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和目的范文

2024-05-23

内容和目的范文(精选12篇)

内容和目的 第1篇

其实, 这不仅仅是一个新教师老教师的问题, 而是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问题。不管前面所说的新教师还是老教师, 他们的眼中只有考试和自己, 没有《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和学生。这是一种典型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新教师感觉教学内容太少、太简单, 那是因为他们站在自己的文化素养基础之上, 从应试的角度, 用自己成人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内容。老教师觉得教学内容越教越多、越教越复杂, 也是因为他们站在应试的角度, 用自己成人的学养和思维来灌输和展示自己对教材的解读, 觉得讲得越多考试越保险, 讲得越深越独特, 越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

他们关注的中心是教材而非《课标》, 他们所指向的目标是应试而非学生发展, 他们所站立的角度是成人而非学生。

教材并不是教学内容, 它只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其本质是语文课程得以实施的一种物质载体。考试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它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的一种方式, 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课堂也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 它只是学生自我学习和互助学习的一个特殊空间, 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需求,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没有了学生, 它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 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其实要真正厘清这个问题, 首先要弄清“为什么教”和“为谁教”的问题。

任何教学活动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对象, 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课标》里讲得非常清楚:“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只有牢记语文教学的目的, 才会跳出“教教材”的桎梏, 学会站在《课标》的角度, 根据具体的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现状, 从教材中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让教材为我所用。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什么?是学生。就学生而言, 他们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往往和成人不一样。许多在成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是匪夷所思;许多在我们成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 对于他们而言却被认为本就应该是这样, 他们的思维是一种儿童思维, 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儿童世界。教师妄图用成人的思维和经验去“想当然”, 根本行不通。

语文教学要落实课程目标, 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就要同时兼任两种角色。一种是学生的角色, 教师要进入儿童的世界, 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 用学生的思维去尝试学习, 去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 去设计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这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首先要变成小孩子, 然后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另一种是教师的角色, 教师要着眼于《课标》的落实, 要以广博的知识和经验, 给学生以帮助;以仁者和长者的智慧, 给学生以指引;以学习互助的方式, 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以粉丝球迷的激情, 给学生以评价和鼓励。

也就是说, 只有明确了教学的目的和对象, 我们才不会自以为是, 不会买椟还珠, 不会有那么多的“放不下”和“舍不得”。

明确市调的目的和内容文档 第2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产品是知己,分析对手是知彼。所以,在了解自身产品的有关信息之后,我们还要对竞争对手作详细的分析。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在售楼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市场调研来获取竞争楼盘的情报的。

明确市调的目的与内容

市场调研贯穿于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经营的全过程。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目的,市场调研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比如,购地前,主要侧重于地段价值的分析;配合产品规划设计工作进行的市场调研,主要是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特征,挖掘市场的空白点;配合广告策略进行的市场调研,主要是研究消费者的购房心理和竞争对手的广告策略;

一、目的市调主要是针对竞争楼盘(竞争对手)进行的。之所以要求售楼人员对竞争楼盘做市调,主要是为了让售楼人员详细了解竞争楼盘的情况,分析它们的优点,找出它们的弱点,从而在销售洽谈中占据有利位置。此外,对竞争楼盘的市调,还可以帮助售楼人员学习其他楼盘销售人员的一些销售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销售水平。

二、内容

在做竞争楼盘的市调时我们首先要对区域市场的整体楼盘概况有所了解,如区域市场内有多少个楼盘、分别是什么样的楼盘、其位置分布情况、各个楼盘的产品概况和价格情况等基本内容。然后,我们要从区域市场内找出重点,可类比项目进行更详尽的市调分析。重点项目是指在区域房地产市场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某个或某些项目,如同等区域的楼盘,同样都是住宅、都是一样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品质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个卖的相当好,这就是区域产品应该着力分析的地方。可类比项目,是指与本项目具有可比性的项目,如周边同类楼盘等。在对重点项目、可类比项目进行市调时,通常应着重把握以下6大项内容:

1、分析楼盘的地理位置

大的方面讲,就是分析楼盘所处区域的历史沿革,区域特性(商业中心、工业中心、学院等);了解区域交通状况(公交、地铁、高架、轻轨、省市级公路、区县级公路等);了解公共配套设施(水、电、煤等市政配套;公园、学校、医院、影剧院、商业中心、超市、宾馆、图书馆、体育馆场、集贸市场等生活配套)和人文环境等等。小的方面讲,就是楼盘地块的大小形状,所处位置,它东南西北的邻居是谁,它的进出道路如何,是否临街等等。和其它商品不一样,楼盘的地理位置是楼盘不可分离的关键因素,它的优劣与否,往往决定了楼盘的大部分价值。

2、分析产品

这是楼盘市调的主体部分,重点在于了解楼盘的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产品类别和规划,建筑审计与外观,总建套数与房型、面积、格局配比,建筑用材,公共设施和施工进度等等。分析产品是理解楼盘的基础,只有认真分析产品,才能正确把握因此而产生的种种变化。产品因素中有一特别项目,虽不是产品本身,但却是产品的重要构成,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司的组成,即楼盘的投资、设计、建筑和物业管理等主要事项的承担公司是谁?他们的资质如何?等等,从而评估楼盘的资信度。

3、剖析价格组合即产品的单价、总价和付款方式。市场上,往往有很多价格方面的促销活动,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最终归结于价格组合的三个方面。剖析价格组合并了解其运用策略是市场调查最吸引人的地方。

4、了解广告策略

广告策略是指广告的主要诉求点、媒体选择、广告密度和实施效果等等。

5、销售执行

这是最关键的地方,一方面是指销售点的选择,人员的配置,业务执行等,另一方面则是指什么样的房型最好卖?什么样的总价最为市场所接受?吸引客户最主要的是什么地方?购房客户群有什么特征?····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市场调查所应该了解的。其中的销售状况是果,其他几个方面都是因,了解因果,分析其中的缘由,是单个楼盘,也是整个市调工作的全部内涵。

6、学习其他楼盘销售人员的销售方法和技巧

内容和目的 第3篇

关键词:证券发行;注册制;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39-01

美国的证券注册制度发挥的优势与我国的证券发行核准制度暴漏的弊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比较发现,我国的证券发行改革制度势在必行。在十八界三中全会中中共中央提出:我国应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说法明确确立我国资本市场开始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投资者的市场化改革思路。注册制改革是《证券法》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实现注册制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条件,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证券注册制度改革的目的

(一)改变我国现有的核准制的弊端。我国公司现有上市标准制定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轨迹背道而驰,其存在着如下几项弊端 :

1.证监会审查效率低下。我国的核准制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投资者提供的材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并且准备的申请材料纷繁复杂,增加了证监会审查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无形的提高了相应的成本。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期限内新股发行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市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较低的发审效率也极大的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

2.实质性审査干扰投资者自主判断。拟上市发行的股票需要由证券监管机关进行实质性审查,这样无形中干扰了投资者的价值判断。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方式有时候会失去其作用。如果证券监管机关的信息判断错误,进而影响了投资者的信息判断,加大了投资风险,同时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二)确保企业顺利融资,保障资本市场有序、稳定运行。《证券法》是一部保证企业顺利融资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其主要的目标是创设公平竞争的上市环境、维护社会经济平稳发展、保障交易安全。美国证券监管的目的主要在于减少政府对企业融资的干预,最大化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壮大,并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进行《证券法》的修改,并明确《证券法》的目标是保障企业顺利融资,提高证券上市的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企业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与国际企业的竞争力,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使得企业抓住最大化的机会进行融资。因此实行证券上市的注册会势在必行。

二、美国证券制的制度环境

(一) 重视信息披露。美国证券注册制侧重信息披露,其次SEC对于上市申请的材料进行了形式的要求,比如格式要求。对于其中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问题。对于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常规类问题,比如需要注意的事项、格式问题、行业数据报告等。;二是了解性的问题,如招股书披露不清楚,或SEC对相关行业不熟悉,就此提出问题,以对披露的内容、背景作进一步了解;三是要求性或质疑性的问题,SEC认为公司的披露不充分,直接要求公司作出披露,或者质疑公司为什么没有作出相应的披露,视公司回复的情况再作进一步要求。

(二) 注重效率。SEC对于发行人提交的注册申请表需要在20个工作日之内进行审查,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并在20日内进行解决,并且要给出反馈意见。在每一轮的提问都会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当SEC做出不予批准的意见之后,发行人、证券承销商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反如果SEC宣布注册表生效,则发行人和承销商立即签署承销协议,当天股票在交易所上市,3天后完成价款交割,至此整个首发过程结束。在提交注册表在提交最终注册表之前两三天,公司还可以向SEC申请加速生效。

(三)归位尽责的中介机构。美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和处于专业顶端的中介机构。这些专业机构熟悉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他们的规范意识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规避风险的措施,这也无形中对美国证券注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律师在起草文件时不仅要突出发行人的亮点,也会注意行文的谨慎以撇开自己的责任。

三、移植中的创生:我国证券注册制改革的内容

(一)强化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我国证券监管机关在进行实质性审查时主要包括公司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在进行信息披露的过程同时要求保荐人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前述内容进行前置审查并负担保责任。在注册制下,监管机关对发行人和保荐人的信息进行督促,其对于是否发行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注册制改革下,应弱化对证券发行的价值判断但需要提高信息披露的标准化透明度。

(二) 重视审核效率。美国申请文件的审查期限是20天,并在这20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經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的环境下,这无疑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资本最大限度的流通。因此面对我国证券监管机关低下的办事效率,我们应该缩短审核期限,降低企业上市的成本,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活力,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明确归责主体,各司其职。明确的规则主体和完善的配套机制对于注册制的实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应该明确证券发行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保证各司其职。其次,完善信息披露,加强中介机构和发行人在信息披露中的责任机制。完善法律救济。依赖于明确的规则主体,和完善的相关配套机制。最后我们应该完善法律规定,创建完整的证券注册体系。

四、结语

证券上市从当前的核准制改为注册制是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及时回应,核准制本身的缺点和注册制具有的优点注定了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我国各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遇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只有坚持稳妥审慎的办法,一步步推进证券注册制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成熟,顺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胡海燕 :《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载《传媒与社会》2014 年第 7 期

[2].参见王啸:《证券发行制度改革的几个思维误区》,载《上海证券报》2013年11月8日,第A05版。

[3].王晨光: 《法律移植与转型中国的法制发展》,载《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3期,第31 页。

简析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的目的 第4篇

那么, 教学内容是什么才是合适的呢?在朱永新《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中:“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 富贵的还是贫贱的, 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 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所以, 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这样一条:“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问题,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当有开放的内容的同时, 更要要求教师必须明确选择拓宽内容的目的。这样, 教师不仅知道了要这样做, 更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达到了“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在教学中, 我认为, 拓宽语文教学内容的目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适当补充一些资料, 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 在教学文言文《狼》一文中,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 弄清狼的本性外, 还帮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狼再狡猾也没有人聪明。同时很多学生认为狼是坏东西, 如:成语“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大灰狼》《小红帽》的故事;课文《祝福》中阿毛的遭遇等都可以证明。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马上判定他们的对与错, 而是让他们看了这样一段话:“100多年以前, 在凯巴伯森林中, 活泼的鹿在林间嬉戏。在森林中大约有4000只鹿, 但鹿群后面常常跟着一群贪婪而凶残的狼, 当地的居民组成狩猎队, 杀掉了6000多只狼, 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鹿的总数超过了10万只。人们很快发现, 整个森林绿色在消退, 黄色在蔓延, 紧接着疾病像妖魔的影子在鹿群中游荡, 仅一个冬天, 鹿就死掉了6万只。”我还讲解了跟狼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 培养了他们的大是非观, 改变了他们狭隘的是非观。

二、拓展学生的视野

学生, 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 他们大多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 获取外界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传输媒体, 适时引入能体现社会及时代的最新成就和重大事件, 如奥运会的赛事、甲型H1N1流感、六方会谈、叙利亚局势、日本核辐射、中菲军舰对峙、钓鱼岛局势等, 让学生处一室之内而知家事、国事、天下事。如, 我在教学《动物的游戏之谜》这一课时, 课文本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学生对动物为什么游戏的原因了解得不多。我在讲解课文之前, 先播放了三组图片:一组是学生平日熟悉的家禽游戏的视频, 一组是动物世界中老虎互相嬉戏的视频, 一组是学生自己课间活动打闹的视频。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当这节课快结束时, 我又给学生提供了以下信息:欧美一些贵妇人的一条披肩就需要杀死好几只北极狐;几盘鱼翅就需要杀死两三头鲸鱼, 他们往往把鲸鱼的鳍剪下后又把鲸鱼投入大海, 让鲸鱼在痛苦中慢慢死去;一个鳄鱼皮手提袋需要杀死两到三头鳄鱼;人们用锤子敲碎活生生的猴子的头盖骨, 只是为了吃到传说营养价值高的新鲜的猴脑……同时请学生对类似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他们或感慨动物的遭遇, 或谴责人类的贪婪, 或呼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原本觉得无话可说的学生都急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轻松地完成了本课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学生的变化只因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他们在课堂上无法获取的信息。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接近语文, 从而喜欢上语文。新课程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时常让他们走出教室, 与阅览室、互联网、电视、电影、录音、科学馆相结合,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扩大他们的视野, 陶冶他们的情操,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 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 我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 激励他们将课本改写成课本剧, 然后组织学生选服装, 接着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 余下的学生做群众演员, 全班学生立即投入到活动中, 结果是演出效果出奇的好。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 而且尝到了演戏的乐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又如, 我在教学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之前, 利用图文并茂的视频教学生演唱这首歌, 看看谁能最先学会。平日枯燥沉闷的语文课堂竟然可以唱歌, 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他们在学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当堂背诵的任务,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吟唱中身不由己地被承载着作者寂寞和相思之苦的旋律所感染, 此时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 学生自己就有满腹的话语要对别人倾诉, 课堂一下子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像李煜的《虞美人》、曹操的《短歌行》等我都借鉴了这种方法, 效果都非常好。教师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去完成教学任务,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活力, 学生才能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

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材编写的周期较长、编撰者的生活距离学生较远等因素导致了有些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挂不上钩的现象。这样学生对教材就有陌生感, 学习的兴趣自然也高不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如, 在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时, 我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表现手法等, 而是让平时常年住校不回家的几位学生谈谈节假日里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有的说节假日还未到, 室友就满脸幸福地收拾自己的衣物等着父母来接, 自己很是羡慕。有的说自己现在有些害怕过节, 街头处处欢声笑语, 自己却孤零零一个人, 吃啥也不香, 实在难受。有的说节日里自己感觉好像一个被抛弃的人……教室里大家都沉浸在他们的倾诉中。这时候我自然地谈起李清照写作文本的背景,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作者写这首诗时的情感。有了前面的铺垫, 学生的心极容易与作者贴近, 马上主动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着、体味着, 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文本创设的情境中。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 剩下的教学任务便迎刃而解。

五、唤醒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能给学生传授多少现成的知识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否唤醒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交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方法。例如, 在学习《红楼梦》时, 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贾宝玉疯癫的这个情节?问题抛出后学生习惯地等着老师宣读所谓的参考答案, 我笑而不言, 而是让学生思考后记下自己的理解, 接着拿出从图书馆借来的七八本红学家的著作安排学生分组阅读, 然后先把自己的心得在阅读的小组里交流, 再把组内的意见在全班分享。虽然整个过程花了较多的时间, 学生的理解肯定不够全面和深刻, 但学生的探究意识开始增强了, 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些探究的方法。这恰恰是教师选择这个拓展内容的真正目的。

总之, 语文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 涉及的面非常广, 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意识地去拓宽教学内容时更要明确选择拓宽内容的目的, 因为明确了拓展的目的, 选择拓展内容时才有方向和范围。

摘要: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其次才是怎样教的问题, 最后是什么时候教的问题。对于教什么的问题, 教师要依据文本、学生、教师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拓宽, 更要明确选择拓展内容的目的。

关键词:目的,重难点,视野,兴趣,距离,意识

参考文献

[1]严先远.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和内容 第5篇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内容

根据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家长工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造立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实现同步教育

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配合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联系沟通应掌握三点。(1)经常性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一般都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及家长学校等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工作计划、要求,宣传科学保育和教育幼儿的知识、经验,这些内容都很必要。但光是这些是不够的。由于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合作,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而幼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发展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更重要的应该做到经常的联系与沟通。如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个别交谈、便条、家园联系册、电话、家访等形式,随时反映和交换有关孩子的成长、进步,存在问题与需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促进每个幼儿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2)双向性

家园沟通应是双向的,不应只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家长提出工作要求或汇报幼儿在园的表现。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互相交流、沟通,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3)要以儿童发展与教育为中心进行沟通

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作出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幼儿园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有一位4岁幼儿的母亲说:“我的孩子在家中表现活泼、愉快,但只要一跨进幼儿园就闷闷不乐,不说、不笑,这是为什么?”有人建议她最好与班上老师沟通一下,但家长顾虑重重,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不愉快主要是由于老师不怎么喜欢她孩子的缘故,但又怕和老师说了不但改善不了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反而更糟。像这种情况,家园之间不沟通,孩子总是闷闷不乐,会极大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要实现家园沟通,教师要能听取和正确对待来自家长的各种反映和意见,设法消除家长各种各样的顾虑,使家园沟通的渠道畅通无阻才行。

2、家长参与、家长助教

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是家园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幼儿教育日渐发展的趋势。家长的参与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参与活动助教及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1)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较为普遍的形式有:在“开放日”幼儿家长来园观摩或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节日参与家园同乐活动。(2)参与幼儿园管理

内容和目的 第6篇

关键词:调研 服装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TS941.11

如何更好地培养服装设计人员对于服装专业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习惯了说教、引导的教育方式,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从另一方面扼杀了学生原本的创造力,让学生对原有的知识上产生依赖没有加入自己的设计风格,如果老师能给学生一桶鱼,不如给学生一张网并教会学生捕鱼的技术,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如何将创新表现在服装设计的教学中,我认为国内的服装教学模式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的重要过程——调研。迪奥品牌创意总监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曾说过:“创造性调研是所有原创设计得以强化的秘密或诀窍”。

这里所说的调研并不是通常课程里给学生要求的市场调研,这里的调研是指“针对素材和资料来源所进行的系统化的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建立起事实基础并得出新的结论。” ——牛津英文大辞典

调研对于任何设计过程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先于设计而展开的创意理念的初期搜罗和汇集。它应该是一个颇具试验意味的过程,是为了支持或发现某一特定主题所做的调查

研究。在创作过程中,调研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它会为创意提供灵感、信息和创作方向,以及为系列设计提供故事情节。调研是一种旅行,它通常会花费你几周甚至于几个月的时间去理清头绪并加工处理。它也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行为,通过它的外在表现,人们可以深入透视设计师的思想、追求、趣味及想象力的创造性。

调研指的是调查探究,即从过去的事物中学到新的东西。它常常被看作是探索之旅的起点。它与阅读、参观或许还有观察有关,但是首要的是,它是指信息的记录。

调研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指采集设计者系列设计所需的真实有形的和可实践操作的素材如面料、边饰、纽扣等。

另一种类型是指收集系列设计所需的形象化的灵感素材,这对于主题、情绪基调或者概念的确定将会有所帮助,而这些因素对于在创作中自我个性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把调研材料比作为日记或者日志,流行趋势、社会和政治事件都会被记载下来,而且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个人的创造性设计过程中带来影响。这种信息、日记、研究就是在目前、现在或者未来将会使用到的素材。(图1)

调研的目的:

首先,作为具有创造力个体的学生,调研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它对大脑是一种刺激,同时会在设计的过程中开始新的设计方向。在学生将想象力引导并集中于一个概念、主题或者方向之前,通过收集不同的参考资料并探寻各种使自己感兴趣的方法,来探索各种各样的创作可能性。

其次,调研工作也会对学习一门学科有所帮助。通过调研,学生也许会发现一些完全一无所知的信息,或者探寻到一些新技巧、新工艺。

再次,调研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并扩展他们对周遭世界的感悟和认识。

调研应该包含的内容

如前所述,调研是指调查、研究和信息的记录。这种信息是指那些可以被拆分为一组一组不同类别的事物,它们将有助于你灵感的激发,同时也会为系列设计的方向提供不同的组成部分。

1、造型和结构

从其准确的定义来看,“造型”是指具有明确的外部边线的区域或者形状,并且具有可识别的外观和结构。它也指以框架形式构成或者支撑物体的方式。造型是调研和最终设计的核心因素,因为它们可以提供转换到人体之上和服装之中的潜在创意。没有造型,就没有时装设计中的“廓形”。

为了支撑起造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结构问题以及物体的构成原理。充分理解框架或部件支撑起造型的原理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这种结构要素又会转化成为时装设计。可以想一想,大教堂或者现代化玻璃大厦的穹顶造型与19世纪女装中的克里诺林结构,是否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呢。

2、细节

作为一名未来的设计师,在调查研究中不仅要考虑造型的灵感来源,而且也要考虑像细节这样更为实用的要素的灵感来源,这一点很重要。一件服装的细节可以指服装上的所有东西,从在何处使用明缉线到口袋的类型、紧固材料以及袖克夫和领子的造型。一件服装的细节和廓形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为了创作出成功的和经得起反复推敲的设计,整合这些细节元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設计过程中细节元素的调研、采集可以来源于很多不同的地方。它可以来自于你对军服外套的样式,袖克夫和口袋样式的探索,或者从历史服装上获取元素。它也可以来自于更为抽象的素材,如口袋的造型可以从更鲜活的事物中获取灵感。单品服装或整个系列设计的细节灵感选择应该从调研的所有不同种类的素材中筛选而来。细节元素也许不会立刻浮现出来,但是它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必须对它予以考虑。

3、色彩

对色彩的考虑在调研与设计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它通常是一件设计作品引起人们关注的首要因素,并且左右着服装或者系列设计被感知的程度。从远古时期起,色彩对我们来说就具有神奇的力量,而且,在我们的穿着中,色彩可以反映出我们的个性、性格和品味,同时也能够传递出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等重要信息的反应。

对于设计师,色彩通常是系列设计的起点,并且能够控制所做设计的基调和季节性。针对色彩说采集的调研资料应该既包括一手资料也包括二手资料,而且可以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并获得各种各样的组合。endprint

灵感的来源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色彩包围的世界里。例如,自然界带来各种各样的色相、明暗与色调的组合,它们都可以转化为设计进程中的色彩基调。然而,灵感也可能会来自于一位艺术家,或者一幅特别的油画,或者历史的某一时期。

4、肌理

肌理指的是物体表面的并能唤起我们触觉感受的质地。不同肌理的明暗图纹可以使观者无需真正触摸物体,也不用对所呈现的物体表面进行描述,就能体验到视觉刺激。

作为未来的一名时装设计师,对于肌理方面所做的调研最终会表现为所能找到的面料、多种不同的质地以及后整理的效果。在人体上、审视和感觉事物的方式是设计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但是这方面的灵感来源可以来自许多不同的素材。

针对肌理所做的调研常常可以为面料再造赋予新灵感,而面料的处理方式将会有助于一件服装的风格和可能采用的造型的确定。建筑材料、风景和有机物形状的图片可能会对针织服装和面料再造技法的灵感启发有所帮助,如打褶的表现手法。

5、印花和表面装饰

表面特性也可以暗示出肌理表现的转换手段,如刺绣、伸缩线迹、贴绣和珠饰。表面后 处理可用于一块面料或一件服装,用以改变其外观风格、感觉,并反映出灵感来源的基调。例如,贫苦的、年老的和褪色的感觉可以从非洲焦灼、干旱的土地转变而来,珠光宝气和装饰特性则可以从印度的纱丽面料中获得灵感。

刺绣:这里指在织物表面运用缝线创造出图案和纹样的手工艺。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线和线迹,你可以在平平的织物表面创造出精致的表面装饰。

伸缩线迹:这是指运用线迹将面料抽缩成蜂窝状纹样的技法,在这种基本线迹的基础上可以产生许多变化针法,它可以使设计师无需裁剪就能够在一件衣服中创造出造型和体量感。

贴绣:这是一种将单独裁出面料装饰性的缝制或固定于另一块面料之上以创造出一种表面装饰或纹样的技法。

珠饰:正如它的名字听上去那样,运用珠子来装饰面料,通常采用的是缝制的方式。

6、历史影响

像任何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领域一样,作为时装设计师,必须了解以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将设计理念和技术向前推进。历史的影响显见于任何一个文化的设计学科中。从伊斯兰清真寺到日本武士铠甲,它们就如同你所看到的古代瓦片一样各不相同。

有关历史资料调研的关键因素,必须是服装史上或古代服装上出现过的元素。要想成为时装设计师,学习服装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很多设计师来说,服装史从很多方面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和丰富的信息,如从造型的缝制工艺刀面料和装饰手法的选择。维维安.韦斯特伍德把在服装史上寻找的过程形容为“变旧为新”。毫无疑问,她正是通过探索许多不同世纪的服装来使她的系列设计鲜活起来的。

7、文化影响

文化影响可以是所有的一切,从对本国文学、艺术和音乐的欣赏到另一个国家的民俗和文明的欣赏。通过审视另一个国家的文化来寻找创意会带来丰富的灵感,而这些灵感本身就可以转化为色彩、面料以及印花和服装的造型。像约翰·加利亚诺和让·保罗·戈蒂埃这样的设计师,就将多种不同文化视为其系列设计的出发点,并以这种方式闻名于世。作为一个设计师,也许会从文学中获取灵感,并借用它来作为系列设计的故事情节。时下的艺术展也可能对所收集的调研资料和创作的作品带来影响。例如,在克里斯汀·拉克鲁瓦和让·戈蒂埃的系列设计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弗里达·卡罗油画作品对他们的影响,弗里达·卡罗是一位具有浓郁的传统衣着风貌的墨西哥画家。

8、当代的流行趋势

对社会环境和文化潮流的敏锐把握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逐步发展的能力。观察全球的变化,社会趋势和政治生活对于为特定目标群体进行服装设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跟随潮流并不见得是完全有意识的行为,而不过是一种与时代精神相协调的能力。它也指对那些发端于“街头”的品味和趣味的微妙变化具有敏銳洞察的能力。

服装设计的教学很难用统一的规律模式去约束,如果将服装设计的教学过于规范和呆板地表现出来,那设计专业的学生会失去最宝贵的原创能力和创新意识,流于表面的灌输本身就是一种肤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会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而不会去发挥自己更多的想像力,所以很难把学生的潜意识和能量发挥出来。如果要做到这点,只能是将课堂教师的角色作转换,将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留给学生无限的想像空间。而调研的手段正是使教师从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给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自己通过调研来发现和解决。并在调研中培养自己的敏锐的洞察力,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做好准备。

参考书目:

《国际时装设计基础教程》 史蒂文·费尔姆编著

内容和目的 第7篇

本人与多位声乐学习a的“困难生”进行过交谈, 他们表示课后都有努力练声, 但从来没有周密地设定过练声的目的及内容, 这说明这些学生都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声乐学习的进度或者说改变现状, 却不知道要改变什么, 怎么改变。盲目, 漫无目的的练声是不可能成功的。

“‘练声’的基本宗旨是把复杂的歌唱活动简单化, 用某些具有针对性的简单练习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反复练唱, 使歌唱者逐步建立起各歌唱器官间在心理上的综合感觉和生理上的用力平衡机制, 从而达到改善嗓音、提高歌唱能力的目的。”[1]可是怎样将这种“练声”的宗旨贯穿于练声的始末, 什么样的练习才算有针对性, 如何使练习的目的内容与自己本身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对练声的目的及内容要周密设定。

一、目的设定

所谓目的设定指的是学生对每一次的练声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掌握某种具体的技巧等而练习。“在声乐教学中, 对于学生的声音训练, 要从哪些方面系统进行, 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2]。目的制定过程中, 笔者认为有两点是学生必须要考虑的。

1. 切合实际:

指的是所制定的目的必须根据个人本身的特点, 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练习目的, 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实很多的学生对自己练习歌唱是带有目的的, 往往又是没有明确目的, 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太难达到、太不切实际, 最终造成有目的却没有明确目的。切合实际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歌唱能力进行客观的判断, 并根据这一客观断定拟定出每次练习的目的, 只有这种联系实际的目的才是真正现实可行的, 也只有带有这种目的的练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练习, 对声乐的学习才有推进作用。

2. 目的单一:

指的是学生在每次进行练习时只有一个目的, 所进行的练习都是根据这个目的来开展。这种单一的目的会让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更容易达到练习的效果, 同时这种有的放矢会让学生更加明确该做什么。其实有很多的学生对自己歌唱练习总不满意、收效甚微,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歌唱练习的出发点不纯, 他们对练习的期望过高, 目的太复杂, 总是想面面俱到, 总想通过一次的练习就可以把声乐中所有的问题、所有的技巧都解决。也就因为目的不纯, 所以即使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 结果还是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 这也间接的加大了声乐学习的难度。

二、内容设定

内容设定指的是声乐学生对练声内容地周密计划, 内容是具体个体对歌唱练习的现实表现, 是歌唱目的具体体现。歌唱内容决定歌唱形式是整个练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对练习内容的设计上更应该谨慎小心。在制定内容时应该坚持以下两点:

1. 简单为主:

简单是指所进行声乐练习的内容很容易被歌唱者所掌握, 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负担与现实困难。声乐学生无论是程度如何, 在自己练习时都应该以简单容易为主, 其实在歌唱中越是简单的发声练习其针对性更强。简单容易的发声练习, 练习者没有太大心理负担, 容易激发积极性, 容易调动大脑的兴奋度, 提高练习的效率。自我练习其实是对课堂知识消化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练习就有别与课堂, 课堂中所要学知识点可能会更多更难一点, 所要求也相对要更加严格一些, 而课后的练习则应该根据课堂的知识点或者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进行各个攻破。

2. 量少而精:

指声乐学生自我练习内容上具有针对性、适宜性且数量不能多, 甚至一条发声练习可以反复练习多次, 相传当年波波拉教卡法雷利的五六年就是用他那著名的《单页练习》。很多学生对歌唱练习都很有兴趣, 很多学生甚至乐此不疲, 可是收效甚微, 其中他们练习内容太多、太复杂、盲目、没有针对性是重要的原因。学生的自我练习不能与声乐课堂一样作到面面俱到, 声乐学科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找出训练技能技巧的方法与自身歌唱的毛病与缺点, 而真正的解决与掌握却是在于个人的练习。对此笔者高声呼吁, 对那些想学好声乐却苦于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还有那些练习勤奋却收获甚微的学生呼吁, 对于歌唱练习一定要坚持“量少而精”, 也只有这样才是改变现状的好方法。

结语

声乐学生对练声目的及内容地周密设定是其是否能真正掌握声乐技能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消化课堂教学内容的根本保障, 也是我们将练声宗旨贯穿于练声始末的体现, 更是“用某些具有针对性的简单练习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反复练唱”[3]的具体表现。对此问题笔者只提出以上观点, 希望能够对声乐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丝帮助。

摘要:声乐学习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由于这种复杂性及长期性的特点让很多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可以说是举步为艰、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声乐学生如何设定正确练声目的及内容的撰写, 把复杂的歌唱活动简单化, 用具有针对性的简单练习进行针对性的反复练唱, 让声乐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在困难重重。

关键词:目的,内容,设定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 2003.

[3]唐琳.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

[4]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内容和目的 第8篇

Gamson (1989) 认为新闻框架 (media frame) 是“新闻的中心组织架构或故事脉络, 框架为尚在发展中的一系列事件提供了意义, 并编织了这些事件间的关系”。有些框架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议题或事件, 这些框架被命名为特定议题框架 (issue-specific frames) ;有些框架在不同主题、不同议题、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段的报道中都能被发现, 这些框架被命名为通用框架 (generic frames) (de Vreese, 2005) 。

王石番 (1991) 认为, 常见的内容分析类目一般可区分为两大项:一为“如何说”的类目 (形式上的探究) 。二为“说什么”类目 (实质内容的分析) 。“如何说”类目可分为传播形式或类型、叙述形式、强度类目、策略类目等4种。“说什么”类目可分为主题类目、方法类目、特性类目、主角类目、权威类目、来源类目、目标类目、标准类目、方向类目、价值类目等10种。这些类目可以用于内容分析, 也可以用于文本分析。

本研究使用定性的研究综述法, 对涉及《人民日报》的通用框架研究以及其中出现的常见内容分析类目研究进行梳理。中文文献主要来自CSSCI (2014-2015) 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1) 收录的新闻传播学期刊, 英文文献来自EBSCO数据库, 共有41篇文献。

一、研究结果

(一) 框架类型

常见的通用框架有:主题框架 (thematic frame) 与情节框架 (episodic frame) , 策略框架 (strategy frame) 与议题框架 (issue frame) , 政治价值观框架或新闻价值观框架 (如冲突框架、人情味框架、道德框架等) (潘忠党, 2006) ;按照新闻要素的划分, 时间框架和空间框架 (Chyi & Mc Combs, 2004) 。

对《人民日报》的通用框架研究的特征有:大多为国内学者在国外发表的英文文献;研究多选择冲突性的、非常态的、影响巨大的事件或议题。例如, 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经济危机、社会运动等;研究中共出现了10个通用框架, 包括责任归因框架、人情味框架、经济后果框架、领导力框架、冲突框架、道德框架;情节框架、议题框架;国际框架、国家框架;主要集中在新闻价值观框架的研究上, 少量研究对情节框架与议题框架以及空间框架进行了研究。

(二) 新闻来源和信息来源

“选择何人、何机构作为原始定义者, 以及媒体与原始定义者的结构性关系, 指向媒体的意识形态角色” (Hall, 2000) 。这些原始定义者“不仅决定了哪些信息被传播给公众, 而且决定了媒介再现的社会图景” (Soloski, 1989) 。

在新闻来源方面, 《人民日报》主要以本报采写为主, 兼有部分国内通讯社稿件 (主要是新华社) (王灿发, 马寅桂, 2014;周岩, 2012;张晨阳等, 2012;李彧, 2013;黄敏、张克旭, 2000) , 民间 (如新浪微博) 较少成为其新闻来源 (周岩, 2012) , 台湾地区以及国外的通讯社、媒体、专栏作家极少成为其新闻来源 (张晨阳等, 2012;潘晓凌、乔同舟, 2005) 。

不过此种新闻来源特征不是《人民日报》独有的, 而是国内媒体的共同特征 (Hong, 2007;郭晴等, 2008) , 并且与港台地区以及国外的媒体形成明显差异 (潘晓凌、乔同舟, 2005) 。这是因为中国媒体对于国外信息的处理方面, 即使援引国外媒体或通讯社的报道, 也需经过本报或新华社的加工, 因此在信息来源的显示中呈现这样的面貌 (张晨阳等, 2012) 。

在信息来源方面, 《人民日报》偏重内地官方来源 (Yu, 2006;吴楚越, 2011;王宇, 2012;Yang, 2009) ;专家也是重要的消息来源, 《人民日报》专家信源的采用较其他国内媒体多 (曾繁旭等, 2013) , 但少于国外媒体 (王寅, 2012) 。夏倩芳和张明新 (2007) 在研究媒体报道的固定成见时曾经指出:在很多情形下, 信源的人群与阶层分布极为不均, 记者习惯于过度依赖“常规信源”而忽略或屏蔽其他消息来源, 形成“信源标准化”现象, 即媒介倾向于使用相对固定的精英信源——包括政府官员、机构负责人、各界精英人士等。但是, 若是涉及中国政府的立场, 信源的选择也有可能突破这种常规。例如, Peng (2008) 在研究反战抗议事件时发现, 人民日报以没有以官员为主, 而是以抗议者为主, 且抗议者为信息源的报道量远大于《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

(三) 策略

在报道策略方面, 不少研究探讨了报道的新闻结构, 不过各项研究间出现了较大分歧:潘晓凌和乔同舟 (2005) 研究了连战和平之旅的报道, 发现《人民日报》的报道明显注重主要事件、细节场景、后果, 而非口头反应、背景和评价。黄敏和张克旭 (2000) 研究了“5.20”事件的报道, 发现《人民日报》以评论分析与口语反应为主, 少有先前事件交代 (即背景) 与预测。连娜和赵淼 (2013) 研究了地震事件中的科学家报道, 他对《人民日报》科学家的引言做了新闻结构分析, 发现主要是补充事件内容、解释事件和向公众提建议, 而非向政府提建议。

人民日报的宣传技巧、标签使用、图片使用、信源数量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在宣传技巧方面, 《人民日报》比国内其他媒体更多使用证词法 (郭晴等, 2008) 。在标签方面, 王宇 (2012) 发现食品安全报道中食品问题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标签变化;黄典林 (2013) 发现农民工群体的标签由“农民”到“农民工”、“盲流”、“新工人阶级”的变化;黄敏和张克旭 (2000) 发现, “5.20”事件中, 《人民日报》对陈水扁的标签为“台湾 (地区) 新领导人” (而非“总统”) 。在图片的使用方面, 王寅 (2012) 对比了《人民日报》和《朝日新闻》的气候变化报道, 发现《人民日报》在利用图、表、照片等手段进行科学数据、原理、流程描述和视觉信息传递方面弱于《朝日新闻》。Yu (2006) 发现《人民日报》的艾滋病报道以单一信息源的报道为主, 2个信息来源的次之, 两者占报道综述的八成左右。

(四) 价值

价值是框架类型研究的重要领域。近30年, 中国大陆传播学界出现了很多关于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媒介与价值变化的研究 (刘晓红、孙五三, 2007) 。但是在《人民日报》的框架研究中, 只有少量学者对价值问题进行了思辨性探讨。高蕾 (2014) 认为《人民日报》的奥运会志愿者报道突出了自豪、无悔、迎难而上的中华民族品格。李清川和杨朕宇 (2011) 认为《人民日报》的世博会志愿者报道强调了志愿者的公民精神、现代意识、利他主义等特征。

(五) 新闻框架与内容分析类目之间的关系

虽然新闻框架经常被简化为主题 (Carrageen & Roefs, 2004) , 但是一种得以确认的新闻框架并非只是主题方面的特征, 否则“新闻框架”和“主题”这两个概念完全重合 (尤其是操作性定义完全一致) 的话, “新闻框架”这一概念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Scheufele (2004) 认为不同的框架定义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共识, 其中一点就是:“框架是 (一套) 解释模式 (pattern of interpretation) ”。Cappella和Jamieson (1997) 认为应该要有一个衡量框架的四种标准才能够让研究者真正了解框架为何。首先, 一个新闻框架一定要有一个可以辨别出来的核心概念以及言语特征。第二, 新闻框架必须常见于一般新闻实践中。第三, 新闻框架一定要能够和其他框架可被区别出来。第四, 一个框架得具有其代表性的象征效度, 不能只是研究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虚拟框架。

所以, 一种特定的框架应该是一组内容分析类目、框架装置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组特征的集合;如果这组特征中的大多数同时出现在一则新闻中, 那么这则新闻采取了这种特定的框架;具有这组特征的框架与其他框架构成显著的区别, 而且不论是专业学者, 还是一般编码员都能够从新闻中辨别出这组特征来;具有这组特征的框架会在新闻实践中反复出现。

以策略框架为例, Jamieson (1992) 、Cappella和Jamieson (1997) 、Valentino等 (2001a, 2001b) 对该框架的成组特征进行了总结, 主要包括:以输赢、竞争为核心概念;出现竞争、竞赛、游戏、赌博、攻防、战争、攻击等政治语言;“赛马式”的报道, 重视民调, 尤其强调政治人物的议题政见;报导引用的消息来源其言论涉及选举胜负, 如政治迫害、抹黑等;强调公共议题的政治过程, 而非议题的实质面;新闻故事包含了表演者、批评家、听众等角色;参与者被刻画为利己的行动者, 而非为公众利益服务;凸显故事主角的利益冲突, 简化议题为个别政客或政党的对立, 排除其他观点;描绘政治人物的表现、风格、个人形象等, 如外表、操守、学历等。

在策略框架的这组特征中, 就包括了多个内容分析类目 (如特性、方向、消息来源、策略、主题、价值、主角) 方面的特征, 以及这些特征在特定框架装置中的体现 (如消息来源言论中出现的胜负主题、主角的立场) 等。此外, 策略框架的这组特征并未得到穷尽性的确认, 这些未确认之处可能是策略框架的研究方向;在现有的通用框架研究中, 并不是所有的框架的成组特征都像策略框架一样得到了详细的研究, 这些未探明之处其实也可能是其他通用框架今后研究的方向。

对不同内容分析类目之间关系的研究, 以及新闻框架与内容分析类目之间关系的研究, 为确认框架的成组特征提供了基础。不同内容分析类目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确认哪些特征会成组出现。新闻框架与内容分析类目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确认特定框架包含的特征。

不过, 在《人民日报》的框架研究中, 只有个别研究涉及了新闻框架与内容分析类目的关系。Yao (2007) 分析了框架与立场之间的关系, 他发现在宗教议题报道的时候, 爱国主义框架、责任框架、容忍框架的报道较多得到正面的报道。

二、讨论

《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研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在框架研究方面:其一是大量思辨性的猜想需要后续的定量研究验证。其二是需要更多以框架影响因素与框架效果 (尤其是后者) 为主的研究。其三是需要更多的游戏框架与议题框架、情节框架与主题框架、时间与空间框架的研究。其四是需要新闻框架与内容分析类目间的关系研究, 以及不同内容分析类目间关系的研究。其五是通用框架研究需要在一些常态的事件和议题报道中来考察。其六是需要对不同框架装置体现的新闻框架进行比较性研究。

在策略研究方面:其一是本来此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其二是新闻结构的研究分歧较大, 需要进一步探究。其三是宣传技巧、标签使用、图片使用等方面的发现多为研究者对新闻文本定性归纳的结果, 缺乏后续的系统性的定量研究。

在消息来源的研究方面, 大量研究已经取得的共识是官员是《人民日报》的主要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研究主要缺乏更加细化的分类研究。例如, 许多研究发现官员为主要的信息来源, 那何种行政级别的官员、哪个部门的官员 (即中国政府体系的“条”和“块”) 会得到更多的再现呢?

内容和目的 第9篇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省会,著名的江城。武汉三镇鼎立、拥有独特且多样的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武汉又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内陆城市,与其它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面临现代化都市“无名同质”、城市个性形象逐渐丧失、旅游竞争力下降的问题。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将不系统的、定性的符号性内容如文字、图像等转化成系统的、定量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随着网络数字信息的发展与普及,各类旅游网站、媒体或个人提供的“游记”、“攻略”等非官方宣传平台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游客获取旅游资讯及实现对旅游目的地认知的主要平台和途径。网络文本自由、开放和共享的特点使其能够较充分地反映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和感受,可以藉此内容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

基于此,本文通过采集互联网上有关武汉旅游的自助游客所发布的游记,运用网络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试图从中提取出游客对武汉旅游形象的综合感知。以期为目的地管理部门所参考,同时也作为丰富目的地形象研究方法的一种尝试。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择国内知名蚂蜂窝旅游网中的武汉游记为原始数据来源,从网站交互性栏目“游记攻略”中检索到3401条有关武汉旅行的记录;样本的筛选时间是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筛选原则是:散文文体;内容上要具备游记3要素(游踪、风貌和观感)。最终,以52篇游客在武汉旅游后发表的网上游记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二)文本内容分析

笔者将筛选出的52篇游记的正文部分复制到word文档,剔除与中文词频分析无关的要素,再对所有网络文本中的名称进行统一。接着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保存后的.txt文档进行内容分析,首先进行分词处理。分词完成后,使用“词频分析”功能生成词汇频数表。按照词汇频数从高到低选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频数≥10的160个高频词作为分析依据。

(三)建立分析类目

分析类目是内容分析的基本单位。对160个高频词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发现用于分析武汉旅游形象感知的高频词汇中,名词主要是地名、景区(点)和其他吸引物,反映游客对形象的认知同时也反映游客的行为选择(偏好);形容词一方面反映游客对武汉的印象,属于认知成分,另一方面则表现游客的心情,属于感情成分。据此,本研究采用归纳的思想,得出目的地形象分析的“二维”框架,即认知属性与感情属性。认知属性结合本研究的数据特征分为资源与设施、氛围与价值两个层面;感情属性借鉴心理学领域关于情感体验的一般结构,应用“愉快——不愉快”和“唤醒——激活”这两个维度。

三、研究分析与结果

(一)认知属性分析

1、资源与设施

景区(点)的频数反映游客对武汉的描述性认知。样本材料中出现次数从高到低排序前10名旅游景区(点)如表1所示。在游客的感知中,武汉以武汉大学、户部巷、黄鹤楼、东湖和长江为主要目的地形象载体。

将具体名词(吸引物)排名,可以进一步理解游客对武汉的总体形象认知。具体吸引物主要涉及建筑、风景、历史、文化、饮食、宗教六类。建筑排名首位,其次是樱花,饮食关键词“豆皮”“武昌鱼”“汤包”等多个上榜。排名中涉及的“轮渡、江边、码头”都是对武汉作为沿江城市所特有的吸引物,游客对此印象较深。总体上看,武汉给游客留下的印象并非是一个现代化、多元化的城市,而是一个充满历史感,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老建筑、樱花、美食、长江是游客感知到的主要武汉旅游形象符号。

2、氛围与价值

与氛围有关的形容词一方面涉及市容市貌,氛围排名前十位的形容词为:有名、方便、特色、免费、类似、漂亮、文艺、便宜、美丽、风情。“有名”、“特色”、“漂亮”、“文艺”出现频率较多,反映游客对武汉整体形象的把握。另一方面,与氛围有关的形容词涉及舒适度,如“方便”、“随意”、“舒服”,这些词频率出现较高反映游客在武汉的感受较惬意。与费用价值有关的形容词有“免费”“便宜”“值得”等。武汉的旅游景点大多免费,风景佳物价低性价比高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游记的支持。

(二)感情属性分析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情属性关注的是旅游者在评价目的地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指对目的地的感觉。游客的感情属性中,“不错”、“喜欢”出现频次最高,属于对目的地感情形象的积极感知。涉及“唤醒——激动”的高频词在频数大于等于10 次的纪录中只有“兴奋”。说明游客对武汉整体的感知较平和,没有太大的兴奋与惊讶感。

(三)重游意愿

从重游意愿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游客对武汉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评价。从表2所统计的数据可以推断出,游客对武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整体感知以中立为主,重游意愿不高。

四、结论

本文以武汉为案例地,利用网络游记,使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地提取出游客对武汉旅游形象的感知。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一)游客对武汉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在资源上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要认知对象,对自然资源感知程度浅。无论是汉口原租界内的老洋房、黄鹤楼古德寺的建筑风格还是武汉大学里的民国建筑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而反观武汉市城市形象的宣传还是旅游活动的营销中,均未涉及对古建筑或租界文化的重点推广,因此租界文化可以成为武汉旅游的新突破口。

(二)老建筑、樱花、美食、长江是游客感知到的最显著的武汉旅游形象符号。可对武汉的重点形象做出整合,开辟主题型旅游线路,升华武汉形象。

(三)武汉给游客留下的整体形象并非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而是一个历史悠久、有文化内涵的、有特色的、节奏舒缓、旅游性价比高的城市,这也是游客来武汉旅游的主要动机。

(四)游客对武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主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在情感方面以“愉快的”积极感知为主。

内容和目的 第10篇

收稿日期:2012-07-25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251380011) 作者简介:王永 (1964—) , 男, 副教授, 博士.

列作为增强国企活力和促进国企发展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重要途径。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国有企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国企改革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永无止尽, 国企发展永无止尽。因此, 有必要立足经济转型的背景和国有企业不同时期的资质条件与经营状况, 来深入探讨与揭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起因、管理创新目的的形成机理、以及管理创新内容的选择机理等。在研究中本文构造了一个3*3式分析范式, 即我国经济转型的3个不同阶段, 和统一设置的管理创新动因、管理创新目的和管理创新内容等3个变量因素集, 共选取了10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重点探讨转型不同阶段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形成规律和发展特点。

1 转型不同阶段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形成规律和特点

1.1 转型早期 (1978—1991年) 的政府主导型管理创新

根据笔者所作的研究[1], 1978—1991年属于我国经济转型的起始阶段 (或称转型早期) , 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我国经济体制的基本属性。计划经济和国企政企不分的体制属性, 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国企管理创新不仅是一种典型的体制内市场化取向管理创新, 而且是政府推动和主导的管理创新。但是, 随着转型的渐次深入, 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力量愈益增强, 这使得转型早期大体形成了两个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 即20世纪80年代初期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阶段。针对转型早期的国企管理创新, 我们共考证和梳理了2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其中,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新案例12户,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创新案例14户。梳理的结果显示:在80年代初期, 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国企改革和政府对管理工作的重视, 是国有企业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起因。迫于当时供给极度短缺的压力, 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从目的到内容均主要集中在整顿劳动纪律、加强生产管理、保障供给。因此, 从总体上看, 这一阶段国企管理创新 (当时尚未出现管理创新称谓, 已有的官方称谓是管理现代化) 活动的形成具有如下特点:政府是国企管理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国企管理创新的目的和内容是由政府统一规定和明确的, 国有企业是在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具体承担管理创新工作。政府的考核、验收与评比是检验国企管理创新工作成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评判依据。

随着转型的渐次深入, 国企管理创新活动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案例与文献的考证结果显示:管理创新动因集构成要素具有相似性特征。按照单项动因因素影响国企创新频率值高低排序, 位列前四位的因素依次是: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和政府对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加强;企业亏损和职工情绪低落;资金不足、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紧张, 企业各种增支减利因素增多;解决先进技术装备同落后管理之间的矛盾等。这说明80年代中后期国企管理创新的开展和深入虽然是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但是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是主导力量。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国企面临的共同现实竞争压力也使得这一阶段国企管理创新的目的和内容相对集中。国企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企业活力, 消化增支减利因素, 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从这一时期起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对管理创新内容选择的导向作用初步确立。这一特征可以从文献考证的结果中得到证实。文献考证结果显示:80年代中后期国企管理创新内容主要集中在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劳动分配制度调整等领域。可见, 管理创新的内容完全顺应于管理创新的目的要求。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研究结论:80年代中后期国企管理创新虽然是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但是, 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仍然是国企管理创新活动得以继续深入的主导力量。管理创新内容是管理创新目的的函数, 管理创新目的直接决定了管理创新的内容。管理创新动因对管理创新内容没有直接的作用, 但是通过管理创新目的的作用, 使两者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顺向影响和逆向适应的对称关系。

1.2 转型中期 (1992—2002年) 政府和市场力量合力驱动型管理创新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4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经济转型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下, 国有企业迎来了第二次管理创新浪潮。从我们所作的文献和案例考证、梳理的情况分析, 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具有如下发展规律和特点。

1.2.1 管理创新深入是政府和市场力量合力作用结果

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的启动和深入依然是诸多动因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但是较上一阶段而言, 国企管理创新动因出现了促成管理创新性质发生质变的新变化。根据研究的需要重点考证了37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和相关文献。文献和案例考证的结果显示这些新的变化主要有:其一, 动因集的构成要素出现了数量增多和相对集中的变化趋势;这一时期影响或推动管理创新的动因至少有12项之多。动因因素的增多是一个不争事实。按照大类合并的梳理方法, 这12项动因因素可以合并为下列5类因素, 这5类动因因素分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国企战略性重组, 管理因素, 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或亏损, 竞争能力薄弱, 企业强烈的成长愿景等。国企管理创新动因增多的变化趋势对管理创新产生的影响是:其一, 动因的多元化必然决定了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多元化和创新内容多样化。其二, 国企改革政策的质变不仅是推动国企管理创新的第一动力, 而且也是将管理创新由体制内市场化取向管理创新嬗变为市场化管理创新的主要推动因素。其三, 市场竞争压力的极剧增强和国企自身竞争能力的薄弱等是促成国企深入开展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本期管理创新动因考证与梳理的结果显示, 在推动国企开展管理创新的5个大类因素中, 来自市场和国企自身因素占4项。这一调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企为什么选择市场化管理创新作出了有力的解释。

1.2.2 初步形成了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目的形成机制

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形成机制是指管理创新目的的形成过程和国企对管理创新目的集的最终选择与确认。具体讲是指国企自身条件、价值取向以及影响或推动管理创新诸因素之间, 按照某种内在联系相互作用而最终生成管理创新活动和确立创新奋斗目标的过程和原理。影响国企管理创新目的的主要变量因素有;国企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其中:国企自身因素主要包括现有的管理水平、经营状况、发展基础和成长愿景等;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国企改革政策, 市场竞争压力等。从文献与案例考证和梳理的情况看, 国企自身因素是影响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最为现实的紧迫因素, 也是国企最终确定管理创新目的集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然而, 由于转型和市场竞争的作用国企自身因素的构成要件出现了数量增多和属性转变的变化特征。垄断行业国企纷纷加入管理创新行列, 国企对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的不适应等是产生这种变化主要原因。这些逼迫因素的多元化必然决定了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目的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如:垄断性行业国企管理创新的目的和内容主要集中在更新管理观念, 变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增强企业活力和挖掘企业潜力等;竞争性行业国企国数量最多, 行业差异最显著, 因此竞争性行业国企管理创新目的的差异性最为突出。从一般意义上而言, 竞争性行业国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创新目的有以下3种:创新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有着强烈的成长愿景, 希望通过创新来实现做强做大企业的目标;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企业陷入亏损不断加剧的经营困境, 开展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走出经营困境;企业原有主导产品已经出现市场饱和现象, 行业进入长时期的恶性竞争阶段, 严峻的现实迫使企业选择战略管理创新, 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国企外部因素是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另一重要条件, 但是外部因素有着不同的作用方式和途径。其中, 国企改革政策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把国企塑造成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进而赋予国企管理创新目的的最终选择权。这一时期国家还向国企提供了大量财政、金融支持, 这些援助为国企管理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管理创新目的的选择创造了条件, 因而在客观上成为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有力助因。市场竞争压力和发展机遇则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通过竞争挤压和利益诱导两种形式推动国企管理创新, 这两股力量的作用也是影响国企管理创新目的选择的直接因素之一。

1.2.3 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对管理创新内容具有指向作用

管理创新内容是管理创新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也是管理创新目的的具体体现形式。从总体上看, 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内容的选择特点有:一是, 管理创新目的是影响或决定管理创新内容的主要变量因素, 管理创新动因是通过影响管理创新目的间接地影响管理创新内容的选择;二是, 管理创新目的的多样性直接决定或影响了管理创新内容的多样性, 同时也直接造成了不同类型国企管理内容的差异性。这一论点可以从国企管理创新实践中得到证实。来自文献与案例考证和梳理的结果显示: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4个领域: (1) 变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2) 构建推动技术创新的创新体制和创新机制, 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持续提升提供激励机制和管理支持。 (3) 树立起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和快捷便利服务的经营理念, 创新营销方式, 拓展发展空间和提升发展质量。 (4) 积极开展资本运营做强做大企业, 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除此以外, 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是国企共同的管理创新内容, 这一创新内容也完全服务于提升国企管理水平, 支撑国企发展目标的创新目的。

由上可见, 在我国转入市场经济以后的第一个10年 (即转型中期) , 由于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和发展环境的转变以及国企自身资质与条件的变化, 使得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的形成和运行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首先, 政府推动的国企改革和对国企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视与科学指导, 依然是国企管理创新再次普遍启动和深入的主导力量。但是, 市场的力量迅速增强, 并且已经上升为仅次于政府力量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 这一时期的国企管理创新是政府和市场力量合力驱动的结果。其次, 国企初步形成了管理创新目的形成机制。国企自身条件与经营状况, 国企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国企改革政策是影响或决定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主要变量因素。其中, 国企自身经营状况的逼迫和强烈的成长愿景力量的驱动是促成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主要作用力。管理创新目的集的构成要素与创新逼迫或驱动因素之间是一种交互对应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种关系直接决定了创新目的的选择方向和创新目的的选择域。国企外部因素是影响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重要条件。其中, 国企改革是通过塑造公司制竞争主体, 建立国企自身创新动力机制等途径间接影响管理创新目的的选择方向, 同时也赋予国企选择创新和创新目的的权利。市场竞争压力和发展机遇是通过竞争挤压和利益诱导两种形式直接影响创新目的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 对市场竞争压力的逆向选择和对发展机遇的顺向适应是国企创新目的选择的主要行为特征之一。但是, 上述因素仅仅是创新目的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国企自身的资质和条件则是将这种必要的目的选择转变成现实选择的不可或缺的又一必要条件。国企自身资质与条件联同影响管理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共同构成了国企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充要条件。管理创新内容是管理创新目的函数, 创新目的对创新内容的选择具有直接的指向作用。创新目的多元化与管理创新内容多样化之间的顺向对应关系是这种特点的主要表现形式。

1.3 转型深化期 (2003年以后至今) 环境力量驱动型管理创新

2003年以后,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深化阶段, 市场竞争已由原来相对隔离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各自范围内的竞争, 转变为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空前激烈竞争。与此同时在国企改革的推动下, 国企的体制属性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四自”主权基本回归国企, 国企已经基本转变成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另一方面, 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所面临的资源、能源供求矛盾和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十分尖锐和突出。新时期的这些变化再次推动了国企管理创新, 并且形成了转型以来国企第三次管理创新浪潮。纵观这一次国企管理创新, 在创新的形成和运行机理方面具有以下新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1.3.1 外部环境力量开始成为国企管理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为了深入研究新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的动因, 我们选择了这一时期国企开展较多的3种代表性管理创新类型作为研究的事实依据。这3类管理创新依次是: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建设, 企业重组与资源整合,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选取的样本企业数有57户。考证与疏理的结果显示:按照各原始动因的属性划分这3类管理创新的动因共有5种, 位列第一位的动因并列两个, 分别是:国企改革政策;资源、能源供给约束等因素。它们各自占全部动因数的27.3%。位列第二位的动因亦并列两个, 分别是:国际化竞争加剧;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骨干作用。这两个动因各自占18.2%。位列第三位的动因是企业资质与条件, 占9.1%。可见, 第一到第四位动因均属于外部环境因素, 这四位动因影响频率值累计值达91%。这说明在新时期外部环境力量已经上升为推动国企开展管理创新的第一动力。在国企法人财产权基本具备的情况下, 积极、主动开展管理创新自然成为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的显著特征之一。

1.3.2 国有企业基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创新目的形成机制

新时期国企管理创新活动的一项重要发展是, 国有企业基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创新目的形成机制。管理创新目的形成机制的运行机理是:国企改革与发展政策是决定或影响管理创新目的形成的第一因素。而国际化竞争加剧, 能源、资源供给约束, 国企个性资质与条件等则是影响国企改革与发展政策的主要因素。以推动国企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国企改革与发展政策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企改革与发展政策直接决定或赋予国企管理创新目的的选择方向。值得注意的是, 在创新动因中并不占居主导地位的创新企业个性特质和条件对创新目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国企个性资质与条件一方面是影响国企改革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间接地影响管理创新目的形成;另一方面, 它通过承载这一因素的创新主体, 直接发挥管理创新类型和具体管理创新目的的选择权作用。

1.3.3 管理创新目的仍然规定管理创新的内容

这一时期国企开展的各类管理创新活动均能够充分地反映出, 管理创新目的与管理创新内容之间的顺向决定逻辑关系。首先, 这一时期国企管理创新虽然类型众多, 但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些针对性极强的管理创新活动从事相上看是侧重于解决制约国企发展的瓶颈, 但是, 从开展管理创新的内容上看均是服务于推动国企转变增长方式的奋斗目标。其次, 国企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不仅是创新目的指导下的产物, 也是国企选择的实现创新目的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从共性和抽象意义上归纳, 新时期国企选择与践行最多的创新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战略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建设模式。其中, 战略发展模式是各种类型管理创新模式的主基调。这两类创新模式对创新目的承载与践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 管理创新的设计、规划与组织管理等均被提高到战略思考和战略规划的高度。这是转变企业增长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目标的根本要求。二是, 创新企业实施的管理创新内容主要集中在规模经济、资源配置优化、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如:主辅分离、精干主业和搞活辅业;在企业重组与资源整合中, 按照专业化、公司化、市场化原则构建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等。这些管理创新的内容均是在创新目的指向下国企开展的具体创新实践活动。这一时期国企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管理创新活动成效是显著的, 它们为推动国企转变增长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研究结论

通过对转型不同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目的、创新内容之间关系的研究, 国企管理创新活动从产生、制定创新方案、实施创新到发展都是企业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国企管理创新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从表面上看, 国企内外部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作为管理创新活动规律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创新动因、目的、内容之间内在联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 但是, 从抽象意义上看, 这三者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在经济转型早期 (20世纪80年代上叶) 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目的、内容各自的组成要素相对单一, 三者之间是一种顺向依次决定的线性关系。在这种线性关系中, 作为管理创新动因的政府行政力量几乎是唯一的推动因素, 它不仅发起和组织国企管理创新, 而且还直接决定管理创新的目的和内容。但是, 进入80年代中后期,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渐次发生转变, 并且逐步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新型关系。概括地讲, 这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主要包括:三者或3个变量的组成要素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三者之间的关系也相应由原来单一的线性对应关系转变为多元非线性对应关系;这种非线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动因要素集的合力作用成为推动国企开展管理创新的主要作用形式。但是, 在多元的动因要素中存在着对创新目的和内容的形成与选择一直发挥着重要影响的主导因素。受动因集要素属性变化和作用形式变化的作用, 管理创新的目的和内容逐步形成了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的发展趋势。

进入转型中期以后至今 (1992年以后) , 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目的、内容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和作用机理依然存在, 但是, 与转型早期相比, 这种非线性关系的复杂性更为显著。具体内容和特点是:在一般情况下, 管理创新动因集与管理创新内容集呈逆向因果关系, 创新内容大多针对创新动因作出逆向选择;管理创新动因集以合力作用的形式影响管理创新目的的形成, 创新目的域与创新动因集之间呈逆向对应关系;在管理创新动因集中存在着影响力相对显著的单个动因因素, 从国企总体层面看还存在不同企业影响力相对显著的动因因素的差异性。影响力相对显著的动因因素不仅会对管理创新目的的形成产生显著的逆向派生作用, 而且会对管理创新内容域的选择偏好发挥直接的指向作用;国企个性资质与条件是影响国企选择管理创新类型和确定管理创新目的的基础因素乃至主导因素。此外, 管理创新目的域对管理创新内容集的选择始终发挥直接的指示和导向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可以解释转型中期以后,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在创新目的与创新内容上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显著的现象, 也可以解释在进入转型深化期之后,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目的域和创新内容更加集中的现象。

[编辑:徐状]

参考文献

[1]王永, 刘建一.动力机制、运作机理与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改善[J].改革, 2012 (1) :118.

[2]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第1-14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1, 1993, 1995, 1997, 1998-2008.

[3]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现现代化工作委员会.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报告:第一辑[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166-169.

[4]黄速建, 黄群慧.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方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28-29.

[5]陈佳贵.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88-89.

[6]刘刚.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施动因及途径[J].经济管理, 2003 (23) :74-75.

[7]陈春花.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研究[J].管理学报, 2009 (5) :1272-1276.

[8]刘洪.论组织内外部复杂性的变化特点与管理挑战[J].管理学报, 2009 (5) :587-594, 600.

作为目的和手段的自由 第11篇

2008年,全球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世人对自由的信心,曾经是严密而完整的市场逻辑体系,几乎一夜之间就被摧毁殆尽。卷入海啸漩涡中的人们丧失了正常的理智,纷纷抓住激流中的稻草,视政府为逃过世纪之劫的最后方舟。尽管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中央银行确实做出了努力,通过超常规的货币投放,避免了流动性短缺,从而避免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崩溃,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正是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我们岂可因其救火之功,而宽恕它的纵火之罪?如同《自由选择》第三章所分析的,美联储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负有主要责任,弗里德曼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进入21世纪,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再次出现重大失误,而美国的凯恩斯主义知识精英和他们的政界朋友却竭力掩饰,利用危机中的恐慌情绪和思想混乱,攻击自由市场,将他们自己描绘成挽狂澜于既倒的救世主。

凯恩斯主义的根本错误

凯恩斯主义诞生于20世纪“大萧条”期间,这一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市场失灵”,或者更准确地讲,自由市场失灵。根据这一学派的说法,斯密所称赞的“看不见的手”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混乱和灾难,而灾难的根源就是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冲动,凯恩斯称之为“动物精神”。既然市场失灵,就需要理性的力量来恢复秩序,如果不能防止灾难的发生,起码也可减少灾难的损失,这个理性力量就是政府,当然,必须是信奉凯恩斯主义的政府。这一学派主张政府动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监管和行政等微观干预手段,遵循“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调节经济运行,指导和管理市场交易,克服市场失灵,甚至还应该劫富济贫,在实现资源更有效配置的同时,保证社会公平。

任何拯救都是有代价的,政府干预必然限制个人自由,皈依凯恩斯主义意味着用自由换取秩序和正义。这交易合算吗?事实证明,这不是等价交换,而更像不平等条约,公众交出部分自由,得到的却是更多的麻烦。姑且不论“大萧条”和全球金融危机到底是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看似高明的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漏洞百出,在实践中与设计的目标南辕北辙,所谓治世良药给憧憬理想国的人们造成更多而不是更少的伤害,真正的受益者只有以救世主身份行事的政府。

凯恩斯主义在逻辑原点上就错了,世界上并不存在“社会利益”,因为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具有思维和感受能力的“社会”,就像不存在抽象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具有思维和感受能力的“人民”或者“民族”。社会由张三、李四、王五等具体的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利益可能一致,也可能相互冲突。例如当中央银行为控制通货膨胀而加息时,存款利率上升,储蓄者支持,企业则因贷款成本上升而反对,而且高利率会引起股票价格下跌,股民因此遭受损失。又如政府管制产品价格,消费者欢迎,但公司利润下降,损害包括股民在内的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任何一项政策都会使一些人受益,另一些人受损,什么是“社会利益”?无法定义“社会利益”,如何制定“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即使当人们的利益一致时,也是由于每个人的具体诉求相同,例如财产和人身的安全,而不是因为他们的诉求符合某个绝对的和客观的“社会”标准。

在臆造了抽象的整体利益和抽象的利益主体后,要使悬在空中的抽象整体利益落地,变为可执行的具体政策,就必须找到“社会利益”的代表,社会没有思考和决策能力,社会的代表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人。凯恩斯主义知识分子于是当仁不让地以社会的代表自居,宣布唯有他们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唯有他们可充分理解“社会利益”,唯有他们能够设计理想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改造计划,执行他们治国平天下宏图大略的,就是政府和无所不在的官僚体系。经过如此的概念转换,个人组成的社会变成了精英主导的社会,个人自由与个人权利消融在“社会利益”中,变为多余的累赘。在更多的场合中,个人自由被视为“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障碍,遭到大众的唾弃和极权的压制。哈耶克尖锐地指出,强调集体利益的危险就在于它要求权力的高度集中,而权力行使者所铺就的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凯恩斯主义的第二个根本性错误是假设了一个全能和仁慈的政府,“全能”的含义是无限的认知和执行能力,“仁慈”意味着以救民于水火为己任。凯恩斯主义者将“市场失灵”归咎于人的“动物精神”,归咎于市场交易的外部性、市场上的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市场的“非完美”因素;当他们建议政府干预时,却有意无意地假设了政府官员的完全理性,政府干预没有外部性,政府不可能垄断,政府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的政策成本等于零,一句话,政府是完美的。在这篇短短的文章里,我们无法一一解释这些经济学名词,读者只要对照关于市场和政府的不对等假设,就知道“市场失灵靠政府”的结论来自哪里了。完美的政府当然是我们这个不完美世界的拯救者,不需要什么理论,不需要数学推导,让我们在全能的人间上帝面前跪下祷告,让我们虔诚地假设??

然而现实中的政府官员和凡夫俗子一样,既有理性计算的能力,也不乏“动物精神”。在计划经济的1959~1961年,政府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极高的投资率导致消费品特别是食品的极度匮乏,以至于在和平年代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这是人类理性还是“动物精神”?2001~2007年,美联储大量投放货币,制造了二战之后美国最大的资产泡沫,泡沫的破灭引发2008年的金融海啸,这又是人类理性还是“动物精神”?电信业被称为“自然垄断”,于是在中国内地只有政府经营的企业才能进入这个行业,电信服务的价格也由政府决定,结果是中国内地的消费者不得不支付比其他国家或地区高得多的费率,远远高于私人公司提供电信服务的香港。市场上的“自然垄断”厂商唯利是图,政府垄断就可以保护公众免受垄断之害了吗?

nlc202309040802

凯恩斯经济学假定市场参与者是最大化个人利益的“理性经济人”,但在分析政府官员的行为时,却假设他们最大化“社会利益”。对于这个明显的逻辑不一致,凯恩斯主义者讳莫如深。为什么人和人就不一样呢?莫非官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莫非他们从小接受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教育?莫非政府的办公室有着神奇的魔力,进去的是饮食男女,出来的是智者圣贤?如果官员也和贩夫走卒一样,最大化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社会利益”,那么凯恩斯经济学建立在沙滩上的理论大厦立即倾覆崩塌。

市场与政府的分界

《自由选择》一书考察了现实世界中的政府,而不是凯恩斯主义者所设想的全能仁慈政府。在现实世界中,官员追求个人利益而非“社会利益”,他们必然会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公开或隐蔽地为自己谋求好处,例如不顾财政资源的限制,增加福利开支,合法地收买选民。另一类常见的交易是议员通过有利于某些工商集团的立法,以得到这些利益集团的政治捐款。在法治薄弱的新兴市场国家,政府高官的家族直接经营商业和企业,如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家族和菲律宾的马科斯家族,这些家族获得了电信、石油等行业的垄断经营权,利润丰厚的政府合同落入他们以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承包商手中。中国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利用职权,批给商人丁书苗铁路建设和设备采购合同,丁则用金钱为刘维护政治和商业关系网。至于官员借审批、监管、检查、收税之机,索贿、受贿的腐败比比皆是,几乎每天都可见诸于报端。

在政府官员最大化个人利益的现实情况下,研究市场与政府的分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再适用,需要采用由布坎南(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图洛克、奥尔森等人发展的“公共选择”理论,这也是《自由选择》一书的基本方法。公共选择学派并不因政客的利欲熏心而否定政府,而是强调对政府的监督与制约,只有在公众和媒体的强有力监督下,只有在制度的有效约束下,政府官员才可能按照公众的意愿制定和执行政策。

即使监督和制约保证了官员与公众目标的一致性,政府的效率仍有可能低于市场上的自发交易,这是因为官员既无激励,亦无信息办好公众委托的事务。官僚体系的特点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些事情做对了,公众认为是应该的,不会有任何奖励;做错了则有可能发生公共舆论危机,并且授同僚以柄,在官场升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决定了官僚体系的行政效率低下,基于同样的道理,官僚体系管理下的国有企业也不可能有很高的经营效率。

除了激励,信息是另一问题,官员没有足够的信息以完成公众赋予他们的任务。环境污染是经典的“外部效应”,企业排放污染,公众健康恶化,但企业不必为此支付成本,于是就过度生产和过度污染,市场不能引导企业实现“最优产出”,市场失灵了。对此,凯恩斯主义者为美国政府开出药方:为减排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显而易见,补贴额应该等于减排成本,但政府并没有企业的成本信息,只能要求企业自报。结果可想而知,企业普遍虚假高报。后来美国环境总署采取另一方式,让企业在市场上交易“污染配额”,交易价格表明,实际减排成本仅为企业上报数的1/10!读者也许会问,政府为什么不能查处虚报减排成本的企业呢?政府当然可以这样做,但监督检查也是有成本的,成本有可能高到不值得甚至无法负担的地步,而市场之所以有效,归根结底,就在于人们能够在市场上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

作为目的的自由

强势大政府的兴起非但解决不了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且限制个人自由,窒息了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发动机——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政府占用了本来可供民间使用的资源,压缩了个人发挥的空间;政府干预扭曲了民间的激励机制,社会停滞,企业和个人逐渐退化。处在政府保护下的企业丧失创新的动力,将资源用于游说和贿赂政府,以便继续享受排斥竞争的行政保护政策;个人则依赖政府的福利开支,不再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自由选择》一书描述了战后英国的萎靡不振,今天欧洲的债务危机和日本经济的持续萧条,又何尝不是政府职能扩大、民间创造力衰退所造成的苦果?

没有个人的创造就没有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从电灯、汽车到移动通信,从绘画、诗歌到交响乐,无一不是思想自由驰骋和灵感自由升华的结晶,无一不源于个人的自由梦想和自由发挥。爱迪生、福特和乔布斯,张大千、歌德和贝多芬,在自由创作的环境中,他们得以运用其天才,给我们留下了哲学、科学、艺术与财富,构成我们称之为文明的核心。墨守成规的官僚体系可以维持自由所需要的和平与秩序,充当自由的守夜人,却绝不可能替代自由的创造力。

弗里德曼夫妇引用生动的案例,说明自由选择和自由交易能够比政府更有效地提升公众的福利,从而印证了亚当·斯密的深刻见解: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能够比刻意为社会着想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用我们不很严格的话讲,利己是比刻意利他更有效的利他,这是《自由选择》的一个中心思想。但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自由仅为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种手段,那就误解了两位作者的本意。在本书的引言中,作者摘录美国《独立宣言》,给出了本书的另一中心思想,“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一个人追求自由和幸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和任何方式禁止他这样做,自由就是他的人生目的。

确立自由作为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所有与这个目的相悖的手段都不具备正当性,特别是那些以抽象集体的利益为名压制和牺牲个人自由的手段。现代人生而自由,这是不言自明的,不需要论证,就连集权专制者恐怕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起码在公开场合也要表示出对个人自由的尊重,那些殿前伺候的大学士只能从后门偷运进反个人自由的迷药。虽然甘愿饮药者不乏其人,仔细观察,大多因缺乏自信,或者妒嫉到宁可自残进宫,好借皇上的鸟铳,将头顶上自由飞翔的同类击落在地。

个人自由当然不是绝对的,当然可以加以限制,但必须是自愿的,或者说自由只能让渡而不可剥夺。人们也许会问,自残进宫的奴才难道不是让渡了他的自由吗?自由人和宫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而自我限制自由,后者则以自我奴役换取奴役他人的权力。自我限制的方式是制定法律和规则,法律看上去限制了个人的行动自由,但若没有法律就没有和平秩序,在暴力横行和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哪里有个人自由可言?法律因此是平等的自由人之间形成的游戏规则,服从法律并非放弃自由,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为了维持和平秩序,自由人需要并服从政府的权威,这与匍匐在主子脚下的奴才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由人选择政府,在允许政府使用强制性手段的同时,严格地限定强制性手段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程序,政府如同法律是保障自由的工具。对于现代人,最重要的自由即制定法律和选择政府的自由,这一自由使他们能够享受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广泛自由。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自由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森林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12篇

1 森林调查的内容

森林调查被称作“森林资源清查”, 主要是针对林业占地面积以及分布地区情况、森林的储备的数量、质量和生长量、年砍伐数量、估计损失量等进行调查统计的调查系统。

目前, 我国对于森林的调查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1) 全国性森林调查, 一般简称为“一类调查”, 主要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系统进行全面的、连续性的清查, 从而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的整体状态有一个宏观性的掌握; (2) 规划设计调查, 一般被称作“二类调查”, 主要是针对森林的规划与设计的编制而做出的调查研究; (3) 作业设计的调查, 一般简称为“三类调查”, 是针对林业的作业设计所做出的调查研究。

2 森林调查的方法

森林调查有多种多样的调查方法, 可以分为传统调查方法和现代化调查方法。在这些调查方法中, 又可以细分为抽样调查法、样地实测法等传统方法, 控制总体法、信息系统法、航空图片法等高科技手段的现代调查方法。

森林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一种, 除了受自身生长消失的规律之外, 还会受到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森林的资源清查, 可以对我国当前的森林的数量做到及时的了解, 掌握森林资源的生长消失的变化, 为研究影响森林发展的客观条件提供依据。我国已经有着50多年的森林调查历史, 经过5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 已经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调查体系为我国的森林调查工作提供服务。

森林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对森林进行调查的宏观目的是为了向国家对于资源的管理与合理调配提供可靠有效的理论依据。以各地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等为单位划分, 为了对森林的持续经营发展提供规划设计, 从而开展了森林的规划设计调查。其主要工作是对森林资源所包含的物种、数量、分布以及森林资源的质量进行调查, 从而对所调查的分布区域中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作出客观的反映, 可以使该区域的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得到综合的分析, 从而为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与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调查后根据结果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 管理者可以根据每年的调查结果对于采伐森林的限额进行制定。因此, 森林的规划设计调查是林业工程进行规划与设计、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建设的基础, 为森林的科学持续的发展经营提供重要依据。

3 森林调查的意义

经过森林调查, 可以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 根据森林资源的多样性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如何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经营利用, 缓解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 使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更好的服务是我们进行森林调查的最终意义。

3.1 天然林的持续经营

天然林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 我们在做出调查后, 可以根据调查的结果人工促进森林的更新, 如果森林中存在灌木或者乔木等具备更新潜力的植物时可以采用封山育林的手段来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 尽量避免原始森林受到破坏;对于低效林的改造以及天然次生林的抚育工作要重视, 在低效林中对于生长比较好的树木要尽量保护, 增加树木的质量与生长速度;在对于可采伐的树木时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树木采伐时, 要尽量避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 对于水资源、森林植被要尽量保护, 防止因树木的砍伐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在采伐树木时, 还要注意对珍稀物种的保存, 合理的对砍伐树种进行搭配。

3.2 人工培育林的持续经营

由于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天然林资源的快速减少, 人工培育林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我们应该对人工培育林进行大力的发展。在人工林的规划中, 可以将不同物种的树木结合起来, 使得人工林也具有物种的多样性和多层性, 形成合理的树林结构;在进行种植时应当选择品质优良的苗树进行种植, 这样可以培育出质量高的树木;建立一种稳定的、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破坏, 对树林进行科学的管理;为了持续发展人工林的经济, 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合理的采伐强度和采伐方式, 从而保持森林的生态系统不受破坏, 随时根据调查结果对人工林的培育进行调整, 从而达到人工林的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 森林调查对于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我们应当重视森林调查这项工作。

摘要:森林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一种, 除了受自身生长消失的规律之外, 还会受到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通过运用森林调查的手段, 可以对森林资源的情况做到及时的了解, 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因此森林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森林调查,方法,目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200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圆林业出版社, 2001

上一篇:语篇特点下一篇:手扶插秧机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