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学生范文

2024-05-22

进城学生范文(精选12篇)

进城学生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成都市龙泉驿区4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中随机抽取1所学校,然后从抽中的学校中,每个年级再随机抽取4~5个班,若一个年级不足4个班,则全部抽出纳入本研究。 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问卷调查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使用自编成都市龙泉驿区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表,采用学生自行填写的方式,收集小学生早餐行为和营养质量的信息。 所有问卷均由学校统一发放, 回收调查表时现场进行检查、核对。 本调查表经预实验等过程确认,内容主要包括小学生家庭情况;小学生每周 吃早餐次 数 ,不吃早餐 原因 ;早餐地点 、提供者;小学生早餐的种类;小学生对吃早餐的态度等项目。

1.2.2评价早餐营养质量的方法首先按照膳食金字塔的分类方法把食物分为蔬菜水果、谷类、肉类和奶类,如果食用了2类或者少于2类就算早餐质量差, 食用了其中3类则为早餐质量较好,如果能食用够这4类则为早餐营养充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2.1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问卷内容。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针对纳入的636名小学生共计发放成都市龙泉驿区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表636份,收回636份, 回收率为100.00%;有效问卷629份,有效回收率为98.90%。 有效问卷中,被调查对象包括男316名(50.24%), 女313名(49.76%)。

2.2 每周吃早餐次数

通过对成都市龙泉驿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629名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 ,429名 (68.20% ) 每周吃早餐5~7次,79名(12.56%)每周吃3~4次,90名 (14.31%)每周吃1~2次早餐,31名(4.93%)每天不吃早餐,男女生吃早餐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3 吃早餐地点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校门口小摊或无固定地方吃早餐者占6.52%(39名),在学校餐厅(食堂)吃早餐者占9.87%(59名),上学路上边走边吃者占8.53% (51名 ),小学生吃早餐的地点以家里为主 ,占75.08% (449名)。 男女生吃早餐地点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见表2。

2.4 不吃早餐的原因

本研究629名小学生,其中560名小学生不能每天吃早餐,其原因包括:24.8%(156名)因无足够时间吃早餐,25.1%(158名)因感觉不好吃或觉得吃早餐恶心,4.0%(25名)因不喜欢早餐的食物,10.4%(65名) 因无人准备或得不到早餐,3.5%(22名)因为父母不吃早餐,5.4%(34名)因不饿或不想吃,6.3%(40名)为了省钱(省钱玩电脑、上网或买想要的东西)而不吃早餐,9.5%(60名)为了减肥而不吃早餐。 在不吃早餐的原因中,男女生不吃早餐的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见表3。

2.5 早餐的提供者

本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早餐主要由母亲准备,占45.15%(270名),由父亲准备的占14.04%(84名), 祖父母准备占22.91%(137名),自己准备占8.37% (50名),其他人准备占9.53%(57名)。 男女生早餐准备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4。

2.6 对早餐的态度

在调查的小学生中,认为早餐不重要,可吃可不吃的占9.5%(60名);认为早餐重要,愿意了解更多关于早餐知识的占34.6%(218名);认为不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学习成绩的占55.8%(351名)。 对早餐的态度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5。

2.7 早餐营养评价

在进食早餐的598名学生中(除外31名每天不进食早餐者),早餐营养充足仅占0.5%(3名),早餐营养良好的占1.8%(11名),早餐营养差者占97.7%(584名)。 本调查小学生早餐以米、面制品为主,占64.7%(387名)。 男女生早餐食物种类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6。

3 讨论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餐应提供占全天总能量25%~30%的能量,以使整个上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得到保证,所以早餐所提供的营养素不宜由一天中其他餐次来补充,不进食早餐或早餐食用不足可引起营养素摄入和全天的能量不足。 有研究显示,吃不吃早餐和早餐营养情况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营养素摄入和生长发育,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8], 并且进食早餐可以预防其成年期体重的增加[9]。

2008年中国小学生营养调查显示 ,有3%的小学生每天不吃早餐[10]。 高宇翔等[11]调查显示,北京市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仅占68.7%。 本次调查显示,68.2%的小学生每周吃5~7次早餐,12.56% 的小学生每周吃3~4次早餐,14.31%的学生每周吃1~2次早餐,有占4.93%的学生每天不吃早餐。本次调查与全国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多数小学生的早餐是由母亲准备的,父母的早餐习惯及早餐知识决定其对早餐的重视程度和早餐的营养质量。 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其言行无时无刻不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有97.7%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学生早餐营养较差,明显高于中国2008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80%学生早餐营养较差。 本次调查的629名小学生中认为早餐不重要,可吃可不吃的占9.5%,说明有一定比例的小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够。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学生早餐营养结构不合理之处在于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 许多研究表明,早餐的食物种类能影响物质代谢,比如血糖、胰岛素和神经递质浓度,从而影响学习和认知功能[12,13,14]。 摄入的蛋白质低不但缩短了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而且血糖很快降低,不能满足血糖对大脑的供给,不能保证上午的学习。

综合分析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较多。 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时间,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压力随之加大,早晨时间紧迫,吃早餐时间经常不能保证;并且家长对孩子的控制逐渐放开,学生对是否吃早餐有高度的决定权;而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在家吃早餐,虽然有部分学生在家吃早餐,但他们中有部分是自己准备早餐,这就为小学生不坚持吃早餐创造了条件;被调查者早餐食物单调,感觉不好吃;且被调查者对早餐重要性认识不清,不吃早餐现象随之增多。

成都市龙泉驿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学生早餐行为的主要问题是早餐营养差,早餐食物结构不合理。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差、生活压力大、早餐营养知识缺乏有关。 在今后早餐营养教育中,应尽可能取得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密切配合,促进小学生及其家长对早餐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改善早餐食物结构,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深入研究小学生早餐问题及小学生早餐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龙泉驿区一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1~6年级小学生629名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收集其早餐行为信息,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68.20%的小学生每周吃早餐5~7次,早餐主要由母亲准备的比例为45.15%,主要在家里食用早餐比例为75.08%,97.7%的吃早餐者早餐营养质量较差。结论 成都市龙泉驿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且有较多不吃早餐的现象存在。

进城学生 第2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梁山县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精神,落实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三关“儿童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围绕“三关”儿童让他们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努力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三关“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学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王玉顺 副组长:耿红强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对象与主要目标(一)工作对象

关爱“三关”儿童工程实施工作的对象: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

(二)主要目标:

1.建立“三关”儿童档案;

2.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

3发放一份调查表,调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情况、父母工作情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情况。

4、开好一次座谈会,通过交流,向农民工朋友宣传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政策,介绍学校情况,了解农民工朋友在教育方面的困惑以及对学校的要求。

5导全校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学生,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助残志愿行列。

6通过活动培养残疾孩子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工作措施与办法:

1、密切关注、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2、对这三类学生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

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4、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他们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6、健全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信息。

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感情沟壑。

五、制度与方案:

1、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各

年级办公室电话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2、各班教师每周与1—2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由各班班主任及时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里的烦恼,及时对其进行解答和帮助。

4、成立心理咨询室,聘请有教育经验的老师主动接近问题学生,对其学习、生活加以关注,建立档案,有意识的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在学习习惯、道德认识、思想状况上有所提高,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5、开展关爱残疾小伙伴“五个一”活动:开一个帮助残疾小伙伴的博客;搜集讲述一个残疾儿童的故事;送给残疾小伙伴一个甜甜的生日蛋糕;做一件好事帮助残疾小伙伴解决一个生活小难题;与残疾小伙伴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6、教师在班上要大力开展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还可以举行生日party、卡拉ok、讲故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三关”儿童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五、具体要求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三关”学生工作。

2、各年级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

序进行。

3、明确职责分工。党支部、工会、政教处、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密切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三关”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三关”学生。

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利弊之我见 第3篇

关键词:进城上学;农村;两极分化;利弊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2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142

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已是当今教育的一种大趋势。近年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都希望把子女送到县城学校接受较好的基础教育,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出现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可是,当前农村学校专业教师严重缺编,不仅专业教师匮乏,在职教师的知识面也十分狭窄,影响着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再加上农村生活条件较差,留不住好教师,很多教师也不愿意留下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把孩子送到城市去读书,形成城里学校班级人数暴增,而农村学校门可罗雀,校内人数逐年下降的状况。

一、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缘由

首先,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居多,跟着隔代亲属在家里上学,这些亲属由于年龄较大,没有精力管教孩子,沟通更是谈不上,而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孩子,送进城里省心。其次,城市学校软硬件设施条件也比农村好,学生可以享受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更专业的教师上课。再次,农村办学条件差、待遇低,大学生、新教师又不愿到乡镇任教,很多教师都想办法调到城市教学,导致大量农村教师流失,然而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农村教师队伍全线告急,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下滑。

二、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利处

首先,农村学生进城上学,能合理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到重点学校,建几所高标准的学校,资源进一步的重新优化配置,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近几年以来,地方政府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却还是杯水车薪,不少乡村学校教室、宿舍变为危房,教学楼变成危楼,失去改造价值,修修补补未必节省费用。现在的农村学校班额小,却要用很多的老师教学,一旦学生进入城市后,必将节约教师资源。

其次,现在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日渐严重,小学教师大部分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育教学手段上以及运用心理学上都有一定的缺陷,无法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很难满足当今的现代教学需要。一部分农村学生转入城市上学,可以得到更专业教师的指导,享受城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多的教育机会。

三、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弊处

首先,农村学生进城上学“不仅让乡村成为文化的沙漠,而且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郭晚盛(山西省康乐幼儿园园长,曾任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多学者和教育家都一致认为,学校是一个乡村的灵魂,没有了学校,乡村就会成为文化的沙漠,就可能被寺庙占领。“乡村没有了学校,就像家庭没有了孩子。”农村学生进城后,为安全起见,家长都选择让孩子乘车上学,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花费的时间很长,早出晚归,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初中学生,逆反心理重、自尊心强,农村孩子同城里孩子相比感觉矮人一等,在经济上更不愿表现出来,无疑将负担转嫁到学生的父母身上,时间一长,学生的心理负担会更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虽然农民这几年收入不断增加,但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长,学生上学的花费在家庭开支中也越来越高。进城就读,要交住宿费、就餐费以及交通费等,开支比农村大许多,对一些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犹如雪上加霜。

其次,不便于学生管理。一旦家校联系出现漏洞,致使进城学生钻了管理的空子,有的学生因离家远,周末不回家,离开家长的管理、没有教师的约束,就随心所欲了,这为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可能。在社会上游荡,跟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接触,容易染上恶习。而城市学校学生多,居住条件、生活环境都不同,给学生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再次,学生进城上学大都是家长接送或学生乘车,从近年的情况看,事故频繁发生,给学生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感情伤害。每次上下学学生乘坐的车辆大都挤得塞不下脚,经常出现超载现象,可是就这一趟车,不坐就不能回家。交警在主要路口巡查,司机师傅想办法绕着开过去,只要到了乡间公路上,就再也看不见交警的影子,然而真正的危险来了,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安全隐患得不到排除,安全阴影一直在家长心中存在着。

最后,城市学校班额大,管理跟不上,造成许多进城的农村学生不适应,成为城里孩子的陪衬。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能管理到40人就不错了,但很多班额达六七十人,那么也就是说有近三十人成为教学陪衬,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农村上来的孩子,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再跟不上管理,便会做出些与家庭和学校要求相违背的事情来。农村学生进城上学,打破了城市学校原有的格局,造成教学设备力不从心,大量的农村学生进城上学,使大部分农村学校成了复式班,令一些困难户子女陷入了进城上不起学,村里学不好的两难境地。

四、对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几点思考

现在有很多的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学校都将面临着倒闭。有的学生从小学就被送到市里上学,借住在亲戚家中,试问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吗?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只有学校教育够吗?

农村不少学校挺漂亮的教学楼被弃用,成了空巢,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关闭,改做他用,城市学校却学生爆满,每班学生基本都在60人左右,教师根本无法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当前农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待遇没有落实到位。教师工作安心、舒心了,教师的才能与价值才能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农村学生家长的认可度自然得以提高。在文化下乡的今天,采取农村孩子进城的做法,还要进一步的实践,找到真正符合本地实际的模式。

希望政府领导认真分析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利与弊,真正做好这件关乎千家万户幸福生活的工作。

进城学生 第4篇

相对剥夺感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参照群体比较后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国外学者斯托弗、墨顿、古尔及国内学者李俊、马皑、付允等人先后对其加以阐释和研究。它是人对于自身价值期待、价值能力等所持有的态度, 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当选定比较群体后, 人往往将自我利益与比较群体横向比较, 或与“过去的我”纵向比较, 如果比较的结论是负面的话, 就容易产生自身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不一致的相对剥夺感认知。相对剥夺感并不是绝对剥夺, 而是社会比较后的相对剥夺, 它是社会比较的结果。相对剥夺感是动态发展的, 它会随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简称随迁子女) 就读职业学校的数量逐年递增。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市中职学校对随迁子女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从2010年50所中职学校招录4 200人上升到2014年64所中职学校计划招录1万人, 招生区域和专业均逐年扩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相对剥夺感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心理特征。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的差异, 与本地学生相比, 随迁子女学生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果缺乏有效的干预疏导措施, 他们可能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由此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隐患。

国内外学者, 如Hey和Lambert、Yitzhaki、付允等人均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将平均月收入作为相对剥夺感的测度指标, 研究的目标群体主要是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年群体, 如公务员、企业工人、退休职工等, 他们的人生观已成熟, 相对剥夺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容易量化测量。然而, 中职学校的随迁子女学生群体, 他们的年龄大多处于14~22岁之间, 人生三观和心理发展并不成熟, 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大, 这些特点都与社会成年群体不同。因此, 上述研究成果并不适宜直接应用到职业学校的随迁子女群体中。此外, 李宁等人仅从理论上试图对农民工子女的相对剥夺感的表现、诱发因素和疏导机制进行解释, 但缺乏系统翔实的实证研究。因此, 有必要开展实证研究, 掌握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的分布、影响因素等, 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抽样方法与工具

(一) 抽样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是中职学校的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生源学生。随迁子女学生指外省市户籍, 随父母或亲属在沪务工生活并在上海市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上海生源学生指有上海户籍、在上海参加中考并在本市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

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 中职学校选取随迁子女学生招生人数较多的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和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所有样本均来自两校在读的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生源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总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85份 (有效率85.6%) 。其中, 随迁子女学生问卷350份, 有效回收315份 (有效率90.0%) ;上海生源学生问卷发放100份, 有效回收70份 (有效率70.0%) 。

(二) 样本分布

所有调查样本中, 男生180人 (占46.8%) , 女生205人 (占53.2%) ;独生子女89人 (占23.1%) , 非独生子女296人 (占76.9%) 。学生的年龄集中分布在15~22岁区间内, 就读的专业涉及食品生物工艺、化学工艺、财会、汽车维修、机械加工与制造等多个专业。随迁子女群体中, 学生籍贯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等全国10余个省市区。安徽籍贯生源141人 (占44.8%) , 其次是江苏生源45人 (占14.3%) 和四川生源29人 (占9.2%) , 总体上与上海市中职学校生源分布吻合。

(三) 抽样工具

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借鉴《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付允设计的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 编撰了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对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及上海本地生源学生中的分布程度、影响因素等开展调查和访谈。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自编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对受访学生的籍贯、家庭成员、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月平均收入等家庭信息统计归档。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结果

(一) 随迁子女的相对剥夺感调查

对随迁子女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布和相对剥夺感对他们行为的影响等展开了针对性调查 (详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 随迁子女相对剥夺感均值为1.97 (标准差为0.938) , 总体处于“很轻”的状态。34.6%的学生明确表示没有相对剥夺感, 58.7%的学生表示存在轻微的相对剥夺感;仅有6.7%的学生主观感觉相对剥夺感较严重, 这部分学生给出的理由是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家庭环境不和睦、遭遇了不公平对待等。对所有随迁子女学生样本进行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显示, 76.2%的学生总均分在1~2.5之间, 17.5%的学生总均分在2.5~3.5之间, 6.3%的学生总均分在3.5~4.5之间, 测量结果总体正常。

关于“相对剥夺感是否会影响你对社会的看法或你的行为”做进一步调查, 结果显示, 84.1%的学生表示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有15.9%的学生表示由于相对剥夺感而对社会的看法或行为产生“困扰”。“困扰”主要指对家庭或学校的信任降低、与家长或朋友关系紧张、对社会产生负面消极看法等。但98.2%的学生表示这种“困扰”并不至于诱发他们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 学生表示这种“困扰”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2周之内可自行缓解, 仅有1.7%学生表示这种影响会持续2周以上, 但并不会产生持续半年以上的影响。因此, 调查结果表明, 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分布不广, 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较小。

(二) 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调查

一方面对学生在家庭、学校生活学习的主观感受 (如生活满意度、公平感等) 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家庭信息进行调查。

*采用反向五级计分制: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中等;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采用正向五级计分制:从无;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列举出占比前三位的数据

学生的主观感受调查

(1) 从表1可以看出, 关于“家庭收入满意度”, 85.4%的学生对家庭收入满意, 不大满意的学生占14.6%。大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满意原因的, 解释是因为家长能够满足学生的一些要求, 如手机、衣服、零用钱等,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满意度和幸福感, 这也是另一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不大满意的原因。由此可见, 学生对收入的理解, 往往与成年人对收入满意度的理解是不同的。相比之下, 学生对收入的理性认识要弱得多, 感性认识要多些, 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家长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一些实际需要。 (2) 关于“纵向满意度”, 92.4%的学生表示相比于三年前的生活, 生活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正是由于学生在家庭收入满意度和纵向满意度上表现出色, 针对“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91.7%的学生表示满意。 (3) 关于“比较群体”, 74.6%的学生会选择与自身生活圈中的亲人、同学、朋友比较, 比较的内容不只是家庭收入, 学历、容貌、手机、电脑等也会进入比较范围。 (4) 关于“公平感”, 87%的学生表示经历过不公平事件, 次数在5次之内。学生反映不公平事件大多围绕班级人事遴选、劳动分配、荣誉评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 绝大多数受访学生对家庭生活表示满意, 同时他们对公平的诉求也比较强烈, 这说明他们公民意识的觉醒。

学生家庭信息调查

本研究选为样本的进城务工家庭基本分布在上海市金山、奉贤、松江、青浦等郊区, 家庭的社会关系大多建立在同乡或亲属的关系网络上, 95.1%的家庭有稳定的社会关系网, 其中85.6%的家庭属于举家外出。家庭成员大多在4~5人, 独生子女家庭占比并不大。75.5%的受访家庭来沪就业的时间长度在三年以上, 大部分家庭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经济来源和生活圈。从表2可以看出, 随迁子女学生的家长多为40~50岁年龄段的老一代农民工, 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 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为307人, 占97.4%, 这也会限制他们就业的范围, 家长多从事制造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工作, 总体就业格局并不太好。学生家长平均月工资 (主要指家庭每月的总收入) 是2305元 (标准差2434.1) , 与全国2013度农村外出农民人均月收入2609元大致持平 (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 收入水平并不高。然而, 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子女生活的支出。调查显示, 对于子女的生活消费支出, 76.3%的随迁子女家长表示对于学生消费支出都给予得较为充足。学生家长婚姻正常的为271人, 占比86.0%;离异及其他情况的为44人, 占比14.0%。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家长具有稳定的婚姻。从调查结果来看, 虽然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总体收入并不高, 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大多数较为稳定。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 也会对人的幸福感有着积极影响, 成为有效阻挡不利因素的“避风港”, 这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 与上海生源学生群体的比较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笔者对上海生源学生做了对比研究 (详见表3) 。统计分析表明, 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生源学生群体在相对剥夺感的相关调查研究中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两群体在心理发展水平上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两群体相对剥夺感进行独立T检验, 在方差齐性的情况下, 两群体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Sig双侧=0.115>0.05) 。这说明虽然两个群体在家庭、学校环境上存在差异, 但这种差异并不足以造成他们对相对剥夺感的看法产生显著区别。

*采用反向五级计分制: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中等;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采用正向五级计分制:从无;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列举出占比前三位的数据

(四) 相对剥夺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收入的满意度 (-0.583) 和公平感 (-0.247) , 它们都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性别、年龄、籍贯、父母的学历、婚姻并未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 (详见表4) 。数据同样显示, 家庭经济收入 (0.526) 和学生需求被满足度 (0.472) 显著影响学生对家庭收入的满意度。

*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讨论

(一) 相对剥夺感模型的提出

通过对职校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实证调查, 借鉴李汉林、付允等学者的相对剥夺感模型建构理念, 笔者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数据模型 (见图1) , 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学生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途径加以总结阐释。

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显著性因素和非显著性因素。

显著性因素指在数据分析中相关性显著性的影响因素, 主要指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公平感。家庭收入满意度与学生家庭的实际收入和学生需求被满足度密切相关, 这也提示我们应关注学生的需求, 引导学生家长合理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公平感主要来自学生的主观感受, 学生感受到的公平感可能会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 但这并不能否认公平感对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影响。因为相对剥夺感也是一种主观感受, 而且公平感的大小会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同样会有公平对待的诉求, 能否享受到公平待遇, 也是影响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因素。公平理论认为, 公平感的提升最终的解决途径是来自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的提升。这也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合理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 处理班级事务要保持公平。

非显著性因素指在数据分析中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实际与相对剥夺感有关联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学生父母的学历、工作、婚姻等。它们在客观上会对人的相对剥夺感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在调查结果中相关性不显著的原因, 可能是学生并不能认识到父母的学历、婚姻状况等“隐形”因素会对家庭收入有很大影响。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直观的收入, 而受限于他们人生经历, 往往会对收入背后的重要因素缺乏深刻的认识。

相对剥夺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调节。调查进一步证明有相对剥夺感的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不高 (弱相关, -0.312) 。生活满意度会影响人的行为, 相对剥夺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生活满意度的下降, 从而导致个体行为的偏差。

(二) 相对剥夺感的干预策略

作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中介和缓冲器, 学校应在德育管理中重视相对剥夺感这一心理问题, 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公平等方面做文章, 这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

首先, 要切实有效提升随迁子女学生群体的幸福感。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 两者相互关联, 提升幸福感更具有操作性。幸福感可以传递, 周围幸福人群比例越多, 人的幸福感往往更高。调查发现:在外出务工者群体中, 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占大多数的人, 比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只占极少数或者少数的人, 幸福感得分分别高出1.61分和1.25分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 。

相对剥夺感是比较的结果, 是一种“负能量”的比较。学校应充分扮演传递幸福感正能量的角色, 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 引导学生多做正能量的比较, 多看多听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人和事,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好宣传和引导。这样, 学生的正面情绪会得到强化, 负面情绪会相应弱化。

其次, 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公平。进城务工人员存在融入本地社会的困扰, 随迁子女也在入学、医保等方面存在不公平待遇, 这些不公平都是相对剥夺感的潜在诱因。因此, 学校应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平的涵义, 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不公平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问题, 这些问题会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最终解决。

研究结论

第一, 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轻微存在, 在分布广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程度上都不大。

第二, 相对剥夺感在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中的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等具有一致性, 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总体符合该年龄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总体水平。

第三, 相对剥夺感与家庭收入满意度、公平感存在强烈的负相关, 其中, 家庭收入满意度影响最大, 其次是公平感。

核桃进城散文 第5篇

咔嚓、咔嚓、咔嚓,是一种声音咬住了另一种声音。

声音渺小,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往往被人忽视,但此刻,这种声音紧紧地抓住了我。

我回过头去,声音仍在继续。声音是从一个人手上发出来的,那个人的手上捏着一把钳子,钳子上卡着一棵核桃,声音就从他手腕的力量上传了出来,一颗颗硬邦邦的核桃被这种声音夹碎了。

我看见了核桃,一颗一颗彼此依靠,互相支撑,堆码在他的面前,等着被人挑选。躺在大街上的核桃的的确确被人忽视了,没有顾客上门的时候,他就这样用一把钳子把核桃夹碎,制造一种声音吸引来来往往的脚步。

我专注的看着他的动作,让这种熟悉的声音抓住我的目光。按理说,现在正是鲜核桃上市的`时候,大街上突然出现这么一堆堆核桃,一定会特别吸引人的眼球,但他和一堆鲜核桃淹没在人潮中,显得实在渺小。

城里人喜欢尝鲜,鲜核桃的肉,白,嫩,还散发出像青草一样绵长的幽香。小时候,核桃一成熟,挂在树枝上就被我们摘下来,去了青青的皮,敲开硬邦邦的壳,把白而嫩的核桃仁嚼得脆香香的,那种味道至今仍让人回味。吃鲜核桃,城里人往往没这口福,土产市场上的核桃,都是经过太阳风干的,桃仁失去水分后,早已变成了另一种味道。

鲜核桃上市了,核桃却不能像苹果、梨一样,把自己的鲜嫩直接挂在脸上。放在店里的和躺在大街上的,外观上没有什么两样。

鲜核桃,钓不住城里人的口味,也勾不起城里人的回味。看得出,他是从山里来的,他有吃鲜核桃的感受,他特意弄来鲜核桃想给城里人偿偿。

没人来挑选,他就用一把钳子把刚刚下树的核桃,一颗颗夹碎,让又白又鲜的核桃肉暴露出来,让水分也从钳子的嘴角往下流,让钳子与核桃之间,发出一种短暂而硬朗的声音,让这种声音,成为一种信号。

我停靠在这种声音里。在乡下,每年的核桃成熟后,母亲给我们吃核桃,就是这样用钳子咬住,咔嚓一声后,我们的嘴里就多了一股股青草的幽香。声音 一直在响,直到有人弯下腰来。

我也弯下了腰。他把一颗夹碎了的核桃塞进我的手中,让我免费尝尝。我又偿到了消失了多年的童年的味道。

核桃,是老家的特产,漫山遍野都是核桃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那么几棵。乡下人不会把这东西当宝贝,只要客人一进屋,一大堆核桃就摆上了桌。如果核桃还挂在树上,只要熟了,客人一来,也会从树上摘上一脸盆,一边用钳子夹核桃吃,一边聊发生在田边地角的事情。手里忙着,嘴里也没有闲着, 咔嚓咔嚓夹核桃的声音,在院子里特别响亮,空气中 飘散着鲜核桃奶汁的清香,很远很远都能闻到。

让鲜核桃进城,是他今年的一次创举。他相信,城里人是有眼力的,好东西不会被人错过。有人的嘴角在蠕动,他专注的盯着嘴角之上的表情。他很满意对方的表情。他总算把带着青草和乳香味的鲜核桃送到了城里人喜欢尝鲜的嘴边。他的嘴角也开始蠕动起来,鲜核桃的味道一直在诱惑着他。

进城防盗十招 第6篇

——编者

1.乘坐公共汽车(或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携带大量现金。钱物宜放置贴身衣服或内层口袋内,购车票应备好零钱,不宜拿出整钱 或临时翻找零钱。

2.随身所带东西,宜集零为整,以防顾此失彼。拥挤时购买车票可请人代递。背袋宜放置胸前,斜背时宜将拉链头朝内侧,防止割包。

3.乘车时,应主动遵守秩序,先下后上,避免因拥挤堵住车门。下车应提前交换位置,急忙下车时扒手会趁机拦阻行窃。

4.上公共汽车要注意混在下车人流中的和靠在你身后的扒手,应特别注意那种“欲上能上而不上,欲下能下而不下”的人。候车时就应注意那种刚从反向车上下来又坐回头车的人。

5.在车上,有人一手抓扶杆,另一手拿着杂志、报纸、小手帕、草帽,还有的手上搭着围巾、衣服等装模作样,并横拦在你的眼前,你应立即引起警觉。

6.对于那种眼睛四处窥测、盯住别人的口袋、频繁更换抓扶杆的两手,且车前车后来回挤动的人应予提防。

7.有人站在你座位旁斜着身体紧靠你,甚至用一只手半压住你的肩膀,手中还拿点什么正好挡住你的视线,你就要多留神。

8.当汽车急刹车或急转弯、人群往一边倾倒时,要警惕有只手借势伸进你的口袋。有人在汽车进站后毫无要下车的意思,但在车又要开动时突然离开你并急于下车,你应迅速检查自己的行装,并判断该人是误了站还是行窃得手后逃离现场。

9.遇车上有人借酒耍疯、东倒西歪时,防止是扒手伺机作案;有几个人在车上打闹嬉戏时,应提防是分散你的注意力而有人行窃;有人手持拐杖,或貌似伤残的人靠近你时,应当心被窃。对于那种故作娇姿、形态反常的女人切莫错把无情当有情,以免事后啼笑皆非。手中抱个小孩,让座不领情,搂着小孩屁股的手伸进别人的口袋的事已有多例,亦应引起注意。

10.一旦发现被扒,应做到心中有法,勇敢地抓住扒手,并取得群众和司乘人员的支持,将扒手扭送到公安机关或就近的政法部门、机关单位。发现别人被扒或遇执勤人员抓获扒手有困难时,应当大力支持协助,切忌袖手旁观。

农民进城 第7篇

其实早在1997年, 国务院就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 正式提出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城乡户口一体化进程加快, 到2006年, 已有湖北、四川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取消城乡二元的户口划分。201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 农业、非农业的户口区分加速进入倒计时。

户籍改革20年的长跑, 终于让农民“跑”进了城里。一方面, “居民”的称谓在理论上令农民不再有“贫寒”感, 但实际上白眼还是会有的, 门槛还是会有的;至少, 在一定时期内, 出身换了, 仍然难以改变农民进城的不自信。许多事还不能理所当然, 水到渠成。因此, 农民朋友要有心理准备, 坦然面对出身变了以后的一切。另一方面, 大家会问, 城里准备好了吗?据观察, 没有。“居民”标签的政策无可指责, 是好意, 是为了让农民进城更顺畅;这个标签的“二维码”有了, 但扫码后装载的程序却少得可怜。仅农民子女教育一项, 城里就表现出认识、态度等方面的差距, 甚至大有奶酪被动、蛋糕被切的感觉, 再拓展到保险、医疗等领域,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关注进城务工问题 第8篇

@中国一夫:这将是一个历史过程, 要百年调整, 决非三年五载一蹴而就。

@东莞日报:日前发布的一份外出务工人员留守父母调查报告显示, 七成多打工者要见父母一面得等半年到一年以上。让人心酸的是, 绝大多数老人从没到过孩子打工的城市。究其原因, 主要是基层打工者普遍存在假期不足、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返乡省亲较高的交通费等支出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农业学人王海波:“三农”问题的解决不管过程如何长, 当下做事时都不能顾此失彼。政府和社会的每个成员若都能设身处地把农民工的孩子想象成自己的孩子, 解决起来就不会困难。关键是要心系人民、心系未来、心怀责任、心怀公正。

@无锡老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有些地方农村没有劳动力, 而不是存在剩余劳动力, 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一些农村, 村级干部人选上找个适合年龄的都很难。现在各地方重工轻农现象非常普遍。

@张羽的小屋:现在有小城镇农民转市民的实践, 但进城务工人员的户籍问题还没有解决。实行户籍改革迫在眉睫。

@双鱼倔丫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大量农民的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成为农村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在生活上长时间得不到父爱母爱的关心,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缺少辅导和帮助, 希望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山区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

@80后女编辑:只要城里打工赚的钱比种地多, 外出务工的现象就不会消失。相关的负面问题, 只能在政策、时间等作用下, 得到改善。

@Mr__阿sun:如今, 不少农民外出务工脱贫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可能够将孩子带到身边, 提供读书机会的农民工却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农民工根本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

@第三只眼看教育:山区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口较多, 农村留守学龄儿童教育压力较大, 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存在一定差距。义务教育已经不是说说而已, 山区的孩子有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但吃饭问题和硬件设施仍然是问题。

@幸福de柯柯:仓禀实而知礼仪。家庭教育对子女影响更大, 武断点说, 很多外出务工家庭, 其后代仍是很难翻身。社会应该给予那些小孩更多的关注。

@黄河岸边上弦月:农民外出务工最关心五件事:找到工作、拿到工资、工伤大病有保险、有地方住、子女能上学。

@饥渴的夏天:我认为随着国家对农业关注程度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农业优惠政策会出台, 外出务工的农民也会逐渐减少, 而相关问题也会随着一些法律规范的逐步完善而得到解决, 但终究还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小毛驴进城记 第9篇

就这样, 小毛驴离开了小山村,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大城市。刚进城, 一间机房就出现在眼前, 小毛驴兴致冲冲地走了进去, 进门便看见了一台机器正在磨面, 小毛驴见到这庞然大物便不以为然地说道:“你这个黑不溜秋的丑八怪, 磨起面来肯定没我快。”机器听后没好气地说道:“有本领的话, 就来和我比一场。”小毛驴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机器拿出一台计时器道:“那好, 我们看谁能在十分钟内磨的面粉最多。”小毛驴表示同意并说道:“如果你输了就消失, 我输了就离开。”比赛开始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小毛驴已累得气喘吁吁, 这时他看见了机器已磨了几盆面粉, 而自己却一盆未满。于是甘拜下风的他便偷偷地溜走了。

出门后不久, 小毛驴又遇见了一辆叫布加迪威龙的名牌跑车, 正在路上慢悠悠地开着, 他又不以为然的对布加迪威龙说道:“你这个又大又长的丑八怪也配在这里跑?这里明明就是我和我马大哥的天地。”说着对布加迪威龙做了一个鄙视的动作, 布加迪威龙早就在机器那里听说了这小毛驴的傲气, 便笑嘻嘻地说道:“本事不是吹出来的, 要不咱们来比试比试?”小毛驴说:“比就比, 谁怕谁呀!比赛又开始了, 小毛驴使尽全身力气往前跑着, 他希望这次能取胜, 以雪洗前耻。可是, 刚开始跑, 他就远远地落在后面了。不服输都不行啊!于是, 小毛驴又不甘心地从旁边的小路开溜了。

“大树进城”现象探讨 第10篇

关键词:大树进城,后果,原因,对策

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美化、绿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追求生态园林城市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大树进城”等急功近利的现象。所谓“大树进城”, 主要是指那些树体高大或树龄较长的具有一定绿化观赏价值的树种, 由乡村、山区移植到城市里。这种移植方式虽有一定意义, 如绿化效果立竿见影、迅速造就城市园林环境等, 但是其弊端更是显而易见。下面就从“大树进城”造成的不良后果、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1“大树进城”现象带来的不良后果

1.1 严重破坏原生地的生态系统

那些被移走大树在原地已与周围的土壤、土壤生物、树下的植被及周遭环境中的鸟兽昆虫等形成了良好的依存关系, 且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一旦将这些优势树种大肆移走, 势必摧毁原本完整的生物群落, 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 并将逐步导致自然环境恶化, 为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埋下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讲, 挖一棵树比砍一棵树带来的破坏更大, 使生态系统得不到休养生息, 这种破坏的结果, 往往是不可逆的。

1.2 加速了珍惜树种、名木古树的濒危过程

许多城市为追求绿化效果, 提高档次和品味, 不惜花重金移植一些珍稀树种。而“桔逾淮则为枳”,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 大树移植不利于生物生长, 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况且资源有限, 肆无忌惮地大量移植, 无疑加快了珍稀树种的灭亡速度。而无故移植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 则更是一种破坏历史文物、破坏文化多样性的极其不文明的违法行为。

1.3 浪费资源, 起不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由于气候因素、移植季节、移植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在移植过程中, 大树的主根、根系和主枝树冠大多需要被切断, 形成“无头树”、“光杆树”, 根本起不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其生态功能也大大削弱[1]。这种方式于农村环境保护、于城市绿化美化都无益, 得不偿失。另外, 由于成年大树可塑性下降, 加上长途运输、“水土不服”以及管护不到位, 大树死亡率往往极高。更有甚者, 盲目地追求绿化效果, 要求大树全冠移植, 不对应截枝或截干的大树进行处理, 导致移植大树的死亡率居高不下[2]。再者, 移植后的大树即使成活, 也需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 由此势必需要精心的管护, 从而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造成资源浪费[3]。

2“大树进城”现象产生原因

2.1 部分决策者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心态浮躁, 急功近利

近年来, 随着“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新兴城市发展理念逐渐兴起, 相关政府部门对城市绿化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若要城市绿树成荫, 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一些城市为了早日建成“园林生态城市”等目标, 片面追求绿化速度和景观的观赏性, 使“大树进城”屡禁不止。这种掠夺性质的绿化方式, 无异于揠苗助长, 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 不符合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要求。反观之, 虽然“大树进城”对整个大环境造成了破坏, 却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城市这个小环境的迅速绿化和美化, 而多数市民又是“大树进城”的受益者, 因而在“大树进城”的问题上, 不少人持赞成态度。虽然2009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关于禁止大树古树移植进城的通知》, 但是依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 无论从市场需求角度, 还是从出政绩的角度, 禁止大树进城都绝非易事, 单靠行政通知很难根除这种现象。

2.2 利益驱使

“大树进城”的背后, 是市场催生出的利益链。近年来, 市场对大树古树的需求高涨, 除了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之外, 在工厂厂区、高档别墅、宾馆会所等场所, 大树古树也随处可见。多数人认为栽植大树古树是档次和品位的象征, 因而动辄投入上万乃至数十万元的资金购买。火爆的市场交易加剧了对大树的过度采挖甚至是偷盗, 不仅破坏了大树原生地的生态环境, 更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因为大多时候, 农民处于这条利益链的底层, 一株售价几万元的大树, 农民往往只能得到几千元甚至更少。“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农民获取蝇头小利的背后是农村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

3“大树进城”现象的应对措施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大树古树移植进城的通知》, 在城市绿化进程中,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合理做好规划。大力提倡苗圃地中的“大苗进城”, 反对盲目跟风的“大树进城”。对重点项目如道路拓宽、旧城改造等特殊情况, 确实需要移植大树的, 需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 报林业等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后方可移植。并要充分做好论证, 根据实际需要, 因地制宜进行采挖移植, 确保成活率。二是严厉打击非法采挖、运输大树行为, 从源头坚决遏制大树进城之风。首先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建档, 安排专人进行管护;其次对非法采挖、运输古树名木和珍贵树种等违法行为, 必须按《森林法》等有关规定, 严厉打击, 依法惩处。三是大力发展苗木基地, 保障城市绿化需要。各级政府应积极出台措施, 鼓励和支持加强城镇园林树种规划和苗圃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定向培育大规格绿化苗木[4]。这样既可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又可防止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加快城市生态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吴保伟, 张晓东.浅析大树移栽技术[J].科技信息, 2010 (32) :369.

[2]刘金涛.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大树移植技术[J].现代园艺, 2010 (11) :52-54.

[3]唐菲, 丁增成, 李春涛, 等.合肥地区大树移植和养护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32 (5) :1090-1091.

乡下猫进城记 第11篇

主人的亲戚住在一栋高楼的28层,主人抱着它进了电梯。

黑猫第一次坐电梯,“嗖”的一下,电梯迅速上升,黑猫吓得闭上了眼睛,在主人的怀里直哆嗦。

下了电梯,主人在一户人家的防盗门前站住,伸手按响了门铃。门开了,一个慈祥的老太太迎了出来,热情地招呼主人进屋。

“好漂亮的屋子啊!”黑猫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屋子,情不自禁地在心里赞叹道。黑猫看到客厅里摆放着一排漂亮的沙发,挣扎着从主人怀里跳了下来,纵身跃上沙发。

“咦,怎么这么软呢?”黑猫吓了一跳,深深地陷进了沙发里。过了好半天,它才用爪子试探着拍拍软绵绵的沙发,壮着胆子走了出来。

客厅里有一个大大的、漂亮的鱼缸,里面长着种类繁多的水草,还有氧气泵和恒温装置。两条金龙鱼在里面缓缓地游动,泳姿呈现出王者的风范,非常吸引人。黑猫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鱼,呆呆地站在鱼缸前,看了半天,也不愿意挪开半步。主人走过来,喊了它一声,它这才清醒过来——这鱼是供人观赏的,不是给自己吃的。

黑猫弓着背,伸了一个懒腰,用爪子摸了摸胡须,“喵喵”地叫了起来,好像在对主人说:“我饿了,我要吃的!”

老太太端着一碟猫粮走过来,轻轻地把它放在客厅的一角。黑猫快步跟了过去,对着新鲜的猫粮嗅了嗅。“味道不错!”黑猫心想,“谢谢啦!”黑猫高兴极了,对老太太礼貌地摆了摆爪子,迫不及待地享用美食。

吃饱了,黑猫摸了摸胡子,心想:“要是能像乡下那样,在向阳的地方晒晒太阳,那该多好啊!”

书房的门敞开着,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一股暖意涌上心头。黑猫摇着尾巴,慢慢悠悠地走进了书房。

在一张蓝色的电脑桌上,一只“老鼠” 闪着蓝光,趴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正呼呼大睡呢。

“哪儿来的老鼠,难道你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在我面前撒野!”黑猫大喊一声,一个箭步跳上书桌,猛地向“老鼠”扑了过去。

“嘿,你搞错了,我可不是老鼠!”就在黑猫张牙舞爪地扑过来时,闪着蓝光的“老鼠”醒了,大声地为自己辩解,“我是电脑上配备的鼠标。”

“你是鼠標?别狡辩了,我看你分明就是一只小老鼠。”黑猫凶狠地说。

“你这只乡下来的土猫,眼光短浅,没见过世面!”鼠标讥笑道。

“可恶的小老鼠,你敢笑话我,看我怎么收拾你!”黑猫说完,张开大嘴就要咬鼠标。

这时,鼠标身上的蓝光一闪,它面前的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头凶猛的老虎。老虎抬起头,恶狠狠地注视着黑猫,张开血盆大口,猛地大吼起来,声音震耳欲聋。

黑猫以为这只“大猫”是鼠标的援兵,吓得脊梁骨直冒凉气。黑猫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它的对手,赶紧从桌子上跳下来,一溜烟儿地逃走了。

回到客厅,惊魂未定的黑猫心脏仍在怦怦狂跳。它扭头一看,那只“大猫”并没有追过来。

第二天,黑猫和主人在客厅看电视,又见到了“大猫”。这一次,有主人在身边,黑猫不再害怕了。慢慢地,黑猫发现电视上的“大猫”和其他的凶猛动物一样,能走动,能猎杀动物,但它们只限于在屏幕上逞威风,不能走下来,对自己毫无威胁。

明白了这个道理,黑猫再也不害怕了。它又来到书房,跳上电脑桌,怒视着鼠标。

“小心啊,大老虎来了!”鼠标故伎重演,身上的蓝光一闪,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只大老虎。

“我才不怕呢!你有本事让大老虎下来呀!”黑猫把胳膊抱在胸前,轻蔑地说。

“咦,你这家伙变得聪明了!”鼠标笑着说,“你不怕大老虎,我也不怕你这只黑猫,虽然我的名字里有个鼠字,但我真的不是老鼠。”

黑猫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央求鼠标道:“既然这样,咱俩交个朋友吧!你教我用电脑咋样?”

“没想到你这个乡下来的黑猫,还很爱学习呢!”鼠标说。

“鼠标,你别这样说。乡下和城里,各有优劣,乡下有好多好玩的东西都是城里没有的。”黑猫很认真地说。

“对不起,我错了。”鼠标诚恳地说。

从那以后,黑猫给鼠标讲乡下的趣事,鼠标教黑猫电脑知识,它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从劝止农民进城说起 第12篇

即便放在当今来考量, 建国后的传统工业化进程导致的城乡发展失衡仍是一目了然, 根除数十年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强加给“三农”的沉疴顽疾仍需假以相当长的时日。2004年, 国家做出了“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反哺农村”的顶层设计, 从平等、公允角度出发, 充分体现了对历史的担当与责任。基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可以这样评判, 建国后的数十年间, 数亿农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 既禁锢了农民个人的自由自主发展, 也最终羁绊了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制度下, 人永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活跃因素、最强大动力。

比较建国初期的进城农民, 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再度兴起的农民工大潮与前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建国初期, 极度的饥馑与困顿往往成为前者进城的原动力;时隔数十年后, 在家庭联产承包已经落地生根、温饱相对有所保障的前提下, 农民再度进城, 更多的是出于增加个人收入、改善生活质量的动机。笼统概括, 前者进城基本是为了“求生存”, 后者则更多是为了“求幸福”。也正因为如此, 卷土重来的农民工大潮蕴含着难以计数的求变、突破和创新的天资与潜能, 他们推动着个人自身、家庭、乡邻乃至整个农村的进步, 更成为城市发展的不可须臾或缺的力量。今天, 我们已无从获知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或第一批进城务工并如愿成功的农民来自何时何地、其人姓甚名谁;但可以想像, 当他或他们第一次满怀喜悦地接过工资薪水时, 就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为农民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其地位简直可以媲美凤阳小岗村那十八位签下“生死状”承包土地的农民。正是源自这第一个或第一批农民工所引发的“蝴蝶效应”, 他或他们的人生际遇被亿万次重演和嬗变, 直至汇聚成中国城镇化的沧桑巨变。2008年, 来自广东佛山的农民工胡小燕走进人民大会堂, 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这应该是数十年前那位不知名的农民工先行者始料不及的。当然,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近年来政府层面对农民工的关注和扶助与日俱增, 我们亦不能忽视;但如果对农民工大潮的兴起进行追根溯源, 还是源自亦如小岗村般的极具勇气魄力的底层创造。其实, 民众的实践探索、民众的首创精神, 一直是中国30余年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力量。

5年前, 胡小燕、朱雪芹、康厚明3位农民工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时, 全国两会便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代表群体——农民工代表。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 这一数字变成了31位, 31位农民工代表走进国家最高决策殿堂, 共商国是、共谋国策。数字的变化反映了国家民主政治的进步, 同时也是农民工群体发展进步的最有力的佐证。31位代表中, 有在北京当保安、至今仍住在地下室的朱良玉, 有在餐厅打工直到升任公司工会主席的曾香桂, 他们肩负的是2.6亿农民工的期望。从被一度轻视轻慢的弱势群体, 到在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农民工已经从城乡边缘人演变为当代中国最具活力的一支力量、一个阶层。目前已经有人将农民工定位为一个与传统的工、农并列的全新的社会阶级, 无论其观点准确与否, 都足以证明农民工群体的壮大与成熟。

十八大制定了“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 城镇化、农民工成为代表们关注的两大焦点, 多次引起热议。亿万农民工的努力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同时, 农民工社会身份的顺利转换正是城镇化圆满实现的首要前提, 二者具有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 甚至更可以视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角度阐释。凭心而论, 当前农民工在城市中仍有各种挥之不去的烦恼和隐忧, 户籍、居住、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生活保障仍没有完全与城市接轨, 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如果将这些弊端的成因仅仅归结于城市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服务资源不足, 确有搪塞和敷衍之嫌。付出与回报的对等、贡献与地位的匹配, 这已经上升到普世、公正、和谐的政治高度。回顾历史, 建国初期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 农业、农村、农民已经“被亏欠”了太多。时至今日, 农民工绝不应该再度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牺牲者, 这是国家层面必须要直面的治国理政的新的重要命题。

上一篇:景观文化提升下一篇:文书档案的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