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论文

2022-04-1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乡村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思想的解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思想的解放又可能是一个突飞的过程,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飞跃发展。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探索和走中国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促使湖北经济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思想解放的进程。

乡村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论文 篇1: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激发经济增长潜能

【摘要】本文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冲击后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将疫情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转化为产业企业创新路径、如何通过强化社会事业“补短板”去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如何通过振兴乡村经济挖掘经济增长新潜力等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了以社会事业补短板作为“刺激政策”着力点带动经济发展、将脱贫攻坚战的有效经验转化为振兴乡村经济的发展动力等政策主张。

【关键词】后抗疫时期  社会发展补短板  乡村经济振兴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2.001

引言

未来的一段发展时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冲击之后,如何认识经济形势?首先,从宏观层面和较长期的视角来看,原本存在的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国际经贸活动受到“逆全球化”思潮和政策影响、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不断累积等矛盾和问题,将更为凸显;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不确定性风险因疫情危机而被短暂掩盖但并未消除,国际间的投资贸易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国际间因应全球性疫情未能及时有效地形成协同合作关系,也意味着全球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治理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其次,从中观和中期的视角来看,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抗疫过后刺激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迅速恢复的措施实施,“以投资带动增长”的方式可能有所回头,或许也是特殊时期的必要选择,但政策部门应提前对此有所抑制约束,尤其要防范那些过剩产能和高污染产能借机复活,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回归到高质量增长的路径之上。因此,为高质量发展而确定的五大发展新理念还必须坚持且进一步深化。“十四五”时期,惟有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护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更加关联性地集成考量,才能从中谋求新的发展动力;从微观层面和短期视角来看,以适当的刺激政策,推动因疫情导致停滞半停滞的经济活动迅速恢复。通过必要的政府引导、疏导、干预使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中的断点或瓶颈尽快得以恢复顺畅;进而使最终品市场、中间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通过市场信号带动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在产业链得以修复、市场机制得以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再经由合理路径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促使市场机制尽快得以修复是第一目标,发掘增长潜力促进经济增长是第二目标。

本文仅就采取必要刺激政策促进经济运行秩序恢复,强化社会事业“补短板”并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着力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等问题展开分析。

“后抗疫时期”,将疫情带来的经济之“危”转化为新增长之“机”

2020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以及為应对疫情而采取的各种举措,对消费需求、生产、对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直接间接影响,对就业、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及其关联领域,对国际投资贸易体系的运行,对产业上下游关联以及产业结构,对企业经营活动及其正常秩序(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非必需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对库存、储备、物流、交通运输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和时序被严重打乱,甚至被破坏。

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各级政府和各层级经济主体采取积极措施迅速推动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复市,使疫情期间被打乱被破坏的经济秩序时序得以逐步恢复,使停摆的产业经济活动逐步复苏并带动关联性领域的复苏或恢复正常,使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得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使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影响尽快得以弥平,使疫情在就业收入和基本生活方面带来最大影响的群体尽快摆脱生活困境。这一新的时期,权且称之为“后抗疫时期”,其经济活动的典型特点,一是为迅速复苏因疫情带来的特殊“经济衰退”,势必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扩张政策、对特定人群实施必要的消费刺激政策;二是在抗疫期间,因应抗疫举措而形成的各种新的消费需求、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生产生活平台以及新的市场组织方式,各种新需求新方式“倒逼”出来的各种创新,为经济增长带来机遇;三是疫情蔓延和抗疫期间,也发现了医疗健康领域、社会事业领域、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特别是应急管理等领域,存在诸多的短板,需要在“后抗疫时期”,有序地完成“补短板”工作。这一“补短板”工作,既是“后抗疫期间”刺激经济回暖的重点领域,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均衡的协调发展举措。

以“刺激政策+政府精准疏导+市场机制”促进经济运行秩序尽快恢复。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导致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受到重大影响,相当比例的产业企业经济活动处于停滞半停滞的状态,其产业链、贸易链、物流运输、消费供应链,很大程度上被中断、被堵塞。由于我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抗击疫情措施,使得疫情在有限的时间内得以控制,恢复经济活动的工作迅速提上了日程。首先要对各种经济链条进行修复,而其修复需要经历较为艰难的一个过程,将各种经济链条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需要解决上下游关联产业、上下游供应企业、劳动力雇佣、资金流动性保障、市场需求和物流服务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只要其中一个断点、堵点不能恢复正常,全产业链不能联动恢复,那么其经济链条就无法顺畅运行,经济体系秩序就无法正常运转,市场经济机制也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面对这一情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一是可以发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作用,在各层面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如,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简称“新基建”),以及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需求扩张政策,出台消费需求刺激进以带动相关产业正常运转的政策,出台就业促进及基本收入保障政策,出台重要产业的支持政策,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为宽松的金融货币政策等。以较为强劲的刺激政策推动产业经济活动复苏的起步,并以刺激政策作为市场预期的良好信号带给整个经济体系各主体以复苏信心和复苏动能。二是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于区域内经济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引导、精准疏导和适度干预的作用,如,对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各种纾困举措和关键节点的推动,包括:企业税收问题、流动性资金短缺问题、劳动力雇佣问题、中间产品的供应问题、交通运输及物流服务问题。地方政府可直接对接企业解决其困难,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企业的经营困难都能够较好地得以解决的话,那么,整个产业链就可通过政府的精准疏导而得以顺畅运行。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信号,接续性地引导相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有序复苏,使得各类产业企业按照市场需求有效运行并合理增长。

发挥中国产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先行优势,稳定全球经济并带动其复苏。此次疫情先期在中国爆发,导致中国经济第一个受到重大影响,好在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抗疫措施,使得疫情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以控制,进而迅速进入复工复产复市的经济恢复阶段。而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从疫情爆发,到疫情控制,到复工复产复市,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这一客观上形成的时间差,使得中国产业企业经济活动率先恢复的先行优势已经形成。

中国经济各行各业应当充分发挥这一先行优势,一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弱化全球产业链断裂的风险,有效修复全球产业链的断点、堵点,并以中国产业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及其良好的预期,给全球经济以信心,使全球经济不至于因全球疫情蔓延而陷入不断探底的衰退之中;同时,也对全球抗疫期间必要生活品和医疗相关产品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保障。从两个方面,对全球经济起到一定的稳定预期、稳定信心作用。如同中国控制疫情的强有力措施,为全球抗疫争取时间窗口一样,也为全球经济的疫情冲击影响争取缓冲空间。二是全球产业企业在一定比例上处于停滞半停滞状态所形成的“供给空挡”,也为中国产业企业的复苏提供了一定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中国产业企业恢复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三是利用先行复苏这一时间“窗口”,尽快将疫情期间形成的新型需求产品和服务产业化,以期在全球相关领域内形成“先行创新”并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

以创新为动力,将抗疫期间形成的新型生产生活方式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抗击疫情期间,在大多数人员处于物理空间隔离、交通阻隔的状态下,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交流方式因之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倒逼”产生或发现了许多新形式的消费需求(新型产品需求、新型服务需求、新型消费满足方式、新型交易方式),也将若干产品和服务转化为了消费必需品;同时由于社会管理、社区管理方式的改变,也形成了许多新的特殊产品需求;还“倒逼”产生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或创新思路。

因此,在经济运行秩序得以恢复之后,应当尽快将抗疫期间形成的各种创新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将抗疫期间形成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构想商品化、标准化、规模化,将新型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所需的产品、服务、服务平台,进行商业化、产业化,并进一步推广扩大市场需求;(2)将抗疫期间形成的新型工作方式及其所需的配套设施、设备、平台(如远程交流、远程会议、居家办公、云上文化产业、云上教育产业等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平台),进行优化设计并使之产业化,不断改进应用场景以推广扩大市场需求;(3)将各种尚未成型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尽快使之得以实现并推广应用;(4)尽快将疫情期间探索形成的新型生产方式、經营方式,优化运用于产业经济活动之中,使之成为改进生产经营流程、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

与此同时,由于抗疫期间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现了既有经济方式中需要改进的问题,由此也将带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所以,在新的发展时期,还应适时地主动推进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1)适应医疗卫生健康相关产业的需求扩张和需求结构调整;(2)适应应急管理相关产业的需求扩张和需求结构调整,如各类储备物质的增加及其结构的变化;(3)从抗击疫情中发现的各种设施改造需求,如适应卫生健康标准提高(通风条件、人员间隔距离、人流限额等)而对建筑物通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人流密集场所都必然提出改造需求,这些改造需求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4)抗击疫情中形成的工作方式,可能使得各类人群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由刚性约束转变为弹性约束,由此可能带来因时间自由带来的消费服务需求。如,弹性工作时间带来的休闲、旅游等消费需求由特定时间段变为全时间段;(5)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新的产品、服务,必然对传统的产品、服务形成替代关系,因此,做好相关新旧产业、产能的更替,也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合理把握相关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并有效地推进,就能够从中发现并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社会事业“补短板”,协同推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之中,包含了诸多社会发展领域的目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凸显了我国社会事业领域(以医疗卫生事业为典型代表)存在诸多方面的短板或瓶颈,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我国社会治理领域(以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为典型代表)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反映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整体上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产业的高速发展相比明显存在滞后特征。因此,未来发展阶段,特别是“十四五规划”时期,应当突出强化社会事业“补短板”、强化社会事业适应中高收入发达阶段及新技术飞速发展状态与时俱进的发展。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短期内可以通过强化社会事业“补短板”作为刺激经济回暖的重要手段,中长期内可以从强化社会事业发展中寻求经济增长新动能和产业企业创新路径。

以社会事业补短板作为“刺激政策”着力点,带动关联产业和整体经济回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和产业经济活动带来巨大冲击,客观上造成了一次波及面极广、影响极大的经济危机,要想尽快使经济复苏并走上正常运行与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必须从财政、金融等各领域,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而通常的经济刺激政策,往往着眼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应对此次因疫情触发的经济刺激政策,则不仅可以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着力,还可以在“新基建”方面着力,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那就是社会事业的“补短板”。

也就是说,此次经济刺激政策的投资领域,应当将社会事业的“补短板”作为重要内容,社会事业“补短板”的专门投资,也同样能够起到投资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同样能够以投资建设带动关联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当然,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与社会事业“补短板”,也不是完全区分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也可以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能够为医疗卫生、应急管理、储备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的技术路径。

社会事业“补短板”的专门投资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各项社会事业相关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与完善,关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与完善;(2)各项社会事业相关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队伍的系统化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队伍的完善,特别是具有实战能力和实战经验的人才队伍与人力资源队伍的养成。不仅是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相关领域专业的组织管理人才与人力资源;(3)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相结合的各类社会事业系统的完善,如,应急管理系统,重要资源的储备与调配系统等。这些方面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其投资建设活动既是促进经济增長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保障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及其经济活动长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构建。

将“强化社会发展”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动能。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和完成,我国即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鉴于社会发展事业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应当将“社会发展”提升到与“国民经济发展”并重的地位,使之成为“十四五规划”更为重要的目标内容。

以往的“五年规划”,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内容,社会发展相关内容往往处于相对偏弱的地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社会发展”理应是国家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的重要目标,应更明确具体地体现在作为国家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十四五规划”等中长期规划之中。

“十四五规划”之中有关社会发展的内容,应包含以下方面:(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社会发展的内容,应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发展目标;(2)对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也应明确其基础设施地位,并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发展目标。规划中,也应像过去高度重视现代交通、能源及能源储备、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那样,去构建和完善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3)对比国际上进入中高收入发展阶段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应明确提出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新技术发展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着力弥补其滞后性的社会发展指标;(4)以往的“五年规划”,更多注重的是硬件建设指标、规模指标和发展水平指标(人均指标),较少提出具体的功能性目标、软环境目标;较多注重“产能”的形成,较少关注“产能”形成后能否顺利转化为民众福祉的条件;较多关注增量性发展,较少关注夯实基础的方面。因此,“十四五规划”中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制定,应针对上述问题加以强化和改进;(5)以往的“五年规划”,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划,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提出规划目标,对于微观层面和时序层面如何落实缺乏具体的规划目标和举措。因此,“十四五规划”中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制定,应强化微观层面的具体目标和具体的推进举措。

强化上述各方面的社会发展,并不是要弱化国民经济发展,而是要从“强化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目标中,去寻求更多的经济增长新动能和产业企业创新路径,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以决胜脱贫攻坚战为新起点,振兴乡村经济,挖掘经济增长新潜力

新的发展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是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抗疫期间和抗疫之后,更加凸显了农业和农村稳定在国家稳定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在全球疫情蔓延期间,更加凸显了保障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意义。然而,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就必须保障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惟其如此,他们才有动力去努力完成这一目标。而作为粮食等农产品必需品的消费者,在享受了粮食安全利益的同时,也理所应当为之付出合理的价格(既包括国家的合理补贴和合理收购价格,也包括消费者承担合理的购买价格)。再者,在抗疫期间,也凸显了乡村居民就近就业、适当减少人口大规模流动的重要性。而要实现增加乡村就业岗位的目标,就需要大力振兴乡村经济,否则,乡村就业无从谈起。简言之,发展乡村经济以增加乡村就业水平、促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新发展时期全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抓手。

新时期,还要使得乡村振兴带来的经济活力,成为激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动力。未来发展中,在持续推动城镇化的同时,应当更加着力于振兴乡村经济,从中挖掘出经济增长的新潜力。如,将脱贫攻坚战之中探索积累的有效经验,创新转化为振兴乡村经济的发展动力;再如,以城乡双向流动等作为着力点,为乡村经济增长寻求其发展动能。同时,抗疫期间,也显示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扩大内需方面、在传统交易方式加快转为线上交易方面、在较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中间环节、在培育新型农业人力资本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也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将脱贫攻坚战之中探索积累的有效经验,创新转化为振兴乡村经济的发展动力。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在“脱贫攻坚”目标完成之后,自然而然地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发展阶段。而农村产业发展,则是其根本所在。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使之成为振兴和发展乡村经济的牢靠基础;另一方面要从扶贫的有效方式中,创新发展出振兴乡村经济的城乡产业协同路径。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1)各种脱贫路径(产业帮扶路径、就业帮扶路径、销售帮扶路径、技能培训帮扶路径、公益岗位帮扶路径等)是否长期有效,能否相应地转化并推广为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手段;(2)贫困者的获取稳定收入的短板因素(如,农产品销售、就业机会、资金、农业风险等),是否构建了长期有效的补足机制,能否成为乡村经济发展“补短板”的有效机制;(3)通过乡村治理,与贫困相关的普遍性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遏制。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农村辍学问题、政策养懒汉问题、易地搬迁之后的后续发展能力问题、“因病、因学、因灾、因债”致贫因素的遏止问题、“政府+集体+慈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等等。这些也是阻碍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既要构建有效的治理机制,也要有效阻隔相关因素的形成;(4)农村集体经济财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能力)、农村组织的治理能力是否稳步增强,是否使大多数村民支持并受益。乡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有赖于乡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而公共品的提供又有赖于集体经济的能力;(5)各乡村是否形成了一个或多个稳定的主导产业,是否形成了一个或多个正常运转的农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村民+贫困户”等形式),并使大多数村民参与其中并受益。这些产业和产业组织的稳定性,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些产业和产业组织,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呈现出各种扶贫方式,卓有成效,如,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扶贫、订单帮扶和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企业“一对一”帮扶、集体经济组织和共享式扶贫、金融信贷和农业保险扶贫、就业扶贫和职业教育培训扶贫等。这些方式,在改变乡村产业发展理念、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乡村产业组织形式、乡村产业与城市工商业的产业关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未來阶段的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强化和优化这些帮扶方式,使之广泛推广、持续推进、持久维护,并逐步成为乡村产业经济活动的必备理念和非正式的制度,使之成为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有效路径,使得乡村产业经济活动的相关主体都能够从中寻求到利益点,以此作为预期收益的可信基础,带动乡村产业规模、乡村产业组织规模的蓬勃发展。

协同推进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促进乡村需求和乡村居民收入增长,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未来阶段农村区域的两个发展方向,二者应协同推进,而不应有所偏废。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尚不具备城镇化条件的乡村及其民众能够与城镇化同步受益。乡村社区和民众能否受益首先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如,公共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乡村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电信、环保等);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如,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城乡统筹。城镇化,不仅是为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也要让乡村居民享受到相应的社会化服务和非农化服务。在城乡公共投资一体化的目标下,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如,乡村饮用水、乡村垃圾处理、乡村生态保护等工程,乡村医疗、婴幼教育、养老等事业),既要为乡村民众带来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也要较多地使用当地劳力并为之提供长期就业岗位。

能否带动乡村消费需求增长,是能否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点。要改变乡村民众单向流向城镇的传统城镇化思维,在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制度变革下,城乡居民可自由选择居住地、自由流动,城乡双向流动应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路径之一。一些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因对于乡村生态环境、休闲式乡村活动、季节性休闲等需求,有“下乡返乡”意愿。只要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有所变革,那么“乡村庄园经济”就有其发展前途。如,外出多年的公职人员、企事业人员,退休后回乡居住,将其在大中城市的高价值房产转换为乡村相关投资,其预期效应极为可观。一大批回乡居住的人员,由此而带动各种服务需求,能够带动乡村新社区的服务产业发展,这是振兴乡村经济值得探索的一条路径。

要真正实现乡村经济振兴,还必须有效拓宽乡村居民增加收入的来源。如,乡村居民担负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共事业征地等社会责任应获得合理收益和转移支付,要通过构建与生产经营成本相适应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农民工工资包含劳动力培育成本和必要的社会保障,集体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应从被征土地增益获益等方式来实现其合理收益。这些合理收益,有其逻辑基础。对于乡村居民来说,其坚守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其价值巨大,理应得到足额的合理补偿。如果没有相应的合理收益,有什么理由让乡村居民承担坚守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如果没有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机制,那么,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质量要求如何得以实现;如果农民工工资中不包含合理的劳动力培育成本和必要的社会保障,城乡工商业如何源源不断地获得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如果集体所有土地不能让集体及承包者获得一定比例的土地增值收益,那么,土地就未能体现其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价值。所以,城乡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平等交换,彻底改变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城乡“剪刀差”,是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必要条件。

要实现乡村经济振兴,还可以通过可行的经济机制来推动。经济学理论表明:商品的“差别定价”有利于扩大需求。在可区分需求市场的情形下,实现城乡产品服务的差别定价有利于乡村消费需求和中间品需求的扩张。如,乡村电力等能源产品、乡村信息网络等服务,可以采取乡村价格低于城市价格的差别方式,必然有利于乡村民众相关产品需求的扩张,并通过中间产品成本的降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新华社,202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 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人民日报》,3月19日。

陈清,2020,《化危为机释放经济潜能》,《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

郑言,2020,《突出补短板强弱项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人民日报》,4月10日。

钟茂初,2019,《四中全会为高质量发展带来哪些制度红利》,《国家治理》周刊,第46期,第25~29页。

钟茂初,2019,《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人民政协报》,9月19日。

钟茂初,2015,《协调利益+扩大内需 助力可持续城镇化》,《中国城市报》,2月16日。

责 编/周于琬

作者:钟茂初

乡村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论文 篇2:

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促进湖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思想的解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思想的解放又可能是一个突飞的过程,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飞跃发展。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探索和走中国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促使湖北经济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思想解放的进程。特别是要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促进湖北产业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

一、解放有关湖北产业发展的思想,需要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的产业发展观

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经济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效益和水平相比,湖北经济发展就显得相对不足和落后了。这种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持续扩大。这是地处中部内陆地区的湖北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

湖北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一直试图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但是其结果并不理想。潜在的经济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相反有些优势在逐步丧失,比较优势转变为比较劣势。其重要原因在于,思想不解放或者思想解放得不够。或者说思想解放的速度、进程和深度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思想解放的速度和进程、扩大思想解放的广度、深化思想解放的深度,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形势下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由于经济的发展是以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没有产业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从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来说,没有中部产业的崛起就没有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从而就没有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而思想不解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就首先体现在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上面。这说明没有产业发展思想的解放就没有促进产业发展的合理行为。也就没有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从而也就难以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要探索和走中国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和谐发展,特别是要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有关湖北产业发展的思想,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的产业发展观。

二、科学的产业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笔者认为。科学的产业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化和深化。是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产业经济中的具体运用。它是解决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制约的重要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科学的产业发展观要以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产业经济实践为依据,而产业发展涉及产业的结构、布局、关联、组织等诸多方面,而科学的产业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的产业结构观、科学的产业布局观、科学的产业关联观和科学的产业组织观。

1、科学的产业结构观。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各产业之间的本质联系,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在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变动。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规模、效益和水平。科学的产业结构观应该建立在正确认识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的基础上。因为产业结构的状况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经济效益高低的决定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改进或者改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科学的产业结构观应该符合或者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主要有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三次产业比例变动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规律、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规律。只有正确地了解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复杂因素,把握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不断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即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科学的产业布局观。产业布局是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是企业组织、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在地域空间上的集中和分散情况,具体来说是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由于产业布局是一种具有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从产业的地区结构方面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因此,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合理的产业布局不仅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而且有利于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虽然有一系列因素如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的禀赋、市场、基础条件、产业集中度)、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地理区位等影响着产业布局的导向和形成状况以及形成布局后的调整。但是。产业布局及其调整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就是说,科学的产业布局观应该符合或者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规律、资源禀赋制约产业布局的规律、劳动地域分工影响产业布局的规律、地区生产专门化与多样化并存的规律、产业分布“分散——集中——适度分散”变化规律、产业分布地区差异性规律;而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有经济效益优先原则,全局性、长远性和遇见性原则。分工协作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布局正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产业本身。而且对整个经济建设、技术进步、环境保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和长期的影响。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产业布局失误所造成的后果就表现为:经济损失巨大。影响时间较长,地区比例结构失调,延缓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如果要进行调整也比较困难,而移地重建则使前期投资变成沉没成本而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产业布局观,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才能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才能避免产业布局不合理或者严重失误所造成的长期性、全局性的巨大经济损失或者浪费。

3、科学的产业关联观。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它是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具体表现为产品或者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和投资联系等。产业关联的实质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复杂和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所发生的这种数量比例联系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关联,如果脱离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关联关系。孤立地发展某一产业或者延伸某一产业的链条、或者片面地追求产业纵向一体化,都会使该产业难以获得顺利发展所

需要的条件。如产业集群,无论是基于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同类产业的集群还是基于产业关联所形成的不同类产业的集群。其发展都不能脱离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而产业价值链或者产业生态的形成及其变化都是以产业关联为客观基础的。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产业关联观,遵循产业关联的一般规律,按照投入产出的基本原则促进产业之间建立和形成合理的关联关系,才能避免巨大的投资损失或者浪费,才能实现产业的和谐发展,提高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整体竞争实力。

4、科学的产业组织观。产业组织不是通常所说的生产组织、企业组织,而是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如竞争和垄断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市场占有关系、资源占有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在一个区域内。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促进企业通过合理的市场行为来改善市场绩效,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或者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如果垄断程度比较高,不论这种垄断是经济性垄断还是行政性垄断。都会损害正常的市场竞争以及降低市场绩效,这对产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如果产业内的市场结构合理、企业行为合理、企业组织合理,那么有效竞争或者适度竞争将有助于产业内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有效统一。因此。科学的产业组织观应该符合或者遵循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政府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及产业规制都应该以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为前提,也就是要以科学的产业组织观来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产业发展观的实施途径

如果说在20世纪应该提倡“发展是硬道理”,那么在21世纪就应该大力提倡“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如果不顾客观经济规律或者实行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那么这样的发展是没有道理的。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就需要全面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化和具体化,也就是说,在产业经济领域要形成科学的产业发展观。并且要牢固地树立和不断地贯彻科学的产业发展观,这是探索和走中国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的基础,是促进中国产业和谐发展的条件。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新形势下,湖北经济要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来促进湖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其主要的实施途径如下:

1、以科学的产业结构观为指导来促进湖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现代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长江水运)、现代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传统农业的技术含量,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的增产增收。三是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作为工业兴省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冶金、石化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要加大装备制造业、食品业、纺织业、建筑业、建材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这些产业提升档次。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其中重点是发展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息业、现代仓储业和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和生活配套产业如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

2、以科学的产业布局观为指导来调整和优化湖北产业布局。要促进湖北产业布局合理化,需要加快全省产业布局的调整步伐。改变和调整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的“散”、“乱”状况。其中重点是大力推进“一江两线”产业经济带建设,使长江沿线和汉(口)十(堰)、荆(州)襄(樊)高速公路沿线地区成为湖北产业布局的核心地区。特别是要改变同一产业在全省布局中的不合理的“链条式”或者“串珠式”分散布局,因为它在经济上明显地不如“集群式”集中布局。如从十堰到武汉的汽车工业走廊就是十分不经济的产业布局表现。应该引导其在空间布局上逐步走向相对的集中。应以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机遇,积极引导和鼓励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的产业以及环保产业向武汉城市圈集中。将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引导乡镇企业和乡村工业向小城市和城镇集中。这样既增强了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扩大了城市的产业规模,同时又优化了城乡产业布局。

3、以科学的产业关联观为指导来提高湖北产业的竞争力。一是加快改革产业投融资体制,健全多元投资机制,按照投入产出的要求提高产业投入产出率,这是提高湖北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二是按照产业关联的规律建立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联系,加快武汉城市圈内产业融合与对接。使产业一体化成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重要动力。三是按照产业关联的原则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同时将产业关联与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四是按照产业关联的原则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湖北在将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时,应该根据产业关联和产业集群的要求来引导所承接的产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同类产业集群或者不同类产业集群的重要区域。五是按照产业关联的原则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增强城市产业的辐射功能和带动功能,以加快城市产业向农村扩散转移和渗透。鼓励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在延长和完善产业链的过程中,应该强化产业的研发能力。使湖北产业由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

4、以科学的产业组织观为指导来促进湖北产业组织合理化。一是逐步提高湖北产业的集中度,产业的适度集中有助于促进有效竞争和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统一。这需要克服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内企业的分散和无序竞争状况。为此。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的并购,在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中做大做强一批大型企业。使湖北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有更多的大型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甚至世界企业500强行列。二是将产业的开放与合作结合起来,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此,需要引导企业树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观念。进一步规范企业之间的竞争。鼓励企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三是加强政府的产业规制,其重点在于依法行政,特别是要严格贯彻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特别是要抑制过度的行政性垄断。以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

总之。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为指导来促进湖北产业和谐发展,需要不断地、尽快地、全面地、深入地解放思想。并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来不断地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将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产业崛起的重要支点。

作者:杨艳琳

乡村经济促进经济增长论文 篇3: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不断实施,乡村旅游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兴起和不断发展的乡村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乡村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新动力,乡村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出发,以我国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的意义为切入点,研究现阶段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体育旅游今后发展的策略。

1 导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乡村具有生产、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共生共存、相互促进,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为更好发展乡村,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农村开展乡村旅游活动”,随后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战略的实施进行了阶段性细致谋划,这些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视和决心。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而注入体育活动的乡村旅游能够盘活乡村活力,能够有效推动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分析和研究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探寻乡村体育旅游更好的发展前景,对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乡村体育旅游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2.1 乡村体育旅游的内涵

体育旅游,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是将旅游和体育相融合,是指人们在闲暇时以参观和观看体育活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旅游主要内容的一种新旅游形式。而乡村体育旅游,顾名思义是指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人文环境资源,在其广袤的地域空间内为旅游者提供体育民俗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生产劳动等一系列活动服务的旅游形式,使旅游者在参与活动、游览观光的过程中获得以健康、休闲和娱乐为目的的旅行。乡村体育旅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不同乡村具有不同的人文、自然环境等特色上,使参与的旅游者在运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是现代许多人热衷的科学健康的旅游方式。

2.2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的意义

2.2.1 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乡村体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体育”的复合型新兴产业,本身对游客有着更多元化的吸引力,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餐饮、住宿、交通、观光、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与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培训(主要指专业的体育活动所涉及的培训,如潜水、滑雪)等体育产业要素使游客消费增长,实现当地农民创收;另一方面,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可以吸引劳动力回流,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体育人才流入乡村,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旅游的服务和品质,吸引更多的消费转向乡村,打造乡村消费市场,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2.2.2 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发展,开展乡村体育旅游,一方面能够发掘具有乡村当地特色的体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形成本地特色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建设和宣传等,能够提升当地对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意识,使得乡村特色的体育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更多的重视。另一方面,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能够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民俗体育文化,这有利于弘扬乡村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乡村的文明建设,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宣传路径,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和繁荣。

3 现阶段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乡村体育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休闲运动、健身娱乐等精神生活。乡村地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不同的地域文化等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逐渐受到欢迎,乡村体育旅游更是将亲近自然、探寻自然、参与文体娱乐等活动融入其中,发挥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来满足城镇游客的需求。受不断增加的乡村旅游需求的影响,一些乡村地区在政策的号召下探索“旅游+体育”“旅游+体育+特色小镇”等新的共生模式,构建以旅游、体育为新拉动带的乡村经济增长方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2 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筹规划

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处在兴起阶段,一些乡村政府对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不够重视,认为在乡村地区建一些基础的体育场地、安装建设器材就能够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需求,没有真正的将体育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积极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此外,有的乡村政府虽然对体育旅游认识充分,但在设计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不足,一是鼓励一些经营者独自投资开发经营,这容易因投资者资金、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只发展以观光、采摘、体验农业为主的旅游资源,没有更多的加入传统体育、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元素;二是一些体育设施建设的适用性不大,在没有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和规划的前提下,在乡村大量修建大型高档的体育场馆,开发出的体育项目也缺乏吸引力和特色,相关的体育用品缺乏舒适度,体育文化体验上也缺乏先进性。

3.2.2 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相关配套不完善

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首先,乡村地区交通网络不发达,交通设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我国一些偏远山区,受环境的影响,道路建设落后,有的质量相对较差,而且在大多数旅游区缺乏停车场或停车场建设不正规、缺少旅游服务驿站和相应的道路指引标识等。其次,乡村地区的卫生设施不完善,现在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但是广大的乡村地区还没有相关的政策和相关的垃圾分类设施,垃圾处理能力较差,环境污染问题相对严重;一些乡村旅游地区公共厕所建设数量少,而且环境简陋,清洁人员匹配数量少,使得卫生状况不好。再次,乡村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从业人员信息应用能力不高,无法通过乡村体育旅游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乡村体育旅游进行大力宣传,为游客带来更多的便利。

3.2.3 缺乏特色创新和品牌意识

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应该依靠乡村地区的特色,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一些急功近利的开发商不愿意进行长期低回收资金的投入,从而导致乡村体育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鲜明,在内容上地区之间差异化小,没有凸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比如,近年来冬季室外滑雪旅游体验项目盛行,一些乡村地区看到利好,就纷纷效仿,建设室外滑雪场,但效益并不如预期,因为游客还是会根据地域特色选择那些更有吸引力的旅游地。此外,大部分乡村体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意识,不注重当地特色体育旅游的品牌创立和品牌宣传,而是往往会依托当地的著名景点进行附属性旅游开发,简单的加入一些体育项目,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新型的体育旅游,这样的乡村体育旅游不但没有宣传特色,而且显得杂乱无章。

3.2.4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管理制度

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涉及到许多具有专业性的体育项目,这些旅游项目地实施离不开科学的论证、整体的规划、精细的布局和专业的管理,既需要有专业体育知识和背景的人来从事服务,又需要精通旅游知识专业人才的加入,而目前我国满足条件的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缺乏,即使通过人才培训,从事乡村体育旅游行业的人才依然不多,有时人员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体育项目存在安全隐患。既懂体育知识又懂旅游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短缺势必会影响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在管理制度上,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的问题,缺少旅游部门的统一规范、管理和监督,大部分经营者属于农家自己经营,没有科学的管理,在旅游淡季商业意识差,整体的服务水平大打折扣。

4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

4.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下,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建立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加强制度方面的管理。乡村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缺乏专业的管理制度,建立乡村体育旅游管理机构,能够更好地规范和服务乡村体育旅游行业,为其发展指明道路,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其的安全监管,保障其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制定相关政策和专业的法律法规。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既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扶持带来的优惠,更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在一些适合当地发展体育旅游的项目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先发展,鼓励优势体育项目开发;还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乡村地区的企业和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中来,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为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为提高游客的乡村体育旅游体验,满足其消费需求,乡村体育旅游在发展中应加强和完善“吃、住、行、游”等相关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外,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也有赖于网络、通信设施的完善,例如在公共旅游区内实现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开发景区应用APP或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为游客及时推送重要信息,实现餐饮、住宿网上预订和退款,增加线上服务评价功能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

4.3 树立品牌意识,产品开发特色化

乡村体育文化是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的灵魂,乡村体育文化的独特性也为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活力,树立品牌意识才能打造特色的乡村体育旅游,促进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在开发过程中,首先要以乡村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为主线,高举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游客对乡村体育旅游文化的体验感,比如江浙沪一带乡村地区每年五月份的“赛龙舟”活动,能够吸引周边大量游客来观看和参与,感受乡村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其次要深入发掘乡村特色资源,创建特色乡村体育旅游村,如依托山地资源的乡村,可以发展登山、露营、森林定向等活动;依托乡村水域资源的可以发展水上游乐、游泳、划船、漂流等体育活动,没有山地和水域的乡村,可以举行当季农作物的采摘比赛、徒步比赛等多种体育活动,这些都是结合地域特征呈现旅游产品的本地特色化的鄉村体育旅游产品。

4.4 培养和吸纳专业人才

专业性人才的缺乏是阻碍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地重要因素之一,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因此想要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就要重视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一方面可以通过高校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体育旅游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实行学校、企业双导师制,构建完备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上海体育学院已经意识到旅游与体育高度融合缺乏专业性人才的窘境,新增了体育旅游专业,成为我国首所具有体育旅游专业招生资格的高校,随着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人才培养的行列。另一方面可以将当地的年轻人吸纳到培训计划中,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专业的旅游知识和体育知识,发展他们成为户外体育运动的领队,因为他们对区域周边的旅游资源、环境较为熟悉,能够更好带领游客进行户外徒步、登山、露营等,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开发出一些比较新颖和具有新引力的户外体育旅游路线。

5 结语

乡村体育旅游是新时代出现的新兴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要求下,迎来了其发展良机,利用乡村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将旅游文化和体育文化相融合,有利于乡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目前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还存在着统筹规划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品牌意识缺乏、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但是其发展潜力巨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逐渐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动力。乡村体育旅游要打破传统乡村旅游的固有模式,积极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创新自身的特色品牌,吸引与储备优秀的专业人才,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保障。

基金项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1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健康中国背景下民办高校体育旅游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课题编号:CANFZG21179)成果之一;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20年校级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广州市从化区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Ysk07)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作者:陈一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发表和撰写SCI论文下一篇:经济管理专业实验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