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2024-05-17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精选9篇)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第1篇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中国人民银行, 经验总结, 面试

希望“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这篇帖子能使大家对人行有一个全面的,相对正确的认识。可能有相当多主观色彩,但是我还是为竭力还原事实的本来面貌而努力。

我是武汉一所财经类高校的管理学硕士,2005年7月毕业。回首一年找工作的历程,感慨颇多。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投过海信、海尔、广州本田、中兴、华为、工总、建总、农总等大大小小的100多家企业,但是能过简历筛选的寥寥无几,面试的更少。笔试的企业有:华为、工总、海信、万科等7家,面试的20多家,除了华为最后搞定以外(最后签了人行拒了华为),其他都被BS了。再就是国家公务员,我开始报的是外交部,去年外交部实提前笔试,然后到北京面试,还记得去年10月份已是很寒冷的日子,经历了面试、体检、政审,以及国家公务员考试刚过线120.5,但是最后被干掉,那真是感觉更寒冷,心都凉了。而正是在12 月27号我得知被外交部干掉的前一天12月26日,我参加了人民银行全国招考,那天大雪纷飞,我甚至连书都没有看就去考试,没有想到这个考试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一、人行整体概念

其实说实话,即使很多学经济的人对中国央行内部也未必有多少了解。中国人民银行的的确确比较“神秘”。我读硕士之前在建设银行干过两年,当时刚毕业对人民银行羡慕的不得了。人行是中国的发钞行、银行的监管单位(2003银监分出去了监管)、支付结算的中心、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外汇储备的管理者,每一个头衔都让人无不激动万分。但是人行内部是什么样的?人行的分支机构具体怎么在运作?人行福利好在哪里?人行的人每天都在干什么?由于人行离市场很远,一般市民是不会接触到,以至于有人会到人民银行存钱,当被拒绝还觉得奇怪:银行不是拉存款吗?人行有一家总行(废话),9家分行,200多家中心支行。这个格局是98年朱鎔基总理改革人行后的结果。分行是大区分行,每家分行管几个省(这些大家在报名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城市中心支行有明显区别的,中心支行分为三个级别省会中心支行、副省级中心支行以及地市中心支行。其中省会中心支行是正厅级(有些是副厅级),他们和大区分行有些是一个级别的,例如新疆、海南、郑州这些省会中心支行就是正厅级,就是与8合大区分行一个级别的。副省级中心支行有深圳、青岛、厦门、宁波以及大连五个,它们也是副厅级的(和有些省会中心支行是一个级别的)。而其他的地市级中心支行只是处级单位,也就是说省会中心支行的一个业务处室的处长和地市级中心支行的行长是一个级别的。至于县支行就是科级单位,他们的行长就是正科级。硕士毕业进人行一般一年后就可以转成副主任科员,也就和县支行的行长一个级别。大家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是硕士报名了一个地市中心支行,1年后想转正副主任科员,在一个处级单位你自己可以想想可能性(其中道理我就不说明了)。但是你在省会中支或者在总行,一个科级干部甚至一个处级干部都是干活的,你转正也不会引起什么看法。可能有些人根部不在意官场这些,但是兄弟你进的是人民银行,这是一个政府机构,所有的待遇薪资都是和职位挂钩的,现在你就不

得不觉得这个很重要了吧。人民银行是一个级别比较森严的单位,处级和科级就是不一样,至于科员、办事员、工人,那待遇更不一样了。如果想要进人行,你就必须接受这些,这就是中国的官场。但是声明一点,人行机关比起政府机构来说氛围还是要好的多。

二、人行是不是公务员?

人行目前不是公务员,但也不是事业单位,实行的是特殊行员制。人总行是公务员(但也不是全部),人总是国务院的组形成部分,但其分支机构却不是政府组成部分,这却是也很有特色。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行的人是在太多(全行有13万多),全部成为公务员国家受不了。在人行的13万多人中,县支行有6万多。县支行这拨人未来的日子怎么过,也是很值得考虑的阿。不过,不是公务员有不是公务员的好处,在薪资者一部分不用受到方方面面的管制,相对自由一些,这对于人行这样比较有钱的单位来说不是个坏事。

三、人行未来的发展

从人行招人的情况来看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大家会看到这次招人没有县支行的。其实这是废话,县支行目前在逐步萎缩(有些已经在裁撤合并)。没有一个国家同中国一样,央行有如此庞大的队伍,当然这也是历史造成的原因。现在一些县支行根本就没有什么业务可作,搞调研人员素质又太差。目前唯一的方发是让这一批人逐渐老化自然退出。地市级中心支行的规模目前也在慢慢控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省会中心支行为主干,地市中心支行为支撑构建简洁高效的央行。从这个发展来看,大家可能心里也有一定的鉴别,如果你是一个很优秀的硕士,因为害怕那不断上升的应聘与招聘比例而选择地市级中心支行,那就会抱憾的。

四、人行外部交流与内部结构

自从98年银监从人民银行分出来以后,人行的监管只能丧失殆尽,对外(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的威信度却是大不如从前。所以有人说人行这是为了练葵花宝典,挥刀自宫。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练就葵花宝典也有免自宫版。现在已经自宫,泼出去的水很难再收回,只好慢慢消化这枚苦果。但是不可否认,人行无论在总行还是在地方(特别是在省会这个层次),说话还是相当有分量的。人行承担着地区金融稳定的职责,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安全。面对商业银行的管理巨大漏洞、证券公司的庞大资金黑洞,信用社的“不信用”等等,最后买单的还是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在政府的心目中还是有很重的分量。从目前我与商业银行接触的过程中来看,人民银行很多话他们还是听得,表面应付也要装装样子。况且我们一出马都是和当地商业银行至少副总级头目接触(其实商业银行最后办事还是中层干部),多多少少满足一下虚荣心,人还是要面子的。所以经常听老员工说:想当年人行„!郁闷,总是想当年阿,现在就是不行了。目前人行还有少量的行政职能,我们马上就要发总行统一颁布的“金融执法证”,搞笑啊,呵呵!可是这执法证还是有作用的。我办公室的一个老员工过年回家,在河南一个小县城开车违章,交警立马跟上来看到外地车牌要罚款,结果他掏钱的时候不小心把执法证亮出来了。交警一看马上说下回注意放人了。这就是中国,一个很多地方前不见得有用的国家,但是一旦有权利就是不一样啊。

银监分家后,人行就极其注重调研。人行(省会中心支行)目前有主要业务处室:货币信贷、调查统计、金融稳定、金融研究、国库、事后监督、支付结算、内审、办公室(很牛的地方,呵呵)、会计,外汇管理(外管)那边有: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国际收支。货币信贷、调查统计、金融稳定、金融研究是很注重调研能力的,在人行这几个处室能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你在读硕士期间发表了很多文章,如果你长的还对得起观众,那么恭喜你了,你快迈进人行的大门了。现在各个行领导都很注重调研,写文章。在人行写文章可是名利双收,钱大大的,相信我!所以说,你在准备考试的时候要把自己发表的文章都找出来,很重要啊

五、人行的薪资福利

这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一点。我在这里不可能说得很直白,但是我告诉你,人行在所在地城市待遇时中上等的。越到不发达地区,人行优势越明显,感觉也就越好。我的很多同学都在人行,这是普遍的观点人行有很好的福利保障,绝对没的说。我在外企业干过,那和人行比起来无论工作环境还是薪资水平都无可比拟。人行从来不说说前税后,他回答的都是现金工资。住房公积金扣的数目算是较高的(比它高得又有几家那?),我是有比较才说这话的。当转成主任科员后,薪资还会有一定幅度变化。人行工作比起华为、中兴来说简直是天上地下,工作宽松环境来说也有相的地差距。你在大城市外企所要背负的各种隐性支出,看起来可观的工资已经不堪负荷,但是人行为你的考虑大大减少了这些隐性支出对你工资的蚕食。在人行你不要过分担心房子的问题,人行就是搞宏观调控,重点关注房地产,自己的员工连房子都没有,不是很失败?如果你能很快升到处级,那么情况更会有所不同。省会中心支行有很多出差的机会,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当地人行最好的接待,当然如果你到下面地市中支检查工作,你也会享受到关怀备至的招待。

如果你是那种非要干出如李嘉诚般丰功伟绩的人,不要选择人行。你会觉得这里很难受。

六、人行的笔试与面试

人行笔试是在12月中下旬开始,笔试就一门都是专业课。我2004年12月26号参加考试,科目是会计。好像是2个小时的时间,我35分钟做完,当时外面大雪,我想等雪停了再走,但是内急,就在50分钟交卷了。我记得有单选、多选、判断、计算、简答、分录题。多选觉得比较简单,好像很多就是会计师的难度。简答有一道是:说明长期投资中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我当时写了很多。有一道计算题是算工资的,记得就在前些日子我听了孙贤林的课(我一个学期就上了他一次课,就把他这个例子学会了,他是个讲课非常好的老师),他讲了他工作时拿工资的算法。要不是这个题目我也搞不定。分录题只要你不是傻子都能搞定。总之我觉得题目较简单。不过可能人人的情况不一样,象我这样被注会会计折腾了3年的人,也成精了。入围面试就靠自己的另外的实力。

得到面试的通知是在2005年1月份了。面试时1:5。觉得本科生很多,后来才知道省会中心支行一般是不会要本科的,除非你特别“优秀”(自己体会吧)。面试最好正装。面试很多领导在台上对你问问题。要沉着冷静,把握好分寸,突出自己的优势(优势是你干活的优势,不是什么登山、聚会、旅游以及才艺方面的优势)。人行是要你来干活的。硕士一定要强调自己的科研能力。那天,如果你不是靓女也要好好打扮一下(女孩子长相还是比较重要的,无可置疑),但不要太过。男生最好西装,也修饰一下。要极其有礼貌,记住,我用的是极其两个字。面试完要说谢谢(领导也累啊)!不要说诋毁别人或者别的学校的话,因为可能就有领导是你诋毁那个学校毕业的。要面带微笑(不会累死)。把你能想到的问题多准备几遍,对着镜子多练习一下,说话顺溜了。如果确实紧张说错了,可以对领导说:我有些紧张。和面试公务员差不多吧。

七、最后的说明

人行在录用人的方面还是比较公平的,2005年招聘的情况可以看出,人行用人还是相当公平的。至少给我的感觉是这样。当然有少数会有些问题,但是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公平的。这是实话!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能顺利通过笔试&面试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第2篇

中国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一、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交谈,增加对考生的直接了解。面试官会问考生一些问题,有些和考生过去的经历有关,有些要求考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面试官的问题,考生需要认真和实事求是地回答,尽量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真实想法,而面试自我介绍则是面试官对考生了解的最直接途径。

1、自我介绍一定要突出重要信息

一般来讲,微笑的问候面试官(暖场)你好,我先介绍一下,我叫xx,是多少届xx大学毕业的,学的是会计专业,我家是哪边的?为什么要在这个城市找工作,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包括我为什么要做银行这个工作,我觉得这个工作有什么发展,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职业人,最后简单的介绍自己以前的相关实习经验。

2、掌控面试节奏

例如:考生说从小就特别特别喜欢金融业,现在也非常想致力于金融业。那么HR肯定会问为什么喜欢?你了解过吗?考生就可以接着说因为爸爸一直从事金融,家庭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决定了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

强调:有逻辑的回答问题不止能突出你的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更能让你有说服力。切记不要一开始就说我的性格是内向啊,我喜欢会计啊,我觉得自己生活学习很有条理啊等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3、善于总结和分析问题本质

http:/// 举个例子,HR问你专业学了哪些内容啊?考生的回答是自己的专业是面向企业管理/经济学科的会计审计工作,主要是保证会计基础在正常工作中的使用和统计、概率分析等一些分析和整理数据基本方法的学科。

优秀自我介绍模板:

大家好,请允许我简单自我介绍。我叫xx,今年xx岁,xx即将获得xx大学xx学位。很荣幸今天能参加这次面试,我有信心自己能够有好的表现。

我的专业是xx。除了牢牢掌握专业知识外,我对英语和计算机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校期间通过了专业英语x级,计算机x等级。

生活中我的性格比较热情开朗,容易相处,在工作上我却认真而严谨,没有一丝马虎。我相信工作的压力是前进的动力。如果您愿意给我一个动力,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把工作做好!谢谢!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

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陈述你的答案的理由的过程极其重要;

2、每次发言时,都要保持条理性、流畅性;

3、要有全局观念,在讨论中没有领导,你要争取扮演实际上领导的角色;关键环节、出现冷场、争论过分时,你要挺身而出;

4、最后代表小组发言的角色不见得是分数最高的选手,你如不能保证做到上面第2条,就不要去争取代表小组发言;

三、中国银行面试问题总结

1、你对中国银行的印象,并对银行业的看法

2、最成功、最受挫的一件事情

3、你的兴趣爱好

4、为什么选择中国银行

http:///

5、介绍你的家庭

6、中国银行卖的是那些金融产品

7、你的特长

8、介绍一个你独立解决问题的例子

四、中国银行招聘面试技巧

1、企业比较喜欢担任过班干的学生,不少的学校招聘公告上也能看到“学生干部”的字样,所以有相关经历的一定要讲出来哦;

2、个人生源地是比较重要的,不单单是银行,所有企业都比较看重;但是自己没法儿决定和改变自己的生源地,所以积极面对就好;

3、平时多留意一些报刊及其他企业的面试方式,就像一次中行面试无领导小组游戏,就是中国联通面试的其中一个环节;

4、面试的过程一定要自然,不能慌张,这个是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的,我第一次面试也是很紧张的,说话吞吞吐吐,现在就不会了;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第3篇

1 建国以来土地制度改革历程

1.1 土地改革阶段(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6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明确规定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后,又颁布了《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议》等文件,以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土地改革。至1952年,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先后分的7亿多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50亿kg粮食的超重地租,封建剥削关系彻底土崩瓦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时土地制度的特点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地统一于农民,农民既是土地的所有者,又是土地的自由经营者。这次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成长。但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同时由于一些贫农底子薄,缺少基本的生产资料,很难抵御自然灾害,两极分化重新产生。

1.2 农业合作化阶段(1953-1957年)

虽然土地革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安排,但人们很快认识到这一制度安排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总结革命根据地和后来解放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经验的基础上,1951年9月制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明确指出,既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的个体经济的积极性,还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互助合作的积极性。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初级社是在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前提下,农民以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入股,集体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份红相结合。初级农业合作化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再一次变革,土地由农民所有、农民经营转变为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这次变革使农村土地制度具有了半社会主义的性质[1]。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克服了以自有土地、自我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个体经济所不可避免的缺陷。该制度的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但又没有扼杀效率,因此产权制度安排效率较高,公平程度也有所提高。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提出:要重点的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有些已经基本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地方,根据生产需要、群众觉悟和经济条件,从个别试办,由少到多,分批分期地由初级社转变为高级社。会后,高级社就由个别试办重点试办,农业合作化运动转入以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中心。高级社是在初级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地由集体统一经营使用,全体社员参加集体统一劳动。通过一步一步地改造,废除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

1.3 人民公社化阶段(1958-1978年)

1958年在高级社基础上大力发展以乡为单位、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农民个人只是土地的使用者,全面无偿占有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自然资源。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讲就是“一曰大,二曰公”。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宣布了土地私有制的终结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最终确立。1962年为巩固土地的集体所有制,稳定农业生产,采取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模式,即将原先的公社所有,改为生产队为基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拥有,相应建立三级管理机构。农村形成了以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统一、集体土地无偿使用为主要特征的农地产权制度。在该制度下,农业生产要素受到制度约束不能自由转移,社员对人民公社或生产队的大呼隆劳动方式和大锅饭分配方式没有选择权和退出权[2]。使得参加集体统一劳动力的社员没有积极性,农业效率非常低下。

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至今)

解决激励不足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在集体所有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80年代初的农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方式,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农地产权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农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归农户,收益权则在两者之间进行分割。这种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制度,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解决了农产品供给和温饱问题。

过去30多年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采取了渐进、增量的方式,遵循了“帕累托改进”原则。家庭承包制这项改革在演进过程中,针对原来生产队集体劳动的弊端,农民和干部先后创造出了包工、包产、包干3种方式。从1982-1986年,政府每年以一号政策文件的形式,总结和部署农村改革。此后,政府不断的出台和调整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的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2004开始新一轮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出台和实施。2004年至今,中央已经先后发出了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将农村改革推向深化。

2012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土地制度的相关政策成为改革的关键。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这是征地制度改革内容首次写进中共党代会报告。

政府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使农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的内部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使中国的农业经济逐渐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推动中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2 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总结

2.1 坚持“两个飞跃”的指导思想

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提出了实现两个飞跃的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3]”。农村的改革必须以“两个飞跃”为指导思想。核心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但不是废除和取消集体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集体经济长期发展,最后逐步走向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的新的集体经济。

2.2 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方略

“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经济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方略,拒绝西方的“休克疗法”。先从成本较低的的改革做起,形成增量,再一步一步处理存量改革[4]。农村土地改革通过包工、包产、包干三种承包形式,逐渐把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集体“大呼隆”的出工方式彻底打破。再通过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及和稳固下来。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基础上,逐步从农业内部向农业外部、从农村内部向农村外部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采取的渐进、增量的方式,遵循了“帕累托改进”原则,改善了激励机制,提高了效率。

2.3 坚持农民的首创精神,农民利益至上

从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可以说是农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农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了许多新鲜事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基层组织的建设也是农民创造的。农民是农地制度改革的实践者和获益者,他们在现实的的制度创新中有无限的动机和能力。坚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就要充分尊重、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就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村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还面临着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农村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改革依旧任重道远。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梳理和理清建国后农地制度变迁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对今后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家庭承包制,经验

参考文献

[1]洪名勇.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第4篇

中国政治学研究将迎来一个 “经验主义”阶段

长期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偏重政治哲学研究,而政治科学研究不足。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既影响了政治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政治哲学研究水平的真正提高。一方面,面对当代中国快速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建设的伟大的、丰富的实践,置身其间的中国政治学者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给出富有解释力的理论解读,尚未做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支撑,或囿于固定的习惯的认识范式,中国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也未见有长足发展,徘徊于传统话题和论域之中。

无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对政治学术的呼唤,抑或政治学术发展自身的规律,乃至参考国外政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以为中国的政治学会有一个“经验主义”的阶段,即以实证研究、经验性研究为主,系统研究总结本土社会实践和总结经验的发展时期。也就是说,从学理上,中国的政治科学会与政治哲学适度的分家,形成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平行发展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政治实践经验,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素材。从认识论角度讲,“实践-经验-理论”是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过程,政治学也不例外。中国政治学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经验总结概括和理论提炼升华。如果不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系统研究,就不可能对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有全面精准的理解和认识,更不可能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建议。在此基础上的政治哲学便会逐渐地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发展的现实基础,有沦为象牙塔中的空泛之论之虞。

如何从经验层面推进中国的政治科学研究,我的体会是要注重“两个层次”和“一个视野”。“两个层次”即国家层面的政治实践和基层的政治实践;“一个视野”是指政治研究的国际比较。对于普通治研究者,研究国家层面的政治具有难以避免的障碍。在无法“到场”的情况下,我们研究国家层面的政治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重大政治事件的观察分析和对重要政治文献的文本解读、语言分析,以帮助理解和认识中国政治的宏观发展。相比国家层面的政治,基层政治研究比较容易“到场”、容易入手。政治学者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基层政治实践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和分析,这对于我们了解某一政治实践的具体发生机制、运行过程十分有益。同时,由于在中国政治场景中,基层政治也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国家层面政治问题,做好基层政治研究,反过来又有助于认识和了解国家层面的政治问题。此外,中国的发展需要参考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比较政治研究可以为更好理解中国政治提供有益启示。

政治科学研究也要“三贴近”

就科学研究而言,政治学研究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但过于强调政治学研究的顶层设计功能和理论指导作用,则有可能导致不切实际的“终极理论”或 者“宏大命题”的徘徊,绝非科学研究者所愿,更无益于政治学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乃至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相比,政治学研究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政治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政治问题涉及面广、关联因素多,尤其是在面对政治体制改革这类重大问题时,需要的是对相关问题进行穷尽式的研究与认识,而这往往超出政治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外。其次,从研究对象角度看,作为政治学研究对象的政治问题的重复性差。科学研究需要研究对象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特征,而这恰是社会政治现象所缺乏的。自然科学可以通过重复的实验认识研究对象,社会科学就没有那样幸运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往往不会重复出现或经过很长时間才能再现。研究对象的单一性、易逝性,导致政治学研究实际上往往缺乏明确、稳定的研究对象,因此其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势必大打折扣。

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角度看,政治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抑或说,政治科学研究者的基本功是还原生活、“复制现场”,在通过大量的经验性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在观念中重建政治实践、政治发展的“现场”,“再现”政治实践和发展过程,一如刑事侦查中的“重构现场”。而政治学者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则需要深厚的社会经验和经历,而深厚经验与经历的获得则需要长期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这又有赖于政治学者长期艰苦的政治科学研究的实践磨练,需要政治学者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群众。

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前无古人、旁无摹本的创新过程,其重要特征或者说成功之处在于它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探索。与之相对应的是,当代中国政治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就是对这一摸索过程进行准确的描述并加以解释,因此相关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发展必然也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是干出来的,政治学的学问是“看出来”的。食洋不化的照抄照搬、天马行空式的思辨、屠龙之术的臆想,不仅无益于政治学,无益于政治学者,甚至会损害我们的声誉。我们哪怕是沙滩拾贝,哪怕只有点点滴滴,但却是建立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的理论认识、学术积累,都是在进步,非此则有浪费资源、浪费生命之嫌。

中国的政治实践需要规范的学术语言加以描述和表达

总结当代中国政治的实践经验,推动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还必须以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政治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虽然是以中国政治为特定研究对象,但既然是研究政治现象,就必须遵守政治学的通行范式,符合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规范,参与世界政治学的对话与交流。

这就涉及学术发现和理论成果的表述问题,科学严谨的表述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还有利于国内外同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达成。在此问题上,中国政治学者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要处理好“政治语言”和“学术语言”两者间的关系。我们既不能完全套用西方政治学的分析工具和概念体系,来描述和解释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变化,也不能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路径的“特殊性”和夺取政治理论的话语权为由,空泛地论说叫“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作为专业的政治学研究者,我们的主要任务应是秉持科学理性的原则,运用符合政治学规范的学术语言和方法,对来源于政治实践和政治文本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转换,以达到认识和理解政治现实,揭示政治发展规律的目的。因此,中国政治理论体系的特色应该自然地体现在运用规范学术语言所概括出来的中国政治发展条件和实践内容的特点上,而不是理论和语言本身的标新立异和独树一帜。否则,徒有构建中国话语的美好愿望和理论想象。此外,我们也应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政治科学,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中国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中国的发展也没有离开世界。中国的政治发展既有个性、特殊性,也有共性和普遍性,我们不能满足于自说自话,更没有自我陶醉的理由。吸收国外政治科学的有益营养,掌握和借鉴国外政治科学的观念工具,不仅有益于中国政治科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和对话,促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政治的了解。

近代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提供了广袤而肥沃的研究土壤和极具挑战的研究课题。同时过于广阔的研究空间也不免使人有眼花缭乱之感。对此,我以为,我们不妨从政治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从全面观察和厘清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事实入手,进而探索其中的经验与规律,逐步深化对中国政治的认识和理解,增进相关的知识积累,促进学科的发展。这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编辑 谢宁)

中国交通银行面试技巧经验总结 第5篇

交通银行的招聘也是采用网上申请的方式来选拔应聘者。程序是一面、笔试、二面、签约。

面试机会的获得成了我的大问题

交通银行的第一批招聘开始了,全班通知了一半的女生参加一面,男生都通知到了,连四级没过的也通知了。看着别的女生去面试了,我心理有压力,银行就那么几家,错过一家就少一家,今年的就业压力比去年还大。心理极不平衡,都是一样的学生,凭什么这么不公平,简历没被抽到就没了面试资格。金融系的一把手主任这个学期正好给我们上国际信贷的课,课上总是在说“银行不要那么多人,好多简历连看都没看就被扔了,抽到你的简历,给你面试机会,就要好好把握,家里赶紧找后门,把简历递给内部人员,至少争个面试的机会„„ ”

哎,我家的关系网里,没一个在银行系统工作,就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心理都在怀疑,为什么要学金融专业啊,对口的银行,学财经的专业都能进,都和你竞争,银行又是靠关系很严重的地方,家里又没人。银行又那么喜欢招男生,给女生的机会那么少。

登门去找面试机会

没有面试的机会,也就彻底没戏了,可心理仍然不平衡。我上网又在回味交通银行的招聘页面,上面有联系人的电话和姓名。第二天下午,按照老师的指导,我来到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的楼下,进了交行的楼,我看见一层的电梯门开了,一个快步冲过去赶那个电梯,保安

没拦住我,我就这么混进交通银行的办公区了。问了电梯里的员工,人力资源部在7层,员工看着我的学生妆扮好奇,但也没多说什么。到了7层,都是大玻璃门,看见里面有一个女员工进了一间办公室。我推门,没推动,才发现是刷门卡才能打开。忽然觉得刚才不该闯保安,现在没人给我开门了。可又一想,要是通过保安给人力资源部的人通知我要见他们,他们要不同意,我就进不去了。我在玻璃门口像壁虎一样趴在门上,等啊,呜~~,也没见有人从办公室出来。忽然,我看见一个清洁工,哇塞,那一瞬间,巨开心,赶忙向人家招手,清洁工从里面开了门,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我找**,清洁工用自己的门口给我开了门,告诉我我要找的人在哪屋,我进去了。

坐在** 的对面,他一脸的迷惑,不明白一个不熟悉的学生为什么会找到他。我开始说“您好,我是„„,今天我来找您,是想争取一个参加面试的机会,我的简历没被抽到,这是我的基本情况„„”我递上了我的简历。“你为什么找到我?”“我是听学校里的老师介绍的,说是您负责这次招聘,是老师介绍我来找你”,其实我知道他的名字,就是从网上查的,我边说边拿出了我们学校给《金融实践》老师开出的讲座邀请函,给了他看,指着上面的名字,就是这个老师。“奥,这个老师我不熟悉”“就是他告诉我的,他听你们行里的领导说的,这次招聘由你负责”“好吧,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谢谢您”,他把我送出了玻璃门。出了电梯,保安看了我一眼,我从他身边走过后,搓着手心的汗,走出了交通银行。

几周以后,我接到了交通银行第二批面试的通知,而班里没参加

过第一批面试的同学也没有得到参加第二批面试的机会。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第6篇

我是一个二本硕士,13年底接到了农业银行面试通知,冰天雪地穿着我的小西装小皮鞋外面罩着大羽绒服就去面试了。面试地点在电力培训中心,人很多,还有面试同学们的爸爸妈妈七大姑八大姨啥的 都在那里等候。下午按组进场,先寄存自己的行李。再次提示,一定要带好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以备存包时有用。然后我们进入一个超大会议室,现实抽签,然后是审核资料。这个过程非常慢,大家可以和自己小组的同学先相互交流一下,但是基本没什么用处,因为没有小组讨论环节。后来轮到我们组进行面试,我们是6对6面试,6个总行的前辈面试我们6个应届生。在这里一定要注意,进去面带微笑,自我介绍的时候不能说姓名、学校、家里人姓名之类信息。大家可以之前看一下公务员的面试材料。我们组回答的主要问题是:1.你喜欢什么样的领导?千万要告诉考官,啥样领导不是咱们能选择的,我们主要是适应领导。千万别说自己喜欢啥样的,没用。

2、你对今年咱们国家的某某政策怎么看?说话一定要具有一定的演讲水平,用词到位,言简意赅,请大家可以看看当时的时事政治,主要是看看新闻评论员的文字表达,自己好好学习。我当时看了腾讯的深度访问,觉得有些用处。其实就像高考时候的话题作文一样,在写作文时候当时的大家是不是也有个模板?可以适当引用相关哲理性话语,然后说一些根据国情之类的话。这样可以表现出这件事是根据***精神来的,不是你觉得、我觉得,大家觉得出来的。坐着的时候腰板一定要直,态度一定要谦虚。本人话粗,希望大家在未来的面试中,都有好成绩。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第7篇

——融大教育银行校招培训班学员

2014年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已进入面试或体检签约阶段。能够亲身经历已经历时4个月还未落下帷幕的招聘过程,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求职经历,其中的酸甜苦辣至今还历历在目。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想记录下这段漫长的求职经历。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总结,一方面想以此感谢融大教育在此次银行求职过程中给予的前程指导。当然,如果我的银行求职经验能传达给各位有志于进入银行系统工作的求职者,并能对你产生一点点帮助的话,就是我分享这段经历的最大收获了。

首先汇报一下个人背景:普通二本院校金融专业、无获奖经历、无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学习成绩排名中等水平、兼职实习经历丰富、具有某股份制银行实习经历(这里建议各位学员积极参与银行暑期实习,民生、招行等都会提供很多类似的实习机会)。

2014年银行校招个人情况:从2013年9月底交通银行第一家接受网申开始,我先后投递了交行、工行、农行、建行、邮储、兴业、招行、中信、浦发(管培)九家银行。其中除了浦发(管培)以及招行因时间冲突未参加一面外,其它银行全部通过网申、笔试进入面试环节,邮储已通过终面被录取,但由于报考分行无招聘计划要调剂到大理分行而放弃;交行昆明分行进入体检和总行审核环节、兴业银行进入实习考核环节、其他银行尚在面试阶段。以下是我在银行招聘各环节中的一些建议,供各位学员参考。

网申:投简历之前一直担心网申就会被刷,因为学校不是

211、个人也没有突出优点。相比别人填得满满的获奖经历、学生工作经历来说实在逊色很多。但这些都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担心也没用。

在毛凯之老师的指导下,我整理了几次实习经历,在事实的基础上做了简单的包装(包装不等于造假、银行是最注重诚信的机构)。最终我几乎通过了所有报考银行的网申环节。其实这已经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了,许多同学由于简历不够规范、不能突出重点、虽然填得很充实依然被刷。银行招聘的简历讲究简洁明了,你应该努力用最简洁的文字让hr充分的认识你。

在这里提醒每一位学员:第一、千万不要轻视银行招聘考试的网申环节。第二、你的简历一定要请老师指导修改,你过去的经历只能决定你简历的内容,而怎么组织这些内容让简历脱颖而出是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这一点,毛凯之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

笔试:如果你能顺利通过网申,你就真正意义上进入了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的漫长之旅,这将是一次难忘的求职经历。

各大银行的笔试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相通的,都逃不过三大板块的测试,即行测、专业综合知识(经济金融、会计、法律等)、英语。只是各银行的考试对三块知识点考察比例有所不同,建议不要针对某一家银行进行笔试准备,因为同一家银行每年的考试题型变化很大,不好把握。笔试准备的目标要针对所有银行的考试,把这三块知识点掌握了,任何一家银行的笔试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对于银行笔试的备考,市场上有很多参考书,我的同学也在用,但我个人认为许多参考书籍对银行考试知识点把握不准,那些看似很正规的参考书都普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性以及出版书籍的规范性,因此实用性大打折扣。这类参考书的行测部分完全与公务员用书没有差别,但银行考试对行测知识的侧重点跟公务员考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盲目的用公务员教辅进行复习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专业知识部分也是根据大学的教学大纲来编排,没有侧重点。

我的笔试备考完全是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融大教育总结的讲义资料非常精简,丢弃了一些可能会考,但不在重点考察范围内的知识点(其实在备考时丢弃一些知识点是很明智的,因为笔试时间很紧,没有多少同学能把所有题做完,我考的时间最充裕的农行也只做了百分之九十的题),其中,专业知识是最好把握的,如果你把专业知识掌握牢靠了,基本上看到题目就能得出答案,比较容易得分并且可以节省时间去做需要反复推敲才能得出答案的行测题目。英语部分以托业考试题型为主,建议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应该把时间花在容易在短期内得到提高的行测和专业知识部分。具体备考方案根据培训课程的安排进行就可以了。

面试:至于面试环节的经验,由于本人目前只通过交行、邮储和兴业的面试,其它银行的面试结果尚未揭晓,现在就来给各位后来者大谈面试经验不免有些草率。在银行招聘考试过程中,虽然没办法进行统计,但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总结,网申和笔试环节是刷人最多的,面试一般在4比1到6比1之间,但实际上进入各家银行面试环节的人重复率是很高的,在面完交行后,我经常在其它银行的面试中遇到老面孔。这样一来,进入面试被录取的实际比例就提高了(应该在3比1到2比1之间),如果你能通过多家银行的笔试环节进入面试,那你进入银行工作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下面,作为融大教育银行招聘考试培训班学员,我真诚的向你推荐融大教育银行招聘考试全套培训课程。首先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报培训班的必要性,银行招聘考试知识点几乎涉及到从你会说话开始一直到你走进考场那一刻所接触到的所有知识,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数学、金融、会计、营销、法律、英语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知识没有银行不考的。当然,如果你学习成绩足够优秀,并且愿意连续花上三个月时间每天起早贪黑在图书馆自习,你就没必要报班了,但这个过程肯定是痛苦的。要把这些知识点整理出来是一件让人很头疼的事情。融大教育的研发团队干的就是这个工作,他们都毕业于国内一流高校,并且专门针对银行校招考试进行研究,银行笔试的知识点就像无数散落的珠子,融大教育的工作就是用一根线把这些珠子串起来,让学员学习起来很有头绪,这样效率自然就提高了。通过培训班的学习,银行笔试准备时间大约在一个月左右即可完成。应对五大行的考试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自从融大教育开启云南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培训的先河后,许多培训机构也开始开设类似的培训班,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看,融大教育是非常专业和负责的。融大教育开课期间,他们的讲师都是从北京上海等地过来,公司没有因为成本高的问题就在省内随便招聘讲师。而对于短期的培训来说,讲师的质量对学员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融大上课的第一天,我感到十分惊讶,我们在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金融学综合知识,融大教育的华萧老师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给学员们理得清清楚楚,我自己再花一天时间消化就基本

达到银行校招的笔试要求了,相信非金融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三天内达到这一要求。

在融大教育的课堂里,你学到的不仅仅是银行考试理论知识。你可以借此机会与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并且工作于一线城市的老师们交流对话,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与有思想的人交流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对于省内高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习惯了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安逸生活,这样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是不能在竞争激烈的银行校招中胜出的。我们的对手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你在银行招聘的面试考场总是能遇到央财、西财、南开等学校的求职者,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报考云南分行也是很常见的事。融大教育的老师不仅能在银行考试中给你指导,在思想上也能给你传递正能量,让你在历时半年多的银行校园招聘考试中脱颖而出。而当你走完这段历程时,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好工作(虽然这已经是万千应届毕业生梦寐以求的结果了)你会惊喜的发现,你不论从思想上还是阅历上都有了一个彻底的改变,你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你对理想与前途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迷茫和恐惧,而是多了一份淡然,倚靠这份淡然,你可以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所有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第8篇

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一是城乡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日益凸显;二是在城乡的对立与冲突中开始出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在此背景下,基于对西方各国城乡关系的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既分析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也看到了未来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走向城乡融合,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乡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城乡之间的对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历史,但其消灭却是一种现实要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城乡之间)的对立的运动”。同时,马克思认为,城市与乡村从分离到对立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城市脱离乡村而独立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城市与乡村间的对立,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由此带来了“农业对工业的依附和乡村对城市的依附”,但消灭城乡对立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要求。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二)消灭城乡对立的途径是走向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而城乡融合能够“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因此,消灭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是必然的。而消灭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具体道路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条件是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生产力所表示的就是人们在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作为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基于对生产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城乡融合的进程中“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可见,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条件。

(四)走向城乡融合的主要着力点是工业与农业的有机整合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他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并且“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因此,要实现城乡的真正融合,必须使工业与农业有机地整合。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开始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应对和处理城乡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城市关系理论中国化的60余年的时间里,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所带来的偏差与失误。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56)。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为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探索道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修复和重建国民党政权遗留下来的对立、断裂的城乡关系进而推进城乡融合,成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相继提出城乡兼顾和沟通城乡关系的主张。在1949—1952年短短的几年里,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无论是城市化进程,还是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1953年以后,政府通过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限制了土地、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国家首先采取了统购统销制度,取消了农民对农业剩余产品的自由支配权;与此同时,又通过城市粮食的定量供应,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直到完全禁止农民自由流向城市。中国开始走向城乡隔离,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出现了第一个历史拐点。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偏差与失误时期(1956—1978)。

1956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从1956—1978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与失误。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的颁布,将全国人口截然分成了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户籍成为决定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和相关福利的重要分界线。在城市,从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招工招干,到粮棉油乃至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供应等,都与户籍直接关联。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迁移也只能通过参军和升学等较为逼仄的通道实现。在乡村,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制度和集体经营制度,掌握了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绝对配置权,农民被限制在农村,被固定在集体生产经营的土地上,并且在国家严厉的城乡分割政策下,失去向城市流动的自由。自此,中国开始形成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中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农业长期落后于工业,农村在与城市的不平等关系中艰难前行,未能取得与城市同步的发展。

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重新探索时期(1978—200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特征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有意识地纠正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偏差与失误。

自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整个国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僵硬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开始出现软化的迹象,资源要素的城乡间流动开始趋于活跃,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的关联度有所强化、发展的差距出现缩小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的城市流动开始变得自由。但是,由于80年代后期改革重心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刚刚有所软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出现反弹,城乡关系又一次出现非协调发展的态势:农村发展的投入被削减,农民的利益被忽视甚至被侵占,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速度又一次和城市拉开了距离,形成了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

第四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时期(2002年—至今)。

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立足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现状,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更是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重大决策表明,我们正在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为平等开放互通相融的城乡关系发展铺设道路;通过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转型,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最重要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党和政府致力于从多个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正在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总结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进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由于其对城乡关系的深刻的洞见和前瞻性的预言,对于中国城乡关系的调整、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总结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未来中国城乡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正确路径应是有机融合、互利互补、共同进步,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仅仅关注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一再向我们昭示:推进城乡之间的无缝隙对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我们不能人为地将城市和乡村分隔开来,尤其要认识到“城市偏向”的发展路径是不可持续的。处理城乡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明确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与促进,乡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在准确把握城市和乡村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推进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配置,强化城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互惠互利、和谐共进的关系,推进城市和乡村走向真正的融合。

(二)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关键节点应是统筹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协调运行框架

对城乡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将城市和乡村纳入一个统一的战略框架,有助于推进城乡空间、经济、社会等诸多要素实现一体化的协调运行。这种一体化可以分解为城乡空间结构一体化、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等的一体化。其中,空间结构一体化是载体、经济结构一体化是基础、人口结构一体化是关键,社会、文化和生态结构一体化是城乡高效整合的条件。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总之,对城乡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就是要形成“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的理想城乡关系模式。

(三)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应是国家政策的扶助与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每一次变动,无论是隔离度的加强,还是融合性的增大,都能清晰地看见国家政策作用的印记。我们必须承认,在未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中,由于国家主导作用的存在并依然强大,国家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对城乡关系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因此,虽然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但国家政策作为第一位的影响要素是毋庸置疑的。同时,经由国家政策的调整,推进城乡关系的良性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障应是通过制度创新,推进新型城乡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

确立良性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单纯的“城市反哺农村”,也不是简单地推行“惠农措施”、增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而是要在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指引下,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支撑性制度,为城乡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为此,要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组织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等,并使各项制度有机衔接,为城乡良性互动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摘要:在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以期推进我国城乡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遵循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历史回顾,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0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

[11]刘伟.建国后党的城乡政策调整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经验总结 第9篇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30—02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历史结果

1848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正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和我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早在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孙中山、朱执信、廖仲恺、刘师培等,都曾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并摘译过马克思的某些著作。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所有这些传播和介绍均带有以下致命的弱点:只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新的学说加以引证和评介,而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质;没有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更沒有用它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从而在中国真正实行马克思主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并被越来越多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一大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运而生,如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邓中夏、陈延年、恽代英、瞿秋白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人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使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就不会产生中国共产党,没有对中国国情与中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研究,我们党就不会成长壮大。我们党成长壮大的历史,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

二、党在向自己的曲折经历学习中发展成熟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的社会情况,面对的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同样,我们这个党从成长到壮大,也是历经艰难曲折。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经过多次“左”的和“右”的路线斗争,经历血与火甚至生死存亡的考验。回顾我们党八十四年的奋斗历程,大的曲折和考验就有四次。

第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我们党成立后,迅速投入到大革命的洪流中去。积极倡导并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了著名的五卅运动,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到1927年4月,党员人数从建党初的50多人发展到近6万名。但由于当时反革命势力强大,我们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遭到惨重失败。从1927年3月到第二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就有2.6万多名,被杀害的革命群众达28万多人。党员数量从大革命高潮时的6万人急遽减少到1万多人。然而,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反击。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经受了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后,从中领悟和学习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迅速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武装斗争,很快建立了井冈山等十几个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高潮。

第二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的六大之后,中国革命运动出现复兴的局面,特别是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使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很大发展,极大地鼓舞了全党的斗志。然而,由于中共中央的领导权落到一些不懂中国国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手中,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湘江战役结束时,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左右。我们党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在这一关键时刻,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果断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经过这一考验,我们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这是我们党建国后经历的最为严重的一次挫折,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很多都曾被错误地打倒,但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动摇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许多人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正是由于有这么一大批具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不懈努力和奋斗,我们党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又一次通过对自己错误的学习,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四次是八九年政治风波。这场政治风波,又一次使我们党和国家面临重大考验。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国际政治大背景中,在“资本主义自由化”极端盛行的国内环境中,我们党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清醒的头脑,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西方敌对势力所预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并没有出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党正是在八十多年奋斗历程中经受了这些曲折和考验,以大无谓的革命精神,以优良的学习品质。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能够始终在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中不断经受考验,使党更加成熟。

三、学习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进步的法宝

上一篇:爱雪的作文下一篇:ibm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