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论文范文

2024-05-07

语用论文范文(精选12篇)

语用论文 第1篇

语用含糊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一种言语行为。模棱两可、歧义、不确定性等都是含糊语的特点;它意义在于从语言应用与理解角度去意会这种语言的寓意。每一个词汇的意义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解决它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简而言之,语用含糊就是信息不确定性的总称。实际概括就是在言语交际当中努力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不论我们作为说话人发出信息,还是换作听话人接受信息时,总是不自觉地使用模棱两可、约略含糊的表达方式。同样,在将对方的言语行为正确地理解时,也只是要求信息有小幅度的误差,而不是说要求我们去追求其语言信息的准确性[1]。

2 语用含糊的构成方式

语用含糊的形成主要运用了语言的概括性、歧义性、模糊性以及双关、隐喻等修辞方式。客观地来说,凡是语义具有修辞手法或不确定的表达方式等都可形成语用含糊。下图是一些常出现的语用含糊形成方式,对其做了简要分析[2]。

1)模糊:由于语义的模糊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含糊。如:Peter is bald.在平时谈话中,本意一般表示Peter没一根头发,或许他还一些根头发的。在平常交流中比较随意交谈的“模糊”说法。在交谈中,对于“模糊”概念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它具体在命题的真假方面作了界限。从另一个角度看,例如秃头指的是头发一根没有,那到底不是秃头需要多少头发,我们对于这个观点有着鲜明的答案,每个人都是见仁见智的,这其中肯定是有一方是大多数认同的,没有任何标准可言。

2)歧义:是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表达。利用歧义这种语义不确定性引起的含糊。如:Passenger A(对长途客车上的邻座乘B):Ask the driver what time we getto Birmingham.Passenger B(对客车司机):Could you tell me when we get to Bir⁃mingham,please?Coach driver:Don’t worry,love,it’s a big place——I don’t think it’s possible to miss it.在比较普通的交谈中表示“模棱两可”。人与人之间对于模棱两可,有千百种的定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3)概括:为了使原来要表达的意义有更大的范围而使用概括性较强的词,但由于出现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促使形成含糊的一种方式。如:A:Why did you take part in tonight’s party?B:I have something to do.B对具体什么事“not taking part in today’s party”很清楚,但言语上却是笼统的回应“have some-thing to do”,这是有意的含糊。

4)双关:一种特殊修辞手法,它有明暗两层意思,明的是指用词造句时表面上的意思,在暗中却有着另一种含义,利用双关构成的含糊。如:译员在为外宾购买一座钟表时说:Here is the watch you want to buy,I hope you will have a goodtime.例句中“have a good time”既有“玩得好”的原意,也有“把握好准确时间”这层意思,可谓一举两得,恰如其分。

5)隐喻:比喻的方法之一,在不用“似”、“如”、“像”等比喻词的前提下,将事物比喻成和它近似的另一事物。比喻的理解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用来构成含糊。如:Deer:Come into the woods with me.Madge:Don’t be absurd.You are a deer.

在Deer的小树林中,一位男子邀请Madge去那里约会,对于这种情况,Madge使用巧妙比喻:“You are a deer”(你是一只鹿),坦然自若的明确了个体的观点:任何人不能断定一头温顺的鹿不会伤害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比较委婉地拒绝了Deer的存在“不怀好意”,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即可以使气氛更加活跃,一方面能避免Deer遭到对方的拒绝产生的尴尬情景,另一方面比较含蓄的表明了自己的意愿[3]。

3 语用含糊的人际语用功能

1)使言语表达礼貌含蓄,保全面子

在人与人沟通中,不管是东方或西方人,经常都能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他人或是外人签名留下好印象是人所有的本性,也是个体内心的需求。Brown与Levinson认为,人们交流当中实际存在很多隐秘的言语行为,其中大多数人的言语中存在攻击他人的面子的本性。礼貌语言的出产生的基础就在这一原因上,通过减少对他人的伤害而理性的需要一种交谈技术或交谈方式,实际中它的本质有策略性[9],即人与人交际中说话人有可能发生损害对方脸面的情况,为了对发生损害作出调控或挽救策略,主要为了降低其对他人的威胁程度,争取最高限度的给对方留有面子。Professor:“Next Friday I am having a party for some of my students,I am hoping all of my working assis⁃tants will be there.”Student:I would have gladly accepted your invi⁃tation,but I am afraid I can’t.教授非常热的情邀请学生去参加聚会,学生可能因为有着某种原因而需要进行一个礼貌而委婉的拒绝,这上面这句言语中含糊限制语“I am afraid”能使学生准确且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谈话的一些艺术尽量回避直接说“不”以免伤害对方的面子,使对方感到难堪。

2)使言语表达简洁凝练、准确得体

礼貌、得体原则是言语使用调节性规则,它我们社会不断发展产生的规则,主要是社会契约与人际规范的结果,是人类经过长期认识、感知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语言研究当中,对于探讨言语礼貌性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忽视言语的得体性,研究表明“语用的最高原则是得体原则”。日常言语交际中,需要注重的一个问题是言语的得体性和灵活性。H.Grice(1967)在其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中表示,言语交际两方需要互相合作、努力圆满地完成交际意愿。因此,交谈对象之间需要有最基本的会话原则即“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该原则4条准则:1)质的原则(Quality Maxim),在交流当中需要提供信息的真实和可靠,对此要有一定依据;2)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交流中还需提供话题的内容与信息,他们之间必定有联系;3)量的原则(Quantity Maxim),即围绕话题所表达的信息足够且不超量;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即所提供的信息一定要条理,不能出现模棱两可[1]。但有的人会故意去违反“方式准则”“关系准则”或“量的准则”,在所有的言语交谈中,它们的目的在于借用语义的模糊性来对听者对话语隐含的“言外之意”的注意产生吸引力,提高言语的灵活性与得体性。例如: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这是含糊言语使用的典型,也是莎士比亚的名句。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使哈姆雷特憧憬的美好未来破碎,继而出现人情冷薄、前途渺茫、恩仇悲愤,这不让他产生是“生”还是“死”的选项,包括有迷惑和抉择两项,其话语含糊违反了“方式准则”,但也因此让其带有千古绝唱的艺术效果。

3)自我保护,减轻所负责任

在言语交流中,作为矛盾对立的双方,它们各自有特点其包括含糊性和准确性,这种特点普遍存在于人与人的言语交际间。语义含糊在英语中可使说话者免受一些批评与责备,又使说话语更为严谨。纳什(Nash 1990)所说:“语义含糊能使说话者在保护自己的声誉方面起到保障功能[4]。例如: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后,新闻界都在议论苏联,他们怀疑苏联到底有无原子弹。而苏联外交长莫洛托夫在美国时,曾被一群美国记者包围在其下榻的旅馆门前。有位记者问莫洛托夫:“How many atomic bombs in Soviet?”他绷着脸仅用一个英语单词回答道那些采访的记者,他答道:“Enough!”身为一名国家的外交官,身上承担着使命,包括对严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机密,这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国家发展。在此例子中,苏联外交长使用了言语的含糊性,较好的完成此次任务。从中发现,语用含糊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它是具有很强保密功能,力争在保证交际成功的基础上帮助说话人[8]。

4)创造幽默效果,避免尴尬

站在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立场,语用含糊都是交际进行的好助手;然而,会话也是语用含糊的受益者,它促进会话的开始和进行并协助交际者达到其交际意图。当面对特定话题时,人们会处于困难的状况;此刻,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想尽计谋从中脱离,特别是说话人,而语用含糊正是摆脱这种困境的好计策。例如:女仆:(很惊慌地跑过来)真的很抱歉,我无意中打碎了花瓶……我会赔偿的。主人:(了解她供养着几个学生)岁岁平安嘛!从字面上来看,例子中主人巧妙利用同音手段实现用语含糊,既一语双关又最大限度地消除尴尬。

4 结束语

与传统观点不同,语用含糊并不是言语交际中的障碍,而是协助会话参与者进行沟通及达到其特定的一种交际意图。现实生活中,巧妙运用模糊语言能促使人摆脱窘境、处理难题,表现出说话人驾驭语言的高能力,还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非但不影响信息交流的准确性,能提升我们的交际效率和交际能力。反之,一味追求“实话实说”而不会运用模糊语言,极有可能给人引来困扰甚至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少发生。因此,在平日交际时有必要对语用含糊的实现手段进行探讨与研究,挖掘其中隐藏的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武小丹,高璐.英语含糊语在交际中的语用动机[J].大众文艺理论研究,2010(3):48-48.

[2]孙欣,张晓梅.语用含糊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1(5):50.

[3]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2000(1):8-9.

[4]王闽汕.探析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J].宜宾学院学报,200(10):90.

[5]赵艳萍.婉言拒绝的语用含糊现象及其功能[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1):62.

[6]BROWN P,LEVINSON.1978.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7]Grice H.Logic and Conversation[D].Unpublished Ms of theWilliam James Lectures,Harvard University,1967.

[8]Khatchadourian H.Vagueness[J].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62,12(1):38-52.

[9]吴亚欣.含糊的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6(1):18.

[10]徐畅贤.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J].外语教学,2006,27(4):39.

[11]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 第2篇

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

本文讨论汉语中的语用标记语,指出它们在话语中的作用主要是语用的.语用标记语的两个区别性特征是:它们没有真值条件意义;它们是以说话人为取向的,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主观判断.话语标记语/话语联系语和语用标记语所指范围不同,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种,不能混用.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展现他/她对话语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判断,或者将这种判断清晰化、明朗化的一种手段.其它语用标记语展现说话人对话语命题的主观评价.本文还从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理论和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用意义进行了分析.

作 者:冯光武 作者单位:[英]雷丁大学刊 名:现代外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FOREIGN LANGUAGES年,卷(期):27(1)分类号:H030关键词:语用标记语 话语标记语 非真值条件意义 概念意义 说话人取向

提高语用实效:正确选择语用训练点 第3篇

一、语用训练点要“真”:贴近学生生活

【国标苏教版六上《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师:姥姥对“我”充满了思念与期待,“我”的心里又何尝忘记过姥姥呢?(引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交流:“我”对姥姥、对家乡的思念……

师:是呀,同学们,剪纸不仅展示了姥姥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更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与牵挂。我们的姥姥也许不像作者的姥姥那样会剪美丽的窗花,但她们同样勤劳善良,疼爱子孙。也许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但这些都值得我们捕捉、记忆。拿起笔来,回忆姥姥的点点滴滴,用你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下来。

生:记得在大雪纷飞的隆冬,姥姥坐在长椅上编织围巾,我一边搓着冻僵的小手一边问姥姥:“姥姥,这大冬天的,瞧您的手都有冻疮了,干吗还织围巾呢?”姥姥笑着说:“傻孩子,姥姥还不是怕你冷了,给你织条围巾,瞧,马上就好了!”过了会儿,姥姥站起来,轻轻帮我把围巾围上。顿时,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姥姥对自己的关爱呵护。这样,就在生活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通的语言文字的桥梁,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找到表达的支点,真正做到有话可练,有情可抒。

二、语用训练点要“精”:突破文章重点

【国标苏教版五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段】

我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信的内容上,抓住关键词句反复体会。

师:文中两个“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给”和“拿”分别是什么意思?高尔基希望儿子做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思考之后交流……)

师:高尔基不仅是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得教育艺术的父亲。他在信中不仅表扬了儿子,而且教育儿子该怎样做人。懂事的儿子读了父亲的信后,肯定有许多的话要和父亲说。假设你现在就是高尔基的儿子,请你代他写一封回信。

(学生交流)

生:爸爸,您的信我收到了,我一定会照着您的话去做的。有人成功时,我会赞扬他:有人伤心时,我会试着安慰他: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会尽心竭力地去帮助他。虽然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会把这份珍贵的品质传递下去,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教学重点——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上,让学生在言语的品味中读懂信的内容,感受高尔基的良苦用心之后引导学生代儿子给高尔基回信,联系信的内容,练习写话。在整个读、悟、写的过程中,我紧扣教学重点,确定落实语言实践的训练点,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语用训练点要“巧”:言意相得益彰

【国标苏教版四上《桂花雨》教学片段】

师:是啊,整个村庄不仅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沉浸在了乡里乡亲间浓浓的乡情里。(老师进行课文内容的拓展)我长大了,随父亲来到杭州(就是作者文中所说的外地)。杭州有一处小山名叫“满觉陇”,开花时节,全是桂花,香飘十里。可每当我从满觉陇带回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时,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

学生交流:一样的是梅花香,不一样的是母亲对家乡浓浓的乡情……

师出示言语练习的内容:假如我说:“杭州的泉水真甘甜。”母亲一定会说:“还是____。”

生:还是比不得家乡的泉水。

师:能仿照着这样的句式来写几句吗?

生:假如我说:“上海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一定会说:“上海的生活再舒适,还是比不得家乡的生活。”

生:假如我说:“苏州的风景真优美。”母亲一定会说:“苏州的风景再美,还是比不得家乡的风景。”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老师引导学生抓住篇末母亲的话,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背后蕴藏着母亲对桂花的喜爱以及浓浓的思乡情昧。最后引导学生联系母亲的话进行语言、方法的巧妙迁移,做到了“举三反一”。整个教学过程,既训练了言语的表达,又恰到好处地挖掘了文本蕴含的人文价值,可谓“言意兼得”。

四、语用训练点要“准”:习得表达方法

【国标苏教版五上《黄山奇松》教学片段】

在教学黄山三种松的相关内容时,我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句品读想象,再现三种松的姿态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边渎边悟中感知表达方式的奇特。

之后小结: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富有“个性特点”的三大名松写活了,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之后引导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现学现用,任选一种黄山松来写写,可以借鉴书上描写三种松的方法。

(生写之后交流)

生:凤凰松姿态独特,枝繁叶茂,从远处望去,好像一只凤凰在风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向上伸去,好像凤凰的脖子,显示着自己的高贵。凤凰松,可真是名副其实啊!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句品读想象,在边读边悟中感知表达方式的奇特。教学完三种松树后,我引导学生任选一种松树进行仿照练写。打造语用型课堂,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就必须要在文章里走一个来问,既让学生了解感知文本内容,又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从而习得表达方法,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用失误研究和语用能力的培养 第4篇

1.1语用失误的定义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 Thomas)把“语用失误”定义为“不能理解别人话语的含义”(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她认为,当说者和听者没有相同的语言或文化背景时就可能发生语用失误。如果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跟英语为母语者交流时犯了语法错误,他最多会被认为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门外语,所以很容易被英语母语者接纳和原谅。但如果他犯了语用错误,他就很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不友好甚至有敌意的。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犯语用失误比犯语言错误危害更大。

1.2语用失误的分类

托马斯根据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将其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

1.2.1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指的是由于说者不恰当的使用一种语言或者听者对说者话语的误解而导致的失误。语言语用失误包括两个层面:(1)说者没有遵循英语为母语者的文化习俗,不恰当地使用了一个英语表达,或者由于说者不知道正确的英语表达而根据字面意思把中文表达和语言模式翻译成英语;(2)听者没有正确理解说者话语的言外之意,或者说者模糊地表达了言外之意。这两个层面都关乎语言本身。

语言语用失误跟语言表达的误用相关,也较容易避免。例如:

A:Would you like to go the movie with me?(你想跟我一起去看电影吗?)

B:Excuse me,I’m busy at the moment.(对不起,我现在比较忙。)

在这个例子中,A想邀请B看电影。B若拒绝应该说“sorry”而不是“Excuse me”。在英语中,“Excuse me”用于陌生人之间打招呼或者一个人想打断别人时。例如,“Excuse me,does this bus go to the station?”(对不起,这趟公交开往车站吗?)

1.2.2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由不同文化中支配语言行为的不同语用原则和文化规范导致。

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可能对言语行为的正确性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从而阻碍交流顺利进行。正如托马斯所说,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可能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评估社会距离方式上存在差异,从而遵循不同的说话规则,以不同的方式评估相关权利和义务。所有这些差异都可能导致社会语用失误。总之,当不以某语言为母语者因为缺乏文化差异意识而没有恰当使用该语言,社交语用失误就可能发生。

1.3语用失误研究回顾

1.3.1国外的研究

自从托马斯提出了“语用失误”一词并确立了它的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语用失误及语用能力的培养。这些研究表明,不以目标语为母语者即使很好地掌握目标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也很难避免。

大部分讲本族语的人的语用学知识都是隐性或含蓄的:它是他们交际行为的基础,但他们却无法描述它。语用失误经常被模糊地认定为“不礼貌的行为”,而激怒别人的可靠原因却不清楚。因此,说本族语者的直觉并不是他们自己团体会话练习信息的可靠来源。这就成了获得语用能力的一大障碍。

1.3.2国内研究

何自然认同托马斯的定义。他们相信对语境的不当解读是产生语言语用失误的根源。当说者和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被忽略或误解时,社交语用失误就可能出现。何自然认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无绝对的区分。二者的差异在于说者的意图及听者的解读。

一些中国的学者认为语言语用失误的原因是不当的教学技巧和语言语用迁移(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当采用不当教学技巧时语言语用失误即可能出现。比如,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语法一直都很受重视。很多英语教师总是通过翻译法(英译汉、汉译英)来教学。因此,很多学生就会误认为汉语单词或短语被翻译成英语时也有同样的含义,反之亦然。除此之外,语言语用迁移是语言语用失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何自然认为,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对单词短语的理解也不同。在不同文化里,同一个词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尽管中英语中很多词和短语在语义和句法层面几乎一样,他们的语用含义和功能也有所不同。

1.4语用失误原因回顾

大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语用失误的原因,包括文化差异,二语习得,负迁移等。

很多学者认为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差异。Gumperz指出,不同文化人们间的交流受某些系统差异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中交流误解和交流失败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语境和语境中恰当行为的和意图的不同文化假设;(2)会话中组织信息或观点的不同方式;(3)不同的说话方式。

托马斯从二语习得方面探究语用失误的原因。她认为语言语用失误可能由教学导致的错误(teaching-induced errors)和语言语用迁移(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导致。Kasper也把语用失误归因于教学导致的错误。中国学者何自然和王德兴从外语教学方面分析认为,中国学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过于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长期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及英语教材不够地道。

不当迁移(inappropriate transfer)被认为是语用失误的另一个原因。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言语行为策略的不当迁移,或者由于“解释偏向”(interpretive bias),语义上或句法相当的话语从源语言到目标语的迁移会在目标语中传递不同的语用含义(pragmatic force)。

2语用能力

“语用失误”和“语用能力”二词紧密相关。一个人犯语用失误越多,他的语用能力就越低。

2.1语用能力的定义

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被Chomsky定义为“对语境的了解,正确使用语言的方式”(the knowledge of condition,and manner of appropriate use.)。刘绍忠认为:“语用能力指听话人对语境的认识能力和在对语境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何自然认为,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以上定义都有共同点:他们都涉及了说话人所在的语境,说者对语言的正确使用及听者对语言的正确理解。语用能力可以被概括为:一个人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和在特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2.2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

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指的是一个说话者说出语法正确的表达的基本能力。说者可以运用语言能力说出正确的句子以向听者表达他的意图。当且仅当一个人有语言能力时他才能口头表达他的意图。语言能力是成功交流的基本条件。而只有一个人有语用能力他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及理解别人的意图,最终取得交际成功。

语言能力涉及说出和理解语法正确的句子。语用能力是关于说出和理解在特定场合正确的句子。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能力。语用能力不一定会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这意味着对语法、语音和词汇的良好掌握不能保证能正确使用一门语言。然而,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若想提高交际能力,他必须同时发展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两者都是交际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3.1英语课堂中加强文化教学

文化差异被认为是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很多教师和学者的重视。

(1)在课堂上教授英美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语言学习包含对说该语言的人们的文化的学习。对文化的理解是所有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理解言语和写作中的所指;能正确使用语言;理解语言中的比喻及均受文化规约。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营造文化氛围,让他们知道英语语言存在于课本之外。

(2)提供背景知识。Stern对文化教学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地方,人及其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艺术成就,音乐及其他。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从以上几点提供背景知识。如在听力教学中,如果教师加入了听力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提高听的效果。

(3)提供地道的外语学习材料。英语学习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学习地道鲜活的外语学习材料,学生才能学好一门外语。地道的学习材料应包括社会规约、价值观、本地人的思维方式,目标语的文化等等。只有了解英语为母语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外语学习者才能更自然地学习和使用英语。

3.2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不可否认,教师本身的语言和语用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提高。然而在中国,目前的英语教师当中只有少数有过海外学习经历,绝大多数教师只是从书本当中学习外语,他们接触到的真实的鲜活的外语材料还比较有限。教师本身也容易犯语用错误,更别说学生了。所以,中国的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语言及语用能力。英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其能力和专业技能:

(1)致力于终身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语言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直在发展变化。一些旧词消失被新词取代。因此,大学教师更应该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接触最鲜活的语言素材。作为大学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此外,我们还要学习中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等等。

(2)做科研。除了教学,大学教师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做科研。做科研本身也是自我提高的途径之一。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必须了解专业相关的理论。语言学、文化及语言教学方面的科研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有关语言本身及语言教学的理论,对一些相关领域,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有所摄入,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最终使教学受益。

(3)参加国内外的学习和培训。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参加国内外的学习和培训是两种实际有效的自我提高的途径。我们应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机构组织的培训和会议,学习先进知识和教学方法。出国学习无疑是学习外语的最佳途径。学校应尽量多地给外语教师提供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并提供资金支持。

4总结

若想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首先应将英美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供更地道、更真实的教材。毫无疑问,学生的语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语言语用能力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通过自学、科研、参加培训等提高自身语言及语用能力。

英语学习者应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及语用能力。他们不仅应很好地掌握目标语的语法、词汇,还应注重学习了解目标语所在的文化。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含义能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社会语境,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更通畅地交流。最终使母语负迁移达到最低,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vol2,1983.

[2]何自然.社会语用问题[J].学术研究,1997(6).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语用论文 第5篇

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正确使用语言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应重在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语际语用学中,二语(本文统称第二语言和外语)语用发展的`五个理论模式对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外语语用教学给予了一些启示.

作 者:肖杰霞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0 关键词:语际语用学   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  

语用论文 第6篇

关键词:KTV;批评语用学;武汉;文化心态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引言:

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传统,批评语篇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语篇分析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辛斌,1996)。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的商家也越来越在店铺的名称上下起了功夫,由此一些“独特”的店名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当中。诚然,经营者有权利为自己的店铺选择一个新颖、悦耳的名称,但是如果超越一个限度,却会适得其反。本文以武汉市的KTV商铺为例,从批评语用学的视角下试对KTV商铺命名方式加以分析,探析商铺命名用语之后的文化心态。

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武汉市KTV店铺命名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②在KTV店铺命名上存在着哪些问题?

③消费者如何看待KTV店铺命名现象?

2、数据搜集

本研究以武汉作为调查地进行数据的采集。作为湖北省省会的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部地区的核心和枢纽,更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科教基地,可以较好地代表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发展状况。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KTV的主要促销方式也瞄准了互联网的团购平台,笔者借助大众点评网(网址:http://www.dianping.com/search/category/16/0)检索了武汉市KTV店铺的名称,共搜集到有效数据713条。之后,笔者又以整理好的数据为素材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KTV的命名情况调查结果

表1是笔者对采集到713条数据进行的分类统计结果。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武汉市KTV命名大多采用“冠名+通名”的结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并没有加以通名,直接用冠名方式为店铺命名。其中使用通名“KTV”的最为常见,占到了调查总数的66.9%之多。除此之外,也涌現了一批近期兴起的新通名,如“音乐吧”、“练歌房”等。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常用的“俱乐部”、“歌厅”、“歌舞厅”等通名数量已经比较有限,合计不足调查总数的5%。

总体来说,武汉市KTV商铺的命名情况还是十分健康的。但是在调查中,笔者还是发现了一些不良情况:

①一些店铺名称仍带有封建宫廷色彩,如“XXX宫KTV”、“X帝KTV”等(18家);

②语用暧昧,格调偏低,如“帅哥XXX”、“天上人间XXX”等;

③带有拜金、享乐主义,如“钱柜XXX”、“吟思梦歌XXX”等;

3.2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为了获得对调查结果分析的支撑,笔者将第一阶段获得的数据整理后征集了12名被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被试包含老、中、青三代,男女比例为1:1,且身心健康,没有对调查产生干扰的因素。采访问题主要为消费者对于KTV店铺命名的主观看法及认同度。

访谈结果显示,被试对于正向的店铺名(如“想唱就唱XXX”)的认同度普遍偏高(11/12),而对于那些怪异、物化、西化的店铺名称,消费者的认同度整体偏低,除了两位青年受访者表示“不喜欢也不讨厌”之外,其余受访者均表示“不太容易接受”,这也就说明了积极向上的店铺名称更加容易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4、店铺命名的解读

4.1店铺命名背后的文化取向

①注重商铺本身的经营特点,如“量贩式”、“自助”、“放松”、“歌唱”等主题词经常在店铺名中出现。这就说明商家更加乐于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文化主题置于店名中,一目了然,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掌握该商铺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特色;

②更加注重个性。调查中笔者发现,商家们越来越重视对个性的诉求,不使用通名的商家数量已经占到了整体的21.9%。另一方面,新出现的通名也开始逐渐被商家们接受并运用,以显示其个性;

4.2店铺命名的负效应

①以名企财、以王为尊的观念。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了一些诸如“XX会所”之类的KTV,但是通过实地走访,笔者发现该商家无论是店内设施还是装修装潢,均达不到私人会所的标准,存在以名企财的现象;另一方面,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些诸如“X王XXX”的KTV,“全民皆帝,满街是王”的现象亟需解决;

②崇洋媚外的观念。KTV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KTV文化。但是在调查中笔者仍看到一些诸如“格莱美XXX”的店铺名称。根据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消费者们对于这样西化的名称认同度普遍不高(1/12),由此可见,洋气的店铺名称并不一定能够吸引顾客。

参考文献:

[1]辛斌.语言、权利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01):21-26

语用论文 第7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语言教学。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当我们关注作者“写什么”的时候, 也应该追问一声“怎么写”, 要审视语言形式, “言”“意”兼得。在学生感受到课文语言文字之美时, 更应该让他们知道语言“美在哪儿”, 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文字, 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种美。徜徉在《乡下人家》的字里行间, 笔者发现了文本语言的几处特点, 试着用还原法进行了文本解读, 并对教学进行了设计。

文本语言特点之一:恰当运用关联词。

原句:乡下人家, 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 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或种南瓜, 或种丝瓜, 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 爬上屋檐。

比较句:乡下人家, 住着小小的房屋, 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种南瓜, 种丝瓜, 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 爬上屋檐。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 (比较句) 。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这个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不太一样, 少了一个“虽然”, 一个“但”。还有, “种南瓜”前面少了“或”, “种丝瓜”前面也少了“或”。读着感觉少了点什么。

师:到底少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中的原句, 和这个句子对比着读。

生:老师, 我发现了, 和课文中的原句比, 这个句子少了两对关联词。少了关联词, 句子读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上过《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教师一般都会紧紧地抓住这一句不放, 都会从“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舒坦自然”等角度去引导孩子们品读、感悟, 但是却缺少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去引导孩子们发现语言中的奥妙, 以及语言的表达特点。比较句中少了“虽然……但……”, 少了“或……或……”, 表面上看只是少了几个无关紧要的文字, 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 少了关联词后, 句子不再有“味道”, “随心所欲”的舒适感也荡然无存了, 可见巧用语言的妙处。

文本语言特点之二:巧妙运用标点。

原句:有些人家, 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 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它们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比较句:有些人家, 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 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 它们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 (屏幕出示两个句子)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两个句子。你能发现两个句子的区别吗?

生:两个句子在标点的运用上有些不同。第一个句子在“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的后面用的是逗号, 而第二个比较句中用的是顿号。

师:在“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的后面用逗号和用顿号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用逗号的句子表示不同的花儿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在依次开放。而用顿号的句子只是表明了这几种花在开放, 并没有特别说明开放的时间。

师:原来逗号和顿号还有这么大的区别啊!你们可真会读书, 连小小的标点在文章中表达的意思都能看懂, 真不简单。

语用论文 第8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世界各国为了争夺国际市场, 竞相推销本国产品, 其中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利用广告将本国商品推向国际。广告是一门需要精心创意的综合性艺术。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宗教信仰对广告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广告翻译是广告进入异国他乡的必要手段, 没有广告翻译, 源语广告就很难被外国消费者所理解、所接受。在广告的翻译过程中, 如何做到“入乡随俗”, 尊重异语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习俗, 是不容忽视的。

二、社会语用学及语用策略

语用综观说 (pragmatic perspective) 认为, 语言使用的过程是集认知、社会、文化因素于一身的语言选择过程, 所以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语言使用者的思想意识。语用综观说之一的社会语用学 (societal pragmatics) 就是研究语言在社会当中的使用情况, 它既涉及交际技巧和语用策略, 又考查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语言与经济、语言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何自然, 2002:18)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形式和表意手段, 是经济社会中最为活跃、最贴近广大消费者的一种语言表现手段。换言之, 广告语言就是试图通过语言使用来影响我们行为的社会表现形式 (杨永林, 2004:53) 。

广告语言要促进销售或传播信息, 就有必要利用语用策略。所谓策略, 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计划、方式或技巧。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时在一定的情景中传达某种信息, 为了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语言表达手段就叫语用策略。

三、广告翻译与语用失误

由于中西方在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所以广告翻译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语言词汇之间的直接转换, 文化差异是该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忽视文化背景的广告翻译往往会导致一些语用失误, 直接影响着一个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Thomas (1983) 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会语用方面的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者附加在语言上的语用意义完全不同于操目的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社会语用失误是因文化差异, 在交际中不了解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而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

1. 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 语言迁移与跨文化语用失误关系密切。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用母语规则认知目的语的语言规则, 并产生学习者的中介语语言规则的现象 (Selinker, 1972) 。这是母语潜在地影响学习者认识目的语方式的结果。在广告翻译中, 把母语中的语音、词法、语法的习惯表达等迁移到目的语中, 是造成语用语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 天津市某旅游公司的广告为“宾至如归, 热诚服务”, 译文为“Offering a home for the wanderer, a heaven for the connoisseur”。此译把“游客”译为了wanderer和connoisseur, 英语中虽有游客之意, 但都含有流落他乡之意, 对于外出游玩的外国游客而言, 显然不大得体。因为此译法混淆了相同的表达在不同语言中不同的语用意义。有些表达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相同的语言意义, 但在两种语言中的语用意义却是不同的。

2. 社会语用方面的失误

社会语用失误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而形成的。就广告翻译而言, 社会价值观的不同、禁忌语的不恰当使用、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等都可能会造成广告翻译的社会语用失误。例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但在许多国家被视为恶魔与灾难的化身;大象在欧美国家是呆头呆脑、大而无用的象征。所以在翻译含有这些动物名称的商标广告时, 一定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禁忌。

四、广告翻译中的语用策略

因此, 在广告互译过程中, 译文既要体现商品的个性特点, 又要尊重目的语国家消费群体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喜好禁忌, 避免语用失误, 充分发挥广告的宣传诱导作用。

1. 广告翻译中的文化策略

中西文化间差异较大, 如何在译语里处理好原广告语的文化信息是广告翻译的难点所在, 亦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出, 为有效实现广告翻译的目的, 译者应根据广告的预期功能, 灵活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决定广告中哪些文化信息可以保留, 哪些文化信息需要根据译语文化的需要进行调整, 甚至删减, 从而使译文对译语接受者发挥良好的影响力, 实现广告本身要求的AIDMA功能。

例:[原文]衣食住行, 有龙则灵 (建设银行的龙卡广告语)

[译文]Your everyday life is very busy, Our LongCard can make it easy.

原广告语是套用了汉语中的一句谚语:“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广告语饱含文化信息, 遗憾的是这股文化气息很难在译语中重现, 这是其一;其二是“龙”本身具有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龙”是神圣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标志。长期以来, 人们已将“龙”与dragon等同起来, 而后者在西方人眼中却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如将“龙卡”译为DragonCard, 便在译文注入了与译语读者的文化框架相左的信息, 其结果可能使译语读者难以接受。译者另辟蹊径, 引入音译, 把“龙卡”译为Longcard, 且将long变成斜体, 以便与英语中的long相区别。这样一来, 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源语的文化信息, 又迎合了读者的心理期待。

2. 广告翻译中的修辞策略

成功的广告往往并不赤裸裸地“自卖自夸”, 它要把自己的商业动机, 乃至商业性质巧妙地掩藏起来, 这时, 它就要巧妙地借助于该种语言的修辞手法。奔腾电脑芯片在中国有一则广告非常成功:“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广告创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双关”, 一是“奔腾”, 既指芯片品牌 (奔腾, 为Pentium的音译) , 又有快速运转之意;二是“芯”, 既指“芯片”本意, 又表其关键性 (与“心”同音) 。从汉语来看, 这是非常精彩的一则广告创作。但如果把它直接翻译成英文“Give your computer a Pentium chip.”, 恐怕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也有某些双关广告语的翻译可以做到两全其美。这些广告语大多以俗语或成语形式出现。如上海牌电视机的一句广告语“Shanghai TV———Seeing is believing.”, 应用了英语成语“Seeing is believing.” (百闻不如一见) , 英汉都具有双关之意。一是本身看电视的动作;二是眼见为实, 上海牌电视机质量信得过。

从以上的例子可见, 修辞手法运用得当, 就会有巨大的感染力, 能在瞬间引起读者注意, 刺激其购买欲, 或是增强其安全、公益等意识。所以, 许多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营销的时候, 都会针对处于不同文化受众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 特别是广告策划, 不会把运用在某国的广告宣传片完全照搬投放在另一个国家的消费者身上。

五、结语

广告要创造经济效益, 生产厂家和广告商就必须充分利用语用策略, 实施“言语攻玉”, 取得完满的交际效果。在广告的翻译过程中既要准确敏锐地理解、表达语言;又要具有高度的文化意识, 对于中西方博大精深、涵盖古今的文化要有深刻的了解;同时还要大胆创新, 具有非凡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从而尽可能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 译出广告的内涵和韵味, 真正实现广告的诱导作用。

摘要:广告翻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显得日益重要。由于中西方在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广告翻译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语言词汇之间的直接转换, 文化差异是该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忽视文化背景的广告翻译往往会导致一些语用失误。本文从社会语用学的视角, 结合例证, 重点讨论英汉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避免这种失误可采用的语用策略。

关键词:英汉广告互译,语用失误,语用策略

参考文献

[1]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in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Selinker, 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

[3]白晓明.言语攻玉:语用策略阐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4]何自然.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语用论文 第9篇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 教学的重点从词汇、语法逐渐转移到交际、功能和运用上。外语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言形式的教学, 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 外语教学应该以语用知识的传授和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和宗旨 (冉永平, 2006) 。

语际语用学, 又称中介语用学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简称ILP) , 是关于语际语 (interlanguage) 的语用研究。语际语这一概念由Selinker在1969年提出, 指“二语学习者所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 它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 而又兼有二者的特点” (陈治安、袁渊泉, 2006) 。因此, 语际语用学既研究对非母语的第二语言操作者在使用和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言语行为时的模式 (Kasper & Blum-Kulka, 1993) 。

本文首先介绍研究二语语用发展的理论模式, 然后探讨该理论模式对培养外语语用能力的启示。

二、二语语用发展的理论模式

Kasper和 Rose (2002) 在《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一书中指出, 二语语用学习可以看作是心里过程或社会实践, 语际语用学的理论系统具体包括五个理论模式:文化适应模式理论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认知处理模式理论 (Cognitive Processing) 、社会文化理论 (Sociocultural Theory) 、语言社会化理论 (Language Socialization Theory) 和互动交际能力模式理论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 。

1.文化适应模式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的角度解释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动机和学习者语言中的洋泾浜化现象 (陈治安、袁渊泉, 2006) 。文化适应即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它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前者描述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 而后者则旨在说明学习者与目的语使用者之间心理距离。Schumann认为这两种距离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

2.认知处理模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 认知心理学理论就被用于解释语用发展, 主要指Schmidt 的注意假设 (noticing hypothesis) 和Bialystok的二维模式 (two-dimensional model) (Kasper & Rose, 2002) 。注意假设关注学习的初级阶段, 强调有意识的关注是将语言输入变成吸收性语言的关键, 因此学习者能够通过有意识的关注语言输入来获得语用能力。二维模式则解释学习者如何沿着分析表征和控制信息处理两个维度, 对已具备的目的语语用知识进行发展。这两个理论解释了二语学习过程不同阶段, 因此它们是互补的关系。

3.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认知和语言能力发展, 认为学习过程既需要认知参与也需要全人参与。该理论的基础原则是人类的认知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实现, 符号系统、社会交往等都是促成其产生的方式。A. N. Leont'ev的行动理论 (activity theory) 是社会文化理论发展的基石。行动是一个功能范畴, 结合了行为的外部因素和认知因素, 包括行动、行为和运作三个层面。行动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实质上是将动机转化为行动的过程, 这正和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不谋而合。

4.语言社会化理论

语言社会理论强调文化知识和语言使用共同发展, 认为学习者习得社会文化知识的过程就是语言社会化的过程。语言社会化过程是终身学习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在日常交往中无形地习得社会规范。

5.互动交际能力模式理论

交际能力定义为说话者在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相关的交际规则来建立和维持交际互动的能力 (Gumperz, 1982引自Kasper & Rose, 2002) 。在口语交际中, 受话者和发话者角色的变化和替换, 称为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在这种互动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被称为互动交际能力 (陈治安、袁渊泉, 2006) 。交际能力是个体能力, 互动能力是构建在所有对话参与者之上与具体社会活动相关的交际能力。

三、对教学中发展语用能力的启示

文化适应理论模式认为社会和心理距离是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所以语言学习者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和动机, 抱着学习的态度去亲近目的文化。但是亲近不表示接受和照搬, 因此, 学习时要去伪存真, 去其糟粕吸其精华。

Schmidt的注意假设强调了学习者有意识的关注是学习成功的关键。研究也表明, 指出讲解越明确, 学习者的关注程度越高;而关注程度越高, 正确识别和使用的能力也越强 (Takahashi, 2005) 。因此, 教师的讲解是提高语用能力的关键。Soler (2005) 在其实验中也发现, 尽管暗示和明确讲解都对提高语用能力都有帮助, 但是明确讲解组语用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并且认为, 明确讲解的有效性也可以用Bialystok的二维理论解释, 因为明确讲解对信息处理的控制更有效。Takahashi (Rose & Kasper, 2001) 在对日本英语学习者的调查中发现, 明确讲解是最有效的语言输入条件。因为真正的语言使用能力并不存在于课文当中, 所以教师要适当地扩展, 在讲授课文的同时融入对语用知识的讲解 (何自然、陈新仁, 2004) ;把词汇、句法等语言形式的教学与功能意念相结合, 设计有意义的交际场景。

在互动交际能力模式理论强调在一定语境下的面对面交谈是习得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Kasper和Rose指出, 有效的课堂互动活动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语用和交际互动能力的发展。所以有效的课堂互动也是提高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方法。因此, 教师应多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境教学法或交际教学法。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 只能通过课堂来接触和使用外语, 因此课堂是非常重要的语境。教师应改进课程安排, 在课堂上提供尽可能真实的交际语境, 并且组织更具有情景意义和交际意义的课堂活动。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都强调社会语境中互动活动和援助行为对学习者语用习得的促进作用。学习者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 通过实际交往来习得社会规范。而且与同龄人的交际和合作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Ohta, 1995 引自Kasper & Rose, 2002) 。因此教师应在课堂内外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尤其是课外活动, 因为课外交际在语言功能和形式上都更加多样。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多于外籍人士交流, 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原版电影, 推荐学生阅读原版书报等。

四、结语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一定的语用知识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得体和适当。从我国外语学习的现状来看, 大多数学习者都还只有学习语言形式的意识, 对语用知识关注不够, 所以导致实际交往中经常出现交际困境。因此, 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又一关键。除了教师、课堂外, 由于教材和测试对整个外语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所以教材、测试、甚至大纲等方面也应做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陈治安, 袁渊泉.语际语用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

[3]Kasper, G.&Blum-Kulka, S.,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4]Kasper, G.&Rose, K.R.,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M].Oxford:Blackwell, 2002.

[5]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语用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语用意识,语用能力,重要性

一、语用意识和能力的作用

学生的语用意识,一般是指在教育者有效的培养下,学生能具有使用恰当的语言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意识。而语用能力是指在意识作用下合理地自然地亲切地进行交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学生要主动地进行锻炼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学会用,才是重点。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引发了各界对学生语用能力关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方法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小学生有许多共通的心理特点,容易从日常行为中察觉和捕捉,若能加以合适的引导,教学工作定会得心应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如何保持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充分利用时间,减轻学生课后负担,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总结有下面几点。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特殊国情的背景下,现阶段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没有明白为什么而学习,在很多时候只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工具了,这样势必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并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加以科学的引导,尤其对于英语来说,是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小学生还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大多呈现抵触的心理,更不用说让他们培养起语用意识以及加强语用能力了。

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1.不同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小学生对英语有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讲授英语单词、句子或者语法的时候,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掌握:单词是字母有秩序的组合,句子是单词有规律的小家庭。不同的单词是由不同的字母按照一定次序组合起来的,字母先后位置不一样。它们就会演绎出不同的意思、构成不同的形象。而且,当把其中的一个字母换掉时又是另一种意思[1,2]。比如说,“abcde”是按正常字母顺序排列的。而单词“abide”就是把字母“c”换成了“i”,意思就成了“容忍”。这样有趣的练习,不但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试,变换单词还一定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加词汇量,有助于提高其语用能力。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加强课本之间前后的联系。

2.活跃的课堂氛围。传统的课堂雅雀无声,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负责听记,有点时候来不及想为什么,老师就已经跳到下一个环节了,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似乎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了,尤其是英语教学。在新时代,教师需要改变教师为教学主体的现象,不仅仅让学生学会听讲还要让学生学会参与课堂,让课堂变得有生气有活力。例如在讲一些句型时:What are we going?等句子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编排教学内容,可以设置情景故事,要求学生说出这句话,同时提问学生这句话用英文该怎么说。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新学习的例句更加深刻,同时也可以播放录音内容让学生跟着标准音进行练习,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内容更深刻,同时也可以带动课堂氛围。还能够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活跃的课堂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得到放松,思维更加开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语言的把握不那么僵硬,更加灵活,有助于培养其语用能力。

3.结合实际教学。在小学阶段,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了让学生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大多是以插图为主,这样更加生动形象,但是这样的教材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并不是很多,而且现在的教材也缺少一些英语学习的背景文化及拓展练习。因此教师多下功夫在讲课时适当地给学生多扩充一些教材之外的知识。例如,在“How can we get there?”讲课时,教师穿插讲述一些外国人常用的问路方式,如向出租车司机说这样的话:Excuse me,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bus station?句中的有礼貌的社交指示与说话人所处的语境不相称,造成了社交的语用失误。在这种情况下,乘车的人只需说一句:Bus station,please就够了。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大声并且自信地说出来,不要有畏惧心理,从而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在言语交际中还要注意言语可能性的选择。比如:最简单的dog,原指小狗啊,可是the lucky dog就是幸运的人的意思了。而且在不同语境下,单词还会被赋予感情色彩,在愤怒的情况下,dog可能就是骂人的意思了。

4.转变课堂培养重心。现代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中,课堂的重心不止于单单书本了。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课堂的培养重心,结合多种讲授方式,在讲授过程中,大力贯穿语用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比如说,在讲到“What's the matter,Mike?”的时候,制作一些卡片,发到学生手中,其中一些是提问的句子像“How do you feel?”,“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r friend?”等等,另一些卡片是相应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因为就像汉语一样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合理的回答,英语也是一样,当然,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观看英语电影、录像、阅读文学作品等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语用技能,提高语用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老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主题,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对话,必要的时候,老师可予以引导,当然能和老师面对面进行简单对话就更好了。

5.教师方面:提高教师文化素养。(1)要锻造学识魅力。老师要勤学习,多联系,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还要有广泛的外文知识面,让学生认为老师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知识水库,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让学生叹服老师的专长,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2)要展现人格魅力。老师既要有外在美,面容和蔼可亲,举止自然洒脱,体态端庄大方;又要有内在美,热爱生活,热爱学生,对生活、对工作充满激情。老师要以自己品格的美好去塑造学生品格的美好,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多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6.教学内容:注意文化差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授以下方面的内容:国外特定的习俗文化的语言形式;汉英实现言语行为和理解言语行为的差异,比如汉语可以颠倒语序而不变上下文意思,但是英语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英语的语法尤其注重其形式;英语中有其禁忌话题和言语行为;汉英文化间谈话双方的主从地位或谈话双方的社会距离的差异;汉英文化价值观念和语用原则上的差异,尤其这一点特别重要,小学生的价值观还在成形中,这种差异一定要和学生们解释清楚,否则会影响孩子们的发展的。

四、总结

小学英语在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涯中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而学生的语用能力也是影响其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教育者,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才可以从本质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赏识性地教育学生,多给学生肯定的点头和赞许的目光,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发挥所长,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老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加以引导、教育,树立学生语用意识,增强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爱玲.培养语言素质,提升英语语用能力[J].中州大学学报,2006,23(1):89-90.

[2]席红宇.英语语言的运用与英语语用能力[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0(1):85-86.

把语境注入语用 第11篇

一、注入言辞语境,让语用与内容理解相结合

言辞语境是指由上下文构成的一种语言系统。我们都知道,阅读的对象是文本的语言,而语言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通常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文本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语言意义,就是分析语言本身的词典意义、形式意义等;二是情境语义:就是在语境中的意义,也就是言外之意、文化语义等。一旦触摸到情境语义,语言意义就指向了人对文本的能动反映。在这里举个经典的例子,语文课本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文中最为精彩的一段:“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又高又远。”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花、鸟、虫子的自由,分析句群逻辑关系,很多教师会让学生围绕“自由”,用“愿意……就……”等句式进行语用练习。但是如果把这一单纯的句式训练放在语境视野下,就给这一语用教学注入了灵魂。在让学生进行句式训练之前,先进行情境语义的分析:(1)什么是自由?由句中的“大”“高”“远”“活”等可以展开丰富的意义建构空间;(2)联系语境可以看出“我”的自由及祖父对“我”的爱,正是祖父的宠爱,给了“我”自由,萧红才在想象中感到一切都活了;(3)如果有《呼兰河传》的整体语境,会想到萧红的“不自由”,从而更珍惜和怀念这份童年的欢乐和自由。所以,把语用学习和内容理解相融合,才是真正融会贯通的理解,才能使学生达到“反诸作者之心”的境界。

二、观照文体语境,使语用和学法指导相融合

文体语境指的就是文本的整体规范和风格,是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文体为先”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传统与原则。历代学人不断强调“文章以体制为先”“文辞以体制为先”“文莫先于辨体”。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如能准确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也就明确了不同的阅读目标。课文《珍珠鸟》是冯骥才的一篇散文,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语用环节:“谁能完整地描述一下珍珠鸟,可以介绍它的外形、习性以及给你的感受。”就单独的语用学习来说,很扎实,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关于珍珠鸟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概括及说话能力的训练。但是,如果教师能更多地关注一下文体语境,这是一篇散文而不是说明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不妨在学生找到描写珍珠鸟的语句后,提出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为什么作者把对珍珠鸟的描写散落在不同的自然段中,而且没有分类介绍?”这就涉及了散文的文体特点。冯骥才只是写了珍珠鸟一个特点,那就是从胆小到跟作者产生完全信赖。这就是“神聚”,“形散而神聚”,不就是散文最大的文体特点吗?

来自浙江的青年名师蒋军晶在执教《麋鹿》一课时,牢牢把握住了文章“说明性文本”的特点设计语用教学环节。他巧妙地给学生一个参照物——驯鹿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在“文本”中求证:它究竟是不是麋鹿。学生时而睁大眼睛盯着“驯鹿图”,时而一字一句地读课文,蹙眉凝思。学生经历了独立观察、寻找、辨析、论证的语文实践过程,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说明性文本的文体特点——描写一样事物,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

关注文体语境,让语用和学法指导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何这样写,这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直接的助益。

三、渗透文化语境,让语用与情感陶冶相合拍

文化语境指的是文本的现实情境和历史背景。《伯牙绝弦》是六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仿写”的语用练习:现在我们也来模仿钟子期夸一夸伯牙。教师随即提供了一组四字词语:徐徐清风、皎皎明月、蒙蒙云雾……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练习:“善哉, 兮若 。”于是,自然界的一切景物都被学生依葫芦画瓢拿来模仿和迁移。看似学生的仿写进行得扎实有效,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点评这段教学环节时却给予了否定。他认为此处的仿写“遮蔽了伯牙绝弦的文化意象——知音文化”。泰山,五岳之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具有文化意义上的崇高。江河,在古文中特指长江和黄河。子期的应答,正是以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来隐喻伯牙的高远志向和宏大怀抱。在文学,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谓;在文化,则是一切景语皆志语也。而在课堂上所谓的仿写和迁移中,伯牙的志向竟然变成了“清风、明月”,甚至“芳草、杨柳”,岂不觉得尴尬吗?因此,语用练习不能脱离文化语境,只有尊重文本的现实情境和历史背景,才能让语用学习和情感陶冶相融合。“高山流水”特有的中国文化意象才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如何做到这一点,特级教师魏星说:“这就要求教师发挥‘我的主体性,凭借文本的语料以及文本承载的‘文化背景,引领学生在文本的‘词典语义和‘情景语义之间、‘自然经验和‘人文思维之间、‘文字语言和‘文化心理之间、‘共识层面和‘纵深层面之间、‘文本经验和‘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进入一层又一层的精神佳境。”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向我们展示了这种融合文化语境的语用教学,且看他在执教《水》一课中“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传递出了特殊的感觉?”这一问题贯穿始终,由字词引发并形成教学波澜。学生找到这些句子后,魏老师融合了文本的现实语境,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用语言的规律和艺术:“明明是水少,却写得那样多;明明流得快,却写得那样慢;明明毛孔不能发出声音,却说听到了吮吸的声音。这种‘慢镜头的,看似矛盾的表达,传达出特殊的感情——对水的渴望!”继而让学生“能不能也利用那种‘慢镜头的写法,选用有意思的表达方式,把那种渴望写出来。”

由此看来,语用教学不能离开语境孤立地存在,离开了语境的语用只是机械的训练和知识的生搬硬套,只有将语境注入语用,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观和综合性。(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语用论文 第12篇

一、语用失误的概念的界定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珍妮(Jenny Thomas)发表的专著《跨文化语用失误》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概念,并把其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指学习者所说的目的语不符合该目的语的语用习惯,错误地把源语的表达套用到目的语中;“社交语用失误”指因为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因此在语言形式的选择上导致失误,它与交双方的身份、语域和话语熟悉程度有关。同年,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 )在《语用学原则》中提出,语用能力可以相应地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际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意图的能力。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

二、语用失误的类型分析

1.语用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指所使用的话语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或者不懂得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而按母语的语言习惯去生成的话语表达。

2.社交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表现在:双方各自按照约定俗成的礼貌规范与准则进行言语交际;在说话分寸把握不当;不注意谈话对象的身份和地位,对熟人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使用过于礼貌的表达方式或对陌生人使用过于随便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中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1.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的语法错误,把语法当作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希望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语法概念,强调使用完全句子,而忽略语用知识的指导与传授。

2.英语教材的内容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英语教材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教材中就有许多中式表达,或者使用一些在英语国家早已弃用的表达。

3.由于受汉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忽视英语中部分常用的模糊限制语,结果不仅使表达的语言生硬,甚至有些表达使英语的本族者听后感到不快。

四、语用能力的培养

1.加强对学生语法基础知识的培养。语法知识学得好有助于语用能力的培养,伍兹(Edward Woods)曾指出语法能力已被认为是学生学习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是“知”和“做”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外语语法体系学习的三种方法,即:有意识的规则学习;系统的操练;无意识的习得。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反应和接受情况灵活应用这三种方法,不能片面强调其中的任意一种。

2 . 扩大学生词汇量。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其重要性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vidWilkins)所说的那样:“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量则什么也无法传达。”

(1)利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目前英语的词汇量有多达200多万,而且每年都会有近1000个新词出现,固然,英语词汇多而庞杂,但它本身有内在的规律性。掌握基本的构词法有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英语词汇,提高记忆效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与运用基本的英语构词法,帮助学生扩展英语词汇,这对学生学习词汇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后缀的用法:用-ful / -ive / -ia /-y等后缀置于名词后可以构成不同类型的形容词;用-en / -ize等后缀置于形容词之后可以构成动词;用in- / dis- 等前缀可以表达否定意思;转化法构词:He waters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The clerk hands the paper tothe boss.在上述这两个句子中waters,和hands都是由名词转化为动词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猜测教学中所碰到的合成词,如:postcolonial,input,easy-going,out-of-date。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了解与认识一些其他的构词法,如:拼缀法flush( flash + blush);截断法plane(aeroplane)等。(2)以词汇学知识为依托发散式词汇教学。英语词汇的教学,并不是孤立和一成不变的,教师在词汇教学时,以有关词汇学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发散式教学就是值得称道的方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根据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上下义关系和部分与整体关系等,进行发散式词汇教学。例如:同义词:start/get started,begin,commence;反义词:cheap,与expensive;多义词:fix作为动词的意思有:1)使固定;缚紧。2)钉牢;牢记。3)确定;决定。4)修理等意思,另外fi也作为名词的意思有:1)困境;窘境。2)贿赂;受操纵的事等意思。上下义关系:如,cereal(谷物;谷类植物)为上义词,它的下义词有:wheat(小麦);barley(大麦);rye(黑麦);millet(小米);rice(大米、水稻);corn/maize(小麦);oats(燕麦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day (天)为整体词,它的部分词有:dawn(黎明);morning(早晨);noon(中午);afternoon(下午);twilight(黄昏;黎明);evening(傍晚);night(晚上)等。这种遵循词汇学规则的发散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知和巩固旧知,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汇间的用法上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善变能力逻辑,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仅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角、模联等社团活动,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和操练;开办形式多样的讲座介绍英美等国家的概况、文化及习俗,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收看调频广播、英语录像等,接受原汁原味的表达方式,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五、结束语

上一篇: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分析下一篇: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