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024-05-1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精选11篇)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1篇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以下简称“随迁子女”) 的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仍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随迁子女面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变化, 与城市学生相比, 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语文接受能力较差, 学习习惯不良、书写与表达不规范等问题, 长此以往, 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叛逆等心理问题。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多忙于生计,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 加之家庭经济基础较差, 家庭教育简单粗暴等因素存在, 使得学校教育成为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 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使随迁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夯实基础知识, 提升语文接受能力,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规范书写与表达, 进而顺利完成学业。

一、突出随迁子女的主体性地位, 提高学习主动性

突出随迁子女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生动而有效的教学一定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随迁子女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山水风光等, 可以将他们的生活例子运用于课堂讨论。创设意境,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鼓励他们表达情感。拉近课本与生活的距离, 贴近他们曾有的体验, 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等课文, 就非常适合让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讲述自己家乡的风俗景象相互交流完成课程目标。发挥黑板报、墙报、班级报刊的作用, 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 发挥创造力, 展示自己的作品, 增强自信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化被动为主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提出“自然分材”教学模式【请加入参考文献】, 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随迁子女中学习兴趣浓厚、基础扎实的学生, 教师给予他们自学、探索的机会, 多参加课外活动, 拓展知识面;对学习不稳定的学生, 严格要求, 重在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帮助树立自信心, 巩固基础。此外, 合作学习模式与发现式学习模式等教学模式引入传统语文教学中, 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因材施教, 并且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评价, 积极引导, 注重细节

教师对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 且做到多元化、分层次的评价。从认知和情感方面多元化、分层次评价学生。认知要素是可以通过情感要素来提高的, 教师对学生积极努力的态度予以肯定, 促使学生认知情况的进步。例如, 对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 正确率不是百分之百, 但在学习态度如书写的工整程度、方法上有进步的, 仍可以评为优秀;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训练中关注到他们, 问题设计、训练题目分为不同的难度, 对这部分学生重点加强基础知识逐步提高能力。使他们能够参与课堂活动, 能够顺利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完成针对能力的训练。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即增强了自信心。

自信心是促进学习的良好动力, 在学习情景中获得的成就、认同越多, 持续的动力就越强, 不断刺激学习动机, 自信心也就越足。随迁子女在与老师接触时有胆怯情绪, 既希望亲近老师, 得到老师的喜欢, 但又怕老师批评和嫌弃。教师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在教学细节上留意和采取妥善的方式教育随迁子女,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上表现的更加自信和积极。

“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 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殷切期望。学校教育作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 其办学条件、管理状况、师资力量、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等各方面都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各方共同努力, 促进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广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钟海波.西学东渐及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J].唐都学刊, 2010 (1)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管理方法 第2篇

宜春第六小学校

为了落实国务院、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真正体现为最底层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巩固我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成果,根

家、省、市 有 关 文件

神,结

合我校

际,针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做出以下具体实施办法:

一、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采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

农民工子女要按照学籍管理的规定,在临时户口所在地按相对就

近的原

则,被 市 教 育 局 分 配 到 我 校 入 学,我 校 无 条 件 接 收。具 体程

序如下:

农民工子女持暂住证户口或暂时居住地证明及原籍户口(身份证)、打工单位证明及市教育局的派遣证到我校申请入学。如我校的生源紧张,我校将上报到教育局主管部门,由教育局视实际情况将其调整到相对就近的学校入学,并与学区内学生同等对待。

二、保障农民工子女接收义务教育的权利,坚持同等待遇,同等权利的原则

农民工子女有平等接收义务教育的权利,他们有与本地学生同 等的评优、评奖、入队、入团的资格;同等地参加各项校内、外活动;对 学习后进 的 学 生,学 校 和

要 同 样 给 与 尊 重,同

样 进 行 帮 助。学 校 将广泛开展“献 爱心”“结 对子”等 活 动。尊 重、关 爱 进 城 农 民 工 子 女,帮 助 他 们 客 服 自 卑 心 理,适

新 的 学习环 境,以 促 进 他 们 健 康成长。

三、加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籍管理工作

农民工子女建籍,统一管理,登记在册。坚持定期上报,底数清

晰。做

到 人 在籍

在,人 走

转;籍

随 人 走,跟

底。对 已

完 成 九 年义务教育并经考试合格的,按规定办法义务教育证书。确保所有农民工子女有学上,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因父母流动而流失。

四、对家庭特殊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实行救助制度

积极响应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号召。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相关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困难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

五、严格规范收费制度

对在我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不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

收 费 项 目。在 办 理 农 民 工子女 的 入 学、转 学 手 续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3篇

据甘肃省高考招生部门了解,2016年甘肃省高考报名当中,加大了对所有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实行双公示,残疾考生报名信息还将经残联确认。如此层层资格审查,只为确保全省考生都能公正公平高考。

2016年高考报名资格审查规定,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要严格按照甘肃省五部门联合下发的《报名工作规定》执行,其中,公安部门负责审查考生的户籍和民族成分;主管学籍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考生的学籍;民族事务部门负责考生民族成分更改的管理及审批;县级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负责审查各类考生的报名资格;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教育、公安、招生考试机构等部门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及执行政策和纪律的情况。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甘肃省高中连续三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可以在省内报名参加普通高考。那么,如何在保证随迁子女高考的同时防范高考移民7对此,甘肃省的规定是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的公示制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经审核通过后,各地要将此类考生的审查结果在考生报名地县区招生办及就读中学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对于残疾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查方面,残疾考生报名信息汇总后,由招生部门负责提供给残联,并配合残联对残疾考生进行身份确认和信息验证。

高考是人生的大事,对于高考报名时未能及时提供报名所需相关证明材料的考生,招生部门也不“绝情”,允许县区招生办根据实际情况让考生先报名,再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以免错过报名时限;对于审查过程中不能确定考生资格的,县区招生办可要求考生进一步提供规定以外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以确保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教育部:29省份形成高招改革方案

日前,教育部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中期评估报告,包括北京在内的29个省份已形成高考改革方案,预计2017年,大部分省市将正式开启高考改革之路,而备受关注的高考加分项目也缩减到35项。

目前,除上海、浙江两个试点地区外,全国29个省份均已形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2015年,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减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从2014年的95个减少到2018年的35个,减幅63%。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介绍,从总体情况看,一些原来受制于高考制度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破冰”,如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推进选课走班、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等;一些更加多样化的科学选材举措开始“破土”,如高校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提出科目要求、更多的高校招生录取探索使用综合素质档案等。

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由点到面逐步扩大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预计2016年部分省份将先行启动改革进程,2017年大部分省份将进入改革行列。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透露,与高考改革相适应,教育部将全面修订高中课程,并大力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稳步开展“选课走班”制度。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4篇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预期

本研究将利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调查问卷中的学生家长问卷及班主任访谈所获得的数据, 描述分析本次研究中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对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基本情况, 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分析问题造成的主要原因, 进而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解决其入学问题, 在政策制定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客观地收集被调查者对于当前其所在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状况的基本情况及看法, 并通过统计分析, 以期较为客观清晰地呈现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研究样本

为了全面了解甘肃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整体状况, 在87个市县区按照要求上报了汇报材料、统计数据后, 研究小组认真阅读了每个区的汇报材料, 特别是地方政策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据, 然后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分布, 确定了兰州城关区、白银区、麦积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作为本次调查的学校。在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下, 研究小组分别对313位班主任以及1263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以及问卷回收率均在允许统计分析的合理范围, 故本次样本收集的数据是有效的。

二、数据分析

相比居住在城市中的儿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入学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问题。在城市提供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处于社会底层的进城务工人员也就很难让自己的子女享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资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研究发现造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户口问题

中国城乡户口“坚冰”始于1953年, 当时为了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经济发展, 国家开始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1958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这部法律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同时也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 使城乡之间泾渭分明, 公民的迁徙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问题的根本枷锁。[1]户籍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它造成了流动人口接受教育的不平等。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关键是从社会认识上进行更新, 并从根本上改变因我国包括户籍、就业、土地、教育、福利等制度和政策而造成的等级歧视心态。在这次调查中, 有近一半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认为, 孩子在兰州上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城市户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如果没有城市户口, 必须要回户口所在地报名考试, 非常麻烦, 同时也加大了流动人口的经济负担。在对1263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调查后发现, 有604人, 即47.8%的流动人口仍然没有城市户口 (如表1所示) 。

(二) 学籍问题

学籍是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 过于频繁的流动会加大学生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在被调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8475人中, 一年级开学就报到且有学籍的为4733人, 占55.8%, 从一年级开始就借读的 (无学籍) 为2172人, 占25.6%, 中途转学籍的 (有学籍) 896人, 占10.6%, 而中途转来借读的 (无学籍) 674人, 占8.0%。由此可见, 无学籍的为2846人, 占33.6%, 有学籍的为66.4%。中途转学、中途借读的占有一定的比例。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稳定性, 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随着就业和居所的变化, 为就近入学, 其子女就读的学校也跟着改变。在这次调查的1263个家庭中, 转学1次的为243人, 占19.2%, 转学2次的为65人, 占5.1%, 转学3次以上的23人, 占1.8%。

(三) 转学途径问题

频繁转学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大的特点之一, 在访谈麦积区某小学的校长时, 她说:“有些随迁子女没有转学证, 学校也就收了, 但他们走时一般也不开转学证, 说走就走了, 流动性达到10%左右。”家长要求过高, 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在这次调查中专门对流动人口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想去的学校的做了统计, 走官方渠道的只有273人, 占21.6%, 而托熟人直接给学校交赞助费的最多, 为817人, 占64.7%。相对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甚至直接找校长交钱上学。这种方式尽管是违规的, 但还是有不少家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顺利转学 (如表2所示) 。

在对1263个家庭对“获取上学信息的途径”调查时, 有894人, 即70.8%是通过朋友介绍而得到的上学信息 (如表3所示)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宣传和动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力度应当加强。

转学的原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到大城市有多种原因, 在这次调查中列出了常见的四种原因, 让孩子留在身边便于照顾和城市教学质量高的比例最高, 分别为39.3%、37.4%, 说明流动人口非常看中所在城市的教育质量 (如表4所示) 。

本次调查专门了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对大都市的态度, 在调查的1263位家长中, 有538人, 即占42.6%的人认为都市生活很好;有519人, 即占41.1%的人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为173人, 占13.7%;认为没有农村好的只有33人, 占2.6%。为了调查家长的态度, 本次调查又问到“你喜欢都市生活吗?”回答喜欢和很喜欢的, 占到了84.0%, 而不喜欢的只占4.4% (如表5所示) 。

转学到流入地求学的年级分布。调查发现, 小学一、二、三年级转学到流入地求学的最多, 这种转学现象符合教育规律, 年级越高, 转学后越难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进度 (如表6所示) 。

(四) 择校问题

择校在城市学生中表现特别明显, 为了上一所好的小学、初中或高中, 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 动用社会的各种关系, 应该说这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这种要求是随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做调查时, 研究发现72.9%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中学, 而只有50人, 占4.0%的希望上私立学校。这次调查还发现, 只有69人, 仅占5.5%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专门修建的学校就学。很多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融入到城市孩子当中。这种趋从心理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城入学造成了一定困难 (如表7所示) 。

(五) 上学费用问题

国家从2008年秋季起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的学杂费, 但是仍有其他方面的费用需要学生家长支付。在这次调查中,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向学校的交费情况向班主任进行了询问, 发现在涉及的6016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按要求交费的为4788人, 占79.6%;只有860人, 即占14.3%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减免了他们的费用 (如表8所示) 。同时,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有93.3%的家长回答能按要求及时交费, 而始终拖欠学校各种费用的占0.1%, 在问到“学校是否减免各种费用”时, 只有2.5%的家长回答学校给他们减免了各种费用 (如表8所示) , 比班主任回答的比例低很多, 这是由于双方的视角和立场不同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里创业艰难、收入低, 这样肯定影响到他们正常支付孩子学习的各种费用。

调查还发现, 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觉得目前孩子的学费负担可以承受、没感觉或负担不重的家长比例很高, 但孩子在民办初中和民办中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则认为负担过重。有些学校对“四证”不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仍旧在收取借读费。而家长也有自己的难处, 他们也想持“四证”领孩子上学, 但是“四证”办起来很困难, 例如办理暂住证、婚育证、卫生证等都要收费。虽然独生子女不收费, 但是要到流出地办理“四证”, 来回的路费开销也很大。在研究人员访谈中, 大部分校长认为, 必须持“四证”, 否则没办法管理。

三、建议与启示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安心读书创造条件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大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并将越来越大, 各级政府必须从资金上予以保证, 政策上予以扶持, 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 建立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学籍管理机制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稳定性, 流动性大。为了就近入学, 子女也随着父母的“迁徙”而改变就读的学校。中途转学、中途借读的现象很多, 学生流动性大, 给学校的学籍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和不便。建议甘肃省教育厅按照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要求, 参照其他省如安徽省的成功经验, 尽快制定《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动向、流动态势。实行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 对基础教育阶段行政管理决策和社会服务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规范中小学校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 而且可以掌握每年新生入学报到率和注册情况, 为国家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使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工作便捷、管理高效。

(二) 加大城市公办学校校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建设

甘肃省属不发达省份, 经济发展薄弱, 兰州市是省会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对教育的投入尽管实现了“三个增长”, 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设施、教育教学设备刚刚满足需求, 但因为接受大量流动儿童, 学校校舍、教育教学设备出现短缺、紧张状况。在访谈城关区某校长时, 他谈到:“学校在城中心, 学校2001年在校生数为800名学生, 2008年在校生数为1432名学生, 在校生数大幅增加, 主要是外来人口。每个教室占53.5平方米, 现在的班额在60~63人之间, 按每班60人计算, 每名学生在教室大约只有0.9平方米的活动面积;在校生数逐年大幅激增, 使得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图书等极其紧张, 每到下课、放学时间, 值周教师必须守在楼梯口维持秩序, 一旦拥挤, 楼梯就有挤踏的可能, 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事情。”兰州市城区应尽快按照学校现有规模规划学校校舍建设, 添置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 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

(三)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 建立相关救助机制

根据国家与甘肃省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 不再收取借读费, 学校的教育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 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经费支出压力增大, 筹措办学经费的困难越来越大。政府按预算应该给学校拨付的经费也不能及时到位, 使学校经费更加紧张。七里河区某校长说:“学校经费紧张, 维持困难。国家是否考虑设助学金或给学校拨专款救助家庭贫困孩子。”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省政府建立教育专项资金, 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 其结构应考虑征地费、建设费、教材费、课桌费、电教费、教师人员经费等总和所需; (2) 在地 (市) 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 用于改善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数较多学校的办学条件, 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3) 在确保办学经费落实的前提下, 要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扶持贫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积极性。

(四) 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新建中小学

在城市化过程中, 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城市学校生源急剧膨胀, 特别是在城市住宅楼开发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其服务半径内的中小学规划建设。为此, 建议省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 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几十年的生源数, 留出学校用地, 科学布局中小学, 保证每个社区的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而且在新建学校时,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配备都应和城市中心中小学的标准一样高。同时, 必须规范开发商承担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责任的具体政策, 统一标准。

(五)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

目前, 中小学教师都愿意带“好学生”, 只是因为他们“好教”, 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 教师普遍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从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评优树模”、晋升职务和核定教学工作量方面对承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教师给予更多的照顾。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是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者对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父母以及中小学校长进行调查, 发现户口、学籍、转学途径、择校、上学费用问题是造成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5篇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

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

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4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权益均等化方向,稳妥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问题。

(二)立足基本省情,充分考虑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现状,按照既要保护陕西籍考生正当权益,又要兼顾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权益的思路,统筹兼顾,平稳过渡,和谐有序。

二、实施方案

方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随迁子女在陕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及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招生录取工作;第二部分为随迁子女在陕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后,参加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

(一)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阶段。

从2014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1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含1年),随迁子女本人持有陕西省初中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毕业初中所在县(区)报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考生可选择升入普通高中、高职5年制大专、中专或职业高中。

(二)普通高校招生階段。

从2016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随迁子女本人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参加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持有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高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区)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

2016年之前,继续执行考生本人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连续学籍及户籍均在陕满3年的规定。

此前发布的有关文件与本文件规定不符的,以本文件为准。

三、密切配合,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省招生委员会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配合,并根据方案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把方案规定的资格审查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一)教育部门要依据在陕参加中考和高考的随迁子女人数,合理调配资源,做好招生计划编制、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同时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配合,广泛宣传解读随迁子女在陕参加中考、高考政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加强中等教育阶段学籍管理,严厉打击伪造、虚挂学籍等违规造假行为,严格审查考生学籍和报考资格,有效防堵“高考移民”。

(二)发展改革部门要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提升我省城市资源承载能力。

(三)公安部门要认真落实《陕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61号),督促各级公安机关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制定详细办法,把审核外省籍来陕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是否具有稳定居住条件的任务落到实处,并提供给各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作为升学考试资格审查的依据。

(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配合招生考试部门做好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制定相关办法,准确提供外省籍来陕务工人员参保缴费情况,并提供给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作为升学考试资格审查的依据。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6篇

一、家长夜校发挥的作用

举办家长夜校, 开展家校合作, 能密切教师和家长的关系, 进而密切师生和亲子之间的关系;能使进程务工家长更好地尽到教育随迁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能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理解, 学校能更好地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

1、有助于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在城市的进城务工子女接受学校开办家长夜校, 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支撑, 实施家长夜校教育任务, 通过贴近家长、贴近实际的培训学习, 以案例为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家长更关心孩子的成长, 社会更支持教育, 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科学管理的持续发展。

2、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刚刚入学的孩子都有一个过渡阶段, 家长在其中做好沟通、互动非常重要, 学校开设夜校对家长进行培训, 就是为学校、家长搭建平台, 让家长能够有的家庭教育培训, 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希望, 家长能够通过夜校这一平台认真研讨家庭教育, 学到实用的相关知识, 让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3、有助于务工人员融入到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与其父辈相比, 最大的不同在于, 无论是其行为取向还是心理意识都已被城市化, 他们希望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更希望被城里人所接受;同时, 由于城乡之间的二元制度樊篱还没有根本拆除, 城市社会对他们的排斥依然存在, 因此, 他们无法有效融入城市社会, 而不得不漂浮于城乡社会之间。所以, 城市在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的同时, 不能忽视解决他们的文化贫困和思想困惑问题。城市接纳进城务工人员, 不仅要支持他们打工挣钱, 还要扶文、扶志, 这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成才, 让他们与他们工作生活的这座城市以及城市中的人们融为一体。

二、家长夜校存在的问题

1、社会支持力度不大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可是, 整个社会并没有充分认识的家庭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的学校所举办的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的夜校, 还处于起步阶段, 是学校个体自发的行为, 自筹经费开办家长夜校, 经费捉襟见肘;很多兄弟学校处于观望状态, 未形成举办家长夜校的良好气氛。应该看到, 虽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帮助, 但是更离不开的是家庭的教育, “家长夜校”在进城务工家长们头痛于随迁孩子的关键时期开设, 是一场雪中送炭的温暖活动, 是教育工作者们对学生、对教育的深度热爱, 同时更多的却是夜校背后学校自身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思索与细致落实, 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大力支持。

2、家长参与意愿不高

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子女只是学校的事情, 这与他们自己无关;学习是学生的专利, 自己不需要也没机会学习。这一方面是受传统的观念影响, 另一方面是农民工朋友工作时间长且比较辛苦, 无暇关注子女的学习。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环境的好坏, 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要让家长知道, 通过家长夜校, 自己学到良好的教育方法, 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劳动习惯, 这将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以此来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3、机构制度建设不全

家长夜校还处于探索前进阶段, 制度建设不健全, 办学形式单一, 内容有待完善, 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学校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尚未从传统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误区中走出来, 没有充分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未意识到要从学校实际、家庭实际、学生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长夜校教学内容, 来有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三、家长夜校提升的策略

首先, 提升意识, 多措并举。家庭教育是基础, 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三者必须协调一致, 互相配合。这其中家庭教育又起着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和举办学校必须高度重视, 同时要使家长明确, 教育好孩子既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也是应承担的责任, 要切实转变家教观念, 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使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让孩子健康成长。在教育内容方面, 家长夜校可采取文献学习、专家讲座、参观访问、听课评课、参与活动、参与教改、经验交流等形式, 向家长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 交流良好的育儿方法。

其次, 科学规划, 全面提高。在具体实施中, 建议家长夜校要每期确定一个主题, 通过来自日常生活的鲜活案例, 传授给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缺点等技巧。提醒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更是一种强烈的责任, 需要家长持之以恒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学校要充分向家长展示学校特色和发展, 展示学生的特长与进步, 使家长了解学校, 重新认识学校, 支持学校, 明确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再次, 长远规划, 建设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家长夜校发展的关键。要建设一支质量过硬、结构优化的专业队伍, 由“专家+教师+志愿者+优秀家长代表”打造师资共同体, 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的培训服务。设立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和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聘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派出所、消防队和医院等单位的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值班, 接受学生、家长咨询并开展相关辅导。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与桥梁。通过举办家长夜校, 构建家庭与学校、社会交流的和谐平台, 向学生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 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摘要:家庭教育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夜校是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家长夜校举办的必要性出发, 在阐释家长夜校在随迁子女教育中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中的问题, 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家长夜校,随迁子女教育,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7篇

一、学生现有的听说水平

1.你现在的听力水平如何?

A.能听懂老师上课说的所有英语;B.能听懂新课文录音的大意;C.考试的听力题大多数是用猜的;D.几乎听不懂英语。

2.你认为你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如何?

A.能够很好地表达;B.基本能表达,但会有语法错误;C.表达中有很多的语法错误;D.几乎不能表达。

调查数据显示:初一阶段,66%-69%的学生选择B,可见,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多处于中下水平,进行英语听说活动面临较大困难;初二上期末阶段,78.6%的学生选A,听说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4.3%的学生能听懂上课老师说的所有英语。在用英语交流时,74.1%的学生能根据对方所说作出应答,甚至有10.8%的学生可以完全用英语思维进行交流。

其次,在课堂教学方面,超过半数的学生肯定了教师的全英教学或半全英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下,12.4%的学生能够自如地使用英语完成课堂教学设计活动任务,52.2%的学生进行基本表达,但会有语法错误;超过一半的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过程当中存在畏难畏错心理。52.25%的学生受母语思维习惯的影响较大,仍无法较好地用英语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对于是否会在材料听不清、听不懂的情况下采取的策略呈现比较多元化的处理方式,数据体现趋向于均衡选择。相当部分的学生(约占10%)采取持无所谓的态度,放弃不听或随便选一个答案。此外,学生利用课外进行口语和听力练习的时间较少,45.4%的学生基本不进行或完全没有课外的英语听说练习。同时,48.3%的学生认为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对提高口语最有帮助,他们在课后基本没有这个条件。

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英语学习方法

调查发现,初一刚入学时,10%的学生不愿意在英语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多数是因为听不懂老师的英语授课内容和不会用英语表达。观察学生就如何提高他们听说能力的建议方向上,31.6%的学生认为看英语电影、动画片、电视节目对提高英语听力有帮助,可以看出学生更关注有声图像的网络资源媒体运用。同时,48.3%的学生认为提高口语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今后的听说训练中可以适当整合音频视频材料,创设真实的英语语境,增加学生的听说机会,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二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英语听说水平显著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问卷结果显示49.1%的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英语听说任务持被动完成的态度。同时,由于学生的英语听说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等导致学习效果强化缓慢,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耐心指导和帮助。

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英语学习困难问题依然严峻,要改善这种局面就要做好原因分析和学习方法配套。教师怎样通过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的有效时间更多,学生的表现欲更强,对所学的知识记忆更深刻。配合有效的教学法,如情境创设、模拟场景和听读等,将课堂变成更有趣,更精致。如:教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教师可慢慢重复多遍:“What can I do for you?”然后尝试用:“I’d like to buy some/milk/oranges/bread/eggs etc.)”回答,教师再问:“How many(much)do you like?”继续启发学生用:“I’d like to buy two bottles of milk.”(a cup of juice/some bread etc.)然后教师拿出对方想要买的东西说:“Here you are.”接着引导学生用:“Thank you.”回答。尝试几遍后,教师让学生模仿上述句型进行pair work,最后让学生模拟表演,当然表演过程中要依据示范,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学生的新句型运用能力。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研究,展现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变化和存在的弊端,也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借鉴,以便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系统的学习机制,更好地完善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城镇化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进城务工的机会大幅度提升,随迁子女可以享受到更优越的教学资源,然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学习情况令人担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出同一批学生在初中年级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提出有效的英语学习对策。

关键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初中英语,听说学习

参考文献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8篇

基于此, 笔者以嘉兴市为例, 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进行调查与分析, 以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充分利用各校学期开展期间, 走访了嘉兴市2区、当地7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公办学校、新居民管理局、教育局、当地企业与政府, 开展教育现状调研。共设计了针对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教师、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当地居民、政府五个调研对象的调研问卷, 期中5处样本采集城市共计发放调研问卷57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3份, 回收率和有效率为83%。

通过对调查样本的数据分析及访谈材料整理, 发现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存在较大问题。

一、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一方面嘉兴市政府在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上创新举措, 成立了新居民管理局, 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来保障新居民群体享有的权利, 在缓解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时, 加快了公办学校建设进度, 尽可能吸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 据统计, 公办学校班级中外地生占近1/3, 并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外来人员子女学校, 现全市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率超过了95%。另一方面, 就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权而言, 这类群体在享有教育资源公平性上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于此同时衍生而来诸多教育问题, 究其形成原因更值得深思。调研分析结果显示, 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形势不容乐观, 突出问题具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教育环境差、学习条件缺乏

家庭背景对未成年儿童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团队调研的均是小学阶段学生, 年龄段在小学6~12岁, 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不高, 其家庭教育环境并不乐观。在调研问卷中“如果给孩子购买图书, 每学期您能接受的金额是多少”, 仅20%的家长表示能接受100元以上的图书支出。在蓝天民丰学校及其周边社区走访中笔者发现这些外来务工群体多住在城乡结合部, 或近郊的工棚、集体房、廉租房, 周边文化教育设施差, 儿童学习书籍资料少, 缺乏休闲、娱乐和学习设备, 而且周边人口复杂, 居住环境不具备子女学习相适应的环境与条件。

2.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调研中发现,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内容比较单一, 不少家长过于注重孩子成绩高低、升学率, 对孩子期望很高。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91.3%的家长都较为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只有8.3%的家长关注到了孩子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另外, 83%的家长希望孩子获取大学以上学历, 而“轻松、收入高、自由”的工作期待比例占到65%, 由此可见, 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长大多一味追求子女的学习成绩, 这种学习成绩至上的价值观往往导致家长忽略子女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家庭教育的方式简单粗暴, 多数家长在对子女的教养上还是以“棍棒教育”为主, 据调查其比例占到45.92%, 能耐心教导的只占3.44%。此外, 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常常是上演“家庭暴力”的重灾区, 在受访的73个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中, 有20个孩子不同程度的经历过家暴。

3.家长家教水平低, 家教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

外来务工群体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低, 在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上往往有失理性与科学。就家长文化层次而言, 初中以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0.5%, 当子女犯了错或者学习成绩不如人意时, 多数家长在对子女的教养上还是以“棍棒教育”为主, 据调查其比例占到45.92%, 能耐心教导的只占3.44%。在调查中, 63%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 但是他们的行动却和想法却背道而驰, 而与家长深入访谈中, 87%的家长表示自己不清楚孩子的喜好、性格。他们也表示自己起早摸黑, 根本无心照顾与关心子女, 从而与子女存在一定隔阂。

4.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交流

当前, 在针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上,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尚未有效形成教育合理, 这正是当前我们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面。访谈了解, 学校与家长联系偏少, 家长也不主动与学校联系。一般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教育, 甚至拒绝学校通过家校通平台与家长的交流, 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不闻不问。有不少家长告诉我们, “我在外工作, 孩子就一人在家活动”, 从侧面反映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活动场所仅限于狭窄的小区。由此, 在相互联系、相互的教育系统中,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乏配合与协调, 导致家庭教育封闭。

二、影响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 家庭内部因素

在受访的180名家长中, 年龄在25~35岁为主占60%, 35~45岁占30%, 45岁以上则占10%。现有学历在小学、初中、中学、中专、大专各占40.5%、30%、18%、3%、2%, 无家长学历在本科生及以上, 不到5%的家长取得中专大专学历, 学历集中在小学。在受访人群中文盲率则占约6.5%, 而我国人口粗文盲率早在2010年就已经降低到了4.08%。由以上两组数据, 可得出结论:作为家长的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文化程度偏低。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 势必会影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突出表现以下四方面: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方式简单, 日常管教不到位, 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1) 教育观念落后

农民工家长教育观念表现出了极强的功利性, 更关注学习成绩, 忽视能力的发展。并且受经济能力和时间所限, 较少有家庭让孩子参加兴趣班, 对孩子才能的发展往往力不从心, 让孩子潜能失去发展的机会, 缺少创新意识培养。

(2) 教育方法简单

调查表明农民工群体对待子女教育片面强调物质强化。不会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农民工家庭教育在激发孩子发展内驱力方面表现出较多不足:过于溺爱孩子、不善于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看法、默然对待孩子的进步或好的表现、强调父母的身份与权威等。

(3) 日常管教不到位

平时疏于对孩子的管理, 给子女的学习帮助偏少。如子女不做作业、玩电子游戏、交友不善、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等问题都是农民工家庭容易忽视的。行为纠错能力不足。青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个性心理、行为习惯正在形成, 稍不注意, 孩子容易形成逃课、上网、吸烟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 家长不应简单训斥甚至打骂, 也不能过于偏爱、护短任其滋长, 农民工父母往往缺少这些应有的教育纠错能力。

(4) 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不懂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不会疏导孩子情绪。农民工父母往往缺少对孩子自信心培养的有效手段, 许多家长不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不会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相反有些家长会在孩子犯错时责怪他们, 遇到挫折时谴责他们, 不利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2. 家庭外部因素

(1) 教育环境

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短缺。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弱, 资金来源匮乏, 设备简陋, 教学质量不高, 这些都限制了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民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 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教师水平低, 教育方式不当。个别教育者自我要求不严, 言行不慎, 教育方法不当, 对学生不尊重、不信任、不能一视同仁, 有的甚至对学生讽刺挖苦, 变相体罚等等, 这是教师的“师德问题”, 这也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走访的过程中, 有老师这样讲到“我们学校也有出现体罚的事件, 虽然说老师也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但其实这也是师德问题”。

教学资源差距大。特别显现在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 甚至是纯民工子性质的学校, 集中表现为教学硬件设施简陋, 文化建设紧张、资源短缺, 校园安全建设不到位。

(2) 社会环境

以上原因均成为制约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之类的重要因素, 但城乡二元结构是产生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他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 农民工家庭虽然已经流入城市, 但在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方面不能与城市市民享有同等待遇, 农民工家庭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随迁子女由于户籍限制并不能真正公平地享受当地的教育资源, 加大了心理落差, 也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三、改进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思考

1. 家长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尽可能地转变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掌握科学家教方法, 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应认识并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断加强学系, 主动参加培训, 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应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及时与学校、老师进行联系, 掌握孩子成长情况。

2. 学校应创设一定的条件帮助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应积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学校定期开家长会, 教师经常性家访, 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应建立家校合作制度, 定期与家长沟通, 汇报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 搭建一个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最后, 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 随时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3. 社会应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设施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以提高进城农民工家庭教育质量。建立儿童少年机构, 定期开展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搭建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帮护体系, 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4. 政府应加大投资, 运用大众传媒和法律手段促进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完善法律法规, 将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纳入法制轨道。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建立进城农民工基本社会服务制度体系, 保障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权益。加大民工聚居区环境整治, 支持建立社区图书馆活动室, 积极组织随迁子女参加活动。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是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 也是社会改革浪潮推动下的必然产物, 我们看到嘉兴市政府在应对外来务工群体上作出了良好榜样, 但仍有待优化改进, 而不断改善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 需着力保障新居民子女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 呵护新居民子女的心理健康, 更需要对政府在社会保障、就业、就学、就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予以更新, 使每一个城市中的新居民都能更安心的在当地长远生活及发展, 让新居民不断地市民化。

参考文献

[1]沈年耀:《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 2007年8月.

[2]俞淑平:《关注“流动花朵”——浅谈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宁夏教育》, 2005年9月.

[3]田飞、刘志佳:《城市“流动花朵”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8年08月.

[4]韦巧群:《外来民工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年第一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9篇

关键词:进城务工,随迁幼儿,发展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伴随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 部分农民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 宿迁于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地级市, 辖四县一区 (即泗阳县、泗洪县、沭阳县、宿豫县、宿城区) , 十几年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已经从昔日贫穷落后的苏北小城逐步发展为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市。 在十几年的城镇化的建设中, 涌入了大批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 当年这些务工人员基本上在城市扎根落户。 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不惜花费代价将孩子送进优质幼儿园就读。 我园位于城市中心, 具有60多年的悠久历史, 是江苏省首批示范性幼儿园, 因此每年都会接收大批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入学。 由于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及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等问题影响, 随之而来的家园之间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矛盾日益激化。

目前绝大多数一线幼教工作者还没有关注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中的学前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殊性, 在家园互动方面基本都是针对幼儿园自然状态开展各类研究, 对他们开展的是与城市儿童完全一样的教育。 通过课题《家园互动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幼儿的发展研究》, 探索运用有效家园互动策略, 优化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家园协同教育模式, 实现快捷有效的家园互动, 形成教育合力,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研究中,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 丰富教师教育智慧, 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实施有序、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 推动幼儿园的发展。

二、研究的过程

(一) 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 明确课题研究的实质。

通过查阅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 使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明确、更科学。 了解进城务工家庭的学前儿童现状, 明确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充实并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理论。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理论专著, 了解其核心概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方向, 以及如何用这些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课题实践。 子课题负责人定期把理论学习文章传送到幼儿园共享平台供大家学习, 成员们也从幼儿园订阅的杂志、 期刊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摘录, 学期结束进行集中展示和交流, 效果明显。

我们定期邀请市内幼教专家来园具体指导课题工作, 明确课题进展方向, 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惑。 同时分批选送课题组成员走出去, 通过外出学习观摩获得理论指导, 提高自身认识。 围绕课题开展专题研讨、二次培训等专项活动, 让大家相互交流碰撞, 彼此学习借鉴。 目前, 课题组成员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行动扎实, 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 通过实践与研究, 探索运用有效家园互动策略, 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家园协同教育模式, 实现快捷有效的家园互动。

通过座谈调查, 召开座谈会, 走访一线幼儿教师和部分进城务工家庭, 了解教师和进城务工家庭对开展家园互动的态度, 征询家园互动的方法和组织, 讨论影响幼儿园和进城务工家庭家园活动开展的因素, 以及在研究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初步了解进城务工随迁幼儿家庭教育现状, 同时提出相应的家园互动初步措施, 撰写调研报告《进城务工随迁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幼儿开展研究活动, 为更好地完善家园互动方式、方法提供案例。 通过行动研究, 开展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幼儿的家园互动实践运用, 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充实、修正。 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将幼儿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 使研究同教育实践的具体行动紧密相连。 在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幼儿的家园互动活动中, 我们充分利用 “家教博客”, 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园学习、生活情况, 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等。 利用家长们的休息时间, 在班级开展“家长工作坊”活动, 创造和优秀的家长近距离的交流、分享的机会。结合春、秋两季的季节特征, 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 开展亲子远足,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利用元宵节、三八节、重阳节等民俗节日, 邀请家长进班庆祝, 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 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等等。

(三) 优化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促进家园互动, 形成教育合力,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首先, 完善制度, 加强家园互动,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 幼儿园预先告知有关本园宗旨、服务项目、活动开展的程序等教育规范、制度规范, 使其理解并共同执行、配合教育。 针对每年9月份入园新生, 幼儿园举行新生亲子游园活动及新学期家长见面会, 让新生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产生信任感, 同时学习一些针对不同类型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策略、了解幼儿园的一些规章制度。 组织教师讨论“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 在开学前三天, 教师拍摄幼儿在园活动情况, 同时打印粘贴在走廊里, 让家长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

其次, 开通幼儿园网站、班级博客及QQ讨论群, 定期将孩子们在园活动的视频及照片上传;每个班级门口开设《家园共育》栏, 张贴幼儿在园活动的内容及科学育儿观, 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倡导科学的教育方式。

再次, 幼儿园定期举行家园互动的活动, 比如家长进课堂、家长开放周、家长志愿者、亲子健康周、绘本阅读节、毕业典礼等, 邀请家长来园参加亲子互动。 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伙食委员会, 作为代表走进厨房、观看教师集体备课等。 针对幼儿园的办园特色———绘本阅读, 我们结合世界读书日, 连续举行二届阅读节活动。 在阅读节里有孩子们喜爱的“故事大王评比”、“大型图书漂流”、“童话剧表演”、“自制小书评比”等活动, 有家长参与的“亲子阅读沙龙”、“故事妈妈进课堂”、“亲子绘本表演”等活动, 我们将图书放在特制的书包中漂流到孩子们的家里。 通过阅读节系列活动, 营造书香校园, 让书香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伴随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让家长们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 了解幼儿园如何开展保教活动, 感受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艰辛, 和教师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 更好地促进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开展。

三、研究的成果

(一) 构建了 《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 》实施框架。

依据课程编制原理和本课程的特点, 我们在建立教育目标体系、评价体系、活动内容设置、组合模式, 组织体系、教育原则、方法的探讨, 教学案例的组编等方面开展研究, 初步构建了《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实施框架。

(二) 整合了 《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 》目标体系。

活动目标是指活动实施所期望实现的教育目标, 它是活动设计编制的依据和实施的归宿。 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五大领域内容为准绳, 融合本土教育资源, 依托省编综合活动课程内容, 根据相关领域中幼儿发展的特点与学习方式, 通过对家园互动教育资源的探讨, 使幼儿获得有联系的新经验,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我们确立的活动目标体系内容包括:总目标、主题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主题教育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三) 汇编出版了书籍———《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

(四) 初步建立了合作共育的五项操作原则。

在确立活动目标、内容的同时, 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我们建立了活动实施基本原则。

1.目的同一性

家庭与幼儿园是不同的社会组织, 在社会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 但在家园互动中他们具有明确、共同的目的性。 儿童是家园互动的纽带, 是家园互动的中心, 也是家园互动的最终目的, 没有儿童的存在, 幼儿园与家庭的角色就无从体现, 也根本谈不上二者之间的合作。

2.地位平等性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关系, 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 它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 幼儿园在家园互动应发挥主导作用, 对家庭有指导义务, 同时,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作基础。 幼儿园与家庭理所当然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他们之间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具有平等性的特征, 幼儿园与家庭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3.形式互动性

家园互动的本质具有互动性。 互动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互动中的双方总是基于对方的行为作出自己的反应。 从儿童的发展说, 家庭与幼儿园都是他们成长经历中的重要者, 二者的影响是同等重要而又缺一不可的。 一方面, 幼儿园的行为对家庭产生一定的指导影响, 家长往往依据幼儿园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另一方面,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同样会对幼儿园产生一定作用, 构成幼儿园与家庭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家园互动就是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不断的相互影响和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中动态发展的。 因此, 在家园互动的过程中, 要认识到双方互动的重要性, 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实现实质上的双向互动, 双方才可能进一步交流与沟通, 才能在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互动过程中达到合作的目的。

4.理解沟通性

幼儿园与家庭在合作中应是平等互信的, 作为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主体, 他们在教育思想、知识背景、教养方式、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 为了达到共同的合作目的, 不仅要相互承认其主体性, 而且必须进行充分沟通, 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 只有当二者在互相沟通、彼此交流、互相尊重的态度上, 才有可能实现家园互动的真正目标。

5.教育系统性

家园互动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综合系统工程, 不仅仅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交往互动过程的延伸。 家园互动必须有相应的机构设置作保证, 由设计严密的计划体现, 由灵活多样的形式展开。 因此, 家园互动应注意活动计划与开展的系统综合性。 它既是国际化教育观念的体现, 又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动力。

(五) 收获了四种有效的家园互动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园互动氛围

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 通过不同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 通过问卷形式了解他们对家园互动的态度和想法。 在家园互动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且要关注孩子全方位的成长;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执行者, 而且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能力在不断增强, 专业化水准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 教师与教师要相互合作, 共同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形成一个教育团队。 教师还要根据家庭的不同特点, 家长所受教育层次的不同, 对家长们进行相应教育指导。 因此, 教师在服务模式中, 一方面是指导家长, 另一方面是与家长共同成长。

2.强化日常渗透性的家园互动

家庭和幼儿园构成幼儿的两个基本对等的生活世界。 它们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并非仅仅作用于各自的时段, 两种教育其实是共时的, 它们之间应相互渗透。 家园互动合作并非一些活动和事项的统称, 而是幼儿园在开展的各项工作时就应该有家长立场。 家园互动作为一种理念和态度, 自然是渗透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的, 而非独立存在、自成一套。

3.构建互动生成性的家园互动

家园互动对于双方来说, 既是展现自己的舞台, 又是走近对方的途径。良好的家园合作互动应是双方坦诚公布, 幼儿园不仅要有态度的开放, 而且要促成过程的开放。因此, 幼儿教师在家园互动中要扮演一个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理解、重组、转发能力的参与者角色, 向家长们提供激发思考的素材, 能力较强的家长将自己的感悟拿出来, 引发更多人的思考。教师在整个连锁反应中, 起到的是最初那个反应催化剂的作用。

4.建设网络式的家园互动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依托网络开展交流, 使网络变成联结家庭与幼儿园的桥梁, 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家校联系中普遍存在的幼儿园向家庭单方传递信息的状况。而且在交流时间上比较灵活, 可以在双休日、晚上, 随时保持联系。幼儿园可以建立校园网站, 或在QQ里面建立群聊等方式, 向家长通报幼儿园近期开展的各项活动;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博客、聊天角、讨论区, 采用网上发帖子, 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反馈幼儿在园外的情况, 互相交流, 互相补充, 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信息。

(六) 研究促进了教师与幼儿的双向成长。

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 发展了幼儿, 提高了教师, 收到了教育促进幼儿发展、促进教师专业不断提高的研究成效。

1.幼儿入园综篇合主素题质目标发主展题计良划好与案例主题反思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该研究以《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及《纲要》的要求为依据, 以江苏省编教材为依托, 着眼于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性。因此, 我们对幼儿从生活、学习习惯;品德、生活自理能力;民俗节日的了解及参与度等方面的发展作效果评价, 在课程实施的前期与后期, 随机抽取了30名幼儿, 从多个方面进行测查, 并列表分析部分典型项目如下:

表中数据显示, 我们的教育效果显著。幼儿对民俗节日的认知, 对周围生活环境的敏感、热爱与参与,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行为习惯, 幼儿的道德品质、亲社会行为等较实验前有大幅度提高。

2.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成长

围绕课题撰写的相关论文先后获得了江苏省、 宿迁市优秀论文评比一、二等奖。 通过实践与研究, 探索运用有效家园互动策略, 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家园协同教育模式, 实现快捷有效的家园互动, 逐渐形成并出版书稿《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 同时培养了一批愿、想、敢、做的幼儿, 他们在各类活动中能够大胆展现自己, 极大地缩小了城乡幼儿之间的差距。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 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如何把科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研究中还存在一定差距; 幼儿跟踪个案收集的有效性方面还存在许多困惑; 课题实践研究后的反思总结的深度不够; 家长参与活动的有效性及评价措施有待整合, 等等。

(二) 改进措施。

家园互动活动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库, 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 需要大家共同创造和分享。 教师要进行理论学习分享活动, 还要进行理论指导实践的经验交流活动;课题实践中的问题或者困惑要进行专题研讨, 发挥众人智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个案跟踪的展示交流活动, 分享个人智慧, 提高集体研究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6) :56-57.

[2]李生兰.家庭幼儿教育误区及矫正[J].家庭教育, 2003, 12:9-11.

[3]赵阳.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 2008, 11:252.

[4]田金鹭.网络在家园协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09.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10篇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良好习惯 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务工人员,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家庭为单位定居城市的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城市的学校中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情况。这些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习惯方面与城市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随意性行为较多,语言行为、卫生习惯较差,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又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当然,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生活节约、自立能力较强,多数学生热爱劳动,能吃苦耐劳,不娇气等,这些都值得城市的学生学习。学校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课题。我认为,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肯定激励,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摸清情况,区别对待,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更多的关爱,课堂上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并激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优点及独特性,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敢于展示自我、欣赏自我。同时用真诚的爱来引导感化他们,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还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优点和不足,这样有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生生结对,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采用结对子,一帮一的形式让城市学生带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齐头并进,实行“城”“乡”结对子活动,可以利用同桌的优势,让城市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交流、多沟通,潜移默化,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创设和谐的育人班级环境,教室的黑板报要定期更换,更换的主题要围绕本课题的内容而定,使学生一进到教室就明确要养成怎样的良好习惯。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自觉加强个性修养的自主意识,凡事多一点宽容、忍让,相互之间多一份鼓励和支持,少一些指责和误会。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共同生活在班集体中,体验班级和学校的温暖。另外学校要营造友爱、宽松、和谐的校园支持系统,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美发展,进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全校教师联动,全面正确引导

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作用,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同伴关系、家庭背景等情况,给他们配备专门的导师,从学习上辅导、行为上引导、生活上指导,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温情。同时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经常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因材施教

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档案,进行个案研究,随时记录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在实践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对一些存在比较严重的行为偏差现象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根据他们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与家长做好沟通和配合工作,与家长一起制定学生的教育方案,达到教育的一致性,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矫正他们的“行为偏差”,巩固他们的良好行为。建立贴近学生的德育目标,把《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守则》进一步细化,选择以养成教育作为立足点,在实施中要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使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五、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培养责任

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职业不稳定,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学生受着父辈一些比较落后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缺乏有效管教,他们的行为很容易产生偏差。我们要通过构建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形成合力。建立家访联系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举办家长学校,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让他们重视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及行为习惯的需求,通过召开家长会,设立家长开放日等方式,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生在课堂及学校的实际状况,与教师主动沟通研究教育方法,形成合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不能单靠学校一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学校是争取社会力量支援的协调者、沟通者,要善于发现有利资源,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把握良机。如城关区教育局举办的社区少年宫,采取因地制宜、自愿参加、特色发展和公益性的原则,在学生尤其是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点,学生均可自愿免费参加“社区少年宫”的各项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校外时间既得到一定安全防护,又享受到丰富的课余生活,这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是一大福音。

参考文献:

[1]梅晓艳.浅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2(8).

[2]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教育科研论坛,2009.

浅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第11篇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勤劳、朴实、善良,但受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想表现方面,农村孩子刚进入城市,繁杂的社会环境使他们感到很新奇,再加上其家长对子女多采取“物质加放任”的管教方式,使得孩子形成金钱万能的思想,因为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导致了孩子价值观念错位,缺乏责任感,利己思想严重;二是心理健康方面,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他们情感不稳定,有的在学校里不受管教,人际关系紧张,待人冷漠,缺乏集体荣誉感;三是行为习惯方面,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劳动观念淡漠,自控能力差,有迟到、早退或旷课的现象;四是学习成绩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当中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反应迟钝,缺乏自信心,学习成绩偏低。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1.市民的排 斥与偏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经常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不公平对待,这让他们在学习和交往中感受到被歧视,致使自我评价偏低。

2.家庭教育有缺 失。一是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去指导、督促和管理孩子的学习, 对孩子教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落后的教育观念对其子女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二是家庭教育环境差。学习环境不容乐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三是家庭教育方式简单。多数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打骂孩子是普遍现象。

3.学校教育存有不 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低下,所以他们就成了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长期这样下去,这些孩子在老师面前就不敢表现自己,自信心缺失,产生胆怯、害怕、自卑的心理。

4.进城务工 人员子女 自身能力不 高。由于家庭环境因素养成的不良习惯,导致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学校学习后,在班级活动中缺乏上进心,无合作意识,不愿意接受纪律的约束。在学习上则表现出无计划,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在科技发明制作等活动中则更是望而却步。

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引进社区帮 扶 ,优化生活环境 。社区应建立农民工帮扶机制,对农民工租住的房屋周边开设的网吧、歌舞厅、麻将室等进行管理和协调,消除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消极文化,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社区和学校配合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如建立“亲子”俱乐部 ,组织书法、手工类兴趣活动 ,或整治社区环境卫生等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交流、放松、减轻心理压力的平台,并在活动中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帮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2.改善家教 方式 ,提高教育实 效。家长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意识;其次,家长还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更多地聆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和尊重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应尽力替孩子想办法,出主意,寻求解决办法的途径。最后还要经常性地与学校联系, 家校合力,信息畅通,促使家庭教育系统化、科学化。

3.转变育人观 念 ,促进健康发 展。学校首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激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增强自信心。其次我们可以利用主题班队会开展“自尊”“自爱”“自立”的活动 ,教师应转变育人观念 ,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正视现实,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我们还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社会实践课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把内心的胆怯、害怕、自卑慢慢转化为勇敢、上进等心理品质。最后还要开展心理辅导,健全学生人格。

上一篇:科教信息下一篇:平板静载荷试验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