了梅花的秉性,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生的哲理:梅花是一种愈寒冷就开得愈秀气的花,她拥有一种别的花并没有的骨气,是她告诉万物——春天来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

在花儿的海洋之中,你也许找不到梅花的倩影,但她坚强不屈而为人奉献的花香却一直徘徊在其中。在这人流的海洋之中,你也许看不见一些伟人的身影,但他们顶天立地而造福社会的热血却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流淌!

写梅花的借物喻人作文 第14篇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是梅。而在这梅中,我独喜爱腊梅。我常常想:梅之所以被称为植物四君子之一,应当就是因为它内在的坚强和外表的朴实。人们常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或许梅花的这种高尚的品质,让它有了“君子”的美称吧。

梅,不仅有一种谦让的品质,更有一种超凡脱俗,道骨仙风的美。它如贤惠女子般,无妖姬苏妲己的妖媚,又无褒姒之冷艳;它如天仙下凡,美丽智慧、聪明沉稳。

梅,不仅有一种坚强的意志,更有一种阳刚之气。它不怕雪花的逼迫,更不怕寒风的呼啸。它在风雪中挺起胸膛,硬把严冬给顶了过去,将心中的希望化做枝头点点花蕾。

梅,你是真英雄。你若幻化成男儿,策马扬鞭,定是项羽在世,张飞降临。

梅,你是真美人。你若幻化成女子,回眸一笑,定是昭君还魂,西施返世。

梅,你那高尚的品质,是我学习的榜样;你那坚强的意志,是我学习的目标;你那不惧风霜的勇气,是我学习的动力。

★ 借物喻人梅花450字作文

★ 梅花作文借物喻人优秀

★ 借物喻人作文

★ 借物喻人作文如何写

★ 小学生梅花借物喻人作文400字

★ 梅花的借物喻人作文600字

★ 作文借物喻人500字怎么写

★ 作文初中借物喻人精选

★ 借物喻人300字作文

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500字 第15篇

梅花有红红的身体,身体十分小巧,它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世界上还有和梅花一样的人。梅花的品质是坚强不屈,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医护人员也是一样。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但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为了保护我们。他们不得不离乡背井。来到武汉。现在多亏了他们,疫情得到了控制,已经快好了

由梅花,我们还能想到警察叔叔,他们也有梅花的品质。当我们遇到交通问题时,是他们来帮助我们。才让我们的道路畅通无阻,这和梅花的品质很像。当我们遇到坏人时,警察叔叔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来到我们身边,把坏人抓走,让我们有美好的生活。当我们遇到任何困难时,他们总能帮助我们。

梅花的借物喻人作文400字 第16篇

欣赏着美丽的梅花,不禁想起千千万万的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们,他们正像这梅花,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们的幸福生活,不怕敌人的严刑拷打,不屈不挠,为国牺牲。

在西部,也有许多这样的人。7月1日,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开通了,这使我又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的志愿者。他们忍着天寒地冻,为祖国换来了繁荣昌盛。他们不正是这梅花吗?

我真爱梅花,爱它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它虽不像玫瑰的香气那样浓烈,却如早晨的空气那样清新,令人陶醉其中。我更爱那坚强不屈,默默奉献,不在寒风中低头的那种令人敬佩的精神。

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是有骨气,它那不低头折节的品格真令人感动!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淡而优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这不正是亲爱的交警吗?他们任劳任怨,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冰天雪地,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着。

上一篇:教学园长小班教学计划下一篇:直接命题论说文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